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毕业生就业会出现什么特点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落后的局面,正确认识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解放思想,转变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如何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值得每一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认真思考。
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如人意,距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客观认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和改进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毕业生就业形势是就业指导的前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善,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种新型的“国家不包分配、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自主择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正在形成。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毕业不等于就业”的观念已逐渐为社会所接受。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下:
(一)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1.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而毕业生就业空间相对缩小。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大关,创历史最高峰;1999年为101万;2000年为107万;2001年为ll5万。今后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仍将继续攀升,毕业生人数的逐渐上升无疑加大了就业的竞争。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不容乐观。据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上下,全国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800万个。这其中,用来满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需600万个,解决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需310万个,另外安置军转干部需50万个左右,这样所剩下的可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相对减少。
3.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是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但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看来,主渠道接收毕业生的能力受到了限制。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脱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到了关键时刻,减员增效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面临人事制度改革,编制从紧控制;省、市(县)国家机构改革已经启动,人员需要分流。而且这种状况仍在持续,使一部分毕业生失去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4.社会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教育结构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在人才结构上,低层次人才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本科以下毕业生仍占较大比重;从专业情况看,社会需求较旺的机械类、电器工程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而财经类、管理类、文史类、医学类毕业生虽有所下降,但人数依然偏多。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导致相当数量的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又造成一些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的毕业生。
(二)存在机遇,毕业生就业潜在市场仍很广阔
1.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从表面上看,这几年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太多了,社会需求已经饱和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人才缺乏和严重不足的国家。我国目前的科技力量和人才队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每一万人口中的大学生人数,美国是我国的20多倍,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是我国的3倍多。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稳步上升,尤其是中国加入WTO,更是给中国的产业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国家宏观调控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基本到位,各类用人单位将更加自主地吸收毕业生。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认识到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教兴国、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国家和各省有关部门已经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规范就业行为,突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双向选择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3.毕业生就业观念大为改观,就业眼界更加宽阔。造成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除了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观念之外,也同一些毕业生的错误择业观有关。市场充满竞争,竞争是无情的。经过人才市场严酷的挑战,我们毕业生已能冷静的面对现实,客观的分析评价自己,比较实际的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和期望,开始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道路。
要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就要正确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只有以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为基础.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和方针政策。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就业指导的指导思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形势。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实行的“统分统包”制度在人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严重的制约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搞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要破除这些陈腐、僵化的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责,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变“安置”、“派遣”为“指导”;变“应急性”教育为“全过程思想”教育。高校要根据“双向选择”、“市场就业”的情况,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要真正当作一门科学来关注。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要把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行政管理型转变为指导服务型,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在人员经费上,办公条件上予以保证。就业指导不仅是针对毕业生进行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招生、培养、毕业全过程。因此,在招生咨询过程中就要宣传“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道理。向新生宣传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对在校生开展人才评价的试验,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职能部门在各个教育环节中都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特长、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便于学校择优推荐和用人单位择优录取。
2.要树立大学生是就业主体的观念。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毕业生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学校,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工作部门代表国家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主题是大学毕业生,由他们根据市场规则自主择业。在两种体制下,学校都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责任,但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服从国家的分配,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市场中自主择业。
3.要树立服务的观念。在计划分配体制下,分配毕业生主要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能,为毕业生服务的观念不强。在市场竞争体制下的就业指导是对择业主体的一种服务。因此,大学毕业生工作部门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
4.要积极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必须改革国家对高校的投资体制和计划体制。政府以办学经费和招生计划为杠杆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通过计划和拨款来调节高等教育。为了有效利用这个调节机制,笔者以为要在质量和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高教拨款体制。把过去“包”下来改为“引导”,将“定员式拨款”改为“质量效益式拨款”,使高校从争计划、争设备、争地位转为比质量、比效益。而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效益、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因为就业率是判断一所学校竞争力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指标,它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对高校投资的依据除考虑招计划外,还应把就业率作为重要依据。这样,必然会促使高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从而提高就业率。
三就业信息渠道畅通是就业指导的保证
需求信息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重要基础.加强信息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对面临求职择业的毕业生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及时获得较多的就业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讲,谁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就得到了择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体制处于转轨阶段,信息沟通渠道不是很畅通的情况下,就业信息的搜集就显得更为重要。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固然是重要的就业信息,但是.诸如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法规;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势头;某一人单位的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工作环境;毕业生就业的一般程序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就业信息。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就业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国家和地方有关就业政策、规定,各地举行“双选”活动的信息,有关用人单位的介绍材料及需求信息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及时掌握并发布,这应该是获得就业信息主渠道。
2.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每年教育部都要制定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制定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和各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
3.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类活动有的是由一个学校和多校举办.有的是由一省和几省联办,也有的是由各市县单独举办。通过参加这类活动,毕业生不仅可以直接获取就业信息,而且可以抓住机会,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是一种比较简捷、有效的途径。
4.有关新闻媒介。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有关就业政策,热门话题讨论,招聘广告等也常有报道。此外,教育部学生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及各地有关的报刊、杂志等,都为毕业生提供相当多的就业信息。
5.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要利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如家人、亲朋好友、同乡、校友、老师、同学等,获取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
6.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获取信息。学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便于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两相情愿,那是再好不过的就业机遇.
7.网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向社会发布本单位的需求信息。
信息收集之后,还必须加以整理、筛选、利用,尽可能多的争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面谈机会。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青岛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设立了教育组、信息网络组、咨询组、外调组.对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这一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越办越好。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是因素之一,值得我们认真正视和积极对待。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渐趋困难
随着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学毕业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其原因有:(1)在体制上由国家包分配改为供求双向选择;(2)伴随着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2001年毕业ll5万,2002年毕业145万,2003年将毕业2l2万,大学生门槛越踩越低;(3)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技术密集型劳动将代替劳动密集型劳动,必然会导致社会职业岗位紧缺,再加上人口的增加,使全国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由于以上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大。以2001年为例,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教育部所属学校约为89,其他部属学校约为79,地方高校为69,全国平均为7O。至于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找工作就更难。在近两年供求见面会上“大专免谈”的牌子比比皆是。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可想而知。由于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某些人和用人单位还不认识或存在偏见,把普高毕业生视作“正规军”,而把高职毕业生看作“地方部队”。即使高职毕业生比普高毕业生更适合(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强)某些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往往不要高职毕业生。这就使得本属于高职毕业生的有限工作岗位,又被普高毕业生占去,使高职毕业生的岗位更加紧缺,甚至有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要把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到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踏踏实实地工作,千方百计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二、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只要将学生招进,做好教学和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即可,就业问题不用考虑。但在市场经济时代,这一切观念必须彻底改变。大家知道,企业运行有三个基本环节:采购、生产和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都十分重视每一个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也类似企业,也有三个基本环节:招生、教学及管理、就业。学校绝不能只重视招生和教学及管理,而忽视毕业生的就业。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投入经费很少,主要靠家长投资供子女上学。他们希望子女学成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回报社会及家庭。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有谁还愿意投资呢?后果可想而知。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招生、教学是过程,而毕业生的就业是结果。人们往往更看中的是结果而忽略过程。这也象企业的产品,消费者只注意产品的质量、价格(结果)而不注意它原料的采购及生产过程。如果产品滞销,必导致企业破产。一个学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生源就必然枯竭,学费收入减少,导致办学情况不佳,这样国家的投资也将减少,造成办学经费匮乏,最后只能停办。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办高职的全体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做好。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高职院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中心有7人组成,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兼副院长任主任,下设教育组、信息网络组、咨询组、外调组。
1.教育组,负责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及就业教育。这是一个软工程,贯穿在自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创业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企业和事业的精神与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它不是帮助学生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能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去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教育学生怎样在逆境中立足、生存、发展及至成功,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各个阶段,涵盖在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之中的一种特定的教育内容。目前我高职院这种教育仅处于探索阶段,正在做的工作有: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师资的培养等。尽管创业教育是不能单靠某门课程就能达到目的,但要以某门课程为主,只有形成专门的课程,使创业教育有所依托,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课程设定后要编写创业教育的教材(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教材),只有编出高质量的教材,才能标志着创业教育的成熟。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参考国外的类似教材,选取我国当代成功创业者的典型事例。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使创业意识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创业技能教育的内容各有特色,衔接得当。在进行以上工作的同时,也进行师资的培养。具体为“送出去,请进来”,即选几位教师出去进修,同时准备聘成功的企业家、专家任教师,逐步建立一支极具水平能教授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就业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找工作。它主要包括:就业观念、就业形势及政策、如何定位、就业技巧、如何应对面斌等教育。这里,就业观念和如何定位耖育需要的时间长,且很艰巨,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心态,千万不要受“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服务从分配(即大城市),金银财宝(金融、银行、财政、保险)两电(电子、电气)一草(烟草)即热门专业的影响,只想留在大城市、大企业,找好岗位、拿高薪酬;而要面向中小城市。切记“行行出状元”的古训,只要肯干,就能有作为。还要教育学生明确自己属于高职专科。专业理论上不如普高专毕业生强,但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强于他们;选择工作要扬长避短,应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教育学生如何在众多应聘者中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而获胜等。目前我们正着手编写就业教育教材,争取形成体系。
2.信息网络组,负责搜集汇总就业的各种信息:(1)搜集前几年有关地区的企业、事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人才聘用情况及今后几年的人才需求情况;(2)以前及今后几年相关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构成情况及毕业人数;(3)我院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毕业生对学院的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信息网络组根据这些情况汇集分析,建立起市场人才需求及聘用网络,与各企业、事业、人才交流中心联系网络,各高校毕业生人数、专业构成网络。毕业生后置网络等,及时向学生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及各种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这样既为就业提供可靠信息,也为高职专业及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3.咨询组,专门负责回答有关就业的各种问题。如:(1)国家对高职毕业生的政策、规定;(2)把信息网络组提供的信息通报给学生,供学生参考;(3)心理咨询。我们认为心理咨询很重要。大学期间,学生的烦躁感、压抑感在就业期间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些消极情绪甚至可以影响到新生,使新生也造成为几年后的就业担心的心理负担。另外,焦急感、盲目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过高地估计自己、将自己视为超人等问题,都可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同时也为学生宣泄不满、排解郁闷提供机会。咨’询组的工作是重要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受益匪浅。
4.外调组,负责寻找就业岗位,“推销”毕业生,具体讲即是跑企业、跑人才市场、跑人才交流中心,跑一切可能用人的地方。这是一项十分艰苦、责任心很强、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配备精明强干的人员,它象企业的营销员,通过他们的工作,向社会宣传高等职业教育,推销高等职业教育“产品”(专业生)。进而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他们是学校与社会、市场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学院的形象大使。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高职教育迅速发展,逐渐被社会所认识并认可,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0l届毕业两个专业,一次就业率为76.8;02届毕业四个专业,一次就业率为85.7。其中财会电算化专业在即墨市实训的37人,该市要留30人,最后签约21人(因有升入本科,有的另谋职业);山东晨明纸业集团一次签约接收汽轮机专业毕业生29名(他们还嫌少)。目前我院已与海尔集团、青岛捷能动力集团、青岛纺织机械厂、一汽青岛分厂等大型企业集团签有毕业生供需合同。这都说明,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这与我们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息息相关。我们将继续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2009年大学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加之历年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可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这“一增一减”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难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但从目前来看,很多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说,现行的财税政策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失。笔者认为,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障碍,理性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方法。
尽管中央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将其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各地方政府也以税收减免、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财政补贴等形式出台了许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但不论是从整个政策体系.还是某些单一政策的细节上看,这些优惠政策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事关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女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以及对策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凸显,这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与市场需求矛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有关。本文分析了这些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就业难 成因 对策
法国女权主义者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说到“历史上妇女没有进入关键的生产领域,不仅仅是在压迫关系中她们的体弱所致,还由于她们在生育中的作用,妇女生育后需要脱离工作体息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是妇女在生育中所起的作用。”[1]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在高校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仍然存在性别的不平等,并且我国有很多学者都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王小波通过对南开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和实证分析后得出女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女生找到满意的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方刚对职业女性由于其生理职能等因素造成的弱势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女性休产假、生育和抚养孩子等因素为人类的再生产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这些贡献不是用经济指标所能衡量的,但也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妇女成为了职场中的弱势群体。[3]
