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摘要】多元智能教育涉及面很广,虽然引入时间不长,但显现的优越性是明显的,本文主要论述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制定、组织实施等等。
【关键词】多元教育;阅读目标;方法;测评
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任何一个人的智能不仅仅限于语言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还存在其它多种的智能,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人际智能等等。我们实践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多元化教学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他们不仅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更能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也更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印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那么,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呢?
1.阅读目标、内容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除此之外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也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择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做到目标的层次性,又应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教师指导或学生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使语文阅读目标、内容多元化,让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做到事半功倍。
2.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过河的桥梁。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比如说:有的学生擅长于记诵,就让他多记;有的学生则擅长于动手,就让他多实践;有的学生则需多种方法配合效果更佳,则引导他注意协调;如此等等。总之,让学生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使拥有的多元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3.阅读测评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阅读语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进一步来检验他未来在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侧重于单元智能的测评倾向,过分看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内容,在中高考中仍然是一卷定乾坤。而工作中的能力检验绝不像回答问题那么简单,众多的其它智能诸如人际智能与自我认识智能以及空间智能等缺乏的话,那就很难适应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了。而如能在语文阅读中开始进行运用与试验,使学生开始接受从书本到社会实际的多元智能教学,展现自己的多元智能才能,不仅使之能够应对考试测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今后复杂的社会实际,学会生存,使学生全面发展。
没有一个人所有各项智能都处于强势的,大多数人总是有几项弱项。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强化优势使其在某一方面智能达到天才程度。而对于弱势智能则予以补偿,使之逐步由弱变强。这样就可以挖掘每个学生本能的潜力,特别是对于某些智能弱势的学生,可以增强其信心,与社会需求部门相配合提高培养的成才率!使学生在未来专业工作中发挥强势,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5.
[2]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教育新干线,2005,4.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发挥出他们的优势,使得教与学都获得了更大的突破。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 :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实践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的关系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其中,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语言和“逻辑─语文”和数学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数学家和侦探擅长于逻辑推理,说明他们的逻辑智能较强;歌手和作曲家的音乐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运动员的肢体动作智能较强等。
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发现不同的学生具备不同的智能特点,针对他们采取适合他们智能特点的教学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校是一所艺术类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可能稍差,但是我发现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智能却有一定优势,比如他们在人际智能方面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发挥出他们的优势,使得教与学都获得了更大的突破。
二、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实验案例
(一)样本选定
选取我校2013级声乐专业1班和2班的学生作为样本,每个班各有30人,其中把1班作为普通班,2班作为教学实验班,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涉及Windows XP和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的使用。
(二)实验过程设计
首先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
(1)你对计算机课是否感兴趣;(2)你平常经常使用计算机吗;(3)你经常用计算机从事什么活动;(4)你经常用的软件有什么;(5)你经常上网吗;(6)你每天花在上网的时间有多少;(7)你觉得计算机课应该学习什么知识;(8)你觉得目前的教学模式怎么样
对于参加实验的两组学生,其中“1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每周4课时的课时量,其中两课时为理论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另外两课时为实践课,主要让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练习,但是部分学生不能专心练习,而是利用这段时间上网或玩游戏。
“2组”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进行教学,在上课之前先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经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但是由于所学专业是声乐等原因,多数学生对一些音乐软件和网站有兴趣,有的学生还用Cakewalk等编曲软件。另外,学习音乐的学生多数较为外向,喜欢交流沟通。这说明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音乐智能与人际关系智能。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做了两点。
1.突出计算机知识与其专业的联系。例如,在教学中讲解多媒体软件时,我着重讲了一些音频、视频软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Cakcewalk、Goldwave、Cool Edit Pro等。听到这些软件的时候,学生的兴趣马上提高了。再如,当讲解Word 2003时,由于各种软件在操作上的相似性,我也会同时讲解Cakewalk中的一些类似操作,分析菜单与页面布局的区别与联系,并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软件当中比较通用的一些东西,例如F1一般都是帮助,Ctrl+S一般都是保存等。这样一来,在学会了Word 2003的同时,学生也对一些作曲软件有了了解。能和自己的专业相联系,学生肯定兴趣大大增加,学习也认真了不少。这恰恰是利用了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的音乐智能发挥了作用。
2.加强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交流协作。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教师讲,学生听,并不注重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学生一说话就认为学生在破坏课堂纪律。但是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艺术类学生喜欢交流沟通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我将Word 2003软件中的表格制作,与Excel 2003中的表格制作,让学生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探索两种软件使用中的异同,找到区别和共同点。另外,让学生交流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解答后,再由学生反馈,看看有什么新的问题产生,在不断提问与被提问中,得到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种通过促进学生交流沟通并更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声乐专业的学生确实具备较强的人际关系智能,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验课程结束之后,我同样又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涉及教学的效果,觉得自己有哪些提高,这些课程是否适合自己等等。具体的调查问卷如下:(1)你觉得实验教学和传统教学哪个效果好;(2)你觉得通过实验教学对于你的专业知识是否也有促进;(3)你平常学习生活中是否能用到上课讲的一些东西;(4)通过和同学间的交流探讨是否有利于计算机的学习;(5)你对以后的计算机课程有什么建议;(6)你认为计算机课程应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经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肯定的,将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各种实验等方式融入教学实验教学当中,实验效果令人满意。
三、结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有显著作用,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培养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敏锐性、构建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协作能力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编写的校本教材比原有教材在知识体系上更加完善,具有广泛性和多元性,教学计划比原有教学计划更具有情境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会计专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专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全文如下: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专业性质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操技能。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级应用人才,会计教学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成为教学难点。本文结合会计教学经验,对会计专业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
参加实践对会计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亲自接触会计实务,通过处理凭证、账目、报表等财务问题,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培养能够与社会接轨的专业会计人才。
然而,会计行业具有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特殊性,这使得学生的校外实习通常难以深入,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经验的进程受阻,可能导致会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创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以及解决会计实务的能力,培养真正懂理论又熟悉会计实务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模式。笔者认为,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就此展开,将理论基础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实践方式。
1.会计基础课程与校内实践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与会计基础课程相配合,用于巩固课堂知识。会计基础课程是学习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密切相关,校内实践包括课堂实践与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践两部分。
(1)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是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与对初学基础课程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有关会计的原则、假设和理论等知识相对抽象,这就需要与课堂实践相配合。例如,对于《基础会计学》或《初级会计学》中的“会计分录”章节,这部分内容是为后续的“记账凭证”教学打下基础,如果在教学之初,就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通过幻灯片或实物的方式,向学生们讲授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填写方法,同时通过课堂实例演练巩固知识,迅速与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则学生在对以后的“记账凭证”学习中,也能够较快掌握更深入的知识点。
(2)校内模拟实验室
校内模拟实验室是对课堂实践的拓展和延伸,主要是阶段性的岗位模拟实习。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实习期,配合会计课堂知识,根据相关知识的会计岗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校内模拟实验室内,可以让学生模拟分岗实习,根据岗位和职责划分,制定实习任务书,以企业中实际进行的经济实务为例,模拟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一人多岗,或者模拟轮岗实习,提升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另外,还可以结合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财务报表,处理财务数据,针对课本中的专项知识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对所学习到的基础知识通过实践尽快消化,为学习更深入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会计专业课程与综合模拟实践相结合
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会计知识的相关概念将更加的抽象,通过模拟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化的理解专业知识。一般在会计专业知识结束后,会安排约2个月的综合模拟实践时间,与此前的课堂实践和校内模拟实验室相比,综合模拟实践更加注重对会计流程的把握和实际能力的锻炼,一般选择某个实际企业完整的会计实务,包括建账、编制报表、资料分析等一系列过程,以及一些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和业务。
通过综合模拟实践,结合企业实务,使用仿真的实验材料和工具,充分利用学校搜集和掌握的资料,让学生接触到原始的发票、账簿、报表、凭证等会计资料,学校根据所教学的专业知识情况,为学生布置综合模拟实践任务,学生仿佛身处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够针对一段时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总结,对会计核算工作取得全面、直观、系统的认识。
此外,综合模拟实践中,应注重会计电算化与纯手工处理相结合。随着专业财务软件的普及,电算化在辅助手工作账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应该注意对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的锻炼,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做准备。
3.会计应用知识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堂实践和综合模拟实践完成后,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基地实践和顶岗实践,进入真正的会计工作环境。学校可以选择若干财务制度成熟规范的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以分批分期的方式选派学生入驻实习,学生通过实际工作环境观摩和学习,掌握到更多的会计实务,提升实践和操作技能。
