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词汇学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学生可以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利用具体情景,学生可以掌握单词的读音和语义。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词汇教学;语音;语义
一、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一类一类词的音、形模式联系。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see,sea,piece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
二、利用具体情景,掌握单词的读音和语义
具体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在具体情景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
三、教新词的艺术
(一)介绍新词汇(学生先不看书,看教师示范)
1.翻译法。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译成汉语。
2.直观法。(1)利用实物介绍新词汇。如:Look.Thisisawatch.(用手指着手表)。(2)利用图片介绍词汇,如:面部(faces)。(3)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amopeningthedoor.Iamwritingsomewordsonthepaper.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
3.用举例的方法介绍词汇。如:教lazy这个词时,可以说:Allofyoustudyhard,butXiaoMingdoesn’tstudyhard.Heisverylazy.Hegetsuplateandthendoesnothingallday,Heisnotagoodstudent.通过例句使学生既练习句子,又清楚、准确地领会单词lazy的意义及其用法。
4.同时使用几种方法介绍词汇。如:Look,heissmiling.Nowlookatme.Iamsmiling,too.(用面部表情)smile.Wesmilewhenwearehappy(作手势让学生重复),学生:smile.教师:Good.Whatdoesit“mean?”(学生说出汉语意思“微笑”)
5.使用斜线介绍新词。如:Igotherebybus.Hegoestoschoolonfoot.在斜线旁给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目的是斜线上的词放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区分词意的细微差异。
6.利用诱导的方法介绍新词汇。如:教师指着眼睑问:Whataboutthis?Look,Icanopenandclosethem.Theyare…eye…?学生答“眼睑”。教师接着板书出eyelids。这种诱导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集中到这个新词上来。
7.利用直接介绍法。直接介绍讲解词汇,让学生重复。如:介绍新单词wrist,教师说(Pointingtowrist):Look,thisismywrist.Canyonsayit?学生重复说wrist两遍。
(二)操练和使用新词汇
介绍新词汇,是使学生初步感知词汇;而操练和使用词汇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的词汇。
1.操作的方法
(1)教师提出词汇让全班同学思考,在人人思考的基础上,让个别同学说,并让同学们纠正。(2)让学生互相说(一问一答),鼓励人人开口。(3)做听写练习。让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同学代表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同学在原座位上听写,然后让同学们先纠正。
2.使用新词汇
如:学习market(市场)这个词,教师围绕这个词连续提问问题,让学生回答,重复使用这个词,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掌握这个词。
(三)词汇的扩展
学生学习一个新词汇,往往想知道其它与其相关联的词,这给词汇的扩展提供了良机。
1.利用拼读规则
学生知道了ar读[a:]的规则后,可帮助记忆arm,art,part,party,dark,argue等词。
2.利用词形变化规划
如总结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可分为:
A—A—A型:cut—cut—cut;put—put—put
A—B—B型:build—built—built;dig—dug—dug
I—A—U型:begin—began—begun;drink—drank—drank
3.利用构词法知识
(1)利用同根词。如教过use后,经过构词分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useful,useless,user的词义。教师可以说:“useful”comesfrom“use”.Itmeans“ofuse”.“Useless”comesfrom“use”,too.Itmeans“ofnouse”or“notuseful”.
(2)利用分析前缀的方法。如教retell,rewrite,学生已掌握了tell,write,要向他们解释前缀re—的含义是“again”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推测出retell,rewrite的意思。教师可以说:“Retell”comesfrom“tell”.“Retell”means“totellagain.”
(3)利用分析后缀的方法。如在学过China,Japan的基础上,指出后缀—ese的含义,学生很容易推测出Chinese,Japanese的意思。
4.利用归纳、对比法
(1)利用同义词。同义词都是相对的,比如nic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义词可能是pleasant(令人愉快的),kind(亲切的),fine(好的)…根据这个特点,不要孤立地看某词的同义词,而要把它放在句中来看是不是同义词。如:“Theweatherisnicetoday.”和“Theweatherisfinetoday.”这两个句子中,nice和fine就是同义词,可以相互代替。
(2)利用反义词。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出Smallmeansnotbig.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
5.利用联想找规律
如由tree联想到branch,leaf,green,yellow,colour,flower等。
利用以上教学词汇的艺术,能够实行质量并重,逐层加深,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集中分散,交替互补的原则和方法。同时还能使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教学,词汇的读音和拼写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时,感到有条理、有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张东粉.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很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进而导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近年来,我对“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也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一下我的认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语文教学不管是语文基础知识还是基本能力都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要传授的内容和知识,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传授传统文化。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在教材的编排上,都把“古典传统文化”和“名著名篇”放在了突出的地位。编者的意图就是要让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这些年来,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按教材内容在程序和步骤上进行课堂教学外,还特别注意分类归纳“传统文化内容”,然后有目的地重点讲解。这样处理,有助于解决在传授传统文化时容量不足的问题,也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课堂上,对于古诗文的讲解和鉴赏,我不仅非常重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还非常重视学生对于意境的理解。高中生对于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于作品的背景和思想内容往往不太了解。比如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学生对于作者“长恨”又“歌”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不太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对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前后)及作者感叹“爱情悲剧”、讽嘲“重色误国”的思想感情作了重点讲解。通过这样引导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对课本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关注外,也促进了他们对课外相关内容的学习。
要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努力提高传统文化的课堂效率,营造课堂文化氛围,使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室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教室黑板报上专门开辟“传统文化宣传专栏”等,以此营造一种浓厚的课堂文化氛围。
(2)导语情景。创设教学语言情境,铺垫蓄势导入新课,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音像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湛与美妙。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笔者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谈自己的浅见。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一类一类词的音、形模式联。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see,sea,piece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
具体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在具体情景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
(一)介绍新词汇(让学生先不看书,看教师示范表演。)
1.翻译法。
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译成汉语介绍给学生,这样教单词既快又简便,适合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2.直观法。
(1)利用实物介绍新词汇。如:Look,this is a watch.(用手指着手表)
(2)利用图片或简笔画介绍词汇,如:面部(faces) ,简笔画要画得快,边画边交流,达到用画表达词义。
(3)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
am openning the door. I am writing some words on the paper.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
总之,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3.用举例的方法介绍词汇。如:教lazy 这个词时,就可以说:Allof you study hard,but Xiao Ming doesn't study hard. He is very lazy.He gets up late and then does nothing all day. He is not a good student.这样通过一个例子使学生既练习句子,又清楚、准确地领会了单词lazy的意思及用法。
4.同时使用几种方法介绍词汇。如教“smile”时,可说:Look,he is smiling. Now look at me.I am smiling,too.(面部表情)We smile when we are happy(作手势让学生重复)。
5.使用斜线介绍新词。即在斜线旁给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画上斜线,目的是把斜线上的词放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来区分词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异。
6.利用诱导的方法介绍新词汇。如:老师指着眼睑问What abou this? Look,I can open and close the…They are…eye…学生答“眼睑”。老师接着板书出eyelids。这样诱导的优点是在于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这个新词上来,对了解这个词产生兴趣。
7.利用直接介绍法。直接介绍讲解词汇,让学生重复。如:介绍新单词wrist,老师:(Pointing to wrist ). Look, this is my wrist. Can you say it?学生重复说wrist两遍。
8.利用下定义法。如:breakfast——the first meal of a day.
9.利用各种关系解释词义。
(1)利用事物的特征
Ice is cold. Water turns into ice in winter.
Coal is black. When coal burns, we get fire.
(2)利用因果关系
Xiao Li has not taken his lunch, so he is hungry.
I have drunk a lot of water, so I am not thirsty now.
(3)利用先后关系或自然顺序
Spring comes before summer.
Sunday comes before Monday.
We take our breakfast at seven in the morning.
We take our lunch at twelve.
(二)操练和使用新词汇。介绍新词汇,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词汇,而操练和使用词汇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的词汇。
1.操作的方法
(1)教师提出词汇让全班同学思考,在人人思考的基础上,让个别同学说,并让同学们纠正。
(2)让学生互相说(一问一答),鼓励人人开口。
(3)做听写练习。让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同学代表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同学在原座位上听写,然后让同学们先纠正。
2.使用新词汇。如:学习market(市场)这个词,教师围绕这个词连续提问,让学生回答,重复使用这个词,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掌握这个词。如:
Do you often go to the market?
Do you live near a market?
When does your mother go to the market?What does she buy there?
(三)词汇的扩展。学生学习一个新词汇时,往往想知道一些其它与其相关联的词,这给词汇的扩展提供了自然的良机。下面介绍几种词汇扩展的方法:
1.关联词群或称联想词群。如:教fruit时,指出这是水果的总称,为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水果的词,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关联词群,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同学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密切结合起来。如:
(1)利用拼读规则:学生知道了ar读[a:]的规则后,可帮助记忆arm,art, part, party, dark, argue等词。
(2)利用词形变化规划。如总结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可分为:
A-A-A型:cut-cut-cut put-put-put
A-B-B型:build-built-built dig-dug-dug
i-a-u型:begin-began-begun drink-drank-drunk
(3)利用构词法知识。
a.利用同根词:如教过use后,经过构词分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useful,useless, user的词义来。教师就可以说:"useful" comes from"use". It means "of use". "Useful" comes from "use", too. It means "of no use"or "not useful".
b.利用分析前缀的方法。如教retell,rewrite,学生已掌握了tell,write,要向他们解释前缀re-的含义 是"again"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推测出retell, rewrite的意思来。教师就可以说"Retell" comes from "tell". "Retell" means "to tell again."
c.利用分析后缀的方法。如在学生已学过China, Japan的基础上,指出后缀-ese的含义,学生就很容易推 测出Chinese, Japanese的意思来。
d.利用分析合成词的方法。如在学生学过wait与room的基础上,就很自然推测出waiting-room, reading-room的含义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4)利用归纳、对比法。
a.利用同义词。同义词都是相对的,比如nic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义词可能是pleasant(令人愉快 的),kind(亲切的),fine(好的)……。根据这个特点,不要孤立地看某词的同义词,而要把它放在句子中来看是不是同义词。如: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和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这两个句子中,nice和 fine就是同义词,可以相互代替。
b.利用反义词。在英词中表示相对的概念的词汇经常可以遇见。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出Small means not big.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
c.同音异义异形词的对比。
(5)利用联想找规律。如由tree联想到branck, leaf, green,yellow, colour, flower等。
(6)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放在各种搭配里记。如:pronunciation可放在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 My pronunciation is poor. I must improve it.
