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高三政治教学策略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不同特点灵活运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对高中思想政治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 互动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增长见识,启迪思维。因此,研究互动式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互动式教学 内涵 案例
高中新课标强调课程实践性和开放性,设置互动式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笔者联系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际,就如何实施好互动式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作为教学理论依据采取的互动式教学理论,非常注重学习生活环境中教师、学生之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更加注重教学的思想、措施、方式、手段的有效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最大可能地利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
1.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进行互动式教学之前,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做好准备工作。通过调查,可以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底子,找准“最近发展区”,这是做好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一是摸清学生底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态度、方法、基础等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精神状态、个性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只有切实做好全面的调查了解,真正摸清学生的底子,才能对症下药,为有效地进行分组及互动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科学进行分组。根据摸底情况,按照异质同构的原则进行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确定学习组长,每个学习小组成员根据需要灵活分工,相互配合,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教学资源发掘
一是注重网络资源利用的交流互动。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上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以切实弥补课堂内教学资源的局限性。譬如,在教学《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网上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信息。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把这些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并把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说出来,让同学们与教师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一起探讨。通过这样互动交流,能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导入新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如,在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反映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资料,用多媒体非常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能够有效避免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在观看课件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由此可见,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交流互动,能够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开拓眼界、激活思维、激发兴趣。
二是注重生活资源利用的互动交流。思想政治课程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活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用价值。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例子,会让学生感到比较亲切,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譬如,在教学《多变的价格》时,可以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购物活动,说说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先在小组内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听到其他同学的观点后,可能会受到启发,对自己观点进行纠正和完善。
3.注重设置教学情境
一是设置研讨情境,促进学生互动。针对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争论的观点,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辩论比赛。譬如,在教学《多彩的消费》时,可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题,开展研讨。在研讨会之前,学生会按照研讨观点正反双方,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工与协作,切实做好研讨材料的准备。在研讨会上,双方根据观点进行讨论。在这样互动交流中,学生的想法得到抒发,思辨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设置问题情境。问题是进行创新的源头,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发深入地思考。是要抓住容易找到问题源所在,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社会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学生本节课感到疑惑的问题。
三是注重设计情境的创设。在高中思想政治互动式教学中,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零散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与当时的时事政治的焦点热点相结合,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譬如,在教学《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整治知识网络,学生对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有了非常深刻地理解,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注重互动形式多样化
从当前来看,互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有的只是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没有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与社会实践的互动更是少之又少。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就是注重信息共享交流机制的建设,特别是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联系,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多元的互动中,能力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思维得到发展。
2.避免互动成为形式
有的互动虽然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却缺乏实质的效果。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互动式教学的理解和设计不到位,特别是没有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在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就难以探讨出实质性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避免这种形式上的互动,真正按照新课标和新理念,从提升学生思想素养的角度做好互动式教学的组织。
3.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该享有平等的互动机会。要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应该在互动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本特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切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高中政治高效教学策略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分析了 课前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紧密联系生活,实现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 生活化 教学策略 解决问题
(一)教学设计生活化,丰富教材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只是在课堂发生,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学生,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寻找贴近学生兴趣与关心的话题,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课本知识,从生活中选取学习的关键素材。例如,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师引导学生选取生活素材,展开“中华文化英雄”竞赛活动,设计“汉字听写”“知识必答”“快速抢答”三个环节的比赛,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课前准备生活化,理解知识
课前引导学生准备生活化的素材,了解生活中的相关信息,深入理解知识。例如,学习《市场配置资源》知识,学生从市场上收集关于本地重点产业的市场信息,针对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制作成研究报告。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价格、竞争、供求三个方面讨论,深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多媒体展示,激活生活体验
借助多媒体展示策略,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了解高中政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备课环节精心准备,结合政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取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材料,可以有视频、时政新闻、歌曲、小品等,作为理论知识分析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激活学生思维,使得学生产生生活化体验。例如,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教师播放歌曲《房价之上》,并展示《空中花园》的漫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际,了解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策略,使得学生巩固了知识,实现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探究新知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需要关注生活,将具体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把握社会生活趋势,将政治中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到鲜活的生活题材与活动中,应用理论解决生活问题。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实现高效教学。例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知识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深入到超市,分析价格变动对同一商品、同类商品、不同商品产生的影响。通过深入实践,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剧《毕业季的烦恼》,参与分析不同就业观的不足,并制定相关策略改进,以培养学生正确 的就业观以及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
(三)总结升华知识,落实服务生活
教学总结的目的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得学生思维方法科学化,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总结,达到服务生活的目的。例如,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总结情景剧中小李的五个烦恼,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小节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学习《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相关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民主听证会,设定主题“校园使用手机的利与弊”,模拟家长、学校、老师以及教育专家展开辩证交流。之后,学生对各方观点进行总结,阐述配备手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弊大于利的理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由此结合高中政治理论学习,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民主决策,实现服务生活的目的。
课后延伸与拓展是社会生活实践部分,理论学习必须服务于社会生活,才能体现出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曾经表示,“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实践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学会生存、生活与创造,学会适应、竞争与关心。”所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后实践拓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外探索课程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自身置于社会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体验、感受与反思,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相关知识,教师设定主题为“中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的课外调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正确消费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感受文化影响》知识时,展开“校园文化营造”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结合自身校园实际,探讨出营造校园和谐文化氛围的方法。通过生活化的延伸策略,引导学生真实的感受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应用于生活的关键策略,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三个阶段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巩固高中政治知识,强化学生生活化应用体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实践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进行着,这次的新教改重新重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加强调学生德智体各方面能力全面的培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以教材为出发点,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有效联系时政热点,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这样才能适应新高考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打击精心准备的:浅谈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针对未来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政治课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智慧魅力、节约科学、点燃绽放三个层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阐述了应对策略。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未来高考考生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这就意味着政治学科将退出高考科目,考生只参加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如何应对高考的这一新的挑战,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了摆在每一个高中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教师、课堂、学生等方面谈谈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有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笔者认为,要做智慧教师,就必须善于积累和反思。
作为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所教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更需要长期的积累。这种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素材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等各个方面。
知识的积累要靠不断地学习和课堂实践,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培训等途径完成。
素材的积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讲座、读书……
经验的积累主要就是在实践中进行了。亲身的教学实践可以积累经验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笔者还特别主张观摩听课,从中得到经验或者总结教训,不断积累,不断提升。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讲的就是人需要常常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就是坚持写教学日记。
在积累和反思中,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逐渐提高,课堂的高效也将不断凸显。
2.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做学生喜欢的、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十分重要。
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首先是一个有自我定位,有自我追求的教师。正确自我定位的老师显诚实,不断自我追求的老师有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的为人。
其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须是心态乐观的教师,会赞美,会期待的教师。
积极乐观的心态才会引导学生对人和事有所赞美、有所信任。赞美、信任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激发学生变得自信、自尊,从而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高中政治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引领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所以说,学会点头,习惯微笑,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取得进步的学生,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后进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有魅力的老师,这样老师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而必须是节约的、科学的课堂。
1.高效课堂是节约的课堂
著名学者周有光说过,“教育最应该取消的是无效劳动”。在新高考制度下,实现节约课堂,必须克服灌注式课堂、放羊式课堂和纯表演式课堂,真正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真正实现导学案教学。高中政治教学使用导学案,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政治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二是注重集体备课的作用。俗话说,想走得快,自己一个人走,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高中政治涵盖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多方面,很多观点需要政治组全体教师智慧火花的碰撞。
2.高效课堂是科学的课堂
课堂上事例的严谨性、语言的专业性、课堂的逻辑性,这些都是高效的科学的课堂必备的内容,在这里,笔者再强调两点,一是关注比较新的领域──脑科学,二是遵循青少年智力发展节奏。
脑科学是当今世界最活跃和最有突破性的学科之一,脑科学在为教学提供生理学基础的前提下,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研究领域进行整合。作为政治教师,要具备前瞻意识,真正把脑科学的研究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大体上,青少年的智力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一般来说,教育的全过程受这三个阶段的支配,浪漫阶段一直延续到13岁或14岁,从14岁到18岁是精确阶段,18岁到22岁是综合运用阶段。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智力发展节奏,循序渐进,科学引导,高效课堂才有希望。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 必须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1.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教师要做的就是去点燃它,而不是越俎代庖。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专家经过实验得出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5%,学生教别人90%。由此可见,课堂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要始终以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发展为目的。新高考制度下,学生学习政治的压力相对减轻了,而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实际又联系紧密,此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自己主动去思去悟,课堂高效必然显现。
2.绽放学生个性的光辉
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在一刀切、一勺烩、一锅煮的传统教学中不可能实现,只有在多元互动教学中才有可能实现。高中政治课关注学生生活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政治教师更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选择,对待优生,期待他有所进步,对中间生,期待他更加优秀,对优等生,期待他全方面的发展。这样,在学生的独学期间,他会更加认真,对学时会有所互补,群学中有帮助、有进步。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高效课堂,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高效课堂!
