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题目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一篇优秀的法律论文还可以使作者具有突破性的法律观点、学术成果得以发表和传播,供他人分享借鉴、相互学习,有助于扩大作者在业界和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法律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题目大全,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
2、试论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调整
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构想
4、试论微观经济运行的法律调节
5、试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6、论经济法的基本特征
7、建立完善我国经济法系的思考
8、试析经济立法的适度超前
9、经济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10、经济立法体制评析
11、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的区别与联系
12、经济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13、经济立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益效益问题
14、试论经济法律责任
15、试论经济法规与经济规律的联系
16、试论经济制裁
17、试论经济监督
18、试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范体系研究
20、试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确定
21、试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与分类
22、试论产权关系的明析
23、试论产权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
24、试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25、试论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法律地位
26、论经济管理权
27、论企业经营权
28、试论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
29、我国国有资产投资法的原则初探
30、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规范体系
31、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规范体系
32、我国投资立法初探
33、我国国有资产的法律责任初探
34、试论格式合同与政府干预
35、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政府监管及其法律规范
36、试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7、试论我国企业法人财产权
38、试论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界定
39、坚持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的法律思考
40、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探析
41、试论我国法人登记管理法律制度
42、试国有企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与企业法人独立核算
43、试论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法律保护
44、我国私营企业法
45、试论企业集团和法律地位
46、试论企业集团的法律特征
47、企业集团的反垄断问题探讨
48、企业兼并法律问题探讨
49、试论涉外经济法对改革开放政策的保护作用
50、WTO与涉外经济法制的完善
51、试论我国对外国投资企业的法律保护
52、试论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保护
53、试析涉外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54、台商在大陆投资企业税收问题述略
55、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问题述略
56、中外合资企业外汇收支平衡的法律探讨
57 试述中外作经营企业的特点
58、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比较
59、试论我国自由贸易区立法
60、浦东新区土地有偿使用的法律问题探讨
61、浦东开发中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的法律问题初探
62、论政府对金融(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督
63、论社会保险的管理问题
64、税收担保问题探讨
65、反避税的法律对策
66、避免双重征税方式及其比较
67、出口进税问题探讨
68、入关后我国税制总是讨
69、加强税收法制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70、社会保险税问题探讨
71、证券税收问题讨
72、分税制问题探讨
73、加强纳税义务人纳税意识探讨
74、我国证券法完善的探讨
75、加强证券市场管理法律对策
76、论股票发行交易的法律问题
77、证券市场热点问题的法律分析
78、论商业银行的管理问题
79、论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80、存款人权益保护初探
81、完善我国的会计立法
82、完善我国的审计立法
83、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立法
84、论对存贷诗人的法律问题
85、“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实施一年评述
86、银团贷款的法律问题讨
87、发行国际债券的法律问题初探
89、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的若干法律问题
90、涉外土地批租的法律问题初探
91、试述浦东新区立法特点(兼与经济特区立法比较)
92、试论我国的出口加工区立法
93、建立我国涉外反倾销法律制度的探讨
94、试论我国涉外制度的特点
95、司法会计鉴定的法律程序及地位
96、论司法会计鉴定在处理经济犯罪案件中的运用
97、略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查账
98、略论经济纠纷案件的查账
99、试论司法会计鉴定在诉讼活动中的运用
100、试论“三角债”的形成及其法律对策
101、审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102、试论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合理化过程中的劳动立法问题
103、试论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转变的立法问题
104、试论城市“民工”的法律保护
105、试论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完善
106、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探讨
107、人权问题与劳动法的完善
108、论我国劳动保险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
109、消费基金调控对策研究中的劳动立法问题
110、劳动、工资、保险制度配套改革中的立法问题 111、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法律思考
112、劳动制度改革和劳动立法的关系
113、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法体系的思考
114、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全同法制度的思考
115、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思考
116、加强和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思考
117、加强和完善我国环境热潮的思考
118、试论环境污染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119、试论环境污染纠纷中的无过失责任
120、试论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121、环境责任法探析
122、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执法体系的思考
123、我国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24、试论我国环境行政诉讼制度
125、试论环境诉讼案件中的诉讼资格限制问题
126、浅析环境诉讼中的集团诉讼
127、我国环境执法程序的探计
128、我国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探讨
129、试析我国环境纠纷中厂群矛盾的解决
1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法律思考
131、农村技术进步的法律对策
132、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对策
133、建立我国的技术开发区的法律对策
134、技术秘密的法律特征及其保护
135、科技法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136、科技法律体系研究
137、关于市场立法思考
138、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立法体系
1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140、略论正当促销手段与贿赂罪
141、反对商品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法律问题
142、试论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特点
143、论预防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制保障
144、进一步完善我国商品质量管理的法律制度
145、期货立法的若干法律问题
146、消费者合权益的法律保护
147、试论反暴利立法的必要性质和内容
148、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考
149、简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任务
150、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几个基本下不为例问题 15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152、关于土地使用权几个问题的法律思考
153、关于土地立法的若干问题
154、房地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155、计划法、产业结构法基本问题研究
1、试论经济合同的分类及其法律特征
2、商事代理制度的完善
3、试论行纪合同的法律特征
4、试论居间合同的法律特征
5、旅游合同的法律特征
6、试论联营合同的法律特征
7、论合同担保制度的完善
8、合同实践中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9、合同无效的探讨与立法完善
10、新合同法特点
11、试述合同违约责任制度
12、试述合同的管理
13、我国合同法中债的效力扩张问题
14、旅游法调整对象的探讨,试论庄稼活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15、我国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若干法律问题
17、土地有偿使用的法律探讨
18、试论农村专业户的合法权益的保护
19、试论联营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
20、试论我国《公司法》的特色
21、试论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法律保护
22、试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特征
23、试论公司股票(或债券)的发行
24、试论公司重整制度
25、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管理原则
26、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与股份有公司制度的比较
27、试论我国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28、论保险的功能及完善我国保险立法
29、论代位求偿权
30、论保险合同的变更
31、保险业现金运用的监督的研究
32、论强制保险制度
33、对保险费管理的法律问题
34、消费保险合同
35、论信贷合同的担保
36、论融资租凭的若干法律问题
37、试论工业产权在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中的作用
38、提高专利实施率的若干法律问题
39、试论对药品、化学物质、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40、略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41、论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42、完善我国商标管理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
43、试论我国技术引进与技术输出的政策与法律
44、试论我国专利法制的完善
45、商事合同的法律问题
46、网络产业、在线交易、电子商务法律问题
47、计算机法律问题
48、个人独资企业、企业法研究
49、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律问题
50、一个公司与国有独资公司研究
51、公司法热点音量法律思考
52、票据制度的完善
53、商事活动担保问题
54、银行制度的完善
55、论我国货币改革制度
56、论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
57、票据利益返请求权
58、票据制度中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60、我国破产制度的完善
61、我国市场主体制度中需要自然人产制度
62、国有企业现状和我国破产法的完善
63、和解制度论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必然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好的选题对于文章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旅游管理论文的选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重庆市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
2. 基于服务生产率的旅游者排队管理研究
3. 河北省太行山区四个旅游地综合效益分析
4. 中国旅游业“走出去”战略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
5. 天柱山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对策的研究
6. 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
7. 伏牛山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研究
8. 优化白山市旅游管理的对策研究
9.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研究:一个分析框架的建立
10. 体育节事旅游研究
11. 转型期中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研究
12. 胜任力研究在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13. 重庆导游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
14. 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研究
15. 饭店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研究
16. 游客负责行为研究
17. 从管理体制看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
18. 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环境影响及可持续旅游管理研究
19. 山地旅游安全管理研究
1. 中法旅游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2.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规划技术研究
3.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云南旅游业标准化管理研究
4. 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
5. 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研究
6. 湖南森林旅游发展与管理研究
7.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管理与旅游发展研究
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9. 因应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管理之研究
10. 基于生态化发展与管理的旅游区管理创新研究
11. 滨海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12. 新兴旅游目的地战略管理
13. 旅游安全理论与实践——福建省个案实证研究
14. 长沙城市旅游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15. 莫桑比克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16. 饭店管理沟通的影响因素研究
17. 现代饭店设备管理体系研究
18. 饭店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19. 神农架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和评价
20. 度假旅游资源的定价模型研究
1. 现代旅游饭店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2. 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3.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保护研究
4. 目的地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研究
5. 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6. 旅游解说系统解说效果评价研究
7. 城市森林公园学生科普旅游需求研究
8. 旅行社蜜月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9. 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管理研究
10. 九寨沟风景区品牌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11. 我国旅行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2.低碳酒店文化建设探讨--以**酒店为例
13.度假型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14.我国酒店(餐饮)业基层员工快乐指数提升策略初探
15.饭店企业员工忠诚度研究进展及培育机理探讨
16.成都市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
17.乡村客栈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以**地区为例
18.**酒店的客房(餐饮)成本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探讨
19.**旅游企业(酒店、餐厅)形象策划浅析
20.**主题酒店的竞争战略及对策探讨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一篇数学教育论文中,题目是论文的要件之首,它不同于一般文章的题目,我们要重视题目的重要性。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数学教育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1、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
2、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
3、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4、数学研究性学习
5、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6、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
7、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8、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9、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0、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11、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
12、数学课堂差异教学
13、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
14、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
15、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
1、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
2、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
3、微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
4、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研究;
5、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内涵;
6、数学中的美;
7、数学的和谐和统一----谈论数学中的美;
8、推测和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9、款买房问题的决策;
10、线性回归在经济中的应用;
11、数学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
12、初等数学解题策略;
13、浅谈数学CAI中的不足与对策;
14、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设计;
15、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应用意识培养;
16、关于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究;
17、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
18、高等数学课件的开发
19、 广告效益预测模型;
1、浅谈菲波纳契数列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2、一道排列组合题的解法探讨及延伸
3、整除与竞赛
4、足彩优化
5、向量的几件法宝在几何中的应用
6、递推关系的应用
7、坐标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8、小议问题情境的创设
9、数学概念探索启发式教学
10、柯西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
11、关于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几种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
12、一道高考题的反思
13、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15、数字危机
16、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17、高斯分布的启示
18、 的变形推广及应用
19、网络优化
20、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论文的题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的题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
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16、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2、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3、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4、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5、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6、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7、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8、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10、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
11、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12、浅谈形体语言在旅游服务中的运用
13、论旅游饭店集团的成长方向
14、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
15、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
16、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17、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浅析生态旅游中的导游服务
2.浅谈我国的乡村旅游
3.社会局势对旅游业的影响
4.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析
5.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6.浅论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7.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8.试述对文化旅游的认识及其实现途径
9.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10.浅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
11.古镇旅游开发及发展策略
12.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信息化建设方略探悉
13.我国饭店员工培训策略
14.试论我国导游管理制度的革新对策
15.试述导游风格的塑造及培养对策
16.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17.酒店差异化营销研究
18.试论导游回扣问题及其改革对策
19.****市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20.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及建议
猜你感兴趣: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题目是大学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即毕业论文写作第一步—— 选题 的最终形态,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检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仅供大家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由如下部分组成: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脚注或尾注)、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本科毕业论文字数文科类不少于8000字,理科类不少于6000字(不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等),外语、艺术类不少于5000字(词)。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要求
(一)标题
毕业论文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使读者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中文摘要标题为‚摘要‛,英文摘要标题为‚Abstract‛。中文摘要执行GB—6447标准,字数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在250个实词左右,撰写具体要求为:
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正文,就能从摘要中获得必要的信息;
②摘要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
③摘要应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不要表述本学科领域常识性的内容;
④摘要书写要合乎逻辑关系,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
⑤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
⑥对某些缩略语、 简称、代号等,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⑦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2.关键词
关键词的选取执行GB/T3860标准,以3–5个为宜,必须反映出论文所属学科和论文的基本信息。中文关键词前加‚关键词‛三字、英文关键词前加‚Key words‛作为标识。
(三)正文
一般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1.前言(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简明扼要,概括性、准确性强。
2.本论部分: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论述的内容、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要反映出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结论部分: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旨在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四)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或是对论文中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所作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性说明,可采用脚注的方式,置于当页最下方,用横线与正文隔开;也可采取文末注的方式,置于正文之后,序号用①、②、③等形式标示。
2.论文注释的书写格式,应该完整地反映出相关资料的所有信息。
A. 如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 作者: ‚文章题目‛ ,《 期刊名称(外文可缩写)》年份期数,页码。
B. 如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如是初版,可省略版次),页码。
C. 如文献是外文书刊时,不用书名号,页码标注格式为P.××或PP.××–××。
D.引文为转引时,序号之后应首先注明原作者及文献题名,然后用‚转引自‛标识转引来源。转引来源包括转引源作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版别及页码,但转引源的作者和文献题名应连接,不能用‚,‛分隔。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列出的专著、论文及其它
资料,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出处一定要准确无误,真实可靠。
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 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所用参考文献,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注:注释、参考文献必有其一,亦可二者兼用。具体要求视不同专业要求而定。只有其一者,其数量原则上不能少于15篇(册)。本格式要求不能涵盖的,学院可根据相关专业最高学术权威期刊要求制定标准并统一施行。)
(六)附录
附录是指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毕业设计中附录是指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计算程序等材料。
(七)致谢
简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二、格式要求
(一)封面格式
必须使用聊城大学毕业论文的统一封面(教务处网站下载)。
(二)页面格式(不含封面)
1.毕业论文原则上采用计算机打印稿。使用A4纸张,边距为:上下各为2.5cm,左右各为2.8cm,装订线0.5cm(居左),页眉、页脚各为1.5cm。页眉内容:‚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黑体, 5号,居中。
2.全文1.5倍行间距。
(三)正文格式
1.标题格式
2.毕业论文文本各部分字体及字号
①目录部分(单独连续编排页码)
‚目录‛二字……………………………………黑体,3号字,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目录内容………………„ 一级标题为宋体,4号,加粗;二、三级标题为宋体,小4号字
② 摘要部分(单独连续编排页码)
‚摘要‛二字 ………………………………… 黑体,3号字,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中文
摘要正文……………………………………………… 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
2字符
‚关键词‛三字…………………………………………… 另起一行,宋体,小4号字,加粗
关键词内容……………… 3-5个为宜,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字体用宋体,小4号字
“Abstract”……………………………… 新罗马字体, 3号,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英文摘要正文………………………………………… 新罗马字体,小4号,首行缩进2字符
‚Key words” …………………………………… 另起一行,新罗马字体,小4号,加粗
③正文部分(另起连续编排页码)
论文题目……………………………………… 黑体,2号字,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正文一级标题………………………………… 黑体,3号字,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正文二级标题……………………………………… 黑体,小4号字,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
正文三级标题 …………………………………………… 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
正文内容…………………………………………… 宋体,小4号字,每段首行前缩进2字符
④注释部分…………………………………… 宋体,5号字,可使用‚脚注‛,置于当页正文下方;也可使用‚尾注‛,置于正文文末
⑤参考文献部分……………………………宋体,5号字,单独设页,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
⑥附录部分………………………………宋体,小4号字,单独设页,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
⑦致谢部分 …………………………… 宋体,小4号字,单独设页,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
⑧页 码…………………………………………………………………………… 5号,居中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与企业其他经济管理活动联系日益密切,会计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培养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6年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校内模拟实验室的设施与条件比较落后,不能满足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实践教学资料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差距,实训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准则,许多学生认为模拟实训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作业,没有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一人做好,他人照抄的情况比较严重。另外,由于财务工作保密性要求较高,许多企业不愿接受大批学生同时进入其财务岗位实习,也不愿实习学生过多接触财务信息,学生在实习中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财务工作,甚至被当成整理材料、打字复印、送文件的办公室文员,学生不能真正体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导致校外实训流于形式。
为了保证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提高毕业生到社会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走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的道路,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1明确会计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本位,注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几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任何一门实践课程、任何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任何一项实践教学活动,都不能孤立地考虑,而要从整体目标出发,从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3方面的要求着眼和入手,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实践教学过程,并把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与效果管理统一起来。
2扩充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真正要得到落实,应当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定下来,形成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中,应该体现实践的特色,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都贯穿实践环节。在学分分配方面,实践教学环节应给予较大权重的学分,以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我校的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按企业真实工作过程构建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参考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标准,设计出不同的模拟实践案例。会计电算化专业专设的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入门认知、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财务软件应用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另还在其他专业课程中采取加大实训课时比例的方法完成不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同样,财务管理专业也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其专设的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入门认知、财务管理实训、纳税筹划实训、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教学总学时为2740,而实践教学时间所用学时为1381,占教学总学时的50.4%。
3完善会计实践教材编写工作,与企业财务接轨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实践教材的编写应当符合当前时代要求并保证及时更新,因此,编写实训教材之前,教师应当开展大量专业调研,还应聘请企业会计人员参与或指导。另外,各学校还应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写实验课程指导书,包括该项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各种重、难点以及成绩评定等等,让学生能够对所学课程有了粗略的了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从互联网等多方面来掌握更多更新的课本之外的知识,以解决教材更新速度问题。我校教师在财会类专业教材特别是实践教材的编写中成绩突出,已出版的教材有《会计电算化实务》、《会计电算化实训》、《新编财务会计》、《新编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新编会计综合实训》、《新编会计信息化实训教程》等,其中教材《新编会计综合实训》还获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4开展岗位轮换教学,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指出,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另外,根据内部控制制度中的要求,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日记账应分开,由不同人员来登记才能真正发挥核对控制的作用。而许多学校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安排中,将会计、出纳合二为一,一人全揽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登记。我校财会类专业在岗位轮换教学时,首先按会计实际工作环境设置相关单位和部门,使学生对会计分工及各岗位的权限职责有详细了解,并能体会不同岗位之间的衔接和牵制关系。其次,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组,4~5人一组,设有会计主管、制单会计、记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等岗位,按照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组织训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明确各自岗位的职责,了解会计核算的流程。
5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实践教学师资是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应用人才,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实践教学队伍,学校应构建教师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财会类专业实践师资的培养主要从两个层次着手:校内师资培养和校外师资培养。校内师资的培养,即对本校的教师实践环节的强化训练,经常安排校内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接受会计实务操作的训练,弥补自身在实践环节的不足或薄弱之处,更好地成为“双师型”教师;校外师资的培养,主要是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让学生更直接了解到实践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同时,又能促进校内教师的学习与提高,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6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场所,进行工学结合的全真会计教学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实践教学的场所。财会专业应模拟企业的办公环境建设仿真实训场所,这一实训场所应具备以下特征:环境仿真、资料仿真、工具仿真、制度仿真。
(1)环境仿真。仿真实训室应仿照中小企业内部结构,设立财务部门,包括主管会计、制单会计、记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等岗位,还要设银行、税务、工商等虚拟会计实体,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
(2)资料仿真。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均按实际工作中的样式和使用情况予以配备。原始凭证的开出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盖章,每一张凭证的来龙去脉都必须很清楚。
(3)工具仿真。财会工具包括教学工具、装订机、验钞机计算器,直观性、真实性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4)制度仿真。学生开始实训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每天“上班”必须准时,每个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必须挂在墙上,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并在模拟实训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7按工学结合要求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通过工学结合的仿真会计实践教学,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处理的基础操作技能,但一旦让其独立从事某项工作时,仍会感到底气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采取统、分结合方式进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1)由学校统一选择一批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所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其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供真实环境。
(2)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容纳人员有限性和财会数据秘密安全性等特点,创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模式,要求部分学生家长、亲友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帮助其在一家企业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样的实习基地接纳的实习人数少,仅为1~2人,但学生顶岗实习的参与度高,能较好地解决实习单位的会计工作环境不适宜人数众多同场集中顶岗实习的现实问题。
(3)从第五学期开始,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建议学生网上自我推荐等途径,使大部分即将毕业的财会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前基本落实工作单位与工作岗位,从而有效地将毕业实习与工学结合的就业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教学目标。