顶岗实习是学生完成会计专业知识学习后,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最好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习参与会计实践,体会出纳、稽核、成本核算等会计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过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探索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会计专业教学永恒的主旋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当前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本文总结出“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模拟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践―实习基地实践―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旨在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良性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会计实务,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关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必须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教育根本,创新教师教育理念,把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需求,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以考勤、考查和考评三项考评结合的考核方式取代单一考量,构建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民办高校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1.适应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需要。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基本素质参差不齐。有学者将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归纳为:第一,政治态度主流健康,但政治参与热情低。第二,价值取向日趋务实,但存在片面追求物质功利的倾向。第三,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但因缺乏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热情会日趋淡漠。第四,职业意识较强,但对就业普遍不抱乐观态度。第五,心理需求趋向多元化,进一步走向成熟,但有自卑情绪,心理容易失衡。第六,生源背景复杂,学生差异性较大。第七,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能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第八,教育成本意识相对较高。所有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2.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新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都面临着新的变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生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结构也越发呈现急剧变化的态势,面临社会转型和自身成长问题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鲜明办学特色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的民办高等教育也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近几年发展更是迅猛,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但民办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除了有共同的教育教学规律外,正是坚持走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道路,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路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赢得一席之地。作为民办教育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然应顺应这种变化和发展趋势,作出及时的调整,这种调整如果只限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可能还远远不够,必须在系统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课程建设上进行不断的创新。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求作出自我变革。任何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都是时代的需要和产物,而教学模式又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的循环范式,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势必带来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加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永恒不变的东西,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优化调整。近些年的教学理念经历了从“主导主体论”到“双主体论”再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阶段,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点随着发生迁移。如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已从以往相对单一的重思想政治目标转化为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上,已从“单向注入式”转化为“启发互动式”;在教学评价的体系构建上,已从“单一结果性”评价转化为“多元过程性”评价。
1.创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升华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模式[3]。教师是教学模式的策划者和实践者,能否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关键。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自主学习、务求实效的理念。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思想和精神需求,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和生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创造条件,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调查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我们要通过调研,了解和把握学生现有的素质基础与党、国家、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思想、文化热点问题有哪些。只有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和需求出发,教学模式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很好地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生理、心理和思想政治上的成熟。
3.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结,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我们要改革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的弊端,创设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整合探究式、合作式和体验式三种教学方式,推广研讨教学,提升专题教学质量,普及案例教学,贯穿演讲、辩论、视听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等。根据具体学习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实际互动环节,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应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应普遍采用考勤、考查和考评三项考评结合的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考核方式取代终结性考核方式,侧重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看是否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到课情况、上课纪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等。期末考核主要是开放性的主观试题,考核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题目的引导,鼓励学生发表有价值的意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1.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利用教改的机会不断学习有利于教育、教学和自身发展的知识,丰富完善自我认知,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可以利用教改机会和同事们进行交流、分析,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育信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各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要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不能搞形式主义也不能固步自封,脚踏实地,真正去做,不能安于现状。
3.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要多了解我们民办高校三本的学生,不能一味照搬公办高校的做法,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心声,不能想当然的考虑问题,教学模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收益,不能舍本逐末。
4.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师,学校和院系也应该行动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学校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各种资源和条件,学校要在行动上支持教师的改革,如: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对于组织的学生活动,给予人财物的支持等。院系也要积极支持教学模式改革,改革不仅仅是任课教师的事,院系要从舆论上、行动上予以支持和配合。
5.教学模式改革不能每个教师单打独斗,要讲协作性。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攻关,加强集体备课,确立重点、难点,选择适合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教研室的基础上,各个教研室再协作,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事半功倍。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全文如下:
多元智能理论呼应于创新教育理论与现代素质教育以及改革。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主要教育理念是对人的多样性进行尊重,实行个性化方面的教育,在该理论当中重点强调的是个体应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体现出不同的智能组合与智能特点。很显然,若对存在的差异进行忽视,让学生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学习,那么就会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进行彻底的破坏。所以,高中的音乐实际的课堂教学应该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来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开启学生的智能。
在高中的实际教学当中,高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设定教学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现阶段,在高中的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下面三个方面。
1.1 没有足够合理的教学目的
现阶段,在高中的实际音乐教学当中,没有非常明确的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会造成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以及审美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情感方面的熏陶。非常多的音乐作评已经严重脱离了实际,教师不能充分把握学生的需求,造成非常低下的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1.2 音乐教学的内容非常陈旧以及单一
教学内容在高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一样的,有着比较混乱的教学内容,并且有着非常大的跨度,没有任何的衔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容易对重点进行突出,不存在完整的体系,造成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完全把握知识点。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高中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基本来讲,音乐属于相互进行体验的一个过程,会严重忽略其中学生的参与,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很难发现。
1.3 音乐教学在应试教育中有着严重的形式化
音乐教学在很多的学校当中已开始向形式化发展,没有深入的挖掘音乐教学的实际内容,尽管学校当中有着系统化的教学,但是有着普遍比较低的教学效率,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教育,造成比较低的整体教学的水平。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应该转变现在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这就需要有很强针对性的内容来有效满足学生对于学音乐的需求。
2.1 加强教学管理,明确音乐教学的目标
按照多元智能的相关理论,在音乐教学当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体,有着各种的智能,同时还存在属于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所以,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因此,学校在设置教学时,应该具有全面性,如果内容过于狭隘,那么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对整体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在设置课程时,内容应该面向学生,发展的主体应该为全体的学生。我们都知道,高中的实际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主要是有效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爱好,提高学生在文化方面的素养,陶冶情操。让学生能够在体验式的音乐学习当中发展个性、收获知识,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的音乐教学当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对关键点进行有效的把握,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实际的课堂当中,需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2.2 实现课程设计的多样化
高中的音乐教学需要面对很多的高中学生,同时确定的所有主题都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应该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有效结合学生的个性,在高中音乐教学当中实施多元智能的理论教学为的主要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把握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全面的了解,进而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智能。设计多样化的教程过程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够使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思考的意识,对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
2.3 运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来促进学生发展
现阶段,在新教育的模式之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属于学习的辅助者,按照该理念,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充分的认识以及扮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知识方面的辅助以及指导。一般来讲,多元智能学习的模式指的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强项。例如,将音乐看作是智能,这就应该对学生的音乐进行培训,保证学生可以运用音乐来促进全面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所有潜能都进行有效的激发,充分发挥出学生具有的特长,保证学生智能方面的发展。
