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摘要:新课程标准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对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深入而详细地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以人为本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就已强调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古训有“亲其师,信其道”,告诉教师们要让学生有效地接受教诲,首先要做到情感上被学生接纳,人格上得学生尊重。名教夏丐说过:“教之没有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他塘;没有悄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二十世纪末我国有学者提出了“主体教育”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教学法都注重把情感因素融人到语言学习中。由此可见,教育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情感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探索情感教育过程中,我国现代著名才女石评梅曾作出过这样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从1921年开始男女同校。在封建传统思想依然顽固的当时,这种做法可谓“敢为天下先”。如何管理、如何施教,都成为摆在面前的新问题。1923年,石评梅担任学校女子部主任后以人为本,她采取理智指导、真情感化的方法,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规则约束。她在教育管理中浸透着一个“爱”字。她曾说:“我立誓一生要从事于教育;我爱她们。”所以,在教学上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尽方法使学生有所受益,因此,她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同仁的尊敬。
情感是人的一种机能,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情感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如兴趣、自尊心、自信、动机、愉快等;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愤恨、沮丧、厌恶等。对学生来说,情感总是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情感,学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学习动力,也就不会产生师生间融洽的感情,不会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怎么写。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努力把情感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在学习英语时的感情需要。在课内外都要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特别是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英语教师不要把英语教学视为单纯的语言教学,而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情感教育与英语语言教学统一。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这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三要素,情感教育应该在这三方面得到实施、渗透。
1.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题,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必要的。英语学科的课程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多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视野开阔,信息量大,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理解,而且会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体验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我们可将教材内容具体化,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显形或隐性情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教师的情感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交流者和管理者,起主导作用。当教师以生动的语言,真切的情感讲话时,往往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以人为本,饱满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教师上课时应充满激情,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多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因此,学生正确回答完毕问题之后给予“good!excellent!”之类的肯定。在做游戏时,让他们登台做简单的表演,在其紧张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说:“It doesn’t matter.Think itover.”在其答错的时候,微笑着对他们说“Becareful,you’lldo it better.”因而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把自己的烦恼带进教室,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诵会、访谈、对话表演、竞赛、教唱英语歌曲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师生双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3.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对象,是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个体,其情感本身多变化性、波动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更不能滥用训斥、惩罚等方法和手段。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不能歧视后进生,批评他们要讲究方法,注意场合。对这些学生教师更耐心地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振作精神,变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环境、情绪、家庭、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影响。特别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情感更容易波动,不稳定情绪更明显,有时甚至会出现缺乏把学习搞好的信心。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维的开拓,而忧郁、苦闷的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像音乐指挥家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1.无私的爱心是情感教学的基石崇高的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石,它具有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能使学生动心,动情,产生积极进取的力皿。只有爱学生的人,学生才能真正接受他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也是我的一点感悟。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象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以人为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纯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我们加倍呵护。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要求。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情感、心理状态和个性以及对学生所采取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而情感是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动下,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中获得乐趣。英语课上教师的一个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目光,一句和蔼关心的话语,一声发自肺腑的赞扬或激励,都会在学生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涛,引起共鸣,师生间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这种感情的共振会激发学生极强的学习动力,犬大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尤其对后进生会有超常的效应论文怎么写。因此,英语教师首先需要的一点就是热爱和琳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普遍感到一种温暖和关怀,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发展个性.“感之以情,授之以趣”,为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2.正确评价学生,捕捉学生学习英语的闪光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与否,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成功体验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觉。成功与表现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利用每个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在适当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掘自身的潜力,这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大有益处。学生来源总是参差不齐,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中能经常得到正面评价,那么就会感到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同步增强,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会更加强烈。相反,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公正的评价,就会产生一种失意心理,自尊心受挫,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更减弱。为此,英语教师必需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正如马卡连卡所说:“教育学生的最好方法是要鼓励他的好行为。”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应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其点滴进步,让他获得成功的满足,激发起学习热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的结果能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由于学生总希望自己获得成功以人为本,担心失败,因而肯定的评价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人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爱好学习的愿望。”
