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8000字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行政管理 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图书馆行政管理相关毕业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图书馆的行政管理,概括地说就是对单位人、财、物的管理,具体包括:人才的合理使用;职工思想教育;制定和督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经费管理;设备管理;后勤服务等。笔者从这几个方面提出做好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
所谓的人本管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工作中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将人作为工作的核心,树立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用户、关心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充分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将人作为图书馆行政工作的核心,加强管理。
2.1加强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教育
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对整体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使其自觉遵守规定,热爱工作。具体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建立并完善现有的学习制度,坚持不懈地组织职工学习政治、时事与图书馆的方针、策略、任务等。其次,作为管理人员要注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要考虑到职工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深入到群众中,对员工的思想要做到胸中有数,为员工解决困难,改善员工的政治素质及经济待遇,改善办公环境,给员工营造一种家的温馨,留住人才。
2.2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行政管理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新时期的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善于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改善协调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坚持黄金原则与白金原则,黄金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白金原则就是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满足他人的需求。在工作中以这两个原则为指导,实行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知己、知彼、权变。所谓的知己就是要对自己的能力及特点较为了解,在工作中扬长避短;知彼就是要了解他人,善待他人;权变就是权利弊而随机应变,根据环境及人的不同而随时调整工作策略。同时还要不断地提升倾听能力,有效运用语言能力,发挥优势化解冲突,总之就是在进行行政工作的过程中,要秉持服务的态度,坚持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为员工解决问题,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一支生机勃勃的队伍,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加强章程的建立,建立工作目标,用其管理人,约束人。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可以分为: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安全工作责任制,卫生安全防火制度等,完善相应制度,科学管理,促进图书馆基础工作水平的提高,改善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效率。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完善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实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的管理方针,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
对任何工作来说,经费都是不可或缺的,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要想发挥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财力的控制,这就要求在经费的管理中坚持统筹兼顾、轻重缓急的工作原则,保证工作效益。在经费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4.1做到专款专用
所有的款项都要按照预算办事,从预算的编制到最后的决算环节都必须要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严禁移东补西,导致款项乱用。
4.2统筹兼顾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图书馆的经费有限,因此,在使用上必须要统筹兼顾,考虑多方利益,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到业务的建设与资源的建设中,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建筑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但如果空有形象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在图书馆的硬件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内涵方面建设。
4.3把好图书馆采购的质量关
图书馆采购是经费最主要的支出,因此要把好采购关,避免由于采购造成的浪费,同时要完善管理制度,重视订单的审核工作,严把采购关。
4.4压缩会议,避免做表面文章
重复的会议,大量的表面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费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实事求是,控制好经费管理,实现经费利用率的最大化。要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拓宽经费渠道,避免图书馆经费的无端流失。
后勤工作是图书馆顺利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如何为读者提供服务,为读者创建较好的工作环境,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吸取知识,接受文明的教育。同时要提升后勤工作的效益。因此,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中,一个图书馆如果室内清洁,书刊整齐,藏书丰富,室外鲜花四季盛开,会使人感到春天常在,充满希望,这就要求提升服务的工作效率,重视读者教育,视服务为生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安全工作的质量对整体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必须为读者提供绝对安全的学习环境,提高图书馆建筑的安全性。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安全建设,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并完善安全防火机制,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将安全放在首位,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读者是体现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的生命,一旦失去读者,图书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队伍来自不同的阶层,面对复杂的读者队伍,公共图书馆应实行多方位的服务,拓展服务领域,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行政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基础,这就要求加强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推动我国图书馆服务事业的发展。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是企业管理的实践者。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制度是文件,是命令;执行是落实,是实践;制度是执行的基础,执行是制度的实践,没有制度就没有执行;没有执行,制度也只是一只空壳。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生管理系统相关毕业论文: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制度的老化
在传统落后的体制影响下,我国高校的管理制度仍然在强调学生管理的意识统一,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无条件服从。但在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挑选都采取自主化选择,这给学校老旧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的传统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我国人才的综合素养。
2.管理模式单一
随着学校扩招,生源面增大,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也在不断地创新,很显然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求。学校的管理者对于现如今产生的问题解决方式缺乏一定的有效方法,只能单纯地应付针对性极强的工作,而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掌握和调度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和治理。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需要从管理中寻找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能够解决问题。学校应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对于学生的管理作用应从学生的校园生活转移到思想建立上,把握住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思想动向,创新管理模式,做好相关工作。
1.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从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角度、道德素质、文化特征等等角度出发,建立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确保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一套管理学生的新模式。
其次,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务必要脱离传统落后的模式,移交主体,创新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制度能够以学生自身为基础、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充分鼓励学生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于学生。最后,对于管理观念,相关工作者必须放弃传统、落后的旧观念,建立新思维,我们不能将传统的理念全盘否定,应取长补短,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服务学生,创新管理模式。
2.学校的管理
对于管理学生工作,学校应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的整体调控,并完善和改进其相关措施制度。由于生源面扩大,学生自身的差异也会产生一定的距离,管理工作也会变得比较复杂,如果学校没有一整套相关且有效的管理模式就不能进行学生的正常管理工作。所以,建立一套和学生管理的机制相匹配的管理体制,也是极为重要的。学校首先应当从教工的思维理念开始进行革新,使学生管理的方法落到实处,并能够得到正确的规范和制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自身应得的权利,做好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
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正常、合理、科学地运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实现完善相关制度的目标。提升高校文化、推进学生管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被动和附属性、加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高校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变革学生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打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道路。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法律是保护我们安全的重要内容,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带来的关于法律8000字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 法律信仰作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和良法概念的界定、什么样的法律才能被信仰的阐述,阐释了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 法律信仰 良法 作用
一、前言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已经有十二年之久,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图景,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基本有法可依。虽然有法,但法律在实践当中权大于法、人大于法、以言代法、以权废法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法律不被信仰,如果法律不被信仰,与一纸具文无异,就似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法律作为信仰的唯一对象在培养法律信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究竟要信仰什么样的法律?良法作为一种有别于恶法的良善之法应作为法律信仰的当然对象。本文正是以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重要性为理论基础,通过以下逻辑来分析良法的这种重要性: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基础又是如何形成的?法律作为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对法律信仰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那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呢?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的良善之法应成为法律信仰的对象②。
二、法律信仰与良法概念界定
(一)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一词在《辞海》中并没有针对性的解释,只有对信仰的解释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③。”谢晖教授认为“法律信仰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④。”由此,笔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指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重,并将这种信服和尊重的心理状态转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法律信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是包括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法律信仰不仅存在于理论上,而且践行于法治实践中。
(二)良法
良法是与恶法相对应的法哲学范畴,是一个广泛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包括法的实质良善性和形式良善性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要对良法下个确切的概念不容易,可从良法的标准来探讨良法的概念。李龙教授主编的《良法论》一书认为良法的基本标准是:价值合理性、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⑤。笔者认为,良法应从应然角度考虑,良法应是实质良善和形式良善的有机统一,由此,法律应当是怎样的,而非法律实然或已然是怎样的。价值合理性应是良法的灵魂,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都是为了实现良法的价值合理性服务的。因此,良法应是符合自然、社会、人类发展规律的,能够满足主体享有最一般人权、公平正义的,并能为大多数独立社会主体所信奉和行使的准则。
三、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法律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其信服和尊重的准则当且仅当是法律,而不能是诸如权力、教义、风俗习惯之类的对象,如果法律信仰除法律之外还有其他对象,那就不是法律信仰,也培养不出法律信仰。法律的三品性“自由――人权性、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内在因素⑥。此外,规范的至上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前提条件⑦。正是因为法律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的特性及其至上性,确定了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四、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法律基础,而法律被信仰是依法治国的精神基础,只有法律真正为社会主体所尊崇和行使才能实现法治,但是并不是只要是法律就一定会被信仰,还要看这种法律是否具有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等特性,是否能够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是否能够体现法律的应然性(公平正义性),即法律应是良善之法,是为良法。
五、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
根据谢晖教授将法律信仰分为法律信念和在法律信念支配下的活动两方面来看⑧,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可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1.良法对法律信念形成的作用。法律信念是一个有关个体主观心理的概念,内在包涵着个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崇,并把这种信服和尊崇内化为一种恒定的意念,而这种信服和尊崇的前提是法律可以实现主体的某种利益。良法因其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自由-人权性,使其具备被信仰的价值基础;2.良法对法律实践的作用。法律实践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而这个法的良善性决定了法律实践的有效性,法律的有效实行是法律实践的应有之义。法律的善恶决定了人们对其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只有善法――以人权保障为宗旨的法律,才能获得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并加以普遍遵守,法律的良好实施才能促使人们去信服和尊崇法律,法律信仰才能形成。
六、结语
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真正让法律成为普通民众的信仰,首先法律应是良善之法,且应有效实施,法条具文的泛滥,除了带来种种社会成本,还会阻碍法律人职业自律,而法律人职业素质的降低,无疑会鼓励人们在法制外另辟渠道,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即求助于私力救助。因此,法律不仅在制定过程中要不断向良法靠近,而且制定出来的良法要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法律榜样,使民众信服法律,将法律内化为信念,从而信仰法律。
注释: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②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565.
④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⑤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⑥钟明霞,范进学.试论法律信仰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1998(2).
⑦谢菲.小议形成法律信仰的前提条件和经济基础.律师世界.2002(7).
⑧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摘 要 保险在我国社会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在保险法律关系实践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司法案例。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活动中法律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对我国《保险法》在防范保险道德风险上存在的缺陷分析,从法律人的角度,对我国保险法的制定和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保险 道德风险 保险道德
一、保险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一)保险道德风险的基本概念
道德风险是指与人的品德有关的无形因素,即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的发生或扩大,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的原因和条件。 道德风险以前主要存在于经济领域,但是近年来随着保险领域的不断扩大,加之保险制度自身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道德风险越来越广泛的存在于保险领域,保险道德风险成为保险业中一个特有的术语。
“保险道德风险”是指通过投保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一种精神或心理状态,即投保人为了谋取保险金赔偿或给付而投保,通过促成或制造保险事故而骗取保险金的危险。 本文认为保险道德风险的主体除了投保人外,还应该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保险道德风险同一般的风险相比,具有自身特点。一般情况下,实际危险是有形的,而保险道德风险是无形的,很难运用保险业的相关法则加以预测,因此比较难以加以识别。
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但是人为的保险道德风险却造成保险机制的非正常运转,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角度寻求防范保险道德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求将其发生率尽量降到最低。
(二)保险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虚构保险标的;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故意违反告知和保证义务;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道德风险源于人的自利本性,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可能做出一些不法行为。加之保险机制的自身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就导致了保险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保险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指在交易双方之间或者所形成合作关系的双方中, 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的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在社会保险活动中,投保人所了解的保险商品信息都来源于保险人和中介人的介绍。保险人则通过投保人和中介人来掌握保险标的信息。彼此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2. 逆向选择的存在。所谓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 是指事前隐藏信息的行为。保险人与投保人在保险过程中,必须要达到信息的完全对称与知晓,才能签订保险条约。但在现实中,这种绝对知晓与坦白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彼此都不能绝对知道对方的形象。因此,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性的投对自己有利的保险,而并不把这方面的所有情况让保险公司知晓。所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保险公司总是处于劣势。这样就导致了有些投保人不愿向保险人真实告之被保险人已存在的风险状况,保险人处于被动选择的位置为投保人的行为承担相应风险。
3. 立法对相关利益主体规制不足。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会做出一些不法行为,表现在保险活动中,就会引发保险道德风险。要想减少甚至消灭保险道德风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对相关主体的规制。正是因为现有立法对保险道德风险的规制不足,对骗保、诈保等行为惩罚不够,才会造成保险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
4. 我国保险法仍不完善。我国现在的《保险法》及与其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健全。存在着保险利益不清晰、归责原则不合理、缺少近因原则的规定等一些立法缺陷。特别是在约束方面,对保险欺诈的惩罚力度不够,客观上纵容了保险道德风险的发生。
因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而引发保险道德风险,主要还是由于保险法中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可以通过在保险法中设立和适用相关的原则和制度来加以解决。通过在保险法中规定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并且在保险事故发生后适用过错责任推定制度来让投保人负担举证责任就对解决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加大对骗保行为的处惩罚力度来约束各个保险利益主体,防范保险道德风险。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从立法角度来防范保险道德风险。
二、我国《保险法》在防范保险道德风险上的缺陷
(一)保险利益不清晰
保险利益原则对防范保险道德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利益的法律规定却并不清晰。特别是对保险利益应该存在于何人何时,并未作详细的规定。
保险利益应该归于于何人,大多数国家规定为被保险人,而我国《保险法》规定为投保人。我认为,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具有更明确的保险利益。因为,假如被保险人与保险标间不存在保险利益,其又为合同受益人,那么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不仅不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反而为其带来利益。这样以来便容易引发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
(二) 缺少近因原则的规定
我国《保险法》只是在相关条文中体现了近因原则的精神而无明文规定。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五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向保险人提供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有关的证明资料。保险人应当及时予以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履行保险责任;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拒绝给付保险金的通知”。近因原则是确认保险人之保险责任的主要依据。正确认定近因,对防范保险道德风险有重要的意义。在《保险法》中增加关于近因原则及其适用标准的明确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三) 归责原则不妥当
按照保险的一般规则,保险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考虑行为人有无过错,或说行为人有无过错对民事责任的构成和承担不产生影响。 就保险领域来说,就是基于保险合同的约定,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如果发生该事故的原因属于承保范围内的原因,那么保险人就必须承担保险责任。而不必考虑该事故是否是由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过错造成。
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能使因保险事故遭受的损失得到及时的赔偿,有利于保护投保人等的利益。但由于保险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并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得事故的有关证明和资料,这样,对于保险人来说,证明投保人等是否存在故意是十分困难的。在此情况下,无过错归责原则的适用客观上加重了保险人的负担,增加了保险道德风险发生的危险。
(四) 对骗保等相关行为的惩罚力度不足
《保险法》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实施了骗保等行为后,主要承担的是违约的合同责任。“利益与风险相当”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它指的是获得一定的利益必须负担相当的风险,如果利益大于风险,则必然会导致不法行为的产生。实施骗保等行为后所承担的责任远远小于通过骗保行为所获取的利益,必然会引发道德风险。另外,如今保险道德风险在保险领域广泛存在的现实说明,仅让他们承担违约责任是不足以防范保险道德风险的。所以《保险法》有必要加大对骗保、诈保行为的惩罚力度。
三、 防范保险道德风险的立法建议
(一) 进一步明晰保险利益
“无利益者无保险”,保险利益对保险道德风险防范的意义自不待言。保险利益具体明确,可以避免投保人利用对保险利益的不同理解而利用保险道德风险。
由《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可以看出,真正有权在保险事故发生时领取保险金的是被保险人,而非投标人。而《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可见,《保险法》第十二条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明显不一致。
保险利益存在于何时,根据《保险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可见与保险合同订立时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根据英美保险法通例,保险利益存在于何时因险种不同而不同。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分别具有补偿性和给付性特点,决定着保险利益原则在适用过程中的时间限制不尽相同。其中,对财产保险合同而言,一般要求从投保时至保险事故发生时应当始终对于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与此不同,保险利益原则适用于人身保险合同时,仅要求明确一个时间点,至于保险事故发生时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则在所不论。因此,我国《保险法》应该借鉴英美法的规定,明确保险利益产生于何时。
(二)增加近因原则的相关规定
由于我国《保险法》未明文规定近因原则。应在《保险法》中明确规定近因原则及其适用标准。根据近因原则的要求,认定近因的关键,在于寻找致损的因果关系。
关于近因原则的适用标准,保险界普遍认可的是直接作用论,即将对于致损最直接起着决定作用的原因作为近因。如果保险事故是作为直接原因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如果保险事故并非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的直接原因,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
(三) 适用过错责任推定制度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规定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对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保险合同签订前的逆向选择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保险合同订立后的道德风险该如何解决呢?则依赖于过错责任推定制度。
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的保险理赔过程中,对保险人来说,想要证明投保人等是否存在故意是十分困难的。而将举证责任的负担通过法律规定合理分配给投保人,可以使其自身受到相应的约束,对于弥补保险人的信息滞后性,防范保险道德风险无疑有所裨益。 例如,对于常见的汽车骗保案件,由于经常存在投保人与汽修厂联手骗保,所以更具有隐蔽性,这无疑增加了保险人对案件事实调查的难度,造成联手骗保畅行无阻。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将举证责任转移给投保人,给投保人增加了举证的负担,势必会增加联手骗保行为的难度,从而遏制保险道德风险的发生。
(四) 设立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制度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对防范保险道德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骗保人施加更重的经济赔偿责任来制裁他们的不法行为,更好达到惩罚的目的。同样,通过惩罚也达到了威慑的目的,可以防止道德风险再次发生。其次,这一制度具有补偿功能,在补偿性损害赔偿不足以补偿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时,惩罚性损害赔偿能更好的维护保险人切身利益。再次,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可以对保险交易起到鼓励作用。同样,这一制度在保险领域适用能够促进保险活动的正常进行,因为它使潜在的骗保人等认识到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比实施骗保行为更加合算。
注释:
程婧.保险道德风险的产生及规避.福建金融.2001(5).第37页.
