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旅行社根据业务经营和发展的需要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我国加入WTO后,大量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将出现,大量的外资将通过中外合资资金的形成进入我国风险资本市场,这必将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大发展。首先,外资大规模介入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公司的业绩将逐步得到改善,高回报的特性将逐步体现,我国风险投资的效果提高,投资风险下降,这将促进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风险资本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将得到空前发展;其次,风险投资项目源丰富和良好的商业潜力使我国成为外国风险投资的热点,高科技领域的市场开放,将为外资进入我国风险资本市场提供丰富的项目资源;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经济刺激计划、出口倍增计划、就业刺激计划……就职三年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旨在引领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并重振其国际竞争力。然而,这些政策或是尚未实现其预定目标,或是在执行中面临重重挑战,美国经济仍深陷无就业复苏状态,失业率徘徊在9%以上的高位。
“休克疗法”之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近日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主要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制造业丧失了国际竞争力,这使得其国内投资不足、出口疲软、就业低迷,经济长期依赖消费驱动。而奥巴马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思路仍是借助减税和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消费,以重振经济,无力解决前述结构性问题。
《财经》:你提出的经济发展长期战略对面临选战的政治家而言,多少有些缓不济急。选战因素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执政者的勇气和魄力?
萨克斯:我认为,美国应当反对那些层出不穷的、以选举年为指向的短期经济魔术(gimmick),应当以十年为单位,从长时段视角出发,去重新平衡各经济领域的发展, 调整自身经济结构。
奥巴马没有将美国领出危机。他最让我失望的一点是,在拥有足够政治支持的时候,不愿意或没能力提出一个长期性的经济政策。2009年,民主党牢牢掌握了参众两院多数席位,奥巴马在美国民众那里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却选择了一个只强调短期经济政策,而忽视长期战略的经济团队。因此,奥巴马也失去了从根本上调整美国经济结构的机会,我为此深感挫折。要知道在美国政治中,多数政治力量能够站在一起的机会是很少的。
2012年大选将至。我认为没有一个共和党候选人的经济政策能将美国引向正途。无节制地减税、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限制政府功能,这些措施将加速美国经济缺陷的发展。就奥巴马而言,虽然在过去三年里,他在演讲中不断谈及重振美国长期竞争力的前提——增加对基础设施、新能源、职业培训、高质量教育的投资,但政府实际的预算支出却仍然将短期政策作为重点,我认为他也没有能力提出任何长远的经济战略。
美国政府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统本人的领导力。1933年大萧条期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是美国的一大幸事。他有一个无畏的灵魂,他知道如何使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以达成较为长远的目标。我们一度认为奥巴马也是这样一个人,但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像过去一样幸运地获得一个能力出众的领导者,引领我们走出困境。这对全世界也将是一个福音。
浏览量:9
下载量:0
时间:
【论文摘要】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海南省可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至此给予了海南省经济放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型发展之路。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海南省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进程中潜在的外部“利害”条件,并针对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的内部框架进行适应性规划。从而从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萌芽期”起持续助力,以达到增强省内经济实力,拓展区域经济影响力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国际旅游岛;离岸金融业务;离岸金融模式
海南省证券类离岸金融业务也应选取金融机构债券、利率掉期(SWAP)等为主的相对低风险性业务为主,从而做到降低风险,有限提升市场流动性。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摘要】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便捷的生活方式。我国手机银行业务目前还正处于发展中,并且农村地区的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相对薄弱。本文阐述了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基于农村地区的视角分析了该地区所具备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条件,指出在农村地区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益处以及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手机银行 农村金融 动金融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自然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农村支付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丰富支付服务的主体,并鼓励推进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2013年底,人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应该尝试在农村地区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从而使得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基本金融服务。手机银行即以手机为媒介来完成各种金融服务交易,其业务主要包括查询、转账、理财和消费支付等。近两年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地区已经逐步体会到了手机银行业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然而,这种便利是否真的能够延续至农村地区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地区呢?目前看来,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而手机银行的低成本优势使得其恰好能够缓解这种现象,它不仅能够解决农民的需要,还能够为农民提供生活的便利,因此,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手机银行使用规模逐年增长(见图1),近两年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在2012年一年内,使用规模增加了450%,直接从5000万人左右跃升到2.9亿人,而2013年在2012年的2.9亿人的规模基础上又增长了59%达到了4.6亿人。我国手机银行的交易规模也高速增长,在2011年时交易规模仅1.2万亿,2013年就增长到了12.7万亿的规模,而2014年又继续突破达到了28.7万亿。从使用规模和交易规模来看,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近两年来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突破。
根据《2014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59.7%(误差率在5%以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使用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之间,并且手机银行业务使用主要集中在转账汇款和投资理财等方面。手机银行正在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为银行拓宽了客户规模,降低了服务成本,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从整体实际情况看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较低,手机银行市场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支付体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并且在2012年开展了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农民的支付环境开始逐步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条件。这也将有助于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改善。
据工信部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达到12.86亿户,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4.5部/百人。而且早在2011年我国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近90%。截止到2015年3月底,即使4G网络刚刚推行5个季度,其用户总量也已达1.6亿,占手机用户比重达12.5%,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农民用户,可见我国手机的使用已经实现高度普及。
一方面,我国移动网络覆盖率在2013年底就已经达到98%,基本完全覆盖。在2013年底移动运营商又相继推出4G技术,且4G网络覆盖率也正在逐步提高,以湖北省为例,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所有城区乡镇和部分发达农村地区的4G网络覆盖,可见以这种覆盖速度持续下去,我国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的时间也不会很久。在这种逐渐完善的网络环境中,农民的手机上网接受程度也较高,据工信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率高达83%。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使用网络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现在的无线网络备受人们青睐,有部分农村家庭已经实现手机连接家中的WiFi而不是通过数据流量上网。
2014年我国农村常驻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过万,即便是除去价格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增长速度仍达到9.2%。而且目前农村地区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所占比例较高,这就满足了手机银行的推广要求,因为手机银行业务并不是十分复杂的程序,只要通过适当的讲解及演示,其可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接受网上交易,虽然农村地区发展较晚,但可以看出其有开始转变的迹象,这样,手机银行业务的普及相对也会容易得多。
(1)缓解金融服务空白现象,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需求。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对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很高,然而,农村地区的网点数目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一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这些情况限制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一般都为微观金融,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恰巧提供的就是微观金融的服务,这就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还于2009年末在广西、河南进行了初步尝试,并为农民提供了贷款便利。因此,如果农村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成功的推广,那么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现象就会得到缓解或者彻底消除,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满足。
(2)为农民生活提供便利,降低农民享受金融服务成本。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所以一些基本的金融服务就不需要农民到附近的网点才能实现,农民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相关业务,也不需要有路费的支出。一般的银行都能够提供基本的手机银行业务的全天24小时服务,网络受理业务的速度也比较快速,这就允许农民在银行的非营业时间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在春种秋收等比较忙碌的季节也不需要为获取必须的金融服务而浪费宝贵时间。目前各个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在手机银行的服务方面一般都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转账手续费优惠或免除转账手续费等服务。因此,通过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1)手机银行能够降低银行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数目目前不能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在农村地区建立实体网点并且提供人工服务往往要花费相当高的成本,因此银行都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建立机构网点。就西部地区而言,其地多人稀的特殊环境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数目,因为其高成本是无法通过有限的收益来弥补的。据统计,我国柜台业务每笔成本约为4元,而手机银行仅仅需要0.6元,这就显示出了手机银行业务的优越性,商业银行不需要在为不能建立足够的物理服务网点而苦恼,通过手机业务不仅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基础的金融服务,还能为已经建立网点的农村地区降低经营成本。