3.重视师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英语教中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者在教育过程中是辨证统一的。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情感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我们首先应当把握当代学生心理表现的特点和发展变化,正确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能够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努力体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力求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其次要善于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对于程度好、进步快的学生,要大张旗鼓地表扬。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徽笑,都能让学生激动不已,都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得到极致的发挥。
4.启发学习动机,增强英语教学的摘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增强英语教学的内在活力,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成功的欢乐。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进行多元评价的时候,教师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托,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激励所有学生树立信心,使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成长。
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多元评价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多元评价
一、多元评价的概述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智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智能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八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动作、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只是这八种智能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更多更新的研究对加德纳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人的智能不仅仅只有这八种,可能是九种、十种,甚至更多。而这个理念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多元的、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优势,通过挖掘和发展个人的优势智能,可以促成一个人的成人、成才。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
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指导;(2)以具体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内容;(3)设置多元的评价主体,一改以往的单一的师对生的评价;(4)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5)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由此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他人,更好地发展自己。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既评价学习结果,又评价学习活动的过程和发展;既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和水平,又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精神气质和创造天赋等;不仅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更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开拓创新。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课堂的评价内容有基于学生对心理知识掌握的评价,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等;有基于心理活动的评价,评价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对活动的理解和感悟、对规则的适应和服从、领导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有基于课堂组织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集体感、自我控制能力、班委的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根据这些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反应,抓住有价值之处,及时反馈、评价。
以往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难免有所不足。多元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在进行“师生评价”时更要加强“生生评价”,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1)以小组为评价主体,可以进行小组互评、小组自评、小组评个人;(2)以个人为评价主体,可以进行个人互评、个人自评、个人评小组。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设置不同的评价主体。
在进行多元评价的时候,教师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托,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激励所有学生树立信心,使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成长。
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平均发展,每个学生各有特点,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很难适应客观实际需求。因此,评价标准既要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要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差异和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标准,进行以人为本的评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要让心理健康课堂过程中的评价有效,就要求教师设置适当的评价环节和活动,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应用实用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现列举一些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常用的评价方法。
(1)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收集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例如课堂作业、心情日记、他人反馈等等,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栏目,让学生根据小栏目自定目标、自选形式、自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展示或反思
让每个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说出自己满意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
(3)优点轰炸
让学生对其他同学或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挖掘他人的优点,客观地肯定他人。
(4)大家来找茬
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寻找他们表述中欠缺之处,被评价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辩驳。
(5)观察员在行动
在小组中设置观察员,让观察员对小组的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在分享环节中,将观察记录展现出来。
(6)寻找“最”
让小组成员对自己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推出小组中的几个“最”,“最”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表现来评定,比如,最有人气、最聪明、最理性等等。
(7)活动报告
让学生将小组的活动填写成一份活动报告,活动报告的评价内容可以是学生的独立能力、分工与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
多元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目标设计适当的评价活动,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浅谈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全文如下:
赏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二者不可分割。既要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又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信心,特别要求学生有自觉精神,才能让赏识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和成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实施素质的培育,使每个人获得不一样的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自我,使其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进而提高。不但如此,还应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主动地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从生活起居、为人处事,甚至思想上都能给以一定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都能够进步,快乐的进行学习。例如,说有一名学生学习效果很差,每次进行月考或期末考试时名次总是往后,但他在音乐上面格外的有造就,家长和教师们都忽略了他的这一个来自自身的天赋,只是一味地让他继续学习,结果效果不佳。这种情况其时广泛的存在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也能够明白班主任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境,但是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然后“折其善者而从之”,从他们的特长出发,从他们的爱好出发,尊重孩子的特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孩子的爱好达成一致,督促和鼓舞孩子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中国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使得学生的文明水平提升得很快。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发展很快的时代,关于现代孩子来说与以前的孩子所向往的世界大不一样,所触摸的一切都是大致不同的,相对来说现代的孩子更有个性,更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代的孩子的思想和价值观都十分时尚。比如说,人生观的不一样、价值观的不一样、工作观也不一样,等等。他们认为教师和自己有代沟,教师的思想非常陈旧,不能够教给他们自己喜爱的东西,他们认为教师的思想和现代脱轨,等等。所以说,教师要不断学习,进行不断地提高,从而跟上时代的脉搏,运用前卫、科学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信息的更新,才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遵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思想,仔细的分析每一位学生身上的特征,对他们实行素质和文明的教育。对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给以肯定,进行分析,让他们认识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使其改正错误,对的地方大力肯定。避免不良思想的腐蚀他人和自己的思想,使得学生健康地学习和进步。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个性特征。所以说,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待不一样的学生应该进行不一样的教育,关于赏识教育更是如此。要因人而异,才能够更好地发扬每个学生身上的特长,才能够更快地改正每个人身上的缺点和毛病。
每个人的特点大不相同,所以对每个学生不能用千篇一律的同一种方法,我们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仔细的分析每个人的身上的闪光点。并拟定一定的赏识标准,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进行赏识教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德育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当中,同他们打成一片,明确他们个性需要,明确他们各自的喜爱,从不同的方法面进行适当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实在地在赏识教育这方面做到对症下药。
赏识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赞誉、表扬的教育,是增加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是发挥学生闪光点的教育,只有把学生当成“理想”进行拓展,才能够非常好地从各个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一个人的潜能如果被发掘出来,经常是非常惊人的。我们应该明确学生的优、缺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进行赏识教育。大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非常好地发挥自己的爱好等东西,发挥特长,使其发展成才。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优秀的,信任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赏识教育主要成为教师的一种等候,让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起一座非常坚强的信念――我有超乎寻常的特长,我能成功。
教师对学生赏识教育的每个细节,都是与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能够更好地从头开始认识自我,找到成功的方向,从头最开始就扬帆启航。作为中职德育教师更应该明确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地去接近自己的学生,与学生做兄弟姐妹,做朋友,进行感情上、学习上的交流,欣赏与惩罚并用,这样才调够非常好地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协作,使得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指引下得到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所以关于不一样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也是如此。因此,赏识教育一定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因材施“赏”。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爱好、性格特征,才能和水平千秋各异,学习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欣赏时要注意发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对每个人进行研究和欣赏。有一句话说得好,拍马屁不能拍到马腿上。在拟定赏识的标准上,要有不一样的层次、不一样的方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集体当中,明确所有学生的思想和需求,明确不一样学生的不一样的爱好,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
在中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特别要运用好赏识教育,充分地发掘学生的特长,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要从心里实实在在的喜爱学生,欣赏学生,只需这样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学习中、从社会中进行充分地学习,能够正确地定位自己,把自己的特长极好地发挥出来,把自己的缺点逐渐地克服和改变,这样的教育才能够成功,才能够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才,才能够使中国愈加的繁荣昌盛,使中国的人才愈加多,愈加有素质、有水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科教育相关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全文如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在的学生大都疏于阅读,或根本不阅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就真的无能为力了么?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有必要把握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向,使他们不但能很好地完成课堂阅读,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完成课外阅读。
中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听、说、读补天然之不足读、写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离不开阅读。因为阅读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在短文里,蕴涵着丰富的语法,这对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很有帮助。阅读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语言的兴趣。阅读还可以扩大词汇量。所谓词汇量不是指你知道它的意思,而是知道它怎么用。阅读可以增加对该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阅读,可以形成一种语感。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补天然之不足。”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比如: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读书,可以净化心灵;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可以提高口才;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读书,可以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阅读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在陌生的情况下,通过阅读这一桥梁构成的一个心灵间的互动过程。让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从而使读者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与学生主动积极阅读课文关系。在互动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从中得到美和享受。
阅读更是一种追求思想美德、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写到:“对于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在的学生大都疏于阅读,或根本不阅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懒惰、缺乏阅读兴趣、不重视阅读等;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可供吸取外界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这些因素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热衷于传统阅读的人正急剧减少。据报道。10年前,在大学生中,阅读《红楼梦》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而通过其它方式阅读的占百分之十,而现在刚好相反。这足以说明人们对传统书籍的阅读越来越少。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帮他们指明正确的阅读方向,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阅读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阅读。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乐于读,从而逐步提升学生阅读效果。
1.从不同阶段的学生主体着手,注重学生阅读
初中学生与小学生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男生与女生之间有了爱慕之情,当然,这主要归结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时候,就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推荐一系列关于爱情的中外名著;在课堂教学中,也结合实际,有意识地渗透一些经典的爱情桥段、故事、名言等。与此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爱情,让学生能够清晰看明白爱情的实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可谓一举两得!
