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相关的共74个结果:
营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或个人。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议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营销渠道及相关渠道管理的重点,全面论述了当今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
[关键词]市场营销;渠道模式;企业。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大多采用渠道营销作为主要营销模式。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其营销策略。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传统的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来不断调整渠道模式,以使企业的销售量持续增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营销渠道是连接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纽带,作为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模式下的企业营销渠道是:厂商—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市场渠道存在严重缺陷,其厂商和最终用户之间包含的中间销售机构的层次较多,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为了改变其模式,使厂家与消费者更直接、更便捷地交流沟通,采用“零级渠道”、“一级渠道”模式,从而使厂商的业务及市场开拓面较宽,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更好把握整体渠道市场格局和动态。目前,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直接营销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加强。随着现代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包括专业性、技术含量等各方面,由于产品技术越来越复杂,中间商就很难为消费者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例如:产品安装、操作指导等,只能厂商与客户直接交涉沟通,这就要求使用直接营销渠道;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希望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市场信息,把握产品策略,从而有利于产品的营销及推广。而中间商经营产品种类繁多,很难针对某个企业的产品进行推荐宣传,客户对产品的评价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所以有些企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承担起了产品分销的工作。
(2)加强营销渠道的整合。传统营销渠道系统中,渠道成员之间都是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独立完成各自的职能。其存在的关系只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而很少重视相互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想适应其发展,使渠道能够高效运作,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成员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垂直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在这种新型整合的营销渠道下,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就要联合成一体,由以前的“你、我”关系转变为“我们”的关系,从以前的交易型活动方式转变成伙伴型活动方式。这样大家都以渠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联合在一起营销,将会提高其经济效益,提升行业地位,也是今后渠道发展的重要方向。
(3)加强直接零售的短渠道营销模式。目前,厂商为了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打入并深入拓宽市场,积极创造营销条件,也希望能够掌握更丰富的市场信息,以便厂商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这就需要厂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但是,对于一些大型的、产品多样化的厂商来说,其客户群体很多,如果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营销不切实际,因此,企业就采取减少渠道营销环节,缩短渠道,绕过批发商直接供应零售商,既可以让零售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直销的好处。随着中间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分工界限的淡化,缩短渠道成为可能,但是对于批发商来说,地位逐渐下降,其经营方式与零售商趋近相似。
(4)零售终端实力增强,大型零售企业积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购买力的增强促使零售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其竞争实力也逐渐提高。零售商绕过批发商,享受厂商的优惠价格销售产品,同时也将与厂商进行价格战,来尽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价值,还能够利用其企业实力及声望拓宽市场,与厂商争夺市场支配地位。
(5)电子营销渠道成为渠道营销的创新方式。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电子营销渠道成为主流渠道,其主要是指利用简单、快捷的电子通信方式使厂家与商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与传统渠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效率高、费用低等特点,也能够使营销市场无限化,营销方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对消费者也是一种极大的优惠手段,其空间开放性又打破传统营销手段的局限性,从而使企业的渠道营销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变化,从形式上向“短化”和“宽化”发展,使渠道成员的关系趋于整合,其功能趋于丰富,管理水平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因此,我国企业为了适应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遵循以下原则,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发展方向。
(1)渠道成员关系战略化———垂直型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构建。垂直型市场营销渠道是实现专业化管理和集中控制的网络构造,其中有一个渠道成员拥有其他成员的所有权,大多数是生产者占主导地位。事先规定好要实现的经济效益,从而使生产者和经销者一体化经营,消除各渠道成员为追求各自的利益而造成冲突。这样,通过协同合作,生产者与中间商双方共同提高市场营销网络的运作效率,减少其中的复杂运作环节,获得更大的利润。
(2)营销渠道多极化———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的模式建立。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指的是企业建立两条或者更多的分销渠道来获取更多消费者市场信息,而传统的生产者只通过一条渠道来销售产品,营销渠道属于单极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日趋完善,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一些企业采取了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这样对生产者来说,提高了市场覆盖率,降低了渠道成本,同时也能够获取更大的利润价值,何乐而不为?
(3)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的新选择———中间商为主导的渠道模式构建。垂直型渠道和多极型渠道的建设,都是以生产者为主导的营销渠道,这就需要企业有较强实力和完善的管理水平、雄厚的资金以及高质量的产品系列,才能保证渠道营销正常运转。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较单一,资金基础薄弱,对于渠道经营资金成本占用比重大的产品无法有效、较好地营销,如果企业把营销渠道的主导地位转移给中间商,产品营销的主要任务交给实力较强、信誉度较高的中间商代理负责,可以通过其实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也可以将重心转移到产品的质量和新技术的研发上来,将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从而使企业从自身提高经济实力。这样,生产商和中间商就可以分工合作,各行其责,达到双赢的效果。
(4)营销渠道的革命———电子商务的兴起。虽然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受物流配送系统及安全保障体系等因素的制约,但是企业已经在最大限度缩短新产品的由销售到形成现金流的时间,减少了各个组织层次的运作,同时全方位通过信息传递产品本身及售后服务内容等,便捷、有效地完成商品的营销过程。
总之,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营销渠道构建处于一个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好其可操作性,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受到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要在宏观上进行整体规划,使其建设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
徐树·企业营销渠道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2)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影视动画,顾名思义就是动画电影。随着计算机在影视领域的延伸和制作软件的增加,三维数字影像技术扩展了影视拍摄的局限性,在视觉效果上弥补了拍摄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电脑制作的费用远比实拍所产生的费用要低的多,同时为剧组因预算费用、外景地天气、季节变化而节省时间。制作影视特效动画的计算机设备硬件均为3D数字工作站。制作人员专业有计算机、影视、美术、电影、音乐等。影视三维动画从简单的影视特效到复杂的影视三维场景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艺术特征与发展前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电影的魅力在于展现现实世界中没有的奇观,而动画正是营造出奇观的最佳手段。幻想是科幻题材动画的基础,科学是科幻题材动画的支柱,这两点是科学幻想题材动画的基本元素,缺一不可。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容与种类,探讨这一题材动画的作用和意义。分析目前中国的科幻题材动画现状,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且阐述了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为科幻题材动画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做了进一步的设想,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科幻题材动画;科学;幻想;科普;科幻剧作
电影的魅力在于展现现实世界中没有的奇观,而动画正是营造出奇观的最佳手段。科幻这一题材最大的亮点就是其体现的正是超乎现实的存在。所以说,动画是科幻题材的最有利的表达载体,同时科幻题材又使动画这一创作手段所特有的魅力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因为动画的超现实表达手段和科幻题材的超现实内容,决定了科幻题材和动画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在目前的动画市场中,科幻题材动画有广大的受众,特别是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动画市场上却少有这个题材的佳作。本文将通过对比和分析国内外科幻题材动画现状,归纳和总结科幻题材动画的艺术特征,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谈到什么是科幻题材动画,首先要从什么是科幻谈起。科幻是科学和幻想的结合,它并不等同于科普,也不等同于奇幻。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科普科幻作家的阿瑟?克拉克提到过一种被广大科幻迷认同的论点:当技术发展到具有神性时,科幻也就变成了现代奇幻。在现代艺术作品中,科幻和奇幻这两个文学界泾渭分明的国度正在融合。幻想是科幻动画的基础,科学是科幻动画的支柱。这两点是科学幻想题材动画的基本元素,缺一不可。
在世界电影发展历史上,科幻电影几乎和普通娱乐电影发展同步。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是1895年上映的《机器屠夫》。这部仅长一分钟的电影讲述的是,活生生的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随后在机器的另外一端就出来了火腿、香肠、排骨等食品。该影片预示了未来的自动化工厂,讽刺大规模、标准化的机器生产。科幻电影的创立者,法国电影制片商梅里斯在1897年拍摄了世界第一部关于X光的电影。在影片中,梅里斯扮演一位医生,他给病人照X光,X光仪器一打开,病人的骨骼便立刻显现,接着,居然从肉体中走了出来,而肉体则失去了支撑倒在地板上。随后,手术台被掀翻,X光管爆炸将教授炸得粉碎。影片采用了两种特技:一是双重暴露,即骨骼与肉体分离显现。二是定格摄影,将教授分离出来,炸成碎片。科幻题材影片在诞生最初就和电影特效紧密联系。其中那种超现实的表达方式和动画特有的表达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容构成。
科学和幻想是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容组成的基本元素。这也决定了科学幻想题材动画中的科学性和幻想性是同等重要的。其中,科学性主要体现为假定的科学世界观的构架。往往在影视作品中更突出的是画面的因素,所以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用大段理论的说明和添加过的注释。这就要求这个假定的科学设定既要有新意的同时又要符合逻辑便于理解。幻想性也是科幻题材动画的一个重要组成。如果没有幻想的成分,动画也就减弱了其原有的魅力。在《星际宝贝》中,其幻想性的元素是外星人,其现实性元素是真实的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情感。如果去掉这一幻想性元素,把里面的星际宝贝这个角色用一只小狗来替代,也许同样能讲通顺这个故事。但是这样的故事远不如之前的设定令人激动,失去了动画特有的魅力。所以说,科幻题材动画内容的决定性因素即是科学和幻想,这两者分别是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2)科幻题材动画的分类。
科学幻想题材种类的划分,可以从剧本的角度来说。一类是关于站在当前的立场,对于未来的思索,这其中包括基因科学、时光穿梭、宇宙探索、星际接触等类别。作品中体现的是对未来的预测或者遐想。例如,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其故事年代发生在未来的2019年,第三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该片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的危机感;另一类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假定性思索,在科幻领域中被称为“蒸汽朋克”。
在这类科幻作品展现是过去(大多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某个历史时期,或者是过去的人想象中的现在或者未来。“蒸汽朋克”影视作品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其中的主要科技代表元素是机械而不是电气,其代表动画作品,如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还有一类就是以某种科学理念为依据,构建一个虚拟的时空,这个时空间既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或者未来,而更是一种结合了科技的超越现实的童话。例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其年代是虚构的,天空之城的诞生年代既不是未来也不是过去,是一个我们不了解的时代。该片以科幻元素作为载体,来讲叙一个充满环保主义色彩的故事。
(1)面对成年人方向。动画往往被定义为给小孩子看的。然而事实上,中国看日本动漫成长起来的一拨人,年龄已经将近而立,这部分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仅仅是目前的少儿动画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更有深度的故事。科幻类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幻想的奇丽与震撼的程度,这也是观众们主要寻找的东西。对于科学之美,任何一个受过教育或者是尊重文化的人都会被其震撼和吸引,而科幻作品,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美以艺术的形式从冰冷方程式中释放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
(2)面对青少年儿童方向。虽说动画片的观众不应该仅仅是儿童,但是目前中国动画的现状是依然无法满足3.6亿儿童的需求。从少儿的角度出发,动画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科幻题材动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价值观。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在五十年代就说过:“一个科学的大脑,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科学的态度,是首要的。通过科普文章去宣传,不如通过艺术作品去感染,去渗透,去熏陶来的好。”动画比文学作品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教育不应该是限制孩子们的思维,强硬的灌输,而是应该让孩子懂得自己去理性选择。科幻题材动画的教育意义也正在此。
4 分析中国动画中的“科幻”动画
(1)中国“科幻动画”的历史。说到中国科幻动画的历史,这里的“科幻”动画是带引号的。因为事实上有很多被归为这一类别的动画片都不能被称之为科幻题材动画,其讲述的内容要更接近科普。《黑猫警长》也在一些文献中被冠以“科幻题材动画”的头衔。但是我认为,这不能算是科幻题材动画,本片虽然有科学的成分,但是并没有关于科学的幻想在里面,里面所介绍的知识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这部动画更应该说是一部科普题材动画。
(2)中国“科幻动画”的现状。近些年来中国的科幻题材动画处于低谷,鲜少有这一题材的佳作。勉强能算得上是科幻动画的,大概就是《蓝猫淘气三千问》了。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我认为这部动画作品不能算是科幻题材。虽然片中有用到过一些如外星人、宇宙飞船、基因改造等科幻元素,但是事实上它是在用科幻的元素来生硬的套在故事上,其中的科学性和幻想性都不够,硬要归类的话,个人认为它更应该算是一部科普题材动画。
如果想要令科幻题材动画在中国的市场上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把自身对于生活和对于科学的理解溶入作品中,具体的改良方法就要从创作部分来谈起。
(1)剧本选择。
在动画制作的前期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剧本的选择。剧本的选择方面,有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1)科幻动画剧本应具有来自现实情感的感染力。优秀的动画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的来源是贴近自身情感和符合自身逻辑的剧情。是科幻题材,注重的是科学的幻想,然而所谓的幻想并不是完全天马行空。影片的概念设定可以是超越现实的,而影片中的细节和情感则要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观看者会觉得感同身受,真正被影片所打动。
2)科幻动画剧本应尽量避免科学上的硬伤。科幻题材的剧本创作中,还有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科幻作品的科学性。科幻题材作品之所以和其他幻想题材作品区分开,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性是一个重要因素。前面也说到过,让科幻题材剧本的创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造成了在剧本的编写阶段经常容易犯一些技术性错误。
事实上,有很多知名动画导演都具备丰富的学科背景。例如,日本有“动漫之父”之称的手冢治虫有医学博士的学位,再有日本动画导演大友克洋是学习建筑,日本导演宫崎骏是学习政治经济学。从他们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把自己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溶入动画作品中,而这一点正是目前中国动画创作人员所欠缺的。在前期阶段,影片的编剧、美术设计,应当和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密切合作,推敲剧本和美术设计,尽量把硬伤出现的概率减低。
(2)美术风格设计。
美术风格的设计也是科幻题材动画的一个亮点。大友克洋曾经说过:“一部动画片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美术设计。因为影片80%以上都是靠画面来传达意思的。美术是动画片基础中的基础。”超现实的影片中的美术设定也是需要从生活中吸收而不是凭空捏造。押井守在制作《攻壳机动队》时到香港采风;大友克洋在制作《蒸汽男孩》时到英国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纺织场、建筑等。科幻题材影片美术风格的设计,不是临摹现实,而是经过对现实吸收,然后重组设计,达到符合客观逻辑又超越现实的效果。
在当前中国市场背景下,动画所针对的群体主要是少儿。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的动画行业工作者,对于传承中国历史上的五千年文明是有义务的。然而仅仅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少年讲述课本上的历史,是无法让他们真正体验所谓的中国文化的。科幻题材动画正是体现这种历史的灵魂、民族的精神,甚至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好的载体。通过科学幻想和人文情感打造出来的故事,可以吸引青少年的视线,同时又传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观。结合紧密结合自身历史和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力,严谨对待科学知识,即是作为一名动画创作者所应该坚持的创作方向。
从近的方面来说,科幻题材动画能够进一步激活我国的动画市场,填补这一题材的空白,满足观众的需求。从远的方面说,科学本身的魅力是能给心灵带来震撼的。正是只有动画所特有的万能的表现力,可以让我们通过影像传达出这种信念,开拓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人们的探索精神。把这种心灵的震撼带给观众,这也正是动画独有的魅力的最终体现。
浏览量:8
下载量:0
时间:
由于马克思学说涉及领域之广,使得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分别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对其进行阐释,因此还可以根据学科分工考察其内容。“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略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前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前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空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现状,分析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种种现实可能性,进而展望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西方;前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运史发生了巨大的变故――苏东剧变。顷刻之间,整个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阵营顿时欢欣鼓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力量受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在新的历史时期21世纪,世界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走入困境,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逐步崛起,再次鼓舞了世界人民,再次唤起了世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追求。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前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保持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作为当今大国屹立于世界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必须做出的重大举措。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广阔发展前景,可以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在苏联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后,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解散,使人们失去了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信心,几乎全世界掀起了反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声浪,不少人已经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过去式,在当代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我们对于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声浪无动于衷,那么很可能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真的会消亡了。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死死地教条,不是一成不变没有发展前景的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实践的科学向导,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广阔发展前景,可以极大地增强社会各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世纪末出现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修正,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否定;20世纪中期出现了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甚至否定列宁;20世纪晚期苏联的发展面临困境,又出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放弃马克思主义,放弃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受到重创,使得社会各界不得不重新考虑马克思主义。面对变化多端的世界,社会各界都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前景,促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新发展,有利于回归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广阔发展前景,可以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进一步奠定基础。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出版了大量著作,为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步发生了新的变化,后继马克思主义者在这种新变化影响下开始分裂,形成当前西方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虽然马克思主义分化成不同流派,但西方不同流派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们能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前景,预测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未来,逐步采取一些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措施,那么就会进一步奠定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基础。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最新动态表现之一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派和再分派、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在社会思潮方面也有新的表现,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下有进一步的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书籍不断涌现;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结合,并且形成新的流派,比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等等。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最新动态表现之二是,从欧洲到亚洲再到美洲的一系列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会议的召开。在这里列举一二,1995年9月末在法国巴黎首次召开了“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信仰者上千人参加会议,随后,法国的《人道报》刊登出《马克思引起了轰动》一文,让世界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他的生命力是强大的。2007年十月初,以“替代全球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与世界政治的选择”为议题的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以不同的分议题举行了四次全体会议,另外还专门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讨论。此外,马克思主义会议不定期的在欧洲、美洲其他国家召开。这些无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当前西方国家的最新动态。
马克思主义产生至今,不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还是在广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是世人皆知的。但是,研究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研究中面临较大困难,存在重大问题。
首先,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这两种社会形态的国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意识形态存在相当程度的对抗、不同文化价值观存在相当程度的冲突。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坚决抵制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马克思主义。
其次,在西方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对这种变化做出不同反应的后继马克思主义者分化成不同流派,伯恩施坦“修正”主义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提出异议,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修正”。此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影响下,逐步动摇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各种流派不断出现,但是,他们的研究是片面的,没有采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很是片面。以至于当前西方国家学者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给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研究带来了困难。
第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注重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重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大大缩小,缺乏世界眼光、世界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其他领域研究甚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够,更没有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前景,这种理论视域的忽略没能对马克思主义向西方国家发展起到作用。
