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远程教育给农村带来的好处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有时也称网络教育,多数从事高等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为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或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远程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某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现代远程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作用探讨套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现代远程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作用探讨套全文如下:
摘要: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农民,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为此,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关键词:远程教育“三农”农民素质服务
广播电视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1999年8月,原教育部电教办转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为三农”服务项目”。2004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央电大明确提出:“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就必须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电大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一重大目标对整个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奋斗目标,也为现代远程教育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运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业部的调查显示,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村、农民教育的相对滞后,已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致富能力的提高,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
1、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温家宝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2、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科技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0%—80%,而我国仅为40%,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从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素质更低。
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为399.5万,占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数的63%;小学学校数为38.4万,占全国小学学校数的84%,在校生数为8141.7万,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数的67%。而占全国16%的城镇小学却占有全国35.7%的专任教师。可以看出,农村小学规模小,学生多,教学任务重,相对而言,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农村普通中学的情况与农村小学的情况类似,占有全国49.6%的农村中学却只占全国37.6%的专任教师。从师生比例上说,农村普通中学的比例也比城镇的低。虽然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6.5%。但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高,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更达不到上述的学历标准。
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地方实际,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和办学规模都呈减少趋势,形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一枝独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十分薄弱的局面。三、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经济与社会转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定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社会性、开放性的本质特色,决定了它能够更快,更协调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承担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使命,主动为“三农”提供服务。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现代远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一)与其他教育相比,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运作优势。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进行系统办学,是电大远程教育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办学特征。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农村,覆盖全国的办学管理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可以及时地反馈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比较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2、远程教学优势。电大系统具有天网(卫星网络),地网(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人网(以电大自身独有的办学系统和与之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特点的管理网络)“三网”,“三网合一”是电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覆盖全国的卫星教育网,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千家万户,把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基层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供那里的人员学习,为全国各地农村的求知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办学的开放性、灵活性。电大远程教育秉持开放教育的理念,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为学习者个别化、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和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方便迅速的教学信息、覆盖面广、学习成本低等优势,尤其适合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难以到达的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实施远程教育的前提与条件。多年来,电大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积极构建反映远程教育特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努力为参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的各类学生提供优质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在传统文字教材建设上,大多数教材设计采用“合一式”,即注重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自学指导、自测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帮助学生自学与思考;在其他媒体资源如录像、录音、VCD、CD、多媒体CAI课件、网络课程的制作中,积极把握开放性与灵活性、参与性与交互性、智能性与可控性的特点,从而制作出了一批受学生欢迎、形式多样的优秀教学资源。公务员之家
(二)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系统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方电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同时注意统筹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办学优势,积极支持其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大力强化系统建设,把县级电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县级电大工作站的基础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县级电大工作站的硬件建设,狠抓县级电大工作站教师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应以县级电大工作站为基点,使教学网络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从规范运行、增强活力、资源共享、提高效能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探索管理的新模式,给基层电大更多的办学和教学自主权,提升其适应性、主动性,形成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转变观念、重心下移。
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意味着办学的网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要实现全方位的重心下移。目前,国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燎原学校”、“村村通”工程等,为教育重心下移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平台。此外,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系统重点打造县级电大网络,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这些县级电大具备了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为“三农”服务的县级区域远程学习中心,更在于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向有条件的乡镇延伸。同时,开辟“新农村”远程教育网站,构建服务平台,把信息资源发送到更多乡镇,使县级电大和乡镇网站成为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中心。调整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提高服务效果。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特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贴近农村实际,拓宽服务领域。
电大远程教育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讨和把握农村受教育者的各种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中专教育与各类培训并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兼顾,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教育结构和层次体系,从而更好地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实效性服务。大力开展各类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农村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专门人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专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新课程教学能力;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种、养、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术,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余善云.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方略[J].现代远程教育,2005;(5)
2.孙俊芳.关于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
3.张少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远程高等教育服务“三农”[J].中国远程教育,2004;(4)
4.彭坤明,周蔚.服务“三农”:远程教育的新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04;(8)
5.李龙仲.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终身教育,2005;(1)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农村远程教育相关论文:农远工程教育实习专业理论发展。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远工程教育实习专业理论发展全文如下:
[摘 要]教育实习是教员教育专业人才培育的重要环节,农远工程的施行为教育技术专业提供了一个合适本专业开展和生长的实习环境。经过理论发现,以处理项目学校实践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实习理论,不只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变了学习态度,改动了学习行为,而且在丰厚学生学问、增长学生才干、完善学生人格等方面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教育技术;农远工程;教育实习;专业理论
教育实习是教员教育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协助学生完成学问内化、生成理论才能的必要途径,是促进教员专业开展的良好措施。积极开辟理论范畴,主动探究理论方式。充沛发挥教育实习的作用,关于完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育形式,促进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质量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师院校中的教育实习现状不容悲观。许多中小学不愿意接纳教员教育专业学生停止教育实习,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布置带来宏大艰难。还有一些学校固然接纳学生实习,但由于担忧实习学生教学会影响其正常的教学进度和质量.常常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理论锻炼时机。使之流于方式。相关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实习问题则更为突出。
从20世纪末开端的教育构造调整,使得一大批中等师范学校或改制、或兼并、或撤销,各地师专也纷繁升本.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传统教育实习基地在逐步丧失,眼光逐步投向中小学。但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理想是这些学校没有与之对口的学科、课程。许多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以至被布置去承当天文、科学等课程教学,即使如此,时机常常也甚少。另外,由于一些中小学指导和教员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不甚理解.有些学生被布置从事学校电教设备修理工作,以至做其他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这样的教育实习常常流于方式,学生的教员专业才能难以得到锻炼和进步。同时。边缘化位置、不受注重的实习待遇不只不利于学生专业理论才能的锻炼和进步.还会使学生丧失应用专业学问效劳中央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至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殊性动身。没有适合的环境和由此产生的需求,就无法充沛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开专业理论,就无法实在促进学生学问向才能的转化。难以完成教员专业素质的锻炼和进步。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友好的、可以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其将专业学问和技艺整合生成专业才能的理论请求,促进其教员综合专业素质进步的教育实习环境,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理想意义。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乡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乡村教育工作的决议》,明白提出“施行乡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步乡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河北省从2004年开端施行乡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已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形式一)5372个,卫星教学接纳点(形式二)10273个,计算机教室(形式三)3672个.掩盖了河北省九个市所属的l1003所中小学。农远根底设备的日趋完善,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厚,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指导和教员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关于教育变革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乡村中小学教员盼望进步本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控制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以顺应教育变革和开展的需求。
从2006年开端。借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送培下乡”活动,我们以河北省农远工程项目学校作为基地.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基于农远工程的教育实习理论停止了探究。
1.教育实习的目的
基于农远工程的教育实习一方面以“让教员教育专业学生经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进步教员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理论才能和综合素质”为实习目的;另一方面,也将进步乡村教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充沛发挥农远设备与资源的作用,以进步农远工程教育应用实效为活动目的,使学生在农远工程教员培训理论中既推进农远工程效果的落实,又进步本人的专业理论才能和教员专业素质。
2.教育实习的内容