高效的课堂可以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教师做东,向每一位学子发出思想的邀请;高效的课堂可以是一段旅程,教师来做导游,携天下英才而同游;高效的课堂还可以是一篇美文,教师与学生共同读之、听之、观之、品之,令唇齿生香,多年后回味绵长。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
[2]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策三《教学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现行初一年级思想政治教材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政治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以教师自身优秀的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来感染学生,这样的情感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能有效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从而提升学生修养。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心理还未成熟的初中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动作、观点、态度和方式甚至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对于初中生的心理特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再加上科学严谨的教学理念和默默奉献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教师书写工整、课件丰富多彩、着装得体、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甚至是着装的搭配都会对学生起到较大的影响,并且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情感动力推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二、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在初一政治课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人”字,然后提问学生:“人”字容易写不?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答到“容易”。这时教师立刻肯定学生的回答“你们答得真好。 然而你们是否知道这个“人”字蕴含着很多学问吗?”学生都被问懵了。然后教师紧接着问到:“你们想不想知道呢?”学生不约而同回答到:“想”。接着教师适时引入关于人两种属性的政治知识。一方面人具有自然属性,意思就是人从一来到这个世上到死亡的整个成长历程,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耳朵、嘴巴、手脚等,都知道吃饭、睡觉、高兴、流泪等等自然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属性。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社会之中,一个人无法生存,都必须面对社会,接触他人,这就关系到您怎样做人。对于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怎样做人,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我们初中政治的主要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和相处之道。这样一堂课下来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热情。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升温”,使得学生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三、主动参与,体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任何学习活动都要求学生经过自身的感受来完成,并在活动中去体验情感,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在健康情感的引导下稳定发展。例如在讲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完成手机和整理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文化资料的习前作业。课堂上要求每个小组展示所整理的传统文化资料,并指出这种传统文化的特色。学生先后展示了月饼、书法、国画、剪纸等实物,也提到了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等文化形式。 学生亲身体验了收集、展示、讲解传统文化这一活动,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了对国家文化的崇拜之情,从而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四、多媒体展示,形情交融
教师在政治课程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加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到“祖国养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大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秀美山川、名胜古迹,栩栩生动,引导学生切实感知祖国的魅力。又例如在一国两制的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展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地利位置、环境和历史的变更,让学生明白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再向学生展示出当前香港、澳门、台湾现状,让学生深入领悟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最佳方式,恶意分裂祖国的行为必然会失败的。
五、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深入学生,与学生一起欢笑、一起难过,这并不会让教师失去尊严和威信,反而使得学生体会到了教师的宽广胸怀。另外教师要求自己微笑常驻课堂,真诚自然的微笑将大大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讲课内容更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同时教师要以哎为基础,充分信任和理解学生,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将关心和呵护给与学习较差的学生。即使学生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与及时的赞扬。教师也要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要及时教育、引导和理解,因为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像泉水一样滋润人心,教师的讥讽和冷眼就想霜雪一样冷彻心扉。“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是当前教育的核心”。不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难在政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更别说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总之,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和内容,没有情感教育,初中政治教学就失去了灵魂。只有注重情感对初中学生健康发展的重大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落实,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高素质的新兴人才,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导致其未能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实际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理念,精选案例。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当前教学中的问题,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正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充分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前提,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可有效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观念,需对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的认识,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体现学生学习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选择的案例应是能够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且能让学生受到良好启发。
2.把握机会,呈现案例。
初中政治课多以思想品德课的形式存在,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案例需要将理论与教学紧密结合,反之,容易导致师生讨论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相脱节,甚至会出现相背离的情况,因此把握合适的时机将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时,教师案例呈现既可以在某课时结束后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后,还可以穿插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但教学案例的呈现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定。在教学中,案例呈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教师生动地讲授故事;其二,发放文字资料;其三,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其四,借助小品或辩论等活动呈现。例如:教师在讲授《保护自我》时,在课后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现实生活中的危险事件,并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发表观看后的感受,巩固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从理论出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呈现案例,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3.境模拟,讨论评价。
初中政治教学中课堂讨论主要是通过分析案例中体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形式,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模拟情境的方式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身的不同看法,并让具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发表进行辩论和探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还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借用组织学生模拟《超生》情境,随后引导学生寻找表演中的体现的计划生育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评价超生的危害性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进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结束语
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死板的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不仅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还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精选教学案例,适时把握教学时机呈现教学案例,模拟教学情境,探讨评价教学案例的方式,可将案例教学很好地运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之中。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要采用以实例解释道理的方法,是因为通过“举例说明之”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获得事半功倍之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政治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高效利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优势,更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利,往往会出现“一言堂”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凭借一张嘴与一支笔就完成了全部的教学活动。现代教学理念已经不允许这种模式的存在,现代教学环境需要教师采用更加具有激励性、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打开课堂的大门。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应当被充分发挥出来,政治课上教师应当构建一种和谐学习氛围,真正做好政治课堂教学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形成具有民主、自由以及公平的环境,令课堂活跃起来,真正令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在课堂中始终具有创新、探索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够为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各项准备工作。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推理能力,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加强对政治教材的开发,这对政治课堂教学教材形成与情境创设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思想诞生于社会实践当中,更是对社会实践的深思熟虑和抽象性总结。基于这种认知,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实践,将政治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两者结合起来。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创设具体情境,有针对性地提问,不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政治课堂当中的主题应当具有多样化特征,这样教师就能更好地利用教材,通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与重大事件。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结合身边实际发生事件产生联想,丰富了学习的趣味性。情境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更能令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更加开放的空间,教师应当倡导学生自主发问。因为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具有更大的意义。政治课堂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观察问题的能力,这项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社会实践的洞察角度上的。社会见识开阔程度与观察角度都至关重要。同时注重激发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深入分析身边的小事小问题。在不断的动态观察与比较中,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与锻炼。在生活和实践中,他们将不断获得促进思考和领会理论知识、观点的外部信息,获取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能力,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将从仅仅依靠课堂、课本和教师中获得知识和理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课堂中鼓励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教育环境下,“灌输式”教育对学生受教育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不利,造成学生学习相对被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不能激励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探究兴趣,也不利于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导学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1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政治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近年来,情景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如笑话、寓言、故事等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对教学充满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爱国情操章节时,可以搜集四川汶川地震时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来自各地的真爱,从而加深对爱国情操的理解。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辑成情景剧,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领悟教学内容,学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掌握知识。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可以驱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从中发现知识的奥秘。例如,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留有疑问,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寻找答案,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正确答案,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利。
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讨论能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等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各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在课程结束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下节内容的任务,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获取知识,在下次上课时让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讨论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各小组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通过小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增强了求知欲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科学的激励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客观公正、恰如其分。一是要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要把分数和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过程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二是评价内容要具体,让学生了解评价内容和规则,让评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做到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来自教师和家长,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形成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5总结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和氛围采取不同的方法,力争做到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也不能仅靠教师单独完成,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参与,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一政治小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活动为前提的,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以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为中心和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政治范畴,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政治形势瞬息万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在教育中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辩证关系,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方向
(1)夯实大学生价值基础,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必须要有核心思想的引领,否则社会思潮必定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理论,进行国家建设必须一以贯之。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在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必须要明确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2)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神旗帜。这面旗帜引领着社会思潮,引领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思想。针对大学生的教育首先必须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开展大学生教育活动时针对这方面的教育必然不能忽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着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的精神,这样大学生才能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人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大学生应积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评判自己的行为,时刻以此警示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添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促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与时俱进,不断与时代、与社会接轨,永远保持生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可以分为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目标创新四个方面。
第一,从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来讲,政治具有稳定性,也充满变化。核心价值观所贯彻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大学生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不断与时代接轨的同时,又可创新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从而推动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第二,从内容创新、目标创新来讲,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政治层面也是如此,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做出贡献。
3.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铜学,仇小梅.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及其实践——以怀化学院物信系宿舍管理阳光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王力尘.加强大学生思政博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而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就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作用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引导
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校园文化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有效地促进其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对校园文化进行影响和改造,确保校园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为此,在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逐渐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探讨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群体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的作用
1.引导和号召作用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反映出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而由此形成的号召力则会对师生的日常行为产生引导作用,促使他们按照校园文化倡导和宣传的方向发展,并自觉遵守和给予支持。换而言之,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引导,从而提高自身判断善恶,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更好促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感染和熏陶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高职学生起到感染和熏陶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格与品德,升华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实际上,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强行进行灌输,而应当通过大量美好和生动的情境与形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都充满着“育人”和“求知”的味道,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从而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时刻接受校园文化的洗礼。3.心理调节作用高职学生正处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思维观念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中不少的学生都会存在多多少少的困惑,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解决,很有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还会在思想政治层面上出现偏差。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则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缓解他们因枯燥和紧张的学习生活所导致的多种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放松心理压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从而营造出一种健康、积极的心境。
4.求知和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除了具备娱乐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之外,还能够起到育人的效果。有鉴于此,各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应当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到知识,提升品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可以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想要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他们个人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5.人格塑造作用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学生长期处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中,个人意识必然会受到校园文化这一群体意识的影响。具体而言,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的引导和熏陶,日常的人际交往和人格塑造也会向学校所提倡和引导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受到启迪和陶冶,从而培养出强烈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另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天赋的平台,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自信,而且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和人际交往水平,健全个人人格。
6.约束和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和制度文化的集合,其对广大师生的行为习惯有着普遍的约束作用。一方面,校园文化会借助现有的规章制度对全体师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引导,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也会借助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对广大师生的心理产生辐射作用,从而使师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由校园文化所引申出的校训、校风、校纪、校规等都有着一定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其对于一些符合规范的行为必然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对于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也必然会给予谴责和惩罚。因此,校园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能够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逐渐严峻的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强化人格,开拓视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二、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作用的措施
1.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了校园环境的建设。但需要说明的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除了校园环境的建设之外,还包含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其直接反映出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对于广大师生的熏陶和引导作用也最为明显。为此,广大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科学布局校园整体环境。校园内各类建筑的标志、装饰等凸显出校园的特色,并赋予其特殊的文化底蕴,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第二,重视学校的优秀传统及历史沿革,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完善学校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学生活动中心、各类社团及兴趣小组的作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也才能真正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和教育功能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保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强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通常是由校园的历史文化所传承累积下来的,其对广大师生的行为有着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校园行为文化往往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活动范围之中,以独特的校园精神力量吸引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另外,校园行为文化还会对学生们进行隐性的教育,对他们们的道德品德、思想观念、性格塑造等多个方面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3.强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想要健康发展,必须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也才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对高职院校而言,制度建设不仅是科学民主管理的体现,而且还是学校办学精神、办学宗旨以及办学理念的直观体现,更是营造与培育高职院校优秀校园文化氛围的具体体现。通常来说,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突出以人文本理念。任何院校的制度都必须依靠人来,也必须依靠人去执行,在当前人本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制度的设计必须切实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
第二,保证制度的先进性。高职院校的制度形成来源于广大师生的共同认可,通常为了保证制度执行的稳定性,这一制度都会明文规定,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制度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制度本身已经滞后,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对多方意见进行征集,不断改善并优化校园制度,从而保证制度的先进性。
第三,确保制度的执行效果。任何一个制度不管制定的多么完善,如果缺乏高效的执行效率都会事倍功半,为此,各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建立相关的执行监督体制,并出台必要的辅助政策,从而确保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结束语
综述所述,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及影响非常重要。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切实采取相应措施,在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从而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他们的个人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忠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J].才智,2014,35:275-276.
[2]周婷.探析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01:18.
[3]谢廷墨.关于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5,05:25.
[4]钟远珍,卢卓永.优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2:93-95.
[5]王国春.完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148-150.
[6]孙鹤嘉.构建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辽宁高职学报,2012,12:96-98.教学,2013,12(15):74-76.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中政治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十分重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使用氛围覆盖了全世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都被改变,信息技术的影响渗透进各行各业。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信息技术既能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所以高校要正确地利用好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既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又能避免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难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科技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思政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够丰富,老师的教学内容基本都来源于教材,对课外知识的扩展比较少,而且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用到的案例多数都不能很好地贴近生活实际,这就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随时共享给其他人,传播基本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与以前相比就更加丰富了,老师只要去网络上查找,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资料都可以轻易找到。这就可以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2.为思政教育提供新平台。我们都知道在没有信息技术之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只能通过课堂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受到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的。但是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平台,现在很多高校都开始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站,而且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可以把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上,或是直接在网络上进行视频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不在教室就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受到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3.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完全由老师来主导,学生只是课堂的配角。在这样的课堂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没有学习兴趣,很少会有同学真的在听老师在讲台上说了什么。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会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信息技术为改变传统课堂提供了可能,给老师的课堂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制作生动的视频短片在课堂上播放。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激发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高校思政教育造成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信息资源传递速度非常快,而且这些信息资源中包含了大量不良信息,比如:暴力、色情、拜金主义等等。大学生对网络的接受越来越频繁,自然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的机会也有很多。这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考验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经常接触网络上的这些不良信息,大学生很容易逐渐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出现道德滑坡现象。而且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全球化的程度加深,网络不受时间和地区的限制,这让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交流更频繁方便,但同时也让不同的文化之间形成碰撞。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接触到大量与接受到的教育不同的文化,这有可能对大学生接受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阻碍。
2.信息技术给思政教育者带来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老师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课堂讲授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落伍,不能满足今天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它独特的教学优势。但是,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网络资源,让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工具,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3.信息技术给传统思政教学内容带来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过于泛化空洞,大多都是宏观概念,不切合生活实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这就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同学们知道怎么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开展思政教育
1.思政教育老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首先要做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循序渐进地讲解教学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仔细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帮助同学理解知识。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法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是课件,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更高效。
2.学校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让同学们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很多高校对网络教育平台还没有进行很好的利用,没有实现数字化教学。想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数字化,就要先实现对校园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加大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投入。学校要对教育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及时进行更新,保证学生可以查阅到需要的教学资源,老师也要定期更新网站上的课件和学习视频。这样才能让网络教育平台发挥作用,方便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行自学。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高校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还不够顽强,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会沉迷于网络。为了让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应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意识,对学生上网不能通过完全禁止的方式来避免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而是要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利用网络来为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告诫大学生不去接触那些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让自己沉迷于网络。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利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
四、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的教学平台,但是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顺应时代发展,利用好信息技术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又要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做好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赵江永.分析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31).
