读文网>脑力开发>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原理

速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

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 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本模式实验表明:学生 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达到1500字/分。大量经验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 高;通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

从我们16年多以来举办全脑速读记忆法训练班的经验来看,快速阅读实在是调动了人的生理和心理潜力的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视觉机能和大脑思维习惯的阅读方式,而决不是少数天才或具备特异功能者的专利。每一个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也就是小学四、五年级以上文化者,都能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掌握快速阅读法,并通过实践而形成能力。

读书时,视觉是阅读活动的发端,它从一开始就决定着阅读活动的效率。许多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往往因为在看书的过程中有着种种不良的习惯,而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必须注意培养正确地运用视觉机能的良好习惯,从而挖掘每个读者的视觉机能的潜力,提高阅读效率。

下面,我们就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快速阅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人的视觉器官具备快速阅读能力

1、阅读过程中的眼球运动

阅读的通俗说法就是看书,因此,视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疾经校正之后)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时,首先要用眼睛摄入文字的光学信号,进入眼睛的光线由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中心位置叫做中央凹,落在中央凹的影像比落在视网膜的其他位置都更敏感和清晰。视网膜是大脑皮层的延伸,视觉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就能传达到大脑进行处理。

看书,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看”绝非随便看看,而是一种凝神注视,在看的过程中眼睛对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然后再由传导神经把信息传达到大脑,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中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而且,这种凝神注视既不同于仔细观察一幅画,也不同于全神贯注地看电影、电视。因为观察图画,对象不动;看电影、电视时眼睛是被动的,只要跟着是了。而在看书时,眼睛不但要盯着不放,而且要以一定的速率往前移动,只有在移动和中止的不断变换过程中,才能把文字符号转换成为“声音”、“图象”、“人物”、“事件”和‘道理”。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这种转换,读者既可以且复读,也可以停片刻,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掌握一定的“看”的速度和频率,随时作灵活的或快或慢的调整。因此,分析阅读过程中“看”的各种因素,就成为提高阅读效率,改善阅读技巧的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

根据观察和眼动仪的测试,阅读时人的眼球并不是连续不断的移动,而是作不均匀的忽动忽停的跳动。这种快速的眼球运动叫做“眼动”,在迅速的跳动中间,存在着时间稍长的停顿。这种停顿在阅读学上称作“眼停”,也叫做“注视”。这些现象,法国眼科专家儒代尔在1906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

如果已经要把东西看清楚,就必须把眼睛固定地对准在某一东西上。这种方式,就像照相时需要把照相机举起来对准拍照的目的物一样。比如,为了要拍一张运动的车辆的照片,照相机就必须随着车辆运动,这样所得到的照片才是清晰的,而背景则是模糊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快速阅读来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由于纸上的文字是静止的,所以,人们看书的时候,眼睛也必须保持相对静止。但是,看书时要连续看许多文字符号,眼睛又不能不动。这显然是个尖锐的矛盾。只有按照动、静的顺序合理安排眼睛的动作,才能解决矛盾。为了看清楚一个文字符号或一个词组,眼睛必须静止;尔后又必须迅速转移,以便看清楚下一个文章符号或词组,看时又要静止;如此循环往返。因此,眼睛必须接受一定的训练,不是间断地去看,而是动静结合地有效地运动。

阅读时,读者依靠眼球跳动看书,是阅读过程中视觉过程的基本特征。根据眼球测动仪的测定,阅读中眼跳持续时间约为0.02~0.05秒,其中,在一行之内的眼跳时间约0.02秒左右,这样,整个阅读过程中的95%左右的时间,眼球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跳动之间的注视间歇里,才能接收到信息。这一瞬间,犹如照相机开启快门的曝光,注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注视时间控制在多长的时间内,注视焦点和范围与意识焦点和范围是否同步,是设计所有阅读技巧在视觉方面的基础。