尹田主编.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魏建文、邹国雄.论保险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经济师.2002(3).第71页.
参考文献:
[1]杨林.遏制保险欺诈.中国保险.2005(8).
[2]张欢.中国社会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2).
[3]黄海骥.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影响.保险研究.2003(12).
[4]卓志、熊海帆.保险领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经济分析.保险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一、引言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军队的法制建设引人瞩目。其中,法律服务工作的蓬勃开展,直接促进了国家的政策法律在军队中得以更好的落实,这对贯彻中央军委依法治军的方针,保护国家军事利益,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但是,这只是法律服务工作显而易见的一些作用。其实,对军队来说,法律服务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加强我军的政治建设,发挥我军的政治优势,也在落实依法治军方针、依法管理部队、拓展政治工作职能和形成政治工作合力等领域发挥着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战斗力和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法律服务工作与军队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
(一)军队政治工作的需求催生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
随着依法治军原则的提出和部队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军队特色的法律服务工作在部队应运而生。199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将司法行政工作、军队保卫工作、军事审判工作和军事检察工作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法律服务工作就是其中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治工作条例》把“领导司法行政工作、管理律师、公证和法律服务”作为总政治部的重要职责,把领导、负责法律服务工作作为各级政治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这样,在《政治工作条例》这一军队政治工作的权威法规中确立了法律服务工作在政治工作中的法律地位。因此可以看出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需求催生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法律服务工作纳入军队政治工作体系中,在实践中有利于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健康发展。
(二)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
《政治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法律服务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共同任务是“打击军内违法犯罪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从政治上、组织上纯洁和巩固部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国家利益和军事利益,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这一任务的确定,是由法律服务工作本身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律师工作、公证工作和基层法律咨询工作,从法律角度为部队建设提供各项服务,适应部队建设需要,促进部队的全面建设。这些任务与政治工作中任务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军队政治工作中不能缺少法律服务工作,法律服务工作对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实现政治工作任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法律服务工作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机制
(一)开启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军队政治建设
过去,我军的法律服务工作是潜在的,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法律队伍,也没有明确的人员职责分工。出现了法律问题,有了法律服务需求,则由保卫、组织、干部、宣传等部门办理。这些法律问题体现在为首长和机关提供法律咨询,为官兵涉法问题提供解答官兵,协调处理军地纠纷,参与诉讼和调解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等。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军方针的贯彻,法律已经涉及国家和军队生活的方方面面。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和途径,单靠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等部门的工作已不能满足部队政治建设的需要。只有开启法律服务工作,满足日益增多的涉法问题解决的需求,提高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发挥我军政治工作的优势。
(二)加强法律服务工作,落实依法治军方针
依法治军,就是依据法律管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治军是军队建设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军提供了有力支撑。依法治军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才能找到依法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那就是通过法律服务工作。法律服务工作是贯彻实施军事法律法规的重要方面,在依法治军,有效地依法管理部队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形成政治工作合力
军队法律服务工作具有独立的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和业务范围,相对于政治工作中的保卫、组织、干部、宣传、纪检等工作来说具有独特性。但是,法律服务工作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政治工作中的其他业务工作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开展得好可以和其他政治工作形成合力。首先,法律服务工作与政治工作中的其他工作存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形成合力的关系。对政治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充实,又促进了政治工作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形成政治工作合力,更有利于完成政治任务。其次,法律服务工作对纪检、组织、干部、宣传、文化工作及群众工作等同样具有促进作用。法律服务工作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都能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将系统论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运用到政治工作中,定会更好地搞好政治工作,实现其任务和职能。
(四)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基层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在我军的建设和发展中,政治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基层部队的政治工作则是整个政治工作最基本、最具体体现,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生成,对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政治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当前,基层政治工作主要依据《军队基层建没纲要》,那么在贯彻这一法规开展基层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法律服务工作要做好《纲要》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基层官兵树立《纲要》就是法规的意识,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纲要的自觉性。因此,法律服务工作应面向基层开展工作,帮助基层搞好依法管理、依法施训、依法理财、依法搞好教育和法律宣传、依法维权等。所以,法律服务工作在加强基层全面建设,加强基层政治工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军队政治工作的需求催生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军队法律服务工作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浏览量:273
下载量:0
时间:
学校图书馆活动是一项具有鲜明活动特征和科学知识体系的教育活动。学校图书馆活动对深化与拓展学校图书馆功能,促进学生、馆员和图书馆事业的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图书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社会也在不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在概述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阐明了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当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且频繁的地方,已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的信息素质教育: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相关检索方法,提高信息利用率,以达到为各项学科服务的目的。
一、信息素养教育概述
信息素养也叫信息文化,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个特殊而宽泛的能力,它能将多方面的知识包含其中,并且能够将多个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的传播、分析以及检索都是信息素养中的重点内容。另外,信息素养也是一种通过了解、搜集以及评估利用等方式组成的一个信息知识结构,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调查方法进行鉴定。信息素养由技术和人文两方面组成。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是将人们利用信息的能力反映出来[1];从人文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是反映人们面对信息时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信息素养就是能够了解用户什么时候需要信息、需要何种信息、在何处可以找到信息,并且能够将这些信息有效地利用和交流,使用户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
(一)学科服务的目标能够有效体现信息素养的教育宗旨
学科服务的目标就是以用户为出发点,根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相关内容,向广大院校、工作室、课题组以及教师、学生个体,通过个性化、知识化的手段进行服务,充分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能力。这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宗旨,即信息的利用率。
(二)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素养教育
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信息服务和学科咨询等。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不断开展学习、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等用户群体都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去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信息完成学习和研究。这是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效帮助用户掌握相关信息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信息使用率,以便更好地运用科技的力量来帮助用户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从而有效推动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等用户通过自行查找所需资料,保证资源的针对性和利用率,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促进高校良性发展。
三、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一)加大信息素养教育部门配合力度
高校是一个综合机构,要想实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就必须要保证各个部门、院系之间的有效配合。简单来说,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大学生,但是不同班级、不同院系的大学生上课时间并不相同,这就导致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由于时间不统一而造成浪费资源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加大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力度。例如,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向学科服务,教务处就要对各个院系、班级的学生上课时间进行一定的调整,统一安排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从而节约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制定信息素养教育计划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在开展之前,需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度和需求所涉及的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学位的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调查,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所以,在实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地解决,开设相关教育讲座,统一对学生或教师的问题进行答疑,也可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预约,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指导。例如,在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入馆培训方面,可向教师提供一定的用户使用说明书,使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能力,并通过教师传播给学生,实现全面且广泛的信息素养教育,更好地面向学科服务。
(三)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地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图书馆、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各个院系共同参与其中,所以,也需要图书管理员、教师、学生的参与[3]。所以,要想更好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就应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多方面的力量,开展一系列的素养教育活动,大力拓展信息素养实践基地,将各个学科和图书馆的优点互相结合,为广大学生和教师等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使他们能够快速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面向学科服务。
(四)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信息时代下,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对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一般来说,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应设置在图书馆的主页位置当中,学生在进入图书馆主页后可直接点击,进入到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当中,方便使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育效率。另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应向学生提供详细的电子教案或课件,也可设置一定的在线人员专门负责答疑解难。这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能够保证学生直接有效地利用所需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加强图书馆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要想更好地实施,就必须要聚集校方的力量,尤其应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首先,专业教师应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合作,主动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的设计当中。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更加了解,所设计的内容会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地合作并不能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也要加强关于信息检索方面的讲解,避免学生由于不了解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结合实际科研和学习所需,与图书馆管理人员共同设计一定的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后,教师可根据授课特点,与图书管理人员共同设计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抽查,从而更好地实现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六)提高高校信息科技水平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常以图书馆教师讲解为主。这种形式下的授课方法,图书馆教师需要经常重复所讲内容,学生也要抽出相应的统一时间进行学习,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就要不断提高高校信息科技水平。高校所独有的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程序进行改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用户,最终改善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相对较多,致使部分信息的利用率逐渐降低。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大信息素养教育部门的配合力度,制定一系列信息素养计划,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提高信息科技水平等多个方面,有效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率,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有效促进学科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晓牧,林佳,王茜.学科信息素养培训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以清华大学数学学科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1):10-13.
[2]徐秀秀,杨寅华,尚珊珊.上海地区一般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3):117-121.
[3]程芳,冯倩然.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比较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4(1):6-13.
摘要:在目前情况下,加强高校独立学院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其进行创新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独立学院的人员配备比较少,而且,专业知识和高校的校本部人员相比仍存在不足之处,经验也没有校本部的人员丰富。因此,在高校的独立学院的管理上,要做到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创新,以促进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管理上的升级。
关键词: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独立学院是可以作为大学的分支机构招考第三批录取的本科生的。在教育、科研、学生注册和管理上,独立学院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队伍的结构都是独立学院内部的事情,是属于独立学院的人事制度的,和其他大学图书馆有所不同。独立学院的图书馆在规划人力资源和管理开发、使用、维护上都需要有进一步的发展,人力资源上的创新也需要加强研究。
一、加强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专家迈克尔?戈尔曼在谈论图书馆的作用时,提出图书馆有两个重要资源。一是训练有素的、知识渊博的图书管理员。二是收集到的图书资料和已被写入检索控制系统的操作,这将方便读者使用,并进行资料的检索。戈尔曼首先把人力资源放在重要位置。现代科学技术、劳动力和资源的进一步增长,社会劳动的分工都不会降低人力资源在图书分享上的作用。这是图书馆有效管理的一个独特之处,因为离开人力资源,图书馆是不可能运作起来的。这说明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不是图书馆的一部分,它是图书馆的管理者。而技术的发展,只是图书馆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在新的理念中,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建设是人力资源的建设。这对独立学院的图书馆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管理,“人”已经成为变革的中心,传统上认为“人”是变革的“对象”。人事管理是独立学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员视为重要资源,要充分利用这笔财富。因为人力资源是潜在的优势,个人发挥出来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立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之后,是需要“人”来实践的,而非机器。要加强对大学图书馆建设,这就需要明确发展目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在组织的内部形成团结的优势,并结合社会图书馆建设,以提高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竞争力、建设质量和舒适程度。可以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二、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现状
独立学院图书馆没有对图书馆的编制进行落实,他们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在校本部和独立学院的图书馆间来回奔波,这对教师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而且,也不是长效机制。独立学院的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建馆时间比较短,工作人员的招募和培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有些独立学院刚刚建校,资金是比较困难的。在传统的大学图书馆,有更加完整的用人机制。总体而言,独立学院图书馆拥有相对较少的工作人员,一人身兼多个职务,进行跨部门的工作,是比较普遍的。独立学院图书馆缺乏流动性的机制,这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老校区的图书馆也是一样。根据调查,大学图书馆缺乏流动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缺少流动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然缺失。有的员工在上班时间玩电子游戏,有的员工在上班时间不知去向,这都是独立学院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而且,在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上也缺乏继续培训机制,员工的视野狭窄,难以看到外部的世界。每天上班在相对狭窄的领域工作,员工之间的交流性不强。图书馆由于是一个安静的场所,员工之间通常一天的工作也没有什么交流,每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这对图书馆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缺乏员工培训机制,会导致员工的远见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在工作中缺乏检查和监督,有上班积极性的员工也会因此懈怠。因此,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创新,找寻更适合的人事管理办法。
三、优化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的措施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建设有着显著的作用。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图书馆人才结构的优化,是独立学院保持教学活力的基础,要加强这种活力。独立学院图书馆要做到人员结构优化。应该有等级管理,要建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人事总监分工协作的制度。要建立奖励和晋升的机制,调动图书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在人员的管理中,要做到人员结构的优化,以便确保员工在独立学院和校本部有一样的工资待遇。并引进校本部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做到内部人际关系的优化,起到补充作用。自独立学院成立以来,它就拥有相对的独立性。要自主引进人才,对于年轻人要做到大胆选聘,要有基本的培训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晋升有途径。独立学院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要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吸引高级人才进入管理阶层,注重感情投资,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理念。目前,人性化的管理,是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但它已经渗入到管理中的方方面面。人性化的管理最终会取代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将尊重人的情感和隐私,必须尊重员工的努力和他们的自我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一直以来主要是通过业务管理人员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的。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不是管理的本质,要知道管理是人的一种行为和组织模式。它应该反映在可以控制的管理上,要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人”被尊重时,创造性就可能发挥出来。目前,在人性化概念的管理指导下,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在工作方面也要做到积极帮助。丰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娱乐生活,鼓励创新,尊重个性的发展。对待一线员工和其他高级员工没有差别。在许多情况下,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要能够主动沟通,相互协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服务,了解这些,相互沟通就能做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在研讨会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始终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积极进行图书馆的建设。独立学院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有专业精神,建立贡献意识,重点强调,以使“进步”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内部要团结,讲奉献,促进进取精神的发展。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发挥专业才能,贡献自己的价值,才可能在未来取得成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持续创新,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术。也应该积极提倡独立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甘为人梯的品德和奉献精神。还要增加服务意识,提供最佳的服务给读者。
四、科学运用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
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激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奖励,一种是精神奖励。物质只是诱因,要结合精神奖励,才能有长久的积极性。正确使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团结是尤为重要的。
(一)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明确“任务”,以激励员工的工作
独立学院图书馆管理员,必须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每一件请都要有责任感。要有强烈的参与感,这是迈向成功的道路。通过使整体人员合作,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资源,在充满向上精神的职业中寻找新鲜活力。因此,图书馆的员工可以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完成任务。在图书馆的建设中也要做到发挥员工的能力,做到热情的服务。要加强责任感,使用最新的技术,促进图书馆信息产业的专业资源建设。因为性能的显著提升,能够将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水平。
(二)要有激励机制,但也不能降低决策能力
在独立学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中,科学的决策往往能够实现图书馆的总体目标。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图书馆的管理者需要有科学的决策能力。当然,在保障科学决策的基础上,也要有激励机制。两个都是不可偏废的,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管理方法,高校独立学院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效益才能发挥得更好。
(三)要有岗位的培训机制
这是一种基本的方式,它能提高员工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员工的业务技能也能得到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培训机制。不同层次人才来到这个培训机制里学习,大家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其次,我们要制定一个训练计划。培训时间和任务都是要确定的,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培训的效果。
第三,要有重点的攻关人员,培训是有“马太效应”的,它可以进行扩展,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培训。
第四,为了加快人力资源的培训速度,可以和科研机构和海外大学进行合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总结
在高校独立学院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培育,因为没有人才的图书馆,是一种落后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建设也是没有长效机制的。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的培育计划有利于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有效提升,促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有效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必须着眼于管理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要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促进人才的引进,并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优化结构,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为图书馆人才的培育提供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璐.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试论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趋势[J],商情,2013,(22).
[2]邢静,王浩然,梁少辉.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
[3]刘鸿虔,浅议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如何做好社科信息资料的文献保障工作——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4]张民民;高校图书馆海洋数据特色库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5]孙志梅,王静,袁传宏.现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6]刘淑银.升本后独立学院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探析[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
[7]车今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生态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6).
[8]孔德利.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图书馆事业发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
[9]穆祥望.加强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1).
[10]巫岚,冯小永,邱筇.浅谈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4).