以前的西方社会主义国家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多年努力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转而却发展资本主义。然而,当今人们不得不再次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强大的阵营,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巩固的情况下,却发生了国际工运史的巨大挫折;不得不再次思考,为什么日益崛起的中国,不仅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而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因此,在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研究工作也越来越深入,他们希望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基本有两大流派,一是美国“垄断资本学派”,二是“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垄断资本理论”是以垄断为中心的新的理论体系,在他们的《垄断资本》这本著作中阐述了“经济剩余”这一核心理论,得出结论是,在垄断资本主义运动趋势中,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利润率趋势下降的规律,而是“剩余增长的规律”,同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提供吸收增长的剩余所必需的、从而也使对这一制度平稳运行所必需的消费和投资的出路,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停滞,最终导致垄断资本主义这种不合理的制度的死亡。后来奥康纳提出“国家的财政危机”理论,此理论指出国家通过资本费用社会化的方式增加了社会剩余(包括利润),但是产生的社会剩余并没有实现社会化,反而被私人占有,这种社会化的利润和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造成国家支出和国家收入的不平衡,即“国家的财政危机”,最后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解决这种矛盾,要想解决这种矛盾的最后出路就是社会主义。
曼德尔提出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指出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反应了资本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内在矛盾,也促使了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职能的加强。国家经济职能的加强,既顺应了资本积累和增值的需要,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不可避免的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危机的加剧,这种危机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衰落。因此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废除是当前国际性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中心目标。
在西方,不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还有其他各种马克思主义学派从不同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社会批判理论”,并把这种批判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后来受到科学的诱惑而发生了从批判性向科学性的转变,现在他们提出“社会批判理论”就是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本质。这样的批判理论是建立在对资产阶级极权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以抽象的异化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他们否定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力量,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瓦解了无产阶级,认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已经被资产阶级“一体化”,认为当前的革命主体应该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被压迫者和现代工业社会中的新左派。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其学派代表人萨特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未衰竭,它还非常年亲,几乎还在童年,它的发展几乎刚刚开始。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不可能被超越,因为产生它的历史条件还不曾被超越。”他批评“现代马克思主义者”教条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他还把辩证法看作“是一种方法和一种在对象中的运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把西方哲学的方法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试图通过现代数学、数理逻辑和模式结构等方法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还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
马克思主义到底在西方能否存在,到底能否在西方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看看马克思在当代西方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的网上评选活动。结果,卡尔?马克思位列榜首。时隔几年,进入新世纪,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再一次进行了“谁是当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哲学家”的调查活动,其结果是,马克思又以最高的得票率居于首位。
同是在2005年,德国《明镜》周刊也想英国一样,进行过一次在民间的民意调查,这次调查惊人的发现德国有一半以上的人民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今天仍有意义”,他们也很向往社会主义。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不能不发人深思,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前在西方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正像上世纪我们的伟大领袖邓小平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领袖的断言是科学的、超前的,当今马克思在西方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选择。
资本主义从产生之初起就伴随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其内部的矛盾一直不能解决,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结果先后诞生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几乎全面崩溃;20世纪90年代股市迅猛发展,而企业实际亏损,到2000年股市奔溃,资本主义经济衰退;2008年美国再度爆发经融危机,并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欧洲相继出现“次贷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而当代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哲学思想在一系列经济危机面前日益暴露出其理论上的局限性,他们不能解释、更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们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期求助于马克思主义解决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
要说求助于马克思主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首要表现应该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爆发空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统统上台后,为了应对危机,要求国会授予广泛的行政权,进行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相继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最终缓解了美国经济危机,使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再到2008年美国再度爆发影响恶劣的经济危机,美国同样用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挽救经济危机。相继与美国之后欧洲爆发的“次贷危机”,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本国内的经济理论对于这场经济危机显得无济于事,他们向美国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在国家干预经济后逐步使危机中的经济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就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在世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无限发展的理论体系,他不是封闭的,需要后继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发展,需要不断丰富。虽然当前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面临困难、存在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在西方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来说,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前景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要想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就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形态能否在西方发展,研究如何能使西方国家和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营销渠道作为产品销售的载体,承担着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职责,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营销渠道及相关渠道管理的重点,全面论述了当今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
关键词:市场营销;渠道模式;企业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大多采用渠道营销作为主要营销模式。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其营销策略。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传统的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来不断调整渠道模式,以使企业的销售量持续增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营销渠道是连接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纽带,作为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模式下的企业营销渠道是:厂商—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市场渠道存在严重缺陷,其厂商和最终用户之间包含的中间销售机构的层次较多,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为了改变其模式,使厂家与消费者更直接、更便捷地交流沟通,采用“零级渠道”、“一级渠道”模式,从而使厂商的业务及市场开拓面较宽,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更好把握整体渠道市场格局和动态。目前,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直接营销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加强。随着现代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包括专业性、技术含量等各方面,由于产品技术越来越复杂,中间商就很难为消费者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例如:产品安装、操作指导等,只能厂商与客户直接交涉沟通,这就要求使用直接营销渠道;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希望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市场信息,把握产品策略,从而有利于产品的营销及推广。而中间商经营产品种类繁多,很难针对某个企业的产品进行推荐宣传,客户对产品的评价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所以有些企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承担起了产品分销的工作。
(2)加强营销渠道的整合。传统营销渠道系统中,渠道成员之间都是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独立完成各自的职能。其存在的关系只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而很少重视相互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想适应其发展,使渠道能够高效运作,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成员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垂直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在这种新型整合的营销渠道下,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就要联合成一体,由以前的“你、我”关系转变为“我们”的关系,从以前的交易型活动方式转变成伙伴型活动方式。这样大家都以渠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联合在一起营销,将会提高其经济效益,提升行业地位,也是今后渠道发展的重要方向。
(3)加强直接零售的短渠道营销模式。目前,厂商为了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打入并深入拓宽市场,积极创造营销条件,也希望能够掌握更丰富的市场信息,以便厂商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这就需要厂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但是,对于一些大型的、产品多样化的厂商来说,其客户群体很多,如果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营销不切实际,因此,企业就采取减少渠道营销环节,缩短渠道,绕过批发商直接供应零售商,既可以让零售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直销的好处。随着中间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分工界限的淡化,缩短渠道成为可能,但是对于批发商来说,地位逐渐下降,其经营方式与零售商趋近相似。
(4)零售终端实力增强,大型零售企业积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购买力的增强促使零售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其竞争实力也逐渐提高。零售商绕过批发商,享受厂商的优惠价格销售产品,同时也将与厂商进行价格战,来尽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价值,还能够利用其企业实力及声望拓宽市场,与厂商争夺市场支配地位。
(5)电子营销渠道成为渠道营销的创新方式。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电子营销渠道成为主流渠道,其主要是指利用简单、快捷的电子通信方式使厂家与商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与传统渠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效率高、费用低等特点,也能够使营销市场无限化,营销方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对消费者也是一种极大的优惠手段,其空间开放性又打破传统营销手段的局限性,从而使企业的渠道营销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变化,从形式上向“短化”和“宽化”发展,使渠道成员的关系趋于整合,其功能趋于丰富,管理水平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因此,我国企业为了适应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遵循以下原则,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发展方向。
(1)渠道成员关系战略化———垂直型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构建。垂直型市场营销渠道是实现专业化管理和集中控制的网络构造,其中有一个渠道成员拥有其他成员的所有权,大多数是生产者占主导地位。事先规定好要实现的经济效益,从而使生产者和经销者一体化经营,消除各渠道成员为追求各自的利益而造成冲突。这样,通过协同合作,生产者与中间商双方共同提高市场营销网络的运作效率,减少其中的复杂运作环节,获得更大的利润。
(2)营销渠道多极化———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的模式建立。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指的是企业建立两条或者更多的分销渠道来获取更多消费者市场信息,而传统的生产者只通过一条渠道来销售产品,营销渠道属于单极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日趋完善,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一些企业采取了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这样对生产者来说,提高了市场覆盖率,降低了渠道成本,同时也能够获取更大的利润价值,何乐而不为?
(3)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的新选择———中间商为主导的渠道模式构建。垂直型渠道和多极型渠道的建设,都是以生产者为主导的营销渠道,这就需要企业有较强实力和完善的管理水平、雄厚的资金以及高质量的产品系列,才能保证渠道营销正常运转。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较单一,资金基础薄弱,对于渠道经营资金成本占用比重大的产品无法有效、较好地营销,如果企业把营销渠道的主导地位转移给中间商,产品营销的主要任务交给实力较强、信誉度较高的中间商代理负责,可以通过其实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也可以将重心转移到产品的质量和新技术的研发上来,将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从而使企业从自身提高经济实力。这样,生产商和中间商就可以分工合作,各行其责,达到双赢的效果。
(4)营销渠道的革命———电子商务的兴起。虽然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受物流配送系统及安全保障体系等因素的制约,但是企业已经在最大限度缩短新产品的由销售到形成现金流的时间,减少了各个组织层次的运作,同时全方位通过信息传递产品本身及售后服务内容等,便捷、有效地完成商品的营销过程。
总之,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营销渠道构建处于一个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好其可操作性,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受到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要在宏观上进行整体规划,使其建设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
徐树·企业营销渠道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2)。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提高本科毕业生数学教育论文质量,首先在激发学生数学教育科研动机的基础上,发展数学教育的科研意识。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数学教育方向的论文范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文题目:浅谈韦达定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找到适合学生,适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语文作业,这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就针对中学语文作业做一定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语文作业;质量;语文教学
作为语文教学,作业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当今的语文作业现状有三点值得深思:一是量上不适当,二是质上比较低。三是评价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结果不只是费时耗力,更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对作业量和作业时间都没有合适的把握,总认为做作业的量大,时间长,就能取得好成绩,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无任何关系。魏书生老师的“定量作业”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所谓定量作业就是字数确定,内容不限。每天每人必须写够500字,这500字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试想,一名学生每年写18万字的语文作业,而且每天作业又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认真去写的,那他的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怎能提高的不快呢。
而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学生们的自觉意识,我们许多广大的一线老师也曾经或者正在实行类似于“定量作业”的措施,但是为什么收到的教学效果不是很令人乐观呢,我们写了18万字甚至是不只是18万字的语文作业,为什么语文能力提高不快呢,原因很多,除了有些学生自觉意识不强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之处在于作业的质量问题,也就是说老师必须学会布置作业,布置好作业,并且要有合理的、完善的语文作业评价制度。国内学者蒋嘉辛、潘本元1986年利用实验证明,对学生作业采用轮流面批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采用面批和鼓励结合的措施,则效果更好。总之要给语文作业一个准确的定位。美国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定位就十分的科学合理,主要定位诸如提供练习机会,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好课堂准备,方便随后的教与学;参与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个性;改善亲子关系;引导家、校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同伴互动;执行有关政策;树立学校形象;纠正问题学生等十个方面
基于此,我们必须要用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去认识语文作业,依据大语文的理念确定语文作业的设计。笔者认为,大语文理念下的作业应该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系统性与整体性,这是从时间和年级层次上讲的,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连贯性,哪个阶段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语文作业的设计必须以此为依据,所以语文作业也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低年级阶段的学习是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做准备和铺垫的,年级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教师应该意识到你不只是在教这一个单独年级的学生,要明白你教的这个年级是处在语文的整体
从内容上讲,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课内和课外,即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的关系,课堂作业是家庭作业的基础,家庭作业是课堂作业的延伸,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般来讲,课堂上的语文作业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性的语文常识,而在课堂之外就做一些延伸性、拓展性的作业。语文教师必须把这两者做一个科学的划分,那些内容需要通过课堂训练观察学生思维过程来及时引导学生,哪些内容需要学生回家自主独立完成,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二是阅读与写作,高中语文的根本任务就是阅读与写作,因此,语文作业的布置也要着重于这两个方面。对于阅读而言,朗读背诵性的作业,可以是每天都要留的,现在好多教师也是这样做的,并且还要求家长参与到其中,这是与国外所流行的交互式作业相一致的。学生读给、背给家长听,最后由家长给出书面评价。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家庭、生活参与其中的家庭作业。读与写是语文这一学科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人文、合理的语文作业应该是边读边写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三是阶段目标和总目标,语文教师要为语文作业做好计划,学年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注意规律性。例如写作方面的作业,可以这样布置,每日一篇随笔,并且提倡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每周写好周记,月计划可以灵活安排,例如九月份的时候写一下教师节,十月份的时布置题为“祖国母亲的生日”的作文,十二月份可以写写圣诞节,而接下来的作业就可以为期中考试做一些应试的写作准备。
从特点上讲,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性、实践性 、趣味性与个性化。
一是层次性,从易到难,因人而异,即选择性。语文作业“一刀切”的方法不符合学生存在差异的情(下转第136页)(上接第134页)况,会造成“吃不了”或者“吃不饱”的问题,因此作业的设计必须多层次。老师可以设计两套作业,一套是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计的基础性,简单些的作业,一套是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的复杂点、动脑的作业。
二是实践性,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学习《清澈的湖水》,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了解学校周围或家乡河流的水质情况,走访农民,了解近几年来水质的变化及原因,写成调查报告。这对学习这篇课文时有很大帮助的。
三是趣味性,“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兴趣”。在学习《茶馆》之类的话剧时,可以布置分角色表演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人物特征,更好的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
四是个性化。这里的个性化就是说,语文作业不是刻板老套的抄抄写写,而应该是开放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以多姿多彩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们的各种能力。
我们许多语文教育名师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和研究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如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作业的主旋律,又如钱梦龙四种类型的作业,以记诵或者积累为主、以消化知识为主、以应用知识为主和评价性作业。在新课程的旗帜下,语文作业更应丰富多彩,走向多样化。如果要语文语文素养,那么生活就是素养;如果要语文成绩,那么动眼、动手、动口就是成绩。语文作业,更应该姓“语”,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的茧,提高效率,方法归根究底在于:少做题,重生活,多实践。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形势下青年记者新闻采写方向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新闻采写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新媒体热潮的火爆来袭。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新闻采写工作者对各种技能融会贯通,既要有对某一领域的透彻了解,又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进行采写,即需要拥有点面结合的跨越性思维和一专多能的实战技能。另一方面是互联网的迅速崛起,这就要求青年记者培养受众意识和政治敏感度,以此来满足不同读者群的喜好,同时还应增强新闻的可信度与时效性
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采写人员并不难,但如果想做到优秀确实不易。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广、内容更新快,那么文章如何才能在众多新闻稿件中脱颖而出就成为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笔者接下来将要解答的问题。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写作方法已经落入俗套,社会主义提倡创新型人才,因而“旧瓶装新酒”的新闻采写原则也应变换新的套路。
(一)新闻采写教育现状。目前,新闻采写主要包含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专业,分为本科和硕士两个层次。教育家研究表明,国家把普通本科的新闻采写人员作为重点来培养,把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新闻采写人员作为难点来培养,把重点院校新闻采写人员作为潜力股来培养。另外从数量上看,普通本科的人数最多,所以更应加大力度来充分挖掘这个群体的潜能,着力将其培养成为专才、精英。
的快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材也应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以此来填补新领域出现的空白。从数量上看,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新闻采写教材数量仅为5本,而在改革开放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教材编写进入高峰期,而且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为我国新闻采写的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人无完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材也一样,总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瑕疵,因而会引入外国的教材加以对比、借鉴。从内容上看,新闻采写教材多数是为了专门培养某一领域的人才,内容比较细化、方向比较单一,培养的是“专才”,比如把教材细化到报刊记者方向、广电记者方向等。
(三)新闻采写教学现状。随着就业难这个问题的出现,新闻采写领域的专业人士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在几十万编辑记者奔向新闻岗位的时候,工作在挑人,如果知识面不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不接触广播电视新闻的采写,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报纸新闻采写不懂,那么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择业时优势就会大打折扣。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会出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节的现象,如缺少摄影课程操练、缺少采访经验等。这些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和企业对接时,难以转换角色,以致开始时无法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所以学校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多组织学生参加实战、演练活动。
时期下,新闻采写对新闻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媒介接触的主要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所以要求从业者具备极强的形象化思维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各行各业的新闻多如牛毛,而且杂乱无章,读者根本没有时间去甄别好坏,所以会在几秒钟之内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读下去,这就要求新闻采写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眼球,无论声音、图片,亦或是标题、视频。因而在采写新闻时要眼光独到、特色鲜明,用深厚的专业素养征服读者与观众。当然,除了形象性思维,还应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如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的画面应该用特写的形式表现,某处经典的台词应该用直接引语或同期声表现,而一些抽象的事物只能用文字去表达。只有善于综合各种感官来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才能使新闻采写工作顺利的进行,同时使报道更立体、真实,也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二)培养跨媒介的传播技能。新媒介领域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四大符号系统,各个系统对从业者要求不一,但主要分为文字处理技能,摄影技能,图像处理和音频、视频编辑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以采写课程为核心,有所侧重的加以训练。首先训练文字语言和视听语言能力,接着消化采写原理技巧,之后训练深度报道、电视纪录片等体裁的编写技能,最后训练某一方面的专业新闻的采写能力。基本功完成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方向,进行强化训练,确保学生在掌握多种专业技能基础之上获得充分发展。