2.4 有效实施课堂的评价以及反馈
通常来讲,做好课堂教学当中相应的评价以及反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按照这样的互动来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完善。课堂的评价以及反馈在多元智能理论当中也非常的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来及时了解学生在智能方面的特点。比如,组织学生开展逻辑游戏,通过参与学生进行游戏的方式以及怎样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展现出学生的智能方面的特点。这也适用于音乐的教学,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分析、观察以及总结,可以对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进而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5 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相关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课堂中,对多媒体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带来听觉以及视觉上全新的一种感觉,另外,还有效摆脱了课堂教学过于单调以及死板的现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营造出愉快以及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到教学的实际内容上来,例如,当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李焕之的《春节序曲》以及《白毛女》这个歌剧时,应该让学生在听觉的基础上产生视觉方面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无穷的魅力。在高中的音乐教学当中,多媒体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音乐,增强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的来讲,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多元化、多渠道的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成为开拓型的人才,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以及发展个性,另外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高中的相关音乐教师应该尽量寻找多变、复杂的一种教学方法,进而来有效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不同需求,利用教学的有效过程,来对学生的表现欲与积极性进行唤起,使学生获得价值观与审美态度,对学生的音乐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认识方向的逐渐转移,在促进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探索当中音乐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包含的作用。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为推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秩序、健康地发展,在把握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解决实践教学问题的正确路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十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力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为推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秩序、健康地发展,在把握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找到解决实践教学的正确路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是在常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新的模式,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很多独立学院从一开始就把办学的宗旨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之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提倡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在国家提倡思想政治理论课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后仍然不加大力度开展实践教学,或者有所行动而只是喊喊口号,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这种现状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严重地影响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独立学院属于新生的事物,办学历史比较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在参照公办性质的普通本科院校和所依托的母体学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性开展实践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重视不足问题
一方面,很多独立学院的领导只重视短期效益,而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长期效益抛在脑后。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就业率,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辅助而已,拿到学分即可,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帮助不大。这就造成了有些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根本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在教学中教师也就不再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而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至于学生是否理解、领悟,能否将所学理论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也无从验证,这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学生对实践教学亦不重视。“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其成长背景与上几代人明显不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突出个人主义、淡化集体主义、提倡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1]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拥有一技之长是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在学习中只重视专业实习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认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对建构自身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的重要性。校方和学生不重视的态度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亟需转变观念,注重加强实践环节。
(二)经费保障问题
独立学院属于自主办学,其经费来源与公办院校截然不同,经费投入很难得到保障。公办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国家专项拨款,实践教学经费得到了应有的保障。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由于自身的办学特性,实践教学的经费相对而言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有些独立学院虽然也投入了一些经费开展实践教学,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束缚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长此下去就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乐于实践的学生也因经费不足导致一些实践无法实现。有些独立学院认为国家只是提提口号,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没有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也从来没有进行必要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也就此搁置。独立学院亟需设立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师资队伍问题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由母体学校教师、本院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母体学校教师的精力主要投放在母体学校,虽然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发展有心贡献一份力量,但往往由于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而搁置。本院专任教师大多属于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2],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对教师的要求往往又比较高,不但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很好地能够通过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些对年轻的本院专任教师来说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教师流动性也比较大,实践教学就算是本院专任教师有个别能够胜任也缺乏长效性。外聘教师在独立学院授课只是兼职而已,根本不关心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仅仅把此当作自己的副业,所以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性严重不足。独立学院这种独特的师资队伍构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加强本院专任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探寻实践教学的新形式。
(四)监督不力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时间比较短,学校的监管相对而言比较滞后。况且,实践教学往往寓于社会实践和暑期社会调查报告中,在布置任务时往往并不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大多数是由学生自拟题目,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开学后学生只要将社会实践成果或社会调查报告交给辅导员即可拿到学分。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既缺乏良好的组织,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实践教学事实上已经戴上了形式主义的枷锁。这种缺乏监督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降低,进而导致学生对社会实践不重视,投机取巧,不参与实践活动,降低了实践教学效果。独立学院应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负责、各部门配合的一套实践教学队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和跟踪,优化考核体系,提高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寻一套符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且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的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一)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应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其目标应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渠道,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合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
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资源相对比较短缺。譬如,资金匮乏和高水平的实践指导教师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因此,独立学院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
第一,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加强本院专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本院专任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驾驭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入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多发言,使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并非一定是校外教学实践,独立学院可以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把所学投入到实际应用中,这样既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又能够使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第四,充分利用校内社团活动。社团指导教师在布置社团活动任务时,有重点地将活动的主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起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在实践中被学生掌握和运用。
(三)拓宽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习领域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拓宽实习领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符合独立学院的特性。独立学院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暑期社会调查、校内实践教学等形式,应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放宽实践教学的眼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对大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譬如周末参观院校周边革命圣地、寻访老少边穷地区、调查乡俗民情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置身于真实、生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对现实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认真剖析、做出判断、形成观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的寻求知识、探索未知转化”[3]。
还可以将专业实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大多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像企业一样较多的是追求效益,缺乏将培养专业技能与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相结合。
常言道:“先做人,后做事。”独立学院应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企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实习时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一方面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实践,另一方面也在实习中使学生耳濡目染,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得到历练。这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达到知行结合,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得以提高。
(四)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策能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关键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是否健全。如果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将是徒有其表,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第一,政策机制。学院领导及老师要提高自身觉悟,认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中,并制定实践教学相关的配套文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组织机制。政策的落实靠制度,制度的执行靠人。学院应成立一套稳定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时代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跟踪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强化教师队伍。通过培训、人才引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研究,探寻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四,经费保障。独立学院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提升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保障实践教学有效实施。
