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积极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积极心理学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积极心理学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全文如下:
1879年德国哲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从1897年至二战结束前,心理学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并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二战结束后,为了修复战争为世界人民带来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巨大创伤,人们开始利用心理学治疗并缓解心理创伤。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心理学开始以各种心理问题为研究核心,以探究或寻找治疗各种心理问题的办法为主要任务,以理解和解释人的消极情绪为己任。同时,心理专家开始从医生治疗病人的角度处理心理问题,这便是现在所说的传统主义心理学,也可以称为病理心理学或者消极心理学[1]。
心理学从诞生之初便被赋予三大使命:第一,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第二,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充实并有意义;第三,鉴别并培养出有天赋的人。随着消极心理学在战后取得的巨大成就,三大使命中的第一大使命得到空前关注,然而另外两个使命则被忽略,甚至停滞不前。在这样的情况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对占据心理学主流地位的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认为心理学过于关注消极的心理品质,过少涉及健康、幸福、勇气和爱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倡导心理学应该研究人性的善或积极的方面,应注重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和人存在的价值,着力探讨幸福生活的含义,至此“积极心理学”开始萌芽。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在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正式倡议并定位“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2000年,Seligman和Csikszentnilnalyi在《美国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2]。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要着力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更要着重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缺一不可。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上较新的一个分支,虽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客观上拓展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其影响已经在社会各领域中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还存在不少弱点和不足,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主张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提高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是高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能够为高职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提供必要的能力储备。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的变革,使这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并能从中受益的课程,并且够更好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
2.1以学生需求为本
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中积极的方面,致力于对人的幸福感、心理弹性、乐观及自我决定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其本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取得实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从而使得学生真心喜爱此门课程,并且从中受益。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基础,并且现如今“90后”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计算机,对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已经比较熟悉,这就要求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的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依赖多媒体、机房等信息化教学工具,但出现另一种倾向:一些教师比较重视教学形式、技术的运用,从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和提问,缺乏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以学生为本,首先就是把学生的实际作为教学的真正切入点。
2.2以积极情感面对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的良好个人素质与人格魅力,是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取得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3]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属于各专业都要学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任教教师几乎每学期都要重复讲授,这对于教师来说相对较枯燥简单,因此教师容易出现情绪倦怠、成就感降低等职业倦怠现象。这种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容易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自身的认识中,关注自己的积极面,挖掘出自身的优势与美德,增强自我效能感,并用心体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拥有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激情及创造力,从而积极工作,用自身积极的情绪与人格魅力影响和熏陶学生。
2.3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热爱学习、享受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且实验实训操作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这样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要规范实训教学,加强实训指导。在实验实训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大量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练习和实训课题,对于完成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积极鼓励,对于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实训练习的学生给予及时适当赞扬,并且让其作为小老师帮助不能顺利完成实验实训练习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方法,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启发式、参与式、设问式、比喻式等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为目标,为信息社会提供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以提高人的心理品质为宗旨,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从而在积极层面指导教学更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能力的需求。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积极心理学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but the us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an help the class teacher to carry out the student work. Class teachers should apply positive psychology to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help them to find their own good personality with diverse educational methods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the class, and ultimately to guide students learn happily, and can b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Class teacher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英文名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塞尔格曼,2010)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担负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任。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给予被教育者人格尊重,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心灵不膨胀、不压抑,处于舒展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用法就是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体现自身价值,使他们在成功的美德构建中完善其人格,我们必须首先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心态,必须将其调节到一种积极的状态(任俊,2006)。这就涉及到班主任的工作,学生的心理主要由班主任来观察、留意。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
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以达到学习更佳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绩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体验到主观幸福感。通过快乐创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发展到他们的积极人格的培育和历练,发展积极的人格、乐观的精神,创造出积极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达到可以在更加积极的空间里发展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在经历了中、高考后,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进行学习,他们的普遍心理特点是在现实中,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同龄人比较更为复杂而不稳定,表现为:(1)学业消极:由于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退而求其次进了职业学校;学习成绩一直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作业太难不能独立完成;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等。(2)人际退缩:不愿意参加班级、学校的活动,不喜欢与人交往。(3)兴趣狭窄:长期的被否定状态,使他们自己也否定了自己的其他才能,学习以外的其他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表现。这些消极状态会造成部分学生抑郁感、焦虑感,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正是因为如此,班主任工作才更加重要。
笔者担任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班主任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3.1 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应该培养学生两个意识,一个是参与意识,另一个是竞争意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要去除学生的依赖心理,要求学生不可作“容器”只管装,而要作海绵主动去吸。问题要自己发挥,答案要自己寻找,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上课时,能够积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参与,努力竞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坚持民主管理,坚持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是必须先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然后才是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作为班主任,要有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勇气,具备引导和解决学生生理、心理困惑的能力,敢于把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大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感受成功,找到自尊,培养自强,敢于创造。在与学生交流中,应该经常换位思考,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气、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在班级中创造和谐氛围。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和谐、融洽的基础。
总之,班主任既要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更要善于利用情感、情境去陶冶学生,以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创设一个较大范围的和谐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2 创建积极的文化氛围
要善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如班主任常常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座右铭”,从学生中征集“学生心语”;在班级墙壁上设立“班级文化专栏”,用名人名言、学生反思、心理健康常识、发言稿、演讲稿等启迪学生思想智慧;把黑板报当作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类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红五月”、运动会、义工岗位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会合作、锻炼能力;能够积极通过电话采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和交流,共同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
班级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德育课堂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班主任在设计主题时,把握时代脉搏,抓住现阶段学生的思想矛盾、生活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寓教于乐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积极良好的个性得到了发挥和发展,而消极的不良个性受到抑制和排斥,使自我形象不断完善、成熟。第二,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条佳径,此项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但切忌将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同一般的劳动任务。第三,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要求学生认真听、快速记,并在新闻视频结束后,针对今日新闻中的焦点内容或是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一条新闻展开讨论。
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比赛。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根据班级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体而言,可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比如配乐诗朗诵会、文艺联欢会以及书法、舞蹈、体育活动等,还可以根据班级专业的特点,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团体训练,组织专业技能比赛,在引导学生专业进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与竞争意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加以实现。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使学生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将是保证他们进入职场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也应当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能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和观点,更利于教育和管理的进行。班主任工作要注意到方方面面,又要细致入微;心理学知识博大精深。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指导和辅助班主任工作,从而将班主任工作做地更好。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取向的新兴学科,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与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困境,同时对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
概括起来,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
积极心理学把“二战”以来的心理学从性质和价值认定上概括为消极心理学,认为消极心理学无法体现心理学本体价值的全貌。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消极心理学感兴趣的不是人或社会,而是人或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只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自然就形成了消极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消极心理学的理论导向会营造一种消极的社会文化氛围,让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使人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此外,消极心理学侧重观察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如果你过度专注身边人的缺点,你就会发现他越来越多的缺点,最后达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消极心理学除了关注问题外,还过于强调矫治修补功能,把心理学本该有的促进每一个人主动发展并幸福生活的功能丢到了一边,却让消极的影响不断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影响我们本该幸福的生活。
相比而言,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的人性论,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消解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对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积极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让它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解除消极心理学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二)强调研究个体的积极力量
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规律自然就说明它们是相似的。同情、理解、宽容、利他、乐观、坚持、希望等,都是幸福具备的普遍共性,同时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积极力量,人只有拥有了以上这些品质,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的人。基于此,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人具有的积极力量。[1]毕竟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积极力量,需要我们去发现与了解。
积极心理学对个体积极力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和体验研究。积极情绪可表现为满足、满意、骄傲、成就感、快乐、主观幸福感、希望、乐观、自信等积极体验。[2]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积极情绪和体验的重要维度,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核,强调要满意地接纳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以及乐观地建设未来。
二是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关于人格研究有其独特的分类标准: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人格研究的重点。
三是集体层面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积极心理学在关注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人格特质的同时,也强调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社会环境系统的探讨,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3]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思想,对问题做出各种自己的理解。你是选择积极的理解,看到问题背后隐藏的好的一面,还是选择消极的解释,看到问题背后隐藏的坏的一面,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选择不同,我们在生活里所获得的体验也就大相径庭。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多方面探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自己去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积极的解决方案;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也就是说,一个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只有消极的影响,或许你换个角度进行思考,将发现这个问题积极的一面,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重问题轻优势,缺乏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偏窄
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还没有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我们却没有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考虑的重点,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只是一味地把一些比较普遍的、抽象的理论观点外在地灌输给学生,而没能调动学生自己获得相关知识以形成有效互动、融合和升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受传统心理学和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如何寻找学生的错误、纠正错误上,侧重对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特质、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批评、惩罚与化解,不注重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培育,未能有意识地引导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等等。
(二)缺乏积极情绪体验的培育,忽视积极人格的塑造,教育方法僵化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一般都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劣势为主要教育手段,往往忽视对学生自身优势的认识引导。这种教育方法带来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在人格塑造方面偏向消极悲观,不利于自身与社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困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从关注学生自身劣势的视角转换为关注学生自身优势,大力培育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学生积极人格。此外,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重成绩轻素质的现象进入大学后仍然存在,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并不重视甚至漠视,只关注学生成绩,教育方法单一僵化,理论灌输说教成分多、育人成分少,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只会导致学生产生过重的学业压力,消极厌学,甚至反感教师,难以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教育实效性差。因此,如何转变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利用知识,塑造积极人格,促使其勇敢积极地面对追逐理想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险阻,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这是留给我们每一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道思考题。
(三)家校沟通渠道不畅,教育环境消极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残杀或者故意伤害事件屡见不鲜,这是人格、心理不健全发展造成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化的环境的熏陶。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塑型期,在这个时期里塑造成积极的人格还是消极的人格,这一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社会化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
一方面,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所处的大背景,由于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诱发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扭曲的价值观会滋生堕落的思维习惯和扭曲的行为方式[4],部分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吃喝玩乐、谈恋爱上,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等现象屡见不鲜,教育环境消极;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校园的不断扩招,生师比越来越大,学校管理模式的改变,也让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以及家长与学校的交互等沟通渠道进一步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非常年轻的理论,自2000年从美国兴起并发展至今仅有15年的历史,但是其崭新的、正向的思想很快就获得了教育学领域工作者的接纳与认同。过去10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课程迅速进入很多国家的大学课程体系。仅在美国,就有数百所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在哈佛大学等高校,积极心理学课程甚至一度超过经济学导论等成为上座率最高的第一热门课程。以2010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为标志,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但是,我国目前尚未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自觉地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之中。如何依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目前的重要课题。
(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俗话说,行为改变,思想先行。针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问题轻优势、缺乏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困境,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借鉴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人为本的积极的人性论,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之目标的理念,努力纠正传统心理学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分偏重个体心理疾患、心理缺陷和心理损伤治疗的弊端,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唤醒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探讨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重点关注学生所拥有的积极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全力调动学生参与个体优秀人格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培育其积极的人格特质,不断挖掘和彰显学生的积极品质和道德自豪感,使学生成为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主体。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以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要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正能量”,这个原本隶属物理学科的词汇,如今逐渐延伸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梦想变成现实和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是一个让人备感温馨的词语,也是一匹迅速蹿红网络的“黑马”,更是老百姓口中运用火爆的词汇。这个词之所以被广大民众所乐于接受和认可,原因之一是这是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的一个通俗化的语言,另一个方面是因为这个词的提出比较契合当今的社会大环境。
当代社会,网络和其他传播媒体充斥着大量消极的、畸形的思想,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人们的情绪呈现出的是负向的、消极的状态。从小的方面来说,这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状态会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双重威胁;从大的方面来讲,当社会被这种不良的情绪所笼罩时,社会的治安状况将出现显著的恶化。研究表明,与负向的情绪和气氛相比,正向的情绪和气氛更加具有能量。换句话说,正向积极能量是驱散负向消极能量的最有力武器。这是“正能量”这一词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第二个原因,也是国家领导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提出“正能量”这一概念的深层次原因。面对当代社会中所充斥的大量消极负面氛围,我们必须及时扭转这种局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学生们成为释放正能量、驱散负能量的社会一员?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挖掘和培育现代大学生正能量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大学生自觉地以积极人格和心理去主动地获取先进思想理念和文化价值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活动机制。在这个层面上,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乐观型解释风格以及积极人格理论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为新颖、更为丰富的教育方法。
其一,运用积极人格理论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学会挖掘、肯定学生个人?A积极品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增加学生归属感,营造安全感。 其二,从乐观型解释风格出发,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失败或挫折时做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理解,使他们运用这种方法使自己从负面的心理环境中解救出来,从而更阳光、更健康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研究表明,很多在乐观特质测量方面得分较低的学生在面对非消极事件时也倾向于用消极的思想和态度来解释事件。比如说一个学生在一个测验中得了86分,其分数的百分等级是90%。如果这个学生是悲观型人格,他就会责备自己为什么没得90分,这种解释个风格一旦形成便很难自行改变。这时教师就要对这种悲观的解释风格进行扭转,告诉学生,他已经很出色,因为他的成绩已经超过全班90%的学生。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如何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事物,使学生不再用灰暗的态度看待世界,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变得更加有力量。
其实这种引导教育方式,源自于积极心理学现有的心理治疗法――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ABC来自3个英文字的字首。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B(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Consequence)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起因。[5]正如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所说的一样,“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学会挖掘、肯定学生个人?A积极品质,培育学生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意义重大。除了挖掘学生积极品质、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外,积极心理学中很多理论和观点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更具正向能量的学生服务。比如说积极心理学关于自尊的重要性及其强化方法,关于希望的重要性等等。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不仅注重个体的积极情绪和正面特质的培育和养成,同时也非常重视积极的组织系统的建构。关于积极的组织系统的建构,它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Williams等人的很多研究证实,当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友爱、幸福的环境中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则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缺少对积极教育环境的营造,要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长效性,势必要打破思政教育仅限于校园的固有意识,让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出积极正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环境。就学校而言,在理念渗透上,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联合管理层,学会整合学校资源,强调“德育为先”,并将此理念渗透到所有课程、所有环节,全方位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理念,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师生关系的营造上,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支持和鼓励,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注重情感的交流,积极采用“无痕教育”,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就家庭而言,思政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网络交互平台以及特定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开展感恩活动,千方百计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帮助家长与学生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创建积极正向的家庭文化氛围,赋予学生更多积极支持。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与家庭形成积极的联动环境,让合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积极心理学对作业改革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作业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因其内涵被误读、设计不够合理、评阅与反馈效用不高等问题长期备受诟病,“减负”也一直未能真正落实。以新一轮高考改革为契机,积极心理学为作业改革提供了适用的新视角:拓展作业积极功能,树立积极作业观;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改进作业评阅方式;提高作业反馈功效,以积极作业为纽带,增加学生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帮助学生实现蓬勃人生目标。