会计文化可以将会计目标和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职业道德,同时规划会计行为准则,把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会计人员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由这些内在的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会计行为准则构成。
会计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会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影响,也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要通过会计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会计人员造假账”、“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等,这些常见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着会计文化的良性发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琼民源”、“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性舞弊案件的曝光,凸显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05年财政部抽查的中央部门及6000多家国企,发现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及小金库等事实;在国企的审计中,违规资金达400多亿元,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企业损益不实。会计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趋于一致,并受其制约与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2会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同步
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作用,或者已经意识到但是没有建立起来,在管理活动中,只看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权利轻责任,组织氛围不好等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心理和行为。
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讲究小团体,个人伦理重于整体伦理,对长辈的礼、尊,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整体的忠,官本位,和为贵,重情轻法等现象已影响到会计行业,对优良会计风气的建设产生很大障碍。
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塑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的塑造是针对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发展的正负影响以及会计人员现实存在状况而提出的。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以全面提高和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发展人。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人,要重塑民族精神、集体精神、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把人的内在激情、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人塑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以完善人的社会心理。对破坏会计人员形象,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情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对维护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要能受到表彰,破坏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一定受到处罚,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会计文化环境。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具有整体意识,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更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具有了整体意识,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增加工作热情,提高主观能动性,而明哲保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2借鉴外来文化建设开放性的中国会计文化
与经济不同,各国文化是多样性的,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融合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合理部分,是人类智慧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由于其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成为现代人类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对中国会计文化已经或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具有极大地包容性,儒家思想的中庸,也是追求一种平衡,重视自己原有文化的精华,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冲击,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成果并不断深化和创新。以积极的态度博采众长,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承担的根本途径就是反思传统文化,学习和改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文化须对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批判性继承。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
3宣扬社会大环境优良传统
社会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环境,应当是诚信、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如果在一个公德缺乏,信誉不高、人人都为一己私利而大获成功的社会,就算拥有一个优良品质的会计行业,也是不能长久地,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同样他也可以改变一个行业,我们国家目前整个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路口,各种思想、文化充斥其间,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和宣传作用,将会计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围,主动承担营造优良会计文化氛围的重任。只有这样,其他的行业才会避免会产生一些同样重大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上层建筑建设好以后,我们才可以进行具体的相关建设,如培养和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会计内部风气和体制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法制体系等等。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会计文化的构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当前会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理解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是构建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文化的构建路径应立足制度基础、智力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依托融合机制、反馈机制全面推进。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但是文化价值的取向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构建优良的会计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会计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克服会计文化自身的不足,实现其向更高形态的飞跃。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当今社会,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寻求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本科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中职会计学生实际能力的必要性
我们所说的“实际能力”,指的是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际具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要与社会所需要的能力相匹配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代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财会操作技能、快速的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中职会计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统一。一方面,提高中职会计学生的实际能力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各个领域的专业深度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应聘者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需要有一定的处理问题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另一方面,提高中职会计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途径。学生在学习交流、培养兴趣、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些平台所带来的快乐与充实,能留下自己美好的回忆。因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迫在眉睫。
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实际能力的方法
学生是学校有目的、系统化教学活动的服务对象,与之对应的是学校、教师和教学体系;学生是社会最小细胞———家庭中的一员,家庭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也是政府管理、服务的对象,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政府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些条件。下面我们就从学校、家庭、政府、学生个人四个方面来谈谈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方法。
1.学校方面。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地方。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在管理制度方面,学校在建立和实施制度时,应该以系统论为支撑,形成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我们应当正确处理结构与功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各领域建立协调、全面、系统的制度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和教育质量。在办学理念方面,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以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改变;要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改变过去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语权”。多媒体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等辅助设备在学校里已经越来越普遍,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教会老师和学生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投影、动画、录像等多种形式呈现经济业务的流程图,使学生与社会的差距不断缩小。
2.家庭方面。家庭是学生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父母除了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思考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奇思妙想能力之外,还要关注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鼓励孩子坦然面对琐碎的事情,培养他们细致耐心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把家当做一个公司,让孩子自主动手操作,从填写记账凭证、汇编总记账凭证到登记各种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和附表等整个会计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完成,把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给他们信心,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教会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3.政府方面:(1)增加投入,加大关注度。当下,社会需要的是各式各样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几个优等生,所以政府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成长。政府能够管理公共事务,联合学校举办各式各样能展示会计专业学生实际能力的比赛,建设公共图书馆,增加专业仪器设备等公共物品,比如多建会计模拟实验室,特别是对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方学校,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在模拟实验室中,会计专业学生模拟实习既要模拟会计核算过程,又要模拟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使他们在仿真的环境中,了解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和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2)政府与企业联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允许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会计部门,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其次,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寒暑假鼓励学生到企业见习,让学生逐步熟悉企业的管理要求,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再次,政府可采用招聘会等形式,通过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接触,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动力;最后,利用毕业实习机会,让学生更全面地接触企业,在适应单位工作环境的同时,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个人方面。学生如何提高自身实际能力呢?笔者认为,第一,学生要有很清晰的认识,并且认同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模拟实习、上课方式等的变化,只有正确地认识这些改变,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再好的专业或老师,如果学生不好好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那么很多努力都是徒劳的,因此,学生要用发现的眼光探寻这个专业,配合老师做好会计职业规划,然后再制定更小的计划,一步步地完成,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第三,学生应该主动申请自我展示的机会,得到越多的锻炼,自己的人格就越完善,能力也会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第四,学生要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事实表明,参与有规律的锻炼会使人身体棒、感觉爽,精力充沛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体育锻炼的最大作用在于全面增进人的健康。
三、小结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越来越迅速的发展。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有专业的特殊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结合当前的情况,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虽然学生的能力随着阅历的丰富、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但如果不重视而顺其自然,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使负面问题得不到解决。通过培养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为他们成功就业创造了条件。
一、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会计从业人员带来全新挑战
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会计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内容,会计行业与其它专业慢慢的融合,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选择范围上有了更宽广的路径与更多样的选择机会。与此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会计职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表现在,信息的发展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无论是知识的广度上还是知识的深度上都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从知识的广度上来讲:“会计是国际通用商业语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与其它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外国企业不断深入到中国;同时国内市场经济多元化、信息多元化、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会算帐,会记录,会为员工发工资这么简单,而是要求会计能够看懂财务报表,了解资产负债状况,掌握内控、预算、资产投资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会计能够精确的运用会计信息,来进行目标工作。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单位在招聘管理人员的时候,也在向其掌握的财务知识方面倾斜,因此为了求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会计从业人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
2.从职业道德方面来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将面临更深刻的变革,无论是从行业状态、管理方式方面还是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职场素质与智力资本等要素都已经划入了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之中。会计的职业道德不仅包括合理的行为规范与优秀的品行,更包括复合型知识结构与坚强的职业操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现阶段,会计职业方面存在的一些与新时期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做假账问题,导致做假账等问题出现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职业素质太低。由此,应下大力气,多措并举,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与道德水平。
二、多措并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新要求
1.全面提高素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环境千变万化,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不断升级,会计工作人员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同时会计职业涉及到的领域也很宽泛,从人们日常的生活到宏观的经济领域都少不了会计职业的参与,所以,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会计工作者要着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在学精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领域不断延伸,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像金融、理财、工商等知识都是一个综合发展型与开拓进取型会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此外,会计信息与时俱进,会计专业名词日益更新,几个月不学习就会落伍,所以,作为会计工作人员还必须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要注意钻研苦干,经常浏览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做到独立思考,从容面对。
2.对职业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合理规划会计职业道路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就是抓住机会,合理规划。一般而言,对一个会计而言,前三年的时间是积累知识打基础的时间,从校园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虽然具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锻炼,没有接受实践的检验,一开始工作的三年就是培养自己心理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的三年,在这三年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适应环境,学会承受挫折,同时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为进步打下基础。职场与校园生活不同,需要我们多思考,多规划,如果碰到难以治愈的困惑可以找职业生涯规划师进行咨询,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实前进。需要强调的是,刚步入职场的人们面对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细心、冷静,不断的调整自己,乐观的对待工作和生活。其次,要避免陷入两大错误的观念。一是对待遇的过多关注的误区。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缺乏经验,工资低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刚入职的工作人员不要过分的去关注工资,要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与素质的提高;二是避免走人以兴趣为主要选择的误区。兴趣不应该是我们工作考虑的第一位因素,只有当我们具有兴趣并且掌握兴趣行业所需要的技能时才能达到目的,所以不要本着“兴趣至少”的原则去找工作,要实事求是,根据自身能力进行合理抉择。
3.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首先要养成的是心态,良好的心态是一切工作的开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对职业的热爱之情。既然选择了会计职业就要树立起“干一行,爱一行”的决心与信念,尊重会计职业,喜欢会计职业。其次要不断学习,在提升自律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目前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会计工作人员在对外披露信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经济法规、财务管理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工作中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工作人员要想在会计这条道路上走的更高、走得更远就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小结
面对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即将毕业的大学更生应该科学分析,权衡利弊,明确现在市场上需要的是具备什么能力的人才,同时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身上拥有的是什么,缺失的又是什么,通过不断努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的规划。
浏览量:18
下载量:0
时间:
法律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法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经历了由严禁到准允的转变,打破了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为这一时期法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从无到有,大量涌现,很快就遍布全国,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体制的完备;三是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善。在其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启示着我们进一步认识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
【关键词】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办学理念;现代化
中国传统教育向来是官学和私学并存,及至近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仍承袭了这一传统。但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在清末一度是被官办学校所垄断的,后因立宪形势紧迫才开通禁令。就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而言,其经历了由严禁到准允的转变。私立法律教育从无到有,再到大量涌现,并很快遍布全国。虽打破了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在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办学主体上增加了一种新形式,是对官办法律教育的一种补充,为这一时期法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毋庸讳言,由于其发展中呈现出泛滥成灾的趋势,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篇拟以办学理念为视角,探索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发展,并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一、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办学理念
近代中国的新式法律教育是伴随着法律制度的变革发展起来的。写作论文在清末法制改革中,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清政府不得不把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法制变革紧密结合起来,开始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学教育的思想、方法来培育法律人才。但在其起始阶段,私立法律教育并未纳入清廷政策的许可范围。1904年的《学务纲要》明令规定:“私学堂禁专习政治法律”。直到1910年清廷才明令准办并推广私立法政学堂的设置。此后,私立法政学堂从无到有到大量涌现,很快就遍布全国,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
第一,以养成专门法政学识,足资应用为宗旨。清末,由官治走向自治,在时人看来,“所有议员自治职员审判官吏,非有法政之素养不足以趋赴事机,需才既众,自宜广加培成以资任使,若专恃官立学堂为途未免稍狭”,需要另辟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进而培养大批具有法学专门知识的人才,进入立法、司法、执法和行政部门。也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1910年学部奏议复浙江巡抚折,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政治法律。同年,为进一步适应立宪形势发展的需要,学部在改订法政学堂章程的立学总义中.将此前的“以造已仕人员,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识足资应用为宗旨”,[2]改定为“以养成专门法政学识,足资应用为宗旨”。[3]这一培养宗旨的调整,不仅突破了先前“以造已仕人员”的局限,将招生对象扩大了,而且用“以养成专门法政学识”置换“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识”,很显然较之前更强调法政学堂教育的应用性。
第二,取法日本法学教育模式,与官办法政学堂整齐戈哇一。在1910年的《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中,虽明言“参考各国学制,拟具改订法政学堂章程三十一条”,但无论是其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其课程所反映的教学内容大多都蹈袭日本,这一局面及至民初也没有大的改变。为整肃私立法政教育,不仅在此前颁布的《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致折》中规定,“各科课程、学生入学程度均按照官立法政学堂本科章程办理”,而且在《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中又申令,此后京外新开的私立法政学堂,均按照此改定章程办理。
第三,适应时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因时制宜调整办学层次和规模。在《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折》中,为防范“趋于简易,以滋速成之弊”,明令私立法政学堂“附设别科,惟不得专设别科”。但时隔半年之久,面对当时中学毕业生人数过少,各处法政学堂的正科难以正常开办的实际困境,为应一时之需,学部认为“自应量予变通,准其先设别科,以应急需,俟将来中学堂毕业生渐多,再将别科章程废止,¨做了应时变通的调整。及至民国二年,“各处法政专门学校纷纷添设别科,入学新生,动辄数百。考其内容,大率有专门之名,无专门之实。”学部为遏止流弊的发生,则严令“不得再招考别科新生”。同年,教育部又通咨各省,严令“所有省外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非属繁盛商埠、经费充裕、办理合法、不滋流弊者,应请贵民政长酌量情形,饬令停办或改为法政讲习所可也。”通过强化监督管理,关闭了一些条件不合格的私立法政学校。
第四,适当放宽办学地点,使用统编的审定教材。1910年,清廷在解禁私立法政学堂之始,为便于监督,参照日本的做法,将私立法政专门学堂的办学地点限于省会。但时隔不到半年,鉴于“按照光绪三十四年宪政编查馆奏定逐年筹备清单,省城及商埠地方等处各级审判厅须于第三年内一律成立。则通商口岸须用司法人材实与省城同关紧要,自应将私立法政学堂限于省会一节,酌量推广”,规定“凡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经费充裕课程完备者,一律准于呈请设立法政学堂,以广造就。”[7]与此同时,学部基于“各国法政之学派别不同,各有系统,必折衷于一是,始可以杜歧趋而崇政体”的判断,拟取京师法政学堂和京师法律学堂的各科讲义,“慎选妥员审定刊行,以资研究而端趋向,庶于制宜通变之中,仍寓划一整齐之意。”[8]在解禁私立法政学堂的同时,设想以颁发统一教材的办法来加以调控。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对新式法律人才的需求,而由于私立法律教育本身是在转型社会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办学理念自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某些它自己无法彻底解决的矛盾,清末民初私立法政教育的畸形繁荣就是其外在的表现。
二、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
任何时代的特定社会的教育,都是这一时代和特定社会的产物。写作毕业论文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也不例外。其办学理念所体现的就是尽可能满足和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它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构成。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产生和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新式法律教育量的增加和扩展,更体现于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中。具体而言,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体制的完备;三是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善。
在1904年《学务纲要》中,清政府出于对濒危政治统治自救的目的,一方面,肯定了学习外国法律的重要意义,反对那种认为学堂没立政法一科将启自由民权之渐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害怕学生们可能会反对它而闹事,会蔑视皇帝的权威和不分轻重地一味坚持他们的权利”,极力诋毁人们谈论民权自由,严令“除京师大学堂、各省城官设之高等学堂外,余均宜注重普通实业两途。其私设学堂,概不准讲习政治法律专科,以防空谈妄论之流弊。应由学务大臣咨行各省切实考察禁止”,、法律教育完全官方垄断而排除私人加入。[10]
但在新政浪潮的推动下,法律教育变革的风帆已经高高扬起,没有任何势力能阻止其前进的步伐,转型社会的历史推动着清政府不由自主地进行变革。1907年10月,清廷谕令在中央设资政院不久,又令各省在省会设咨议局,并预筹各府州县议事会。接着,1908年7月22日颁布《咨议局章程》62条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l15条,限令各省于一年内成立咨议局。新政的迅猛发展,要求打破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开禁民间法律教育.从而满足社会变革对新式法律人才的广泛需求。为此,1909年浙江巡抚增韫上奏清廷,要求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1910年,学部奏准“各省私立学堂专习法政,以广教育而重宪政。”[11]自此,近代中国法政教育官方一统的垄断局面彻底被打破,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
清政府由严禁私立学堂专习政治法律,到明令准办并私立法政学堂的设置,这不仅在办学主体上增加了一种新形式,带来了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办学主体观念一定程度的转变也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备,法律教育的布局、层次和结构日趋复杂多样。在私立法政学堂开禁之初,虽规定开办地点应局限于省会,但此后不久,这一规定即被突破,私立法政学堂扩展到包括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官办和私立法政学堂迅速地遍布全国。在1913年,仅江苏一省就兴办了15所官办、私立法政大学和法政专门学校,学生数为4742人。其中,私立法政大学和法政专门学校有13所。[12]
为配合法政教育的发展,1910年,学部参考各国学制,拟定了改订法政学堂章程,出台了一整套法政教育的具体规划。分设正科和别科,正科分法律、政治和经济三门,均四年毕业。别科不分门,三年毕业。如因学生过少,正别两科不能同时许设的,准其先办一科。正科学生须在中学堂得有毕业文凭者,经考试录取后,始准入学。别科学生以已仕人员及举、贡、生、监,年在二十五岁以上、品行端正,中学具有根底者,经考试录取后始准入学。每年级学生名额,按照各地方情形酌定,但每级至少在百名左右。[13]列官办法政教育与私立法政教育并重政策的制订,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法政教育偏狭的局面,推进了法律教育的大发展。
教育体制的完备要求教学内容的相应改善,其努力方向是进一步规范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提升办学层次。自清束至民国,学部(教育部)都与时俱进改革原有课程,增设新课,对于法律门(科)的应设课程作了详细规定。在1910年的《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中,其明确规定:“从前所定法政学堂章程,其应修改者,约有三端:一日课程。当订章之际,各种新律均未颁布,故除大清会典、大清律例之外,更无本国法令可供教授。今则宪法大纲、法院编制法、地方自治章程等,均经先后颁行,新刑律亦不日议决,奏请钦定施行,此后法政学堂此项功课,自当以中国法律为主,此应改者一。”在其法律门课程表下又特附注:“民法、商法、诉讼等法,现暂就外国法律比较教授,俟本国法律编订奏行后,即统照本国法律教授。”及至民国,教育部在1912年公布的《专门学校令》中,又首次提出“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的教育宗旨,规定“专门学校学生入学之资格,须在中学校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力者”,将法政专门学校完全定位为高等学校层次。与此同时,在同年教育部颁布的《法政专门学校规程》十条中,又把法律科的必修课目定为:宪法、行政法、罗马法、刑法、民法、商法、破产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外国语;把法律科的选修课目定为:刑事政策、法制史、比较法制史、财政学和法理学。此时,法律教育虽仍处于模仿引进阶段,但较之以前课程设计明显趋于成熟。
三、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历史反思
在我国传统法律教育向现代法律教育的转型中,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启示着我们进一步认识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具体而言有:
第一,法律教育不应是政治的简单附庸,不应是服务于短期政治目标的实用工具。教育既有别于政治,写作硕士论文又从属于政治。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教育制度,都不可能游离于这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发展史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法律命运的变迁史,而且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新政”之初,在清廷统治者看来,“盖科学皆有实艺,政法易涉空谈,崇实戒虚,最为防患正俗要领”,因而私立法政学堂“概不准讲习政治法律专科,以防空谈妄论之流弊。”一直至1910年,才因立宪政治对新式法律人才的急需而有限开禁。很显然,新式法律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不单单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结果,政治因素的影响也至为明显。清政府在法律教育发展之初就已把兴办法律教育与政治稳定联系在一起,且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对法律教育本身的价值和特点重视不够,忽视了其发展的独立性。这就导致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染上了政治至上的病毒,并一直隐藏于其肌体中起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性作用,严重制约了法政教育的健康发展,使得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在产生的阶段就是个先天不足的畸型儿。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表现出贫困和幼稚,这可以说是病根之一。
第二,时代落差造成的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变革,其形式上的模仿并不等于已认识到了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真正内涵。由于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并非是传统社会的自我演进,而是在西方法文化与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冲撞交融中整合而成的,从已经凝固的文化心理、情感和观念出发,中国传统法文化必然对西方法文化产生某种抗阻。在新式法律教育中,往往是封建思想的束缚依然故我,“新式法律教育”培养的只是“本领要新,思想要旧”的“新人才”。以《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折》为例,清廷学部就明言:“学术之所宗,必求与政治相应”,“盖君主立宪政体之国,一切法制必择其与国体相宜者然后施行,无杆格之弊,此则讲求法政学者所必应共喻者也。”[15]很显然,中国新教育的主持者并未真正领悟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精髓,不过是为消解内忧外患的交相煎迫,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推证,极力模仿西方法律教育制度而已。这就使得在磨难中产生的近代中国法律教育陷入既丰富多样又肤浅粗糙的困境,最终难以形成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严密的法律教育体系。
第三,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价值目标和高昂的教育理想,法律教育发展就会丧失意义和迷失方向。清末民初,为适应国家由专制而走向立宪、进而创共和的形势需要,私立法政学堂从无到有到大量涌现,很快遍布全国,出现了举国学法政的繁荣景象。但其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并未同步实现。据1913年教育部经过调查后发现,数量众多的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多为迎合人们寻找新的入仕之阶而设,“考其内容,大率有专门之名,而无专门之实。创办者视为营业之市场,就学者藉作猎官之途径,弊端百出,殊堪殷忧”,[16]一些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办学已完全背离了教育部制订的法政专门学校规程,沦为失去灵魂、见利不见人的“教育工厂”。
第四,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的畸形繁荣,导致教育设置的结构性失调。私立法政专门学堂自清末设立并推广后,进入民国即在数量上高居不下,写作医学有泛滥成灾之势。黄炎培在《读中华民国最近教育统计》一文中径言:“盖当民国初元,国家乍脱专制而创共和,社会对于政治兴味非常亢进;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有以一省城而多至八九校者,其获列于政府统计,仅其一部分耳。”据其在民国二年的调查统计,在江宁、苏州、上海、镇江、清江等五处,即办有13所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对此,他大声疾呼:“诸学校之学生,与法政学校之学生较,其数乃不足十之一。”[17]这种私立法政专门学校过度兴旺的发展态势,自然阻碍了此时整个教育体系中门类的协调和均衡的发展,带来法政人才的相对过剩。与此同时,这种畸形的比例又掩盖了另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据(1916年8月一l9l7年7月全国专门学校统计表》统计,吉林、黑龙江、安徽、陕西、甘肃和察哈尔等省份,名义上虽已遵照新学制办起了高等教育,但实际上仅仅办了一所法政专门学校,造成地区分布上的严重失衡。这种教育结构发展不合理的现状,必然会对一些地区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以往,将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带来长久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超级秘书网
第五,在谋求现代化急速发展的后进国家,法律教育必须协调好发展规模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清末民初,为满足政治制度由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的人才需求,私立法律教育一哄而上。但此时因综合国力太弱,造成师资、生源、经费、设备和校舍等配套条件都无法跟上。私立法律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大致以各校无基本金,仅恃学费收入,支给校用”,“教员资格不合,学生程度甚差,规则违背部章,教授毫无成绩,学额任意填报,学生来去无常,教习常有缺席,实属办理敷衍”,[18]教育质量毫无保证。1913年,教育部虽通咨各省酌量停办私立法政学校或改办讲习科,但并未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一个法治健全社会的标准衡量,这种局面是极为危险的,因为法学的失误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19]
平心而论,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对中国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既有适应和促进的一面,又有制约和滞后的一面。而在此双重效应中,适应大于制约是毋庸置疑的。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中产生的问题,比之官办法律教育的一统局面,总是一大进步。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在社会极其动荡的环境下仍有较大发展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可以说,近代中国波涌浪击、多元并争的法律教育浪潮,拓展了中国教育界的视野,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昭示我们:法律教育制度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8][I1][15]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敢折[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90,491,490,491.