2.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牵动学生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家,节日多,并且每个节日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2007年12月17日,我国明确规定将清明、端午、中秋也定为节假日,放假一天。像上面这些节日,包括春节、重阳节等都属传统节日的范畴。这些节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作为学校中主要的语言学科,初中语文就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责任。能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神话传说,有民间故事,有诗词歌赋,不胜枚举。而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宝贵的阅读的资源,让学生阅读这些资源,因为故事情节紧凑,他们会非常感兴趣,在学生带着兴趣阅读的同时,也就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3.课堂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
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一味平铺直叙,这样教师充当的不是“授课者”,而是“催眠者”,学生不多久就会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当讲到精彩的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时候,突然中断讲解,在学生面前卖卖关子,就像评书中的“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中一样,给学生留下悬念,留下思考的空间,掉掉学生胃口。然后告诉学生,后面的内容我们自己可以阅读找到结局,然后就告诉书的题目,让学生内心深处驱使自己去阅读。
学生的学习与阅读联系紧密,是永远分不开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内容都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有太多太多的信息是通过阅读得到的。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各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让学生的阅读由被动变成主动,由不自觉变为自觉,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品德(Moral education)是为小学(小学的思想品德叫“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文如下: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又是学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各种心理矛盾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激化都将突显出来,成为学生成长阶段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如果不科学妥善的教育和引导,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适应形势、发全面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并认真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心理教育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契机。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教育者、施教者、育人者,教师的情绪、情感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才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产生对学生人格的直接影响。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任课教师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如要有健全的个性;乐观、性格开朗、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涵养,不任性,情绪稳定,不浮躁,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等,这些都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逐步完善,给学生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在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也有许多知识都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比如在八年级教材中,《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中就体现出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同侪携手共进》一课中就体现了中学生的闭所心理,此时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和发掘这些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正确意识,摆脱不健康心理的困扰,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学生的心理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教学中就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对学生的内心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如八年级教材中《竞争合作求双赢》一课,在课堂教学中我就采取了情境体验、扮演角色、辩论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经过亲的身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而且通过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控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信念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师生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师生情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所以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甚至会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这样就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信任老师、愿意与老师交流和沟通,而不是被动的服从、机械的模仿,避免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师生间的交往,这样就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处理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塑造中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收获,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微格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多元化也成为了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音乐微格教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如果培养音乐教学技能,建立完善的、系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化的教学手段提高音乐教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技能和综合教学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育 微格教学 课堂教学
微格教学也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博士是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微格教学的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控制性、系统性的训练教学技能的一种理论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特别针对将要成为教师或已经是教师的特定人群。目前,我国高等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培养多是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讲授,而轻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教学的实践性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上的高、精、尖,而对于师范类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培养确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运用到实践中的。
而微格教学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微格教学,可以创建一个较为逼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中,切身体验真实教学,脱离了以往的不真实的弊端,让学生对真实的教学有了一个直观性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教学”兴趣。在音乐微格教学中,将音乐的技能分割成一个个部分,并将每一个部分做定格进行研究,采用录像的形式反馈和分析,这种训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进行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这种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优于传统的、统一的整节课的训练,正如王皋华教授所说:“用录像自我反馈与分析讨论相结合的培养方法,优于只进行实践训练而没有反馈的方法。”这也正是微格教学的主要特征。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微格教学,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理念,很我们的音乐教学成为具有系统性的科学化教学,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技能和综合教学素质。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培养教师的学院已经引入了微格教学模式,进行各学科的教学技能训练。但仍然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思考和改革的地方。
