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传统的电子商务的教学考核一般采用卷面的评分制,教师通过考试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并通过试卷评分来考核学生成绩。但是这种测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电子商务课。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研究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研究
2014年国务院明确的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在这次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要在原有应用型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加快方式转变,对部分专业和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掌握主动权。而《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有必要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改革,以期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教学方法和内容与社会需求不衔接
目前《电子商务》的教学要点主要是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执教,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在大纲的设计中占有近70%的时间比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而一些必要的实践性操作和实战型的训练没有足够的空间,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继续沿用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方法来教学,导致学生只会死记书本上的理论,考核后不知所记,思考能力缺乏、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2.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最近几年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一门新专业,其专业课程的大多数的师资力量来主要自于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同时这些教师主要是一些理论研究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电子商务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因此在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指导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
3.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强
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倍增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方向。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体系还不完整,教学实践也只是购买一些商业模拟性软件进行操作,与现行的电子商务模式快速的演变相脱节,即使理论上跟得上,但实践性的操作远远落后市场的演变,而一些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等验证性实验环境,只能使学生熟悉一些表面的认识,离“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目标还相差甚远。
4.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薄弱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考核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实的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由于《电子商务》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模式、方法体系,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学生普遍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不浓,虽然也使用过相应的模拟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但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操作,还没有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即使一些学生懂得网上的购买流程,但仍然缺乏一些后台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践经验,对网页的设计、管理、维护、网上客户关系维系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改革方向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方向转变,去完善电子商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并相应地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重在实践,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的分配,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积极与电子商务类企业签订协议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进点实践、实习;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建立大学创业园,并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的政策,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实践环节内容进驻创业园自主创业。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对技术性蓝领人才的社会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校始终围绕“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大纲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以技术技能型为培养重点。2011 年,我校以教育部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评估为锲机系统的对《电子商务》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实践课时数达到整个教学任务的40%,这样学生有了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近期来看这与社会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那就是学生毕业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新工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实习。为了丰富实践课内容,将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紧密结合,我们还编写了《电子商务》上机实验指导手册,积极购买最新的教学软件、带领学生进点实习,这些努力最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技术性其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比较广,需要讲授的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比较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虚拟企业管理、网络营销、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店经营与管理等等。要在一定的学时内完成如此系统的教学内容,讲透每一个知识点是不现实的。因此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及需要掌握电子商务内容的侧重点,并在教学内容弹性化的指导思想下,如何保证担任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在教学组织和实践方面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其改革思路思路如下:
首先,要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从而选定合适的教材。其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各教材介绍的内容与侧重点不同,只有将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三应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电子商务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素质。最后,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经济形态,其教学内容也是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任课教师应在教材之外适当补充介绍新的学科成果,不断的参与电子商务实践的学习,积极参与培训、完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 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电子商务》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其具体方法如下:
(1)实践教学法。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体系较复杂,如电子商务的模式、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电子商务主要环节、网上支付的流程、网络营销的方法等,这些内容如果从理论角度来讲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易消化,理论考核后很容易忘记。因此,我们在每一次理论课后都有相应的上机实践进行实战化的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实践教学法分为实际的实践和虚拟的实践。实际的实践就是去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与企业真正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维护、推广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真实性问题。
(2)课堂讨论法。在课程大纲设计过程中我们会拿出一定的教学时间开展课堂讨论。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展开开放式的讨论,加深同学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比如学生体验网上购物,如何去评价网上商品的真实性,如何判断店铺的合法性,或者实物与图片不符,由此引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诚信问题,就“如何完善电子商务诚信”开展课堂讨论。要求学事先通过网络和文案查阅相关资料,熟悉电子商务的安全法规,然后归纳整理,并结合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分析能力,还加深了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电子商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以电子商务应用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基础上,进行大胆教学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来组织课堂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实践”、“实用”原则,特别适合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例如以网上开店的基本流程和网店营销为例,来作为贯穿全书的教学对象。围绕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讲解。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将课程要讲述的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结合这个案例来探讨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和借助的技术手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刻地掌握电子商务整个体系结构。
2.借助先进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电子商务实验课时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拓宽新的教学手段的空间,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运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文件等形式进行讲解会使课堂生动而有吸引力。同时电子商务对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能够直接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必须时刻注重自己知识水平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对本专业学生,积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软件应用等复合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对电子商务课程讲授进行支持,恰当处理好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提供宽松、广泛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合理构建考核模式,优化考核形式
传统的电子商务的教学考核一般采用卷面的评分制,教师通过考试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并通过试卷评分来考核学生成绩。但是这种测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电子商务课。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型或创业型的实验项目作为机试考试的一环与理论考试相结合,或者全部采用机试考试为主进行考核,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他们对该课程关注度。因此,考核方式可从两方面分别进行考核:分析问题、实验实训能力的考核和机试考试。因此今后考核的改革应该向实践型教学环节倾斜,加大实践考核所占比例,具体课时分配比例如下: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验实训占40%,期末机试考核(理论+应用实践)占60%。
4.完善专业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要千方百计改变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理论不强,技术不专的现状。而这种“两不强”的怪相已严重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要改变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没有一支完善的技术型、理论型过硬教师团队。因此有必要从电子商务教学环节入手加大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素质的培养。为此,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做好电子商务课程本专业教师的培养和配备;其次要高度重视原有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三要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发挥校企联动模式,积极地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平台。
《电子商务》课程是电子商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现状,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及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使电子商务课程从内容上到实践环节上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被列为徐州工程学院2013―2014年度校级课程建设项目。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高校的扩招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 ,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 ,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自扩招以来我国的确实现了高等教育精英式向大众化的转变,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又出现了过度教育的现象,然而在过度教育的同时大学生又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二者并不是谁决定了谁,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从过度教育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we indeed realized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to mass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But accompanied with that, excessive education appeare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faces employment difficulty. The former doesn’t determine the latter.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education and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过度教育是指:从宏观层面来说,教育的供给超过了它的需求导致了一个社会吸收不了那么多受教育的群体,即教育的投资回报率相比之前降低了。就业能力是指:国内学者陈薇静认为:“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具备的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和基本就业能力。”截止2015年,期刊网上有关于过度教育的文献仅有130余篇,且大多是基于过度教育的原因,影响,测量,辨析等角度分析的,将其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联系的文献仅不到10篇。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从过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相互关系着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我国目前教育其实整体是不足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只占总人口比例的3.6%,每十万人口中只有361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美国同期的该项数据是60%,日本和韩国的该项数据约是30%,印度也有16%。此外,分析教育的毛入学率发现,尽管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2007年已经有了23.3%的毛入学率,然而该项数据的达成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但局部上却有一定程度的过度教育的现象,在北京有报告显示以用人单位为标准估算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47.61%,以个人判断为标准估算出过度教育率为54.92%,这显然不是一个小的比例,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之一便是大学生就业问题。“2001年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其初次就业率为82.75%,一般院校初次就业率为68%,高等专科学校初次就业率仅为41.23%。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次就业高峰,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了212万人,其平均就业率为70%,将近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到2004年,大约有75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正因为如此,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读研,由此掀起了一场考研热,表面上似乎是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实际上是把过度教育带入了更高的层次。