过去的词汇教学是孤立教词汇,往往讲得过多,消化不良;接触少,重现率低,吸收少;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系统性不强,存在边学习边遗忘的缺陷。而利用上文介绍的方法教词汇,能够逐层加深,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利用集中分散,交替互补的原则和方法,同时还能使词汇的意义与用法的教学和词汇的读音与拼写的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英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时,不感到杂乱无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相关论文: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必要性。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必要性全文如下: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保障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摆在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通过不同课型中新旧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学科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进而得出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必要性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论文正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过程设计来达到这一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正冲击着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而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这种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
下面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以及新旧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学科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进而得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必要性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对于操作知识的教学,笔者给出新旧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
(1)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前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在上课的时候,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比如:讲“Photoshop图层”这节课时,总是先告诉学生什么是图层,图层的相关定义、操作,然后演示如何新建图层、复制图层、链接图层,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去做。通过实际教学发现,这种教法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没讲完就会操作了,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就讲完了,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教师在说什么,你讲你的,他玩他的,这种方法不仅学习效果不好,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学案教学方式。通过学案的使用,同样一节课上下来,不仅学生很有兴趣学习,教学效果也很理想。学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各个知识点以任务的形式给出,以探索问题来引出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案中还有具体的情境导入,有每一个任务的操作知识点和提示信息,重要的是有学生的自主探索模块,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完成不同的部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并在不知不觉的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习效率显着提升。
例如:讲“Photoshop图层”这节课时,采用了如下的学案。
【自学达标】&操作任务&达成目标&自我评价&房间里物品杂乱无章,请你帮助史努比布置房间&1.把三幅壁画挂到墙上,把鲜花摆放到桌子上&链接图层
移动图层顺序&独立完成:
☆☆☆☆☆
合作完成:
☆☆☆☆☆&2.房间里有一袋垃圾,请你找出来,并清理出去&显示/隐藏图层
删除图层&3.在床的两侧摆放两个床头柜,并在床头柜上摆放一个台灯&复制图层&
小 试 身手&打开“动物乐园”文件夹下的文件“动物乐园.psd”,根据要求完成动物乐园的整理,完成后保存文件。
1.沿着湖北边种上三棵小树(复制图层)
2.在大树丛中有一株盛开的太阳花,请找出来(隐藏图层)
3.让Kitty猫坐在树墩上晒太阳(链接图层、移动图层顺序)&独立完成:
☆☆☆☆☆
合作完成:
☆☆☆☆☆&]
【拓展提高】使用“动物乐园”文件夹下的素材,运用学习的图层知识,制作一幅宣传海报。你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让更多的小动物到你的动物乐园来玩吧。
完成后保存为“动物乐园.jpg”文件到桌面。
小提示:
(1)旋转图层:“编辑”菜单→变换→……
(2)调整图像大小:“编辑”菜单→自由变换
通过调整,图像可以改变方向,改变大小,尝试一下吧。&独立完成:
☆☆☆☆☆
合作完成:
☆☆☆☆☆&
这节课并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是图层,怎么建立新图层,而是设定了一个小的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到史努比的故事中,帮着史努比整理杂乱无章的房间,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物品都有一个单独的名字,进而得到图层的概念和更立体形象的认识。而且很多操作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参照学案中的提示,自己动手完成的,让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有了一种小小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非智力因素是由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对策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在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需要的是体魄强健、博学多才,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经不起困难与挫折的磨练,即使有广博的知识、超常的能力,也很难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当前,加强学生的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现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培养起学生健全的人格。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学习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它能够驱使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主动参与,并能克服困难。对于学生来说,强壮的身体是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基础,尽管这种需要有时不是从内心产生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学生也需要用体育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增强体质,满足生理、心理的需求。正是这些基本的需要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愿望以及对体育的价值取向,成为他们积极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要驱动力。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很好地利用这种需求,加强体育学习重要性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体育对身体、学习、生活、事业的近期和远期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生理、心理需求逐步过渡到社会需求的目标上,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
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教学既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并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进行教育的过程。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竞争,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但需要正确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在教学和训练中,倘若我们能够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体育教学中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本领。下面我从这几年自己的教学谈谈体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爱好、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在体育教学的方法选择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精确地讲解、优美地示范,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不断参与的热情。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有了热情,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态度就会发生转变,就原来的“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样的体育学习会给学生带来愉快和享受的体验,而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培养自身健康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
1.明确目的激励学习动机。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当前正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应充分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是对人的身体进行教育。体育课是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掌握多一些运动能力,可以丰富锻炼身体的手段,促进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如武术这门课有比较多的青少年学生热衷于散手,而套路特别是太极拳误认为只适用于老年人。这就是学生不懂的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作用,学生明确了其价值,就会认真去学、用心去学。
2.锻炼促进人体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青少年,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利用理论课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确体育是富有多种技术的健美运动,积极参加锻炼,强身健体是造就人体外在美的基础,没有体质的增强,外形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观看一些健美、技巧、体操、跳高、球类等多种比赛的场面,让学生带来一些美的享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参加体育运动”为“我要参加体育运动”,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体育比赛,做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去认识一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利用青少年学生好胜,喜欢逞能,爱表现自己的特点。
例如:传球技术是一项枯燥无味的技术,而在篮球技术中又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传球游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胸前传接球练习,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传的球多,多者为胜,负者要罚做素质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要传的准、传的快、既要动作到位,传球的速度要快,学生在游戏中就会尽量按“准、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假如个别学生传球技术较差,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也会认真地练习。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历尽坎坷,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有不畏吃苦耐劳,遇到困难能够努力克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人才的培养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各种教育过程都要培养意志,而体育教育过程更形象,更直接,采用的手段也更丰富多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部分的体育学习项目是充满单调、枯燥和困难的,是艰苦复杂的体力劳动。各种问题无时不有,各种困难无时不在。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恐惧、退却、缺乏信心等心理现象。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呢? 1.通过用名人、名言来对照自己、督自己,矫正不良的行为。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鼓励的习惯。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用同龄人的榜样来教育孩子,如某某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可学习。我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技术要领的基础上,不断地为学生渗透些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再如单杆的教学,各种障碍跑,越野跑等。必要时,降低学习的难度和要求,要知道,培养孩子的信心,不只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有的孩子学习有障碍,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他们就沾沾自喜,愉悦的心情能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才能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
2.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长跑是一项不大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运动。而长跑对于锻炼身体和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上课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极点”“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练习时能知难而进。再通过一些科学的体能训练安排,使学生得到合理的锻炼,并且在测试时使学生明确“耐久跑”测试一方面是对耐久跑能力的测验,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坚强意志的测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确耐久跑练习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3.培养学生善于克服困难的能力。
培养意志品质的中心环节是克服困难,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有严格的要求,要通过艰苦的磨炼来培养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状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分解难点,逐步引导,让学生始终在充满信心的状态下,不断克服困难,步步进取,最后成功。
例如:耐久跑,单调、枯燥,学生的生理反应强烈;支撑跳跃,技术要求高,动作难度大,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等。所以,体育教学中,应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力所能及,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采用游戏、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其次,教师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处在轻松恰恰,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增强其克服活动中的障碍和干扰,达到预期的目标,使得学习活动更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学中对于执拗、顽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其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使其理解顽固与顽强的区别;对于怯懦的学生,应多加鼓励,以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运用鼓励法培养意志品质。
要做好一件事情,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加以肯定、鼓励、,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使学生感到成功感。
例如,在短跑的教学中,对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在训练时,假如学生都认真投入地训练,哪怕没有进步,我们也要加以鼓励,然后再进行动作技术上的改正,测验时,我们区别对待,鼓励那些经过努力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学生,不以统一的测试标准来要求学生。区别对待有助于学生知道自己经过训练后有了进步,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更加地努力,这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师教学方法的逐步引导下就逐渐形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根据体育知识技术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并且努力达到目标。
2.创设成功教学情境。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进行的身体练习,通过正确的评价,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产生成功的体验。
3.诱导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和教态去改进。针对中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对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恶。在组织教学上,应抓住重点教法,灵活多样,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
如练习立定跳远项目,教师先按学生情况,课前划好相距1.2米到1.5米的平行线五条,练习时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三级蛙跳5-8次,五级蛙跳3-5次,五级单足跳5-8次,游戏活动两人交替“搬动”过“五关”(五线)2-3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始至终,在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练习,做到既有汗水又有笑声。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录音机、幻灯投影、电脑动画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把一些体育竞赛和一些教师无法做慢动作分解的项目在学生眼中展现,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
4.创设新颖教学内容。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总是按“示范――讲解――练习”普遍模式进行,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技巧侧手翻的教学时,不同的教法效果不一样。传统的教法学生刚开始还有兴趣,但动作完成不规范,不雅观,练习效果与积极性急速递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效果则不一样,先进行三人一组在保护下的手倒立练习,让学生先体会人体在改变体位后的不同感受,教授学生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等技术要领,紧接着在保护下完成劈直分腿,依次推手,慢放腿等慢动作定格,体会完整的动作要领,学生在短时间基本上能规范完成侧手翻动作,教学效果显著。又如,上队形变换课时,教师先讲“一列变二列怎么走”,练习完成后便提问“二列变四列”“二列变三列”具体如何走?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
5.开展游戏竞赛。
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体操横箱分腿腾跃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克服了跳横箱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迎面接力赛”“50米往返接力”等。再如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不仅比一比谁投得远,还要比一比谁滑步滑得好,比一比谁能牢记教师所讲的技术要领等。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逐渐学会用体育活动来调节日常带来的紧张和疲劳,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6.正确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态度。