农远工程的教育应用触及到相关设备的维护运用、数字资源的搜集处置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等。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才能,在面对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时。许多乡村教员感到无所适从。因而,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主要盘绕乡村远程教育设备与资源的应用展开,活动重点是增强教员培训,进步教员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培训内容包括:农远设备调试与运用,资源搜索,下载,管理与处置,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多媒体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代教育理论等。培训内容简直涵盖了整个教育技术学专业学问和技艺范畴,为学生完成学问与技艺的理论整合、全面检验与进步本人的专业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3.教育实习活动方式
在基于农远工程的教育实习中,学生的活动方式主要为角色体验和小组协作。角色体验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体验教员角色,即让学生作为培训者体验教员职业的意义、位置、工作内容、专业技艺等角色属性,培育进步学生教员专业素质;二是体验专业角色, 即让学生从一个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角度展开工作,从理论中体验教育技术专业的价值、作用、内涵、才能请求、与教育教学理论的关系等,并体验专业学问与技艺的关系、整合过程和专业素质生成与进步过程。
小组协作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教育实习活动方式。
为了满足实习学校的多样化需求,也为了补偿学生素质与才能的个性化差别,我们采取差别互补的准绳对学生停止分组,让学生以协作分工、自主探究为根底,完成培训任务,深化专业学问,进步专业综合理论才能,促进教员专业素质开展。
经过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在将专业学问与技艺整合于专业理论的过程中,专业综合才能取得宏大开展。与此同时.理论体验也使得他们的教员专业素质取得极大进步,为学生分开学校走进社会奠定了可贵的才能素质根底。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农远工程所营造的良好理论环境和条件,不只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在激起学习动机、转变学习态度、塑造学习行为方面特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只要使学生的大脑皮质处于激活状态。才干为他们在开展上和学习上的疾速开展提供生理学的根底。”人的活动通常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起,学习也是如此。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到农远项目学校展开培训,被当地的乡村教员亲切地称为“教师”。在项目学校教员培训这一特定情境下,学生们担任他们所向往的教员角色。在这种角色认识的驱动下,学生们全身心肠投入,忘我地由“角色扮演”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升为“主动角色”.成为培训活动的主体.把本人当成一名真正的教员,从而领会到教员的义务。项目学校的认可、希冀,学生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由自我认同所产生的自我评价和义务感,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学生们为了上好课,查阅了大量材料,经常为修正教案而忙到很晚。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生们互相之间还要互讲,发现优点和缺乏,互相鼓舞和提示,完善培训内容和授课技艺。
人们的认识是在理论中开展和深化的。学校所传授的学问,学生并不分明其理想意义,无法将所学和所用联络起来,因此缺乏学习的热情,也不会深究所学的内容。在农远教育教学应用中,从设备的运用、调试到资源的下载、应用;从项目学校教员教育技术才能的培训、课件制造、网络工具的运用,到校本资源建立等,这些都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内容。他们在理论中发现所学专业学问在乡村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把所学学问与社会生活树立了联络。这些在理论中的新的发现,促进学生对所学的了解、稳固和充实.不时完善学问构造,同时能够取得专业体验和感受。促进专业了解与专业生长。
2.从授受式学习到主动探求学习的转变
维特罗克以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原有的认知构造,与从环境中承受的觉得信息互相作用。来生成新信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对象客体(教育内容等)主动探究、不时创新,从而不时改良主体已有的认知和经历,构建本人的认知构造的过程。
而不是经过对现成学问的被动承受。如今学校教学过多倚重学问的传授,而没有真正地把重心转移到学生探究和控制学问的方面。学生学习的学问大局部是间接经历,缺乏个人亲身体验,因而学得快忘得也快。这就需求必需的理论活动以丰厚学生的理性认识.加深对理性认识的了解,锻炼其运用学问处理实践问题的才能。
在农远教育实习中,从对学校指导、学科教员、技术人员停止访谈,理解学校的教员的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技术素养,理解设备的运用和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到肯定培训内容、制定行动与研讨的计划以及组织施行.都是学生本人完成的。他们需求搜集大量的信息材料,甄选培训内容,协助乡村教员把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不时处理呈现的问题。在这种行动与研讨的过程中去引导学问、在探求的过程中将现有的学问与新学问联络起来,完成学问的建构。正是这种理论,加强了学生们的探求和创新认识、开展了综合运用学问的才能。公务员之家
3.从个体学习到协作学习的转变
经过对传统教学的深思。人们曾经明晰认识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位置的价值,开端越来越强调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才能。作为教育变革思潮的策源地,大学教育更为典型。长期以来,大学教学主要以单一的个体学习为主,注重学生独立考虑,关注培育个人才能。注重师生的纵向交流。无视群体之间的协作,无视学生之间的横向沟通。
协作学习是树立在学生个体协作需求根底上的。农远培训触及学问与才能范围广,而且由于受训教员差别较大,培训任务较重,给学生个体的专业素质和才能带来宏大应战。因而,我们通常布置由2~3名学生组成小组或团队担任一所学校。差别互补的小组成员常常盘绕培训任务分配各自工作,有的担任资源搜索、有的担任整理教员反应信息、有的担任制造PPT、有的担任培训授课、有的停止个别辅导等。而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与当地学校的指导、教员以及小组之间共同剖析问题、肯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共同展开问题处理的行动与研讨。在分工协作过程中,学生们进步了自主学习的才能,也进步了协作学习的认识.控制了协作学习的方式。另外 在教员培训中他们还将协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培训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受训教员经过互相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培训目的。
4.从专业学问学习到注重人格培育的转变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注重唯科学、唯技术的教育,无视学生人格的培育。而“学生的人格培育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习得的结果。它是个人参与各种社会交互活动,经过同他人的接触,把这些社会交互作用时获得的经历加以内化所构成的。”学生在学校时,身份固定,角色单一。各种社会关系相对单纯。而在农远实习中。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与一同实习的同窗、当地学校的指导、师生友好相处,树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上,由于实习学校位于乡村,生活条件很差,生存环境比拟艰辛,吃饭、饮水、住宿、交通等都不大顺应,同窗们并没有埋怨,没有一个人逃避,而是相互鼓舞,相互关怀,悲观空中对。这种在艰辛环境中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变得日益成熟。同时在深化基层理解国情、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强了社会义务感和任务感。
总之,农远工程的教育应用对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开展和生长的环境和“土壤”。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们取得对社会的认识、了解、体验和感悟,学科范畴的学问在综合理论中得到延伸、整合、重组与提升;学生们包含的开展潜能在农远工程的教育应用的理论中,在各种内外要素的互相作用下也被发掘并展现出来。
[1]中共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工程”暂行方法”[z].校党~.[2006](16号)
[2]列·符·赞科夫.和教员的说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6.
[3]周宏.高兴教育[M] E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56.
[4]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7.
[5]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戴建兵.高等师范院校实习支教研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丰十,2008.135.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现代远程教育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而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广泛性,为大众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农大远程教育相关论文: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全文如下:
【摘 要】 农村远程教育推进了农村教育工作的发展,极大拉近了城乡之间教育差距。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的教育资源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结构。但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呢?我认为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目的是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 管理 应用
**县是全国的贫困县,基础教育薄弱,农村教育更是停留在“三一”模式,即“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陈旧教育模式下,落后的教学装备严重地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中欧项目,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临夏州乡镇中心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年甘肃省“二期”义教工程项目中,县上为我校配发了远程教育设备,同时,上级业务部门还对计算机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管理人员每周对远教资源进行下载、整理、刻录。这对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一件好事。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管理人员下载、刻录的光盘中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直接由它来上课,播放给孩子们。教师利用远教资源给学生上课,这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适应了新课改的需求,也改变了平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打天下的传统教学模式。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在项目实施以及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应用的过程中本人感受很多,下面浅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了农村远程教育,教师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既解决了农村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又对教师实施了全员培训。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也叩开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理念之门。农村远程教育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资源中心提供了各学科同步教学课例、课件资源,教师通过下载可直接“拿来用”,解决了农村教师制作课件的难题。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提供了大量的文本、音频、视频和课堂实录等媒体素材,特别是为教师制作PPT课件提供了一个简捷的平台,减少了教师制作课件的劳动强度。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到课堂,抽象变具体、乏味化生动,师生视野开阔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激情与自信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只要教师适时、适度、科学地应用资源(课件),就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自主探究、创新知识的新理念。山里的娃娃有的从未走出过大山,对那些优美的风景不能很好地体会,只有靠读书,看书上的图片来感知风景的优美。现在利用远教资源后,只要靠教师轻轻按动鼠标,那风景迷人的桂林山水画就呈现在学生们眼前了。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这神奇而又美丽的风景画,学生们就已经领会这桂林的山水有多美丽了,再读课文就如同身临其境了。学生议论纷纷:这堂语文课真带劲,桂林山水果真美丽无比,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桂林领一下这么美的风景;“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如果没有老师演示的课件,还真体会不到。
如何让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真正为教育教学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准时接收教育资源。
教育部电教馆资源中心已经建成了总容量达148GB的教学资源库;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安排11个半小时的空中课堂电视节目和教育部网站信息广播节目;甘肃加华现代远程教育卫星专用频道也即将正式开通,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教育类的资源。尽管如此,适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教育教学的资源仍显不足,所以,要进一步加快资源建设,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开发。由于卫星传输的特殊性,远程教育资源的传送有特定的时间,因此在接受的过程,要按时接收资源,这样才不至于遗漏信息,同时还必须及时更新,按时刻录,以保证教育信息的同步性。
2、分类存储,利于管理。
接收到的资源我们将把它们分类别存储,以便于广大教师、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查看到所需资源。我校是按照年级、科别、单元分类保存的,这种保存方法有利于管理员管理以及任课教师方便查询和应用。例如,当我们接受到小学资源《忆江南》时,我们就将它刻盘保存到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第一单元第一课,分课件资源和视频资源保存。再如在接受到歌曲《音乐小屋》时,将它刻盘保存在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七课中。教师在上课时就能轻而易举找到上课所需的资源。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和着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做着轻松的游戏,这种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美好的情怀和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美好感情。
如何才能使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我认为,关键的是要把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应用起来,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评价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败与否,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它的应用效益。
1、教师是资源应用的关键。
教学改革的关键不仅在技术上,还应该在理念上。农村学校的教师信息闭塞,我们应该把远程教育作为手段,强化师资的培训工作。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师都应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掌握PPT的简单制作方法。有了这些知识、技术做基础,应用远程教育进课堂才会得心应手,才会取得实效。我校为此制定了专门的校本培训计划,专门组织教师集体学习计算机知识,校本培训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50多岁的老教师,从参加工作开始教学到现在,30多年里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经过学校的几次校本培训后,现在不仅能打打字、玩玩游戏,而且还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作出一些简单适用的课件。再把这些课件应用到教学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的老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老教师感慨地说:上了一辈子的课,没想到到了快退休的年龄,才知道用计算机上课竟是这样生动,这样的轻松。公务员之家
2、学生是资源应用的主体,应用应面向学生。
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激发学生自主精神。在教与学统一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参加者和探究者。远教资源的应用离开了学生只能说是“纸上谈兵”,任何教学资源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主动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共同提高。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组织、引领、指导等手段,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因刚进学校和年龄小的原因,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易分散,稳定性差,特别是对于一些枯燥的数字、抽象的事物,接受起来感到吃力、乏味。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了让每一节课的授课效果最好和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如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看一段小猴子吃苹果的动画课件,问学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再提问:
(1)盘子中有两个桃子我们用几来表示?
(2)小猴子吃掉一个后,盘子中又有几个桃子?用几来表示?
(3)现在小猴子把盘中的桃子都吃完了,盘子中没有桃子了我们就用什么来表示呢?
