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供电所低电压治理相关的共90个结果:
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政府人口管理是实施各项行政职能的基础。目前我国人口的管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通过区分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两类人口,依托单位制度和属地制度,对人口登记、人口统计、人口监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及其他涉及居民公共服务的事项进行管理。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人口治理现代化浅析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与参考:
人口治理现代化浅析
治理理论应用于政府管理和公共管理部门,表明我国政府的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迈进。在充分探讨治理理论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人口管理问题,治理理论为当前我国人口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对于打破我国人口管理各部门相互孤立状况,实现部门协同工作,统筹全局解决人口管理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我国当前由“小人口”管理向“大人口”综合治理体系的发展形势不谋而合,有助于精简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解决“信息孤岛、应用孤岛、资源孤岛”三大问题。
应当来说,人口治理是综合人口管理的升华和深化,其突出表现在多中心、多主体合作共治,倡导其他社会主体和公民社会平等积极参与人口治理过程,是一种统筹和协作的机制,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格局,再造新时期、符合现代化的人口治理新模式。
因此,人口治理同人口管理的基础地位一样,是国家在新时期制定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另外,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口治理,同时,治理理论是适合时代特征的理论,它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我国人口管理活动出现的新问题,使传统的人口管理向现代化的人口治理平稳过渡,科学规划和构建人口治理体系,显得迫切而且必要。总的来看,人口治理的基础性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基础性子系统,人口的行为活动渗透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文化制度等等各个领域。最基础、最普遍的管理活动是对人口的管理,那么,在新时期,要做好国家和整个社会的治理,则首先需要从人口治理角度入手,厘清人口与其他社会系统、制度、文化方面的关系,这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事实清晰地表明,经济市场化的改革指向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巨大的结构性变迁正在部分甚至全部重塑人口增长、人口发展的社会经济机制和环境。正因为如此,人口治理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能够从整体上统筹协调解决人口管理活动中产生的问题。
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政府人口管理是实施各项行政职能的基础。目前我国人口的管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通过区分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两类人口,依托单位制度和属地制度,对人口登记、人口统计、人口监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及其他涉及居民公共服务的事项进行管理。
从中央政府层面看,在国务院的各个组成部门中,直接参与人口管理的部门有13个,可以看出,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劳保制度、分配制度、扶贫制度等社会经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搭建在人口工作的机制和体制之上。应用现代化的治理理论,做好人口治理工作,有助于合理构建和实施政府的各项行政职能。
人口治理是统筹解决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人口调控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是经济转型时期制定宏观调政策的首要考虑因素,人口治理又是国家实现人口调控的基础。人口宏观调控的内在要求是人口管理应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从传统的“管控型”人口管理模式现代化的人口治理转变,统筹把握,制定符合实际的人口发展战略。
在这种局面下,治理理论在人口管理工作中彰显出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治理理论提倡国家与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应通力合作,人口治理就是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形成互动关系,通过对相关人口发展事项进行参与、合作、互动,最终实现人口发展目标的人口管理模式。可见,人口治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是制定人口发展战略、人口发展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最重要的依据。
总之,人口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做好人口治理,就要从全局出发,顶层设计人口治理体系。
人口治理体系应当是综合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科学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人口综合、全面的标准规范化管理,并与其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成良性衔接和互联互动、多中心多主体共管共治的“大人口”管理体系;其包含了传统的基本人口内容和职能,使其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升级,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前人口管理工作;
人口治理体系应当是人口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应当能够进行人口的宏观调控;应当包含基本人口管理系统、人口战略管理系统、人口监测和决策支持系统、人口管理工作评价系统,是能够进行人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动态监测和及时预警的智慧化决策支持系统;人口治理体系同时也应当是部门协同的伙伴关系。人口治理体系必须符合市场化、法制化、智慧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能够做到信息共享、部门互动、管理协同、智慧决策的需要。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由于制宪是一种主权行为,所以制宪主体应该是国家主权的所有者。近代以来的宪法历史表明:人民是制宪主体,但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制宪权,而是通过或主要通过间接民主的形式制定宪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宪法保障析论相关论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宪法保障析论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党在政治体制改革探索中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帮助方可实现。同时,也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特别是宪法的保障。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以法治体系的建立为基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有赖于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故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第5条。自此,依法治国上升为宪法规范,具有了最高的法律效力,为中国的法治建设道路提供了坚实的宪法基础和依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保证国家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宪法中的依法治国理念从多个方面促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并推进国家治理在规范化道路上行进,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上。
“任何称为民主的国家都承认,国家权力来自该社会成员,即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把权力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方式是,人民通过选出的代表机关进行立法,用法律确定国家机关的职权,使国家权力取得合法性。据此,可以得出确立国家权力限度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即国家权力只限于法律明确赋予的范围,法律无明确规定的权力,国家机关不得行使。”[1]在限制国家权力方面,“宪法既起着授权作用,也就包括限制权力的作用在内了。”[2]34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67条则对立法权的行使进行了细化。宪法以及依据宪法制定的立法法中对立法权的设定和规范,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在司法和执法方面,鉴于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在治理过程中,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各项事务,最重要的是保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对此宪法第三章第七节专门对作为国家审判、检察机关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设置和职能作了规定。这些都为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行政执法的关键是依法行政,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的肯綮所在。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所依据的法律是包括宪法在内的大量的行政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也是行政法的根本表现形式。宪法中对于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及其监督等根本性问题都做了规定。宪法中关于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权力的基本原则,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体制,行政机关的设立、权限和职责,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都是依法行政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度规定。
“维护和扩大公民权利,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最重要的任务。”[2]129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我国宪法不但在第二章专门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还在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里,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权理念入宪对于国家治理意义重大。人权保障与国家治理具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性。“国家治理”区别于以前经常提到的国家管理,国家治理的主体更为多元,所以国家治理具有更强的公共性。我国公民的权利,尤其是一些基本政治权利都属于人权范畴,只有通过宪法对于人权的保障,才能真正有效实现这些权利。
将人权保障理念引入宪法会促进国家治理的治理主体和对象更为公平公开公正地参与各项治理活动,并会让治理的内容更为清晰。从而更好地在国家治理进程中,消除不同阶层的隔阂与分歧,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国家治理必须秉持公共理性,人权的公平正义性是保持治理公共理性的基础。保障人权是现代治理理念的核心和最终追求的价值。“以人权作为社会政治原则,也就意味着采取以法律设立和调整权利义务关系的方法来建立社会政治秩序并促进其有序与和谐。这种治国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承认和保护个体权利的前提下,通过设立、配置和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来谋求社会的有序发展。”
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制度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则,是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发挥效能的基础性架构和根本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制度体系。国家治理靠的是法律和秩序,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尊严,就是维持国家范围内各种利益的总体平衡,这是国家治理的最低要求。
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说明了“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律、法规、规章和一切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4]同时,也确立了宪法在法律体系中作为其它法律立法的依据和最高法律规范的地位。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有相当多的制度创新,而这些创新中有些可能和旧有的法律制度相抵触,或是偏离社会发展的应有轨道。这两方面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建设带来危害。有关旧制度对创新的抵触,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对于法律修改和废除有明确的规定,只要符合条件,经过法定程序,便可以改废旧法,从而将有益国家治理的创新内容确立为法律制度。宪法及其下位法能通过各类预防和救济规定来解决探索过程中出现中的这类问题,确保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需要以宪法为统领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唯此,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所有行为才会具有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法律依据。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巨大成就,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成就。这一体系将分散化、非系统、无体系、缺制度的传统治理模式改变为具有制度化、体系化、系统化和法治化特征的治国理政的总体系,并作为治理指南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进行具体规制。可以说,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纲领,领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建设法治中国作为核心内容,摒弃了以前运动式、会议式的治理方式,用完整的体系将国家治国理政的方略纳入法治轨道上推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大的创新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治理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推进,是保证中国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5]这些治理领域所构筑的“五位一体”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中,宪法从本源角度为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治理道路做了导向性注解,确保了法治中国建设正确的航道,从而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经济层面,宪法第6条到13条确认了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宪法第6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表明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善用权力保障经济体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规定表明,我们的生活资料分配原则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宪法第15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宪法确认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制度、自然资源及公共财产的国家保障制度、国家调控下的市场配置制度。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产生影响,宪法对于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恰是保证这种转变处于一种理性的进路,使其在轨道上运行。宪法对于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分配制度的规定,能确保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避免因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全球经济萧条导致部分制度失灵而出现的国家治理失败的风险,为了经济的长期繁荣打下稳定的基础。
在政治建设层面,宪法第1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中国社会的阶级基础及领导力量,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构成,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力量。全球化时代,改革开放条件下,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外部错误思潮难免涌进,出现腐蚀和企图瓦解社会主义思想和制度的萌芽。宪法通过确立社会主义思想和制度的重要地位,确立国家治理体系的方向。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条规定体现了国体和政体的政治属性和政权的阶级属性,表明了我国国家政权的权力来源和组织形式。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根本国家权力属性特点。
在文化建设方面,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应该看到,多年来我国缺乏对宪法文化权利的理论研究,一定程度上导致立法对文化权利的忽视。公民所应享有的文化权利在宪法文本中应当被视为一种法定权利,但是由于宪法文本的缺陷,保障机制及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文化权利在实际生活中还无法完全实现。但是宪法的宏观规定是充分保障公民科学研究和文化活动等学术自由的根本原则,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是促进文化体制建设的根基。
在社会建设方面,作为我国具有最高效力位阶的规范体系,现行宪法对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引,保障社会建设平稳有序地进行。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国家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他法律所调整的则只是一般社会关系。我国现行宪法对社会保障权、劳动权、受教育权、文化权等社会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一些尚未规定的社会权利还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宪法上的社会权具有特别的价值,它是普通的社会法上的社会权的立法依据、审查依据和解释依据。这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不断加深,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出全球化、整体化的特点,并演变为生态危机。宪法作为法律体系的基础,自然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将生态保护纳入宪法秩序的范围内。《宪法》第9条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为了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国家先后制定了《矿产资源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
为禁止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刑法》第六章专门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违反水资源法规,非法猎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对违反土地管理法,违反矿产资源法,违反森林法等行为追究刑事责任。[6]《宪法》第26条也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些规定体现了生态保护在宪法中的地位,也为国家治理中的生态治理定下了基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国家治理各项事务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成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特点。宪法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念、制度和方向的保障,以此积极实现对国家的全面治理、科学治理和有效治理。这种保障的意义从静态角度而言,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动态方面,宪法为国家治理的细则化规定提供了空间弹性,使得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各项具体工作可以稳中求新,达到阶段性的最优状态。
从宏观角度而言,宪法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高屋建瓴且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使得国家治理有规可循、有据可依。从微观角度而言,依据宪法制定的各类下位法,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为国家治理的具体措施提供了细节保障。因此,通过宪法的保障必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裨益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当然,现行宪法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宪法中的这些规定或许有失细致,但是毕竟为下位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规定直接体现了相关事务在宪法中的地位,为国家治理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宪法如何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体系的开放性与适用性,从而与国家发展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宪法规范,使其最大程度地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内容之安排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以能源电力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由于围绕电力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紧跟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确立“植根行业、对接企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依托行业的优势和实训基地的支持,培养的学生具备过硬的动手能力和优良的职业素质,因此该学院培养的电力类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顺利到电力行业就业,实现了专业行业对接。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以及电力行业需要,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大力推行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作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课程体系中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亦应体现职业能力主线、工作过程导向。本文拟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结合电力行业,探讨作为高职思政课特色教学体系核心的特色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专业、职业、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概而精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安排,应体现概而精的原则,即应使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法制规范。该原则涉及当前国家对思政工作的总体把握,涉及对高职教育特点的把握、对高职思政课总体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把握,等等。该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不配套、课程目标与学制短、人才培养要求与生源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职业化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安排,要体现职业化原则,即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应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最大的特色所在。思政课教学应把课程理论、政策与学生政治素养、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讲解职业大环境,包括对专业行业产业政策、就业、创业形势、职业发展趋势、职业发展软实力等问题进行诠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讲解职业道德,等等。教师应熟悉专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育,如诚信、敬业、创新、艰苦奋斗等,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其职业竞争力。
(三)与行业、岗位对接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安排,还应体现与行业、岗位对接原则,即坚持就业导向,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对接的行业、岗位结合,尽可能多地接触产业、行业、企业、职业,逐步做到专业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就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应紧密结合电力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和特性要求。电力行业、岗位人才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广的知识面以及一定的创造才能。同时电力人才应具备包括基本技术知识、电力知识以及有关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知识结构,应具备包括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在内的素质结构。所以,思政课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岗位对电力人才素质的要求展开。
(一)职业环境相关内容
职业活动是人生实践的基本活动,就业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这就是职业环境。基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特点,职业环境方面应注重强化以下内容的教育:
1.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能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得到发挥,既能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规则、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能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思政课教学中应加重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教学分量,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知识,包括市场经济规律,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知识、技术、管理、信息等参与分配的制度,等等。