眼停的次数多寡和每次注视时间的长短,与阅读能力、读物难易程度以及阅读的要求(略读、精读或浏览)有关。如果阅读能力强、读物浅显或只需记取读物的内容大意,注视的次数就可以少,注视的范围就可以大,注视的平均时间也就可以较短。反之,如果阅读能力差、读物艰深或要求较高,就必须有意识地延长注视的时间,增加注视的次数,缩小注视的范围。

有关汉字阅读的研究还表明,在阅读时,每次眼停最多可见6—7个字,最少的不到一个字;因为有时一个字要经过二三次注视才能感知。而每篇文字的第一行,眼停次数和注视时间均较以后部分略多,这是由于刚刚开始阅读时,心中无数而造成的;到后面时,由于对读物的难易程度,作者的语体风格已经比较适应,自然可以加快速度了。

在阅读过程中,眼睛的注视不仅从一个定点移到另一个定点,有时因意义不明了,或未看清楚,也会倒退到原定点或者前定点,以便对不同位置上的字、词进行综合的理解、记忆,或寻找遗漏的信息。这种逆向的返回运动,阅读学上叫做“回视”或“回跳”。回视次数越多,注视次数和耗费的时间也必然增多。显然,回视的次数与读者的阅读能力、读物难易程度和阅读要求有关,不熟练的读者,不仅注视次数多,每次注视所覆盖的字、词少,回视次数也必然高,约占注视的30%;而阅读能力强的读者,则不仅注视次数少,每次注视所覆盖的字、词多,回视次数也只占注视次数的10%。

与回视相近似的情况,还有扫视,又叫做“行间移动”是眼动的特殊情况。阅读时的扫视,是从一行文字的末端移至下一行文字的开端的眼动。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小学生反复扫视的运动较多,而且容易发生窜行或反复寻找的情况。初步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反复扫视的现象会逐渐减少,但扫视时,视线从上一行文字末端跳到下一行文字的开端,一般都是跳得很近,往往需要短距离地再跳一次。

了解阅读过程中眼球运动的状态,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认识阅读活动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为科学地进行阅读训练,培养正确的高效率的阅读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依据。

在美国阅读心理学家古德·伊洛费看来,造成阅读速度慢的主要因素中,有关眼球运动的有三点:一是注视的次数过多,二是每次注视时间过长,三是回视过多。这些已经成为许多研究阅读的专家学者的共识。因此,我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注视次数,缩短每次注视的时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回视,就可以使阅读速度得到提高。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

2、阅读过程中的视知觉范围

快速阅读的能力还包括一个与视觉有关的重要方面,就是尽量扩大每次注视时的视知觉范围,有的阅读学专家又叫做扩大视读野。这是从眼球内部来研究阅读过程中的生理机制。

人的眼睛,是一个生物工程的奇迹。在每一只眼睛背部,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它包含着15000万个独立的光感受器,这些光感受器每秒钟可以处理亿万个光子。英国作家和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认为:“像大脑一样,眼睛的力量比我们所觉察到的要强得多。我们现在知道每只眼睛有15000万个每秒钟能接收数万亿光子的光感受器仿佛‘砰’地一下,我看见了一座山的景色,我能在一秒钟内把它整个摄入。因此,普通书本中一页内容就更简单了。只是我们没有学过这样将这些同样的视觉技能应用于阅读。”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视觉感受器官的外围感受器是人的眼睛。它由角膜。虹膜、水晶体、玻璃体、网膜、巩膜等组成,外表大体为球形。人眼的特点是神经细胞高度发达,具有较完善的光学系统以及各种使眼睛转动并调节光学装置的肌肉组织。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以及水晶体折射后,在网膜上成像,使视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而产生视觉。当注视某一物体时,眼睛依靠它外部肌肉的牵动,能自动使该物体在眼里成像。人眼的视觉对光的强度有极低的感觉阈值,也就是它的感受性是非常高的。