(2)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范围增长缓慢,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抵押物的问题,贷款业务在农村地区发展遇到瓶颈,甚至有缩小的趋势,我国部分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农村金融市场。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是不可小觑的,通过手机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服务的范围就能够延伸到农村地区,能够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部分收费的金融服务就会形成银行收入的来源,从而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
(1)手机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限制了其业务的发展。虽然我国各类银行几乎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但更多的是偏向将网上银行业务通过手机来操作,这并不是业务创新,而是一种操作设备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主要提供包括查询、转账和汇款等业务。业务创新的程度的低下,导致我国手机银行的服务种类有限,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农民的接受度,普通的转账汇款业务虽然满足了部分农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简单的业务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户的多样化需求。
(2)手机银行业务接受度有限,限制了农村客户规模。手机银行业务收入要有客户规模作为基础进行支撑,然而,我国农村地区接受手机银行业务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虽然农村地区消费观念有转变的迹象,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固守现金结算的观念,在这些农民眼中,只有通过现场交易他们才感觉到踏实。农民缺乏安全感,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部分农民总是担心一旦发生网络故障而使得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此外,手机银行业务宣传度不足,我国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农民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的存在,更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能够为他们提供多大的便利,缺乏手机银行业务相关信息,业务的接受也就无从谈起。
(1)法律缺失风险,导致农民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涉及到手机银行业务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与《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二者都没有对手机银行业务做出具体规定。而其他有关规定也只是针对风险提出框架性的规定,没有具体配套实施方案,没有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清晰的划分,也没有对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进行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农民的索赔权和隐私权等权利在进行手机银行业务交易的过程中暴露在风险之中,一旦农民财产发生损失,其受到的损失很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法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概率。
(2)网络风险和操作风险增大了农民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当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的黑客攻击和网络传播的病毒都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失,而且有些农民的手机系统安全度不高,更加容易遭到攻击,还有部分越狱、root以后的手机更加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农民在进行手机业务操作遭到攻击发生损失之后,势必会影响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银行的业务开展就会受到阻碍。在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或者银行内部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对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方式不熟悉或者对业务了解不透彻,很有可能发生操作失误,而农民就要承担财产损失的风险。
业务种类的开发应该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在我国农村地区更多需要的还是存贷款、结算、支付等业务。为了让农民能够通过手机银行业务实现基本业务需求,我们可以借鉴菲律宾的经验,通过第三方中介作为代理点,来为农民提供小额现金服务。银行还可以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开发适合农民的业务,例如通过与当地农资供销网点合作,当农民购买需要的物资时,可以使用手机银行结算,从而免去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另外,银行应该积极到农村地区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农民具有强烈需求的业务,进而通过专业人员设计出符合农民需要的手机银行业务。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的宣传,让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考虑以奖励的形式引导已经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农民向其他人进行宣传,通过自己熟识的人推荐往往会使农民有安全感。另外,手机银行业务可以尝试为农户提供关于惠农、农产品产销等信息,引导鼓励农民尝试使用手机银行,在试用的过程中,农民的观念也会渐渐改变,其对手机银行业务的接受程度也将有所改变。
应该尽快建立《手机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使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处理具有规范性,并且要对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清晰规定,还要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定。其中首先应该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只有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农民才会增加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其次,银行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并且对农民具有风险提示义务,银行积极履行义务有助于提升农民对业务的满意程度。最后,要对法律责任进行细化,当农民财产遭受损失时,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明确法律责任承担主体。
银行应该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定期对安全系统进行检测,防止存在可以被黑客攻击的漏洞,还可以推行电子签名和语音验证的防范方式,这需要客户在银行系统中预留自己的数字签名和声音信息以及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具体方式是先进行数字签名,然后再接受随机验证码,以语音形式进行预留声音匹配验证,考虑到客户声音因感冒等原因可能与预留不同时,客户可以输入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再完成相关交易。在操作方面银行应该制定详细完备的操作流程,并对相关规章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落实操作风险责任追究,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执行能力。农民应该培养安全防护意识,尽量不对手机系统做出更改,并每天对系统安全进行检查,养成在交易前先查毒的习惯,谨防欺诈。在农民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时,农民应该积极了解手机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有不确定的操作步骤时应先通过电话向客服咨询相关步骤,然后再进行业务操作,避免盲目随意完成操作。
[1] 刘海二:手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吗──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应用[J].财经科学,2014(7).
[2] 王修华、郭美娟:金融包容视角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4(9).
[3]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R]. http://b2b.toocle.com/detail--6212581.html.
[4] 刘海二等:信息化时代农村金融的困境与出路:手机银行[J].观察思考,2013(2).
[5] 刘锡良等:手机银行、农村金融与移动运营商[J].武汉金融,2013(10).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移动增值业务是移动运营商在移动基本业务(话音业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和市场需求开通的可供用户选择使用的业务。移动增值业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它充分挖掘了移动网络的潜力,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因此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移动计算环境下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移动计算环境下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探讨全文如下:
移动计算随着无线通信、互联网、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多领域的发展而产生,是在无线通信的基础上,扩展计算设备的通信功能如LAPTOP、PDA,或扩展通信设备的计算功能如手机。主要解决不同网络的接入和无缝计算问题,提供随时随地能够交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移动计算环境由终端、服务端、网络组成,移动计算环境参见图1。
终端侧的实体主要是便携笔记本、掌上电脑、PDA、智能手机、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终端侧的设备资源、处理能力不同对享受随心所欲的网络服务提出了挑战。终端侧应用环境基本构成元素包括移动数据端的操作系统、应用管理环境、数字版权管理、接口规程。
服务端接受客户端即终端侧的请求,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服务处理功能,并将结果返回到终端侧。服务器侧一般存在于有线网络,重点完成资源组织、业务处理、以及相应的服务支撑功能,主要包含计费、安全、业务管理、服务质量等基本支撑功能。
移动计算环境中的移动通信不仅仅指目前的GSM、CDMA、3G网络,而作为移动计算的网络承载环境包含传统意义的互联网、移动承载网络上的数据网、以及各种微网“MicroNet”,例如家庭终端网络、Ad hoc、P2P等多种终端模式的网络环境。目前移动承载网络有支持移动数据服务的GPRS、EDGE、CDMA200 1x/EVDO、3G等移动数据网,有以无线接入技术为主,支持游牧计算的WLAN、WiMax等Hotspot无线接入网络。有支持掌上电脑、PDA接入internet的bluetooth。
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移动计算环境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人们正在通过“移动代理”方式,通过软手段,解决终端和服务侧复杂性、不兼容性,特别是软件技术象Web service、XML、J2EE、.NET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将逐步克服由终端设备和网络技术不同带来的问题,而建设真正随心所欲的移动计算环境。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业务应用不断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企业、集团、行业用户等也对移动通信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对移动增值服务和业务,如移动位置服务等。业务发展受到了移动运营商、CP、SP等各方的重视和关注。
移动广告业务,移动通信极高到达率的媒体效果,使得移动广告一诞生就是一种流行而有效的广告形式,但目前的移动广告业务主要采用短信模式,用户是被动接受,并且受移动终端的资源限制,用户删除速度非常快,不能象互联网广告那样,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迅速、方便的找到,针对性更强、更高。
手机电视充分利用了手机携带方便、不受地域限制、不受电线羁绊的优势,开拓了电视节目全新的传输通道和承载终端,但作为新兴业务仍受网络带宽、手机电池、手机价格等因素的限制。