2.1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上来说,人们投资教育能获得相应的回报。由于教育投资能够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自身的生产能力,部分学者认为,教育与工作经验和工作培训之间是可以相互补偿或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培训才能使其符合职业要求,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需安排较少时间的工作培训即可上岗。“因此可以将过度教育看作是职业发展和晋升而储备的人力资本”。
2.2 从筛选理论的角度上来说,在大多数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全面了解求职者的各项信息,也就很难准确判断求职者的技能和能力,这是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判断依据都是受教育水平。教育本身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却可以被应聘者用来向雇主“示意”自己是能力高的人,而雇主就凭借这一信息来筛选、区别能力不同的人,因此,求职者为了获得更高的职位,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2.3 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上来说,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具有高工资、工作条件更好、就业稳定、安全性更好等特点,往往属于大企业、大公司的工作岗位。相反二级市场常常是低工资、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安全性差等特点,往往是一些小企业、小公司的就业岗位。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进入一级市场,而那些接受教育少的人只能进入二级市场,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宁可选择再次深造,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也不愿意选择进入二级市场,这便加剧了过度教育。
2.4 从高等教育的社会结构上来说,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学科专业层次。部分学科的毕业生常常供不应求,很难实现就业;而有的学科的毕业生很容易就找到相关工作,市场需求旺盛。②层次结构的问题。整个社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型。但是我国,随着高校的扩招,比列开始失衡,我国过分的注重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样的趋势使得众多高校竞相提高办学层次,但是各层次的毕业生又达不到应有的质量,在就业市场上就出现了“挤占效应”,从而导致了过度教育。③区域结构层次问题。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以及中部地区,从而导致人才大量的涌向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常常出现人才过剩的问题。而我国西部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常常又不足。 2.5 从制度上来说,“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竞争、流动的市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引起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即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再加上我国对于户籍制度的管理,一旦留在偏远地区或农村就业,要想回到发达地区就业就会有很高的转换成本大学生毕业后都是涌向沿海发达的地区,而那些地方本身竞争就激烈,从而导致这些城市的人才供过于求。
3.1 从个人方面来说,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职业,同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许多过度教育的发生正式由于初次就业专业不匹配的情况。范皑皑在她的研究中指出:“在专业与工作匹配的毕业生中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为27.08%,而在专业不匹配的大学生中发生率为30.96%。”因此,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应尽可能的找准自己的专业。同时也要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的能力,增强自己应对劳动力市场风险的能力。
3.2 从高校方面来说,要使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来设置专业,提高专业质量。例如现阶段法律专业是中国最大的“红牌专业”即失业率最高,但同时,又有专家指出在中国20万律师中,从事高端业务的律师不到20%,许多国际案件中,中国企业不得不高新聘请外国律师。为了避免此类尴尬局面,我国高校更应该遵循学科自身发展逻辑与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原则,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就业率为必要的参考尺度,利用各学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反馈及时掌握市场信号,提高某些学科和专业。
3.3 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说,用人单位应该改变以往用人的观点,要克服“过度学历化倾向”的不理性用人观,要正确看待学历和文凭,适才而用,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 “美国,如果一份工作可以由本科生来任职,雇主就不会需要雇佣研究生,因为工资标准是按照本科生来付的,即使研究生愿意接受这个工资,也不会安心工作。”因此,用人单位一定要转变观念,实事求是,不能只以文聘为依据。
3.4 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要放松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监管给予高校真正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充分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积极性,要加大对专业评估和检查的力度,从而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不会因为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应取消城乡二元结构,改变目前的户籍管理体制,避免人才区域发展不平衡。
过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是互为因果,因此,我们应该关注二者的联系。要解决过度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要从大学生自身观念着手,对自己要有清楚的认识做好职业规划。其次,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一定不仅仅是量的提高,更是质的飞越。再次,用人单位必须转变陈旧的用人观念,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最后,政府在对教育的投入上应该进一步加大并且保证高校自主权。只有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缓解这一矛盾。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要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功能,必须根据新形势在师资、教学方式、教学设置等方面进行完善。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整体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态势。找准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对于帮助女大学生成功就业,增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 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总体扩招,女性进入高校学习的比率也逐年增高。在大学生整体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态势。女大学生就业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和输送人才,在大学生求职就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管理、指导与服务责任。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也引起了各大高校的关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帮扶女大学生求职与就业;有所助益,但还存在撇开“女性性别角色”的统一化指导等问题,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的发挥。
1.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动态照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基本趋于市场与人才双向选择。要想实现“人职匹配”、“人岗匹配”的完美结合,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就应当符合市场的人才需求。但是,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设置大多停留在理想化状态,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要么停留在单一的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布上,要么将就业指导工作片面地、突击集中在高年级学生上,且较少针对性地关注到市场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客观需求;这也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面临的客观形势和职业、岗位对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真实要求没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就业准备难谈充分。
2.就业指导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普遍单一。
目前高校大多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一方面,不结合专业教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较难引起学生们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就业指导队伍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教师没有经受过专门的师资培训,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无法借助专业知识开展个性化指导与咨询,往往是经验分享。此外,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也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就业理论、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的指导;而有性别意识地、区别化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法规、职业成功的指导等就较少涉及。形式上集中体现为设置各类宣传栏、复制转发各类就业信息,个性化咨询、群体化指导、深度解析等指导较少,即使有也只是泛泛而谈,系统性、针对性不足。
3.就业指导轻主观就业观念教育,女大学生就业思路局限。
受传统“男尊女卑”、“女子不如男”等思想的影响,加之高校自上而下地、潜意识地给女大学生形成一种“无性别意识”的受教育模式,并在女大学生群体中相互强化、被默许。这就导致女大学生们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求稳定、求轻松、求靠山等现象普遍,呈现为缺乏主动意识、风险意识和自立意识;既不能正确地了解、认识自己,也不能恰当地评估自己的实力,从而进行较为恰切的职业选择与定位。
4.就业指导中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女大学生就业路径略窄。
在招聘过程中,各大用人单位也常反映理论知识丰厚而“经验不足”是女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经验不足”又集中反映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足,缺乏对相关职业或相关岗位实操知识的基本了解和经历积淀。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在录用女大学生以后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相对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他们的选择就具有了明显的倾向性。
1.与时俱进,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女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第一,要真正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做好人才市场需求动态调研与预测,了解用人单位相关岗位对女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的求职技巧、面试礼仪、政策法规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以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宽女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保证其充分就业。
第二,要力图实现全员、全过程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贯穿到女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阶段。要有针对性、分类地进行指导,根据女大学生专业、年级、层次的不同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低年级主要结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围绕专业认同深化职业认识与职业理想,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塑造基本的职业素养与能力。高年级则结合市场客观需求,围绕求职技能与职业道德,开展“职来职往”模拟面试大赛、简历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增强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筹码。总之,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引导女大学生关注就业市场、了解社会的需要,在其成长过程中牢固地树立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观念,有意识地提升适应市场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2.专业引领、典型示范,激励女大学生就业。
首先,注重专业化引领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着力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增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可以邀请成功女校友担任女大学生职业导师、邀请具有一定资质、精通女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心理老师担任女大学生的就业咨询师、邀请常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兼职学生工作人员担任就业指导课教师并加强师资专业化培训,形成一支校内外结合、社会与校园结合、理论与实战结合的女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
其次,注重成功实例的典型示范作用,在校园内营造“寻访女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的典型”氛围,用女大学生们身边的真实事迹来现身说法,辐射带动与激励群体。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士针对女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系列讲座,主要围绕女大学生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展开。用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职业规划的概念及重要性,传授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方法;引导女大学生正视社会现实,明确自身性别特点,从大一新生开始便了解职业路径和方法等相关知识;帮助女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树立恰切的职业理想,提高就业自信,拓展就业口径,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
3.转变观念,引导女大学生多途径就业。
一方面,女大学生往往就业期望值过高而吃苦耐劳精神不足,自限性求职面过窄而灵活就业、创业意识又较低。高校要利用纸媒、网媒、海报宣传栏、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向女大学生宣传创业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借助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其客观地认清创业就业形势,摒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要转变就业观念,更要提升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与男性相比,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生理与心理差异性的影响;因此,指导高校指导女大学生求职就业,关键还在于帮助女大学生充分转化“社会刻板印象”中的劣势、利用其固有的优势全面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比如,就业指导结合专业设置与培养,主动迎合市场的真实需要,着力提升女大学生专业的专业技能。总的来讲,就是要使其从认识上彻底转变就业观念,既可以求职就业,也能选择“灵活就业”,甚至不惧“自主创业”;同时,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愿意到西部、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4.搭建平台、拓宽路径,助力女大学生自信就业。