(一)作业改革问题提出的背景。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布置作业往往是针对考试升学,注重强化训练学生考试知识点,导致师生对作业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作业设计不够合理、作业评阅与反馈效用不高等问题不断出现。由于作业不合理致使学生抄袭、厌学、逃学等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因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独自甚至相约自杀的新闻时见报端。作业改革问题不容忽视,而由于对作业的认识偏差和教育现实,取消作业的呼声一度甚嚣尘上。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教育部于1994年、2000年曾出台专门文件对作业布置进行规范,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义务教育”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传统作业弊端诸多,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通过刻苦努力地学习,通过自觉完成作业而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达成预期目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2000年初,林崇德教授在《中华读书报》上就学生“减负”问题撰文,认为“减负”有必要从各方面对作业进行改革,但更要重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业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它本身的内涵价值被功利的应试体制所忽视,如果由于作业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而将作业废除无疑是将婴儿与洗澡水一起倒掉。
(二)作业改革的应然趋势。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1],是对传统心理学关注异常心理、忽视大众心理需求的平衡。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基础上,积极教育应运而生,国内学者对积极教育的定义是“教育者以学校和师生现实状态为出发点,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2]。我国传统基础教育强调“短板效应”,视学生偏科为大忌,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薄弱学科的补救上,无力使优势学科更上一层楼。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分数将不再是选拔学生的唯一指标,学生不用再耗费巨大精力补救薄弱学科,转而得以钻研自己的兴趣学科,提升自己的优势学科。随着高考这一“指挥棒”的转向,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以往的改革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对教育教学活动重要环节――作业的研究不够关注和重视的现象必将得到彻底解决。
马斯洛说,教育就是要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不只是让人感到幸福,提高生活满意度,而是要使人生更加丰盈蓬勃,并提出实现蓬勃人生的五个元素: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成就。[3]积极教育理念在我国古来有之,《学记》中就有“长善救失”,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改革应破除传统作业狭隘的温书功效,重视作业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个性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作业改革新路径势在必行。
(一)正视作业内涵价值,树立积极作业观。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中即有对作业的记载:“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是说“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家庭作业,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4]。作业既是教师交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训练的一项重要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传统应试观念下的作业主要具有温习功能,一些教师甚将作业功能异化,将作业转变为惩罚学生的工具,学生害怕作业、仇视作业也就有因可寻。我们要转变对传统消极作业的认识,发挥作业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及情感体验方面的积极功能,逐渐形成积极作业观,让学生不再视作业为“天敌”,而视为“良朋”,乐于做作业,主动努力完成作业。
(二)优化作业设计策略,引导积极投入。传统应试教育作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考试重点,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多为课后练习、各式各类练习册和试卷的纸笔作业,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重复训练,学生的情感态度、实践创新能力则被忽视。
心流理论指出学生无法享受学习过程,发挥出真正的潜力,其真正原因是学生接受的任务过难或过易,任务过难而技能不足时学生便会感到焦虑,而技能程度高超任务过易时学生则会感到乏味。因而,教师设计适当的作业非常必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于作业的完成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心流。
(三)改进作业评阅方式,增加积极体验。传统作业批改只关注答案结果,非对即错,机械批改,忽视学生思维过程。作业批改一般由教师全权包揽,学生没有参与作业的批改,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沟通与互动,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评意识、培养学生的评价判断能力,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5]评阅作业应改进批阅符号,用问号替换传统的大叉,不武断判决学生对错,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教师应当多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不给学生贴消极标签,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只是暂时的,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改进批阅作业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积极思考,不惧殚犯错。如此,作业逐渐变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园地,增进师生相互的了解,促进积极人际关系的形成。
(四)重视作业反馈效果,促进积极成长。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整个作业的过程由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只有被动完成任务,师生间多是简单粗暴的答案交流,缺少情感交流。作业改革要改变这种状态,要由以考点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作业转变为以成长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的积极作业。要以积极作业为纽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积极情绪,师生间进行良好的交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在良好师生关系条件下,学生能体会到来自周围的支持的力量,体验到人际交往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孤独无助等消极情绪,增加快乐与勇气等积极体验,从而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成为幸福的和谐的人,实现蓬勃人生目标。
相关文章: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我国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从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并对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本体校美术教育工作的实际特点展开分析,指出现阶段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几点有效对策,值得各方人员引起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教师 心理健康 素质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是指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心理特点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身上具有稳定性且长期存在的本质性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热爱感与尊重感,不但会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造成影响,更会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促进其良性发展,学校方面就必须以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出发点,通过各种手段,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快速、良性发展。
上世纪6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在人类潜能观的促进作用之下,积极心理学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二战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战争时期以及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被放在对战争创伤的治愈以及战后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应对上。直至上世纪末,积极心理学才再次在心理学体系中得到广泛发展,这一时期中,有关研究人员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在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本学科是通过对人类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的方式,挖掘人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提高人内心幸福感。
教师由于从事的是教育育人的工作,受到该职业特点的影响,需要教师在职业期间投入大量的情感与精力,以优化教学质量。然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情感过度消耗,角色频繁转换的问题,导致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同样是非常巨大的。虽然适度的压力对教师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压力超过教师可承受范围时,就会造成教师过度紧张,心理健康方面产生问题,对教学活动效率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本校为体育运动学校,美术学科教学工作历来不受重视,教师心理压力非常大,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身心问题:
(1)情绪问题。美术学科教师群体大多有孤独、忧郁、焦虑、妄想、嫉妒、善变以及暴躁等负面情绪,如果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排泄与疏发,将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压力感加重,严重时还可能诱发教师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加之本校学生生源参差不齐,除了有来自大城市的学生,还有部分山区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必须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转换,以有效展开教学活动,但这种做法的收效甚微,导致教师容易出现自我怀疑的情绪,这种不良的情绪甚至可能被宣泄在学生、同事或者是家人之上,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将出现具有破坏性以及攻击性的行为,社会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2)职业倦怠问题。职业倦怠所反应的是一种因个人成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倦怠性情感,表现在身体上的疲劳与心理上的情感衰竭。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无法感受到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兴趣与主动性,在生活上态度两极分化严重(表现为愤世嫉俗或者是冷漠少言),伴随存在成就感、信任感的降低,逐步丧失了继续努力与奋斗的热情。本校学生有着非常强的流动性,在有专项需求时,学生必须调动至其他地方参与训练,再加上美术学科所安排的学时不够充分(仅仅为正常学校美术学科安排总学时的2/3左右),因此教师更加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行为,部分教师疲于应对这种局面,容易萌生辞职意向,学校除了需要面临教学资源流失的问题,教学质量更是无从保障。
(3)身心疾病。当然,在巨大的教学压力影响下,教师还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一些身心疾病以及心理障碍,这其中包括了因心理因素而产生的睡眠功能障碍,食欲减退,身体机能失调或病变等躯体性症状,部分严重的教师还可能出现强迫行为,人际沟通障碍,以及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都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从教育研究的视角上来说,教师对独立性、自主性以及自我价值实现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导向是完全一致的。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上,心理健康除了追求无心理疾病外,还要求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健全的人格品质,有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有正常良好的社会功能,有健全健康的精神生活。即在人这一生的发展过程当中,不应当仅关注某个关键阶段中的关键问题,而是需要将目光放在生命全程之上。具体到美术学科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上来说,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不单单要求重视美术学科教师群体中所突出的、典型的心理症状,还需要高度重视大多数普通教师的心理诉求,通过培养心理素质的方式改善教师的生活状态,凭借积极的力量帮助教师维护心理健康,以促进其良性发展。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为了能够提高美术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可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树立积极心理健康管理,明确发展目标
就目前来看,针对教师,乃至普通人所进行的心理健康辅导主要内容集中在个体的心理问题上,以解决心理压力为主要关注对象,研究的重点没有集中在对优良品质的培养之上。故而,未来工作中需要打破这一思维局限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理念,对心理教育工作进行优化,高度重视培养美术教师的人格力量与魅力,认识到这种人格力量对教师教学以及自身发展所产生的长远价值。
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除了需要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外,还需要重视培养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正性特征与能力,逐步养成自信自尊以及勤劳上进等特征,在教学中不断革新教育信念,认识到美术教师这一角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价值,不单单需要扮演好辛勤耕耘的“园丁”,同时也需要在这一过程当中爱护自己,关爱自己,促进自我价值的顺利实现,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改善与调整,打造有较强感染力的积极人格。
而对于学校而言,需要重点做好对预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不良问题,并促进其健康素质水平提高的工作。从全体性的角度入手,在对待美术学科从教人员时,应当抱有欣赏、赞扬为主的眼光与态度,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美术教师内在力量与潜在能力充分发掘。同时,需要注重教师的积极反应,鼓励美术教师关注自身的积极品质,培养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为教师提供系统化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机会,利用积极地引导,让美术教师能够秉持并坚定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3.2 加强积极体验能力,提高主观幸福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每一位美术教师都有促进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潜能,可以通过运用自身动力与潜能的方式,诱发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教师自身对生活的满意度,促进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对于教师而言,美术教师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有主动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的意识,掌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的方式与方法,特别是情绪状态比较消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主动回归从事美术教育中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的方式来体会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自豪感与成功感。并且,教师还可以探索创造性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自身心理状态的积极性,主动解决心理问题,保障自身心理状态的健康与良好,将心理问题的指导与辅导自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对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与发展问题引起足够高的重视,主动参与,并提高积极、愉快的正面情感体验,激发内在动力,反作用于精神上的良性发展。
对于学校而言,除了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尽量改善美术学科从教人员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根据美术教师所呈现出的价值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特点,合理应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技巧加以干预。
其一,需要重视做好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设计,并监督评价指标的应用。即将传统的工作绩效指标替代为基于积极心理健康学的评价标准,梳理积极的榜样力量以及参照对象,让教师能够明确对主动调整价值取向,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其二,对于美术教师而言,由于所教授的美术学科对学生升学成绩不产生直接影响,也并非重要考试科目,因此美术教师的工作与个人很难受到学校、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认同,许多教师长期游离于各种评优、职称评定等机会之外,部分教师会出现怨声哀悼的现象,希望自己的工作被重视,希望自己被肯定,在此基础之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以实现自身价值。针对这一特点,需要引导教师重温以往教学工作中体验过的积极情感,增加教师对积极情感体验的体会与感悟,从而在面对当前以及未来教学工作中各种挑战时能够更具信心与希望。
其三,美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期间其个人生活是否幸福与愉快,直接受到其是否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寻找到快乐的影响。教师生活幸福的与否直接与教师个人心态的平和、互动的情感、以及求知的快乐相关。
本次研究中,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问题,首先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然后研究了美术教师心理健康现存问题,认为情绪问题、职业倦怠问题、以及身心疾病是影响美术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分析,以积极心理学为工具,探讨了提高美术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几点策略,包括:其一,树立积极心理健康管理,明确发展目标;其二,加强积极体验能力,提高主观幸福感。上述研究望引起重视。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Sheldon, King,2001)。它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积极理念的影响日益凸显,结合团体咨询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国内外研究也渐渐增多,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篇mooc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愈加重视家庭教育,教育方法从单纯的经验式、简单化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转变,教育方式也在由情感说教型向情理交融的榜样示范型转变。〔1〕这些转变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表现,同时也积极推动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但我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主要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
当前,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教育观念依然陈旧,他们仍把教育子女的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素质、个性品行与德育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必然违背了家庭教育的规律,给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使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孩子心理逆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欠科学性和规划性,家长没有给孩子制定出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内容及要求,随父母的一时冲动而决定,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教育孩子;许多家长更是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对于不符合家长要求的兴趣与爱好给以粗暴的“扼制”,忽视子女的内心感受,结果造成孩子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与进取精神。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棍棒教育:父母缺少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只是以打骂孩子来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这种教育方式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畸形性格。放任自流: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任其发展,当达不到期望值时,又对孩子横加指责,其结果必然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荒废了学业。溺爱型教育:就是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娇惯,对孩子的正当不正当的要求不加区分地一味满足,这种教育方式必然养成孩子的自私、骄横、惟我独尊的性格。报复型教育:就是教育孩子“以牙还牙”,这种以错纠错、怂恿报复的教育结果,让孩子误认为打人有理、报复正确,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教育环境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不良的家庭关系与不健康的家庭文化。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增多,家庭关系也出现了新课题。家庭关系的不良,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上。〔2〕有的吵闹打骂、不冷不热或沉默对抗、冷嘲热讽等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正如梅兰芳的儿子会唱京剧,侯宝林的儿子会说相声;然而,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特别是有些家长经常赌博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又怎能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呢?
二、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年幼者施加的教育及影响。家庭教育在多层次、全方位的国民教育大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偏差。
(一)对家庭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是构成家庭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3〕家长对受教育者的认识,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不论家长是否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怎样对子女进行认识的,这种认识在家庭教育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可能是受传统学校教育或历史习惯的影响,不少家长对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发展的个体认识不足,没有关注到孩子的优点;在这些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被动的个体。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就被压抑了,这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4〕
(二)教育者自身水平的影响
家庭中的长者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行和人格,对家庭中的年幼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家长的心理品质、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做事有毅力、对人比较宽容真诚,积极乐观,那么他的这些品质就会不经意间推动着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相反,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不好,言行粗俗,自私自利,又怎么能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好子女呢?
(三)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理解,使子女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而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习惯。〔5〕但是,有一些家庭经常发生冲突,使子女常处于担心受怕的环境中,给子女造成心灵上的痛苦,尤其是家庭破裂而导致经济拮据、父母角色的变化等都会改变他们努力养育孩子的方式。这一改变让孩子措手不及,一时间无法调适从而容易产生抑郁、悲观、不安全依恋和憎恨等心理障碍。因此,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如人的发展潜力、美德、幸福感、宽恕、感恩等,它是2世纪末由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E.P.Seligman等人倡议的,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一种不同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去诠释和实践心理学。〔6〕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股积极思潮,其成果对于家庭教育的实践,特别是对如何促进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善用赏识教育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们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品质,用一种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重视人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力量。作为家长,要革新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优势,采用积极教育的方法。即:强调家庭教育并不只是对孩子矫正错误、改造问题,不能总是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而是要主动发掘与研究孩子的各种积极品质和闪光点,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品质。家长要善于观察,创建一种积极的环境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给以过多的控制和约束。家长要看到孩子是一个能动的独立的个体,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善于用赞扬的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潜能。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多用赏识教育,即以人性为基础,以赏识为先导,这样便于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如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就要及时表扬他,让他感受获得赞赏的喜悦,这样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同时,家长们还要看到,随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独立性会增强,理性抽象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开始喜欢怀疑、争论,对别人的意见不随便盲从。对于他们,家长不应该对其严加呵斥和训导,而应该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对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克服自卑心理,体会美好人生。
(二)重视孩子积极人格的塑造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真正积极的、美好的人性品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7〕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的那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宽容、责任、利他,人就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家长应该更注重对子女道德品质和积极人格的培养,要认识到成绩、分数并不是一切,不要过分地追求高分数、高学历,而是要加强对孩子进行积极的人格教育。所谓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要教孩子学会做人,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能够分清是非对错,学会承担责任,让他们在良好品格的形成中体会到快乐。〔8〕人格是人个性的社会化过程,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对理想追求和执着、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有爱的能力等;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懂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家长不仅要培养一个智商高的孩子,更要培养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三)学会换位思考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的主观体验,重点研究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以及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这对家长教育孩子有重要的启示。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愿望与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人生追求,而不是父母理想的实现者。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观察、思考问题,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要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成人感、独立感的增强、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等,做父母的要顺应孩子生理、心理的成长,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多进行平等的、民主的心灵沟通。同时,还要教孩子多关注积极情绪,如幸福、乐观、满足、自信、宽容和希望等。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消极的情绪更能促进学习、提高智力且还有助于扩大人的心理资源,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永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它能引导人们在幸福感中做事。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使孩子能够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四)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经验大多数是从环境中获得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在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下,更能使孩子学会对人的互助、互爱,使孩子的情绪、品质得到和谐的发展。所以,家长应该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家庭人文环境,开展幼儿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并在家长和子女的合作与沟通中,使孩子的安全、归属、尊重和成就需要得到充分满足。这就需要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因为一个家庭的文化氛围关键还是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和修养。所以,搞好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家长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影响。因此,要求家长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情绪控制力,用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使教育观念更加合理化,教育内容更加科学化,教养方式更加民主化,同时努力构建融洽的家庭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的乐园。只有健康的家庭文化生活,才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乐观、宽容、幸福和爱的力量等概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提供的以人们自身积极力量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弥补了传统家庭教育的不足,对于恢复家庭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积极心理学感受幸福
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么!
