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语言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摘要: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人口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保持劳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相适应;有计划地调节人的生产必须要保证人口的增长和每年的平均消费量成比例的变化;劳动人口的素质要和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地区内的人们,形成特定的社会关系,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和主体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两种生产理论;人口问题;人口均衡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把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联系起来考察,揭示了人口问题和人口规律的社会历史性质,对现阶段我国人口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与和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制定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两种生产理论是马恩借助摩尔根等人提供的早期人类社会的材料,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做的新的阐释。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它的作用首先表现在解决人的基本需要上,然后才能成为工具供人使用,也就是说生产物质资料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各种需要,包括基本需要,也包括解决生存问题以后的生活。“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面貌和发展,也决定着人自身的生产发展速度和数量,以及人口的质量。“假如不扩大生活资料的基础,人类就不可能繁殖到那些不生产原有事物的外地去,更不可能能够最后繁殖遍于全球;归根到底,假如人类对事物的品种和数量不能绝对掌握,就不可能繁衍为许多人口稠密的民族。因此,人类进步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新纪元大概多少都与生活资源的扩大有着相应一致的关系”。物质资料的决定作用还体现在生产者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因为这一过程既是从自然环境提取生产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产生废弃物返回环境的过程,“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物质资料的最终决定作用要求人口的生产必须要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一致。从一个家庭来看,家庭的收入调节该家庭的人口生产,但是从整个社会看,由于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此,人口生产得以实现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应是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育。劳动年龄人口和生产资料,“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的要素”,“凡是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而且必须要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使两者能够相互协调发展。也就是说,“生产资料的数量与规模,必须足以使这个劳动量得到充分利用”,否则,“劳动就得不到利用”,进而存在过剩人口。可见,人口的生产必须考虑到作为生产者的劳动人口数量和构成,要与当时社会所拥有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相适应,满足“使劳动力人均产出达到最大化的劳动力需求总量”这一真实需求。
二、人口生产得以实现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就是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育。但是,人类自身生产反过来对物质资料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一方面,人通过他人生命的生产为社会创造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另一方面,人自己生命的生产所产生的需求又是推动物质资料生产的动力之一。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又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使用者和变革者,没有人的生产,就没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人的需要和消费又是推动物质资料生产的动力之一,物质资料生产的规模、数量、质量和发展方向是与人的需要和消费分不开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又将社会生产概括为“物质生产”和“消费生产”。在物质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劳动者通过消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创造物质财富,在消费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劳动者通过消费物质财富,生产出劳动力。生产和消费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如果人类自身生产不能得以实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如果人口的生产超过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所能提供的物质产品,那么人口便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相反,它会使社会发展缓慢,甚至会停滞不前。
从这一认识出发,1881年恩格斯在给考茨基的一封信里,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有可能也有必要以及如何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进行有计划调节的思想。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无论生产和消费都很容易估计。既然知道每一个人平均需要多少物品,那就容易算出一定数量的人需要多少物品”。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私有制,社会生产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不可能协调发展,可是,“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而“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节那样,同样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节,那么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做到这一点”。共产主义社会对人口的调节,一方面要使“生产资料的数量与规模,必须足以使这个劳动量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则要控制作为消费者的人口总量必须同社会所拥有的消费资料总量相适应,这样才有可能使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互协调。
人口质量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体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不仅要在数量上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其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都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发展的自然基础,而智力发展状况则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同时也是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条件和指导因素。正是由于主观因素的参与,由于掌握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的高素质主体的形成,才日益做到将那些客观存在的、但又不适合人类生存需要的或者满足不了人类生存需要的自然改造成为能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充分需要的自然,“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于是,“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人口的生产不仅包括参与生产的能力的生产,还包括调节自我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能力的生产,于是,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文化道德修养的提高,就表现的极为重要。
三、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地区内的人们,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在人类文化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人的活动空间范围非常有限,“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活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与人口数量。对劳动力数量和人口数量的追求“正象单个蜜蜂离不开蜂房一样,以个人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这一事实为基础”,形成以家庭、氏族、公社等人群共同体为主的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社会没有能力为社会非生产成员提供更多形式的赡养途径,年老体弱者一般由家庭成员进行照顾。社会风险的承担主要是以个人、家庭或氏族的方式为主,尤其是家庭,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的组织细胞,始终承担着老弱病残群体的保护职能,因而是工业社会之前社会保障的基础环节。
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起来,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更新,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崭新的文明时代,人的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打破了从前血缘关系与地域关系的狭隘性,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更,“几乎农业中的所有劳动都用牧畜代替了,几乎工业中的所有工序都用机器代替了人”,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不同于传统自然经济形态的社会风险渐渐形成并进一步累积起来,大路上络绎不绝地过着成群结队被人从工厂赶出来的乞丐,家庭成员应对风险的保障机制由从传统过多依赖于家庭过渡到个人与国家、单位甚至其他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责任分担机制,政府为主体的济贫行为成为主流,个人风险由社会分散承担。资本根据自己的剥削需要,为补偿意外事故对自己所造成的损失,要求供给社会保障,以“调节劳动力本身的生产,即受资本剥削的人群的生产”,从而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满足自己对剩余价值的最大追求。“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达,人口生产在有计划地宏观调控下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均衡协调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完全为人类所用,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国家保证所有的工人都有生活资料,并且负责照管丧失劳动力的人。”国家的公民不仅享有无需担忧的工作保障,而且其生老病死和家属的健康与生活也都享有绝对安全的保障,人类实现真正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经济全球化下的人才竞争需要人才具备较强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则是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实行多年,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学生的听说能力仍有待提升。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与手段不一致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英语人才,但是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说,大学英语尤其是公共英语主要还是听说教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手段还是以前应试教育那一套,导致学校只重视四、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本文试图从语言学习的沉浸式、动态浸入法的角度给出这一症结的解决方案,并提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和方向的建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跨语言交际能力,在当今世界发展大环境下,英语已经是地球的通用语言,商业活动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为谈判语言,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发展环境,将大学英语教学立足于实践,面向经济全球化,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成果,为我所用,主要消化吸收,注意其中的文化差异,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英汉双语能力的对称培养。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的情况是汉语和英语能力的严重不对称,这制约了他们能力的发挥,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忽视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大量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无效率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我们主要是强调听说能力,高要求的就是翻译能力,尤其是口译,其中口译又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大学英语教学不是很强调翻译能力,当然,如果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双语能力的对称培养,翻译能力也会这一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沉浸式语言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将整个教学环境浸泡在双语环境中,而并不是传统的纯英语环境,注重英汉能力的双向培养,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会产生更为有效的作用。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沉浸式语言学习法的应用。沉浸式语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是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一个给定的封闭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一切的交流学习全部使用单一语言,即目标培训语言,在这里就是英语,从而暂时性地切断学生大脑中汉语的思维逻辑的影响,达到短时间内养成目标语言的思维模式、进行流畅的跨语言交际的效果。