高校指导女大学生就业,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就业政策的宣讲与就业信息的提供上,还应得切实地为女大学生求职、就业、创业搭建平台。一方面,高校要注定加强和相关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通过建立实习与就业基地等形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借助开办女大学生专场双选会等各种机会向用人单位推介女大学生,搭建起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桥梁。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创建一批适宜女大学生身心特点和专业特色的科技园区,共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等;也可以借助校地合作、校友联合会等的力量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为在校的、应往届的女大学生提供实操平台与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使他们提前了解相关职业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提前感受就业氛围的同时努力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升女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女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增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自信。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相关部门应全员全过程重视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根据女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适应市场的需求有计划、连续性地培养女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注重典型示范、激励就业,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拓宽就业路径,助力女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各种各样的积极因素推动下,选择出国留学的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越来越多。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状况的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化发展,出国留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日益增大,通过分析学生出国的原因及发展趋势,能够对学生在面临出国抉择时给予指导。分析当前出国留学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对留学准备工作给出合理化建议,使学生能够避免被蒙蔽并通过正确方法实现出国留学梦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出国留学;现状
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去向已呈现多元化发展,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去国外大学留学攻读研究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1]。以2012年为例,我国在国外的留学生总人数高达113.69万人,其中,接近一半的留学生为赴外攻读研究生[2]。面对这样大的一个学生群体,针对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无论是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还是了解该群体的心理状况,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了解并分析本科毕业生留学逐渐增温的原因、发展趋势、留学目的、现存问题,并能有针对性地给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可以对有留学想法的在校本科生给予指导,此外,对于高校的相关教学管理文件的修订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对知识的追求
毋庸置疑,国外有大量世界一流大学,其科研水平远高于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国际上的最新科技发展状况全方位地展现在我国学生面前,广大本科毕业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出于对世界最先进科学知识及技术的追求,选择去国外重点大学学习,从而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上获得国内所没有的资源,借此提高自身水平。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公派留学方面,我国的留学政策越来越宽松,从建国初期“宁少勿滥”,到“”期间“停选停派”[3],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力争多派”,再到1992年以来的“支持留学”[4],显示了国家在政策上由保守到积极直至放开的转变,政策上的转变直接表现为公派留学人数的大幅增加,2012年选派人数大约为1.6万人,相比2006年的7 500人增长一倍多[5]。
(三)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力支持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因素之一,经济因素对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费留学方面,我国自费留学的学生数量已占到留学生总量的90%以上,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长。对于未拿到国家公费资助的留学生,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依靠获得国外院校的奖学金,以此来完成学业,近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到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9.2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6 747美元,研究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 000美元,就能带动出国留学人数的大幅增长[6]。经济的迅猛增长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国民家庭收入的显著增加,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可以支付学生接受国外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家长也乐于加大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学生对自费留学的热情也逐年提高。近十年来,人民币处于连续升值阶段,降低了在国外的生活费用,从长远角度也促进了留学市场的繁荣[7]。
(四)国外院校对留学生的吸引
留学生不仅可以促进流出国的科技发展,也能对流入国带来很大的利益,主要体现在:
1)为留学生接收国带来经济利益。毫无疑问,留学生在国外每年的学费与生活费总额是一个巨大数字,吸引大量外国学生来本国学习,能为本国以及本校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据统计,2011至2012年,美国在留学生方面获得的经济利益超过了227亿美元[1]。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较为低迷的状态下,许多国家及院校放宽了签证率、语言要求等留学相关政策,增加了留学生的招收名额,从而对自身的财政压力也有一定的缓解[8]。
2)增加了流入国的科技水平与人才实力,一方面,留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留学生不仅学习了国外院校的科学知识,也将本国的文化传送到了流入国,尤其是在国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自身已经有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并具备了基本的学术思想与理念,这些思想与理念可以融入国外学习体系中,促进知识的沟通与融合,推动科学研究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人才早已成为各个国家争相吸引的稀缺资源,部分留学生在结束学业之后选择继续留在国外工作,成为流入国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流入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9]。
(五)大众化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并在今后逐渐成为普及化教育。这一转变使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毕业生基数的增大也使得出国留学的人数相应有了增加,与此同时,大量的毕业生造成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在这样的形势下,选择出国留学可以暂时避开就业压力,继续深造让自身学位升级,而且,经过留学的“镀金”成为“海归”后,在科研水平、外语水平、社会认可度方面普遍比国内人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更容易在职场中取得成功,这也让本科毕业生青睐于出国进修。
(一)留学国家趋于广泛
整体而言,美国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学生留学目标地的首选国家,此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吸引了比较多的留学生,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这四个国家都是西方的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教育资源充足,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多数都分布在这几个国家,从而有能力、有条件为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与师资配置,让留学生学习到在国内学不到的先进知识。
2)这几个国家同时也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我国学生绝大多数的第二语言为英语,通常在国内已经有了十多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对语言的熟悉可以使他们能够较快地适应国外环境,比较流利地与人交流,在阅读方面也无太大障碍,有利于在有限时间内大量地汲取知识[10]。我国留学生在全球的分布趋于广泛,除去以上四国外,世界上还有一百多个国家都有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既有德国、法国这样的欧洲老牌发达国家,也有日本、新加坡、韩国这样的亚洲近邻,甚至还有非洲、拉丁美洲中的发展中国家[11],留学生自身情况的差异导致了选择国家上的不同,以非洲国家为例,在各项留学花费方面,非洲国家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使我国的工薪阶层的家庭更易于担负,对于语言的要求(雅思、托福等)也比较低,无需学生在留学之前耗费大量精力应对此类考试,办学模式也类似于西方国家,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具有一批历史悠久的名校,对于留学生而言,也是除欧美院校以外的不错选择。
(二)留学专业趋于多元
在国外院校的众多专业中,我国留学生选择最多的还是商科类相关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商科类专业的就业范围比较广,薪酬水平比较高,在留学申请过程中,此类专业对学科的要求也比较低,其他专业的学生转读商科相对容易得多。
最近几年,选择商科的学生比例开始下降,留学专业覆盖面更广,文科类、艺术类、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所占比例均有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考虑更加理性,着眼点更加长远,并开始综合考虑社会需要与个人兴趣[12]。
(一)留学院校良莠不齐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各类国外院校开始进入我国学生的视野,其中一些“野鸡大学”,即无相关师资和办学条件,只是收取学费发放文凭的机构也浮出水面,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留学信息,被一些有着光鲜校名的虚假机构蒙骗,认为国外院校的水平都是比较高的,结果浪费了金钱和精力。某些“野鸡大学”打着与国内的高校进行合作的招牌,以联合办学的幌子使不少学生上当受骗。
(二)留学目标模糊不清
一部分学生在选择出国时并没有明确的计划与目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国,由于某些学生在毕业时并未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有所规划,在“留学热”的大背景下,产生了跟风效应,以至于前期对各项信息的储备都不足,出国后无法正常进行学习与生活,中途放弃学习回国者亦屡见不鲜。
为了能够顺利出国并完成在国外的学习,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其中以下几点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1)语言准备。对于出国留学,语言关必须要通过,无论教师授课还是文献阅读或论文写作,都需要熟练运用外语的听说读写。对于我国学生,外语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在国内阶段应着重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国外的语言环境。
2)专业知识储备。本科学生出国攻读研究生学位,通常都是去接受国外较高甚至最高水平的知识传授,要求自身具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较容易对接国外的学习,此外,在申请高水平大学时,学校方面也会重点考察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建议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了解相关专业的国际上最新研究方向与进展,并尽可能发表一些自己的学习成果。
3)重视本科课程考试。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就定下出国留学的目标,并积极为之准备,却对本科专业的课程考试没有足够重视,抱着通过即可的想法导致很多分数偏低。本科成绩单在申请国外院校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材料,平均学分绩点(GPA)及平均分是多数院校的重要考查因素,甚至有硬性指标规定,因此不忽视每一门考试,才能在毕业前获得优异的成绩单。
高校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状况的研究相关文章:
7.大学生就业成功案例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就业指导课程是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获取就业信息及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与对策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不断扩增,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那么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也在出现着诸般问题,作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的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务,便是结合美术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就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操练,以期达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美术类大学生 就业和指导课程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伴随着美术类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市场部分行业的需求也逐渐趋于饱和。也就造成了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倍增和就业选择的复杂变化。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便是优化就业指导课程。针对美术类的专业特性,分析学生的独特个性,结合当前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认真规划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在就业之前的计划准备中,能够有着夯实的就业理论基础,丰富的校内外就业相关的实践操作准备。当前高校应及时地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努力探究对美术类学生就业能够起到巨大助力的具体措施。让美术类学生在就业前有充足的就业准备,最后顺利就业。
(一)较强的个人独立性、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
美术类的学生很早就会独自外出培训,这让他们在实践生活中逐渐培养了独立的性格。美术独特的专业特性让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地丰富起来,情感也变随之丰富多彩,这让他们对浪漫主义色彩的追求和理想主义的跟随有着让人震惊般的疯狂执著。
(二)浓郁的专业情感优胜文化课程学习
普通学生的高考只有一次,而美术类的学生却要有很多次的考试,除去众所周知的文化课高考,还要有省联考和各个高校的校级自主招生加试。这让他们专业学习的时间和外出培训、考试的时间要少于其他专业学生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术类学生的文化功底薄弱。
(一)学校和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
目前多数院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了正常的教学中来,但是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本没有设置具体的就业指导教研工作室,没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在课时和课节的安排上也是不尽如人意。就业指导课程和专业课程撞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课节被迫安排的晚上,但学生的出勤也不让人满意。
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开始对这门课程有了尝试性的接触,但还是有一部学生认为,就业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当前还是抓专业学习、体味大学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和每一个细节重要,可以说,他们丝毫感觉不到就业的压力和未来就业的危机。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极度缺乏这样的专兼职教师,没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有的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是由辅导员或是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临时组建的,随着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特性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缺乏就业指导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企业的从业经验。这直接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形式枯燥无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教、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显然不能打动学生,调动不起学生积极性。而部分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堂的授课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更多地结合美术类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的兴趣爱好、内省的价值取向、专业的特质和行业的特殊需求进行职业的指导。由此可见,多样化、市场需求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就业指导课有了内容繁杂、不切实际的错误认知,从而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四)课程体系不健全