手机银行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典型业务,可为用户提供POS消费通知、网上支付通知、工资到账通知、定期存款到期通知、ATM取款通知等服务。由于安全性、认证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功能主要是银行交易的辅助服务,并没有真正地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定位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采用GPS、GPSOne等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基于位置查询的增值业务。目前,移动定位已经可以实现较高的精度,但由于2.5G移动通信网络的速率限制,定位系统将导航信息传递给用户终端,一般只能通过文本信息或是适时的语音信息来实现。
移动增值数据业务的技术手段一般基于消息机制,并受到移动终端资源、处理能力。安全性的限制,更多的业务处理需要依赖网络侧的服务器实现,并且不同厂家的的移动终端型号不同、显示能力不同,软硬件平台不同,为移动增值业务在新环境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难题,使用户不能真正实现实时的移动、多媒体通信,不能满足随时随地的移动接入,享受移动服务。因而,随着移动通信逐步渗透人们的生活,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接入网络计算环境,将大力促进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同时,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移动接入技术、移动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出了新需求。
移动计算环境下的移动增值业务是在开放的、多学科交叉的、通信和计算融合的大前提下发展的业务。它将互联网的业务延伸到移动环境下,将终端设备从传统的计算机设备延伸到智能终端、PDA、掌上电脑、手机等方便携带、具备个性化的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也有原来单纯的通信功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智能设备,网络由原来的有线网络、电路交换的移动网络逐步发展为具有移动性、支持多媒体的无线宽带网络,无线接入技术层出不穷,满足各类移动设备和移动环境的需求。
移动计算的安全和认证机制与移动终端的私密性相结合,使移动电子商务真正发展为在移动环境下实施银行交易的业务。从而替代现在繁琐的现金交易,解决众多的银行卡和密码给人们带来的烦恼。
移动终端计算能力的不断完善和加强,移动网络走向宽带化,将使移动互联网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手机检索、移动定位、手机游戏、内容下载等移动增值业务得到完善和补充,更加有效地为用户服务和使用。
WAP(无线应用协议)是移动计算环境开发应用和业务的一种实现方式。WAP为移动设备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环境。WAP是在HDML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WML语言,专门用于描述适用于移动设备的信息。WML是一种标签式的文档语言,以XML为基本语法类型,并在手机,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交互和信息表示进行了优化。其特点包括支持文本和图像、支持用户输入、导航和历史记录、国际化支持、人机界面的独立性、窄带优化、状态和上下文管理等。为移动设备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可伸缩的、可扩展的环境。WAP结构如图2。
WAE(无线应用环境)包含了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微型可操作环境,给生产商和服务商提供开发应用和服务的环境。WSP(无线会话协议)为WAP应用层在两个会话服务间提供了一致的接口,第一个是运行在事物层协议WTP上的面向连接的服务,第二个是运行安全或非安全数据报服务(WDP)上的无连接服务。WTP(无线事务协议)运行在数据报服务上,提供了轻型的面向事务的协议,适合在瘦客户机上实现。WTLS(无线传输层安全)是建立在工业标准TLS(传输层安全)协议上的安全协议,提供数据完整性、私有性、认证、服务拒绝保护等特征,可以用于不同终端之间的安全通信。WAP协议的传输层由WTP和WDP组成。WDP运行在数据承载服务上,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作为通用传输服务,WDP对协议的上层提供了一致的服务,而对于底层网络是透明的。WAP分层结构使得其他的服务和应用能够通过事先定义的接口利用WAP的协议栈,扩展应用能够通过接口直接访问会话层、事务层、安全和传输层。扩展应用和服务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本、记事本、电子商务、白页、黄页等。WAP的应用和发展为未来真正移动计算环境下的业务开发奠定了基础。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移动网络的承载能力,3G移动通信、数据库、中间件软件等移动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为移动增值业务创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手机上网是指利用支持网络浏览器的手机通过WAP协议,同互联网相联,从而达到网上冲浪的目的。手机上网具有方便性、随时随地性,已经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上网方式之一。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手机上网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手机上网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全文如下:
随着2.5G网络的不断完善和移动数据业务产业链的日益成熟,手机上网业务日趋丰富,并展开了基于J&ve平台的娱乐和游戏下载业务、移动定位、手机电视、手机油箱等业务。
中国移动互联网从2005年开始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独立的免费WAP网站开始出现并流行。目前免费WAP站点8370个(包括个人站点)。截至2005年11月底,中国免费WAP站点静态网页数为264.2万,与SP站点、移动梦网、互动视站点的网页总数基本相当。
与移动梦网相比,免费WAP网站由于低廉的价格(免信息费)、灵活的机制、更贴近用户的内容整合等因素,培养了大批忠实用户,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根据对免费网站用户消费行为的分析,用户对资讯信息类、互动娱乐类和无线社区类业务有很强的潜在需求。而与互联网相结合的IM业务也显现出其竞争优势。如腾讯QQ访问量始终在免费门户首位。在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免费WAP网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除风险投资外,大部分免费网站相当的收入来源来自于对收费业务的宣传,有些甚至以各种手段,引诱用户订阅收费内容。为此,中国移动要求移动梦网合作伙伴,严禁在梦网以外的WAP网站上作业务推广和引导订购,同时,限制对免费网站的手机信息传送,以约束免费网站的违规行为。
资费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资费影响着用户对业务的使用。目前,手机上网业务资费主要由通信费和信息费两部分构成,通信费主要指GPRS流量费,归中国移动所有,信息费与SP进行分成。较高的资费势必影响用户对业务的接受程度,如何在保障收入和吸引用户中取得平衡,是数据业务定价需要考虑的问题。
终端因素:目前市场上终端对于支持GPRS和WAP功能已有了较大改善,2005年国内手机出货8468万部,其中超过87%的产品具备了WAP浏览功能,但各款终端仍然存在着屏幕大小、显示内容支持等各种不一致之处,对手机上网业务的开发和推广造成一定困难。其对于kjave下载、手机电视等应用的制约影响则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终端的设置较复杂,使用门槛高。使用手机上网业务,首先必须申请开通GPES功能,其次对于非定制终端需要进行设置,用户再通过浏览器登陆到“移动梦网”方可访问到业务。对于不同的终端,设置参数的位置和浏览器名称及位置都不尽相同,赠加了指导用户使用的难度。
宣传推广手段因素:手机上网业务较短信而言较教育用户,因为用报纸,用群发这些以前短信上最有效的手段已经难以说得清楚。新的、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对于GPRS业务的发展十分重要。新业务推广,需要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用户的使用兴趣。对于手机上网业务,缺少像短信、彩信那样,通过用户之间互相转发的方式,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方式。
SP的管理问题:业务发展中,存在部分SP/CP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采用违规手段,发展用户,谋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运营商的信誉和客户满意度,也会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移动梦网的合作sP近千家,同时大量新的公司提出申请,大发展的现状导致SP发展迅速,鱼龙混杂。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收费陷阱。加强SP的控制,是当前移动增值业务价值链的当务之急,也是未来3G业务价值链演进的重要趋势。
优化GPRS网络,推进GPRS开通工作:在网络方面,不断优化GPRS网络,在几个业务量大的省份建设WAP网关,提高手机上网的速率和稳定性,改善了用户体验。由于使用GPES类数据业务之前,用户必须开通GPRS功能。GPRS开通工作对发展新业务具有积极意义。
大力推广终端定制:终端方面,中国移动广泛开展了预存话费换手机的活动,并联合终端厂商一起推出“心”机,大大降低了用户在终端的花费,加上手机的制造技术不断成熟,具备彩信/KJAVA功能将逐步成为了一般手机的标准配置,扩大了业务的潜在用户基数。在终端设置方面,终端制造厂商不断改进设置方式,简化了设置步骤,降低用户设置的难度。同时,中国移动广泛采取为用户预先设置的方式,在用户购买手机时就为用户设置好相关参数,让用户不再为设置烦恼。在终端的互联互通性方面,相关标准不断成熟,各个终端厂商对标准的理解逐渐趋向一致,运营商也加强了对终端的规范,使得终端的互联互通性不断得到改进。
开发新的推广手段:为了解决WAP门户业务表现空间有限的问题,中移动提出并实施了WAP PUSH、WAP直通车等技术手段,打破WAP业务Portal首页空间有限的问题,引导SP的注意力从对排名的争夺转向业务质量和市场营销。
WAP PUSH即通过短信群发技术将业务链接地址和业务介绍宣传同时下发用户,用户只要点击或回复就可以直接达到该业务的页面进行操作。通过WAP PUSH可将企业信息直接“推送”给目标用户,从而达到与短信业务的短信群发类似的对WAP业务的推广效果。
门户营销和品牌营销:目前,“移动梦网”的手机上网门户为:wap.monternet.com。通过门户站点来管理梦网业务,用户就可以方便的通过访问门户来找到需要的业务,并在门户上完成业务的定制和退定等。将SP的业务整合在一起,以统一的门户提供给用户,在整合营销资源、方便宣传推广、加强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好处明显。
规范市场,整合价值链:在整个GPRS数据业务市场价值链中,运营商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产业链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为内容提供上搭建公平、开放、共赢的业务平台,积极整合产业链个环节并使之协同运作,才能实现产业链多方共赢的局面。对于终端制造商,运营商可与终端制造商携手,推出价格适宜的终端产品,使业务快速走进千家万户。一项业务若没有吸引人的内容和应用就不会吸引用户的使用.业务就不会成功。手机上网业务要出彩,就必须依靠内容提供商的支持,有了大量的内容提供商的开发,业务才能进一步地发展和延伸。中移动通过整合各服务提供商(SP),为移动用户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业务。
优惠套餐,降低资费门槛:2006年初中移动调整个人用户GPES资费标准,“20元套餐”、“100元套餐”、“200元套餐”包含流量较现有对应套餐有较大增加,其包含流量不区分CMWAP、CMNET流量。新增GPI&S“5元套餐”,套餐包含流量:10MB,套餐包含流量仅限CMWAP流量,CMNET流量按照标准资费收取。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业务的通讯资费门槛。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以下是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下一代网络及其业务生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下一代网络及其业务生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全文如下:
在融合的下一代网络上高效、灵活地开发和部署各种丰富多彩的电信业务,从而实现提高网络使用率、增加收益的目标,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环节。
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要求呼叫与承载相分离、呼叫控制与业务相分离,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业务开发者不必关心与业务承载相关的底层网络知识以及具体的通信协议,快速、灵活地生成个性化的电信业务。
从业务开发方法的角度看,业务提供方式可以分成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协议的开发方法,另一种是基于开放API的提供方式。通过协议开发业务的主要特点是开发的业务与特定的网络和协议有关,即应用与具体的协议和网络相联系,所开发的业务互通性不好,同时业务也不具可移植性。基于协议的业务开发方式和基于APl的业务开发方式分别如图1所示。
互通性好,能够保证系统和应用间的互通。由于采用了标准的API,应用可以移植到不同的系统平台上。
具有可编程性,AFI是面向编程的,而协议并非如此。通过API,程序员就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逻辑设计上,不必过分关注底层的协议,为采用面向对象构件等开发技术奠定了基础。
可扩展性好,定义AFI的形式化语言支持扩展和向后兼容,使得采用API的开发方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定义API和实现基于API的应用时间短。由于API主要强调接口能力,并不关心底层的协议或专用接口,这样缩短了接口定义和规范制定时间。
支持第三方业务开发。由于标准的APJ将重点放在功能上,而不是底层的协议细节,使得第三方业务开发商或独立软件供应商(ISV)更容易参与竞争开发新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业务。