[11]罗春荣.高校独立学院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弊端及优化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
[12]林俊言.加强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J].科技信息.2011,(17).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信息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不断的深入发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为更好的实现对奶牛精饲料的精确饲喂,与牛场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衔接,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原型法进行设计、使用VB.NET2008语言进行程序开发、以Access2007数据库系统为后台数据库、以无线传输方式完成数据传送的牛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完成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的同时,兼顾牛场、职工、牛只、生产等信息的集成管理功能,通过对牛场信息进行有效、快速的管理,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为实施奶牛精确饲喂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个体奶牛;精确饲喂;信息管理;原型法
0引言
奶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和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奶业的发展对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奶业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养牛业正在由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转变,牛群的管理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型、松散化管理向精养型、集约化管理方向发展[2]。经分析,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存在的单产水平低、增长率不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奶牛饲养管理水平问题[3]。在饲养管理中饲料条件对提高奶牛的产量和牛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因此,以个体体况信息为基础的精细养殖已成为现代奶牛科学饲养的主要研究方向[5-8],可使得奶牛场的整体生产水平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30%以上[9]。针对我国奶牛精饲料精确饲喂现状[10],在实现了精饲料精确饲喂机的设计和配套精饲料精确饲喂工艺的研究前提下[11-13],本文重点研究开发了牛场信息管理系统,用以对牛场相关信息进行集成统一管理,并为奶牛的精确饲喂提供数据,与牛场现有信息系统很好的衔接,实现信息的批量导入,以及对奶牛相关信息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作为奶牛的饲喂依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传送数据到装备下位机,根据个体奶牛的“生理与生产”相关数据计算个体奶牛所需的精饲料量,然后完成精饲料的精确投喂,以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生产成本。本系统在实现对奶牛的精确饲喂功能的同时,兼顾对牛场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以及牛群预警、统计分析、报表打印等。
1牛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奶牛精饲料的精确饲喂,并与牛场现有信息系统很好的衔接,本研究开发了牛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奶牛信息的批量导入,以及对奶牛泌乳周期、胎次、日产奶量、最大产奶量、体质量等相关信息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作为奶牛的饲喂依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传送数据到装备下位机。在实现对奶牛的精确饲喂功能的同时,兼顾了对牛场、职工、牛只、生产等信息的集成管理等功能。牛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统计报表、信息预警、奶牛饲喂等功能模块组成。
1.1系统的开发
1.1.1系统的开发方法
该系统开发采用原型法进行设计。原型法[14](PrototypingApproach)是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一个应用系统的原型,并让用户检验和评价原型,开发者与用户反复交流、修改原型,直到用户满意,然后根据修改后的原型进行具体实现。
1.1.2系统开发流程
结合牛场实际情况,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出发,在对用户需求和信息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直接抽象和功能分解的方式,先组织好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同时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用原型法进行系统开发。
1.1.3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牛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目的是实现对奶牛的精确饲喂以及统一管理牛场的相关资料,对各类数据进行集成,为管理人员管理数据、查找信息、打印报表等提供方便、良好的用户界面。
1.2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基础,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开发的核心。具体来说,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型,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由于数据库文件建立之后需要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为使录入工作更直观,数据库表中的设计遵循“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则进行表的结构设计。本数据库使用Access2007进行设计,建立Cow.mdb库文件。用户表主要存储登陆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类别按照用户权限分为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和普通用户,由管理员分配操作员和普通用户。牛场信息表用于存储该牛场的主要信息,从此表可了解该场的大致情况,包括牛场基本信息、牛只组成分布和牛场生产情况,部分信息禁止人工输入,由系统自动生产,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职工信息表主要存储职工的相关基本信息,职工信息表便于对职工的管理和信息的存储,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牛只信息表主要存储牛只的相关基本信息。牛只日产奶信息表用于存储每天奶牛各班的产奶的信息,是该系统数据存储的重要对象之一,也是实现奶牛精确饲喂的重要数据。对牛奶支出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实现牛奶支出的规范化管理,以备后期查询和对校。
2功能的实现
2.1系统登录
系统登录流程如图4所示,系统登录窗口界面。用户要实现对系统数据的操作,首先必须进入该系统,系统的登录需要用户名与密码正确匹配,通过验证后才能对该系统进行操作。用户根据角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权限,根据权限可分为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和普通用户,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新用户注册和权限分配,数据库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员可以对数据进行添加和修改,无删除和用户管理权限。普通用户只能对数据进行浏览和查询,对个人账户进行管理。本系统不支持用户注册,所有的用户信息都由系统管理员建立。只有正式登录的用户才能够分别使用本系统介绍的功能,进入系统主界面。
2.2用户管理
进入系统后对应权限的用户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和操作,首先系统管理人员需要完成对用户信息的管理,为新的用户注册账户、分配除“系统管理员”以外的角色,用户管理界面。
2.3信息处理
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本系统实现对牛场信息、职工信息、牛只信息、奶牛生产信息以及牛奶支出等信息的操作,职工信息管理界面如图7所示,牛只信息管理界面。
2.4数据查询
数据的查询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通过查询功能高效地得到有用的信息,降低信息查询时间。该系统实现了对数据的单条件查询和组合查询,为完成高效查询提供了保证,而且可实现对查询数据信息的“一键”导出,方便了对数据的操作和管理。查询界面。
3奶牛饲喂模块
在奶牛精细化饲喂中,实现数字化饲喂是其重要内容,“奶牛饲喂”模块是开发该系统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该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工,成为奶牛饲喂所需要的信息。鉴于对奶牛饲喂的使用频率较高,所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独立出来,奶牛饲喂功能模块也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1数据的处理
在奶牛的精确饲喂中使用的奶牛信息为奶牛ID、牛只体质量、胎次、产奶量、最大产奶量和所处的泌乳期相关信息,所需信息经过处理为控制系统控制投料系统投料提供数据。首先需经过奶牛饲喂模型处理,得到本次该头奶牛饲喂所需的精饲料量。然后将得到的数据代入已拟合的投料模型中计算出完成该次投料所需的脉冲数,并转化为整数,由无线发送装置将饲喂数据传送到装备下位机,由步进电机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完成投料。奶牛饲喂数据界面。
3.2数据的校验
该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校验采用Checksum校验,主要做法是将双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传送数据到装备下位机。本系统在实现对奶牛的精确饲喂功能时,兼顾对牛场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以及牛群预警、统计分析、报表打印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闫坤伦.奶牛良种登记和个体选配PDA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2]熊本海,吕健强,罗清尧,等.基于Internet/Intranet集约化奶牛场精细养殖技术平台的构建[J].畜牧兽医学报,2005,36(11):163~169.
[3]李凤林,庄威.我国乳业现状分析及今后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15(2):21~23.
[4]车玉媛,曹有才.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J].养殖技术顾问,2008,(9):9~15.
[5]李秀芝,王冉冉,杜现军,等.基于精细农业的奶牛自动饲喂系统[J].饲料工业,2010,31(7):5~6.
[6]熊本海,钱平,罗清尧,等.基于奶牛个体体况的精细饲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
摘要:建材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因此,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控制建材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检测工作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控制建材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同时从优化收样登记管理以及报告的签发以及制度管理两方面分析了信息管理系统在建材检测工作中的运用,从而确保了建材的质量。
关键词: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建材检测过程是建设工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工程质量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信息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当中的运用也逐渐变得广泛。信息管理系统便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而成的系统。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能够使企业的检测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以及自动化发展,大大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提升建材检测工作的真实度与可靠度。
1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1公共基础系统
该系统是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系统之一,主要负责项目共性信息的记录与管理,如建设工程送检样品的具体名称、施工企业的单位名称、建设工程单位名称。除此以外,还有建材样品的项目、成品日期、送样日期以及具体数量等数据。公共基础系统会记录并处理上述信息,以供检测人员进行查阅。
1.2维护安全系统功能
该系统功能是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系统,负责保证信息管理系统处于最新版本,不断升级信息管理系统,丰富系统的功能。同时,定期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不仅如此,维护安全系统还可以借助对新信息约束条件的规范,以达到令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
1.3业务职能系统
该系统是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主体,其中又包含有多个模块,彼此之间共享信息数据。为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发挥自身作用,准确识别建材,同时保证其能够适应网络信息的交流。因此系统各方面,如代码、文本格式以及名称都需统一化,一般有以下几种功能:其一,表格设计。表格设计具体含有以下内容:接待工作以及建立控制表格。要求满足国家各级机关对各类材料的所制定的相应标准。其二,规范标准。由于信息系统在检测过程中会接收大量的数据,该系统会先将字段、名称以及属性等进行统一,便于之后信息的处理。
1.4数据库采集输入功能
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能够保证自身所记录的数据具有连续性、代表性以及合理性,该系统共有两种采集方式,分别为原始记录方式以及自行采集方式。原始记录方式指,将建材的检测单位、建材实际规格、建材数量以及检测内容等全部添加至表格当中,然后存储于数据库内。而自动采集方式,则是利用数据自行记录。借助接口将实验数据直接转存至信息管理库中。数据采集完成后,工作人员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建材进行查询与检测。不仅如此,检测人员还可借助系统数据库生成各类检测报告,加快检测完成的进度。
2建材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在建材检测中的实际运用
2.1优化收样登记的管理
收样登记工作是信息建材检测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工作核心内容是记录客户名称、联系方式及其送检样品的名称与数量等信息,工作人员必须精确记录上述内容。不仅如此,收样登记管理工作还包括帮助接收送检样品的工作人员记录并管理相关资料以及内容。上述工作复杂繁琐,若没有信息管理系统,单纯依靠人力进行记录,工程量大,而且容易出现漏洞与错误,不利于建材检测工作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满足上述工作的需求。首先,针对首次至检测中心送检样品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应将该单位信息以及送检样品的相关信息登记于信息管理系统当中。此时,信息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该委托单位的编号,同时将委托单位的名称、联系人以及地址等相关信息生成并自动记录在案。不仅如此,信息管理系统还具备更改功能。若委托单位的相关信息发生变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可对系统数据进行及时修改,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充分性。其次,实现委托工程登记。针对全新的委托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自行形成与工程相应的工程变化,之后对收录工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最后,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委托试件这一项目的记录。通过对工程的各方面信息的分析,系统可以自行形成独属于试件的编号。建材检测过程中,试件的流转便是试件唯一的标识。建材检测工作完成,且相应的检测报告打印完毕之后,该试件所使用的密码也立即失效。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建材检测工作当中,能够优化收样登记的管理,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有效运行,也使得建材检测工作不会出现混乱,确保检测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2.2报告的签发以及制度管理
建材检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报告的签发。检测报告的签发以及管理是建材检测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具有一定决策功能。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检测人员提供相关的数据内容,为工作人员的检测报告提供数据支持。不仅如此,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对检测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检测过程中没有存在疏漏。若信息管理系统发现建材检测工作中出现错误,可以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由此可见,建材检测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建材检测工作的工作质量,也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不仅如此,信息管理系统还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传统的检测报告都是通过手工书写,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而且且检测报告内容较多,工作人员依靠手工书写,难免出现漏洞与错误,使得检测报告的质量无法提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按照统一格式,或是工作人员自定义格式打印报告,显示检测结果。相比工作人员手工书写的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所打印的报告,更为准确,格式也较为美观。由此可见,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建材检测工作当中,使得报告签发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工作水平也有所提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检测单位带来了一定的便利。除了对报告质量的控制之外,信息管理系统对签发制度也起到一定作用。针对报告签发界面来说,系统按照自身对检测完成后所得数据的分析,形成对应试件的编号以及名称等相关信息。而且签发人员处理信息数据内容的过程中,拥有多种数据系统的分析方式供签发人员选择,由签发人员决定是否对报告进行签发。若签发人员选择签发,则签发人员应书写报告,提交至相关检测部门,要求其进行审核。检测部门接受报告之后,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预览建材检测的所有流程,同时对发数据以及检测流程进行分析,确认数据是否具有准确性。信息管理系统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内存在错误,信息系统会自动回到相关流程,对问题进行较为合理地分析。若确认该错误无法纠正或是删除,则可以直接废弃该检测报告。
3结束语
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建材检测工作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可以加快建材检测工作的工作进度。故而我国各企业应积极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建材检测工作当中,优化检测各方面工作,从而帮助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进行有效控制,为之后建设工程施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树波,孙咏梅,冯伟东.建材检测试验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制[J].工程质量,2011,11∶16-17.
[2]费雅洁,曲乐声,许泓宁.沈阳市建材检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策略[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29-31.
[3]陈晓阳,刘日光.基于Web下的建材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35.
[4]杨凤华,董爱军,张鹏.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职业卫生检测报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01:67-69
#p#副标题#e#
摘要:随着学校的发展需求,聘任教师的增多,建立教师资源库对学校更好地开展教学尤为重要。所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学校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该系统通过对教师信息的详细分析,从现实中抽象出逻辑模型,在对逻辑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划分,得出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模型。
关键词:教师信息;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学校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学校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加强学校管理,即加强对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服务性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根据教师管理系统在学校或组织中的应用普及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利用当前管理系统科学的、实用的理论,开发一套基于教师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求提高教师信息管理效率是势在必行的,提高教师信息的规范化,系统化,自动化管理迫在眉睫。
1管理信息系统(MIS)
1.1系统特点
面向对象设计:系统中将教师类型,教师等都封装成相应的类,同时每个类都有自己对应的集合类,从而在次提高了对数据库操作的安全性和程序的可扩展性。
人性化设计: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教师信息的管理软件,它更具有人性化的生日提醒,极具实用性的合作记录,以及对教师的重要度,友好度,满意度评价等。
1.2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
系统平台:Windows2000,WindowsXP
数据库:ACCESS2000
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
2需求分析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应用系统的效率及实现的效果。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首先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数据库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数据库需求分析;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1数据库需求分析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上述系统功能的分析,针对一般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总结出如下的需求信息:
1)教师类型存在上下级关系。
2)教师必须属于一个教师类型。
3)如果一个教师类型存在教师,或存在下级教师类型,则该类型不可删除。
4)教师评价与教师一一对应。
5)教师合作信息必须与某一教师相关。
6)提醒可以针对某一教师,也可以针对全部教师。
7)教师信息,合作信息,提醒信息要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浏览,查看。
8)教师可以按几种常用的信息查询。
3总体设计
3.1系统需求分析
3.1.1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以前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工作大部分还是进行着手工管理,工作起来效率很低,并且不能及时了解各类教师的实际情况,也无法快速地进行教师信息的查询等操作,不便于动态及时地调整教师资料。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拥有管理的先进性,手工管理还存着这许多弊端,由于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经常造成数据的遗漏、误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储存信息量大、速度快等许多优点,提供给我们的处理信息及时快捷,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3.1.2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对问题的分析,利用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信息,及时地调整企业教师管理系统,并且对种类教师的管理过程形成一整套动态的管理就十分必要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进行用户的需求调查与分析,以确定系统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案,这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企业教师的分布比较份杂,但要有着完善的教师信息,对每一教师要有详细的记录信息,功能上对系统的需求是全面的。因此对用户的需求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管理各类教师,分类编号,调整教师数据,增加教师数量,适应教师管理的需求;二方面是相关部门的人员能通过计算机来查询和浏览教师中的教师,来确定自已需要查找的教师,为业务的更好开展做好准备并可将这些查看到的结果进行打印操作。 这些方面形成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工作整体,采用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
3.1.3设计原则
人类在复杂的工程技术系统如能源,交通等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研究复杂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方法论,其主要原则如下:
1)整体性原则;
2)分解—协调原则;
3)目标优化原则。
4详细设计
4.1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主窗体的创建
4.1.1创建主窗体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主界面如图1所示。在该界面中主要使用的控件有:Listview,Imgelist,Toolbar,Treeview。各种控件的作用简介如下:
树形控件的主要作用是显示在窗体的左侧显示教师类型。列表控件的作用是显示详细的教师信息。状态栏的作用是显示系统当前信息以及时间信息。Imagelist控件的作用主要是为工具栏提供显示所需的图片。
4.2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的创建
该系统在实现上主要是类以及对象的使用。标准模块的创建可以减少代码的冗余。
4.2.1系统主要窗体模块的创建
此系统设置了管理员登录的功能,没有登录权的用户是不允许使用该系统的。
管理员维护窗体的创建可以简化该系统的维护工作,即在程序运行的状态就可以对管理员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当然该窗体的正常运行是要求登录该系统的管理员的权限值必须是0。权限值非0的是不允许使用该功能的。
“视图”菜单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对该系统的使用,其主要的作用是控制列表控件中信息的显示方式,其下面所设有的子菜单有: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信息以及对工具栏和状态栏的控制。选择不同的子菜单将有不同的显示效果。
“教师类型管理”菜单的主要功能是添加、删除、修改教师类型。操作的结果将在树形视图中显示。此处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使用了Inputbox创建的输入对话框。
“教师管理”菜单的主要功能是对教师详细信息进行维护。主要可以实现教师的添加、教师信息的修改、教师的删除以及查找教师、查看教师详细信息。
“添加教师”子菜单下的饿窗体如下所示,教师信息的添加包括多个模块,其显示是运用了属性页控件。模块主要有:教师基本信息、教师其它信息,合作记录,教师评价。
“修改教师”子菜单的功能是可以对教师的所有的信息进行修改。
“查找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可以按照教师的姓名和教师的类型对教师信息进行查找。查找的结果将在主窗体的列表控件中显示。
5软件部署
本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运行于Windows2000和WindowsXP平台的数据库系统。它功能强大,直观易用,支持教师/服务器结构和面向对象编程。
系统平台:Windows2000,WindowsXP
数据库:ACCESS2000
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
系统的运行界面简介:
启动系统,首先打开的是欢迎界面,通过单击进入登陆界面,在登陆管理模块中,设置了用户名和密码两项来进行系统登陆的验证。系统要求登入该系统的管理员的权限必须是0,否则将无法进入系统。.本系统允许多用户操作,在后台数据库中,设置了用户表,进行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在刚进入系统时,出现在用户面前的第一个界面是“今日提醒”对话框,提醒用户今天的日程安排。确定后,进入系统主界面。进入系统主界面之后,从主界面中可以看到操作界面酷似资源管理器左侧是教师类型树行列表,右侧是与左侧选中的教师类型所对的教师列表。进入系统后,通过下拉菜单的内容就可以充分实现系统的功能了。
管理员维护模块主要功能:添加管理员信息,删除管理员信息,修改管理员信息。只有权限是0的用户才拥有管理该模块的权限。
教师类型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如下功能:添加教师类型信息,修改教师类型信息,删除教师类型信息。
教师信息管理模块实现以下的功能:添加教师信息,修改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查找教师信息,查看教师信息。
教师合作信息管理模块实现以下的功能:添加合作信息,修改合作信息,删除合作信息,查看合作信息。在本系统中,通过教师合作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信息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思想。
事件提醒信息管理模块实现以下的功能:添加提醒信息,修改提醒信息,删除提醒信息,查看提醒信息。
打印模块打印的信息是教师详细信息。
本系统类似与资源管理器的管理界面更能方便用户对该系统的操作。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更适合大多数企业对自己教师的管理。在进行相应的操作时系统将会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6结束语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完成基本的教师信息管理功能,为教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勇.继电保护定值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2]李杰.基于ASP.NET的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宿舍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学生宿舍作为“家”,家的氛围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和带动作用。比如,学习风气好的宿舍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良性竞争;以玩乐为主的宿舍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宿舍风气,最终受害的仍是宿舍成员本人。宿舍管理作为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校风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关系到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现代高校随着高校扩招、后勤社会化改革、学分制改革等,都把加强校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创建文明宿舍上。另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把学生宿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文明宿舍的创建,树立典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宁静、整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②
现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
超前的“情爱现象”。在校大学生恋爱己成为普遍现象,目前部分学生宿舍也演变成约会的场所,有的同学不顾及室友感受,不分时间地煲“电话粥”,严重影响他们正常作息。变态的“情趣现象”。学习之余,部分学生宿舍成了社会化的娱乐场所,赌博、唱歌、网络游戏,时间久,涉及面广,影响极差。危险的“烹饪现象”。一段时间学生在宿舍里自己做饭、烧水成为比较严重的现象,且多半使用的是违章电器。这种现象的蔓延给宿舍卫生、安全工作都带来很大影响和威胁。网络进入宿舍,导致作息不规律。如今多数高校为学生宿舍提供了网络信号,宿舍内有的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导致晚睡,甚至通宵不睡,久而久之影响到整个宿舍同学的睡眠质量。晚睡也影响到一系列“早起、早读、早炼”活动的开展。规章制度“纸上谈兵”。高校对学生宿舍的管理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仍不尽如人意。有的制度张贴在宿舍楼,有的已经发到每个宿舍,有的通过学院传达给学生,却没有深入人心,难以发挥真正的规范制约作用。③④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对策的探索
1管理部门育德为先
首先在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中,深入开展“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活动,使之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服务和育人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将管理和服务从行政式转变为育人式。
2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动性的特点,目前,各大高校在学生宿舍区普遍进行了宣传橱窗、展板、条幅、电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仍有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重视和探索。第一,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现今因Internet的普及,网络文化已成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道德观、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都带来广泛和相当深刻影响的一种文化现象。如何构建网上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网络化的特点,利用积极、向上、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占领网络这个阵地,抵御腐朽、颓废、消极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的一大严峻课题。第二,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大学生中党员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学生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身边的模范,但是,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入党后再教育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也成为了做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3强调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衡量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硬指标之一就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鉴于现状,有如下两个方面有待突破。⑤一方面,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要在理论层面上不断完善,也要自觉体现出制度建设本身应有的文化品位。高校建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细则,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文明宿舍的评选表彰工作,以评促建。同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构建德育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文明宿舍创建情况和个人考核成绩相结合,直接与学生的推优入党、评奖评优,甚至毕业分配相挂钩。另一方面,管理水平。在管理上要强化服务意识,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活上体贴入微,精神上主动关心,整个管理的过程能够得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除此之外,应将管理公开化,减弱人为因素的暗箱操作。同时,宿舍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保持与院系间的联系,互通信息,相互支持。