就电力类专业而言,应在这部分适当增加电力行业有关内容,使学生把握电力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该行业产业政策、其自身的发展及趋势等,能用市场经济规律等知识诠释电力行业进行的厂网分离、电网主副分离等重大改革。以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改革为例。资源产品价格充分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资源价格改革的方向是要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机制。近年来,电价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科学合理和公开透明的政府定价制度初步建立。因此,在思政课中增加以上内容,能使学生对自己所处的职业环境有所认识。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内容之安排论文
2.法治理论。
通过法律和法治实现正义、维护秩序、保障自由,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1年,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思政课教学中应加重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教学分量,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电力法、经济法、劳动法、税法、合同法、婚姻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国家制定电力法,目的是对电力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和产业促进;对学生进行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办法教育;对学生进行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劳动法教育等,使学生树立依法办事、遵章守纪法制意识,突出高职生守法习惯养成的准职业人特性。
(二)职业理想信念相关内容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客观要求和个人主观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职业理想具有差异性、发展性和时代性。职业信念,则是指个体认为可以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职业认识常变,而职业信念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职业理想信念中,既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又使学生觉得现实,并非高不可攀;使学生正确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成才的理想信念。高职生只有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信念,才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高职生活,并能勇于克服在生活中碰到的种种挫折。结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来分析,该学院电力类主体专业学生应以人民电业为职业理想信念,同时保有敬业、勤业、立业的职业精神。
(三)职业道德相关内容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规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加强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但是,目前包括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局限于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而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很少涉及。
所以,高职思政课教学应在巩固一般的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行业特征,构建行业职业道德的全方位培养体系,进而为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具体教学中,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应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应以敬业意识、诚信意识为培养重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则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进行。具体到电力类专业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将其对应的电力行业的《电力职业道德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并力争邀请电力行业的专家或能手进行讲解教育。
(四)职业品质相关内容
高职生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而基本能力素质是职业技能的基础。基本能力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在培养基本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应提升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使其最终成为高素质人才。基本能力素质主要通过各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思政课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注重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以开拓创新能力为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创新的产物。我们可以把马、恩、列、斯的方法运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东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塑造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结合电力行业,推进电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有效发挥电力行业在建立健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行业人才规格标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河道整治规划是指:根据河道演变规律和兴利除害要求,为治理、改造河道所进行的水利工程规划及航道整治规划。河道在挟移泥沙的水流作用下,常处于变化状态;在流域治理开发过程中,某些工程的实施也常改变河道的水文情势,并影响其上下游、左右岸。河道整治规划通常要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的一部分。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问题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西长62 公里,南北宽34 公里,全区总面积1455.1 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总面积的8.657%,其中山区面积143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5%;平原仅21.8 平方公里,占1.5%,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是北京市十个远郊区县中山区面积比例最高的区县。
由于山多地少,因此适宜建设的土地较少。全区适宜建设的平原区仅占总面积的1.5%,而容纳的人口却占全区半数以上。大面积的山地使境内植被、耕地、气温、降水、河流、水资源等自然因素都与山体走向、山峰高低、山势陡缓相联系,并对农业、交通甚至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门头沟区来说,山区河道与建设区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必须重视山区河道的治理问题,从规划方案出发,在解决好防洪问题的基础上,协调山区河道与城市建设区之间的关系。文章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山区河道的治理问题。
由于山区坡度较大,降雨较为集中,就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一方面使洪峰流量增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从规划上应首先强调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即对山上、半山腰、山下、耕地、水库以及山洪冲沟进行综合治理,广泛的通过绿化稳固山坡,减少水土流失,通过修建塘坝等形成小水库,并可拦蓄泥沙,并对山区小河道的河坡进行加固,以防止河坡冲刷,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修建石埂梯田,种植果树等,与发展经济效益进行挂钩,更有利于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通过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一方面减少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山区河道的洪峰流量,减小了下游城镇、农村的防洪压力。
蓄:由于山区河道在排水过程中往往携带较多的泥沙,而到了下游的建设区、农村后,往往地势开始变得平缓,河道的纵坡减小,河道流速变缓,使得河水中携带的泥沙逐渐淤积下来,河床增高,河道水位上升,如不及时疏挖河道,则很容易发生洪水溢出河道的情况,给两岸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山区河道在进入建设区前,应设置一些较大的坑塘,使洪水先进入坑塘短暂停留后再流入下游建设区,这样一方面使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另一方面也使洪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截:在山区,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很少,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多将建设用地依山脚规划,即山脚下就是规划建设区,在这种情况下,有降雨发生时,山坡上流下的雨水就直接汇集到建设区内,对城市道路、民居会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规划应在城市建设区外围修建截洪沟,将山区坡面流雨洪挡在建设区外围,然后再依地势,将截洪沟接至山洪沟,将雨洪排走。但山区建设用地较紧张,截洪沟应采用占地面积较小的横断面形式,并应与规划道路、规划建设区一并实施。
排:山区洪水汇流时间较短,流量一般较集中且较大,将洪水排走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此规划应在现状山洪冲沟的基础上进行疏挖治理,治理时应尊重现有的排水体系,不宜过多改变河道自然特性,尽量保护天然河道的作用,尤其是慎重对待裁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河道转弯半径不能过小,应使河道成为一光滑的抛物线,并注意上下游堤线的衔接和左右岸的协调。
通过蓄、截、排三种方式相结合,即可解决山区洪水的排放问题。
在建设区内,地形坡度一般较缓,山区河道流至此处后河床开始变得宽阔起来,在做好两岸护坡,保证河道行洪能力的前提下,应注意协调好河道与建设用地的关系,重视河道的生态功能的需要,在河道两岸应设置绿化隔离带,有条件的地区绿化带宽度应适当放宽,并与城市公共绿地、公园、避难场所相结合,综合考虑其在景观、休闲、亲水、娱乐等诸多方面的功能,适当结合园林空间、小品雕塑等人工设施的建造,使河道在发挥防洪排水功能的同时也能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品位欣赏,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生态花园式的滨水景观带。
山区河道较为复杂,尤其是与建设区结合之后,应在规划阶段对山区河道进行综合的规划,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多项因素,既保证防洪安全,又要协调好用地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重景观、生态等因素。
【浅析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问题】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时段改革的实效陈述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意识形态建设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对于执政党而言,主流意识形态能否保持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直接关涉到执政党执政所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对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深入研究,探究其现状及提高其时效性,能够有效提高现今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更好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关键词: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 考核时段 改革实效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作为一门新疆地方性的重要课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地区稳定、正确理解和认识新疆“三史”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从课程设置说,《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一般会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等课程一起形成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课程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教师教授的课堂知识准确把握课程体系。《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些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开展的,因此《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理论性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熟记相关知识点并准确地加以实际运用。
(二)实践性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一直到最终的期末考核,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环节,都需要经过大量知识灌输和实践教学才能掌握和熟悉,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获得的相关知识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堂实践教学才能得到巩固。
(三)综合应用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目前在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有时一项教学过程或是活动可能涉及多个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同时具备多门知识,并且综合应用。
(一)考核目的导向存在误区
尽管目前国内高校强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但就考核方案的设计而言,大多只是对书本、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简单测评,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并延伸到评优、奖学金、就业推荐等。这很容易把学生的学习目的导向为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模拟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评价方式单一
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体系期末考核设置中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项分数合计的方式。平时成绩多以作业、考勤、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为准,占总评成绩的30%左右。期末考试则以笔试为主,按照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出题组织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左右。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很多学生抱着考前突击的心理,不重视平时学习。
(三)考核内容过于片面
目前,《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考试的题型一般是单选、多选、判断、综合问答等,而且都是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考核侧重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无法评价学生的沟通表达、资料的收集甄选、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而且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没有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
(四)我区高校缺乏过程性考核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较理想的国内高校可以发现其教学方法较灵活,内容较接近现实,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时段考核方法。
(一)重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设计,体现素质教育目的
因为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同,所以不能采用同样的方式考核。在设计《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考核方案时,应以具体授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主要线索。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授课班级分为几个授课单元,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根据学识情况将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分数评定、实施效果评价等渗透要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考核内容和题型的灵活性
目前,很多高校课程考试已经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这种考核内容不应流于形式,而应鼓励有关教师及时编写更具实用性的题型,定期更新有关试题数据库。另外,考核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可以结合现今时事政治等有关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要点为核心。
(三)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和多元化
目前《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该注重增加时政分析、阅读拓展、社会调查等多项教学环节,将课程考核从期末考试考核延伸到整个学习过程,强化课堂教学考核,逐步提高大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及相关知识点的知识收集、分组单元的相互协调、获取知识的实践表达等能力,比如《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
这种多渠道的考核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章节时段的活动表现给予有效连续的过程考核,这对督促学生专注课程学习和评价其学习效果都是很好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考核方式必须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及时弥补时段考核的不足之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时段改革的实效陈述】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为推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秩序、健康地发展,在把握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解决实践教学问题的正确路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十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力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为推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秩序、健康地发展,在把握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找到解决实践教学的正确路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是在常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新的模式,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很多独立学院从一开始就把办学的宗旨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之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提倡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在国家提倡思想政治理论课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后仍然不加大力度开展实践教学,或者有所行动而只是喊喊口号,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这种现状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严重地影响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独立学院属于新生的事物,办学历史比较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在参照公办性质的普通本科院校和所依托的母体学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性开展实践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重视不足问题
一方面,很多独立学院的领导只重视短期效益,而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长期效益抛在脑后。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就业率,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辅助而已,拿到学分即可,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帮助不大。这就造成了有些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根本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在教学中教师也就不再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而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至于学生是否理解、领悟,能否将所学理论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也无从验证,这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学生对实践教学亦不重视。“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其成长背景与上几代人明显不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突出个人主义、淡化集体主义、提倡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1]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拥有一技之长是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在学习中只重视专业实习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认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对建构自身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的重要性。校方和学生不重视的态度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亟需转变观念,注重加强实践环节。
(二)经费保障问题
独立学院属于自主办学,其经费来源与公办院校截然不同,经费投入很难得到保障。公办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国家专项拨款,实践教学经费得到了应有的保障。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由于自身的办学特性,实践教学的经费相对而言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有些独立学院虽然也投入了一些经费开展实践教学,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束缚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长此下去就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乐于实践的学生也因经费不足导致一些实践无法实现。有些独立学院认为国家只是提提口号,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没有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也从来没有进行必要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也就此搁置。独立学院亟需设立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师资队伍问题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由母体学校教师、本院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母体学校教师的精力主要投放在母体学校,虽然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发展有心贡献一份力量,但往往由于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而搁置。本院专任教师大多属于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2],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对教师的要求往往又比较高,不但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很好地能够通过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些对年轻的本院专任教师来说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教师流动性也比较大,实践教学就算是本院专任教师有个别能够胜任也缺乏长效性。外聘教师在独立学院授课只是兼职而已,根本不关心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仅仅把此当作自己的副业,所以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性严重不足。独立学院这种独特的师资队伍构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加强本院专任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探寻实践教学的新形式。
(四)监督不力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时间比较短,学校的监管相对而言比较滞后。况且,实践教学往往寓于社会实践和暑期社会调查报告中,在布置任务时往往并不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大多数是由学生自拟题目,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开学后学生只要将社会实践成果或社会调查报告交给辅导员即可拿到学分。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既缺乏良好的组织,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实践教学事实上已经戴上了形式主义的枷锁。这种缺乏监督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降低,进而导致学生对社会实践不重视,投机取巧,不参与实践活动,降低了实践教学效果。独立学院应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负责、各部门配合的一套实践教学队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和跟踪,优化考核体系,提高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寻一套符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且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的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一)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应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其目标应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渠道,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合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
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资源相对比较短缺。譬如,资金匮乏和高水平的实践指导教师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因此,独立学院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