Parlay API是一组开放的、与具体技术和网络无关的、可扩展的APl,它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使用UML语言进行描述。Parlay API位于现有网络之上,现有网络的网络单元通过Par,ay网关与应用服务器进行交互,Parlay网关与现有网络的网络单元之间的协议采用各个网络的现有协议。Parlay/OSA网关包括多个业务能力服务器(SCS),每个业务能力服务器对应一个或多个业务能力特征(SCF),此业务能力特征是对网络所提供的功能的抽象,负责为高层应用提供访问网络资源和信息的能力。第三方业务开发商、独立软件供应商能通过此开放的标准接口,利用现有网络的能力来开发业务。
Parlay API包括两种基本的接口:业务接口(ServiceInterface)和框架接口(Framework Interface)。业务接口提供访问底层网络的功能,定义具体业务的功能实现,其主要功能包括:呼叫管理、消息管理、用户交互、通用应用程序接口。框架接口提供保证业务接口开放、安全、管理所必需的支持能力。它包括应用服务器与框架之间的接口、网络业务能力服务器(SCS)与框架之间的接口、企业经营者与框架之间的接口。
业务生成环境以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各种开放API为基础,通过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提供完备的业务开发环境、业务逻辑冲突检测环境和仿真测试环境。传统的智能网业务设计使用SIB(业务独立构件)来定义整体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它存在一些缺点:
不同开发商的SIB差别较大,而且和智能网平台紧密相关,从而使业务的开发始终受制于智能网平台的实现方式;
基于BCSM(基本呼叫状态模型),不容易扩展到其他的业务。
基于Parlay的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定义独立于网络技术的可编程接口,使得开发应用业务和具体网络无关。而这种AP,和业务元素相关,可以提高不同平台间应用的兼容性,易于开发多种业务,并能综合多种电信业务。
与传统智能网SCE中用SIB述业务不同,NGN的SCE用XML来描述业务。目前有很多描述业务的标识语言(Markup Language),如JAJN的SCML(Service Creation MarkupLanguage)、IETF的CPL(Call Process Language)、W3C的VoiceXML等。CPL是通过XML的DTD(Dara Type Definitions)来定义的,它不能描述复杂的业务,如CPL不能描述多方呼叫;CPL只能由呼叫事件激活而不能由与呼叫无关的事件激活,因此CPL不能描述叫醒服务等业务;而SCML则通过XML的Schemas来定义,它能利用Schemas的继承机制去定义扩展数据类型,这一点对丰富呼叫控制的功能很重要。SCML比CPL更接近于呼叫控制的架构和API的定义,因而能描述更为复杂、丰富的业务。
下一代网络是一个业务驱动的网络,业务将成为网络运营中的主体.在保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同时,提供在网络中运行业务的安全性将是NGN安全机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安全业务接口设计的研究在1995年就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时对这种接口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编写网络通信的程序员,他们需要一种和具体的安全机制无关的安全开发接口来方便编写有安全保障的网络程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GSS-API。
在安全业务接口的设计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新的安全业务接口应该在借鉴GSS-API成熟概念的基础上,针对GSS-API中不适应NGN的缺点进行改进;在接口模型的设计中采用以网络为中心的模型,在接口的使用方式上应该和Parlay的业务开发模式保持一致,使NGSS-API成为Parlay业务接口的一部分;在接口的内容上要尽量屏蔽底层安全机制的细节,做到实现与具体机制无关,编程与具体语言无关,这样在降低业务开发者的开发难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业务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接口的设计还应该根据用户的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粒度的安全业务开发接口,这种区分对于方便开发和提高程序质量很有好处;在使用过程中,不但可以单独利用GSS—API提供安全业务,而且还应该可以和Parlay的其它网络业务接口配合开发出更加复杂、更加安全的业务。
概括说来,最终的安全设计目标就是将安全业务接口设计成为一个高效、易扩展、易配置的与底层机制无关,并且可以和Parlay现有网络业务接口无缝融合的适合在下一代网络中运行的安全业务开发接口。
如前所述,基于开放式APt(如Parlay API)的新一代业务支撑环境大大促进了高效的业务开发,并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业务开发、运行和管理的支撑平台。其中,业务运行在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上,业务生
成环境(SCE)针对复杂的开放式API接口进行了多个层次的抽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业务开发人员高效开发业务的需要,构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层次。
基于构件的业务开发过程中,开发者首先选取需要的构件,将这些构件按业务逻辑进行联接,并配置构件的数据(即业务支撑数据)即可,无需编写代码,开发者也可以扩展构件功能或编写新构件来支持更加复杂或特殊的业务能力(SCE提供自定义构件的功能)。整个开发过程都在SCE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下以图形化的方式来完成,包括编写、验证、调试等步骤。业务开发过程的输出是一个业务描述文件,它描述了业务使用的构件、构件之间的联接关系和配置数据。业务部署时,业务生成环境侧需要一个业务组装器将业务构件和业务框架按照业务描述文件“粘合”为一个业务即可。
为了提高业务构件的性能和重用性,构件应尽可能简单,不保存任何呼叫实例数据,每个构件仅完成单一功能(如放音),各个构件之间完全独立。实际上,智能网业务开发中的SIB(独立于业务的积木式组件)就是一种成功的业务构件,对于下一代网络业务的构件是很好的借鉴,可编程的开放式API使得业务开发人员可以像使用普通APl那样,使用这些开放式API编写电信业务。显然,小粒度的构件最能发挥开放式API灵活的优势,另外,用户需要更加个性化的业务,这恰恰是SIB的弱点所在。可见,为了兼顾通用性与灵活性,必须针对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构件开发更好的结构。
下一代网络(NGN)的主要特点就是开放性,实现了业务与呼叫以及承载与控制的分离,同时,NGN还是一个业务驱动网络,将业务提升到一独立层面上,以适应NGN以业务为中心的特征。因而,在NGN业务开发过程中也引入各种新的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业务模式是基于AP[的业务开发方式,向第三方开放API接口,以便第三方开发的各种业务能快速地加载到NGN网络中,进而推动NGN网络的发展。
在基于API的业务开发方式中, 目前存在着多种API技术,如JTAPI、SIP API、JAIN、Parlay API等,NGN中以ParlayAPI最具代表性,利用Parlay API可屏蔽底层网络细节,第三方业务开发商直接利用提供的API接口即可完成各种增值业务的开发。为了提高业务开放的效率,人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利用构件来实现NGN业务的开发,业务开发人员只需将部分提供的构件按业务逻辑进行联接,并配置构件的数据(即业务支撑数据)即可,无需编写代码,进一步降低了业务开发的难度和业务开发周期。综上所述,为适应NGN的开放性要求和业务为中心的特征,下一代网络业务的开发将会越来越开放、简单,NGN的业务开发技术将朝着提高业务开发效率、缩短业务生成周期、方便第三方业务的快速引入等方向发展。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概念,实在是很有些“中国特色”的,若要追溯其源,大概是80年代初期国内各地(尤其是一些中型城市)短期职业大学兴起的产物。从国际上看,其他国家是很少有人使用这一名词的,即使有也与我们所理解的内涵不尽一致。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职业教育相关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全文如下: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社会形势。因此,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加大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形势;定位;措施
科技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变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多重压力,如何使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以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杜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高职教育将发挥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重要作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将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直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能满足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还要改变传统的实用技术型培养目标.达到技术培训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水平,既保留职教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高职教育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培养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众多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越快.生产过程及消费中的科技水平越高,人们依赖于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高。离开技术的支持,生产和消费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没有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再多、再好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难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知识不断更新,学习伴随终身
知识更新加速.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三至五年增加一倍。因此.学生必须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可能发生老化、过时的问题。所以,学生毕业并不意味着受教育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否则,注定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此外,高科技的运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人力投入逐步减少,将使就业竞争日愈加剧。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加强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给学生的除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是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教育.必须由单一的知识、技术传授转向交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与掌握技术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竞争,促使市场运行越加规范
经济全球化的运行速度在不断加快.国际间人才转移和智力流动在提速.人才的竞争同经济竞争一样,已由国内、局部的竞争转变为国际间、全方位的竞争。经济领域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把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具备竞争的优势。因此.各行各业对员工尤其是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用工行为更加理智。求职者能否被聘用,或从业者能否被继续聘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因此,人才的竞争将促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成为必然。这将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是知识经济运行中的必然趋势
走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相结合之路,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融合,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企业、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是知识经济的主力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与企业、科究机构合作机制,一方面能提高学校、企业、科究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是知识和科技成果开花结果的田野,也是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高职教育又是知识和科技成果通向企业、通向生产一线的桥梁。只有这三方通力协作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三方的有机结合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确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要办好、办出质量.形成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观念是第一步。高职教育要改革创新,形成新的办学理念.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教学体系的确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本教育显得日益突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办学理念的定位.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体脱在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确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由于高职教育的特定职能,人才培养目标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而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及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依据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T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肩负着对一线劳动者不断更新观念的教育和提升整体素质的任务。其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职业及职业能力的准确定位