瓦维洛夫的实验表明,人眼能对7一8个光子起反应而产生视觉,要想使一个视觉细胞兴奋,则只需一个光子。从能量来说,视觉刺激的阈限值,对波长为500毫微米的光来说,约为5(10((13小卡。这5(1O(13小卡的光能量比较抽象,经过换算可知,1烛光的光源,在距眼1米的距离处,每秒发送到眼睛所在处1平方厘米内的可见光的能量约为2( l0(7小卡,要把它的能量变成5(10(13小卡。必须把它放在距眼200公里远的地方。换句话说,在假定大气不吸收光的条件下,视觉的绝对阈限相当于离眼晴200公里处的1烛光在每秒钟投射到眼睛所在处1平方厘米中的可见光的量。由此可见,人眼的灵敏性之高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阅读的一般读物,都是白纸黑字,看着觉得很顺眼,很舒适。这从色彩光学的角度讲,不仅黑白两色是属于非色彩之例,而且二者对比强度大,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而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则对眼睛的刺激性强,如果把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就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会感到纸质越洁白光滑的读物,越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会在无意识中提高阅读效率。

我们在读书时,文字是以光波的形式反映到视觉神经上面的,因此说适宜的视力是快速阅读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多数人的视力是在1.O~1.5之间,患近视、远视或散光等眼疾的人也多数部能校治到这一范围内,所以,绝大多数的人视觉阈限是能够满足快速阅读的要求的,只要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训练,都是可以进行快速阅读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在阅读过程中,注视时间约占95%,而眼跳的时伺仅占5%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阅读速度快慢与眼跳的时间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在一次注视时间内所感如字数的多少。如果一次注视感知的字数多,阅读速度就快;反之,如果一次注视感知的字数少,阅读快读就必定会慢。

在一次注视时所能感知的字数,就是视知觉范围,有人叫视距或识别间距。在阅读过程中,有两种感知方法:

其一是合成式感知,即一次注视只感知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来阅读,然后合起来再理解其中的意义。显然,这种感知方法有三个缺点:一是注视的次数多,花费时间长,二是字和词部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影响理解,三是这种阅读方法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过慢且过于零散,与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差距大大,也影响记忆的效果。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理解和记忆效果差,这也是主要根源之一。

其二是整体感知,即一次注视一个短语或一个短句子,整体地理解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减少了注视的次数,也加快了理解,还使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和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趋于协调,减少大脑思维活动的“空转”现象,记忆效果亦能增强。显而易见,这种整体感知的方法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又可以提高理解记忆效果,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的胜利特点的阅读方法。

那么,人的视知觉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呢?实验结果表明,在0.1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够感知6~8个黑色圆点或4一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也就是说,一分钟可以感知到4200个点。如果我们把一个字看作一个点的话,那么,一分钟就可以看到4200个字。这是未经过训练者的能力。

我们在前面介绍快速阅读历史时已经讲过,美国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战术教育学家用速视仪进行的训练证明,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在1/500秒的时间辨认4个英文字母。那么,一秒钟即可辨认120000个英文字母。根据统计,英文单词的平均字母数为6个,也就是说,经过训练的人可以在一分钟辨认20000个英文单词。

快速阅读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班(共计60课时)中,有80%以上的学员能够达到每分钟阅读3000字以上。其中,有一位成绩最好的学员赵一非,经过连续3个月的训练,达到每分钟读80000字的惊人阅读速度。她读大32开的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革命史、语言学引论等)时,每页只有两个注视点,也就是不仅仅是一目十行,而是一目十四五行。这就是快速阅读之所以够快起来的关键所在。

所以,对于快速阅读来说,扩大视知觉范围要比加快眼球运动速度更为重要,如果这两个方面经过正确的训练,同时提高,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视知觉范围的扩大,或者说整体感知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达到。如把一些短语或短句写在卡片上,在极短时间内在眼前闪示,然后说出上面的内容。熟练后逐渐加长卡片上的短语或句子,缩短卡片闪示的时间,就可以使视知觉范围逐步扩大。