(三)培养搜索信息与新闻写作能力。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信息传播速度倍增,海量信息瞬时就会出现在眼前,电脑、电话、电视等设备随时随地能满足人们好奇心与求知欲。无论你想了解哪方面的消息,百度一下,立刻知晓,这给新闻采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生活在信息庞杂的时代,必须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具备甄别信息优劣的能力,以免浪费宝贵时间,耽误正事。新的形势下对新闻采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是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一专多能是培训的重点参照,只有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并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工作中顺风顺水,也才能来者不拒、完全胜任工作。
总而言之,当下新闻采写工作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还是基本功不牢、理论脱离实际、缺乏训练、缺少经验。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不能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地一味空想,而应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学透理论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实战训练,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在未来工作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管理会计本质上仍属于会计范畴,管理会计的内涵及其专业职能决定了其职能作用具有边界限制而并非无限。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管理会计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管理会计是从企业自身管理需求出发,满足企业管理者分析管理业绩、进行企业行为决策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对于优化内部会计报告的执行,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探究有效的改进方式,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优化、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结合实际的企业管理经验,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结合问题探究的实际成果探讨优化我国管理会计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问题探究;对策探讨;企业管理
管理会计主要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资料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率以及科学化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根据管理会计的需要,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融入了企业管理、数理统计等基本内容,进而通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会计理论。但是现阶段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进而相关的问题也不断地显现,因此现阶段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研究者应当积极地探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探讨有效的对策,以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再次优化发展,并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与工具。
1管理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文章在本节首先对管理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进而结合其实际的应用情况探究管理会计本身的不足,以为管理会计的优化探讨提供相关的切入点与参考,最终提升文章整体分析的有效性。
1.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对于管理会计的探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却还十分的短暂。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的情况。一方面,很多人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往往会偏重于单一财务会计的探讨,进而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很难形成有效的认知与独立的体系;另一方面,部分的探究又过分地重视其管理职能,对于基本的财务管理以及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忽略,进而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并没有获得完整的推进,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这一方面来讲,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并需要结合更多学科的支撑来保障其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1.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定位并没有被明确,管理会计独立发展缓慢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分支学科,其实际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科学管理的需求,管理会计的实际开展也是建立在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的,因此很多时候,学者对于管理会计的探究都会借鉴财务会计的探究成果,这一部分探究工作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很多研究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管理会计大多时候被认定为是财务会计的一种简单转换或者变形,这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独立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1.3理论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到位,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与促进不明显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现阶段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管理会计认识的不到位以及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界定的不明确,很多时候管理会计的应用也与财务会计混为一谈。因此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的对接并没有完整的形成,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实际的运行结果也没有很好的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进行验证和促进。这一方面造成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理论体系的优化以及应用性增强的困难。
2以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优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管理会计理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学科界定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到位等问题,进而为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文章在本节以之前的分析为基础,探究优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基本对策。
2.1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的界定,明确其分支学科的地位
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学者首先应当对其学科的地位进行明确的界定。管理会计属于会计学的分支学科,其具备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显著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界定仍然存比较模糊。因此现阶段管理会计理论探究与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不仅要对管理会计本身的探究,更应该以会计学科为着眼点,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界定,进而明确其分支学科的地位。
2.2加强数理统计等学科对管理会计的支撑,强化理论发展的科学性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建立在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但是就其实际的作用来看,管理会计涉及对财务信息以及相关资料的加工、整理和报告的工作,对于财务资料的整理以及客观的分析是管理会计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根本。所以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会计处理技巧外,数理统计的知识、数学分析的方法也应当作为学科的重要工具进行有效的探究与补充。因此在研究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优化的过程中,学者应当将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并结合管理会计的本身寻找最佳的切合点,以保障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实际应用性的强化。
2.3加强对企业的运营的调研,以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推动理论的发展
理论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实际应用的检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了长时间的运用。虽然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管理会计工作在企业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的开展起来,但是企业实际的运行情况和运行资料对于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因此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与优化的过程中,相关学者还应当加强对企业管理的探究,并客观记录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而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行的不足点来进一步探究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和着重点,以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发展,以实践推动理论的优化,最终保障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的重要学科获得进一步的优化发展。
3结论
管理会计的有效发展对于企业内部决策者分析企业运营状况,做出科学决策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通过文章的分析,文章发现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不完善,对于管理会计的探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学科与财务会计的定位并没有被明确,管理会计独立发展缓慢;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到位,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与促进不明显等问题,进而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应当积极地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的界定,明确其分支学科的地位;并通过数理统计等学科的补充应用,强化理论发展的科学性;同时相关的研究者应当再次加强对企业的运营的调研,以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推动理论的发展,进而实现管理会计理论的再次优化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德,姜鹏.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3):123-126.
[2]陆晓红,郑超,耿云罗,等.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管理观察,2015(6):137-138.
[3]赖泳杏.“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市场,2013(1).
[4]杨仁稀,张建玲.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5(15)
摘要:进入到医改的新时期,公立医院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可以使公立医院的现有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对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意义、问题和对策展开了探讨,希望推行医院管理会计,促进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管理会计;公立医院管理;应用
引言
管理会计是传统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作用是通过财务会计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管理会计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应用,并且成为了不少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医疗改革的大趋势下,公立医院也有必要在经营管理中对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展开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一、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意义
(一)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实现高效、低耗和优质的改革。而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财务部门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管理会计,可以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完成对各种内部会计信息的有效分析,从而为实现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途径。比如,应用管理会计可以对财务会计提供的历史成本和业务量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特定数学模型反映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联系,继而为公立医院预测经营成本和完成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二)改进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
想要加强公立医院的管理,还要完成对医院经营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应用管理会计,则可以完成对医院各科室的业务情况的汇总分析和考核,并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医疗安全质量和医德医风等为考核指标完成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有效分工管理,从而实现对医院整个经营过程的跟踪控制。此外,利用管理会计还能够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系统的建立,从而实现对医院经营活动的全面业绩考评[1]。而通过将医院经营的实际数据与经营目标相比较,则可以实现对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改进。
(三)促进医院综合效益提升
不同于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医院内部管理的评价。所以,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在财务会计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完成对医院经济效益的有关经济指标衡量和核算。而通过分析医疗成本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等各项收益指标,则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准确判断医院的收益情况[2]。此外,公立医院还可以利用管理会计对医院的盈亏情况展开定量分析,从而在实现对医院经营成本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公立医院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没能得到重视
就目前来看,管理会计并没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重视。从经营理念上来看,一些公立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的经营属于公益事业,不需要以盈利为经营目的,所以也没有给予医院的内部管理问题足够的重视。另外,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一样,财务部门在公立医院地位不高,财务工作不受重视,较少参与医院的战略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的方法难以得到实施,同时管理会计的效果也无法得到发挥,从而导致医院的管理会计人员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想要使管理会计工作得到规范化的发展,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但就目前来看,公立医院还没能建立健全管理会计规章制度,以至于管理会计的工作基本上是由财务核算的人员兼任,继而导致管理会计的工作无法得到真正落实[3]。与此同时,医院的财务管理会计基本上只是对日常财务资料的处理进行事后记账,无法较好的完成对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分析,以至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仍然处在“参与管理”的地位,无法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而在大多数医院停留在重视财务核算,会计只是账房先生角色的背景下,管理会计基本无法实现对医院运行成本的有效分析和评估,继而无法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管理作用。
(三)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水平低
所谓管理会计,即是业务融入会计,会计支持决策。所以,需要有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开展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以便真正利用医院的会计信息实现对医院的运营管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大多数会计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财务核算方面,认为算账、报账和记账才是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对财务分析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受到内部控制和业务能力的影响,多数财务会计人员还在使用单一的核算系统或报表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至于无法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并且也无法得到精确的财务核算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常常会出现会计失真的问题,从而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损失[4]。因此,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决定管理会计的工作开展效果,而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也将直接阻碍公立医院的发展。
三、完善公立医院管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对策
(一)转变财务管理思想
在医疗改革不断推进的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思想,将管理会计当做是实现医院高效运营管理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医院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从而督促医院的财务人员参与到医院的运营管理活动中。另一方面,医院需要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更适合的工具,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完成财务核算的大部分工作,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从事财务分析工作。再者,医院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而管理会计的负责人不仅要制定实际的管理会计方法,还要对财务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客观的指导[5]。此外,对于财务人员来讲,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思想的转变,以便通过实现对医院财务的全面预算管理为管理人员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从根本上来讲,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同时也是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信息来源,需要服从管理会计提出的战略决策。所以,公立医院需要建立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便利用新的会计管理理念实现对财务工作的改革。而利用该种模式,可以加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成本会计完成对医院整个经营的过程的监督和反映,并完成对会计主体的所有会计要素信息的汇总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从多个层次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以便通过分析多方面的会计信息来完成对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预测和规划[6]。而通过在医院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实施战略决策,则可以使医院的组织执行效率得到提高。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水平
为了更好的开展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单位会计人员的培养,以便使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得到提高。一方面,在人员招聘阶段,医院需要严格审查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以确保应聘的会计人员具有足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医院需要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讲授专业经验和技能,以便使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而在日常生活中,医院也要督促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以便使会计人员不仅熟练掌握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7]。再者,公立医院需要加强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培训,并使会计人员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内容,从而使会计人员为医院的管理作出更多的贡献。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有效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以便达成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目的。而出于这种考虑,公立医院需要转变目前的财务管理思想,并加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以便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公立医院也需要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而通过提高自身管理会计水平使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欣.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的探索与实践——来自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的案例[J].会计之友,2015,14:28-32.
[2]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5,06:92-94.
[3]苏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推行管理会计的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5,06:49-50.
[4]张丽明.关于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8:186-187.
[5]曹根水.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299.
[6]窦念娟.管理会计在现代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时代金融,2015,21:254.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领域的电气信息领域学科。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从电气工程管理、电网调度等方面分析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同时从添加智能技术、向高频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使该技术更为完善,提高其普及度。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实际引用;未来发展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目前的工业生产当中运用较为频繁,对原有电气工程也产生了不小影响。由于上述原因,我国需更关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也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
一、电气工程机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电气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电气自动化技术更为完善,相比传统自动化技术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进,基本已经成型。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当中,大部分企业往往是利用温度、液体位置与测量压力的仪表对电气工程进行观察,并根据所得结果对其进行管理。上述管理方式较为传统,且管理效率难以提升,逐渐无法满足企业工业生产的需求,从而被科技化信息设备替代。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企业都选用高科技电气自动化设备作为工业生产所用设备。含有高科技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不仅能够在短期时间内统计并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也能够准确测量该阶段设备的流量值、压力值以及温度值,并对上述数据进行采集,从而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同时也缩减了工业生产所需要的人力以及物力,大幅缩减工作人员工作量,也减少了企业对生产的投资量。故而,从总体而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确实提高了企业工业生产的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难免会出现老化或是磨损等一系列问题,若企业置之不理或是不能及时发现,则设备有可能发生故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生产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所以电气系统在运行时,施工人员应选择正确合理的监测方式进行监测。自动化技术可对电气工程生产系统形成有效监测,通过分析以及分辨渗漏汽油的味道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以便检修人员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
(二)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也基本确定,即把网络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传统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对电气设备的检测以及保护都需依赖继电器的运行。然而该种形式的保护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且测量所得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现今,自动化技术可以借助电网实现调度,实施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监测以及管理工作。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的应用已经极为普遍,互联网技术本身也较为成熟。所以,电网调度能够令相关部门通过互联网以达到连同通信方面以及调度方面的目的。故而,企业需建立一套庞大的网络系统,以便与对工作信息的管理,不仅帮助企业完成了对电气设备的即时监控,同时也实现了数字化信息服务。
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是大部分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也不例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符合时代需求,也顺应了电气设备发展潮流。企业对如今电气设备的要求都为智能化以及集成化,而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空间,有效提高了自动化技术的即时性。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便是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电气产品设计工作。传统电气产品设计工作中,制作人员需先制成样品进行实验,然后再确定设计。但样品设计难免会出现纰漏,一旦发现问题,样品便失去作用。上述产品设计方式,可能会形成大量样品浪费,从而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而智能化技术则可以在计算机中完成样品成型以及实验等工作,设计人员在计算机当中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样品的缺陷并及时进行调整,各项调整完毕之后再生产样品,投入实际实验,从而大幅降低了电气工程产品设计的投资成本。
(二)由低频向高频发展
电气设备正在不断发展,带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也相应增加。随着工业发展的逐渐复杂化,各企业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传统电气工程所用的设备频率固定,较为单一,而且以低频率为主。但这些设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工业生产需要。如今人们对设备的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设备含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同时还要求其具有环保性。故而,电气设备发展也由低频率逐渐向高频率发展。这一发展趋势的目的是为了令我国工业不论在何种工作环境之下,都能良好的运转,避免由于工业负荷量过大,而出现故障或是运行不流畅的现象。
三、结束语
就工业发展的现状而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在工业生产当中的运用也颇为频繁,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生产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良好,人们应当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以及开发,以促进我国工业化生产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103+42.