对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的成绩和态度,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适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起到一种正面刺激强化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上进心、自尊心、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法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部,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例如,通过讲述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益处,体育竞赛如何为国增光、为国家赢得荣誉等问题时,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训练的决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自我调节情绪,使他们服从于理性和意志,教会他们调节情绪,控制心境的方法。为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适宜和情绪激活水平。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适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以激起学生积极、深刻的情绪体验,以此培养学生适宜的情绪。
2.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体育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增强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克服消极的情绪体验,激发积极的情绪。
3.注意教师自身仪表的影响。
教师的仪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它是无声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老师的仪表美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为体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反之,就会给学生产生不好的甚至厌恶的情绪,不利于教学。辟如,同是一位老师身穿体操服给学生上体操课和穿着普通制服上体操课,学生的情绪大不一样,前者学生会全神贯注,意气风发;后者,学生神思恍惚,注意力不易集中,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此外,教师的教学表情、教学语言,教学示范动作等,也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对学生非智力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一项较为复杂、艰难的工作。体育教学应打破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开发学生智力,提高非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的体质、知识、能力同步发展。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充分运用了整节课的时间,并且达到了教学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有效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检测学习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实现的程度如何进行判断。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有效的,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但是,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师做了精心的课前准备工作,并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设计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精心选择了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教学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给予充分的思考实践与交流的空间,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引导与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
但是,当前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号召下遵循了创新课堂教学的方针,但是有些中学语文课堂过分追求创新,而丧失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宗旨和目的,缺少了语文味,因此使得一些中学生虽然很喜欢学习语文,但是对上语文课却提不起兴趣。语文作为我们国人必学的母语,但是中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不理想的。虽然每个中学都为语文学科分配了足够的教学课时,在所有的学科当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但是,语文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处于尴尬的教学地位,这也是所有中学语文所面对的难题。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教师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的原因。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授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到底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学生的素质水平。但是,由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原因,影响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是有些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专业素质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具有专业水平的语文教师对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水平既包括教师对语文知识的储备、对语文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感与对教育事业的热情程度等。因此,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同时具备以上几个特点的,他们不仅语文知识渊博,而且具有极强的教育能力和高尚的职业情操。
二是语文教师的职业怠倦。如果语文教师对自身以及社会的期望过高而在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失望和疲倦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影响工作。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中,常常同时担任着班主任的职责,因此,他们起早贪黑,工作常常打疲劳战,这使得他们的精神与身体时常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最终致使精神疲惫,出现职业怠倦,在教学上表现为对教学提不起热情,甚至出现排斥和恐惧的心理。
第二,教学内容的原因。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内容的时候都是以教材和教师用书作为主要的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虽然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是教师要适当的进行筛选,并且给予学生课本以外的补充,不能一味地依赖教材,应该帮助学生拓宽文学视野。
第三,教学方法的原因。教学方法的呆板生硬也是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一是教师的照本宣科和流于表面的文本解读。中学语文也需要对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和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进行解读,但是有些语文教师对描写花草树木就认为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生搬硬套的解读思路会误导学生走向语文解读的错误方向。二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而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第四,教学目标的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存在狭隘、宽泛随意的特点。教学目标狭隘是由于语文学科传统的目标是以教材的要求为准,而忽视了语文学科是具备了语言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师面对升学率,不得不只抓成绩,及语文的工具性,而完全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教育目标的宽泛是指语文学科没有非常明确和具体的教学目标。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在没有认真解读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下,就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决定教学的目标,最终使得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或者抽象,从而难以用教学效果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对以上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提高,尤其语文理论知识的储备,要善于钻研教材。同时,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懂得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用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第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对教材的取舍也是体现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师非常通俗和生活化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就显得非常的随意,比如,有些语文教师将四书五经、四大名著都作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些语文教师以成绩为主,只教学生做题的方法和考试的策略,这些都是教学内容都是不合理的,而是应该合理利用教材,科学的取舍教学内容。
第三,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决定,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尤其在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时候,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索学习,自主讨论。
第四,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具有指导性和激励性的作用,它可以检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首要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同时,教师还应该有效整合课时、单元与课程三个目标的结合。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设英语交际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听说写译能力、加强学生看图会意写作训练、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多媒体计算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对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课堂效益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有很多的教师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教育辅助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辅助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势在必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辅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板书而言,具有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课堂教学静态与动态融合、抽象与直观相互转化,学生们对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喜爱接受程度远比老师不是黑板就是口述的传统教学高得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教师的也应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却只是把多媒体计算机当作了另一块黑板而己,简单的将原来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放在了PPT上面,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的进程,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趣味性的一面,浪费了多媒体计算机这个良好的媒介。本人认为,我们教师在做课件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突出趣味性,为他们创造有趣的情景,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我们需要在做课件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1 处理好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课堂是教学的场所,多媒体计算机是教学的辅助,课件是教学的载体,因此我们的课件必须承担起知识传递的重任,所以我们做课件时必须以知识性为主;其次还要突出趣味性,因为课件中有趣的东西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突出趣味性时我们必须做到将趣味性孕育到知识性当中,在知识性中体现出趣味性,趣味是知识的趣味,并不是单纯为了有趣而有趣,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这个主题。在实际做课件时,我们就要注意这个方面的问题,面对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我们做课件时就可以将联通标志的演化步骤一步一步的在课件上以动画的形式显示出来,课件上的鲜明色彩和动画效果要远比我们自己在黑板上作图来的明显,而对于其他信息,例如宝马的车标、奥迪的车标、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也都可以融入到不同的背景图片当中,比如一辆宝马车、.一辆奥迪车、一张工商银行的卡片图片等等,学生们在被激起兴趣的同时自然有了学习的动力,而我们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自然会有所改善。
1.2 趣味的设计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我们在设计课件的趣味性时,也要注意这些趣味必须是学生能够实际体会得到的,最好是和他们身边能见到的,能感知到的事物相挂钩。比如在我们上面的例子当中,如果在列举中心对称图形时,举出某些航天零件也是中心对称的,那学生的反应程度就可能远远没有先强烈,自然对他们兴趣的引导也不会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课件中表现趣味性时,必须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一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课堂容量方看,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课堂容量主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显现出来。传统教学中教师将重要的知识点全部都写在黑板上,这个板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比较浪费时间的过程,教师常常会有1/3的课堂时间用在了这个上面,有时我们中学信息技术课课的比例会达到更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现在的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将我们在课堂上书写的时间挪到了课下来完成,并且由于课下的时间充足,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斟酌课堂教学的安排,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件通常在承担课堂板书的作用之外,可以将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辅助教学知识加入到课堂中来,这在传统教学当中是没有的,传统教学下教师常常因为时间不足,只能对辅助的知识一带而过,甚至不讲,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下,教师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讲一些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辅助内容,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对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我们教师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多媒体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并不能取代我们教师的讲解。虽然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有部分老师认为,既然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很科学很方便,那就全部依赖多媒体计算机,每天上课只是照着多媒体计算机在读,但我们要认识到,虽然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做的非常的漂亮,声音、色彩、动画非常齐全,但是这样的讲课方式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处理好我们自身教学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就将课堂变得更加机械,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将他们强行的纳入到既定的课件设计当中来,抹杀了他们的主体性,那么即使课件做得再好,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依然要以对内容的讲解为主,课件只不过是将我们要讲解的对象以更直接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而己,它代替不了我们对学生的讲解与分析。因此,要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先做好教师自身与多媒体计算机的融合,也只有做到了更好的融合,才能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我们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很多老师在强调课堂上的互动时,常常会忽略课下师生之间的互动,结果会发现这些教师在课堂上努力的与学生互动,但收到的效果却并不好。而我们认为课下互动是课堂互动必要的补充,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之上的,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紧张,老师不可能有时间与所有学生进行感情上的沟通,反而课下则会有较多的时间。比如,我们可以就某个或者部分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困难,并给予他们指导,而老师也可以从他们的问题当中找出自己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在注重课堂互动的同时,也要重视课下与学生的沟通。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反馈―改变―再教学―再反馈……”的一个过程,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因此我们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
创设游戏竞赛也是教学互动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所谓的创设游戏竞赛,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抢答或比拼正确率的一个竞赛题目,然后由不同组别的学生来回答,以此激励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创设游戏竞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竞赛题目要紧扣教学内容,竞赛题目最好选取当前教学当中比较困难或者是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来展开,当然也可以选取简单知识点的组合形式,但不管是哪种形式,我们都要以学习知识、复习知识为目标,使学生们真正的能在游戏竞赛当中得到收获。
(2)竞赛规则的选择要适当,竞赛的规则主要有两种形式,抢答和比拼正确率,抢答比较适用于较为单一的知识点,用来考察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拼正确率比较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知识点,用来考察学生对复杂的知识点的全面掌握情况。我们教师要根据考察的内容来灵活的选择竞赛的规则。
(3)竞赛的参与对象,竞赛的参与对象既可以是单个学生也可以是整个小组,对于简单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个人单独回答即可,对于复杂的知识点或者是复杂的游戏,则可以让他们小组之间讨论和相互合作,促成他们之间的内部交流与互动。