4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除了院系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这支主力军,还不能忽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两者相结合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管理体系。学生骨干是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综合素质往往较一般同学突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他们的言行容易诱发身边同学的认同、模仿,长久下去形成一定的导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该作用甚至可能超过教师们的课堂和生活中的教育。为了更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领导作用,学生宿舍园区可以成立园区自我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的由管理部门牵头,学生干部为主体成员的组织,对学生公寓内学生宿舍纪律、卫生、安全、学习进行检查,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强化寝室长制度。配合学校的“文明宿舍”、“十大寝室长”等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文体、科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收集、反映学生意见,督促宿舍管理部门不断改善公寓软、硬件设施,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
5加强宿舍生活区服务质量
高校领导及各级有学生口的管理部门应该对学生宿舍及周边环境建设给予高度重视。首先,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学生宿舍的管理部门应在全校全年财政预算为大原则的前提下,有计划逐年对学生宿舍的各种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和添置,经常保持宿舍设施的完好性,通过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适当增加服务项目,注重宿舍区篮球场等娱乐设施的建设。
6健全校园网络建设,营造健康网络文化
高度重视校园网建设,通过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数据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站,比如西南交通大学的“心力网”,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如学生聊天室、BBS论坛、贴吧等,积极鼓励、支持学生管理工作教师进入学生的网络生活,通过公开个人微博、博客、E-mail信箱、QQ等,加入学生组建的校友录而成为学生的笔友、聊友和朋友。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引到校园网络上来。
7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集体意识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形成。通过活动,宿舍成员拥有了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增加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益活动,诸如全校范围的寝室装潢大赛、宿舍间的体育竞赛、宿舍内部的学习竞赛活动等。
8进行教育模式创新,丰富学习、生活内容
空虚、无聊是现代学生经常发出的感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求知意识、创新意识非常强烈的学生时代,校方应当通过举行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环境,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比如开放性实验、科技创新月等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丰富了课外生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沉迷网络等消极面对大学生活的现象的出现。
一、高校宿舍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理念严重滞后
宿舍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是管理活动的灵魂,是指导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在学校管理中,管理层一般将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开进行,认为宿舍管理属于管理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范畴,没有意识到学生宿舍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理论教师的事。在宿舍管理中,管理层单纯的重视宿舍人员配给、宿舍基础设施等物的管理,并将管理任务简单的理解为把学生管住,追求宿舍表面上的和谐,而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管理。面临宿舍发展的网络化,管理人员依旧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没有对宿舍网络的入侵做好思想上的引导。另外,网络的入侵,减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弱了宿舍的凝聚力,但管理人员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秉持落后的管理理念,将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单纯了为了管理而管理。
(二)创新力度不强劲,管理方式陈旧落后
管理方式是宿舍管理人员依据一定的途径、方法开展管理工作的手段。现阶段,在宿舍管理中,面临着创新力度不强劲、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的困境。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宿舍管理方式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宿舍管理,如果继续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必定不能达到宿舍管理的目标,甚至会引起学校管理的混乱。在宿舍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单纯的依据现有管理条例,按部就班的进行管理,出现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的情况。忽视了学生是有意识的主体的人,简单把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宿舍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宿舍管理。另外,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自律性不强,加上宿舍管理人员没有
创新性的利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加大了在宿舍紧急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管理方式的简单粗暴,严重影响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三)制度支撑不强力,管理制度缺失人性
宿舍管理中,制度是宿舍管理的基础,也是宿舍管理实施的依据,更是宿舍思政教育取得实效的保证。现阶段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制度支撑不强力,管理制度缺失人性的问题。宿舍管理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管理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其价值诉求应是人本性,但现阶段过分追求制度的工具性和管控性,宿舍管理制度过分追求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人文关怀的特性。管理制度设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合理建议,没有重视如何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没有关注如何在制度上重视学生宿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中仅仅指向一般性的管理实务,没有在制度上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位。另外管理支撑的不强力还表现在制度内容方面,义务性、强制性的条款较多,而权利性、人性化的条款较少;制度过多地要求学生服从与执行,缺乏人性化,很难让学生从心理认同与行动上接受,导致宿舍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深入学生心中。
(四)管理力量不充实,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宿舍管理在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力量不充实、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从事宿舍管理的人员大多为后勤人员,甚至包括部分临时工,政治素质低,从而影响了宿舍的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与宿舍管理人员分离,削弱了宿舍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再加上宿舍管理人员缺乏对学生在宿舍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宿舍管理还存在着扩招问题导致的宿舍建在校外,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倾向于委托某些物业企业单独管理,无论是在人员配备还是人员素质能力上,都影响学生宿舍管理的水平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管理力量的薄弱给宿舍中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导致学生宿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真空状态。
二、高校宿舍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宿舍管理的本质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以学生为本是宿舍管理的重要理念,加强宿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是必须贯彻宿舍管理全程的理念,更是宿舍中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坚持的理念。宿舍管理要达到管理完整意义上的目的,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维护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宿舍的主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宿舍管理对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意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需要、价值、自由。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个人素质有所差异,差异性是学生之间不可抹平和忽视的事实。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因人而异地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增强积极营造和谐宿舍的意识。
(二)提升管理方式的可接受性
学生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由化和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其对宿舍管理方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存在一定的质疑。针对现阶段学生对宿舍管理的方式的质疑甚至对抗,必须提升管理方式的可接受性,管理方式的可接受性决定了学生对宿舍管理以及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个别后勤人员的从业素质较低,加上其不恰当的利用管理方式,达不到管理育人的效果。管理方式是管理人员开展管理活动所用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有效借助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将教育渗透到管理当中,寓教育于管理。提升管理方式的可接受性可以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着手,良好的宿舍文化具有育人、凝聚、开发、导向等重要功能,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宿舍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宿舍文化为提高思想政治的有效性创造了积极的文化氛围。管理过程中可以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利用宿舍美化、卫生评比、文明竞赛等活动,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宿舍阵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各类宿舍活动中,使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得到提高。
(三)强化管理制度的人本性
宿舍管理制度是保障宿舍管理顺利开展的制度支撑。管理制度的设计主体是现实的人,制度设计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管理制度的价值诉求应表现为人本性、服务性,但当今过分追求制度的规范性、工具性、管控性,使本应该突出人文关怀的宿舍管理制度因为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化而忽略了人文关怀的特性。人本性既是宿舍管理制度的根本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宿舍管理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一些对抗或者敌对现象,这些都迫切要求宿舍管理制度要突出人本性。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根据管理制度严格管理,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另外,人本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宿舍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管理制度这个载体开展工作时,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认同管理制度。提升管理制度的人本性,有针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学生才能从心理上予以接受、思想上予以支持、工作上予以配合,从而使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四)重视管理队伍的服务性
学校宿舍思政队伍建设,事关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形成,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事关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现阶段宿舍管理队伍在管理中,过分强调管理管控而缺乏服务意识。对此,应提高宿舍管理人员做德育工作的素质,让其积极主动地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能积极配合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开展工作,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其自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针对专职的思政队伍,要选派业务素质高、责任感强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高素质、严标准来要求管理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和工作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管理队伍建设中,针对管理过程中队伍缺乏服务性的现状,要加强对专职思政队伍和后勤管理队伍的培训,增强其服务意识,提升宿舍管理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宿舍管理系统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学生逐渐增加的同时,学生的学籍信息也越来越繁多,其管理工作也更加繁杂,这就为学校学籍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籍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在年龄、资历、文化素质等方面差别较大
特别许多成教学生身兼学业与工作两项,管理范围大,牵涉面广,难度增加。为适应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日常管理及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不可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集中;为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较灵活,课程变动大。
2.学籍管理过程呈现间接性,响应速度慢
成人教育的学生分布在社会各个工作岗位上,采取走动式上课模式,虽然每学期都定期集中授课,但时间短,主要靠学生业余自学、复习完成知识的积累及课程的考核。为此,学籍管理工作往往衔接不上,易中途中断,无法继续进行。另外,许多继续教育的分校及教学点承担了成人教育的招生、学习、学籍和教学等管理工作,管理过程实际为非直接性的远距离管理。
3.领导不重视,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部分学校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管理工作,缺乏对新形势下学籍管理工作的认识。未配备专职的学籍管理人员,学籍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业务培训较少,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学籍管理效率不高。另外,学籍管理的相关硬件设施跟不上,由于人力、经费投入不足,计算机系统未能及时换代升级,管理工作未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成人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新形势下完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对策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人员
学校要重视、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原则上成人高校应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学籍管理工作,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职能部门要有一名副院长主管学籍管理工作。同时,成立学籍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硬件调协设施、安排责任心强并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管理人员专职负责学籍管理工作,并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把学籍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健全和完善学籍管理的相关制度及实施办法
学校要积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学籍管理文件、精神及制度制定,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实施细则、工作程序和运行模块。从制度上规范学籍管理的行为,从程序上严把学籍管理的质量,从运行模块中提高学籍管理的水平。通过学籍管理,使学生的个性与潜力在可能的范围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从而调动成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快成才、成好才。
3.加强与教学点的合作与管理
继续教育的招生、日常管理及课程的实施等工作大部分在相关教学点中完成。为此,继续教育职业学校或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应加强与各教学点的日常沟通及管理,在招生、日常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建立长效的互帮互助、对口管理的机制,既成为各教学点的上级管理、统筹部门,又与各教学点有兄弟院校似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有章可循的相关考核、管理机制,定期举办培训会、交流会,加大对教学点的培训及指导力度,实现学校与教学点的共赢发展。
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加之信息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给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以下简称《规定》)文件精神,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精神特质,适应新的发展和变革要求,是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高校学生学籍制度管理运行的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衍生物,其在保障高校学生权利,明确高校学生义务,指导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方面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经多次的修改,其内容日趋科学化、人性化和现代化。在《规定》的指导下,各高校也结合本校校情制定了更加详细、明确的学生管理规定和细则。然而,在实际的学籍管理运行和实践过程中,因对该制度的宣传、细化、执行、监督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学生起诉学籍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学籍管理中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制度关于学生权利的救济内容相对偏少
无论是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还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的学籍管理规定,大多是将学生学籍的取得、保留、撤销以及学生休学、退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可以说是刚性规定比柔性规定要多。这些学籍管理制度更强调学校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功能,而对指导性文件《规定》所强调的人本、育人和服务功能没有凸显出来,关于学生权益的激励方式和学生权利救济途径、程序和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
(二)缺少对特殊个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某些特长、专长特别突出的“偏才”的学籍管理办法较为缺乏,有“破格录取”的规定,而“破格毕业”、“将功补过”等特殊人文关怀和权益保护的政策规定很少,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少数个体学生发展和成人成才的需要。
(三)高校学生对学籍政策的领悟不够全面
就高校对学生关于学籍制度的学习、宣传普及方面,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和湖北省普通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发现许多高校仅在学校入学教育时向学生讲解了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并发放相应的学生手册。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管理部门人员在学生违规或有违规倾向时,才向学生讲解某一方面的学籍管理办法,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的制约和约束以促进对学生的管理。这些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规定》的认识十分粗浅甚至根本不知晓,容易违规,甚至在违规后不知所措,有时还会使学生利用极端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学籍权利或者错过权利救济时机。
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议
(一)改革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各高校可以以《规定》为依据,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申诉的学生权利救济办法。具体来说,在事前,通过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宽松学生休学年限、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等途径,争取让更多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在事中,严格尊重事实,深入调查,多方取证,做到依法办事,按规办事,达到以处分促管理、促教育的目的;在事后,允许学生通过正常的学校途径和社会司法途径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并对学生权利救济方式和具体途径进行进一步落实和规定,对具体救济组织和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对分级诉求的办法予以告知,在最大限度内保障学生的权益。
(二)创新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在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上,可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创新学校学籍管理体系,真正让高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学校出台规定时,可由学校领导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公约”;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转专业、转校、休学等情况,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劣势、兴趣爱好等,制定相对人性化的可执行的特殊政策;三是在学生毕业测评体系中,可增加专长培训、考核的辅助学分评价指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重视特殊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在灵活调整政策的同时不失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人人都能成才。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只有对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才能在实际行动中不逾矩。因此,普及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高校学生的学籍管理上,首先,要增强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的法律观念,要求对各项学籍管理规定能吃透,能把政策正确传达给学生;其次,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型的社交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学生宣传各项规定;再次,可通过具体违规案例,向学生普及法律和相关规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遵守规定的重要性;最后,也可以通过比赛或有奖问答的方式,以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法纪观念,并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大学生校园期间的主要监护人,新时期高校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为国家、社会和民族抚育出栋梁之才,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职业规划;心理关怀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亟需重视的几大问题
1.学业与就业。
学业与就业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繁重、枯燥的高中生活进入到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生活,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难以监管、求学目标又不同于高中那般具体明确,许多高校学生感到迷茫、困惑,学习的自主积极性降低,形成大量的“逃课族”,严重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和培养效果。同学业息息相关的是就业问题。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2015年高校毕业人数达到749万人,同不断攀升的毕业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毕业即失业”是很多高校生面临的真实窘境。空前的就业压力使得不少高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甚至衍生出“毕业疯狂夜”等具有破坏力的负面事物,成为校园安全的潜在隐患。
2.社交与情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低头族”、“拇指族”的兴起,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交的依赖性显著增强,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社交不能自拔,而现实社交能力却不断下降。社交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茶壶煮饺子”式的人在当前追求速度、竞争更为激烈的社会只能是寸步难行,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四川广元某小伙因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竟饿昏在街头的事例就引人深思。社交能力贫弱的背后凸显的是大学生情商不高,而这也反映在大学生在处理情感问题上的不足。大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自控力与耐挫度偏弱,感性、冲动、盲目、不冷静,在处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问题上容易产生极端化情绪和不理智的行为,甚至作出具有危害性的行动,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3.生理与心理。
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令人堪忧,在耐力方面甚至不敌中学生。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佳的原因有多方面,缺乏锻炼、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高校的关注和引导缺失也是一个方面。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令人忧心的同时,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心理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网瘾、抑郁、强迫症等。而据另一份来自广州部分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28.6%的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震惊之余令人忧心。大学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和缓解,极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严重危害,如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
4.安全与犯罪。
近年来,频繁曝光的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高校学生安全问题的讨论和重视。由于大学生往往被视作有文化、高素质的代表,又是成年人,社会、高校甚至包括学生自己都认为已经掌握了日常生活安全防范能力,疏失了学习和警惕,使得大学生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如大学生约见网友被骗钱财、陷入传销、轻信他人为之担保结果负债累累等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此外,大学生生活的群体性特征,也放大了安全隐患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学校管理稍有疏失,就可能引发群体性安全事故。与此相对的是,大学生犯罪比例却在节节攀升,大学生犯罪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盗窃、诈骗、卖淫、抢劫、吸毒、吸毒贩毒、走私等。大学生亟待高校正确引导和规范。
二、新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策略措施
1.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清晰而向上的目标是催人奋进、不断往前的内在动力。当前大学生之所以会感到迷茫、困惑和不安,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人生缺乏长远而科学的规划,被动接受和应付学校的教育。由于缺乏规划和目标管理,一些大学生将时间都投入到不必要的网络游戏、娱乐活动等上,或是陷入没有目标、漫无目的的空虚中,徒增烦恼和压力。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首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长远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规划,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加强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正确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入手,结合父母、亲朋的意见及市场的需求,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从结果入手层层倒推分解,明确自己在大学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增强自我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
2.强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校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进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家的归属感和团体意识。人文关怀是建立在开明、博爱、自由、民主的氛围之上的,学校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对话的主体,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以一种施舍和怜悯的姿态出现的。在校园内部倡导和建立起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允许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事务,在涉及到学生利益的重大活动、项目上,充分聆听和吸取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在增加学生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的同时,拉近高校同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和引导组织成立学生自治团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怀。注重宣传的方式和技巧,摒弃那种说教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更多地借助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等宣传方法来传播校园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要求,注重领导、教师的言行示范,充分发挥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娱活动,增强教师同学生、学生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营造家的氛围和归属感。
3.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及时推送校园通知、企业招聘信息、安全注意事项等,提供更加人性化、贴心的服务。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和工具,增强学生的管理与安全防范。如可以构建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成绩、健康与卫生等信息进行梳理和归档,并通过大数据挖掘和跟踪分析机制来及时研判管理风险,并作出相应的改善举措。比如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生理与心理档案,并作出跟踪统计分析,帮助学生制订出合理的健康管理计划和心理辅导方案。同时,学校也可以在校园内部推广和使用一卡通,方便学生管理和生活需要。在安全管理上,可以通过敷设门禁、监控、消防报警等安全管理设施,提高校园管理的安全等级。
4.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增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与关键,必须高度重视对高校领导班子的选拔与能力建设。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会招聘、竞争上岗、交流任职等方式,选拔思想开阔、品德优秀、能力出众的领导担任高校掌舵人,并加强对高校领导班子的培训和能力建设,引导其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高校发展议事日程。加强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都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不容轻忽。高校应当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吸收和引进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充实一线管理队伍。注重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建设,后勤管理与服务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感受和评价,也是最容易酿成问题和事故的地方。高校需要严格管理后勤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培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三、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高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创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猛.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03).