职业定位。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培养出的学生应定位在就业有一定优势、创业有较强能力、继续学习有扎实基础、发展有广阔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探索创新的知识型劳动者。
职业能力定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i个方面,即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解决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职业能力结构由两个方面组成.即个体的一般素质和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相结合。能力应该是从业者的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和从业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基础。因此,职业能力不单单是操作技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的就业能力。
(四)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
高职教育就是为市场提供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它和人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同时,市场需求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人、一所学校.其发展的空间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当地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内涵也随之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设置专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及时增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旧专业,加强与企业的广泛合作.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科学性、针对性。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首先其专业建设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各行业,实现单一的学科教育向学科综合化、模块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五)课程设置的科学定位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社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进行。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课程方案必须是开放的、面向市场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开放的课程方案,突出职业性。突出职业性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从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要遵循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应用为主旨,根据现代的人才观、教学观,结合生产、管理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加强实用技能的训练。要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实现宽基础、多方向的活模块课程结构,做到专业渗透与交叉,从而使课程设置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既有职业性又兼顾适应性。
在课程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知识理论上要“够用为度”,职业技能上要“适用为本”。高职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技能,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在课程管理上.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的重点和层次,使课程更加现代化和综合化。在补充、更新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所以,依据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办好专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目前.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中间还存在着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内部也存在着重学科性人才的培养,轻职业性人才的培养,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要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加大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转变社会上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把技能型人才视为宝贵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作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发挥专长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政策导向转变人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认识上的偏见。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先进个人和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上形成重视提高劳动者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增加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职教育是以政府或举办者出资.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职业教育法》颁布已经十余年,从高职教育投资体制运行的结果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形成保证高职教育投资体制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直接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对高职教育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逐年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目前,各级政府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举办者和出资者.应该履行政府的职责.要解决同一地区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应提高地、市属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增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充分体现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公平。
二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建设.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有效结合。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由国家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强化行业、企业和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责权利关系。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地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形成校企间稳定、互利的办学机制。三要允许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费收费标准.在高职教育步入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逐步放开对高职院校的收费限制。收费标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设置上限和下限,设置下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必要投入,防止为争夺生源出现恶性竞争:设置上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正确导向,约束不正当的收费行为。此外,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对高职教育的社会投入,包括社会捐赠和民间投资,并不断拓宽社会投入的范围和领域。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国家应制定出台有关的政策法规,促使产、学、研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真正的合作,建立起最佳的运行机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只有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功能,有效地服务企业,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途径。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等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来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很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包括:在专业建设上,建立由用人单位的专家、学校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建设研究,适时开发新专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衔接。学校开设课程要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设置,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此外,职业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其尽快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通过产教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服务。
[l]卢红学.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人才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2]邵文华.高职的定位:职业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1.10.1.
[3]孔凡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zl).
[4]彭三民,对发展陕西高职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4)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市场经济已正式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由此而改变了过去40多年一成不变的、事实证明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严格计划经济体系,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许多原计划经济经模式下建立的各种关系则显得越来越不相适应了,职称工作正是如此。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职称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职称工作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使职称工作更好、更快开展,通过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提出几点初浅的想法。
【关键词】职称工作;技术人才;存在问题;初浅想法
职称工作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肩负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使命,也承担着开发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职称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民生发展、服务基层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职称工作与人才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更加明显。为此,经过调查分析和总结分析后,对职称工作谈点初浅的想法。