(一)对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在微格教学训练中往往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模仿。在微格教学中主要针对某些环节或整体教学的培养,但极少将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模拟实践中,在微格教学训练中,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各个环节,较为完整的完成一个微格教学,但如果真的将这些教学技能放入真正的教学课堂时,就凸显出教学理念不足的问题了。在如今我们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也应该真正的对教学策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进一步的研究。
(二)不能仅仅将微格教学做一个简单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局限。我们在进行微格教学的训练时,往往只注重教学技能的训练,这就会给学生一种错误的信息,那就是课堂教学就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教学技能的组合,只要将各个教学技能掌握好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就势必导致了学生如果面对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不能有效的进行处理,也就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
(三)微格教学没有健全、独立的教学体系。目前我国虽然大部分的师范类院校(包括高校、教学进修学院等教学机构)都开始了对微格教学的训练,但在实施进程中却出现了没有专门的教学课时的现象,有的开设了这门课程,却不太注重或极少训练就草草结束了,有些虽然一直在做微格教学,内容刻板、单一,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对课堂教学对进授课。另外,没有建立完整的微格教学体系也是我们无法有效的进行微格教学的重要原因,每个学校或老师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情况进行微格教学的训练,这就造成了微格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微格教学的整体完成性较差,与实际教学不能很好的接轨。
针对我国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重新构建音乐教学模式,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整合和吸取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教学手段,进行一场微格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一)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要追求有理有据,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时也要讲有理有据。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要根据自己地区的教学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微格教学训练环节。另外,学生的素质也不尽相同,我们还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第三就是各校的资源不同,能够利用有效的资源(校内的、校外的)进行微格教学的训练就会事半功倍了。结合以上三点制定自己的微格教学的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认识。
(二)对现有的音乐教学观念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音乐教学培养中就是将学校教学技能训练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训练中得到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实践教学中提升理论知识的认知。在音乐教学训练中不断的发现自我价值,发展自己的特长,并寻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规律,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促进音乐教育的素质化发展,有利于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教师的整个需要,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个性表达的创新教学的精神,从而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观念。
(三)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我们要有的放矢的进行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把集体课或一对一的个别课改变成一对几的小组课,而且小组成员也要经过认真的组合,将有不同能力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小组里,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学习进程中也要改变以往的“以老师教、学生学”生搬硬套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是要做到老师以引导为主,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学程序,认真钻研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小组成员可根据自身情况相互讨论,相互演示,进行教学交流活动,使教学变得多样化,提高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如教授同一首儿歌时,声乐较好的同学可以改编儿歌,变成小合唱、小重唱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突出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也增强了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器乐较好的同学配上伴奏,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如果有舞蹈好的同学加上伴舞,更能显示出这节课的音乐效果,全方位的提升的这节音乐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课外活动学习的能力。
(四)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现代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手段会让课堂变得直观、立体,特别是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更加突显这种优势。运用电脑、网络、投影和多媒体等工具,为现代音乐教学提供技能支持,这些技能也在慢慢渗透到音乐的各个环节之中,如电脑作曲、音乐剪辑、课件制作等教学工具中,也表现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表演之中。可以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如果不能灵活掌握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也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教学素质之一。
综上所述,在和今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我们的音乐教学也不能落后,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培养引入国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而微格教学正是我们的首要选择,建立符合我们情况的教学体系,改革我们的教学理念,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等等,正是对我们的音乐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这也是我们将微格教学做为一个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浅谈微格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理念和教学形式都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当前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不断进行创新,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正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创新源泉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
【关键词】:创新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师素质 工具性 语文教师 学科教学 语文学科 业务能力 专业知识