部分高校的美术院系的就业指导课程还只存在于就业前的突击性的指导上,把这一门课程当成了商业区上班族的快餐。在内容上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便捷式快餐只包含了粗犷的、宏观性的就业政策和简单的就业技巧的讲解,对于就业难的形容只是停留于告诉学生今年会有多少大学生毕业,然后放上网上搜集招聘会的拥挤场面。这很难让学生切实地感触到就业的压力和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从上课的时间看,相对比较集中,一般都放在每周三的下午进行集中授课,而作为学习课程较多的美术类,周三下午的时间大多数都被专业课所占用。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知
学校相关职责部门和美术院系要对就业指导课有个清醒的、深刻的认知,在内心中明确这门课程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看到这门课程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要利用一切渠道向学生准确解读这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这门课程,并从内心中重视它,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去实践。责成教学负责部门在教学计划中,在学生的教学培养中给予足够重要的位置。
(二)建立职业化的教师团队
职业的教师队伍是就业指导课程效果最大化的核心保障。学校或是院系要挖掘和培养内部的具有扎实的功底的、具备一定的就业指导经验的辅导员或是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另外一方面,学校或是院系应借助外部的丰富的社会资源,借助美术类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的便利平台,招聘一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就职的或是美术行业的资深人士为美术类的就业指导课程的特聘导师。
(三)个性鲜明、多彩的课堂教学
美术类的学生的个性是十分凸显的,这也就要求美术类的就业指导的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就业指导课是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的学科,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求学生有着具体的实践操作,而且美术还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因此,这门课程要综合运用现场模拟、企业参观和实习、相关案例的分析和研讨、相关问题的专题讲座,以及一定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美术的专业特性,不断找出与学生最大程度互动的话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学习。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具备了相关的实践运用能力,使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四)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系统化
就业指导课程并不是大四学生的专项课程,它应该贯穿于每个学生的大学生涯的始终。这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就业指导课程的分段实施为:大一的学生,让学生对就业指导有个宏观的概念,对美术类和社会相关行业匹配程度和行业的大致需求范围有个初步的认知,开始学会规划自己大学的学业。大二的学生,系统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进一步深入规划自己的学业,制定不同期限的规划。大三的学生,在自己的职业发展的专业方向上确定未来发展的求职目标,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全面地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大四的学生,在这一年一定要正确分析就业的整体形势和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一定的了解,掌握不同行业、不同场合的就业应变技巧。搜集所有和自己预期目标相关的就业信息,做好拼搏前的最后准备。
现实社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门复杂的、系统的与社会密切接轨的学科,我们高校就业工作者,特别是就业指导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高师院校美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美术在社会中演变出的相关职业的特点,为美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提供重要保障。作为教师,我们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高校行政化问题就成为了大众经常讨论的话题,随着2010年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才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了时下公众对教育问题关注的焦点。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我国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和对策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行政化管理手段发挥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同时也逐步显现出其违背高校教育先行发展的弊端,影响了高校学术自由、自治管理的权利发挥,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行政化越权管理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就其消极影响因素给予充分重视,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探寻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描述问题所带来的现实弊端,与国外高校的相同时期的不同大学使命进行对比,进而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借鉴国内外名校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的去行政化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诸多问题,保证其实现健康发展。有助于高校建立科学发展的管理模式。使我国高校朝着学术化、民主化的方向有序发展。
【关键词】:去行政化 大学使命 政府 学术权力
高校去行政化是相对于高校行政化而言的,高校行政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即外部行政化;另一个是学校内部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利的关系即内部行政化。
外部行政化是指政府根据其意志利用所掌握的权利干涉高校的管理和运行。高校拥有办学自主权,有利于弘扬学术自由的精神和理念,使得高等教育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运行,从而是大学成为育人的学术殿堂。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始终扮演教育的配角,办学自主权遭到限制,不真正具备独立法人地位。
内部行政化,简而言之是指利用学校的行政权利干涉学术自由。传统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往往起到限制学术的发展方向及其目的,导致学术自由得不到认可,学术专家的学术权得不到保障。学术往往依附于高校行政的指引,缺乏伸缩性和灵活性。
高校的内部行政化是通过外部行政化表现出来的,正如上面所说,高校的管理体制是由政府主导的,高校的各方面发展由政府管理,而政府的管理又依靠学校内部的“代理人”即高校的行政部门来实现。也就是说,高校外部行政化导致了内部化的形成。
通过上述的高校行政化内涵的阐述,可知高校去行政化的内涵即摆脱政府和高校内部行政权利对学术权利的制约,理清政府和大学的行政权利和大学的学术权利的关系,让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利各有合理和正当归宿,从而使大学真正回归教育。
大学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使必要的,中南林业大学的教授廖小平指出任何现代组织都离不开行政管理,不存在去行政管理的问题。中国大学的行政管理不应考虑是否去掉,而是考虑的是应如何规范和完善的问题。当前大学的行政管理不规范和不完善是大学行政化导致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的工具价值异化为目的价值,即为师生和教学、科研的价值变成自利的价值。
高校的去行政化主要面临两种不和谐的关系:一是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的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利的关系。
第一 高校普遍存在行政级别。一直以来,我国公立高校的校领导就有行政级别,比如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为厅级,专科院校的的书记、校长为副厅级,985高校的校党委书记、校长则为副部级干部,出现了副部级高校。正是行政级别的出现,强化了政府对高校的行政管理。高校的校领导是由上级部门选拔,中央任命的,高校领导的考核权、任命权等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中,校领导很难不惟命是从于上级,按照政府的教育方针办学,缺乏灵活性和伸缩性,很难突出学校的办学文化和特色,导致千篇一律的高校办学格局。同时由于集权式的办学的出现,很难能够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意志。
行政级别的出现还增强了校领导的官本位意识和贪大求全、急功近利和不公平竞争的观念。一些高校领导将其职位作为官升一级的台阶和个人仕途的驿站,常常在政府和院校之间频繁更换岗位以实现更好地仕途发展。行政级别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教育资源获得的途径,而且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名声和地位。行政级别高的领导更易于和政府领导接触,垄断了教育资源的分配,造成了资源在不同院校的不合理的分配。
第二 高校出现泛行政化的管理,学术权利从属于行政权利。现代化的大学是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行政管理本应该服务于学术的发展,实现学术本位的管理。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高校的学术研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师的职称的评定等都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教育委员会的学术机构很难在学术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学校的所有事务均由行政部门决定,师生的学术权利受到限制,无法参与决策和管理,加之随着民主管理的风气淡化,招生、财务腐败现象等问题亦越来越严重。
高校的去行政化的改革是高校改革的必然发展发展趋势。高校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是将高校从政府的行政下属性组织中解放出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使高校回归教育本位。现代大学制度就是指在政府的宏观领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科学管理。从外部讲,政府和学校要回归一种和谐的关系,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政府全包的局面。从内部来讲,要调整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改变学术权利受制与行政权力的现状,建立以法治为核心的多元治理结构。可见,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去行政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和理念,可以采取的途径由如下:
第一民主选举校长和促进校长职业化。民主选举校长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的法律框架下,仍可以改革传统的按照党政干部选拔的方式选出校长的方式,由教育家办学。应该建立遴选委员会,建立校长遴选制度。建立由知名学者、教育家、人大代表等组成的委员会,共同制定选任校长的标准,向社会公开招录校长,然后报教育部任命。这一过程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政府不能闭门进行。只有全民选出的校长才更具有民主性和亲和力,才能减少任命校长的随意性,使校长更重视学术的发展。
促进校长职业专业化,有利于造就一批真正懂教育的学者。校长在任期内应该退出教学和学术研究,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
第二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学校作为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机构,应实行明显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符合自己特点的管理模式,调整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实行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学术本位的管理。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应该发挥学术机构的决策与管理的作用。在高校实施高校职员的制度,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学校的特殊利益应该更多的倾向师生,建立教学评议会等机构,使学术发展真正体现民主性。
第三建立现代大学最高决策主体即理事会进行战略决策。学校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应抓紧制定大学章程,并交权力机关批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一是规定理事会的成员、地位和职责。二是理事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章程对学校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权利和责任的范围进行具体明确,经过权力机关的批准,对于限制政府的过于干预和保障学校正常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四加强高等教育行政立法,规范高等教育行政行为。政府有必要在高等教育界人士的参与下,以现行的《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为依据,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行政规程等据以规范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行政法规,明确大学举办者和大学管理者的责任范围,确立大学作为自主办学者的地位和权利,理清政府管理权和大学办学权的权限范围,减少和遏制行政权利的过度干预。
相关文章: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之精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备军的中坚力量。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党中央立足战略高度,多次强调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好在大学生中培养与发展党员的工作。所以积极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党员培养发展问题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目前,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整体态势比较好,但由于受到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来社会思潮的影响,高校党建面临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党员的发展质量和党员队伍的素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1)入党动机不端正。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可塑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同时,大学生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影响,入党的隐蔽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功利化倾向严重,在部分高校,一个班中有80%的学生申请入党,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入党为自己的履历加分,在毕业时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使得部分学生为了入党将不端的动机隐藏起来,仅通过简单的谈话和考察很难发现,而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问题,入党动机关系到党员队伍的政治性和纯洁性。因此,如何有效、准确考察学生的入党动机,成为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课题。
(2)发展党员的标准和程序有待完善。
由于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制度不健全和党建师资队伍人员不足等问题,高校党员发展过程形式单一,形势化问题比较突出,很多高校用学业成绩作为主要依据,用学生获得的荣誉多少作为入党的重要条件,而把入党应有的理论培养过程当成程序性工作,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员实践活动要求较低。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环节存在不规范和不公平现象,对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不够深入,与发展对象联系较少,多数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在公示环节,很少征求老师和周围学生的意见,缺少群众基础和党内外的监督。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把当代大学生中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吸引到党员队伍中。
(3)党建队伍建设薄弱。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党员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出现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的问题,对于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培养质量很难保证,对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入党所需的党课学习,征求意见,开会讨论和群众公示等,难以高质量完成。多数高校为了弥补党建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把相关工作交由团委工作人员、辅导员或部分学生党员完成,由于这些人员大多不是专业的党建工作人员,缺乏党建工作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并且由于他们平时有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难以抽出更多时间进行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影响了党员发展工作的连续性和质量。
(4)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党员的培养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两部分。在理论学习方面,不少高校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内容老化,形式单一,多数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培养的方式多是照本宣科,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少吸引力,难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党性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高校党建工作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和党建宣传工作,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实践方面,高校对党员发展工作的教育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很少组织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帮助入党积极的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情况,使得大学生党员缺少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影响党员发展的成效。