[2]杨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3(05):186-187.
[3]倪洪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06-110.
[4]郑志龙,余丽.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J].政治学研究,2012(04):61-70.
[5]邱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选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4):103-10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而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就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作用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引导
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校园文化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有效地促进其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对校园文化进行影响和改造,确保校园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为此,在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逐渐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探讨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群体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的作用
1.引导和号召作用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反映出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而由此形成的号召力则会对师生的日常行为产生引导作用,促使他们按照校园文化倡导和宣传的方向发展,并自觉遵守和给予支持。换而言之,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引导,从而提高自身判断善恶,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更好促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感染和熏陶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高职学生起到感染和熏陶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格与品德,升华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实际上,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强行进行灌输,而应当通过大量美好和生动的情境与形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都充满着“育人”和“求知”的味道,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从而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时刻接受校园文化的洗礼。3.心理调节作用高职学生正处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思维观念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中不少的学生都会存在多多少少的困惑,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解决,很有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还会在思想政治层面上出现偏差。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则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缓解他们因枯燥和紧张的学习生活所导致的多种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放松心理压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从而营造出一种健康、积极的心境。
4.求知和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除了具备娱乐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之外,还能够起到育人的效果。有鉴于此,各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应当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到知识,提升品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可以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想要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他们个人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5.人格塑造作用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学生长期处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中,个人意识必然会受到校园文化这一群体意识的影响。具体而言,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的引导和熏陶,日常的人际交往和人格塑造也会向学校所提倡和引导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受到启迪和陶冶,从而培养出强烈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另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天赋的平台,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自信,而且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和人际交往水平,健全个人人格。
6.约束和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和制度文化的集合,其对广大师生的行为习惯有着普遍的约束作用。一方面,校园文化会借助现有的规章制度对全体师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引导,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也会借助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对广大师生的心理产生辐射作用,从而使师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由校园文化所引申出的校训、校风、校纪、校规等都有着一定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其对于一些符合规范的行为必然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对于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也必然会给予谴责和惩罚。因此,校园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能够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逐渐严峻的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强化人格,开拓视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二、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作用的措施
1.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了校园环境的建设。但需要说明的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除了校园环境的建设之外,还包含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其直接反映出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对于广大师生的熏陶和引导作用也最为明显。为此,广大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科学布局校园整体环境。校园内各类建筑的标志、装饰等凸显出校园的特色,并赋予其特殊的文化底蕴,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第二,重视学校的优秀传统及历史沿革,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完善学校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学生活动中心、各类社团及兴趣小组的作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也才能真正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和教育功能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保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强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通常是由校园的历史文化所传承累积下来的,其对广大师生的行为有着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校园行为文化往往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活动范围之中,以独特的校园精神力量吸引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另外,校园行为文化还会对学生们进行隐性的教育,对他们们的道德品德、思想观念、性格塑造等多个方面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3.强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想要健康发展,必须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也才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对高职院校而言,制度建设不仅是科学民主管理的体现,而且还是学校办学精神、办学宗旨以及办学理念的直观体现,更是营造与培育高职院校优秀校园文化氛围的具体体现。通常来说,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突出以人文本理念。任何院校的制度都必须依靠人来,也必须依靠人去执行,在当前人本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制度的设计必须切实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
第二,保证制度的先进性。高职院校的制度形成来源于广大师生的共同认可,通常为了保证制度执行的稳定性,这一制度都会明文规定,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制度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制度本身已经滞后,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对多方意见进行征集,不断改善并优化校园制度,从而保证制度的先进性。
第三,确保制度的执行效果。任何一个制度不管制定的多么完善,如果缺乏高效的执行效率都会事倍功半,为此,各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建立相关的执行监督体制,并出台必要的辅助政策,从而确保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结束语
综述所述,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及影响非常重要。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切实采取相应措施,在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从而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他们的个人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忠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J].才智,2014,35:275-276.
[2]周婷.探析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01:18.
[3]谢廷墨.关于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5,05:25.
[4]钟远珍,卢卓永.优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2:93-95.
[5]王国春.完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148-150.
[6]孙鹤嘉.构建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辽宁高职学报,2012,12:96-98.教学,2013,12(15):74-76.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普通高中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普通高中政治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依托宿舍文化建设,打造健康的“睡前文化”,利用宿舍隐形舆论因子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宿舍文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今的高校教育和管理体制中,由于学分制的实施,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渐模糊,班级的作用逐渐减弱,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当今网络迅猛发展,智能电子设备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逐步提高,高等学校中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90后”“95后”所占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基于宿舍文化建设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注重依托宿舍文化建设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以及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是确保大学生良好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条件,并且这种影响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平时相处的时间最久的人也是宿舍同学,这样的大学宿舍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入学前的家庭生活。在这里,学生们远离父母,远离之前的家庭文化,学生们都希望能够在宿舍中找到新的情感点,希望新的环境能够给予他们如家庭般的温馨、尊重和理解。良好的宿舍文化和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增加宿舍成员对宿舍的情感认同和情感归属。良好的宿舍文化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有爱、朝气蓬勃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感到尊重与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的养成。
2.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成长
在如今的高校中,班级没有专用的教室,宿舍变成了许多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宿舍中,良好的学风与良性的竞争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我进步,自我提高。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宿舍成员在能够在宿舍中畅所欲言,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促进学生创新、创造。
二、依托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智能性、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发展,互联网所营造出的“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媒体的及时性与快速性,使学生获得信息更加及时和开放,容易出现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这种网络“虚拟环境”的出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境产生了冲击。除此之外,网络内容的复杂和学生思想的不成熟很难抵制网络中的不良诱惑和不良思想,这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冲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有利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差,效果不明显等不足。
2.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需要
现在的大学校园中,“90后”“95后”学生群体的比重越来越大,校园网络化、智能化已经逐步形成,上网的便捷性与实时性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朋友和信息。然而,过度的迷恋上网与长时间的接触杂乱无章的信息容易使大学生们意志消沉、思想僵化,甚至会产生网络暴力倾向。长时间接触网络,更容易使大学生出现焦虑、忧郁、烦躁不安等现象,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甚至走向歧途。另外,网络交往的“键-键”模式,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情感沟通,很容易引起大学的情感淡漠等现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健康的上网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基于宿舍文化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依托网络平台、多媒体平台发挥官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打造健康“睡前文化”
紧跟时代发展,根据学生需求开设QQ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阵地,精心设计网络内容,及时上传相关信息,能够让学生在宿舍就能知道校园里发生的相关新闻消息。利用网络将每位学生相关信息整合分析,制定合适的宿舍文化活动,以宿舍的名义倡导线上、线下互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针对学生睡前喜欢浏览信息的习惯,在网络平台上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推送先进典型事例,感染和激励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打造健康的“睡前文化”。
2.发挥宿舍隐形因子作用,以热点切入,开展健康的隐形网络思政
注重发现宿舍“意见领袖”,将宿舍“意见领袖”纳入宿舍舆论隐形因子。现实中的矛盾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点,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巧妙设置媒介议题,利用宿舍隐形因子进行施教,可以使学生在关注热点问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隐形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倪海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J].赤峰学院学报,2010
[2]葛伟丽.和谐的宿舍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咨询,2011
[3]浅析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教育论坛,2010
[4]王锋.基于网络化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报,2009
[5]王德刚.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摘要】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职校应对学生进行强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让学生成为高新技术人才,投入到工作一线。在教育中我们要采用第二课堂等新方式,摒弃传统教育的缺点,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去培养专业人才。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里培养的学生是为了满足社会职业人员和各类劳动者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类人。一个好的职业技术人才应具有多方面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水平也是一项重要指标。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是其行为的导向,是做人的基本,因此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各项教学科目中,加强教学力度。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想取得好的结果,首先要对其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我们可以分为老师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学生的思想转变过程。针对老师的思想转变,可以在全体教职工大会,教师党员大会等集体会议上反复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开展教师之间的一对一对接活动,确保每个人都能受到教育,也可以发放相关资料让老师进行自学,再统一对自学成果开一个研讨会。对学生而言,除了在班会和各种全校大会上集体宣讲这种传统方式外,还可展开班内小组讨论的形式。将核心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适当安排课时,将覆盖面扩大至全体学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校内广播,宣传板等形式,将一些关于将职业核心能力发挥的好的例子,围绕提高职业能力的趣事等,提升所有人对学好职业核心能力的信心,营造出一个学习职业能力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员领头,挑选除教学老师之外的行政、文职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要求全校各个部门相互连通,共同协作,齐心协力将校内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大方向。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
由领导小组在其余教师中选择部分人员组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教研室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学生现下的学习生活状况,制定出相应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将该培养工作与思想政治课程及各类选修课相融合。教研室由思政部管理。教研室内部要定时召开研讨会,每个人都要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时,首先要构建出一个大的框架,制定出培养方案,方案应考虑相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各方面,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在培养方案中,还有另外几个重要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将学生的职业共性素质作为提升职业技能的主要方向,固定好大方向之后再辅以专项技能,增加学生的技能覆盖面。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能仅仅在课堂中进行书本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上手操作。要开发第二课堂,在实验室或者室外场地进行能动手的课程教育。同时开展课后实践,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技能,自己发现并改正缺点。最后,学校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展必须不遗余力的支持,对该项目所需要的设备要及时更新,保证教学资源充足,分配足够的老师到工作中去,定期视察该项目的进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满足老师和学生的合理需求。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
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满足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应提高老师对职业市场的了解。安排老师对企业进行定向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并参加学生的职业指导,让学生学习企业需求。老师要参观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学生实习内容,看实习内容是否与课程及企业需求相符,按需调整实习内容。使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能更具针对性,少做无用功。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
班主任及辅导员都是最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人,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到一线管理岗位上去,及时更新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也将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只有做到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才能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改变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资质,参加各类学习会,考取更高等级的证书等。但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应只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与学生的教育脱节,而是要多任教一些选修课,例如法律、艺术等较为轻松的专业性不是特别强的课程,或是担任学生各项文体活动,例如校园歌唱大赛,安全小品大赛等活动的评委,增加与学生的接触互动。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扎实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教育,是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工作。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要完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去,要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职业能力培养工作一起抓,对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偏袒不忽视。在实际教学时,要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尽量不用死板的填鸭式教育,可采用其他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专注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后的评价制度除了考试之外,也可以用实验打分等其他方式进行评判,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教学,使学生不再简单的关注考试分数,而是注重真能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瑾.浅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36)
[2杨晓蕾.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积极响应新课程背景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有效情境,倡导合作学习,鼓励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论文,供大家参考。
1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
初中政治课本中多为一些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而且内容非常有限,如果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则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而与多媒体教学的相结合,则为学生引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利用其特有的信息优势,为学生带来了大量的声音、图片、影像等扩充知识面,其多样的网络化资源下载则更加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新鲜有趣的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学生在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刺激下,对知识产生一种渴望,进而产生获取知识的动力,而学习过程的生动有趣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政治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通过图、文、声等多样化展示,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与评价活动的机会,能够以丰富多彩的信息延伸学生的感官,丰富其感性经验,诱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得到了促进,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方面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讲述过程中,课本所陈述的内容并不多,而且多为一些理论化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要将其充分消化,必须结合以前所学知识点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把握。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两会的报告,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信息,对旧知识也有了一个系统的回顾,而且能够与所学新知识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清晰地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及内涵。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不仅有效地节约了课堂的时间,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其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学效果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3有利于强化政治教学的时政性
政治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较强的时政性,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静态的,甚至有很多都是过去总结归纳的知识点,这样就缺乏了一定的时政性。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将最新的时事热点问题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主动关注政治、学习政治。
4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而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的整合则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政治的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由于矛盾是人与人相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此也有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关于矛盾纠纷的案例视频并提出几个讨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每组学生的观点,教师再对其进行总结与指导,并有意无意地穿插一些理论性知识以强化学生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讨论探究问题,不仅加深了对问题的印象,而且能够深刻认识,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5结语