国外多年的语言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了沉浸式语言学习法的高度有效性,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应用沉浸式语言学习法进行语言的教学工作。尤其在那些移民国家,如何让新的移民快速学会新国家的官方语言更是促使了这一方法的高度普及。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样可以应用沉浸式语言学习法。但与西方英语语系国家情况不同,中国学生长期生活在汉语环境之中,难以构造一个完全封闭的英语语言环境。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学生中英双语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以汉语为主要交流工具的语言大环境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学构造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能力的教育。一方面,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用雅思、托福等英语国家考试模式代替国内现有的公共英语考试;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师资,逐步实现高校全面“中英双语教学”,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通过经济资助或奖励的方式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实行全英语教学。如此,既可以构建类似封闭的英语语言环境,也有助于实现国家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二)科技助推沉浸式语言学习法的应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非英语国家实施沉浸式语言学习法提供了便利。比如,Rosetta Stone 软件公司根据动态浸入法开发了著名的语言学习软件,并且在美国各个部门以及世界其他各地得到很好的应用,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指导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每所大专院校都有自己的听说教程,并且普遍将其和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分开设置教学,普遍的情况是只对听力能力方面比较侧重,却严重忽视了它的对等面:说。其实,听说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即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如果我们只有大量的输入,而没有及时的输出的话,便不可能有效完成对语言学习的充分内化、消化吸收,这就像电脑一样,要适时地清理,才可以运行得更加流畅。我们也必须有适量的输出过程,否则就会出现下述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当大学生遇到外国人求助或者是打招呼时,他们可以听得懂对方意思,但就是不会说,不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用英语说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对教学中的这一突出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否则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价值问题就会遭到质疑。
Rosetta Stone提出的动态浸入法的语言学习理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语言教学重视语法的特点,将图片、动画、声音、文字,充分利用联想的方法将学生充分融入到此学习过程中,同时省去了枯燥的语法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这在当下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是很难做到的,通过大脑的触发式记忆,学生可以主动地去记住学习的东西,这一过程并不是强制的,通过对直觉和潜意识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可以将学习外语练成后天的本能和反射,将大脑浸入到英语学习的小环境中。听、说、写、译的有机融合,尤其在说的这一方面,该软件为学生提供了语音矫正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改善口音,说出地道的外语。
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有所欠缺,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国外沉浸式语言学习法为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要推进沉浸式语言学习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还需要其他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支持。
第一,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即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不应为考试服务,而要面向实践,面向国际,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服务,这应该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我们要持有高度开放的态度,紧跟西方先进教学成果,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语言教学工作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尽量少走弯路,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节制的改进,也不可全盘照搬照用。
第二,我们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注重消化吸收,组织国内专家进行充分论证,然后进行试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的语言实验室,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并可以考虑和职业化教育机构合作,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充分考虑当今社会需求,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时候融入进去。我们要尤其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工作,只有输入是不会掌握一门外语的,职业化培训机构可以很好地帮助学校解决这一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必须兼顾社会需求,关注社会需求对英语的要求是我们在工作时很容易忽视的一项工作,这样会产生很多问题,很典型的就是闭门造车,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就失去了实践依托。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语言教学工作的先进成果,大胆引进,大胆创新,为我所用。语言教学工作要更加职业化、专业化,要有更明确的分工,同时又要注意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整体联系,营造良好的语言微环境,在现在的条件下,想让全民学习英语这似乎很难,但是想在给定条件下营造出语言微环境还是可能、可以实现的。
第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科学的评估体系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能够引导高校英语教师积极贯彻国家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针政策,从而加快英语教学改革步伐,提高教学效果。科学的英语教学评估体系要从长远考虑,把教师个人利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和国家英语教学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调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共同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而努力。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听说读写能力上去了,考试方面自然也就不用担心,有不少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提高所谓的公共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这是本末倒置的,不理智的做法,在学校的教学评估方面,不应该将四、六级的通过率给的权重过大,导致很多老师的教学工作放不开手,始终为通过率束缚。
第四,重视师资建设、创造条件提高高校教师英语语言能力。“名师出高徒”,要想推行中英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首先就需要有英语语言能力过硬的师资。要鼓励高校教师利用留学、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自身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这也是在国内构造近似封闭英语语言环境、推行沉浸式语言学习法的根本性前提。
浏览量:7
下载量:0
时间: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首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这门边缘性学科。 它主要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力量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它强调的是语言在社会中的语用,瑞士著名学者索绪尔(Saussure)则指出,语言是一套建立在社会约定基础上的符号系统,而“建立符号系统是为了集体,正如建造航船是为了大海。”同时,它对检验语言、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起着一定的作用。
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最基本的就是语言的可接受性。例如在称呼,问候以及谈论某个话题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可接受性。比如,在讨论称呼的时候一般有三种不同情况。1.直呼其名。2.称号加姓。3.只用称号。当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和熟悉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一般对对方直呼其名。比如说Smith,,Marry等等。而不会用Mr.Smith,或Miss-Marry,这样太正式,显得有距离感。当在非常正式庄严的场合,如会议等,称呼某个人就得用称号加姓,例如Mr.Smith或Miss-Marry。而如果直呼其名则显得太随意,也让别人感觉没有被尊重。当我们还不知道别人的姓的时候,我们称呼他人一般用Sir或Miss,Madam等。此外,某些职业的名字也可以用来称呼人,例如doctor,professor等等。但engineer,driver等一般不能用作称呼。然而,在中国的学校里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学生称呼老师为teacher,比如说学生见到老师时用good-afternoon,teacher.这只是把中文式的称呼生搬硬套的翻译成英文。其实在西方国家的学校学生称呼老师一般就用一个简单的Sir或者Miss就可以表达。当我们在向外国人表达问候的时候是不能用中国式的问候的。Have you eat?Where are you going ?这些问候会让外国人感觉怪怪的。而在西方的表达习惯中一般用Hello,Hi等,还会用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等。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只注重语言形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不能够正确的运用相应的语言。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教学生注意在不同的语言场合运用相应的可接受的和得体的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应该再把所有的重心放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上,教师教学生如何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正确的运用语言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今后的语言应用做准备的。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重视语言教学,也就是以语法结构为纲,以语言体系为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考核方式也只是限于孤立的单句,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就算合格。结果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高分低能。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人们也逐渐开始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这一理论由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在1971年首先提出来。海姆斯认为语言“有运用规则,否则语法规则就会没有意义”。但是很多人在提倡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另一方面完全放弃语言教学。但是这样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学生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何来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但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一般是以语言知识为基础的,所以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同时进行,无所谓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
在社会环境中语言环境千变万化,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总的来说,语言变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正式的。第二,非正式的。第三,共同核心的。“正式的语体指的是语音、词汇、语法及书写等各方面都十分正确规范与标准的语言。它包括书面标准语和礼貌或高雅语。正式语体可出现在书面形式中如各类文件,法律条文、合同句各类文艺作品等,也可出现在口语中,如演讲、报告、新闻报道等”。通常在表达正式语体的时候发音,语法等都是正确无误的,而且语速一般比较缓慢,发音清晰。非正式语体指的是在不是很正式的场合运用是语言,一般情况下,语音,语法,词汇等都不是那么的标准,甚至有时候还有错误。但是在非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意思的表达。这些非正式的场合包括朋友家人之间的谈话,便语或俗语等等。最后,“共同核心指的是各种语言变体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共同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拼写成份,它们是构成各种变体的主体,是使用某一种语言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实验哲学在思辨的大本营里崛起,星星之火正在以燎原之势发展,而在实证的穷境里寻求喘息的理论心理学应从中获得哪些启示?着眼于理论心理学的困境,结合实验哲学的新发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实验哲学对现代理论心理学研究具有的意义和启示。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实验哲学的兴起对理论心理学的意义与启示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哲学的兴起对理论心理学的意义与启示