[2]张燕.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7:199.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在工业行业中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果,其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在我国获得广泛的使用。所谓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就是说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工业自动化,也就是工业现代化。然而,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分别从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重要性、我国在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意义、以及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对策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帮助我国的工业行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紧随世界科技的步伐。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
现在我国在科技和经济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是经济社会的第二大产业,在经济社会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其中极具影响力的就是电气工程,可谓是工业的发展与电气工程的发展不可分割。就目前我国电气工程行业来分析,行业前景并不是一片大好,所以本文提出加强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即电气工程智能化。在电气工程的发展中利用自动化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还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各种损失。所以,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不二选择。本文探讨如何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施,以求提高我国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实现电气自动化,工业现代化。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重要性
(一)电气自动化。
1.发展根源与前景。电气工程是工业工程发展的基础,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具影响力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广的范围领域应用,而且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独立性也越来越强。追根溯源,电气工程的发展最先始于电磁学,他最初是建立在电磁学理论基础上的,之后经过新技术革命,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成熟,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据分析,电气工程现在已经在商业领域进行了发展,为促进商业交流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施应用,会产生相当大的有利影响。
2.设计理念。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现代科技的需要,在设计时尽量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的要求,制造美观、使用方便,保障使用安全性,为工业的发展带来方便。
3.应用范围。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小到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大到航天方面的研发,都有所涉及。
(1)建筑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高端智能化建筑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而高端智能化建筑也有着它的弊端,即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受到雷击,这就需要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解决问题了———将建筑物设计成多层防止雷击的笼型系统,能够有效避免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在建筑领域,这只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一个小例子,另外还有通信光纤的终端、监控设备的建立等,由此说明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
(2)小型集成电气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小型集成产品上也是应用广泛,例如电视、冰箱、空调等等,主要是应用在温控和湿控上面。
(二)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气工程是保障工业发展正常运行的基础,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想要与时俱进,必须紧随潮流,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创新,如在电气工程方面要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目前情况分析,自动化技术正在以蓬勃发展的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能量综合平衡、快速反应、临界稳定工艺等方面也是随处可见自动化技术的影子,工业范围的进一步推广,对自动化技术又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因此,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
二、我国在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数据安全隐患。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秘性已经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由于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并且错综复杂,所以在数据传输上对自动化技术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和要求,这就要求对自动化技术不断进行改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秘性。
(二)主观操纵影响。
技术人员是自动化技术开发和使用的主要要素,也就是主观因素。但由于人各有别,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掌握深浅不一,最终会导致自动化技术不能很好地发挥价值,这也使该技术提高了成本,给自动化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效率有待提高。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效率是人们最看重的一大标准,没有效率的技术是没有应用市场的,这就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许多企业当中,由于技术掌握不一,差距较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就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要更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为各企业和商家带来的不便。
三、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对策方法
(一)实现数据安全隐秘传输。
建立相关系统进行数据保密设置,加强各项工作程序的系统保障,例如建立防护墙来保护系统信息,从而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秘性。
(二)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对外开放状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对外连接,不断学习和积累,有利于数据的有效传播和实时交换,也有利于资源信息的共享,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动化。
(三)企业平台统一化。
由于许多企业对自动化技术的掌握深浅不一,导致了技术应用不一致,经济成本提高了很多,以及一些其他不利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实现企业平台的统一化,即各企业建立相同配置的硬件、软件及计算机网络设施,从而降低经济成本,更加有利于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
(四)不断创新和改造。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更是如此,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进行研发和探究,才能更牢固地掌握自动化技术,更好地获得发展。在创新过程中,要切记贯彻节能环保理念,利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改造,实现自动化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五)实现全方位自动化。
自动化要全面发展,并不只是单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例如发电厂、变电站、电气工程状态维修等等。
【参考文献】
[1]闫书畅.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7:96
[2]徐滤非,胡学芝,吴鸿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1:57~60,64
[3]周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89~90
[4]闫海东,程世伟.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69
[5]胡克强.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40~42
[6]纪飞,国占一.浅析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的现况及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67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翻译是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以期优化该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服务。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
1引言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然而,目前该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科化、缺乏职业针对性、师资学科型”的问题。(江晗,2010)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
2课程定位
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容易走入定位不清的误区。有的学者提出“现有高职、高专已经成立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最好主要以证书培训为主要目标”(穆雷,2008);有的院校干脆将课程目标单纯定位为通过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获取证书。但是,通过走访我院用人企业得知,外语等级证书和翻译证书都不是企业所看重的指标或用人条件,真正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才为用人单位所器重。因此,不适合将考取翻译证书作为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但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及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所需。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较差,特别是双语转换能力较弱,即使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翻译课程学习,也难以胜任高端的会议交替传译,更不用说同声传译,只适合进行初级的口、笔译工作;另一方面,就我院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没有专门从事翻译行业的专职译员,所以不能照搬培养专职译员的外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该按实际情况来做出切实的课程定位,以指导该课程的开展,培养毕业生工作所需的相应翻译能力。通过对我院应用外语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统计及个别访谈得知,我系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小微涉外跨境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设置专职翻译岗位。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跨境电商岗位操作员、跨境电商岗位推广及运营专员,从事销售、采购、跟单、商务策划、接待、客服等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的翻译活动主要包括涉外商务谈判、商务营销、接待应酬、国际会展、公司及产品介绍、日常文书和邮件处理等。这些工作任务的性质,突出了高职翻译的交际功能,决定了高职学生需要的翻译是一种初级实用型商务翻译;毕业生身兼数职,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在涉外场合兼顾翻译的角色,也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复合型译员”。(姚嘉五,2012)根据这两点,我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定位为中英双向初级商务文本笔译和一般商务情景的涉外陪同口译,课程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小微涉外企业与翻译有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教材改革
高校的传统翻译教材编排,一般沿用两条主线,一为“专题型”,关注的重点是不同专题的内容及表达;二为“技能型”,关注的重点是技巧训练。“专题型”教材包含的某些专题,如政治外交演讲、政府会议、时事、科技、体育方面的材料,或难度偏高或与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岗位关联较小,不适合用于高职的翻译教学;“技能型”教材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要求过高,往往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畏难情绪。以上两种教材,都不太符合高职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回顾笔者所使用过的翻译教材,存在纰漏、拼写或语法错误等,部分内容要么过于陈旧,要么缺乏与区域经济相符合的素材,而且缺少音频或视频,也没有配套的教师用书,口译对话练习并不是英汉穿插而是全英或全中文,并不适合用来做翻译练习。基于以上现状,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在难度上,要贴近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重信息传递、淡化翻译技巧”(曾昭涛,2009)。传统的翻译教材对翻译史、翻译理论和技巧有较为详尽的阐述,但这往往对注重实用和实践操作的高职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该淡化,转而关注高职翻译的核心交际功能,即“信息传递”,不苛求翻译技巧的处理。其次,在内容上,应该对接职场,摒弃政府报告、外交辞令、大型会议翻译的题材,选取与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相吻合的口、笔译素材,体现当地区域经济特点,融入当地特色行业元素。以东莞为例,作为广东三大展览基地之一,该城市每年举办各种展会30多个,因此将会展口译纳入高职翻译教材很有必要。东莞还有明显的特色经济,已形成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支柱产业,所以翻译内容也要考虑选取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文本,以体现翻译教材的行业性。再次,在章节编排上,不宜把主题安排得过于广泛,应遵循典型翻译工作任务流程,把翻译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这样既符合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内涵,又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教材改革的重担落在高职院校一线任课教师身上,教师可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再扩展补充与区域经济、特色行业相关的内容,也可重新编写出符合学生学情又满足就业需求的教材。教材的改革需要教师积极到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实践,了解实际翻译情境需要,收集具体岗位工作可能接触到的语言素材,编写真正实用的课本,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高职翻译课的老师多为科班出身,上课容易落入本科翻译教学的俗套,即采取老师讲授、学生练习、老师点评的方式,课程模式比较僵化,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构建中来,同时脱离了真实的商务翻译情景,学生学习兴趣低,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和人才培养目标,商务翻译课程应以典型翻译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环节,真正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例如,以会展陪同翻译这一模块为例,可安排以下仿真商务活动流程: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与外宾初次接触——参观家具厂、了解产品——商务合作洽谈——合同签订——庆功宴会——机场送行。实践教学中可穿插项目化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法等,各种方法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灵活多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理论教学”转为“实践教学”,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真正凸显高职教育特色。此外,还应加强语音室和口译实训室的建设,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做到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氛围,让翻译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贴近岗位。
5结语
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既需要能担当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更需要能胜任企业基层工作、懂商务又懂英语翻译的人才。高职英语专业的商务翻译课应该走出自己的特点,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翻译教学改革,采用切实的定位、合适的教材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优化翻译教学,培养出优秀的高职高专实用性、复合型翻译人才,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江晗.高职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3.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23.
[3]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3.
[4]姚嘉五.工具-公文-公式:高职应用翻译专业的定位[J].中国科技翻译,2012(3):55.
[5]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2009(1):50.
一、中西方文化在英语翻译方面的差异性
宗教文化也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会因信仰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中国的宗教门派众多,但是主要的可以分为道家、佛家和儒家这三个主要的流派。不同的教派具有不同的教义,如中国道家主张人和神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佛教则主张佛祖则是至高无上的神,其法力无边,这也可以从我国古代语言中明显看出。汉语中有“天命不可违”、“借花献佛”和“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的语言表达。而西方则主要以__为主,他们只承认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其无所不能,这在西方语言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iswhereHewas”(上帝无所不在)和“Heavenisaboveall”(上帝高于一切)等。因此,为了达到翻译忠实原意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二、提高高校英语翻译质量的策略
(一)导入异国文化
中西翻译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认识度和理解度,教师需要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导入到量的异国文化。通过将英语翻译与文化学习二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英语翻译的水平。但是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在导入异国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此外,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外,还需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习俗的来源。例如,英语中有“raincatsanddogs”的习语,这句话用汉语可以表述为“倾盆大雨”,但是如果按照直白的翻译就会理解为“下猫跟狗”,这样就明显偏离了翻译的本意。这句习语主要来源于北欧的神话传说,传说猫跟狗对于风和雨等天气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又如“asstrongasahorse”(壮如牛),但是如果单纯的按照意思来理解则成了“壮如马”了等。如果学生对于这个文化背景不了解,则会出现上述可笑的误译现象。
(二)介绍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
英语结构区别于汉语结构,其重视主题句和主体结构的构成以及句子结构连接过渡词的作用,并且侧重用介词和连词来表示句子和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则很少用或几乎不用。另外,英语表述中特别忌讳重复,如果出现重复的问题,通常用省略、替换或代词的形式来加以表示,但是我们汉语中常用重复来表示强调。
(三)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
在学生掌握了上述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如何通过删减或增加词语来使语句变得更加通顺。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词类转换、增删词语以及拆分语句等手段。首先,词类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其主要是将那些由动词转化来的名词或具有动作意义类型的名词后接of的形式按照汉语中动宾短语来进行翻译即可。其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结构表述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增加或删减词汇才能够使意思更加忠实原文的含义。总之,中西文化差异性对于英语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学生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并要在基础上教授给学生英语翻译的一些技巧,从而达到提高高校翻译教学质量的目的。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一切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应当严格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务方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提到未来十年最急需的是税务人才,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在学生税务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出发,依托唐山学院教研基金项目,对税务会计教学困境形成原因进行剖析,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方法的斟酌、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育、校外实训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优化
税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且近年来税制改革频繁,税法更新变化很快,如何在税法政策变化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培养出具有较高税务实践能力的学生,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目前高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税务会计课程的特点
1.交叉学科性
税务会计是一门交叉学科,一门融合税收法规制度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特殊的专业会计,可以说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该课程主要研究企业税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其中税款的计算和缴纳要遵循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处理要遵循会计学的理论、方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2.所涉及会计制度、税法政策更新变化快
基于税务会计交叉学科的特点,该课程既依赖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又以税法政策为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税法政策更新变化快,直接导致了税务会计课程必须不断更新的特点。自1992年国家第一次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到2006年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2011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再到2015年增加三项具体准则以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的相继出台,国家会计制度在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经历了数次修订,较之最初的会计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现行税制基本框架和内容主要形成于1994年,近20多年来,又作了多次调整,各税种几乎都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甚至有些税种变化非常大。尤其是21世纪以来,税制改革步伐加快,2009年1月1日,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和税率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2012年开始进行“营改增”试点。国家会计制度的变化和税法政策的不断改革,对税务会计课程内容也提出了不断更新的要求。
3.实践操作性强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在会计制度和税制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急需熟悉最新会计制度和税法政策,并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纳税业务的税务人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税务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税款计算能力、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能力、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能力以及纳税筹划能力。因此,税务会计课程应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优化实践教学,以满足用人单位对税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致使实训教学的组织可操作性不强
税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但目前税务会计的实训教学却成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际操作的时间少。按照教学计划,税务会计只有56课时,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税收基本法规、税款计算、涉税业务会计处理、纳税申报以及税务筹划等内容。由于学生前期没有学过税法课程,导致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讲授基本法规和计算,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被挤压。二是专门供学生进行税务会计实训操作的实训教材质量不高。由于税法政策变化、更新很快,正式出版的实训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政策法规的变化,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由于新旧政策的不同而盲目、随意使用。三是税务会计的实训软件少。由于税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比,在课时以及已有的基础设备条件上相对落后,缺少电子报税、税务管理等实训软件,教学与课内实践还未能有机融为一体,导致学生税法理论掌握不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差、实践训练不够全面,无法适应工作要求。
2.实践教学还仅停留在校内,未能实现与企业零接触
校内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外实践更是难以保证。目前各大高校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来学校讲座,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但是由于企业涉税信息的保密性,学生更多的是参观企业的生产车间以及简单的生产流程,校外专家讲座内容也仅是某一方面的介绍,根本接触不到企业的涉税业务,更谈不上纳税申报工作了。
3.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很难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作为一门实务性和学科交叉性都很强的课程,税务会计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税收会计、经济、管理等知识功底,更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从事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很多青年教师,大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经历的是“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学校”这一单纯的成长历程,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社会实践的要求。
4.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完善
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目前,税务会计课程考试一般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根据学生笔答情况,教师给出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的作业、出勤情况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最后由教师综合给出学期总成绩。传统的考核方式基本停留在“一考定终身”的层面,并没有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即使增加对实践的考核,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真正将实践教学比例与最后成绩比例合理分配。
三、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优化措施
1.开发适用且有可操作性的课内实训教学讲义
由于实训教材的出版与学生的使用必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税法政策变化很快,导致学生使用的教材部分内容可能与实际不符,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考虑讲义更新灵活的特点,在本校税务会计课程组的努力下,编写了适用于本校学生的课内实训教学讲义。在编写上尽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内容的选择上,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会计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编写。在投入使用前,根据现行政策进行及时更新,保证学生使用的是最新的实训教材。
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校企双赢的前提下,与校外咨询服务公司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项目使学生真正介入企业会计工作,在实践中真切感知会计工作,真正实现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会计实践工作的零距离对接。企业主要负责提供会计工作任务(中小企业的代理记账业务)和财务核算软件等;学校提供办公场所,配备主要办公设备,学生手工记账耗材等。企业负责实验室的业务经营管理,对工作质量进行稽核、把关;学校负责向实验室输送实训员工,并配备指导教师参与对实训员工的工作指导和管理。由于校企共建实验室容纳学生有限,在日常的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学校购置了河北省交大龙山、河北航天金穗等报税和发票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软件升级,以保证教学需要。
3.网上实践教学栏目的开设
财税政策更新很快,由于税务会计课程只在某一学期开设,在开设课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最新政策的变化,但是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很难主动、随时关注到税法的变化,导致学生毕业后实践中所应用的税法政策和课堂教学时有出入,从而不能更好的适应税务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方便学生结课后仍然可以系统的学习税法政策,税务会计课程组全体老师利用互联网开设了网上税法实践教学栏目。
4.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税务会计任课教师的实践经验,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通过教师“走出去”的“双师型”措施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专业素质,鼓励教师到企业或者税务部门进行学习和实习。第二,通过把企业、税务师事务所的税法专家“引进来”的方式,指导涉税业务处理、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三,组织教师参加软件公司及各大出版社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第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校企双赢的前提下,代理真实企业记账工作,使教师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涉税业务处理、报表编制、纳税申报等实践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
5.优化税务会计考核方式,采取合作性学习的方式,加大税务会计实践考核比例
为了改变传统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特申请了学校考核方式改革,增加了实践课程的考核比重,改革后,仅税务会计实践课程就占到了总成绩的30%。考核内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其他税种的税款计算、涉税业务处理、纳税申报等工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采取小组分工、共同完成涉税工作的合作性学习方式,通过团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财税制度改革,促使企业更加需要具有较高税务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税务会计实践教学要不断优化,建立合理有效的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高素质的税务人才。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一、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
(一)税务会计原则
当前我国政府为了有效筹集财政收入,通过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的合法性规定。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并没有对税务会计的原则进行直接规定,而是通过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从宏观上对税务会计的基本遵从原则进行规定。当前我国税法中有关税务会计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客观性原则、总体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质上是要求税务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税务会计核算过程中保证客观公正,切不可偏离财务事实,以最终实现财务信息的中立性。因此在进行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时,需要以税法作为出发点,以企业财务现实作为操作对象进行有效核算。总体性原则实质上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体系的建立时需要考虑各税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需要从宏观角度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税法方面调整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税务会计活动的完整性和总括性。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除了遵守会计规范、利用财务会计原则外,需要将遵守税法放到很高的高度。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合乎税法要求,才能降低企业的纳税风险;只有灵活运用税法,才能寻找到财务会计筹划的空间,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二)财务会计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原则一般各国都通过了财务会计规范进行规定,因此具有很强的明确性和固定性。企业在从事财务会计活动中需要对资金运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客观性,维护企业相关投资人或者债权人、股东的合法权益。因此可见财务会计是企业运行的重要内容,只有进行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才能减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同时提高投融资决策的准确性。而财务会计原则作为企业从事会计活动的基本遵循原则,一般具有以下几点:及时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和实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就是企业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时必须保证时效性,对于会计凭证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必须在规定期间内完成,切不可拖延至下个期间。因为会计是动态的工作过程,其财务信息也是动态的,如果未能保证财务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必然造成企业正常业务难以开展。可靠性原则实质上类似于税务会计原则中的客观性原则,即要求财务会计信息是客观公正、可靠的。因此任何财务信息必须记载着相应的真实发生的财务活动,否则必然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难以向企业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的财务信息。实质性原则就是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时通过空壳公司或者其他形式进行财务信息核算的方式是尤为财务会计原则的,在日常财务信息核算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和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实质对等。