(一) 传统的性别观念,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导致女毕业生就业时的弱势地位。早在周代就有《仪礼?丧服?子夏传》规定了“三从四德”。“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将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泯灭了女性的独立意识。而宋朝的“三纲五常”更是将妇女的行为束缚到极致。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的思想。这种思想作用在就业方面就造成了对女毕业生的以下弱势。
1、 用人单位对女性能力的质疑。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思想受到了性别平等观念的影响,但是现实中这种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广东省妇联、省统计局近口联合公布的“第二期广东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对“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这一说法持“同意”态度的达44.3% 。[4]
2、对女性自身的定位的影响。受传统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女性对自己定位为“贤妻良母”,对自身的妻子、母亲的角色的重视程度大于对职场女性的重视程度。传统的性别观念对女性的影响导致女性对事业的期望低,对家庭的期望高,使女性沦为男性事业的附属品。有调查资料显示,只有17.3%的女职工把自己的工作放在第一位,而54.2%的女职工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丈夫的工作和孩子的升学和就业之后。[5]
(二) 女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对女性人格的塑造使女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能力缩小。一个人的人格主要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所塑造的,性别角色是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几乎对每一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三) 社会政策的影响
1、 保护女毕业生的法规和条例等社会政策具有模糊性和宽泛性,不能切实保护好女毕业生的利益。《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第二条:“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但没有列举歧视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未对性别歧视进行规范定义,缺乏从社会性别视角对性别歧视等概念的界定。因而,高校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和这些社会政策的影响密不可分,也正是在这种社会政策推动下,高校女毕业生更倾向于“嫁得好”这种理念会给其在就业中带来更多问题和阻碍。即使女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到性别歧视,她们也不知如何去维护自身权益,没有确凿证据和充分理由去证明自身曾遭受到就业性别歧视,从而导致用人单位面对相关社会政策依然有恃无恐。
2、社会政策执行不力。“男女平等”对于女性在家庭、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做了明确规定,然而在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政策截然相反的传统社会性别理论,有些省市在实施地方政策时并不以地方规章等文本形式表现出来,但仍然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出传统社会性别歧视。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有关女工人、女职员生育待遇的规定和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细化、专门化和补充,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女性职工的爱护。但是,《规定》最大的不足在于:一味强调女职工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责任,忽略了法规执行中的巨大漏洞,即用人单位给予女性职工待遇越高,成本也越高。
(一)摒弃传统文化的错误影响,改变“男强女弱”传统观念。社会要广泛树立公平意识,要消除社会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传媒要加大成功女性的宣传,要增加积极舆论的熏陶。要求传媒公正评价高校女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宣传高校女毕业生的勤奋努力的事迹,树立美好、成功、多样的高校女毕业生形象;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二)对女性的社会化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发展,突破和超越了女性生理、体力对职业的限制,女性己在客观上具备了与男性平等就业的条件,而“女性化”的角色教育模式,仍把高校女毕业生就业局限在某一些,使就业范围狭窄,而使高校女毕业生自身因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在很多领域与男生竞争就业的实力。高校女毕业生只有走出这一教育模式,才有望扩展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三)完善社会政策,切实保护高校女毕业生的就业公平
1、建立对女性生育的保障制度。没有女性就没有人类,女性是人类再生产的载体,为人类的繁衍和文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全社会的,因此其生育的基金补偿应由社会来承担,如果完全由企业承担,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用人积极性。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善高校女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将女性生育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使高校女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建立必要的社会补偿制度。要建立必要的社会补偿制度,对企业接受女性就业所带来的“性别亏损”,给予合理补偿的调节制度。如:税收杠杆调节法,即根据青壮年人口中男女性所占比例确定企业男女职工比例及生育补偿总额,对女职工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实行减税等方式。在保护了女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保护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和对大学生涯的评价,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个体差异分析,发现不同的本科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 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文章以合肥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5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就业意向开展调查,毕业生在求职准备、就业形势认识、期望薪酬等方面的结果,同时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最后就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意向;合肥师范学院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人力资源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1]。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深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不断攀升,据统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2]。但现实中很多企业每年都计划吸收一批新员工,但却很难招收到满意人才。企业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经常发现毕业生眼高手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存在脱节现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人员招募与培训、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各环节基本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从事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3]。相对于其他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是否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加理性呢?本文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切入点,论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体就业意向。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目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意向情况,为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提供依据。
1.2 调查对象:合肥师范学院2015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46名学生。
1.3 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该问卷分三个部分,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具体就业意向项目以及对就业工作的意见组成。总共发放问卷146份,收回初步有效问卷133份。为了直观分析就业意向情况,因此我们在毕业后打算这个问题上,将选项为考研、自主创业、其他等选项的问卷剔除,最后剩下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的有效问卷82份。为检验问卷的有效性,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可靠性统计量检验,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问卷的信度在0.7以上,说明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可靠性较强,信度检验通过。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按照性别划分:男性30人,女性52人;生源地划分:农村63人,城镇19人。如表2 所示。男女生分别占36.6%、63.4%;农村城镇分别占76.8%、23.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女生、农村地区所占比重较大。
2.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重点选取了求职准备时间、就业形势认识、择业途径、就业地区、意向单位、希望月薪标准、对就业政策有的了解程度、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对就业的帮助程度等8项指标进行分析。
2.2.1 求职准备时间较短 从表3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求职准备时间主要集中在半年以内、半年-1年这两个区间,累计值占到75%。一般来说,求职准备时间分为长期和短期准备时间。长期准备时间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时间,短期准备时间主要是应聘前的准备。从求职准备时间调查时间可以看出75%学生选择在大四阶段做求职准备。
2.2.2 就业形势认识较清楚 在就业形势认识方面,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占到将近一半,占到48.8%,认为就业形势乐观占到40.2%,就业形势不清楚占到11%,可以看出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较清楚累计占到89%。一般来说,就业形势的认识程度对于学生就业选择具有指导性作用,就业形势认识越清楚,就业选择更加理性。
2.2.3 择业途径偏网络化 在择业渠道选择方面,40.2%的学生选择网络投递渠道,网络投递简历尤其便捷、成本低、不受时间、空间制约等优势,但有效性、针对性不强。而校园招聘是专门面向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开展的招聘活动,一般来说针对性强,应聘成功的概率较大。
2.2.4 就业地区省内比重大 在就业地区选择方面,毕业生们更倾向于选择省内城市,所占比重为50.2%,沿海发达地区所占比重为25.6%,而选择户籍所在地的仅有8.5%一方面。这与调查对象76.8%来自农村地区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说明毕业生更倾向于经济相对发达、个人发展机会较大的城市地区。 2.2.5 意向单位选择多样化 就业单位的选择一直是毕业生很关心的就业意向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意向单位选择方面呈现多样化趋势。选择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占34.1%、30.5%。说明毕业生在就业单位选择方面,打破了传统就业思维,意向单位选择符合自身特点。
2.2.6 薪酬标准选择较理性 薪酬标准反映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学生选择就业单位较为重视的指标之一。一方面学生想获得较高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们对薪酬标准的选择更加理性。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选择2000-3000元的月薪标准的人数占到48.8%。一般来说,影响薪酬标准的因素很多,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行业标准、企业经济实力、劳动力市场等因素[4],学生在选择薪酬标准时更加看重企业的发展平台、企业福利等因素。
2.2.7 对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程度不够 对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程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3.4%的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不太了解,说明学生关于就业政策了解程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在选择就业、创业等方面缺少具体政策指导。
2.2.8 学校就业指导课对就业帮助一般 学校就业指导课对就业帮助程度,认为比较有帮助、很大帮助的累计值占到59.7%,说明大部分学生均认为学校开设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对求职有帮助。但同时也有37.8%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因此建议学校应该做好就业指导课程的调查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理性求职。
2.3 影响因素分析 从单位地理位置、单位性质、社会地位、单位薪酬、个人发展机会、专业对口、家庭影响等8项指标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通过表4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单位个人发展机会、单位薪酬、单位地理位置。说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更加看重单位提供的个人发展平台,其次是单位提供的薪酬,再次是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说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考虑因素方面较理性。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合肥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5届毕业生的基本就业意向。整体来看,毕业生就业意向趋于理性,但在就业时间准备、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针对就业考虑因素,也较为理性,更看重单位提供的个人发展平台。因此,基于上述调查分析,建议今后工作重点: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心态调试[5],同时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让毕业生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拓宽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渠道,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让国家就业政策更好的落地。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医学教育模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的变革。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毕业生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安徽医科大学于2010年开始招收来华学习的全英文教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的招生数量和招生规模也有所增加。该校高等教育中,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专业留学生必修的课程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留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是该课程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方向。根据历年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和留学生本身的特点,该教研室提出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建立一套新的适合留学生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留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习压力,最终达到提高该课程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留学生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与国外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医学院校学习。我国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1-3]。安徽医科大学于2010年开始招收来华学习的MBBS(BachelorofMedicine&BachelorofSurgery,全英文教学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招生规模和招收数量逐年增加,在我校高等教育体系中,留学生教育已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留学生授课过程中,如何建设高素质全英文教学教师队伍、学业评价体系,同时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改革等于一体的系统研究,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是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研究,以适应留学生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进行了多种探索与尝试,并参考借鉴了其他院校留学生教学的宝贵经验[4-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内容多而复杂,2011年以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已经承担历年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教学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其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每个章节授课前,严格试讲,无教学任务的老师也在教室中听课,以增进交流,取长补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法,课件中运用大量图片,图文并茂;重视平时考核和学生反馈,布置家庭作业并认真批改,家庭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该课程总成绩;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和学生及时沟通,重视学生反馈意见,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经过过去几年的的英文教学实践,我们顺利完成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获得留学生的好评。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留学生学习热情不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足。究其原因,除了留学生本身的特点之外,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制度不尽合理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比如,“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学生成绩评价中的一锤定音;教师只注重评价成绩,不注重改进教学;学生忙于应付考试,而不注重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采用综合性全程考试的评价模式,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成绩,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又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鉴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建立新的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和完善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及其评价体系建设
在全英语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改变单一老师授课方式,一方面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联系;另一方面能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设问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并茂,适当列举临床病例,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鼓励课堂提问,教师随时答疑,有利于教学互动的顺利进行。理论课采取课堂回答问题的评价形式。授课老师针对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随机提问,把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记入平时成绩。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提问的回答情况不仅反映同学对已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后布置以问答题为主的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则反映学生上课是否集中注意力,考察其综合分析、思维和观察能力。该考核内容占总成绩的20%。
2章节考试及其评价体系建设
章节考试安排在每章理论课内容结束后进行。由主讲老师随机出题在多媒体中展示,考题体现教学大纲要求,重点、难点比例适中,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章节考试能客观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让老师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教学过程。还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心理压力,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该考核内容占总成绩的20%。
3实验考试及其评价体系建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的兴趣,也对理论知识加深印象,对于临床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鼓励留学生利用动物模型和器械,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最后一次实验课中,要求每位同学操作标准曲线制作以及利用标准曲线如何求得蛋白质含量。该考核内容占总成绩的20%。
4期末考试及其评价体系建设
考试是检查和反馈教学质量,评价和比较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采取期末闭卷考试,其题型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分别是记忆性的、理解性的和综合性的,还可安排少数扩展性题目。学生只有在对基础知识全面理解并且融会贯通,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较好的回答综合性和扩展性试题。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出考试大纲,其内容应涉及以下几点:考试的目的和考试的性质;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范围;考试的方法和考试形式;题目份量、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的大致比例、答卷方式等。要分章编写知识点,并提供对应的样题。其次,根据知识点选择相应的试题。以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作为主体,考核学生对“三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尽可能扩大测试的覆盖面,并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分易、中、难三个等级,所占比例设为60%,20%,20%;并附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该考核内容占总成绩的40%。
5留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除了采用以上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各项措施和手段外,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同时进行,以利于教学互长。可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流等方式收集留学生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效果评价的相关信息,根据留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理论、实验教学以及考试和成绩评价方式等的反馈,对教学和考试以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对于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给予采纳,改进理论和实验教学,采用更合理、可靠的成绩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6教学督导及专家评价
定期的专家听课以及教学督导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尤其是对正处于探索、改进阶段的留学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其他没课的老师参与课堂听课并做详细记录,授课老师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和讨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教学督导专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有适当的判断,所以教学督导专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学督导专家定期进入课堂,听取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给出评价和指导,任课教师根据督导专家的的建议合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具有检验、反馈、督导、激励、引导等多种功能。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采用综合性全程考试的考核新模式,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并且引导留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减轻期末考试压力,夯实基本知识。改革单一性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对留学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提高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教研室在教学任务安排方面应充分考虑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尽量安排英文水平尤其是口语较好的教师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同时对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在校内和其他院校的培训以及和其他院校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等,建立一支能胜任留学生教学的教师队伍,保证高质量完成留学生教学任务。另外,根据留学生的客观情况,组织编写一套针对留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教材,做到有的放矢。总之,在留学生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上各种手段和方法,改进留学生教学质量,优化留学生成绩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使留学生系统、轻松地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并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刚.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11):135.
[2]游咏,李熠,尹凯,等.针对地方医学院校留学生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42):148-150.
[3]王英.留学生课题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45):150-151.
[4]汪家敏.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3,15(9):882-884.
[5]孔璐,丁磊.针对留学生特点探索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模式[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7):58-60.
[6]李巍伟,刘晓光,高爽.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体会[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67-69.
[7]刘红林,程牛亮,张悦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15-17.
[8]杨晓云,谭宁,孙凤祥,等.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3):124-125.
[9]刘美玲,刘立鹏,胡桔红,等.浅谈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2):141-142.