第一,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加强本院专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本院专任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驾驭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入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多发言,使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并非一定是校外教学实践,独立学院可以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把所学投入到实际应用中,这样既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又能够使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第四,充分利用校内社团活动。社团指导教师在布置社团活动任务时,有重点地将活动的主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起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在实践中被学生掌握和运用。
(三)拓宽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习领域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拓宽实习领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符合独立学院的特性。独立学院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暑期社会调查、校内实践教学等形式,应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放宽实践教学的眼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对大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譬如周末参观院校周边革命圣地、寻访老少边穷地区、调查乡俗民情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置身于真实、生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对现实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认真剖析、做出判断、形成观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的寻求知识、探索未知转化”[3]。
还可以将专业实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大多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像企业一样较多的是追求效益,缺乏将培养专业技能与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相结合。
常言道:“先做人,后做事。”独立学院应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企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实习时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一方面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实践,另一方面也在实习中使学生耳濡目染,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得到历练。这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达到知行结合,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得以提高。
(四)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策能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关键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是否健全。如果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将是徒有其表,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第一,政策机制。学院领导及老师要提高自身觉悟,认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中,并制定实践教学相关的配套文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组织机制。政策的落实靠制度,制度的执行靠人。学院应成立一套稳定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时代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跟踪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强化教师队伍。通过培训、人才引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研究,探寻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四,经费保障。独立学院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提升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保障实践教学有效实施。
第五,考评机制。科学的考评机制是保证实践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应根据独立学院特性,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中。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实践性和群众性。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使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当前的和长远的革命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项目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方向。从能力本位出发,研究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实践问题。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项目教学法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分别于去年和今年初进行了修订,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章节内容做了较大调整,如何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试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对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杜威于1986年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尝试使用设计教学法,这就是项目教学的源起。项目教学法主张教学互动,是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也被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支撑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理论有:(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合作学习者的助力,利用参阅资讯,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因此,项目教学就是立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式的学习模式。(2)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要点:一是强调经验中心论。二是强调儿童中心论。主张教育应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三是强调活动中心论,提出“做中学”教育理论。(3)情境学习的理论。
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意即个体与情景相互作用而建构知识。因此,学习也是情境性的,知识建构应在实践中。项目教学的内容是现实世界的情境任务,学生由此获得岗位职业能力。
1.一般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提供每单元的六步详单:资讯单、决策单、计划单、实施单、检查单、评价单。小班授课。运用分组教学法,进行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团队精神,学会合作、竞争、宣传、组织、策划。项目在多元智能培养中进行,如看、听、说、做、演等。
2.每章应设计出一个情境任务。“项目”是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项目”的情境就是这件事情的由来、它的工作环境与约束条件。情境任务应是每章(即教学单元)的贯穿线,即围绕本章知识点完成一项任务(做事)。情境任务应是实际社会活动为背景的工作,通过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完成一次社会服务或一次社会实践,如进社区进行理论宣讲。情境任务包括正常情境、出错情境、紧急情境、意外情境的任务。情境任务要求是学生在教室能够完成,需要进一步延伸的任务进入第二课堂(课外),由思政部、团委共同成立管理“项目教学理论社团――思政教师工作室”,思政教师项目活动工作室,通过参加理论社团活动完成项目的深度任务。
3.要挖掘整理出一章节(即一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知识点分要求学生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面。要求记忆背诵的要标明,考核要求是能够默写出来。知识点是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知识点是课程题库编制的要点,依据知识点设计填空题、选择(单选、多项)题、判断改正题、材料阅读回答问题、核心知识点问题短论题(200~500字)。知识点考核通过平时按章节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环境下答题或笔答或期末班级整体在微机房进行网上答题。
4.围绕情境任务,要设计能力点,在做事中体现能力的递进。能力点与知识点结合进行,既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理实一体,要精心设计能力训练过程。能力等级包括模仿完成、指导完成、讨论完成、独立完成、协作完成或包括具体技能、具体经验、一般技能、一般知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经济法律人际关系等非技术方面技能知识、学会做人建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5.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能力本位,反复在情境中训练。“在做中学”“边做边学”。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准备差别任务进行训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和调控,掌控整体学习进度。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知识点讲解,重点突出必须讲授的内容,突出讲授教材的难点内容,重点讲解学生看书看不懂的内容,书上没有写明又需要加以讲授的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新修订教材共12章,项目教学仍以每章为一个单元,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并适当加以拓展,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整体设计。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项目设计如下:项目情境之一为演绎红色经典。任务驱动描述为读《毛泽东选集》节选篇目;吟唱红歌红诗;观看《走近毛泽东》等影视作品精彩片段,写出观后感。能力培养是引导其通过读原著、吟唱红歌红诗,观看影视作品等激发兴趣,增进情感体验、促进由信念向信仰的转化。项目情境之二为“实事求事”微调查。任务驱动描述为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对班级的学风等问题进行微调查,并以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讲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成功案例。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会实事求事地开展调查研究,认识规律,顺应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又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项目设计:项目情境之一为角色扮演――“革命的闪客”。任务驱动描述为通过阅读《矛盾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毛泽东选集》中的有关文献,学会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研究旧中国国情,在此基础上撰写一篇3~5分钟的演讲稿,以20世纪30年代为时代背景,主要是写明革命的路线、纲领、道路等,在飞行集会上宣讲,担当“革命的闪客”。能力培养是培养运用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分析国情;培养面对公众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理论宣讲鼓动的能力。项目情境之二:自办(或学习小组办)一份“燎原”电子报。
任务驱动描述:通读本章内容,利用网络收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照片,进行图文整理、编辑、设计,自制(或学习小组)一份“燎原”电子报。内容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国情分析、重要文献简表、总路线、纲领、道路、经验(法宝)、意义等。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梳理、加工能力;通过图片直观了解革命史,培养运用图片直观表达能力;学习初步报纸编辑能力,提高新闻媒体素养。
综上所述,项目化教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将使课堂教学互动更加充分,使教师教学魅力得以显现,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2] 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3]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员经济体之一。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加坡国家治理的特点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从分析西方殖民主义之后非西方国家国家能力低下的原因入手,提出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具备强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三个基本要素。在福山看来,政治发展顺序非常重要,在进入现代化转型之后,应首先建立强势政府而非民主制度,在尚未建立有效统治能力之前就推行民主化的政府无一例外会遭受失败,在此之后才能有民主问责。其实福山的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已为后发展国家尤其是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所印证。
新加坡是一种强国家治理模式,一党长期执政,以现代法治来维持政治秩序,政府高效而廉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政府的规模并不大,并发展了与多元化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当前新加坡人均 GDP 已达 5.5 万美元,超过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是后发展国家中最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有 718.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 550 万的城市国家。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在人口规模和地域面积与之相当的中国城市中,政府机构的规模要比新加坡大得多。
新加坡只设有中央政府,没有地方政府,是一级政府的行政组织构造,其中内阁各部 16 个,法定机构 40 个左右,这其中还有近 20 个相当于中国的行业协会。以与新加坡城市面积和城市居民规模相当的中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为例,中国是市-区-街道三级政府结构,不但市一级政府设有直属的政府分支机构--局、委、办,而且还有区一级政府及其分支机构--局、委、办。中国省会城市平均人口约为 654 万人,[1]较大城市下辖的区平均人口约为 117 万,省会城市人口规模与新加坡几乎没有什么差距。因为新加坡的流动人口要远远多于中国的省会城市,但中国省会城市的政府行政机构却远远多于新加坡,市一级的政府机构平均约有 60 个左右,[2]此外每个区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平均也达到近 42 个,[3]加上每个省会城市平均 8 个区,这样一来,中国省会城市的政府机构比新加坡要多5 倍以上。[4]这还没有把街道一级行政组织和党的专职机构统计进去 ( 新加坡除党的中央总部外,没有专设的党的分支机构 )。
新加坡政府的行政层级少,机构规模小,这使得政治输出和输入直接而通畅,较少会产生政策扭曲的现象,因此政府的治理工作就相对简单。而中国省会城市政府的层级和机构都人为地增加了,政府规模过于庞大,这使得政治输出和输入呈现出间接性和重复性,受到多重干扰,从而导致政策扭曲和行政效率低下。从新加坡的情况来看,保持一个主导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政府并不一定要保留庞大的政府机构。
虽然中新两国都是一种强政府体制,但是与新加坡这样的现代化城市相比,作为中国城市治理主体的政府机构显得颇为臃肿庞杂、职责不清和人浮于事。多设置一个政府分支机构就要多分得一份权力,权力过小它就会去争取权力,同时这也会导致政府机构的功能和权力重叠,降低政府效率。权力的运作是依托于成本的支撑,政府机构设置的增加,必然会因之而增加相应的职位,这就需要依靠更多的税收来支付行政成本。更严重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官僚机构本身会形成一种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维护、巩固和扩展自身利益,阻碍改革的顺利推进。“过大的政府权力会过多地干预市场,这是阻碍改革的重要因素。”[5]
进行合理的制度和功能设计是保证政府有效治理的重要前提。在制度和功能设计上,新加坡政府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行政机构 , 即 16 个部 ;另一类是法定局,隶属于某一个部。
法定机构以经营为主 , 同时承担着一定的政府和行业管理职能 , 它们在法律范围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我们可以新加坡的住屋发展局和人民协会为例。前者因新加坡较好地解决了民众的住房问题而闻名于世。它承担着改善民众住房的任务,一方面享受政府或国家法令提供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在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下,不但加速推动了住房建设,而且使其因市场机制的引入有较充足的资金保证。人民协会是政府管理社会基层组织的机构,负有一定的行政职能 ;但是它不是进行全面的行政管理,而是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指导,促进它们发挥一定的自治性,履行一定的治理社会的职能。由此看来,法定机构这种半政府性半企业或半社会性的管理机构,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是把在中央集权体制下本该由政府掌握的一些权力和职能让渡给了市场或社会。两者都较好地体现了在政府主导下政府与市场或社会的有效结合。
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简政放权是要把保持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结合起来,它并不意味要放弃政府的主导作用。
新加坡的政府机构简单而高效,与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不无关系。为了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互赖式治理”的方针,以建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改革传统的由政府单独治理的方式。由此,新加坡政府对社会组织越来越持开放的态度,大力培育和创建社团组织,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互赖式治理”.新加坡社会组织的发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创建的,这种是半政府半民间性质的,如人民协会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还有早期的民众联络所等。它的功能是贯彻政府的方针,组织民众活动,沟通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由于这种社会组织的领导成员并不是专职的,因此,他们并不总是政府的代言人,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政府对这种社团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也适度干预其人事安排。以新加坡最大的三个社会组织为例,人民协会是法定机构,公民咨询委员会和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由政府早年创建,居民委员会则是在政府的鼓励下创建的。这些社会组织遍布新加坡城市基层社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应该说,这类社会组织的特点就是它的半政府性和半民间性,它不像多数强政府或威权主义国家那样,完全由政府来控制社会组织,而是有其民间特性,即民众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这些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建立的另一种方式是自下而上的,也即由民间自发组织的。
近十几年来,新加坡的非政府组织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企业和企业组织的自由度很大。在近年来的多次国际经济自由度排名中,新加坡都位列世界第二名。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不仅调动了它们的积极性,也弥补了政府的不足,尤其是社会组织多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运作的,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在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这是保证其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威权主义国家都是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结构,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这就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疏离和不信任,导致二者无法协作开展“互赖式治理”.这在传统的体制中有其合理性,但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发展起来后就会削弱国家的治理能力。对此,新加坡的经验是在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培育一批具有实际办事能力的社会公益组织和社团,授予它们在特定领域的优先代表权,政府在经费上给予适度支持。
同时,为保障社会组织能够按照政府的政策行事,要保证政府在社团领导人的构成上有一定的发言权。在社会组织的协助下,政府的简政放权不仅不会导致治理能力的弱化,反而可以在不增设新的政府机构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治理。采取这种“互赖式治理”模式有助于消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不信任感,拉近二者的距离,构建合作式治理格局。社会组织能够在国家的监管和指导之下逐步发育成长,政府也能在社会整合的同时,保持其自主性,增强执政效率,进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化的国家,其法治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现在仍值得我们重视 :
一是国家发展战略能否尽快地完成从革命斗争向现代化建设的转变,对现代法治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多后发展国家的执政党和领导人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缺乏对政治形势和国家主要任务的正确判断,致使国家长期陷入民族斗争或阶级斗争的人为争斗之中,没有完成从革命斗争向现代化的转型,主观地把政治和法律分为不同阶级性质的,以革命法规、民族法规甚至宗教法规替代现代法律原则,这就很难有效地进行现代法治建设。
二是相对于成熟民主体制的法治建设主要依赖于政治制度和公民监督而言,后发展国家的法治建设则要处理好领导者个人的作用、党内制约机制与司法制度的相对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后发展国家在独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家领袖个人以及政治精英的作用很大,这是由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政治体制特征所决定的。充分发挥领袖个人和领导集团的作用是否有利于现代法治建设,要看领袖个人及领导集团是否具有现代意识和明确的现代化导向。如果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导向和现代法治意识,则他们通过强力手段建立起的国家秩序会成为现代法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他们缺乏现代化导向,则他们通过强力手段所建立的国家秩序会成为传统的集权主义政治的基础。当然,对于这一时期多数国家的领导人来说,其现代化导向与传统的政治观念兼而有之,主要是强弱之间的差距,因而他们所建立的秩序中的现代性也主要是强弱之间的差距。
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新加坡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尤其是李光耀本人把传统与现代性较好地结合了起来。具体来说,就是从新加坡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出发,利用国家权力来建立国家秩序并进而推进现代法治建设。在建立国家秩序的阶段,国家的强力和政治领袖的“人治”起了重要作用。
尽管李光耀有西方法学的背景和明确的法治意识,但新加坡的政治现实使他认识到政治手段和领袖的个人魅力是建立国家秩序和推进法治建设的前提条件。因此,他在进行国家政权建设和政治斗争时,一方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打击反对派和社会不稳定势力 ;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依法行事,运用媒体保持一定程度的行动公开性和透明性,通过司法程序保持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在政治形势稳定后,则积极地进行现代法治建设,而不是像很多后发展国家那样在这一时期仍然坚持革命法规。
按照西方的民主理论,如果过于依赖领袖个人进行法治建设,那么其偶然性很大。也就是说,如果换了一个不那么懂法和执法不那么坚决的领导人,它的法治建设就很可能前功尽弃。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亦曾是新加坡领导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这种看法也并不全面,现在看来,在一党长期执政的体制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它对高层领导人的制约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其司法的独立性已经越来越大。过去,除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的最高层对法院有实际的控制权外,其他人并不能凌驾于法院之上。
而在近 20 年来,司法部门的独立性越来越大,执政党的领导人并不能随意对司法进行干预。加之政治透明度越来越高,反对党、媒体和公民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越来越有力,因而其法治建设的成果不可能由于一党长期执政或领袖个人的更替而被破坏。
新加坡独立 50 年来,在人民行动党一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反对党和社会组织都有较大的发展,在大选中形成了有效竞争的局面。应该说,新加坡之所以发展的好,与执政党在民主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执政方式不无关系。新加坡民主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从新加坡的情况可以看到,在一党长期执政的环境中不意味着民主政治不能适度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在现代社会中都为民主政治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新加坡就是在一党长期执政的环境中培育了民主的机制和现代法治建设。
按照经典的西方政治学理论,权力监督只有在多元民主政体下才能建成,因为这是保证有效监督的制度前提。这并没有错,在一些国家的政治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但这不意味着它适用于所有的政治现实,尤其是我们不应忽视或否定人们主观上对善的追求。从政治哲学上看,这一理论是依靠制度对人的“恶”的本性进行制约,在现实中视官员具有无限的权力扩张欲望,而弱化了道德的自律性。
但在人的素质提高和政治发展的今天,道德自律已经越来越强。这表现在当今的政治发展中,一些一党长期执政的一元体制力图在政治体制中建立起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在一党长期执政的体制中发展出越来越高的多元性或民主。因此,在这些体制中不但非制度化的主体自觉的监督越来越有效,而且制度化的监督也被建立起来。尤其重要的是,执政者的改革意识和民主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会主动地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这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看到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多元民主体制内人们则在考虑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以及有效地维持社会和政治秩序,出现了威权体制内人们更多地强调民主,而民主体制内人们更多地强调秩序的现象。实际上,绝对意义上的权力制衡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人们对权力制约抱持的一种理想。即使在西方多元体制中,权力制衡也不能过于严密。因为权力制衡与效率经常表现出矛盾的一面,过度的权力制衡会损害执政效率包括法律运作的效率。由此看来,要想保证政府运作的效率,就要给政府一定的独立的、不受约束的权力。