二、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一)成本计量原则的比较
一般来说,税务会计原则更多的强调历史成本,而企业的会计准则会更在意资产的价值变化。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应该按照其最初的成本,而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要以发生业务的实际成本来作为计价基础。当企业会计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发生冲突时,税法坚决支持历史成本原则,这充分体现了税法对于该原则的拥护。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情况是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弃用历史成本原则,税法对该原则的维护就体现为:如果企业当前资产违背了历史成本,税法会规定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来确认和反映相关资产的价值。税法如此强调历史成本原则的主要原因是,征税是一种国家法律行为,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来保证税款征收的合法性。而财务会计准则强调的是公允价值的理念,当一个企业的资产确认偏离历史成本原则时,可以用可收回金额等资产的公允价值来替代,以此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在财务会计中,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要能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凭借该会计报告来做出尽可能正确的投融资决策。与财务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截然相反,税务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更注重企业的收入确认、成本计量、费用扣除要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要存在合理的因果关系。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是注重对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要尽可能地使使用者有效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融资决策,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帮助。而税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是注重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要能准确核算其收入、成本与费用,税务机关也要根据这一原则来判断企业的成本、费用是否能扣除,并最终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看出,在相关性原则方面,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差别表现为适用对象的不同。
(三)配比原则的比较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的成本、费用要能够与企业对应时期的收入进行配比,以此来正确计算企业在该期间的收益,不配比的成本、费用就不能从收入中进行扣除,因为这是影响企业营业净损益的。税务会计对于配比原则的体现主要是在企业所得税中,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承认配比原则,纳税人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必须要与同阶段的应税收入进行配比,不能提前扣除,也不能推迟扣除。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权责发生制的体现,当企业的收入确认的权利发生时,随之也就产生了扣除成本、费用的权利,而企业没有收入确认的权利,与之对应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配比原则在税务会计中作用是,能有效防止企业少计收入,多计算成本、费用,以此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行为。每一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有其特定的行业平均成本、费用消耗,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需要考虑其成本、费用消耗率是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营业利润是否低于行业平均。如果企业的营业利润长期过低,则很有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从而产生税务稽查的风险。
三、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也有了更大的用途。根据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了解了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之后,便可以发现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企业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在认真学习财务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对税法规定进行认真了解,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会计处理水平的目的,最终促进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和谐发展。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在日益增长,使得市场经济的竞争越发激烈,各种领域的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就要确保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合理高效地进行。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它也逐渐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关键词】普及;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所谓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财务上的统计、计算、整理等,改变传统手工记账的会计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由此看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到突破口,探索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传统的手工记账的方式已经与信息化时代的社会需要相违背,普及会计电算化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普及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面临许多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促进会计电算化能够顺利普及。
(一)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有待完善。虽然,在近几年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相关的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具体认识还是有待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最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兴技术,我们必须要严格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才能将其顺利普及,并创造更多的效益。现如今,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深入到会计工作中,但是,部分企业就是随波逐流的,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企业盲目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不能将其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可以给企业提供完善的数据库系统,让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精确完善,但是,许多企业只是表象地认为它只是代替手工记账的一种方式,这样,企业就不会依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发展目标等运用会计电算化,这对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是非常不利的。
(二)企业中财会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水平有待提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步发展,对于财会工作人员也有了相关计算机知识、财会软件等的要求。但是,在会计工作的这个行业中,工作经验是企业非常重视的,对于有经验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会计电算化对于他们来说,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对于我们当代的青年来说,他们更了解计算机知识,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他们的会计经验就会稍逊一点了。这种状况也是企业在普及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对策。
(三)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软件有待完善。在目前,设计会计软件的工程师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是不够完善,导致所设计的会计软件缺乏一定的通用性,这会严重影响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效率,有时也可能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部分财会软件也会缺少必要的安全性、保密性等,以至于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信息外泄等危险,这对企业普及会计电算化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解决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要想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普及会计电算化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所以,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会计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探索相关对策来解决普及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强化企业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要想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普及会计电算化,首先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其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所有功能、作用等,才能有规划地将其运用起来,也能有效引导更多的人全面认识并使用。
(二)有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能力。工作人员有了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还需要相应的工作能力,才能有效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普及。所以,在普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一方面,企业需要对有经验的财务工作者进行定期的计算机培训,让他们不断接触信息化时代的各种高新技术,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另一方面,对于青年工作者来说,也要让他们不断增强财务上的专业知识,进而在操作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做到工作的万无一失。
(三)不断完善更新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软件。在如今的创新型时代中,软件的更新换代是非常频繁的,而且企业的财会信息也会不断地改革完善,所以,为了确保会计电算化操作的顺利进行,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定期更新相关的财务软件,确保储存的信息是企业的最新的财务信息,避免误差的出现。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改革,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以便于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总之,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工作的自动化、便捷化、科学化,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福利的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地普及会计工作,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出更有效的解决对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也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
[2]喻义亮.谈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8)
[3]薛洪敏.关于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4(6)
【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下,我国的电算化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业务中解脱出来,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对传统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会计本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基本理论;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以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会计的比较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中,会计工作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复杂、繁多的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工作任务量十分巨大。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大的减少了手工核算的工作量,但是需要严格控制会计数据的输入,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录入正确的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自动生成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还可以自动编制可以套用的凭证模式,然后根据模式生成记账凭证。并且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对于计算工作量十分巨大且对计算的精确度要求较高的会计核算工作,电算化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快速精确的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的工作量以及错误的风险。
(二)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新要求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需要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来适应电算化的需要。会计工作的财务人员中,经验丰富的老工作人员对于会计核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理十分得心应手,但是老的会计人员不得及时适应电算化的需要。而新的会计核算人员对于会计复杂问题的处理又没有老工作人员那样有经验。这是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核算所遇到的问题之一。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会很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发展。在传统的手工核算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写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等,从事后反映和监督会计工作,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更加快捷方便的获取需要的会计信息,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决策以及日常的管理等方面,所以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会计工作人员把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会计工作,也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一)会计职能的多元化
传统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中,会计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对经济业务的进行事后反映、监督,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职能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工作重点由过去的主要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分析,转向利用会计数据信息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决策;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干预生产进而推动经营到最终参与决策,从而将会计职能发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职能从事后反映转向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参与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目标的多样化
会计的目标或核心是提供信息。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下,会计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事实信息。随着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系统同时还将提供有助于企业预测决策的相关财务信息,或者提供与预测决策相关的其他信息供管理者参考。
(三)会计基本假设所产生的变化
1.会计主体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在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主体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对于独立的经济组织而言,会计工作只核算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和提供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现阶的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普及使会计主体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呈现不确定的虚拟状态,但是不会脱离会计主体假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会计主体外延的扩展。比如现在电商微商越来越流行,这种方式下存在的会计主体与传统方式下的会计主体有着显著地差别,不同的环境和工作重心的变化,其会计主体可能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变大或者缩小。但是这些“虚拟公司”仍然离不开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与时俱进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所产生的变化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清算。传统的手工核算中,会计核算的对象差不多大部分是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而在会计信息化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企业间的联盟因为网络技术发展也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导致网络公司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会面临破产解散。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存在的时间长短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费用等配比原则变得不合实际需要,不能反映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状态。这就对相对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企业以及外部关联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假定都面临严峻考验,财务报告揭示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使得财务报告成为一种形式,这就意味着对传统的会计经营假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会计分期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了解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条件下,会计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对相关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例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加速折旧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以往的会计核算环境中要分很多步骤而且每一步骤都要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的成本较高。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环境下对信息充分的及时的运用往往会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所以会计分期假设需要改变过去汇总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做法,使得会计分期假设真正服务于参与企业决策的管理需要。
4.货币计量假设所产生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中,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中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货币计量成果。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商和微商的越来越流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结算,互联网上的收付款业务使得经济资源范围扩展,资本决策可能会在瞬间完成,企业的货币风险可能越来越大,所以要求货币计量假设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一些对使用者有决策价值的但是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也必须考虑在会计信息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对账工作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手工核算下,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分为帐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在电算化核算系统下,由于系统对会计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调用,使得录入会计凭证是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输入的重要环节,会计凭证录入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账工作。因为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只要会计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程序将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等的登账工作。而且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报表也是由计算机根据特定程序生成的,所以与手工核算会计相比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而也没有必要进行账表核对了。因此可见,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除了账实核对以外,帐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表核对的核对要求以及核对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五)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变化
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在会计工作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平行登记的基本原则是在登记总账的同时也要登记明细账,通过总账与明细账数额的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来确保所有账目的登记时间、登记金额、记账方向和登记来源的一致性以及正确性。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但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其余会计的大部分工作,比如记账、结账等工作都由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会计人员不需要考虑除分配操作权限以外的其他问题,计算机系统会自动的处理账目间的转移、核对、存档等问题,从而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大大地减少并且计算机处理账务的正确率也远远高于手工核算。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账务的处理效率也更加便捷高效。
(六)信息存储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下,经济业务的存储一般都保存在纸张上,纸质文件有人工书写可能会出现错误以及被篡改这些都是不容易发现的,而保存在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如果要改动必须要有专门的密码和口令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而且,纸质的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存放的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发潮发霉等情况,而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信息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大大的降低了发潮发霉以及失火失盗等使前期会计工作付诸东流的风险。而且会计信息存储在磁盘等介质中比存储在纸质介质上更容易查找、计算、统计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分析计算、查找提取等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在电算化系统下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会计数据的保护工作,要做到重要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等工作。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改革观念在会计职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势在必行,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趋势,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对于如何更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又紧迫的关键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都逐渐加深对会计本质的计认识,企业的会计发展更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转变固有的会计理念,学习新的会计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利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量涌现的会计信息,有条理、有针对性的挑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良信息,使会计工作不仅能够反映事后事实的真实状态更能在事前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完成会计工作从幕后走向幕前的完美转变。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的蓬勃发展势必会使传统手工会计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推进了会计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创新,作为会计研究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发现与传统手工核算工作中不协调的地方做出合适的调整方案,让会计工作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于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淑珍.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物的影响[J].财税纵横,2009(11).
[2]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
[3]王宗台,刘中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J].财务会计,2002(12).
[4]王者丽.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29).
[5]刘忠玉.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对策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99,(6).
[6]李春鸣.论电算化会计师信息系统对会计理论的影响[J].中国会计电算化,1993(3).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自由的文学形式,从早期的文言文到现代的白话文,一直都是我国人民表达情感、抒发心志的文学载体,对人类的文明起到了很好的传承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图像化生存策略
图像化生存是文化的视觉中心主义的发展。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动因:现代图像的迹象性导致人们以图像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最重要方式是利用图像进行规训与展演。“媒介即信息”,读图时代带来阅读方式、审美体验和文化消费方式的巨大变迁,对传统依靠静态纸质媒介、经典化文本进行知识传授的文学类课程形成巨大的挑战。具体而言,应该在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授课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加以改革,以应对汹涌而至的读图时代和顺势而来的文本形式、图文关系和阅读方式的变革。
首先,教学目标发生了变革。在传统的“读文时代”,人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语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文字文本,即通过学习,学生能很好地阅读、理解和阐释各种文字文本。而在新的“读图时代”,人们要遭遇和面对各种各样的图像/图文构成的多中介复合文本——图文本。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将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和阐释各种各样的图像/图文,缓解图像冲击的压力。面对挑战,必须强化处理图像与文字的能力,而非传统的阅读——“阅读文字”的能力,而是新的“阅读”——读图和观看能力,理解图像和解读复合文本的能力。由于时代变迁,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全新看法,教学目的和任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评价一个老师或学生的水平、素质,主要着眼于人的认知数量,也就是说这个人懂得越多,就是越有学问和水平。因此,人们常常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知识渊博”的话语来赞誉有学问的人。于是,教师就尽可能多地讲授知识,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得越多。其根本原因是,传统传播媒介信息携带量及普及度十分有限,对人器官的延伸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到了网络时代,媒介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传统的原子媒介向电子比特媒介跨越。比特无重量和体积,可通过网络瞬间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介之处,它是人的神经器官的延伸。它的信息携带密度及数量,对原子媒介而言是一种跳跃性突破。因此,今天评价人才的标准,已不再依据他所拥有的信息量,而转向他对海量信息的搜索、扩展和处理的能力。现在,一张DVD光盘可以容纳一个中型图书馆藏书。只要连通网络,我们可以轻而易举查阅世界上所有电子化的各种信息。因此,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将着眼于训练和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专业自我发展的特定技能。现代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以表述为:展示新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独特角度,提供学习方法,拓展学术视野,关注专业现实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展示的独特思路和崭新观念,应该着眼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其次,教材建设中应该改变现有教材以文字符合为中心,很少或者完全不重视图像符号的传统,编写图文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形成图-文同体、双重导向的新教材。特别注意,这里的图不仅仅是静止的、平面的图画、图片,还包括大量动态的图像、视频,因此,在此意义上的教材应该是双重文本,由纸质文本和多媒体文本(VCD、DVD,网络数据库等)组成。最近几年,由台湾大块文化股份有限出版的“经典3.0”系列在经典阅读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将经典导读、故事绘图、原典选读放置一处,同时提供延伸的图书、音乐、影像在线浏览。这种尝试对于图文结合的教材建设是富有借鉴意义的。
再次,授课方式上,读文与读图并重。改变过去只读文,或者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授课模式,形成以图文并重的,图文互释的新模式。影视作品可以进入课堂,比如大量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正好有益于双重文本的互动阐释。这既有利于提升影视作品的欣赏层次,摆脱大众趣味,也有利于为传统文学文本赋予新的生命力。新的课堂教学,必须用观察、参与、探索、实践、实验、反思等手段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从传统的意义灌输对象转变成建构意义的主体。同时,还要具有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能从既有知识中提升和创新。
最后,评价机制上,以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为指导,重点检验学生把握、理解、运用符号的能力。改变过去以单纯检验对文字符号的把握、理解和运用为目标,而是检验对图-文符号二者及其互动的把握、理解和运用为目标。增强读图时代,学生运用图像符号的能力,减少图像拥堵带来的迷惑与焦虑,同时巩固对文字符号的把握和运用;当然,二者的互动阐释有利于图文两种符号的共同发展。
二、结语
未来,互联网、移动终端日益深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图像霸权”成为事实,如何面对随之而来的挑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用变化的眼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迎接读图时代或视觉文化时代的挑战。
一、人才培养模式当代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