[2]外务部右侍郎伍刑部左侍郎沈奏请设立法学学堂折(附章程)[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71.
[3][4][13]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93,492,493.
[5]教育部限制法政学校招考别科生令[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613.
[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酌量停办或改为讲习科[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615.
[7]学部附奏推广私立法政学堂片[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91—492.
[9]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42.
[10][14]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6,206.
[12][17]黄炎培.教育前途危险之现象[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56,656.
[1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酌量停办或改为讲习科[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15.
[18]1913年教育部派员察视私立法政之结果[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7.
[19]杨振山.中国法学教育沿革之研究[J].政法论坛.2000,(4)。
#p#副标题#e#
当我们研究法律时,我们不是在研究一个神秘莫测的事物,而是在研究一项众所周知的职业。我们是在研究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以使其可以呈现于法官面前,或者可以建议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免于卷入诉讼。——霍姆斯[1]
一、引言
2005年,邓正来教授发表了《中国法学向何去》一文[2]。此后的3年中,正来教授又以同类主题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以下统称“邓文”)[3]。邓文的发表,在法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我认为,引起这种反响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邓文提出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样一个恢宏、甚而惊世骇俗的问题,涵盖着所有中国法学人的价值、利益和关切。面对“向何处”这一根本性的设问或诘问,任何一个法学人都没有理由不对邓文投过一束关注的目光,并期待从邓文中获得某种答案,潜隐地比对自己在前行中的方位。其二,邓文中的一些观点及其论证,留下了太多可以质疑的空间,从而吸引了一批关心中国法学命运、学术激情丰沛的年轻法学人,尤其是博士、硕士研究生(主要限于法理学、法哲学专业)对相关讨论的介入。[4]如果不是法学界多数主流学者(包括其理论观点受到邓文重点批判的学者)对邓文抱以“不相为谋”的态度,可以想见,邓文所引起的反响必定会更为壮观。
始自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法治的实践,把中国法学也带入到“显学”的地位;法学获得了任何时期都不曾有过的社会意义。并且,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中国的法治必定有其独到的性状与特征,建构法治秩序的过程必然包含着多方面的创造与探索,这又更加凸现出法治实践对法学的借重与依赖。因此,在中国法学与法治实践相伴而行30个年头的当口,法学人对这一历程进行审慎的反思,检视一下自己脚下的道路,无疑是必要而富有意义的。正来教授正是看准这一契机,提出了“向何处”的问题,进而引发了一场讨论。这也体现出正来教授对于学术机缘把握的敏锐以及在学术策略上的睿智。不仅如此,蕴含在邓文中有关中国法学不应脱离对中国问题的具体思考而盲目地接受西方法治理论,法学应当引领法治实践,为法治实践提供“判准”的立意(但愿在此问题上我没有对邓文做错误理解和概括),也应当得到充分肯定。
然而,在认真阅读了邓文以及参与这场讨论的其他一些论文后,我对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困惑并未因这些文字而得以释然;而对“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忧虑却由于这些文字而变得更为沉重。这是因为,邓文通过对中国法学界四种较有影响的理论[5]的反思批判而指陈的中国法学存在的问题,是作者刻意对这些理论做出“问题化处理”,亦即强行打上“现代化范式”的烙印后而使之成为“问题”的,[6]多少有些“为批判而批判”的意味,因而邓文所指陈的这些问题未必是中国法学当下存在的真问题。与此同时,邓文主张法学人从“全球时代”的“世界结构”视角去认识“中国问题”,进而建立中国人自己“理想的法律图景”,这样失之虚空的导引也显然难以为中国法学指点迷津。不仅如此,邓文在批判他人盲目接受西方理论或范式时所运用的正是一些西方的理论及范式。贯穿于邓文的主要知识节点,基本上都取之于西方流行的某些理论,如伽达默尔的“前理解”(邓文的“前反思接受”)、柯勒的“理想图景”(邓文的“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邓文的“世界结构”)以及曼海姆和舍勒的知识社会理论等。邓文实际上是用其在西方流行理论海洋中捡拾的贝壳,为人们搭建了一具观赏性的玩景。而在我看来,这种研究和讨论方式,恰恰体现了中国法学当下的某种流弊。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认识,我愿意在这场讨论余温大体逝尽的今天,重提并接续邓氏设问,撰写本文。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不打算对邓文作全面讨论。这不仅是因为,邓文的主要偏失在此前的不少讨论中已得到说明,更主要则在于,基于后面将提到的个人化因素,我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角度以及知识积累的偏好等,与正来教授具有重大差异,[7]因而我无力、也不愿与正来教授运用相同的知识元素,在相同的语境中进行系统的对话,——尽管我们讨论的是同样的问题。实在地说,邓文只是构成我写作本文的一个激发和勾引,同时,邓文也是我敢于借用“向何处”这样宏大论题而不忌其虚妄的理由。当然,在我的正面叙述中,将包含有我对邓文前述评价的必要证明,并且也会提及邓文的某些观点。
还应说明的是,对法学以及法学研究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者个人的经历、处境、教育背景、知识积累等多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或支配着各学者的学术立场、学术偏好以及学术风格。为此,在表述我的观点之前,我必须交待可能影响自己思考与判断的几个个人化的因素。首先,在此以前的10多年中,我事实上已脱离了纯粹的学术环境。在正来教授黄卷青灯,“闭关”苦读,与休谟、哈耶克等西方学术大师卿卿我我,以及后来坐镇吉大,设堂(正来学堂)讲学的这些年头,[8]我正搏弈在市场经济与法律实践的交汇点上,从事着以法律知识为工具,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功利的律师业务,阅读与写作因之而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我在这一时期中并未停止对学术研究的关注,更未停止对学术问题的思考。并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且,我还根据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感受,不时撰写并发表了一些论文。[9]这些大体表明,我是处于学术圈内与圈外之间的法学人。其次,我曾有过政府机关工作的经历,受到过主流意识形态的较多教育与熏陶,对体制内的实际运作机理有一定了解,对实践性功利目标有明确的偏好;同时,对于社会管理中的困忧有较多的理解,甚而对社会管理中迫于情境的某些非理性行为亦有较大程度的容忍。这决定了我在学术立场上可能务实、但势必保守的取向。再次,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段时期中,我主要从事经济学,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研究。并且,我始终认为,法学与经济学都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实行法治和推进市场经济两大实践主题下,法学与经济学共同担当着贡献理性与知识的重大社会使命。因而,我常常依照经济理论研究中那种直面现实、“立竿见影”的方式与效应去认知和品评法学研究的方法及其得失。所有这些,或许是导致我与正来教授存有歧见的原因。
二、中国法学的发展进路与法学对法治实践的贡献和影响
悉心分析中国法学近些年的发展趋向,不难发现,中国法学在超越了法律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大体完成了“注释法学”的理论建构之后,正依循着知识—文化法学的发展进路逐步行进。“知识—文化法学”是我依据自身的体验对中国法学现状所做出的一种概括和表述。[10]在我的理解中,知识—文化法学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首先,知识—文化法学高扬的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大旗,拒绝学术以外的社会实践性功利动机。在这一进路中,学术意义上的理论深化与创新不仅是法学研究的根本追求,同时也是检验和评价研究成效的基本依据。与此相联系,法学人并不企求其观点与主张的外部传播,而着意于法学人相互之间的承认与接受,“文章写给写文章的人看”成为一种理所当然。法学研究被当作一个不依赖于社会现实而存在的自闭、自洽以及价值自证的文化活动。其次,知识—文化法学遵循和守持法学人自我认知的学术研究标准、规则及规范,运用法学人自己才容易理解的话语体系和思维定式,进行圈内的交流和讨论。再次,知识—文化法学偏重于对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作学理探讨,研究中大量运用法哲学、法理学原理,并广泛借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元素,尤其是吸收当代社会科学中各流派的新潮观点和新颖研究方法,从而使法学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法学的哲理性、抽象性愈趋突出。最后,知识—文化法学包含着明确的趋近世界法文化(更恰切地说,趋近西方法文化)的实际取向。无论是作为对“知识传统”的承继,还是基于“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当代中国法学人已习惯并热衷于在世界法文化语境中讨论问题,依照“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逻辑假想,力图在世界法文化中为中国法学寻得一席地位。
知识—文化法学的发展进路是当代中国部分法学人在若干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本文后面将做具体分析)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这一进路有利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标示着)法学人理性思维的拓展,有助于增加法学的知识资源,并提升法学的理论品位和学术素养,从而使中国法学不再被归置于“幼稚”的层级。然而,我所要强调的是,知识—文化法学的发展进路在丰满中国法学的学术羽毛的同时,却使法学与法治实践渐次偏离。与近些年法学研究资源迅猛增加的态势相比,[11]与中国法治实践的实际需求相比,中国法学对法治实践的贡献度却明显趋于弱化,法学对法治实践的影响力也有所衰减。特别是对于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如何全面实行法治,中国的法治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特色这样一些根本问题,法学并未能贡献出应有的智慧。一些法学人除了信守西方法治理论中的某些经典命题,并强调其普适性外,并不愿对法治的中国因素或中国背景作更具体的分析;还有一些法学人则回避现实对法学的提问,在“真空社会”中叙说法律的应然机理和应有状态。具体地说,法学与法治实践的偏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学研究的主题缺少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应有关注。
在知识—文化法学的发展进路中,法学研究主题也呈虚化趋势。这主要指法学研究的“问题源”更多地产生于法学人在知识谱系中所形成的某些认知,而实践中存在的大量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讨论的问题,则很难进入到法学人的视野。
近几年来,我国各类期刊每年都推出约5000多篇法学论文,每年出版的法学书著(不含译著)数以千记。如果计入法学博士和硕士论文,每年形成的法学研究成果达3万余项。概览近几年主要法学期刊发表的论文的文题,可以看到,法学研究的论题主要集中于这样几类:一是对法理学概念、范畴、原则或价值的反复讨论。二是对各部门法理论中某些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包括概念的辩析、制度的考证,理论模式或构架的重塑等等。三是介绍国外的某项制度、某种理论、某一学说,并将其作为中国的实然存在予以解析。这几类论题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大多是从知识和理论层面提出的“理论问题”,而直接针对中国立法、司法以及社会运行实际的论题在法学论文中所占比重较小。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很多法学硕、博士论文,往往俯拾某一既有理论、原则或制度,对其进行一番源流考证,并对相关知识内涵重新作出一套解说,最后给出一个不着边际的结论。尽管不少论文的文题冠之以“我国”或“中国”之名,但对“我国”或“中国”的关涉大体止于立法层面。由于选择主题的视野狭窄,不少法学人已深感研究主题枯竭,而与此相关的论文选题高度重复的现象则十分严重。这种状况与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司法实践中大量实际问题得不到理论上解析与回答的局面形成强烈反差。
第二,法学研究的语境远离中国社会的实际场景。
一些法学人偏好于加入西方法文化潮流,钟情于与西方法学大师们对话(我推测,大概不仅仅出于文化传播与介绍的目的),随时随地把西方诸流派的大师当作自己身边的张三李四,自得于多少有些一厢情愿、且断然是单向度的“学术交流”。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很多法学论文,无论主题是否关涉中国,但其内容则往往超越于中国,而以西方法文化、西方法律制度、甚至西方社会实践作为论述的语境和背景。文章中讨论的是西方学者的观点,引证的是西方国家的立法制度,甚至援用的案例也是域外发生的事件。阅读这些论文,人们甚至有理由怀疑这些论文是否出自中国法学人之手,论文的作者是否真的把中国读者作为自己言说的对象。
近些年,我国法学界已形成一个为人们所通晓的潜规则,亦即:熟悉和掌握西方法学理论是中国法学人必有的学术经历;而引用西方法学文献,尤其是引用西方法学各流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则是中国法学著述的必备要素。不仅如此,对西方法学理论熟知的程度以及对西方著述引用的多寡,在许多情况下被当作学术水准的高低以及著述是否具有深度的重要评价依据。问题自然不在于对西方法学理论的参考和引用,重要的是,这种参考和运用常常被当作一种强势的证明方式。著述者的命题与假说只要与所引用的这些表述及观点达致契合,就获得了某种不可置疑的正当性,论证过程也随之完成。在此场合下,被引表述及观点的原有语境常常被忽略,作者的流派偏向也被舍弃。至于这些表述及观点是否真正适用于对中国现实的认知和判断,则更难为著述者所深虑与顾及。
与大量引用西方文献并行的风潮是,中国法学著述中欧化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盛行。在一些法学人看来,欧化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不仅能够增加文章的美感,而且也是文章具有“深度”的重要标志;通俗就意味着肤浅,不易读、甚而不可读的文章才有深度。受此风潮的影响,法学著述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与大众的阅读思维及理解习惯渐行渐远。不少文章句式冗长,用辞生僻,意向缠绵,语焉匪测,不仅考验读者(当然是中国读者)的汉语阅读能力,也挑战读者对这些文章阅读的忍耐力。这种现象在邓文以及一些讨论邓文的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不是基于对“向何处去”的关切,可以想见,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没有毅力去面对和忍受那些生涩难懂、洋洋数十万言的“黑格尔句式”。法学著述表达方式及语言风格这一看似不重要的问题,其实际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使得法学文献的读者群渐趋单一,从而也使法学人同决策层以及法律实务界之间的沟通因缺少“共同语言”而变得更为困难。我们确实很难想象,决策层或法律实务界会乐意接受法学人用不易听懂的语言所叙说的某种道理,即便理性地看所叙说的是可以接受的道理。
第三,法学研究中潜含着法学人刻意疏离法治实践的姿态。
在近些年推出的一些法学著述中,无论是学者所主张的观点与见解,还是这些著述字里行间所显现出的情绪或口吻,都不难看出一些法学人对法治实践刻意疏离的姿态。
首先容易看到的是居高自傲的姿态。由于我国实行法治的进程最初始于法学人对法治知识的传导,因而在与法治相关的问题上,“理论正确于实践,学者高明于实务人员”已成为部分法学人认识中的预设。在法学著述中,一些法学人常常以训导者或“布道者”的口吻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与见解;也有一些法学人在确信自己所认知的法治理想的同时,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视为法治理想的守护者,进而把自己视为法治真理的占有者。在对各种法律问题或法律现象的讨论中,一些法学人往往轻率、且武断地把自己的见解与主张作为一切歧见的“判准”,而对于形成自实务界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实务工作中存在的、与这些法学人的认知和想象不尽相同的做法,则付之以漠视、轻视、甚而鄙视的态度。
其次是“超然物外”的姿态。一些法学人主动地把自己隔绝于法治实践之外,着力在书本知识世界和理论场域中建立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空间,并在纯粹的学术或文化意义上寻找自己的价值目标,把自己当作一种纯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既不会改变这些学者的情趣和关切,更不会影响他们对于法治问题的认识与见解。这种现象决不仅仅存在于学科上有一定局限的法制史学以及法律思想史等领域,在法理学以及部门法学的研究中,也不乏这样的实例。
再次是对现实批判的姿态。在法学著述对法治实践的有限涉及中,法治实践往往是作为被批评和非议对象而存在的;一些法学人在法学研究中始终奉行着批判主义立场。不可否认,对现实的批判是包括法学人在内的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核心价值维护的重要方式,这种批判现象并不独存于法学界。然而,问题在于,一些法学人对社会实践的批评常常是在缺少对中国情境的必要了解和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概念化的评价重于实际分析。如同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所描绘的那样:“他们以更高层次的普遍真理,对当前的真理提出质问,针对注重实际的要求,他们以‘不实际的应然’相抗衡。”[12]同时,法学人对实践的这种批评往往又不附有建设性意见的支撑,留给人们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与印象。不仅如此,缺少真实感染力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损伤法学人与实务界乃至决策者之间的情感,从而进一步加大法学与法治实践的阻隔。
三、中国法学为什么会偏离法治实践
本文前一部分的分析表明,中国法学在选择了知识一文化法学作为主要进路的同时,事实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服务于法治实践需求的轨迹。这种状况的形成,决不应简单地用法学人的文化偏好加以解释,而应追溯其深层、复杂的社会原因。这方面原因主要是:
第一,部分法学人因法治实践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想象与期待而放弃对这种实践的关注和参与。
当代中国法学人是与中国法治共生共长的。由于在中国本土上没有先在而系统的法治理论及实践经历,因而中国法学人对法治的应然状态都保有自己的某种想象,且这种想象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各法学人对西方法治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这种想象不仅实际决定和影响着法学人的各种学术观点与主张,同时也构成法学人对于外部实践认知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在我国推行法治的初始,“法治”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理想而为各方面所接受和崇奉的。其时,对于法治的恰切涵义,尤其是在中国实行法治的具体状态,人们既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此情况下,法学人与决策层及实务界在法治问题上具有很高程度的共识。然而,随着法治的具体推行,中国的法治实践似乎并未完全依循一些法学人所想象与期待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中国法治的具体状态与法学人所认知的西方法治国家的一般模式存在较多的差异;另一方面,在中国实行法治的复杂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非理性的现象(如司法权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司法腐败现象滋生等),也超出了法学人的预料和容忍,由此形成了部分法学人法治理想的挫失。这种挫失的进一步反应则是这些法学人在自认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放弃对法治实践的关注和参与,“玩不了实的玩虚的”,转而在知识—文化维度上确定自己的研究价值,在纯理论王国中寻求自己学术作为的空间。不仅如此,现有的学术生态环境也完全能够为法学人的这种生活态度提供必要的支撑。
第二,法学研究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扭曲了法学人从事法学研究的功利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法学人的具体研究行为是同法学研究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无法分开的。职称、学位、学术级别、学术组织的职务、发表著述的数量及期刊级别、基金、课题、奖项以及研究生点的设立、重点学科的确定等各种激励和评价元素,共同、实际地导引、甚而支配着法学人的研究行为。总体上看,我国法学研究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具有这样几个明显取向:一是偏向对研究成果数量的追求。发表著述的数量不仅是各法学人职称评定、业绩考核乃至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的基本依据,同时还往往是取得基金资助,竞争课题项目的重要参考。二是突出对“理论深度”的重视。中国法学著述一个最为常见的评价尺度即是著述的“理论深度”。所谓的这种“理论深度”,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并非是指对社会现实的深度解析,抑或制度建构理论的真正创新,而是指著述内容的深奥、抽象,哲理性强,甚至是主题或论述的虚玄。更具体地说,这种“深度”往往是根据其与大众思维及认知的距离加以测定的,亦即距离越远就越具有“深度”。三是过度强调学术形式的完善。在“学术规范化”与“国际接轨”等口号的倡导下,一些主流法学期刊把学术形式的完善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范式、分析工具、引证文献等形式要素的恰当,成为期刊选稿的起码标准。有学者甚至还根据法学论文引证他人文献的多少或被引证率的高低,排列出当今中国法学界主流学者的“梁山座次”。[13]
毫无疑问,中国法学研究的现行激励与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法学人对法治实践的注意力,淡化了法学人服务于法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然也扭曲了法学人从事法学研究的功利目标。对研究成果数量的追求,使法学著述常常成为批量化生产的文化产品。为满足某种量化要求,一些法学人不得不沉溺在概念变换、文章剪裁、注释堆积的“造文活动”之中,而对需要较多实践感验,需要大量、长时间调查研究的实际问题,则无暇顾及。与此同时,基于对“理论深度”的考虑,法学人很难对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对具体操作层面中的问题倾注较多的精力,因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很难达致前面所说的“理论深度”,而唯有纯理论、纯学术问题,才会有“深度发挥”的可能。尤为突出的现象是,越是级别高的法学期刊越倾向于追求这种“理论深度”,因此也就越疏远实践主题,而这类期刊对法学人的研究活动又具有很强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至于学术形式的完善,在实践性论题中更难以得到体现。由于实践性论题立足于决策层及实务界对学术主张的接受,因而相关论述应尽可能符合大众化的思维,这就决定了这类论题很难与学术界推崇的某些“学术范式”相吻合。总之,在现行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的作用下,法学越发成为一种可以脱离社会实践,且不受制于实践检验的理论学科。
第三,西方法文化的强势影响形成了法学人轻薄中国实践的认识偏向。
毋庸讳言,近30年中,中国法学始终处于西方法文化的强势影响之中。这一方面是因为法治作为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中国法治建构无法避免对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及法学理论的借鉴;另一方面也在于,当代中国法学人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很大部分来自于西方的理论,西方著述在法学人的专业阅读中占有重要份量。不仅如此,今天活跃于法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多数都具有直接留访美、欧(包括受美、欧的法学影响很深的日本)的教育背景。应该说,西方法治的一些理念、原则乃至某些制度已经深深地植入于当代中国多数法学人的心际。
西方法文化的强势影响造成了法学人对中国实践的某种程度的轻薄。较为明显的例证是,西方的制度和理论常常被法学人奉为中国必须效仿的“典范”和检视中国实践“判准”。在一些著述中常常潜含着这样的逻辑:西方国家存在的制度,中国就应当有;反之,西方国家没有的制度,中国也不应有。对于共有的制度,西方国家是此种性状,中国就不应是彼种性状,否则就是“不规范”或“不完善”。更为吊诡的是,对于法律实务部门根据自己的实践所提出或施行的一些积极的举措,法学人也往往从西方法学中寻求理论资源加以论证,援引西方法学家的某些论述为这些举措提供“正当性”的理论证明。其结果,不仅未能使这些举措的实际意义得到真正展示,而且还往往引起决策层在意识形态上的警惕以至反感,导致某些有益的设想或方案胎死腹中。这种实例在前几年司法改革过程中并不鲜见。
第四,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缺少必要的沟通渠道,限制了法学人接触并参与实践的愿望和条件。
与经济学理论界同经济实务界的之间的联系相比,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的沟通并不很顺畅。这首先是因为,司法机构(以及公安、安全部门)习惯于封闭性运作,对包括法学人在内的外部参与具有某种本能的排斥。法学研究所需要的、可以公开的信息和资料,实务部门往往以种种理由而不予提供,加之实务部门的统计工作基础本身即很薄弱,因而法学研究中几乎没有借助实务部门的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尚未形成学界检讨立法制度和评价司法案例的常规机制和风气。一方面,法学人对这些领域疏于关注,更很少涉及,另一方面,即便法学人做出一些讨论和评价,也难以引起实务界的重视。自然,前面所提到的法学人对于实务工作姿态上的偏误,也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两者之间的罅隙。某种意义上说,实务界存在的过度自信与法学人的莫名自傲结合于一体,造就了事实上两者不尽谐调的局面。
法学与实务之间的隔膜还体现于另一个层面。近些年,虽然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以及一些省、市的司法机构都相继设立了某些咨询组织,聘请部分法学界精英介入其内。各级检察机构甚至还选择一些学者到检察机关挂职。但是,法学界始终未能有重量级的学者真正对国家法治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尽管也有少数法学家受邀为中央领导开办法制讲座,但限于讲座这种形式,其象征意义仍然大于实际作用。经济学界老一辈如吴敬琏、厉以宁,中青年如林毅夫、樊纲等既在学界叱咤风云,引领风骚,又能登堂入殿,与决策者共商国是,且在实务界有重大影响的境况,对法学界而言显属遥不可及。其中原因,当然不仅仅在于法学人本身,但这一现象却又表明,法学界与决策者高层对话的通道尚未形成,而这对于法学在社会实践中的位势又具有不言而喻的影响。
第五,法学专业分类细化的趋势限制了法学人的认知视野,从而削弱了法学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普遍性趋势,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近些年法学的专业分类也趋于细化。每一项立法,无论其是否已经颁布,都有相对应的法学学科存在。传统的部门法学的划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相关法学人自立门户、独据领地的愿望。不仅如此,在知识—文化法学进路的影响下,法学人越来越偏重于对学科中某些或某一知识点的深度研究。不少法学人执着地守持在某一知识点上,凭借这种“一招鲜”维持着自己的学术生计,如昂格尔所说,“以技术上的熟练性在狭小的领域内进行耕耘。”[14]
法学专业分类细化的趋势固然从整体上增加了学科的知识含量,但由此形成的负面效应则是单个法学人的认知视野变得狭窄,知识的广度相对缩小。在法学界,不乏这样的现象:民事法学研究者可能对刑事法律理论和知识知晓甚少(反之亦是);而实体法研究者则对相应的程序法知识和理论缺少基本的了解(反之亦是)。更有甚者,不少法学人对同类学科的其他部门法的理论和知识也近于陌生。这种状况事实上削弱法学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毫无疑问,呈现给每一个法学人的各种社会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而丝毫不会顾及法学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性。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内,各种性质的矛盾交错一起,多元利益冲突蕴含于同一事实。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认识以至解决,依凭某一部门法学的知识和理论,尤其是依凭某一认知视角是很不够的。正因为如此,近些年,对于一些困扰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商业信用的缺失,犯罪率居高不下,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社会冲突与纠纷日益复杂且大量增加等,本应有较大作为的法学,却因缺少综合性视野而提不出较有份量的解决方案。基于相同的原因,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应当发出声音的法学界往往缺席于这种讨论。而在有限的参与中,有些颇有影响的部门法学研究者对一些宏观性问题所表达的主张往往缺少应有的力度;而有些在法理学界知名度甚高的学者,在某些影响较大的司法个案的讨论中则显示出对相关部门法知识的生疏。事实表明,法学人自己构筑的学科壁垒以及法学研究中普遍采取的“单兵作战”的方式,已难以适应解决中国社会相关现实问题的要求,并由此成为中国法学偏离法治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法学研究中尚不宽松的政治环境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法学人对法治实践的深度涉及。
法学是一个关及政治,甚而无法避讳政治的学科。法学研究中必定包含着对政治制度的讨论。然而,或许是由于极“左”思想残余的影响,或许是因为不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挤压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空间,我国法学研究中尚存在着一定的政治禁忌,法学研究的外部环境尚不够宽松。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法学人基于技术角度对某些政治制度(包括司法制度)的讨论,有时会被理解为学者立场与情感上的偏误,甚至法学人对既有制度(并非根本政治制度)的批评,往往也会招致政治上的否定评价。这种状况往往使一些学者不敢对法治实践作深度涉及,而不得不涉及时,又常常运用“春秋笔法”,虚与委蛇,王顾左右。与之不同的是,在经济学界,自“市场经济”“私有制”等话题不再成为禁忌后,经济学人在研究中可以畅所欲言,针砭时政,包括对政府的多种经济政策提出任何批评。总体上说,经济学研究中几无“犯政治错误”之虞,而法学研究尚未获得这样的宽松环境。这一因素也可部分地解释中国法学为什么会与法治实践形成一定的疏离。
四、法治的中国因素或中国问题