第五,考评机制。科学的考评机制是保证实践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应根据独立学院特性,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中。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人们的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分析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2013年11月17日,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重要批示: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办好。怎样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也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许多高校纷纷探索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改革的道路,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中实践教学是其探索的主要方面。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颁布以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试点,重视实践教学在思政课的作用,努力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实践反哺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同时,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相对不足,这是摆在高校思政课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思想认识的目的。人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认识,并检验和发展认识,最终达到更好地实践的目的。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这段话,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指出了,社会实践是人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青年学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工业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北大建校100周年上的讲话,胡锦涛同志于2009年5月4日在中国农大也指出“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实践的意见》明确规定:“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基础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实践教学是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教学知识的理解、深化,具有解除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虑,深化学生对所学理论观点的理解,验证理论教学中阐述的观点,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自觉行为的功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学生“接受”来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死”的教学模式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的。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活动由教师的“教”为主向学生的“学”为主转变,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这种转变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实践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兴趣,通过实践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的内涵认识缺乏准确性
我们一般讲的“社会实践”是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那是“大实践”,如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本地外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这种实践在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锤炼毅力、培养品格,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这个“大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不能胜任的,也是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完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实践教学”是“小实践”,这种实践是同课堂讲授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教学环节,偏重于直观性、形象性、感性,便于绝大数学生参与的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强学生学习理论基础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方法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绝不能使实践教学的结果变成学生更不愿意学习理论。其特点是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系,如视频、课堂讨论、网络实践、专家讲座、条件允许下的某些调查访问活动等,搞好这些活动,对于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大有益处的。
(二)实践教学方式上认识的狭隘性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每年组织几次大规模的参观访问或调查,请几次专家学者作报告等这种认识上,使实践教学的方式停留在“走出去,请进来”这一种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教学的范畴,但不是一般的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下开展的,其实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走出去,请进来”这种教学形式外,还有课堂内组织活动进行的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实践等等。目前,我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课堂内的实践,如视频资料、专题讨论、演讲、辩论、模拟等,让课堂“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地位。
(2)课外校内的实践即第二课堂,如“沱江潮”,每月邀请专家学者就近期有关教学内容或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演讲,即“每月一讲”,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外延扩展;充分利用网络,让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网通过网络为大学生课外学习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理论教育于文化活动中。
(3)校外实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了八个社会实践基地,主要有新农村建设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企业文化基地、国防消防看守所法制教育基地等,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三)参与上缺乏普遍性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必需环节,应该像理论教学一样,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去。但多数高校存在这种问题,由于条件不具备,便采取以点代面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只有少数学生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而多数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这就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对象具有普遍性。
由此可得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一般的社会实践是有区别的,它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联系的,全体学生能参与到实践中、可操作性强的、思想政治教师能胜任的一种实践活动。
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化与外化的目的,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广大教师必须改变观念,认识到实现实践教学实效性,使单纯地为了实践而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深化、践行所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而对理论学习更加感兴趣。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认教学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区别于理论教学而又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为了加深理解所学理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和感兴趣,进而达到在实践中践行所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与理论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不断钻研实践教学内容,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精髓,就理论课的某个内容、观点、热点、难点和疑点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二者具有一致性的,要防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二)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教学环节规范化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有进行的重要保证上。
(1)规范实践教学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全体所有的大学生,不是少数学生,这是由该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2)规范实践教学计划与目标。在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做好实践的计划与目标,只有教学计划与目标明确了,教学过程才自觉。
(3)规范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的教材要求为基础,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4)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应让大学生铭记就某些内容观点或其内涵外延进行的实践,保证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5)规范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结束后,学生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自己的所感、所想,对其以后有什么样的影响、应当怎样解决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某种成果,对学生的实践态度、过程、成果进行规范化评价。
(三)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不是一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是一项长久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理论教学内容的精髓,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中接触多样化的实践内容,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分析研究】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能够使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教师能够发挥与学生交流互动机制,优化教学课堂与气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议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能够增加课堂的活力,对课堂的改革以及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完全可以通过网页、博客以及影视等手段,将课堂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丰富,改变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特点,并且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有效的拓展,加快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针对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阐述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以期为以后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以及参考。
现阶段,信息化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开始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语文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变革以及教育发展的影响。心理研究数据证实,人在信息接受方面,83%是视觉,11%是听觉,3.5%是嗅觉,1.5%是触觉,而1%是味觉,使视听两项占比较多,而这也就说明,人对信息的感知需要形声并举,音像同步才能够对学生的感知器官进行刺激,从而在根本上使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
1.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网页的应用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基本都是以语言以及文字为主要内容,较为枯燥乏味,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的语文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网页展示图像、声音以及画面,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化。例如,在教授《龟虽寿》课文时,就可以发挥网页强大的功能,将课堂的问题、作者的背景、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有关作者的事迹等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作者曹操的经历对学生进行讲述,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一定兴趣,愿意去学习以及探索知识,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知道诗歌所表达的意义所在,为课堂文化课的讲解做好铺垫,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
1.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件的应用
语文教材的特点就是在同一单元内,每一课都有着相似性,以保证课文设计的系统性以及整体性较好。但是,各个单元的内容过于单一,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化的教学中,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此现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重组,将同一作者的文章、作品进行集中处理。此种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初中总复习中,就会显示出绝对的优势,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接触了较多的文学作品,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存在一定相似性。教师就可以利用此相似性,在集中进行复习时,有效的重组教材,以加强学生针对性的学习,使复习效果得到最大的提高。此外,在整合中,教师还可将类似乡愁一类的作品进行集中对比,制作相应课件,使学生加强记忆。
1.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网络的应用