1、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
奥运会银牌得主和铜牌得主相比谁最幸福,在我们外人看来,肯定是银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实验证明:无论是在领奖台上还是在赛后,铜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数都要比银牌得主高。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奥运会银牌得主与金牌得主比,而铜牌得主与第四名相比,所以,银牌得主的满意度幸福感比较低。
2、幸福需要经常“晒太阳”。
有人说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经常把自己的幸福,说出来,晒出来。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种信念,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晒”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现实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显示给他人,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本身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心里的秘密越多,压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总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晓,长期下去心理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寻求着宣泄的途径,把秘密以某种方式说出来,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因此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时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后,当时的一张照片、一个小纪念品,甚至是当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个纸飞机,都会成为我们打开我们幸福的闸门。所以,我们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仪式,多拍幸福照、举行高兴的仪式、记录开心故事,保持快乐,让幸福定义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带来大大的幸福。
记得前两天去KFC花17元买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20元钱给了服务员,正在等她找我3元钱,而她却微笑着对我说:“女士,您愿意捐出您的3元钱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吗?”当时听到她的话,我先是一愣,随后和她相视一笑,说:“我愿意。”从KFC出来,手里拿着送给我的三张感谢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那种干就是幸福。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里讲的“practice acts of kindness ”----做不特定对象的慈善行为可以提高幸福感。
mooc积极心理学论文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完善大学生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采用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培育学生党员的积极人格,增加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体验,营造积极的党建组织文化,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创新;高校;学生党建;路径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其主要职能是汇聚优秀青年学生,在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党组织建设等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应积极借鉴并运用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心理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热点,借鉴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新的视角和实践助力高校学生党建应对挑战,有利于党建工作创新性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虽然积极心理学历史较短,但是它的影响早已超出美国,波及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积极心理学在我国正蓬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关注,研究者都普遍感受到这是一门幸福学科,它本土化的过程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理论的生动实践。传统心理学主张关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积极心理学则主张从“积极”角度入手,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发挥人的潜在动力,塑造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组织系统为支撑点。关于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对过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对现在的快乐和充盈、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重点是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关于积极人格品质方面,提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以及六大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品质;关于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构建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有利于养成人的积极心理品质[1]。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发掘人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眼光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含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追求幸福生活[2]。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理念是培养有理想、有追求的党的事业接班人,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理念更加积极,工作机制更加人性,组织文化更加优越。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运行中,理应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党员,健康的心理是基础,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进其发展的潜在动力,完善学生人格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应将组织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相融合,这就要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要以尊重的眼光看待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所有积极品质,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要提供形式多样的主流政治文化实践平台,重视学生党员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行为表现,进而教育学生党员形成积极的政治认知,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对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追求自我实现、渴望被认可和尊重,党建工作常采用理论培训、说服教育和灌输道理等方式,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并帮助个人发现自身潜力,引导学生体验积极情绪中获取正向能量,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3]。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学生党建工作,提倡采用尊重、接纳、理解、赞美、共情等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方法,赢得学生党员的心理和情感认同,激励学生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实践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组织文化群体层面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组织系统是构成人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4]。广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热情很高,党建组织机构具有吸引学生为入党而努力奋斗的积极力量。但传统党建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导致组织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高校校园文化中常常是“团学工作轰轰烈烈,党建工作无声无息”,学生党员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造成学生组织归属感淡薄,党组织的优越性不明显。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融入学生党建工作,强调党组织的团队建设和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完善激励机制,丰富活动形式,更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增强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一)培育积极的工作队伍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创新学生党建各项工作,关键在于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并在工作开展中运用积极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党建工作者首先要经过专题培训、专著阅读、学术论文、经验交流等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具备积极教育基本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其次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党建理论相融合,比如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相结合,主观层次的幸福感研究与追求中国梦相结合等,善于在党的主流价值体系指引下进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最后要将积极理念嵌入日常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情绪和方法开展各项事务,向学生党员传授积极的生活理念、方法和技巧。
(二)发挥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
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力量在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拥有六大美德: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具体包括创造性、兴趣、宽恕、爱学习、感激、勇敢等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5]。遵循上述内涵,学生党建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过去经历和现实表现中,研究青年学生积极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挖掘每一位学生党员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对其加以赞赏、支持和激励,使他们不断完善仁爱、勇敢、爱学习、创新等优秀人格,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能量。同时要了解学生党员消极表现背后的心理需求,通过积极的工作方式逐步调整学生不合理认知,激励学生发挥积极人格力量克服存在不足,实现全面发展。
(三)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
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量变促成质变,由变动的积极情绪长期积累可以形成稳定的积极人格力量。学生入党过程就是一次感受成就、荣誉、公正等积极情绪的体验,但现在的青年学生往往是“入党前努力奋斗,入党后轻轻松松”。因此激发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积极情绪体验,教育学生思想上、行动上和组织上同步入党,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工作实践来看,要增加学生入党后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学生入党动机大多来自外在力量的驱使,比如家庭期望、同学影响、现实所需等等,学生入党以后,必须指导他们对党的历史沿革、理论精髓、形势政策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从内心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树立学生党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在实践中体会积极情绪,组织学生走访革命圣地、观看党史展览、聆听优秀党员讲述等,真实体会地感受党的奋斗历史,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经历中体会党和国家政策带来的变化,感悟党执政理念和政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积累的积极情绪体验,会泛化至日常生活中,不仅能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更能潜移默化地将积极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
(四)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
党建组织因其性质的特殊性,组织系统的设计要保持严谨性、公正性和优越性。但是由活跃、个性、有创意的青年学生组成的学生党建组织,在坚守党建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在环境设置、制度设计、氛围营造等方面,更加迎合“90后”的喜好。在党员之家的环境布置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漫画等鲜活的形式展现红色主题,同时既提倡学生在实体环境中体验红色文化,也提倡学生在微信、微博、QQ群等虚拟环境中交流党建思想;在制度设计中,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发挥自身所长践行党的宗旨,只要学生尽自己所能贡献积极力量,党组织都应给予个性化的肯定和激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为每位学生党员建立“政治生日”档案,在学生每年入党的时间送上组织祝福,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解决学生党员的实际困难相结合,让广大学生党员感受来自党组织的独特关怀。营造温馨、和谐、积极的党组织文化,学生党员身处其中,能体会到快乐、成就和幸福,增强“我是一名党员”的归属意识。
参考文献:
[1]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2]陈晓蕾.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J].前沿,2014,(Z3).
[3]周文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吴永祥,关娜,王东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1,(27).
[5]果孝文.积极心理学视阈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摘要: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消极因素过多。应当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树立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调查
1.职业敏感度。职业敏感度能够体现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否能适用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职业敏感度也是考虑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首要条件。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学习与培训,对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存在联系这个问题上认识普遍不够。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8%,大学二年级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25%,大学三年级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45%。大学一年级学生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大学二年级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43%,大学三年级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72%。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不管大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均没有深刻的认识,普遍都是通过教学过程所学习的知识来对所学专业进行判断。
2.招聘信息关注度。招聘信息关注度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以及学习的方向。通过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为0。大学二年级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2%。大学三年级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为89%。对了解招聘信息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走访,发现了解招聘信息的高职院校学生中,其关注比重最大的是招聘单位,其次是薪酬,很少有对职位本身的信息关注。
3.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人在职场上能否取得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学生积极应对学习和工作的一种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23%,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45%,大学三年级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79%。
4.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要求。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未能参加工作,就算是从事暑假工工作或者兼职的情况,也不能真实体现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情况。但是,通过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程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大学一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4%,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55%,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1%。大学二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8%,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62%,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20%。大学三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8%,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54%,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8%。
5.理论知识转化能力。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的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工作所必备的条件。通过调查发现,有占调查人数6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认真听课,有占调查人数总数3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选择性的听课,还有5%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24%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课程难度高,自己无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职业敏感度普遍低是高职院校学生消极心理带来的影响。通过高考的分流,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生源通过高考分数线进行了分类。众所周知,普通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于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这样公开的事实,给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带来了一种暗示,高职院校学生无形中会认为自己与普通高校学生差一个等次,其所带来的职业预期也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这种消极的心态带来了学生的低沉和将来职业需求层次的降低。高职院校学生在其学生时代没有对职业生涯进行很好的规划,自然谈不上有的放矢的关注招聘信息并通过招聘信息查找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对招聘信息关注度低也是消极心理所带来的影响。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脱离父母的关照和影响,认为将来的就业还是需要关系、需要父辈的指引,所以对就业信息以及动态关注较少。在对招聘信息关注的过程中,对招聘单位的关注度最高,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招聘信息中的用人单位固然是应当考虑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是首要原因,并不是高职院校所有学生都能在名声显赫的用人单位中找到一席之地,能够让自己找到发展之路、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才是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选择。
2.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是学生自主意识不强导致的。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职院校学生也不例外,从小就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均以学期期末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的。这样被动的学习模式,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无法融会贯通。
3.职业道德是一个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社会要遵纪守法,工作过程中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当然,当前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纪律性。父母、教师等的道德水准能够影响到学生的遵守纪律情况。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其实也能反映出学校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漏洞,大学一年级学生新来乍到,无法发现规章制度的漏洞,所以选择严格遵守。学生发现漏洞或者是学校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将会导致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恶化。
三、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
1.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应当在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的前提下,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咨询仅仅是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疑惑进行咨询和指导,是被动的、消极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普遍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都能有积极的心态。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信息渠道,通过建立聊天室、qq群、微信群等现代化手段,多元化的疏导模式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2.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指导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紧密结合就业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例如有些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就强调要先就业然后找工作,也就是说先随便取得一份工作,然后在工作过程中再去发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心理。就业指导过程中,虽然应当教育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好高骛远,但是应当指导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职业生涯提早规划。只有提早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才可能让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找准定位。
3.培养高职院校的积极健全人格。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职业素养的保障。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人格的良好特质是良好心境形成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良好心境,才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遏制消极人格的出现,才能保障我们心理健康。所以,学生应当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引导、学校的激励措施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4.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水平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服务。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学校规章制度是否能严格执行、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道德。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措施,让学生能充分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遵纪守法,为将来在工作过程中能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冬美.大学生知性化生存的心理困境及其超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朱翠英,胡义秋.积极心理取向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必然性及其模式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
经济发展不是目的,更不是唯一最高的硬道理,GDP只是实现人的生活全面幸福的手段。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步入了小康社会,不满意和精神痛苦却日益增加,出现所谓的“13跳”,那么经济发展就不是硬道理,而是痛苦之源和罪恶之源。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是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幸福生活仅仅是一种主观感受,也就是说,人们仅仅是为主观的某种满意的感受而活着。当然,我们不否认高楼大厦、汽车电脑对于幸福生活的作用,但这些作用必须化为某种人的主观幸福感受衡量才有现实意义。积极心理学就是一门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可以向人们开启通向幸福的大门。
一、打破不合理的消极心理学传统,引领心理学重新回归三项使命。
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繁荣昌盛的和平时期,这个社会的文化就会特别关注人的创造性、幸福等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反之,社会关注积极品质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本身的繁荣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和影响。心理学自取得独立以来,肩负三大使命,由于二战特殊的时代背景,致使心理学变成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类存在问题的科学,心理学工作者把精力集中于心理问题的评估和矫正上,这种心理学被称为病理心理学或者消极心理学。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修复问题,却忘记了心理学另外两大任务: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心理学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兴起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一些不良事件、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为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及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寄希望于去掉问题之后就可以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幸福、快乐和繁荣。消极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个健康的人、生活幸福的人,去掉心理问题或行为上的问题也不一定就能自然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在消极心理学视野里,不存在利他、同情、美德等,有的只是错觉、幻觉、非理性、自私自利等字眼。在消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社会动机是真实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积极的社会动机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人类偶然为之的。这种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了心理学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比如,两百年前,边沁提出的享受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以致一些当地人唾弃利他、宽容、感恩、希望、乐观等人性的高级品质和高级需要。当然,这也和积极心理的似本能性并不对应特殊的行为模式有关,如满意和幸福就没有特殊的行为模式,人们不容易认为它们是人类本身具有的心理品质。人们被经验蒙蔽,更倾向于认为享受、竞争、贪婪、嫉妒、焦虑、抱怨才是真实的情绪和真实的人性,“我多你少”、“我赢你输”的短缺经济学的马太效应才是生命的真谛,反而认为那些积极品质仅仅是些理想主义的传说或者道德说教者的杜撰。人们不知,那些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并未使人远离动物本性多远,物欲横流的生活无异于醉生梦死,跟着感觉走并不会产生真正的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使人幸福的心理学,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彼岸。
当我们从消极心理学的角度把一个人评价为少焦虑或无焦虑、少恐惧或无恐惧时,这个人就是心理健康的。可实际上,免于心理疾病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基本条件。一个少有消极情绪的人是否积极地热爱生活、是否有效地开发了个人潜能、是否活得精彩,不得而知。在心理健康评价视野中,孤僻、脆弱、妄想、忧郁、攻击性等成为主要关注的内容。然而大千世界,众多文化,不同国度,生活着许多情绪积极、内心快乐的人,他们体验着病人难以体验的幸福,每天都充实而有意义地生活着。心理学就应该研究这些超级健康的人、内心充满积极性的人。其实,从相反的角度说,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心理健康的人和最积极的人,就不能理解心理病态。从消极心理学的实践来看,我们已经证明:依靠修正问题的消极心理学不能为人类谋取幸福。
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解,并不是说在积极心理学家眼里人类只有美好品质,也不是说积极心理学家不研究心理问题和疾病,只是积极心理学有自己的见解。
积极心理学强调预防心理疾病用于治疗,预防的大部分任务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挖掘和培养积极品质。预防与治疗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的是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相信人性中一定有抵抗阻碍的倾向和潜能,成长的潜能一定会战胜不健康的因素,并相信人面对挫折和障碍,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和康复功能。用自我康复的功能战胜疾病因素的影响,减少障碍因素的危害。
预防的心理基础在于强调人性本来具有的抵抗疾病的因素,它不是我们从外部注入的力量,预防的力量在于动员人本身的力量。一个接近吸烟者的青少年,自身内部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个正确的处理与朋友交往的尺度的罗盘,一个不想吸烟的健全的是非判断。预防只是帮助他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积极潜能和巨大的强项,领悟到原来就有的抗拒诱惑的力量,领悟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把握未来、选择正确生活方式的人,是他自己选择了远离吸烟,而不是心理医生改变了他,是他不接近吸烟的人。再如一个具有精神分裂倾向的人,他自身内部也具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这种经验原来就存在,只是一个人有病时,这些经验被遮住了,由外显的变成潜在的。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挖掘这种积极的经验,将之放大,加以利用。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有本质的不同,心理与心态具有整体性,当我们被积极心理所主导时,心理疾病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当我们被消极心理吞噬时,要调整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关注积极心理,拥有积极乐观、快乐的心是很重要的。
积极的心理品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积极的心理品质在适应过程中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它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扩大注意范围,使人主动卷入环境,乐观而有效地探索环境中的任何事。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则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见”,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积极的心理品质还可以扩大人的思考和行动的范围,使人更加有创意和灵活性,愿意接纳新经验。伴随积极情绪的认知,产生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积极心理品质还可以建立持久的个人资源,使人长寿和有力量。消极的症状和情绪使人逃避现实,具有悲观的偏见,缩小注意力,使人僵化。
评价和看待人时,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临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人格心理等)都应该引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范式,运用和应用积极心理治疗方法,注重人性积极的一面,把握个体在成长潜能的长处和优势,把这些优势转变成使人适应环境和创造幸福的最佳力量。
三、结语
现代社会,人类不仅为了简单地活着,而是为了有意义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幸福地活着。人与人、人与万物是靠各自积极组成社会的。人只有积极地对待世界万物,社会才能和睦相处而安宁,人类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心理学只有提倡并践行研究人类积极品质才能满足人类社会对幸福生活的需要,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彼岸。
参考文献:
[1]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12-15.