[2]师新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5).
[3]刘维权.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周刊.2015(29).
[4]党燕鹏.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
摘要:高校的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对此要从多方面加强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法治化。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优化策略,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依法治校是根据依法治国的大框架所发展的校园管理理念,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看,还有诸多层面存在问题有待解决,有的是在法治观念上没有注重和缺失,有的则是罔顾法律法规。这些对高校的发展都产生不良后果,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实施依法治校就成为必然。
1.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及现状
1.1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学生的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同时这是教育法治及教育民主的必然要求使然。从依法治国的教育层面说,主要是体现在依法治教层面,这其中的依法治校则是比较重要的组成,是对十六大精神的贯彻,是对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推动。依法治校有利于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并有效提升国民素质等。依法治校是当前高校管理方式的改革,这对高校的规范化办学及将其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有积极作用[1]。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对高校学生管理实施法治化,对内能够将教师学生及学校的法律关系明确化,从而使各方的行为都能规范化,同时对学校及师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很大的保障作用。依法治校对校园的和谐建设有积极作用,能有效维护学校及师生的权益,实现依法治校能带动高校管理规范化及正规化等。
1.2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现状。
在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的校规和法规间的冲突比较明显。现阶段的高校在自主权上又有进一步扩大,为满足学校管理的实际需求,高校都会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等对学生实施管理。因为教育层面的法律比较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就使得高校所制定出的校规校纪和法律存在冲突问题。另外,当前的高校在实施学生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自治方面较缺乏,这就没有和现代化的学生管理目标相契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的被管理者,也是参与管理的主体,要通过高效的管理规范化保障学生的参与权利。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在这一层面得到充分重视,比较缺乏自治意识这一条件[2]。除此之外,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层面还存在权责不明及职权不清等问题,这就对教育领域的行政管理有很大影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效率也有所降低。
2.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优化策略
2.1在依法治校背景下要将高校学生的管理法治化,首先对人权的观念要树立,且要增强法制意识,以及强化高校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等等。这些方面的基础措施实施是保障学生管理工作完善的基础,从具体的措施落实层面看,就要对高校的管理者在教育观念层面及时更新,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对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师生的关系也要得到和谐的保持[3]。
2.2对高校学生管理程序的正当化要进一步强化,对法律的实质正义充分重视,对法律程序的正义要保持,对学生管理中的权利要遵循正当性的原则,重视学生的知情权,等等。学生在知情权层面不仅要通过网络进行公布,对有关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也要通过口头进行通知,从而避免由于在程序上的管理造成失策现象发生。
2.3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的立法,使教育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对教育法律的完善首先体现在修改层面,对于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法律条文要及时加以修改,多增加一些程序性的条款,不能与宪法的法律相抵触,并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相关法规加以修改,然后在立法层面进行加强,对于教育法律的不完善之处进行填充,保证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备,这些层面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都有理论依据[4]。
2.4对校规的制定及实施,要遵循法律优先的原则,高校行政权力要在法律的约束下实施,不能和法律有冲突,一旦存在冲突之处就要以法律规定为主。对高校学生管理中校规的实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要在获得法律授权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进一步细化。
2.5要建立健全学生的权利救济制度,这是正当程序的组成部分,所以要在教育法律法规中进行规定,而在相关内容上要在校规的实施过程中得以体现。从具体的制度制定层面主要是在校内申诉制度及行政申诉制度上建立和完善,充分维护高校学生管理的秩序性及稳定性。除此之外,要充分保证教育仲裁制度及学生的诉讼请求权,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手段保障学生的权利。
3.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管理是有利于学校教育顺利实施的保障,在当前的法治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实施就成了必然。对此,要和实际的学生发展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将法治化的措施进一步细化,让学生的自身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吉东.对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思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2]李成海.浅谈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
[3]余克弟,刘辉良.辅导员推进大学生管理法治化路径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20).
[4]严彦,杨朝晖.权利与权力平衡: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石[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4(08).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发展市场经济,形成人才的频繁流动,使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与复杂性特点日渐明显。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信息化技术成为影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审视信息化技术为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各种影响,推进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的不断提高与加强。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人事档案管理;影响;应用;探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事档案作为个人成长的历史记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1信息化技术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
1.1改变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人事档案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信息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时代发展的应然取向[1]。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采用纸质方法来承载重要的信息,导致大量信息丢失的现象,如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中,由于高校岗位的类型较多,工作人员的数量就相应增多,繁杂的工作量就会增加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降低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信息化技术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电子文件来保存人事档案信息,如使用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可以对人事档案的人员进行计算与汇总,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呈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可以对人事信息一目了然。
1.2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纸质信息管理的影响,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非常繁琐。信息化技术的到来为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扩展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范围与领域,如信息化技术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人事档案的相关内容在网络平台中共享,不需要对人事信息进行重复的记录,实现了人事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同时,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网络服务共享来获知自己的人事档案信息,及时发现档案信息中的问题与错误,并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档案问题,消除不必要的矛盾。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与水平,真正的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化。
1.3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功能在于档案的查询、编辑、修改及更新等服务方面,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查询的方法主要采取的是人工查询,这种查询方式大大降低了查询的效率;在编辑、修改与更新过程中,也会出现对原始人事档案的破坏,造成人事档案的客观性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人事档案的其权威性受到质疑。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则为人事档案的管理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功能与网络技术的共享功能,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如人事管理人员可以在电脑上迅速的调出需要查询人员的姓名、职称等相关信息,还可以及时的修改相关信息,并更新辞职或离职人员的信息资源,这样可以保证人事档案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促进人事档案的高效、高质管理。
2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2.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思想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实质就是要实现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这种自动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具有即时性、快捷性及动态性等方面的特点,它能够实现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无法实现的功能,如快速的查询功能、及时的更新功能等,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端正态度、摆正心态,愿意接受改变、接受新的技术,如有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年限较长,不愿意改变已有的工作模式,或者因思想的固化而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因此,必须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从实际出发,立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考虑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与内容,实时监控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增强信息化技术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积极影响。
2.2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一体化进程
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包括人事档案的建档、归档、转档、查询、借阅、借出、盘点及处理等方面,这些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它们形成一体化的流程,如档案的查询是建立在建档与归档基础之上的,没有建档与归档也就无法查询相关的人事档案,同样档案的处理需要原有的档案信息作为处理的对象与基础,因此,每一个流程与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使得档案的每一个内容与环节都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过程,管理人员可以在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上快速的实现档案的查询、盘点、转档等方面的功能,加强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安全、快捷的共享,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中所有业务的一体化运作,如人事档案信息的接收、存储、提取、使用、管理等方面,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职能[2]。
2.3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力度
人事档案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信息化操作平台的支持,没有信息化操作平台的支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大力研发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软件或技术,对各类操作不断进行更新与升级,从而建立起整体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如管理系统需要具有查询、传输、维护、处理等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能够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实用性及科学性。
2.4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信息沟通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是整个企业或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关系到企业或高校整体部门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速度的提高。
3结论
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不断的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更新速度及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雨薇,李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策略分析[J].科协论坛,2013(3):98.
[2]张彬.人事档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3.
人事档案是对员工的自然情况、工作经历、工作情况等内容的记录和反映,为员工晋职晋级提供着重要的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人力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企业识别人才、选拔人才。换句话说,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一、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能的意义
无论是在国家机关还是一般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人事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组织在做出管理决策时,都需要以人事档案中的内容作为依据,其中包括个人的经历、工作表现、生活作风及思想作风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做出决策。良好的人事档案管理效能能够帮助企业提升高生产效率,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业还是社会组织,都应该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做到科学、合理地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时效性。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的档案材料过于老旧,人事档案内容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受到长期搁置,许多人事档案资料都没有进行再次鉴定,信息缺乏时效性。另外,许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落实,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实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给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也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约束,缺乏系统的规范对人事工作进行管理。企业没有落实对从事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工作,人事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提升,专业知识无法得到更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方法过于陈旧。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结构调整的进行,原来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随着变动。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要求等不够了解和掌握,造成档案管理方式方法落后。同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对于档案管理投入不够,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3.信息化程度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大多数都是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其过程十分烦琐且枯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效率也不高。由于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化技能的缺乏,导致其在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整理,许多材料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核实,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4.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来说,其整理、收集、保管档案信息都是为了人事管理和决策服务的。但是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部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片面,不愿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有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重视档案信息的__,对于人事档案信息的服务开发做的不够。
5.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事档案作为客观真实记载员工情况的信息载体,部分人事单位的档案工作混乱,导致年龄、学历等信息存在造假等现象,使档案信息管理处于混乱的状态。部分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缺少严格完善的制度,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的漏洞。例如,在人员考核、评价材料中套话现象严重,特别是很多评价资料重复,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难以真实地表达和反映出个人的工作情况和实绩。
三、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
1.建立规范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具备高质量,必须运用科学的手段来管理。所以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推向信息化的平台。
2.充实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要想快速找到针对性人才,就必须对员工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更好地提高其工作质量。认识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工作经验、性格、爱好、专长等方面,同时还应该将其职业水平和信用记录同时放入档案的记录当中,提升档案记录的价值,为企业用人工作提供依据。
3.对人事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定期对主管部门进行考核,对人事档案进行监督。二是实行人事档案测评制度,该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三是实行个人监督制度,将人事档案交给档案本人和管理部门共同审核和鉴定,对主观内容进行反复审查,对出现异议的部分进行核实,对企业和个人负责。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非常丰富的便利服务。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1、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的现状
现在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快,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各种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建设设计行业。所以这一批工程师在刚刚参加工作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工程的相关计算和设计工作。他们开始盲目的相信计算机,而不通过自己实际的手工计算来对结果进行审核,这样会使设计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会对建筑的安全有很大威胁。这些人认为计算机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且不会出现错误。但是现在的计算机软件虽然得到了大量的开发,但是这些软件的质量却没有得到保证,有一些软件的开发者和技术支持的资质证明都没有得到保证,还有的软件的质量没有进行合理的检测,所以这些软件往往不能全部相信,不能完全依赖。如果只通过这些软件进行设计,会造成工程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现在因为在工程的设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进行计算已经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现在新一代的工程师变得十分依赖计算机,他们坚信计算机的知识性、安全性和能力不会出现问题,所以逐渐失去了对工程内容进行正确计算的能力。他们不知道,计算机不可能对一些模型、设计的技巧和分析进行详细的记录。他们只会依赖计算机来进行设计。通过实践经验表明,工程的设计工作,尤其是水利水电方面的工程设计有很多模型,而且差别很大,计算机不可能对这些不同的模型全部识别清楚。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是很快,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除此之外,它在其他方面的知识都十分零散。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凭借设计师自身的经验、灵感、直觉、创造力、领悟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来综合的进行设计。这一点计算机是永远无法取代的。任何计算机和程序员都没有办法对这种设计进行理解。所以,我们要培养这些新一批的设计师进行自主的设计,不要只依赖与计算机,而要进行手工计算,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规范的作品。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依据、集体的设计思想,单纯的依靠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不可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的。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们都期盼计算机软件能将工程设计程序完全自动化,希望在解决工程问题时他们只需要区化类型和条件,让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设计图纸。这样,工程设计唯一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成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的检测特征值,在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型、状态,或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的特征,分析结果对工程敏感部位是否敏感,计算结果是否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是否能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模型对某些边界条件进行调整。这些在年轻一代的结构工程师们心中,都变得模糊不清。很多软件开发商,在对计算机技术知识的精通之外,毕竟不是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肯定有着各种方面的欠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不可能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人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能处理大量的信息,但计算机程序是没有多少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对工程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会很完善,在计算中,即使是错误的信息,计算机也不可能识别同样的都在计算机上显示给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这就要求专业技术工程师右自己能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来控制设计计算中的偏差。在软件的实际应用方面,那些只有极少经验、极少学识、年轻的工程师依靠计算机软件来解决极度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设计问题。他们对力学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的背景知识了解很少,无法判断程序算法所蕴含的假设和根据,也无法判断计算机运算结果的质量,他们宁愿相信计算机程序产生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也无法怀疑计算机做出的所有结果,以及用独立的例证校验结果,这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缺陷。
2、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首先,在年轻一代的工程师当中,应让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危险性、又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对工程设计的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应该让他们知道,工程特性是由工程设计的质量决定的。真正有经验的工程师,应该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的核心在于工程计算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不能滥用计算机。要强调工程实践中知识、专业技术以及经验的重要性,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才是关键。专业的工程师应在参加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对工程设计计算进行手工求解了解手工求解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提炼模型、识别计算结果中的错误,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应持批评态度,尊重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践学习工程设计,强调从那些资深的剪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那里学习结构工程设计。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要经常怀疑计算机,在没有深人工程以前不使用计算机的结果。在被工程证实正确之前,假设计算机提供的结果是错误的。在用计算机求解之前,必须先知道答案。不崇拜计算机,而是崇尚知识和经验,提倡全面了解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的所有经验。一个称职的工程师,应具备不依赖计算机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对工程的设计思想的能力。工程师应该能够做到独立地靠学识、创新和丰富的经验,而不是依赖计算机找出工程问题的正确解答。计算机工程技术只能回归到工具的位置,它只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计算、图像、文字处理等信息技术工具的位置,而不能够把它当做工作中必须依赖的东西。认识到这点,将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起到重要的影响。能够使设计工作更好地进行。总之,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不能宪全依赖于计算机及其得出的表面数据,而应该更多的凭借自身的工程经验知识,这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所必备的条件之一。
3、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我国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必须要使新一代的设计师对计算机的使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不能够盲目的相信计算机,要学会通过自己手动计算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进行设计创造。要明确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地位,合理的使用计算机,这样才能使设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完成,是工程更加安全。
1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体系
1.1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学士学位学制为4年,学习科目主要内容为广大领域内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1、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2、培养能应用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3、在计算机领域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基础。该专业主要为信息技术类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培养人才。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比较大,可以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管理、客户培训和服务、项目开发、设计和调试等方面从事工作。该培养目标比较简单,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基准,满足社会对大批量的开发性人才的需要。
1.2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按照培养目标,应加大计算机应用方面课程设置,注重新课程的开设和引入计算机的新技术新应用,使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与时俱进,合乎信息社会发展的节拍。相比当前国内高校的计算机学科各个方向,本课程体系侧重应用性、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分为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两类。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应该为17%;其必修课为国家本科工程类教学规定的。增加了非计算机专业课程选修课,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能够拓宽视野和扩大知识层面,这些课程主要为文学院、工商学院、信电学院、机电学院和法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中选择,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限选7门,主要是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和个人目标为选择指导。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分为3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占总课时的比例38%,选修课占总课时的比例19%,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比例26%。专业课程主要为计算机应用以及软件工程和信息处理课程,包括当前应该掌握的课程如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算法分析、计算方法、Web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应用、Java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等,注重计算机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减少了计算机硬件的课程,例如模拟电子和电路、单片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原理;而是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核心,以课程事例引入嵌入式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内容。按照国际和国内信息社会对软件业发展需求来设置教学课程,以适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应过多强调全面的基础课程,缩小基础,加强知识综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应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1.3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计算机专业具有实践性[1]非常强的特点,设置了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按照计算机课程设置,综合设计有高级程序语言综合设计、计算机原理综合设计、操作系统综合设计、软件工程综合设计、Web技术综合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设计等6门次。综合设计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学,以当前现实的计算机项目开发为目标,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较大的项目则采用多名学生协同完成,进一步提高学生增强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技术技能。毕业设计采用导师负责指导制,设计开发综合应用项目,按照软件工程和信息开发的标准编写文档、撰写程序代码,提交一个项目总结和程序系统,包括开发文档、程序源代码、数据库结构、配置文档和测试文档。在答辩委员会的审核和测试下完成毕业设计,不再进行包含大量基础知识和重复开发文档内容的毕业论文撰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实施的若干教学改革