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进行,也带动了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普及,现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还能够实现学生与他人快速的沟通交流。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可以将学生按小组划分,让其利用网络技术,找出作者鲁迅的其他作品,并与之相互比较,从社会背景以及人物的角度出发,找出相似性与不同点,并将其做成PPT,展示给同学们看。教师还可以将较为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论坛上,供学生间讨论以及分析。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利用网络技术,与老师保持沟通交流,使学生在业余时间的学习更加快捷化、方便化,同时,还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得以加深,使教学环境更加和谐化。
1.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博客的应用
将博客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帮助,在博客中,教师可以实现随时推荐内容健康且有积极指导意义的作品给学生,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创建博客开始进行写作,对于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学习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在博客上写成自己的读后感,并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进一步使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也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机会。对学生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影视的应用
事物的知觉以及表象都会对学生的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让学生对音频以及视频进行欣赏,能够使学生加深课文的印象,以及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其的人文情怀以及人格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之前,利用影视将较为壮观的雪景以及祖国的壮丽河山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画面,在适当的配以音乐,使学生在内心上与其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的爱国情怀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之前,可将电视机中相应的此片段截取下来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使课堂能够更加活跃,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思维以及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加深,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1 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初中生因处于心智发展的阶段,不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如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就会付诸于实际行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较为良好的氛围,使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灵活化,对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
2.2 使学生的思维训练模式得到加强
在教学中,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进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选择最适合学生,且能够较快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使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在初中语文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3 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并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教材中所要体现的风景以及事物通过实际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亲身感受,培养美感,并陶冶情操,进一步使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关于美的画面,例如: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中,描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较为唯美,无法单纯的凭借语言表达出来,此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课文所描绘的场面,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及对美的欣赏水平。再如《苏州园林》中,也有多处描述园林之美,但是其还是无法凭借想象了解到的,学生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对课文进行理解。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与此文中,将苏州园林的图片对学生展示,并结合课文对园林的结构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最终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2.4 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就是培养其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足够丰富才能够实现创新要求。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提出过想象力的重要性大于知识的理论。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虽然较为丰富多彩,但是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对教材内涵的传授,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度以及广度,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需充分把控教材内容,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培养,使其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使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得以丰富,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进步中,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影响较深。为达到使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进一步改善以及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目的,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保证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但仍需注意,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但其也不是万能的,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把握好分寸,切不可过度使用,制约学生的想象能力。书本上的文学作品与改编的电影还会存在很大的出入,文学作品中一般会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综合考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给学生以及老师带来了活力,其也必将成为信息时代较重要的一种资源。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作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有效完成思政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内省能力和社会能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健全人格。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类。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其根本目的在于让课堂理论教学与丰富、生动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让书本知识转化为指导现实的技能。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简称“05方案”)、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据以上指示精神以及我校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的基本要求,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高校思政课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是有效完成这些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内省能力和社会能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健全人格。它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依据,以学生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主题活动为形式,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广泛参与和体验现实社会生活,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优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根据我们近年来的实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类,主要包括以下的教学形式:
(一)课堂内的实践教学
1.演讲比赛。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丰富,思维活跃,他们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思想政治等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非常有必要给学生这样表达的机会。在演讲过程中,对与错、理性与偏激、真理与谬论将通过学生自己的思想交锋,愈来愈明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都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根据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加油,我的大学”?p “我的青春我做主”等等主题演讲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各班选派代表观看演讲比赛,到场的同学给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掌声鼓励,这样不仅使得比赛的同学得到了锻炼,也使得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得到了教育。对于演讲的内容,我们要求紧扣主题,做到主题鲜明、深刻,选材真实、典型,能够较好地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时代风采。在语言表达上,我们要求同学尽可能脱稿演讲,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
2.征文比赛。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我们在课堂内实践教学中播放《辉煌六十年》等视频,让同学们集体观看同时进行讨论。在观看影视资料、开展讨论会的基础上,组织征文比赛活动。征文以“辉煌的历史征程”为主题,依据史实、现实及自己的切身体会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要求文章主题鲜明,立场正确,思想健康,语言流畅。然后,进行论文评比。以教学班为单位,每位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并上交论文1篇,经任课老师评阅后,每个行政班评选出1篇优秀论文;最后评选出年级优秀论文,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给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并将优秀论文汇编成册。优秀论文获奖同学除给予外出考察机会外,课程总评成绩给予适当加分。
3.辩论赛。为了开拓视野,锻炼才干,培养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近年来我们举行了一系列的辩论赛。2014-2015学年上半学期,我们面向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所有青年学生,举行了一场“模拟联合国大会”的辩论赛。模拟联合国大会是一项积极健康、富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活动。回顾整个备赛、参赛的过程,同学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整个比赛及其准备阶段恰好是在紧张的期末考试阶段,但是各个代表团都能够听从安排、遵从所制定的培训计划;积极地收集资料、写作个性鲜明的发言稿和提纲。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尽其所能投入到赛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并能够运用一些专业术语和外交辞令进行对话和辩论,俨然是一群外交官在进行外事活动。通过演讲、辩论、投票表决等环节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流程与规则,锻炼了与会学生的语言表达、灵活应变、沟通磋商等能力;通过对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与外交家气质。
在参赛的过程中,各个代表团都是很团结、富有凝聚力、富有集体荣誉感的团队。除了非洲代表团外,其余各代表团的成员都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组合而成,在短时间内,从陌生、到认识、到磨合、再到默契的合作,显示了同学们拓展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为以后融入社会做了一定的铺垫。
这次模拟活动展示了学生的素质风貌,辩论中彰显了同学们的智慧和个性,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青年学子的时代使命感,达到了我们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 1.校外参观考察。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院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事先的筹划,暨阳学院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近年来,每年都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思想政治教研室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课堂外的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
2013年暑期,我院学生赴浙江诸暨市“五泄生态风景区”就浙江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考察。这是一次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同学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令世界瞩目,但另一方面却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07年5月份,我的家乡太湖发生了大规模蓝藻事件,正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寻求平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这是学生们在完成社会实践后得出的共识,其教育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这种触目惊心的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也更说明了我们加强实践课程尤其是课外实践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为纪念建党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紧紧围绕“永远跟党走”这一中心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考察,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和优秀校友,学习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事迹,深刻认识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切身体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