通过以上优势的分析,了解到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的整合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并保持知识、有助于强化政治的时政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并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也不是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教学美感,更不是对学生进行一味地信息灌输,而是通过与教学课堂的有机整合,利用其特有优势改革政治教学,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善于汲取其精华而不能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这样反而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把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的课堂,给学生感官的刺激,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通过图片、影像和视频呈现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身边的诱惑”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看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良诱惑,例如,网络诱惑、金钱诱惑等等,并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被这些诱惑所俘虏,不懂得拒绝,将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甚至会断送人一生的前途。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诱惑的危害,学习如何拒绝诱惑,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二、利用案例讨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讲解,学生会背诵教师教授的知识,为的是考试的时候完成试题,这样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思维受到了限制,没有主动去获得知识,那么,也就无法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知识。为了改变这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通过对案例讨论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严也是一种爱”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列举生活中父母严厉管教学生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分析讨论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严厉也是一种对子女爱的表现。
三、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政治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政治知识进行探究,把课堂构建成适合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初中政治教学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初中政治教师要迎难而上,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找寻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初中政治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初中政治对于学生对政治的认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蒙作用,能够使学生对政治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中政治论文,供大家参考。
1.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1.1案例教学法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施阶段,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根据政治教材的内容,所要讲解的政治理论要点,配合相关的案例。同时选用的案例要符合教材讲解难易程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政治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对学生思想道德,和美好情操的养成提供正能量。最好是一些青少年容易感兴趣的案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上能够得到启发[3]。具体案例能够与学生内心产生真正的共鸣,以此来强化政治理论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在政治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将课本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通过案例展现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领悟。切记不要选取一些对课本内容针对性不强,或是对学生教育意义不强的案例。
1.2案例教学法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施阶段,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谓实践性,就是要把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且对实际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主要侧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品质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一定要注重实践性的特点,能够符合初中政治教学的基本目的。教师选取的具体案例,能够让学生与自身进行一定的对比,能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在实践性方面,最好教师可以根据案例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探讨,不仅从自己身上,而且从其他同学身上,找到理论的根源,在共同交流的同时,思想品德也一起提高,达到理想的政治学习效果。
2.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初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案例要科学、有效是实施的关键。案例的选取可以是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在新闻中所看到、听到的案例,教师自己进行改编的案例也可以,只要符合教学的需要,都可以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各个学校都已经非常普及。政治教师可以将案例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上政治课,同时也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量。
3.结语
以上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有切实可行性,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特点,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思想政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初中政治教学只是这其中一个部分,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此时正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会为青少年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把案例教学法引入初中政治课堂,是在新教改形势下的新发展,完全符合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初中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合理联系实践,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在思想品德与实际修养的塑造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在实施激励理论的过程中,该怎样把激励理论很好地融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有学习政治的信心和热情,为了能够很好地实施激励理论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区别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之间都有着区别,因此在政治课堂上实施激励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必须考虑周全把所有的学生都囊括过来,以每个同学的特性为出发点来实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进行鼓励和满足,这样才能把激励理论的效果实施到最好;还要遵循适当性原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时候,要根据这个时间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把握恰当的时间。教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进步,并且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让学生能够受到鼓舞;其次就是平等性原则,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的主要引导者和主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来说影响很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激励理论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平等性的原则,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和激励方式都要平等对待,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偏袒或者冷漠个别学生,还有在对学生的奖罚政策上也要平等公平对待,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保持自己的心态;最后就是物质与精神激励相联系的原则,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进行激励的时候,一定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信心,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自身的精神需求;适当的物质激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奖励的笔记本和奖状等各种物质激励,有形的物质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实施激励理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政治学习的动力,所有实施激励理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奖励,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动力不断地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教材内容大都是理论性的知识,这就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没有学习的兴趣,这时候教师适当激励就能够很好地把学生带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对政治学习保持充分的积极性,提高政治学习的热情。
2.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时候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耐心,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感,从而对教师的好感不断增加。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受到教师的激励之后,能够受到鼓舞,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认真地投入政治课堂中,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面也在不断地拓宽,对于教师在政治课堂上的教学方案和方法的创新都能够有所帮助。教育领域中激励理论的运用比较广泛,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励和奖励,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树立政治学习的信心,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初中政治教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主体构成要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现阶段状况
对于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很多的初中政治教师也是对此相当的模糊,他们自己也不能正确的认识政治课中的思想政治,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精髓。有些初中政治教师往往只习惯于同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没有根据现实而考虑到现有的发展需要,而是一味陈旧的模式,学生已经感到枯燥,从而没有学习政治的兴趣热情。自然而然,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正确准确有效的去教授学生政治知识。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存在以下两个弊端:
1.传统教学方法影响教学。
初中的政治课教学,过于片面的重视政治概念和理论,单方面的传授知识,只注重初中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去重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只重视灌输马克思的主义理论和书面的一些知识教学,而不是重视学生价值观和学习态度的培养。这个现象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政治教学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不仅仅影响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思维扩展,也影响他们其它学习中的思维,若在整个学习中思维得不到发展,对以后人生的思考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2.中学教育对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
政治课在初中阶段中往往没有英语、数学和语文重要,因为中考英语、语文、数学是占绝大重要部分的。很多的初中学校没有根据现实来确定素质的教育目标,只重视中学的标准和培养目标,只重视升学率,将此当做教学的唯一标准。
二、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政策
1.初中政治教师的教学素质、质量需要提升。
教师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应该不断地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水平等的改革中有更好的创新。首先,老师有必要把教学观念更新,具有创新意识,不能再一味地用传统的教学观念灌输给学生。再者,教师应当改变旧的教学目标,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知识型”的人才,真正把学生培养成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很有必要得到体现的,这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在问题中的不断思考和探索,还会主动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对待事物的新态度等,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
2.初中政治教材需要完善。
新课程改革中,完善初中政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适当地重组和调整教材,使内容满足学生对于发展和认知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需要更加精辟,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和社会,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与触动。在编教材时,家长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的民俗民风都可以进入初中政治教材中。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材的难度,这样更能方便学生的理解学习,让他们轻松地学习知识。还要全面地对教材进行辩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改编或者是调整教学设定的顺序,甚至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增、减、删,明确教材的详略,实现“现代化”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跟着老师走,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及课本知识不会去认真思考,更不会去质疑这其中的内容,只是一味的认同,只觉得自己的义务便是记住它,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去参加考试那个高分即可。正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改进,教学模式更需要改革。(1)教学方法应当改进的更加多元化、促进性、引导性。多元化指的是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不仅有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展形式竞赛,还有开展第二课堂。竞赛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第二课堂可以让在课堂中存在短处的学生运用自己另外的长处进行弥补,可以催发他们各个方面的兴趣,有利于同学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自信心也是有重要影响的。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促进性、引导性就显而易见了。(2)教学模式则应更加合理化、创新化。教师是应当营造一个与学生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还应该是课堂更加有趣化,使师生距离更加近,这不仅有利于师生情,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加入课堂的热情兴趣,会更主动活泼的融入课堂教学。
4.教学机构的制度的完善。
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与相关教学评价机构的完善也是有关的。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要看卷面的考试成绩,还要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机构应该摆正政治的位置,培养一位有担当有文化的社会人才,学好政治是必要的,而不是去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率而学。学校应该强调政治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深刻正确的认识政治这一门学科,也可以认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使用新科技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又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当要多多组织一些形式各样的课堂活动,例如布置学生写一篇时事报告或社会热点讲评、组织学生对某一政治事件进行演讲或辩论、安排学生在课下搜集时政资料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大大解放,而这正是创新的基础。
二、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
有趣的课堂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世界并展开创造性思维。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并且在创设情境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身心放松愉悦,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意识是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初中政治教师若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要学会积极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政治文化是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主导政治文化。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政治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学时欠缺等问题,集体备课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总结独立学院集体备课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集体备课模式对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集体备课模式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给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创新独立学院集体备课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现实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们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认真阅读教材,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拟定教学计划,交流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教案,制定教学课件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所以,集体备课就是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来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这种博众家之长的备课方式正是解决独立学院思政课诸多问题的需要。
1.1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需要
独立学院思政课的师资队伍一般由母体学校委派教师、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教师往往来源复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统一,教学效果也有高有低。集体备课就为协调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研讨教学重点和难点、查找教学漏洞、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1.2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学学时欠缺的需要
“05方案”实施以来,多数独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05方案”的要求,把规定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实际上,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几门课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学时和学分减少的问题。在教学学时欠缺、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1.3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师经验不足的需要
独立学院专任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体,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应届硕士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大多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学习时间有限、培训机会较少、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集体备课把有经验的教师和没有经验的老师安排在一起,为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管理方法、教学技巧提供了机会。集体备课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便捷、最持久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
2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现在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都或多或少地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总的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备课活动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比较随意的阶段,有的学校的集体备课甚至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综观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备课,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学校重视不够,缺乏管理机制制定
科学合理的集体备课制度对规范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体备课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独立学院由于经费缺乏、管理经验相对落后、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等原因并没有制定集体备课制度。在没有政策支撑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们只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全凭一个人的力量从事教学研究。有的学校尽管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的随意性也很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缺少对备课效果的检查与监督,导致集体备课很难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2.2教师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集大家之智慧来弥补各自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理解和认识,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集体备课只是少数人的事,“与我无关”。有的学校采取的“轮着来”的备课方式也让一些老师产生了误解,认为一人一次,就是轮着的人备,没轮着的人就可以袖手旁观,甚至可以坐享其成。因此,教师们参与备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导致很多学校仍然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
2.3备课模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虽然集体备课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但大部分学校都把集体备课的重点放在备教材、备教案方面。在许多学校看来,集体备课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案就完成了任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则很少纳入到备课的范围,对如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针对文理科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如何“因材施教”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也很少涉及。具体到如何备课,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备课就更不重视了。年复一年的采用单调乏味的集体备课模式直接导致教师参与备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3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模式探索
传统的备课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必须突破这种单一的备课模式,创新灵活多样的备课模式以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团队合力。
3.1专题型备课模式
专题型备课模式是指教学团队在集体备课时预先选定一个专题,大家围绕这一专题仔细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学参考书,搜集、选择教学案例,补充教学资源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最后在集体备课会上展示自己的专题教学内容,由其他教师进行集体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特别适合教学学时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的独立学院。通过专题备课,教师团队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了教学体系,还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3.2案例型备课模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视和广大学生的喜爱。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与各种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添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经典教学案例。案例型备课模式就是教学团队以一个专题或一个章节为教学核心,大家一起挑选、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研讨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如何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合力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库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能力,最终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
3.3问题型备课模式
问题型备课模式是指教学团队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的备课模式。传统的问题型备课模式往往把重点放在组织教师集体讨论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事实上,仅仅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只是起到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某一知识点的作用。从当前独立学院思政课的现状分析,思政课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如何解决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不感兴趣的问题。所以,问题型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首先应该是备学生目前的思想问题,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想法及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其次,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共同研讨解决方案。最后才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知识点的问题。学生思想困惑的解决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解决了根本的问题,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新备课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因此,除以上三种集体备课模式,独立学院还可以选择视频学习型、文件学习型、优秀教师示范讲座等模式对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方式进行创新。
总之,独立学院通过创新集体备课的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教学优势,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持续的发展。还可以起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平.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思路之坚持集体备课锤炼教学团队[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院,2009,(3).