摘要:就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等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建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议。
关键词: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实验教学
1前言
虚拟仿真实验室(Virtuallab)是1989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的教授威廉•沃尔夫(WilliamWolf)首先提出的,它描述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环境[1]。虚拟仿真实验室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实验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教学观念与教学形式的变革[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发展及政策解读
虚拟仿真实验室自1989年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在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已经十分普及,美国正在致力于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虚拟仿真实验网络。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科研与教学的需要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国家相关部门对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为了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201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明确提出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重要性。
3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教学过程中实验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关键,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现状基础医学专业课程是一个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但是一些实验课程由于毒性、致病性、时间等原因,导致这部分实验不能顺利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以实际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作为课程设计的重点,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常规学生实验、设计性实验,此外部分虚拟仿真实验室还包括实习、临床案例讨论、自我测试、BBS交流区、网上相关资源等内容[3]。实时临床案例讨论及网上相关资源共享,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创造力和对实验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减少了盲目操作和错误操作的几率,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5]。此外,虚拟仿真实验室在节省实验投资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6]。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优势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紧缺和老化、实验教学用房面积不足等传统问题,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虚拟实验教学有着突出的优势,成本方面,大幅度降低实验室改造、建设和维护的资金,节省实验经费、时间和空间成本;安全方面,减少实验室事故发生几率;环境方面,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实验室的建设;教学方面,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增加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教学质量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7]。虚拟实验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随着教学行为、方式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必将成为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8]。目前,虚拟实验室在促进实验教学现代化,推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虚拟实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误差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而且虚拟实验不能真实地再现实际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和现象[9-10];2)虚拟系统方面,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系统不稳定、有些功能不能使用、缺乏教学监视功能等问题,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界面及画面的任务形象的美观度不够,虚拟实验项目的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等问题。3)建设必要性方面,虽然虚拟实验室弥补了真实实验室的诸多不足,但也并非任何实验、任何专业都需要建设虚拟实验室来辅助教学。
4构建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议
虚拟仿真实验室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资源共享的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在建设过程中应借鉴其他课程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创造出一套适合自身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方法;共享现有虚拟仿真网络资源,节省建设成本。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分配教学比例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软件技术方面,向协作式虚拟仿真实验室方向发展,即跨越地域障碍,能够满足异地学生一起进行科学实验和讨论的方向。虚拟仿真实验室虽然能大大辅助教学,但并不能取代真实的实验室。此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应响应国家号召,本着“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并结合专业的自身特点。
5结语
虚拟仿真实验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解决的感性认识不足的缺点,推进了医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当今中医院校基础医学专业发展的方向,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应用前景。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作为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其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Kouzesrt,MyersJD,WulfwA.DoingscienceontheInternet[J].IEEEComputerSociety,1996,29(8):40-46.
[2]韩莹,高兴亚,戚晓红,等.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与应用[J].医学教育,2005(4):63-65.
[3]耿舰,丁彦青,李学农.病理学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4):256-257.
[4]陈晓欢,王颖颖,左云飞.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分子诊断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14(1):126-128.
[5]韩莹,高兴亚,戚晓红,等.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与应用[J].医学教育,2005(4):63-65.
[6]赵洁.“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探索与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发[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89-490.
[7]汪珊珊.电子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本优势之浅见[J].消费电子,2013(10):139-140.
[8]秦永华,田宗明,张树鸣,等.药用基础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09(33):165.
[9]刘晓蕾,吕良敬.关于科研型研究生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2:86-87.
[10]唐九飞,欧阳星明,于俊清.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中操作重现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0):2323-2326.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医学检验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渗透结合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临床实习前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对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开展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针对学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第二次针对学生实训课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得分无人及格,平均得分仅为10.5分;51名学生中发生不良事件38人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5%,无人及时上报。结论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建立与临床实习对接的、连续的、全方位的职业暴露防范体系及课程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职业暴露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负责病房、门急诊、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标本检测工作,每天都需要接触大量血液或体液标本。乙肝、丙肝、梅毒等血液传播疾病有蔓延趋势,成为检验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1]。加强检验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已成为研究人员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所学课程很少涉及职业暴露风险内容,在校期间也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职业暴露防范培训,这是导致其实习及入职后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
我校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51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6人,平均年龄18.5岁。
2方法
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调查内容涉及职业危害的基本知识、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我国职业暴露现状、职业暴露的分类标准、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职业暴露的预防用药、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正确的洗手方法等,问卷总分为100分。第二次主要针对实习前临床检验实训课上因防护不当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疗锐器损伤次数、直接接触血源性液体次数、受伤原因、受伤时工作状态、锐器伤医疗用品的种类、及时上报情况、个人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3结果
(1)学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第一次问卷调查平均得分仅为10.5分,无人及格。学生对职业暴露关注甚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很差,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2)第二次问卷调查显示,实训课上共有29人(56.9%)发生不良事件38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5%。其中,发生3次及以上有2人(3.9%);发生2次有5人(9.8%);发生1次有22人(43.1%);无人及时上报。学生在实训课上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很高,多因安全意识缺乏,导致发生不良事件时无法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4讨论(1)据统计,检验人员因针刺或损伤接触受污染血液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比例为2%~40%,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比例为3%~10%,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比例为0.2%~0.5%[2]。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在所有医务人员中排名第二[3],加强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学习至关重要。我校检验专业中职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习前从未系统接受过相关培训,对职业暴露知识了解甚少,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防范能力不足,因此增设职业暴露课程十分必要。系统有效的教育是预防职业危害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学生临床实习前进行系统的职业暴露风险防范教育,让学生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要求学生遵守标准操作规程,提高学生职业暴露防范水平,加强自我防护能力,规避感染风险,才能使其客观、科学、理智地面对职业暴露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保护自身安全。
(2)调查显示,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训课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说明医学检验专业实训体系有待改善。学校应在防护设施方面投入资金,增购优质有效的防护设备(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护目镜、安全型锐器、锐器盒、洗眼装置、紧急喷淋设备、防溅用具等),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实训教学方面,带教教师应加强生物安全知识普及,多进行与临床无缝对接的实训指导,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妥善处理实验标本,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3)医学类中职生比其他层次的医学生年纪小,基础薄弱,情绪波动较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职于基层医疗机构,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职业安全重视程度不足,管理较为混乱,学生在工作中极有可能成为职业暴露的受害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养成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可以为学生筑起一道职业安全屏障。总之,学校应在实习前增设职业暴露风险防范课程,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强化学生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发生。
参考文献:
[1]汪中华.孝感市康复医院2009—2011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2):158-159.
[2]黎北信,王潭枫.医院检验科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18-119.
[3]张玉翠,夏伟,黄海燕,等.针刺伤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89.
【摘要】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同时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掌握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医学的发展形势。本文主要针对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以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案例教学,进而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医学检验;教学质量
前言案例教学是利用典型案例来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医学检验的临床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存在与实际应用脱轨的现象,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加强案例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与实际检验脱轨问题
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可以为患者的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只有医师合理的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才可以更好的执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临床检验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缺乏和医师及患者的沟通,其仅能通过教学案例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因而在判断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列的问题。例如在血细胞分析仪器的使用中,医师需要对可疑的数据进行显微镜检查,而检验专业的学生对专业仪器过于依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检验风险。在检验专业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对于实验部分却缺乏有效的重视,会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因此在医学临床检验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了案例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1]。
二、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运用
(一)在正常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在对医学临床检验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案例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案例。另外,教师选择的案例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还需要符合现代的最新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作出充分的准备,学生需要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提升对知识点的熟悉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案例教学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收集资料,并且要精心的设计案例教学的关键点,以便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充分的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加强各部分知识点的联系,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例如在贫血的案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区分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案例的病史和身体特征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对案例进行讨论,学生由于掌握的资料不一,并且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因而通过讨论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在讨论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资料来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最后可以形成正确的诊断结果。其次,教师在讨论结束后,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拓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最终使学生掌握贫血的临床检验。由此可见,合理的案例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进而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2]。
(二)在选修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教学的要求较高,因而需要较长的授课时间,但是由于教学要求的限制,致使案例教学难以在正常的教学中全面开展。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医学的临床授课中,学院逐渐开展了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选修课的实行中,教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并且可以对常见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以便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贫血症状的案例教学中,正常的授课中教师只能对贫血的一般症状、实验室检查、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理论教学,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在选修课程中,教师可以继续收集资料,拓展贫血知识的教学范围,同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和临床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继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如针对贫血现象,教师可以将知识点适当的拓展,使学生可以了解贫血患者的血小板含量变化和骨髓的症状变化。由此可见,在选修课程中行案例教学,是对正常上课的拓展和补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3]。
结语
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继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案例缺乏实效性,同时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方式缺乏了解,致使案例教学效果低下,与实际临床检验相脱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可以合理的选择案例,并且在教学中,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希望教师可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琦,齐晓丹,高涵等.基于案例教学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02(22):3363-3364.
[2]汪桂华,李丽,徐耀忠,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1(12):49-51.
[3]夏文颖,顾兵,黄珮珺,等.案例式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西北医学教育,2011,05(16):923-925.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各种类型就业中的“本”中之“本”。因为大学生就业不仅仅牵扯到大学生本人的利益和幸福,而且还牵涉到大学生群体背后那些更庞大的群体——数以万计的家庭的根本利益。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如何就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日趋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如何准确地对自己进行就业定位是就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解决好大学就业就得引导好大学生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就业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通过了解就业定位的内涵与作用,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进行准确定位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就业定位 择业目标 规划人生 自我地位 自我优势
前言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间大三就要结束了,很高兴能与崔老师在大三下学期共同学习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每一位大学生都要面临着大学毕业。毕业,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属于书声琅琅的校园,不再重复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我们便进入了人生旅途的下一站,随之而来的,就是找工作求生存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未踏入社会,对社会的了解程度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些可能只是你随想出来的,是否适合这职位、这行业发展是否好,要经过亲身经历才能确定。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我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定位。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我们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
对于就业定位,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我们因为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第一份职业的期待,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这种“现实化”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很少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自身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这必将影响到大学生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我们应该更多地从自身出发,积极寻找应对措施。首先是调整心态,在校学习期间增强兴趣的广度,善于控制和调整消极情绪情感,培养意识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正直坦率,谦虚谨慎,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
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如何在就业中自我定位,就显得很格外重要了。
意识就业中自我定位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
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历,原因在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大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比如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是更擅长跟人打交道还是跟事务打交道?你是否掌握某种专业的技术?你能做什么?你看好什么行业和领域?然后再分析哪些行业和领域存在一定的机会?以及你如何才能进入这个行业?事实上,到单位应聘的时候,三个因素影响,第一个是你想做什么,第二个是你能作什么?第三个是企业通过了解,认为你能做什么?是看自己和别人怎么看你的一种眼光的聚合,当这两种看法比较一致,那么大家的结果就比较理想。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定位,这就好像一个产品一样,你认为你可以卖给所有的企业,最后你可能很难卖出去。
(二)很多大学生不重视第一份工作,初期选择处于混沌状态
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除非这个人具备做高级白领和职业经理人的天才或者运气和机遇非常好,否则一个人一旦工作之后,未来将在多大的圈子里面流动,基本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划圈。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为你带来的是一种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 (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工作机会是不是好
很多大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比如外企好,国企好等等,但是一旦找到一些合适的机会的时候,大学生又开始犯嘀咕,特别是多个机会可以选择的时候,常常这山看着那山高,最后导致好机会溜走才后悔莫及。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职业发展的成功因素,一个人的成功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知识结构、技能、思维和社会资本。从四个因素来看,一个好的单位先不管背景,但是必须让一个人在四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受益才
是一个好单位。第一,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你拓宽你的知识结构,比如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到很多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第二,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带给你某个细分的职业技能,这个职业技能你本身不具备或者你并没有实践经验,但是通过工作你可以让你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专业人员;第三,这个单位是不是有助于形成你的思维,包括你看问题的视角,看社会的视角,看世界的视角,而这些视角可能给你带来新的价值。第四,是不是在这个单位你可以获得社会资源,或者提升你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比如你可以广泛的结交朋友,认识专家,或者是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如果一个单位四个价值都不能带来,那么这样的单位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职业问题。
(四)大学生的职业心态欠佳
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特别是当四处碰壁的时候。很多大学生找工作常常遵循这样的阶段,
第一阶段,非常“高调”,估价过高;第二阶段,非常“低调”,碰壁之后就开始变得不自信,然后就开始降低期望,或者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钱,甚至洗碗都觉得可以尝试了;第三阶段,开始“跑调”,在接连碰壁之后,大学生就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当然,社会很多说法也会导致大学生很难适从,比如,认为大学生一定要做白领才好,北大才子卖肉了,博士去当村长就觉得不划算了,但是这些人不是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吗?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看,我们不能去阻止每个人都当领袖的欲望,但是大学生还是要清醒的认识一点,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既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不要就碰几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态决定一切”,这是职业人生存的关键法则。
如何做好就业中自我定位
(一)明确自身优势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要知道个体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二)发现自己的不足
(1)性格的弱点。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必须正视,并尽量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譬如,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对难以担当组织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来,多跟别人好好聊聊,尤其是与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学、朋友等交谈。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与你的预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这将有助于自我提高。
(2)经验与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自我经历的不同,环境的局限,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一些经验上的欠缺,特别是面对招聘单位纷纷打出数年工作经验条件的时候。有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而一味地不懂装懂。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三)明确选择方向
通过以上自我分析认识,我们要明确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方向的选择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即选择自己所爱的原则(你必须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是热爱的,从内心自发地认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绩),择己所长的原则(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自我优势,注意千万别当职业的外行),择世所需的原则(所选职业只有为社会所需要,才有自我发展的保障)和择己所利的原则(应该本着“利己、利他、利社会”的原则,选择对自己合适、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四)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 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不会理想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总结
大学生必须知道求职自我定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个人的特点将问题解决,这才能使大学生求职择业之路走得更顺畅。而自我定位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自己认知不清,定位不准确。大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明确自己擅长什么,看好什么行业和领域,什么行业会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了解知道自己在企业中能做什么,再将自己推销给适合自己的企业。第二,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工作机会好不好。从多方面看,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你拓宽你的知识结构;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带给你某个细分的职业技能;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形成你的思维;你是不是在单位可以获得社会资源等。从以上的因素考虑,你可以判定什么的职业是适合自己,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第三,大学生对自己就业没有信心。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的困难,我们要锻炼自己增强信心,面对困难时要有信心,确信自己可以做到。
在择业前夕要搞好定位,必须要有正常的心理和正确的态度,要客观、冷静、要自信而不盲目,不怕挫折、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随时调整方向。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初步选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并开始付诸行动。择业过程中的碰撞,可以而且应当逐步细化和明朗。特别在择业初期, 多方向、多层次投递材料是允许的,但应及时总结反馈信息、调整定位和择业方向。切忌孤注一掷、“一条道走到底”或 “这山望着那山高”、优柔寡断这两种极端。
大学就业难,宏观上的原因当然是僧多粥少,可微观上是目前的我们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转变就业观念,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充分认识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就业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求职目标,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总之,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个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身实际,适合于自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职业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再次感谢崔老师将近两个月以来对我们关于就业方面的指导与教育!