2.1注重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是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施质量对专业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都设有试验内容,按照知识结构和学生需求分配合理的试验学时。课程的每个单元实验都是从讲授过该课程一段知识范围中选取的,其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这些实验集中反映了各门技术课程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术,能够加深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主要内容。当前多数采用实验课程单列方式进行的,要求每个单元实验结束后,每一个学生应独立完成试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撰写自己的实验报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科技报告撰写能力。通过课程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堂中所学习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计算机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2.2教学方式改革
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实践为核心的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互动,以灵活掌握技术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增加讨论课、习题课、观摩课、演示课等方式,补充以大量相关技术讲座,自学辅导课相应增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实践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以大班讲课程内容,采用多媒体和网络,以丰富多样知识形式展示给学生,更加自然的方式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采用小班辅导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小班辅导为学校划分的自然班级,或者自由组合而成的临时班,但每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以便每个学生能够直接面对教师来解惑,消化并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按照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教学大纲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国家优秀教材和各种专业学科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也可以选择国外著名大学教材。但是一定要以课程体系完整性为核心,不能选择过多以计算机理论和抽象内容等先进性为主的教材,要选择适合专业和学校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注重教材与教材之间的相互衔接,符合计算机工程的课程设置。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理论核心和课程多数起源于美英等国家。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素质和学科的发展,双语教学教育[2]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它能使学生直接和国际接轨,满足IT市场对学生素质的需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此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基础素质好的学校和学校,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素质比较差的可以实现部分课程选用外语教材,采用中文授课,逐步到位。
2.3考试方式改革
减少闭卷考试,增加开卷考试,也可以采用项目系统开发、课程报告等考核方式。当前以多种方式的综合为主,总评成绩由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试验成绩组成,其比例为30%、40%、30%。学生平时成绩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和讨论课的发言,以及作业和专题报告、期中测试等,以此来激励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程试验内容减少验证型和演示性,以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为主,采用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该考核方式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更好指导教学方向。
2.4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教学资源包括以学校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公共数字信息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以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为基准,购买其他高校优秀信息资源和社会商业信息资源为主,本校自己创建信息资源库补充。公共信息资源库以服务公共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计算机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关系到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底气,以自己建设为主,突出精品课程,按照各个课程的自己特点建设比较全面的数字资源。
2.5开源应用到教学各个环节
开放源码程序就是公开源代码存取访问、软件自由再分发,任何人可以阅读、再发布、修改软件的源程序,通过让更多人参与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开发速度等。把开源软件应用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真正地参与比较大且比较实用项目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培养融入IT市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核心技术和系统开发技术,开拓知识面,积累实际的开发经验把握住计算机新技术和掌握计算机发展方向。学生通过感兴趣的项目,能够在相互沟通中使计算机素质得到大大提升,也可以协同开发和学习中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拥有新的技术,同时也必定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
3结语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各个行业,计算机工程成为当前重要的行业。按照计算机教育培养的原理和当前信息社会地需要调整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地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必然。计算机工程要求必须以实践为中心来培养学生,以培养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为此各个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把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工程素质的学生,培养出具有创造力极强的新世纪人才。
浏览量:11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如今的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必需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逐渐扩展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教学方面,创新的计算机应用一方面了方便了我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计算机应用使得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和交流变得频繁化以及高效化,改变了老师教学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多元化,解决了很多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学乃至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以多媒体技术、网络在线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为研究出发点,主要将其以他们为代表的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对我国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
1计算机应用在教学应用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对教学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其由传统的单人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多人教学模式及单人与多人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整体教育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实施及在线教育等应用使得教育逐渐摆脱地域限制,逐渐走向“随时随地教学,碎片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2计算机应用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技术在辅助教育方面的应用、计算机在线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以App为代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
2.1多媒体技术教育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目前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教学的效率。百度百科对多媒体技术的解释: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我们可对其进一步延伸,多媒体技术存在我国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学生提交课程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教师学生互动以及教师和学生打印课表等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2在线教育在教育中的应用
在线教育是近年来一个比较火的词语,在线教育网站层出不穷,计算机技术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教学工作的局限性,不再需要学校、教室和专门的老师,只靠一台电脑便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随时进入学习状态,大大地节省了课程学习的开支。计算机对素材库的管理也方便了学习者对资源的共享和使用,影音视频的下载和播放是原景重现,全国各地老师的教学全过程都可以进行视频播放,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选择和再次学习。总的来说,一台电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予了学生无负担的更多学习机会。
2.3教育App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比较迅速,尤其以APP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各个方面,譬如,外卖我们会选择美团或者大众点评;旅游我们会选择阿里去啊、途牛网;支付我们会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购物我们会选择天猫、唯品会等购物网站,同样,移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提高了我国教育的效率,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像教育宝APP,学吗APP及一系列学习的微信公众号极大增强了学习效率,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教育类APP选课、预约听课,遇见导师及视听其他老师的课程,所以说,教育APP对我国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3计算机应用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涉及的教育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因为具体的科目和研究方向不同,在选择计算机作为辅助教育工具时,应根据教学类别的自身特色结合计算机技术使用,而不应该采用普遍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程序本身不具备这种因地制宜的能力,这需要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出适合本身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辅助教程,实现以人为本。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应当是方便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教学手段,方便教育者更好的表达和讲解知识。只有实现计算机辅助与老师教学完美的结合才能对教育成果的提高起到真正的效果。计算机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增加了教师教学的成本支出
随着教学的多样化,教师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准备课件和教学内容,教学的多样化,使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无疑增加教师的时间成本。
3.2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多媒体及在线教育的应用,方便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得信息资源更为丰富,不仅扩大了教师与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同时也合理地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为优化教育软件资源配置提供了可行的环境。课堂内容增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同学们抓不住课堂的重点,顾此失彼。网络上除了有大量有用的信息,也充斥着大量有害的信息,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3智能化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智能化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知识可行性,教师可通过网络技术随时随地教课,学生也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然而,过于智能化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传统教育是一对多教学方式,教师可在教师提问,发散学生思维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尽管提升了教育效率,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和教师线下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4课堂口头表达能力下降
教师多是对多媒体照本宣科,充当解说员的角色,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
4解决问题的策略
改进教学手段、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配合课程体系结构的持续调整和课程内涵向能力本位和双证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其中不能忽视的环节。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教学大纲:使得教学大纲,尤其是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真正地与能力本位的教学思路相一致。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
5结语
计算机应用教学极大提升了教育方面效率,不过,正是因为提升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在另一方面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基于这一点,建议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将主要经历放在如何创造性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降低计算机技术应用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彦杰,何玉新.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J].松辽学刊,2001(1).
[2]张步群,柳传长.浅谈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J].巢湖学院学报,2002(3).
[3]吴笑萍,蔡景清.浅谈多媒体技术[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2).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和运行中,且呈现迅猛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信息管理的开发和创新建设成为信息资源延伸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创造了重要的先决条件。在此大环境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相互融合,可发挥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管理的应用优势,推动双向创新和发展,不仅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促使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信息管理为内部的稳固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本文选取以某高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建筑为出发点,对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取丰富的管理和应用经验,以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管理的有效融合。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整合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某高校为例,该高校下设21个专业,其中包含45个专业,高校教师共1235名,其中,管理层人员共计135名,信息管理技术人员278名。每位员工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如下:操作系统为Windows7旗舰版64位,区域设置为中文简体,系统制造商为MSI,系统型号为MS-7871,处理器为Intel(R)PentiumCPUG3240@3.10GHz(2CPUs),~3.1GHz,内存为4G,芯片类型为Intel(R)HDGraphicsFamily。
1.2方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工作方向及管理服务。在现阶段,若想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有效融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增强信息管理观念。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也无处不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领域间的竞争机制愈发激烈。若想在竞争激烈、发展迅猛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高校则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获得有效、准确的信息资源,同时,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技术融合和创新。针对此种情况,高校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意识,对信息管理形成正确、科学的理解。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和部门领导者需要主动了解部门工作的相关事项,强化自身对信息管理的认同感和理解力。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高校的实际需求及发展的既定目标,逐步增加信息管理的资金投入,切实保障中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其次,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若想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充分有效融合,需要以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计算机自身设备的便利性和便捷性,提升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高校信息管理中,需要信息技术人员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管理的应用方法,并在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只有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和操作方法,方能确保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专业化、科学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包括网络技术、数据库,还包括多媒体技术等新型技术。这就要求信息管理者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熟悉网络技术的使用方法,并在信息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使网络管理体系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高校中的信息管理者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数据库中适当增加相应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将常用的信息资源与必备的信息资源融合,并实现合理存储,便于后期查询和检索。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可提高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的信息管理质量。最后,提高信息管理质量。当计算机技术与信息资源实现融合和统一管理后,常出现大量的相似信息,这则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复,影响高校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高校的信息管理者需要对信息管理工作和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改进和优化数据库管理,充分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处理重复信息。同时,需要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和管理,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切实提高信息管理质量。此外,信息管理者需要将计算机技术全面应用都按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针对数据的具体差异选择针对性的处理标准,同时制定相应规定和目标,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处理不同数据差异。信息管理者仍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和使用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和专业水平,使其适应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2结果
通过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一方面,可增强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及信息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服务意识,实现多行业的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管理及服务质量,可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处理、更新和优化,解决数据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建立全面化、清晰化的数据信息管理体系。
3讨论
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的快捷性、便捷性,当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充分融合,可实现信息管理在技术上的巨大飞跃[1-2]。上述两种技术的有效整合对信息管理而言至关重要,一方面可提高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提高工作质量,实现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我国,诸多高校在图书馆管理中引进计算机技术,不仅便于图书管理的快捷、准确分类,也便于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管理者要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充分丰富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3]。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管理技巧,不断丰富信息管理内容,保障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此外,信息管理人员要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的管理方式,提高各行业工作效率,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1]马丽艳,崔琳.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思路刍议[J].河南科技,2014(08):314.
[2]滕华,朱维娜,陈世亮.试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175.
[3]杨雪寒,焦玮.简述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月刊,2015(4):67-68.
浏览量:6
下载量:0
时间: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一项基础内容,要能非常熟悉心地掌握并操作计算机,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教学改革
一、引言
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生活必需的一种通用工具,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上已广泛使用,与此同时,社会上的各种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计算机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越来越高,学会使用计算机已成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因而为了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提高学生与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大部分学生以应试为主
目前计算机等级一、二级证书仍然是许多高校作为发放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上一些企事业单位也把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选拔录用人才的硬件条件之一,这样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在校学对学习计算机的目的盲目地变成了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他们只是一味地操作和考试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或者经常都是根据往年的考试习题库反复地做进行大量的重复操作练习,很多内容并没有完全真正地理解。因而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他们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仍然是连最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懂,都要重新再去摸索、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把在学校学到的操作技巧灵活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那么即使他们拥有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其实也是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些说明了目前高校对计算机的基础教育还是远远不能达到实际社会的需求。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高校中,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大都是采用结合多媒体的理论授课和机房上机操作实践相结合。近年来,教师们课堂上都是采用PPT来演示课堂教学,但也还只是处在"演示"阶段,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在理论授课过程或上机实践中,有些教师也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的及格率,而学生为了能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也只能是按部就班,使得教学只能围绕着考试转,虽然学生的过级率不低,学生的计算机成绩也很高,但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水平却不高,一到毕业的时候,大家对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设置或者是做份求职简历都头大,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根本无法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也不会得到相应地提高。
(三)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目前大多高校仍是采用省里统一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由于考试系统本身也会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一)既要以考证为中心,又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将课堂教学变为"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能主动得去获取、应用知识并能够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活动,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可以借鉴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来指导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讲授知识点,让学生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能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知识体系结构。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案例教学法,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在实际地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而要从实际的例子入手,在讲解的过程中将相关的理论知识点结合进去。当然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案例要选择的合理,才能极大地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作用。通过收集大量的教学经验,分析认为案例的选择有以下几个条件:1.要密切地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基本知识,并能及时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2.最好要来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们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能达到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学习效果。3.要有针对性,每学期末教师就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相应教学案例。4.所选的案例最好是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查阅才能找到的。因而我们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要仔细不断地推敲不同专业的知识点,为学生构造适合他们本专业的案例,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案例来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协作精神。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它是通过几项任务,通过教师的引导,并在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的教学过程。为了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可通过布置具体的任务,灵活地将学习的知识点隐含在每一个任务当中,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去完成,将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最好能鼓励大家能互相合作,一同来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专业特点,注重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来设计不同的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各个非计算机专业都会有符合他们专业要求的计算机课程内容,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利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把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同等对待的弊端,还能让不同的专业班级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极大地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他们的专业课程能更好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要搭建一个交互式教学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要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网络平台,让学生能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或者兴趣选择不同的内容来学习,可以与同学、教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问题,逐步创建并形成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可形成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和学习的气氛。
(五)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当前省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等级考核仍是以省里上机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这门课的最终成绩,这样教师为了学生的通过率,只能一味地应试教育,而学生也为了能够顺利地拿到等级证书也一味地死记硬背。因而为了进一步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促进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对当前计算机的教学考核手段的改革也是至关重要,如果学生的期末成绩不再是由省统考的上机考试最终的成绩来决定计算机等级证书,能由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三者间进行有机结合,其中笔试成绩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上机成绩则以省考的统一成绩为主,平时成绩是平常对学生的要求,比如出勤率、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及课后下达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来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励学生们进行大胆地创新和追求较全面的知识。
四、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工具,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进一步地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工作需要。总之,通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改革,不仅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拓展并增强教师的知识面,也能激发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们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芝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33):194-195.