[2]姜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初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10).
[3]姜勇,朱新翔.拓宽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内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1).
摘要:论述在教学中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模式设计。实践证明:小组学习的开展实现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能够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合作学习;实证分析
合作学习的教育学观念是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阿莫纳什维利和雷先科娃最先提出的,目的是让学生乐意学习,乐意参与到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又称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授课的背景下,在按照某一标准将学生班级划分为若干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普遍采取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个人独立完成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多年的思政课教学中,笔者对小组学习的意义、划分原则、效果测评及过程调控等问题,有一些初步思索,且在2014年提交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计与实践的研究申请获得学校教学改革立项。以此为契机,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多的探索与思考。
1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1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课程吸引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有效参与度除了与自己的兴趣有关外,还与自己被群体其他成员的重视程度紧密相关。高校思政课教学一般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近百人的大班授课,教师和学生间直接沟通和交流不多,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很难给每位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情况就大不同了———学生处在一个比课堂更小的集体内,每位学生都在群体成员的关注之下,都有自己的发言机会,都须为集体做点什么。为了出色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而不至于因自己的原因给所在小组丢分,进一步赢得小组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认可与称赞,每个人都要认真收集、整理资料,积极参加到小组的各项活动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加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
1.2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均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同伴的个性,学会交流、协作,彼此尊重、理解和宽容,在倾听和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和睦相处地开展研究学习,这也是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依靠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共同探讨研究,成员之间互教互学、相互合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增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合作,体现团队的力量。
1.3符合思政课性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目前的大学生大多属于90后,他们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且参与意识强。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的主渠道之一,做的是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为了上好思政课,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发展动力,敢于质疑问难、大胆创新,从而培养了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特别是在目前大班授课、教学内容丰富而课内学时又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将课堂内外教学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学生个性,又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更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模式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评,使之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1学习小组的划分按照一定原则,对授课班级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是有效开展小组学习的前提之一。目前高校的思政课除个别课堂由1个自然班,四五十人组成外,一般由2~3个自然班甚至更多班组成,大多为一百人左右的大课堂,在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自然班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每组5~8人。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小组划分,是因为这部分学生无论是在平常上课方面,还是在食宿生活方面,都相对集中,彼此了解得更多一些,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也更方便一些。5~8人的小组不至于小组数量过多,方便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小组人数也不要太多,避免有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公平的问题。
2)小组成员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等。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使不同小组间男女生人数相等或相近,具体情况可根据活动内容等因素来处理。
3)通过抓阄等方式来决定学生的小组归属。分组建议由班长牵头,每个自然班内学生的小组归属可以通过抓阄等随机的方式来确定,这样做比较公平,学生也比较认可,或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来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根据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思维活跃程度等综合考虑来分配。以上三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考虑到男女生比例,抓阄时可以男女生分开抓,如果是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来分组,也要考虑每组男女生人数,采用哪种方法最好能征得多数学生的同意。
4)民主推荐组长,明确组员责任和分工。小组成员通过民主方式推荐一名学生担任本组组长,组长既是小组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也是教师的助手和联络员,组织和管理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同时还选出记录员、资料员和发言人。此外,小组成员的分工要有变化,可采取轮换制,以便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4]。
2.2小组学习内容的确定根据课程内容、时政热点和学生专业特点来确定小组学习的内容、方式和要求,是有效开展小组学习的重要前提之一。确定小组学习的内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重构教学内容。为了使小组学习行之有效,需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搞清楚哪些内容是需要教师直接在课内精讲的,哪些内容是需要学生首先在课外自学,然后由教师选择在课堂内略讲或精讲的,哪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交给学习小组独立完成的,等等。
2)结合时事热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思政课之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搞好课堂教学,需搞清楚学生关注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小组学习内容的组织,除了教材内容外,需把握近年来的一系列时事热点,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3)把握学生专业特点。对综合性学校来说,不同专业的学生,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学习小组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重构和小组学习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课程需要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点,也应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差异。在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时,结合学生的专业,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上三点,需综合考虑,不能彼此割裂开来。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每堂课的教学计划和学生活动方案。学习小组活动的设计一方面要考虑活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必须考虑活动的可行性。
2.3小组学习的调整和考评学习小组的划分、活动内容的安排,最好在开学后两周内完成。对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调整,采取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是保证小组学习活动顺利和有效开展的又一重要条件。
1)对小组学习活动的调整。教学计划与活动方案在学期开始前制订,在学期开始初向学生公布,因而难免有不合理之处;在学习小组的划分、组长人选的确定方面,也难免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各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如何,也需要及时关注,加强引导。在整个学期的小组活动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及其变化对小组学习进行一定监控或调整是不可缺少的。
2)对小组学习情况的考评。考评方式与考评要求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根重要的指挥棒。考评过程中要在关注学生团队展示效果的同时,兼顾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奉献精神与工作强度,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采用小组整体的评价指标和对组员个人的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办法[5]。除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占一定的比重外,采用适当的考核方式对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举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组学习模式设计与实践为题的教学改革的第一个学期。该学期笔者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个大班的授课任务,由化学工程与工艺121班、土木工程121班、土木工程122班3个自然班的99名学生组成,每次3学时,每周1次课,共48学时。课程的第一堂课即提出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求,组建的原则是以自由组合为主,自行推选组长,根据组员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工,于第二次课报上学习小组的名单和分工,对组成的17个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作布置,并就考评方式作原则要求。该学期小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人物认知。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50周年。小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围绕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50周年设计,给学生提供甲午战争历史人物名单,供各学习小组抓阄选择。各小组的准备时间为4周,要求各组制作出PPT,自第5周开始,每次课安排2个小组讲解,每组的讲解时间为5分钟,使学生每周都会有所期待,同时也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讲解阶段,每组推出一名评委,对本组以外的其他各组打分;各组满分为20分,16位评委的平均分为该小组成员个人得分。各组每次活动由组长负责考勤,考勤表在该组发言时提交;对缺勤学生扣除相应的分数,每次扣分=小组成员个人得分/活动次数。
2)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为主要特征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体验社会生活,达到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6]。具体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带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或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社区等进行实地考察,撰写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或在清明节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瞻仰云居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各组活动结束后提交一份300字左右的总结,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应到人员、实到人员,实到人员的合影和心得等,该项活动满分10分,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得分,以照片为证。
3)经典文献阅读。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研读与所学课程相关经典文献,每人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并且应集中观看2部及以上的红色电影。以上任务统一布置,各小组自行安排,要求各组活动结束时,提供能够充分证明活动情况的照片和书面总结,满分10分;并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党的基础知识竞赛”试卷,满分10分。两项得分之和为该组个人该项活动得分。小组组织的每次活动,由组长负责考勤;对缺勤的学生扣除相应的分数,每次扣分=小组成员个人得分/活动次数。除上述50分外,对小组学习情况的考核还增加了小组学习个人贡献分。增设这10分,主要是因为在以上三项活动中,对学生个人而言,仅对出勤率作了要求,而未把其他表现列入其中,这也是捆绑式成绩评价的弊端。为避免有些学生“搭便车”,小组学习个人贡献成绩由组长及小组推出的2名学生“背对背”划出。其中,资料收集整理情况4分,小组活动发言情况4分,组织活动或代表发言等其他方面2分。综上所述,该学期学生小组学习考核总成绩为60分,课堂考勤20分,随堂作业20分,合计100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按学生平时所得成绩的40%计入总分。其中课堂考勤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抽点过程中,如有小组成员迟到或未到,都将扣掉小组所有成员的考勤分。此办法一出,大大加强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在该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小组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除了在课间了解相关情况并及时予以整体调控以外,还先后召开过两次组长会议,对各组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交流和指导。
4结语
课堂教学目前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的主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内外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有其必要性。通过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笔者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小组教学实践,探索了在实践中结合教学设计的原理提高该课的课堂参与度,实现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加深课堂知识,增进学生对党的感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深化对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师对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唯愿通过不断努力,提高思政课课堂参与度,使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变成真正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168.
[2]姚小玲教学技能与方法工作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航天工业出版社,2014:93.
[3]李文杰.发挥学习小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63.
[4]赵安民,牛艳娜.学习型研究生学习小组的学习与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研活动为例[J].社科纵横,2011,26(6):157.
[5]赵小瑾,朱.小组学习在《邓论》课程实践中的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3(2):89.
[6]朱婷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形式[J].西江月,2012(5):91.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增强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利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经济政治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做出了深刻反映,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它针对现实并没有提出根本性改革建议与对策,面临了很多严峻的挑战。
1、时代进步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在对前人优秀经济学成果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主要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者相关经济学说,它首次提出劳动二重性概念,在创立无产阶级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新的经济学范畴,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变革。另一方面,它表达了现实发展的诉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揭示出了可以经受实践检验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并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给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面临的挑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促进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不足也日益显现,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发展当中面临了各式各样的挑战。一方面,其学科性质不够明晰。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在承认其内在阶级性的同时,将很多并不带有阶级性的内容在实际研究当中归入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当中,当代的政治经济学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只讲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否则将会导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指导意义的缺失。另一方面,传统政治经济学已不再符合当代发展的要求。在现代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中,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社会结构,并且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适用于各个社会主义形态经济规律的相关规定在当代实际改革当中越来越空泛。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价值的当代化发展
(一)理论创新与发展
作为实践的基础,理论的改变与创新是探究政治经济学理论当代价值过程当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我们应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进行继承,充分发挥方法论的优势。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时,应当切实处理好继承、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最值得继承的基本原理包括吸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利成分的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与货币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原理,以及作为根本方法论的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保证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其次,我们要结合古今中外所有经济理论当中的合理成分来构建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一方面要对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进行深入的发掘、继承与创新,以实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对西方的经济理论的学习与借鉴也不容忽视,西方经济学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分析经济现实的工具与方法,给我国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带来了很好的借鉴。
(二)当代现实发展的取向
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既离不开理论化指导,也不能缺少现实的发展途径。当代社会更为重视人们的全面发展,立足于人们生存、发展的立场上去考虑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只有真正将政治经济学理论付诸实践,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来,我们要改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唯一科学的经济学观念,摒弃将西方经济学一律排除在科学的经济学以外的错误做法,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我们应当汲取其中科学的理论,促使我国经济学构建能够更好为我国实际发展服务,通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合理成分的吸收来给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来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发挥出政治经济学的独特优势,积极拓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抓住发展政治经济学的一切机遇,加大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力度并加快理论促进实际的创新发展步伐,以获得科学的理论,丰富并发展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三、讨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套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旨在解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与社会发展方向始终保持着一致。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为人们解决当代社会经济问题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从而促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解决我国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摘要】针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监控和管理不力问题,以加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为主线,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适应性改革研究,探索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1前言
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1]。为此,全国各高校都在过去推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并同时开展一些提升多媒体教学水平的相关研究,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科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等[2-5]。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政治经济学》课程对于促进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管理需求迅速增加的趋势,许多相关联的各类社会经济问题都需要《政治经济学》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6]。
2《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文献[7]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应该坚持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统一,既需要《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也需要教师能灵活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应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把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自学方法。文献[8]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从引入情境开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结合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考核,对学习情况实时进行评价反思,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创新实践能力。文献[9]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分析原因,进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为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文献[10]对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文献[11]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的基础上,除了实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外,还需要处理好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多元化,提倡经济学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性定量分析与数理分析。文献[12]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进行时空拓展教学模式探索,该模式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科研究于一体,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教学时间由一年级向大学阶段延伸,学习主体能力由个体研学向协同探讨发展,着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文献[13]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学术含量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是不断更新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以上文献综述结果表明,把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直接对接起来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不力问题则恰恰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制作再精美的课件,如果没有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课件也会黯然失色;同样,没有现代的教学手段相配合,教师的满腹经纶也难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和学生就很难体验到教学上那种特有的酣畅之美感。因此,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对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
3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框图如图1所示。
3.1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
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实施,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可有机融合价值规律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或者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增加《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信息量。考虑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经济管理类学生认识各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体现其地位和作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因此,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形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而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呈现整屏展示“答案—结果”的教学模式,当然不利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形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多信息量传播功能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是指引《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的方向。此外,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是开设经济、管理和贸易类专业的本科院校,针对经济、管理和贸易类专业对政治经济学知识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学时、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合理优化课程内容。
3.2增加《政治经济学》课程相应的实践环节
(1)举行《政治经济学》课外研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小型比赛,认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增强利用经济规律的自觉性,减少经济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2)组织《政治经济学》的科技创新活动,重点把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技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3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广泛使用,可使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具体化和生动化,有助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学习。考虑到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演示图像仅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演绎,图像背景音乐也仅为动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已,并不能真正有效训练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当然更谈不上提升他们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具体社会经济现象能力。显然,形象地表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语言文字表达《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可在播放剩余价值规律短片的同时采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对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值的规律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启发经济管理类学生带着剩余价值能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进行思考地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有效地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形象思维能力。
3.4不断提高《政治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质量
在制作的《政治经济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时,教师可根据《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效设置《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每章课程教学内容结束后,对该章所讲授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给经济管理类学生提供一些判断题、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进一步强化他们对该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Word2007、Powerpoint2007和Flash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辅助教学的目的。
3.5有机融合现代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图片、画片、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电影等)相结合,并重新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的热情。3.6建立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利用灰色模糊多层次评价理论构建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模型,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监控和管理,提升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4结论
作为经济类大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应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践环境中,“在环境”中扮演角色,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将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本全,叶谦.高校多媒体教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教育,2006,(1):35-38.