(1)坚持质量优先原则。
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取决于党员的质量。高校在发展新党员不能盲目的追求数量,要把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关注发展质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关系到能否发展成为优秀党员的重要基础,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同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切实可行的培养,全面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高校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做好预备考察工作。在发展党员时,注意控制发展数量,提高发展质量,防止部分思想政治上尚未成熟的学生进入党组织,及时发现入党动机不明确,动机不纯粹的学生。对待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必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改变片面追求党员数量的思想。
(2)加强党建队伍建设。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不仅仅指道德操守、独立人格、健全心理等传统内容,而且包括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政治灵魂、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正领会。在“立德树人”的任务下,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各大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监督制度,组织专门人员严格监督学生党建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执行力建设,有效发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的约束力。其次,高校党建工作人员是为国家培养思想过硬、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的重要中坚力量,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党建队伍建设,广纳人才,将党性坚定、原则性强、理论水平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教师吸纳到党建工作队伍中,壮大党务工作队伍。同时,加强对党员工作者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以不断适应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要求,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3)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大学生对党的认真不够深入,因此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构建和谐校园。高校要将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常规教育结合起来,依托马克思主义等课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中国梦”以及时代精神教育融为一体,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同时,通过积极利用各类新媒体,构建党的舆论宣传高地,开展党建工作新模式。要积极利用大学生善用,愿用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交流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党建工作微博、微信群等方式,借助网络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渠道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党建思想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拓宽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通过这种传统教育与新颖、寓教于乐的新教法相结合的方式,真正使思想教育的内容能深入大学生党员的内心,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建工作的引导作用。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4)严格党员发展程序。
首先,加强培养人工作制度。按照党员发展程序的规定,发展对象需指定两名培养人。可以说,培养人的工作对发展对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要负责发展对象的培养和考察。培养人的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发展对象的素质高低。作为培养人,要时刻牢记自身职责,同时上级党组织要对培养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培养人的作用。其次,严格遵守学生党员入党各环节工作。无论是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发展对象,全过程都要公开、公正,确保党组织的严肃性。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要认真听取师生们的建议和意见,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要规范流程,完善制度,将发展对象、发展计划等各环节进行公示,实现高校党员发展科学化、制度化,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5)大力开展实践锻炼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锻炼是加强党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把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发展活动融入到实践中,才能增强和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综合素质,使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大学生人生经历少,社会经验少,对社会经济文化现状认识不足,在看待事物上往往出现片面、偏激。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深入实际,了解社会,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要为大学生创设多层次的实践途径,让他们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借助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社团;开展岗位锻炼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树立党员的榜样作用,用鲜活的典型教育影响大学生党员,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起他们勇挑重担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定其对共产主义和对党的信念,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做好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校党组织必须充分重视党员发展质量,党员发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程序制度化、规范化,有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进行全面准确的考察,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在培养大学生新党员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规律,坚持正确理论的导向。同时,高校党委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入党的新机制,创立符合工作实际的评估新机制和新体系,完善学生党建的各项制度。公平、公正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开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梦的实现锻造坚强力量。
相关文章: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当前高校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各大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相关时期的一些主要讲话与重要文件的相关精神。但由于高校大学生的专业性质、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以下就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探究。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作为高校教师,要从主观上意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切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工科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通过让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与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新思维和新想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二)融洽师生关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融洽师生关系。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互相沟通的过程。在教育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通过提出建议不断改善学生的缺点,在整个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三)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让大学生通过组织与参与活动,从而更为了解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提高高等院校整体水平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高等院校整体水平的发展。高校重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会在高校整个群体中做出榜样,高校都看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普遍都会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结合相关时期的主要讲话和重要文件精神的主题,可以通过不同模式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热情不高。高校大学生一般比较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但是对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却不够高。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可有可无,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在引领大学生思想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更为关注的则是对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的讲座、相关学术性论坛和专业类比赛,亦或是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文体活动。
(二)组织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类型较为单一。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组织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在于提升班级整体综合素养和同学们的团结性,而部分学生认为这个是遵从学校指示,完成任务,许多学生并没有完全了解其中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多数均以开班会这种单一的形式去开展。部分高校大学生并不能体会到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多个阶段,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够深刻挖掘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内涵,从前期策划到活动开展再到后期总结都能做到条理清晰,主题深刻突出。主题教育活动需要继承与发扬,需要创新与发展。
(三)宣传力度不够。当前许多高等院校在宣传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对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一般只是通过海报、横幅或网络宣传,不注重对其内在思想的深度挖掘。往往只是结合相关重要文件精神进行教条式说教,简单号召学生学习,也不注意在活动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宣传。而学生主要是通过校园宣传栏、相关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校园新闻网、论坛、QQ群或者微博等来接收信息,这些途径都较为分散,从效果来看,说教味、灌输味太浓,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强大、持久而深入的宣传力度,跟不上当代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收效未如理想。
(一)结合高校大学生所学专业开展活动,以赛促学。高校大学生一般比较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其更为关注的则是对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的讲座、相关学术性论坛和专业类比赛。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是结合一定阶段相关重要文件精神,可以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不同学生专业开展结合其专业知识的相关比赛,以赛促学。如与思想政治相关的主题漫画比赛,通过一定的专业类比赛,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的学习,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其思考,达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既让学生不脱离专业知识,又可以更好地组织与参与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
(二)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年级为单位更细化分工,充分结合各年级学生相关特点分阶段开展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来进行:
1.大一新生。要重点让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入学适应教育、规章制度的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加强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主要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新环境,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培养大学生自我设计和立志成才的勇气,开始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行为习惯。
2.大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主要是专业课的学习。要让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其学习的一部分,主要结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真正运用在一年级培养起来的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够有效通过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相关重要文件的精神。
3.大三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主抓素质拓展、社会礼仪、就业创业教育和考研,故我们需要让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与这些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业”和“考研”成为学生关系最多、谈论最多的话题,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考研录取率也是高校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相关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引起学生关注考研。
4.大四毕业生。主抓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此阶段的学生,需要通过让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就业技能培训和指导、校园招聘会等一系列专门的工作,广泛动员毕业生,把活动开展到每一位学生,让毕业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学习到更多对就业有用的知识。
(三)加大宣传力度,注意持续性。在宣传媒体上,主要依赖学生干部的通知、教师说教和海报宣传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要通过多种风格,多种方式手段进行多层次的宣传。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接受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结合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结合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加大高校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和持续性,打破传统的简单灌输和说教,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逐年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探讨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不断涌入市场,大学生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不只关系到个人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本文首先就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参考。