当前教学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学方式提出了科学的指导,引导当前教学重点关注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从而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教学方式是实现创新,教学思维上的实现创新,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教学观念的创新是教师在实现语文教学创新的基本前提,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当前新课标的指导,积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为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努力。在充分认识教学投入和结果的内在联系,更加高效的思考教学质量,力求在较多时间内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较快提升。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首先树立起对象意式,将学生为对象,紧密的实现教和学的链接,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树立全人概念,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到最大值。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当前优越的网络条件,让学生自行了解别里科夫的形象,然后填写别里科夫人物性格的基本元素,例如性别、年龄、病症和病源等,然后抓住别里科夫的关键问题,从而深入了解人物性格和形成的基本原因。通过别出心裁的教学内容涉及,让学生能够在心里形成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思想,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保障学生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还能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当前高中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充分的保持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语文教师利用创新的课程设计,启发式的将典型学生和普通学生进行分别对待,考虑学生共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性的将每个学生的特点发挥到最大。在教学当中,教师通常提出一个启发式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建立思考空间的头脑库存,并讲学生的实际启发和原有的体验认识有效结合。
例如,在高中教学中讲到《赤壁怀古》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像学生提问,讲教学内容与美术画面结合起来。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书面文字转换成画面描述,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然后教师通过画面表达,将巍巍群山和白练蜿蜒的江河图景展现出来,诗人矗立在江水边,江河涛涛,磅礴大气,然后历史上的各种人物渐渐淡化在画面里,通过多媒体制作为学生演示出一种历史悄然而去的既视感。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会将自己心里的图景和画面进行对比,然后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这样语文课对学生来讲,就不仅仅只是一门回顾历史的文字课程而已。画面的吸引力和声音的感染力,都将学生代入到恰当氛围当中,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当前变化多端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通过创新思维,是吸纳教学过程的灵活多变,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急促快速的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代入感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观念创新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能够快速机智的判断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师在迅速掌握教学指标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动性。而在这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思路,针对当前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快速形成自己的教学思维。例如,在讲述《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环节时,可以选择设置几个针对性的问题,如宝玉被挨打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偶然性的情节?等,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式阅读。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高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创新教学观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维,全面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实现教学引导。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之下,学校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责任,任何学科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当今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和生活体验等渗透德育教育,在指导学生掌握好初中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本文以英语教学实践为依托,探讨如何通过英语词汇和英语诗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到德育教育和英语能力培养的结合点,使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实现相应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有责任和义务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英语在高职高专教学中虽只是一门基础课,但兼具培养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的前提。现行的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一)巧释词汇,渗透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
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使其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等。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根据词汇的意义或涵盖内容,在造句或解释的过程中渗透有关道德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在英语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接受德育的熏陶。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Unit 5跟community service有关。如果学生只看标题,很难理解什么是community service。教师鼓励学生跳读课文找定义,学生找到此句:Community service means helping the people around.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社区服务是帮助身边的人。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让学生思考并用英文回答以下问题:①哪些人需要帮助?②我们如何为他们提供帮助?③在校园community,哪些文明行为值得提倡?哪些不文明行为应该杜绝?④你曾经做过或现在最想做的社区服务是什么?在学生的回答中,有些学生倡议不把食物带进教室,有的学生坦言要改正陋习,做校园社区的文明使者等等。由此可见,只要教师把握好英语教学和道德品质及文明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就能很好的在英语教学中适度渗透德育教育。
(二)巧用英语诗歌,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核心。而诗歌能使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是人类心灵的养料。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过“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因此适时巧用诗歌扩展教材内容,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径。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Unit 1的主题是大学生活和梦想的。大一新生对三年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展望。教师有必要借此机会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其憧憬和展望掌舵领航。在讲授此单元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兰斯顿?休斯的两首诗Dream和Life。在Dream中,诗人用形象的比喻,铿锵的句式强调了梦想的重要性。Hold fast to dreams(紧紧抓住梦想)/ For if dreams die(梦想若是消亡)/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生命就象鸟儿折了翅膀)/ That can never fly(再也不能飞翔)。而Life中的But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So try to make it beautiful,语气深沉,意境深远,发人思考,催人奋进。这两首诗很符合大学生雄心壮志的心理特点,极其适合作为拓展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其产生心灵的共鸣,在接受英文诗歌洗礼的同时,坚定其理想和信念。
另外,有的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爱的理解很片面,很偏执,XX大学生为爱轻生报道已屡见不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利用相关话题对大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势在必行。在讲授《新视野教程4》第二单元love主题时,教师可巧用英语诗歌No regrets升华总结love主题讨论。此诗以简朴的语言,缓慢的节奏,缓缓道来爱的真谛。Out of love/No regrets----/Though the goodness/Be wasted foreverhttps://Out of love,/No regrets----/Though the return/Be never. 以此来引导学生不要钻爱情的牛角尖,因为大爱是奉献,不求回报。