[2]Seligman MEP,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iogy: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hchologist,2000,55.
[3]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787-794.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取向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通过不断地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而获得良好的生活,这种理论取向为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更是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重视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提升对策。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但该时期,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真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河北省曾对一些高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20%-30%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障碍;0.8%-2%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8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大学生比例基本稳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5.3%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体学、退学、自杀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性和复杂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正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监狱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进得到了改进,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形式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局限于课堂说教,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微信等形式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目标,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多以消极目标为主,关注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矫正。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对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个体品质的培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状,而对如何积极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知之甚少,导致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严重。普通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设置了学时、学分,教学内容依照教材开展,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应用性不强,无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标相融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行为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不重视心理健康防范性教育,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现状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程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反对消极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反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事后处理和解决,倡导积极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防范性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1.更多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关注对大学生个体潜能的挖掘,这就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仅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学生,而应该将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包含在内。通过重视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等来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积极预防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2.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激发大学生的爱心等,这些积极情绪体验最终会融入到大学生的血液之中,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知行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倡团体辅导、交互式的心理问题处理方式,认为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个别咨询具有针对性的优势,认为只有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才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通过良好的人际支持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2):50-55.
[2]刘浩,熊奕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青少年研究,2008(1):76-79.
[3]李秀梅.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情绪管理[J].青少年学刊,2015(2):19-21.
[4]秦安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0(4):5-8.
摘要:将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探索基于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视角探索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借鉴和吸收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在国外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发展,我国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很多人关注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将核心理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教育途径提供新视角。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1],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更注重人的正向情绪的挖掘与传达,旨在培养个体正面、积极、乐观的情绪,养成个体助人和自助的独立人格。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爱,注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2)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等,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3)积极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2]。
2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2.1研究对象一致
两者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致性,即“人”,均是面对来自不同社会背景、接受不同家庭教育、拥有不同人格特质、具有千差万别的个体,这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
2.2教育原则一致
两者的教育原则具有一致性,即“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心理学旨在通过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潜能,注重美德培养,帮助人们获得美好的生活。这是两者在教育原则上的契合点,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2.3教育目标一致
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幸福人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担负着一种重大的社会重任,即从教育人、提升人、塑造人出发,进而从根本上使人超越现有的状况,在最终的价值旨归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积极心理学注重挖掘个人潜在的积极因素,激发个人潜能,以达到个人的幸福、快乐,这是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为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3.1鼓励教育少,批评教育多
当前,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教育者往往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开展工作,批评教育成了主要手段,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少之又少。通常采用批评、说服、劝导、惩戒等方法来规范大学生言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高校学生问题与“问题学生”越来越多[4]。现实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潜能的挖掘和积极因素的开发不足,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思维,加之对积极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营造缺乏持续性,从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3.2体验教育少,理论灌输多
理论灌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将一些普遍的、抽象的理论观点外在地灌输给学生,而没有调动学生自发进行相关知识融合与升华的积极性。加之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活在信息多元化社会中的“95后”,他们崇尚个性,向往自由发展空间,渴望被认同和尊重,富有主见,传统的理论灌输往往忽视了情感体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抵触心理。有研究表明,目前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心理问题就是“逆反心理”[5]。实际工作中,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方式,将理论灌输与个人实践体验相结合、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内化,实现“入脑”“入心”和“入行”。
3.3思想和行为问题关注多,心理和美德培养关注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行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思想和行为方面是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问题学生”,而心理和品德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导致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道德素质下滑,诚信意识欠缺,荣辱观不清等。
3.4学校教育功能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在大学教育阶段,对于学校来说,辅导员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目前我国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一个辅导员面对的学生人数往往超过200,这一现状导致辅导员很难做到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关注更多一些,而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积极潜能的挖掘。对于家长来说,多数父母认为将孩子送进大学,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注重物质提供和保障,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因距离远而鞭长莫及,无能为力,家庭教育出现空白。很多脱离了父母管束的大学生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时很难找准定位,在大学中迷失自我,导致学业荒废,因此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性。
4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探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创新工作理念,注重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举措上要善于创新、敢于突破。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
4.1立足于大学生积极心理情绪的挖掘,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与引导,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积极性
(1)以学科竞赛为龙头,鼓励和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建、以赛促学,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专业学习成就感。人的幸福感来自于专注的付出,来自于忘我的投入。各类学科竞赛是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的有力抓手,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各类竞赛及学术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感染力,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忘我投入的乐趣,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以学生社团为阵地,鼓励学生拓展兴趣和爱好,发挥个人特长,在自我教育与管理中顺利实现成长成才。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展示和锻炼自己的主要阵地。鼓励大学生在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开展有益于健康成长的活动。在活动中强化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会分享,体验快乐,培养良好个人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
(3)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建立归属感。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为“95后”,很大一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既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实现独立自主,又不得不依赖于家长的经济支持,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担当和责任感;还有一部分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感情交流处于空白,导致这部分学生冷漠、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流沟通存在很大缺陷;加之移动互联盛行,很多学生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沉溺于网络,自我封闭,独来独往,游离于集体之外。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互帮互助,建立归属感,确立自身主体地位。
4.2立足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
(1)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将个人之梦融入“中国梦”,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成才。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中国梦”融入了全国人民的个人之梦,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推动者和见证者,将个人之梦融入“中国梦”,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人生自信,在社会实践中寻找圆梦之路。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指引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挑战。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我国的一面精神旗帜,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要学会融会贯通,将核心价值观与人生观有机结合,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对集体和家庭有益的人,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3)拓展社会实践途径,化知识为技能,在实践中探索圆梦之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参加社会实践是帮助其尽早适应社会、实现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积极构建党和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实践育人机制;以学生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为依托,用积极人格理论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学会挖掘、肯定学生个人积极品质,增强学生归属感和安全感;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责任感教育和素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实现校园育人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敢想、敢闯、敢干,让美好的创意、想法能够落地生根,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探索圆梦之路,感受社会,认知社会,全面发展。
4.3立足于积极环境的创建,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环境保障
(1)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整合学校资源,将“德育为先”理念渗透于所有课程、所有环节,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理念,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切实行动,帮助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压力,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通过谈心、交友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缓解学业压力,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通过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情感认同。
(2)以“家风教育”为契机,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卡、定期打电话等途径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有效沟通反馈机制,帮助家长与学生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创建积极家庭文化氛围,赋予学生更多积极支持;在重大节假日发起“打一个亲情电话”的活动,促进家庭教育作用在大学阶段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以感恩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激发学生感恩心理,在爱与被爱中健康成长。当然,最重要的是形成学校与家庭积极的联动环境,充分彰显合力作用。
(3)以“感动中国”“中国最美声音”等活动为契机,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传递社会正能量。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常态,主动占领新媒体平台,抢占先机,多途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新媒体平台的话语领袖,实现思想的引领。尤其加强新媒体的利用,搭建新媒体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微博、校园网、百度贴吧等,宣传学生身边事、身边人,树榜样、抓典型。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社会正能量,从而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3]程广丽.从思维还原到现实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转向[J].探索,2014(2):126-130.
[4]刘凤影,袁立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27-129.
[5]高鑫,王昊.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37-39.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对传统病变心理学的一种补充。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或社会问题的同时,还包括对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探讨,但积极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对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问题;原因
社会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同时,某些人的精神追求和对事物的认知却不能与时俱进,消极心理活动层出不穷。传统心理学的许多观点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把人当做没有生命力的动物或机器。而积极心理学所追求的关注人类美德及其积极力量和品质,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的固定思维,使其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
1.积极心理学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是因为传统心理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更好地展现人们的活力和幸福感。当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概念,为社会所熟知的时候,期间经历了发展和演变,加上部分著名学者的观点和外在社会因素相碰撞,使公众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大家努力提倡美好品质的积极力量,认为积极的事物就一定是带来好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在阐述其理论时忽视了消极心理对人的正面影响,极力反对消极情绪的出现。[1]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大部分都是成年人,而成年人作为一个沾满社会气息的群体,他们早已适应这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他们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研究对象的限定性,往往使结论停留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上,不能更好地反映人们的心理问题,并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而儿童作为未来的希望,却很少被作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各种扭曲心理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2]随着老年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老人独守空巢,子女们忙于自己的事业,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导致老人郁闷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老年人问题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要使积极心理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光靠对积极的热情是难以走下去的,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规范和缜密的实验设计。在研究领域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覆盖各个年龄段以及各个种族的人,这样的研究结果才能体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要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研究,从而得知哪种积极心理是世界通用的,哪些是民族特有的。
2.积极心理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积极心理学没能够将早期心理学中的预防运动、增进幸福等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理论之中是一个很大的失误。预防运动强调怎样去改变各种消极因素,避免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并讨论如何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而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提倡人类美德、美好品质的积极力量,忽略了消极心理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极力反对某些消极情感,如抑郁、恐惧、嫉妒、怨恨等。事实上这些消极情感并不一定会带来消极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消极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就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携带消极情感低调行事能更好地保护自我。如果你总是高调做事高调做人,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心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对于身体或心理消极时的表现描述,但却没有专门用来表现身体和心理积极感受时的概念。所以对于积极心理的表现也是靠经验总结的,不能及时地发现一些新出现的积极心理活动表现,从而影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有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状态表现,所有人都有通过各种心理力量和能力来获得改善,并将最佳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的展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3.结语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是以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对象,同时还要研究人的各种品质的积极力量。面对积极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其次不断扩充研究对象,不分种族和性别,这样才能让积极心理有更宽广的发展领域。此外要合理利用消极心理的积极力量,使之更好地发展。遵循现代社会理性精神,不断规范研究的科学性,那么积极心理学就一定会实现造就美好社会、健康个体的夙愿。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包括三大内容:积极的情感、积极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其应用主要集中在治愈抑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教育研究的实践当中。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幸福感;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1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MartinE.P.Seligman挑战行为主义,在狗的电击实验基础上提出习得无助理论。之后,受5岁女儿的启发,从习得无助转向习得乐观的研究,发现不仅无助可以习得,乐观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乐观研究推动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理论和实践发展。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学会的一大任务,认为在关注个体心理疾病和痛苦的同时,心理学更应强调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直接目的是找到人性积极方面的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层面:首先,在主观层面上,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和其产生发展的机制,目的是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其次,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爱、勇气、创新、理想等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其中重点探究个体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最后,在群体层面上,既研究国家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也研究家庭、学校等积极的小系统。例如,探究怎样建立民主制度,如何形成平等和谐的社区环境,又怎样为个体创建自由成长的良好社会资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采用传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实证主义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因素分析法等。但在方法的具体应用上,积极心理学的态度更宽容、更灵活,只要对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有用,不管是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还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它都接受,如采用演绎推理研究人的“积极”的进化及发展,用文化解释学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2三种重要的积极品质
2.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SWB)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根据自设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处社会状况评价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它包括人们常说的幸福、安宁和生活满意度等。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特点,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种基本成分,以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孙虎林,2012)。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描述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究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第三阶段探索主要的研究方法。而我们国内21世纪以来也掀起一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尹华站等人(2012)通过对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研究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和贴近实践运用,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主观幸福感、编制测验、分析影响因素和应用实践等四个方面,研究重心逐渐由介绍转向影响因素分析和实践应用。
2.2性格优点
性格优点(CharacterStrengths)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性格优点的测量一般采用量表,早先研究者有开发性格优点量表(VIA-IS)和青少年的性格优点量表(VIA-Youth)。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无法使用这些自陈量表,后来研究者又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主试让父母先自由描述孩子的人格特点,再通过分析父母的描述内容来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Seligman和Peterson(2004,2005)在跨文化研究中,把24种性格优点归类为六种核心美德: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此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中性格优点存在普遍性,并且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具有显著正相关。此外,个体性格优点的发展和表现也可能受遗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张宁,张雨青,2010)。但是目前关于性格优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关系的探讨,而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仍处在萌芽阶段,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遗传所赋予个体的积极特质,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样本的代表性,例如把测验、观察和访谈等方法结合使用。
2.3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文献中。2004年Luthans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框架,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及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总的来说,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它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方面,这些成分都类似于状态的积极心理力量(仲理峰,2007)。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体所拥有的可以客观测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阎巍,2009),只是相对个人而言,心理资本表现得更为内隐。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资本,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发现,心理资本对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具有积极影响,对离职意向和旷工等具有消极影响。心理资本给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于员工自己,应该通过参加拓展训练等活动,不断认识和提升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做自信、乐观、坚韧、勇于创新的人;对于领导者,应该从心理学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工作绩效;对于企业,需要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培养拥有优秀心理资本的领导和员工。
3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因批判传统心理学强调消极病态心理而产生,其研究方法又积极接纳传统心理学中的实证方法。它体现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心理学的功能在积极心理学中较传统心理学更为完善。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性积极面和价值的研究,将研究范围从对病态人群的治疗拓展至对大多数健康的普通人心理的积极建设,从关注个人层面的良好发展拓宽至群体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构建;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宽容,整合了所有促进积极力量研究的方法。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积极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临床心理干预称为“积极心理学疗法(Positivepsychotherapy,PPT)”。PPT能够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提升幸福感,尤其是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效果更佳;相比普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个体PP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症状消除有更多疗效,而团体PPT对轻中度抑郁患者有显著的效果。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被运用于户外教育和辅导心理学中,对挖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最好的管理理念,是组织最强有力的竞争力。然而,积极心理学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够完整;
(2)表现出一定的话语权,即否认消极的价值和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抽样主要集中在成人,缺少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
(4)和早期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
(5)目前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4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完善,更是一门新思潮的科学。尽管近几年对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研究越来越热,但完善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以及拓展和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孙虎林.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37—138.
[4]尹华站,苏琴,黄希庭.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5):100—105.
[5]张宁,张雨青.性格优点: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1167.
[6]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82—487.
[7]阎巍.心理资本的界定与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90—91.