通过学生的回答从而让学生知道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来表示。同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看课件尺子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尺子上的数,认识到0在尺子的最左端,它表示数的起点。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认识了0。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配备,改善了我校教育教学的新面貌,也适应了新课改的需求。它不仅圆了山区孩子的计算机梦,也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确信,只要我们应用和管理好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其资源,它必将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焕发出它的光彩。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为及尽快提高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将2003年定为“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年”。教育部有关领导已经明确指出教学质量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前进的最大障碍,认为应该“逐步建立校外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规范管理,加强资源共享和质量控制”,这正是网络学院建设非常缺乏的一个体系和质量标准。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远程教育相关经验论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完善策略。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完善策略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及远程教育的管理,对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地区的现状与发展的感受而发出的思考。在文中对远程教育发展的背景、现在农村地区的现实状况及其教学设计作出了叙述。特别是对网络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提出了建立教学网站,提出了以Internet为媒介的网络教学、智能化的教学辅导系统、远程答疑系统和在线测试系统等,并引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梁老师所说的一段话,把学校老师分成了四大部分:学科老师、主讲老师、网上教学老师和各个站点的老师。建立成一种网络校园,激起学员的学习气氛。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关键字: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网络教学 教学辅导系统 远程答疑系统
21世纪,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农村地区虽然发展得较慢,但也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网络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具有的基本能力。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形势下,新型农民加强了通过现代 远程教育对知识的获取。逐步形成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现在的农村地区虽然不是井中之蛙,但贫乏的教学资源和教师素质无形中导致了农村教育与发达地区教育的“贫富差距”。那么,如何丰富、提高农村的教育思想,拓展农村的教育视野,缩短这种教育的“贫富差距”呢?目前,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远程教育。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雨后春笋般崛起,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得到基本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无疑优化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即符合《面向2一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提出的“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针,也符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思想。远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远程教育要发展不仅仅要解决经费、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解决教学管理、教法,学员学习方法3大难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与管理,笔者发现:如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教法,学员的学习方法等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教学的那套模式,尚未真正建立起一套与网络教育相匹配的教学模式。许多现代远程教育学校提供的资源主要是一些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及教育家的课堂实录以及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学员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与农村学员有着很大的差别,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的需要,进而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这就意味着城市里的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在农村很可能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
那么,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有效解决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设备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走出一条切合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道路,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1、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性、复杂性和特殊性。远程教学的质量保证是现代远程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保证教学质量 需要从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建设、网络教育管理、网络教学评估等等全方位地去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网络课程的质量,网络课程不能搞书本搬家,也不能搞电视教材搬家。为此,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加强对远程教育的宏观调控,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重视资源建设,多渠道筹措运转经费,为工程持续广泛应用提供基本保障。促进远程教育“软件”的研究、开发和运用。着重研究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教材、教法、师资培训、学员学习方法等这几个重点问题。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水平。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2、为自身定位,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推广,主要是服务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也就是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农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农业技术教育、市场信息传播、先进文化渗透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因此,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教育内容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所侧重。对于农村有一定师资力量的课程科目,应以当地教师教学为主,远程教育为辅,在现行教学体系中起辅助、补充作用,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农村师资力量普遍缺乏的科目,比如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就要引进人才和加强对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以实践应用性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全面提高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形成省、市、县和学校四级培训体系,提升本地师资力量,让他们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进行适合农村环境的技能、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内容的设计和开发,建立面向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
3、以学员为中心、优化网络教学
远程教育是一个分布式的、交互的、跨平台的教学系统,在开发远程教育课程时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包括多媒体素材处理技术、静、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其中前3类的技术在现行的远程教育课程中已有较充分的应用,在新型远程教育课程中要加倍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创设智能辅导环境,确实提高远程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现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主要进行如下3种模式的教学:
1、、播放教学光盘,通过教学光盘对学员授课和辅导。
2、接收卫星教学,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播放教学光盘的功能。
3、计算机教室,除具备上述两种模式全部功能外,还能为学员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前两种教学模式要求学员紧跟着光盘教学、接收卫星教学的进度。学员不能以自已为中心自主选择学习,也脱离了学员与教师的交流。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笔都认为要利用技术优势实现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这样一个好的教育网站是取得成功教学的关键。网站必须为学员提供各类网络在线服务的功能,鼓励学员与老师间的交流和同学间的协作学习。还可以将各类网络在线服务同当地部门可能提供的其它教学和社会性服务结合起来,激励学习热情,开发学习智能,提供个性化辅导、使学员学会学习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此笔者认为,某一专业可以建立具有如下内容框架的网站:
这样一个专业教学网站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 网络教学
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并通知学员进行实时授课,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在Internet环境下进行课堂的实时收听。还可以在课后进行主动提问,与教师及其他学员之间互动交流,这些活动共同创造课堂乃至校园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得主体与主导的作用得以实现。学员由于时间冲突不能及时听课还可以在自己空闲时利用网络进行网络课程的视频点播(VOD)。使学员觉得教学网站就是我的学校,教学网站就是我的教室,那里有教师随时在为学员服务。
(2) 学员需要资料的查询与下栽。学员用自己用户名登录教学网站就可以通过网站了解自己的成绩、所开课程、授课时间等及相应资料下栽。
(3) 智能化的教学辅导系统,实现网上作业提交及批改的功能
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辅导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总是要给学员留下本次教学的作业,使学员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学员完成作业后教师要认真批改,找出学员作业中的问题,对共性问题全体评讲,对个别问题单独辅导;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交流很容易,学员在学习中的问题可及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会及时为学员答疑。以上的教学辅导环节在远程教学中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很多远程教育系统中都被忽视了。远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如果没有一个功能完备的远程教学辅导系统,其教学质量肯定是难以保证的。
目前远程教学中教师为学员提供的教学辅导主要是通过E-Mail、电话、传真。这些方式的实时性、交互性都满足不了现代教学辅导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教学网站应有一个智能化的远程教学辅导系统,实现智能化作业发布、提交及批改功能。也就是提供基于WEB的作业布置功能,作业布置也可有一定的智能性,能根据学员的学习内容自动布置作业,也可人工选择作业的知识范围;提供基于WEB的学员完成、提交作业功能;提供基于WEB的教师批改并、点评作业功能。这样逐步形成基于WEB的作业资源库。
(4) 智能化远程答疑系统的功能
学员通过学习后难免会出现不懂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答复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弊端,也是学员学习失去动力的原因,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在教师实时授课后进行及时答疑,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使用摄像头,提供可视交流,增加亲和力。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提供基于WEB的自动答疑功能;提供"疑问-解答"库检索、管理功能;提供利用"疑问-解答"库生成"样板题"与一问一答式教学课件的功能;提供滞后式答疑功能,即对计算机无法自动回答的问题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应教师,由教师回答后再返回给提问者,并更新答疑资料库。
(5) 在线测试功能
学校建立试题库,在网络上实现在线测试和自动阅卷功能,使学员可以自我测试,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也便于学员查漏补缺。公务员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梁老师曾说过,为了更好地为学员服务,学校可把老师分成了四大部分:学科老师、主讲老师、网上教学老师和各个站点的老师。值得关注的是前3者的老师是在网络上服务的,而站点的老师是分散到不同区域的各个站点,把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面对面指导。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短信服务,通过学员一段时间的学习,学校就在短信中提醒学员该做些什么了,这样不仅督促了学员的学习而且学员也可感觉到随时和老师在一起,觉得学校在无时无刻地关注自己。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建立农村信息高速公路是必要的。希望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得到进一步发展,缩短农村教育与发达地区教育的这种“贫富差距”。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1] 杜琼英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 2002.5
[2] 洪延姬 《网络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 张国斌,刘定邦 《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4] 毛新勇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 [外国教育资料] 一999年第一期
[5] 何克抗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自《四结合网》
[6] 徐丽《网络教育以“质”取胜》,摘自《深圳商报》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远程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偏向全球性的趋势现象了 ,它解决了教育资源贫乏、实现资源共享的难题。许多国家已经把远程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我国1998年开设远程教育, 人数只有2931人2003年已达到230万,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说明我国远程教育在不断扩大。随着新技术、通信系统的不断完善远程教育还将有更大的发展。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开发利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开发利用全文如下:
[摘要]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必须做到:机构健全、领导重视;搞好项目学校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大在“三种模式”教学应用的培训力度;开展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提高山西保德县
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以来,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只有硬件设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以山西保德县为例,以下简称“我县”),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县教文广体局领导班子一班人,与时俱进,超前谋划,在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专门成立了由教文广体局局长任组长的“保德县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为了科学领导,又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文广体局电教馆,由电教馆成员负责具体的工程规划、安装实验,后期培训等工作,由此,整个工程更加专业,深入人心。
“三种模式”中各模式的设备已基本可以实现在项目学校中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但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发现,现有模式并非尽善尽美,有的存在设计上缺陷,比如,模式二中卫星接收单元部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节目不能被保存,而且按照安装要求,节目观看用的电视机只能放在卫星接收室,这对于让学生来看“空中课堂”节目之类的事情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按照现有模式,电视部分并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发现问题以后,我们及时研究对策,给学校做出以下三种整改意见,供不同条件的学校选择:
第一,为模式二自行添置一如录像机,将好的电视节目录下来,拿到播放室播放;
第二,为模式二中的卫星接收电脑添置外置USB接口的视频捕获卡,将电视节目进行MPEG采集存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光盘刻录或局域网发布让师生观看;
第三,建立学校范围内的闭路电视网,将卫星电视节目直接进行转播。值得欣慰的是,意见出台后,得到了许多项目学校采纳。他们通过保德县教文广体局网站上公布的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表了解节目安排,有选择地进行录制保存,某些学校还采用了意见三,建立了校园闭路电视网,教学效果很好。
我县从试点工作一开始就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学校教师培训方案。我们的培训目标是:通过培训,使试点校一线教师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三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其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探索远程教育条件下教育教学应用模式,从而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应用效果。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概念和应用、教学光盘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设计实践、卫星资源接收和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问题解决、运用卫星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践、运用网络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等,还包括各种模式的具体课例观摩。培训由县电教馆和教研室共同承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打破单纯课堂授课的方式,积极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参与式学习、使用学习等多种方式。使用讲授、研讨、动手设计课例、优秀课例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以提高教师实际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我们还积极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与学习,在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习的能力。
县级培训以后,我们要求受训教师要在各自学校展开校本培训,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并且实施。我们还积极组织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各类远程教育应用培训。到目前为止,我县接受过县级上以远程教育应用培训的教师已达350人次。开展培训的同时,我们在保德县教育文化广电体育局网站上开辟了远程教育论坛,供我县教师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远程教育的理解、看法并展开讨论,好的经验由此也得到了及时的推广。公务员之家
开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效益,使教师深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县局领导高瞻远瞩,早在工程初期,就已确立要及早开展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由县教研室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改革的契机,与县电教馆联合启动了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工作,规定凡我县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学校均可申报。