实验哲学是近年内在哲学学科领域内新兴起的一股研究浪潮,在哲学界反响强烈,提倡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与视角去看待和探究古老的哲学问题,以期获得新的结论和启发。理论心理学与哲学同根同源,它保持着传统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因为该研究方法的非经验性,在发展的道路上受到非难与阻碍。哲学领域内出现了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反叛,这对于理论心理学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何借鉴?本文旨在分析实验哲学运动的新发展对于理论心理学未来研究的意义和启示,为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引入新的研究契机。
近些年来,由一批年轻的分析哲学家所掀起的新兴变革运动正在哲学界兴起。他们脱离传统哲学的研究方法,不再单纯依靠“扶手椅上”的单纯思辨方式继续形而上的哲学,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哲学研究,对于一些基本的哲学命题进行实验分析。同理论心理学的产生一样,实验哲学的发展壮大也是受到了哲学发展进程中内部局限与外部发展的矛盾相驱动。
内部局限是指哲学领域内的传统研究方法在其有效性上存在着很大限制,因为“我们存在于一个纷繁万变的世界中,人类创造的概念系统也是庞杂的,若不借助于外在的经验或物质条件,单凭有限的想象或逻辑推理,往往难以驾驭概念系统的复杂性”[1],因此哲学迫切需要方法的革新。于是哲学家们需要寻求一个更为综合的研究道路,凭借实证方法探究人类对传统哲学议题的真实想法的实验哲学就担负起了这样的使命,实验哲学家们结合了实验心理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探讨人类直觉问题背后的心理模式与认知机制。
外部发展是指其他学科发展带来的促动。哲学的研究内容很大部分是探索人自身问题,这些问题也受到了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关注,他们从技术层面对这些问题予以新的解释和突破对于哲学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就是一个促动。哲学需要保证其学科的竞争力就需要用更加整合的方法对趋势下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释,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另外诸如概率论、统计决策论、博弈论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为实验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合适的工具土壤。
在诸多因素的促动之下,哲学家们开始使用科学的武器重新探索古老的哲学议题,以期脱离传统哲学研究沉寂的氛围。
近年来,实验哲学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现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相应地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实验哲学实验室――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哲学实验室有意大利Pavia大学哲学系的计算哲学实验室、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哲学系逻辑与体验哲学实验室、美国Arizona大学哲学系体验哲学实验室等,其研究课题也都颇具代表性[2]。如美国Arizona大学实验哲学实验室关注的是认知直觉、规范学习、自我概念等议题的研究;耶鲁大学的实验哲学实验室关注的是非道德问题的道德判断影响因素、自由意志的直觉等问题。
在上述代表性的实验哲学研究当中,是采集普通人所持有的直觉数据来统计分析问题答案,但哲学的探究并非是寻求关于事实到底“是什么”的答案,而是需要指出或纠正流行的谬误,寻找“应该是什么”的解答。统计数据只是用某种方式帮助我们获悉事实,而这些事实经过一些转折,再对哲学探究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实验哲学的结果对哲学理论的影响是间接的,或者说是“黏合剂”与“指路标”的作用。
实验哲学在思辨的大本营里崛起,星星之火正在以燎原之势发展,而在实证的穷境里寻求喘息的理论心理学应从中获得哪些启示?着眼于理论心理学的困境,结合实验哲学的新发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实验哲学对现代理论心理学研究具有的意义和启示。
(一)方法论的转向
实验哲学的兴起,本质上来说是对哲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新,是哲学与科学的进一步结合,体现的就是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转向。
面对一贯运用思辨方法、逻辑研究来论证,全凭直觉经验度日的传统哲学,实验哲学首先挑战的就是其对于直觉知识的过分依赖,通过实验分析对哲学思想有更深刻的洞察,使原本晦涩、模糊的哲学问题更加具体、清晰,正体现了实验方法的强大竞争力。也正是这种优势,促使了哲学家研究方法论的转向。
有鉴于此,理论心理学也正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狭隘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也不应是激进的相对主义方法,而是“在推进理论型知识的研究基础上,寻求理论的同一性。这是更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同的方法”[3]。具体来说就是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在当前的理论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的发展中:第一,须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评价体系;第二,重视学科间的综合,创建一种“整合的心理学模式”;第三,要不断的寻求和掌握新的方法技术,为研究提供新视域,新观点。
(二)探索融合之路
实验哲学作为一个方法论层面的变革运动,对其最大的争论也必定集中在哲学这个领域内这样的方法论改变是否必要和正确。有人质疑这样的变革是将“做哲学”变成了“做心理学”,是“越俎代庖”。但支持者认为,哲学并没有忘记它的终极使命,使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是寻求老的争执问题的新解,是启发新的问题去思考,它是一种对新时代发展和繁荣哲学的有益探索。这样的良性创新,提示我们重视在理论心理学的发展中探寻一条融合之路。
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向来存在着许多难以平衡的分歧争议,经由实验哲学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到这其中也隐含着某种建设性发展的可能性。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与新的研究范式存在着难以轻易跨越的鸿沟,但这些冲突、矛盾都是正常合理的,“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论来说,冲突具有潜在的建设性意义,这些冲突通过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而得到解决”[4]。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一方面,具体的工作需要依据充足的实验资料,而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需要形成概括体系化的理论假设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也在逐渐面向那些经验性的工作中所蕴含的形而上问题。
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问题,基本上都具有深层次和高难度的特点。而无论是运用实证来研究还是借助理论来研究,多类型、多层次的研究主题都普遍面临着如何把研究深入持续下去的难题。这就要求心理学家不仅需要依赖实证的研究范式,更需要有理论的研究纲领来指导研究。理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是“促进心理学向譬如物理学中的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物理学、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那样的态势迈进”[5]。
心理学迈入到了一个迫切需要提升学科整体理论研究的新阶段。“现代心理学从来都不缺乏实验的资料,通过多年的发展,心理学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素材、模型等,但如何将这些零乱的资源合理统筹起来,构建成可用的框架体系,正是理论心理学工作者需要努力的。”[6]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验哲学的展开是为了寻求一致性的解答,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实践的要求。哲学是关于“应该是什么”学科,它在寻求关于人类本质“最好”的解答,而这种“最好”离不开对实际的讨论,什么样的“最好”对现实才有最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引入实证的方法是势在必行。
缺乏事实基础的理论,就像是沙滩上的建筑物一般容易倒塌;而缺乏理论依据的事实,则像是杂物间里凌乱的材料一般无法建造科学的大厦。纯粹的理论研究是空泛的,是没有说服力的。理论心理学家只有并重实践性的研究,才能以科学的精神,掌握到科学心理学的脉搏,才能客观的指导实证的研究。因此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努力寻求关于实际的理论,希冀对实践的开展有所助益或指导。我们不断提出理论,不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终只为创立更好的理论。“好的理论应该是在社会实践中更有解释力,预测力和效力的理论,甚至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7]。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也与实践密不可分。从理论心理学的内容范围看,研究实践问题本就是理论心理学的分内之事。心理学理论既包括元理论,也包括与具体实践相关的实体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理论心理学的最终发展目标应该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应用性的问题。理论心理学研究者应当关注实践问题,更应当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以使理论研究趋于完善[8]。
实验哲学运用实证的科学方法来重新审视传统哲学问题,开拓了研究哲学问题的新契机,扩展了传统哲学研究的疆域,推进了当代哲学研究的变革与发展[9]。理论心理学如何参照实验哲学的经验,继续推进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进步,促进心理科学的成熟?我们从实验哲学的兴起与发展中所能借鉴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学科整合范式融合的发展观念。我们相信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最终与理论的研究范式会走上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我们也期望在心理学界能够形成一种“理论的自觉”,营造一个是与心理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学术氛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通过遗忘规律可以一目了然。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遗忘规律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人们将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编码和处理后输入大脑,形成记忆系统。人类巨大的记忆潜力没有被挖掘,这就牵扯到遗忘的问题。语言学习效果的好坏和个体记忆水平、遗忘程度息息相关。对英语学习者而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离不开牢固的记忆系统,要求学生和遗忘作斗争。
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记忆学家艾宾浩斯曾运用无意义音节的组合探究遗忘规律。他发现记忆保持的数量和时间间隔有着一定的联系:接受新知识的第一天内,如不加以复习,记忆内容会遗失70%;第二天后还剩下20%;从第三天起,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逐渐趋向平缓。可见,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接受新知识的短时间内是巩固记忆的黄金时间。
1.2 痕迹衰退说
痕迹衰退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此后,桑代克通过试误实验,指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桑代克强调个体的反应是不断刺激的结果。如果某种刺激不断强化,记忆痕迹更加清晰;反之,记忆痕迹逐渐衰退。可见,对新知识的不断回述、再认、巩固能防止记忆痕迹的淡化,“温故知新”是巩固记忆效果的良方。
1.3 干扰说
部分心理学家认为,随着新知识输入数量的不断增大,知识之间容易产生干扰,相互抑制,内容上也会发生混淆。根据干扰产生的原因,人们将其分成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先前所学知识之后所学内容的影响,而倒摄抑制则是最近学习的内容对开始所学知识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证明,记忆内容的干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相似性、记忆时间的间隔、知识呈现的位置。
1.4 压抑说
压抑说由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佛洛依德提出。压抑理论认为,能引起人们积极情绪的内容很容易被人们记住;遗忘产生的原因正是人们不愿回忆令他们痛苦悲伤的经历,而压抑则把个体主观排斥的内容隐藏,不让它在意识中出现。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处于自愿状态,记忆活动不存在外在压力,则大脑活跃、兴奋度高、记忆效果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出“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发得到国家重视。接收专科层次教育的高职学生普遍入学分数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问题:学习动机不明确,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过程被动,缺乏自律;学习自觉性不够,容易分心;对自身学习缺乏信心,厌学情绪浓烈。
关于英语学习,很多学生抱有错误的观念:英语枯燥乏味,和所学专业不相关。这种“工具型动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英语逐步成为开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钥匙,对英语掌握的熟练程度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英语学习直接关乎高职学生的就业。
3.1 科学安排材料
对记忆材料的合理安排,可以体现在位置、内容、时间间隔三个方面。就材料出现的位置来看,分段记忆比集中记忆的效果更好,研究发现,长篇累牍的记忆往往以牺牲中间部分为代价,效率低下。学生应当避免过长时间连续学习,科学地根据记忆线索分阶段学习,劳逸结合。
排列相近的各材料内容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这一点启发教师教学内容安排上,尽量避免相近内容的高频出现。而阶段性学习中,教师应总结或启发学生归纳新旧知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避免干扰抑制。
就学习时间间隔而言,如果学习材料之间有足够的间隔,大脑就有充足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处理;如果学习材料之间间隔不足,大脑无暇处理信息,新旧知识间就容易相互干扰,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输入频率,以科学的节奏吸收新内容。
3.2 过度学习和及时复习