【新加坡国家治理的特点分析】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目前我国不规范、不成熟的破产体制很容易使企业“假破产,真逃债”。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破产实行审批制,企业从申请破产到争取到破产指标再到进入破产程序将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经营者有充分的时间将企业的有效资产转移,或将较优良的资产合法地偿还给关系较好的债权人。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资产的变现和评估也内部操作,在制定破产预案时人为调整资产负债率,实施破产过程中增大破产费用,降低破产财产的变现价值,扣除破产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等费用后,银行债权的清偿率已接近于零。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银行债权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转轨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以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辨析了探索式和利用式技术轨道对企业成长能力影响的差异性,并检验了银行债权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转轨的作用关系,以及创新资源在二者关系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银行债权治理对公司向探索式技术创新转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探索式技术轨道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贡献率高于利用式技术轨道;相较于利用式技术轨道,银行债权治理对探索式技术轨道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根据组织双元性理论,相较于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成长[1]。然而,受制于资源瓶颈,诸多企业不得不放弃探索式创新带来的成长机会,而选择创新投入较低的利用式技术创新[2]。银行债权人不仅是公司融资来源,又是重要的外部治理主体,其极具特殊性的双重身份使得银行债权治理机制能够调节企业的资金获取规模,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探索银行债权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诸多文献围绕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类型[3]、融资结构[4]等与创新的关系展开研究,但尚未将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独特作用从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进行有效剥离。并且大量文献忽视了研发投入不能折射出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客观事实[5]。技术轨道则凝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经验,并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演进方向[6]。基于此,本文以技术轨道为切入点,在识别探索式和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对企业成长性影响差异性的基础上,检验了银行债权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转轨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资源在二者关系中起到的中介作用。以期丰富银行债权治理和技术创新理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依据。
2.1 技术创新轨道:创新范式与技术轨道的整合
Dosi最早将技术轨道定义为是某一特定的技术范式所暗藏的技术未来的演进路径[7]。Malerba和Orsenigo认为技术轨道综合了四个技术要素:技术机会、创新收益、技术积累、技术专有[8]。柳卸林认为技术轨道反映了企业所有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9]。可见,技术轨道是解决技术创新问题的有效模式,凝结了企业创新经验,并能够折射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潜力、创新收益以及未来发展路径。
双元性技术创新代表了两类不同的创新范式。探索式技术创新是企业通过搜索、创造和试验等方法获得新知识,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潜在的客户需求[10]。探索式创新能够引领企业流程、组织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异,帮助企业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时定位市场机会,为促进企业成长准备条件。然而利用式创新则注重对已有技术、知识的提炼、推广,以拓展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但过度注重利用式创新的企业会沿着现存技术轨道进行不断自我强化,造成环境适应性降低 [11]。
若将技术轨道视为企业采取的技术范式和技术演进路径的整合,技术创新轨道则剥离了技术轨道概念中的历史成分,其所诠释的是为解决技术问题和满足新客户需求,企业所选择的技术策略。因此,技术创新轨道是对企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发展规律的总结。探索式技术创新轨道以开发新产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为导向,具有较强的市场张力,反映了企业利用新知识,创造新产品的创新能力。采用探索式技术创新轨道的企业创新投入较多,创新风险和收益较高。而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多以实现产品功能多元化,满足当前客户需求为目标。所以,在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运行的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风险水平较低,企业成长潜力较为有限。综上,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轨道代表了两类不同的技术范式,其在创新导向和技术积累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表1),这种差异决定了探索式技术创新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成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探索式技术创新轨道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程度高于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
2.2 技术创新转轨:银行债权治理对资源瓶颈的突破
由于资源限制、制度限制等原因,当后发企业变换技术轨道时,会对技术风险产生较强敏感性[12]。当企业由利用式创新向探索式创新转轨时,为满足新客户的需求,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当创新资源不足时,企业应对创新风险的能力随之降低,并削弱了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的动机和能力。另外,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决策者出于对既得稳定收益的依赖性,可能会放弃高风险高收益的探索式技术创新,进而导致技术转轨动力不足。所以,企业通常会“锁定”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用式技术轨道,并沿此演进 [13]。因此,企业对技术轨道的路径依赖性,以及企业的资源和制度限制共同催生了决策者向探索式技术创新转轨的惰性,大大削减了转轨动力。
银行债权引入企业契约网络后,将通过资源扩充和制度优化两种途径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转轨。首先,债权融资增加了公司决策者的可支配资源规模,经理人可以将资金资源直接配置向技术创新活动。再者,企业将债权融资进行合理配置,并产生资金盈余,决策者可以利用该部分盈余弥补探索式技术创新产生的巨大资金缺口。此外,债权人为公司带来的偿债压力以及对公司采取的一系列监督、干预行为能够约束公司决策者私利行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14],促进技术创新质量。这种对公司原始治理制度安排产生的优化作用避免了决策者的私立挖掘和非效率投资,进一步增强了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使得银行债权人有充足的信心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银行债权治理能够促进企业向探索式技术创新转轨,且创新资源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按照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确定了从属于信息技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机械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高科技上市公司。选取2009~2012年作为研究期间,对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了连续4年的持续观测,在剔除ST类公司、变量数据不全的公司、未连续经营的公司之后,共获得有效样本为261个、有效观测值为1044的平衡面板数据。
公司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面板数据由作者在中国知识产权网手工搜集所得。其他数据来自于国泰安上市公司研究数据库(CSMAR)。本文对主要变量数据进行了Winsor异常值处理。
3.2 变量设计
(1)技术轨道:本文选取企业技术专利申请情况来刻画技术轨道。发展过程中,当企业享受到特定技术轨道带来的优势后,便会沿着该轨道不断完善相应技术[15],并在该技术轨道上申请专利,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根据中国《专利法》,与申请日之前的已有技术相比,发明专利需要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备较强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以,发明专利以研发创造新产品、新服务为导向,反映了企业搜集、整合新知识和技术经验的能力和质量。因而选取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来刻画探索式技术轨道。相较而言,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指在产品外形、结构上提出的新技术方案,重在满足既定客户需求,并不以新产品研发为目标。所以,选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刻画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
(2)创新资源:选取研发支出比例衡量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情况 [4]。
(3)银行债权治理:选取银行借款比例作为银行债权治理的操作变量。本文认为,银行借款比例不仅能够有效剥离银行债权人的治理效应,体现出债权人独特的审核治理、监督干预等治理优势,并且能够反映债权人带给企业的偿债压力,进而衡量出对经理人起到的约束作用[5]。
(4)其他变量:选取销售收入增长率率来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并选取股权集中度、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名称及释义见表2。
模型中,α、β、λ、μ、δ为回归系数,ξ为回归残差项,c为截距,Control为控制变量组,Tetryi(i=1,2)代表探索式技术轨道(Explor)和利用式技术轨道(Exploi)。模型1主要用来探讨不同技术轨道对公司成长性的差异化影响,模型3、模型4、模型5用来检验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之间的中介作用。
4.1 双元性技术轨道贡献识别
探索式及利用式技术轨道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见表3。模型M1a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成长性,解释变量为利用式技术轨道。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中,利用式技术轨道回归系数均为0003,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成长性的促进作用较为微弱。证实了利用式创新以满足已有客户群体为导向,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因而对企业成长的贡献不明显。
表3 双元性技术轨道对高科技公司成长性的贡献识别
M1a GrothM1b Groth
Exploi00030003
(073)(1.37)
Explor00004 00008***
(1.49)(370)
R20040005500410032
F/Wald检验F=445P=0000Wald=5722P=0000F=481P=0000Wald=5722P=0000
Hausman检验RERE
注: ***、**、*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内为T或Z检验值;Hausman 检验:P小于005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否则拒绝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篇幅限制常数项及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未给出。表4、表5同
表4 银行债权治理对双元性技术轨道的影响
M2a ExploiM2b Explor
Debt0279*00390875***-0149
(172)(058)(3.20)(-108)
R20019003100500013
F/Wald检验F=3.28P=0002Wald=1385P=0003F=643P=0000Wald=2009P=0002
Hausman检验FEFE
在模型M1b中,解释变量为探索式技术轨道。随机效应模型中,探索式技术轨道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边际贡献为008%,且通过了005水平显著性检验。表明探索式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成长能力。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处于探索式技术轨道的企业能够有效整合新知识,并不断基于发明专利开发出新产品,满足潜在客户需求,为企业成长提供动力。相较于利用式技术轨道,探索式技术轨道更有利于高科技公司成长性的提升,假设H1得证。
4.2 银行债权治理对技术创新转轨的影响
银行债权治理对高科技上市公司双元性技术轨道的影响见表4。在模型M2a中,被解释变量为利用式技术轨道。固定效应模型中的银行债权治理变量对利用式技术轨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回归系数为0279,T统计量为172。表明银行债权治理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资源投入,并能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了决策者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研发出更多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以满足已有市场需求。
在模型M2b中,被解释变量为以发明专利刻画的探索式技术轨道,此时,解释变量银行债权治理回归系数为0875,T统计量为3.20。与利用式技术轨道相比,银行债权治理对探索式技术轨道的边际贡献高出06个百分点。表明债权融资的引入极大地扩充了企业的创新资源规模,缓解了资源瓶颈问题,使企业有动机和能力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探索式创新。因此银行债权治理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转轨,选择对成长性具有更强贡献力的探索式技术创新。 4.3 创新资源的中介作用
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关系中起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5。模型3中,回归结果显示,银行债权治理变量回归系数为001,显著性水平为01。即银行债权治理与创新投入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银行债权治理能够增加决策者向探索式创新活动配置的资源总量。模型4中,被解释变量为探索式技术轨道,解释变量为创新资源投入。解释变量回归系数为7398,Z统计量为222,表明创新资源与探索式技术轨道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创新资源投入越多,高科技上市公司越能够在探索式技术轨道上研发更多的发明专利。
模型5中,被解释变量为探索式技术轨道,解释变量为银行债权治理和创新资源投入。此时,创新资源对探索式技术轨道的贡献依然显著,回归系数为7277,Z统计量为219。然而,银行债权治理变量回归系数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Z统计量仅为-078。表明创新资源变量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即银行债权治理对探索式技术轨道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创新资源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当银行债权治理水平上升时,公司决策者的可支配资源规模和配置效率上升,向探索式创新活动提供充沛的资金资源成为可能,强化了公司决策者选择探索式技术创新以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动机。
本文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轨道对公司成长性贡献以及银行债权治理对两类技术轨道的影响,并检验了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关系中起到的重要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探索式技术轨道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利用式技术轨道。其次,相较于利用式技术轨道,银行债权治理更有利于企业选择探索式技术轨道。最后,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本文的管理启示在于:第一,银行债权人已由创新厌恶向创新包容或创新支持转变,企业应构建积极的银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债权融资来缓解企业资源瓶颈,促进企业向探索式技术创新转轨;第二,银行债权人应认同探索式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保障银行资金收益稳健性的重要动力。银行应进一步优化贷款契约设计,完善贷款预警和监督体系,提升债权治理机制带给企业决策者的行为约束效应,促进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银企共赢。
【银行债权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转轨探讨】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制度原因包括: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使会计信息难以做到客观反映会计要素本身的特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导致虚假会计信息;宏观调控与政府官员个人收益最大化扭曲了会计信息;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未能对会计信息起到保障作用。为此,应从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改善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原因及治理对策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会计已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手段,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现今虚假会计信息充斥市场,使会计信息使用者难分真假,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甚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国家虽采取相关手段来禁止企业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但依旧屡禁不止。为此,通过分析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的原因,试图提出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对策。
关键词: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原因;对策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是一个企业运营状况的综合反映。会计信息的一大特征就是真实性,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实际发生情况和结果,从而能够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时且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虚假会计信息越来越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不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且还严重干扰了经济秩序。若任由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刻不容缓。
2.1 企业制度不完善,内部监督不力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很多企业在转型为现代企业的过程中,相应的企业资本结构缺陷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公司制的不断发展,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已成为企业的发展方向。这一制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经营人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内部监督不力的现象。由于企业产权分离,这就导致投资者实际上只享有权益,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者无法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给管理者造假提供了可能性。很多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缺乏独立性,企业的控制权在管理者手上,若管理者想要造假,内部监督体系也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这也为管理者造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2 利益驱动
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现和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就是由于利益的驱动。由于人性的贪婪,再加上造假被发现的几率很小,就造成了企业经营者或个人为了企业利益或个人利益而进行会计造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帮企业造假而与企业达成双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很多企业存在财务状况恶化、经营困难等问题时,企业通过虚增资产、虚计利润等造假方式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上市公司为了融资或者扩大企业规模,粉饰会计报表也常发生。有的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等违法目的,也会通过隐藏经济活动、减少利润等方式来达到这些违法的目的。有的企业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指示会计人员造假的现象也很常见,会计人员为了得到管理者的信任或得到奖励升迁,就会罔顾法律而对管理者听之任之。正是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才导致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
2.3 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外部监督指的是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监督。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外部监督体系也不完善,各监督部门没有很好地合作,大多数时候都是各自为政,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外部监督部门没有发挥其监督作用,虚假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杜绝。
2.4 法律制度的缺陷,法律惩处力度小
在我国,虽然《会计法》、《证券法》、《刑法》等法规都对提供虚假会计行为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但由于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存在执法不严等情况,导致对会计造假行为实施严格的法律制裁的案例很少,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相关会计人员的处罚力度较小。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的企业大多都是采取“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处罚;重对单位的处罚,轻对个人的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的形式。由于经济处罚是由造假企业的权益来承担,也就是投资者为企业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而对个人的处罚力度小,这样就使得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虚假会计信息。由于企业会计造假的成本低,但收益大,而且被发现的概率小,处罚的力度小,这就会出现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的现象。
3.1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
由于现代企业大多都是实行两权分离制度,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这种制度削弱了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为了杜绝企业虚假会计信息,首先就应该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企业所有者可以向企业委派主要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经营者不可以干涉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这一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减少会计造假行为。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原始记录等,以确保会计确认和计量、记录以及报告有真实的依据,还应该逐步将财务和会计报表制度透明化,这样有助于企业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人治”,这种治理方式方便了会计造假,企业应该向“法治”转变,在发现造假行为就应该严厉惩处。
3.2 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
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就是由于利益驱动,要防止企业管理者或个人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行会计造假,就应该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利益分配均衡机制,兼顾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分配利益。企业还应该改进和完善激励机制,防止经营者做出违背投资者愿景的行为,对员工的考评和奖励,都应该做到公平公正,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的满意度增加,从而可以防止会计信息造假。
3.3 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就是外部监督不力。我国应该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工商、税务、审计等执法机关不仅要做到各司其职还要密切配合,以达到应有的监督检查效果。一经发现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外部监督部门应该对企业采取处罚措施并将其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以达到对造假者的威慑效果,从而减少虚假会计信息。对于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来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相勾结造假的违法行为的惩处,使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如实对企业进行外部审计,以达到外部审计的作用,从而减少企业披露虚计会计信息。
3.4 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者的惩处力度
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在于我国对于会计造假行为的惩处力度小,达不到威慑的力度,造假成本远低于能够获得的利益。由于我国对于会计造假一般都是经济处罚比较多,而且很少有对外公开的惩处,这就导致了企业造假被发现后依旧进行造假行为。对于此,我国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者的惩处力度。对于造假行为,不仅要对企业进行经济处罚,还要进行行政处罚,造假行为一旦被发现,一定要向社会公开处理,让造假企业暴露在阳光下,这样才能够使企业感受到造假带来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才会真正做到遵守法律法规,才能够从减少虚假会计信息。
[1]张开颜.虚假会计信息产生原因及对策再思考[J].财会通讯,2010,(12).