课题范围包括: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接收与整理、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与方式、“三种模式”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运用方式的研究、中心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学点提供教学服务的研究、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效果测试与评估的研究等。我们要求,学校要根据“三种模式”应用中的教育教学特点、本校利用选题时也可以不局限于我们所列的范围而自行拟定科研题目。科研课题由各项目学校直接向我县教研室提出申报,经教研室评审后立项作为县级课题。待省市启动相应远程教育课题研究项目之后,再将选题科学、运行正常、有阶段性成果的课题项目推荐到省市级有关部门立项。
[1]王华.开放教育农科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董良杰,霍慧玲,韩晓丽.论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3]郝卫红.发展电大远程教育是服务“三农”的战略需要[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通过网络实现的远程教育,在我国地域差别比较大。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东部发达地区在远程教育开展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均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在相应政策制订上较难,在客观上造成远程教育的规范程序差。。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偏远农村远程教育教学可行分析相关毕业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偏远农村远程教育教学可行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必须做到:机构健全、领导重视;搞好项目学校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大在“三种模式”教学应用的培训力度;开展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提高
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以来,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只有硬件设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以为例,以下简称“我县”),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县教文广体局领导班子一班人,与时俱进,超前谋划,在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专门成立了由教文广体局局长任组长的“保德县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为了科学领导,又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文广体局电教馆,由电教馆成员负责具体的工程规划、安装实验,后期培训等工作,由此,整个工程更加专业,深入人心。
“三种模式”中各模式的设备已基本可以实现在项目学校中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但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发现,现有模式并非尽善尽美,有的存在设计上缺陷,比如,模式二中卫星接收单元部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节目不能被保存,而且按照安装要求,节目观看用的电视机只能放在卫星接收室,这对于让学生来看“空中课堂”节目之类的事情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按照现有模式,电视部分并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发现问题以后,我们及时研究对策,给学校做出以下三种整改意见,供不同条件的学校选择:第一,为模式二自行添置一如录像机,将好的电视节目录下来,拿到播放室播放;第二,为模式二中的卫星接收电脑添置外置USB接口的视频捕获卡,将电视节目进行MPEG采集存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光盘刻录或局域网发布让师生观看;第三,建立学校范围内的闭路电视网,将卫星电视节目直接进行转播。值得欣慰的是,意见出台后,得到了许多项目学校采纳。他们通过保德县教文广体局网站上公布的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表了解节目安排,有选择地进行录制保存,某些学校还采用了意见三,建立了校园闭路电视网,教学效果很好。
我县从试点工作一开始就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学校教师培训方案。我们的培训目标是:通过培训,使试点校一线教师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三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其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探索远程教育条件下教育教学应用模式,从而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应用效果。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概念和应用、教学光盘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设计实践、卫星资源接收和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问题解决、运用卫星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践、运用网络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等,还包括各种模式的具体课例观摩。培训由县电教馆和教研室共同承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打破单纯课堂授课的方式,积极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参与式学习、使用学习等多种方式。使用讲授、研讨、动手设计课例、优秀课例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以提高教师实际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我们还积极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与学习,在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习的能力。
县级培训以后,我们要求受训教师要在各自学校展开校本培训,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并且实施。我们还积极组织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各类远程教育应用培训。到目前为止,我县接受过县级上以远程教育应用培训的教师已达350人次。开展培训的同时,我们在保德县教育文化广电体育局网站上开辟了远程教育论坛,供我县教师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远程教育的理解、看法并展开讨论,好的经验由此也得到了及时的推广。公务员之家
开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效益,使教师深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县局领导高瞻远瞩,早在工程初期,就已确立要及早开展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由县教研室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改革的契机,与县电教馆联合启动了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工作,规定凡我县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学校均可申报。课题范围包括: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接收与整理、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与方式、“三种模式”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运用方式的研究、中心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学点提供教学服务的研究、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效果测试与评估的研究等。我们要求,学校要根据“三种模式”应用中的教育教学特点、本校利用选题时也可以不局限于我们所列的范围而自行拟定科研题目。科研课题由各项目学校直接向我县教研室提出申报,经教研室评审后立项作为县级课题。待省市启动相应远程教育课题研究项目之后,再将选题科学、运行正常、有阶段性成果的课题项目推荐到省市级有关部门立项。
[1]王华.开放教育农科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董良杰,霍慧玲,韩晓丽.论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3]郝卫红.发展电大远程教育是服务“三农”的战略需要[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由于既懂网络又懂教学的人才紧缺,直接影响了网络教学过程中作为教与学两方面的接口—课件的制作质量,造成网络教学模式单一。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把握不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相关毕业论文: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特点探索。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特点探索全文如下: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在我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市作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试验点,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如何组织好这项教育工程,逐步提高我市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值得每一个站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展开
现代远程教育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而诞生的新一代教育发展模式。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程度相对领先的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远程教育方兴未艾。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当前我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倡导和实现“三个转变”,是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谓“三个转变”,即从以重视硬件设备建设为主转变到重视管理和应用为主,从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主转变到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从教师运用传统教育方法教学转变到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为主。为此,需要全力做好下列重点工作:
抓好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是组建高质量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队伍的关键,必须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在培训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做到师资、经费、教材“三落实”。首先是要通过各种方式,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形成培训的骨干力量。第二是要开拓思路,到远程教育工作扎实、技术力量和教育工作比较先进的地方,去选取培训教材,进行学习参考。第三是要保证培训经费的及时足额划拨。
二是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有效方式。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集中讲座式的基础性培训、任务驱动式的应用性培训和问题解答式的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远程教育校本培训机制,实行以校本全员培训为基础的分级负责制,明确市、县、校三级培训责任,提高参训人员对三种模式的应用能力。
三是严格培训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激励机制,将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情况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要求我们狠抓主线、突出应用。要牢固树立服务教学、方便教学、促进教学的意识,坚持以面向学生推进教学应用为核心,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把设备和资源的应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公务员之家
1.切实抓好基本应用。
例如,对于比较边远的农村项目学校来说,应充分利用教学光盘,组织学生观看光盘教学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实现光盘中的教师、学生与教室中的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这种模式,使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全国优秀教师讲课,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城市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学校来说,则要抓好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存储与利用等基本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跨县、跨地、跨省网上教研、网上学习辅导等应用发展工作的研究和试验,为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奠定基础。
2.推动学科教学的整合应用。
目前,在我市城乡已经有一些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包括:实施教学资源整合:将从互联网搜集到的资源进行科学的编排和再加工,建立符合课程需要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项目学校将整合后的资源有机融合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实施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整合:一些学校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学生、教师、教材、信息技术四要素合理建构及有效互动,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在尝试与探索中开展“三种模式”综合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以及义务教育的巩固与提高是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与特点,充分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要把英语、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的优秀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起来,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和学校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要利用远程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课程改革培训,使广大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各地可以尝试建立“三种模式”教育教学应用的示范校以它们为基地,开展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学校普遍开展教学应用工作。
浏览量:93
下载量:0
时间:
远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剖析农村远程教育利用率提升途径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必须做到:机构健全、领导重视;搞好项目学校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大在“三种模式”教学应用的培训力度;开展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提高**保德县
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以来,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只有硬件设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以**保德县为例,以下简称“我县”),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利用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县教文广体局领导班子一班人,与时俱进,超前谋划,在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专门成立了由教文广体局局长任组长的“保德县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为了科学领导,又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文广体局电教馆,由电教馆成员负责具体的工程规划、安装实验,后期培训等工作,由此,整个工程更加专业,深入人心。
“三种模式”中各模式的设备已基本可以实现在项目学校中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但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发现,现有模式并非尽善尽美,有的存在设计上缺陷,比如,模式二中卫星接收单元部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节目不能被保存,而且按照安装要求,节目观看用的电视机只能放在卫星接收室,这对于让学生来看“空中课堂”节目之类的事情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按照现有模式,电视部分并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发现问题以后,我们及时研究对策,给学校做出以下三种整改意见,供不同条件的学校选择:第一,为模式二自行添置一如录像机,将好的电视节目录下来,拿到播放室播放;第二,为模式二中的卫星接收电脑添置外置USB接口的视频捕获卡,将电视节目进行MPEG采集存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光盘刻录或局域网发布让师生观看;第三,建立学校范围内的闭路电视网,将卫星电视节目直接进行转播。值得欣慰的是,意见出台后,得到了许多项目学校采纳。他们通过保德县教文广体局网站上公布的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表了解节目安排,有选择地进行录制保存,某些学校还采用了意见三,建立了校园闭路电视网,教学效果很好。
我县从试点工作一开始就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学校教师培训方案。我们的培训目标是:通过培训,使试点校一线教师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三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其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探索远程教育条件下教育教学应用模式,从而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应用效果。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概念和应用、教学光盘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设计实践、卫星资源接收和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问题解决、运用卫星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践、运用网络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等,还包括各种模式的具体课例观摩。培训由县电教馆和教研室共同承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打破单纯课堂授课的方式,积极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参与式学习、使用学习等多种方式。使用讲授、研讨、动手设计课例、优秀课例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以提高教师实际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我们还积极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与学习,在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习的能力。http://wWw.gWyoO.Com
县级培训以后,我们要求受训教师要在各自学校展开校本培训,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并且实施。我们还积极组织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各类远程教育应用培训。到目前为止,我县接受过县级上以远程教育应用培训的教师已达350人次。开展培训的同时,我们在保德县教育文化广电体育局网站上开辟了远程教育论坛,供我县教师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远程教育的理解、看法并展开讨论,好的经验由此也得到了及时的推广。
开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效益,使教师深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县局领导高瞻远瞩,早在工程初期,就已确立要及早开展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由县教研室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改革的契机,与县电教馆联合启动了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工作,规定凡我县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学校均可申报。课题范围包括: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接收与整理、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与方式、“三种模式”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运用方式的研究、中心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学点提供教学服务的研究、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效果测试与评估的研究等。我们要求,学校要根据“三种模式”应用中的教育教学特点、本校利用选题时也可以不局限于我们所列的范围而自行拟定科研题目。科研课题由各项目学校直接向我县教研室提出申报,经教研室评审后立项作为县级课题。待省市启动相应远程教育课题研究项目之后,再将选题科学、运行正常、有阶段性成果的课题项目推荐到省市级有关部门立项。