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最早提及了“人才培养模式”,但没有明确其具体含义。到了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及、论述,但对其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一是广义说,认为人才培养既要设计和建构培养过程,也要管理培养过程,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多种要素的组合。二是狭义说,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此说法源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具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也体现出其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凸显教师教育的针对性,践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大趋势。始于2011年的“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培养模式上,要求实施学科专业理论培养与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相叠加、院内培养与院外实践相嵌入的“三叠加嵌入”培养模式。在借鉴高师兄弟院校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改革,依托河南教育学院与郑东新区联合申报的“校-地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经验,我们探索出“顶岗实习、置换研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习、置换研修”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指的是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主要课程的学习之后,到中小学承担相应的教师职能,原任课教师置换到高师院校接受一段时间专业培训的实践教学模式。“顶岗实习、置换研修”是终生学习理念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地促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衔接,确保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主动参与高师院校对未来教师的全面培养,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升在职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而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要改革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务必准确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当下,如火如荼的语文新课改,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新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具备全面、扎实的文史哲知识与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即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素养,熟悉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规律;再次,需要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技能,擅长教学生学语文、悟语文,能够自觉遵守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鉴于此,我们将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道德,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现教育功能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如人意,比如:师范性与学术性课程未能较好地融合,缺乏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得到的重视还不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缺乏连贯性,实践课程薄弱等。进行课程改革,需要明确以下原则:一是以专业化为方向,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教学技能非同一般,体现卓越教师所彰显的卓尔不群;二是以系统化为导向,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这就要压缩学科专业课、扩大公共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增设选修课,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丰富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设置应源于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资源和结构的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在公共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外,还要增设国防与军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在教师教育方向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汉字规范之外,还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学习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模块,除开设普通逻辑、基础写作、中外历史概论、儿童文学、文学概论之外,还要开设应用写作、中国学术思想史、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在专业方向课模块,改变现行分学期分时代讲授文学作品选的做法,以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为纲,结合文学史的讲解,研读赏析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缩短授课时间,增强文学课程的连贯性;整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三门语言类主干课程,开设古汉语基础、语言学概论、语用学、教师口语等课程;开设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课件制作等。在专业选修课模块,开设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影视文学、音乐美术鉴赏、基础教育专题讲座等。在实践模块,安排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四、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引领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较为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师基本功较差,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的职业技能欠缺,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限于时间有限的教育实习,而应该贯穿于全程教学之中,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写作能力包含基础文体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等),新闻文体写作(新闻、消息、总结、报告等),文学文体写作(散文、诗歌、小说、童话、课本剧等)。阅读能力包含浏览、精读,能够提取信息、把握主旨、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等。口语表达能力,包含日常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和演讲、辩论、即兴发言能力等。教学技能,包含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备课上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以相应课程为平台,贯穿于全程学习之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传统的“师范教育”逐步被“教师教育”所取代,文字上的变化,彰显了教育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号角下,“卓越教师计划”的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的立项建设,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拥有在校生数量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唯有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专业自身状况,在“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中国古代文学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已经具备一定的范畴理论。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当前中国对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代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个体文学的讲授和介绍、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讲解等,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拘于形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今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情绪调适、意志培养、认知纠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任务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读书笔记、写作练习、撰写论文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是以心理健康为题让学生思考并创作论文,从而达到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成为中小学教师,这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一名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正确认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虽然很值得研究和学习,但也有其消极的内容。每个人在研究其内容时,对其理解和感悟不尽相同。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忧愁伤感、忧国忧民,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无意中开始模仿并形成这种忧患、多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古代文学,客观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思想。
二、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自身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注重个人的修养、品德,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一、信息革命对文化媒介传播路径的影响
传承文化经典的最好方式,是让传统与创新两种创作状态比翼齐飞,因为改编经典也是原创力量的一种展现。我们过往亦有一些出色的案例,比如电影《英雄》中对反恐战争的隐喻,《卧虎藏龙》中对江湖天下的重塑。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机•富春山居图》虽然有一个宏大的文化愿望,但缺乏高质量的剧本支撑,最终的艺术效果令人失望,更遑论比肩《达芬奇密码》了。值得一提的是,皮影动画戏剧这种新艺术形式,创造性地应用高科技将皮影戏与真人表演相结合,实现了环境渲染、内心折射以及虚拟对话等多重功效,让观者惊叹古老的艺术也可以如此前卫。还有像昆曲《牡丹亭》在舞台上建造了一座雕梁画栋的飞檐亭台,越剧《柳毅传书》以超屏天幕海市蜃楼般展示出美轮美奂的“龙宫”,这些都体现了媒体融合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面的巨大功效。以交互为特性的超设计( hyper design)成为信息革命影响下文化传播的未来途径,它已无限接近印度裔美国人类学家阿尔让•阿帕杜莱( Arjun Appadurai) 所称的全景式“媒介景观”( media scapes) 。而基于大规模远程通信技术的遥在艺术( telepresence art) 形态,则使得文化产品的远程制作、操控、传输、接收、欣赏成为可能。因此,探讨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信息社会里已演变成一个新媒体语境下文化实践领域的问题,其分析必须置于信息化视野下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经济立场中,并以平和与开放的胸怀来审视古代文学经典元素在当代社会中的保存、发展、变迁,建设一种面向世界的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气度与全球传播机制。
二、信息社会中古代文学全球传播的机遇
2013 年 12 月 4 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与来华参加“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各国汉学家座谈,寄望大家持续关注、积极译介中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认识到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机遇。在当今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融合平台和新传媒渠道来实现全球传播,并且光耀和润泽其他文明。讲好中国传统故事,能够使西方认识到自由、理性、法制、人权、平等、个体尊严等价值观,如果不与东方文化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极可能异化为非价值,而人类整体文明要继续前行,也必须有中华文化的注入和补充。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故事的当代改编和创新传播,可以使西方国家更清晰地意识到,自由之外有正义,理性之外有慈悲,权利之外有责任,东方文化以其生动的人文主义特性,能够成为世界哲学的原创组成部分,并提供完善的世界性公民语言和信仰体系。在美国哈佛大学,由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瓦尔特•克莱因中国历史终身讲席教授”普鸣( MichaelJames Puett) 主讲的“中国传统道德与政治理论”,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三门选修课之一。
在大数据( bigdata) 时代,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必须在新的产业链中谋求新突破,尤其是借助信息科技和媒体融合环境更好地倡导恕道和仁道,以平等对话的姿态缓释和涤除西方强权主义所致的零和博弈之消极后果。而传统艺术的全球传播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也为世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虽然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今天的观众一般不会主动去阅读传统的文献记录,在媒体融合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情境下,必须凭借多维的信息媒介使古典资源与经验得到最大程度的辐射与推衍。也即是说,要想不断延长传统文化的艺术生命,就要与时俱进地加入新编元素、增加新创内容,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打磨新经典。我们完全可以借力媒体云上的传播优势,引导全世界的受众主动关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经济也形成基本共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信息社会中文化资本( cultural capital) 的可持续性,即经济意义上的文化资本及其存量所产生的线下与线上服务流的良性运行。古代文学的跨媒介传播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尤其是小众艺术家甚至一般文艺工作者、爱好者都能以个性化的眼光和策略,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内含的各种生动的主题,并以自身经验创制跨媒介的新媒体文艺作品,创造性地传承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像流传在浙江地区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其衍生作品竟有几十种地方戏和曲艺形式,著名导演李翰祥、徐克等都先后拍摄过同名电影。又比如动画片《蝴蝶梦》将该民间故事演绎得凄美生动,更凭借刘若英演唱的主题曲《蝴蝶》、萧亚轩演唱的插曲《你是我心中一句惊叹》,以及 B. A. D 演唱的插曲《马文才》赢得了年轻人的广泛关注。著名音乐人陈钢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臧天朔创作并演唱的《梦蝶》,更是把梁祝的浪漫意境在听觉艺术中发挥到了极致。正如西班牙裔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 Manuel Castells) 所说: “( 网络社会中) 权力和财富的空间不断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延伸,但人的生活和经验则永远根植本土,即在其自身的漫长历史里,它循环往复于特定文化的表现序列中,而每一种具体的排序也均是依据特定文化结构所致的不同路径和意图而定”。
在全球化的信息社会中,我们需要真正进入由伟大预言家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近两个世纪之前提出的“世界文学”的传播场域中,就像著名批评家詹明信( Fredric Jameson) 30 年前所言,“世界文学”在我们这个时代必须重塑,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如何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与传媒科技,更好地向发达国家输出自己的传统文化,创建自己的艺术品牌,提升软实力水平,这是今天我们文艺工作者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的新版《三国》,获得 2011 年东京国际电视节海外电视剧特别大奖,甚至有一些日本粉丝团体组建了一个新闻编辑部,模拟派出记者穿越到三国时代采访,随着剧情进度持续发回相关报道,这些都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海外传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一个不容小觑的文化输出途径就是网络游戏产品,玩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解悟到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念,如《赤壁》《诛仙》《画皮》《封神榜》《梦幻西游》《水浒 Q 传》《成吉思汗》《仙剑奇侠传》等都是这样,许多甚至风靡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各种创意产业模态的介入,可以有效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承与传播。我们必须把握住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带来的契机,深刻认识信息社会、媒介社会的本质特点,主动面对新媒体技术可能导致的国民文化自信心弱化的挑战,积极创造多媒体融合的艺术语境,激励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积极应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用全球本土化( Glocalization) 与增益全球化( Grobalization) 相结合的新思维方式推动中华传统文艺的复兴。
三、媒体融合语境中的跨媒介文学传播方式
2013 年中国时尚产业论坛的主题,聚焦新媒体和大数据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对大众趣味、文化面相、社会观念、美学风格,以及文化金融资本和消费功能的影响,这对于我们以古代文化的创新传播建构本土艺术时尚品牌提供了重要思路。恰如德国哲学家西美尔( Georg Simmel) 所云: “时尚的新奇感永远是刹那间的魅力,展示出强烈的现世感,以变幻多样的形式不断增强对品位、信念乃至道德的影响”[8]。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切便利的新媒体平台扩大传统文化的辐射面,尽量避免信息化语境中的移动裂谷( mobile divide) 可能对文化边缘社群产生的不利影响。跨媒介文化传播在媒体融合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完全可以在创意产业中进行广泛运作。比如前不久上海交响乐团微电影交响乐《女书》获智利圣地亚哥艺术节、比利时布鲁塞尔音乐节签约意向,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版《青蛇》获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节邀请,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获波兰弗罗茨瓦夫国际音乐节邀约。
( 一) 戏曲媒介传播
这属于最原始、最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却仍然有创新的巨大可能。京戏街舞剧《融》涵纳了太极、醉拳、埃及手和街舞,昆曲肢体剧《陀螺》则融汇了昆曲、肢体剧、现代舞等元素,后者更以戏曲、杂技、舞蹈和打击乐的有机融合,运用寓言的方式表达社会人的无奈、身份认同的惶惑、坐困愁城的抑郁以及心灵深处的挣扎,颇可印证德国耶拿大学理论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 Wolfgang Welsch) 所云: “全球化带来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身份认同的问题———人的身份认同以及文化的身份认同”[10],因而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喻指。张艺谋执导的取材于《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故事的京剧作品《天下归心》,其所采用的多媒体手段虽仅点睛般寥寥几笔,极尽简约却充满想象智慧。比如借助各型舞台技术团队用多媒体皮影呈现郑庄公平叛的战争场面。此后音乐声响起,演员们的身影叠加在皮影之上,最终破纸而出,几位主要人物也正式登上舞台,大大拓展了花脸、老旦等行当的舞台表演空间。即便是传统戏曲的创作,在信息化语境下也必须充分利用媒介化传播( mediated communication) 来尽量填平知识鸿沟( knowl-edge gap) 。
( 二) 音乐媒介传播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但能有曲谱流传的非常稀少,所以根据古文献中的诗词曲新编古乐和新创古风歌曲,也是传承和传播古代文学的重要途径。比如邓丽君《但愿人长久》取词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郭文景《愁空山》渊源于李白长诗《蜀道难》,姜育恒《梅花三弄》化用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和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还有徐小凤《别亦难》、伊能静《念奴娇》、霍尊《卷珠帘》、毛宁《涛声依旧》、邓丽君《人面桃花》、梅艳芳《床前明月光》、黄安《新鸳鸯蝴蝶梦》,以及中央民族乐团敦煌曲谱《水鼓子》、上海民族乐团敦煌曲谱《急曲子》、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诗经》、香港歌剧社合唱团《声声慢》等。赵麟为马友友创作的协奏曲《度》,表现的是《大唐西域记》的故事,三个乐章名为“相”、“喜”、“悟”,以表现玄奘西行取经不同阶段的心境。作品力图用最纯粹的音乐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旋律和风格趋向传统,配器与和声则运用不少新颖的手法,马友友的大提琴呈示出人性的精神和追求,吴彤的笙则注重表现佛法的玄妙,这种东西文化对话的构想,较好地呼应了整部作品的主题。
( 三) 影视媒介传播
大银幕电影是古代文学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四大名著都有多部同题影视作品甚至戏说、搞笑的翻拍版。然而,近年来的大多数相关题材影视,基本上都是从纯粹商业、娱乐甚至媚俗角度出发,往往不太尊重文化传统和艺术真实,甚至折腾出许多俗不可耐乃至乱不堪言的轻薄之作。近两年的作品中,王竞导演的《大明劫》放弃了戏说式的编排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古物和文献,关注历史细节的逼真精致,只在确有必要的地方用 CG 技术进行加工和渲染,没有刻意追求唯美、炫目却违背历史规律的视觉奇观,而是在风格上努力传达明朝末年凝滞沉重的气息,以凸显一种年代感和末世情怀。浓重的雾气、阴郁的天空等营造出的冰冷色调,烘托起令人窒息的诡谲神秘的氛围。片中的服装、家具,乃至火器、铠甲以及西北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造成一种具有震撼性历史美学特征的艺术张力,人性的挣扎与人心的博弈使得历史面相得以最大限度的呈示。而改编自《西游记》第九至十一回的《唐皇游地府》,则以极简主义手法与黑白影像风格,巧妙地运用了连环画和字幕,将现实的中国故事置于历史语境下,批判性与幽默感兼而有之。
( 四) 全景媒介传播
谭盾创作的多媒体交响乐《女书》,利用 13 段视频再现流传在江永地区人类历史上唯一现存的女性文字,及其背后为抗争压抑的环境而创造出的遗世独立的精神家园,其人类学价值已然超越音乐本身。《女书》的开场就颇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韵致,其原始音源极具瑶调“盘古开天”之旋律。全曲十三乐章以揭示女书起源的“秘扇”始,描摹她们与河流亲密关系的“水摇滚”终,讲述江永女性绚烂而平淡的一生。选择竖琴担当主奏,音拟琵琶,沿袭了此前《地图》的时空交叠与变换无端的质感。自然之调、器乐之音和吟唱之声呢喃缠绕,而幕布上呈现的 13 部微电影则使乐队宛似倘佯于如画的山水,在新媒体影像的多重反转中渐渐逼近真义。作品以视频故事为主线,以竖琴为桥接手段,乐队与竖琴独奏则对微电影中的女书演唱进行延展。视频音声与交响乐队间的转换连接非常简洁流畅,而被称为“谭氏烙印”的“水鼓”与“击石”等乐器的使用,更给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女书》将非物质文化景观与现代交响乐演奏相结合,致力于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推动非遗保护,弘扬传统女性文化,其立意令人钦佩,而用心更令人折服。在“三网融合”与“三屏合一”为表征的信息社会中,文化传播越来越依赖智慧城市尤其智慧型信息设施建设。而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屏性媒介,更使信息流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我们眼前,如何吸引资讯爆炸年代的受众,是当下文艺作品生产的最大困惑。
中国古代文学经过历史演变,已经非常饱满丰富且自成一体,很难再做加法去增益它的魅力,不妨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抽取一点出来,然后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这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也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厘清古代文学作品里“中国梦”内涵的流转与变迁,选择契合时代潮流的历史故事进行改编,避免对外传播中的文化隔断,即文化断层及其所致的传统湮没。恰如美国传媒学者詹姆斯•凯瑞( James W.Carey) 所云,“传播确切地说是一种互动,它不仅是再现或描述,事实上也是对世界的塑形与建构”。在此基础上,再尝试借助多媒体融合的全息技术进行文化创新实践,重估我们面对世界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四、结语
最近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速和聚拢,依次经历了摄影术、电报、无线电、电视、半导体、英特网、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产品的创造性发明和大规模使用。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相关业务的发展,宣告世界正式进入云迁移的前奏即泽它( zetta byte) 时代。在这个媒介和信息科技风生水起的全球化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虽然媒介本身并没有力量来启动有益的变化,但是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变化进行迅捷而广泛的传播。我们设想的中国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的基本路径是,首先汇拢和聚集散落于民间的大量传统智慧和美德故事,接下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各种故事元素进行拆解重组,最后依据“创意驱动”原则来制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媒体文艺产品,减少在古代文学传播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的阻力,实现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的利润最优化、影响最大化。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蒙自市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及措施,以期进一步加强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村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保障集体资金安全,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资金在农业生产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为进一步加强云南省蒙自市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村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搞好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保障集体资金安全,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农村集体资金在农业生产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1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
文澜镇是由原来的文澜、红寨、十里铺、多法勒4个乡镇合并而成的,是红河州、蒙自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一个集城区、郊区、坝区、半山区为一体的综合型大镇,所辖15个社区、涉农的村(居)委会16个、79个自然村、157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有农户22634户,农业人口80974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12770.37万元,农民人均所得9637元。全镇共有191个村组核算单位,拥有集体货币资金26572.26万元。在建立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之前,这191个核算单位有集体货币资金2928.30万元,这些账务及资金的管理情况如下:有68套账务直接由镇农经站在职在编人员代管,有43套账务由村委会招聘农经员代管,有80套账务由村民小组自己管理。由于各片区的管理体制不同、政策不统一,存在着管理滞后、部分村组财务混乱、挪用集体资金、财务公开不到位以及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群众对干部缺乏信任,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影响了各级政府正常的办公秩序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队伍不稳定,部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的业务性质和工作连续性要求财会人员相对稳定。但是,有的村组会计人员的任免不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由村组干部说了算,随班子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会计人员的频频调换,导致业务生疏,人为地造成了村组财务的混乱。另外,由于部分村组会计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业务跟不上,会计科目运用不准确或不齐全,记账不规范,票据管理混乱,账账、账据、账表、账物和账款不相符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也是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原因。
2.2财务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工作效力低、不规范等问题出现
四镇合并后的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依然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手段突出表现出如下问题。一是工作效力低,容易出现差错。在整理各种票据、算账、记账、报表等全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核算起来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二是手工管理容易出现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业务人员在记账时,不按照村组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有时根据实际经济运转中发生的业务,随心所欲地设置会计科目,不按程序做账,财务报表难以汇总等。所以,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效力低、错误多,已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2.3职能部门力不从心,指导和监督不力
农经站是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承担着“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三大管理工作及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等,这样一个任务重、涉及面广的部门,而且人员不到位,到位的人员兼职过多,多数做的是镇上的中心工作和其他行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经部门对村组财务的指导和监督职能,一年只审计一次村组财务也难以落实。因此,指导和监督不力也是村组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原因。
2.4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农村集体财务缺乏群众监督
推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是加强民主管理和增加农村财务透明度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有些干部对实行民主理财、账目公开有顾虑,怕账目公开,家底暴露;开支公布会给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可乘之机,给基层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因小事而集众闹事,影响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因此不想搞、不愿搞、不敢搞。另一方面,群众的民主理财观念不强,有的群众存在着“怕公开流于形势,走过场”“给干部提意见,怕打击报复”等错误认识。因此,农村集体财务群众监督工作并未落到实处。
2.5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应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才能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然而,部分基层干部忽视了财务管理制度,甚至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整顿农村集体财务会影响经济发展,挫伤干部的积极性,没有必要。同时,少数村组干部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中不能以身作则,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了事,没有进行严肃的处理。由此造成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未建立或者不完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导致了财务管理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等现象产生。
3加强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建立稳定的会计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3.1.1建立稳定的会计队伍建立
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实现“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制”,保持相对稳定的会计队伍。根据四镇合并后的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现状,以镇建立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与村组签订“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协议书”191份,在保证村组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按“以村组分别建账,单独核算”的会计主体不变原则,代管村组的资金和账务工作[1]。核算中心配备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设置8个工作岗位(从镇属有关部门及农经站抽调具有财会专业知识的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在职在编人员担任)。其中,设置审核员1人,总出纳2人,分会计5人。取消原村组的会计、出纳员,每个村(居)委会只设置报账员1人,共计16人(即采取公开考试、面试的原则,招聘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为报账员)。为使核算中心能够稳定、正常的运行,将核算中心的日常办公经费及报账员的工资统一纳入镇财政预算,报账员的基本工资,每人每月1000元,年需财政支付报账员基本工资19.20万元,年终由镇、村(居)委会根据各自报账员工作量大小、好坏进行考核,给予相应的补助和奖励。这样使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便于专业会计水平的提高;同时,还便于镇政府对村组的财务进行监督,防止各自为政、乱支乱用。
3.1.2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应抓好农村集体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结合农业部、财政部新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实施,组织核算中心财会人员参加州财政局、农经站联合举办的财务会计培训班学习,以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其次,组织核算中心财会人员参加州农经站举办的农村财务电算化专业知识培训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推行“双证”(会计证、财务电算化资格证)上岗制度,财务核算中心财会人员8人都持有会计证、电算化资格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保证财会人员会记账、能算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起到管好家、理好财的作用。
3.2改革传统的会计核算手段,推行电算化,规范财务管理
成立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后,镇政府投入资金购入微机24台及打印机等设备(财会人员共8台,报账员共16台),统一使用“农友乡镇村级财务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财务管理。实行电算化管理以来,一是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力,财会人员只需将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一次录入,记账、算账、结账、财务报表数据的生成等工作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各种汇总数据、报表及时准确;二是实施电算化管理,规范财务核算,由于在农村财务管理软件中,对总账与明细账设置了统一的科目代码,有效地解决了手工操作中存在的不统一、不规范的老大难问题[2]。
3.3重视和加强乡镇农经部门建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农经站的建设,使农经队伍保持相对稳定,切实解决人员配备不足和专业干部不专业的问题。其次,为切实履行职责,要抓好农经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从而培养出一支德才兼备的农经干部队伍,指导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再次,加强农经部门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从镇农经站抽出在职在编人员1人,作为核算中心的专职审核员,负责村组财务收支的日常审核工作,对不符合规定或者手续不齐全的单据不予拨款和入账,强化职能部门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核监督作用。
3.4严格推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强化群众对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督
推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首先,要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是解决当前农村财务混乱,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干部乱花钱、铺张浪费、以权谋私的重要手段;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腐倡廉,保持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3]。只有干部和群众的认识提高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的工作才能搞好。其次,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是搞好民主理财的必要条件。在全镇涉农的16个村(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分别成立了5~7人的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成员要由懂财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关心集体和坚持原则的人员组成,理财小组实行对本村组的大事、收支情况进行审核与财务公开工作。再次,搞好村组财务公开工作,是搞好民主理财的重要方法[4]。各村组必须设有固定的财务公开专栏,2个月向群公布1次本村组的财务收支情况,一年公布6次;年底公布承包合同的兑现、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增减等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文澜镇2014年进行农村集体财务公布的村组191个,公布6次,公布各项收入共5054笔,金额90256.40万元,公布各项支出共10885笔,金额79712.68万元。
3.5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法律意识
要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首先就要建立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制度,在完善过去行之有效的财务制度基础上,还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和充实新的内容。镇政府注重各项制度的建立,帮助各村(居)委会制定《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如建立财务核算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借贷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其次,还要加强广大干部对《会计法》、财经纪律制度和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广大干部起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学习和制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使之有章可循,这是搞好村组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倩.谈谈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8(3):34-36.