美国的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的分析指出,当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是精英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15%及以上时高等教育的性质开始转变,转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快速步入普及化阶段。①而我国现在的毛入学率为23.3%,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实现人才的有效配置,并实现社会的稳定,是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重点问题。大学生的有效就业,能实现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由于各高校的大规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量增加,使得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严重不符,造成毕业生大量剩余。就现在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情况仍然很严峻,虽然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调控,但仍然有许多大学生正在面临找不到工作,处于失业状态。
(一)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供求失衡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短期内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增量,引发了供需矛盾。②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随之增长。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无形之中增加了就业困难。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的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因此也就增加了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
(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③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最能体现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大部分的高校当中,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忽视了这些专业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大量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现在各高校注重理论学习大于实践体验,这也导致了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使其工作效率低下。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然而各高校并没有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使其让学生对市场上的工作很茫然,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缺乏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引导,高校不能结合市场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和专业进行专业性指导。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诸多疑虑而得不到有效解答,只能在就业时盲目选择,失去方向性和针对性,这也导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就业观念薄弱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追求高收入报酬和社会地位,忽略了自身学习的锻炼机会。而且在地域选择上也只看重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的就业情况,造成就业率低下。④而且大部分毕业生受中国“入仕”传统观念影响,参加国考、省考等,据统计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国考、省考的人数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30%。自主创业观念薄弱,风险大。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其次,通过运用一些行政手段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其合理布局高等教育,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大力支持“西部计划”、“支农、支教、扶贫计划”等,合理优化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有效的解决东西部就业失衡问题。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其政策调控的作用,通过发展社会经济,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高校自身的改革
高校要有自己办学理念,在办学形式上多样化,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适应社会需求。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发展特点进行科学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点,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要将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消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⑤
(三)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各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就应当使其明确大学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只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其次,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应当改变其落后和错误的就业观念,并向毕业生普及当前的市场场情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择业方向,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择业就业。
(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大学毕业生需要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给自己正确的定位,给自己制定规划,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丰富职业知识体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要学会自主择业,就业灵活化,这是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变化。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于其择业和就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应当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其对于自我认识和社会市场的认识能够正确,并在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上做到理性思考,并拥有积极态度。大学生在校时应当通过提升自我价值来实现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就业思维上进行创新,可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马丁?特罗.从精英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明[J].教育科研参考,2000.
②吴高波.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③荆微 周方遒.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④郑焰英;陈东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纺织教育,2008(1)
⑤史亚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之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2004(1)
⑥李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科技风,2015(9)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网上交易逐渐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视,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网络营销课程也逐渐成为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诸多高校纷纷提出了 应用型办学 的口号,他们认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门社会性、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相对较突出的就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不系统、偏理论化等问题,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进行思考与研究。
在最新的大学生就业数据中,市场营销专业在很大地方被亮了红灯。为此,笔者到一些用人单位走访和到人才招聘会现场了解,市场营销人才岗位需求很多,在实际招聘时,出现了非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量进入市场营销岗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反而在受聘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依然旺盛,独立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
由于受到办学母体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即独立学院)仍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特色和生源特点,未能很好地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上基本上也是沿用母体学校的设计,集中体现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上。
如前所述,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际办学情况,沿用办学母体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及不足。
1.1 课程体系偏理论化。笔者梳理过笔者学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理论化,在西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更明显些。即使在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偏理论化依然存在,比如广告学、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在实践教学上会偏向理论化些,学生的实践效果很难进行有效评价。
1.2 课程体系未更多考虑到专业实际应用。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对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即操作应用。因此需要从学生从事营销工作的第一线需要的专业操作需求出发来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母体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忽视了母体高校的研究型特点及生源素质较高等特性,课程体系上对接专业一线操作上存在不足。
1.3 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课程比例不足。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纷纷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和理论教学连贯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浙江省为例,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总学时占到总教学量的30%~35%,但专业课程的实践总学时所占总教学量的比例仅为5%~10%,不能充分体现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与亮点。
要解决以上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前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需要实践什么”,即要明确实践目标,进而将其有效分解,最终形成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并紧密结合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去。
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2.1 优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在设置上要进一步优化。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现有偏理论化的课程进行有效剔除,例如将《企业战略课程》从专业必修课中划出来,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出来。
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例如学校所在区域,学校现有师资的特点及学校的经费投入等。比如处在江浙、广东发达区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有较多的企业实践机会和资源,而处在广西、贵州等区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方面资源不足,可以开出的实践课程应该有所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因为没有编制等原因,对优秀的人才缺乏吸引力等,开出的实践课程也必须跟现有师资结合起来,做能做好的事情,这样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更好;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也不相同,如在实践教学硬件、软件及资金投入是有很大差异的,能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也就不能完全一样。
图1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能力需求部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2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学时。实践教学的课程确定下来后,需要对各实践课程进行课时的合理安排,要在普遍顾及的情况下突出重点,需要考虑到学校的条件、师资现状等。
笔者学校相对远离市区,因此对能够在校园内部及周边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就相对安排多些课时,例如《推销学课程实验》及《推销学实训》等的课时安排分别达到16课时和2周,暑期生产实习因为可以统一安排,加上暑期时间较长,也是安排了3周的实践课时。
2.3 完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从课程地点、课程具体对象和课程要求上进行完善,不能像之前那样随便找个经典的教学案例,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的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应该设变成“走出去”的模式,把课程的上课地点从课堂变成社会大讲堂,具体内容上需要结合学校等特点,比如《推销学实训》课程安排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校园摆摊,进行摊位销售,在具体产品上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市场调查,同时结合学校后勤超市货品进行销售产品确定等内容。
2.4 加强课程考核。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是一个更需要创新的思考。如有些课程是小组团队合作,如何更好界定每位同学的成绩,这就需要引入竞争等因素。比如团队领导通过竞聘,他的成绩系数是1.5,这意味着如果团队业绩好,团队领导的考核分数要比团队成员会高,反过来团队业绩不佳,团队领导的考核分数要比团队成员低,同时引入过程考核,针对每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展示,并做好档案管理等。
只有有了这样考虑到过程监控与展现,考虑到团队中各职位的作用进行职位岗位系数设计等考核项,才能更好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本论文是笔者在参考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结合笔者学校的实践教学经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做的思考,主要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这一开展专业教学的基础工作入手对提高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更好、更快适应市场营销一线工作提出的一些拙见。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诚实守信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肩负着传承美德的重任,可是现实不尽如人意。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大学生诚信危机及其对策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近年来,学院很多学生对作弊问题的反应比较强烈。作弊是道德观念上的缺失,缺失的就是我们做人最根本的东西——诚信,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人物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学院理工科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坚持推进学院“严抓考风”、“促进学风”、“构建诚信”的长期教育机制的同时,从大学生政治、经济、学习、交往、就业和网络等六个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思路和具体策略,以提高学院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实效。
大学是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处世观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大多数是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于是他们就会喜欢、接纳那些自己向往领域的名人的一些言论.以代替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以及看待生活的角度。从高校管理的视角,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己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世观,而各种正确观点的形成,要以诚信作为一个基础。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赖以存在的一个道德基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是中华五千年优良文化的一个传承,也就成了我们重中之重的教育管理任务。
本文以宿迁学院理工科学生为例,从政治、学习、经济、交往、就业和网络六大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就此发现,以下方面问题:
(一)政治方面。
学院多次开展诚信教育相关课程以及运用讲座、征文和辩论等多种模式,向在校大学生们传播诚信的精神和意义,可据调查数据显示,仅有64.8%的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相反,即35.2%的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学习诚信教育的精神理念,没有达到学校预期开办多种教育模式的效果。