近年来,职称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和关注。职称报名考试、评审管理基本实现了服务网络化、实施系统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职称申报和待遇兑现也比较重视,专业技术人员也积极报考职称等级,每年都有大批人员报名参加职称考试,而且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截止到2012年底,全县有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028人。从分布情况看,教育、卫生类3804人,占63.1%;经济、会计、审计类705人,占11.7%;工程技术类1235人,占20.5%;其它类284人,占4.7%。从职称级别看,具有高级职称,也是县以上专家和学科带头人829人,占13.8%;中级职称2598人,占43.1%;初级职称及以下2601人,占43.1%。
从全县统计的人才数据看,全县共有各类人才1159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各类人才以党政、专业技术和农村实用人才居多,其中党政人才占11.4%,专业技术人才占52%,农村实用人才占19.3%。从人才学历结构看,研究生以上学历94人,占1.6%;本科学历1436人,占23.8%;大专学历1555人,占25.8%;中专及以下学历2943人,占48.8%。
2.1专业技术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从人才调查情况看,十三个乡镇人才总数为7524人,占人口总数的2.7%,远远低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从行业看,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分布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机构,基层生产一线人才匮乏,农业农村人才服务队伍严重不足,导致部分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2.2人才分布拉大了区域、行业间的发展差距
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严重失衡。从各乡镇看,古城镇在十三个乡镇中人才总量相对较多,人才密度远远高于其他乡镇,人才密度差距加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3专业技术人才能量内耗降低了使用效能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人才评价重学历论文轻实际价值,人才使用论资排辈、难以做到“用其所长”等现象,挫伤了部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实际上的人才浪费。
一是重视还不够。各乡镇虽然成立了专门的职称工作机构,但成员单位间联动协作还需要加强,在申报、评审和管理上还存在疏漏环节。有的单位认为职称评审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门的事,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没有正确认识、没有长远计划,仅限于“上面要求下面落实”层面,职称工作的潜力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机制措施还不配套。各乡镇虽然不同程度地出台一些管理措施,但是普遍存在随意性较大、谋划不深入、体系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性、配套性、操作性不强,导致措施效果不明显。近几年来,以工资为主的待遇水平虽有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过大,相关配套措施难以跟上,专业技术人员扎根林口的思想意识不牢,主动创新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
三是部分人才价值有偏差。受当前社会上“唯钱唯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注重用金钱衡量自身价值,单纯追求物质待遇,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发展环境,忽视长期效应,部分地域和行业甚至还出现了人才带核心技术同步流失现象。在学术工作中很多人只看重功利性,不利于人才队伍成长,全社会尊重人才的氛围还不浓。
职称工作的综合性、长期性和科技含量都很高,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单独完成难以做到高标准。要想稳定快速发展,必须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才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思考。为此,提出几点初浅的意见。
4.1积极探索,积极稳妥推进重点工作
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国家和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这项工作既重要又复杂,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前提下,审慎稳妥地推进。在我县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的前提下,提出一种推进建议:试点先行,为全面推进工作积累经验。在县有代表性的行业中选择2-3个事业单位进行试点,对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要求稳步推进。
4.2注重实践,重点推进农民职称工作
针对我县农业经济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量、多方面、多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在研究职称工作如何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已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乡(镇)、村,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需要深入层次、提高标准。
一是要在教育宣传上下功夫。要提高对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乡镇从事职称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基层,向广大农民技术人员宣传和讲解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意义和相关政策,让基层政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深切理解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给农村发展和农民技术人员带来的好处,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实用技术、积极参与申报职称。同时,做好农民职称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区别的宣传工作,切实讲清取得农民技术职称后,要凭真才实学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和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利益。
二是要在完善措施办法上下功夫。随着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民技术人员的创业领域不断拓展,对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做出科学评价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要对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范围、标准条件、评定方式、评定程序以及权利义务等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明确规定,切实解决农民职称评定范围窄、专业类别单、评定条件不灵活、权利义务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等问题。
4.3强化服务,不断提升职称工作标准
一是坚持下基层指导落实。尽量采取到乡镇上门服务。一方面,对申报高级职称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及时把市里的指示精神、上级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传达到位,督促抓好落实;另一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对职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大型企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评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了解掌握一手材料,为改进方法、完善措施打基础。二是努力拓展职称服务领域。不断开发更新网上服务功能,搞好职称工作网站“林口县职称在线”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网络的信息共享开发,切实为基层群众和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供最及时、最方便的政策咨询、职称事宜及项目研发、职场就业等快捷信息服务。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我国旅游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旅游细分市场的优先发展问题已成为未来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协调发展所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旅行社对婚庆旅游市场细分与发展对策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将蜜月游和旅游结婚结合成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婚庆旅游。为了更深层次地开发与更高层次地发展婚庆旅游,必须集中资源优势,细分婚庆旅游市场,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婚庆旅游 市场细分 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对旅游参与程度的提高,婚庆旅游正成为与其他创意旅游产品项目相媲美的大蛋糕。分析婚庆旅游现状及婚庆旅游产品特点,我们注意到婚庆旅游不仅有着庞大的新婚夫妇需求市场,还有着庞大的金婚、银婚等需求市场,推动婚庆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婚庆旅游,是指以婚庆为目的,将旅游服务和婚礼策划、婚礼服务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旅游专项产品。由于旅游者以婚庆活动为出行目的,婚庆旅游区别于一般的观光度假旅游。接待宾客、婚典设计、婚典执行等婚庆活动以及观光、度假等旅游活动都可以列入婚庆旅游的范畴。
(一)我国婚庆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11年3月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最近5年来平均每年全国有811.3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每年的婚庆产值超过12000亿元。其中,婚庆旅游市场的发展,又拉动了酒店、餐饮、婚纱、摄影等多达43个行业的发展,国外婚庆旅游的发展较中国成熟,其中相对知名的马尔代夫、爱琴海与普罗旺斯等旅游目的地,一直以来都以“浪漫”与“爱情”冠名,获得众多新人的青睐。婚庆旅游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虽然也有部分旅行社开始关注这一产品和市场,但婚庆旅游产品跟婚庆活动结合在一起,比一般旅游产品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使得旅行社在婚庆旅游产品开发中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缺乏婚庆的经验,使得婚庆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婚庆旅游线路趋于大众化,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等,婚庆旅游产品开发面临着不少挑战。
(二)婚庆旅游产品类型。
观光度假类,指旅行社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的旅游方式如新婚游、金婚游、夕阳游等。婚典仪式类,指举行集体、中式、西式、民族、草坪、农家、水上婚礼等。婚庆纪念类,指已婚夫妇周年纪念游。纪念晚宴、植纪念树、刻纪念碑、挂同心锁、放爱情鸽等。婚庆节事类,以婚庆旅游为主题举行的节庆,如三亚的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
(三)婚庆旅游产品特点。
1.服务要求高。婚庆旅游的主要对象是新婚夫妇,新婚对他们来说是人生最浪漫、最温馨的时刻,他们希望在这个重要时刻留下深刻记忆,作为今后幸福生活的美好开端。因此,婚庆旅游贯穿全程的主题,就是整个行程给人以幸福的氛围。而现代人的幸福追求早已从物质转向精神,新郎新娘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层面,更多的追求健康、文明,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时尚化,这使得婚庆旅游进入的门槛更高,要求更多的从文化体验来策划、包装和推广产品,单纯的价格竞争所起到的效果并不突出。
2.对目的地资源要求高。
为了满足新人对个性化、时尚化的服务要求,婚庆旅游要选择具有一定浪漫色彩及设施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在国外,许多著名的婚庆旅游目的地都有着悠久的爱情历史传统,如寻找爱神丘比特的希腊雅典,有“情侣天堂”、“蜜月天堂”之称的夏威夷,以及承载仙人与公主神话故事的韩国济州岛,由于悠久的爱情历史以及浪漫甜美的氛围,这些地方成为婚庆旅游消费者的首选目的地。另外,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婚庆旅游目的地,其国际化本质不在于巨大的目的地规模和接待量,而在于良好的旅游功能。要满足游客的需求,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做后盾,如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高品质的绿化系统、完善的旅游救援服务体系等,这些直接关系到婚庆旅游者直观感受的好坏。
3.消费档次高。