(4)竞赛过程要保持纪律性,在竞赛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课堂纪律的保持,有些老师在竞赛过程中时常会因过分强调互动的方面而导致课堂纪律失控,也有些老师会因过分强调纪律而导致整个竞赛过程十分的压抑。因此要想发挥好游戏竞赛在师生互动和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我们就必须把握好互动程度与课堂纪律的平衡。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性,它是中学信息技术课辅助现代化的突破口之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在现实运用中所出现的6个误区:“忽视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评价、忽视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思想的更新、忽视抽象思维的训练、忽视情绪智力的培养、忽视教学媒体组合、忽视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境的创设。”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研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对于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可以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为学生创设环境、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们突破难点,利于训练、利于巩固新的知识。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教师在应用"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时,从备课开始就应注意编写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案,而不是仅仅考虑教材的教法。学案导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案要求、导学方案以及导思方案有很好的启示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分为: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学案工作、分发学案、注重学案的导学过程以及分析修正学案等步骤,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实践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学案导学法是一种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期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加以引导,以课前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教学手段,进行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文章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教学实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计算机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导致高中信息技术受社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自新课改以来,高中信息技术所提倡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认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热情不高,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创新改革,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学案导学法”因易操作、高效率、实用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实际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案的选择。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案进行编写,学案内容要依据下一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主要结构进行构造。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查阅和搜集的资料做详细注释。对课本中的一些题目,进行仔细钻研,特别是一些案例设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互相合作。
譬如,在“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结合以前所学的内容,对同学们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爱好、擅长科目等数据做出搜集,通过Access程序,对数据进行排版,设置检索,打乱数据之间的单位或标注,通过对数据库中相关数据类型的错误录入,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出数据库中的错误,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数据应当是真实有效的。通过对数据具体信息的询问,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清醒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对课程走一个形式。高中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更加敏感,通过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就能够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实践,教师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监督,对学生做出解答。在进行引导和监督的过程中,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的空间,而对学生的监督,能够有效调整整个教学进度,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譬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过程时,往往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因出现偷懒、玩耍、和别人交头接耳的现象,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身上,可以让学生讲述他在讨论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另外,教师通过巡视,通过有效监督,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能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深入性学习,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有效的监督,还可以让学生处于紧张和放松之间,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又能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发现学生的不足。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学生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需要用阶梯式的方式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巩固,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我学习。譬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因为懈怠而不经常性地进行总结性学习。因此,笔者针对此问题,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中的难点、重点、要点等进行不断的实践,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错误,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再认识,通过对课题的伸展,将这些信息知识连接、编织成网络,使学生通过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点就能够将思维发散出去。通过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通过有效的总结和对比,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知识中的不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得失。在总结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注意学生是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对学案导学法中学案的选择、学案导学法中的自学监督力度、学案导学法中的总结与深化这三种策略的相互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当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跟从。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引导监督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教师的有效点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5~10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学科已成为中学生学习阶段不可缺少的课程,以其独有的操作性、实践性、适应性受到了学生的喜欢。面对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漏洞,通过对课堂中已开展过的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案例法、生活化教学法、导入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为适应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实施提供有效的借鉴。
中学阶段中的信息技术学课是以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的新兴学科,如今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教师上课也觉得累,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曾运用了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对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方法的几点实践和心得。
任务驱动法强调在上课前给学生下达一定预先设定好与本节课学习知识密切相关的情景预设。另外,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时应注意一些原则:(1)设定的任务目标学生能够实现。(2)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被学生接受。(3)任务的设定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4)设定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5)要注重任务的反馈与桥梁的搭建。(6)设定的任务要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空间。(7)任务的完成要让学生有所收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任务驱动法,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起到很大的作用。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解决不同水平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从学生成绩的高低现象来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成绩好的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速度快,不够学;相反,成绩差的学生对知识消化慢,学不完。而分层法可以有效解决以上两类学生面对知识的获取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水平高低分班制下的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不同学生、不同目标、不同教学、分层提高的教学方法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让分层教学法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方法,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尤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此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学习法的实施过程需注重以下几点:
(1)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案例教学法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案例教学能够重实践重效益,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重视双向交流。案例教学法就是促使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进行消化,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师生之间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主动地去进行实践操作。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的生活建立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与实际学习的强烈目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并使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那么,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法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呢?应该从学生已具备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出发,使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充满生活内容,开发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沟通等能力。例如,在学习Word文档编辑期间,为了不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无味,我适时提供好多丰富画报,宣传彩页,供学生浏览,并且不定时组织学生浏览网上一些优秀的作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将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境中参与信息活动,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否成功,通常与课堂教学导入有直接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法使用得当,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种好的导入教学方法:
(1)提问导入法。在信息技术知识点方面设置启发式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来。
(2)展示导入法。把本节课的重难点提炼出来,通过富有动画作品间接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动力。
(3)情境创设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信息场景,诱发学生的一定态度体验,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教材,又让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入部分,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快乐。
在信息技术课堂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实现教学目标、改进学习方式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我总结如下:
(1)老师和学生要定位好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及如何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2)教师配合学生,根据具体的兴趣、爱好、能力建立规范科学的合作小组。
(3)对建立好的学习合作组进行合理调整安排,有利于交流与合作。
(4)教师对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如何在课堂中正式实施,在课堂上教师先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人员分工。最终让小组合作教学得以科学顺利的实施,发挥其作用。
以上是我在工作几年当中实施过的一些典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的来说各有千秋,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使得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更新。我认为,即使某种教学方法十分优秀,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也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这样容易使学生限于一种固定的套路,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中学计算机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基础科目,用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熟悉了解和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重要内容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管理,确保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涉及软件工具较多,操作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繁多,操作过程多变。在学生初学阶段,如何掌握基本的操作,并通过学习让学生提高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现状 遵循原则 学科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计算机已进入现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了现代人类的“热门”学科。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人已经被称为“新文盲”。“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教育的普及要从小抓起,中学是计算机教育普及的关键阶段。计算机学科对中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缺乏专业计算机教师。虽然现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拥有了具有计算机、信息电子等相关专业的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但是数量却极少,更多的还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转行,专业知识可想而知,教学上只能是现学现卖,更谈不上对其他老师的培训和指导了。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兴趣点不一致。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间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少部分家中拥有电脑的同学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操作电脑,有的甚至可以制作自己的主页、动画等,而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却仅会简单的打字、画画,有的连开机都不会,甚至还有极少数同学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电脑。另一方面,许多对学习电脑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被电子游戏所吸引。在很多学生的概念中,计算机就等于是游戏机。
3、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到位。首先是学校方面。由于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是基于该校考试评价成绩的好坏,这就导致学校的精力都放在语、数、英等几门主要学科方面,从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这其中就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其次是家长方面。“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仍然是当前绝大多数家长的主要思想,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而他们眼中成才的标准就是以后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加之出于对孩子沉迷电脑的担心,于是他们不支持甚至反对自己的子女花时间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上。
1、遵循实用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技术复杂、高深、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问题。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高深的专业术语通俗化,以简单、通俗、清晰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知识。
2、遵循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全的原则。计算机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特别注重动手上机实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上机操作过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对计算机的使用。让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3、遵循娱乐性和知识性想结合的原则。计算机技术虽复杂、高深,但也充满无穷的乐趣。计算机中的各种娱乐软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娱乐中理解计算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因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亲自动手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时,会感到莫大满足和欢乐。
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教学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我们不能把计算机教学看作是一门学科,而把它看成是一种工具,一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工具,要想尽办法把计算机教学贯穿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1、计算机教学能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认识能力。计算机教学离不开英语。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中,无处不是英语词汇的认识和理解过程。磁盘操作系统(DOS)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一个英语词汇,如复制文件命令“COPY”就是汉语“抄写”的意思;磁盘格式化命令“FORMAT”就是汉语“格式”的意思;“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也一样,中是没有复杂的命令,而是用鼠标(MOUSE)点击,但它的第一个程序也是一个英语词汇,如“开始菜单”就是“START(开始)MENU(菜单)”。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和巩固一些英语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认识能力。
2、计算机教学能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汉语的拼音认识能力。计算机教学离不开汉字操作系统。汉字系统操作下的汉字输入法有很多,主要有区位码汉字输入法、拼音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等等。在这些汉字输入法中,最简单、最适合中小学的莫过于拼音汉字输入法中的全拼汉字输入法。全拼汉字输入法的编码好为汉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如“汉”的输入编码“han”。中小学生对汉语拼音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他们在学计算机的拼音汉字输入法同时可以巩固和提高对汉字拼音的认识能力。