[2]赵玉华.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提升学术含量问题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72.
[3]左红艳,王涛生,叶菊华.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3,(10):162-163.
[4]赵南江.《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4):80-81.
[5]李向宇.论探究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7):57-59.
[6]刘红霞.《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235-236.
[7]韩金华,孙殿明.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4):34-36.
[8]邱东博.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2):113-115.
[9]陈婷.增强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力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2,(10):89-91.
[10]郭洪涛.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3):18-20.
[11]赵茂林.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应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2):187-189.
[12]韩留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1-2.
[13]石鹏娟,刘海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索[J].当代经济,2013,(12):100-101.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经济政治学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是经济的政治学,它既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政治问题,也研究政治现象中的经济问题,揭示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经济生活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财政联邦主义
我国的国体是单一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与下级政府是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经济上则是实行分权制度,具体表现为分税制,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财政包干。与纯正的单一制或联邦制国家不同,我们国家是财政联邦主义。中央政府执行稳定宏观经济、社会收入的财政再分配的经济职能并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执行资源配置职能并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之间是竞争关系,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争能源、比经济增长率、比财政收入等。地方政府与辖区内的微观主体之间是交换性的社会契约关系,地方政府通过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福利来获取选票、获得支持和权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微观主体的效用函数是不一样的,中央政府效用函数的主要变量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地方政府效用函数的主要变量有上级政府满意、辖区内的微观主体、财政收入、经济发展等;微观主体的效用函数主要变量有公共产品和服务、税赋水平、生产生活环境等。财政联邦主义有优点,中央与地方政府、上级与下级政府进行明确的分权,地方与地方展开竞争,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有利于各级政府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但是在软化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地方政府之间的过度竞争,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不同效用函数之间的冲突也会使资源配置扭曲,地方政府陷入囚徒困境,投资行为异化等问题。
二、软化的制度环境
1、信息不对称
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的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一个多任务、多目标合同,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效用函数不同,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链条长,作为理性经济人,从成本和效率考虑,委托人(中央政府、上级政府)一般会抽象一些显性指标考察下级政府,每年各级政府在人代会所做的报告主要的指标是五个:123(总量,增速、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失业率、人口出生率,近来增加了事故亡人率、万元能耗指标等,这些指标也作为地方官员评价和奖惩的主要依据。代理人(下级政府)在人大监督缺位的情况下,经过成本收益计算,往往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上级易于观察的政绩工程上,如大广场、大马路、大草坪等。由于对地方政府而言,企业是纳税主体,企业的效用要远大于居民的效用,真正的人民群众成为“弱势群体”。
2、人大监督“缺位”
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下级政府行政首脑由上级决定,群众对政府、下级对上级、同级人大对同级政府往往不能进行有效和及时的监督。
3、预算软约束
如同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所论证的那样,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预算软约束”问题在我国地方政府身上表现尤其明显。很多专家认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并投资推动的。投资冲动和财政压力使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尽管《预算法》明确禁止地方政府自行举债或提供贷款担保,各级地方政府仍然积累了大量债务。
4、模糊产权
我国现行体制下,存在大量公共产权和“公地资源”,公有和国有、政府所有是不同的概念,公有产权界定模糊。土地法规定,土地国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但政府可以征用公共用地。地方政府滥用公益土地征地权,垄断土地供应和经营,运用行政权利保护违法征地。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开发区热高烧不退,地方政府违法违规征地,农民失地、失业、失语。
三、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异化
1、招。为了扩大当地投资规模、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开出各种优惠政策,“零地价”、税收减免,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环保标准,舍弃自然或人文资源的保护。由于交易成本增加、资源配置扭曲,其结果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政府招商引资活动演变成零和搏弈。
2、卖。地方政府低价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出现大量违法征地、违法拆迁情况,造成大规模的失地农民和拆迁户上访。
四、地方政府机会主义投资行为的危害分析
1、破坏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重复和循环出现,使我国的宏观调控反复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中徘徊。
2、政府治理成本提高。在经济转轨阶段,我国政府的治理成本不断提高,一方面表现为官民比居高不下、老百姓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表现为政令不通。这些年,中央政府推动了自上而下的政府机构改革,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同时,从机构设置上,改变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工商、税务、质检、土地、纪检、统计纷纷由省级政府“垂直管理”;对一些重大案件、恶性事故,国务院频频派出调查组直接查办。
3、干扰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四次经济周期,在每次周期的波峰前后都出现投资过度增长和高通胀。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周期的条件波动性不同,我国的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即地方政府换届的周期是基本吻合的。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始终以投资推动为主,体现在统计数字中的高资本形成率。在投资结构中,政府投资特别的投资是主体。刘宝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
4、影响了社会稳定。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经济增长方式简单粗放,陷入通胀或通缩的怪圈,失地农民和拆迁户不断上访,国有银行形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地方政府大量隐性举债,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土地等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以及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影响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贯彻落实,延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五、政策建议
1、深化政治、经济、财税和政府体制改革,重塑上下级政府间的直接委托一代理关系。改革分税制,回归统一税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逐步推动村、乡、县干部直接选举,变上下级政府间的直接委托一代理关系为辖区内的微观主体及其代理人———地方人大和政府间的直接委托—代理关系,置地方政府于上级政府、同级人大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2“、硬化”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约束环境约束。由各级人大替代中央政府担任地方政府的委托人角色,能够弱化“经济指标———政绩显示”式的激励合同,放大辖区纳税人和公共产品收益人的声音,促进地方政府关注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棘轮效应”。明晰公共产权。硬化预算约束。
3、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建立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模式,避免同归于尽式的竞争。
一、时代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对这一命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从科技发展角度上说,是后工业化或信息化时代,从经济活动层次角度看,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从政治格局角度看,是政治多极化时代。总体上讲,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它反映着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和两极冷战对抗后世界各国绝大多数人们的共同价值取向。换句话说,当今时代的人们更多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保持现在的政治经济秩序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求得国家强大和生活改善,而不是如何毁灭对手甚至主动地树立一个对手然后将它毁灭。于是,合作双赢、建设性态度、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等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而单边主义、原教旨主义、种族歧视、贸易保护主义等一切人为地倡导对抗、仇视、封闭排外的做法和思想都遭到了人们憎恶和批判。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给各国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一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共处的社会给各国的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乃至综合国力提出新的挑战。面对如此时代、如此变革、如此挑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无法也不能回避。政治经济学教学要如何适应时代、投身变革、回应挑战?有三个现实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第一,准确把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其影响。人类自20世纪中期以来已经全面跨人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乃至政治运行模式,也给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知识、技术、信息在经济增长中越来越突显的第一位作用使传统的重视资本、劳动力、土地的经济增长理论发生危机;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异军突起同时,也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深刻改造,使得以往的产业结构理论必须完善;信息时代的网络贸易、电子货币流通的兴起对传统的流通理论形成了冲击;工业经济时代以按资本分配为主的方式已被信息经济时代以按知识分配为主的方式所取代。此外,劳动形式的多样化、消费方式的个性化、社会阶层的多层次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作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而区别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年代,这些同样对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构成强烈的挑战。政治经济学必须敏感地捕捉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的种种新特性,并给出自己理性的回应与反思。
第二,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的变革及其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呈现出与工业化时期迥然不同的气象。资本占有方式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在世界范围内主宰着全球的生产、投资、贸易和金融,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注人了强大的活力。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和各种合作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增长明显。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手段的根本变化使国家对经济、社会的调控和介人越来越普遍和成熟,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克服,人民生活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和保障。中产阶层的人数不断壮大,传统产业工人阶级队伍日趋萎缩,民主法治运行机制更趋完善,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进二步拓宽,国家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等当代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稳固,国际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处于低潮。这一切现象都表明,资本主义仍然具有相当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仍然具有在不改变根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容纳新兴进步生产力的生命力。对此,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闭目自欺,而应本着客观、全面、开放的态度加以研究和评析。
第三,充分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启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在二十世纪里有过高歌猛进,也经历了风雨飘零。这里面的经验教训,反应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史诗般的艰难与壮丽。苏东剧变后,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在经历较长时期的创伤弥合,同时也要酝酿痛定反思之后的重整旗鼓。以中国为代表的坚定走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经济改革事业,二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重新点燃世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无论是在改革的烈火中陨灭还是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里就陆续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说明了计划经济与现实国力民情的相违,也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应该实现从论战式的批判到具体的建设性的运行规律研究的转变。生产资料转归国有之后并没有万事大吉,探究公有制的合理实现形式、建立完善的经济体制和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紧迫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并且,建立在相对落后国力基础上、以农业文明为主体前提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要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工业化、信息化、二元经济转型,防止区域、城乡和社会差距过大,资源环境与人口协调发展,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对这些时代课题的探求和解答,是今天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二、人文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又是一种价值体系。在研究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同时,更注重对隐含在这些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分析,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某种价值评判。因此,政治经济学又带有深刻的人文性,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山本二三丸教授在《人本经济学》一书中抨击“以食利致富为目的的经济学”,指出“要想配得上称之为科学的经济学,就必须对各种经济法则进行正确的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必须致力于探明这个社会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以及它必须为下一个更高级的历史性社会所取代这一发展规律。也只有这种科学的经济学,才能在这个被货币牵着鼻子走的、人们生活在比动物世界还要恶劣的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真正把握关于人与社会的正确思想,才能得出真正的科学的结论……”政治经济学的人文性代表着一国经济思维的主要成就,它使我们每个人在参与经济生活时,能够理解这些活动的意义,而不至于沦为一部缺乏人文精神、不顾经济伦理的机器。政治经济学的人文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指它的政治和道德立场,体现这一学科研究和教学中的人文关怀的精神。以讲授市场经济一般理论为例,一方面,我们要解析它作为配置经济资源的最优方式而体现出的生产力意义,另一方面,又不能忘记这一配置中已经内含的“为谁配置”的主题,这里面就是一个资源所有权益和财富分配归属的人文话题。市场经济体制里通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必然造成社会成员的贫富分化,而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想显然背道而驰。因此,这一分配原则必须置于公有制的前提之上和政府对收人分配的合理干预之下,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人文性意义。同样的,在介绍GD归,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人的概念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人均寿命、青壮年文盲率、失业人数等事关一般群众生存状况和幸福感受的数字。不然,我们的经济学教学就变得六亲不认,冷血无情,我们的经济建设成就也将失去人民的认同。
三、国别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立足点还是我国的经济改革者建设事业。无论是回顾经济学史还是探讨当代西方经济,目的都是有所借鉴,把自己的事办好。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事业,各种矛盾和关系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各种经济理论的难题需要得到破解,这些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上的普遍问题,也有计划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特殊规律,还有中国自己的政治与文化传统背景,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事实上,当代中国有许多重大经济课题值得我们深人研究。如: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结构、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转轨过程中的失业与社会保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宏观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改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等问题。不研究这些,政治经济学就学得不扎实,最多只能说有点理论功夫,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经济学教学的任务必须十分注重它的国别性,尤其是结合中国国情。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大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也逐渐趋于完善。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1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1纽带和润滑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针对人进行的特殊管理,由于人的的特殊性,在一些问题的决定和刚性的规定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矛盾。要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就要先向职工进行宣传,要先做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得职工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对整体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职工真正自觉的遵守管理制度,服从组织调配。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具有激励和凝聚的作用,使职工对企业具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纽带和润滑作用。
1.2疏导作用
企业为了发展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时刻都面临着认识结构的调整,企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这就会产生利益争端。这时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有效的解决矛盾,疏导职工的消极情绪,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1.3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有效的配置人力资源,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改造,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解决具体管理办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源,使职工心身愉悦的投入工作,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贡献力量。
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忽视
随着我国与全球交流的增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渐渐得到管理者的重视。但是企业管理层一些人员不能够正视和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够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认可。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刚性管理办法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却效果泛泛,在职工中间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想法。
2.2企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主要有两种人员,一种是年轻人,他们虽有工作热情,但是缺乏工作经验,情绪浮躁,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另一种人员年龄较大,他们虽然有工作经验,想在企业发挥余热,但是工作方法落后,不能够适应现在的形势,导致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较差。
3人力资源管理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3.1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
伴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很多大型企业,报纸也趋于大型化,出现了一些大型的报业集团,在这些集团中职工众多。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要把刚性的管理制度、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柔性的手段相结合,让职工从心里愿意遵守规章制度,服从企业调配,心神愉悦的工作。