[8]Peterson,C.,Park,N.,&Seligman,M.E.P..Assess-mentofcharacterstrengths.InG.P.Koocher,J.C.Norcross,&S.S.Hill,III(Eds),Psychologists’deskreferenc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
[9]Peterson,C.,&Seligman,M.E.P..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M].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04.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和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这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完善大学生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采用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培育学生党员的积极人格,增加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体验,营造积极的党建组织文化,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创新;高校;学生党建;路径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其主要职能是汇聚优秀青年学生,在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党组织建设等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应积极借鉴并运用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心理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热点,借鉴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新的视角和实践助力高校学生党建应对挑战,有利于党建工作创新性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虽然积极心理学历史较短,但是它的影响早已超出美国,波及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积极心理学在我国正蓬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关注,研究者都普遍感受到这是一门幸福学科,它本土化的过程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理论的生动实践。传统心理学主张关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积极心理学则主张从“积极”角度入手,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发挥人的潜在动力,塑造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组织系统为支撑点。关于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对过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对现在的快乐和充盈、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重点是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关于积极人格品质方面,提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以及六大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品质;关于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构建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有利于养成人的积极心理品质[1]。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发掘人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眼光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含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追求幸福生活[2]。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理念是培养有理想、有追求的党的事业接班人,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理念更加积极,工作机制更加人性,组织文化更加优越。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运行中,理应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党员,健康的心理是基础,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进其发展的潜在动力,完善学生人格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应将组织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相融合,这就要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要以尊重的眼光看待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所有积极品质,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要提供形式多样的主流政治文化实践平台,重视学生党员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行为表现,进而教育学生党员形成积极的政治认知,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对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追求自我实现、渴望被认可和尊重,党建工作常采用理论培训、说服教育和灌输道理等方式,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并帮助个人发现自身潜力,引导学生体验积极情绪中获取正向能量,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3]。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学生党建工作,提倡采用尊重、接纳、理解、赞美、共情等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方法,赢得学生党员的心理和情感认同,激励学生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实践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组织文化群体层面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组织系统是构成人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4]。广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热情很高,党建组织机构具有吸引学生为入党而努力奋斗的积极力量。但传统党建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导致组织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高校校园文化中常常是“团学工作轰轰烈烈,党建工作无声无息”,学生党员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造成学生组织归属感淡薄,党组织的优越性不明显。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融入学生党建工作,强调党组织的团队建设和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完善激励机制,丰富活动形式,更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增强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一)培育积极的工作队伍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创新学生党建各项工作,关键在于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并在工作开展中运用积极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党建工作者首先要经过专题培训、专著阅读、学术论文、经验交流等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具备积极教育基本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其次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党建理论相融合,比如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相结合,主观层次的幸福感研究与追求中国梦相结合等,善于在党的主流价值体系指引下进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最后要将积极理念嵌入日常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情绪和方法开展各项事务,向学生党员传授积极的生活理念、方法和技巧。
(二)发挥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
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力量在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拥有六大美德: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具体包括创造性、兴趣、宽恕、爱学习、感激、勇敢等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5]。遵循上述内涵,学生党建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过去经历和现实表现中,研究青年学生积极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挖掘每一位学生党员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对其加以赞赏、支持和激励,使他们不断完善仁爱、勇敢、爱学习、创新等优秀人格,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能量。同时要了解学生党员消极表现背后的心理需求,通过积极的工作方式逐步调整学生不合理认知,激励学生发挥积极人格力量克服存在不足,实现全面发展。
(三)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
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量变促成质变,由变动的积极情绪长期积累可以形成稳定的积极人格力量。学生入党过程就是一次感受成就、荣誉、公正等积极情绪的体验,但现在的青年学生往往是“入党前努力奋斗,入党后轻轻松松”。因此激发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积极情绪体验,教育学生思想上、行动上和组织上同步入党,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工作实践来看,要增加学生入党后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学生入党动机大多来自外在力量的驱使,比如家庭期望、同学影响、现实所需等等,学生入党以后,必须指导他们对党的历史沿革、理论精髓、形势政策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从内心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树立学生党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在实践中体会积极情绪,组织学生走访革命圣地、观看党史展览、聆听优秀党员讲述等,真实体会地感受党的奋斗历史,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经历中体会党和国家政策带来的变化,感悟党执政理念和政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积累的积极情绪体验,会泛化至日常生活中,不仅能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更能潜移默化地将积极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
(四)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
党建组织因其性质的特殊性,组织系统的设计要保持严谨性、公正性和优越性。但是由活跃、个性、有创意的青年学生组成的学生党建组织,在坚守党建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在环境设置、制度设计、氛围营造等方面,更加迎合“90后”的喜好。在党员之家的环境布置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漫画等鲜活的形式展现红色主题,同时既提倡学生在实体环境中体验红色文化,也提倡学生在微信、微博、QQ群等虚拟环境中交流党建思想;在制度设计中,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发挥自身所长践行党的宗旨,只要学生尽自己所能贡献积极力量,党组织都应给予个性化的肯定和激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为每位学生党员建立“政治生日”档案,在学生每年入党的时间送上组织祝福,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解决学生党员的实际困难相结合,让广大学生党员感受来自党组织的独特关怀。营造温馨、和谐、积极的党组织文化,学生党员身处其中,能体会到快乐、成就和幸福,增强“我是一名党员”的归属意识。
参考文献:
[1]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2]陈晓蕾.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J].前沿,2014,(Z3).
[3]周文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吴永祥,关娜,王东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1,(27).
[5]果孝文.积极心理学视阈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积极心理学是1998年美国心理学教授塞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对人类行为中积极的,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令人满足的因素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研究美德和优势,并且了解与正面情绪的关系,有助于促进人的发展。塞里格曼提出人们有六大美德,24种可测量的性格优势:
1、智慧与知识:创意、好奇、开明、爱学习、智慧
2、勇气:勇敢、坚毅、诚实、活力
3、仁慈:爱、善良、人际交往能力
4、正义:公民性、公平、领导能力
5、自制;宽恕与怜悯、谦虚、谨慎、自我控制
6、超越自我:审美和优秀、感恩、希望、幽默、灵性在利用积极的优秀品质对人们进行干预研究后发现,跟人们生存满意度最相关的积极品质有五个即:希望、活力、感恩、爱与被爱、好奇心。因此,我决定把积极心理学的这五个优秀品质与我的地理教学结合起来,在我的地理教学中进行这些优秀品质的渗透。下面就我的一点粗浅的认知和体验总结如下:
一、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好奇心,拥有一颗好奇心并好好利用好奇心是很重要的。在地理教学中我尽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并你利用这颗好奇的心,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学生初次学习地理,首先,第一课我就打开教科书,把书本上的内容从第一课一直到最后一课介绍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地理学习的是哪些内容。第二,我把地图册打开,让同学们观看地图册中的那些地理地图,并且简单介绍怎么区分各种颜色都代表什么地形,五个温度带和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图,简单了解这些都是地理内容。第三,播放视频,把一些含有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的和天文知识的地理视频,选一些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打开眼界,增加他们的对地理的好奇心。学习首先是让他们了解自己要学什么,然后才能有好奇,才能提起兴趣,才能深入的去学习。所以我所要做的就是:第一课就是把地理要学什么从视觉、感知、认知上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去深入学习地理。
二、把学生的活力和热情融入到地理学习中
学习地理不是拥有好奇心和兴趣就能拥有很多知识的,还要有极大的活力和热情去参与,去研究,去探索,才能学好学会的。在地理教学中,我就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活力和热情。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时候,我让学生分小组用纸制作地球仪,用手电筒演示公转和自传,探究学习地球运动知识。在学习海陆变迁的时候,我让学生去网上或图书馆查找关于海陆变迁和大陆漂移说还有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资料,自己去探究这些海陆变迁的原因与假说。并看火山地震视频,以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很多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地理学科的内容要学的太多,要考察的要查找的资料也很多。如果想学的话,就要投入很大的热情和活力。
三、在地理学习过成中要给学生留有希望
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尤其学生还要制作一些学习用具,查找资料,掌握知识,真的很辛苦。此时,无论他们做的好还是不好,我都要给予肯定,给他们希望,让我们觉得自己很优秀。下一次就会更积极的投入。例如:在搜集中国自然资源资料的时候,有一些学生找到石头了、煤块了,还有一网上资源了,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这时做为老师的我就要尽力的去表扬他们,禁止同学之间的嘲笑,给他们以鼓励的力量,寄他们于希望,让他们拥有下一次会做的更好的力量。除了在学生查找资料时给予希望外,我在教学中还利用实施地理教学,给他们讲解我们国家的发展规划。如,同志在辽宁的时候,他提出了‘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的展战略,还有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将形成“三大四小”格局。让学生了解实事,热爱祖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热情。
四、在地理的学习生活中时刻都要灌输认真体会爱与被爱的感觉
活在人世间必须要有爱与被爱的感觉,因此,我时刻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在集体的探究学习中,传递爱的信息。例如:每一次的资料收集,幻灯制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都是小组合作完成的,那么小组成员中的分工自然就是一大难题。这时,就需要大家把一个人的强项和弱项都要展示出来,小组成员取长避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要相互攀比,互相推诿。要把这份团结是爱展现出来,并互相在语言上使用礼貌用语,感受互敬互爱的心。这样才能有动力把学习学好,把任务完成好。学习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的学习,它还是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大自然的力量的学科。当我带着学生走在小河边,走在公园里时,我也是要求他们能过互相照顾,互相看护,在集体的活动中,他们的友谊会进一步加深。在细微的关心中,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感觉真好。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爱的人。
五、把感恩的心留在地理学习中
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那些在生活中努力做环保的人最是令人敬佩。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感恩。所以我在教学中就会播放清洁工人清洁卫生的画面,播放植树造林的英雄,为防沙植草植树的勇于坚持的人。平时就从小事做起,进行环境保护的人的言行视频。教育我们的学生要懂得感恩,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会这么的干净,这么的温馨。并且要向他们学习,我做起不仅要保护环境,还要感恩社会,感恩他人。以上就是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的积极心理品质的一点渗透。最然我的语言并不华丽,也没有很高深的见解,但是我想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是地理还是其他学科都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有的时候用语言,有的时候是无声。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培育一个好的优点习惯比一个坏的毛病更容易,那为什么放着容易的不做,而去做难的呢?在地理教学中也该如此。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积极心理品质的结构研究作为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的基础,使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成为可能。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消极因素过多。应当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树立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调查
1.职业敏感度。职业敏感度能够体现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否能适用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职业敏感度也是考虑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首要条件。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学习与培训,对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存在联系这个问题上认识普遍不够。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8%,大学二年级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25%,大学三年级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45%。大学一年级学生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大学二年级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43%,大学三年级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72%。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不管大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均没有深刻的认识,普遍都是通过教学过程所学习的知识来对所学专业进行判断。
2.招聘信息关注度。招聘信息关注度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以及学习的方向。通过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为0。大学二年级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2%。大学三年级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为89%。对了解招聘信息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走访,发现了解招聘信息的高职院校学生中,其关注比重最大的是招聘单位,其次是薪酬,很少有对职位本身的信息关注。
3.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人在职场上能否取得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学生积极应对学习和工作的一种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23%,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45%,大学三年级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79%。
4.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要求。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未能参加工作,就算是从事暑假工工作或者兼职的情况,也不能真实体现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情况。但是,通过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程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大学一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4%,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55%,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1%。大学二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8%,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62%,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20%。大学三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8%,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54%,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8%。
5.理论知识转化能力。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的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工作所必备的条件。通过调查发现,有占调查人数6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认真听课,有占调查人数总数3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选择性的听课,还有5%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24%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课程难度高,自己无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职业敏感度普遍低是高职院校学生消极心理带来的影响。通过高考的分流,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生源通过高考分数线进行了分类。众所周知,普通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于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这样公开的事实,给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带来了一种暗示,高职院校学生无形中会认为自己与普通高校学生差一个等次,其所带来的职业预期也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这种消极的心态带来了学生的低沉和将来职业需求层次的降低。高职院校学生在其学生时代没有对职业生涯进行很好的规划,自然谈不上有的放矢的关注招聘信息并通过招聘信息查找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对招聘信息关注度低也是消极心理所带来的影响。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脱离父母的关照和影响,认为将来的就业还是需要关系、需要父辈的指引,所以对就业信息以及动态关注较少。在对招聘信息关注的过程中,对招聘单位的关注度最高,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招聘信息中的用人单位固然是应当考虑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是首要原因,并不是高职院校所有学生都能在名声显赫的用人单位中找到一席之地,能够让自己找到发展之路、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才是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选择。
2.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是学生自主意识不强导致的。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职院校学生也不例外,从小就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均以学期期末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的。这样被动的学习模式,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无法融会贯通。
3.职业道德是一个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社会要遵纪守法,工作过程中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当然,当前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纪律性。父母、教师等的道德水准能够影响到学生的遵守纪律情况。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其实也能反映出学校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漏洞,大学一年级学生新来乍到,无法发现规章制度的漏洞,所以选择严格遵守。学生发现漏洞或者是学校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将会导致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恶化。
三、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
1.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应当在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的前提下,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咨询仅仅是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疑惑进行咨询和指导,是被动的、消极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普遍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都能有积极的心态。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信息渠道,通过建立聊天室、qq群、微信群等现代化手段,多元化的疏导模式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2.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指导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紧密结合就业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例如有些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就强调要先就业然后找工作,也就是说先随便取得一份工作,然后在工作过程中再去发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心理。就业指导过程中,虽然应当教育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好高骛远,但是应当指导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职业生涯提早规划。只有提早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才可能让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找准定位。
3.培养高职院校的积极健全人格。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职业素养的保障。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人格的良好特质是良好心境形成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良好心境,才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遏制消极人格的出现,才能保障我们心理健康。所以,学生应当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引导、学校的激励措施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4.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水平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服务。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学校规章制度是否能严格执行、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道德。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措施,让学生能充分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遵纪守法,为将来在工作过程中能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冬美.大学生知性化生存的心理困境及其超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朱翠英,胡义秋.积极心理取向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必然性及其模式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
一、引言
在很多的学生看来,思政课太过于理论、枯燥、乏味,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纯粹是“说教课”,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也不屑于上思政课,认为思政课讲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而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主流思想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我国的学生的心理以及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可以说为思政课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视角,它提倡要充分肯定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认为教育中应该要注意挖掘个体的潜在正力量以及固有的美德,利用个体本身具有的天赋和优势特点,不断激发个体内在固有品质,这对思政课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现状
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一直是重要的教育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思政课教学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根据相关的调查,很多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时间要比其它学科老师产生倦怠感来得快,一般学科的教学老师从事至少五六年以后才会有轻微的职业倦怠感,但是思政课的教学老师三到四年的时间就会开始产生职业倦怠感,这种倦怠感主要表现在:消极情绪较多,缺乏上课的激情以及探索新教学方法的动力,上课较为应付,很多老师常常是照本宣科,对职业的认同感比较低,不要求有多大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只要求把课讲完,导致长期以来,教学的方法都不会革新,教师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学生也很容易受此影响,产生消极学习的情绪,很多学生甚至将思政课当成“自习课”,老师讲老师的,自己看自己的。
(二)学生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学习心理
习得性无助主要指的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就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生也曾经很努力的想要学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想要努力认可教师教学的方法、课本的内容等,但是长期的坚持,却仍然无法获得教师以及家长的肯定,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对待这门课程。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因素、教学环境、周围同伴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心理,学习能力等,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三)思政课课程教学不受重视
在我国国内,智育被摆在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德育一直被放在辅助性教育的地位,学校一般更注重的对学生智育的提高,而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笔者针对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展,认为其地位高的学生和教师所占的比例不到10%,而认为其地位一般所占的比例则占到32%,认为其没什么地位的所占的比例超过58%,这表明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处于“冷门”课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是对其现状的反映。
(四)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在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却仍然存在。在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动力的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对思政课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到2%,认为没感觉的所占的比例为5%,认为自己有一点兴趣的所占的比例为22.3%,而认为“一般”的所占的比例则超过70%,也就是说并不是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调查中笔者还发现,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有帮助的所占的比例大约为25%,认为教师讲课没意思所占的比例超过60%,在学习动力方面,普遍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都是被迫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三、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探究
笔者认为要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尝试的策略主要有:
(一)贯彻积极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理念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意识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积极的理念和消极的理念对于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消极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积极的教学理念可能带来的是“学生爱学、教师爱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以积极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向学生传递正面的“教学能量。”积极的教学理念包括积极的教学观、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教育观。积极心理学认为,看待问题应该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里不可能没件事都如人意,同时也不存在完美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人的态度越消极,就会越被动,事情就会朝着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正好相反,教学也一样。思政课本身是没有有趣无趣、有用无用的属性的,其趣味和作用关键在于“人的态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要努力肯定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注意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教学,寻找教学的动力,改变教学的方法,变“无趣”的教学为“有趣”的教学,同时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积极的因素和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理念,指导学生在逆境中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让学生更加健康的学习成长。
(二)注意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虽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用积极的态度来转变教学的方式、变革教学的手段以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应该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的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有“听”的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情感上的互动,使得学生上课很容易出现疲乏的状态,消极的情绪容易占主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录像、录音、视频等,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得思政课充满趣味性,可以广泛应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模拟课堂教学法等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获得积极的情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各种讨论提升对思政课教学情感认可,树立积极的学习观。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内在美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方式,积极心理学在其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着重在于探究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呼唤积极心理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积极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包括三大内容:积极的情感、积极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其应用主要集中在治愈抑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教育研究的实践当中。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幸福感;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1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MartinE.P.Seligman挑战行为主义,在狗的电击实验基础上提出习得无助理论。之后,受5岁女儿的启发,从习得无助转向习得乐观的研究,发现不仅无助可以习得,乐观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乐观研究推动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理论和实践发展。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学会的一大任务,认为在关注个体心理疾病和痛苦的同时,心理学更应强调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直接目的是找到人性积极方面的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层面:首先,在主观层面上,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和其产生发展的机制,目的是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其次,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爱、勇气、创新、理想等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其中重点探究个体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最后,在群体层面上,既研究国家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也研究家庭、学校等积极的小系统。例如,探究怎样建立民主制度,如何形成平等和谐的社区环境,又怎样为个体创建自由成长的良好社会资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采用传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实证主义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因素分析法等。但在方法的具体应用上,积极心理学的态度更宽容、更灵活,只要对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有用,不管是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还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它都接受,如采用演绎推理研究人的“积极”的进化及发展,用文化解释学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2三种重要的积极品质
2.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SWB)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根据自设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处社会状况评价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它包括人们常说的幸福、安宁和生活满意度等。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特点,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种基本成分,以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孙虎林,2012)。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描述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究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第三阶段探索主要的研究方法。而我们国内21世纪以来也掀起一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尹华站等人(2012)通过对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研究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和贴近实践运用,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主观幸福感、编制测验、分析影响因素和应用实践等四个方面,研究重心逐渐由介绍转向影响因素分析和实践应用。
2.2性格优点
性格优点(CharacterStrengths)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性格优点的测量一般采用量表,早先研究者有开发性格优点量表(VIA-IS)和青少年的性格优点量表(VIA-Youth)。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无法使用这些自陈量表,后来研究者又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主试让父母先自由描述孩子的人格特点,再通过分析父母的描述内容来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Seligman和Peterson(2004,2005)在跨文化研究中,把24种性格优点归类为六种核心美德: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此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中性格优点存在普遍性,并且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具有显著正相关。此外,个体性格优点的发展和表现也可能受遗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张宁,张雨青,2010)。但是目前关于性格优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关系的探讨,而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仍处在萌芽阶段,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遗传所赋予个体的积极特质,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样本的代表性,例如把测验、观察和访谈等方法结合使用。
2.3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文献中。2004年Luthans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框架,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及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总的来说,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它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方面,这些成分都类似于状态的积极心理力量(仲理峰,2007)。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体所拥有的可以客观测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阎巍,2009),只是相对个人而言,心理资本表现得更为内隐。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资本,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发现,心理资本对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具有积极影响,对离职意向和旷工等具有消极影响。心理资本给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于员工自己,应该通过参加拓展训练等活动,不断认识和提升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做自信、乐观、坚韧、勇于创新的人;对于领导者,应该从心理学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工作绩效;对于企业,需要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培养拥有优秀心理资本的领导和员工。
3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因批判传统心理学强调消极病态心理而产生,其研究方法又积极接纳传统心理学中的实证方法。它体现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心理学的功能在积极心理学中较传统心理学更为完善。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性积极面和价值的研究,将研究范围从对病态人群的治疗拓展至对大多数健康的普通人心理的积极建设,从关注个人层面的良好发展拓宽至群体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构建;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宽容,整合了所有促进积极力量研究的方法。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积极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临床心理干预称为“积极心理学疗法(Positivepsychotherapy,PPT)”。PPT能够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提升幸福感,尤其是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效果更佳;相比普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个体PP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症状消除有更多疗效,而团体PPT对轻中度抑郁患者有显著的效果。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被运用于户外教育和辅导心理学中,对挖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最好的管理理念,是组织最强有力的竞争力。然而,积极心理学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够完整;
(2)表现出一定的话语权,即否认消极的价值和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抽样主要集中在成人,缺少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
(4)和早期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
(5)目前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4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完善,更是一门新思潮的科学。尽管近几年对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研究越来越热,但完善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以及拓展和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孙虎林.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37—138.