虽然如前文所述,中国法学偏离法治实践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根本或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法学人对在中国如何实行法治以及实行什么样的法治持有不同的认识。这就需要对影响中国法治走向及状态的中国因素或中国问题做出进一步分析。
近30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中国实行法治的主要难题在于:传统法治理论以及既往法治模式中所形成的,被认为具有普适意义的某些理念、原则以及制度遭遇到中国具体国情的挑战。进一步说,中国国情中的某些特有因素一方面显示出传统法治理论及既往法治模式的时空局限,另一方面更突出了中国实行法治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当然,也决定了中国实行法治的创造性与开拓性。
那么,横亘在法治进程中的中国因素或中国问题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现实政治建构不同于传统理论与既有模式中法治依存的政治基础。
无论是西方法学的经典理论,还是西方法治国家的既有实践,往往都把“三权分立”作为法治赖以实行的政治基础。[15]在这些理论与实践中,“三权分立”不仅是实行法治所必要的政治条件与前提,同时也是法治本身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法治的一个主要标识。然而,与之不同的是,我国从理论到实践都明确否定“三权分立”制度作为中国的政治建构的可能。辅以多党合作,是我国经历了长时期的社会动荡与波折后做出的政体选择,至少是不可改变的政治现实。因此,无论如何,法学人不可能企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政治建构来适应传统意义上当代中国法治的要求,更不应把基本政治制度的变更视为中国实行法治的主要进路。更进一步说,如果务实地把法治当作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来看待,那么,如同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寄生于私有制社会一样,法治也并不绝对地依存于某种特定的政体;法治所蕴含并维护的公平、正义以及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在“三权分立”以外的其他政体中同样会得到相应的展示;实行法治的关键主要还在于执政者对于法治核心价值以及法治基本运作机理的态度。这一点不仅被近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实践所证实,更为当代中国人所直接感受。自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政治制度没有依照实行法治的要求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必要。不仅如此,在政体中,如何设定和处理执政党的权威与法治权威这两种权威体系的关系,如何防止人治因素的复萌与扩大而损伤法治运作的应有机理,尤其是如何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地进行司法审判活动,以及如何借助法治的方式强化执政党的政治地位等问题,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更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探索与积累。
第二,中国区域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社会群体的高度分化对法律的统一性具有一定影响。
统一性是法律的一个重要属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是法治理论中最为经典的原则。毫无疑问,中国实行法治也必然包含着对法律统一性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承认与维护。但在另一方面,中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以及社会群体高度分化的现实则对法律这一属性的体现以及法治这一原则的贯彻形成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在立法层面上,有限的法律条文以及立法技术难以涵盖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大差异,也难以反映和顾及各主体均有一定合理性的社会诉求。表面上公平、公正的权利义务配置方式,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和主体境况的不同,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则可能既不公平、也不公正。作为对这一状况的顾及,立法机构不得不采取“宜粗不宜细”的立法策略,加大规范的容量,放宽法律处置的幅度,希求为执法和司法预留充分的空间。然而,由此形成的实际效果却未必符合立法者的初衷与愿望。在执法和司法自由斟酌能力扩大的同时,执法与司法的随意性也相应增加,最终仍然使法律的统一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次,在司法层面上,区域及主体之间的重大差异同样造成了法律统一适用的困难。相同的事实,在不同的地区以及对于不同的主体,司法机构很难采用完全相同的处置方式。近些年倍受社会关注的民事赔偿中的“同命不同价”以及刑事审判中的“同罪不同刑”等问题正是由此引发的。而这些现象的存在,又使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追问。
还需指出的是,世界各国为解决法域过大与法律统一性矛盾而采用的方式是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当然,联邦制的实行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通过不同联邦成员立法,相对缩小国家立法的法域。与此不同的是,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并且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可能改变这种国家结构形式。因此,解决前述矛盾需要有更富创造性的政治智慧和制度设计。
第三,中国社会在转型期中的急剧变化使法律难以保持必要的稳定。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主体交往的实际内容,乃至各种社会行为及现象的评价标准都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相当长时间中,这种变化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无疑是社会快速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表征,但从实行法治的角度看,这种状况给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这是因为,法律总是以某种相对固定的社会状态作为制度设计与安排的背景,只有依据于这样的背景,法律才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并由此为人们未来的各种社会行为提供确定的预期。社会各种因素的急剧变化,一方面增加了法律制定的难度,有些立法草案甫经提出,即因为社会情势的变更而不得不重新考虑,有些立法方案则因为立法者难以把握相关事项的未来趋势而不能获得实质性推进。另一方面,社会的急剧变化也大大缩短了立法的实际生命周期。不少立法出台不久,即存在与社会情势不合、不尽适用的问题,只能依赖于大量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加以弥补。与此相联系,立法的频繁修改也成为中国法治现实中的一大特色。据统计,近30年来经全国人大通过和颁布的现行有效的215项法律中(不含决定、条例等立法性文件),经过一次以上修改的法律就有71项,共计修改达114次,其中修改最为频繁的刑法已先后经过7次修改,[16]仅2001年一年之中就修改了两次。即便是宪法这样的根本大法,在过去的30年中,也历经了4次修改。法律稳定性的欠缺,不仅对法律的实际运用造成一定的不便,更重要的是,这种欠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有可能进一步动摇人们对于法治的信念与信心。
第四,中国社会治理资源的多元化对法律的功能以及法律手段的运用形成一定的限制。
与西方法治国家的实践有所不同的是,尽管中国决策者也重视和强调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但事实上,中国的社会治理并不十分依赖于法律手段,法律在中国社会的实际功能及其运用的范围、程度都很难达致人们对法治国家一般模式的想象。务实地说,无论中国法治进程推进到何种地步,西方国家中的“法律中心主义”,“法律至上”这些理念或原则都很难成为中国的现实。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存在着法律以外的多元社会治理资源。这里所说的法律外的多元社会治理资源,在外延上远异于苏力教授所说的“本土资源”。在我的理解中,苏力语义上的“本土资源”,实际上指的是乡俗民约、家法族规等“乡土资源”[17],而所有这些,概括不了这块“本土”上还存在的政党、行政等强大的社会治理力量。这些力量与法律共同承载着中国社会治理的功能。
社会治理资源多元化的现实对法治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治理手段的广泛运用,不仅减缩了法律手段在规范人们行为,尤其是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方面的压力,而且政党及行政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协调力以及民间非正式制度的潜在影响力,在某些方面能够产生出法律所难以达及的社会治理效果;但另一方面,在社会治理资源多元化的格局中,无法避免包括“苏力悖论”(传统乡情民俗与现代法律制度相悖)在内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的冲突。特别是在政党及行政权力过于强大的情况下,法律的应有作用可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某些法律原则也容易受到贬损。因此,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资源的如何协调运用始终是中国法治实践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需要提及的是,对法治的中国因素或中国问题,在“向何处去”的讨论中,邓文也有明确的涉及。所不同的是,邓文主张中国法学人应当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中思考中国问题。[18]诚然,在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包括法治(或法制)在内的所有社会存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不失为审视中国问题的一个视角。但我同时也认为,就中国法学或法治而言,“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决不是思考中国问题的唯一视角,并且,相对于前述中国因素,它甚至不是主要或重要的认知维度。这是因为,全球化趋势所形成的压力或强制尚不足以造成中国对自己基本守持的改变或放弃;而能够对中国法治状态与走向产生实际影响的,依然主要是内在于中国的前述因素。不仅如此,要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与中国法治的具体实践之间建立某种“勾连”(邓氏语),尚需借助于若干事实的过渡。[19]因此,邓文留给中国法学人的只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又失之于大而无当的导引。
五、中国法学人的应有共识
法治的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的前述矛盾无疑使中国的法治道路显得更为艰难。而在另一方面,这种矛盾也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学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信守这些普适性原理、原则以及制度还是消极、宿命地认同各种现实,成为很多法学人心中的哈姆莱特设问。“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问题得以成立的实质背景和原因也正在于此。问题似乎十分清楚,如果长期阻滞在这样的二元对立中,那么,本来得之于“时势”的当代中国法学人不仅难有较大的作为和建树,而且还有可能耗空自己的学术春青。因此,我认为,中国法学必须解开前述缠结,走出目前的窘境,明确自己的“去向”。在此方面,法学人似应建立以下几点共识:
第一,法治的中国因素的存在,不会改变中国实行法治的总体方向,对中国法治以至中国法学的前景应当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
尽管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实行法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尤其是在传统社会管理理念及方式影响下人治因素的复萌,还可能导致法治道路的曲折性以及局部过程的反复性,但中国实行法治的总体方向不会发生改变。这不仅是因为,法治已经成为执政者既定的政治决策,同时还在于,执政者由于推行法治而受到了更高程度的社会拥戴,从而成为法治的最大受益者,并且,法治还是执政者巩固执政地位,提升其执政能力所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法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普遍的社会理想,法治的一些重要价值已经构成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向往和主要的社会诉求。与此同时,法治的基本构架在中国已经全面形成,法律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依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日益成为人们思维定式和生活习惯。此外,在世界文明发展的总体潮流和趋势的影响下,法治也只能是当代和未来中国不可改弃的选择。因此,恰如中国不可能放弃市场经济而改行计划经济,任何力量也不会使中国的法治道路发生根本性逆转。这一判断既是中国法学人认识和思考一切与法治相关问题的基本前提,也是认识中国法学发展前景的根本参照。
法治实践是法学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中国实行法治的总体方向决定了中国法学应当是有作为、有出息的科学。毫无疑问,任何理论形态与社会实践之间,任何社会现实与学术人所守持的社会理想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距离与差异,但这种距离和差异不应成为学术人回避现实、放弃对现实关注,乃至倾力改变现实的理由。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够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20]我认为,韦伯这段针对政治职业者所作的劝导,对中国法学人具有同样的启迪意义,中国法学人只有直面现实,才能找到自己学术生命的支点,更何况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积极向上,值得为之献身的世界。
第二,法治的中国因素的存在,需要中国法学人反思自己对于法治模式的固有认识。
应当客观地承认,许多情况下,法治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的矛盾,是因为中国法学人固守自己认知中的法治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的。如果我们对认知中的这种法治模式进行审慎的反思,将不难得到这样几方面认识:首先,法学人认知的法治模式主要产生于自然法学派所描绘的图景。在西方法治理论中,自然法学派的理论具有基石地位。自然法学派对于法治应然状态的描述,代表着西方国家法治的完美理想。因此,中国法学人最初接受法治理论的启蒙时,不能不表现出对自然法学派理论的特别偏重,并进一步从这些理论中汲取各种元素,依照自己的理解,组合成自己想象和认知中的法治模式。然而,事实上,自然法学派所描绘的法治图画,充其量只是一个理想性启示,即便在法治最为发达、最为完善的西方国家中也未曾出现过。自然法学派关于法治图景的虚幻性,在现实主义法学、批判主义法学理论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揭示和批判。因此,基于自然法学派的理论而形成的对法治模式的想象与认知,或基于这种想象与认知而对中国的法治现实的评价,都是不尽恰当的。其次,在坚持法治核心价值普适性的同时,必须承认法治类型的多样性。在承认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样一些核心价值普适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各国的法治实践实际上是千姿百态的。姑且不论西方各国分属于两大不同法系,法律的历史渊源、法律形式、司法程序等诸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仅就英、美这两个典型的法治国家而言,两国在国家结构形式、政治制度构建、行政分权形式以及政党权力的作用等方面也各显其异。至于具体的制度设计,各国的状况更是斑驳杂陈,以至于有西方学者认为:“理性和法治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没有特定的法律推理模式特定的法律制度安排或特定概念体系可以确定为我们定义的法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21]再次,西方法治施行的过程,尤其是司法过程,并非是对法条(或判例)的机械、刻板的墨守,而是丰富、生动,能够因应社会变化的过程。我认为,就了解西方法治的实际状况而言,在众多的西方法学理论家中,庞德、霍姆斯、卡多佐以及波斯纳等人的论述更应值得我们重视。这是因为,这些法学家不仅在理论上卓有建树,同时也亲历法治实践,他们的理论直接产生于他们在实践中的感受,也更接近于西方社会的现实。而他们对法治精神的倡扬,并不体现于对判例或立法的形式崇奉,而在意于法律对社会控制的能力,法律对社会经验的承认与尊重,以及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效能。为此,庞德十分强调法律规则及司法对地方社会情境的适应。他认为:“特定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经济和历史条件要求司法必须因地制宜、适时调整。”[22]卡多佐甚至认为:“司法过程是一种妥协,一种矛盾与矛盾之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崇尚书面文字的拘泥字义与破规律及有序的虚无主义之间的妥协。[23]庞德、卡多佐等人的这些观点,或许能够为我们缓释诸如守持法条主义与应对现实需求这类矛盾提供一定的启示。
第三,法治的中国因素的存在,不仅赋予中国法学特殊的社会使命,同时也为中国法学的开拓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法治的中国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中国法治不可能完全依赖于传统法治理论的指引,也不可能完全沿袭西方国家的既有模式。中国法治实践亟需法学理论对中国因素或中国问题做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被认为具有普适性的法治原则如何同中国因素恰当协调做出具体、且有操作意义的回答。正如柯勒所强调:“法学家的使命就是发现并且构造这些存在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文明的法律前提,并由此给出一种评价性的理论,指出立法应符合的理论状态,从而使法律体系的资料得以通过法律著作、法学教育和司法判决发展并被适用。”[24]因此,法治的中国因素的存在使中国法学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社会使命。法学人不仅应当据此建立起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直面在中国实行法治的这些难题,把全部情感和精力倾注于这些难题的解决,而且更应在具体的研究中,把中国因素作为理论阐释、制度设计、功效评价的基本背景与条件;把自己的各种观点、见解和结论建立在对中国因素的充分认知和考虑之上。
从另一角度看,法治的中国因素的存在,又为中国法学人展示自己才华与智慧,为中国法学丰富自己的原创与想象,独辟法学发展蹊径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和机遇。如果说中国法治基于中国因素而成为一种特有的法治类型的话,那么,植根于其上的中国法学也可能、并且应当是独树一帜的法文化形态。不仅如此,中国实行法治近30年的实践,已经为中国法学提供了大量的实际素材,已经为法学人基于中国因素建构中国法治的框架,设计中国法治的具体制度奠定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于此,中国法学人也具备了根据自身的实践,而不是依赖既有的学说和模式,建立自己的法治理论体系的外部条件。更进一步说,中国法学人只有直面这些中国因素,探讨并形成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法治理论,中国法学才可能有真正的作为与建树,中国法学也才会真正在世界法文化中获得自己的应有位置。在此问题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张艺谋效应”同样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与此相适应,中国法学有必要对知识—文化法学的进路做必要的检讨,对业已形成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学术研究的一系列套路做必要的审视以至调整,特别是应当对法学作为应用性科学的社会功能形成明确的认知。 超级秘书网
因此,如果确实需要概括地回答“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设问的话,那么,我会借用并扩充孙笑侠教授的结论:与中国法治同行,并能够引领中国法治实践。[25]
六、结语
作为长期处于学术边缘的“非典型学者”,我在本文中对中国法学所做出的评价,尤其是批评性评价,也许会受到学界基于“批评主体不适格”而提出的质疑。同时,在“主义”盛行的时下法学界,我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这些观点也很容易被责之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犬儒主义”或“反智主义”。然而,这些年游移于实务和学术两界所形成的体验,特别是在阅读了“中国法学向何处”讨论中的一些文章后的感受,迫使我不惮“主体权利能力”的可能缺失,也不避“主义爱好者”们可能的诟病与訾议,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相关见解。因此,本文毋宁是我个人胸臆的一种抒发,个人心中块垒的一种消解,同时也是个人学术主张的一种张扬,个人研究理路的一次梳理与自我调校。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以“中国法学”为对象的某些批评性评价,并非是一种全称判断。事实上,本文所涉及到的中国法学中的某些流弊,在法学不同学科中是有着重要的程度上差异的。受制于表达与行文的局限,我难以用准确的措词做出区别性界定。此外,我在本文的批评中没有更多地涉及特定的学者及著述,但这并不表明相关批评没有实指,而是我认为,对于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仅仅用个别学者及著述作为例证,既无很强的说服力,也不尽公平。同时,当下中国法学界亦未形成学者们能够从容地接受相互间公开批评(包括可能不恰当的批评)的气氛,我不愿使我与相关学者建立多年的互敬关系毁于我可能偏颇的批评。至于本文不能不涉及的正来教授及其著述,我宁愿认为正来教授会乐见此情。因为我相信,正来教授在提出“向何处”这样宏大的主题时,已经包含着对各种批评性评价的预想甚而期待。不宁唯是,在我对正来教授的了解中,直率而不留情面的学术批评,从来就是他倾力倡导并乐于运用的风格或方式。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危机,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存在脱节现象。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1信息网络化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实践已经证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各行各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具有极大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快信息网络化在我国工商管理机关中的建设,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信息网络化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1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增加监管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部门要监管的市场主体较多,各种情况也十分复杂,而这些仅仅靠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去进行监管不仅工作量十分庞大,而且监管效率和水平也不能有效得到保证,可以说,监管手段不足造成工商管理部门对于市场监管水平的低下是造成诸多不法分子进行不法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则为工商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另外的监管手段,那就是进行网络监管,例如通过设立不法活动网络投诉系统、维权网站等来打击市场不法活动,有效提高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1.2拓宽市场监管范围
信息网络化在工商管理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水平,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范围。市场经济下信息化网络化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工商管理部门面临的形势要比以往严峻的多,因为很多不法分子进行投机活动的手法变得较以往更隐蔽,更加信息化,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必须要进一步拓宽市场监管的范围和领域,将监管范围进一步深入到市场经济中的各个角落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捷径就是大力进行工商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力度和进程,强化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武器和手段。
1.3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类维权机制
工商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对各类市场的经营活动进行日常监管,以充分保护消费者和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而加强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就能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各类维权网站、投诉管理系统等来认真受理各种投诉、纠纷,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4提高维权效率,建立网络联动机制
以往基层各个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工商管理之间由于缺少工具而各行其是,工作效率等也是大打折扣,而加强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之后,就可以在各个基层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工商管理部门之间形成联动机制,以实现各种信息共享,建立工商管理网络联动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1.5加强维权意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以前工商部门在进行各种维权以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的时候都是利用举办一些活动、散发各种材料等来进行相关维权知识以及规章制度的宣传,这样宣传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收效甚微,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普通民众不懂相关的维权知识而进行不法活动,而加强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后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便捷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络化的宣传工作,加强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以及各个企业的规章制度意识,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6创新工商部门员工培训形式,提高广大工商管理部门员工的素质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因素,员工基本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一个部门日常工作能否高效率地开展。进一步加强广大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商部门市场监管水平、拓宽市场监管范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创新工商部门内部员工培训方式,提高工商部门员工基本素质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工商部门在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的方式无非是进行集中学习、听一些专家的讲座、报告等形式,这些形式虽然也可以提高工商员工的基本素质,但是都存在着共同的缺陷:忽视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员工被动接受,因而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而信息网络化则为我们进行员工培训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方法,那就是进行网络化培训,以这种新的模式来激发广大员工的培训积极性,创新员工培训模式,提高全体员工基本素质。
2进一步加强我国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信息网络化建设在工商管理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因而加强我国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工商部门建设的重点之一,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当前我国工商部门在整体上信息网络化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现状是分散、独立的信息处理,尚未能实现我国工商部门整体的集中化、统一的信息处理,也就是说,工商部门整体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笔者认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我国工商管理不么信息网络化建设,必须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2.1各级工商部门领导要真正将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做
要想切实加强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紧跟工商部门发展的大趋势,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组织,切实建设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
2.2要以相关工商领导组织牵头,形成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部门或者委员会,专门负责本部门的信息网络化建设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面向、服务于整个工商管理部门的,其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层次高、施工过程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作,因此必须由专门负责的部门、专业性的团队来负责进行,要切实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严格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所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切实负责起加强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工作的重任。
2.3各级工商部门要严格落实信息网络化建设经费