2013年6月27日、28日,我们暨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进行实地考察。此行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韬奋书店等众多红色革命遗迹等。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还观看了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电影短片,对革命烈士进行了深切的缅怀,在老师的讲解下,全体同学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光荣事迹的教育和激励。这次社会实践一方面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际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社会调查。调查报告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这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面对实际、面对基层、面对群众,贯彻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思想路线的要求,这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每年都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例如,为了引导同学们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树立大学生敬老爱老的美德, 2013年7月,我们暨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老师带领同学前往诸暨市城乡开展“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状况”调研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事先设计好了问卷。到达目的地后,首先对诸暨市内各小区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进行了问卷调研;然后分别奔赴诸暨市空巢老人相对集中的街亭镇、牌头镇、东和乡等进行入户访谈;还对牌头镇、东和乡的2个敬老院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敬老院的院长、工作人员以及老人进行交流。敬老院的院长及其工作人员还对敬老院的养老状况进行了介绍。
同学们通过发放问卷、随机访问、入户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向诸暨市区各小区、老人相对集中的河埠桥头及诸暨农村的三个乡镇的老年人以及敬老院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诸暨城乡空巢老人家庭现状,包括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子女赡养状况以及养老需求状况和权益保障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的积极努力下,共发放问卷360份,基本了解了诸暨市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状况。
在调研中,同学们发现,对居住在农村的空巢老人来说,诸暨市农村空巢老人以子女供养和居家养老的家庭为主,自我养老为辅,绝大多数空巢老人反感甚至抵抗机构养老。同学们还发现,诸暨市农村空巢老人长期得不到照顾,照顾体系不完善,社会养老的公共设施及相关的社区服务仍然滞后于老龄化速度。诸暨城市养老的状况要明显优于农村,且城市老人的思想较之农村,城市空巢老人愿意机构养老这种形式。通过近一周的社会调查,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诸暨市的养老服务状况,同时也懂得了孝敬老人是年轻一代应尽的责任,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锻炼了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个别老师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我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必须重视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作用在短期内无法显现,因此实践教学可有可无,基本上不将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
其次,重视校外实践,忽视校内实践,认为实践教学就是社会实践。事实上,校内的实践教学,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比赛,案例讨论等教学形式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热情,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等具有明显的效果。
第三,实践教学模式须进一步拓展。除了原有的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外,其他教学模式如政策宣传、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社会公益等也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有些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新的潜力,必须进行大胆创新,赋予原有的教学模式新的时代特色,像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社区服务、团队活动等都是新颖的实践活动形式。 第四,参与实践教学的普及面不够。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应参加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发中,有很多制约因素,尽管很多学生参与的愿望强烈,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参与的对象仅仅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这样,大多数学生的热情没有调动起来,限制了全体学生的发展,结果实践活动变成了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偏离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宗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千头万绪,涉及到人员、经费、交通乃至学生的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搞得有声有色,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这是顺利组织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同时,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组织严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社会实践之前,应该制定详尽的实践计划,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在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化调研、法律普及、卫生宣传、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实践。
进行实践教学,就是让理论知识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去,让当代大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关注社会热点、思考社会发展趋势,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要使我们的实践教学真正有所突破,我们还必须不断地探索。一方面,必须提高我们教师的素质,必须要探索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同时必须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总之,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任重而道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语文课程实施,基本切入点是语文课堂教学。因此一旦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编写之后,教学改革就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内容和实践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从语文教学内容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应如何适应新形势。
关键词:新形势 语文教学 内容 实践
一个人喋喋不休地向南隐禅师请教什么是禅,南隐禅师将茶水倒进杯子,直到茶水溢出。这个人说:“师父,已经满了!”大师微微一笑说:“哦?你也知道满了?如果不把杯子里的水倒掉,我怎么可能往里面再注入水呢?”此人恍然大悟。语文教育也是如此。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师要注重分析语文教育真正的内涵和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挖掘文学教育的魂
《中学语文教育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文学教育的任务,提出培养中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等要求。在诗歌教学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除了介绍文题、作者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背诵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咀嚼文字和词句。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予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的中学生启发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反映的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
2.守住写作教学的根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前,向学生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如笔者曾问学生:“在过去,有没有给你印象十分深刻的人?”并结合自身经历给予学生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写作灵感源于生活,教师应让学生用写作的眼光挖掘生活素材。如笔者曾让学生思考:“为何《陈情表》读来,至今依然令人感触至深?”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列举出其他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如《背影》《项脊轩志》等。如果教师设置“亲情”主题,那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有话可写了,极大地激发了写作热情。
(2)与课外活动结合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语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国宝档案》《百家讲坛》等栏目,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阅读我国文学经典名著,揣摩优美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
1.培养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
教师是贯穿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应根据不同学情,探究并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创设和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以便教师更好地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把学生分成多个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改善学生的评价体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保持教学创新的原动力。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陶行知说:“放开孩子们的眼,让他们看;放开孩子们的耳,让他们听;放开孩子们的嘴,让他们说;放开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做。”一位二年级学生曾告诉笔者,她记住了“安宁”两个字。笔者让她分享学习方法,她说:“家里有妈妈,就是‘安’,女字在下,妈妈是女人,所以妈妈在家,你就有安全感;家里有爸爸,就是‘宁’,丁指成年男子,家里有爸爸,就叫宁。”听完她的话,笔者立即给予她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3.唤醒语文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语文应是一种唤醒”,是对学生人格精神、学习兴趣、文化意识的唤醒,所以语文学习应该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实际。在诗歌的教学中有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叫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感,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教学只有改变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作为教师,应通过不断地积累和研究,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构建新型课堂,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内容和实践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文本研究是当代人文学科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不同的学科对其有着不同的解读。现代文本研究起源于语言学。语言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文本有着不同的解读。它不仅注重于对篇章的分析、解构,还注重于研究篇章阅读的方法。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语文教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文本研究,亦被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会把文本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解读,而且会尊重文本作者的本意,避免歪曲误读,并注重把握文本完整的意义,避免断章取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理论学科 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如何更好地使用文本研究,使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是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首当其冲的问题。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文本研究亦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引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教师提供的阅读规则,去深刻体悟作者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感情或表达的想法,去挖掘作者文本背后所蕴含深刻的思想,并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终培养出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直接目的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解读方法。因此,语文学科教师的文本解读方法便显得至关重要。语文学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摸索出了一套解读文本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同样值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借鉴。
语文阅读教学是母语教学,具有培养民族认同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先天优势。当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也多是那些能够唤起民族认同感、反映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文本。教师和学生唯有把文本放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正确理解文本,才能挖掘出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赵州桥》这篇课文,如果不把它放置在1300年前隋朝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就不能理解赵州桥的伟大之处。因为像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在近现代比比皆是。只有考虑到它的时代背景才能感受到赵州桥设计的巧妙,才能体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只有结合理论文本的时代背景,才能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瞻远瞩的目光。
解读任一文本,最重要的是解读出作者创作的本意。作家在写作文本的时候,寄托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情,作者的这种真实想法和真实感情便是文本的价值所在。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曲解或歪解文本不仅达不到解读文本的初衷,而且是对文本作者的一种侮辱。例如,在解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时候,要认识到地坛只是一个载体,作者的真实意图是描写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若只是看到“我”与地坛的关系或对地坛的回忆,则明显与作者原有的写作意图不符,便读不出其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在几百余年来几代人的传播和诠释之下,形成了很多版本的所谓“新解”。有的“新解”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得面目全非。这些“新解”的作者自以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造性解读,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歪曲,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侮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只会在尊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的基础上解读文本,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含金量,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尊重。