[4]尹华站,苏琴,黄希庭.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5):100—105.
[5]张宁,张雨青.性格优点: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1167.
[6]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82—487.
[7]阎巍.心理资本的界定与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90—91.
[8]Peterson,C.,Park,N.,&Seligman,M.E.P..Assess-mentofcharacterstrengths.InG.P.Koocher,J.C.Norcross,&S.S.Hill,III(Eds),Psychologists’deskreferenc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
[9]Peterson,C.,&Seligman,M.E.P..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M].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04.
摘要:将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探索基于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视角探索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借鉴和吸收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在国外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发展,我国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很多人关注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将核心理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教育途径提供新视角。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1],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更注重人的正向情绪的挖掘与传达,旨在培养个体正面、积极、乐观的情绪,养成个体助人和自助的独立人格。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爱,注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2)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等,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3)积极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2]。
2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2.1研究对象一致
两者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致性,即“人”,均是面对来自不同社会背景、接受不同家庭教育、拥有不同人格特质、具有千差万别的个体,这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
2.2教育原则一致
两者的教育原则具有一致性,即“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心理学旨在通过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潜能,注重美德培养,帮助人们获得美好的生活。这是两者在教育原则上的契合点,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2.3教育目标一致
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幸福人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担负着一种重大的社会重任,即从教育人、提升人、塑造人出发,进而从根本上使人超越现有的状况,在最终的价值旨归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积极心理学注重挖掘个人潜在的积极因素,激发个人潜能,以达到个人的幸福、快乐,这是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为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3.1鼓励教育少,批评教育多
当前,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教育者往往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开展工作,批评教育成了主要手段,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少之又少。通常采用批评、说服、劝导、惩戒等方法来规范大学生言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高校学生问题与“问题学生”越来越多[4]。现实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潜能的挖掘和积极因素的开发不足,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思维,加之对积极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营造缺乏持续性,从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3.2体验教育少,理论灌输多
理论灌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将一些普遍的、抽象的理论观点外在地灌输给学生,而没有调动学生自发进行相关知识融合与升华的积极性。加之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活在信息多元化社会中的“95后”,他们崇尚个性,向往自由发展空间,渴望被认同和尊重,富有主见,传统的理论灌输往往忽视了情感体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抵触心理。有研究表明,目前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心理问题就是“逆反心理”[5]。实际工作中,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方式,将理论灌输与个人实践体验相结合、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内化,实现“入脑”“入心”和“入行”。
3.3思想和行为问题关注多,心理和美德培养关注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行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思想和行为方面是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问题学生”,而心理和品德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导致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道德素质下滑,诚信意识欠缺,荣辱观不清等。
3.4学校教育功能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在大学教育阶段,对于学校来说,辅导员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目前我国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一个辅导员面对的学生人数往往超过200,这一现状导致辅导员很难做到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关注更多一些,而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积极潜能的挖掘。对于家长来说,多数父母认为将孩子送进大学,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注重物质提供和保障,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因距离远而鞭长莫及,无能为力,家庭教育出现空白。很多脱离了父母管束的大学生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时很难找准定位,在大学中迷失自我,导致学业荒废,因此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性。
4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探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创新工作理念,注重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举措上要善于创新、敢于突破。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
4.1立足于大学生积极心理情绪的挖掘,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与引导,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积极性
(1)以学科竞赛为龙头,鼓励和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建、以赛促学,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专业学习成就感。人的幸福感来自于专注的付出,来自于忘我的投入。各类学科竞赛是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的有力抓手,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各类竞赛及学术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感染力,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忘我投入的乐趣,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以学生社团为阵地,鼓励学生拓展兴趣和爱好,发挥个人特长,在自我教育与管理中顺利实现成长成才。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展示和锻炼自己的主要阵地。鼓励大学生在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开展有益于健康成长的活动。在活动中强化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会分享,体验快乐,培养良好个人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
(3)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建立归属感。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为“95后”,很大一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既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实现独立自主,又不得不依赖于家长的经济支持,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担当和责任感;还有一部分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感情交流处于空白,导致这部分学生冷漠、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流沟通存在很大缺陷;加之移动互联盛行,很多学生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沉溺于网络,自我封闭,独来独往,游离于集体之外。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互帮互助,建立归属感,确立自身主体地位。
4.2立足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
(1)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将个人之梦融入“中国梦”,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成才。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中国梦”融入了全国人民的个人之梦,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推动者和见证者,将个人之梦融入“中国梦”,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人生自信,在社会实践中寻找圆梦之路。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指引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挑战。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我国的一面精神旗帜,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要学会融会贯通,将核心价值观与人生观有机结合,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对集体和家庭有益的人,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3)拓展社会实践途径,化知识为技能,在实践中探索圆梦之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参加社会实践是帮助其尽早适应社会、实现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积极构建党和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实践育人机制;以学生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为依托,用积极人格理论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学会挖掘、肯定学生个人积极品质,增强学生归属感和安全感;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责任感教育和素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实现校园育人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敢想、敢闯、敢干,让美好的创意、想法能够落地生根,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探索圆梦之路,感受社会,认知社会,全面发展。
4.3立足于积极环境的创建,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环境保障
(1)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整合学校资源,将“德育为先”理念渗透于所有课程、所有环节,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理念,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切实行动,帮助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压力,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通过谈心、交友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缓解学业压力,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通过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情感认同。
(2)以“家风教育”为契机,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卡、定期打电话等途径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有效沟通反馈机制,帮助家长与学生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创建积极家庭文化氛围,赋予学生更多积极支持;在重大节假日发起“打一个亲情电话”的活动,促进家庭教育作用在大学阶段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以感恩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激发学生感恩心理,在爱与被爱中健康成长。当然,最重要的是形成学校与家庭积极的联动环境,充分彰显合力作用。
(3)以“感动中国”“中国最美声音”等活动为契机,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传递社会正能量。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常态,主动占领新媒体平台,抢占先机,多途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新媒体平台的话语领袖,实现思想的引领。尤其加强新媒体的利用,搭建新媒体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微博、校园网、百度贴吧等,宣传学生身边事、身边人,树榜样、抓典型。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社会正能量,从而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3]程广丽.从思维还原到现实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转向[J].探索,2014(2):126-130.
[4]刘凤影,袁立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27-129.
[5]高鑫,王昊.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37-39.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如何让大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勇于应对压力,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是目前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已经在理论以及方法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体系。在创业教育中,合理地借助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创业实效性。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借鉴积极心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就业创业的实效。社会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产生了迷茫的心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显得特别重要。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积极心理学表明,人积极的一面可以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培养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力量,使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咨询交往方面更为有效,很多高校开始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主张利用人的积极力量,以真、善、美为研究对象,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并以此来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力并获得创业的成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人们的心理,关注的是心理健康。
三、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存在的弊端
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攀比心理,通常和好的同学相比,有很强的功利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具体情况不同,创业的条件也千差万别,再加上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根本无法保证公平性。还有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他们不清楚自己的毕业去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处于迷茫的阶段。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主动去寻找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而是被动地等着家长和老师介绍和安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校内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已经形成了一种水准和规模。国务院也先后发了几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更多有益于心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解析心理的各种现象、培养更加优秀的品格。在此基础上,也要更加细化地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让他们成为善待他人、悦纳自己、关心集体、珍爱生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而进行校内的实际操作时,对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防治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心理问题。就此问题,高校要展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宣传以及心理辅导等。在这些校园活动的帮助下,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重视,开始有了自我抵抗心理危机事件的意识。可是,目前这种将预防心理危机以及心理疾病作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此种取向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与新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自主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就业创业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从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强的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这样教育者才能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自觉地纳入自己的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根据考核结果而对学生作出优差的评价;教师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他们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拓宽积极心理学的教育途径
课堂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学习渠道,因此把握住课堂非常重要。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就一定要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中去,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对就业知识的内化。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个人未来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一定要对职业指导课程进行完善,加强此门课程与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课程的有效融合,进而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还要按照学生、年级以及学习进程的不同来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指导要有一定的侧重性,使其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完善职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的目标上,应该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社会关系的学习。关于教学组织,大课堂的学习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应该实行小班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互动,提升教学体验。关于教学方法,也应该多种形式相结合,利用案例法、小组讨论、体验法、团体活动以及讲授法等,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品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在最后的教学评价部分,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测试来完成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也应该加以重视。心理咨询分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其中,发展性咨询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校中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心理辅导变得更有探索性、体验性、普及性,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五、结语
高校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普及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社会与学校会不断地推广和完善,因为其对社会积极氛围的建立以及培养下一代优秀综合性人才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增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让他们能够成为未来综合性的社会人才。
猜你感兴趣:
1.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积极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消极因素过多。应当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树立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调查
1.职业敏感度。职业敏感度能够体现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否能适用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职业敏感度也是考虑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首要条件。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学习与培训,对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存在联系这个问题上认识普遍不够。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8%,大学二年级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25%,大学三年级参与课余的职业学习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45%。大学一年级学生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大学二年级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43%,大学三年级持有商务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72%。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不管大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均没有深刻的认识,普遍都是通过教学过程所学习的知识来对所学专业进行判断。
2.招聘信息关注度。招聘信息关注度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以及学习的方向。通过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为0。大学二年级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2%。大学三年级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等方式了解招聘信息的人数为89%。对了解招聘信息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走访,发现了解招聘信息的高职院校学生中,其关注比重最大的是招聘单位,其次是薪酬,很少有对职位本身的信息关注。
3.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人在职场上能否取得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学生积极应对学习和工作的一种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23%,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45%,大学三年级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单独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比重占同年级调查学生的79%。
4.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要求。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未能参加工作,就算是从事暑假工工作或者兼职的情况,也不能真实体现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情况。但是,通过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程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大学一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4%,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55%,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1%。大学二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8%,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62%,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20%。大学三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8%,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54%,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8%。
5.理论知识转化能力。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的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工作所必备的条件。通过调查发现,有占调查人数6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认真听课,有占调查人数总数3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选择性的听课,还有5%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24%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课程难度高,自己无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职业敏感度普遍低是高职院校学生消极心理带来的影响。通过高考的分流,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生源通过高考分数线进行了分类。众所周知,普通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于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这样公开的事实,给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带来了一种暗示,高职院校学生无形中会认为自己与普通高校学生差一个等次,其所带来的职业预期也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这种消极的心态带来了学生的低沉和将来职业需求层次的降低。高职院校学生在其学生时代没有对职业生涯进行很好的规划,自然谈不上有的放矢的关注招聘信息并通过招聘信息查找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对招聘信息关注度低也是消极心理所带来的影响。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脱离父母的关照和影响,认为将来的就业还是需要关系、需要父辈的指引,所以对就业信息以及动态关注较少。在对招聘信息关注的过程中,对招聘单位的关注度最高,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招聘信息中的用人单位固然是应当考虑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是首要原因,并不是高职院校所有学生都能在名声显赫的用人单位中找到一席之地,能够让自己找到发展之路、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才是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选择。
2.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是学生自主意识不强导致的。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职院校学生也不例外,从小就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均以学期期末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的。这样被动的学习模式,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无法融会贯通。
3.职业道德是一个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社会要遵纪守法,工作过程中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当然,当前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纪律性。父母、教师等的道德水准能够影响到学生的遵守纪律情况。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其实也能反映出学校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漏洞,大学一年级学生新来乍到,无法发现规章制度的漏洞,所以选择严格遵守。学生发现漏洞或者是学校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将会导致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恶化。
三、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
1.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应当在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的前提下,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咨询仅仅是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疑惑进行咨询和指导,是被动的、消极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普遍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都能有积极的心态。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信息渠道,通过建立聊天室、qq群、微信群等现代化手段,多元化的疏导模式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2.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指导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紧密结合就业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例如有些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就强调要先就业然后找工作,也就是说先随便取得一份工作,然后在工作过程中再去发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心理。就业指导过程中,虽然应当教育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好高骛远,但是应当指导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职业生涯提早规划。只有提早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才可能让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找准定位。
3.培养高职院校的积极健全人格。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职业素养的保障。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人格的良好特质是良好心境形成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良好心境,才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遏制消极人格的出现,才能保障我们心理健康。所以,学生应当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引导、学校的激励措施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4.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水平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服务。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学校规章制度是否能严格执行、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道德。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措施,让学生能充分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遵纪守法,为将来在工作过程中能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冬美.大学生知性化生存的心理困境及其超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朱翠英,胡义秋.积极心理取向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必然性及其模式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重大创新,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体现护理教学的积极方面,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和积极心理素质。基于此,首先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进行阐述,进而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护理心理学教学;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一项心理学领域上的革命,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是利用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人类道德和力量的积极心理学思潮[1—2]。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相关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可从积极的心理角度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