二、人的思维器官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

人的思维器官是大脑,健全的大脑是阅读最主要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对读物的理解和记忆。如果大脑的生理机能不健全,不论是慢读,还是快读,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阅读就失去了意义。

人类的大脑像沉睡的巨人。近年来,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神经学、数学、教育学和思维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证实,人脑的潜力远远比通常所想象的大得多。常听人们说:“我们平均只用了自己大脑能力的1%-10%。即使是这样估计,也是可能完全错误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都证明,我们对大脑的能力的运用甚至小于1%!这就是说,人的大脑潜力还可以大大挖掘。快速阅读法,就是挖掘大脑潜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人脑的复杂结构使它具备快速阅读的潜力

人类大脑的功能是物质长期进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生物物种的进化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真正的脑的出现,是从脊椎动物开始的,同时分化为延脑、小脑和中脑,以及间脑和前。

低等脊推动物——鱼类在水中生活,环境的变化较少,脑的高级部位不够发达,脑的两半球还仅仅处于萌芽状态。

两栖类动物开始过渡到陆地生活,需要适应比较复杂的生活条件,它们的远距离感觉(视、听、嗅)比鱼类发达,并能够分析客体的运动,大脑也有相当发展,已经有了很小的构造简单的大脑两半球。

爬行动物的大脑已经有了明显的皮层,它们的分析综合能力比两栖类又较高。

鸟类的活动范围更为辽阔,与此相适应,其大脑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皮层的发展程度更高,不仅能相当精密地分析外界的刺激物,还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建造精美的巢,某些鸟类甚至具有相当强的学习能力。

哺乳动物的生活条件更为多样,所接受的刺激更多,也更复杂,这就使其各种感受器更为发展,运动能力增强,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两半球和皮层迅速发展起来。借助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物进行精密分析和综合的机能,使它们的反映活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有些方面甚至比人还强。

灵长类的脑.是动物脑发展高峰,已经初具思维能力,因此在动物界,猿猴的脑在大小、形状和结构上已经和人脑相当接近。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类人猿的大脑就发展成为人脑的雏型。

人类的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连接大脑、小脑之间的间脑、中脑和延髓构成,其中大脑还区分为旧皮质和新皮质,人类所特有的高度智慧,就是靠大脑表面非常发达的新皮质(皮层)来控制和实现的。人脑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它能进行思维活动。生理解剖学上的许多实验表明,脑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顶叶下部和额叶以及枕叶邻近的部位皮层是负责阅读活动的,这部分被叫做视觉性言语中枢,在其前方与其相邻的是听觉性言语中枢;而运动性言话中枢和书写中枢则在额叶上分布。大脑皮层的这些和语言有关的中枢,开始在两半球都有基础;以后在一侧半球发展起来,于是形成了占优势的半球。

优势半球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般来说,善于用右手的人,左半球是语言的优势半球,它除了控制语言活动之外.还主要具有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思考等抽象思维功能;而右半球主要具有音乐节奏、图形识别、空间感受、整体把握、综合思考等形象思维功能。

人脑重量约1350克,大约由1000亿个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构成;大脑皮层面积达2200平方厘米,由150~200忆个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分为细胞体和细胞突两部分。各个神经细胞发生的突起的数目、长短和分支也各不相同,长的突起可达1米以上,短的突起则不到1毫米。神经元之间通过细胞突互相连接,细胞突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其中较长的突起叫轴突,较短的突起叫树突。

各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的部位叫突触,起数量是相当惊人的。根据测定,在大脑皮层的一个神经元上,突触的数目可达3万以上。整个大脑的突触的数目约在1014—1015(百万亿~千万亿)之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奥恩斯坦因在《奇妙的大脑》一书中指出,人的大脑内部神经细胞做不同连接的可能数目也许比宇宙中的原子数目还要多。