各级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认识,努力在加强本单位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投入资金以及经费,同时也要设法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争取建设资金,要争取尽早建成本单位完整的信息网络化,工商管理部门全行业都要积极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争取早日实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所规定的实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业务管理电脑化,档案存储光盘化,信息查询网络化”的目标。
3总结
总之,加强工商管理全行业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工商管理全行业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之一。应该说,从199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就下发了《工商行政管理数据处理网络建设方案》,到目前为止我国工商管理行业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已经走过了20年的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需要我国工商部门全行业在今后继续加强在信息网络方面的建设,早日实现我国工商全行业信息网络化的既定目标。
一、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的内涵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就是指某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思路、过程、效果中表现出的与其他院校同类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结果是该校工商管理专业比同类院校该专业建设好,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较好的素质与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分析的意义
(一)专业建设特色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要点
现实情况下,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大同小异,很多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相互借鉴,在建设中忽视了自己的建设特色;很多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要么参照综合性大学建设模式要么参照高职高专建设模式,没有找到自己的建设模式。这两种情况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建设好,要在专业建设中脱颖而出,必需有自己的建设特色,在有特色的建设中培养专业特色。以建设特色促进专业特色的发展,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将创新理念、特色理论、专业建设理论等有机结合,打造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模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是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就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而言,专业建设特色是一个重要切入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在能力、素质、规格等方面不完全一致,已成为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这种状况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作为各学校专业设置的指南,比较粗略,并且更新速度慢,实效性不强,与当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比滞后;另一方面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方面根据市场热点一哄而上,专业缺乏积累,造成简单重复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非常不利。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企业需要大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大量学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只重视开办,不重视建设,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一)定位不精准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多定位于高素质工商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高素质要求学生具备哪些条件,达到何种程度;应用性是指在那个领域哪个环节应用等都比较模糊。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区别不大,定位目标不精准,建设没有针对性。
(二)特色不鲜明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基本相同,建设特色不鲜明,建设条件、方法等基本一致,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大致相同,没有体现学校的定位、没有体现学校所服务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没有体现学校所依托的行业特色。
(三)理论不够专
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培养要求中一般要求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是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这些课程是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涉足的领域较多,对每一个领域如市场营销又不可能很深,所以出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不够专。
(四)实践性较弱
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到的理论较多,一般在课程结构上理论课在学时和学分中占比较高,实践课占比小,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实践课时比例不低于35%,但实际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授课环节没有很好的落实,原因主要有:
1.许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由于缺乏环境条件在实际中难以开展,老师以讲授为主,逐渐变成了理论课;
2.工商管理专业许多课程使用模拟软件,在机房上课就作为实践课,但实际上运用模拟软件上实践课效果非常不理想,一方面是软件设计水平一般,另一方面是软件程序化较多,而工商管理艺术的成分不能在软件中完成;
3.一些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的知识广,不能准确对应企业某个岗位,到企业后,企业不能提供相应实践内容,学生容易产生怨言,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4.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战略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只在某个岗位,学生实习中涉及到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相对较少。诸多情况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偏弱。
四、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企业的需要,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围绕区域经济、地方企业需要进行。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题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都应围绕地方经济进行,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有针对性进行建设,要有一定的建设特色。具体的建设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现专业定位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中首先确立专业目标,然后进行专业建设。一般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以能够在盈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专业定位没有特色,好像任何机构、行业、部门都可以胜任,如果每个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这样定位,围绕这个定位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没有特色。在进行专业定位时要经过对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岗位、用人市场等多方调研,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面向需求对象,然后分析其他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定位,在给本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差异化定位,这样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才能体现特色。
(二)符合区域经济特色应用
型本科院校建设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学专业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在制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区域经济特色和地方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学专业建设中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硬技能的培养环节上,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增加有关地方企业的相关知识,形成不同地方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特色。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交通、地理、风俗、生产力等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模式等出现较大差异,比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发展汽车与医药,其定位上与武汉其他区域的定位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主要集中在汽车生产与贸易和医药物流,因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应反映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专业课程中可以加入汽车、医药方面的课程或者在平时学生学习或实习中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三)突出行业特色
许多学校在建校中有浓厚的行业背景,如湖北经济学院有银行背景,武汉商学院有商业背景,有些院校本身就是行业中的院校,如电力院校、农业院校、水利院校、交通院校等类学校,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工商管理专业和行业结合有自身的优势。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连,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结合行业特色来进行差别化竞争。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中要依托行业、结合行业、突出行业,才能有建设特色,行业定位取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同行业特色,例如城建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结合当地城市建设培养人才;交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结合交通行业培养人才;电力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结合电力行业培养人才。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医药、物流行业。
(四)实践与就业结合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就体现了实践和就业结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尤其应重视实践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实践中可能只涉及到所学知识的少部份,许多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实际情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自身的优势资源,在安排学生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不同院校学生实践过程、场所等不同,提升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如果实践和就业结合,学生在实习实践后,对实习实践单位熟悉,在实践单位就业非常顺利,企业和学生相互了解、磨合得时间就减少了,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为学生减少了就业风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就充分考虑了自身优势、区域优势、环境优势等,安排学生实践的环节、场所,重点有选择性的培养学生能力,这些学生将来的就业选择就会有差异,避免了激烈的竞争。
(五)创新与创业结合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学经营、学管理,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创业素质。在专业建设中结合创新、创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结构的工商管理人才,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根据这样的目标,在建设工商管理专业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3个部分。
1.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长远角度来看,其主要着眼点应该是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即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志向、创新创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并提供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等。首先阅读创业者的经历,使他们从小接受创业者的熏陶;其次参观工厂企业等场所,让他们对各行业有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2.从创新创业知识看应该是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得初步的商业、金融、公司管理、市场营销、投资理财、创新思维与技巧等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识、礼仪知识等。
3.从创新创业能力看应该是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创造性思维,开拓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等。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创新是一个社会发达的不竭源泉,而创新的关键在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年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这一行业的需求发展。职教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衔接势在必行。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二者教育间怎样更好地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模式
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新闻传播行业准高技能人才,不同程度地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其外在表现为人才规格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不相匹配;内在表现为毕业生缺乏新技术应用转化能力和面向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1]近年来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这迫切需要转变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进行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合作衔接,大力推进学生知识能力转型升级,以适应产业升级变化与高新技术的纵深发展。
一、加强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研究的意义
(一)能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现在高职、高专的学生很多都想接受本科教育,这其中有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对学历的不断看重,文凭显得十分重要,许多学生不想在“起点”就输给别人。另一方面,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读完大专出来以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不够用,缺乏实践技术,于是希望再考取本科以增加自己的专业素质。若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有效衔接,设置好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不仅可以拓宽高职学生“专升本”的升学通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提升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促进广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2]
(二)完善广西新闻传播专业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我国高职教育在21世纪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结构和需求的转变,高职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职教主要定位于专科层次,许多院校都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但就广西而言,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各种条件的制约,本科和高职的教育衔接得不够,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媒介融合时代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而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因为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出现了问题。若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有效衔接,更好地消除“层次差异”,完善高职教育的内部层次结构,优化学生资源,就能有效促进广西新闻传播学专业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促进广西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教育的大众化,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技能型的高职教育与知识型、应用型的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能促进广西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本科的科学发展。加强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研究,准确定位,体现“有效衔接”与“实用性”,与时俱进,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与教研研究,构建新闻传播类专升本各专业的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专业方向、办学模式,对提高本科院校新闻传播类“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广西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可见,我们需要加强对我区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寻其内在规律及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衔接方式,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并切实加强其办学针对性的研究。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存在问题
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专升本”的培养模式起步晚、办学时间不长,可以说一切都还处在探索之中。目前,在我区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专升本”教学实践中,从课程衔接到教学管理上都存在许多问题。
(一)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误区,致使二者衔接不畅
人们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是没有含金量的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不在一个层次上。一般来说,高职教育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为专科线,是按分数录取相应的中层次学生,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突出。作为学生家长,也会认为自己的子女在接受高职教育后,今后的发展前景不明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逐步提高,高职教育的发展又遇到一个大的瓶颈。正是因为人们的这种传统思想,高职教育发展很缓慢,导致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也较为缓慢:一方面,报名“专升本”的人数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不够。
(二)高职本科在入学办学理念上存在分歧,缺乏共识
现在不管是在广西,还是在其他地区,高职学生入学本科,都要通过本科学校的“专升本”考试,同时本科院校还会看考生高职专科阶段的成绩。如考生在高职学习的每科成绩需在及格以上,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成绩需在70以上,英语考试需通过四级或在390以上等,全部符合条件者才能进入本科院校。虽然这些条件对本科学生来说并不算高,但对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来说仍存在负面影响。在入学方面,高职和本科生源本来就不一样,现在这种“专升本”的入学方式同样也缺乏科学性。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高职专科与本科的纵向贯通,有效衔接,提升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其职业性的类型特征不能缺失。但在试点过程中,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只是定位自身的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本科教育上缺少共识,办学理念不明朗。[3]
(三)二者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不能进行有效对接
在广西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二者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的重复与不足。高职教育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一般会教学生一些技能上的东西,偏向媒介经营、广告设计和常用软件使用等方面,而本科教育则更侧重于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上的知识。高职学生在经过“专升本”的考试进入本科学习后,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与高职有重复,或者开一些与专业不太相关的课程“凑学分”,这样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生的应有培养模式。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新媒介的变化而及时更新,也较少引用实践例子,较少与学生一同实践,没有达到高职学生“专升本”的要求。
三、新闻传播类专业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模式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4]根据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精神,高职院校作为衔接贯通的前阶段主体,既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与要求,科学定位专科阶段教育目标与质量标准,又要主动加强与本科教育的合理衔接。
(一)课程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行业、企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学历和能力要求都越来越高,其更加注重学生的真实水平。由于高职与本科的生源质量不同,二者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对学生的知识架构和实践能力都要求较高。对于高等教育中不同阶段的学生,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培养目标也应该是不同的。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过程中,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具有一致性;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上,则应加以区别。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应更侧重于学生新闻敏感度、动手调查、写作能力等方面。这样有助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满足学生和学校需求。
(二)课程设置
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来说,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也是不同的。在高职层次的教学内容上,教师更注重某种技能或软件的讲解,例如,教师会向学生教授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PS、CorelDraw等软件的运用,用市场上的案例让学生来做设计策划等。而在本科层次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上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还会着重培养学生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渊源,并融合现代新媒体发展的趋势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纵向的培养。有些高职学生本身学的并不是新闻学或传播学,而是广告学、媒介经营、动漫设计等专业,那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时,相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课程,补充他们的弱项,加强强项,促进学生的全面科学发展,这也是二者衔接的重要意义所在。
(三)教学计划内容
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标准学制一般为两年,弹性学制是2-4年,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共有16门,公共必修和选修有6门,还有3门职业教育类课程。根据教学计划,结合教学安排和学生实际,可将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譬如理论模块、广告学策划设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等,这些模块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连贯,有利于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和提升操作能力。除了将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分为几个不同的模块外,还可以将这些课程进一步细分为二级、三级的子模块,根据学生实际选择相应的教学层次。这样在高职与本科层次教育衔接过程中,就避免了知识重复授课,从而能更好地完成课程衔接。
(四)课程考核
现阶段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考核还是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虽然实践课时(实习)的考核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理论考试仍是考核评价的主体。很多学生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而考核本身也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上,应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可将期末的课程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闭卷考试占50%,实际操作案例或实习占50%,从而进行综合考核。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更优秀的、能够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人才。传统的闭卷考试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优秀程度,只有进行适当的课程考核调整,才能正确地评测一个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长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J].求知导刊,2013(4):78-80.