[1]王华.开放教育农科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董良杰,霍慧玲,韩晓丽.论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3]郝卫红.发展电大远程教育是服务“三农”的战略需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农村远程教育的可行性诠释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村远程教育的可行性诠释全文如下: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积极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激发广大农民的爱国热情,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现有经济政治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从整体上,要尽可能广泛地吸引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自身素质建设;从个体上讲,要尽可能高地提高农民的个体素质,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特长,挖掘蕴藏于农民个体之中的创造潜力。有观点认为,个体能力的最大化就等于组织能力的最大化,有一定道理。把农民阶层中每一个个体的能力最大化,既是追求农民阶层整体能力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科学实践。
农民的现代化,就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改造成现代意义的农民,让传统的农民具备现代意识与现代科技,这不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极具挑战性。需要对农民阶层进行全面深入的现代意识与现代科技教育,这实际上是对农民自身局限性的一种突破,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农民自身追求进步的自觉性和获得新知识的主动性。从政府角度看,就是要为农民营造一个有利于提升自我的学习环境。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程,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这项工作,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生产对于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搞好农业主要靠经验;加上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主要来自于自然条件的不可预知与不可抵御性。因此,农民往往对于现代科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种传统的守旧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现代化的速度与深度。影响农民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传统的教育手段难以满足农民继续教育的要求,因为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农民既无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也没有能引起兴趣的教育手段,所以通常无法在缺少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完成自我教育,这是导致农民阶层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外部因素。
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跟踪教育的想法不切实际,没有可操作性。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也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农民的受教育形式在网络时代正在接受深刻的洗礼,制约农民教育工作的局面正在改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远程教育,但是各大高校的网络学院整体上都忽略了现代农民。事实上,对农民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无论哪种技术,生产力的最终形成必然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因此,培育现代农民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农民教育的经常性,提升农民整体的科技素质,进而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首先,现代网络技术为远程教育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科技基础。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实现了传统办公方式向无纸化办公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集约化转移。传统的办公方式必须依靠纸质媒介,储存和转移相对复杂,尤其是遇到大量的信息需要转移传递的时候,更是费时费力,而且出错率高,保密手段单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实现了信息的无纸化储存、声像化储存和大批量传递,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硬件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开拓和进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局限,为远程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据《计算机世界报》统计,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通讯联络、开展专题讨论和进行资料检索等方面具有其他电子设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可以实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大批量和安全隐蔽等多方面要求,可以实现在线用户的集体讨论,可以有效实现指定信息的快速搜索,这一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据报道,从2004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在中央远程教育办公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农村信息化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标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完全可以承担教育农民的重任。很多市县都建立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教育农民的良好机制,比如,无锡市远程教育办公室联合了各类高校。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把高校的教育资源推广到农村等更为广阔的空间。
网络改变了农村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传统的农村,因为交通不便、聚集人才的能力不强,所以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既没有优秀的教育团队,也没有优质的学习材料,当然更谈不上先进的学习设备,因此,农民历来对学习书本知识心存畏惧。网络教育把教育网络延伸到农村,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特点成功解决了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困难。苏北某市的网络大学邀请当地名校的老师上网讲课,并把老师的课件上传到网上,在农村教学人才紧缺的情况下,这一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压力,让农村的学生随时可以共享名师教案,倾听名师的教诲,受到当地农村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一致欢迎。同时,网络大学还组织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当地农村的生产现状进行研究,制作了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课件,同样免费上网,农民随时可以下载、观看,有效地丰富了农村的教育资源。
网络资源的共享特点有效满足了农民参加学习的时间要求。农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困难是学习时间不好安排。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不可能像工业生产那样由人安排,因此农民学习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自然条件。但是网络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习时间上的自主性。农民可以选择自己相对宽松的时候上网学习,声像资料的可视性特点,降低了农民学习的难度。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自由选择内容。这种教育形式完全改变了农民学习的被动性,破解了农民学习的困局,为农民实现自我提升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其次,培训新农民的时代要求为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随着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与优化,农村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被重视,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不再是政治口号,已经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政治任务。
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是实现农村民主的主观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了“管理民主”的口号与目标,民主既是管理的目标,也是管理的手段;实现民主管理。推进基层民主进程,在公共事务管理中进行民主决策,是保证基层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法宝。基层民主的实现,主要依靠基层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热情,农民对政治的热情,取决于对政治的了解与理解。因此,政治觉悟的提高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和教育,在政治常识大量普及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提高政治觉悟。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农民的政治教育水平很低,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存在相当明显的差距。所以,加强农民的政治教育是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培训新农民的重要内容之一。远程教育适应了农村政治教育形势的需要,解决了农村政治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是在农村开展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提升农民的致富技能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样是制约农村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有赖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新型农民必须具备更加先进的致富技能和致富本领才能顺利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但是,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一直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这种现状,苏北某市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免费的致富技能教育,虽然这种教育形式还处于初建时期,但其生命力已初步显示,广大农民对这种无偿的技术技能服务十分欢迎。从该市两年多来的实践看,提升农民的致富技能抓住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该市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培训农村劳动力68.8万多人次,其中有8.7万人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合格证书,10.8万人获得了农民职称,通过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5.5万多人,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新办各类致富项目47700多项,人均增收1200元,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中央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农民的素质如何提升,一直以来没有形成有效做法。自2004年以来,中央多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推进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教育农民的宏大蓝图,为农村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多年来的实践也表明,教育农民是致富农民的第一要义,是催生蕴藏于农村的创造活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提升农民素质的科学路径。
再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推广以来,农村的发展进步很快,很多省市的农村在沟塘清理整治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和村村通自来水”的四通工程,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社会条件逐步形成。以苏北某市为例,2005年,该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000美元,市、县、乡三级财政总量翻番,市财政收入达到90亿元,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全市整体经济情况的好转为农民参加技能学习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从2005底开始,该市在远程终端教学站点建设方面,先后投入逾2500万元,在2414个村建立了教学站点、168个乡镇建立了镇级教学基地。还组织力量建设了旨在对农民实行免费教学服务的网络大学,各个县(市、区)成立了分校。有力地推进了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全面深入。
管理员队伍的培训和建立,为农村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人才条件。网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面授困难,但是对农民来说,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存在一个很大的技术障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此之前,绝大多数农村留守人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让他们自主学习显然力不从心。还以上述苏北某市为例,该市通过各地分校组织了两级管理员培训班,为各县培训了县级教学服务和设备管理人员,为各个站点培训了7000多名终端管理人员。县级管理人员由各县选调,从事各地分校和管理服务工作,同时负责本县教学站点的管理指导任务。村级教学终端管理人员主要由各地村干部中的年轻同志担任,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达到“六会”(会打字、会上网、会播放课件、会接收卫星资料、会发电子邮件、会设备的基本维护)要求。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头,该市先后多次多层级地组织了管理人员培训班,还组织教学人员送教上门,到每一个村、每一个点进行现场演示和现场指导,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技能达标,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学员基础。乔治‘卢卡奇在其《文学与民主·民主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对于在小块土地上用简单工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是不可能有从事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自由时间的先决条件的……没有这个先决条件,谁要是想在农民群众中普及文化,那他的愿望就一定会落空。”网络大学在农村开展教学活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农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而且为广大留守农村的人员创造了大量的空闲时间,为广大农民参加网络学习活动提供了自由时间。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民看到了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村面貌中的独特作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学习现代科技的热情,从而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学员基础。
总之,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类研究机构对农业科技的高端研发比较重视,对农业的基础操作,尤其是农民的创业技能、致富本领的研究相对不足。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无论哪一种技术,最终实现必然依靠广大“蓝领”的实践操作来实现从技术到生产力的转换。因此,教育农民提升农民,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民队伍,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传统教育手段无论从技术上讲还是从目标上讲都无法完成农民的继续教育工作,无法实现农民教育的规模化。因此,从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时代要求来看。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深究农村发展远程教育可行性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深究农村发展远程教育可行性全文如下: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积极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激发广大农民的爱国热情,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现有经济政治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从整体上,要尽可能广泛地吸引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自身素质建设;从个体上讲,要尽可能高地提高农民的个体素质,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特长,挖掘蕴藏于农民个体之中的创造潜力。有观点认为,个体能力的最大化就等于组织能力的最大化,有一定道理。把农民阶层中每一个个体的能力最大化,既是追求农民阶层整体能力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科学实践。
农民的现代化,就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改造成现代意义的农民,让传统的农民具备现代意识与现代科技,这不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极具挑战性。需要对农民阶层进行全面深入的现代意识与现代科技教育,这实际上是对农民自身局限性的一种突破,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农民自身追求进步的自觉性和获得新知识的主动性。从政府角度看,就是要为农民营造一个有利于提升自我的学习环境。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程,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这项工作,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生产对于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搞好农业主要靠经验;加上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主要来自于自然条件的不可预知与不可抵御性。因此,农民往往对于现代科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种传统的守旧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现代化的速度与深度。影响农民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传统的教育手段难以满足农民继续教育的要求,因为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农民既无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也没有能引起兴趣的教育手段,所以通常无法在缺少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完成自我教育,这是导致农民阶层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外部因素。
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跟踪教育的想法不切实际,没有可操作性。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也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农民的受教育形式在网络时代正在接受深刻的洗礼,制约农民教育工作的局面正在改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远程教育,但是各大高校的网络学院整体上都忽略了现代农民。事实上,对农民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无论哪种技术,生产力的最终形成必然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因此,培育现代农民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农民教育的经常性,提升农民整体的科技素质,进而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首先,现代网络技术为远程教育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科技基础。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实现了传统办公方式向无纸化办公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集约化转移。传统的办公方式必须依靠纸质媒介,储存和转移相对复杂,尤其是遇到大量的信息需要转移传递的时候,更是费时费力,而且出错率高,保密手段单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实现了信息的无纸化储存、声像化储存和大批量传递,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硬件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开拓和进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局限,为远程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据《计算机世界报》统计,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通讯联络、开展专题讨论和进行资料检索等方面具有其他电子设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大批量和安全隐蔽等多方面要求,可以实现在线用户的集体讨论,可以有效实现指定信息的快速搜索,这一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据报道,从2004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在中央远程教育办公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农村信息化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标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完全可以承担教育农民的重任。很多市县都建立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教育农民的良好机制,比如,无锡市远程教育办公室联合了各类高校。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把高校的教育资源推广到农村等更为广阔的空间。