[2]陈新恒.农村税费改革中有关问题初探.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11):32-34.
[3]陈凡.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途径.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5):143-144,147
[4]谢力群,叶新才,蔡元杰,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8(5):35-37.
会计信息是指在企业的会计视角之下,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情况的总结,会计信息之中包含经营业绩、现金流量以及财务状况等多个方面。会计信息是可以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数据,其主要作用为处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之中通过的价值运动而产生的经济数据,在经过处理与加工之后,成为为企业所用的经济信息。计信息会影响企业的经济运转,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也更加重要。
一、企业会计信息特点概述
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也逐渐向繁荣发展,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发展虽快,但是企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且自身的管理能力较差,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所获利润较小。所以,管理是企业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也需要严格地监测。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都已经与国际接轨,管理能力也逐渐向国际上的大型企业靠拢。但是就我国企业管理的目前状况来看,仍然有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合理。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企业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缺陷就是,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都极度缺乏真实性,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管理面临重大难题。一是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出现纰漏,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有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二是由于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在会计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难免会出现失误;三是我国许多企业对于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等工作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企业财务的会计信息管理也就无法顺利开展。以上情况更加容易出现在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
(二)企业财务管理缺乏客观性
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进行企业收集经济信息时,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观,通常会在记录企业经济信息时加入主观想法。而在这种缺乏客观性的情况之下,企业的经济事件记录就会失去一定的准确性。在遇到能够损害企业利益的相关经济活动时,一般的会计人员都无法单独进行决策,而是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协商解决,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之下,不但容易产生分歧,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决策的错误。所以,使用会计信息时,就极其容易产生误解。
(三)会计信息管理不符合规定
现在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模式都不符合相关国家规定。尤其是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极度缺乏合理性。首先,一些中小型企业虽然依法建立了企业账簿,但是企业竟然存在内外两套账的情况;其次,一些企业会聘用没有专业经验或者兼职的会计,会计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较低,无法胜任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再者就是一些企业对于经济活动的认知不够准确,在会计科目中使用的手段较为混乱,例如,某企业在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障的资金时,这笔资金原应算入企业管理费用的科目,但是,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将社会保障资金算入应付员工福利之中。这样的财务管理方法虽然不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产,但是从长远来看,在企业进行财务预算、财务决策以及财务分析等等工作时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提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ER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为了更加迅速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引进ERP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进行具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管理。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流程,应进行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先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的集成,将企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全部录入到企业的ERP信息系统之中,从而保障企业信息的完整性,帮助企业收集可用信息。二是企业要对日常工作中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管理。
(二)管理资金成本
一些企业的资金流量较大,所以,会计信息量也就相对较大。大量的会计信息会在进行稽核的过程之中就更加难以保障质量。因此,为了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出现失真的情况,企业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首先,企业应合理配备财务管理人员。在一般情况之下,企业都需要在财务部门配备会计信息管理人员,但是由于很多企业都不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的配备也不完整。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会计信息管理人员,并加强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企业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机制,利用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来监督会计信息管理。企业应对会计信息进行定期检查以及不定期抽查,防范会计信息中出现的问题。另外,企业还要及时填补会计信息收集和管理体系中出现的漏洞,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再者,是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要意识到会计信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会计管理的重视,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并给予财务管理人员更多的决策权力,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三)国家政策扶持
国家应对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实行相关的扶持政策,保障中小型企业的运营。出台相关的国家政策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会计准确性和真实性的管理。另外,国家还应该牢牢把握住资金调整的趋势,提高市场经济下资本市场的可靠性,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契机。我国目前对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持鼓励的态度,但是从根本上实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扶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而实现我国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的发展,对加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有着根本性的提升,这样才能使我国在国际市场这个大环境中具备有利的竞争力。
(四)强化信息质量理念
企业的工作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效率,而企业的文化理念与企业员工的素质是决定企业工作环境的重要因素。首先企业应建立鲜明的企业文化理念,利用积极、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来熏陶企业工作环境,实现企业工作环境的升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之中的重要支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质量价值观、精神现象与精神活动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要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以及凝聚作用,将优秀的质量管理理念贯彻到每一位员工的身边。然后是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行培养,一方面是培养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帮助员工树立专业目标,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而另一方面是培养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提升员工的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能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良好的工作环境与高素质的员工能够在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财务部门信息质量管理的能力,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描述可以得知,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汇总,是企业工作中最为可靠、有效的信息源,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对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起到足够的重视,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持续发展,以此,企业还应该改善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储存能力,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杜绝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同时,我们国家还要帮助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完善国家资本市场,并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将我国会计信息的有效率最大化,全面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财务管理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传媒行业由最初的平面媒体演变到广播电视,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在这个进程中,媒体承载的信息资源量逐渐过渡和转移,进而又引发了广告营销模式的变革。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这该企业发展和未来,传媒行业也不例外,怎样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和完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建国初期,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在当时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逐渐涌现出来,广播电视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做好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现状
以深圳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从组建到发展至今,已经约近20年,总资产近6.2亿元是一家集广播电视为一体化传播机构。公司从原20多名发展到100名到400多名到100名,途经历06年深圳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及11年“网台”分离。虽然该公司也取得过不小的成绩,但由于时代的进步、信息来源的不同及高科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陈旧传统的财务管理已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该公司以广播电视行业为主,由于广播电视行业被划分到行政事业单位里,国家财政拨款成为该公司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刚刚起步的几年,由于有国家这个靠山,该公司发展得很快,但是随着经济体制得改革,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电事业正逐步走向集团化、产业化、市场化,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广电事业的发展需要了。
(二)广播电视传媒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才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做好传媒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我们首先应该保证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高层次的人才的充足。就目前看来,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的欠缺是我国传媒行业财务管理漏洞的一个重大原因。我国不缺人才,但是专业技能扎实、思维敏捷灵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财会人员却不多,绝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忽视和忽略新问题的出现,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导致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效率不高,跟不上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步伐。
2.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一个企业,拥有完善的制度是这个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就如一个国家必须依靠法律法规来约束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一样。要使财务管理的进行有保障,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近年来,虽然广电行业在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突破,如,一般财务核算到独立制片人制栏目财务管理。但是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还欠缺良多,这严重阻碍了广电事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就没有依据和准心,不能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我国广电传媒行业还存在着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不足、损耗浪费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广电传媒行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所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3.财务管理理念陈旧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广电行业更是如此。广播电视行业高投入、重装备的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成为该企业的头等大事。但是,近年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理观念滞后,不管是投资,还是建设、管理,对于财务支出都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和考核指标都很单一;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导致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应有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等。
4.风险控制意识淡薄随着广电集团化发展规模的扩大,集团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项目种类不断增加,在发展过程中,各子公司与集团总部之间的地域距离较大,这就会扩大集团的资金链长度,为广电集团的经营带来更高的风险。在管理过程中,集团常常会涉及多元化产业经营,当市场细分深化时,集团会分设更多部门、公司,这就加大了集团的管理层级,管理难度加大。从目前广电集团状况来看,广电集团对财务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还不高。表现为行业整体对于经营风险的意识不高、财务管理在集团管理中的地位及决策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集团未设置明确的风控目标,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不足等。
5.会计核算模式不一致由于地区因素,我国广电传媒业根据各自情况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模式:有的企业采用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体系,而更多企业选择对内实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对外仍转换成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披露相关会计信息,更有企业完全执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企业会计核算模式,这就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的会计核算模式不统一的局面。
二、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一)推陈出新,建立适合时代发展
的财务管理模式要使广电产业发展壮大,我们首先必须促进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发展,打破原有的经营理念,使新的、适应现代广播电视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模式得以发展和应用。把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等融到经营过程中。以重管理代替重核算,彻底转变重核算、轻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培养人才,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虽然近年来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人员随着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的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远远不够,跟不上现代财务发展的脚步。我们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就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但要继续学习会计基础知识,还要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加紧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培育,使其懂得学法、知法和守法。财务管理水平是由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决定的,只有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电事业。
(三)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和约束制度
1.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内部监督办法,使其内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
2.企业要严厉打击应付态度和虚假事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实施,力争做到出事有人负责、有规可查,人人相互监督,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3.会计核算中心不仅要办理具体日常会计核算业务,与此同时,还应该履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比如从票证管理入手,维护票证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建立跟踪制度,派人持单位的付款凭证不定期到供应单位抽查,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敷衍了事。
(四)实行企业化管理
企业化管理是指包括企业方向、企业定位、企业制度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在内的综合管理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产业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产业提供最优的管理解决方案。随着广电传媒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化经营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实行企业化,制定有效的媒体发展战略,能够调动、积累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我们必需转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全面、完整、清晰的核算媒体收入、成本和费用,考核媒体的投入和产出比。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制定科学、完整、符合广电传媒产业发展实际的财务考核体系,以支撑和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五)强化现金流管理
随着广电传媒行业的发展,业内纷纷向影视剧拍摄制作发行、艺人经纪、动漫产业开发、影视创意园、电视购物、新媒体、房地产等领域扩张和延伸,这种扩张对传媒行业的财务管理特别是现金流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保障产业发展资金需求通过构建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多方式、广渠道筹集现金流量;加强现金流量特别是对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往来账的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收益能力;合理投资布局,做好效益、风险控制分析。
2.运用现金流量表做好分析和预测。
3.建立集团资金结算平台。
三、结语
只有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意识,提高专业水平,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才能够防止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保证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前言
医院的经济工作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对独立且综合性很强的管理项目。很多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逐渐先转向财务管理,因此医院也不例外。虽然财务管理理论不断完善,但目前我国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急需面对的问题。
二、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大多数医院主要致力于对医生、护士等人员的培养,忽视了财务管理人员组织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这是造成缺乏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要原因,导致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仅停留在表面,缺少对深层次问题的发现与管理,影响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中存在类似于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致使与医院的经营决策脱节,综合职业素养与财务管理能力偏低。财务评价与分析不够详细、准确,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地数据参考,不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其次,医院各个环节资金流量大,以至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比较繁忙,很难有机会学习新知识,致使责任心与主动性的缺乏。
2.医院资产管理不到位
资产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最薄弱的环节。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建立起严谨的考核机制,使得医院很多贵重仪器闲置、荒废,甚至还未到使用期限就已经报废,加大了医院的经济损失。实现固定资产管科学有效的管理并使其发挥积极效能,对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发挥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部分医院资产管理制度欠缺,设备缺乏合理采购以及核销处理滞后,财务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不强,从而导致资产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财务管理也应注重流动资产管理,在医院流动资金中药品就占有很大比重,大约为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医院资金因过多的药品货存量而造成无效占用,进一步增大了药库管理成本。其次药品都有一定的药性有效期,若管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药品失效的资金浪费。
3.应收账款管理欠缺
对于急诊病人医院采用先抢救后缴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急诊病人在接受医院治疗后不能及时上缴医疗费用,致使医院的经营因严重的拖欠费用而陷入两难的境地。造成医院出现严重欠费的因素很多,例如社会上存在的打架斗殴、交通事故等,对重危病人的家属或单位无法取得联系;债务人死亡却没有遗产清偿,并且联系不到或没有义务承担人,致使医疗费用无法追还;病情严重而导致家庭贫困,困难的生活无法具备长期偿还能力;部分单位无力偿还因重大人员伤亡而带来的巨额医疗费用;按照当地医疗保险机构的考核办法及相关规定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员的医疗费用进行结算。
三、健全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促进财务管理现代化
医院各个环节资金流量大,致使财务管理工作量随之增加,促进财务管理现代化与提高会计信息高质量,是实现医院现代化财务管理的关键。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医院财务电算化应用已十分普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财务信息的核算体系以逐渐向财务信息的决策与分析迈进,财务信息的预测体系也在逐步在走向成熟。为领导及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发挥为医院服务的使用价值是财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所以相关培训单位应加强培养医院财务电算化技术人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财务电算化知识,通过电算化技术的普及,大大缩减了财务管理人员的人工核算量,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对可投资项目的整体布局、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分析与筹划,借助现代化工具保证数据资料的客观性与严谨性,进一步改善医院的财务管理。
2.全面提升财务分析与评价力度
(1)为了方便监督现金流的流向,应编制现金流量表,对医院各项运营活动所需要的现金支出仔细观察,并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出到期的债务是否有充足的现金偿还。医院运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收入扣除在保证其正常顺利运转时的支出,如果债务除用剩余金额来偿还外,还需另外筹集资金则表明医院财务陷入困境。医院的投资、经营以及筹资活动都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得到准确反映,为医院的实际支出与收入提供了可靠地分析依据。
(2)对医疗运营活动所产生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评价与分析时,停留在表面的工作形式是不可取的,找出各项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要以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对其整体做出科学严谨的分析。其一,医院所设立的医疗科目众多,其性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保证运营收入应对获得收入的来源、机构、总额以及潜在力量等方面展综合分析,查漏补缺;其二,管理费、医疗、药品等是医院的主要支出模块,对各项支出应严格把关,并尽量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其三,实现财务评价的成本效益性、准确性、全面性。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各项制度的执行与落实都是在高素质人员的基础上实现的。医院财务规章制度很大成分取决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素质。财务制度的落实进度与效果都会受到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与管理水平的影响。因此,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应加大人力资源的审核力度,严格把关财务人员的招聘、考核与选用,针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人员。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的岗前以及岗中的培训工作应充分体现全方位、不间断、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促使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在培训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结束语
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企业理财是利用财务管理,通过统筹和安排,合理规避风险,以达到企业最大化价值的目标。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行各业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而眼下,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军队建设发展,都需要更加优质的财务管理体系。要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穿于财务工作的全过程。面对这样的时代需求,财务管理实现并完善法制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每个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故此,唯有深入了解财务管理法制化的相关内涵以及其对军队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财务管理法制化的顺利开展,才可以最大化提升军队各单位的效益,最终保证军队的长久发展。
一、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内涵
强化财务管理的法制队伍构建以及将财务管理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都是属于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把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健全起来,才能保障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可以有序规范运作,最终实现科学化细致发展。一个军队单位,其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对于提升本单位的各项任务完成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是军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依法实施财务管理已逐渐成为一个单位发展立足的根本,是军队法治化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管理法制化的作用
目前,一些军队单位在落实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时,其审计部门以及纪检部门在受到许多类似体制问题影响的情况下,对法制监督工作的开展力度还十分不够。此外,军队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一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员只看重命令,做事缺乏原则,同时又有徇私讲关系的现象发生。所以,必须强化军队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建设,使军队的财务保障归入经济发展的宏观体系当中,构建完整合理的各种保障机制,并且完善财务筹划、管理以及合理配置等工作。这样,才可以形成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进而实现依法运作的景象,最终促成军队建设发展向战斗力转化。
三、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具体措施
(一)建设完整的财务管理法规体系
军队的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必须看清形势,对财务法规要落实及时修正,一些不合理或过时的法规需要及时废除,然后建立结构合理、配套全面以及层次分明的财务管理体系。此行可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法规的科学性、完整性、条理性和有效性,从而让财务管理的所有相关工作在法律体系中有据可尊,以致军队的所有财务行为是遵循法规原则进行。加大对各单位财务资金的法律管理力度,实施科学化法律管理模式,对资金的收缴拨付以及开支审核等所有流程结合制定的法规实施严格管理。同时,必须对现金的使用还有单位的账户管理以及单位自身的票据使用进行法律化严格管理。
(二)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法制监督系统
要一改过往只重视事后督管的处理模式,要加大力度重视事前以及事情进展中的监管工作,进而让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全程监管。制定监督的法规系统必须是具有统领性以及综合性的,同时覆盖面要广,而监管人员以及部门必须是包含在法规职权当中的,从而遵循法规程序实施监督工作。唯有落实法制督管,监督工作才有实质性意义,有法律效益的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开展。
(三)完善财务管理法制化队伍
一般而言,完成这项工作有几个部分。第一,财务管理部门的决策者必须落实科学规划,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队伍培养完善计划。结合本单位的人员实际状况确立财务管理部门的具体规模,配置适量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除去许多闲杂人员。另外,再制定落实一套行之有效的且机构层次分明的管理方案体系,从而让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整顿调配时是有据可循的。第二,要及时构建针对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的培训系统,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并且提高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第三,要实施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全程性动态管理模式,要制定相应合理的考核制度,实行优奖劣汰的工作审核标准,借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警惕性与工作效率。第四,大力精选专业素质比较好、工作思想积极的优秀人才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让财务管理团队能够尽善尽美。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单位领导必须和干部部门协同合作,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认知能力把好关口,对财务人员定期轮岗换位,加大对财务人员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部队建设的前进发展都需要不断革新自身管理体系,而财务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落实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军队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推动各单位科学发展,才能使军队的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希望通过本文的细致论述,能够对军队的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提供有用参考。
1市级财政局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体制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完成不到位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市级财政局的财务管理工作亦是如此。但现阶段,以财政局为代表的各项行政单位在开展工作时还面临着各类难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是过于低下的财务人员准入门槛使得很多县级、市级的行政单位财务人员并非由会计专业人员所担任,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优秀的工作意识和综合素质,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完成不到位。其二是岗位分配制度不合理,在县市级的财政局中,常常出现单位管理人员未能对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擅自聘用员工、混岗用工、未能依照相关法律条例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三则表现在资金链管理上,有数据显示,75%以上的财政局等行政单位都曾出现过因购买财务及设备时未能及时清算而导致坏账、死账的情况。而在行政单位专项资金分配管理时,这一现象同样存在,很多市级地区的财政局并未能做好对上级单位核拨的资金进行整体的预算和控制工作,在对这些资金进行挪用时更是缺乏严谨性,随意性较强、严重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导致资金配置难以最优化。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相关的体制制度对其进行明确规定。