参考文献:
[1]徐献红,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经济师,2007.8
[2]赖新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第,茂名学院学报,2007.5
[3]杜生民,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3.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
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效途径。
我国是人口众多。由于人口膨胀,就业负荷加重。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至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人口累积达到800多万。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就业难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提早做好就业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好地就业。
1.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规划学习的能力即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或方式的能力。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大学生必须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 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敲响我们的警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抗挫能力差,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5.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少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涯,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受到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影响,而同时这种心理又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困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而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就业难,引发而来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和影响因素,探究应对策略,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健康就业、充分就业、全面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学校在数量、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急剧增长,促使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众所周知,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就业问题既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及社会问题,也是关系每个毕业生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不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就不能很好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将引发各种矛盾,最终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是政府、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概念
研究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概念。然而,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概念的界定至今尚未有统一论述。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就业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人生中面临的重大抉择,多数大学生从进校起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并为未来的就业提早做各种准备。因此,就业心理是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
1.等待心理。此种心理往往是由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外界环境估计不足,认知不确切,而造成他们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清晰判断,过分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地区经济发达,地理位优越,待遇优厚,不愿意尝试到经济一般的地区、规模较小的单位工作,结果一直等待合适岗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虽然专业热门、素质优秀,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掉队者。
2.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轻视自我或低估自己能力的消极心理状态。某些大学生因为自己不是“身出名门”,专业过冷,学历不高、长相平凡,既无关系可找,也无金钱可用,总是认为自己毫无优势可言,在择业过程中表现的缺乏信心与勇气,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一旦求职失败更是自惭形秽,一蹶不振,致使自己始终徘徊的就业大门之外。
3.焦虑恐惧心理。在择业受挫后,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他们或者因为所毕业的院校名气较差、自己的学历层次较低而不敢大胆求职,或者因为学业成绩不佳、能力一般而感到烦恼,或因为用人单位过高的要求与严格的录用程序而感到恐惧,还有的因为对所找的单位期望值太高等。许多毕业生在求职屡遭挫折后,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恐惧的就业心理。他们往往情绪紧张烦躁,意志消沉,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前途没有信心,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出现极端行为这种焦虑心理,在一些就读冷门专业、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嫉妒心理。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条件比自己好,或找到的工作比较理想时,认为别人的优势是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各种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在择业过程中嫉妒心会使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5.依赖脆弱心理。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由于从小养尊处优,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较差,往往依赖性较强,缺乏责任感和独立决策能力,在就业竞争中缺乏进取精神。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往往是被动选择,过多地依赖他人,他们或依靠父母或寄希望于亲朋与社会关系。这种缺乏主动性和拟用机遇的就业心理,导致许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或很高或很低,当这种依赖心理一旦被残酷的现实击溃时,他们大多痛恨愤世,极度亢奋或抑郁,有的甚至走上报复社会的歧路。
6.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独立性不强,缺乏实践经验,在求职过程中,易受别人暗示。他们对自身主客观条件不能准确分析,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目标,也不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盲目跟随大流。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缺乏个人主见,过多地表现出盲目从众与趋新。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这种凭一时激情而人云亦云的求职者,在就业时难免遭受不必要的挫折,有时可会因此而延误或丧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就可能获得的就业机会。即便是暂时顺利谋到了一份职业,在以后的工作中很有可能会遇到本来可以避免的麻烦。
三、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基本对策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及合理的建议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迎接这一重大抉择。为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需要国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尽快完善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同时需要社会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群体以及高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2.正确认识自己,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改正、完善自己。因此,正确认识自己是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只有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和价值观,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只有合理定位自己,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做到不卑不亢,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另外我们还要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增强一点抗挫折的能力,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在心里给自己一些信念,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无限精彩,只有敢于进取,勇往直前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3.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所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应该及时更新。过去那种统一包分配的时代早已远去,今天的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择业、人才流动的更大空间。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加强自主择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笔者认为,先就业、后择业。应该是一种正确的择业观,因为人先要温饱和生存而后才能谈发展。当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去基层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所以大学生应该转变一些错误认识,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与时俱进,端正职业动机,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索取和贡献的关系,择业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爱好也要兼顾社会对人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4.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应该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发展方向做一个合理的规划,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毕业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评价、树立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以及评估与反馈。此外,毕业生应掌握一些就业技巧,了解一些就业知识,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来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其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一个关键。因此在校学生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更要加强实践技能、为人处事技能等一些综合技能的训练,这对于提升就业中的自信心,增大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5.接受客观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客观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欣然接受而不是抱怨生不逢时,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积极主动适应环境。毕业生人数的猛增使得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要想在这个竞争和多变的社会取得一席之地,大学生应该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注重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还要加强人格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新的就业制度和国家优惠政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以大学生应该加强竞争意识,在客观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思想上积极主动,争取实现顺利就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不仅对他们自身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而且对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更要重视这个问题。这就要求各方共同配合,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蒋凤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1-152.
[2]孟令权,郑晓敏.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07-109.
[3]敖晓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现象及其辅导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3,(9):243-244.
【摘要】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与焦虑,产生各种择业心理障碍。对此,学生必须认真分析,加以引导、疏导,采取有效策略,使他们越过择业心理障碍,正确择业。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心理 调适 职业
【正文】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产生缘于心理冲突或挫折感受。心理冲突使人处于矛盾状态的两难境地,在现实面前无法做出选择,挫折感受即意味着人感到失望,不安甚至恐惧。从心理上看,表现为神情紧张,闷闷不乐,心情烦燥,忧心忡忡从行动上看,表现为择业时小心有余,果断不足,无法冷静,理智地面对事物。如一位即将毕业学生谈到:面临就业与择业,总会有一些难以名状的烦恼,心理经常会很着急。接到面试通知,有单位可供选择时,既感觉兴奋莫名,又感到无所适从;没有接到面试通知,无单位可以应聘时,更是感觉心急如焚,甚至不知所措„„
在现实的择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要经历一些痛苦和挫折。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统包分配的历史已经结束,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在双向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在择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不能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
(二)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的缺陷,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通俗地说,
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自卑的产生,不恰当的比较也会导致自卑的产生。前者多发生在有先天缺陷的人身上,后者是由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外相比,或在任何场合下不断强化也许根本就子虚乌有的“缺点”,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劣势,全面否定自我。自卑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它不利于人正确评价自身,不能正常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及沮丧、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在择业中,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只看见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这种不对等的比较必然会得出“我不行”的结论,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一庄“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的问卷调查中显示,47.6%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充满自信的比例较小。
(三)孤傲
同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技高一筹而对别人不屑一顾。在择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挑来挑去,既要求可观的收入,又要求有一定的地位。对毕业生来讲,孤傲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表现,反映了毕业生的狭隘与不成熟。我们知道:仅仅四年的学习经历并不能代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是有区别的,学得好就不一定会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如果大学生一味的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结果只能在择业竞争中四处碰壁,而且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很难接受这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更谈不上录用了。
此外,毕业生除了上述择业心理障碍以外,还存在着依赖、攀比等心理障碍。依赖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优柔寡断,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而且将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身上,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攀比,也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别人相当的工作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或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情面对身边的事物,损害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1.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下
四个方面
(1)自负心理。这种心理主要集中在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当中。他们往往被社会公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勤奋好学的榜样。因而产生自负心理,择业要求过高,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自卑心理。这种现象与自负心理截然相反。一些成绩较差或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面对当今社会日益尖锐的激烈竞争,总觉得自己“先天不足”,做事及做人都缩手缩脚。自卑使他们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参加面试时心理忐忑不安,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折概率较大,容易一蹶不振。
(3)急功近利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往往在择业时看重职业的性质,自己的地位和报酬,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到挣钱多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单位,或渴望一步到位,这种心理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不利于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4)依赖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大学毕业生可分为两种倾向。一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虚荣心和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选择;二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心理,他们不是主动去选择积极参与竞争,而是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或者依赖家长与亲友走后门、托关系,甚至让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一切由家长包办。这会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失去更多的机会。同时,依赖心理也反映了这些大学生缺乏开拓能力和竞争精神。
2.产生上述择业心理的主客观原因
(1)追求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根本原因
调查表明,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更看重自己所学的专业,愿意在工作中把所学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上去,并以此为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例如,有些毕业生说,他们很愿意在实力雄厚的企业干一段,有条件后就自己干。甚至个别大学生毕业后就马上自己办企业,开始在创业的艰辛中体验丰富的人生。
(2)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重要因素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确定劳动关系。而在劳动力市场中,一条最重要的规律是,工资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所有方向和运行的全过程,工资因素调节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和行为。
(3)大学生择业心理还受职业的社会意义和地位而影响职业的技术性,职业是否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符,职业的劳动或工资条件以及职业的经济收入与物质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学校原因
1、学校教学的某些缺陷。当前我国大学生因就业难而产生心理障碍与很多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密切联系。“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择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关人士对全国l1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3.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凭与实际水平不太一致,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陈旧,影响他们的择业。”
2、择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改革步子加快,竞争激烈,信息量大.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解决毕业生心理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择业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很不够,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怎样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
1.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择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狭隘陈旧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校应设专门的择业指导机构,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工作要深入到各年级中去,掌握好各年级辅导的侧重点。一年级应侧重择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重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二年级侧重自我认知与基本能力的培养,重点指导学生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年级侧重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和需求,拓宽知识面,发展各方面能力,择业的自主性和择业决策的能力;四年级重点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掌握面试求职的具体技巧,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求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这几个阶段有机结合,互相衔接,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
2.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这样既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影响及大。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利择业。
大学生择业时,自我心理调适主要途径如下。
(1)树立新型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择业时,其头脑中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遇到择业期望无法满足、就业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应树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在现实工作岗位力争培养自己的兴趣,或积极创造条件,积蓄力量。在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向原有的职业方向努力,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2)认识自我,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择业过程也就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认识自我,调整自己,是在求职路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客观评价,或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或因估计过低而信心不足,这都将导致择业过程中的失败。
(3)不拍挫折,积极应对择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挫折,明白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与竞争相伴随,挫折与创造相伴随,挫折与人生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要成才,必屡经挫折。挫折对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使人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潜能,使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和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利于冲破障碍,战胜挫折,超越自我,实现目标。
2.大学生择业心理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大学生要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强心理素质,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就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
(1)自我激励法。主要是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情绪进行斗争,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因为失败,挫折已经成为过去,要勇敢的面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通过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2)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把指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寻找一个新颖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中心,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使不良情绪逐渐消失。
(3)适度宣泄法。是指当遇到各种矛盾冲突引起不良情绪时,应尽早进行调整或适度宣泄,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宣泄的较好方法是,向你的挚友、师长倾诉你的忧愁或苦恼,使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在倾诉烦恼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消除压抑心理,恢复心理平衡。