根据心理学家苛鲁格的实验,150%的学习程度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记忆保持。
及时复习也是加深印象的有效途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先快后慢,呈负增长型。为了有效巩固记忆信息,复习频率应当与遗忘速率相对应,先密后疏,确保将瞬间记忆转变成永久记忆。
3.3 精细加工记忆材料
在记忆过程中,信息的输入至关重要。乌申斯基说过,教师要使学生牢固地记住知识,就应该调动学生的各处感官:眼、耳、肌肉,努力地参与感觉,加深印象。高职学生在记诵单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眼看,还要口读,手动,联想,让信息通过眼、口、手、心等途径精细加工,丰富信息输入的途径,加深印象。
3.4 提升学习动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大脑的思维,而思维是记忆和学习的关键动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了解英语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的;此外,教师真诚的鼓励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通过对不同流派遗忘规律的分析,并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果:(1)科学安排教学材料,把握知识传输的时间间隔;(2)引导学生及时复习,过度学习;(3)在知识输入过程中精细加工记忆材料;(4)提高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忠诚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在营销时,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作为主要诉求点,不仅仅将顾客的需求作为营销侧重点,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让顾客在自己的产品上产生一种习惯和感情。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客户忠诚营销理论对我国企业实践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 :客户忠诚营销理论是当今营销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的理论,它是企业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哲学的完善和发展;客户忠诚营销理论对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开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在此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客户忠诚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忠诚度
客户忠诚营销理论(Customer Loy?鄄al,CL)是在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企业形象设计理论(Corporate Identity,CI)和80年代的客户满意理论(Customer Satisfaction,C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内容可表述为:企业应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目标,有效地消除和预防客户的抱怨和投诉、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促使客户的忠诚,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质量价值链”。
客户忠诚是指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依恋或爱慕的感情,它主要通过客户的情感忠诚、行为忠诚和意识忠诚表现出来。其中情感忠诚表现为客户对企业的理念、行为和视觉形象的高度认同和满意;行为忠诚表现为客户再次消费时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重复购买行为;意识忠诚则表现为客户做出的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未来消费意向。这样,由情感、行为和意识三个方面组成的客户忠诚营销理论,着重于对客户行为趋向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活动的开展,反映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中的竞争优势。
具体来说,表现为下列内容:
(1)客户忠诚是指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多次表现出来的对某个企业产品和品牌有偏向性购买行为。
(2)忠诚的客户是企业最有价值的顾客。
(3)客户忠诚的小幅度增加会导致利润的大幅度增加。
(4)客户忠诚营销理论的关心点是利润。建立客户忠诚是实现持续的利润增长的最有效方法。企业必须把做交易的观念转化为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观念,从仅仅集中于对消费者的争取和征服转为集中于消费者的忠诚与持久。
客户忠诚度是客户忠诚营销活动中的中心结构,是消费者对产品感情的量度,反映出一个消费者转向另一品牌的可能程度,尤其是当该产品要么在价格上,要么在产品特性上有变动时,随着对企业产品忠诚程度的增加,基础消费者受到竞争行为的影响程度降低了。所以客户忠诚度是反映消费者的忠诚行为与未来利润相联系的产品财富组合的指示器,因为对企业产品的忠诚能直接转变成未来的销售。
2.1 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在现代营销活动中,营销观念是企业战略形成的基础。客户忠诚营销理论倡导以客户为中心,提示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关注客户对企业的评价,追求客户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完善和发展。客户忠诚营销理论要求企业将客户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对企业的客户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借助于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应用,获取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将之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基础。实践证明,倡导客户忠诚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将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以体现。如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导入客户满意观念,2000年末将其提升为客户忠诚。他们首先在企业内部开展内部营销,使内部客户满意,这是因为要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首先要让内部客户满意。然后从电梯这个特殊产品出发,以用户满意的合同为主线,从产品设计、制造、安装到维修、持续跟踪、落实用户各项需求;其次,从用户需求导入,实施质量功能展开(QFD),并列入公司方针目标,通过定期的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调查,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质量特性,从而创造客户持续的忠诚。目前,上海三菱电梯的产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等多项经济指标连续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榜首。
2.2 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客户忠诚营销的实施工作是企业的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要求企业建立以忠诚度为基础的业务体系,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进行以客户为核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的销售自动化、市场营销自动化、客户服务三大领域中实现客户关系管理,它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将会带来影响。同时,客户忠诚的实施也是对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的挑战,它要求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便于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开展的畅通的信息传播体系,改变以往那种相互分割的状况,使组织能对客户的信息做出迅速地反映。
2.3 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在客户忠诚营销理论中,客户的涵义是广泛的。它不仅指企业的外部客户,也指企业的内部员工。客户忠诚一方面是要追求外部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要追求企业员工的忠诚。从某种意义上说,员工的忠诚具有重大作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通过员工的行为传递给客户的,一位对企业有着较高忠诚度的员工,无疑会努力用自身的良好行为,为企业的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从而感染客户,赢得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因此,在企业中倡导客户忠诚观念,对员工实施关怀,给员工提供展现个人能力和发展的空间,会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2.4 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诚信”建设
以客户满意为起点,以客户忠诚为经营活动的目标,就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令公众满意的物质财富。同时,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的贯彻,可以带动企业建立起诚实守信的经营机制,增强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从而杜绝各种制假售假、欺瞒诈骗的违法行为,为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发挥积极的作用。
(1)把客户忠诚营销策略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起符合顾客价值最大化战略的组织系统,并且按照这一要求来具体组织企业的全部经营、开发和生产活动。这就要求调整企业各相关组织机构、部门、环节的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考核制度,形成整合和集成的团体精神,突出管理者和员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此外,企业要在发展战略框架内进行提升客户忠诚度的规划,作出比较长远的、分为几个可操作阶段的长期规划很重要,从一些可以或需求迫切的领域着手,循序渐进,力争最好的效果。作为项目的实施者或未来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将已经形成并得到企业内部一致认同的明确的远景规划和近期实现目标落实成文字,明确体现业务目标、实现周期、预期效益等实际内容。
(2)重在强化消费者的行为,找出客户忠诚者,正确识别客户价值。客户忠诚营销理论着重“强化”对消费者的行为,销售后的营销行为与销售前的营销行为一样重要。对客户忠诚营销者来说,销售不是营销的最终目的,销售是建立客户忠诚的开始,是把企业产品购买者转化为企业品牌忠诚者的机会。
找出客户忠诚者,正确识别客户的价值对企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客户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客户对企业来说并不都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此相适应,企业提供的服务也应因人而异。然而,许多企业给客户提供何种服务的决策依据却没有考虑客户的忠诚程度和价值,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错误的对象,极大地浪费了企业有限的资源。因此企业需要识别客户,区别对待。
为了掌握客户消费的行为,应该建立详实有效的顾客资料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来追踪顾客的交易情况,并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展广泛地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可以有效地度量顾客的忠诚度。企业和顾客接触点决不应该来自单一的顾客和服务人员的联系,这种狭窄的接触会使企业易于受信息失真的干扰,并产生不准确的判断。只有通过完善的客服系统,加强与顾客的交流,珍惜与顾客建立的感情,才能真正倾听到来自顾客的声音。找出品牌忠诚者后,一切营销努力都要围绕着他们来开展。
(3)摆正广告与促销之间的关系。广告与促销之间应该协调一致,而不要互相矛盾,广告与促销的目的都是为了利润的增长,如果把太多的营销努力放在价格促销上面,虽然会获得销售的增长,但是会损害品牌忠诚。同时要明白,销售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利润的增加,有时还会伴随着利润的下降。客户忠诚营销的目标是获得销售和品牌价值的同时增长,这是保证持续利润增长的唯一途径。市场竞争中,单纯追求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只能给企业甚至于行业带来恶果,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客户忠诚和品牌形象的价值,不能以损害客户忠诚为代价来获得销售量的增加。要时刻牢记,创造利润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任何以丧失客户忠诚和利润增长为代价的促销活动均不足取。
广告的最主要目标不是为了促销,应该树立正确地广告价值观念。广告在建立客户忠诚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研究表明,2/3的成功广告的效果是增客户牌忠诚。可见,广告的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加强现有消费者与企业产品的联系,强化其对品牌的信任,使之成为忠诚消费者。因此,不能再将广告作为游离于企业目标之外的单纯的增加销售的灵丹妙药,而要注重广告对客户忠诚所起的重要作用。
(4)定期开展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调查及其评估。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高的公司都大量投资于如何了解顾客需要的变化,时时刻刻追踪了解顾客的需求和不满,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调查应定期反复进行,调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策略的各个方面,并对企业的盈利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贝因咨询公司的顾问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文章中所言,顾客流失率为零的企业其盈利性极高。他们认为,如果顾客流失率降低5%,那么信用保险企业的利润将增长25%,银行企业的利润将增长85%。非常明显,顾客的终身价值是巨大的,企业因以零顾客流失率为目标,而定期开展的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调查及其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 鲁江,葛松林.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J],2002(2)
2 程桢. 浅论品牌忠诚营销理论对我国营销实践的指导作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5)