文本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世界。它不仅包含其文字符号层面,还包含了文字层面背后隐蔽的象征意义。如果只是看到文字符号层面,则并没有把握文本的完整意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本全篇描写的是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象。但如果只是看到这些,并没有领悟到作者写作该文本的完整意义。
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地融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悟能力,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荷塘月色》不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象,更抒写了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的向往。我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时候,切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在掌握了文本表层的文本符号的同时发现文本背后的意义,这样才算是对文本的完整解读。
受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方法的启发,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文本研究应当学会把文本放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尊重作者本意表达的基础上,完整把握文本内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界就不断有人提出“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本身的研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界新的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研究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起步晚、水平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只有不断学习语文教育学等人文学科中的文本研究方法,才能撑起一片带有本学科特色的成熟的学术天空。
语文教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启示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小学教学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合理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运用各种策略,不但可以提升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而且对小学教育管理整体的提升有着加速和保障的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评价一所小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但是没有好的教学管理体系就无法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小学学校想要在新课改形势下快速提高教学实力,就必须要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改革,要结合传统教学管理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要建立一支实力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同时要挖掘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要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一、当前小学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理念较为陈旧在新课改形势下,很多小学都一直在沿用着传统教学管理理念,这主要是由于校长和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较为陈旧,对新课改标准无法快速适应。同时校长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出现分歧,校长接受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但是教师不予执行,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管理理念的偏差。而有些教师在接受了教学培训以后,对教学模式有自己的看法,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尝试,但是没有得到校长的支持,这样教学管理理念也是无法实行的。
2.教学管理被评价机制所限制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造成教师一味追求学生成绩的现状,学生的好坏只看学习成绩,教师为了获得晋升的机会,就将精力全部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根本没有顾忌学生的个人喜好。在新课改要求提出后,小学学校在表面上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但是在根本上并未改变传统的考试评测制度,学校教学管理仍以成绩为主,这就使得教学管理工作被评价机制所限制,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3.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想要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思维方法上要拥有自己的认知体系,要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不断创新,要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具备多种教学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要做一个全能型老师。但是现在很多学校数学教师学历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教学培训,缺乏创新意识,习惯安于现状,缺乏责任感,这就导致教学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进行。
二、加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实现学校民主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教学管理理念也要不断改变,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小学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将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素,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给教师提供一个宽阔的平台,让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进而实现学校民主化管理。
1.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管理者往往与教师都存在着矛盾,这主要是由于小学校长更多地注重教学任务的分配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分配任务时根本没有考虑教师的心理感受,只是强硬的分配给教师,这样就导致教师压力较大,总是害怕自己不能胜任。如果小学管理者在分配任务时,能够换位思考,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避免生硬的操作方式,这样教师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教学管理任务,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2.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与信任古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其实这句话体现的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同样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小学管理者也要体现出自己的度量,要对教师合理分工,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意见,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让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信任,学校管理者要注重对学校教学管理氛围的营造,要使教师怀着愉悦的心情去参与教学活动。
3.管理者要学会赞扬与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赞扬,所以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表演,要挖掘教师的优点,根据每位教师的优缺点,合理布置教学任务,让教师充分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对于表现较好的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机制,让所有教师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敢于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创新,帮助教师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为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强化科研意识,实现学校科学化管理
作为小学学校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才能,尤其是竞争激烈的教育形势下,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应有的魄力和眼光,要努力强化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建立有序、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要坚持定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培养更多的教学管理人才。
1.管理者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在增加,作为小学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发展科学、传递文化、服务社会,还要实现培养人才、塑造人类的伟大使命,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注重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学校管理者要始终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要与时俱进,对教学管理理念不断创新,要发现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要从长远角度去认识教学管理工作,要注重创新科研,加强管理者的实践能力。
2.管理者要强化科研意识,用心去研究管理工作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小学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强化科研意识,要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要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素质的评价,要求教师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结合互联网技术,对小学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创新,从而快速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第一,管理者自身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够独立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让全体教师信服,具备感召力,带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快速发展。第二,小学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听取他人建议,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要注重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将静态要求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实行多层次分类管理,根据各个层次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快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早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强化创新意识,实现学校现代化管理
(一)管理者要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也必须要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前提保障,要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刺激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管理中不断创新,吸收现代化教学管理理念,引进现代化教学设施,要时刻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教师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校园氛围内成长,创建弹性管理模式。实践中,我们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
(二)管理者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
当前小学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想要顺利改革,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要对全校师生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效率进行有效评价,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首先,要建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这主要是针对教师的,不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以学生的考核结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学优异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其次,实行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主要对象是学生,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也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积极参与到小学教学管理改革中来。
一、由教师指导课堂转变成探究型课堂