托尼(布赞在他的《怎样使你的电脑更灵敏》一书中写道:“有人曾计算过全世界整个电话系统网络,要是拿它和人的大脑比较,这个电话系统相对于大脑的体积来说,就像一粒普通的豌豆那么大。”

美国心理学家阿登纳教授在晚年致力于一般大脑所能形成的神经联系和通道的计算。他强调说,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的计算是保守的,并在一次公开演讲时以下面的话作为结束语:“没有一个活着或曾经活着的人,能够全部或接近全部地使用了他的脑子。”他的计算结果,使科学家和教授们大吃一惊:“1”后面排列有1000万公里长的“0”!这些个“0”的大小和一般打字机打出的一样。

神经元的组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神经纤维与许多神经元建立联系,使得一个神经元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递给许多神经元;不同部位、不同区域的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末梢也可以会聚到一个神经元上,使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

托尼·布赞1990年在英国马娄市接受〈〈学习的革命〉〉作者之一戈登·德莱顿的采访时说:“人脑是由亿万个脑细胞构成的,每一个脑细胞就其形状尔言就像最复杂的小章鱼。它有中心,有许多分支,每一个分支有许多连接点。几十亿脑细胞中的每一个脑细胞都比今天地球上大多数的电脑强大和复杂许多倍。每一个脑细胞与几万至几十万个脑细胞连接。它们来回不断地传递着信息。这被称为迷人的织造术,其复杂程度和美丽程度在世间万物中是无与伦比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

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不仅仅在于神经元和突触的数量大、组合方式复杂和联系广泛,还在于突触传递的机制复杂,已经发现和阐明的突触传递机制有突触前兴奋、突触后兴奋、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以及远程抑制等等。

在突触传递机制中,神经介质是实现突触传递机能的中心环节,而不同的神经介质有着不同的作用、性质和特点。现已发现的能够成为神经介质的化学物质已不下10余种。有人将一个神经元比作一个集成电路,一个突触比做线路中的一个接点。实际上,突触远不止起着接点的作用。它的功能十分复杂,既可以传递神经冲动,又可以产生电紧张性影响;既可以产生兴奋也可以产生抑制,还可以产生易化,出现疲劳等等。

对于人脑的容量,专家们认为,目前,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左右。王立争背诵圆周率的事实说明,如果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开发,人脑中的记忆潜力是相当大的。古今中外的事实都证明,人脑的潜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绝大多数人一生中仅仅利用了其全部功能的很小一部分。

世界人类心理学联合会主席琴恩·休斯顿博士说:“我们仅仅才开始发现,大脑的能力实际上是无限的……”

法国杰出的大脑专家弗里德里克·梯尔尼博士说:“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控制,我们可以逐步发展大脑中枢,这个中枢将给我们提供我们无法现象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指导下,努力开发人脑的潜力,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学习和掌握快速阅读的信心自然会更强,决心自然会更大。#p#副标题#e#

2、左右脑机能分担论是快速阅读的重要基础

语言活动是最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那么,语言现象和人脑两半球的功能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在解剖了发生语言障碍的失语症或失读症病人的大脑后发现,大脑上有专门负责语言活动的区域,凡是患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病人,这些区域都受到过损伤或发生病变。

据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阅读主要是由大脑皮层的言语视觉中枢、言语运动中枢和言语听觉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言语视觉中枢和言语听觉中枢没有特殊的外周感受器,它们以眼睛、耳朵为感受器,但在大脑皮层的分工是专门化的。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些和言语有关的中枢总是定位于大脑的一侧半球。据一位著名神经外科医生统计:左半球动手术的人中有73.1%的人,在手术后会发生语言障碍;而右半球动手术着发生语言障碍的人不过0.9%左右。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大约98%的人,言语中枢是位于左侧半球之上,只有2%的人语言中枢是位于右侧半球之上。解刨学上发现,两个半球存在着用肉眼就能辨别的结构差异,这种不对称性,早在新生婴儿即已存在。