网络改变了农村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传统的农村,因为交通不便、聚集人才的能力不强,所以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既没有优秀的教育团队,也没有优质的学习材料,当然更谈不上先进的学习设备,因此,农民历来对学习书本知识心存畏惧。网络教育把教育网络延伸到农村,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特点成功解决了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困难。苏北某市的网络大学邀请当地名校的老师上网讲课,并把老师的课件上传到网上,在农村教学人才紧缺的情况下,这一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压力,让农村的学生随时可以共享名师教案,倾听名师的教诲,受到当地农村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一致欢迎。同时,网络大学还组织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当地农村的生产现状进行研究,制作了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课件,同样免费上网,农民随时可以下载、观看,有效地丰富了农村的教育资源。
网络资源的共享特点有效满足了农民参加学习的时间要求。农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困难是学习时间不好安排。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不可能像工业生产那样由人安排,因此农民学习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自然条件。但是网络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习时间上的自主性。农民可以选择自己相对宽松的时候上网学习,声像资料的可视性特点,降低了农民学习的难度。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自由选择内容。这种教育形式完全改变了农民学习的被动性,破解了农民学习的困局,为农民实现自我提升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其次,培训新农民的时代要求为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随着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与优化,农村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被重视,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不再是政治口号,已经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政治任务。
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是实现农村民主的主观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了“管理民主”的口号与目标,民主既是管理的目标,也是管理的手段;实现民主管理。推进基层民主进程,在公共事务管理中进行民主决策,是保证基层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法宝。基层民主的实现,主要依靠基层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热情,农民对政治的热情,取决于对政治的了解与理解。因此,政治觉悟的提高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和教育,在政治常识大量普及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提高政治觉悟。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农民的政治教育水平很低,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存在相当明显的差距。所以,加强农民的政治教育是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培训新农民的重要内容之一。远程教育适应了农村政治教育形势的需要,解决了农村政治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是在农村开展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提升农民的致富技能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样是制约农村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有赖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新型农民必须具备更加先进的致富技能和致富本领才能顺利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但是,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一直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这种现状,苏北某市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免费的致富技能教育,虽然这种教育形式还处于初建时期,但其生命力已初步显示,广大农民对这种无偿的技术技能服务十分欢迎。从该市两年多来的实践看,提升农民的致富技能抓住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该市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培训农村劳动力68.8万多人次,其中有8.7万人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合格证书,10.8万人获得了农民职称,通过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5.5万多人,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新办各类致富项目47700多项,人均增收1200元,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中央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农民的素质如何提升,一直以来没有形成有效做法。自2004年以来,中央多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推进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教育农民的宏大蓝图,为农村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多年来的实践也表明,教育农民是致富农民的第一要义,是催生蕴藏于农村的创造活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提升农民素质的科学路径。
再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推广以来,农村的发展进步很快,很多省市的农村在沟塘清理整治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和村村通自来水”的四通工程,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社会条件逐步形成。以苏北某市为例,2005年,该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000美元,市、县、乡三级财政总量翻番,市财政收入达到90亿元,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全市整体经济情况的好转为农民参加技能学习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从2005底开始,该市在远程终端教学站点建设方面,先后投入逾2500万元,在2414个村建立了教学站点、168个乡镇建立了镇级教学基地。还组织力量建设了旨在对农民实行免费教学服务的网络大学,各个县(市、区)成立了分校。有力地推进了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全面深入。
管理员队伍的培训和建立,为农村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人才条件。网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面授困难,但是对农民来说,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存在一个很大的技术障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此之前,绝大多数农村留守人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让他们自主学习显然力不从心。还以上述苏北某市为例,该市通过各地分校组织了两级管理员培训班,为各县培训了县级教学服务和设备管理人员,为各个站点培训了7000多名终端管理人员。县级管理人员由各县选调,从事各地分校和管理服务工作,同时负责本县教学站点的管理指导任务。村级教学终端管理人员主要由各地村干部中的年轻同志担任,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达到“六会”(会打字、会上网、会播放课件、会接收卫星资料、会发电子邮件、会设备的基本维护)要求。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头,该市先后多次多层级地组织了管理人员培训班,还组织教学人员送教上门,到每一个村、每一个点进行现场演示和现场指导,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技能达标,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学员基础。乔治‘卢卡奇在其《文学与民主·民主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对于在小块土地上用简单工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是不可能有从事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自由时间的先决条件的……没有这个先决条件,谁要是想在农民群众中普及文化,那他的愿望就一定会落空。”网络大学在农村开展教学活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农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而且为广大留守农村的人员创造了大量的空闲时间,为广大农民参加网络学习活动提供了自由时间。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民看到了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村面貌中的独特作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学习现代科技的热情,从而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学员基础。
总之,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类研究机构对农业科技的高端研发比较重视,对农业的基础操作,尤其是农民的创业技能、致富本领的研究相对不足。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无论哪一种技术,最终实现必然依靠广大“蓝领”的实践操作来实现从技术到生产力的转换。因此,教育农民提升农民,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民队伍,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传统教育手段无论从技术上讲还是从目标上讲都无法完成农民的继续教育工作,无法实现农民教育的规模化。因此,从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时代要求来看。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浏览量:96
下载量:0
时间:
在农村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国外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发达国家借助各种传播媒体,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很大的发挥。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远程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效益研究与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切入点,以一线的骨干教师为主要参研力量,从实用的课型、课例、实践活动入手,理论上能够弥补远程教育模式和参与式教学整合研究方面的不足,实践上能够指导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及林区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是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现状的一种方向和手段。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性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虽然具有巨大的规模效益,但其高投入和高运行成本决定了必须注重效益,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益道路。其次,对效益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农村远教工程的实施情况,更重要的是研究成本效益问题将会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向着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展。再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还兼负着农村党员培训及农业信息服务的使命,对其效益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综合学科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探索发挥农村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课题论证,制定课题方案,组织科学实施,初步探索发挥农村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益道路。
3.通过课题实践,探索并总结发挥农村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向着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展。
4.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系列论文,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涌现出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与服务型教师,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校服务“三农”意识明显增强。
(二)研究内容
2007年,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为我们学校配备了三种模式,学校自筹资金建立了校园网,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但是,由于认识不足,部分教师的观念仍然滞后,对于资源的使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三种模式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展缓慢,参与式教学也仅在尝试。农远项目服务“三农”更是流于形式。如何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与参与式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实用的教学模式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是本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课题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思路
以学校高效课堂“五环节”落实为载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等相结合。
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3.4—2013.8)研究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组。
2.设计和发放问卷,调查分析我校五年来在农远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拟订课题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师了解课题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和实验步骤。第二阶段:(2013.9—2014.8)课题启动阶段
1.2013年9月-2013年12月:秋季开学开课后,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抽样调查多所农村中小学农远项目实施状况及存在的困惑等。2.2014年1月-2014年5月: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面收集研究资料、整理调查数据、分析归纳,作比较性研究,筛选出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3.2014年6月-2014年8月:实验教师运用行为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专家咨询、走访座谈、文献分析、合作交流等等方法总结发挥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第三阶段:(2014.9—2015.4)实验成果总结推广阶段1.2014年9月-2014年11月:课题组成员交付撰写的优秀论文。2.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总结推广研究经验。
3.2015年1月-2015年4月: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终结研究报告,申请课题鉴定。
五、课题成果
1.教师的职业态度与专业素质有较大改变,新课程实施能力有较大提高。课题方面,刘忠老师申报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规划课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实效性问题探究》确定立项为省级规划课题并于2014年10月通过鉴定。在论文方面,实验教师有20余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有一篇在国家级论文征集活动中获奖。学生辅导奖方面,课题负责人郭亚丽辅导的学生刘尕桃创作的作品《珍惜水资源》获“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甘肃赛区三等奖,景彦龙老师荣获第十八届中华圣陶杯作文大赛指导三等奖。
2.经过实验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近几年来有多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李瑞斌同学荣获2013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甘肃赛区三等奖;李继元、李扬、孙卓娜等同学在2013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分别荣获五年级组全国三等奖;何娟梅、贾龙强、李磊鑫等同学在2013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分别荣获四年级组全国一等奖。在2013年全县八年级生物、地理会考中,我校两门学科均居全县前茅。在2004年中考中我校全科合格率居全县前十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激励。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农村远程教育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远程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基于移动学习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路径拓展
1.从系统构建到片段教学的拓展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体系非常庞大、内容非常丰富,加之他们的学习时间分散,学习时段短暂,如果片面地按照系统构建的思路来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移动学习中的片段教学就是从课程体系出发,按照学习目标、掌握程度,梳理出知识点,并制作短小、精简、实用的片段信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些片段信息相对独立,但又有逻辑关系,能有效地解决因过度片段化,而引起知识点上下衔接不畅的问题。这种方式既满足了农村党员干部利用片段化时间,获取实用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让他们在随意的片段学习中完成了系统学习,是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教学的有效补充。
2.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的拓展
目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利用卫星、有线电视网、宽带互联网。将移动学习应用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就是要让教育教学活动摆脱对教室、课桌、电视、电脑的依赖,教师、农村党员干部、教学内容和教学平台都是“移动”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过程。在这个移动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环境中,农村党员干部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无拘无束地向教师提问请教;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分享教育教学资源,自由自在地与学习者进行交流探讨;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无时不刻地为教师和农村党员干部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3.从自主学习到即时交互的拓展
在国际远程教育界,几乎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一统天下。而远程教育院校教师以及远程学习同学的畅通且有效的交互是远程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对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农村党员干部,他们往往都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工作领域和不同研究领域,他们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个人经历也都不同,这都是丰富的交互资源。但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虽然依托互联网安排了交流环节或提供了互动功能,但大多都是异步的,甚至是延时的,实时沟通和同步协作少之又少。移动学习则可以利用教师、农村党员干部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依靠移动教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师、农村党员干部之间即时的交互,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4.从全面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拓展
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安排来看,教育组织者虽然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但是农村党员干部很难迅速地找到合适的知识和信息,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这仍然是粗线条的教育模式。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引入移动学习,就是要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的文化层次、教育程度、工作岗位、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等特点,设置专门的信息定制条件,通过专业的信息定制技术,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定制,将精心筛选和精细匹配后的知识和信息准确无误地推送到他们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实现远程教育资源与农村党员干部的精准对接。