[2]李世慧.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治理[J].企业管理,2013,(02).
[3]赵鑫.试论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其防范[J].改革与开放,2009,(12).
[4]王霞.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与治理分析[J].魅力中国,2010,(03).
[5]陈祥荣.浅议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04).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深入,各种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出现在农民家庭之中,农村用电量迅速的增长,电网的用电压力也不断的增加,进而出现了 低电压 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对农村电网进行治理。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农村电网“低电压”现象治理的研究与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伴随着国家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及总体经济实力的攀升,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这使得近年来农村的用电量不断攀升。但长期以来,国家将大量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入到电源和骨干网架上,对农网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甚至农网入户低压网络由农民自行集资建设,这使得农村电网线损大且高峰负荷时线路末端电压低,极大地影响了农网用户的用电质量。
第一,三相不平衡。农村居民用电的季节性比较突出(夏季和冬季是用电高峰期),加上农村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且每日用电高峰主要集中在17:00-23:00这段时间内。在用电高峰期,部分配电变压器达到满载或过载运行,加上农网改造资金不足而造成大多配电台区不能依托三相四线来调节负荷平衡,最终导致单相线路的负载较重而产生“低电压”现象。
第二,线路设施老化。受到投资规模限制和历史局限性的影响,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上世纪末启动)的工程建设标准较低,如10kV主干线路大部分采用LGJ-50型导线,配电变压器容量以30kVA和50kVA为主,分支线路基本是LGJ-35型以下的导线。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目前相当比例未经二次改造升级的线路设施已经老化,线径普遍偏小且线路电压损失大,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农村用电需求而产生“低电压”现象。
第三,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以往农村用电负荷以纯阻性的负载为主,如今转变为以电动机、空调、电磁炉之类的感性负载为主,加上农村电网位于电力系统末端,无功电源本身先天不足,大量无功功率被感性负载消耗殆尽,使得农村配网功率因素偏低而产生“低电压”现象。
第四,其他原因。变电站母线、配变出口端电压虽然处于合格范围,但尖峰负荷时变压器分接头没有调整到高位,因负荷过重而造成末端低电压;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使部分村庄地理位置产生变迁,低压线路延伸后原配电台区未能同步移位,导致原有配电台区布点偏离了负荷中心而产生“低电压”现象。
2.1强化电压质量的管理,确保电压稳定
供电企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如《低压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管理办法》、《电压与无功管理考核办法》、《低压台区错峰用电管理办法》、《电容器投切管理制度》、《电压无功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等,对农村电网线路电压合格率指标实行严格的管控,明确电压合格率责任单位并定期对电压合格率的完成情况进行公布。
此外,供电企业要切实开展用电营业普查工作,对用户负荷特性进行重点分析,构建“低电压”用户档案。在用电营业普查工作结束后,供电企业要根据普查结果对相应线路进行改造,对台区内超负载严重的变压器进行更换,对无功补偿容量不够的用户下达整改通知,以此来解决相应用户的低电压问题。
2.2三级联调技术
三级联调技术治理低电压问题时,首先需要建设电压监测网络,通过对电网运行监测数据的多维分析,来为相应的联调方案提供及时、完整和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采用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及低压用户负荷错峰等管理手段,来消除低电压现象。将三级联调技术应用到农网低电压治理时,具体包含如下方面:
(1)一级调压。一级调压针对变电站,主要调节主变分接头的位置和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监测中心及调度人员通过分析接收到的数据来调整有载变压器档位进行调压,但是改变变压器的分接头只能改变无功分布状况,却不能增减系统的无功,因此需要配合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
(2)二级调压。二级调压是针对农网10kV线路,可解决馈线的低电压问题,通过在线路装设馈线自动调压器以及无功补偿设备进行配合调压。SVR馈线自动调压器是一种可以自动调节变比以保证输出电压稳定的装置,它是通过改变分接开关位置以改变自耦变压器变比来调整电压的。它可以最大在30%的范围内对输入电压进行自动调节,尤其适用于电压波动大或压降大的线路,将其安装在馈电线路的中后端,将有效减少线路的线损;此外SVR馈线自动调压器也适用于主变不具备调压能力的变电站,将其安装在变电站变压器出线侧,以确保出线侧母线电压合格。
(3)三级调压。三级调压主要是针对配电变压器,亦包括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和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
2.3其他治理措施
(1)加强用电宣传,开展助农用电安全系列活动。农村用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在春节插秧等农忙季节呈现农用机械用电的高峰,因此要在辖区所属的各供电所成立支助农服务小分队,在灌溉、插秧、农闲等期间,走进田间地头、集市、敬老院、排灌站、五保户,为农民解答用电难题,提供贴心式用电服务,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用电观念,避免集中用电造成电压质量低。
(2)加强线路的无功建设和运行维护。供电企业要加强线路的无功建设,对高、低压无功设备容量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高、低压无功设备的可用率在96%以上;对无功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化,加强无功设备的夏季和迎峰度夏前的检查维护,对超期运行或损坏的外熔断器进行更换,对串抗率配置不合理的无功装置等进行合理的改造,提高并联电容器的可靠性。供电企业要切实提高无功设备可用率,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密切监视电容器的运行状况,强化无功补偿装置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加强对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管理;根据地区负荷的实际变动来积极调整线路的运行方式,充分利用无功优化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确保检修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无功设备及其附属设备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
笔者认为,农村电网“低电压”现象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要我们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针对低电压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的提高。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金融业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积聚,严重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全球金融发展史上的多次金融危机便是例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业的发展异常活跃,各种金融风险也日益显现出来。为此,作为金融安全网重要制度之一的最后贷款人制度越来越受到金融界和理论界的关注,深入分析研究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便显得更加迫切,构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最终贷款人制度所潜含的道德风险原因及治理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现实中大多数人认为所有的最终贷款人行为都会带来道德风险,其中存在以偏概全的误导。新旧古典主义在理论结构上还存在着形式性缺陷,而大而不倒主义是新旧古典主义逻辑的必然发展,这使道德风险从可能性发展为必然性。解决的方法是制度回归,从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上进行根治。
关键词:最终贷款人 道德风险 大而不倒主义
最终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收缩。该理论是为应对市场恐慌即系统性风险而产生,但现实是最终贷款人不当实施可能引致道德风险。所谓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是指某些最终贷款人行为可能使商业银行产生隐形担保预期,导致从事高风险行为,为整个金融系统带来风险。但理论界存在一种危险倾向,即认为所有的最终贷款人行为都可以化约为救助某特定金融机构。将最终贷款人理论化约为向“单个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救助”,这存在着严重的以偏概全问题,会导致所有的最终贷款人行为都会带来道德风险的错误认识。
最终贷款人的理论分为四类:古典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自由主义。古典主义理论认为,应直接慷慨地对缺乏流动性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但需要使用惩罚性利率,这一派的代表包括巴林爵士、桑顿以及巴杰特。之后的货币主义否定这种直接干预的方式,因为干预成本高且不公平,认为即使是在危机时期,也只能通过公开操作方式对市场而不是向特定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这一派的代表人包括古德弗兰德、保度、考夫曼以及斯瓦茨等,主要是美国经济学家。新古典主义认为不仅要救助缺乏流动性的而且要救助没有清偿力的银行,代表人物包括汉弗莱、弗里德曼等。自由主义则认为任何政府机构都不能成为最终贷款人,将支持公共最终贷款人的理论都推倒,认为银行恐慌产生的唯一理由是对银行系统存在的法律限制,如果没有这些限制自由竞争的市场就会自动产生一个防恐慌的银行体系,代表人物如塞尔金,属于最终贷款人理论中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提醒学者尽量减少市场干预,采取对市场影响最小的方式。四种理论派别和道德风险之间的联系不尽相同。货币主义只支持以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提供高能货币,为整个市场提供流动性,反对直接干预特定金融机构,不直接资助或干预某个金融机构,不可能使商业银行产生隐性担保预期,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没有道德风险存在的机会。自由主义从根本上反对公共机构提供最终贷款,所以该学派支持的政策不可能产生道德风险。新旧古典主义两种理论都赞成救助特定金融机构,区别在于:古典主义认为要救助缺乏流动性但有清偿力的银行,新古典主义认为对无清偿力的银行也要救助。
所以笼统谈论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存在理论误导,可能是这种原因造成了“最终贷款人必然导致道德风险的”概念误导。
(一)新旧古典主义的理论缺陷――手段劫持目标
在澄清了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概念误导后,检讨新旧古典主义理论本身并同货币主义理论比较以寻找道德风险原因。
新旧古典主义学者支持救助特定银行,危机期间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导致救助几乎成为政府甚至是社会唯一选择,而救助前后,关于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的讨论就不绝于耳。学者们早就对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提出警告。桑顿指出,中央银行救助将鼓励这些机构管理的“闲散”和“懒惰”行为。巴杰特则认为,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对坏银行的救助都将阻止将来好银行建立。索洛认为,救助会带来一定的道德风险,银行会因为最终贷款人的隐性担保而热衷从事高风险投资,公众也丧失监管银行的动力。金德伯格则指出,如果一家银行或公司知道自己会从自己所干的蠢事中得到解救,会促使它沉迷于蠢行。
但理论界对于最终贷款人为什么会为商业银行提供潜在担保并没有提供很令人满意的分析,而道德风险如不能妥善解决,最终会影响最终贷款人功能的合法性(杜金岷、危勇,2007)。
最终贷款人的目标是宏观的,应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桑顿认为最终贷款人的功能是对整个市场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银行,只救助那些有清偿力的银行,而不救助那些大而不倒银行。巴杰特则论证最终贷款人是在危机时干预并拯救整个货币体系。汉弗莱总结前人理论,认为最终贷款人的责任不是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而是为了缓解金融冲击的影响;防止恐慌的蔓延,而不是去拯救破产银行。尽管学者有不同争论,但在最终贷款人目标的宏观性这一判断上还是比较统一的。
在最终贷款人实现手段上,新旧古典主义理论出现较大分歧。巴林认为一切有清偿能力的银行可以在危机时向中央银行借款。桑顿则认为最终贷款人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任何情况下不得维护无清偿能力的银行。巴杰特则表明,最终贷款人只能向陷入流动性危机而不能向破产的银行提供贷款。费舍则认为最后贷款人可以向市场也可以向机构提供贷款。最终贷款人实现手段的争论,也体现在实践中。针对金融市场出现的危机,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干预宏观市场,减少恐慌蔓延;也可向银行提供贷款,来干预银行。从理论上看,如果最终贷款人采用非直接干预特定银行的方式,应可消除商业银行的救助预期,避免道德风险。现实是,理论上的不统一和实践的实用主义使央行面对货币紧缩时用尽各种手段。因此,索洛提出银行只要出现危机,最终贷款人都应进行援助;古德哈特认为在危机期间最终贷款人很难有足够时间来评价资产状况和偿债能力,无法判断是流动性不足还是偿债能力缺乏,而倒闭比救助的社会成本要大得多,因此都需要进行援助。
货币主义和古典主义最终贷款人的理论结构如下。货币主义最终贷款人理论结构为:目标(宏观,系统性风险)――手段(宏观,公开市场操作),即宏观-宏观结构;古典主义为:目标(宏观,系统性风险)――手段(微观,救助特定银行),即宏观-微观结构,两流派界限明确。但现实是实用主义的,央行在同一时期往往混合使用两种理论,比如三十年代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期间的救市行为,趋向于后者,救助特定银行,提高了商业银行对最终贷款人的预期。危机时最终贷款人选择的现实主义和唯一性、公众对救助特定金融机构的关注,完全掩盖了货币主义和新旧古典主义之间的斗争,市场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存款人、投资者以及评级机构都对救助的产生必然预期,可以将这种理论斗争和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商业银行的救助预期称之为最终贷款人理论的形式性误导。因此重新梳理最终贷款人有关理论会发现其一直存在的形式性误导,即最终贷款人目标的宏观设定和手段的微观体现之间存在的某种结构性紧张或者冲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种紧张进一步将其放大,很多时候存在手段劫持目标的嫌疑和结果,这种误导是最终贷款人制度为商业银行提供潜在保险的原因。 只要理论上存在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大型金融机构就会运用自己的巨大经济影响,扩大这种紧张或者误导,支持公共机构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实践,实际上最终贷款人的手段劫持其目标。
(二)大而不倒主义与道德风险―手段目标化
从1984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大陆银行案开始,大而不倒主义开始成为金融监管中的重要议题。大而不倒主义,是指银行如此巨大以致于其倒闭可能引起银行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在银行将要倒闭时政府就不得不进行救助(Carrington.U.S,1984)。该主张和新古典主义最为相近,两者都认为应该救助将倒闭银行。区别在于,新古典主义认为,在危机时期区分将倒闭金融机构是缺乏流动性还是没有清偿力,时间上是来不及的;而大而不倒主义则几乎不存在流动性与清偿力之争,只要银行规模足够大且可能倒闭就应该救助,将其判断标准集中在银行自身特征上。
从最终贷款人到大而不倒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最终贷款人理论开始就注意到大而不倒问题并持反对意见。桑顿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最终贷款人不能救助被认为太大而不能倒闭的银行。古德弗兰德和金、保度、舒瓦茨认为最终贷款人的支持对象应该是市场,这些资金支持只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但后来出现变化,古德哈特认为在危机期间最终贷款人没有足够时间来来判断银行是流动性不足还是偿债能力缺乏,再加上倒闭的社会成本要大得多,因此都需要进行援助。保度认为,最终贷款人救助银行危机的趋势是,无论危机银行是否资不抵债,最终贷款人都要提供无限的援助。因此,大而不倒主义是新旧古典主义形式性缺陷在逻辑上的逐步发展。
20世纪后危机频现,为挽救银行体系,欧美各国放宽提供最终贷款的条件,不仅为出现流动性问题的银行提供贷款支持,也为资不抵债的银行提供援助。各国金融监管纷纷引入大而不倒主义,扩大了最终贷款人功能中的形式性缺陷。大而不倒主义表现为当某银行出现危机,没有人讨论公开市场操作还是窗口贴现,及缺乏流动性还是清偿力的问题;直接转为,该银行规模是否足够大,其倒闭是否会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即在符合大而不倒概念的情况下,不考虑是否救助,而是讨论如何救助。意思就是,如果一个银行规模足够大,其倒闭影响到银行系统的稳定性,那么该银行就可以挟“系统稳定性”以令“国家”,确立了必然导致道德风险的大而不倒主义。由此大而不倒成为商业银行奋斗的目标,因为整个银行市场参与者,商业银行、存款人、评级机构等都充分认识到,“国家必然要救助大而不倒银行”,这是新旧古典主义最终贷款人理论演化的必然结果。
(一)从“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到“某些最终贷款人的道德风险”
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这种说法,将本来只是其中部分理论派别的问题强加到所有最终贷款人理论派别之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概念误导。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所有理论派别设计的的最终贷款人行为都会导致道德风险。这种概念误导有两个致命缺陷,首先在没有检讨最终贷款人理论本身缺陷情况下就开始设计治理措施;其次导致治理道德风险的设计关注于特定最终贷款人措施实施的程序。应回归最终贷款人理论本身,寻找道德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治理措施。
(二)从“银行的银行”到“银行市场的银行”
由于最终贷款人功能,中央银行长期以来被称之为“银行的银行”。但这种说法只是表明了最终贷款人新旧古典主义的主张,表述以偏概全,不能涵盖所有的理论主张,除了自由主义这种太过特立独行的主张,最终贷款人功能更确切的称谓应该是“银行市场的银行”。减少最终贷款人的道德风险,使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公平方式,减少对特定银行的直接资助。
(三)从大而不倒救助人到最终贷款人