3鲍勃·哈特利,迈克尔·W·斯塔基编;张永译.销售管理与顾客关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客户忠诚营销理论对我国企业实践的启示】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能力也不断增强,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突出老师的作用,对学生学习音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针对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启示进行研究,通过对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介绍和分析,以求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 多元智能结构理论 启示
对于复杂的音乐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学生和老师不不断的学习,老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运用技巧,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不断领悟音乐的美妙,不断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现在对音乐实行的教学主要就是听唱、欣赏、乐器,对于这些教学是不能满足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的,运用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教学,也就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精神资源,对高校音乐课程改革发挥重要的作用。
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是美国著名大学教授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理论在我国广泛的传播,对我国高校改革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智力的发展不同的方向可以划分为七个不同的智力中心,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智力、视觉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反省智力,所以我们在对智力开发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二)上述的七种智力是相互联系的,对于智力的发展也有先后,对于这七种智力每一个正常人身上都具备,很多都是由于遗传和生存环境所影响,这些智力在每一个人身上表现程度是不相同的,在对信息的获取的时候一般都是由其中一种智力完成,但是在分析信息的时候其他的智力都要共同参与。
(一)课程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单一,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多元智力理论的运用,通过课堂中设置一些不同的智力活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行课堂模式的多元化。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特点和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多途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课程设计的个别化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根据每一位学生身上具备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由于每个人具备的智力类型不同,在传统教学中“差生”往往表现为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不好,但在其他的智能表现上也就比较出色,也就是说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优秀生,也就不存在智能高低的问题。所以在对课堂设置的时候,要突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三)课程实施的情境化
音乐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人们通过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充分的认识到音乐的美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愉快的心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我们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要设置音乐有关的情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智力,更好的学习音乐,同时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情境性”,注重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去,使学习者本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更加有效地学习。
(一)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以学习打击乐器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进行分析。打击乐器相对来说技术要求比较简单,而且和声也比较单纯,同时参与伴奏的各个声韵都是基于固定的节奏,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灵活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说十分有利。在我们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理解音乐本身的含义,在对音乐进行演唱的时候也就不能带有音乐创作时的情感,很多时候都只是对音乐进行简单的演唱。多元智力理论主要就是充分的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差别,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二)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音乐的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老师就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对一些音乐进行理解,尽量的创造一些有意义的旋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合适的律动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这种方法也就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对学生的成长也极为有利。运用舞蹈律动来教学也能让学生好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教学也就会让学生爱上音乐,也就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生的浓厚兴趣,也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其手段应该实行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都是通过考试完成,在测试中主要就是对语言智力和逻辑智力的检测。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主张与自己过去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或进步,也更注重个人体验与成长,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多元智力理论下的音乐教学不仅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的主体,而且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采用多元智力理论,使学生们的智力得到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是皮亚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阐述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及自律阶段,并揭示了由他律走向自律的并然性。这对幼儿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但在现行幼儿德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启示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20世纪30年代,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在皮亚杰长达几十年的研究活动中,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并且儿童的道德发展建立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儿童道德发展 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 学校德育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服从于逻辑学和伦理学的规律,也服从于心理学的规律。其规律包括:个体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受内外各因素的制约;不同个体之间的道德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道德发展有阶段性等等。因此,儿童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认知发展能力的制约。年幼儿童以及认知能力低下者都不具备较强的道德运算能力,只有到了具体运算阶段以后,儿童的道德运算能力才能获得本质的发展,皮亚杰的道德理论发展正是建立在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
在揭示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的基础上,皮亚杰从儿童道德判断的实验研究中总结了一条发展顺序,形成了有关道德发展的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处于感知运动时期,行为主要与满足生理本能有关,还未有任何道德观念的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此时儿童正向具体运算思维阶段过渡,其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考虑主观的动机,以他律的的绝对规则或权威人物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10岁),又称可逆性阶段。此时儿童的思维达到具体运算阶段,有守恒和可逆性的特点。儿童在其道德判断中获得了独立,不再绝对服从成人的命令或把规则看成不可改变的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0―12岁),此时儿童逐渐形成运算思维,在可逆性自律阶段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公正观念,儿童的道德观念逐步从形式上的公正向真正的公正发展,并能将规则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利益联系起来。
皮亚杰的研究是围绕从道德他律向自律发展的主线展开的。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存在两种道德观,一种具有约束性的道德,一种是具有协作性的道德。所谓约束性的道德是指主要由成年人制定道德规则并以他律的方式强加给儿童的道德,所谓协作的道德是指主要由儿童在“游戏”中以平等的精神所自发和自主地达成的道德规则。约束性的道德与协作的道德分别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约束的道德是成人权威的体现,协作的道德则是儿童自主制定的道德;第二,约束的道德倾向于惩罚性的公正,而协作的道德则追求平等的公正;第三,约束的道德是他律的道德,协作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
1、成人的权威与儿童的规则
社会学鼻祖孔德和著名的社会学学家涂尔干都倾向于认为,社会是一系列的世代,每一代都压制它下面的一代,一代对另一代的压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由成人的权威及其对儿童的约束所导致的。成人的权威及其对儿童的约束导致了皮亚杰所谓的“道德实在论”,所谓道德实在论也就是儿童的道德规则来自于外在的、客观的成人的权威。除了成人的权威造成儿童的“约束的道德”之外,儿童还存在一种“协作的道德”。儿童的道德规则在形成过程中,一方面受着成人的约束,另一方面却在“儿童内部”或者儿童同龄人之中得以完成。皮亚杰认为,除了约束道德以外,儿童还能自发和自主地形成一种协作的道德,并且这两种道德还是互相冲突的。
2、惩罚的公正与平等的公正
所谓惩罚的公正,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被称为是惩罚的公正。主要由这几种情况:(1)成人是通过惩罚实现某种公正的。这是惩罚的公正最本质的特征。(2)成人对儿童的惩罚不解释理由。这是导致儿童不断重返错误的重要原因。(3)成人不合理地偏爱儿童。惩罚的公正反映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不平等的关系。实际上,所谓“惩罚的公正”只是从成人的观点来看是公正的,而从儿童的观点来看却是不公正的。
与惩罚的公正相对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之一的即为平等的公正:(1)平等的公正发生在儿童同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平等的公正正是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由成人的权威所规定的。(2)平等的公正是儿童之间的一种相互协作、相互尊重和互惠。平等的公正是与儿童之间协作的发展同步的,而不是儿童对成人单方面尊重的结果。(3)儿童与成人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这种平等的地位高于成人权威。可见,在皮亚杰看来,平等的公正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真正的公正。
3、他律的道德与自律的道德
通过对皮亚杰关于约束的道德与协作的道德、惩罚的公正与平等的公正的梳理,我们会发现,约束的道德就是他律的道德,协作的道德就是自律的道德。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文本是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进行心灵对话的模式之一,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重要纽带,是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源泉。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经典作家的本真意思,有利于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利于更加全面正确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打击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多学科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文本研究是当代人文学科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不同的学科对其有着不同的解读。现代文本研究起源于语言学。语言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文本有着不同的解读。它不仅注重于对篇章的分析、解构,还注重于研究篇章阅读的方法。由语言学演变而来的解释学的诸多流派对文本研究的观点一脉相承,认为文本是作者思想的载体,不仅应当正确理解,避免误读,还应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的实际问题,对文本所承载的理论进行进一步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属后起之秀。结合其他人文学科的文本研究方法将更有利于该学科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文本语言学解释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文本,是广泛运用于当代语言学、解释学等学科的一个术语。它在当代人文学科中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前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将文本看作是“任何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现实)和出发点”,“如果在文本之外,脱离文本来研究人,那这已不是人文学科。”文本研究是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语言学、解释学等学科,都在它们不同的视野里给予了文本独特的解读和应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文本也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从最初的“走入马克思”等马克思文本研究,发展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文本解读中来。这是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模式,有利于扩展对文本的研究深度,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