所谓的人本主义理论,简单的说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为前提,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并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思考讨论,增强他们对于知识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只要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才可以使其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最终得到对自我的认可。为了能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老师们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合作交流,利用实践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渐获得学习经验,并在实际的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所存在的优势和潜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老师和学生之间仅仅是单一的教和被教的关系,但是这种简单的关系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因此老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老师们就要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自身担负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明白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第一点,人性化的教学观念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成为主动的自主学习,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轻松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点引导,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当然对于教师们来说,也要善于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对优异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做到这一点的话,就需要老师们能够及时的了解每一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个人发展情况,并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而且难懂以及必须加深理解的知识点上,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定的生活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并和他们一起学习,本着平等的心和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人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对学习投入更多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和学生的交流,逐渐寻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并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进步以及优点要及时的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是加强师生互动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人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拓他们的创造能力。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进来,要让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总体来说,在人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与此同时还要和学生积极的进行交流探讨,从而找到适合学生的新型管理模式。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主观情绪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习惯学生的平常生活学习习惯,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这样的话,能够不断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索课上不理解的问题。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让他们在彼此的互相帮助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小学教学是整个教育教学的初始阶段,它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QQQ,供大家参考。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管理者要肩负更多的责任,面临更多的问题。学校的发展与管理者得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得联系,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及领导水平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教务主任;管理艺术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新的基本教育革新不断全面推进与深化。学校是培育人才与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管治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制约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生将来的发展。新的时期对基本教育的小学管理者也指出了不同的目标,教务主任为学校的最好指引者,是保障学校各类工作能够平稳进行的关键所在。学校的发展与管理者得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得联系,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及领导水平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和教育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值得每一位小学管理者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1当前小学管理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观念陈旧,办学理念不清楚:
新教育改革针对小学管理者提出新的要求,而部分管理者本身的教学观念比较保守,致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无法与时代共进。办学理念是学校监管的根本性引导思想与灵魂,多数管理者未明确学校的办学观念,未从学校的具体教育条件、学生状况与师资水平出发考虑,而是环绕“分数”在执行,单方面的追寻升学率,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计量老师教学的标准,缺少人文关怀,这样常常引发学校监管工作事半功倍。
1.2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滞后:
新课改不但对管理者指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对老师指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老师在知识构成、思想形式和教学措施等方面建立自身的认知体系并有很好的创新精神。当前,教师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心理:一是认为自己属于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积极与否都有属于自己的工资,不思进取;另一方面由于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标准,一些教师感觉自身存在差距从而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消极的心理。这就造成了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3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
因近几年党和国家针对教学的极度重视,提供大量资金。而部分小学管理者只经过创建校园环境与购买先进设施等增强物质文明创建,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创建。这样常常导致学校的教学环境好了,而学生的日常素质差了,舒适的办公楼创建起来,但优良的文化传统却没有了。
1.4民主意识淡薄,评估不合理:
一方面,学校的最高领导与教务主任是管理者,很多事务基本上都是校长定论,这就易导致管理者形成一种霸道的决策思想,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使得学校的工作氛围僵化,同时也打击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面,管理者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人与教务主任,学校监管的好坏、荣誉、责任均由管理者一人负责。这样常常致使教职工对学校监管工作的参与性较低。另外,部分学校出现教学评估不合理的情况,只重视教学效果忽略了教育流程的评估,违反了教学规律与方针。
2小学教务主任学校管理策略研究
2.1与时俱进,转变学校管理理念:
作为新形势下的小学管理者,不但为教育体制的重点实施人,而且是学校各种管治的总管理人。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根据形势按课改的实施要求,努力转变学校教学理念。自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转向以素质教学为核心的观念;从传统的以分数为主转化为训练、提升学生的根本素质与技能为核心。伴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与发展,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2.2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强学校竞争力:
老师是学校施行教育的主体,是教学系统的核心力量,老师的业务水准与整体素质很大水平上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发展,。新课标中,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在其知识储备的更新、思维形式、教学方式的多样以及创新精神的强化上有所突破,形成适合时代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再有,需要老师在知识构建方面突破传统只会解决学科内知识的限制,向跨学科及多学科领域整合与拓展。最后,要求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同时具备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能力,并具有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2.3以创新带动学校发展: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人才要求和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观念都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制度的执行者和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小学管理者要立足于学校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管理方法和教学思路方面进行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敢于挑战传统,善于总结分析,教师和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创新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2.4合理的奖惩制度:
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奖惩制度呢?笔者认为,学校应让教师了解学校的期望,如学校希望教师能够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开拓创新、善于总结,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们在此“期望”的影响和鼓舞下认真工作,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在实施奖惩制度时,学校规定把教师的教育效果纳入量化考核,对其动态评价很关注,且适时查看目标进展情况,和老师进行共同商讨研究、共同成长。
3结束语
学校管理者要立足于以学生为基础,朝着按基础教学的标准及课堂革新的指标的方向,不断进步,增长见识,全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及各方面能力,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师生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张召富.小学的管理艺术[J].华夏教师,2012(6):53.
[2]李险峰.浅析小学管理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8.
[3]黎建荣.浅谈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创新[J].时代报告月刊,2011(8):82.
1.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和其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思维方法上,要求教师能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在基础素养上,要求教师能够做科研型教师;在教学能力上,要求教师形成自几的教学风格并具有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但是这些标准与许多教师自身的素质存在这很大的差距,加之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因为畏惧情绪而安于现状,造成小学校长在贯彻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教学管理工作难度的增加。
1.2教学理念转变不及时
新课程标准改革带来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如发展的理念、课程的理念、校本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评价的理念、研究的理念等,由于受多年定势思维的影响,新课标的理念没有真正被内化为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理念,这使得前沿性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的到达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内心。当前小学教学管理者的思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仍是按照过去对管理认识的观念并且一直重复着过去的管理模式。实际上,人们真正对管理内涵的认识,不仅仅在是在教学管理领域,在宏观的教育管理和整个学校管理和中都是滞后的。有些情况是虽然校长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师具有抵触情绪,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校长提倡的理念并没有得到教师具体的贯彻执行,这就是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没有得到转变。还有些情况是教师虽然参加了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对新课程的改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看法,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运用,但是校长为了保证升学率,进行强化意识教育并不允许进行新的尝试,这就是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没有得到新的转变。
1.3教学管理评价陈旧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学管理的工作是以适应应试教育为前提运转的,对学生的好坏进行评价也是根据分数来定,对于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是依据学生的成绩来论,在学校管理质量方面只追求片面的管理方式。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和校长不但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而且也开始关注学生在能力提高和获得幸福感等方面上,校长不仅仅关注教师教学成绩,同时也开始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但是以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仍旧制约着新课标的实施,学校的管理也还是以分数为主,这种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困境。
2.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科学性措施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笔者认为:各个学科要有专业的教师上课才是理想的教育资源。只有强有力的教师资源,才能提高教师质量,才能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放心选择,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的需求。学校要用发展的眼观来看待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应该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的为教师提供各种深造和学习的机会。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应该把好人事这一关,各科都要有相应专业的教师。
2.2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管理者的理念都还不能适应“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要求,因而不能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管理的作用,因此教学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加强能力、知识和管理艺术的提高,一切活动都要为教师和学习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服务。还要善于将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再通过制度的约束把教学的管理理念转化为教学管理实践。
2.3科学评价
校长要激发教师潜能,关注教师个体。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只有拥有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校长要深入课堂,了解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对教学工作作出具体的指导与检查,校长要将教学信息与动态加入到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中来,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教学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的评价,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要从选拔性、终结性评价理念过度到发展性、过程性的评价理念,注重评价的多元性、诊断性、过程性、综合性与激励性,将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评价标准转变为以人为主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和教师专业的发展,实现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教学管理工作不能持续在以前日常教学管理的单一层面上,要从新角度出发,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新陈旧的管理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调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动性,争取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