大而不倒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它将最终贷款人新旧古典主义理论的缺陷发展到顶峰,将最终贷款人的道德风险从可能性升级到必然性,将新旧古典主义最终贷款人的手段变为了目标。许多研究者认为应该取消大而不倒主义,使其从常态化的病态转为真正的例外。通过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概念的回归,最终贷款人理论自身的回归和大而不倒主义的消除,可以解决前面分析的最终贷款人制度所存在的概念误导、形式性误导以及手段目标化的缺陷,从根本上消除救助预期,以求解决某些最终贷款人理论潜含的道德风险。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受到了新挑战,课堂实践作为一种集参与性、互动性与生动性为一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实践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调查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三大功能于一体的课程,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其“实效性”主要体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这三大功能的实际效果上[1]。为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笔者对安徽省部分独立学院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2013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情况。此问卷内容包括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现状、影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关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现状”,笔者从知识目标、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1.以“知识目标”为题调查的结果
92.78%的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理解了“三个选择”问题,即“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87.22%的学生认为“清楚认识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性”;95.58%的学生认为“清楚地了解国史、国情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96.3%的学生认为“清楚地了解了中国梦内涵及实现途径”,2.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收获”。
2.以“能力培养”为题调查的结果
71.11%的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提高了运用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85.7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90.22%的学生认为“提升了个人的人文素养”;1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收获”。
3.以“价值观”为题调查的结果
74.44%的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自己“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71.14%的学生认为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70.53%的学生认为“愿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愿意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25.5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收获”。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上实现了“知识目标”,然而在“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方面实效性较弱,这种现状对独立学院健康良好发展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综合素质提高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要解决此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这部分学生在“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中“没有收获”的原因,即探寻出影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笔者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总体评价、教学最佳形式、学生学习态度与意愿”等方面调查了影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调查情况如下:
1.关于“对‘纲要’课教师的总体评价”中,70.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好”,17.22%的学生认为“较好”,有12.78%学生认为“不好”。在对“认为教师好和较好的理由”的调查中,98.33%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82.11%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富于启发性”,87.67%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具有针对性”,91.47%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能够“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在对“认为教师不好的理由”调查中,92.11%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只顾自己讲授、课堂没有互动”,82.3%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内容都是书上的理论,跟实际生活没有关系”。
2.关于“学生学习态度与意愿”中,45.5%的学生回答“主动去上思政课,从未无故缺课”;有51.5%的学生回答“怕老师点名,不得不去上思政课”;4%的学生回答“思政课与他们的生活没什么关系,经常逃课”。
3.关于“学生眼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佳教学形式”的调查,97.78%的学生回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置社会调查主题,老师带队深入社会调查实践”,60%的学生回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由学生自行参与社会调查实践”,63.2%的学生回答“创设情境,让学生围绕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编话剧、演话剧,还原历史原貌”,87.3%的学生回答“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或视频,让学生进行影评”,90.1%的学生回答“分组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某个问题,最后由小组长代表组员发表意见”,88.5%的学生回答“时政评论或要学生课后制作电子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形式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没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没有针对学生思想实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度不够、参与度不够,等等,其中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教学形式呆板单一。课堂实践作为一种集参与性、互动性与生动性为一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2013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增加大学生实践教学比重,构建全新育人格局。《意见》强调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此处的“实践”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课堂实践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1.课堂实践主体的主动参与性助推教学“知识目标”的实现。
课堂实践主体是全体学生,他们虽然个性不同、性格各异,但大都具备自主探索、创新思维、需要被尊重、呼吁平等交流等共同特征;而课堂实践作为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征与情感体验,贴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而设置的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活动,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鉴于对课堂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喜爱,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与“填鸭式”、“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课堂实践更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需求、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接受与消化。因此,课堂实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目标”的实效性。
2.课堂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助推教学“能力目标”的实现。
所谓课堂实践就是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实践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观看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直播、录像,让学生对所观视频进行影评,通过影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学互动。组织辩论、专题讨论,时政评论、案例分析,师生互相沟通、交流和启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关注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收获更大。三是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立足于教材内容进行主题演讲、典型示范、话剧表演,使学生体验真实的环境或者还原历史原貌,在体验和感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振奋精神、鼓舞士气[2]。四是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理论,探索真理,掌握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能力目标”的实效性。
3.课堂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助推教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课堂实践内容不等同于理论课教材内容,而是教师立足于教学目标,围绕理论课教材内容设置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及时事政治相结合的主题。它或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人生,或以深刻的哲理培育价值观,或以幽默的故事表现生活,或以经典的话剧诠释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或还原历史原貌。可见,课堂实践内容的设置克服了纯理论教学的枯燥艰涩,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价值观目标”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及时更新管理思想,提高财会人员工作质量,全面健全财会工作机制,积极创造财会人员就业环境,致力于培养合格的财会人员,对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壮大至关重要。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小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现如今,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要想始终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稳定持久的进行发展,小企业就必须不断的反思自身在财会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进,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本文就小企业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叙述,对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治理对策,旨在更好的帮助小企业实现长足发展。
关键词:小企业;财会工作;问题;对策;发展
纵观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小企业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小企业不仅能够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人们的就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小企业的长时间的发展之中逐渐累积了一些问题,如果不讲这些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那么,小企业的发展之路将会受到一定的威胁。
(一)忽视财会工作管理
目前小企业在财会工作的管理上经常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对于财会工作的不重视,小企业往往将绝大部分的经历投放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等方面,而对于财会工作的管理,则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许多小企业认为,财会工作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并且不会看见明显受益的工作,所以,小企业不愿意对这一部分的管理进行投资,财务工作往往都十分混乱,对小企业的长久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缺少专业的会计人才
在大部分的小企业中,都没有配备专门的会计部门,小企业为了缩减开支,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一般都是仅仅只聘用一名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不仅如此,这一名会计人员大部分也并不具备专业素质,要么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人员,虽然持有会计资格证从业证书,但是由于年纪较大,在会计工作的管理上力不从心。要么是一些虽然年轻,但是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员,对财会工作的管理同样不能做到全方位的掌控。更有许多小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是小企业厂长或者其他管理人员的亲属,通过关系进到企业内进行会计工作,这些人员对于会计知识仅仅懂得一些皮毛,无法真正的做到为小企业做好科学的财会工作管理。
(一)社会环境影响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上来看,小企业虽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所以,小企业的发展得不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小企业本身的力量就比较微弱,再加上法律的不认可,没有法律作为后盾给小企业一定的保障,小企业自然就会在市场发展中面临着更多的坎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小企业产生了众多问题,而财会问题,就是在此影响之下产生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二)内部管理影响
除了外部的影响对于小企业财会管理的制约,小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对财会管理的有序进行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许多小企业为了取得更大的利润,与相关行政部门之间展开了“游击战”,不仅偷税漏税现象非常严重,现金管理上也十分混乱,导致小企业在财会管理上一片狼藉,许多小企业甚至有两个账目,有明帐,也有暗帐,这样混乱的企业内部管理直接影响了财会管理的质量,制约小企业的发展。
(一)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小企业的规模小,企业的整体运营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所决定的,相对而言,小企业的管理者比大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的命运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所以,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也就是提升小企业财会工作管理效果的首要条件。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小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认真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文件,做到遵法守法,科学管理企业。第二,小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财会工作的重要性,即使没有条件专门开辟出一个财会部门,也要选择专业素质强的专业会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在招聘会计管理人员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仔细考核,必要时候可以适当的提升福利待遇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进入到企业之中。第三,企业管理者本身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能够始终结合企业的财务情况与市场的动向进行对于企业财务工作的控制,让企业这艘船能够在自己的精心掌舵之下不断的驶向远方。
(二)建立优秀的财会人才队伍
无论小企业中的财会工作队伍的规模如何,都要始终保证这个工作队伍是高素质的。小企业应当加强对于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定期对财会工作人员就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教育,不断的提升企业财会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企业的财会工作质量。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一批批企业的崛起。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量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利用企业发展国民经济仍是当前阶段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不大,缺乏财务管理能力,因此导致财务会计方面不完善。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小企业应当不断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外部环境逐渐健全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加强自己内部的管理,创造出一个更好的财会工作管理企业,为小企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1]张会.论小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2(9).
[2]祝燕.论小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4).