现代文本研究起源于语言学。在语言学中,文本研究又通常被称作话语分析或篇章语言学。语言学家出于自身研究的目的,使文本研究这一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从无到有,最终使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文本学。自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于1952年在《语言》杂志第28期上发表了题为“话语分析”的论文至今,现代文本研究已经走过了58年的发展历程。哈里斯提出了语篇研究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将描写语言学延续到单句之外,另一个是将文化与语言联系起来。然而,哈里斯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1967年,德国语言学家魏因里希在德国康斯坦斯大学的一次讲座中第一次提到了“篇章语言学”,他认为,任何语言研究都应以篇章为基础。至此,欧洲大陆开始了现代语篇研究,这便是文本研究的雏形。然而,这一阶段的文本研究是零散的、盲目的,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只是语言学的辅助。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本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在语言学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语言学家们对于文本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篇章的整体分析,而开始注重文本构建的细节。1976年,语篇研究史上第一部研究语篇衔接的著作《英语的衔接》由朗文集团有限公司出版。这部著作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韩礼德和他的妻子哈桑合著的。韩礼德是提出“衔接”概念的第一人,而他的妻子哈桑则在其1962年的博士学文中对“衔接”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最终在《英语的衔接》中创立了衔接理论,极大地推动了语篇研究的发展。1978年,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弗里德尔召集了由代表各个学科的79名学者成立编委会,在美国创办了语篇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业杂志《话语过程》。这标志着在语言学家的推动下,语篇研究也就是文本研究这一学科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语言学家深入发展文本研究,并创立了相关文本研究理论帮助读者找到语篇理解的理论对策,提高阅读水平。当时欧洲大陆最活跃的语言学家之一范・戴克就是其中之一。1979年,他在其专著《宏观结构》中提出了语篇的“宏观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语篇是由多个层次的宏观结构构建的,每一层相对高的宏观结构都是对每一层相对低的宏观结构的进一步概括和总结,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在大脑中获得语篇从微观到宏观紧密衔接的整体语义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文本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在语言学家的推动下飞速发展。1980年,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掀起了从认知角度研究语篇的热潮。1981年,朗文出版公司出版了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博格兰德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德莱斯勒的合著《篇章语言学入门》。这本书可以说是篇章语言学的第一本教材,为语篇研究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学科框架。这本书第一次完整提出了语篇的7个标准: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互文性。同年,范・戴克和德国篇章语言学家裴多菲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国诸多学科的学者组建编委会,创办了语篇研究领域的第二本专业杂志《篇章》。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语言学教授斯威尔斯的专著《体裁分析:学术与科研英语》提供了阅读学术性语篇的方法,使语篇研究朝专业化的方向又进一步。同年,由范・戴克主编的语篇研究领域的第三本专业杂志《语篇与社会》创刊。至此,在语言学家们的推动下,文本研究在欧美地区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拥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
综上所述,文本研究在语言学家不同时代的解读下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语言学家对文本研究的解读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学家对文本的研究不仅注重于对篇章的分析、解构,还注重于研究篇章阅读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只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整体意思的理解,往往忽略了对文本的具体解构。用语言学对语篇进行解构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深一步地挖掘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作家的写作意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含金量。此外,语言学对篇章的阅读技巧也为我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提供了方法。
解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是从古老的语言学中演变而来的。和语言学一样,它与文本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释经”、“译经”的传统。中国古代很多学者都是通过解读儒道佛的经典文本而领悟出自己新的理解,从而开辟出了自己的一片学术天空。道家解释学对文本研究的理解是中国传统解释学对文本研究的理解的典型代表。道家解释学对文本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4个字:文以载道,认为文本的存在是用来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在道家解释学看来,文章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是“道”是最主要的,决定着文字的表达、符号的使用;而文本则处于次要地位,它只是表意的工具和形式。按照道家解释学的理论,文本上上下下无不渗透着文本作者想表达的意义。这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解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的时候,要时刻想到文本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经典作家们的思想。经典作家们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分层划段,甚至是符号使用都是为阐述其“道”的目的。
西方解释学专家也对文本有其独到的看法。在认识论解释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有着跟道家解释学类似的看法,认为文本是决定意义解释的唯一标准。但他又更深一步地关注到了文本解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境。他认为,作者与解释者之间存在着主观理解上的客观偏差,由于解释者本身学术水平的限制,将难以理解文本作者的原本意义。其次,如果解释者受感情因素、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也难以对文本进行客观评断。再次,由于时代的不同,解释者也很难理解文本作者那个时代的想法。正是因为如此,狄尔泰认为,要正确解读文本,解释者不仅要有相当的学术水平,还要达到“理解的忘我境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应当如此,需要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当作一个客观的对象来进行解读。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摆脱个人的偏见,还要融入作者当时的处境,结合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深刻把握产生它的环境,通过对诸如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文体结构、内容与思想、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以及现实价值与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领会文本作者的愿意,进而揭示出其表层意义背后所隐蔽的深层意义。
然而,另一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却有不同的看法。伽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领域颇有造诣,他反对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达到“理解的忘我境界”。他认为,对于文本的理解,要有当代理解。在他看来,文本的当代理解才更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对此,伽达默尔并没有进入深入的研究。但他的这种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性。它帮助我们回答了文本研究的目的问题。文本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手段,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深度挖掘,但不能脱离现实问题研究。文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文本研究的成果,从理论思维的哲学高度,回答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
当代解释学认为利用文本解读可以带给我们对文本内涵新的理解。如果我们只是拘泥于那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为依据,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挖掘出其新的内涵。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把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塞到马克思主义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得面目全非,丢掉其科学品质。
各个解释学流派对文本研究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它们看似矛盾,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并不冲突的,甚至是一脉相承的。道家解释学和认识论解释学都十分重视文本作者本意的表达,因此要求解释者尽力解读出作者最真实的意图,避免误读;哲学解释学则要求解释者结合当时代的实际问题,使文本解读更具现实价值;当代解释学则进一步要求解释者挖掘文本新的内涵,使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为标志,学界认为卢卡奇之所以能写出《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诸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解读,并且它是建立在充分而深入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的,它的学术研究价值也得到了认可。之后,无论是在欧美各国,还是亚洲的日本等国都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热潮,尽管各研究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未必正确,甚至曲解、歪曲马克思的思想,但各国研究者都很重视马克思文本研究,特别是原苏联和东德联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对开展文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在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如《马克思文本的翻译和解释》、《保卫马克思》、《马克思的幽灵》、《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等等。
我国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同行”、“走进马克思”等口号。文本研究在我国学界日益受到关注,大有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的热点之趋势。关于国内马克思理论文本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主要有:
(1)专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张一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走进马克思》(孙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为马克思辩护》(杨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张一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张一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聂锦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等。
(2)论文。《“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张一兵,《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马克思文本的解释和学派立场》(胡大平,《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再省思――一份清理与辨析》(聂锦芳,《学术研究》2003年第9期)、《论文本研究与理论创新的关系》(王东,《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阅读马克思:时代的主题与历史的任务》(张羽佳,《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任重而道远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一份学术基础的清理》(聂锦芳,《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等等。