3、计算机教学能巩固和提高中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能力。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是一种基于汉字笔划结构的汉字输入法,它将汉字分解为基本字根,如“型”拆分为“一”、“廾”、“刂”、“土”。这种输入法要求对汉字的结构要有很深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拆字错误而输不出汉字,通过这种汉字输入法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4、计算机教学能发展和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的思维形式是从具体的动作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计算机教育中,中文WINKOWS9.X操作方便,图形界面美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图形界面来理解和掌握WINKOWS9.X的一些抽象、高深的操作方法和设置方法,从而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育是本世纪末教育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计算机教育,可以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成为堪当重任的跨世纪人才。
[1] 曾华.谈中学计算机教学的五种方法[J].考试周刊.2010年02期
[2] 赵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我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6期
相关文章: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自主合作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自主合作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本文就自主合作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发现自主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发掘它的优势,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旨在为广大教育者进行教育改革作参考。
关键词:自主合作;中学语文;应用分析
1.1传统教学的弊端
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与学生没有互动,知识强塞给学生而不顾学生是否可以消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情绪。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死板,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对于不懂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与教师沟通,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都较低,不利于新时代的需要和在社会中的发展。
1.2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
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将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的用处。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创建的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加强,从而有利于学习成果的取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学习或者与其他组织成员合作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自豪感,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2.1组织自主合作学习时片面注重形式
自主合作学习的推广使得很多教师将它引入课堂,但是,一些初中教师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解和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质,在实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自主学习成为了一种新形式而不是新的教学办法。教师只是将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教学效果低下。教师使用方法不娴熟,学生难以接受这种转变,一时难以适应,在学习中摸不着头脑,最终导致教师和学生时间的浪费,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2.2教师在进行分组时不能科学合理的平等分配
合作学习要求小组之间的协作能力,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进行合理的分组,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和性格进行分配,但是一些教师在分配时经常出现偏差,教师对学生的分配不是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而是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被分在一组,这严重地违背了教学的意义。教师的这种做法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也会对他们的心理阴影带来一定的不好影响,这严重违背了教师的基本道德。
2.3对于合作自主学习成绩的评价不科学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成绩是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判断,这种方法一直是初中教师评判学生的标准。自主合作学习下,学生被分为小组进行学习,这种整体模式使得教师在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时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国家没有相关的评价体系,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划分学生,小组中的个别人会影响到小组的排名,这不利于学生在小组中的学习和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降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模糊,最终影响自主合作学习的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总书记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展开,因此,学生的进步并不是只靠学习成绩来进行判断,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和机构仍然是将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这就打击了教师开展自主合作教学的积极性。
1.1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虽然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学生取代,但是,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教师能否科学有序的组织自主合作学习,是课堂成绩能否取得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技能的强化,可以为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讲解,使教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深入了解和灵活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和组织学习活动,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1.2建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明确教学目标
自主合作学习虽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定好学习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引导。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进行改进,在课堂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的课题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关心和喜欢的事物来进行课堂的引导,上课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用话剧,游戏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3合理分组、科学的组织课堂
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秉着育人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同等对待,不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进行分组,在分组时要科学公平的进行分配,避免将成绩好的分为一组,学习差的组成一组,以免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均衡发展学生的素质为前提,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长进行分配,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要进行有效的帮助来完成他们的学习。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地位降低,但是课堂的组织还要由教师来完成,管理好课堂纪律,以免课堂出现混乱现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
1.4完善教学体系,科学评价教学
教学方法虽然得到了改进,但是如何评价教学成果,国家和社会并没有系统的相配套的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产生怀疑。这就要求国家进一步的推行新课改,确立和完善学生全面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比和考核时不能单纯的以科目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而应该注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来进行评价。
自主合作学习是我国语文教育者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模式的大力宣传,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在全国语文教学中普遍展开,问题也普遍存在,因此,教育者要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克服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我国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为国家提供全面素质的人才。
自主合作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显得更加重要、迫切。所以,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还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提出了语文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学生 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任。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有教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循规蹈矩的教学只能培养出循规蹈矩的学生,创造力人才的培养须依靠创新的教学活动,而创新教学必须由教师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应认识教学创新对培养人才的重要价值,不断提高教学创新能力,积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增添课堂活力,增加课堂的灵动性,实现课堂的创新发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创造力人才。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先营造创新环境。在封闭、压抑的环境中,学生难以发挥创新的潜能;而在开放、活跃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有效发挥创新潜能。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教师都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有的学生喜欢写作,教师就可以鼓励他多阅读,多练笔,进行个性化写作;有的学生喜欢表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的相关内容编成剧本,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表演。这就需要教师实施宽松的课堂管理措施,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质疑,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分析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环境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已认识到学生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已形成思维定式,思想僵化,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原因。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很多语文课文都能在学生联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质疑教师权威、课本权威、专家权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质疑生活中的人与事,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开展口语演讲活动。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笔者要求学生轮流上台演讲,要求演讲内容必须联系生活,鲜活充实,表达清晰,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又如开展读书评论活动。笔者引导学生自选素材,进行读书评论、改编小说剧本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自学、学生教学、学生合作学习等形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创新。
创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识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文章阐述了近五年我国中学化学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探索了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进展。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评价体系
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评价应着重发展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多元化功能。教学评价有两个核心环节,即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化学教学评价的一部分,既有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及效果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现状以及化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还包括对师师间、师生间交互作用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课堂教学又是该理念能否落实和实施的关键,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对于学生,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巩固其认知结构,并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还可提高学生辨别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智慧活动的品质,同时养成严谨、负责的学习态度,达到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而对于教师,评价能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各种情况,与时俱进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
(一)评价观念上的问题。目前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上存在如下误区:一是不少中学教师认为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越多则评价效果越好,但不考虑问题的科学性、能否启发学生思考,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否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问题虽多,但是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即三维目标的实现;二是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回答问题越准确,则教学评价就越好,其实不然,课堂上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不是依据学生回答的是否准确;三是不少化学老师认为讲的越少,能够留给学生足够自主学习的时间,评价效果也会好。但若是学生因为教师讲得过于精简,不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而无法将知识掌握透彻,这样的效果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二)教学评价时间的设置问题。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教学计划安排得十分紧凑,往往是没有时间进行教学评价的,虽然有些学校为教学评价留下了时间,但是实践过少,收益甚微,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操作问题。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评价重在实践,而目前我国化学课堂评价在操作上极不正式,很多评价过于形式化,参与课堂评价的相关人员只听不评,或敷衍了事,这样极不重视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教学评价效果不尽人意。
此外有研究发现化学课堂评价存在评价内容严重倾向知识维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反馈缺乏针对性、评价时机欠缺等问题。
(一)应实现评价理念由“科学”向“科学――人文”转变。传统教育受科学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较深,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对经验的积累,却忽视了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等。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要真正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贴近现实生活,共同考虑学生目前的发展需要和将来的发展需要。在学习方式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自主、体验、个性发展”的目标,平等教学,达到有效课堂的实现。
(二)应实现评价主体由“教师”向“学生与教师”转变。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并要以学生的内在评价为主,教师的外在评价为辅。对学生、教师的评价都应包含自评和他评,他评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教师或者学生,评价的组织实施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
颜东鸿等人曾提出一种“随堂记录卡”的评价方式,该种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随堂记录卡能把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因此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教与学的结合,促进师生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三)应实现评价标准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组成队员的评价主体队伍,包括学生、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二是可以结合定性定量的评价方式,以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客体的特点,并将评价结果更直观地反馈给评价者。
(四)应实现评价氛围由“严肃”向“活跃”转变。效果优良的课堂评价工作应和学校文化保持一致,教师需要投身于评价指标的编订过程,师生要从不同角度营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环境。师生应共同参与建设学校评价文化,多重角色坦诚交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
总之,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逐渐被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学化学课堂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长期忽视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形成完善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如何使我们的评价体系反映新的教学理念,又能使评价有效可行,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用实践去证明。
浅析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早已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中学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增加和受重视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议中学计算机教学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从事中学计算机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知识应用。本文作者从以下几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地阐述: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比例;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创造思维;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精讲多练;启发思维;主体作用
从事中学计算机教学几年来,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的自主性差,比较适宜采用游戏的手段进行教学;而中学生则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知识应用呢?