[2]李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09(1).
[3]曹文梁,王科欣.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1(5).
[4]普运伟,耿植林,陈榕,李彤.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课程改革思路[J].计算机教育,20013(11):13-18.
摘要: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上好计算机应用型课程?这是每个计算机老师应该关注的事情.本文介绍了问题驱动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问题.经过对该方法的实践探讨,证实此教法可以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型课程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型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方法
计算机的课程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的,理论型的课程一般理论型比较强,适合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原理分析;而应用型的课程的理论相对较少,实践内容更多,需要手动操作的部分也多.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因此计算机应用型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可是由于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不能满足学生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在机房进行.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方式越来越适应目前的教学情况.当前的学生,特别是三本院校的学生很多同学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并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很多时候是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下面拿着手机玩游戏,看小说或者做其他和课程无关的事情,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很差.这是由于一方面学生不能自觉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实践性比较强,此类课程的教材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可以以自学为主,但是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导致眼高手低,长此以往,结果学生什么也没有掌握.在发现这些问题之后,通过改变教学方式,采用问题驱动自学的方法,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课堂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加强了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下面以ACCESS课程为例,对该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实施
问题驱动学习,主要是提倡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然后对问题进行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讲评,并且对其中的错误及其原因做出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这样学生学生对就会对知识加强印象,以后做题的时候就会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下面以ACCESS课程中报表这一章节的内容作为例子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
1.1教师提问
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一下整章知识的简介,告诉学生报表这这一章节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接着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比如报表这一章,前两节的内容是关于报表基本知识的介绍,包括报表的功能,报表的组成,报表的种类,报表的视图,以及如何创建报表.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提出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包含这些内容,使得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学习掌握这两节的知识.问题如下:(1)采用自动创建报表的方式,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纵栏式报表.(2)利用报表向导,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表格式报表,并且要求以专业为分组依据进行分组.(3)以学生表为数据源,以柱形图显示出男女生人数的比例情况.(4)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制作条形码标签,其中学号以标签形式打印显示.(5)在设计视图中,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表格式报表.通过这些问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五种创建报表的方法,并且学生可以认识报表的种类,如何采用合适的创建报表的方法创建不同种类的报表.在问题2中,通过分组,可以完整的认识报表的组成,创建好报表之后直接进入报表的打印视图,而要修改报表的话需要在设计视图中完成,这样学生也就掌握了报表的视图的用处.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教师在前一节课的结束时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进行学习的话,效果就更好,可以节约课程的时间,课程开始时直接进入第二个环节,大大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1.2学生回答
在此环节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进行回答问题,在找学生进行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提前对学生有所了解,哪些学生基础好,哪些学生比较差,根据题目的难度,分别找相应的学生回答,这样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可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做题熟练程度和学生做题的操作过程,在哪一步越到问题,是否能解决,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在下一个环节中就可以进行分析讲解,并且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
1.3教师讲解
在教师讲解这一环节,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重点讲解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犯什么样的错误,怎么样避免这样的错误,如何进行修改.另外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做到统筹兼顾,不仅让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可以达到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或者是自己能够提出问题的程度.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达到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2效果分析
通过本学期对access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之后,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加强了合作关系.在最后的考核中,直接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例如医院病床管理系统的开发.从需求分析,实体之间的关系,数据表的建立,需要的查询,建立窗体,打印报表等,所有问题的解决均有学生自己完成,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彼此之间进行讨论,验证,把自己同时作为客户和开发者来考虑.
3教法评论
从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应用型课程中问题驱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相同的知识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相对于普通的讲授方法,此方法显得更加的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可以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杜绝了学生喂养式的学习习惯.当然,不同的课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关于原理性的内容,教师应该主动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而对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内容,应该采用问题驱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理解掌握.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结合网络的实现,计算机的应用体现的更加全面。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应用的网络化。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网络技术是当前的热点研究的客体,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也是社会所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中的网络技术能够更好地为计算机专业进行服务,其有助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本文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加强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网络技术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
1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概述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专业,其能够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入更多旺盛的生命力。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和操作型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才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是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其需要实现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工作和交流,最常见如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通信、信息收集等。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在高校中开展相对比较晚,其发展的历程比较短,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需要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且,一些高校的设备条件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很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难以体现出课程的专业化和技能化。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网络技术相关的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技能水平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其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改善,然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第一,培养学生的软件和硬件能力为主的培训目标强调单一,很少涉及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经济管理能力,这其中没有指定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没有建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学知识结构;第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特性,学生之间的区别很小,而且其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第三,课程体系设置采用的是学科专业对口的方式,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的教学;第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主要强调计算机工程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的单一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考虑到学科和课程之间相互进行渗透,教学的内容比较落后,这样就会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力。显然,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必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且有效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一些比较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培训专业特点,采用创新的培养模式,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模式。
3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有效措施
根据计算机应用培训目标来进行分析,要使得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实现,就需要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来进行合理规划和实施。
3.1明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训目标
高校需要建立面向新时代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合理地划分比重,科学重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其业务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当中,使其能够做好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
3.2确定科学的知识体系结构
计算机应用专业也需要开设一下计算机辅助课程,培养学生能够制作三维动画和使用多媒体工具的能力,借助这些工具来处理计算机信息,并且还需要学会如何进行维护。还可以增设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这样能够有助于计算机教学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常用的三维动画、图形等课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3.3构建优良的师资队伍
当然,对于专业能够良好地进行建设,优秀的师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进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为了达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可以使得教师个人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还能够有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只有在经过了实际的培训与学习以后,教师才能够掌握教学的真正本质,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的专业人才,用他们的专业技能来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这样能够使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4结论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高校需要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结构,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等方法来促进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濮永仙.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1,(3):17-19.
[2]孙守双.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一些认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212-213.
[3]陈年华.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4,(5):16-17.
[4]贾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16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产业也随之日益膨胀,因此,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培养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高校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构建科学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文章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式分析了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实践,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0引言
自从国家大力扶植计算机产业和新型产业之后,互联网+的概念深入人心,也带动了计算机网络工程行业迅速发展。国家大力提倡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的信息化工程,不仅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也使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成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育体制发展落后,很难培养出符合新型互联网思维的计算机人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互联网及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各高校计算机体制注重理论,缺乏实践,导致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低下。其次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知识落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行业变化,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直接应用,需要在工作中重新学习,大大浪费了社会资源。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计算机人才,完善高校计算机教育体制,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1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
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可以在科研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工作,还可以从事专业的软件工程方面的工作。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有专门的计算机专业的人进行相关的技术工作,以维护公司的正常运作。事实上目前我国大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应届生都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归根结底就是我国当前计算机教育存在于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事业单位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都希望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每年应届生进入就业大军,人才供给增多,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大大增加了企业招聘选择空间,同时企业也对应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给就业者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同一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所占立场不同,看待计算机人才的角度不同,就导致了他们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比如人力资源负责人看重应届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编程实践能力等。然而IT项目负责人则对应届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需要其整体计算机能力的提升,比如数据结构、算法知识等。尽管他们在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但是他们共同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面临此种形式计算机专业毕业应该在学校期间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将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大约5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不会直接对新招聘进来的员工进行培训,而是直接工作,在工作中根据项目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新型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要求计算机毕业生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
2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将打造出理论型计算机人才视作是其培养目标的院校不在少数,而这类培养方式,使得人才更多擅长于研究,因而对于国内初期发展阶段来说其实是相对适宜的,毕竟在那一时期内,计算机技术正需要理论发展来做基础支撑,理论尚未达到完备的程度,并且存在着发展速度不够快速的情况,那么倾向于理论培养自然会促进这一方面在国内的建设进程。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计算机技术日益进步,并扩展到了更广的应用领域,那么对于应用方面的人才需求自然也就随之增长,相关企业寻求着有应用能力、可以胜任实务工作的人才,而这一需求又相对庞大,那么院校如果不改变其培养的倾向,还是选择以理论型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类型,就会令其无法迎合新的实践需求。因此作为院校,必须对过去的教育侧重点进行调整,同社会大环境在现阶段的发展情况、需求相协调,将市场作为导向,并侧重于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主动研讨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
2.2通过校企联手,打造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关于专业课程的设计、学习,其目的无非是令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这一课程的内涵,并对专业涉及的技巧等进行熟练应用。而企业应用则更强调综合性,也就是要将各个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实务工作。那么要想培养出这方面的能力,不妨用校企联手的方式,通过这一途径实现对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的打造。而这确实能够令学生更加熟悉实践内容,在进入企业后更容易掌握到操作性的技巧,并认识到相关应用需求的大致方向,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巩固其理论所学。
2.3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科学化教育管理
一方面我们需要重视起教师本身的专业化程度,除此以外我们也需要针对教师进行“双师型”培训,令其能够更快提升“双师型”能力,更好掌握业界走势。并且,关于教学形式、内容也都需要教师们进行探讨,并做出尝试,这也有助于其教学水平的提升。说到教育管理,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作为贯彻培养方案手段的重要性,它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管理的组织机制、制度、队伍等方面内容,而针对教学以及学生两方面的管理,其实可以对整个院校培养人才的结果形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常常是以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而具体到专业应用型这一类型的人才培养,相关的管理制度大致上有双学位、完全学分以及主辅修三种制度类型,而配套的其他制度也很重要,比如学籍管理制度,对此不仅要在制订阶段下功夫,也需重视起具体执行的效果,另外还需就学生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培养,帮助其形成更有益的理念,拥有更优良的精神品质。
3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需根据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实践体系,改革教学实践模式。首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对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修订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需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科学研究及企业需要的内容,从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上满足学科发展和企业需求。强调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应强调能力培养,建立校企联合。高校需要紧跟市场方向,满足企业需求,利用企业资源,积极寻求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树立起能够迎合社会和市场要求,发挥出实际价值的奋斗目标;形成这一基地,还能够为学生赢得更多的参与机会,令其能够投入到项目流程之中,包括需求定义、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以及后续维护等各个环节。最后应提高培养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成立课外科技活动研究小组;举办计算机组装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通过积极引进或开发Web课件,支持学生的学习,建立支持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网络环境。
4结语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要素非常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如此,不仅跨越复杂的理论教育和实践等领域,并且还会随着教育形式的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因此本文对当前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希望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丽萍,于延,盛琳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2:49-52+65
[2]李德新,李虞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03:111-113
[3]陈志泊,张海燕,王春玲等.以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07:94-98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已经被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还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奠定技校生的计算机能力基础。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项目化
随着我国IT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编程、网页设计、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这就给当前的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最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其在企业的上岗能力,更是影响到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因此,改进目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已迫在眉睫。笔者学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步确立了项目化教学的模式。通过考核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以及学生的就业上岗情况,我们发现项目化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均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
作为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技校生只要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即可,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而项目化教学则是在充分掌握技校生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对学生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以实用为目的,理论部分简单明了,应用部分详细实用,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教学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从而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项目化模式的现实意义
1.突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技工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但受制于实际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应用技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技校生学好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的关键因素。但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兴趣,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以一个个项目任务逐步地使学生体会到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
3.理实并举
近年来不少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发现没有必需的计算机理论基础,那些“时髦”的专业技能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的每一个项目不仅要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内容,这样既能便于教师的备课,还能便于学生巩固知识,更能便于学生课外自学。
三、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实践
1.合理设置项目
在充分考虑当前技校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将来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点相结合,分别设置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中文WindowsXP操作系统、应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应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应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项目。每个项目都有重点提示和比较经典的习题,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2.任务驱动
根据技校生的兴趣点,我们在每个项目里又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的方式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应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这一项目中,我们布置了认识PowerPoint2003、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编辑幻灯片、添加幻灯片中的对象、修饰演示文稿、放映与打印演示文稿等任务,并以实例为主线,使学生在应用实例的制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3.科学考核
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主要采用理论考试的模式,有的则采用理论+实训的模式。由于技校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考核方式采取“分层考核”,区别对待的方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考核他们掌握教师课堂所讲授内容的情况以及基本操作的正确步骤;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扩展、提高,这样就能实现以考核促教学、以考核促实训的良好局面。
四、小结
总之,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项目+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模式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已经成为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和关键内容。有效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提高不同行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管理服务保障。本文就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整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
一、引言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下,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进行发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革与助力。二者的有效结合,同时也可以提高计算机相关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并且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二者是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到信息管理之中,将二者有效整合,是当下各项工作展开的迫切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运用的分析
第一,提高对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资源本身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和提现。在信息化时代下,各行各业中信息资源的价值不断提高,并且信息泄露等负面问题,已经对各个组织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各行各业,不同组织机构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获取已经成为了其重要的发展关键,信息管理工作的价值也体现在此。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性,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对有效信息进行获取,这提高了整体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性。针对于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信息管理人员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第二,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套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支撑,同时这也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套科学完善的系统可以更好地保障信息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并直接影响了相关信息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效果。针对于信息管理工作的相关需求,信息管理系统也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对相关功能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掌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操作技术,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时俱进地进行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从而更好地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和设计,也要符合不同的工作需求和性质,以提高实效性为基本目的,不断地对功能进行完善创新。
第三,提高信息资料的整体质量。
在对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信息资料数据的质量是应该受到各方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一些信息方面的质量问题,对于企业的相关决策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于信息管理质量方面的需求,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关注对信息资料质量的保障,结合信息质量控制的要求与标准,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调整,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完善性,让信息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要采取科学的数据资料管理策略,对于数据存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进行保障,并结合录入数据类型和特点,对于数据信息的收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科学的构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难题,海量的信息数据管理为信息管理者带来了很多挑战。在面对繁杂的信息时,如何获取更高品质和真实度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信息管理活动的难题和要点。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也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对于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与时效性。在资料信息收集的过程中,要讲电子信息的收集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与纸质材料信息的收集同步开展,并做好相应的归档管理,为后期信息资料的调阅提供依据。
第四,保持信息的及时更新。
信息的及时性也是信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及时性也是信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开展目标。在现代社会,信息数据的变化很快,如果不能掌握信息的动态变化,那么很多决策行为的制定和下发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信息管理者本身要积极地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保持信息数据的实时性,让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和积累,提高企业整体决策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信息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较高的工作难度,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整体管理成本较高。通过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整体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万晓燕,陈姗,刘汝元.试论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2]陈金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思路刍议[J].赤子(上中旬).2014(23)
[3]柴文慧.对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及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
浏览量:23
下载量:0
时间:
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已经是密不可分,而且计算机应用在各领域中也在不断扩展,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计算机应用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应用微项目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介绍了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微项目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讲解了微项目的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理论及实践教学流程。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教学法;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训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由传输式变为体验式,教师要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灵活选择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职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倡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1]。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很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采用真实的案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项目教学周期长、项目任务冗繁、综合度大等不足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学生更乐于接受简单、有趣、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微课程以其“短”“小”“精”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成为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2]。文章结合项目教学法、微课程的优势,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设计成真实情景的微项目,使学生在1~2个学时内完成项目作品,以实现高效课堂。
1微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3]。微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4]。目前,微项目教学法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可以从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来理解微项目教学,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结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微项目,以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微项目的设计
2.1设计微项目的注意事项
以微项目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做”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中学习计算机新知识与掌握操作技能,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设计计算机基础微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微项目要具有趣味性: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时应该考虑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进来。(2)微项目要体现课程目标:设计的微项目应紧紧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一个微项目中可以只包含一个或几个小的知识点,但结构要完整,目的要明确。(3)微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微项目要具体、实用,最好设计与专业、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等。(4)微项目应该可行:微项目设计应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出发,选择短、小的题目,安排好计划学时,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主和协作学习完成作品,使学习变得简单、高效,让学生有成就感。(5)设计的微项目具有选择性:对于每一个知识模块,应设计多个微项目,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的指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2设计微项目
高职院校一般要求学生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根据新考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分为6个部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Win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很多学校计划课时非常少,有的只有40课时,再加上学生生源有差异,因此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吃力。因此不仅需要设计合适的微项目,还应为每一个微项目提供必要的素材。上机实验课是加深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及创造能力,应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六个部分的内容设计多个微项目,每一个微项目都应从实际问题出发,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不同的微项目,涵盖课程的目标的内容,且对每个微项目应配有相关的学习指南及相关素材。
3微项目的实施
3.1理论课微项目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分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高职院校是将整个课时各分一半。理论课主要以微项目为载体讲解新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微项目。(1)学生分组:第一次上课就向学生说明计算机基础课是采用微项目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们分为多组,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每组成员数为3-4人,设定一个组长,每2周重新分组一次,好生、差生相搭配,以便更好地完成作业。(2)引入情景:计算机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生活或工作中情景非常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教学情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挑战欲望。(3)探究新知识与技能:从情景中发现新知识,讲解新知识点与操作方法、步骤,并提示注意事项。(4)展示微项目内容:从设计好的微项目库中挑选与教学进度相关的微项目,先对项目要求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10分钟的讨论。(5)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解决问题,学会操作要领,为实验课打好基础。(6)师生交互完成任务:教师是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理论课教学的,采用边问边答边操作的模式,师生共同完成微项目任务。因此,教师在制作微项目时,要将新知识、技能贯穿在其中,还要注意时间与进度,这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要充分备课[5]。(7)扩展应用:理论时结束时,将实验课的微项目任务布置下去,要让学生小组根据兴趣去选择一个或多个微项目,或自定题目进行创新设计。
3.2实验课微项目教学
理论课上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掌握了所教内容和基本的操作,为了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和技能,上机实验是必须做的一个环节,也为学生巩固、创新知识提供时间和空间。(1)制定解决方案:上机前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8分钟左右的时间,确定微项目的解决方案。(2)协作完成项目:小组成员每人都动手完成整个微项目,有问题各成员协商解决,或请教老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3)交流展示:各小组提交完成得最好作品进行展示,分享经验。(4)总结点评:首先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然后老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从项目的完成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完成下一个微项目做好准备。(5)反思改进:师生共同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然后对微项目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
3.3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对2014级新生选择6班的学生使用微项目教学,另选6个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对这12个班进行了测试,然后将笔试与上机考试成绩进行了平均,结果是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86.4%,对比班的平均成绩为75.7%。实验结果显示,微项目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微项目教学中将课本知识结合到实际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结束语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用微项目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教学实践表明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工作,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职业性,符合目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云.浅析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4(1):42-44.