在这些研究中,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开创了一个范例,启发了一种思路,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的研究过于宏观和宽泛,没有深入,更没有细化,更多的还只是提出问题。受上述诸多学科关于文本研究的启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也可以学习语言学的技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语言进行解构,从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可以借鉴解释学各流派的观点,不仅要重视文本作者本意的表达,也要结合当代的现实情况,对理论有所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在研究时间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起步晚,比语言学、解释学应用文本研究的时间要短;在实践应用方面,马克思文本研究也不如语言学那样惹人重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这项长期的、难度大、枯燥的工作而言,个人研究或小群体研究是很有局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不仅需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其他学科人才的帮助和配合。组建学术共同体,吸纳其他学科有志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学者,进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深度,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健康发展。各种学科文本解读思想所碰撞出的火花,一定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天空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1]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9,(8).
[2]吴宪忠,李景富.现代文本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8,26(8).
[3]吴宪忠,李景富.现代文本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8,26(8).
[4]吴宪忠,李景富.现代文本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8,26(8).
[5]李建平.大力开展文本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6]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文本为中心[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核心理论之一,它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词与词缀,词性,所有格构造,时态和语态等,而原性范畴理论在语言习得及研究中涉及最多的便是词汇与时态。本文试从原型的基本范畴词汇及其构词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时态的构成方面就该理论教学进行全新论述,以求在英语习得与教学方面得到更多的启示。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原型范畴理论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本文在阐述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理论在二语词汇教学中的启示作用,认为应重视原型范畴词和多义词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词汇教学;原型范畴词;多义词
词汇习得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的核心和基础,处于二语习得研究的中心地位。自 20 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涌现出大量以英语为母语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只是停留在构词成分解剖和分析的层面。Schmitt曾做过研究,发现好的学生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方法和策略。[1]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和固定的标准。我国国内许多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如文秋芳与王立非对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2]陈桦与张益芳(2001)对中国255名儿童词汇记忆策略的调查研究等。[3]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原型范畴理论近年来成为中外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为二语词汇习得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通过对事物的分类或范畴化来认识这个世界,原型是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因而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其他成员则是围绕原型建构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边界模糊的辐射状结构。[4]原型范畴理论强调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之间的联系,应用于二语词汇教学,体现为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有效激活学生的词汇层级结构图与语义联系网,在联想中提升词汇学习效果和效率。其中,所谓的“点”是指人们较容易记住的基本词汇或词汇的原型和基本意义,而“面”则是指基本词汇之外的词汇或词汇的边缘意义。以下将结合对原型范畴理论的阐释,结合实例分析该理论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范畴与范畴化
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指人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发现相似性,并据此对世界进行分类(classification)的认知过程。其以体验、互动、概括和归类作为基础,是人类思维、语言、推理及创作等高级认知活动中的一种最基本能力。人类在范畴化过程中将具有共性的相同事物或相似事物归为一个类别,就形成了范畴 (category)和概念(concept)。因此,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和结果,范畴化是概念和词义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出发点,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在对事物的分类中,是否把一个范畴内的全部成员看成是同等的,是古典范畴理论与现代原型范畴理论的分界线。[5]
2、原型范畴理论
第一个发现传统范畴理论缺陷是名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家。他认为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界限,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可以扩大,范畴成员也不像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地位,而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即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了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prototype)构成的。1987年出版的Lakoff与Langacker的两部认知语言学专著及随后的许多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其理论的科学性,现代原型范畴理论也逐渐明晰化了起来。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即原型(prototype),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6]
3、原型范畴
范畴可以按照从最普通到最特殊的等级来划分,而基本范畴就是介于普遍与特殊等级之间一个的中间等级。基本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体现了范畴成员之间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原型也在基本范畴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人类的大部分思维活动都是在原型范畴层次上进行的,知识也主要是在这层次上组织起来的。在原型范畴的基础上,还有上位范畴与下属范畴的概念,它们均属于寄生范畴,是依赖原型范畴而存在的。
人类对原型范畴的认识是靠完形(gestalt)感知来实现的,即从整体上而不是从各个组成部分来感知事物。完型感知由相似性原则和连续原则组成。相似性原则指出,相似物体常被人类感知为同类物体,原型范畴成员则更容易被感知为同一范畴。连续原则认为,连续不断的物体往往被感知为整体,而整体比组分更容易被感知。
在传统的二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常常在单一语境下进行一词一义一例式的讲解,或脱离语境对词汇的意义进行一次性的简单罗列。这一教学方法由于忽视了词语多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也容易导致对词汇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有必要依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二语词汇教学中进行适当的理据探索,原型范畴理论在这一领域为外语教育者提供了诸多启示。
1、原型范畴词的教学
原型范畴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在语言层面上,原型范畴词总是先于上位范畴词和下属范畴词而产生,是词汇范畴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层面。在二语词汇教学中,原型范畴词具有以下重要性。首先,原型范畴词音节少、词形简单。原型范畴构成认知的心理基础,是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和接触最直接的事物,原型范畴最先获得了语言符号。因此,原型范畴词大多属于中性词,使用频率极高。例如,在表示“哭”的词汇中,“cry”属于原型范畴词。
第二,原型范畴词具有历史稳定性。原型范畴词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命力最强,变化极其缓慢,是构成新词的基础。例如,“口”、“月”、“水”、“火”等都是原型范畴词,它们早在甲骨文中就己经存在了,历经几千年也少有变化。其次,原型范畴词是日常交际的基础。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表达的最基本概念,使用的都是原型范畴词,而不受文化水平、阶级、年龄等的影响。例如,人们会使用“dog”来指称狗,而不是“hound”、“pug”或其他词汇,“dog”就是原型范畴词。最后,原型范畴词构词能力强。原型范畴词的历史稳定性使其成为词汇生长的基点,通常以词根的形式构成新词。例如,“tract”是表示“拖、拉”含义的原型范畴词,在其基础上逐渐形成了“attract”、“distract”等词汇。
原型范畴词的上述特征对于二语词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词根教学法、同义词归类记忆法等单词教学法都衍生于此。在二语词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原型范畴词及其延伸词汇的整合教学。
2、多义词的教学
多义词,也称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拥有两个或更多个义项。多义词在所有语言中普遍存在,体现了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范畴化。在认知语言学中,多义性(polysemy)即被视为范畴化现象。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范畴是多义词的范畴成员间发生相互联系的基础,体现了核心的家族相似性。多义词的习得是二语词汇习得中的难点,也是二语词汇教学的重点之一。
首先,应重视多义词的原型讲解。多义词的众多义项总是在原型意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在多义词的教学中,不应简单地列出多义词的所有义项,而应重点讲授该词的原型意义,从而促进对该多义词的整体感知。第二,应重视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理据性联系。Langacker认为,多义词的多个义项通过范畴化构成词义网络,有些词义处于更加中心的地位,即原型意义,其他义项则是围绕原型意义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的。[7]因此,二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先讲授多义词的原型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将该词的其他义项与原型意义相联系,并推测多义义项的产生过程,从而建立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深层联系。此外,应重视在具体语境中猜测多义词词义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多义词在语境中是以非原型意义出现的,应提示和引导学生根据该词的原型意义去猜测在具体语境中具体义项,并建立具体义项与原型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多义词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同时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
原型范畴理论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观点,为二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迪。本文从原型范畴词的教学和多义词的教学两个方面分析原型范畴理论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借以抛砖引玉,使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并为外语教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原型范畴理论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翻转课堂 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教学步骤进行翻转颠倒,鼓励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揭示了 翻转课堂 的内涵及特征,论述了对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启示: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建协作式学习环境;转变教师角色,提高信息素养;搭建学习管理平台,加强互动交流;转变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简析翻转课堂理念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性,恰好契合了英语学科的特性,符合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英语教学有重要启示,但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值得英语教学者重视和思考。本文在介绍“翻转课堂”概念及其与传统课堂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念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对高效实施“翻转课堂”理念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关于翻转课堂的定义,通常说来,它是一种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张金磊等,2012)。翻转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录制好课程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观看,学生通过视频对课程的要点及难点进行基本的掌握;而后学生把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通过网络反馈给教师,老师课前进行归纳,便于课堂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在现实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师生就某些话题进行深度探讨,学生对在网络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来解决现实问题。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翻转课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协作性,以学生为中心,更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教学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形式。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师生角色、教学形式及课堂内容等方面与传统课堂差异显著。