还有报道:大脑两半球对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在婴儿早期就表现出功能上的差别。例如,对出生1周至10个月的正常婴儿研究表明,左半球对语词刺激产生的平均诱发电位较大,而右半球对非语词刺激的平均诱发电位较大。这说明,人脑两半球的差异是先天形成的。

大脑的左右半球是由胼胝体这种神经纤维相连接的。据统计,这种神经纤维大约有2-3亿条,排列很有规则,总是将一个半球的某一部分和另一半球的某一部分连结起来。有人推测,如果每条神经纤维平均每秒传导20个神经冲动,那么,人脑每秒有40亿个神经冲动在两个半球之间往来着;因此,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两个半球各自在干什么,由于有这么多神经纤维紧密相连,两个半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脑来发生作用。

但是,科学家通过割裂脑的实验,也证明两个半球有各自独立的机能。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佩里博士,为了治疗癫痫病,以被切断了胼胝体的人为对象,反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极为有意义的现象——病人有了两个分离的意识范围,左半球所意识到的,右半球不能意识到;而右半球意识到的内容,又似乎完全在左半球的意识之外。

例如.将患者的眼睛蒙起来,把他所熟悉的物体放在他左手里(如香烟、钥匙、小刀等),在这种情况下,感觉只能传向大脑右半球,而右半球没有言语机能,尽管患者知道左手拿的是什么,而且还能正确运用,但是却不能用言语表达。这时,如果非要他回答左手拿的是什么,那么患者只能胡乱猜一通。然而,只要把蒙住眼睛的东西拿开让他看一看,或者虽然仍蒙着眼睛,但只要让他把东西放到右手中,那么他就会准确说出东西的名称。

为了检查右脑半球是否具有思维和意识功能,实验者设法将一些问题有选择地输入病人的右脑而不让左脑知道(左耳听到,左视野看到的进入右脑,而与左脑无关),要病人用左手按压打字机键盘的按键作出回答。结果表明,右脑虽不能“说话”,但可以理解文字和回答问题。由此可见,右脑也有思维活动,可以表达感情和爱好,可以判断时间,也具有自我意识,可以表示对未来的向往等。

斯佩里用这种实验发现大脑两半球各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功能:左半球主管言语活动(说、读、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等功能,是进行抽象思维的中枢;右半球主管音乐节奏、空间定向、图形识别、情感、做梦等,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功能,是处理表象知觉,进行形象思维的中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罗伯特·奥斯汀教授的研究更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他用一个特殊的“帽子”来测量他的某些形式的脑电波。他要求被试者进行不同的智力活动,比如数数、撰写公函论文、拼排着色木块、进行逻辑分析或遐想等等。被试者做这些活动时,奥斯汀记录他们每个人大脑两半球的脑电波。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左半球主管如下智力活动:计算、逻辑、分析、书写和其他类似活动;右半球则主管另外一些与此完全不同的活动:想象、色觉、音乐、韵律、幻想和其他类似的活动。这和斯佩里的研究真是殊途同归。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时,整个大脑将作为一个统一实体进行活动。而在两侧大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后,只要大脑各半球内部结构没有破坏,每侧大脑仍然以其固有的方式实现其功能。这就是大脑精神机能分担论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也被苏联科学家所认同。

长期以来,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左脑”社会中,从孩提时代起,左脑就得到率先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学校,更是一个强调左脑功能的地方。表现左脑功能的行为,如学话、识字、读书、计算、逻辑推理、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成绩,首先受到鼓励和表扬。而右脑的开发和利用却都被放在次要的地位,同语言不相关联的活动,像美术、舞蹈、音乐、体育等,至多被认为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很少被认为会增进智力

如今,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大脑的认识深化了,已经认识到只有两半球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二者功能达到平衡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时,人的智力(包括记忆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的发展。