(二)学习方面。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测算数据,学院理工科学生在“对学生考场作弊行为所持态度”上,39.6%的学生持有放纵的态度,认为考场作弊的行为是可以理解,不被抓就好甚至是无所谓的,40%的学生承认曾在“考试中作过弊”。在对“是否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论文”调查中发现,从来没有抄袭过他人的学生占比仅为40.8%,也就是59.2%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抄袭作业,比重很大。更有82.3%的人,对“大学生为了完成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出现抄袭行为”的看法是,认为抄袭是正常的事情,或者态度不明晰。
(三)经济方面。
在对被调查者问及“您有过欠费(学费、信用卡、手机费)的情况”时,75.9%的调查者表示从未发生欠费现象,也就是大约24.1%的人发生了欠费现象,相当于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拖欠费用。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理科生还存在骗取贫困生困难补助、恶意欠费、不催不还的情况,这让我们很震惊。
(四)交往方面。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您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以下某种形式的不诚信行为”的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选项占调查者比例的16.6%,更有75.8%的调查者在其他方面缺乏诚信,这直接表明,诚信缺失的现象在人与人接触的方方面面之间很常见。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也体现了理科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我们没有设置的选D,却有学生选择D。
(五)就业方面。
在被问卷调查的理工科大学生中,“在应聘时,您会如实填写个人简历吗”,11.9%的学生选择会为了求职制造虚假履历;“您如何看待毕业生存在的随意毁约现象”中,除了56%的学生认为这是很不应当的,其余的学生都是认为毁约是可以理解的,各种辩护,其中甚至有1.9%的学生认为这是无所谓的情况,大学生诚信不得不让人质疑。
(六)网络方面。
“您上网注册时用的是真实姓名吗”的调查结果是,71.4%的学生并非是一直使用真实姓名,而与51.9%的学生在上网时用QQ聊天时不知道对方真实姓名时有安全感的调查结果产生了矛盾。也就是在网络网络上,理科生更要求他人诚信,而非自己。
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体现在方方面面,应对诚信危机也该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在校大学生忽视诚信教育的学习,主要是因为从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到大学的马哲等学科,都是作为副科学习,学分少。从思想态度上,大多学生都是蒙混过关,草草了事,不像学习正课那样投入时间和精力。我们应当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全面重视每一门课程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是一样重要,对于大学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单独设立学生分数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仅仅是从学习上,还要从思想上,将诚信教育相关课程设置独立评分体系与专业课等学科评分体系划分开来,让学生真正明白学没有正、副科目之分,想要真正出色,只有诚信课程方面和专业课方面都做的好才行,努力发挥学院课堂的作用。
第二,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相关的思想教育政治课内容十分呆板,让大学生没兴趣去学习它们,也就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发掘各类专业课程的诚信教育资源,并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传达诚信教育,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多多开展名人进校园活动,各种名人都可以进入校园,经济类、娱乐类等名人统统可以,以各种身份的名人的视角来诠释诚信,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是一个形成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处世观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多数没有主心骨,喜欢那些自己喜欢领域的名人的言论,这更多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看待问题和生活的角度,每次的名人进校园活动也是反响热烈,我们应当为大学生们多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获得专业课领域顶尖人才传授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教育。
第三,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大学生的经济生活中。
从调查结果知道,大学生们的经济方面发生问题,主要是大学生抱有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所导致的,恶意的情况少之又少。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同时,也要结合大学生们大学阶段的身心发展以及教育的规律将我们所学的心理学方面应用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大学生们的谈心活动,针对性的传教有关经济的案例,引发他们的感悟,指引他们树立正确金钱观。
第四,将诚信教育贯彻落实到大学生的交往生活中。
大学生们在交往中的不诚信,源于他们对诚信理解的过于狭隘,他们将诚信置于一些特定的领域,而忽略诚信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仅是特定领域。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诚信的意义,帮助他们打开新视野,激发他们潜在的对不诚信的排斥感。我们可以通过班级分小组讨论、开班会和班级心理团体训练等等,让学生们讲述自己在交往中不诚信后自己的心理故事,或者是讲述遇到他人不诚信后,你的观点态度。我相信,以故事形式讲述大学生身边人和身边事,可以令大学生反思合反省,自我教育,将他人的错误行为引以为戒,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处世观。
第五,将诚信教育贯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
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许多问题源自于他们没有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有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学生们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业课程仅仅是选修课程,仅仅部分同学能选到课,无法普遍的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报告研究过程中,询问过部分大三学生,“有关就业,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帮助”,他们认为,老师讲述的都是年代久远的,与自己即将面临的择业时代、方式方法、遇到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实质性帮助少之又少。甚至学校花大价钱请名人指导我们择业就业用处也不是很大,反而他们更愿意更希望接受到新一届毕业生给的意见与建议,真正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们作为老师,应帮助解决难题,我们应当多多邀请优秀毕业生进校园,给学弟学妹们指导意见、建议,当然不乏通过优秀毕业生传达我们在就业方面的诚信教育精神。
第六,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大学生的网络指导中。
网络是虚拟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抱有不同的目地,大学生还是非常单纯非常稚嫩的一个群体,很多情况下的网络不诚信,是在一个整体的不好的氛围下的一种自我保护。针对大学生喜爱玩网络游戏的特点编写一些反映诚信理念的网络游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诚信道德观念,形成网上网下诚信教育的合力。我们应当从保护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醒他们要有警觉意识,如何自我保护,在自我得以保护的情况下,诚实守信,改善虚拟网络大环境下的不良氛围。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良好的,是积极健康的。当代大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学院,随着各方面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于国家的政策方针是十分拥护的。在学习上,他们努力进取,在与人的交往过程当中也是努力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学生也存在着很多不诚信的行为,如助学贷款到期不还,作业论文互相抄袭,随意和签约单位毁约和求职简历弄虚作假等等。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高级的知识分子,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是不可多得的国家宝贵人才。
随着我国目前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更加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一个人的诚信是这个人的立足之本,假如没有了诚信,这个人便失去了社会交往当中最基本的条件,诚实守信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对于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高校大学生诚信危机及其对策研究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校贫困生作为校园中的特殊人群,承受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应发挥在其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建设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发挥自己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地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已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以及造成家境困难的各种因素,也导致了部分困难学生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现实告诉我们,贫困生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单纯经济上的帮助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针对大学生贫困的特点,作为学生辅导员,我们不仅要帮助这些学生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经济上的帮助完成学业,同时还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调适。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下,易产生自卑感、无用感、绝望感等心理问题,出现“心理贫困”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往往知识面有限,某些科目的学习上有困难,遇到打击可能产生气馁或者偏激情绪。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家境困难的学生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比其他学生更早地考虑反哺家庭,于是贫困学生面临现实压力的时间更早,负担更重。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有利于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有利于研究并建立一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行为激励机制;有利于让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与人生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性格与心理结构。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人格理论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难以满足平常家庭孩子的物质要求,与富裕孩子随心所欲的花费相比更使他们相形见绌,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则容易形成自卑、嫉妒、孤僻等心理问题。如果生活压力使得贫困家庭的父母心态不平衡甚至产生病态心理,在教育子女时对学习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引导,这也常常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
一些贫困家庭没有注重性格及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无法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当他们意识到只学书本不足以让自己成为优秀学生的时候,会对大学生活产生恐惧感,对前途既怀疑又茫然。
另外孤儿和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由于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使得贫困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表现为缺乏生活热情、人际交往羞怯、恐惧等。
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只注重物质利益上的追求,把财富占有的多寡当作价值衡量的唯一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会上由于没有经济地位而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会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一些动机善良的帮扶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实施不当或有意无意地被扭曲,也会对受助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所体现的社会身份文化特征,可能被其他类型的学生群体所疏远,因此产生焦虑、孤独或者不满情绪,从而造成心理失衡。
(一)经济的压力。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贫困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还没有自立,他们不得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上学,同时申请困难补助,业余时间还要勤工助学。相比其他同学,学习生活面临的困难更多。
(二)家庭的压力。据调查,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收入低下或家庭负担过重(有重病人、赡养人口过多)。而在大城市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已经比其父母好了许多,但强烈的责任心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负罪感。走进大学的他们,已然成为了他的家庭的期盼,生活状况的反差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业的压力。贫困学生一般都会有比较重的思想包袱,他们深知自己的大学生活来之不易,力求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然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中,高中成绩优异的他们尽管再努力,也有可能出现成绩平平。一旦他们的成绩不如别人时,就会很强地损伤自尊,击垮他们的动力,使自身陷入了精神上困苦的境地。
(四)就业的压力。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相对激烈,同时由于健全、公开、公平、择优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造成就业市场人才竞争的不公平。对于一些综合能力不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就会产生一些错误的社会观和就业观,同时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和困惑。
(五)感情的压力。大学生是青春期发展的后期,他们日趋走向成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情感有着迫切的需要。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困难他们或压抑自己的情感,或无法承受交友所带来的一些负担,不自信的性格及自卑的心理也给他们交友带来了障碍。 (六)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贫困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固执、多疑、好嫉妒、难与同学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具体表现为过分的自我束缚,自我怀疑,常常紧张、苦恼和焦虑;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有时自我感觉太好,自我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水平,而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又走向对立面,产生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等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经济贫困,经济上的帮扶对心理健康的调节是有很大作用的。学校应完善勤工助学系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并为他们创造勤工俭学的岗位,缓解其经济压力。另外,建立经济资助机制,通过社会资助、学校定期补助及减免学杂费等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奖学金的设立有利于培养贫困生的好胜心和拼搏精。
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得从贫困大学生自身着手。要让学生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正视贫穷。贫困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暂时的物质贫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自身具有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在校努力学习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贫穷的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每个贫困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起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经济脱贫之前先做到“心理脱贫”。