[3]何丽娟,包春玲.浅谈企业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贸与会计,2009(4).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世界经济正处于大的调整过程中,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公司治理体制的根本转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治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现代企业的运行越来越规范,内部审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的经营和所有权一般都是分离状态,公司的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需要制衡。本文阐述了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强化内部审计来完善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中也不断出现了财务丑闻,诸如挪用公款这种财务犯罪。外部审计对于公司内部的约束力不大,所以企业渐渐把目光投向了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中。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核心部分,本文从内部审计的效用进行研究,进而提出适合公司内部管理的对策。
一、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我国的审计机构都是在我国的审计政策下才建立起来的。现在审计的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也是按照国家规定安排的。内部审计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监督机制,这是一个单位代表管理层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的一个部门,但是现在公司治理中限制了内部审计发挥作用。公司治理是公司管理层,就是为了让公司的负责人将利益最大化,实现公司的附加价值。公司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相互监督和制约形成的一个完整规程。公司治理是将公司内部的机构达到一种互相制衡的状态;而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存在的独立的机构,是帮助其他部门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部门,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有差别。
二、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部门地位低
大多数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不高,很多上市公司都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只有立法规定公司一定要设定内部审计部门,公司才会按照规定设定。一般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缺乏认识,我国的大环境也没有内部审计的氛围,让内部审计的地位低于其他部门,独立性比较差[1]。
2.审计工作不规范
审计工作的灵活性比较大,一般企业内部审计都是依靠法规,大多数根据企业运行状况制定的。现在企业一般都不在意内部审计工作,所以多年来管理比较松散,也让内部审计人员陷入两难的工作状态,一边是审计工作没有监督人员,另一边内部审计没有细化的规定,出现问题也没有可以依据的法规,造成审计工作一直没有效率和质量。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素质比较低。现在的审计人员大多数都是从财务部门调过来的,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比较高的素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工程或者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根本不能适应工作。企业也不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一般的审计人员只是会简单地对账和查账,并没有全局把握的眼光和预测能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不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评判公司内部的财政状况,总是有一些偏袒的状况出现。
三、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没有制衡机制
我国的很多公司虽然有董事会、理事会等机构,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运行起来,一般都是董事长一个人担任决策者,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设立的其他部门根本没有实际权力。2.模糊的内部审计定位现今我国在实际公司治理中还存在审计定位较为模糊的状况。对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而言均存在盈利能力与筹资规模较为失衡的实际状况,同时其具有缺陷性的信息披露也引起了大众以及监管部门的关注,而该种状况的产生均与审计定位较为模糊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
3.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分离
公司治理部门中没有和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公司内部一般都是关注内部审计的职能变化和职能范围,但是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变化,所以长久以来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是分离的。
四、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1.改变公司机构,转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观念
我国企业现在对内部审计认识有限,要从观念上转变,将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建设。内部审计工作一般贯穿于工作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做到监督,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让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的重点监督对象一般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高层领导重视审计工作也能从根本上改变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中地位比较低的现象,将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威望提升。让内部审计部门有独立的自主权,才能更好地为公司治理提供服务[2]。
2.规范审计工作细则,完善内部审计行为
现在内部审计部门和公司治理之间的管理是比较割裂,一定要让内部审计的组织拥有法律和法规来支撑。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灵魂所在,保证审计部门的工作公正和公开也是审计部门一直追求的。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保证企业的业务每一笔都是真实的,确保经营信息能够在一些财务信息上准确显示。通过内部监督和检查,帮助企业各部门守法运转、提高经济效益,给企业争取一些服务,帮助企业进入良性环境中生长。
3.提高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
在招聘上选取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最好是学历较高、个人素质较好的。一般一个公司可能只招聘两个人做为审计人员,这样不足以完成工作,因此要扩大招聘,选择那些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内部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念,掌控事情发展,并且能够从容的分析和解决突发事件。公司内部进行审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在意识上和业务上都有新的认识和发现,让审计人员不仅有财务和账目的知识,还要有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拓展个人的知识面[3]。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审计,为我国未来的经济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燕.浅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240.
[2]曹永坤.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83-85.
[3]黄锐.我国股份制银行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角色冲突及对策[J].南方金融,2014,(8):38-40.
【摘要】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之间关系出发,针对我国公司在内部、外部治理上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如何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质量;对策及建议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有效决策的前提,而恰恰有效地公司治理又是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证。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不可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同样,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条件。
一、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股权结构不合理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国有股所占比重过大、股权过度集中是我国目前公司股权结构最显著的两个特点。他们凭借其独特的“老大”地位,控制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报告政策,这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扰乱经济市场秩序。
2、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董事会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都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往往二者责任分工不明确,有些甚至身兼两职,这就造成董事会职权被职业经理人所代替,产生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3、监事会形同虚设、职能虚化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监事会的监督职权是有限的,它只有监督权却没有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更没有董事和经理的任免权。
4、管理层凌驾于制度之上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对于一个公司来说,领导的话就是真理,管理层的决策也就成为公司的一种“制度”。此时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其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为自身利益服务,出现操纵会计信息的情况。
(二)我国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资本市场不规范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不规范即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这主要表现在,市场机制的外在力量达不到对经理人的约束。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上市的股票大多是不能流通的,那些能够流通的、由社会公众分散持有的股票只占到很小的比例,因此小股东很难拥有对公司的话语权,从而也就很难对经理人进行约束。
2、证券市场不完善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观念和管理能力落后,整体的行业水平比较低,再加上我国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薄弱,整个市场运作很不规范,从而导致不少上市公司存在着侥幸心理蒙混过关。
3、外部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外部审计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注册会计师。但是,由于外来的审计人员不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在对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困难。其次,处于被审计地位的内部组织成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这也可能增加审计的难度。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合理分散股权、优化股权结构,形成股权制衡机制。内部人控制现象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最主要的原因,而这种内部人控制现象又是“一股独大”的持股模式所造成的。从根本上说,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必须要合理分散股权,解决一股独大问题。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基础与前提,要使独立董事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部人或大股东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就必须确保和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3、完善监事会制度,明确监事会的监督权。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约束机制失效。因此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完善监事会制度,使其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
4、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管理权限失控,给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带来较大的操作空间。
(二)强化公司外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发展和完善外部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完善外部市场,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完善资本市场,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有效的运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确立经理人才公平竞争机制,形成激励和制约的有效制衡,促使经理人维护公司相关各方的利益,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
2、加强监管力度规范证券市场,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证券市场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场所,证券市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3、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力度,增强审计独立性。
(三)从内部和外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总而言之,公司的内外部治理作为一整套制度安排,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相互协调,仅仅依靠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实现高效的治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就无法得到。在内,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对经营者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经营者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在外,完善资本市场,使企业的经营业绩能够直接而及时地在公司股票价格上得到反应,从而对经营者产生一种无形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从内部和外部形成有效地激励和约束机制,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更好构建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涛.公司治理视角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思考[J].财会通讯,2011(4)
[2]孟俊婷,池倩倩.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200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2(1)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做好社会治安工作,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之举。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治安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社会治安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一环,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社会治安的重要性,提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的要求,对各项具体内容都做出了明确指示,因此,本文从各项具体要求出发,阐述笔者所认为的浅薄观念。
关键词:立体化;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对社会治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绝不允许其形成气候。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从这些要求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
一、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什么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这对于现代管理模式是十分常见的描述,立体化,意味着要多层次,全方位。那么如何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将是这一点要求的立足之本。
(一)多层次
社会治安是需要多个部门来协调配合达成的,比如110接警中心与交警,派出所之间的指挥关系。然而,想要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就必须确立有多少层次来构成该立体化的体系。
第一,基层。基层是面对治安问题等突发状况的维护者,因此,保证基层人员充足,素质过硬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在招收基层执行人员时,标准要相对于其他岗位做一点改变,对于专业知识需要过硬,而对于法律就更需要精通了。基层人员处理治安问题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基层工作人员还需根据不同的情形,来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达到解决问题,维持社会安定的治安目的。基层的组织机构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跟上社会的步伐。基层的工作人员还需保持通讯畅通,因为基层治安组织属于第一线的组织,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快速反应层。快速反应层在现如今的体系中已经实际运用了很久,110接警中心一直担任着这样的一个角色,每天庞大的信息量在接警中心流转。因此,110接警中心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地位与职能就不必再做过多的改变,继续依照现有的规章制度即可。
第三,决策层。决策层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幕后人物,在通常的社会治安活动中并不曾看见他们的身影。尽管如此,决策层也是必须存在的,该层人员可以由地方高层组成,在重大疑难问题出现之时,决策层自动组成并指导基层与快速反应层快速高效地执行任务,这就是决策层的主要职能。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层次的格局并不是永不变化的,只是在现如今的技术能力以及有限的资源面前,这三个层次的设立是最为合适的,我们甚至可以期待技术的革新使得层次产生巨大的变化。
(二)全方位
第一,预防机制。社会治安主要的对象依旧是平民百姓,因此,预防的重心也将放在基层组织。预防该类问题需要贯彻群防群治这一方针,因为社会治安所涉及的利益绝大多数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在百姓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面对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之时知道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去维护该利益。因此,宣扬法治精神与普法活动还应继续,且必须更加地面向基层而非面子工程。此外,还应该对治安问题多发段加强巡视,对经常触犯社会治安的人员重点教育,重点关注,争取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第二,处理机制。预防只是为了减少治安问题的发生,但如果完全依赖预防机制,社会治安问题就变成了“游击战”的顽固性疾病了。所以,除了预防机制,我们还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处理问题的机制。在现如今的体系下,处理此类问题可以说90%是由公安系统来完成的。近年来,公安系统为了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做出了许多改变,各地都开始征召协管员来帮助警察处理案件。一方面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说,这个举动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然而,处理机制并不能单单在案件发生之后的环节中加强,还应该在案件发生之前就有相应的措施,例如,在各个街道,小区安装监控摄像头,力保无死角全方位监控,并保证每个摄像头全天工作,完好率百分百,这样一旦治安问题出现,就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追踪,解决问题。老百姓对社会治安问题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政府部门如何防范,如何应对,他们只关心社会治安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多高,效率高于预期值则心满意足,如果效率低于预期值,那么依照老百姓的思维,往往会剑走偏锋,走向偏激的道路,对社会治安构成影响。
第三,善后机制。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后,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减少人民和社会财产的损失。然而,即使解决了问题,损失的财产却是实打实的摆在了那里,那么如何善后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关卡。以现如今的思维观念,损失的财产,能追回的尽量追回,而对于追回困难或无法追回的财产,似乎只能咬牙跺脚认栽了。社会集体的财产的损失暂且不谈,毕竟是集体,集体的财产自有集体来抉择。人民的财产损失了尚有全部或部分没有追回,怎么办?目前的做法说通俗点就是谁造成的损失谁来赔,赔不完自己想办法。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无异于更大的损失,也是更大的安全隐患,面对追不回的损失,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有的人选择了运用法律途径,有的人则选择了以牙还牙。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我国国民的思维模式,这对于彻底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是一种挑战。因此,有效的善后是防止该类事件发生的办法,这虽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杜绝,但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是肯定的,而主要的方法就是思想工作,进行思想工作,一方面,引导民众对相关问题采用法律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进行心理干预,保证受损害的民众在身体、财物受损之后,不至于心理受到创伤。
二、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一直是各国重点治理的对象,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几项犯罪涉及到人类安全与健康人。在我国,从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这几十年,涉黑,邪教,黄赌毒交替发生,近几年,恐怖活动在我国也有发生,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到底是犯罪分子无孔不入,道可通天,还是我国的防范机制出现了什么问题。对此疑问,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的防范机制上出现了大问题。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首要的就是依法办事,其次才是严厉打击。
(一)依法办事
法律的作用有很多,调整作用,保护作用,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保护作用。违法犯罪活动是为社会所不允许的,因为这些活动不仅仅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在有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与稳定,而有关法律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活动而设立的。法律要求惩罚违法犯罪活动,但同时也规定了在侦察审理犯罪活动时的准则,这些规定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保护违法犯罪分子仅剩的基本权利,更是为了保证法律处罚的违法犯罪是真正的违法犯罪,而不是因为徇私等原因导致的冤假错案,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依法办事。法律的规定容不得任何人僭越,我国历史传承留下来的许多思想是不符合现代法律思维的,但是这些思想深入人心经常会知道人们在合法的本意之下做出违法的举动,这是导致违法行为的常见原因,而要践行依法办事这一准则,上述原因是最大阻碍,而要清除阻碍,就必须让现代法律思维深入人心,让人们养成先从法律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伦理道德判断是非,而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则要简单的多,加大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对于一切违法行为都应予以惩处,但切不可以超越法律的方法来处理,因为用违法的方式处理违法的行为依旧是违法的。法律赋予了民众权利,也赋予了公安,检察系统工作人员侦办违法案件的权力,但我们在看到权力的同时不能抛开法律规定的义务,权责统一才是依法的真正涵义,忽视或侧重任一方,都会增加办案过程不公正的可能性,两者并重才能保证公正与效率兼顾。除去上述的要求,还有最后一点要求,我们必须谨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人员的地位不能搞特殊,既不能高于他人的地位也不能贬低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执法人员的个人权利。执法人员是国家的尖刀,提升尖刀的锋利才能无网不破。
(二)严厉打击
违法犯罪活动是对个人,集体或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权利的侵犯,尤其是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犯罪。这些犯罪行为的性质属于及其恶劣的行为,在全世界是被公认的恶性犯罪,因此,在世界各国,一旦发现该类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国家的查处。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我国法律的规定中自由裁量权的比例相对较多,因此,对于严厉一词的理解也就会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形了。严厉是在法定刑范围内的严厉还是超出法定刑范围的严厉才算是真正的严厉,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要结合上一条依法办事来确认了,严厉打击是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打击犯罪的活动,那么结论显而易见,打击犯罪,最严厉的处罚也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至于法律规定的处罚范围是否合适,自有专家评论。基于以上观念,笔者认为,既然要加强对犯罪的打击力度,重视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及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并依法进行严厉打击,那么首先重视执法队伍的权利以及义务的统一,给一线执法队伍足够的信心足够的动力去打击犯罪的同时提醒执法队员守法的意识,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至于惩罚犯罪分子自有法律的规定,而且对于惩罚的力度已经无需讨论。所以,降低了打击犯罪的成功率和破案率的主要原因仍旧在执法人员身上,更因为原因在执法人员身上,所以,合理扩大执法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才是决解问题的关键,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缩小权利的同时扩大了义务,使得执法人员面对犯罪行为被各种限制性条纹规章禁锢了手脚,因而错失了良机。