上述心理调适方法都是一些应变方法,而最主要的是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豁达、乐观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同时,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也应该提供热忱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1)树立新型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择业时,其头脑中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遇到择业期望无法满足、就业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应树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在现实工作岗位力争培养自己的兴趣,或积极创造条件,积蓄力量。在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向原有的职业方向努力,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2)认识自我,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择业过程也就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认识自我,调整自己,是在求职路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客观评价,或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或因估计过低而信心不足,这都将导致择业过程中的失败。
(3)不拍挫折,积极应对择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挫折,明白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与竞争相伴随,挫折与创造相伴随,挫折与人生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要成才,必屡经挫折。挫折对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使人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潜能,使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和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利于冲破障碍,战胜挫折,超越自我,实现目标。
上述心理调适方法都是一些应变方法,而最主要的是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豁达、乐观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同时,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也应该提供热忱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单贵生.新编就业教程.广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饶津辉.就业概论.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张贵.新编就业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王津辉.就业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力资源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即将企业内简单但是烦琐、重复的工作交给外部的专业机构来完成,将企业人力资源科学有效利用到正确的地方,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问题;具体策略
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涵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把一些简单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事务性工作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并向其支付相应服务报酬的一种交易活动;也有学者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策略地利用外界资源,将企业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与责任部分或全部转给外包机构承担。结合各个学者的研究,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定义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委托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供应商代为处理原来由企业内部独立完成的一些事务性的、非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竞争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战略性转变,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1]。
2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具体问题
尽管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前景较广,发展速度也较快,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还非常陌生,因此,要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1缺乏理论与实践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足,难以有效指导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实际运营的时候,由于国内可以说完全没有能够借鉴的案例,因此只能向国外的企业求助,导致一些企业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2]。
2.2立法过于滞后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美国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与专业化,就是由于他们有完善的法律对那些外包机构进行约束、规范,另外还有相应的政策对外包机构的资质进行评定。反观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有关的法律法规,无法有效约束外包机构的行为,仅仅是在劳务派遣方面有相对严格的规定与约束,这样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极为不利[3]。
2.3观念较为落后
从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将烦琐、简单的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也能节约成本,但是我国有一部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认识不足,缺乏外包意识,他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为持否定状态,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还存在极大的风险[4]。
2.4外包商专业水平不高
虽然一些国外的外包机构可以为我国提供优质服务,但是由于费用的问题,再加上国外提供的服务与我国企业的性质又存在差异,使一些企业将外包机构的选择定在国内外包机构。但是我国目前能够提供外包服务的机构数量与规模普遍较小,且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都有待提高。而素质往往决定了质量,因此,外包机构的素质通常就能反应其提供的服务水平。我国目前外包机构数量非常少,缺少竞争,使外包机构的发展速度极为缓慢。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具体策略分析
3.1推进企业进行改革
对企业进行改革,是企业的角色得以快速转变为具有现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如此才能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扩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需求。
3.2建立与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与传统的行政人事管理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系统性上有较大的差距。传统行政人事管理只包括招聘、考核、培训、薪酬等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不同,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还包括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较传统行政人事管理来的复杂,同时也更加具有科学性。另外,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战略性的工作,企业应对其进行重视。从中可以看出,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对其加以完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3.3增加人力资源外包供给主体的增加
我国目前现有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主要有四个类型:人才市场、高等院校、中介机构、政府下属的公共部门。但是,我国的外包市场若要得到加强,只有这四种类型的外包机构还远远不够,应增加更多的外包供给主体,使整个市场富有竞争力[5]。
4结语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外包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且从中得到了切实的好处,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案例均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的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昊.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分析与规避策略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2]袁童婧.中美比较视角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姜晓宏.试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HRMO)的风险与防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4]张庆轩.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钱秋晨.苏州金桥塑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差异,积极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对于机构的创新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人类社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方面。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机构,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只有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使机构在发展中脱颖而出。本文对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比较,以探究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以促进社会更快发展。
1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
1.1管理思想方面的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思想方面存在着差异。传统人事管理,重视教育员工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共同关心组织机构的整体发展,重视对员工的统一要求,不重视对员工的思想和个性的分析,以统一性的强制手段实施对员工的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对员工思想的教育引导,重视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能够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人性化和个性化,能够以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通过激励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而不是靠硬性要求对员工精细管理,能够针对员工的个性要求采用相应的引导策略,引导每一个员工都能朝好的方面发展,能够打破共同性,突出个性,这就是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思想上的差异。
1.2行为约束方式方面存在差异
无论是传统的人事管理还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都需要对员工进行行为上的约束管理,都需要通过特定的条例约束员工的社会行为,使员工行为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但在员工行为约束方式上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传统人事管理习惯用较为保守、集中、单一的条例约束员工的社会行为,通过制定员工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服务承诺等方式,约束员工行为,使之更为规范,更符合机构的利益。这种人事管理方式对于规范员工行为确实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员工行为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在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不利于机构的创造性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约束条例呈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制定的员工行为条例更加人性化,通过人性化的员工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条例和服务承诺条文等方式,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这种约束能体现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更利于员工的创造性发展,尤其是能够极大地激发出高职称人员的工作潜能。现代人力资源对员工行为的约束方式,只要是员工能够遵纪守法,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践行了“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1.3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而言,员工的知识优势形成后,如何使之发挥更大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就需要依靠创新管理。创新管理的核心是能够通过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能够使员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新价值。无论是传统人事管理还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都很重视创新管理。但二者之间的实施方式和实施效果是不同的。传统人事管理,一般都是通过组织员工开展科研活动,或者是制定一些科研奖励条例,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但这种管理不够系统,内容不够全面,所发挥的价值也不是很大。这种创新管理没有根据员工的特长组织个人进行创新活动,采用的激励方式单一,因此,这种创新管理效果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管理能够根据员工的特长规划组织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全程跟进有效处理好相关问题,协调各种关系,能够通过有序、快速、高效的创新活动,激发个体员工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创新管理需要制定科学、系统和全面的管理规划,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调动所有员工的潜能,使他们根据自己的优势创造出不同的产品,这种管理方式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2构建新型的人事管理模式
在对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能够综合二者的优势构建新型的人事管理模式。在对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较大规模的人事管理中,需要借鉴传统人事管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以积极组建稳定规范的人力资源团队。但我们更要有效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优势,能够对职工队伍进行有效分析,了解组织成员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能够针对人力资源队伍制定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策略,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员工都能把个人的发展与机构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都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样,通过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机构的有效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总之,在现代社会,进行人力资源创新管理对于促进机构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积极的作用。作为机构,要积极研究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创新方式上存在的差别,能够根据机构特点,在分析两者差别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这对于机构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凌,周应蓉.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J].新疆有色金属,2008(3).
[2]孔冬.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以人为本[J].管理学研究,2008(4).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和国际商务知识互相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英语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是对外贸易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走访企业和问卷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写作能力满意度并不高。从校企合作模式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以期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能力;人才培养模式;问卷调查及走访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企业需要大量既掌握国际贸易商务知识与技能,又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则成为国际贸易企业相互沟通、促进业务开展、顺利达成交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等贸易活动的重要桥梁。作为国际电子商务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明确、清晰、积极、有人情味、有说服力电子商务邮件和沟通是有效的润滑剂,能够帮助克服文化障碍,是英语核心能力之一。因此,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对外贸从业人员尤为重要。笔者以南京市100家中对外贸易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发现目前的用人单位对新进人才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满意度并不高,本研究试图从校企合作视角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一、现状及其问题
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包括一般贸易信函、贸易流程信函、商务社交信函、公司内部信函、及求职任职信函。[1]89参考目前的本科及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一些学者的研究[2]34-41[3]30-34,问卷精选了与目前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相关度极高的8种商务写作知识与技能,下表是用人单位对这8种商务英语写作知识与技能满意度的评价。表1企业对毕业生“商务写作知识与技能”的满意度(单位%)表1表明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从业人员的商务英语写作知识与能力的总体满意度不高,除了收发英文电子邮件以外,其他7种技能满意率都较低。写商务英语报告满意率为19%,不满意率为16%,不满意率为6%;写英文会议纪要的不满意率为16%;写商务备忘录不满意率为11%,准备并参加英文展会的满意率为29%,不满意率为6%。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的实践能力较差,除了能完成简单的收发电子邮件,其它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有待在实践中提高。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真实商务语境下的写作能力的人才,研究表明目前现有的高校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普遍存在教材的材料和任务真实性不高[1]90[4]156-158,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问题[5]24-28。任务的真实性创造的语境合乎二语习得者的情趣,是可能想象的,能鼓励二语习得者使用交际策略,激发自然交际的需要,有用英语进行思维的生活需要,使二语习得者意识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有意义、有能力完成的[4]158。让学生直接从事商务交际活动的实务训练,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效地调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与课堂教学相关信息和资料。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真实语料的过程,能帮助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真实语境下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因此,从企业角度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校企共建专业课程、校企共建教师队伍等三个方面探讨商务英语写作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外贸公司的培养模式途径
1.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目前大多数院校采取的“2+1+1”的教学模式,把基础语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三种能力要求结合起来。2年校内基础课程,1年校内专业方向课程,1年企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遵循语言习得和能力培养规律,开展校企合作。学校需要在1年的专业课程方面刻苦钻研,通过系统课程设计,有效实施以“商务模拟实训室”和“虚拟职场情境体验室”等虚拟情景模拟教学,给学生创设包括电子邮件往来,备忘录等公司内部信函,社交场合信函,商务报告写作,参展布展等外贸函电写作的真实语境。除了与外贸企业签定实习基地以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上及时到企业实习,直接参与外贸经营活动,把商务英语写作的理论学习和定岗实习实训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模拟最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写作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这些校内外实训、实习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平台,充分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依靠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学习者可以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加深对商务活动体验和理解,增强商务英语写作能力需求的内涵建构。
2.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教材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上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研究严重滞后于国际贸易真实情景、教材内容重合率高、覆盖体裁内容较窄、任务缺乏真实性、立体化建设不足、练习设计总量不足、形式单一,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编写者缺乏真实商务语境的实践工作经验等问题[1]87,因此建设符合真实商务语境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尤为重要。基于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在外贸实践中最常见贸易流程信函包括:询盘回盘、报盘还盘、下单及确认、合同及其条款细则、付款、包装及唛头、装运、申诉及理赔、催款、函货代、保险、各类单证等。最常见的公司内部信函信函涵盖了备忘录、招聘、便条、通告、通知、会议纪要、日程安排等;外贸公司常用的商务社交信函包含感谢信、邀请信、祝贺信、慰问信、道歉信等。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精英参与商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安排,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对商务英语写作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基于我校扎根于南京、服务南京的发展战略,编写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通过企业调查收集各类真实商务语境下相关商务信函案例,把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商务英语写作的案例直接带回编写入教材,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调整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编写内容及其布局,编写适应外贸实践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另一面可以根据企业实践需求开设会展英语写作,国际商务谈判,商务报告写作等课程,把校企合作模式应用到实处,培养适应国际贸易需求的商务英语写作人才。
3.校企合作共建教师队伍。调查表明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相关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1]90,实践教学时环节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校企合作模式下,高等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需要从多种渠道来提升培养商务英语写作教师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课程模式。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写作人才需求,制定“双师”型商务英语写作教师培训规划,定期组织教师去实训基地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派遣商务英语写作教师和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及各类型的外贸行业参会,从实践中掌握外贸函电写作专业技能,了解外贸岗位需求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可聘请外贸企业专家和成功公司经理等具有丰富的外贸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定期到学校为商务英语写作专业教师进行实训知识培训,培养优秀的“双师”商务英语写作教师。此外,聘请外贸公司经理到高校里做兼职教师,讲授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或与校内教师共同教授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同上一门课程,校内专任教师可以为企业老师准备相关教学常规资料,确实减轻企业兼职教师准备繁杂教学资料的压力,企业教师可以为专任教师提供企业一线经验,这样校企老师相互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6]95-97要大力引进会以英语授课、有多年商场经验的人士或者获得国外商科学位的教师。提倡教师的自我终身教育,这是切实提高我国商务英语师资整体素质、学科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在职专业师资的培训和转型,改善教师的专业结构,适应专业教学需要。
三、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联系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商务英语教学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如何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有效性地培养市场所需的语言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核心能力,校企合作模式依据所面向的企业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定向式的设计,使培养的人才达到企业需求。高校根据地方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教育的模式和方法,调整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探索适应地方外贸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章凤花.2000-2013国内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及研究现状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
[2]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2).
[3]严明.基于题材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构建研究———黑龙江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4(4).