1.2财务治理体系不平衡,内外部监督机制亟待健全
以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例,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体系,在国有民营的转化中,整个企业的国有资产容易因非国有化而被转移、流失甚至蚕食。国家利益也由于企业缺乏财政局所提供的有效的财务治理体系而无法保障,造成整个体系中财政局、企业自身及投资者财务风险都被进一步加大。即使是对于财政局自身而言,其内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同样有待完善,部分财政局甚至未能对相关人员制订出具体的财务管理策略,导致财务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在进行各项财政管理及监督工作时容易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深入到事前事中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中。
1.3财务管理观念未更新,资金使用效益尚有待提升
现阶段,很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整个财务管理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的财务管理阶段,在进行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时,往往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混为一谈,事后核算、忽视流程控制等情况更是屡见不鲜。部分财政局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也不能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不具有优秀的财务管理意识,未能认识到事前和事中的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不关注各项经济活动与所从事工作的耦合性,将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孤立开来,导致整个行政单位资金使用效益难以提升。
2解决市级财政局财务管理问题的策略研究
2.1完善市级财政局财务管理各项体制制度
对于财政局单位而言,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各项体制制度,不仅可使单位财务治理范围得到有效扩大,而且因各项管理体制制度不完善所引起的财务管理工作完成不到位也可得到有效解决。其具体内容包括提升财政局等行政单位财务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门槛,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避免混岗,以提升资金链及流动资金管理效率,利用专项资金管理监督制度和评价制度优化财政单位资金使用等。
2.2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督制度
财政局若要完善财政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终使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需要从源头着手,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督制度。就外部监督制度而言,可考虑将财政局内部的内审部门与稽核部门的工程流程和工作制度公开,并开展网站建设、匿名举报等相关工作,使得人民群众和媒体能对财政局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监督。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可利用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激励制度等方式提升财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可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所管理的不良资产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的业绩评价进行考核,使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就是提升个人利益的基础,保障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
2.3树立新型财务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于财政局等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而财政局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及各项服务职能的核心载体,同样也应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树立起新型财务管理观念以提升管理水平。具体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其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意识的重要性,打造训练有素的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队伍。然后是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督、管理、控制工作,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最后,建立新型的成本效益观念、理财观念,提高财务风险意识,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结语
加强财政局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保障了自身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对国有资产乃至于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财政局自身也需要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开拓创新,使得财政局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更独特的贡献。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项目的建设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的水平成为国家、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因此,重视项目管理和加强项目管理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管理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它是确保企业在战胜困难、面对挑战积极应对的主要思想保障。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为适应时代进行转变,相应的其利益格局也需要适应时局而调整。企业的转变转型,带动着企业内部员工思想上的变化,自我价值观,社会价值观都有相应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的转变,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针已经不能够对员工思想进行很好的引导教育了,需要一个积极主动的创新改变,从而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项目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根据当下社会发展详情,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寻找出科学合理的新措施,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1.人文关怀作用。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员工,相互之间平等的交流沟通,针对出现的问题共同合作解决,在项目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做到态度认真、有耐性有恒心的去帮助员工。对员工要充分展示出企业的人文关怀,使其感受企业的尊重与热情,从而对企业的归属感加强。在做工作时切忌摆架子,从而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目的,反而引起员工对政治思想教育的排斥与不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面对员工提出的问题时,应当充分站在员工的角度进行思考,做到充分的理解员工的实时心态,从而能更好的为员工的思想问题提供强而有力的解决措施。
2.心理疏导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从而能导致企业内部的员工的压力不断的增加,企业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对于工作上内容的加量,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部分员工长期处于一个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员工的心理状况的好与坏与企业生产有着直接的挂钩,对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员工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主动的与员工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帮助其建立工作信心,疏导其心理上的压力,为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员工制定自我的人生规划及人生目标。
3.因人而异的调整作用。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着千差万别,个性之间也多种多样。因此,在企业中的员工其心中即存在着良好的勤劳乐观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懒惰消极的一面。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自我个性,引领员工们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是企业整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具体从员工的身体,心理两方面去挖掘员工实质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的去处理相关问题。根据员工的思想引导发挥其特长,激发其所拥有的潜能,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4.对员工生活与工作双方面作用。
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关于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继续停留在原来的水准上,针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不应该完全的针对其工作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教育,对其生活上出现的思想问题也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切实转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根据企业需要及员工在生活上与工作上双重方面进行机制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积极有效的为员工解决生活压力带来的问题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疑惑。把空洞的理论思想知识切实有效的转变为接近生活的小道理,从而能使员工更好的去理解,去学习,达到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项目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及任务
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高效的经济利益。因此,项目管理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必然要围绕这一基本点来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化以及为企业培养优秀的职工团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其核心是通过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员工在新形势下的转型,调动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学习精神及主动创新精神。保证企业工程项目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项目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项目部党组织在推行国家政策方针,路线方向。积极贯彻实施上级的指示精神,推动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针对不能阶段的项目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项目部党组织建设的完善提供有力的帮助。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在项目管理中起着辅导作业,针对于项目的特点对员工进行思想等方面的指导,使员工及时的掌握项目的一些规章制度,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员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免礼的苦难,树立项目施工中优秀员工,为项目的整体施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从而能更深层次的带动企业的发展。
三、项目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依靠党、团、工会组织开展工作。
立足于党员、团员骨干从而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传统路线,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仍然使用,需要继续大力的坚持运用并推广发扬。思想政治工作其基本力量就在于党、团、工会组织。项目部的组建不可缺少党、团组织的建设,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从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项目管理中,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力量,与项目职工打成一片,生活上融入一起,从而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及时有效,同时最大程度的把一些问题遏制在萌芽中,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及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树立优秀项目榜样作用。
项目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展开的核心仍然是围绕项目来进展,因此,树立创建优秀的项目工程,能够使得两者之间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项目施工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在项目管理中创建优秀的项目榜样,能够使员工拥有荣誉感,从而更好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同时对于其他工作人员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思想环境。通过召开会议及时的动员职工,提高他们在接下来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定期的进行优秀员工的表彰,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同志在精神层面及物质层面上给予奖励,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项目工作中来。
3.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实施与执行是保障工程项目正常进行的强有力保障,在项目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有计划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思想工作者以及职工形成双方的制约。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能够很好的提高工作中的效率,做到“有据可依”,从而能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项目管理的效用。同时制度的制定必然要有针对性,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的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四、结语
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做到立足于党的基本政策方针,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在工作中的优良传统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结合新形势下项目施工的新规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归属感,从而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一)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是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业犹如雨后春笋搬,如果想在这样竞争强烈的市场中生存,首先要抓的就是质量管理。各种施工工程项目的迅速发展给项目管理行业来了生机和发展的机遇。项目管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强势的项目质量管理产业。
(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中要性主要体现在:
1. 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绝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和企业存亡的关键问题。 企业建筑工程施工必须拥有相应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然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可靠的技术力量和技能来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工作比较特殊性。建筑的种类、样式较多,各个企业规模也各不相同,施工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是是一项、各项项技术综合应用、各个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一系列的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以此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的同时,也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3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另外面临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从而要求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质量提高的同时更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二、影响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影响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因素主要包括:人力、技术水平、管理制度、施工环境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1.人力因素
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决定质量的负责人、管理人以及实施作业的施工人员,另外还包括承担整个项目的策划、实施的施工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以及承包工程的施工企业。
2.技术水平
其中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和辅助工程建设的生产技术。
3.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其中包括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与任务组织。
4.环境因素施
工工程的质量间接受到当时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但这些因素也是建设项目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施工管理必须考虑这些环境因素。
5.社会因素
社会方面主要是指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制度和执法力度。社会因素存在与施工建设系统之外,属于不可抗拒因素,但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与之适应。
三、如何做好项目质量管理
关于如何做好项目质量管理,具体步骤是:
1.工程设计中,抓好工程质量
在进行施工设计前,应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工程的具体情况、工程勘察等相关报告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目标得到实现。在设计工程中做好创新的同时,项目相关负责人应该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工程的特色制定相关适合工程的施工方案。然后组织会审和征求专家意见。并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的复查、审核,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关键过程工作的复核。
2.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组织力量按照标准编制统一的施工制度、施工方案、施工规定同时还必须坚持动态管理,需要提醒的是所有的施工程序必须要经过严格地、合理地、及时地审查。坚持检验施工工序,首先组织施工人员自校,然后是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校审,这项工作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当,参加校验的人员不能是参与同一工程施工项目 。
3.工程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力、技术水平、管理制度、施工环境和社会五种影响因素中,人力、技术水平、管理制度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工程项目内部管理部门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目前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管理人员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强化自己的管理技能,才能让整个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另外还应注意运用激励制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最后,相关质量管理部门应能够正确划分各部分技术管理的权限。要把权利发放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充分调动每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四、总结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主体,同时也是企业的基本经济细胞。施工企业只有把项目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质量管理上,通过加强项目质量管理,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才能达到最后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赢得全面的社会信誉,让企业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重量管理水平的体现和来源,直接控制着企业的发展, 要想一个好的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单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政府部门,施工单位、工程监管等好个个部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最终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市场营销是现代社会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企业要想获得利益,只有首先将产品推销出去,才能通过销售赢得利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即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
1.良好形象企业形象与客户第一印象有着密切联系,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参考标准。对电力企业而言,为占领更多市场、培养更多客户,常通过产品展示、媒体宣传、社会调查等渠道树立稳定可靠的形象。
2.优质服务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提升,对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为提高竞争力、拓展消费市场,电力企业除了实现正常供电,还应注重各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全面性以及人性化。
3.引导需求电力系统结构庞大,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用户用电时间等因素都不固定,以至于生活中供不应求或电力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为缓解用电紧张,企业需落实国家政策,采取有效途径引导用户改善用能结构,实现合理消费。
4.拓展市场为提高竞争力,实现长久发展,电力企业应不断开拓市场,创造新的电力需求,以获得更大效益。
5.管理创新电力营销涉及诸多方面,在当前新形势下,需不断注入活力。往往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创新制度,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实例分析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1.实例
某大型电力企业建于1986年,在职职工共有1072人,企业主要负责周围8个县区的供电工作,覆盖面积达6840Km2。至2013年底,该企业共建有35KV以上的变电站127座,主变239台,总的变电容量达882万KVA。2013年该企业的年售电量为125亿KW•h,销售收入47.5亿元,其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较多,分别占了总用电量的71%、16.2%。
2.SWOT分析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该企业的营销状况,采用SWOT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优势在于:用电客户有明显的增长潜力,且企业销售渠道较为完善,尤其是比重最大的工业客户,输配电网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企业电力质量及产品质量有保证,完全符合规定,可满足所有客户的供电需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高质量产品将成为一大竞争优势;生产管理比较完善,该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生产管理方面制定有完善的流程制度;优质服务,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服务社区,时常开展各种优质服务活动,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获得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缺乏市场营销观念,部分基层人员在内外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市场调查等方面做的不到位;营销战略不健全,企业高层营销管理人员较少,且基层营销人才匮乏;对市场分析不够深入,当前市场颇为复杂,且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必须做进一步分析,不断调整战略,找准定位;对电力商品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地认为是缴纳电费等,没有意识到电力商品还包括潜在产品、附加产品、期望产品等属性。此外,该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还可抓住很多机会,如电力需求在增长;居民“一户一表”的改造;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建设等。
三、该企业电力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
1.做好基础工作
(1)加强市场调查市场在电力营销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营销战略必须依据市场现状及市场动向而定。该企业加大了市场调查力度,提前预测并做好了变化跟踪分析。对行业整体进行了全面了解,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项营销活动,为用户提供各种帮助,如设计合理的用电方式、分析用电效益等。
(2)实现营销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牢牢掌握电力法,签订较为规范的合同,并明确划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对企业制度加以改进,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体系。同时采用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实现抄表、核算、收费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营销行为加以规范。
2.积极建设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1)营销负责人的确定为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需在营销部门设置专门的负责人。负责人责任重大,除了极强的业务能力,还应具有全面的文化知识和优秀的品格素质。领导需跟紧时代创新观念,并大力培养在法律、管理、计算机等方面都擅长的人才。
(2)营销人员的配置营销人员直接参与电力营销活动,其业务技能、责任心、工作态度、服务意识等直接关系到营销水平。所以应加强专业培训工作,或招聘、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营销人员。可通过提高待遇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打造一支新型队伍,以应对市场变化。
(3)实行轮岗制度在企业内部优化营销人员结构,确保合理的人才流动,根据各自能力对岗位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工作人员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太久,易变得懒惰甚至不负责任,岗位轮换制则可有效改变这一状况。
3.营销体系再造首先应优化营销组织体制,以市场为中心,对各级营销组织体系及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完成由职能导向型到流程导向型的转变。同时把握市场变化规律,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建立起合理可行的组织体系,以提高营销效率和质量。其次要不断强化营销激励约束机制,如建立奖惩制度,落实责任,调动营销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服务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营销与服务工作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为顺利实现电力市场销售目标,需结合市场变化及自身状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在当前新形势下,电力市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为此必须创新营销理念,努力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
一、引言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桥梁。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很多院校,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或是教学条件的限制,致使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异也很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普遍反映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发现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结构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健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市场营销的专业特点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观察市场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因此,课程结构的设置应该进一步完善,讲授理论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
同一内容在两门课程中重复讲授,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哪一门都讲不透,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于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还会因过多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例如:《统计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内容是市场调研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法的运用、市场调研资料的处理与预测。市场调查相关知识在不同课程中重复讲述,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缺乏新鲜感,就会出现故意请假或旷课的行为。这样,一方面教师的大量重复劳动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又没有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导致教师的教学缺乏激情,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
3.专业教材没有体现教学特色。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还没有出版一套系统的、符合其实际需要的配套教材。目前授课使用的专业教材大多选用的是经贸类普通教材,这类教材虽然对市场营销专业基本知识具有较好地阐述,但往往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需要具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又有一定专业深度的专业方面的教材。
三、落实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
1.增加实践课程比例。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工作中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所以,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以培养应用技能为指导来设置课程,针对市场营销岗位特性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教学活动中,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从以前单一的技能实训周到课堂实训,课堂实训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对实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且,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以使实践操作的难度逐渐加大,学生的实践经验逐步积累。加大实训的同时,市场营销专业还应与企业进行合作,实施“学工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与营销岗位的“零距离”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
2.课程内容综合化。
根据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取舍紧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课程整合和优化内容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具体的能力要素与相关知识点。例如为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市场调研与分析工作过程的主要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我们将统计计学与市场调查与预测两门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优化整合,对课程的内容按照营销岗位的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工作内容与流程进行了重构,基于市场调研与分析工作过程有效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体系,并加大整合以后的课程课时量。整合后的课程突出了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设计思路,分为具体的执行项目,包括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市场调查、资料整理、调查分析与预测五个项目,培养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调研与分析能力。
3.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根据本校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特点,开发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并且实践操作性强的教材。例如《市场营销策划》教材可以进行编写项目化课程教材,确定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以真实产品为项目载体确定主要能力项目,通过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策划工作任务确定了四个项目,即广告策划书制作、公关活动策划书制作、促销策划书制作、整体营销策划书制作,每个能力项目整合知识、技能、态度,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融合。这样的项目化课程教材更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职业技能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适时地进行调整和变化,以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营销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调整、逐步完善,最终实现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论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