[2]鲁武霞.院校协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主体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12-17.
[3]孙杏林.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试点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9):88-92.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面向地方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计上应遵循学生为本、因地制宜、协同合作、整合系统等原则,并以具体的实践情境为出发点,采用集体审议的方法来获得最合适的课程方案,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原则;方法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其培养的专门人才既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学术性人才,也不同于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能性人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又有一线类型和操作技能的“中间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中间性”特性,对其课程设置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此,需要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进行专门研究,明确其中的原则与方法,确保其课程设计的有效开展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课程设计及其基本原则与方法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独特的类型,但无论怎样独特,它毕竟还是一种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特质,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故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探讨,可循由一般到特殊的路径,从课程设计及其基本原则与方法开始。所谓课程设计是指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和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的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设计有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即课程计划的制定;二是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即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制;三是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即教学方案的设计。在此探讨的课程设计,更多指向的是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即课程计划的制定,它具体规定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开设顺序及课时的比例分配等,但对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也有所涉及。课程设计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对其研究甚多。在众多的研究中,课程设计原则的研究显得较为突出,取得的成果也颇为丰富。就目前来看,有关课程设计的原则已有几十条。其中,有总体而言的,如台湾学者黄政杰的“学生利益优先原则、明智抉择原则、权力分配原则、整体原则、系统原则、合作原则、时代依存原则、改变必然原则、时代促进原则、持续原则、各种改革并存原则、课程与人员并重原则”等[1];也有针对具体内容的,如钟启泉等学者就“课程目标的设计”提出的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原则,就“课程内容的设计”提出的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适应学生特点原则,就“课程结构的设计”提出的均衡性、差异性及选择性、实质结构原则等[2]。但不管是总体上的还是针对具体内容的,“学生为本”、“多元开放”、“整体系统”、“连续整合”是共同的,显见可作为课程设计最基本的原则。课程设计研究中,其实最受瞩目的还是课程设计方法和程序的研究,相应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最多。关于课程设计的方法和程序,课程学者常以模式表示之。现有的课程设计模式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实践模式。目标模式亦称“工艺学模式”,它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及评价而进行的课程设计模式。目标模式的经典形态是泰勒模式,其基本程序是: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课程不是通过将一般的教育目的分解成具体的目标而达成的,而是通过教育过程的不断调试来实现的,主张合理的课程设计必须立足于课堂上的现实情况,课程领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过程模式提出了极具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但没有留下明确而具体的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案。实践模式也是在批判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课程设计应以具体的实践情境为出发点,通过问题的发现与诊断,生成可供选择的课程方案,并采用集体审议的方法选择最恰切的课程方案。不难发现,三种模式各有利弊:目标模式明确、具体、易操作但过于机械;过程模式灵活、开放但可操作性差;而实践模式具体、灵活但有去理论化危险。由此,在确定课程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时,应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别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毋庸置疑,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有别于普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合乎一般原则,又要符合自身特殊需要。基于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学生为本”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有着主体多元、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故其情境显得极为复杂,其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势力都想引导课程设计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由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偏重行业的强调行业需求,要求课程设置以行业发展为导向;偏向行政的则要求课程设置长期稳定不变化,以方便学校行政管理;而有学科偏好的,为使某一学科领域得到更多发展而要求增加其教学时数……这些人根本不先问一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吗?他们将行业发展需要、学科提升发展、教师教学安定、行政安排便利,甚至教务处排课容易,作为优先考虑的焦点。殊不知,行业信息、学科知识、教师、行政人员及其学校环境,都是为学生学习和发展而存在的。故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利益。否则,不论以何为出发点,终究是本末倒置。
(二)“因地制宜”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新的教育类型,按潘懋元先生的解释,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四个“为主”,即“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3]其中,“以面向地方为主”的定位,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须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进行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当然,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地方为主”的定位,不仅应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而且还应具体到课程设计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注意保持学科知识内在逻辑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在课程设计中得到很好的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
(三)“协同合作”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课程设计的主体应该是一个由专业教师、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以及学生所组成的“复合体”。既为“复合体”,其中人员就必须遵循“协同合作”原则,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彼此尊重、相互启发、群策群力,这样才能在集思广益中形成卓有成效的课程设计方案。如若不然,团体成员固执己见、各行其是,甚至彼此否定、相互攻击,那么,课程设计不是在激烈的冲突中不了了之,就是在无原则的妥协中草草而就,其有效性可想而知。当然,课程设计不仅与课程设计者相关,它还要受到学校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影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计团体运作时,应将这些人员作为征询的对象,以达成更广意义上的“协同合作”。
(四)“整合系统”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本科学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文件和人们的日常认识中,“本科”,主要关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则更多地强调实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培养规格上就有了“亦此亦彼”、“彼此兼顾”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要求其课程设计必须遵循“整合系统”的原则,将“本科”与“应用”有机结合于课程之中,并将此课程视为完整且各部分互相关联的系统,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须整体地评鉴课程系统产生的变化。唯如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避免课程设置上的拼凑、堆积和课程安排上的矛盾、冲突,进而避免诸如科目过多、内容重复、课时比例严重失衡等问题的出现。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应用性,它定位于满足行业需求,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这就是说,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地方,为行业培养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创新人才。显然,这里的“创新”,主要指技术创新,依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就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具体说,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旧有技术的新开发、新应用以及对新技术的及时消化和率先应用。毋庸置疑,如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引领,更需要实践奠基,特别是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培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行业创新人才,必须有“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而从现有的课程设计理论来看,唯以“具体情境和问题为出发点”的课程设计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就是说,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当以“实践模式”为基础。课程设计的“实践模式”,其主要立足点在于实际情境,要求课程设计者必须亲临具体的实践现场,诊断情境,并以此为基点,在全面、综合审议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备选方案。在课程设计的“实践模式”中,审议是关键,它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决定着课程设计的最后效果。因此,审议必须权衡所有的事实,在课程的各个要素之间取得平衡。在课程方案的选择上,审议须全面考虑各种有效的备选方案,并对每一个备选方案从多方面予以审议。为保证课程审议的效果,审议必须是集体的,即由学科专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校长、教师、学生、社区代表及其他生活在具体情境中的人组成课程审议小组,共同评议、确定课程方案,以避免课程方案脱离实践情境,确保其平衡性。由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当以课程审议小组的组织为先。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4]。因此,其课程审议小组应由社会学家、学科专家、行业专家、专业教师、课程专家、社区代表、学生等组成。其后,课程审议小组成员深入实践现场,洞察判断具体的实践情境,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此带进课程审议中。接着,课程审议小组权衡所有事实和课程各要素,生成课程备选方案,并借助审议,选定最合适的课程方案。当然,课程方案的选定,并不意味着课程设计的结束。因为,课程设计除了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之外,还有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而就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主要面向地方,为行业培养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创新人才,故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洞察力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当采用“协商课程”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探究、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协商课程”模式,是一种基于对话和协商的课程模式,在这一课程模式中,教师首先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及其策略,并向学生介绍要学习的内容,解释学习这些内容的原因,然后,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单元、活动、作业等。这样,课程内容及实施方案的制定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协商合作完成的。而且,协商课程的设计还要考虑与所学内容有关、未预设的学习及伴随性学习,使协商课程与学习模式具有广泛的目的。最后,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协商课程强调师生合作设计课程方案,强调伴随性学习及课堂民主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民主作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1:93-100.
[2]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9-95.
[3]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34-36.
[4]史秋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34-37.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教育学百年进程中,教育学中国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世界各国对教师教育研究的中心逐渐从注重教师教育的外部因素如教学环境、政策因素等转移到教师教育的内部因素,即教师本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发展上,即自我专业成长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师范教学模式由于能够“通过集中精力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分析、评估、或者改变教育意义、教育目的、教育信仰、教育决策、教育行动或者教育产品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充分利用教学的内部知识,提升反思能力,因而日益成为教师教学专业化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教育原则。
关键词:反思能力;实践;参与式学习;建构主义
有关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研究者的分析主要从两个视角展开。一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视角,分析我国自中等师范院校升格后,在新的两级师范教育体系内教师培养的不足与缺陷;二是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视角,将师范生培养与教育培养模式联系起来,探讨制约师范生胜任教学岗位的因素。
(一)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从教师教育机构转型视角出发,研究者认为当前教师培养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素质下滑严重;
2.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陈旧、封闭(李尚卫等,2009),没有地方特色,偏重学术性,实践环节偏弱(苏春景等,2010)。从教师培养的学段来看,小学与幼儿教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更为严峻。有研究者认为(彭小奇等2011),除生源质量下降之外,小学与幼儿教师培养还遇到了学生可塑性和培养潜质不足,培养模式不适应小学教育要求的突出问题,甚至于出现“高师毕业生站不稳三尺讲台”的情况。就其原因的分析而言,研究者认为(李尚卫,2009;阮成武,2008),随着我国传统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向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原有的教师教育、特别是面向农村培养教师的职能被削弱的“去师范化”演进。并且,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升格,中等师范学校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性优势并未转化到高等教育层次的教师培养当中,再加上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福利收入等方面差强人意,部分地方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次,在转型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培养机构盲目追求综合化、研究型,缺乏服务于基础教育需求的意识,没有投入精力和资源去了解幼儿园教育需求,探索培养教师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导致课程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毕业生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面对此现状,笔者尝试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尝试来改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
(二)学前教育学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1.突出实践性,实行模块化教学针对实践环节薄弱的状况,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大专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学前教育学》课程构建了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现为“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两大模块。两大部分指在每一个模块中均分为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内容。第一大模块指:专业理论学科教学模块。如理论学习内容包含学前教育历史、目标、任务、等内容,与其相对应的实践学习内容则为与之理论相对应的实践技能。模块二的内容主要指通过课外社团活动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如:通过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评比,真正调动起学社国内参与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
2.突出参与性,项目化教学教材部分共有十二章,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将其分为六大主题13个项目,尤其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与有效性。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结合项目研讨,开展研究性学习,凸显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模式.非正式学习以小组报告、小型研究的形式,重在提升合作能力和反思意识。探索实践———讨论———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前教育学》基本理论为依托,将周教育见习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将课外活动与学校教学技能大赛相结合,同时结合本专业周见习活动(20学时)或者隔周半天下园开展专题性研究,使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学习更为扎实。另外学生思维模式僵化不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仍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反思是形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舍恩主张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过程(赵明仁,2009)。教学反思以发现问题为起点,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调试,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陈向明,2010)。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的角度来讲,师范生通过教学反思将已有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更新其思想观念、丰富其知识结构,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从而有助于其专业能力的提升(陈薇,2012)。因此,从实践与参与的角度去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组合,将有利于培养出具有一定反思意识和参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师范生,这也就立于将实践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真正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范式探索-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4):41-53.
[2]陈薇.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2.
[3]李尚卫.袁桂林.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9,21(3):34–38.
[4]苏春景.张济洲.从农村教师教育现状调查看地方高师课程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10,30(8):84–87.
[5]彭小奇.刘志敏.陈梦稀.蒋蓉.李茂平.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培育农村优秀小学教师.中国高等教育,2011(8):29-31.
摘要: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本文通过对近12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当前现状、分析影响专业认同因素,为完善该专业培养模式、提高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使得该专业学生有效服务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专业认同;影响因素
1.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通过搜索关键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可搜索到1678篇,然而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只有3篇,时间是从2011年到2014年,其中两篇是同一人所写。最早学者开始发表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文章是在1993年,总体来讲从1993年到2014年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的关注持上升趋势。关于“专业认同”的概念至今未有统一的定义,我个人更倾向王顶明的说法,将专业认同分为认知、情感和持续三个维度。首先是认知性专业认同,即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是产生其专业认同的基础。其次是情感性专业认同,指个人与专业的情感连结程度。再次,对所学专业的情感认同使个体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与情感愉悦满足会直接导致积极的行为动机和外显的行为效果,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专业认同。
2.影响因素
找出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是提升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关键。通过搜索的文献可以看出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主要受学校、社会、个人三个大方面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也是如此。一是学校方面,比如导师、专业认识、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等等。(1)学者袁长林通过个案访谈的方法得出,导师具有比较丰富的研究经历与比较高的专业水平,经常指导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学生对导师的喜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水平。(2)刘旭指出因缺乏对该专业的专业属性的清晰认识导致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并未相统一的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3)学者萧琳指出现行的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本科化”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科研训练不足和考核流于形式,阻碍着该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4)学者王艳表明“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中依然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纯理论的教授、就业竞争的加剧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降低了其对专业认同度的水平。二是社会方面,主要社会人才需求的狭隘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然而高等教育学的专业课程培养注重理论忽略了实践能力培养,再加上高等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与其他专业相比更为单一、社会上对此专业的认识较少,使得高等教育学这种看似“没有专业”的专业失去了与其他专业公正的就业竞争机会。此外,社会人才选拔机制存在缺陷。
比如看重学历而忽视能力,看重工作经验而忽视潜力,看重考试成绩而忽视素质,看重人才的录用而忽视人才的培养等等。高等教育学专业刚刚毕业的学生不是因为学历层次低而无法从事高校教育工作,就是因为经验缺乏而影响就业,还有的学生希望考公务员来改变命运,放弃专业课程的学习、以拿到学历为目的,专攻公务员考试等等,这些都使得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降低了对其专业的认同度。三是学生个人方面,比如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专业了解、自我评价、职业规划等等。(1)学者袁长林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到,一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之所以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或者学习热情不高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专业的价值不高,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帮助不大,更愿意把精力花在其他方面。(2)学者王艳表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自身对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匿乏,该专业成为了很多仅仅想要获得硕士学位又想短时间内投机取巧的学生的“避风港”,缺乏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入校后也不积极去增加对专业的认识,这种不积极的态度让部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低。(3)李俊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的习惯,因此多数该专业学生并没有较强的增强专业能力的倾向,而是以获得学历为目的,从而降低了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综上,学校、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在不同的具体方面、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相比较于其它两方面因素,个人认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人方面的因素对该专业的认同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自我评价、职业生涯的规划。较低的自我评价不仅会影响专业认同度,还会造成个人自卑心理,最终导致自己一事无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可以提高专业认同,但是会形成自负心理,影响成败。合理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提升专业兴趣,还可增强对专业的了解,从而自信满满处理相关专业问题,拥有较高的专业认同。再者,完整、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专业认同的关键。
学生做出一个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它将是一切前进的动力,不仅可以提高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专业认同,明确合理的职业规划还可以丰富学习生活、获得较高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李俊.N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萧琳.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
[4]王艳.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度调查研究———以庆西省为例[D].西北大学,2011.
[5]刘旭.高等教育学的专业属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规定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
[6]袁长林.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社会支持、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2.