[4]章凤花.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现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
[6]卢艳华.师范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建设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广告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让其所使用的广告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成功的广告语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同时还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其中的语言艺术,并使其长记不忘。因此,广告的核心就是语言,上乘广告可以让群众称为杰作。由此不难看出,广告应具有相应的艺术品位。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对英语广告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词汇艺术
(一)创意拼写
在制作英语广告时,许多广告的设计者重视对广告词语进行创新,一些现有的词语往往满足不了创作者要求,这就需要其创造新词,甚至杜撰一些相对奇怪的词语。广告设计者通常会故意拼错广告语中使用的词或者字,有时还会在广告词中加上前缀或后缀。这也使创造的新词往往与原词在形态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广告词最终要表达的意义。这种制作广告的手段相对新颖,也使制作完成的广告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一则音响广告:Hi-Fi,Hi-Fun,Hi-Fashion,onlyfromSo-ny.这则音响广告中的词语采用了押头韵的方法,其中使用的词也是对原有词汇“Hi-fi”进行的创新,这主要凸显了音响的效果。
(二)头韵和尾韵
在许多英语广告中,经常会发现广告词使用头韵和尾韵,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广告词更具有节奏感,让消费者印象深刻,并将广告变得更有感染力。例如,一则啤酒广告:MyGodness,myGuinness.这则啤酒广告中使用的词语押韵,这使词语的音韵更加婉转,并相互缠绵,也将词汇原有的静态转变成动态,这让整则广告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意境,并让消费者感受到其中的语言艺术。
(三)动词和形容词
1.动词广告制作的目标就是促使消费者进行商品消费,这也使得广告语中经常使用动词,从而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应用广泛的动词有need,choose,give等,大都是一些单音节动词,而且这些动词在人们的交流中经常被使用,将其运用到广告语中,会使整则广告给人通俗易懂又轻松愉快的印象。例如,一则护发剂广告:Giveyourhairatouchofspring.在这则护发剂广告中,动词的使用让整则广告更加通俗易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形容词广告语言一般给人生动形象的印象,这就需要在制作广告语时采用大量的修饰性词汇。在英语中,形容词具有很强的修饰作用,它属于开放性的词语类型,在与名词搭配时具有修饰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用做主语或者宾语的补语。这也使在商业广告中,经常能看到形容词的运用。形容词具有种类和内容较多的特点,它在广告语中的运用,也使商业广告变得更具魅力。在商业广告中,应用广泛的形容词有easy,special,good等。例如,一则咖啡广告:Goodtothelastdrop.在这则商业咖啡广告中,形容词的运用凸显了商品的特点,让广告更加生动形象,并使广告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句法艺术
(一)简单句
在商业广告中,广告使用的语言都需要达到瞬时效果,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被广告语说服,这样才能使广告宣传的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效果,在广告制作时往往会使用相对简单的句式,尽量不使用复合句或者难懂的句式。在广告语中使用简单句,不仅可以节省广告费用,而且还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并让消费者容易理解。例如,一则钻石广告:Adiamondlastsforever.在这则钻石广告中,广告语使用的是简单句,而且语言简单明了,却不失优美,把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浓缩,但却简短有力,使整则广告更具号召力。
(二)疑问句和祈使句
1.疑问句在商业广告中,疑问句也是经常使用的句式。在广告中运用疑问句,可让设计者更多的以消费者的角度制作广告语,这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并对其进行深思。这种广告的制作目的无非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让消费者寻找广告中的答案。例如,一则乌发乳广告:Areyougoinggreytooearly?在这则乌发乳广告中,疑问句式的使用可以让消费者感到亲切,而且广告中关心了有白头发的人们,这也会使一些有需求的消费者更加关心该则广告中的商品。
2.祈使句在商业广告中,祈使句的运用也较为常见。祈使句具有请求和命令的特点,在广告中运用祈使句,可以号召消费者购买商品。而且商业广告存在的意义就是劝说消费者进行消费行动,因此,祈使句的使用让商业广告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一则眼镜广告:Buyonepair,Getonefree.在这则眼镜广告中,祈使句的运用使整则广告更具说服力,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三)省略句
商业广告一般要求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果,因此,在广告制作时,一般会利用省略句式,从而表达广告的核心内容。这不仅能使广告的篇幅简短,而且还会减少广告的投入费用,并会使其达到简明扼要的效果。只要广告能让消费者理解,省略句怎样使用都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广告语中经常省略主语,如果是祈使句形式的广告语往往省略主语中的“you”。例如,一则汽车广告:Powerfulbutcompact.在这则汽车广告中,运用省略句式突出了商品的质量,并能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三、修辞艺术
(一)比喻
在商务英语广告中经常使用的修辞就是比喻,比喻包括几个部分,分别为明喻、隐喻和换喻等。合理运用比喻手法,会使广告宣传的商品更加生动形象,并让消费者产生丰富的想象。例如,一则手表广告:What'sonyouramshouldbeasbeautifulaswho'sonit.在这则手表广告中,使用了明喻修辞“as……as”,使整个广告更加和谐,并充分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
(二)拟人
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使广告中的商品人格化,让其具有人的情感,这也会使消费者倍感亲切,这种修辞手法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中。例如,一则手表广告:UnlikememyRolexneverneedarest.这则手表广告中,通过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广告中的手表人格化,并表述出手表从不休息,这也可以让消费者理解为手表的走时精准,可以相信其质量,激发消费者购买手表的欲望。
(三)反复
在商务广告中,反复的修辞手法也经常被使用,一般是对广告词中的关键词进行重复,起到强调商品内容的作用,这使得整则商务广告更具感染力。例如,七喜广告:Freshupwith?Seven-up?在这则七喜广告中,“up”一词多次重复会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印象,也体现了商品具有提神的作用,会使消费者更有购买欲望。四、结语综上所述,商务英语广告区别于其它广告,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它所具有的语言艺术,具体表现在词汇、句法以及修辞手法方面。合理使用广告语言艺术,可使商业广告更加独特新颖,会加强商品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告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最富有生机、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发展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新疆某高等院校373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79名,女生294名。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176名,来自农村的197名。
1.2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90个项目,采用不同专业评分,量表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并使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来评价被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是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心理健康测查工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测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1-2]。调查中统一指导语,采用集体施测方式,由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1w以来的感觉无记名自填量表,当场收卷。
1.3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不同性别维吾尔族大学生SCL-90测评结果
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维吾尔族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维吾尔族大学生SCL-90因子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
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定义(P<0.05)。
2.3不同生源地维吾尔族大学生SCL-90测评结果
来自农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农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上大学前,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城市学生呈现开放式,农村学生呈封闭式。农村大学生到大学后脱离父母,原来以父母为主要成员的小家庭转变为以同学为主要成员的大家庭,角色发生了大的转变;城市大学生中学时住校生比例较大,适应能力比农村同学快[3];另一方面经济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多来自新疆的北疆、南疆地区,其生活比较艰苦,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许多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城市和乡村之间不仅经济方面存在差异,而且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个人的言谈举止及穿着打扮与城市生活不太和谐,与其他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相比,不能大大方方花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人际关系敏感。研究发现,和睦的家庭气氛、良好的父母关系、生活有一定的规律性对缓解焦虑和抑郁有特殊作用[4-5]。另外,可能与民族偏见有关,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甚至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偏见,有意无意夸大了民族文化中某些因素并与贫困落后画等号,所以伤害了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这些因素可能对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女性受性格特征所影响,女性比男性胆小,承受打击的能力比男性弱;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男性多,且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很容易烦躁不安,因此长期下来就容易患抑郁恐惧等心理疾病[6]。本研究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状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分析原因:首先,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在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地区,接受维语语言教学,而大学教育一直是以双语与汉语形式进行,所以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7-8]。其次,维吾尔族大学生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其可能导致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认知、态度、行为及应对方式上与其他民族大学生不同,可能是造成两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对一些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在采用SCL-90筛查的基础上对筛查阳性者应作进一步地心理评估与辅导。对大学生进行心身健康指导时应注意加强个体性格修养与塑造,使他们增强对心理、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与方式看待与处理问题。
其次,要加强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心与帮助:第一,在他们入学时建立心理档案,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第二,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并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第三,建立校园心理辅导网络,了解和掌握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的异常心理行为,对有心理障碍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综上所述,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一深化宗旨心理教育,提升政治素质
1.1丰富方式方法
通过“认识自我,自信竞争”阶段的训练,使学生深刻感知“若要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西方励志哲理,深刻领会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东方深邃思想。为扭转多数学生抵触政治思想情绪,训练中我们还采取了座谈、演讲、野外拓展训练等多样的交心方式,积极探索政治理论贴近学生心理的新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内涵,更加鲜明地体现出理论学习的时代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大学生就业特性,从而用丰富多彩的理论教育熏陶学生,用共同的就业价值观念凝聚团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心贴心的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
1.2突出典型引领
把树立先进典型作为大学生政治理论教育的可持续动力,突显出心理素质高,综合素质强的优秀学生,不断强化先进典型的发现、树立和宣传工作,积极搭建先进典型成长的平台,大力营造有利于先进学生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正面积极地梳理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导向,不断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通过“规划生涯,策略人生”,教会学生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1.3注重形象塑造
形象塑造包括内在心理和外在形象两个方面。内在心理是指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水平、道德品质等;外在形象是指完成任务时显示的能力素质、教师评价。我们着力磨练大学生盲目自大的心理,结合党的教育精神,加强规范化管理,以严谨治学为切入点,以规范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规范,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为民服务意识。
二、注重培养身心健康,养成良好习惯
2.1树立正确人生观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业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学生身上出现了搞攀比、讲条件的现象,把未来的工作、工资待遇横向与其他院系相比,纵向与已经就业的大学生相比,面对巨大的反差,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今后奉献服务精神减退,不满情绪滋生。因此,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未来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在思想上解决“为什么就业,为谁就业,怎样就业”的问题,找准通过就业规划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切入点,真正热爱全身心投入。
2.2增强科学应对意识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世界形势严峻,社会复杂多变,未来要处理的事情和面对的困难不断增多。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科学应对毕业就职的意识和胆魄,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时能够从容不迫,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敢于决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的目的。
2.3培育创新工作精神
学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事学习、在学习的常规事务性活动,极易产生厌倦、疲劳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用创新的精神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通过对各项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内容的熟悉掌握,不断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达到减少学习量、减轻各种压力的目的,实现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坚强品质、道德修养、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团队协作、沟通配合、创新思维、培训策划、组织管理、适应调整等素质与能力,形成以优秀学生团队带动更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继续教育与就业创业工作新品牌。
三、加强实践心理教育,增强就业能力
3.1突出基础,抓好大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培训
信息化对于整合就业资源、改造就业流程、创新就业模式、提升工作效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就业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网上学习、网上管理、网上求职等训练,积极接受新形式、新变化,强化调整心态与抗挫能力,把信息化应用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社会综合信息研判和应用归纳水平,用科学、便捷、迅速的方式指引大学生就业规划。
3.2突出全面,抓好学生多才多能素质培训
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石,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稳步发展的第一道防线,是密切服务社会的窗口和纽带,也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知行合一,勇于实践”阶段的训练,努力把学生培养训练成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
3.3突出实用,抓好学生业务知识应用培训
坚持严谨、求实、求索,是教育治学的生命线。要养成严谨、求实、求索的学习态度,必须做到日常养成与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要注重教育学生转变理念,把理性、积极、热爱的理念根植于每名学生头脑中。要采取主题宣讲、以案说法、分析研讨等多种方式,认真总结研判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针对性训练和引导,切实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发展心理学论文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工程造价管理是出于避免建设资金浪费,在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造价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如今,随着建设工程投资值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价管理的地位逐年提升,在此情况之下,如何管理和控制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实现管理的既定目标;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物力的合理配置,节省工程建设成本与实现规范化管理,并获得效益,将是现代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根据工程造价的运行规律与运行的特点,科学地选用管理措施,灵活应对当前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另一方面,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寻找寻找数据中的规律也是造价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可实现将单一的工程造价软件分析(如: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造价指标、电子评标等)协同于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以及工程数据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旨在实现人力、物力、资源三者最优化配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的改变,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升级和改变,因此不断地改进和更新也将是管理模式升级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及其分析
1、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在于将建设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活动,从而针对各项活动分别进行明确的管造价理和控制。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但是,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造价控制对项目造价影响也出现些差异:投资决策阶段为75%~90%,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阶段为5%~35%,竣工阶段为0~5%。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作为项目建设的最初阶段,也是对项目风险性分析、项目造价确定以及最终投资方案的得以确定的关键环节,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阶段涉及较多的行业以及较大的数量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参与风险分析、确定投资方案人员的专业性,特别是土木工程师、市场分析专家、造价企业管理人员等。
(2)对于采集到数据,进行客观分析,以保证数据和造价的准确性、可靠性。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既顾及设计的规范化、方案的优化、投资效果等,因此在设计方案选择时,第一,建筑方案应建立在注重结构合理化、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求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第二,结构设计必须把技术与经济密切结合起来,减少非必要条件的干扰,从中选择一个成本较低的方案。第三,最大化地利用“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合理之处,减少设计费的支出。第四,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优选出安全可靠、造型美观又能保证经济效益的设计方案。第五,在设计招标方法的选择上,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如: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结合既能使设计人员更加致力于设计,又能对降低工程造价起到有效的作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影响因素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阶段,主要涉及到对材料价格的控制、控制设计变更、合同的管理以及一些索赔工作等。对于控制设计变更更加注重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施工图的认真审核,避免施工后因设计修改带来费用的增加。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这个阶段的控制,一方面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对出现的质量等问题,按合同条款进行一定的索赔;另一方面对竣工结算的管理,也将对降低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2、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旨在平衡项目建设期成本与项目营运期成本,使得最终成本量最小化。施工阶段在建设项目中占较长时间,项目运营成本最大,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也是较长,相比而言,项目建设前期的成本较小。因此这种模式适合运用在项目投资期间,而不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3、全面造价管理模式