除了以上讨论过的方式,教师还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和引导,也可通过常规教学中的礼仪仪态,语言交流方式等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需要谨记的是: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需和英语教学相结合而进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要注意策略,不要喧宾夺主,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尽量采取自然渗透的方式,以达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需,而且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比其他学科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信息技术教学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科教兴国是国家长远发展教育战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是国家未来教育发展的主题。信息技术教学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中已经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更丰富的信息资源,由此推动了农村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特别是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实现了城里乡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乡下孩子享受到了与城里孩子基本同等的教育待遇,一定程度基本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和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广泛进入校园,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地位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也迅速的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端正了教师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已经对广大农村师生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学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了农村中小学校中,借助远程教育这个学习的平台,师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可以从视频、音频等各种渠道得到的。这些信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本地区向更广阔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城市条件比较齐全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资源优势,把最好的教育成果通过网络传输到四面八方,同时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输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凭借远程教育的平台,可以借鉴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弥补自己资源的不足,改变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发展落后的面貌。教师与教师之间还可以在网上跨越时空,便捷地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经验,共同发展,实现城里乡下教育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提高了农村的教育的质量,缩小了现实存在的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的教育公平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见识狭隘,课堂教学空洞无物,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比较低。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使原来传统教学中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形相应、生动逼真、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更加具体纷呈。这在无形中刺激了学生的感观,开阔了农村学生的眼界,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广泛应用是对传统教育方式掀起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它必将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利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必将引起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因为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然而,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脑的普遍使用以及远程教育的迅速普及和应用,学生已经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学生从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的见识;教师为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会使用多媒体等远程教育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中的某些概念,比较抽象或难以理解,有时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反映没听懂,教师的教学工作既吃力又没有效果。
如果恰当地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则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用图形的形式形象化描述,既给学生以感性、直观认识,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比如数学教师在讲授《图形中的轴对称》时,如果我们直接按照课本描述的概念向学生一边陈述、一边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示范,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得到直观的形象,无需教师多言,很快就能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师从被动地"教"和学生被动地"学"到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转变。可以说,运用远程教育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得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态度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也让学生有机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效转变。
中小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迅速、个人意识倾向表现明显的成长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他们的性格可塑性大、上进心强、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等,但他们的思想尚未定型,思维发展正处于?h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需要老师进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而信息技术教学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多采的视、听觉的艺术感受,使学生真正放松身心的进行学习,感受到在快乐中学习,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它适合学生年龄发展的个性特征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情感要求和思想需要,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更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将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社会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节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且还打破了学生的年龄限制,它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广泛性,使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祖国的繁荣富强的重担。只有从学生时代起通过远程教育、班班通等网络学习的平台,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的操作,会利用网络系统获取学习需要的,合适的资源,对今后不断地提高教育层次和生活水平将是非常有益的。因此,远程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新时期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使得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态度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广大学生享受到了与城里学校基本同等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远程教育有力地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