前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些地区已经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制度改革,且对于改革工作来说,就是要将各级的责任落实到实际中,并由中央地方来共同承担,做好省级的统筹管理。
一、目前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中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中的一条,从制定到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可以提高会计监督效果,还能够有效提高共工作的效果,促进了财务上的监督。但是对于这一项监督管理制度来说,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增加了会计监督中的难度。就其实际来讲,由于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只能从财务制度的角度上出发,对凭证与手续等方面的合法性与完整性等进行审核,这样也就不能掌握好业务的实际情况,只是采用了相关的规定与办法来进行判断,并进行机械式的财会核算,这样也就对一些被精心包装后的“支出”难以识别。
(二)收入不报账与体外循环。对于学校来说,所进行的财政拨款已经由财政部门直接划入到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了。虽然控制好了这一源头,但是对于一些预算外的收入等却并没有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出现了体外循环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就目前的会计中心来说,只能够进行核算、管理及对校产明细账的登记等方面,但是在实际中,一些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却存在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如账实不符以及资产流失等现象。对于经费的使用部门来说,过于重视财政资金的运作,这样也就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尤其是对于资产的后期控制来说,也没有有效的进行,这样也就出现了只核算不清查的现象,最终也就出现了信息失真的现象[2]。
二、提高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措施
(一)加大审查的力度。针对体外循环与虚假发票来说,核算人员要对所要进行的核算业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参与到核算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去,明确各项收支项目等。且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还要对收入的来源进行重点审查,明确是否全部入账,避免发生不报账或是漏账等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全面落实管理制度。
(二)做好内外中的监控工作。要做好对固定资产进行的管理,制定出严格的资产范围,同时还要制定出有效的固定资产入账标准,以此来完善资产的审批制度。对于预算单位来说,还应当要最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健全资产的保管制度,坚持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以此来保证账面与实物上的一致性。此外还要制定出全面的资产清查制度,以此来及时对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跟踪与掌握。
(三)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形式化的管理。首先对于核算中心来说,要做好定期岗位的轮换。对于核算中心会计人员来说,如果处于固定的工作状态,那么就很容易与单位中的报账人员产生出工作之间的感情,这样在进行报账审核时,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情面上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可以采用岗位的轮换制度,以此来避免出现人情关系。且对于核算中心的人员来说,在面对全新的核算单位时,就可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报账,这样也就增大了会计上的监督管理效果。其次,是要做好内部中的审计工作。在实际中可以将学校与核算中心共同纳入到检查的范围中去,同时还里可以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审计,这样也就规范了财务上的管理工作,对收支的行为也起到了约束的作用。此外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适应好会计核算形式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来对方式方法等进行调整,这样也就可以有效降低教育内部中的审计风险。最后,是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对于核算中心来说,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要求,以此来保障会计核算的质量。此外还要不断健全相关的管理措施,对于出现错账等现象要严格追究其责任,通过以制度来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可以有效保证资金的运转。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还需要不断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同时还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来充实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效果。
猜你感兴趣:
1.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uter Technology)是工程实现计算机设计的一套完整的系统技术,涉及到设计、研制、生产计算机所采用的电路技术、互连技术、组装技术以及散热技术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1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必须从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入手
1.1校企合作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学院自2006年起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重点与东软、神州数码、NEC等二十多家国内知名IT企业、上市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我们建立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获得信息产业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深圳软件园、西安高新开发区认可并授牌,与企业的校外基地共同构成学生长期理想的实习环境。每学年都有超过300名学生在大四一学年内在合作企业的校内外基地参加实习,90%以上的学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这说明校企合作在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期,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生的学习分为在校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在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具有特色的培养标准。该计划将学生的工程教育置于现代工程背景下,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得到构想、设计、实现和运行完整的过程体验。该计划的特点之一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卓越计划体现了我国当前教育思想的转变,也从理论上说明校企合作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1.2企业需求是校企合作长期发展的前提
我校计算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有如下特点。
1)合作企业大都为国内有实力的知名IT企业。如神州数码、文思创新、NEC、东软软件等。
2)公司需求的都是IT领域紧缺人才。如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设计、网络工程师等。
3)企业希望与学校建立长期关系,大量输送人才。北京神州数码西安研发中心三年定制培养200名学生,东软软件股份公司两年定制培养180名学生。近两年,学校向企业输送了600多名学生。
4)合作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企业参与教学管理及授课,采用资助办学经费、捐助实验设备、资助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实用工具软件、提供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学院办学效果。
5)提供的校外实习条件优越。如北京神州数码、东软软件定制班,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4~6个月的实习和毕业设计,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实训环境,并指派优秀的项目经理进行指导,为学生补贴赴公司实习的交通费、住宿费及生活费。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第一,产业要发展、大量IT人才紧缺,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基础。第二,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招聘到满意的人才,是企业的利益驱动使然。第三,计算机专业方向有广泛深厚的市场基础和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学校、企业、学生有共同的利益,完全可以做到多方共赢。
1.3机制是校企合作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校企合作教育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双方需要共同组织管理、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很难保证校企合作顺畅执行。一方面,学校需要有专门的组织,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也要有能力协调学校内部各教学环节,而一般学校都不具备这种服务功能。如果没有领导层面自上而下的推动,或者二级单位还不具备充分的自主权,建立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难度很大。我们计算机学院的做法是建立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将其作为与企业对接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服务,逐渐形成一种规范化的运行保障机制。该机制主要由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以及动力驱动、政策激励、管理服务、环境保障、质量管理、法制保障等构成,不仅具有针对不同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能够坚持本科教学的必要基础,使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有一个统一的实施规范。该机制使校企双方能够快速实现阶段性目标并形成成果,比较适合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工程教育过渡阶段的校情。该机制的核心价值在于明确了学校与企业既是合作伙伴又互为服务对象的关系,学校必须走出象牙塔,成为市场中产业链中的一环,以能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为己任。由上可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寻找校企合作教育的切入点,是建立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前提;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建立后的规范化运作是双方合作成功的关键;而高校能否在这种机制下为企业提供服务是校企合作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
2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构成
2.1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动力驱动机制
校企合作必须互利双赢。以双基地合作伙伴北京神州数码西安研发中心为例,双方的合作关系为:校内实习基地由学院提供实验设施和场地,企业承担教学费用。有意参加培训的学生先由企业招聘,对于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学生,学校根据企业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他们进行前期培训。培训从大三暑假开始到大四上学期,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技术培训。这期间,学生既是西安邮电学院的学生,又是神州数码的见习员工。在校内实习基地培训考核通过者将成为企业的见习工程师,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参加真实项目实习。参加项目两个月后,学生进行适岗度考核,通过后成为正式员工。企业为不录用的学生出具见习表现证明,以便其重新求职。被录取者继续参与企业开发项目,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答辩,毕业后正式入职[1]。这种定制培养方式体现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企业通过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获得满意合格的人才,同时也降低了人才流动的风险和入职培训的成本;而学校则深化了教学改革,节约了教学经费,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教师队伍,实现了学生就业。双方都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2.2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中的政策激励机制
政府在加强产业引导、政策支持、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等多方面为校企合作搭建了理想的平台。2005年,我校计算机学院获得信息产业部授予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2006年成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合作院校及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成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IT人才实训基地”。2008年,深圳软件园授予我校“深圳软件园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高校实训基地”称号。2007年,“西安邮电学院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被评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政府还通过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企业和教育机构在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场地、税收、培训、实习、招聘等多方面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这些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几乎涵盖了计算机专业的所有方向。国家的扶持政策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
2.3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管理组织与服务机制
校企合作教育机制的建立在学校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下将会遇到种种困难。学校不仅需要克服来自内部形成的习惯和阻力,还需要从组织机构、人员条件、政策环境上予以充分认识和保证。我校计算机学院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管理体系,在组织上予以保障。该体系由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及其下属执行机构组成,委员会由院领导、合作企业代表和各系部负责人组成,负责整体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学院各方面资源,下设的执行机构为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负责日常管理与实施。为满足与企业合作的需要,需要赋予合作教育组织以传统教学管理机构所不具备的功能,包括校企合作窗口,日常教学管理协调,制定考核、评价和奖励标准,校企合作模式探索,职业素质教育,就业服务与指导,教师到企业进修实习以及学籍管理(学分置换)等,使实训中心真正成为校企合作共同管理的平台,能够承担起规范化服务的职能,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合作教育的校方能够提供上述服务,那么合作教育主要参与方的被动局面必然被打破,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必然被激发,学校单方面上门寻求企业对合作教育的支持,将变为双向参与的互利互惠双赢合作[2]。”
2.4合作教育实施的教学环境保障机制
合作教育所需的教育环境资源由学校和企业在校建立的实验室和校外基地共同组成。主要包括:1)计算机学院所属的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以及硬件、网络、嵌入式等六个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2)省级“计算机与微电子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西安邮电学院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信产部重点实验室“西邮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软件研究所、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13115工程)。3)同企业合作建立的一批联合实验室,包括东软集团合作建立的双真实验室(真实的企业环境和真实的项目)、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系统公司成立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美国Altera公司成立的“SOPC联合实验室”、与美国Intel公司共建的“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等。4)与神州数码、东软、用友、NEC、中兴、华为、大唐电信等著名IT企业建立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执行机构“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占地3000多平方米,累计投资加上企业捐赠,总价值超过4000万元。校企合作不仅使学校获得了大量企业资助的教学设备,丰富了教学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给学校带来了紧跟市场发展的最新信息技术和项目课题,和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一起,共同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实习实践环境。
2.5合作教育实施的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机制
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需求,我校计算机学院采取了灵活弹性的专业选修课设置和考核与管理模式,加大了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集中实践环节,对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都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并根据企业的需求信息,及时充实调整培养方案。如企业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一定要求,学校就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IT职业规划与职业化塑造”课程,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项目经理到校为学生授课。这些调整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校企合作的目标要求,双方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过程评估体系。对学生平时的学习,通过学习日志和实训总结进行考察;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如校内基地技术基础培训采用考试的方式,项目实训结束采用项目验收的方式;校外基地见习工程师实习采用适岗度考核,见习半年以上的学生将参加360度考核,标准与正式员工相同;特别重视学生下企业后实习阶段中项目经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教师的考核主要采取学生填写教学反馈表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十余个项目进行评价。这是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过程控制而形成的教学运行及质量保障机制。
2.6确保合作教育顺畅执行的合同管理和法制保障机制
在合作中,由于各个企业的情况和合作方式不同,为了使计划顺畅执行,校企双方在合作培养的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不仅有校企双方的合作协议,还有与学生在培训、实习、就业、违约等各个环节的三方协议,确保学校、企业、学生密切合作,责任明确,利益共享,长久稳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能够有效运行的合同管理和法制保障机制。在校企合作中,双方都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对职业人的自律、自觉、责任和守约意识教育,针对大学生履约意识不足的问题,计算机学院还增加了与就业有关的教育部三方就业协议、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3结语
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学院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建立是在与企业的多年合作中逐渐形成的。随着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高等工程教育领域重大改革项目的推广,人们思维观念和学校环境氛围的改变,已有的组织模式和形成机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该机制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1引言
某控制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外部传感器数据及控制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逻辑判断,最后向外部设备输出处理后的数据及控制指令。系统中嵌入式计算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外部通信接口的大量数据收发,数据及控制逻辑处理任务相对简单。嵌入式计算机要求具备异步串口、网络接口、离散量接口等资源,满足控制任务的实时性要求,便于应用软件的研制、维护及升级并且能够适用于恶劣的使用环境。传统嵌入式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联合编译、统一加载,不便于工程应用。为满足某控制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工程化需求,对传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了改进,给出了采用MPC8265处理器[1]实现该嵌入式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指出了工程应用中的设计要点。
2硬件设计
整个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功能模块主要由电源、时钟、复位电路、中央处理器、FPGA、接口电路和存储系统等部分组成。FPGA主要实现模块的控制逻辑、LBE总线逻辑及部分外围资源,比如串口、双口等;接口电路主要实现模块内外接口信号的隔离及信号电平的变换以及串口和网口等。各硬件功能模块的组成及设计要点与其他嵌入式计算机类似,下面对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说明。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选用MPC8265芯片,工作频率为150~300MHz,内核电压为1.7~2.2V。中央处理器的电路设计主要包括对一些关键信号的端接处理、处理器工作电源的分配及滤波、工作频率设置电路及调试接口设计等。在工程应用设计过程中,由于该控制管理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要求较宽,为保证中央处理器在高温环境中运行的可靠性,处理器设定的工作频率应低于最高值,比如200MHz;为提高中央处理器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稳定性,处理器的内核电压应设置为可选范围的上限电压值,比如200MHz的主频,内核电压值应设定为1.9V。
(2)时钟设计
计算机中存在3种时钟频率,分别为计算机系统外部总线使用的100MHz时钟、网络接口电路使用的25MHz时钟以及异步串行接口使用的14.7456MHz时钟。其中100MHz是主时钟信号,采用全局时钟的设计原则,经CY2305芯片驱动后,输出给MPC8265器件和SDRAM器件。由于MPC8265器件和SDRAM器件MT48LC8M32的建立、保持时间存在差异,因此,两者的输入时钟信号时序需进行控制,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控制时钟信号的传输距离。工程应用中,根据MPC8265器件和MT48LC8M32器件的建立、保持时间要求,同时结合印制板的布线面积以及所使用的FR4材料,最终要求输入MPC8265的时钟信号线需要比输入MT48LC8M32的长约15cm。
(3)复位设计
复位设计包括加电复位、手动复位、COP接口复位和看门狗复位等设计,复位控制逻辑统一处理所有输入的复位电路信号,并且实现对硬件配置字的访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MPC8265硬件配置字一般不会改变,因此,为了简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直接把硬件配置字配置在FPGA逻辑中,从而略去生产过程中的硬件配置字烧写步骤。
(4)存储器系统
存储器系统包括SDRAM存储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双口存储器。SDRAM存储器分配在存储空间的低端。在系统运行中被划分成3个功能区,即操作系统驻留区、应用程序驻留区、保留区。程序存储器分配在存储空间的高端,程序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区和用户程序区。系统程序区用于保存系统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底层测试与监控软件等程序。用户程序区用于保存用户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器和双口存储器分别分布在存储空间的高端和中端。在工程应用中,为了实现系统软件和用户软件完全独立的设计和开发,存储器系统必须为系统软件和用户软件提供完全独立的存储区域和运行区域。
(5)总线接口设计
计算机系统采用32位机载航空计算机系统(LBE)总线作为对外总线接口。LBE总线与处理器总线间的桥接逻辑采用FPGA实现,主要包括地址和数据信号的处理单元、信号的时序同步单元和控制信号逻辑实现单元。数据和地址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实现处理器及LBE总线间数据和地址信号的转换、缓冲、输入输出控制等。数据总线处理单元包括数据缓冲、字节交换、字节选择输出等模块,支持对外部存储器的对齐与不对齐的字、半字等动态数据宽度的读写操作以及突发传输等。时序同步单元用于对控制信号逻辑单元产生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处理单元产生的数据信号和地址信号处理单元产生的地址信号进行时序控制。时序同步单元功能分为两部分,可以分别按照处理器总线和LBE总线的时序要求完成同步控制。控制信号逻辑单元用于实现对处理器及LBE总线间的所有控制信号的转换和访问模式的转换,以及地址译码控制信号的产生等。
3软件设计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上的驻留软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是系统软件及用户应用软件分别独立设计,最后把两者代码联合编译、调试并生成最终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驻留软件,通过仿真器加载、固化驻留软件。这种联合编译及软件加载的方式实现简单,但是任务界面不清晰,维护不便,不利于工程化。为此,对嵌入式计算机的软件结构进行了改进,在传统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软件结构上增加了状态监控软件及维护系统软件,实现了各系统软件及用户应用程序的单独编译、调试以及维护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及用户应用程序的单独加载。改进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软件模块结构层次如图4所示,图中无底色部分的软件模块包括板级支持包、设备驱动、操作系统及系统应用软件,这些软件模块的功能及组成与其他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基本相同;加底色部分为在传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基础上增加的系统软件,其主要功能及组成如下所述。
(1)状态监控软件
状态监控软件位于BSP软件和设备驱动软件之上,在BSP和设备驱动完成对计算机主要硬件资源和设备的初始化后运行[2],负责收集设备的状态信息,引导设备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设备的状态信息由计算机外部离散量或IO设备提供,不同的状态信息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分为运行态及维护态两种模式,其中运行态模式是计算机的默认模式,该模式下计算机将调用并运行操作系统和用户软件。维护态运行模式下,系统将调用并运行维护系统软件。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有两个,一是模式检测模块,实现对计算机系统不同模式的检测及引导;二是程序搬移模块,实现程序从固存向内存的搬移。
(2)维护系统
该软件主要用于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包括调试模式、加载模式及测试模式等3种模式,计算机的实际运行模式由用户通过计算机外部离散量或IO设备选择。调试模式下,计算机建立了一个多任务运行环境,可以实现用户软件的在线调试,常用于软件故障定位及软件调试;加载模式下,可以完成对Vx-Works操作系统和用户软件的升级,常用于产品的维护及更新;测试模式下,计算机系统运行测试软件对主要的硬件资源进行测试并输出结果。维护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3个,一是软件调试模块,实现用户软件的动态加载、调试;二是软件加载模块,实现操作系统或用户软件的接收、缓存、烧入及更新;三是测试模块,实现对硬件资源的测试。
4应用情况
本方案实现的基于MPC8265处理器的嵌入式计算机,通过了某控制管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试验及现场高强度的使用验证,满足该系统小型化、实时性以及恶劣的使用环境要求。经过软件设计人员和产品用户现场使用,该嵌入式计算机可以有效提高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增加软件维护的便利性,有利于产品的设计、研制、维护和升级。目前,该嵌入式计算机已在多个类似的控制管理系统中推广应用。
5设计建议
根据实际的工程应用经验,在基于MPC8265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过程中,下面两点需要特别注意。(1)内核供电MPC8265器件的内核供电电压与工作频率密切相关,工作频率越高,内核电压值越高,最高不能超过2.5V,工作频率与内核电压推荐值关系。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选用的MPC8265工作频率和表2的推荐来选择内核电压。如果内核电压设置为下限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硬件功耗,但是在特殊的低温应用环境中,电路的工作稳定较差;如果内核电压设置为上限值,硬件功耗较高,而且在特殊的高温应用环境中,电路的工作稳定较差。对于大多数普通应用环境的设计而言,内核电压值可以选择推荐范围的中间值。因此,建议内核电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设计成可调的。实际设计中,综合考虑应用环境和硬件设计的具体情况,最好通过应用环境摸底测试最终确定内核电压值,根据该电压值调整内核电压的供电。(2)时钟信号设计由于MPC8265器件输出信号保持时间小于大多数SDRAM器件输入信号的最小保持时间,因此,在MPC8265和SDRAM器件的时钟信号电路设计中,为保证两者信号的建立,保持时间满足要求并具有一定的余量,需要对两者的输入时钟信号时序进行控制。建议采用延长(相对输入SDRAM的时钟信号而言)输入MPC8265的时钟信号传输距离,使得输入MPC8265的时钟信号比输入SDRAM的晚,从而保证MPC8265和SDRAM间信号满足特定时序要求。工程设计中,选用的MPC8265器件输出信号的最小保持时间为0.5ns,SDRAM器件MT48LC8M32输入信号要求的最小保持时间为1ns;MPC8265器件输入信号的保持时间要求必须大于0.5ns,MT48LC8M32数据信号输出保持时间最小为2.5ns,因此,为满足时序设计要求,输入MPC8265的时钟信号必须比输入SDRAM的晚t时间(0.5ns<t<2ns)。根据FR4材料印制板中内层信号典型的传输延迟约70.87ps/cm,可以换算出输入MPC8265的时钟信号线需要在输入SDRAM的时钟信号线基础上延长约7.06~28.19cm。
6结束语
本文针对某控制管理系统的实际工程需求,给出了基于MPC8265处理器的嵌入式计算机设计方案,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指出了工程设计中的关键点,给出了设计建议和软件改进方法,对工程应用中的嵌入式计算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逐渐得到了普及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成为了时代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主题式教学模式是指将教学内容主题化,按照主题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它适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主题引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及创造性思维。本文结合我院部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论述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教学主题设计时常用的技巧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主题设计;教学实施
信息时代,计算机做为现代办公必备工具之一,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做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设计脱离工作岗位,教学内容固定,没有新意,教学组织按部就班等问题。如何在非零起点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经过课题组教学实践验证,主题式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学中“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那么什么是主题式教学模式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如何设计主题呢?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1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指将教学内容主题化,按照主题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以情境主题为载体,以知识能力点为核心,围绕主题开展教学,通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使学生在一种独立自主,合作竞争的气氛中学习。以主题引领教学,“主题切入———自主学习(素材搜集、知识准备)———互助探究(上机操作、拓展)———交流展示———多元评价”,丰富课堂,开拓学生视野。主题式教学模式适用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确定主题及相关要求(可展示相关案例,优秀作品等),赋予课堂以“灵魂”,学生围绕主题前期通过网络,相机,扫描仪等搜集素材,小组交流讨论确定方案,经过简单的知识准备(教师辅助)阶段,实施方案,最后通过展示交流,多元评价等进行总结拓展。
2主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特点
2.1主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一个结合专业,贴近工作岗位的主题,能使学生更深刻形象地理解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能使学生尽快融入工作情境进入岗位角色,有目的性运用计算机完成岗位工作。
2.2主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一个科学合理,贴近生活工作情境的主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的敏感度大大的得到了提高。
2.3主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生在交流讨论互助探究的过程中其沟通和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在项目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
2.4主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主题探讨实施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深远。
2.5主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在愉悦,开放,信任的气氛中开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主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课上及课下时间,通过主题探论,网络,和教学辅助(网络云盘,优秀作品展示,微课视频等形式)等过程大大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学者,设计师,裁判,教师,朋友等多重角色,构建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的主题设计
在计算机采用主题式教学,主题设计很重要。一个科学合理的主题能有效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系统性。根据教学实践,现总结计算机基础课程主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3.1教学主题选择要具有实用性,符合专业岗位需求,贴近学生生活只有实用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如Excel主题教学中可选择商场中商品销售数据管理实例;在word中以毕业论文为主题;在网络应用模块以求职为主题检索求职信息,投递个人简历;在PPT主题教学中,可以选择以近期的学院(或班级)元旦晚会为主题,搜集素材,提出设计方案等。社团活动,公益活动,运动会风采等都可做为教学主题。此类主题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热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反之丰富多彩的作品,更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竞争意识。
3.2教学主题设计要注意层次性,兼顾多样性教学要因材施教,立足学生基础,知识结构,因此教学主题设计要兼顾“两极”的同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提出相对简单的,有参考的主题(作品),鼓励创新;对于思维活跃的同学,可以选择相对大一些的主题,提示注重作品完整性,加入时尚元素。
3.3教学主题设计要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融入趣味性,流行元素如WORD教学中可以学院元旦迎新晚会节目单,制作节日贺卡为主题;对于汽车系学生以世界汽车名人堂或名车赏析等主题设计PPT,对于机械系学生以“大国工匠”为主题;结合趣味性可为鹿晗,邓紫琪制作演唱会宣传单(word)、个人影集等。
3.4教学主题设计可结合时事,积极向上,与时俱进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其首要“传道”即传播正能量,母亲节主题,汶川地震,感动中国,无一不是一个好的主题,学生在完成主题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丰富的精神之旅。此外,教学主题创设也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元素,如端午节文化,京剧文化等。
4主题式教学在教学实施时应注意的事项
主题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但如何使教学不流于表面,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4.1主题式教学在实施时要紧扣知识点,立足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基础,生活实际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主题设计不能无的放矢,要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紧扣知识点,主题大小适中,主题情境任务清晰。
4.2主题式教学开展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多元化评价标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分组练习等,只有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使主题教学生命力更顽强。同时要鼓励学生作品多参与社团中活动,网络投稿等作为评价标准之一。
4.3主题式教学开展要求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尝试,创造性教学根据《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描述,开展主题教学要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因此教师要充实自我,常学常新,钻研教材,教学方法等。此外,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元素,社会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这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情感的升华,也许是对生命的感悟,也许对生活的憧憬,也许是对英雄的敬仰……综上,主题式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主题式教学的深入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教师用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在无形中感染着每一名同学,成为一个努力严谨,乐观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梁昊.主题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计算机课程中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3:7972.