一、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比例
一般来说,中学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应用软件,尤以微软的Office2003为多,也有开设系统软件,如微软的WindowsXP系列等操作系统软件和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它们都是实践性特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这样忘记了教学的目的;又不能只讲解不上机,这样不能保证学生参与上机的时间和上机实践。就我个人实践总结较适当的理论课与上机课的时间比例是1∶1。安排这样的比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教师上的理论课一来可以为学生理清一些逻辑,讲述一些原理;二来可以总结学生在上机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错误。
二、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
我们知道以前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尤其是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而言更是如此。理论课并不代表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故我们提倡教师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在授课时不必要讲满一节课,要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问题。而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它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的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三、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创造思维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发展的灵魂。
我们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以创造性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并要注意到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防止思维绝对化和僵化。
创造从问题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动他们的创造思维。例如,在给学生讲述画笔时,在作业中可以给他们提出怎样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问题。问题提出后,他们积极思考,结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法。比如,有的学生美术观念较强,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用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火线构成;而有的聪明但比较喜欢“投机”的学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现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由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灰线构成。如此种种,殊途同归,皆大欢喜。
四、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边教学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计算机教学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摸索。“实践出真知,”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在理论科学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去实践,成功将在不远处。
例如,给他们介绍了Word2003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留下上机作业:自己上机设计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让学生自己去采集资料,资料采集完后他们又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在一张纸上分小块进行编排,艺术字或图画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放置等等。这就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综合使用Word2003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努力去实现他们的这些要求,虽不一定都能实现,但必须试试。
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在文字底部配上图画的效果。一位同学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使用“无环绕”方式,使图片和文字能够重迭摞放,但是图片挡住了文字,也就是说文字在图片的下方,于是使用图片的迭放次序使它置于最底层,这样图片就被“压”在了文字下面。但效果还是有些不好,因为图片的色彩对比比较鲜明,文字尽管覆盖在上面,却有点乱,再想出最后一招,将图片设置为“水印”,效果十分满意。
第二个问题“小块文字进行编辑”也得到了圆满解决。大家知道Word2003的文字编辑是从左到右。但是如果我们先在左边写一小段,然后在右边写一小段,怎么办?他们巧妙利用“绘图”工具栏里的“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于是就可以只在文本框范围内写文字了,其它区域一律不会受干扰。而且利用“线形”和“虚线线形”还将文本框线进行随意美化。但是,有的学生不想要这个文本框的方框,而只想在里面写文字,他们就想出将“绘图”工具栏里的“线条颜色”设置成“无线条色”或“白色”。于是,一个个问题便迎刃而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要引发他们的强烈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了。
五、小结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当然这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教师们长远的任务,是贯穿于每节课、每个教学设计之中的内容,就一个知识点而言,主要有以下过程:教师的“教”:基本讲解→引导学习→启发思考→归纳问题→讲解要点→设计练习;学生的“学”:笔记心记→自己摸索→大胆质疑→展开讨论→总结评议→自主创造。以上是我个人在从事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经验之谈,恳请同行专家指正。
浅议中学计算机教学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中学计算机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基础科目,用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熟悉了解和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计算机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1.任务驱动法概述
“任务驱动法”是在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它有别于传统类型的教学理念,彻底摒弃掉那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通过设定任务与攻破难题的方式来进行主动学习。更加通俗一些解释,任务驱动法就是新时代对于教学体系所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将学生上升到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辅助指导上。尤其是在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当中,应用任务驱动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扎实的计算机基本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从根本上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最终目的。
2.任务驱动法的作用
(1)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任务驱动法可以将一些原本枯燥繁琐的理论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接触那些有用的知识点。当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以后,学生就可以专门来学习任务中提到的知识内容,杜绝盲目学习现象的发生。长此以往,伴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就会逐渐积累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2)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学是需要有阶段性目标的,只有拥有一个井然有序的教学计划,才有可能让学生将所有的学习难点都消化和掌握。由于任务驱动法需要拥有一个极其明确的任务中心,所以就更加有利于学生去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Word文档”时,教师就可以将课程中的所有知识难点都运用一个整体任务表现出来,让学生可以顺着任务的主线来逐渐摸索,从而加深自己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
(3)促进学习能力的增强。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学生上升为课堂主体,因此就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不断锻炼自己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是针对那些比较模棱两可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自己探索的方式可以让问题解决得更加顺畅。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加入任务驱动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任务驱动法的运用策略
(1)打造快乐课堂,巩固教学基础。中学阶段中的孩子们仍然是稚嫩且青涩的,他们更加容易去接受那些快乐且轻松的事物。如果能够营造出一个愉悦且和谐的计算机课堂氛围,那么势必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基于此,计算机教学者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利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然地接受所学的摘要:本文以中学计算机教学作为切入点对任务驱动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任务驱动法的内容概述、任务驱动法的运用作用以及任务驱动法的运用策略等,以期能够为中学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学教学;计算机教学知识内容。
(2)设定学习任务,掌控教学节奏。任务驱动法当中的一个主要的环节就是设定学习任务,这需要计算机教师对所有的学习任务、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状态都做到了然于胸,同时确保整个任务能够在课堂上可以妥善完成。此外,教师在设定学习任务之前还应该征求一下每位学生的意见,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再对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确定。基于此,计算机的学习任务应包括如下的几个方面: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课程问题的制定、小组内讨论以及学生的创新式提问等。例如在学习互联网课程中的邮件收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发一封电邮,通过教师一步步的详细引导来逐渐掌握电子邮箱的使用要领。
(3)增加合作次数,提高讨论质量。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行任务驱动法的同时再加上小组合作的方式,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将他们进行组别分配,而后再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不同的任务安排。例如在教授“Excel表格”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开始授课之前向学生派发没有顺序的价格表,让学生将价格按照高低的次序进行排列,并且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制作出柱状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从而在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一、当前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情况
学校对计算机的不重视也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不上心,对计算机真正该学的地方没有切实的学好,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方面也是不太重视,从而导致计算机教育在中学处于一种低落的状态。对于这种计算机教育的不景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对计算机的起点假设存在误导现象对计算机的教育不明确目标,对于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的基础知识不要重复的说教,到了中学,一些学生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一般知识还是很清楚的,因此从头开始教学还是比较浪费时间,这样学生也会不认真的听;另外,教师对计算机这门课程不会讲解,将这门课程讲解的没有兴趣,导致学生不爱听课,这对学生也是不好的表现。
2.计算机的教材内容与时代存在差距学校没有对当今时代的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对计算机的课程的讲解还是用以前那种模式,计算机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对教程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学生的学习落后。
3.计算机教材知识点编排有误差在现有的计算机教材中,对知识点的编排基本上是按照知识出现的年代编排,先DOS后WINDOWS。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学习更有利。DOS的时代已经慢慢退去,对WINDOWS的学习应该放在重点。
4.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目标不明确学校在设计算机课程的时候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只是随大流,教育部让开设就开,而对其真正的意义没有明确,这样就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误区,让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教育和学习。
二、中学计算机教育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对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就应该有它的地位,不仅明确学生这些技术不单纯是为了一个考试,而是为了将来的生活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不被社会淘汰。这就需要学生自身不断的努力,不仅从意识上,还要从行动上都要将计算机学习放在心上。例如巧设悬念,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导入新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还要注重实践,比如用WORD进行作文、版报、校刊的编排或者输入及编辑一篇文章;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这些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
(二)加强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进
学校计算机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有:
(1)中学阶段计算机课程内容不应涉及太多的概念与原理。
(2)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教学。
(3)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设置课程内容。
(4)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并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建设
近年,多媒体教学网络迅速在中小学推广。与传统教学网络相比,多媒体教学网络能够将各种文字、图像、影像、声音以及动画等资料实时传播给学生,同时提供多种有效工具,帮助教师更直观地管理和指导学生使用工作站进行学习,而且在实践中,多媒体网络的应用已大大超过了计算机教学的范畴,而成为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工具。开展计算机教育,设备和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四)加强计算机教师和电教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计算机教育的专业教师对计算机教育很重要。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形势,加强教师和电教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各学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培训和提高电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达到适应工作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中学计算机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计算机教育作为全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还需不断发展。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背景。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词汇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词汇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一种特有的习惯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本文通过系统阐释学习风格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揭示了学习风格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以期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感知学习风格;英语词汇教学;启示
1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词汇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教学自然就在语言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尽管如此,词汇教学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1954年Herbert.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学习风格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个别化要素,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学习风格对于个体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有重要影响,这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依据。
2感知学习风格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学习风格的概念各有独特的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Dunn、Keefe等人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的角度定义学习风格;Raneourt、Kolb等人,从类型角度描述学习风格;我国的谭顶良先生把学习风格界定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习惯性的带有个体特点的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易红,闫丽萍,2009)。Reid在20世纪80年代,对感知学习风格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者是通过不同的感官来获取学习经验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偏爱的学习感知渠道或独特的学习方式。Reid(1987)认为感知学习风格是介绍学习者个体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是学习者个体组织、理解并记忆最终获取学习经验的感知渠道。学习者要采用多渠道地多感官地接受各类信息,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感知并且内化所学的知识。据此理论,Reid研究并设计出了一组感知学习风格偏爱调查表,在调查表中他将学习风格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视觉型、触觉型、小组型、听觉型、动觉型和个人型。有关学习风格与教学的研究表明,学习风格和教学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邓恩夫妇研究发现,“以学习风格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谭顶良(1994)认为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发挥学生学习风格的长处,还要使学生灵活调整其学习风格,减少或避免学习风格的不足。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要多样化、灵活化。
3感知学习风格研究的重要作用
学习风格的研究将推动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进程,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据此制定个别化教学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其次,也要针对不同学习风格中的不足采取有意识的失配教学模式。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来满足那些具有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的进程中去。对于以视觉型为主的学习者来说,教师指导学生在听到一个新词时,要让学生学会在脑海里勾勒出该词的具体的形象;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词汇卡片,随时随地进行词汇学习;讲解单词时,要求这些学生勤做笔记,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新词汇的印象;给这类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多以写为主,听与写结合的方式等。对于以听觉型为主的学习者来说,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要求他们大声朗读背诵单词、对话和句型等,还可以适时地要求他们进行同伴互帮互学,一起讨论所学内容;给这类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多以听为主,多布置听写任务,教师还可以介绍给听觉型学习者学识水平相当的广播电视节目或电影等让他们收听或收看。对于那些以触觉型为主的学习者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角色扮演、动作模仿等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要完全兼顾各种不同感知风格来进行教学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认识、了解并运用感知学习风格来促进教学。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识别感知学习风格类型,必要时可以运用科学的测试工具,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教师也要尽量采取与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相符的教学策略;作为学生也应该认识到感知学习风格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的优劣,扬长避短,学会扩展自己的学习风格,还要尽可能地适应与自身感知学习风格不相符的教学方式。
4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风格对于学习者学习语言有着直接和间接的相关性。尤其是感知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继续进行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个体差异,并据此提供相应的课堂活动、整合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以实现词汇个别化教学。
参考文献:
[4]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1994,(3):47-48.