[2]焦金金.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2010(12):4-6.
[3]王超.微项目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4(7):221-222.
[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61-65.
摘要: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网络技术是当前的热点研究的客体,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也是社会所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中的网络技术能够更好地为计算机专业进行服务,其有助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本文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加强计算机应用教学专业网络技术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
1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概述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专业,其能够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入更多旺盛的生命力。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和操作型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才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是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其需要实现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工作和交流,最常见如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通信、信息收集等。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在高校中开展相对比较晚,其发展的历程比较短,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需要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且,一些高校的设备条件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很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难以体现出课程的专业化和技能化。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网络技术相关的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技能水平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其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改善,然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第一,培养学生的软件和硬件能力为主的培训目标强调单一,很少涉及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经济管理能力,这其中没有指定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没有建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学知识结构;第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特性,学生之间的区别很小,而且其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第三,课程体系设置采用的是学科专业对口的方式,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的教学;第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主要强调计算机工程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的单一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考虑到学科和课程之间相互进行渗透,教学的内容比较落后,这样就会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力。显然,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必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且有效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一些比较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培训专业特点,采用创新的培养模式,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模式。
3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有效措施
根据计算机应用培训目标来进行分析,要使得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实现,就需要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来进行合理规划和实施。
3.1明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训目标
高校需要建立面向新时代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合理地划分比重,科学重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其业务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当中,使其能够做好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
3.2确定科学的知识体系结构
计算机应用专业也需要开设一下计算机辅助课程,培养学生能够制作三维动画和使用多媒体工具的能力,借助这些工具来处理计算机信息,并且还需要学会如何进行维护。还可以增设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这样能够有助于计算机教学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常用的三维动画、图形等课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3.3构建优良的师资队伍
当然,对于专业能够良好地进行建设,优秀的师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进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为了达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可以使得教师个人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还能够有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只有在经过了实际的培训与学习以后,教师才能够掌握教学的真正本质,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的专业人才,用他们的专业技能来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这样能够使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4结论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高校需要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结构,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等方法来促进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濮永仙.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1,(3):17-19.
[2]孙守双.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一些认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212-213.
[3]陈年华.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4,(5):16-17.
[4]贾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169.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我国获得了广泛应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现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本文深化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
一、深化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技能。但在高校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学校、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学时较少,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不尽如意,对于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化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对于推进高校发展,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视度不高。学校、教师、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程,只要考试过关即可,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度不高。一方面教师认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要求要求不高,只要上课随便讲讲就可以了,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只要学会上网聊天、浏览网页、看电视电影、玩游戏等娱乐活动,就是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时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大学时没有必要再重复学习了,只要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
(二)学生水平不一致,教学不能因材施教。在高校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反观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置,还在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部分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无法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因此,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很难完成。
(三)讲授时间与实践操作时间分配不合理。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加,知识点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扩充,计算机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教学内容,但是高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时基本在50到70个之间,这样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会压缩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时间,这样就导致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点,但是无法“上机”练习,易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
(四)教学方式较为落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教师操作计算机和投影仪的方式,教师将知识点一股脑的输入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少,有的学生听的迷迷糊糊,但是又不敢打断老师。另外,教师先讲解知识点,等到下堂课才会组织学生“上机”操作,有时两堂课之间是一个星期有时甚至是两个星期,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已经很模糊了,这样就造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五)评价方式简单。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大部分高校主要采用试卷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计算机这种应用型的科目,试卷很难反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上机考核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也不能很好的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一)各方应加大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工作中最普遍的应用工具。高校作为系统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单位,学校各方应当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是合理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增加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最基础、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点,增加学生的“上机”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按操作能力。二是作为教师,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做出合理的安排,保证学生既能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又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三是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保证出勤率,课下复习书本上的知识点,又注重去机房的实际操作。
(二)根据学生的层次,实施因材施教。高校中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一是在大学生入学时,组织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考试,大概掌握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情况。根据考核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一个是拥有计算机基础的班级,另一个为较少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班级。学校根据不同的班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新鲜、实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三)根据专业需求,安排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设计面十分广泛,教师不可能教授所有的知识点,学生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因此,为了保证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要设计施工方案,CAD软件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在安排土木建筑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偏重此方面的教学。而对于英语、法学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四)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高校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搬到“机房”,采用“一堂课,一个案例”的方式,通过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解后,学生自己参见实践、研究案例的完成方案,这样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实践来带动整个教学内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无纸化考试。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操作性强的特性,“纸质考试”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为了保证考试能够真实地放映出教学的效果,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具体而言,高校研发专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线考试平台,实现在线考试和在线自测的功能,并附有题库。同时,为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践学习的重要,还要增加实验报告,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
四、结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高度重视,不断地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重视计算机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钟晓旭.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5).
[2]赵婵婵.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3(6).
[3]田永战.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
[4]尕旦木草.我国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信息与电脑,2009(12).
[5]徐坚.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6]刘倩.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J].软件导刊,2008(4).
[7]徐坚.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先决条件对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相较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非专业计算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正处于发展状态。本文将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进行讨论,为非专业计算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旨在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前言
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因此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使用技能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开始加强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还不够完善,所以,广大计算机教育者必须对新时期赋予的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重新审视,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重要性分析
(一)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中期以来,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经济的大幅度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全面渗透,对世界各国的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必须将计算机应用于工作当中,将计算机应用技能作为一项工作基本技能存在于人才的知识储备库当中,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肩负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使命。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结束了单纯性要求人才“术业有专攻”的时代,开始对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求社会分工的各个角色都能够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系统有机整合,形成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中注重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适应人类文明全面进步的要求,是适应网络时代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适应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前进的重要举措[1]。
(二)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进入数字化时,这次全球性的社会信息化改革浪潮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发起了挑战,要求教育事业应向新的高度迈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体系。社会信息化改革的人类文明发展现状要求世界各国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方针[2]。因此,加强对非计算机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适应人类文明发展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根据互联网经济时代对计算机应用提出的全新要求,我国高职教育在对高等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高等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教学必须遵循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型现代化”的基本教育理念要求,就业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发展,必须注重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落实到高职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已经把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到教学日程的高度加以重视,就目前状况分析,高职教育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基于高职教育对非计算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认识上存在一定模糊性这一基本原因,各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定位普遍较低,从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系列问题,非专业计算机教育虽然已经成为高职教学的基础课程,但是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理论、数据库相关知识、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为主,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体系不足,使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不能直接形成熟练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使计算机成为研究本专业的重要工具,从而导致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严重阻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3]。
第二,由于在非专业计算机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上的缺陷,导致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接受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理论学习比重过高,实际应用课程甚少,、不能够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实践教学课程的需求,从而导致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只停留在计算机基础的层面,不利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形成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因此,目前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存在教学环境缺失的问题[4]。
第三,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与评价,对受教者的学习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对非专业计算机学生针对计算机课程的评价体系依然处于初级的考核状态,此类低水平的评价机制直接导致非计算机大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从而导致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没有足够的思想保障和学习兴趣保证。所以,针对非专业计算机教育缺乏行之有效有效的评价体系。
三、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策略
加强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是世界性、现代化建设、未来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所以高职教育必须针对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这一问题,以实际教育背景为出发点,根据目前实际教育情况做出对策,满足社会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一)教学内容科学化
课程设置是一切教育实施的出发点,是理论能力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核心环节,所以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化,对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教学目的的顺利达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5]。若想高职教育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出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极强的人才,必须在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实现科学化,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理论基础,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教学背景和学习情况出发,将系统性突出、专业性突出、实践性突出三者有机结合,形成重点合理,能够激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实现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科学化,从根本上保证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构建
教学环境的构建对教学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性的教学环境能够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因此,在注重对大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构建,进而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环境层面支持。构建实践性的教学环境要实现对课内实践环境构建和对课外引导实践环境构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性教学环境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从而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
(三)加强评价体系整改措施
评价体系是对教学过程的有力反馈。构建科学性高、激励性强的评价体系能够强有力的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保证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所以,在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评价体系的整改措施。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使评价体系实现权威性、层次性、动态性的有机结合,构建科学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激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兴趣,提高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效率,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
四、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事业的使命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就业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就业中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高等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推动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然.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118-119.
[2]梁武.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10(13):551.
[3]李卓玲,孔英,张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要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1,05:25-27.
[4]刘士才,杜树杰,林春洪,王秀红.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J].计算机时代,2007,07(08):12-13
[5]郭盛煌.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的融合[J].科技创业月刊,2011,10(09):75-76.
计算机毕业论文ppt模板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的迅猛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均已广泛应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作为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计算机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以期为提高计算机教学实践教学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对策
1.当前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法落后。当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多为:教师进行示范,而后学生进行操作。学生看似己经掌握所学的知识,然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发散性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式就更是无从谈起[1]。加之仍有一些计算机教师尚未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没能通过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仅会限制课堂生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1.2计算机实践教学考核不够。部分学校制定的计算机考核标准较低,电脑数量无法满足将学生间隔开来考核的要求,在考核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时无法排除作弊行为。还有一些学校为了避免补考的繁杂事务,就大幅降低计算机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学生不论能力强弱与否都以及格为标准,大多能顺利通过考试,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很难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
1.3学生计算机实践水平高低不一。学生们所掌握的计算机实践知识程度差距较大,一些学生存在片面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操作的现象,学生大多没有意识到计算机技能在其将来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因而认为只需要掌握理论知识用以在计算机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即可。许多学生学习计算机实践技能时,缺乏毅力,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不仅不具备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而且对计算机实践学习产生厌倦,态度十分消极。
1.4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滞后。目前许多学校没能充分重视计算机实践教学,大多随意安排计算机教学,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方面潜能的开发与培养,缺乏一套完善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案,未能妥善合理安排计算机实践教学。
2.完善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2.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计算机任课老师应当以计算机实践应用为中心,并且大量收集与计算机实践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与信息,指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摒弃繁冗且无实际意义的计算机实践内容。处理好计算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梳理原有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要结合计算机教学大纲,对计算机实验课件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硬件予以妥善安排。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也是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内容和计算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一些必要的实践内容,紧密将计算机实践教学与计算机新科技联系起来,才能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实践操作指导下,自行寻找思考计算机操作方式。倘若遇到问题,应当要求学生借助计算机相关材料,归纳总结相关问题,尝试自行解决,克服所遇到的实践操作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此项要求,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倡导解放思想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对所学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学以致用。如果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反映,老师再结合同学们的反馈作归纳性的解说,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利用变式引申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经过多次实际操作的训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老师应当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当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2.3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应当在计算机教学伊始进行案例展示,展示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教学任务,明确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为以后教学打好基础。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设计课程时,通过树形结构对计算机的相关内容予以展示,体现各个标题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实现各分节之间的有效沟通[2]。此外,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个组讨论学习,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实施步骤。
2.4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实践成绩考核办法。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重要环节就是考核评价。计算机实践教学大纲中规定:“重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指的是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基本观念,比如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如果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与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操作加以分析,找出错误所在,加以更正。学生要想在计算机实践能力上有所提升离不开教师必要的分析与评价。教师除了应该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予以客观评价之外,还应该适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梳理操作过程,对有难度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构建起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取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思想成果,在反思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轻松地处理计算机相关问题。考核学生计算机成绩时,应当调整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的比重,加大实践成绩的比重。通过多次实践考核,对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情况加以考核与评估,考核未通过的应当让其参加补考。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当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予以充分重视。对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考核便是旨在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加以考核。
参考文献:
[1]杨鹏,胡兆方.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张俞玲.浅谈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J].才智,2015(32).
【摘要】
在目前的大学教育当中,对于自主教育理念的缺乏是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大学计算机的教育当中需要把自主学习理念进行贯彻渗透,注重培养大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出现的各种自主教育需要的理念和技能。本文从大学计算机教育中应该培养的技能触发,探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理念;计算机技能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讲,它是由学生自己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督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与调节最终使得学生实现自主的学习良性循环,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和及时处理。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学会自主学习,将会对自身的发展提供很大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应该作为大学生在大学中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在自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
1、信息阅读和吸收的能力
阅读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但是阅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文字的识别,还在于对信息的及时吸收和处理。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所接受到的信息密度跟之前相比不知道密集了多少,所以一个有效地甄别信息是否真实、是否有用、是否需要的方式就成为了大学生急需掌握的技能,中学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在大学已经不再适用,教师没办法再事无巨细地为学生提供知识点的讲解等服务,所以就需要学生自己对信息进行分析。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需要日常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所以大学生在记忆力相关的知识方面有着一定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恰恰是大学生对于信息处理没有充分认识的表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就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的积累能力,也就是信息阅读和吸收的能力。
2、表达的能力
如何把自身得到的信息充分地表达出来也是一门技能,尤其是对于无法充分表述的知识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无法认知和记忆的某些知识可以通过写的方式表达并总结出来,经验是学习的重要法宝,也是对这些知识进行吸收的重要步骤,所以总结经验还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归纳出新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大学生计算机教育当中,学习程序教育的时候,推荐学生自己对于基本数据类型进行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所需要的问题,那么在后面出现复杂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学生总结出的相关规律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
3、寻找相关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大学生自主查阅一些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这种查阅不仅变得更加便捷化,也变得更加专业化,在计算机的教学当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使用互联网知识进行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就是目前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互联网搜索引擎是现在大学生最常用的搜索工具,大学生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实现自身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在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查找信息。
4、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执行因素之一,如果没有实践能力,那么一切的能力都得不到体现,任何的学习行为最终指向的目标也是实践,在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执行过程中,C语言课程看起来较为枯燥,但实际上它是计算机课程进行实践作业的基础,只有学习好这个课程,才能有足够的实践能力,达到教育真正需要的目标。
二、大学计算机教育过程中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
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是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慢慢得到升华的,这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在大学生每天的教育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并为学生所接受,使其变成自身的习惯。
1、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项目的兴趣
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培养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那么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实现,并且能够具有创造性地对当前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且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够集中精力,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任何的学习与研究都应该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如果没有兴趣也就没有责任心,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这样是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果的。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对一些未知的知识和领域充满好奇,积极地去接触他们,大学生计算教育中一定会有很多平常学生接触不到的知识,要培养这方面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2、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要出现相应的问题,才能证明自主学习有了一定的成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三段式过程,这样才能把知识点转换为具体的问题,便于学生进行领会和掌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下的理论,只有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理解,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3、要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和他人交流
信息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才显示出它的意义,信息的交流才能让人们的知识总体有所增长,从而促进整体的社会发展,信息交流并不是机械化的,而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火花的碰撞,获得激励和启迪的效果,这样才是信息交流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计算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在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地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开拓视野,实现大学生知识面的进一步增长,在信息的交流中,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之外的东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大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中要落实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技能,大学计算机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计算机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还要传授给学生在这个信息时代下自主学习的理念和科学素质,这种科学素质是大学生这一生都取之不尽的财富,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钦.大学计算机教育中自主学习理念的渗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6:61-62.
[2]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孙先洪.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董守生.论学生的自主性及其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3.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