我们的时代是以电子计算机迅速普及为特征的信息时代,而计算机恰恰是为了代替人的左脑的逻辑、计算、语言处理和分析功能而设计和制造的。例如,文字处理机能够很好地组织文字,编辑文章,这正是代替了人的左脑的语言功能。在这种形势下,假如你还是一味地依赖自己的左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计算得又快又准、文字写得端庄工整等等一技之长都已变得不值一提。出为,这些工作对计算机来讲,会做得更快、更准、更好。

所以,日本医学博士品川嘉也教授在他的著作《右脑使用与开发》中断言:“‘左脑型’人今后将被社会所淘汰”“不会使用右脑的人,将被计算机取而代之。”

人脑的功能不是各自为政,也不是统一的,而是各部分相互联络,交错在一起的。这一科学论点,也为快速阅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们习以为常的一般阅读法,是音读和默读。音读是指按照实际发的音来一个一个地读文字,默读也是一种音声化现象,不过口不出声而是在头脑中进行而已。也就是说,这不是在视觉辨认时就认知的,而是由听觉来确认的。音读也好,默读也好,都必须在听觉的反映下认知。

语言是由一个一个的音组成的,而且必须顺次发音,发每一个音都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这在语言学上叫做音长。人的听觉对音长是有一个最低阈限的,短到一定程度时,就感觉不到了。可见,以听觉来认知远比以视觉来认知费时间,加上视觉认知和听觉认知速度不一样,两者相差悬殊,这就使视觉的信息收容过程受到听觉认知的干扰,本来可以一瞥而过的,也不得不反复认知,以致阻碍阅读的自然发展,徒耗不少时间,并干扰了正确的阅读,所以,要想读得快,就必须排除音声化。我们从音读过渡到默读,就是排除音声化的外部发声现象,提高了一定的阅读速度,但是,默读并没有彻底排除头脑中的音声化,可见,最好能把头脑中的音声化完全排除掉。

能彻底排除音声化,就可以消灭音声化所需要的时间,还可以彻底摆脱靠听觉来感知和确认的习惯,使视觉功能不再受一个一个音组成的音声化现象束缚和干扰,而获得彻底的解放。

于是,大脑的视觉性语言功能就在彻底解放之后得到明显发展,使其卓越的潜在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人们还发现,如果有意训练这些机能中的某一领域,会影响和带动别的领域的机能,使它们同时发挥出潜在功能。

上文提到过的奥斯汀教授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一个人只使用大脑一个半球的训练,那么,不论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在非常需要与大脑另一个半球协调活动是时,都不能有效使用大脑的另一个半球。更重要的是,他还发现,当大脑两个半球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其结果是,大脑的总体能力和总体效应就会大大加强。而且,这个增强比他预期的要大得多。奥斯汀教授曾经期望,激发较若的一边去配合叫强的一边的工作,将得到1+1=2的有效成绩;而实际结果表明,大脑的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按标准的数学方法进行的,当一边“加上”另一边时,其结果往往会增大5倍、10倍甚至更多。

专家学者们对公认的大艺术家和大科学家所做的调查,进一步支持了奥斯汀教授的已经成果。比如,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并不是脑子里单纯地充斥找数字和公式的数学物理学家。根据记载,在中学时代,爱因斯坦的数学并不好,而是喜欢幻想,甚至因此而差一点被赶出学校。

据爱因斯坦自己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现相对论的,而是在某一个夏天,仰卧在一座小山头上发现的。当他眯着眼睛想上看时,千万到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爱因斯坦好奇地想,如果能乘坐一道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在想象当中,他作了一次宇宙旅行。丰富的想象力把爱因斯坦带到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场景,这场景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是无法解释的。爱因斯坦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急冲冲跑回办公室,站在黑板前飞快地进行计算。他相信,自己的想象比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更正确,并提出一种新的数学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想象。