3.2切实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一岗双责”责任制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分属不同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管理,其专业性较强,制定的是一些人员必须遵守的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更强调“人本管理”。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不仅要专业的知识过关,同时还要有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切实提高综合能力,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尽到,而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要尽责。
3.3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都是企业的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面对这职工的思想问题,这就要求人资资源工作者在“事先、事中、事后”都要考虑到员工的思想变化,只有切实做好这些才能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某报业集团改制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切实考虑到职工在改制中的思想变化,为企业改制顺利进行和改制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在“事先”对所有相关人员做出解释,消除职工的迷茫让职工有思想准备;在“事中”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方法,针对一些意外情况有针对性的处理,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不使问题遗留下来“;事后”做好思想政治巩固工作,针对在改制中牺牲利益的人及时承认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并做出补偿,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心神愉悦的投入到工作中来。
4结语
总之,企业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效管理手段的落实,都离不开职工的配合,只有在思想上说服职工,调动每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个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和使命感,拥有一支坚定的团队,才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就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我国是将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视为政治指导理论。要一直针对我国的核心政治理论、思想,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学习和教育,这样才可以将社会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很好地培养出来。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对自身的价值观念进行很好地改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向作用。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局势,就很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持久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得以完善,且得到了逐步的深化。我国目前的局势,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便为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继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才有可能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改变了相关的教育环境,我们必须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继承下来,对教育形式进行灵活的选择,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充分发挥出来,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服务,这样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确保社会主义经济的持久活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1.有助于具有企业特色价值体系的确立
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内容,要将其确立下来,才能让企业发展壮大、枝繁叶茂,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地指导,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维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然而,建起了企业自己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还需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来慢慢地影响。要想使企业员工更好地理解价值观内容,就不得不对其认知教育和政治宣传教育进行强化,这样才能积极采取相应对策,促使企业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体系,那么企业的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也就有了不竭的动力。这样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并逐步深入人心,那么企业的价值目标就会更加明确,相关工作的开展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将有助于企业员工更加团结一致,为企业理想、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实际上这就实现了企业的价值到每一位员工的价值的转化。在促使这一价值理想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尤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它对于认识的加深和思想的统一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还能极大地调动起企业员工的进取心,这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2.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在发展、前进的同时,也会伴随着一定的负面问题,若是措施采取得不到位,就会造成物质损害、道德沦丧等后果的产生。企业的发展过程,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正、负向价值,受到原本思维的影响,人们固守着“自私、懒惰、利己”等思想。要想正面地转化这些思想,就不得不使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增强。过去的企业发展,一直过分看中经济效益,乃至于影响到了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如此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就会缺乏正确的导向。企业切不可因为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必须将二者并重,才会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就相应起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我国拥有公平、开发和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在重视创新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诚信,从而做到位社会和法律负责,如此也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但这一目标的达成还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和自己的员工对这个道理真正理解透彻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才会指日可待,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3.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文化占据了企业文化中大部分内容,不论是企业哪方面的交流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企业运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的市场经济促使企业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更新人际关系观念,过去视人为机器,为工作工具,因而不曾考虑过深入理解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是伴随着一定的矛盾和喜恶的,要正视和正确分析这些现象,才能促进人的长远发展。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产业等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营造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如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已经较为成熟,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更好完善,必然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这样就可以将相应的人际关系适时地解决好,使企业的团结协作能力更强,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价值得以实现,如此就能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及其长远发展产生很好地促进作用。
三、结语
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分析,试图进一步强化人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文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希望有助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实现长远发展。
浏览量:9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能获取经济效益经的基础,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关系到当前时代下企业的逐步发展的速度和内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的质量。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思想政治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逐渐融合,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保证企业前进的正确方向,对于新时期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作为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改进企业思想工作、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打破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难度也随着增大。一方面是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速度非常快,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企业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被弱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增强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力度。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各项企业制度、活动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起健康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企业的运营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才可以及时对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加以改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第二,企业文化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影响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是准确把握企业经营方向、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准确把握这二者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今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命题。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注意继承与创新,注意时代感。只有在传承企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企业文化的精华,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建设企业文化,才能保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而只有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现在复杂多样的文化发展局面,打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僵局,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如上文所说,现在社会上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职工干部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纠正企业不良行为、加强企业自律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加强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增强职工团体的凝聚力,加强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加大重视力度,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健康的发展得到保障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强调社会主义党建问题
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上社会主义企业党组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培养较为一批专业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在企业的管理中,也在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先锋模范作用,使企业的员工得到一定启发,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企业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一个企业中,若思想以及文化素质都较低,就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也无法培养出一个较为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需使党团员的模仿带头作用发挥出来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科学理论,高度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要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较好的开展。此外,要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中不断保持企业先进性,保证企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确保企业前进的正确方向,就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其中,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这二者的关系,在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同一性
1.指导思想相同
无论是企业思想政治建设还是企业,都必须坚持我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点毋庸置疑,它本身就是国家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任何一种企业文化若要得到长久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与时代的主旋律契合,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相应地,企业文化在其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始终贴合这一标准,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2.根本目标一致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使得企业成为有代表性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展现更好的企业形象和生产水平,就这一点而言,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同时,也强调最终的目的是使其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强调经济与政治的融合;企业的直接目的虽是盈利,但也要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企业形象和社会认同,最终获得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3.作用方式相似
作用方式也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其开展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方式方法,二者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强调宣传工作,由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的传播总是以需要一定的载体或程序来呈现,因此二者都必须开展一定的宣传工作使相关理念深入人心;再如工作的实践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都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即在实际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理论。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原则
1.二者不可互相代替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优秀方针,对政治理念的传播和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为世界上优秀企业普遍重视的企业管理方式。二者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企业的发展不偏离正确道路,是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层面。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三资”企业取得很大成功,受到外方的欢迎等。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有着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达到的企业经营管理作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有着众多的同一性,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应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承接上面的同一性而言的,正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才给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最好的方式是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践已经表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企业内部特点相结合,从而更容易为员工所接受,实现更大的理论价值;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力后盾,其资源优势是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的有力凭证。
3.应尊重规律,促进二者的独立发展
强调二者的独立发展,是与上面的差异性一脉相承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其本质属性等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二者不可能实现完全地融合,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尊重差异,以促进二者的独立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般只能通过个别存在,事物的共同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因此,共同性和特殊性其实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其开展过程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理论研究工作的不足,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研究,以致不能发挥正确理论的指导作用;再者,二者都需要加强队伍建设,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队伍都缺乏人才,造成整个队伍素质偏低,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有着基本属性不同、实施主体不同以及实践力和约束力不同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具备了指导思想相同、根本目标一致和作用方式相似三个方面的同一性。在充分认识二者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基础上,才能尊重差异,遵循规律,做到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与探讨,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总体上来看,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依然也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企业部分领导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中有着不少的领导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不是十分的重视,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缓慢。同时,不少领导还会认为当前企业的重心是要大力的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2、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不能够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造成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形成了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的限制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企业只有建立一个公平、平等和竞争等的激励机制,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3、教育目标定位过于太高。企业一直把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和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企业的一项长远目标来抓紧落实,但是这个目标过于远大。真正的落实到短期目标却不能够对其具体化,特别是不能够很好的结合企业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来确定相应的教育任务,也没有相应的具体措施来落实和解决,时间久了,必会造成广大员工的心理反感,这行定位过高的目标不仅起不到其原来的促进作用,还会造成广大员工的逆反心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4、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发展。现代经济形势下,各种信息的接收往往是通过电视、电脑、广播和报刊等渠道来获取,这样的获取方式方便J决捷,也更容易被接受。但是由于企业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和资金等的限制,造成了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同时思想教育的内容往往也没有进行更新,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造成了思想教育工作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对策
1、领导带头从思想上进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否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领导从思想上高度的重视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够大力的发展和建设思想教育部门,为思想教育提供人力、物力和相应的基础设备。同时,企业领导带头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还会做出很好的榜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广大员工也重视思想教育。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企业只有不断的吸收和引进各种各样的先进人才,才能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合理的定岗定编,补足缺失的政治工作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是十分有利的。只有不断的更新思想教育工作者队但和知识,才能够使他们的思想紧跟时代潮流,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的丰富和深化相应的内容。要在企业中紧抓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从实际出发,不断的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企业的思想政工工作是服务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企业的思想政工工作的创新和改进都要紧紧的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广大的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力,因此要紧贴员工,关注员工,充分的发挥员工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了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4、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可以将相应的先进思想引进到企业中来,如竞争机制,这样可以促进政工人员优点的发挥。同时,有效的评价机制还可以对思想政工工作的功能和效率进行评估,这样可以促进企业思想政工工作的动态管理。