总结以往的心理咨询实践会发现,贫困生会因为老师或者同学一句无意中说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如“这个老师没有回应我的问题是对我有偏见”,或者“这个同学跟我讲话态度冷淡看不起我”等。因此笔者认为,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引导师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贫困生,不歧视、多理解、不怜悯,多帮助,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改善班级、寝室等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对于贫困生来说极为重要。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在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增强其交往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发动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积极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生,唤起全校、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
辅导员应当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们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应该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阳光进取。另外,组织贫困生开展一些以他们自身为主角的活动,如“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困难群体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贫困生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逐步消除孤独感.同时学会感恩和付出,并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自我,寻找自我,实现自我。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确的幸福观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人生道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民办高校因其办学机制、学生特点等原因,在幸福观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在幸福观教育的内容、方式上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及策略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及策略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大学生的幸福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幸福观的内涵入手,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尝试性地提出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具体研究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策略
目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思想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这其中既有正能量的思想,也有负能量的思想。这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还没有真正地踏入社会,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全面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幸福观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研究课题。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幸福观教育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大学期间进行正确的幸福观教育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幸福的内涵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幸福与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理念、道德情操、人生境界、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密切相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某种观点与看法,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幸福是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幸福的实现离不开实践,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终极目标。幸福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更是一种自我成就感的体现。
(二)大学生幸福观的含义
恩格斯说过“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①大学生的幸福观包括幸福目标、幸福动机以及幸福手段等因素。具体来说,幸福目标就是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想要达到的理想幸福生活,包括生活状态、幸福指数等目标,幸福目标是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幸福动机就是个人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所激发出的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幸福手段就是个人为达到幸福目标所采取的方式、获得幸福的手段、途径。大学生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原则,坚持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不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美好幸福生活,都应是高校大学生追求的正确幸福观。
1、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追求幸福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一定会付出劳动,创造属于自身的幸福生活。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高校理论工作者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
2、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德育观念
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对周围社会环境缺乏一定的深入理解,导致在认知上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幸福观教育面临重大挑战。高校的德育工作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需要,彰显高校人文关怀,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
3、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大学生的幸福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构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科学理解把握物质与精神、过程与结果、个人与社会三大关系,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精神幸福观、过程幸福观和社会幸福观教育。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精神幸福观教育。所谓精神幸福观就是指超越物质层次的愉悦,追求内心的愉悦感、幸福感。马克思认为,幸福本质上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当代大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追求物质幸福的同时,更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感。加强精神幸福感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地感受幸福。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过程幸福观教育。所谓过程幸福观就是把幸福看作是一种永恒追求和不断实现的创造过程的幸福观念。大学生要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在创造中体会幸福,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受幸福。
第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幸福观教育。所谓社会幸福观就是超越个人幸福的局限,把全人类幸福作为理解和实现幸福的出发点的幸福观念。大学生要在学校社会生活中以集体利益为上,不损害社会利益,这样,我们大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二)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快乐、健康的幸福人生体验
增强对幸福的实践体会离不开社会生活,自身的思想、观念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将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际体验,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学会采用正当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幸福的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方式。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大学生幸福体验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形成积极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幸福观、人生价值观等,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的策略探析,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幸福感,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力,现实人民幸福。(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372-373)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被动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求职过程中,不愿主动追求理想的职业,缺乏主见,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就业意向,依赖学校或家庭帮自己找工作。
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访谈研究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够帮助到大家: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访谈研究
肢体残疾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除了面临一般的就业压力,他们还要面临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带来的额外的压力。本文从就业心理角度出发,研究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他们所学专业、当前的就业政策是否相关。本研究对象都来自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访谈方案,研究者选择17位即将毕业的肢体残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他们一方面存在着紧张焦虑、自卑怯懦等消极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有着对就业的积极、乐观,主动进取的良好心理状态。访谈表明,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如下特点。
面对就业,大多数普通大学生也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而在肢体残疾大学生中,这种心理更加突出。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由于身体残疾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加剧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心理。这4位学生最理想的就业方向就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但是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而根据《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两上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者,四肢残缺变形,行路步态跛行,上肢(特别是右手)残缺影响板书书写者;
身体畸形,如明显鸡胸、驼背、脊柱侧弯外曲超过3厘米”等均属于体检不合格。根据上述规定,这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是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他们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希望很渺茫。因此,他们感到紧张和焦虑,对今后的就业方向也感到迷茫。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7位非师范专业肢体残疾大学生也存在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特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采取普遍撒网的方式,一方面准备着事业单位的考试,另一方面又奔走于各大康复中心等机构。
肢体残疾大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会存在自卑的心理,表现得比较怯懦。在访谈中,有11位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自卑心理,这个比例占64.71%。访谈中,小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学历都感到自卑,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中肯定会遭到拒绝。她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她先查阅网上的招聘要求,再对照自身情况,觉得自己不符合要求肯定不会被录取。因此,她一直都没有勇气向用人单位提交自己的简历。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被动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求职过程中,不愿主动追求理想的职业,缺乏主见,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就业意向,依赖学校或家庭帮自己找工作。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8位学生(均是女生)表达了希望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的愿望,希望留在父母身边,其中2位学生则明显表现出对家庭的依赖,完全依靠父母帮自己找工作。
小程很依赖父母,没有自己主动找工作的意识。对小程的访谈是在11月底进行的,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找工作,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单位。但是在问及小程是否开始找工作时,她说:“之前,我父母帮我联系过家乡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但是需要考试,我自己还没有去咨询。”
小张同样也比较依赖父母,她的实习和就业单位都是父母给联系和安排的,不需要她自己担心,而她没有考虑过自己联系工作单位。她希望在家乡工作,没有考虑家乡以外的地方。小张说,暑期她妈妈给她安排了医院里康复理疗的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她本人并不是很喜欢,但是依旧选择听从母亲的安排,没有想过自己独立找工作。
固执的就业心理一般表现在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某一自己心仪单位或者职位的偏执,即使自己条件不足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一意孤行。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11位学生(占访谈对象总数的64.71%)表示出对事业单位的偏爱,认为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福利好、待遇高,更适合自己。例如小陈说,她想去事业单位,或到特殊教育学校当教师,或回家乡的残联工作,暂不考虑其他工作单位。
可是,该校就业办近三年的统计表明:2013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62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79%;2012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36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3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77%;2011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38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9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进入事业单位的比例在15%左右,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与该校就业办负责人沟通得知,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大多数是健全的学生,几乎没有残疾学生进入事业单位。可见,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事业单位固执偏爱,不想进入其他单位工作的想法缺乏实际考虑。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6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他们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自卑、不自负,面对就业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自己充满自信。
小刘是所有访谈对象中最有自信的一位学生,他的职业规划也最具体、可行。小刘是先天残疾,家庭贫困。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他由爷爷、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对爷爷、叔叔、婶婶充满感激。小刘独立能力很强,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通过学生会(老师介绍),我参加了江苏省残联的一些手语翻译项目。同时,我在校外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到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做学业辅导老师、做家教,尽可能在多方面锻炼自己。
在校内,我将自己的手语学以致用,帮助聋生做翻译,做手语老师等。”对于今后的就业方向,小刘希望从事残疾人服务工作。他说:“我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培智专业方向,但是我更希望今后能够从事针对聋人手语的工作。”
访谈之初,研究者以为小刘在谈就业问题时会表现得比较自卑,因为身体残疾,小刘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小刘表现得很坦然。在就业方向上,小刘更多的是考虑为残疾人服务,希望能够从事聋人翻译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加上他自己也是残疾人,能够很好地把握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基于此,小刘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