由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能充分发挥他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大脑的右半球产生了美丽奇妙的幻想,而左半球则利用其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这些幻想进行分析和解释,用来发展物理学和数学,为他的创造性的想象奠定了理论的基石。正是这种大脑两半球的相互配合,为人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因此,爱因斯坦说:“我不是一语言思考,而是一跳跃的形状和形象思考。完成之后,努力将其置换成语言。”

同样,对伟大艺术家的研究也表明,他们不是昏头昏闹地在画布上乱涂颜料的人。从著名画家克莱、塞尚、毕加索等人的笔记本中可以看出,当他们试图用颜色、图形、线条去勾画复杂而细微的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他们是出色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一次又一次的调查说明,这些伟大的智星总是被错误地称为科学家或艺术家;而实际上,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要数达芬奇了。他是有史以来智力最为发达的人之一,不仅在数学、语言、逻辑和分析方面才能出众,而且在想象、色觉、韵律和形象方面也表现出基础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达芬奇才作为智能完美的人而流芳百世。

从以上事实和奥斯汀教授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人在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都有卓越的潜在能力。如果现在发展不平衡,那不是天生的无能,而只是因为我们大脑的一个半球没有像另一个半球那样得到充分运用的机会。

日本医学博士、田园都市厚生医院院长春山茂雄认为:

人类的左脑是记录人们后天所获人生经验信息的“自身脑”,而右脑是存储人类500年遗传因子的“祖先脑”。左右脑时而协调,时而对立;而对立的结果,往往是左脑取胜,因为右脑没有语言,又不如左脑强大。所以,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过着以左脑为中心的生活。如果能降低左脑的兴奋度,倾听右脑的声音,你将能够获得祖先几百万年来积累的智慧!

右脑包揽着人的生活所必须的最重要的本能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乃至于宇宙规律等人类所获得的全部信息。

左脑不断储存找后天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成为经验和知识的记忆的宝库。

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左脑出现障碍,可以照常吃母亲的奶;如果右脑发生障碍,就不能吃奶。下意识的本能属于右脑范畴。

这说明,右脑天生存在着生存所必需的最佳信息。大概可以说,这些信息上在祖先的经验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左脑主要储存出生以后获得的信息,右脑主要储存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信息,左右脑的功能大抵是以这种方式分工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来看大脑的作用,就能解释近年来人们常常议论的自我暗示、肯定思考的神奇效果,或者时常有人发挥出来的超长能力等等用传统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记忆在人的遗传因素里的信息大约有500万年。可以说,右脑就是储存500万年人类智慧的基础软件。

与右脑相对应的左脑要储存出生以后一辈子所获得的信息,从时间上计算,最多不过是三五十年,极其短暂。虽然获取的信息会依据各人的年龄和生存密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是却无论如何无法与右脑的500万年相比拟。假如说左脑储存的信息是50年,右脑的信息储存则是左脑的10万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在继承、运用祖先的信息,再加上自己积累的信息,留给子孙后代。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曾著有《快速学习》并创编了数种外语速成课程的英国企业家、快速学习的革新者科林·罗斯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大脑的不同部位能够以综合的方式共同协作:“如果你听一首歌,左脑会处理歌词,右脑会处理旋律。因此,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学会流行歌曲的歌词,这并不是偶然的。你没有必要去花很大力气去做,你很快学会,是因为只能和右脑都动员起来”。

综上所述,左、右脑的精神机能分担论使人们明白了左脑分管听、说、读、写之类的语言功能,是传统阅读法的生理基础;而在作不发生语言音声化现象的阅读时,是纯粹的视觉性行为,是可以用擅长处理视觉性信息的右脑来出色完成的。右脑具有高度的图形识别、记忆能力,如果在阅读中利用右脑这一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其处理大量信息的机能。这样一来,阅读中的理解和记忆也有了双管齐下、比翼齐飞的可能:由右脑承担处理视觉性信息的部分,由左脑承担意义性信息的部分。这样就使左右脑协同起来,以全脑来处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自然会有卓越超群的效率了。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快速阅读原理】热点

【快速阅读原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