全面造价管理是对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全团队成员、全要素、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那么,它是出于集体利益造价管理、工期、质量等要素的综合考虑以及风险投资期间的造价管理等。从造价管理的横向和纵向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但在各个方面的运用技术上有待提升和完善。
二、工程造价模式中亟待完善之处
1、造价管理各各阶段、各部门缺乏协调配合,甚至脱节,这不仅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也将对降低工程造价方面造成较大的损失。
2、对于在前期的投资造价分析时,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不完善,计算统筹的模式较单一,没有进行很好软件的综合运用,致使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
3、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对质量、工期、造价三者的综合有效考虑。
三、应对措施
1、全面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周期管理相结合,利用各阶段的造价管理优势从项目决策造价阶段的控制到最后的项目造价结算的控制,将全团队、全要素、全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2、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需求出发,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库,如:工程造价数据库、工程造价指标库等,通过统一的数据系统,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工程数据共享,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
3、在造价管理人员方面,毋庸置疑,在进行评估、分析、决策时,无论是从人员的筛选还是人员的内部管理,都应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注重建设项目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协调,最终提升投资效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除了多方位的协调之外,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也将会面临更多技术性问题挑战。
0引言
为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各地联系更为方便、快捷,对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是一项重要策略。而造价编制是改扩建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措施科学合理进行造价编制,不仅能对各项资金进行有效安排,还能有效指导工程建设,促进改扩建工程效益提高。下面将探讨分析改扩建工程造价编制特点,并分析新工艺单价测算问题,以便更好指导实际工作。
1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方法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人们积累了多种方法,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需要合理选择,主要方法包括以下类型。
1.1双侧加宽方法
平原、微缓丘陵等采用该方式扩建,占地少、施工简单、投资少,但对交通通行影响较大。
1.2单侧加宽方法
受地形限制,运用单侧加宽方式,路基差异沉降不敏感,施工组织容易,对车辆通行影响小,但造价较高。
1.3新建公路方法
山岭重丘区受地形限制而无法加宽,应该新建公路。如果不考虑老路改善、互通立交共用等问题,造价与新建道路相同[1]。
2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造价编制特点
改扩建工程造价编制具有自身显著特点,不仅要考虑新建项目工程造价,还要把握其它项目造价,从而编制更为合理的造价预算。
2.1便道修筑费
确保老路正常通行,贯通便道按双侧计算,单侧加宽计算一侧即可。
2.2取土填土费
做好沿线土场调查工作,合理确定土场位置,试验取土性质,确保满足要求。根据取土运距、运费、取土资源费等合理确定造价。
2.3软基处理费
路基加宽后,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给路基带来破坏,加宽项目应该对特殊路基处理,并且费用较高。
2.4行车干扰费
双侧拼宽时为确保路面整体与美观,上面层新旧路基应同时铺筑,需考虑一部分行车干扰费。
2.5保通措施费
施工期间不能中断交通,线路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不能下降,保通措施尤为重要,造价编制时不能忽视。制定有效的保通方案及费用组成,根据以往改扩建施工经验,双侧拼宽按70~80万元/km计算,单侧按30~50万元/km计算。
2.6环保措施费
路面、路基、天桥、防水排水工程等废料处理、安置、再生利用费用等[2],也是造价编制中不能忽视的。
3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工艺单价测算
改扩建工程是在原有高速公路基础上进行的,因而除了对新建项目进行造价编制外。还要考虑新工艺造价,重视对新工艺单价的测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加宽后的道路与原来道路形成一个整体,必须重视新旧路基的结合,提高工程质量。旧路基已经运行多年,路基沉降形成且比较稳定。新路基为了与旧路基连成整体,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在旧路边坡挖台阶,铺筑土工格栅,填筑新路基前进行冲击碾压,用CFG桩、粉喷桩等进行深层处理。造价编制时应综合考虑这部分造价,通常造价估算阶段容易忽视旧路挖台阶、土工格栅铺筑费用。软基处理费用应结合路线长度综合考虑,概算定额可采用2007年修订后的规定。从而有利于提高造价编制合理性,更好指导工程建设。
3.2新旧桥梁搭接处理
为了让新桥梁与旧桥梁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又不改变老桥原来受力,桥梁加宽常用同结构、同跨径、“上连”、“下不连”的拼宽方式。“上连”的方法是用湿接形式连接上部空心板结构,用无振动切割技术拆除老桥外侧墙式护栏,老桥外侧边板上种植连接件,并与新板预埋件搭接,浇筑接缝,桥面铺筑混凝土,完成新旧桥梁上部横向连接。“下不连”是在下部新、旧盖梁间设置1cm缝,不做任何连接。这种搭接处理方式给造价编制带来困难。不仅无定额可套,还无经验数据参考。根据连霍高速郑州段改造情况,测算出以下几种新工艺单价。例如,切除钢筋混凝土护栏1300元/m2,切除钢筋混凝土盖梁1500元/m2,植入Φ12钢筋15元/根,植入Φ16钢筋20元/根,粘贴A3钢板1300元/m2。在新旧桥梁搭接处理造价编制中,可以此作为参考。
3.3旧路旧桥病害处理
通常改扩建的高速公路运行时间在10年以上,为了让扩建后的新旧道路处于同一服务水平,对旧路旧桥的病害处理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在旧路病害处理中,关键内容是进行病害检测,把握病害所在位置。并对废料进行合理利用,重视沥青混合料的冷再生和热再生利用。根据多方面咨询,结合设计、施工经验,沥青再生新工艺单价如下:铣刨80元/m3,添加2%泡沫沥青175元/m3,添加15%新料120元/m3,施工费125元/m3,综合单价5元/m2。旧路铣刨、混合料运输、铺筑可套用定额计算,新路铺筑的混合料加工费,应根据添加剂、设备台班费等测算。旧桥加固与修复造价计算,目前没有准确的定额,一般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测算。常用新工艺单价如下:原桥梁伸缩缝拆除80元/m;拆除旧空心板20m,运距3km时,单价2600元,拆除旧空心板16m,运距3km时,单价1800元;碳纤维布处治上部结构性裂缝700元/m2;环氧砂浆处治下部非结构性裂缝30元/m;环氧混凝土处治麻面、露筋部分160元/m2;铰缝加固钢板厚19mm,价格为1300元/m2。造价测算中应该以此作为参考。
3.4排水防水工程拆除
道路加宽往往需要拆除旧路的防水、排水工程,而废料处理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废料有利于降低成本。因而造价人员应加强与设计人员沟通,领悟设计意图,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准确估价。拆除工作的工程量都能估算,但无专门指标,应该套用概算定额,合理利用和调配废料,促进其作用的最佳发挥。并做好新建道路的排水、防水施工,以节约成本。
3.5天桥与立交桥处理
简支结构桥通常在原桥梁两端加长,确保加宽后满足道路宽度要求,对连续梁、T型钢构、斜腿钢构等桥梁应全部拆除。拆除过程中应确保不中断交通,防止破坏高速公路路面,保证车辆安全通行。一般单向放行,单向设置临时支护,并搭设满堂支架,用切割方式拆除混凝土,及时运走废料,并及时放行交通[4]。进行桥梁拆除时,为降低对车辆通行的影响,节约成本,按照常规方法套用定额计算费用是不合理的。经过测算和咨询,拆除单价约1150~1500元/m2。具体计算时,应该考虑天桥、立交桥的结构形式、当地地形条件等因素,从而提高造价编制的合理性。
3.6沿线设施改造费用
造价编制时,最为困难的是确定沿线护栏、标志标线、紧急电话亭的拆除费用。根据已完成的改扩建项目,沿线设施拆除费用如下:声屏障500元/个,单柱式道路交通标志280元/个,双柱式950元/个,悬臂式430元/个,门架式1600元/个,电话亭300元/个,波形钢护栏25元/个。另外,安全设施回收利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工作,按照路线长度计算,并根据预算编制办法进行预算,执行新的标准,提高费用估算的合理性。原有安全设施能利用的应该利用,不能利用的尽量回收,以节约成本。
4结语
⑴双侧加宽是最经济的方案。加宽项目造价影响因素多,造价编制也比较复杂,并且造价较高。对比分析双侧加宽、单侧加宽、新建公路三种方法的造价,其中双侧加宽是最经济的方案。与单侧加宽相比而言,每千米可节省费用约260万元,因而改扩建工程中,应该重视双侧加宽方案运用。⑵加大改扩建工程设计深度。与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相比而言,改扩建工程造价编制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可套用指标少。容易出现漏项和少计现象,也影响下一阶段的概算和预算,难以全面反映投资规模。因此,为应对这种情况,在改扩建工程造价编制阶段,应该加大设计深度,全面把握工程实际情况,提高造价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好指导工程建设。⑶进行全面细致的造价编制。在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造价人员应该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全面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改扩建实施方案。并全面、细致进行改扩建工程造价编制,编制详细、合理的造价文件,更好地指导改扩建工程施工。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现在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对信息的管理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但是在现在生活实际的工作之中,企业的网络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之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安全问题;解决方式
1引言
由于现在时代的不断变迁,计算机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在各个领域普及,但是在现在的使用过程之中却存着许多安全问题。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安全问题,利用先进的技术保证信息的安全,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不断完善,更好地促进我们现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之中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操作不规范
在现在的网络设备之中,计算机操作不过范,会加大木马以及黑客等入侵风险,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规范现在的电脑操作方法,防止不法人员对电脑进行非法入侵,比如现在的黑客入侵和木马侵入,造成现在电脑的瘫痪,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入侵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缺陷型。目前,计算机通过共享局域网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共享,这就使木马以及黑客入侵提供了机会。但是,一旦病毒污染这些数据,就会损坏计算机系统。此外,现在木马以及黑客就会针对现在计算机之中存在的漏洞进行肆意的攻击,造成现在计算机信息泄露的状况,给计算机管理带来无尽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现在相关的措施保证现在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2.3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和程序被破坏
现在,我国的居民使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信息交流已经成为现在大潮。现在,一旦黑客对用户的电脑植入了病毒,黑客一旦入侵现在计算机管理系统,就可以远程操控现在用户电脑,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监控和翻阅,造成现在用户信息的泄露。此外,即便现在电脑已经安装系统防泄漏的软件,但是这些并不能很好的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容易造成用户计算机之中重要的文件资料和信息的泄露。甚至黑客可以删改现在计算机系统之中重要文件资料,篡改网页和邮件,造成现在计算机系统瘫痪,使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转。同时被删改的文件也是难以恢复,因此对计算机系统数据与程序造成极大的破坏。
3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的策略
3.1采用相应网络安全技术
①我们要借用现在的网络虚拟技术,利用现在最先进的系统反漏洞的技术防止黑客入侵或者病毒的攻击,最终实现防止黑客监听用户的网络信息,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②我们要利用现在最先进的入侵检测技术时时检测各种不明物质入侵用户电脑,并且要用最先进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全面的杀毒,最终防止病毒入侵,保证用户计算机的安全。③充分利用现在最先进的技术,使用现在秘钥体系,进行实名认证,保证现在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3.2合理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①我们要合理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要强化人们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从而我们要设计方案,保证计算机管理方案科学系、合理性,促进用户可以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网络。②现在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但是同样也存在缺陷型。计算机在开放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输以及文件的利用,可以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同样可以也会遭到黑客的攻击和拦截。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网络安全实质就是指现在局域网安全,并且以路由器为辅助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资料的运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局域网安全防范与控制,要从物理和逻辑两种形式,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黑客监听,防止出现盗用资料的现象,最大程度的保证现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安全。
3.3制定网络安全政策与法规
针对目前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必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现在的信息安全。首先,我们要以及现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文献,加大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监管力度,保证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落实,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其次,面对现在复杂网络安全问题,并且发生原因也十分复杂。我们也要认识到现在的网络安全的维护不仅要靠相关的法律文献,还要大力加强现在网路安全知识的普及,增强人们网络安全的意识,保证相关的信心安全,促进现在网络和谐社会的建设。
4结语
随着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现在网络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因此,加强网络安全的维护不仅可以保护网络数据存储以及保障数据安全,同时还可以减少现在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减少用户信息损失。同时,用户自己也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定期的木马查杀和系统故障维护等工作。继而更加有效保证现在计算机的安全,放置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保证用户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何晓冬.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2]葛晓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
[3]杨曙光.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存在的一些弊端,然后对这些弊端进行一一的分析,在最后针对这些弊端给出了一些优化的方案,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优化方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有一定的改善,在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有效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猛,我国在20世纪末期开始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由于计算机技术管理应用在很广泛的范围内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社会和广大的用户都有着很切实的利益关系,因此研究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能够促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必须要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制定有效的策略来保证其健康的发展,还要提高计算机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性和警惕性。保证计算机技术管理在各个行业中运用更加灵活可靠,从而推动社会的信息化步伐。
1、计算机信息管理在实际网络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都非常迅速,基本上都进入的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管理是必要的,目前看来最为主要的还是运用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方面的管理,在这方面的管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实际的信息技术管理应用中,应该不断的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重视力度,特别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必须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实际的探索和研究中去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去解决问题,从而来落实信息技术管理的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是非常丰富的,正是由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才会引起计算机的不安全,因此要遏制一些恶劣的信息攻击和病毒文件,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在目前实际的网络安全监测的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检测检测所有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管理。然而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机的运行也不是特别的稳定,因此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是导致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混乱性的原因。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措施,防止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对这些事件采取应急的措施,及时的解决此类问题。而且针对这些问题和以往发生的一些事件制定相关的策略,保证这样的时间不再发生。
2、对信息技术管理问题的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法
(1)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有效控制
为了能够保证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有效控制,使得信息和管理更加科学化,在这之中要结合很多的因素,使得信息管理技术在控制中得到科学的实施,还要根据一些实际的情况出发,在一些可行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完善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还要加强其研发的力度,对一些新的漏洞和病毒能够有效的处理,把各个职责分到个人中,保证合理科学的运行。
(2)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技术模型
在实际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安全和健全的信息管理技术的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保证计算机的安全运行,还能够对计算机的信息管理风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创立健全的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模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建立这种模型之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做好具体的规划和周全的计划,这样才能够保证创建一个安全的、健全的信息管理技术模型,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管理技术也不断的成熟,目前已经达到了初步的安全状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1)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目前很多计算机中存在漏洞,这些漏洞对计算机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在加强操作系统安全的时,必须加强计算机的漏洞检查,并且及时的解决这些漏洞,排除计算机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安全运行方案,还要制定一些应急的措施。比如:陌生人要加强对其进行身份验证,并且不断的完善相关的验证制度和法规,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防止一些病毒入侵。在这些方面虽然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后来居上,这都是我国一些科研人员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借鉴了很多国外的技术,不断的总结创新成果,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2)不断完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上的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在日常信息化技术管理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制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规定十分必要,还应该在管理机构的内部建立相应的管理小组确保计算机日常的信息安全,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的意识,防止病毒和黑客的入侵,意识到病毒或黑客入侵会带来的的后果,同时还要建立起预防病毒入侵的一些体系,并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的对计算机进行保护和杀毒。
4、结论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多行业,多领域的合作发展势在必行,在这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势必会促进很多产业的前进,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全世界各个行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很多用户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控制信息的访问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以及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应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尽快创建一套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不断的加强信息管理技术上的管理,建立一个安全的、健全的信息管理模型.