二、基于移动学习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载体
1.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是以科学构建教育教学资源体系为前提的,它能够让教师随时随地上传、管理教育教学资源,让党员农村干部随时随地浏览和下载教育教学资源。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基本模块。首先,是资源管理模块。主要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设置,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分别授予上传、下载、修改、浏览、汇总、统计资源的功能。其次,是资源检索模块。开发一个智能搜索引擎,让教师和农村党员干部在面对庞大教育教学资源时,能够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源。再次,是资源存储模块。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核心部分,要采取安全的设备和妥当的方式来存储和管理。
2.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协同交流区
从协同交流区的分类来看,按内容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生活知识分享等,按方式可分为文字协同交流、视频协同交流等,按载体可分为手机APP、手机网站以及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等,按时效可分为同步交流、异步交流等,按功能可分为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标的协同合作和以答疑解惑为目标的交流互动等。教师、农村党员干部和教学管理者借助移动终端,通过实名认证后,进入协同交流区,自由发起或参与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解惑答疑、协同学习、交流分享等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农村党员干部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全方位协作。
3.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定制器
教育的个性化定制主要包括学习方案的个性化定制和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定制。学习方案的个性化定制主要由教育组织者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拟定若干个不同的学习方案,供农村党员干部自由选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育个性定制器会根据农村党员干部选定的学习方案,及时地将学习安排和内容发送到移动终端,让他们有序地进行学习。教学资源的个性化定制,主要由农村党员干部选择感兴趣的教育教学资源,并设定好接收周期,教育个性定制器就按要求将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精准地推送到他们的移动终端
4.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知识微课堂
首先,要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课程体系按照学科类别、知识层次、学习对象等维度划分成若干个子体系和相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类汇总、分层处理,找到相同或类似的,归类属于相同教学层次或相似教学方式的。接着,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课程的整个开发设计和录制中,制作时长为5~10分钟的教育教学视频。最后,发布到教育教学资源库,供农村党员干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另外,还要配套开发条理清晰、功能强大的知识节点导航和搜索引擎,让农村党员干部迅速地找到需要的微课。
5.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移动服务端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移动服务端是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在云平台上,按照教师、农村党员干部和管理者的需要,为其所提供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完成以下三方面的有效支撑。首先是学习支撑。支持农村党员干部发现问题、构想解决方案、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等;支持教师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学习等。其次是研训支撑。支持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家培训、交流研讨、论坛交流及网络学习。再次是管理支撑。按照工作流程支持教师与农村党员干部、教学管理者与农村党员干部、教学管理者与教师等之间的信息传递、汇总、监测、分析、预警与决策等。
一、硬件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新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发展过程看,现代新媒体技术或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技术不再只是以前单一的简单媒体教学工具或学习内容的数字化表示工具,其对教学的影响也不再限于教学的局部,如教学内容的数字媒体化,教学方法的数字媒体化等。新媒体教学环境中的硬件和软件两大组成部分已经扩展成为动态的新媒体教育硬件环境资源和软件环境资源。因此,对新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离不开硬件环境,但往往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在构建新媒体教育环境时陷入了信息化建设的误区。许多农村远教办缺乏对新媒体教学内涵的深刻认识。往往只重视新媒体技术设备和网络硬件的投入。为了争优创先,在网络多媒体设备投入,站点数量扩充,媒体课件开发,新媒体系统软件购买,网络覆盖率等方面特别看重。然而如何使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党员远程教育质量和效果则重视不够,缺乏思考与行动。
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中学员个体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往往在文化背景、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学业成就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在新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之前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是从教员的角度出发,没有兼顾到学员自身的因素影响。
1.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趣味性,多元性会造成党员远程教育中,学员对新技术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好奇和激情,从而导致学员个体注意力的偏向错误,产生学习动机出现偏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情况,最终只是对新媒体技术的好奇和使用,没有真正关注到教学内容和党员学习内容,最终影响远程教育工作实效。
2.新媒体技术环境不适应于部分学员。主要指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党员和群众接触信息科技少,知识面窄,文化程度相对低,对一些现代科技产品抱有新奇和距离感,在培训中面对新媒体无从入手,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新媒体,感觉陌生和操作复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新媒体技术的隔阂。因此,党员远程教育不要一味的强调技术的运用,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来开展,结合好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
3.农村学员在远程教育环境中使用新媒体学习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员信息素养弱,对计算机操作,智能手机使用,智能软件操作上不熟悉,使得学习工作开展困难,学习效果下降,另一方面,对新媒体信息检索知识的缺乏,也导致学员学习时候不能有效的筛选和利用网络信息,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在新媒体远程教育环境中,农村学员在利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技能应用知识方面的培训。
三、新媒体环境下站点教员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由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环境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新媒体技术下能自主探究,合作协同,提问,提高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良好思维等。但远程教育站点教员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往往存在偏差,一方面错误理解自主学习,把自主学习当成了学员自学,放任自流,没有积极指导和引导学员学习。另一方面,在新媒体软件的使用和选择上,没有结合课件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和选择,没有及时协调好各方面信息内容的学习比例。最后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四、结语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新媒体技术优势和效果的发挥是需要建立在正确理解和使用,以及理解远程教育方法和内涵的基础上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源于对新媒体技术教学理解和应用的偏差。对于存在问题的解决,负责党员远程教育的部门首先应尽可能提供新媒体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满足农村党员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体技术的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在投入资金进行新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同时注重对教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其次,要考虑到农村学员自身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开展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重视农村学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最后,要重视农村远程教育中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农村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员学习趣味性,主动性。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远程教育课件,让多媒体资源在传播党的知识与思想,引导农民致富中发挥更大作用与优势,为党的建设服务。
浏览量:86
下载量:0
时间: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发展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
目前,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着快速的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全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四个方面对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
1.政治方面
我国政府一直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十二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各级政府对于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是持鼓励态度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将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等工作纳入“村村通工程”。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互联网工程建设的完善,电子商务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市场。
2.经济方面
我国经济虽然处于平稳增长的时期,但城乡差距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建设投资远落后于城市建设投资,从而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依然较差,其现有的网络通信设施很难满足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发展要求,加上农村地区本身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小,因此缺乏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建设和日常运作中。另外,农业生产的周期一般较长,与其他商品的流通周期相比较低,因此更需要一定的资金去支持日常的生产运作。这些因素在某些方面正制约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文化方面
我国有着深厚的农业文明背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长期支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农民不容易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特别是有些基层农村干部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较为落后,这就直接影响到这一事业在基层地区的发展。加上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落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于网络、电子商务这些新兴事物接触得晚且机会较少。这些“先天不足”就使得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有了一定的障碍。
4.技术方面
正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落后的教育水平导致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掌握基本网络技术的农民相对较少。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一直不到位,开展电子商务所要求的基本技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不具备。相较于城市地区各类发达的互联网公司和物流公司,农村地区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另外,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但是这些网站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较低,实用性就大打折扣。每年大量的IT人才流入各大商品销售平台,而进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人才却只有很少一部分,这也十分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大环境还是较为宽松的,政府也在努力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农村要开展好电子商务这一事业,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统筹兼顾,才能走出符合我国农村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道路。
二、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从社会学角度看,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这一行为既是农民自己作出的选择,又是整个社会对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期待。因此,我们可以用社会选择这一理论来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社会选择理论指的是将社会成员的偏好集结成为群(社会)的偏好。例如,投票选举、市场机制等。从形式上看,社会选择是典型的群决策问题,但从更深的层次分析,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选择之间的冲突与一致性的条件”。正是由于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到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事物,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获得了全社会的关注。也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电子商务事业中,才使得互联网经济极大地增长,从而获得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我国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这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的。只有明确了政府的领导,才能统筹各部门和各种有利条件进行有机地结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从资金、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其次,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在基层设立一定的奖励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缺乏了解的农民尝试。另外,要加大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让他们成为农村电子商务事业建设的“排头兵”。再次,政府应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公司和物流公司将业务范围更多地拓展到农村。这样既方便农业产品的运输和流通,也为这些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地方政府可以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合作,加强对农民电商技术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从根本上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和理念,使得他们在实践中由被动发展变成主动投资。最后,要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细则。只有在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政策氛围里,农村电子商务才能顺利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有着时代性、社会性和群体性。从众的选择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的因素条件;党的新农村建设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的支撑点。农民在科学文化上的投入是知识变财富的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党和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拨给、人才技术支持方面的下沉,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
农村居民中绝大多数对银行卡还比较陌生,持有银行卡的农村居民仅限于少数长期在外的年青人,且多用于存取款,刷卡消费较少。
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动力不足
一是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不断收缩,导致农村居民“无卡可用”。农村营业网点的减少,使银行卡离农村居民越来越远,以致多数农村居民“无卡可用”。
二是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开拓动力不足。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较重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较少广泛、深入宣传银行卡,基本还处在“等客上门”的被动营销阶段;出于经营效益的角度考虑,金融机构不愿在农村地区投入太多ATM等自助设备,对于发展特约商户的积极性也明显不足,使得农村居民“有卡无处用”。
手续费率过高影响商户安装
POS机热情随着农村地区发卡量的增长和联网通用的推进,农村地区特约商户取得一定发展,但其数量仍不能满足用卡需要。POS机安装率低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一是目前商业流通领域已进入微利时代,特别是农村地区商户大多经营规模较小、利润率较低,但农村地区商户的刷卡手续费率和城市一致,不仅负担着POS机通信费,还要按交易金额交手续费,增加经营成本、减少营业利润,使得许多商户对安装POS积极性不高;二是由于使用电子货币使商户的经营活动有案可查,使得部分商户偏好现金交易,以降低其纳税基数,故对安装POS有抵触情绪;三是由于各种原因,对特约商户的回访不太全面和及时,不能及时掌握商户的使用情况和POS机具的故障情况,从而影响商户安装积极性。
农村居民对银行卡认识不足,制约银行卡业务发展
一是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保守,多数农村居民对现金偏好心态依然严重,认为银行卡不如存折直观实在,可随时随地掌握账户情况。特别是近年各类银行卡案件的发生使农村居民对银行卡的安全性更表示怀疑,怕使用银行卡会造成资金损失,导致不愿接受银行卡;二是受知识水平低、对现代金融知识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还未对银行卡形成完整清晰认识,多数农村居民把银行卡用于存取款,农村居民的刷卡消费意识欠缺。三是农村居民账户多为小额存款,难以接受发卡机构对银行卡及小额账户实行收费制度,也影响农村居民对办理银行卡的意愿。
浏览量:7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加强重视自身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在管理上,管理人员应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与任务,采用规范的方式实施管理工作。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当地政府应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对当地的农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才可上岗,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让管理人员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与重要性,使管理人员能够重视自己的管理工作,明白自身的职责。