[2]周雄庆,俞燕泉.主题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19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3.
[4]祝永健.主题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2:246-247.
[5]秦芳.主题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6:87.
[6]费兆梅.信息技术中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251.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现代计算机应用软件得到广泛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计算机应用软件作为计算机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非常重要。本文重点围绕该要点展开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维护要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为连接人与计算机硬件并最终完成对计算机的有效控制。软件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部分,而计算机软件在整个计算机正常运行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主要为满足计算机使用者多种需求而特别研发出的软件,计算机软件开发主要是以用户需求为主,根据某一种程序而展开的一项语言设计。软件种类并不单单为计算机内所应用的软件,还涉及与部分程序软件相关的文件。做好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维护工作,可提高计算机的社会时效性。
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
(一)需求分析。通常情况下,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需求上,需参考三个特点标准。首先,一致性与准确性;其次,无二义性与清晰性;最后,容易修改,易读易懂性[1]。
(二)系统设计。我们常常提及的系统设计,实际上就是把所要开发的软件分作数量相同的版块。而版块的最大作用即是将部分功能相关数据与执行这些数据的系统分割出来。
(三)系统编码。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多次应用到的程序实现生成的该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系统编码。这对于系统软件来讲,即是压缩文档程序,将二者结合成一体。
(四)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即是在软件开发结束后,投入运行前,查看软件中各个功能是否正常,并能稳定运行的一项检测工作。属于找出措施而执行的过程,可提升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多包括单元测试与综合测试两种[2]。
二、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
(一)计算机软件维护方法
计算机应用软件投入使用后,若要保证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就应进行应用软件的维护。而常见的计算机软件维护方法较多,具体介绍如下:(1)改正性维护。此种维护主要为在外部环境产生变化的同时,不断增强系统软件运行适应力。如数据环境升级、规则变化,计算机硬件升级与相关标准改变等。(2)完善性维护。此种维护主要为强化与扩充软件功能,最终提升软件运行性能。在原软件出厂规格说明书中根本就未有设计此类新增功能,多数为用户使用软件一段时间后提出的需求,最终新增的此类功能。(3)预防性维护。此种维护主要是对有改进空间的软件实施预先修正,最终增强计算机应用团建的维护性与可靠性的维护工作。该维护多借助软件工程的方法,来重新设计、编写系统软件,最终找出能够改进空间的那部分软件,为今后的维护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此种方法多用于早期软件开发的维护中。(4)适应性维护。此种维护主要是在外部环境日益变化的背景下,尽可能的增强系统软件运行适应力,包括计算机硬件升级、数据环境升级、操作系统升级等均属于外部环境变化。
(二)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策略
(1)提升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计算机系统软件研发过程中,需向大家宣传维护性理念,认真考虑软件运行实际环境与用户相关要求,认真分析易对软件维护性造成因素的所有因素,建构完善的软件维护性质量标准。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中,需减少改正性维护工作量,想象软件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改动,增强应用软件可修改性与扩充性。(2)对症下药。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如软件出现问题计算机极容易产生故障,若要确保计算机软件正常工作,需及时清理计算机不应用的程序,不断更新网络维护软件。如WindowsXP操作系统,部分垃圾文件能够轻而易举的被找出,但部分文件隐藏于系统文件内,需使用磁盘清理工具来进行清理,这些维护清理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好用。可用于应用软件维护的软件包括超级兔子、Windows优化大师等。同时,软件维护过程中,需根据操作流程进行,以免出现遗漏。
总之,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人民生产生活中,计算机技术无处不在,以软件技术为主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逐渐以结构广泛分布化、系统高度集成化等新型方向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软件开发整个过程中,做好应用软件维护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需以提升软件可维护性为主要目标,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软件维护方法,创新与改进现有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策略,最终推动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玲芳.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8):74-75.
[2]姜顺清.信息安全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6):117-118.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已经是密不可分,而且计算机应用在各领域中也在不断扩展,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计算机应用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应用微项目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介绍了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微项目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讲解了微项目的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理论及实践教学流程。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教学法;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训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由传输式变为体验式,教师要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灵活选择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职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倡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1]。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很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采用真实的案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项目教学周期长、项目任务冗繁、综合度大等不足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学生更乐于接受简单、有趣、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微课程以其“短”“小”“精”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成为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2]。文章结合项目教学法、微课程的优势,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设计成真实情景的微项目,使学生在1~2个学时内完成项目作品,以实现高效课堂。
1微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3]。微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4]。目前,微项目教学法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可以从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来理解微项目教学,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结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微项目,以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微项目的设计
2.1设计微项目的注意事项
以微项目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做”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中学习计算机新知识与掌握操作技能,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设计计算机基础微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微项目要具有趣味性: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时应该考虑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进来。(2)微项目要体现课程目标:设计的微项目应紧紧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一个微项目中可以只包含一个或几个小的知识点,但结构要完整,目的要明确。(3)微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微项目要具体、实用,最好设计与专业、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等。(4)微项目应该可行:微项目设计应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出发,选择短、小的题目,安排好计划学时,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主和协作学习完成作品,使学习变得简单、高效,让学生有成就感。(5)设计的微项目具有选择性:对于每一个知识模块,应设计多个微项目,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的指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2设计微项目
高职院校一般要求学生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根据新考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分为6个部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Win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很多学校计划课时非常少,有的只有40课时,再加上学生生源有差异,因此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吃力。因此不仅需要设计合适的微项目,还应为每一个微项目提供必要的素材。上机实验课是加深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及创造能力,应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六个部分的内容设计多个微项目,每一个微项目都应从实际问题出发,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不同的微项目,涵盖课程的目标的内容,且对每个微项目应配有相关的学习指南及相关素材。
3微项目的实施
3.1理论课微项目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分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高职院校是将整个课时各分一半。理论课主要以微项目为载体讲解新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微项目。(1)学生分组:第一次上课就向学生说明计算机基础课是采用微项目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们分为多组,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每组成员数为3-4人,设定一个组长,每2周重新分组一次,好生、差生相搭配,以便更好地完成作业。(2)引入情景:计算机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生活或工作中情景非常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教学情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挑战欲望。(3)探究新知识与技能:从情景中发现新知识,讲解新知识点与操作方法、步骤,并提示注意事项。(4)展示微项目内容:从设计好的微项目库中挑选与教学进度相关的微项目,先对项目要求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10分钟的讨论。(5)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解决问题,学会操作要领,为实验课打好基础。(6)师生交互完成任务:教师是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理论课教学的,采用边问边答边操作的模式,师生共同完成微项目任务。因此,教师在制作微项目时,要将新知识、技能贯穿在其中,还要注意时间与进度,这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要充分备课[5]。(7)扩展应用:理论时结束时,将实验课的微项目任务布置下去,要让学生小组根据兴趣去选择一个或多个微项目,或自定题目进行创新设计。
3.2实验课微项目教学
理论课上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掌握了所教内容和基本的操作,为了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和技能,上机实验是必须做的一个环节,也为学生巩固、创新知识提供时间和空间。(1)制定解决方案:上机前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8分钟左右的时间,确定微项目的解决方案。(2)协作完成项目:小组成员每人都动手完成整个微项目,有问题各成员协商解决,或请教老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3)交流展示:各小组提交完成得最好作品进行展示,分享经验。(4)总结点评:首先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然后老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从项目的完成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完成下一个微项目做好准备。(5)反思改进:师生共同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然后对微项目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
3.3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对2014级新生选择6班的学生使用微项目教学,另选6个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对这12个班进行了测试,然后将笔试与上机考试成绩进行了平均,结果是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86.4%,对比班的平均成绩为75.7%。实验结果显示,微项目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微项目教学中将课本知识结合到实际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结束语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用微项目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教学实践表明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工作,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职业性,符合目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云.浅析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4(1):42-44.
[2]焦金金.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2010(12):4-6.
[3]王超.微项目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4(7):221-222.
[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61-65.
摘要: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网络技术是当前的热点研究的客体,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也是社会所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中的网络技术能够更好地为计算机专业进行服务,其有助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本文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加强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网络技术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
1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概述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专业,其能够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入更多旺盛的生命力。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和操作型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才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是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其需要实现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工作和交流,最常见如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通信、信息收集等。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在高校中开展相对比较晚,其发展的历程比较短,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需要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且,一些高校的设备条件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很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难以体现出课程的专业化和技能化。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网络技术相关的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技能水平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其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改善,然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第一,培养学生的软件和硬件能力为主的培训目标强调单一,很少涉及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经济管理能力,这其中没有指定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没有建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学知识结构;第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特性,学生之间的区别很小,而且其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第三,课程体系设置采用的是学科专业对口的方式,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的教学;第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主要强调计算机工程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的单一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考虑到学科和课程之间相互进行渗透,教学的内容比较落后,这样就会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力。显然,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必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且有效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一些比较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培训专业特点,采用创新的培养模式,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模式。
3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有效措施
根据计算机应用培训目标来进行分析,要使得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实现,就需要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来进行合理规划和实施。
3.1明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训目标
高校需要建立面向新时代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合理地划分比重,科学重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其业务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当中,使其能够做好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
3.2确定科学的知识体系结构
计算机应用专业也需要开设一下计算机辅助课程,培养学生能够制作三维动画和使用多媒体工具的能力,借助这些工具来处理计算机信息,并且还需要学会如何进行维护。还可以增设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这样能够有助于计算机教学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常用的三维动画、图形等课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3.3构建优良的师资队伍
当然,对于专业能够良好地进行建设,优秀的师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进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为了达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可以使得教师个人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还能够有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只有在经过了实际的培训与学习以后,教师才能够掌握教学的真正本质,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的专业人才,用他们的专业技能来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这样能够使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4结论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高校需要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结构,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等方法来促进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濮永仙.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1,(3):17-19.
[2]孙守双.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一些认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212-213.
[3]陈年华.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4,(5):16-17.
[4]贾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169.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的迅猛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均已广泛应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作为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计算机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以期为提高计算机教学实践教学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对策
1.当前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法落后。当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多为:教师进行示范,而后学生进行操作。学生看似己经掌握所学的知识,然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发散性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式就更是无从谈起[1]。加之仍有一些计算机教师尚未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没能通过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仅会限制课堂生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1.2计算机实践教学考核不够。部分学校制定的计算机考核标准较低,电脑数量无法满足将学生间隔开来考核的要求,在考核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时无法排除作弊行为。还有一些学校为了避免补考的繁杂事务,就大幅降低计算机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学生不论能力强弱与否都以及格为标准,大多能顺利通过考试,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很难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
1.3学生计算机实践水平高低不一。学生们所掌握的计算机实践知识程度差距较大,一些学生存在片面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操作的现象,学生大多没有意识到计算机技能在其将来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因而认为只需要掌握理论知识用以在计算机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即可。许多学生学习计算机实践技能时,缺乏毅力,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不仅不具备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而且对计算机实践学习产生厌倦,态度十分消极。
1.4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滞后。目前许多学校没能充分重视计算机实践教学,大多随意安排计算机教学,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方面潜能的开发与培养,缺乏一套完善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案,未能妥善合理安排计算机实践教学。
2.完善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2.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计算机任课老师应当以计算机实践应用为中心,并且大量收集与计算机实践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与信息,指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摒弃繁冗且无实际意义的计算机实践内容。处理好计算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梳理原有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要结合计算机教学大纲,对计算机实验课件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硬件予以妥善安排。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也是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内容和计算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一些必要的实践内容,紧密将计算机实践教学与计算机新科技联系起来,才能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实践操作指导下,自行寻找思考计算机操作方式。倘若遇到问题,应当要求学生借助计算机相关材料,归纳总结相关问题,尝试自行解决,克服所遇到的实践操作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此项要求,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倡导解放思想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对所学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学以致用。如果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反映,老师再结合同学们的反馈作归纳性的解说,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利用变式引申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经过多次实际操作的训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老师应当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当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2.3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应当在计算机教学伊始进行案例展示,展示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教学任务,明确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为以后教学打好基础。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设计课程时,通过树形结构对计算机的相关内容予以展示,体现各个标题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实现各分节之间的有效沟通[2]。此外,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个组讨论学习,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实施步骤。
2.4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实践成绩考核办法。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重要环节就是考核评价。计算机实践教学大纲中规定:“重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指的是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基本观念,比如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如果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与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操作加以分析,找出错误所在,加以更正。学生要想在计算机实践能力上有所提升离不开教师必要的分析与评价。教师除了应该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予以客观评价之外,还应该适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梳理操作过程,对有难度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构建起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取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思想成果,在反思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轻松地处理计算机相关问题。考核学生计算机成绩时,应当调整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的比重,加大实践成绩的比重。通过多次实践考核,对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情况加以考核与评估,考核未通过的应当让其参加补考。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当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予以充分重视。对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考核便是旨在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加以考核。
参考文献:
[1]杨鹏,胡兆方.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张俞玲.浅谈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J].才智,2015(32).
【摘要】
在目前的大学教育当中,对于自主教育理念的缺乏是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大学计算机的教育当中需要把自主学习理念进行贯彻渗透,注重培养大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出现的各种自主教育需要的理念和技能。本文从大学计算机教育中应该培养的技能触发,探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理念;计算机技能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讲,它是由学生自己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督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与调节最终使得学生实现自主的学习良性循环,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和及时处理。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学会自主学习,将会对自身的发展提供很大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应该作为大学生在大学中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在自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
1、信息阅读和吸收的能力
阅读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但是阅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文字的识别,还在于对信息的及时吸收和处理。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所接受到的信息密度跟之前相比不知道密集了多少,所以一个有效地甄别信息是否真实、是否有用、是否需要的方式就成为了大学生急需掌握的技能,中学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在大学已经不再适用,教师没办法再事无巨细地为学生提供知识点的讲解等服务,所以就需要学生自己对信息进行分析。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需要日常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所以大学生在记忆力相关的知识方面有着一定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恰恰是大学生对于信息处理没有充分认识的表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就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的积累能力,也就是信息阅读和吸收的能力。
2、表达的能力
如何把自身得到的信息充分地表达出来也是一门技能,尤其是对于无法充分表述的知识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无法认知和记忆的某些知识可以通过写的方式表达并总结出来,经验是学习的重要法宝,也是对这些知识进行吸收的重要步骤,所以总结经验还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归纳出新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大学生计算机教育当中,学习程序教育的时候,推荐学生自己对于基本数据类型进行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所需要的问题,那么在后面出现复杂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学生总结出的相关规律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
3、寻找相关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大学生自主查阅一些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这种查阅不仅变得更加便捷化,也变得更加专业化,在计算机的教学当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使用互联网知识进行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就是目前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互联网搜索引擎是现在大学生最常用的搜索工具,大学生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实现自身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在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查找信息。
4、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执行因素之一,如果没有实践能力,那么一切的能力都得不到体现,任何的学习行为最终指向的目标也是实践,在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执行过程中,C语言课程看起来较为枯燥,但实际上它是计算机课程进行实践作业的基础,只有学习好这个课程,才能有足够的实践能力,达到教育真正需要的目标。
二、大学计算机教育过程中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
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是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慢慢得到升华的,这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在大学生每天的教育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并为学生所接受,使其变成自身的习惯。
1、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项目的兴趣
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培养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那么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实现,并且能够具有创造性地对当前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且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够集中精力,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任何的学习与研究都应该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如果没有兴趣也就没有责任心,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这样是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果的。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对一些未知的知识和领域充满好奇,积极地去接触他们,大学生计算教育中一定会有很多平常学生接触不到的知识,要培养这方面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2、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要出现相应的问题,才能证明自主学习有了一定的成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三段式过程,这样才能把知识点转换为具体的问题,便于学生进行领会和掌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下的理论,只有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理解,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3、要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和他人交流
信息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才显示出它的意义,信息的交流才能让人们的知识总体有所增长,从而促进整体的社会发展,信息交流并不是机械化的,而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火花的碰撞,获得激励和启迪的效果,这样才是信息交流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计算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在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地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开拓视野,实现大学生知识面的进一步增长,在信息的交流中,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之外的东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大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中要落实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技能,大学计算机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计算机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还要传授给学生在这个信息时代下自主学习的理念和科学素质,这种科学素质是大学生这一生都取之不尽的财富,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钦.大学计算机教育中自主学习理念的渗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6:61-62.
[2]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孙先洪.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董守生.论学生的自主性及其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3.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