参考文献
[1]叶军.基于防火墙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探讨[J].硅谷.20;0(23)
[2]朱瑶.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的比例比较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助推下,逐渐实现了由单一产品运输向现代物流综合运输转变的过程,与此同时,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要获取运输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着重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环境、资金资产管理、经营业务、成本控制等加以规范及强化,以保障企业正常稳定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铁路运输企业;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一方面我国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企业的管理水平及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铁路运输企业来讲,要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金资产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就需要完善会计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及作用。
一、铁路运输企业中发挥管理会计作用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在2013年开展了铁路政企分开实践改革,在铁路运输货运组织上也进行了探索,原有的铁路运输理念得以转变,实现了根植客户及市场,借助于手续简化、广泛受理、固定定价等方式,达到了点对点的物流运输服务,从而使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更趋深入的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应强化改革力度,通过对铁路运输模式及铁路财务管理的优化升级,在充分融入市场经济,整合铁路运输资源的基础上,应着重突出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使铁路运输企业在资金管理、资产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更加科学高效,从而达到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节约、服务提升、资金盈利、效益增长的目标和效果。
二、铁路运输企业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的优势及条件
在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及改革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开展较早,早在1989年,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就采用了本量利分财务分析及管理方法,而在1998年前后,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又改革了清算办法,在运输价格的测算及拟定上,采用了标准成本法及作业成本法等途径。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又响应财政部号召,及时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现阶段,随着货运市场的深化改革,在铁路运输企业运输项目成本分析及企业盈亏状况统计上,管理会计又能够通过对企业运营成本的全程化及动态化跟踪分析,评价企业经营效益,以此为基础,做好运输价格的指导[1]。从铁路运输企业的整体运营及财务管理实践过程来看,管理会计在铁路运输各个发展阶段都发挥了某些职能和作用,而现阶段随着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深入实施和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应用管理会计,其条件较为充足。首先,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及经营者普遍对业务经营、资金管理、成本管控加以重视并强化,而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铁路运输企业又需要实时的资金及成本信息,以便于其经营决策的调整及优化,此时,管理会计即可及时介入,发挥其作用。其次,铁路运输企业在财务管理质量及水平上提升较快,在会计科目及会计核算等方面都较为规范化,系统化;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上,铁路运输企业普及了会计电算化,在会计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既能够保证数量,又能够实现财务系统与会计系统的衔接及共享,为管理会计作用的施展提供了技术基础[2]。最后,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储备较为丰富,管理会计人才优势较为突出。例如,以呼和浩特铁路局为例,截至到2011年,全局职工人数为67448人,其中,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局总会计师人数为47人,在岗财会人员数量达到3014人次,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的人数为923人,占据总人数的约30.6%。
三、铁路运输企业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方式及意义
1.铁路运输企业中应用管理会计的途径和方法
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地节省企业的成本耗费,并注重通过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等手段,达到企业运输效益的提升和优化[3]。管理会计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会计在对企业的经营及业务内容加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成本核算、资金预测、资产配置等环节,推动了铁路运输企业由货运运输向综合物流的转变,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更加精确。其次,在铁路运输企业业务开展中,货物的运输过程需要涉及到众多铁路局及其分段,在货运改革的影响下,铁路运输企业由原有的“直通清算”向“市场清算”转变,而管理会计通过将货运营业点及货运后期保障环节全面纳入到成本及资产管理控制中,实现了对经营主体及经营利润的扩大,再借助于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结算,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下属的基层分段能够强化成本控制及资金管理的意识,通过将自身的运输经营放置于整个运输经营体系中,达到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效果,从而使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资金管理更具实效性。
2.铁路运输企业中管理会计应用的意义
在铁路运输企业中运用管理会计,能够使铁路运输企业认清现阶段的货物需求,对市场变化情况加以分析及把控,及时转变货运理念,强化现代物流意识,推动铁路运输企业由单一的钢铁、煤炭等物资运输向更加丰富的现代物流演变。而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企业的议价及定价机制也发生了改变,在《关于放开部分铁路运输产品价格的通知》(2014)等政策中,铁路运输企业在产品运价的制定及调整上余地更大,市场作用更加明显,这就更加彰显出管理会计在统筹分析企业业务经营收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清算收入。此外,管理会计能够渗透到铁路运输企业的各个流程及环节,也能够通过建立激励及考核机制,带动起铁路企业各部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增添了动力及活力。
四、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期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发展形势,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发展环境的分析评估、企业经营成本的优化控制、企业经济决策的辅助及支持,能够为企业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提升做好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蔚.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5,(19):159-161.
[2]赵丽美.浅谈应用管理会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0,(9):93.
[3]李占娟.管理会计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5,(11):21.
摘要:会计专业一直以来是大专院校的传统专业,也已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育体系和模式,为社会各界推送了许多财务人员。但是随着近几年电子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主要部分已进入千家万户,企事业单位,促进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这势必改变传统会计存在的环境,从现实走向虚拟,大大颠覆原来教学模式。会计教育的内容及方式的探索势在必行。
关键词: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会计;教育教学;探索
0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持续转变和国内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电子商务需求更加强劲。电子商务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各领域。作为现代企业,其经济服务领域应用电子商务意识不断增强,作为服务于经济的会计学科需要与时代接轨,才能更好发挥专业职能。身为会计教育的老师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如何突破传统会计教育模式,顺应信息时代要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现代需要的新型财务人才。
1新型电商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传统会计是建立在四大假设基础上,而如今这些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新型电商的环境下,四大会计假设都面临着重大冲击:会计主体假设要求是有形实体,而不断兴起的网络公司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并没有固定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对于会计主体变化频繁下的电商企业是根本不适用的。分期假设要求会计主体分时段核算并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而在互联网运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及网络传输功能,使财务管理体系从静态变为动态,会计核算时点从事后转向实时,使会计分期假设因消除时间断点而变得无法成立。货币假设更是由原来的现金及票据支付被电子货币所取代。
2新型电商时代下,会计教学需要突破创新
所谓电子商务,即EB或EC,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商贸或商务活动。电商企业常规运用的EDI、EOS、E-MAIL等各种电子信息工具,使各经济主体之间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交易。而当今新型的会计人员为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要求,服务于社会和市场。其服务范围随之扩大,不仅需服务于物质生产领域,同时还要服务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如面向流通行业、消费者以及国内外贸易等各个方面。电商与会计结合的交集在于业务的信息化处理。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一系列加工、传输、存储等处理,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控制执行、决策分析等提供充足、有效、实时的财务信息,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拓宽会计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职能。
3改进教学设施,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会计教育侧重于老师教,学生学。一般学校只要配备教学场地及财务模拟室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要培养当代适用的会计人才就要对学校设施进行改进。面对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把网络和信息化财务软件引进到财务教学是必要的,同时为了增强操作实体感建立ERP实训模拟室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了设施设备更需要知识的引领者,作为教师必定要突破原先培养普通财务人员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摒弃原先陈旧的老教材,把财务软件运用与当今信息获取与处理知识相结合,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材,为更好服务现代电商企业所用。其次,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倡导创造性思维教学,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多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网络开展视频教学,组建研讨小组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4新时代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电商时代的会计人员是一类复合人才,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而是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库分析能力、网络技术手段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对企业内部能运用财经知识分析经济问题,为电商企业解决线上线下各种财务问题,对企业外部能做到合理合法地上缴各种税款,参与各项业务的预算及决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充实计算机、金融、经管、外语、税收、人文等知识。平时利用各种途径关心时事新闻,掌握国内外经济动态,学着分析其中的问题。不断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思维问题的能力、管理约束的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当然这一切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才能完成,需要较高的专研精神。
5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及网络信息的安全化教育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要求,而会计从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可以说是众多行业中最为苛刻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上岗证必考科目,也是体现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操守,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平公道、有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精神等。随着电子信息工具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先进的会计技术不断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应时时刻刻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掌握一定的电商新法规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杜绝各种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防范利用计算机盗取电商企业经济信息。面对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带来了许多新的财务知识、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财务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时代在变化,经济信息环境也瞬息万变,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更新知识,改变教育思路,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申昉,常向东.试论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
[2]劳劲彪.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8).
[3]柳青.大学会计教育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吗[D].第二届立信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加强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建立高效物流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增加效益,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流管理就业指导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前言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经过互联的设备在无人操作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大大的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手机等移动设备也能够进行高速互联,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帮助,物联网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上的应用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提高物流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为物流行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关键。
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未来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智能化物件或者智能尘埃,例如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通过各种无线或者有线,使得长距离或者短距离实现互联互通的通讯网络,应用大集成,云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采用适当的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靠,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控,定位追踪、报警联动、远程监控、在线升级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各种事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的“管、控、营”一体化。
三、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的发展情况
(一)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我国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了,但是,由于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所以,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企业的基础信息化的建设和物流行业办公软件中,对物流行业最重要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技术规范中还没有应用到物联网技术。仍然停留在表层的应用上,物联网技术中最主要的辅助物流企业决策的基本功能还应用到物流的管理中去。还有一点明显的不足就是,对于一些微小型的物流企业还没有应用到物联网技术,还停留在传统管理的层面上。
(二)物流行业在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行业在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缺少一个技术上的标准,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1、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物联网主要的功能没有被使用,即物联网的辅助决策功能以及管理功能。2、使用物联网技术的企业没有向更深的层面去发掘互联网的功能,使得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没有被开发出来。3、物流行业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度开发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循序渐进的使用方法使得物联网的功能单一化,物联网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四、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的构成都比较复杂的,因此,在物流企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企业管理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物联网技术的环境下进行多维度协同管理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对物流信息进行融合管理
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信息来源广,结构各异,数据量大,实时更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物流数据资源的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实现物流信息优化调度和物流业务实时再造的前提。因此,要及时解决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的融合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缺少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信息在服务层面上的信息融合与管理。2、缺少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数据多具有的特点,没有建立针对物联网技术的存储体系。3、在对数据进行检索应用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从技术角度上去研究新的查询语言和数据跟踪技术,忽略了从面向服务的角度研究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检索、回溯模型等。
(二)物流行业的业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现行的物流行业的管理中,物联网环境下业务流程管理方面仍旧处于一个理论阶段,缺少实践经验。业务流程再造既是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的重新设计,还是一次重要的革命,旨在重新塑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如何保证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业务管理,许多学者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课题,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系统需求分析问题。2、物联网环境下业务流程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制和正确的评价方法。
(三)缺少相关的物流管理标准体系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在物联网环境下针对物流管理的标准,为物流行业和物联网技术发展提供带来一定的阻碍。
五、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物联网环境下信息的融合与管理力度
在物联网环境下,应该全面的从数据信息的各种特点出发,对信息进行融合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存储系统,完善信息的检索和追踪。
(二)实现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业务再造
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目标,仔细分析系统所需问题,对业务过程中存在的瓶颈进行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
(三)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物联网技术的潜能
虽然,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逐渐完善物联网环境下物流管理体系。
六、总结
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可广泛的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上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上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物联网的核心功能没有得到开发等。但是,只要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应用中都能够积极克服技术困难,就一定能够使得物联网技术更好的为物流行业服务。
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缺陷
1.企业管理观念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日更新,使得企业管理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在管理领域有着明确的职能划分,面对激烈竞争的经济大环境,现代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大大提升了物流管理水平。在企业物流管理中仍出现诸多问题,如,虽然企业对物流管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进行了符合市场发展的改革,但是其物流管理中仍然有不和谐因素存在。据调查显示,现代物流管理中仍有沿用以往管理理念的企业,他们没有根据时代的需求进行物流管理理念的更新,过度重视管理计划,而忽视物流管理与产品销售的内在联系,这种忽视使得企业难以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对企业而言是一种经济损失。
2.,企业信息化与信息共享程度低不符合时代的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满足时代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时代为现代物流管理提出了信息化的要求,但是,大多数企业管理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仍然墨守成规,虽然部分企业管理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并实现了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但其发展较为单一,没有符合时代多元化的需求,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企业间无法实现无障碍沟通。信息的掌握是物流管理的核心,企业间广泛使用的手工搜集信息方式无法建立企业间信息共享体制,减缓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降低了服务质量,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有直接阻碍作用。
3.企业物流配送效率低。
物理管理是一项多元化的管理,其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信息及时有效共享。企业物流管理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以整个物流线为基础源源不断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落实责任到个人,密切整个物流线各个环节,实现各环节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物流线的健康运转奠定基础。
二、针对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缺陷提出的措施
1.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
物流企业的发展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的双重影响,企业根据市场的发展制定自身规划的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政府要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出发点,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根据企业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正面的引导。与此同时,政府还应积极促进物流管理发展专项资金的建立,合理使用基金,促进现代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使得企业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动向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鼓励企业与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商合作,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
2.加强企业信息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提升信息水平,这对于企业合理制度的建立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也有重要作用。在信息时代下,信息的搜集与传播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们的信息素养也与日俱增,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高新技术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创新了物流运作体系,紧密联系了物流线上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各环节的资源共享,打破了各环节原本孤立的状态,为物流良性运转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重视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
物流管理覆盖领域广,管理复杂,实现物流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的是密切各环节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企业要以自身发展实情为根本出发点,进行符合时代的改革,加速资金周转,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管理机制。
符合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机制,能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宏观控制,真实反馈物流运行状况,为企业优化物流管理提供客观信息。企业物流控制要以各环节密切配合为基础,对物流成本和运作进行精准控制和管理,合理运用作业成本分析方式计算企业物流活动成本,进而推算成本动因,加之物流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整个物流活动精准控制,进而确保物流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