(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管理都需要有一套明确而严格的制度才能将其管理妥善,没有了制度其管理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管理顺序与约束,其管理目的也较难达到。因此,当新农村建设逐渐开始建设后,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与指标,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为了使加快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要随着时代进行创新与改革,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跟随新农村时代改变管理方针,制定一个符合时代和与当地发展相符合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第一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融入经济结构转变农业传统结构,让农业进入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此促进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第二方面是通过加工改变传统农产品外形,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安全,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能够有效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从而拓展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销售量,使产业链不断的延伸,让农产品有跟多的发展渠道。第三方面是提高农业的科技发展,在农业事业中融入科技产品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当地农业的产量,迅速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也使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当地农业之间的竞争力,使得农业经济提高实现高速发展。
(三)重视民众利益,加强完善利益管理机制
经济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民众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人物。在现代许多农村中可以发现,许多农村当地政府在面对民众的诉求以及矛盾时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与当地机制不完善有着很大关联,因此,为了让今后这些现象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政府应及时的完善管理机制,重视民众利益,使民众的权益受到维护,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能够有效的改善民众的矛盾现象,使民众在出现这类事件时既能得到权益的维护,又能快速的瓦解矛盾。
(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经济状况,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为合理与妥善的管理,这些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前,应进行管理能力与知识的培训,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打造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与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管理团队,为了让团队不断的进步,应定期的针对团队中的新管理员和老管理员进行培训,不断的创新管理人员的知识,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符合当前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大多与政府的不重视和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密切关联,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政府应明确的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创新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完善民众利益管理机制和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首先是要做好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应当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监管机制,在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另一方面要对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革新,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始电算化试点工作,同时要重点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其次应当尽可能的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达成这一工作目标需要对农民群众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做好监管工作,现阶段农民群众减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避免负担反弹。在监管工作中,主要是做好资金筹集以及劳动统筹管理,做好农民群众负担检测、负担信访和负担事件的归责探讨,另外还应当组织专门的管理队伍对农民群众负担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后必须确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应当紧密结合现阶段农村地区服务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要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开展好专业合作示范与试点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本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积极总结过去经验做好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另外是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确保工作机制的创新以及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组织形式。
2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农经管理重要性认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确保国家政府方针对农村地区相关优惠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保证优惠政策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及长期执行,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农经管理对于激发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和处理农村矛盾等方面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所以,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强化思想认识,积极做好指导领导工作,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来落实,各级乡镇政府也应当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
(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首先应当推进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构建产权明确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制度,支持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等模式;其次必须要积极树立农村经济发展新理念,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经济结构转变,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说可以推广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在农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支持和帮助农民群众和农村生产企业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最后应当健全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法律法规,比如说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转变来制定出相应的法规。
(三)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必须要依靠管理工作人员来实施,所以我们要做好农经管理,其根本在于加强农经管理队伍的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素质能力以及较高管理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第一应对目前在职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确保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具备现代经济管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第二应当确保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学习;第三应当进一步普及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利用他们的知识能力为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应当保证农经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科学的定编、定岗、定员,保证各个乡镇都配备有专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
(四)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农业现代化程度逐渐提升,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逐渐突出,我们必须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农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外资,才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发挥出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建立一直专业素质能力强、组织稳定的管理队伍,其次应当结合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其中的主要矛盾着手,狠抓土地承包、财务管理以及现代农民培养等工作,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不容轻视,尤其是在相较于城市而言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当下,农村中小学的心理问题复杂严重,亟待实施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师关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业的师资,以期有效地改变农村心理健康薄弱甚至空白的落后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现状
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这方面有个性上的问题,如内向、孤僻、任性、自私;有来自意志品质上的问题,如懒惰、意志薄弱、依赖性强;也有来自情绪方面的,如暴躁、厌学、冷漠等等。
2.交往意识。这方面的心理问题有来自家庭的,如叛逆、依赖心强、不独立、蛮横;有来自学校的,如刻薄、嫉妒;也有来自社会的,如打架斗殴、上网成瘾等等。
3.学习意识。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厌学、逃学、旷课、上课无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二、积极探索有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途径
1.意识先行。要有实际作为,先改头脑,要实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先得让相关人员改变意识,从观念上加以转变,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育行政领导要有意识。教育行政领导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从而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并且从物质、师资等软硬件上加以配备及完善。第二、强化学校相关负责人的意识。学校相关负责人要提高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也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课堂,而不仅仅是课程表上欺上瞒下的一个象征性的文字符号。第三、教育者要有意识。教育者要能够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使自己走向专业化的心理教育的道路,丰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注重心理训练的实践以及案例的反思总结,这也是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坚实而有效的一步。第四、家长要有意识。在这一点上,学校是家长产生意识的助推者。学校应适时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尤其对于留守学生的监管人而言,无论定期举行家长会或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背景,还是有关训练心理发展的活动、方法都要与家长进行讨论,进而制定方案。
2.行动跟进。第一、做好专业教师的培训。学校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大投资,在本校培养至少一名专业的心理教师。第二、做好各学科教师的延伸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及训练的方法,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教育行为。第三、做好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师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愉悦的心境,和稳定平和的情绪投入到教育中去,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第四、做好评价工作。学校要建立包括各学科教学成果、师生的情感体验、健康水平测试等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第五、做好各学科的渗透性教育。各学科教师要打破学科概念,发掘本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适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第六、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角色,他既是管理者,又是陪伴其成长的朋友,与学生的交往最为密切。因此,班主任的工作一定要勤、细、实、巧,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根据不同学生地不同心理问题,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
3.文化陶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高尚地各种文体活动,演讲比赛,团队活动,给学生心理发展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并可通过橱窗、板报、专栏、手抄报等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的校园文化环境,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促进其活动能力,集体生活与人际交往能力。
4.爱的滋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爱当做心理教育的催化剂、灵丹妙药,你会发现走进学生心灵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社会、学校、家庭的爱的教育资源,实施爱的教育,营造爱的氛围,让感受爱与奉献爱成为每个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每个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之,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急需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从无到有的工作,之后不断的健全与完善,使之在农村中小学加以推广与普及,这样才能给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份关注,一份希望,也才能给无数农村学生以一份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现状,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相互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发展尤为关键。本文主要从对学生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工作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认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观念与心理发展还不十分成熟。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有一定的重要性。首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必将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如果小学生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工作,能够使教师明白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不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把违纪行为当成是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能使教师更好地教育学生。
(二)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一般都采用知识传输型教育模式。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将心理教育引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可以采用宣泄法、疏导法等方法,改变以往简单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工作。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角色为学生疏导心理上的问题,才能够使学生放下心里的包袱,主动接受教师的德育教育。
二、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现状
首先,关于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工作缺乏一定的方法指导。由于二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必须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找出两者的共性特点,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其次,对于不同学科的整合人才相对缺乏。比如一些学校负责德育教育的是政教处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对心理学的知识了解甚少,而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对于教育学方面也是缺乏一定的研究,而一些德育工作者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教育实践,尽管有心理学的基础,但是他们不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最后,当前的德育工作与心理教育的整合缺乏良好的环境支持。除了部分教师,一些家长以及校领导也都未能真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从而阻碍心理健康知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发展。对于当前现状,需要经过长期的改革以及思想方面的渗透,使整合工作得到最大化地合理实现[1]。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重要举措
(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在实践上的整合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首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在课程上进行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教师可以把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之中。例如,首先,可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等放到相关章节中来;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利用相关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分析;最后,学校还可以大力开展一些心理指导课程、道德事迹褒奖等相关知识讲座,大力宣传道德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2]。
(二)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加以整合
每个人都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它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因此,要想很好地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状况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此来指导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通过与家长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二者的整合
学生的成长活动离不开家庭与学校这两个载体。因此,将二者整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应该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掌握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如父母之间是否和谐,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态度如何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几次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心理与德育教育方面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举行亲子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教师更加了解父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心理与品德进行教育与指导[3]。综上所述,实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实现二者的整合需要教师、家长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婷.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9-21.
[2]谭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1(36):564-565.
[3]磨丽萍.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交通职业教育,2010(2):87-89.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