1.1积极心理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产生以2000年一篇题为《积极心理学导论》的论文为标志[3—4],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以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吸取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融入人本主义中的经验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这使积极心理学在产生初期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外,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实证的应用,但这并不代表积极心理学排斥非实证的研究方法。综合来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证法、经验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多方面,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积极社会环境研究。首先,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在于改善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使个体在各时期的态度趋向积极的发展方向。针对过去,主要研究对过去生活或过往的积极体验;针对现在,主要研究对现在生活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的积极体验;针对未来,主要研究对未来生活乐观、希冀的积极体验。其次,积极的人格特质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要基础,究其根本原因,积极心理学的前提理论假设为个体的自我管理性、导向性和适应性。此种人格特质是通过个体对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化,当激化的能力演变成为一种特定的工作方式后,随之则形成了积极的人格特质。最后,良好的、积极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极其重要,可帮助个体实现健康成长和自我目标。而周围环境充满消极因素,将会导致个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成长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个体心理的长期发展。积极心理学不仅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对心理学上不足和缺陷的弥补。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提供信息,更多的是对信息进行转变,覆盖的信息少一些,揭示你的内心就多一些。传统心理学研究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向人类展示了人类个体的缺点、病症以及个体存在的内在缺陷,但却很少对人类的潜能和优点进行解释。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人类似乎将自身限定在合理活动范围中的黑暗、卑劣区域。而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对人性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更加强调对人性的价值和优点进行研究,兼顾社会个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2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特定护理情境下社会个体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分支,不仅包括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护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护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工作内容也逐渐从单纯的生活护理逐渐发展成重视专科护理和心理咨询的护理体系。
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1护理人员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临床护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部分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易出现职业倦怠,甚至会在心理上出现离职的倾向,使其自身处于不利的职业处境。而从另一层面来看,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从职业自身所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可让护理人员更加珍惜护士这份职业,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有研究显示,引导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了解职业更多的益处,得到职业获益感,则可逐渐增强护理人员与职业间的情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护理人员的留职意向更为明确。积极心理学家还发现,乐观的心态也同样可以习得,通过学习并掌握乐观的心态,可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在繁重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抑郁、悲观情绪,大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和职业幸福感。由此可见,对护理人员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暗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及职业素养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护理人员若能在工作中注重对职业心理健康和心理状况的评价,则可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2.2心理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随着人们对心理因素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广泛关注,心理护理也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单一地修补问题已难以满足人类个体对幸福的获得和谋取。在积极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学指出,缓解痛苦和建立幸福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两者充分结合、相辅相成则视为完整的心理学,即,既可缓解痛苦,又可增进幸福感。在临床心理护理评估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的消极体验进行收集,更要对积极的、充满幸福感的体验进行搜集并用于评估。护理人员需以真诚的态度、真实的方式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进行评价和探讨。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评价后,可从患者主观上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从患者积极心理品质的缺失部分来认知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和心理护理计划。通过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干预,可起到缓解患者痛苦、增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3.1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品质
对于护生而言,护理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均会影响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和专业想法,更是对护生日后从事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榜样性作用和示范性作用。因此,护理教师需要拥有良好的、科学的、积极的工作价值观,以稳定护生或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价值导向。对于护理这一职业而言,职业态度与年资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而护生的职业态度将会影响护理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作为护理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采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生队伍不仅仅包括女性护生[5—6],同时,也扩充了大量的男性护生。相对于女性护生而言,男性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均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护理教师要加强与男性护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男性护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欣赏的目光看待男性护生。同时,护理教师还可将自身的护理工作经验介绍给护生,让护生真切地感受到身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养。通过多样化教学,护理教师要让护生明确: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准确掌握专业知识和护理常识,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将精湛医术与积极的心理素养充分结合,方可延长护理职业生涯。此外,护理教师还可用社会上的积极典型为教学案例,通过教学,让护生更加了解心理护理的重要价值,增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牢固、积极的职业心理和职业态度。
3.2体现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对于护生而言,护生对护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但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观点和理论相对较为抽象、枯燥、乏味,且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仍处于单方面灌输的状态,忽略了将护理心理学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在护理心理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培养护生积极的情绪和心理,在日常交往中更加注重保持乐观心态、主观幸福感等,避免护生对周围事件和环境的被动体验,极大改善了护生的应激反应,加强护生的健康心理管理,更加注重体现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应综合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点,对护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鼓励护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积极探索。同时,也指导护生如何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切实保障自身及患者的人身安全。
3.3强调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学中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服务功能愈发重视。积极心理学在护理心理学中的应用目标之一就是寻求人类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但目前护理教学中仍然忽略了对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的教学,单纯重视医学技术的教育。在此种情况下,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则成为重视对疾病的护理和治疗,忽略对患者的护理以及护患间的沟通和交流[7—8]。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缺乏人文知识,增加了护患矛盾发生率。针对此种情况,护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对护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充分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和人文关怀理念,并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护理估计、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具体的护理实施及评价过程中,体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不仅实现了护理学和心理学理论的相互对应,同时也符合培养护理人员的各项目标和人文关怀精神。总之,在护理心理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提升护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主观积极性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促进护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嵩,李英.积极心理学在现代护理及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1):46—47.
[2]高明.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11—112.
[3]刘振兴,潘书波.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8):108—109.
[4]齐越,秦杰,方伟,等.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提高消化道溃疡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1(12):32—35.
[5]吕薇,孟丽娟,王慧捷.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护理专业为例[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10(1):22—25,39.
[6]雷美英,李红政,王创,等.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部队心理服务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4):287—289.
[7]吴静,刘薇群,沙莎,等.心理学积极力量测评工具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34—37.
[8]张芳,陈剑苹,何林丽.积极心理沟通模式教育对中专护理实习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592—594.
有关积极心理学论文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现状调查启示我们,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引导形成积极认知,用乐观的认知增强信心;帮助体验积极情绪,用丰富的情绪体验感受快乐。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积极心理学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对传统病变心理学的一种补充。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或社会问题的同时,还包括对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探讨,但积极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对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问题;原因
社会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同时,某些人的精神追求和对事物的认知却不能与时俱进,消极心理活动层出不穷。传统心理学的许多观点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把人当做没有生命力的动物或机器。而积极心理学所追求的关注人类美德及其积极力量和品质,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的固定思维,使其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
1.积极心理学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是因为传统心理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更好地展现人们的活力和幸福感。当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概念,为社会所熟知的时候,期间经历了发展和演变,加上部分著名学者的观点和外在社会因素相碰撞,使公众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大家努力提倡美好品质的积极力量,认为积极的事物就一定是带来好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在阐述其理论时忽视了消极心理对人的正面影响,极力反对消极情绪的出现。[1]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大部分都是成年人,而成年人作为一个沾满社会气息的群体,他们早已适应这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他们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研究对象的限定性,往往使结论停留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上,不能更好地反映人们的心理问题,并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而儿童作为未来的希望,却很少被作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各种扭曲心理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2]随着老年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老人独守空巢,子女们忙于自己的事业,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导致老人郁闷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老年人问题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要使积极心理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光靠对积极的热情是难以走下去的,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规范和缜密的实验设计。在研究领域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覆盖各个年龄段以及各个种族的人,这样的研究结果才能体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要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研究,从而得知哪种积极心理是世界通用的,哪些是民族特有的。
2.积极心理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积极心理学没能够将早期心理学中的预防运动、增进幸福等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理论之中是一个很大的失误。预防运动强调怎样去改变各种消极因素,避免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并讨论如何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而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提倡人类美德、美好品质的积极力量,忽略了消极心理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极力反对某些消极情感,如抑郁、恐惧、嫉妒、怨恨等。事实上这些消极情感并不一定会带来消极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消极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就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携带消极情感低调行事能更好地保护自我。如果你总是高调做事高调做人,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心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对于身体或心理消极时的表现描述,但却没有专门用来表现身体和心理积极感受时的概念。所以对于积极心理的表现也是靠经验总结的,不能及时地发现一些新出现的积极心理活动表现,从而影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有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状态表现,所有人都有通过各种心理力量和能力来获得改善,并将最佳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的展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3.结语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是以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对象,同时还要研究人的各种品质的积极力量。面对积极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其次不断扩充研究对象,不分种族和性别,这样才能让积极心理有更宽广的发展领域。此外要合理利用消极心理的积极力量,使之更好地发展。遵循现代社会理性精神,不断规范研究的科学性,那么积极心理学就一定会实现造就美好社会、健康个体的夙愿。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家对采供血工作越来越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质量技术规范加以监管,质量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4]。但当前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普及面和活动效果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积极心理学作为关注和强调挖掘个体内在潜能和积极力量的新学科[5-7],对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6]。
1.1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6]。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1.1.1从主观层面研究人的积极心理体验主要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的机制,注重培养员工感受快乐的能力,通过培训,给员工灌输积极的思想,使之学会寻找生活中的幸福体验,培养他们为自己营造积极氛围的环境的能力。
1.1.2从个体层面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主要研究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人类在积极方面的知识越多、技能越高,人类的积极特性就会越自动化、本能化。
1.1.3从群体层面研究积极的社会关系积极的社会关系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积极的主观体验。
1.2研究方法
借助于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积极心理学对研究内容的关注远胜于对研究方法的关注。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更关心研究什么,而不太关心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只要是对研究人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力量有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都可以接受。
2积极心理学在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团队中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认知度相差甚远,质量活动普及面和活动效果不甚理想,造成了各科质量应用的水平和效果参差不齐,致使整个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具体到积极心理学在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尝试:
2.1共享质量工作的先进经验,促进积极的情绪体验
。笔者所在中心血站采用多种渠道和途径,促使员工从质量管理对象变为质量保障主体,通过正向强化和积极行为态势的引导,培育员工内驱力并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员工形成良好的质量习惯和积极的质量体验,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2.1.1适时开展质量管理导入培训,在采供血机构内正面推广强化质量工作的先进理念、方法和实践经验,把质量工作的重心从原来的差错补救、消极预防转移到持续改进和积极预防,侧重于指引、教导员工做对的事情,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观念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并抓住时机从正面激励员工,让员工在质量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1.2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发动全体员工为质量振兴献计献策,实现每个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愿望。以改善系统安全性和改进流程为目的,将现有的惩处环境改变为一种积极而坦诚的环境,始终坚持非惩罚性原则,重视问责于系统而非个人[8-9],强调及时处理、及时改进、及时共享,最大限度发挥事件的价值作用。基于这样一个概念,引导员工主动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共享积极的质量体验,从正面强化、培育员工自身优势和内驱力。
2.2营造积极的质量管理环境氛围,打造员工良好的质量习惯和人格特质。
环境是无形的力量,环境是最好的导向。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
2.2.1实施质量奖励制度,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质量习惯。笔者所在单位每年组织一次“质量奖”评选活动,对质量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提拔重用等,激励和帮助年轻人养成依法执业、规范操作、严谨细致的质量工作习惯,进而形成质量工作积极的人格特质。
2.2.2在质量管理部门与各科室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引导全站员工主动参与、主动改进工作质量,全面助推质量管理。在质量工作中营造“每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为自己工作的质量改进而骄傲”的积极环境氛围,并在组织中发挥榜样作用及跟随效应,起到由点带面的群体带动效果,进而促成组织整体形成积极的质量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团队成员都主动严格执行质量要求,个别不执行质量要求的员工会感到由衷地惭愧,进而达到质量改进的自动化、本能化。
2.3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打造积极的高效质量管理团队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健全民主管理体系,赋予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民主管理权和决策权,对质量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对管理层的监督权,发挥每位员工的聪明才智,使质量安全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通过质量管理团队建设,不断规范人员行为,不断强化质量氛围,逐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质量文化[10],最终实现自觉的质量管理,群策群力共同打造积极的高效质量管理团队。
3体会
积极心理学从形成至今20多年时间,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缺乏可操作性。具体应用中需要我们尽量结合采供血机构自身质量工作实际,不断拓展积极心理学在质量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途径,在方法和手段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在激励员工参与和提高质量管理实效上下功夫,建构起简单实用、富有实效和易于推广的积极心理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旭,徐敏,罗莉娅,等.科室质量管理团队建设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3-5.
[2]贠中桥,吕运来,肖鲲,等.采供血机构容易发生的10种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7):587-588.
[3]生利雅,杨雅康.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监控与维护[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6):501-503.
[4]高国静.输血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2:1-8.
[5]ChristopherPeterson.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侯玉波,王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6.
[6]MartinEP,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
[7]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8]王冠英,王宏斌,郑新瑞,等.院内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34-35.
[9]王君道,郑春玲.高峰期采血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及应对措施[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1):86-87.
[10]郑春玲,吴大奎.管理心理学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5):537-538.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取向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通过不断地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而获得良好的生活。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积极心理学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更是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重视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提升对策。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但该时期,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真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河北省曾对一些高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20%-30%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障碍;0.8%-2%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8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大学生比例基本稳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5.3%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体学、退学、自杀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性和复杂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正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监狱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进得到了改进,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形式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局限于课堂说教,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微信等形式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目标,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多以消极目标为主,关注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矫正。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对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个体品质的培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状,而对如何积极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知之甚少,导致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严重。普通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设置了学时、学分,教学内容依照教材开展,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应用性不强,无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标相融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行为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不重视心理健康防范性教育,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现状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程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反对消极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反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事后处理和解决,倡导积极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防范性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1.更多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关注对大学生个体潜能的挖掘,这就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仅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学生,而应该将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包含在内。通过重视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等来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积极预防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2.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激发大学生的爱心等,这些积极情绪体验最终会融入到大学生的血液之中,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知行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倡团体辅导、交互式的心理问题处理方式,认为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个别咨询具有针对性的优势,认为只有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才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通过良好的人际支持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2):50-55.
[2]刘浩,熊奕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青少年研究,2008(1):76-79.
[3]李秀梅.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情绪管理[J].青少年学刊,2015(2):19-21.
[4]秦安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0(4):5-8.