结婚是人生大事,为了在新婚期间充分享受快乐和幸福,也为给将来留下难忘的回忆,许多人都愿意为婚礼及蜜月出行准备充足的金钱,甚至不惜重金操办。基于婚庆旅游者对价格不敏感,婚庆旅游产品多走高档路线。目前婚庆旅游市场上大部分以豪华团为主,利润空间大,多数情况下旅游的产品和资源都没变,但通过婚庆这条浪漫的金线一串,就变成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金链。仅就目前海南旅游市场而言,普通的5天4晚地接报价,几百元就属于不错的产品,上千元就属于豪华产品了;但对于蜜月婚庆产品,同样是5天4晚,或许景点也还是那些景点,经过文化提升和创意包装,千元左右的产品仅仅是起步,而每对报价近8000元的集体婚礼产品,依然吸引着新人们。
4.季节性强。
近年来我国对假期制度进行了改革,不再有原来五一、十一黄金周的说法。由于假期时间的零散和工作时间的限制,年轻人不得不避开旅游高峰,选择过年的长假期举行婚礼和进行蜜月旅行。另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环境景观的差异性,有富足时间的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在婚庆旅游目的地最适宜度假旅游的季节前往婚庆游。
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称为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关键在于识别相似的消费者需求,并在营销计划中根据识别消费者差异进行获利性调整。提供婚庆旅游产品的企业或部门由于自身资源实力有限,不可能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一切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了集中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竞争,必须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最有利可图的目标细分市场。
(一)新婚蜜月游。
此变量中青年人人群数量大,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高,是新婚蜜月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人活泼好动追求新奇的特征使得他们在结婚时,出游的可能性最大。另外,在现今时代,青年人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的改变一直走在国人的前面,随着西方出行观念的传入,青年人追求浪漫的思想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蜜月游无疑会成为青年人结婚期间的最佳选择。青年人巨大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决定了婚庆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
(二)金婚游、银婚游、纪念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转变,中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传统的“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价值观念逐渐弱化,中老年人的消费需求逐渐向高品质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中老年人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金钱,他们希望并且有能力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幸福和欢乐,重弹爱情的赞歌,重享青春的温馨。此外,越来越多的子女愿意自己单身的父亲或母亲再次选择伴侣一起度过余生,享受天伦之乐,结婚热也开始在不少独身老年人中兴起。[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一)整合婚庆旅游资源,设计婚庆旅游路线。
婚庆旅游路线的设计至关重要,游客的年龄、教育背景、消费水平、生活理念以及家庭条件等等的差异,都客观地影响着游客的选择。因此,在设计路线的时候需根据实际调查,设计具有“蜜月”“婚典”“夕阳红”等不同性质的婚庆旅游路线,还要在旅游的时间、花费、路途上做出相应区分,同时要强调劳逸结合,让参与婚庆旅游的游客都能享受到这一特色旅游的魅力。由于婚庆旅游的游客不能像传统旅游一样以十人、几十人成团的形式发团,基本是成对发团,游客往往更加追求浪漫与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在设计婚庆旅游路线时要特别注意住宿条件。设计婚庆旅游路线及对应特色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的层次。
(二)走“旅行社+婚庆公司”模式,完善婚庆旅游一体化服务。
“结婚”这件人生大事,在中国人心中自当是凡事要亲力亲为,做到本该是享受喜悦与幸福的时刻,却经常被各种繁琐的事弄得自己筋疲力尽,甚至神经衰弱。因此,旅行社和婚庆公司的合作包办模式给了大家一个更轻松、更方便的选择,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追求时尚的都市年轻人热衷于到国外举办婚礼或度蜜月,婚庆旅游市场需求日趋旺盛,而“旅行社+婚庆公司”这一新兴的合作模式,论文格式既有利于旅行社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也有利于婚庆公司拓展新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此外,婚庆旅游市场细分的目的是对顾客需求差异化定位,聚焦婚庆旅游消费者价值主张,但是产品的差异化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和营销费用的相应增长,“旅行社+婚庆公司”合作模式不仅为市场节约很多成本和资源,使两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同一个合作平台上共享客源,优势互补,还可通过双方核心资源的联合,提高各自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
(三)多样化营销传播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营销传播包括广告、促销、公共关系和事件营销等主要传播方式。目前人们的婚庆旅游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相关企业及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推广、旅游营销展览会等现代化旅游营销传播手段传递婚庆旅游产品信息,引导人们的婚庆旅游消费意识。以三亚为例,为进一步提升三亚旅游目的地形象,不断拓展客源市场,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营销传播方式,一方面,积极参加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会议和奖励旅游展等;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业界交流活动,增进友谊,扩大合作,进一步巩固重点客源市场。同时,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等载体,重点宣传推介婚庆度假旅游、海洋旅游、温泉旅游、生态旅游、高尔夫康体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通过多样化的营销传播手段,三亚“婚庆旅游圣地”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四)建立并维护客户忠诚,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客户较长时间内对某个企业产品或品牌保持的选择性偏好与偏向性购买行为称为客户忠诚。客户忠诚是企业宝贵的核心资源,它反映的是消费者在该产品价格或产品特性有变动的时候转向竞争对手的可能程度,客户忠诚的小幅度增加通常能够导致利润的大幅度增加。从婚庆旅游角度来说,假如某夫妇选择特定公司的新婚游产品,后来每逢结婚周年仍选该公司的婚庆旅游产品,这对夫妇便是该公司的忠诚客户。建立并维护忠诚客户的意义对婚庆旅游企业来说,不仅在于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短期利润,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企业长期的发展经营,从战略上全面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关注客户内心感受的满足度、与顾客建立互动并形成盟友关系、灌输客户企业产品或品牌理念、转移成本等来建立和维护客户忠诚,从而为婚庆旅游企业长期盈利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五)产品品牌化经营,形成产品进入壁垒。
品牌的意义是通过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来促进企业业务增长,产生品牌溢价,进而对其他企业产生竞争壁垒,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品牌管理纳入婚庆旅游的日常管理中:培育组织文化,树立组织形象,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把握公众潜在的需求,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开拓新的市场;提供非同质化产品,使竞争对手难于提供或模仿。以三亚为例,近年来着力打造“三亚———婚庆圣地,蜜月天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不断开发出文化氛围浓郁的海滨婚礼、海岛婚礼、黎族风情婚礼等婚庆旅游产品,使人们对三亚婚庆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大大增强。另外在品牌化经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内部品牌化管理。内部品牌化是指用来通知和激励员工的活动与流程,即采取内部的视角以确保员工与营销伙伴赞成和了解基本的品牌理念,并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可能会怎样有助于或损害品牌资产。由于婚庆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其内部服务人员对品牌及其承诺拥有最新的深刻的了解至关重要,当顾客在与品牌接触过程中体验到的是内部员工传播的正面的信息时,这一品牌便可以被视为确保竞争优势的一种强大工具。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旅行社是连接旅游者和其它旅游企业的中间纽带,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旅行社面临着重大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些许的挑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旅游法》给我国旅行社经营带来的机遇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过往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综合性法律保障市场秩序混乱,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已颁布和开始实施,文章通过该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旅行社的经营带来的机遇方面来分析新法对旅行社的影响,探讨新旅游法如何促进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旅游法》;旅行社;经营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后,于2009年12月牵头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等23个部门和有关专家成立旅游法起草组。2012年年底,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三十次会议对旅游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充分吸收了初审中会组成人员的意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公益性文化场馆开放、旅游资源保护、游客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旅游法》分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对于《旅游法》的实施会不会对旅行社造成冲击,个人认为冲击肯定是有的,但机遇大于挑战。因为《旅游法》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旅游市场,来重新调整旅游市场的利益格局,从而使过去的拼价格转移到拼品质上来,因此,对那些小型旅行社的冲击是相当大的,而对于一些大旅行社,我想更多是的挑战,对于我国旅行社行业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根据2001年新修订的《旅行社管理条例》,要设立一家旅行社首先要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其次要有必要的营业设施,最后要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就可以了。就目前中国旅游市场发育状况来看,旅行社行业仍属于对从业者资质要求较为低端的行业,在资金、设施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都不算高。而正因为旅行社的进入门槛较低,导致旅行社数量众多,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大小旅行社超过4万多家,其中年接待量达到千万以上的不过5000家。而余下的3万多个旅行社中,还有超过40%的企业完全不具备地接能力或者接待能力很低。《旅游法》将旅游业的行业标准提高,使旅游业规范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实力较弱、规范化程度不高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若不想被行业淘汰就得改变经营模式加大力度研制高端品质旅游产品,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目前旅游活动的经营是地接社把设计好的产品交给当地代理社,代理社重新加价给了组团社,组团社再加价给了游客。不难看出传统旅行社的运作模式已暴露出诸多问题,旅游市场急需新的商业模式来打破僵局。而新出台的《旅游法》的标准下必定促使旅行社经营模式的转变。例如北京国际旅游汇是以平台商的角色采取与全国各大地接社资源的强力整合。通过整合,让整个旅游消费环节当中的直接服务方地接社与消费者通过该平台无缝对接,从而成功粉碎部分旅行社的中间拔皮环节,把利润返还给地接社及消费者。同时,北京国际旅游汇平台还将负责整个旅游消费过程中的全程服务监控,采取先行赔付的模式保障消费者旅游全程中的满意服务。同时成立自律联盟,强化横向联系,让游客真正体验专人专线专业的‘一对一’服务。这正符合了新法对旅游产品高品质的要求和精神。
《旅游法》的实施将促使消费者从关注“价格”转为关注“价值”,这对旅行社的专业性、产业设计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由于行业普遍陷在“价格竞争”的怪圈中,造成产品创新乏力,不同旅行社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然而新法的实施更激励了旅行社对产品创新的热情。