[5]易红,闫丽萍.学习风格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91-92.
摘要:
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经验、新教法新理念,向新课程标准看齐,从学生的趣味感受、生活体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互动的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语言潜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语言实践能力,使语言体验实践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昂扬乐观情感态度的过程,成为学生良性思维、勇于践行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品质养成的过程。
关键词:学生教师 英语 词汇 教法 新探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构成语言的起点和基本材料,如果离开词汇的运用,就无法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当然,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储备,也就无法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也无法有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由此可见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我将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利用直观教具教单词
所谓直观教具教学,就是在教学中适时使用图片、实物、器具、PPT幻灯片等辅助教具,以及恰当、夸张、形象的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言进行词汇教学。例如,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和形容词一般都可采用直观教学法。初学者对英语往往是陌生的,是缺乏信心的,如果教师能恰当采用直观教学法,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学习“apple”这个单词时,师生可进行这样的互动:教师一手举起苹果,口中问到:“What’sthis?It’sanapple.”再延伸举起两个苹果问:“Whatarethese?Theyareapples.”自问自答,有意渲染一种合适、恰当的语言氛围,然后进行教师问话、学生作答,学生问话、学生作答的交流方式。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不但能熟练掌握apple这个单词的意义、词性、单复数,而且在使用时也能够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当然,教师如能在师生互动中,把苹果奖励给大家公认的最佳选手,那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也能激励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利用音形结合、构词法教单词
如记忆care这个单词,可以试着用构词法,引申出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这样做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使他们了解了词汇常识。又如,在教授unhappy时,让学生联想出具有前缀un表示否定的单词unlike,unusual,unable,unfriendly等。又如,教学drive时,引导学生联想出带后缀-er或-or的单词teacher,farmer,worker,writer,reader,visitor,inventor等。
三、采用游戏法教单词
学生学习单词、运用单词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形式来识记单词,往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单词教学。
(一)接龙游戏法
班级学生全员参与,分成若干小组,分组可大可小,也可以每个小组派代表参加竞赛。前一个同学给出一个单词,下一个同学要用所给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自己要说的单词的首字母,如此这般,依此类推。游戏规则是:不能说重复的单词,如果说出重复的单词就要被淘汰出局。例如,an-no-on-not-to-of-for-rose-excuse等。
(二)“减字法”
给单词减少一个字母,使它变成另外一个单词。例如:ant-an,ball-all,she-he,they-the,not-no,that-hat等。
(三)“增字法”
给单词增加一个字母,使它变成另外一个单词。例如:an-any,our-hour,tree-three,at-cat(hat,mat),for-four,here-three,red-read,plan-plane等。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恰当运用以上单词学习的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记忆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
四、采用联想法教单词
(一)同音联想法
如学习单词son时,可以用已经掌握的同音词sun与之比较,并联想出一个新的句子:Mysonlikesthesun.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把son这个单词记住了。又如,教授write时,可利用学过的同音词right与之比较,并联想出一个句子:Wewritewithourrighthands.再如,教授sea时,可与see比较,联想出一个新句子:Iseethesea.
(二)归类联想法
比如,在教授饮食、吃喝方面的单词时,即可采用此法,具体如下:饭食类:rice,noodle,dumpling,bread,cake,porridge,egg,etc.肉食类:meat,pork,beef,mutton,chicken,fish,etc.蔬菜类:vegetable,carrot,potato,tomato,cabbage,etc.水果类:fruit,apple,orange,pear,banana,etc.饮料类:water,orange,milk,tea,coffee,juice,wine,etc.
(三)同义、反义联想法
比如,在教begoodat时,就与其同义词组dowellin进行比较;教expensive时与dear比较,beableto与can比较,fast与quick比较等。又如,以下反义词联想:old—young,cheap—expensive,far—near,dark—light,come—go,cry—laugh,wide—narrow,etc.当然,英语词汇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一般不宜孤立运用,交叉使用效果会更好。但不管运用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轻负、高效地记住并学会使用生词。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够充分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的思维发散开去。平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生词的内化和长期记忆,为他们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是大学英语教学成败。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词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缩略词是计算机英语专业词汇构成的一大显著特点,使用起来方便、简洁,易于上口,而且节省书写、打印时间及文章篇幅等。因此,缩略词在计算机英语中的应用极为普遍,作用十分活跃。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常用缩略词及其含义,对学好计算机课程有很大帮助。计算机英语缩略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首字母缩略词。它是由词组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构成的新词。这些词经常出现在网络、硬件描述等方面,如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WWW(WorldWideWeb)万维网、BBS(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告系统、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DOS(DiskOperatingSystem)磁盘操作系统、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当然,首字母缩略只是一种大致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缩略词并非按照上述缩写各单词首字母的方法进行缩写,如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则缩写为DBMS、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缩写为HTTP。
2.截短词。它是计算机英语中比较特殊的词,在程序设计语言的标识符和函数名、操作系统的命令、配置文件中的属性等条目中常常见到。截短词的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截取一个完整单词的前部分来代替整个单词,旨在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简洁高效。如info=information信息、char=character字符、Ins=Insert插入、Esc=Escape撤销/返回、del=delete删除、Alt=al-ter更改键或替换键;二是把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剔除掉,只保留辅音字母。如drv=drive驱动器、PgUp=Pageup向上翻页、PgDn=Pagedown向下翻页、Ctrl=control控制键、cmd=command命令、msg=message信息。
在计算机英语中,有大量词汇通过派生、合成、混合等方法构成。构词法遍及计算机英语,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技巧,有效学习,提高记忆能力。
1.派生法。也叫词缀法,即在词根上加上各种前缀、后缀构成新词。大部分专业英语词汇由派生法构成,这类词汇的构成有一定规律,教师可循序渐进地教学生一些构词法知识,分析词汇的词根、前缀、后缀,举一反三,使学生掌握更多词汇,并具有一定的猜词能力。通过加前缀构成的新词,其含义为词根的含义加上前缀的含义,教学中可重点介绍前缀的含义。如hy-per-超级的:hypertext超文本、hyperlink超链接、hy-permedia超媒介;inter-相互、在……间:interface界面、接口,interactive交互的,internet互联网;multi-多:multi-media多媒体、multi-user多用户;e-电子的:e-book电子书籍、e-mail电子邮件、e-business电子商务。通过加后缀构成的新词,主要是词性的变化,重点在于词根的含义。教师可适时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常见的后缀。如use(v.使用)+r=user(用户);serve(v.服务)+r=server(n.服务器);print(v.打印)+er=printer(n.打印机);compatible(adj.)兼容的,compati-bility(n.)兼容性;store(v.)存储,storage(n.)存储。派生法具有构词力强、词义宽广、结合灵活等特点,它为计算机英语词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及时归纳、总结计算机英语中常用的前缀、后缀,可以使单词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成法。它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单词结合起来,共同形成一个新单词的构词方法。在计算机英语中有很多合成词汇,构成的新词含义相对稳定简单,易于理解。如hard(硬的)+ware(器件)=hardware硬件、pass(通过)+word(单词)=password密码、down(向下)+load(装载)=download下载、on+line=online在线、log+in=login登录。
3.混合法。也称为简化用词法,即通过对原有单词的裁剪,取舍其首尾部分,再连接而产生新词的一种组词方法。如Modem(调制解调器)=Modulator(调制器)+Demodulator(解调制器)、Netizen(网民)=Net(网络)+Citizen(市民)、Opcode(操作码)=Operating(操作)+Code(代码)。这种组词方法偶尔也有细微变化,如Pixel(像素)=Picture(图像)+Element(元素)。
一、基于隐喻的计算机英语词汇的生成
(一)派生
隐喻在人类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理解和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反过来激发、促进了计算机隐喻性词汇的生成。派生形式具有构词力强、词义宽广、结合灵活等特点,为隐喻性计算机英语词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例如,lap-top是lap(膝)和top(顶部)的叠加,人们根据其形象的比喻将便携式电脑称之为laptop。同样地,桌面电脑被称为desktop。再例如,reboot是前缀re(表示再、重新之意)与boot合成的新词。boot作动词时,可作为蹬踢之解。在计算机操作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暂时中断或未能正常继续时,似乎需要借助加力“踢一下”,程序才得以恢复进行。同样地,reinforce(加固,加强),re-key(重新键入)。此外,与词根hyper(超,超级的)有关的用在电脑世界里的派生词随处可见:hyperlink(超级链接),hypermedia(超媒体),hypertext(超文本,超级文本)再如,由词素micro后面加上其它词构成表示“微”的新词microprocessor(微型处理器),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microwave(微波),microelectronics(微电子学)等。
(二)缩略
人们对那些频繁使用的概念或术语倾向于用缩略式来代替,以隐喻更多的信息。缩略词可以使计算机英语词汇使用起来方便、简洁,易于上口,节省书写和打印时间以及文章篇幅等。如CPU是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的首字母缩写词,它是整个计算机的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中心。又如PC(PersonalComputer)是有别于公用的或集体的“个人计算机、微机”,再如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此外,网络的开通也应运而生了许多隐喻性计算机电子邮件缩略语,如BBS(BulletinBoardSystem)——畅言或获取信息的聊天区,等。
(三)截短