5、不断的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够不断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思想政工工作要与企业本身发展相结合,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为思想政工工作提供经济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传统的思想政工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势下,如何更好的解决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的进行摸索。企业管理者只有不断的进行实践和创新,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民营企业飞速发展,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各种社会思潮的入侵,也滋生出缺乏社会责任,偷漏税和劳动关系紧张等矛盾,究其原因是缺乏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更具体地缺乏思想政治机构和教育人员,企业家素质低管理水平差,员工思想意思淡薄,未来必须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培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政治教育
所谓民营企业,是指非国有的独资企业。它具有经营规模小,人员数量少,经营灵活,自负盈亏的特点。民营企业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社会秩序也得以稳定。民营企业繁荣市场经济,促进国企改革和发展。民营企业促进区域发展,振兴地方经济。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政策导向、关系调节、劳动保障和民主激励的作用,采用优化服务意识、加强引导效应、增强凝聚力和协调员工关系等方法,立志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才。
一、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民营企业内部包括两个群体,一个是民营企业家,一个是员工团体。目前民营企业家思想、知识、素质和能力良莠不齐,素质高者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经营得法,积极创新,能用理性思维妥善处理员工关系;素质低者投机钻营,思想落后,金钱至上,部分民营企业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信任,认为根本没必要,尤其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忽视。大部分企业缺乏长期可行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员工成长计划[1],而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着未来战略发展的方向和格局,因此民营企业家亟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民营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识、素质和技能差异性更大,个别技术性人才水平较高,但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素质能力差,如农民工理解力和思维力都有限,定式思维比较明显,“赚钱效应”比较突出。民营企业思想教育者迫切需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及认识,进一步提高能力和素养,改变精神面貌。
二、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不持续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没有专设的机构和人员,没有党建基层组织,缺乏长效机制,党政教育不能持续开展并且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对于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有非常显著的引领作用,坚持正确的建设方向和建设意义。民营企业如果忽视这个方面,就会误入歧途,唯利是图,当员工为盈利工具,即若有,也是装模作样,改变不了盈利的根本目的。
(二)民营企业家思想认识与管理水平过低
民营企业家多数认识极端狭隘自私,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创立的企业,归个人私有,资本积累才是根本,其他纳税、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之类的跟他们关系不大,因此思想认识偏见很大。同时民营企业家采取粗暴蛮横、不求上进的管理方式,不是本着员工成长培训发展为目的,而是单纯的为完成工作订单和获取经济效益。有的企业根本就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基于对它的忽视与不重视造成的。
(三)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教育形式单调,无突破性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良好的导师来进行,但是有的企业有但不合格,还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看,一般认为企业设置该岗位属于闲置,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民营企业足够的重视,经过层层筛选把关,兼具理论和实践知识,有责任心的人担任,争取人岗匹配。工作方法和手段陈旧[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单一说教或者讲经验的方式,听者不容易实践,而且发展到今天,模式没有大的改变,但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加活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员工来说没有半点吸引力。民营企业员工差异较大,缺乏培训,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缺乏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梦思想的引导,缺乏诚信教育,普及政策和法律法规。
(四)员工思想落后,服务意识淡薄,不能支持顶层制度设计
员工普遍思想落后,认为政治无用、政商分开,团队服务意识都不强,综合素质低造成生产营销服务等质量低下,客户满意度较低,由于思想的不进步造成民营企业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基层员工不能正确贯彻实施,对于顶层制度设计甚至进行抵触。
三、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原因分析
(一)竞争压力的增大
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许多民营企业或者私营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这使得企业同行竞争、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生存压力大增,在这个危难时刻,让民营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更加难,更何谈发展了。但实际上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开展的好,增强企业竞争实力[3],员工信心会加大,企业才得以度过难关,迎来发展的春天。
(二)社会各种思潮的入侵更加严重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上去了,人们的思想开放程度加大了,各种思潮也进入了我们国家,有个别人在背后竟然偷偷议论我们执政党,给她造成不良影响,毁坏了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如果企业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状况只会愈演愈烈。当前民营企业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防止这种趋势的蔓延。
(三)缺乏党政运作机制
民营企业不存在独立的党政管理部门和人员,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业导师引导,体制不健全,缺乏社会支撑,这样因为制度不健全造成很严重的思想后果。
四、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与对策
(一)加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培养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社会责任理念培养。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关注经济利益,也要关注社会影响。在民营企业的目标设计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兼顾社会破坏最小化的双重战略目标。民营企业在经营中要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民营企业在绩效评价中要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关注利润、客户满意度以及社会福利贡献。社会责任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责任,因此无论从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这个方面都要予以加强。
(二)坚持党的领导
新时期,民营企业更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观点启发民营企业领导者跟着党走正确的道路,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4],企业才能长足发展。
(三)发挥现代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在民营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发挥现代企业文化的作用。现代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哲学为主导,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道德为准则,以企业环境为保证,以企业形象为重点,以企业创新为动力的系统理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现代企业个性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群体意识、行动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民营企业就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将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5],要形成积极向上,构建和谐企业的稳定的有时代性的价值观。并以各自独特的企业精神为支柱,为凝聚点,形成共同认可的发展目标,指导企业家和员工形成主人翁意识,以人为本,爱护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树立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梦.民营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3.
[2]张卫华.当代中国私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4,5.
[3]汤杰.创新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南方论刊,2015,6.
[4]吕其栋.初探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5]宣焕阳.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5,6下.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政治学知识和政治智慧是一种独特的人文知识、人文智慧。这种人文特性要求政治学研究方法必须是人文主义的。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学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全过程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其进入课堂成为可能、成为必然。而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课堂,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机遇与挑战,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
(一)课堂导入环节
思想政治学科老师导入新课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新课程,能够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生的乐趣,迅速地将思想集中到课堂上,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初中思想政治课有一节内容《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任课老师完全可以在课堂导入时,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片尾音乐,甚至可以剪辑一些唐僧师徒四人经历磨难、取得真经的电视片断,作为该课教学的情绪引导,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引导效果。运用这样的课堂导入形式,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口述故事或问题式导入等形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内容展开环节
思想政治学科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最多的环节就是内容展开环节。当前,众多的任课老师在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时运用的多媒体,主要是“幻灯片”课件进行教学辅助,这只是用电子文本代替了传统的板书及书本,但内容同样的枯燥,并没有真正利用到信息技术的真正功能。所以,要想真正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运用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多媒体技术,比如一曲动人的音乐、一段感人的视频等都能够帮助到任课老师的教学。比如,初中思想政治学科中“遇事要沉着冷静”这个知识点,任课老师完全可以用“司马光砸缸”的视频或动画来展现,同时配上砸缸的声音以及故事讲述的话外音,这比老师单纯地念课文或文字讲述要有趣的多。
(三)学习讨论环节
任课老师在学习讨论环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最常采用的形式有模拟情境及小组讨论。学习讨论环节可以大量地应用信息技术:第一,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后,师生们能够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地获取资料与信息。学生学会使用网络收集资料后,就能够为其自主学习、思考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知识来源;第二,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情境模拟经常被用到而且效果大多很好。当课堂上在进行思想政治学科的真实情境模拟时,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情境的真实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比如,情境模拟时全程摄像,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情境的真实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模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信息的理解。(四)总结点评环节总结点评环节是对教学知识点升华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任课老师在这个阶段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与点评,不需要应用过多的信息技术。但是,老师同样可以适当地选择背景音乐、电视剪辑、名人讲话录音等新媒体,配合自己的总结与点评,往往会取得特别的效果。
(五)实践提高环节
新课标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增加“教学实践”环节的比重。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提高环节应当以实践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灵活的使用知识,从而获得真正的提高。这个环节虽然大多是在课后开展,但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辅助。比如学生在对社会案例进行分析时,任课老师完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实践提高的目标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当像重视课堂讲授一样地重视学生的实践提高,从信息的获取、传达到实践过程及结果的评价,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实践环节的教学最优。
二、结论
思想政治学科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既要将之运用在课堂教学环节,还要将之运用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使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技术信息化,而是知识信息的信息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信息化。
一、网络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我们的种种科目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对于政治的教学,尤其需要大量的历史和影视资料来辅助教学,丰富政治学习的资源。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学图书馆难以提供比较齐全而丰富的资料,而且查阅麻烦,对于学生来说,难以使每一位学生同时分享某一模块需要的史料,这样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带来困境。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老师带来丰富的史料,而且具有共享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网络技术的开发,可以给学生和老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交流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师生的身份趋向平等,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自己问题和想法,供大家共同探讨。老师也能通过网络平台,研究学生的想法和探讨的过程以及结果,从而更好地进行指导,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学到学生的新思想,以促进自己的学术研究,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带来新的血液。政治学科内容的信息量较大,这样就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困难,以及教材太过简洁和枯燥,使学生产生喜欢政治,但不喜欢政治课的心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它既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又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网络世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力。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等优点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政治概念、哲理漫画、知识点比较图表、新闻片段、音乐片段等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营造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能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兴趣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信息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教学教育方面,它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问题也在显现:首先,网络资源具有复杂性和偏激性,一些对政治思想不负责的学者发表的一些政治见解似乎很吸引学生的视觉,但是却是曲解真正的政治理论,中学学生的心理特征还不够成熟,难以辨别相关思想曲直正误,甚至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叛逆心理的滋生,更容易收到网络偏激见解的影响,政治的学习没有不仅没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反而使学生误入了偏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死胡同”。其次,现在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许多影视作品具有夸张性,真实性不够高,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形象思维,通过一些曲解虽然调离了学生的眼球,但是却忽视了作品的真正作用。再次,由于老师难以改变自身的主导观念和学生习惯于服从老师的观念,导致交流平台的学习探究总是顺着老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难以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久而久之,学生把网上的政治探究话题当成一种任务,在网上搜索一个观点贴上去就算完成任务。还有,由于政治教学提供的探究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搜索资料的盲目性,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真正的探究时间却很少,而且学生的各科学习时间将会难以控制,在当今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这样无效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焦虑,家长也会有意见。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及其辅助作用的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的运用给政治教学注入了了新的血液,为了更好地发挥的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应该将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教学更好的整合。
2.1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首先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的特点,在政治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利于教学的视频资料,研究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件,吸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充分有效的做好教学准备过程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效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其次,老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只是为教师更好地讲述政治课程服务,并不能主导政治课程,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教师的讲课艺术在教学过程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再次,教师应该为了更好的转变教学方式,主动参加各种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新的角度研究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学生应该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慢慢改变自己传统的学习方式,在老师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刺激下,发现政治学科的乐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主动地、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那种被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观点的思想,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渐渐形成平等自由式的课堂教学。
2.2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评价方式,更加适应新课改条件下“三维目标”的实现。但滥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这一手段,将会降低教学目标的效果,有些老师搜索各种形象图片和视频来降低形象思维的难度,导致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下降,甚至抽象思维能力都难以提高,在政治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学生的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难以提高,老师的讲课艺术下降,应该适当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的自己的讲课艺术,教师传统的讲课艺术在学生提高自身的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起着更多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时,帮助学生提供正确的资源网站,避免学习时间的浪费,也避免学生被不良史学思想的侵蚀的危险。
三、小结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政治教学改革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改变了学生讨厌政治课的观念,改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解决了政治教师教学难的难题,使政治课变得生动有趣,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探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有效的整合,还需要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进行深入思考,真正做到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用得好、用得妙、用得巧、用在刀刃上。
浏览量:1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