在我国,英语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一直以来是作为外语的角色存在的。在传统的英语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法、高分低能现象问题严重,很大程度上课堂由教师主导,以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我国的英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翻转课堂理念的出现,无疑能给当前的英语教学带来几点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均衡发展
由于学习基础不同等原因,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呈现很大差别,传统的大班授课,教师往往只能照顾中间的学生,对于学得快和学得慢的学生往往难以兼顾。在翻转课堂下,学得快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得慢的学生也可以按时掌握应会知识,这样会逐步缩小学生间的学习差距。翻转课堂理念下,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行动”,其中学生的行动是根本,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是关键。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支架作用突出了,学生中心地位得到了保障,更能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共同发展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英语语言能力需要在运用中求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存在着将语言知识与能力等同的弊端。在当前传统的英语课堂中,以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教授为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发展。翻转英语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以自主或小组协作的形式,实际地运用英语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探讨运用――课后深化吸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地运用英语进行探讨交流,这种模式势必能促进英语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三)转变评价方式,多角度动态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传统英语课堂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是纸质测试,片面而且重结果轻过程。然而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全方位考察的漫长过程,这样一考定所有的评价方式难免有失偏颇。在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师生就具体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教师就能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成果展示,如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局限于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扩展到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且网络的便利也为动态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可能。
翻转课堂在国外兴起并应用,对于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从目前国内一些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案例,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可以应用的很好。但要高效地实施这一模式,有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反思。
(一) 认清师生的角色,充分保证教师导学作用的发挥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虽然减少了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在削减,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导学作用至关重要。各个教学环节,从课前的视频录制,自学的组织,课上的讨论到课后的总结评价,都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才能顺利开展。
(二) 正确定位教学视频为服务于实际教学过程的教学手段
翻转课堂,很容易被误解为视频教学法,将视频替代全部教学过程。网络视频的确为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它打破传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而且视频是能永久存档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复习。但是网络视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需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监控,认清视频的手段作用。
(三)翻转的是学习理念和方式,不要盲目追求形式
翻转课堂无法完全取代教授式教学。翻转课堂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决定它的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例如在认知水平较低的小学生的新知导入环节,讲授式教学显然更有效。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和教学环节也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实施翻转课堂理念一定要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学生认知水平、教学生态环境等,不能为了赶时髦盲目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那样就舍本求末了。
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翻转课堂势必将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翻转课堂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时,我们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翻转的是学习理念及方式,不要为了翻转而翻转,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导学”与学生“行动”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文本研究是当代人文学科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不同的学科对其有着不同的解读。现代文本研究起源于语言学。语言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文本有着不同的解读。它不仅注重于对篇章的分析、解构,还注重于研究篇章阅读的方法。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语文教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文本研究,亦被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会把文本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解读,而且会尊重文本作者的本意,避免歪曲误读,并注重把握文本完整的意义,避免断章取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理论学科 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如何更好地使用文本研究,使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是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首当其冲的问题。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文本研究亦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引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教师提供的阅读规则,去深刻体悟作者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感情或表达的想法,去挖掘作者文本背后所蕴含深刻的思想,并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终培养出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直接目的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解读方法。因此,语文学科教师的文本解读方法便显得至关重要。语文学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摸索出了一套解读文本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同样值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借鉴。
语文阅读教学是母语教学,具有培养民族认同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先天优势。当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也多是那些能够唤起民族认同感、反映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文本。教师和学生唯有把文本放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正确理解文本,才能挖掘出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赵州桥》这篇课文,如果不把它放置在1300年前隋朝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就不能理解赵州桥的伟大之处。因为像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在近现代比比皆是。只有考虑到它的时代背景才能感受到赵州桥设计的巧妙,才能体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只有结合理论文本的时代背景,才能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瞻远瞩的目光。
解读任一文本,最重要的是解读出作者创作的本意。作家在写作文本的时候,寄托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情,作者的这种真实想法和真实感情便是文本的价值所在。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曲解或歪解文本不仅达不到解读文本的初衷,而且是对文本作者的一种侮辱。例如,在解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时候,要认识到地坛只是一个载体,作者的真实意图是描写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若只是看到“我”与地坛的关系或对地坛的回忆,则明显与作者原有的写作意图不符,便读不出其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在几百余年来几代人的传播和诠释之下,形成了很多版本的所谓“新解”。有的“新解”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得面目全非。这些“新解”的作者自以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造性解读,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歪曲,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侮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只会在尊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的基础上解读文本,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含金量,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尊重。
文本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世界。它不仅包含其文字符号层面,还包含了文字层面背后隐蔽的象征意义。如果只是看到文字符号层面,则并没有把握文本的完整意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本全篇描写的是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象。但如果只是看到这些,并没有领悟到作者写作该文本的完整意义。
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地融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悟能力,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荷塘月色》不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象,更抒写了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的向往。我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时候,切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在掌握了文本表层的文本符号的同时发现文本背后的意义,这样才算是对文本的完整解读。
受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方法的启发,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文本研究应当学会把文本放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尊重作者本意表达的基础上,完整把握文本内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界就不断有人提出“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本身的研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界新的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研究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起步晚、水平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只有不断学习语文教育学等人文学科中的文本研究方法,才能撑起一片带有本学科特色的成熟的学术天空。
语文教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启示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