《旅游法》内容丰富,以法的形式确立了旅游服务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等条款。甚至还对旅行社经营行为、旅游经营违法行为处罚、旅游者权利救济等方面作出了详尽规定,从法律层面最大限度保护了旅游者的权益。而该法出台前对旅游活动的规范主要依赖《旅行社条例》等法规和各地制定的地方性旅游法规和行政规章。但这些规章地区性质比较强烈,难以适应旅游行业跨地域,跨行业的发展。新法出台后结束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没有综合性法律保障的局面,解决了市场规则缺位的问题,更好地平衡了旅游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为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中国旅游市场迎来了散客时代,大众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由于缺乏提供符合散客需求的旅游服务或相关企业,我国的散客难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动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散客旅游时代下旅行社业发展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面对大众化散客旅游市场的到来,迎合散客消费特点的OTA在线旅游代理商赚的盆满钵满,传统旅行社明显后劲不足。传统旅行社该何去何从?值得人们深思。文章以散客旅游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散客旅游时代下旅行社发展现状,探究传统旅行社面对散客旅游市场的不足,提出了旅行社未来发展应该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散客;散客旅游;旅行社
(一)散客旅游概念
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标准《旅游服务基础术语》(GB/T16766- 1997)界定旅游散客 (independent traveler): 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消费者。散客旅游,又称自助或半自助旅游,在国外称为自主旅游(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游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形式。
尽管散客旅游类型较多,但他们的共同点都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散客旅游者自己决定旅游路线的日程安排,可以随时改变初衷,临时增减旅游日程和节目,出游动机多样,不仅以观光为主。旅游人数上自由度大,它可以是单个游客,也可以是一个家庭或几个亲朋好友,还可以是临时组织起来的散客旅游团。旅游形式上,既可以由旅游者独立进行,也可以依托旅行社。依托旅行社进行时,与团队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不同的是强调“点菜式”或“量体裁衣式”,游客自愿结合,自定路线,“随走随买”,而非一次性付清旅行费用或完全被动接受既定的旅游项目。
(二)散客旅游兴起的原因
散客旅游兴起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旅游环境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交通业迅猛发展、国家政策的积极导向都是散客旅游市场发展的助推手。
二是旅行社自身因素的影响。旅行社传统、规范化的旅游模式存在包价过死、浏览项目和路线限制过多、走马观花的形式以及游客缺乏活动自由的缺陷,这难以满足现代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旅行社多年来恶性低价竞争中存在的缩减游览时间、黑导、回扣等不良服务行为,都使旅游者丧失了对旅行社团队游的信心。
三是旅游者日渐成熟。游客一方面对独立旅行越来越自信,旅游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畏途。另一方面对旅游感受越来越高,旅游是达到调节身心、增长阅历、享受生活的目的。所以他们不在满足于“到此一游”的观光型旅游,而更注重体验人生、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高度的多元化体验旅游。这些确实是我国旅行社目前极力去做而又无法满足的地方。
发展等因素影响起步更晚,但在近十年发展十分迅速。据日前发布的《中国自由行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显示,我国旅游市场的散客化自由行趋势日益明显,国内旅游有超过90%、出境旅游有超过70%的客源为散客。根据报告显示2013年国内旅游市场接近32.5亿人次,经旅行社组织的游客仅2亿人左右。2012年携程集团通过机票、酒店预订等服务超过5000万人次旅游者,度假自由行群体的人次已超过百万。散客旅游已占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近半壁江山,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散客比例更大。
与中国散客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现状相反的是,处于旅游市场经营核心位置的旅行社,其业绩却遭遇寒流。山东交运旅游集团针对以往团队游的热门线路“青岛”2012年旅游旺季用车情况调查发现:旅行社的团队游与去年相比不但没有增长,反而5-10%的下滑。湖北省内多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2013年业务量至少下滑40%,非常困难;去年3-4月的旺季盈利情况不错,而2013年则一直亏损严重。国内多个旅行社负责人表示:2012年国内各旅行社团队游客的接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50%,视不同线路略有差别。近几年来,国家对以单位形式的团队公务出行、消费限制、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团队旅游的订单不断减少,这给以公务团队游带来巨大红利的传统旅行社更是带来了双重打击。
2013年公布的带薪休假制度增加了居民的休闲时间,进一步刺激了散客旅游市场的发展。上海春秋国旅总经理肖潜辉预计未来 20年内,团队和散客的比重可能由当下的3.5:6.5 缓慢转变为2:8。中国旅游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旅游正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小规模走向大规模,从小跨度走向大跨度,其中散客旅游正加速崛起。这就意味着照此趋势发展,中国旅游会将随着游客类型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革。中国旅行社业应该不再沉浸于依靠过往团队游单一产品的经营
散客旅游日益成为潮流,它的出现给旅行社业带来了挑战。传统旅行社在散客旅游市场经营中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传统旅游产品机构单一
仍然以团体观光旅游产品为主,难以对散客形成有效的吸引。目前绝大多数传统旅行社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和散客获取最大利益的愿望产生错位,仍然是将旅游市场要素组合成千篇一律的“旅游成品”。产品基本上是一种“半军事化”团队模式,包价过死,浏览项目和路线限制过多,散客对旅游线路设计只是被动的选择参与。相当一部分散客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从而降低了传统旅行社在散客旅游市场增长的潜力。
(二)旅行社业务边缘化
发展成熟,人们在线购物、在线咨询已经融入到生活。服务于散客的OTA(在线旅游代理商)例如携程、艺龙、驴妈妈等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丰富。旅游景点、酒店、交通各旅行要素信息在旅游者面前变得透明,旅游者可以越过旅行社,在线和旅游各要素供应商之间直接议价交易,网上获得旅游目的地全面信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设计旅游线路,订购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自助游变得更加容易。除去旅行社的中间环节,散客的旅游成本也更低。旅游各要素供应商也为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摈弃了旅行社这个旅游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传统旅行社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核心业务被边缘化,似乎成为旅游产业链中可有可无的环节。
(三)旅行社业的负面形象“深入民心”
我国旅游发展多年来,由于体制的不完善,旅行社行业发展呈现出“散、小、乱、差”的局面,竞争十分激烈,形成了畸形的低价竞争模式,“负团费”、“零团费”旅游团层出不穷。而旅行社为了利益,在这样的团队旅游中,变相加价、强行购物、擅改旅游行程。导游无基本收入,靠回扣生存,游客如无购物消费,态度恶劣、私自甩团。近年来,调查显示旅游者对我国旅行社满意度逐年降低,投诉逐年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散客旅游活动的开展不再仅仅只能依靠旅行社才能开展,完全能够实现自助游,独立旅行。在有选择机会的情况下,面对旅行社的负面影响,旅客心有余悸,更多选择自助游。
(四)旅行社规模经济降低,生存空间变小
在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旅行社作为一个微利行业,已经是人所皆知。旅行社一般是以招徕组织旅行团为营利手段,要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往往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以及相对固定的旅游节目。因此现实中,众多旅行社通过以数量取胜的团队游来达到薄利多销。而随着团队客人减少,散客增加,仅为个人或少数旅游者提供服务,旅行社无法开展具有规模经济的经营活动,盈利空间更低。2013年“去公务化”旅游的政策下,团队客人锐减,我国已经有相当一批的旅行社相继倒闭,正是印证了这一结论。
面对大众化散客旅游市场的到来,迎合散客消费特点的OTA在线旅游代理商赚的盆满钵满,传统旅行社明显后劲不足。传统旅行社未来之路怎样,会在时代浪潮中消失殆尽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国外发达国家,上世纪已经迎接了散客旅游市场的全面到来,目前旅行社业依然经营良好,这是很好的见证。我国旅行社业多年的发展,虽然饱受诟病,但也有其自身优势。一是散客相对于经验丰富的旅行社经营者来说,其在获取、消化旅游信息以及旅游信息时效性等方面的处理能力不足,散客往往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交通情况、行程安排、服务设施选择等方面时常处于盲目状态。即使OTA在线旅游代理商仍存在着难以突出个性化、定制化和缺乏时效性、可靠性的。二是旅行社传统的组团经营模式省心省事,可以给游客提供舒心、高质量的行程安排,省去种种麻烦。目前也还有其固定的市场,例如针对老年人的夕阳红线路,针对未成年人的夏令营、冬令营线路,针对高端客人的定制旅游线路。三是散客由于其规模小的特点,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与旅游景点、酒店、交通的议价能力不足,只能接受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零售价格。实力雄厚的旅行社则能够为游客获得更低价格的产品资源。
当然,旅行社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面对大众化散客旅游市场的到来,还要进一步完善自身,至少要面对以下的挑战:
(一)转变经营理念,实现广义旅行服务
传统模式在大众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市场可行性,当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了自主、自助、自由的散客旅游方式时,传统旅行社的商业模式就显得手足无措。旅行社仅仅作为旅游要素的组合者、搬运工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旅行社应回归到服务行业的本质上来,淡化旅游线路的安排,以提供旅行中的服务为核心,为散客提供全程专业的旅游咨询服务、诸如订房、订车、门票的后勤保障服务,做好旅行服务管家。
(二)准确市场定位,走专业化、精品化发展
散客旅游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特点,决定了旅行社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再以千篇一律的团队观光旅游产品来应付旅游市场的主流消费者。而更应该瞄准不同的个性需求,结合旅行社自身资源优势,准确定位某一细分市场,提供更专业、精品的旅游产品。2013年湖北旅行社行业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结论。长期以来,湖北的旅行社就是双轨制,一部分旅行社主要倚仗公费旅游,一部分专注做散客市场,或者说做专业市场。做专业或者散客市场的旅行社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例如新境界主攻老年银发旅游市场;武汉大学旅行社把中小学生夏令营市场和定制化旅游作为主攻方向发展,武汉春秋国旅专攻在线单项预订业务,这些旅行社的业务量不降反而增加。
(三)完善分工体系,强化旅游供应链中地位
要赢回散客旅游市场,旅行社还要摆脱“散、小、乱、差”的低价、恶性竞争局面,重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就要求整个行业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旅游批发商-旅游零售商-旅游代理商的垂直分工状态。作为旅游批发商的旅行社致力于与上游旅游资源供应商例如景区、酒店、交通紧密合作,做好旅游活动要素资源的整合和线路的设计;处于旅游零售商的旅行社致力于做好旅游者市场的开拓和销售;旅游代理商专门负责旅游产品的代订预定服务。从而把恶性削价竞争变成互补合作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提供精细化的旅行服务。
(四)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
散客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旅游消费者从以前的花钱买享受,转变为现在花钱买实践、买表现。他们能让自己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参与到其中的散客旅游方式。旅行社应丰富旅游产品,开展诸如“民俗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回归自然旅游”、“环保旅游”等产品。这既能满足散客旅游者的个性需求,同时给他们带来独特的体验经历,带来深层次的旅游感受,从而提高旅行服务的质量。
(五)培养新型旅游人才,坚实旅游后勤保障
面对散客旅游市场的到来,旅行社经营理念的转变,培养服务于未来旅行社的新型旅游人才也是势在必行。传统的旅游人才,例如计调重点设计安排打包出一个旅游产品,导游只注重景点讲解和行程衔接的安排,这些都无法满足未来作为旅行服务管家角色的旅行社经营模式。我们应该更多的培养旅游咨询服务人才,导游人才的培养转向注重人际交流、沟通、景点文化欣赏等方面的培养。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