一、引言
在很多的学生看来,思政课太过于理论、枯燥、乏味,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纯粹是“说教课”,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也不屑于上思政课,认为思政课讲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而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主流思想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我国的学生的心理以及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可以说为思政课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视角,它提倡要充分肯定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认为教育中应该要注意挖掘个体的潜在正力量以及固有的美德,利用个体本身具有的天赋和优势特点,不断激发个体内在固有品质,这对思政课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现状
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一直是重要的教育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思政课教学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根据相关的调查,很多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时间要比其它学科老师产生倦怠感来得快,一般学科的教学老师从事至少五六年以后才会有轻微的职业倦怠感,但是思政课的教学老师三到四年的时间就会开始产生职业倦怠感,这种倦怠感主要表现在:消极情绪较多,缺乏上课的激情以及探索新教学方法的动力,上课较为应付,很多老师常常是照本宣科,对职业的认同感比较低,不要求有多大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只要求把课讲完,导致长期以来,教学的方法都不会革新,教师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学生也很容易受此影响,产生消极学习的情绪,很多学生甚至将思政课当成“自习课”,老师讲老师的,自己看自己的。
(二)学生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学习心理
习得性无助主要指的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就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生也曾经很努力的想要学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想要努力认可教师教学的方法、课本的内容等,但是长期的坚持,却仍然无法获得教师以及家长的肯定,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对待这门课程。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因素、教学环境、周围同伴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心理,学习能力等,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三)思政课课程教学不受重视
在我国国内,智育被摆在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德育一直被放在辅助性教育的地位,学校一般更注重的对学生智育的提高,而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笔者针对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展,认为其地位高的学生和教师所占的比例不到10%,而认为其地位一般所占的比例则占到32%,认为其没什么地位的所占的比例超过58%,这表明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处于“冷门”课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是对其现状的反映。
(四)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在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却仍然存在。在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动力的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对思政课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到2%,认为没感觉的所占的比例为5%,认为自己有一点兴趣的所占的比例为22.3%,而认为“一般”的所占的比例则超过70%,也就是说并不是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调查中笔者还发现,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有帮助的所占的比例大约为25%,认为教师讲课没意思所占的比例超过60%,在学习动力方面,普遍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都是被迫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三、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探究
笔者认为要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尝试的策略主要有:
(一)贯彻积极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理念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意识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积极的理念和消极的理念对于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消极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积极的教学理念可能带来的是“学生爱学、教师爱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以积极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向学生传递正面的“教学能量。”积极的教学理念包括积极的教学观、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教育观。积极心理学认为,看待问题应该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里不可能没件事都如人意,同时也不存在完美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人的态度越消极,就会越被动,事情就会朝着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正好相反,教学也一样。思政课本身是没有有趣无趣、有用无用的属性的,其趣味和作用关键在于“人的态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要努力肯定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注意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教学,寻找教学的动力,改变教学的方法,变“无趣”的教学为“有趣”的教学,同时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积极的因素和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理念,指导学生在逆境中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让学生更加健康的学习成长。
(二)注意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虽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用积极的态度来转变教学的方式、变革教学的手段以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应该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的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有“听”的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情感上的互动,使得学生上课很容易出现疲乏的状态,消极的情绪容易占主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录像、录音、视频等,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得思政课充满趣味性,可以广泛应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模拟课堂教学法等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获得积极的情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各种讨论提升对思政课教学情感认可,树立积极的学习观。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内在美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方式,积极心理学在其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着重在于探究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发起的心理学新兴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其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积极心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完善大学生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采用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培育学生党员的积极人格,增加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体验,营造积极的党建组织文化,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创新;高校;学生党建;路径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其主要职能是汇聚优秀青年学生,在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党组织建设等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应积极借鉴并运用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心理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热点,借鉴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新的视角和实践助力高校学生党建应对挑战,有利于党建工作创新性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虽然积极心理学历史较短,但是它的影响早已超出美国,波及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积极心理学在我国正蓬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关注,研究者都普遍感受到这是一门幸福学科,它本土化的过程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理论的生动实践。传统心理学主张关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积极心理学则主张从“积极”角度入手,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发挥人的潜在动力,塑造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组织系统为支撑点。关于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对过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对现在的快乐和充盈、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重点是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关于积极人格品质方面,提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以及六大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品质;关于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构建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有利于养成人的积极心理品质[1]。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发掘人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眼光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含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追求幸福生活[2]。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理念是培养有理想、有追求的党的事业接班人,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理念更加积极,工作机制更加人性,组织文化更加优越。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运行中,理应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党员,健康的心理是基础,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进其发展的潜在动力,完善学生人格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应将组织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相融合,这就要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要以尊重的眼光看待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所有积极品质,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要提供形式多样的主流政治文化实践平台,重视学生党员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行为表现,进而教育学生党员形成积极的政治认知,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对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追求自我实现、渴望被认可和尊重,党建工作常采用理论培训、说服教育和灌输道理等方式,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并帮助个人发现自身潜力,引导学生体验积极情绪中获取正向能量,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3]。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学生党建工作,提倡采用尊重、接纳、理解、赞美、共情等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方法,赢得学生党员的心理和情感认同,激励学生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实践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组织文化群体层面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组织系统是构成人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4]。广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热情很高,党建组织机构具有吸引学生为入党而努力奋斗的积极力量。但传统党建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导致组织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高校校园文化中常常是“团学工作轰轰烈烈,党建工作无声无息”,学生党员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造成学生组织归属感淡薄,党组织的优越性不明显。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融入学生党建工作,强调党组织的团队建设和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完善激励机制,丰富活动形式,更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增强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一)培育积极的工作队伍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创新学生党建各项工作,关键在于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并在工作开展中运用积极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党建工作者首先要经过专题培训、专著阅读、学术论文、经验交流等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具备积极教育基本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其次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党建理论相融合,比如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相结合,主观层次的幸福感研究与追求中国梦相结合等,善于在党的主流价值体系指引下进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最后要将积极理念嵌入日常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情绪和方法开展各项事务,向学生党员传授积极的生活理念、方法和技巧。
(二)发挥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
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力量在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拥有六大美德: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具体包括创造性、兴趣、宽恕、爱学习、感激、勇敢等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5]。遵循上述内涵,学生党建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过去经历和现实表现中,研究青年学生积极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挖掘每一位学生党员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对其加以赞赏、支持和激励,使他们不断完善仁爱、勇敢、爱学习、创新等优秀人格,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能量。同时要了解学生党员消极表现背后的心理需求,通过积极的工作方式逐步调整学生不合理认知,激励学生发挥积极人格力量克服存在不足,实现全面发展。
(三)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
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量变促成质变,由变动的积极情绪长期积累可以形成稳定的积极人格力量。学生入党过程就是一次感受成就、荣誉、公正等积极情绪的体验,但现在的青年学生往往是“入党前努力奋斗,入党后轻轻松松”。因此激发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积极情绪体验,教育学生思想上、行动上和组织上同步入党,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工作实践来看,要增加学生入党后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学生入党动机大多来自外在力量的驱使,比如家庭期望、同学影响、现实所需等等,学生入党以后,必须指导他们对党的历史沿革、理论精髓、形势政策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从内心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树立学生党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在实践中体会积极情绪,组织学生走访革命圣地、观看党史展览、聆听优秀党员讲述等,真实体会地感受党的奋斗历史,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经历中体会党和国家政策带来的变化,感悟党执政理念和政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积累的积极情绪体验,会泛化至日常生活中,不仅能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更能潜移默化地将积极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
(四)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
党建组织因其性质的特殊性,组织系统的设计要保持严谨性、公正性和优越性。但是由活跃、个性、有创意的青年学生组成的学生党建组织,在坚守党建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在环境设置、制度设计、氛围营造等方面,更加迎合“90后”的喜好。在党员之家的环境布置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漫画等鲜活的形式展现红色主题,同时既提倡学生在实体环境中体验红色文化,也提倡学生在微信、微博、QQ群等虚拟环境中交流党建思想;在制度设计中,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发挥自身所长践行党的宗旨,只要学生尽自己所能贡献积极力量,党组织都应给予个性化的肯定和激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为每位学生党员建立“政治生日”档案,在学生每年入党的时间送上组织祝福,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解决学生党员的实际困难相结合,让广大学生党员感受来自党组织的独特关怀。营造温馨、和谐、积极的党组织文化,学生党员身处其中,能体会到快乐、成就和幸福,增强“我是一名党员”的归属意识。
参考文献:
[1]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2]陈晓蕾.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J].前沿,2014,(Z3).
[3]周文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吴永祥,关娜,王东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1,(27).
[5]果孝文.积极心理学视阈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初中物理是让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于学生以后的认知和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就是让教师注重挖掘学生性格中的优秀品质,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质,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物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积极的人格,借助周围积极的环境,让学生充满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不良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样积极的学习环境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动力.在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放在主体学习的地位,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的教学,要营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和学生是一种轻松合作的关系,这样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电阻”时,为了让学生对“影响电阻的因素”进行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有的学生提出与材料有关,有的学生提出与电阻的粗细和长短有关.学生提出这些想法后,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验证,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观察.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影响电阻的因素有所了解.
二、挖掘积极的学习动力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觉得物理很难,因此每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在学之前就会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我物理成绩不好,这部分内容我肯定学不会.学生怀着这种心理暗示,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放弃了自己,那么学习过程就会比较痛苦和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生内心中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让学生内心中重新有一种“我能够学好物理”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和教师积极配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能够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欧姆定理”时,许多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电路时被各种各样的电路连接方式弄糊涂,就会产生“电学知识好难”的不良心理暗示.实际上“欧姆定理”很简单,就是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关系式.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这部分内容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关系式.只要记住这个关系式,就能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教师要围绕欧姆定理的公式进行教学,遇到问题时,让学生从这个公式上进行思考.这样,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重新树立起来.
三、开展积极的物理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物理实验,许多学生觉得实验比较难学.因此,教师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学生进步的地方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学生内心中产生进行物理实践探究的动力.在物理实验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学习,对物理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尤其是通过实验解决了自己的物理难题时,学生就会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例如,在讲“光的色彩颜色”时,教师指出:光是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在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白光是由七种彩色的光组成的?肉眼看到的明明是无色的”.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棱镜来对光进行分散,这样学生就会在白色的墙壁上看到七色的光.当学生看到这个现象时,就会感到很神奇.在对物理理论知识加深印象以后,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究“为什么自然光通过棱镜以后会产生七色的光”,学生在积极的内心动力下,将折射的原理应用进来,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点.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养成了主动探究、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明示或者暗示,让学生能够从物理学习中获得乐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并且将自己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传递给其他的同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究积极心理学和初中物理学习结合的方式,以便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积极心理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学生的德育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高职生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由于目前高职生德育工作多沿袭了普教德育模式,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高职教育的规律,对学生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似乎已经达到了瓶颈状态,需要有一种新的思想和思路来打破。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恰为新时代高职生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主张要打破传统心理学关注“问题、障碍”的消极模式,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关注人、社会以及生活的积极方面,倡导利用积极的力量和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获得良好的生活。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对当代高职生德育工作新模式构建加以思考,对高职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高职生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目标消极化
传统的德育模式德育目标定位具有明显的消极化特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往往习惯于从“问题学生”的“问题方面”出发进行“管、纠、训”,把德育教育目标片面地理解为关注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把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当作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德育工作陷入了被动和片面。此外,以“学生问题”为取向的传统德育模式过分关注部分学生问题方面,忽视了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面向全体同学,注重潜能的开发和素质的培养。
(二)德育思想片面化
传统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片面化特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往往对德育教育对象的问题认识过于片面化,使实践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问题的消极方面,忽视了问题本身可以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管理多服务少、批评多褒扬少的模式,这样的问题处理方式可以暂时性地压制学生的问题。但这种简单的、片面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可能会通过消极的暗示作用对学生本人或其他学生产生负向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本人以及其他高职生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方面,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过分关注消极问题,而忽视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式。这种过分关注问题消极方面的、片面应对问题的德育思想,严重偏离了德育的培养目标,无法有效地实现德育注重潜能开发和素质培养的目标。
(三)德育内容空泛化
传统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空泛化特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往往从社会本位出发,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过多强调了“成才”教育,相对地忽视了学生“做人”的个人道德和素质的培养。导致德育内容无法贴近学生,对学生道德激励作用不强,流于形式,无法引起学生共鸣,甚至出现一些抵触情绪。
(四)德育途径刻板化
传统德育模式德育途径具有明显的刻板化特征。学校德育工作往往长于“灌”和“管”,疏于“导”和“放”,方式呆板,无法完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质。德育工作载体创新性不够,仍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未雨绸缪地提前制订条条框框来“管”学生,无法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辨别和判断,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导致学生参与性不强,引起逆反情绪。此外,活动载体的创新性不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德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阵地,导致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无法真正的“接地气”“生活化”。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深化德育内涵,用积极的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德育目标定位不仅仅是帮助个别学生消除问题,更强调全体学生健全的道德和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讲,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比简单地帮助学生消除问题的目标更有意义。首先,积极心理学认为,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因此,只要个体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形成良好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就能自然而然地消除问题和困扰。新的德育模式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出发,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力量,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诚信、勇敢、乐观的成年人。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关注个体发展的潜力而不是问题,更能达到避免问题产生的目的。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问题,如果缺乏积极的品质或内心力量不足,就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体验或不良的应对方式。因此,在平时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乐观精神,在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幸福体验,在校园中为他们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力量,才能更好地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转换德育思想,用积极视角发现和解读学生问题
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倡导对个体或社会存在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和社会能从问题中获得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本身虽不能帮助人类增加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发生却可以为人类提供展示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是所有教育者耳熟能详的,对于一个用泥块砸了自己班上同学的男生,陶先生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用四颗糖奖励了他的守时守信、尊重他人、正直善良、知错能改,通过此事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积极品质,还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了错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因此,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把传统的从“问题学生”的“问题方面”出发进行“管、纠、训”转变为用积极的视角“启、导、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帮助其消除问题,发挥其潜能,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三)丰富德育内容,用积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首先,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可以帮助人类激发出一系列的赖以生存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因此,德育工作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确定德育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对人的幸福感、满意度、乐观、创造、勇气等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关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才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德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实际需求、思想实际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成人成长”的教育目的。
(四)拓展德育途径,诱发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与传统的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倡导德育形式的多样化、情境化、体验参与化。首先,积极心理学看重现实生活对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作用,认为学生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积极品质。因此,鼓励德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结合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启发、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积极心理。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重视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鼓励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活动载体如新媒体等,通过设计多种的参与性强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潜能和正能量的发挥,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学生主体性和发展性,从而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1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知识结构相对系统,专业程度更高,接受能力更强,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但积极性较难调动,配合意识较差。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积极的、快乐的情绪状态;二是既不快乐,也不沮丧的中性的情绪状态;三是消极的、不快乐的情绪状态,如经常人们经常变现出来的的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研究表明:强烈的求知欲、清晰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进取心等积极的心理因素是学生赖以生存,不断突破自己的驱动力。
1.2提升教师的积极情感
积极心理学能够发挥积极的心理能量,人们运用其自身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来调整心理状态,并改变其悲观的人生态度。外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教师应正视各种压力,以此转化为动力,享受外语教学的乐趣。积极心理学理念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控自己,由“消极”变为“积极”;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全面展现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和宽容心。
1.3构建积极和谐的研究生外语课堂
外语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同时又是师生之间多形式的交互过程。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和形式更加灵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被淡化或者忽视。怎样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外语课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这个空间,促进学生身心积极的发展、能力的快速提高,是研究生外语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改变传统的外语教育关注理念。以往的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缺点,过分强调弥补弱势,会造成忽视学生个性特点,抑制学生天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能,创设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培养并形成积极的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独特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最优发展。第二,重视师生的情感需求。师生的情感需求既包括信任感、归属感、安全感,又包括自尊心、爱心、自信心、灵活性、趣味性等。在课堂上,教师需改变传统课堂上的主宰者、决策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换位思考,真诚的对待学生,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形成其安全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更利于课堂环境中学生积极力量的调动、激发。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的付出,体谅老师的辛苦,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收获满足感,以更好的发挥积极力量投入到教学中去。学生之间,也要不断增加积极的体验,多参加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增进了解和感情,以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充满自主性、安全感、归属感的积极、和谐的课堂会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第三,重视师生的双向活动,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课堂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科知识专长,丰富内容的情感性和趣味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尽可能赋予无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针对研究生的特点,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内容,介绍研究方法与思路,或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参与性与趣味性共存,形成了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2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育师生的积极个性特征,促进师生双方充分交流。本研究是一次把情感与认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效结合的研究;有助于学生长效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研究生外语教学的质量,因此为其他高校研究生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