截短词,即把原词截短成两部分,只保留前面一部分,大量地存在于计算机语言中,特别是在菜单、提示、DOS及WINDOWS命令中,这样生成的词使用起来既方便快捷又简洁高效。,如dir是directory的截短词,即用最少的三个字母dir隐含该词在计算机语言中“列目录”之意。这类的例子也很多,如de(ldeletes删除)、DEF(definition定义)、DISC(disconnect断开)、Mac(Macintosh)、pri(primary第一的,主要的)、docs(documents文件)等。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截短词形式,它把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去掉,只留下辅音字母,如DRV(drive驱动器)、MD(made建立子目录)、RDBL(readable可读的)、LMT(limit界限)、INCLD(include包括)等。
(四)赋新
任何词的词汇意义是人们的知识对客观事物、观点和关系的反映,是在词中固定下来的某种联想。通过这种联想,词可以称为语言外部的客观事物,表达指物性意义。计算机词汇中吸收了当代许多学科领域中的尖端科技成果,生成了大量的新词汇。这类词汇在经历了语义变化以及隐喻修饰之后,原词的意义已经荡然无存,以全新的语义出现。如Clone一词,原意是“植物无性系”,后来科学家们用来指根据遗传基因而产生的一模一样的复制品或复制活动,汉译为“克隆”,Clone一般指的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将与品牌机功能相近的不同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微机。Bus原意是公共汽车的意思,但在计算机语言里,它却意为总线。计算机词汇中这类旧词赋新义的词还有很多,如peripheral(外围设备),Monitor(显示器)等。
二、计算机语境中概念隐喻的主要模式
(一)计算机是人
计算机是人:一方面,计算机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的部件构成,每一部件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健康的身体取决于人体各器官的相互协调,缺一不可。因此两者之间存在可比性,把人的特征投射到计算机领域有利于我们对计算机的理解和认识。例句:Mycomputeristhinkingabouttheproblem.(我的计算机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例句:Thememorymanagerisactuallyprettysmart.(存储管理程序实际上是很聪明的。)
(二)计算机是工厂
计算机的工作就像工厂的生产,首先,它具备一定的生产设施如machine(机器)、processor(处理器)、device(设备)、household(仓库)、modulate(模板)等。同时,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进行资源distribute(分配)和manage(管理)。另外,为了保证预期的quality(质量),还应对产品进行debug(调试),最后产品才能package(封装)出厂。例句:MostofthedevicesconnectedtothecomputercommunicatewithCPUinordertocarryoutatask.(大多数连接到计算机上的设备通过与中央处理器通信完成作业。)
(三)计算机是办公室
隐喻是我们在开发软件时经常采用的观念,计算机是办公室隐含在计算机软件语言和图标中。办公室是人们熟知的概念,其中有windows(窗户)、desks(办公桌)、printer(打印机)、trashcan/recyclebin(垃圾桶)、documents/files(文件夹)等。当我们使用微软文字处理软件时,我们可以setup(建立)、edit(编辑)、save(存储)、sort(分类)、retrieve(恢复)和print(打印)文件,这些活动正是我们在现实的办公室里能看到的,现实办公室的构架(原始域)被投射到计算机领域。
(四)计算机是容器
计算机就像一个容器,有inputdevice(输入设备)、outputdevice(输出设备)、CPU(中央处理器)、Peripheral(外围设备),它甚至还有entrance(入口),你可以login(进入)或logout(退出)该容器,save(存入)或retrieve(调出)你所要的资料;同时,它还拥有一定的capacity(容量),如果内容太满,则可能出现fillout(溢出)的情况,这时,你可能要delete(清空)回收站或free(释放)一些磁盘space(空间)。例句:Lowdiskspace.(磁盘空间不足。)例句:Deletesomeunusedfilestofreesomediskspace.(删除一些没用的文件,释放一些磁盘空间。)
(五)计算机是餐馆
计算机是餐馆,中央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的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中心,你可以简单的将其认为是一个熟练的厨师,中央处理器可以处理从输入设备输入数字数据,将其输出到某输出设备。当计算机关机时,在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信息将会丢失,正如同盘子被那个厨师所清洗干净一样。界面广泛应用于文字处理程序中,而菜单(menu)一词使人联想到餐馆就餐的场景,步入餐馆,看看菜单,点上几道自己喜欢的菜。在计算机领域里,显示屏向顾客(计算机用户)显示菜单(一系列功能),供顾客点单。
(六)计算机是建筑物
计算机是建筑物的隐喻可从三方面分析:首先是有关建筑物结构方面被投射到计算机领域就有:architecture(构架),window(窗口),workstation(工作站),wallpaper(墙纸)等;其次有关建筑物功能作用方面被投射到计算机领域就有:platform(平台)port(端口)library(图书馆)等;最后就是有关建筑物活动被投射到计算机领域就有:signin/login(进入),signout/logout(退出)等。
三、隐喻对计算机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的认知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隐喻普遍存在于计算机英语词汇中,计算机英语词汇的隐喻特征也十分显著。因此,从理论上说隐喻对计算机隐喻词汇记忆和理解必然起着十分重要的认知作用。通过隐喻这一认知工具,通过概念隐喻的映射,我们可以对计算机英语词汇进行全新的理解。尤其是对那些由普通词汇引申而来的多义词,我们可以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正如隐喻对普通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所起的认知作用一样,这种隐喻式的理解方式必然也有助于计算机英语词汇的记忆。
四、结语
如何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和解释计算机英语词汇,从隐语的认知角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计算机英语词汇,这是一个重大而有意义的课题。概念隐喻理论对计算机词汇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有较大的启发意义。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隐喻来理解计算机概念和词汇。隐喻在计算机词汇中是无所不在的,它是我们理解计算机概念和词汇的基础。
1 对词汇文化的认识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背景、分布地区、思维方式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自的文化更是截然不同。尤其是汉字更是博大精深需要仔细慢慢地研究,多个意思的汉语往往只对应着一个英语词汇,例如我们平时所说的舅舅、姑父、姨夫、叔叔、伯伯翻译为英语却是一个简单的“uncle”。词汇来源于所处的民族传统的土壤,寄托着民族的思想感情,英语词汇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当时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例如:Your leader a politician or statesman?在很多人的认识中“politician”是政治家的意思,但当我们把上面的句子翻译出来就成为“你们的领导人是政治家或者政治家?”这明显是不对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注意到“politician”隐藏着贬义“政客”的意思,那句英语正确的翻译应该为“你们的领导人是政客或者政治家?”。像这样的具有褒贬两层含义的英语词汇还有很多,如:assurance可翻译为自信,也可翻译为傲慢;bless既翻译为保佑,又翻译为诅咒等。出现在文章中的英语词汇需要借助于文章上下的语境来选择词汇正确的含义。
英语的神话故事绝不亚于我国,简直是多如牛毛,更是西方国家历史的沉淀,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更是值得人们推敲。例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经典著作,而且还被翻译为多国语言进行传阅,可见文化的魅力与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2 词汇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人类的大脑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考后会对语言神经发出命令对于周围的事物表达出自己的意识观点。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多方面的差异令人们的思维方式、风土人情、语言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多方面的不同让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千差万别,例如:我们中国人常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不了解英语词汇文化背景与含义的情况下会被翻译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虽然这是一个玩笑,但是足以看出一个人对于英语词汇的掌握水平与能力。英语不是简单将汉语翻译为英语词汇,而是要结合英语特有的词汇文化背景,像这种因不清楚英语词汇文化与含义造成语言运用上失误的事例很多,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语言交流的失败[1]。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我国对英语的教学大纲作出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学生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在了解英语词汇文化和词文化背景等方面也作出了要求。
3 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3.1 英语教学方式的单一
英语教学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师讲完语法和词汇就让学生去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需要学生真正地掌握,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而不仅仅是会做题。语言需要多读、多说、多写,写的多了就记住了词的意思了;读的多了就认识了,词汇的意思也拓展了;说的多了就会了,可以自由交流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英语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当今的发展形势,教师要为学生争取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练习英语词汇的语感。语言类学科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日常生活中学生本来就缺少练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在不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怎样去学好英语呢?
3.2 英语词汇文化的不重视与缺乏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截然不同。例如西方人对于感情的表述很直接,而中国则比较含蓄,喜欢小家碧玉型的。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人的价值观中狗是人类的朋友,是褒义的代表;然而在我国更加偏向于贬义,如走狗。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而不能依照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句型的排列方式将汉语简单的翻译为英语。教师要将词汇文化带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对词汇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4 词汇文化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4.1 重视英语词汇文化
文化是一种语言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有力保障,没有文化背景的词汇会变得沧桑,得不到广泛的传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不能站在我们本土的立场去学习英语,要进入到英语文化的境界中看待每个词汇与语句的组成。机械性记忆单词的方法除了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外,没有很大的成效。英语教学中先为学生讲解词汇文化,为学生营造特定的词汇背景,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会事半功倍。对于词汇文化的重视不能仅仅局限于口头上,要真的落实到实处,利用课堂时间或集中利用自习时间进行英语词汇文化的学习[2]。
4.2 英语教学方式的更新
英语教学方式决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语言学科是用来交流的学科,要充分地利用时间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对词汇对语法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刻。词汇的教学要结合适当的语境,把词汇带入到一段短文或一篇文章中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同一个词汇的多种含义。
5 结语
对词汇文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还用具体的事例介绍了同一个英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两种不同的含义。英语词汇文化的研究与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英语教学,可以令学生更快地掌握词汇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减轻了英语教学道路上的不少障碍,既能使学生可以轻松地面对应试教育的考验,又可以把自己所学的英语词汇及语法应用于日常的语言交流。英语词汇文化对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需要仔细研究词汇文化,并把词汇文化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