三、结语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基础牢靠才有可能事半功倍,社会治安问题自从社会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为此想破了脑袋,不过不管处于什么时代,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长治久安,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也在进步,方式方法也在进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在完善的基础之上利用现有的技术,而基础就是法律和制度,技术则是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的社会稳定,才能保证人民生活安康。
摘要:近几年来接二连三发生的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则将精神病人推到了风口浪尖,精神病患者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之所以那么关切,是因为现如今管理的缺失已经让这一问题逐渐凸显,不仅对精神病患者不利,更会对社区、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以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精神病;肇事肇祸;社会治安;综治
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健康问题已经逐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并且关注的程度和讨论的热度也越来越高。曾经有人做出预言,二十一世纪人类将步入精神疾病时代。此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细想一下却不无道理。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精神疾患的发病率不断提升,精神疾病患者对于社会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精神疾患的预防以及对精神病患者的管控对于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于社会的治安来说显得异常的重要。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因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而引发的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在我国频频发生,比如精神病患者伤人、破坏公物、寻衅滋事等行为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作用,也成为了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工作。
一、精神疾病概况
(一)精神疾病的概念
精神疾病是指因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狭义上指精神功能严重受损,自省障碍,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与保持对现实的适应接触,造成对本人与社会严重影响或妨害的状况,即精神病。精神活动紊乱,就会出现各种精神范畴的异常症状,例如感知障碍的错觉、思维障碍的联想障碍、逻辑障碍、妄想、情感障碍、意识障碍等。各种不同的精神异常症状组合,就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精神病。
(二)精神疾病
现全世界患精神病者人数惊人。一般来说,平均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位精神病患者,该病属于常见多发病。根据我国统计数据,精神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呈上升趋势。以上海为例,1958年上海市普查精神病发病率仅为2.8‰,然而在此之后的数据一路扶摇直上。到了2010年,根据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的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达16.39‰,且每年都以0.3‰的速度递增。除此之外,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已超过5%,本市每年发生精神病人严重肇事和肇祸事件都近百起。
二、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现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数据表明,中国内地各类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约为1600万,近几年来接二连三发生的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则将精神病人推到了风口浪尖,精神病患者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公安部统计,2010年我国由精神病患者引发的刑事案件达6万起,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刑事案件以外,因精神病患者而引发的各类治安事件几乎在我国每天都在发生,而发生地点也没有固定性,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攻击他人、损坏物品等一些肇事肇祸行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开展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也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在上海,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问题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中心在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所做的全面调查示,这一年中上海市共发生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病例1068例,肇事事件占54.4%,多余肇祸事件,极端恶性伤人事件仍为极少数,主要病种是精神分裂症,占73%。在处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事件中共动用警力1951次,影响了上海的总体治安环境和市民的安全感。
三、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社会影响
在过去,精神健康问题往往被社会所忽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较为忽视的一环,也同时一直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空白地带。在当今社会上,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被标上“不正常人”的标签,人们也常常会对精神疾病患者流露出异样的眼光,更有甚者对其嫌弃、侮辱。虽然诸多的法律都给予了精神疾病患者应有的尊重和相应的权利,但是社会在接受这些法律和执行这些法规、规章的时候都总显得那么力不从心,执行力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虽然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可以减轻甚至免于处罚,无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关照,但这恰恰又成为社会上不少民众对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后“无法无天”逃避罪责以及享受不公平待遇的诟病与不满之所在。虽然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中仅仅是小部分人群,但在其危害状态的突发性往往会令管理者措手不及,特别是对于上海这样人口密度极大的城市,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会严重威胁本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控之所以难,是因为精神疾病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控力。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管理不善非但会引起局部的治安事件,甚至还会上升到社会矛盾,严重影响治安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对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之所以那么关切,是因为现如今管理的缺失已经让这一问题逐渐凸显,不仅对精神病患者不利,还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带来不便,更对社区、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以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四、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性质
(一)危害对象的不特定性
在很多情况下,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更像是一种自己情感的宣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性,见人伤人,见物毁物,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比如在2015年11月底,上海一小区内的一名男性在和父母发生争执后,突然情绪失控,抄起小区内的灭火器、砖头肆意砸向停放在旁的车辆,共有多达17辆车被其砸毁。由此事件可见,有些精神病患者并没有特定的攻击对象或破坏目标,而是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漫无目的的行为和侵害目标的不可预知性,使得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难以预料,难以防控。
(二)社会危害程度的不确定性
在发病期间,精神病人往往会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情绪激动,不受控制。主要表现为下手没有轻重,不分场合,伤害程度大,性质非常恶劣。比如2012年在上海市原闸北区临汾路附近,发生了一起曾有精神病史的男子恶意行凶的案件。该男子在马路上见到有过往的车辆便捡起路边石块砸毁车窗玻璃,并毫无征兆地用手中匕首向车内人员捅去,共有两辆过往小轿车受害,造成1死3伤的后果。从此事件中不难发现,精神病患者极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丧失理智,从一个有正常思维的智人变成一个"兽性大发"没有任何情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野兽"。这并不是说精神病患者都是非常凶残和可怕的,而是想以此来说明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可控、不可预知。不得不说有些时候精神病患者的伤害能力非常之强,造成的恶劣影响的范围非常之广,对社会造成的安全威胁非常之大。
(三)危害时间的不可控性
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一直都处于精神紊乱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出现失去理智、精神紊乱的状况。换言之,有些精神病患者在没有发病的时期与正常人无异。在实际中,管理者处于尊重人权的角度考虑,并不能对未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病患者做过多的限制措施,但是精神病患者可能随时会发病,一旦发病必将令人猝不及防,造成许多肇事肇祸的后果。特别是对于未有过精神病史的患者而言,何时发病并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就更加难以预料和防控。比如在2011年3月曾一度轰动全国的上海机场杀母案件,刚刚留学回国与母亲团聚的儿子,怎料刚见面就在机场残忍地将自己的母亲用刀杀害。而在此之前,儿子就曾和母亲说他一直觉得有人在和他说话,母亲意识到了儿子在精神方面的问题,正打算等他回国带他做检查,熟料还未等到检查和治疗,儿子就在机场突然发病,母亲以及机场的安保人员毫无防备,终使惨剧发生,令人扼腕。
(四)危害行为的反复性
虽然我国精神病治疗手段不断提高,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都能得到充分的治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治疗后即使被认定已经康复的精神病患者也有可能再次犯病并再次做出肇事肇祸的行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有不少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治愈出院回归到家里居住生活后,或许是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和正确的监管,或许是由于接触了新的刺激,极有可能使病情再次复发,存在再次危害社会的隐患,严重影响了周围邻里和社区的安全感。近年来,上海也不乏出现那些病情反复的、愈后复发的精神病患者再次肇事肇祸的案例,而且其多次的肇事肇祸的行为也一定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五、规范性建议
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如何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危害行为进行防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治安的一大难点。上海在2014年新修正的《精神卫生条例》中不但写明了精神卫生工作是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还需要公安、司法行政这样的职能部门协同做好精神卫生工作。但是在上海现行的相关治安管理条例中却从未提及该部分内容,因此建议,在现有的《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中应当加入对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治安防控的内容,具体在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中的第八条:“乡镇、街道综治委履行下列职能”的八条职能中,补充第九项职能:“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对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治安防控工作,预防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根据上述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第三十一条和第六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所在学校和单位以及当地的公安机关有责任立即对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伤害自身和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同时,卫计、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也有责任建立精神卫生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并按各自职责,负责相关信息的录入和更新。正是由于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时的特殊情况会严重危及社会治安,所以建议在上海综治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监管,严格防范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社区综治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卫计、公安、民政等部门加强精神病患者信息的专门跟踪管理,使针对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防控措施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预防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不是某一部门的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而是要多部门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努力。希望上海的综治工作部门能严肃得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安宁,为上海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规范的、法制的、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各个方面需要的面对的难点都逐渐浮现出来,针对现今企业制度不断的改革,企业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执法理念对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使企业可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促进企业实力的提升。
一、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中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发挥部门职能,在部门职责的义务上也有所疏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作为公安部门的下属机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无法与公安部门工作达到执行协作效果,并没有展现其存在的意义。而因部门工作的性质,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职业素养,只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简单的矛盾纠纷与排查类工作,在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无法起到执法的效果,使工作过于形式化。
二、现代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
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提高对企业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宣传教育对综合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法手段对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在法治上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与教育,将企业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落实到实际当中去,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在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需要规范的制度,由此可见,制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制度是保证其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在制定相应的制度时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公司的规定进行编制,从而使综合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使工作可以切实的落到实处,发现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一定要进行严格批评与惩办,对于知情不报的相关人员一定进行严格的查办。
三、加强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策略
企业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只有一个部门的开展是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因社会治安工作是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只有依靠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才能起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一)当前,倡导科学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的工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企业,实现其长久健康发展也是职工及其家属们的殷切期盼。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制订并颁布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政方针,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总思路,并要求在工作机制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针对企业的具体综治工作,本人认为应首先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二)树立抓治安必先抓防控的理念,持续增强社会治安驾驭能力抓好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定要首先认真落实好企业内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分担制度,把防控管辖范围内的刑事犯罪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周密构建企业内部的治安防控机制,把整治刑事犯罪、构建防控网络、监视重点管制对象(包括各类不稳定、有劣迹人员)、把握重点控制目标(包括危险物品存放场所。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重点消防场所等)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打造出企业综治工作多管齐下的工作格局。强力打击刑事犯罪即指完善案情分析机制,抓住案件特征,总结发案缘由,实施周密有效的防控手段,不留死角,不出遗漏,分清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地去抓,最终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三)广开信息渠道,全面掌握舆情信息通常所说的“舆情”是指“舆论情报讯息”,仅在密切把握舆论情报的详细内容时,方有可能主宰稳定的局面。打造健康向上、和谐稳定的平安企业,第一条件就是一定先构建出周密完整的情报信息联络网络系统,将收集情报信息工作作为首要性工作去突出抓好,并且特别注重抓好情报质量的提升工作。其一是要广开信息联络途径,强化并整合各路信息的获取方式,深人进行保密信息通道建设,尽力搜取隐蔽性、萌芽性、防范性的高价值信息。其二就是应强化各路信息的分析判别工作。依托主导部门的综合信息收集功能,实现各协调配合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互为补充,共同研究,实现信息全面及时共享,达到由过去的从属配合向主动积极管控的根本性转变。其三是周密做好各路信息的接受应对过程。依照所获情报的紧张情况,采用黄色、橙色、红色三挡应对机制,且实施稳妥应急预案进行响应,进而达到精准控制和处置。
(四)解决矛盾要从调节处置开始企业各级党组织基层单位要本着对企业、对员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为企业党政分忧、为员工家属解难,对工作中发现的不稳定苗头,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调解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首要基础工作。
(五)树立“应急”必须先实现“快速”的理念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重点突出“快”字。
(六)树立抓维稳必须先抓评估的思想主要是针对企业治安和企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好重大问题决策前的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的“双评估”机制。结合企业实际,由综治办牵头,公安、保卫、纪委、审计、信访等职能部门负责,要重点做好安全生产、企地纠纷、人员分流、资源整合、职工子女就业、信访突出问题、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容易激化矛盾、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问题的风险评估机制。
四、结语
在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需要结合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开展。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维护良好环境的必备条件,虽然现在的企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并结合国家规定与企业制度,积极开展相应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端正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态度,加大在工作中的监督力度,从而促进企业可以稳定持续的发展。
浏览量:269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对安全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环保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安全生产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关乎企业发展和员工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问题。企业应通过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环保意识,学会规避风险,最大程度上避免危险事故发生,以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员工培训;健康安全;环保
1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1.1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我国重视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安全环保生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强调进行安全环保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环保生产操作,提高员工对于危险的辨别能力和对应的自救能力,使员工能够在危险发生的时候及时的实施自救,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我国法律规定,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原则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企业所有者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培训教育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最新修订的《生产安全法》和《环保法》分别于2014年12月1日和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版法律加强了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严格了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危害控制等相关要求,企业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是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1.2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近年来,企业安全事故与环境事故频发,安全生产、清洁发展形势异常严峻,安全环保各项管理规定不断更新,各项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对企业的要求也日趋严格,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仅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能够保持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形象,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是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健康、提高和改善职工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企业员工失误导致的事故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效益。企业的环保工作一方面能保护环境、避免污染,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企业在污染治理上的投入。因此,做好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极其重要,企业要保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加强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方面,企业要提高安全管理素质,在工作中切实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放在首位。
1.3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
企业员工处在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线,将直接面对可能存在危险的生产环境,如果缺乏安全环保生产的意识或者是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酿成惨烈的事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未能正确地使用生产设备,或者是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员工未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等等,这些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都极有可能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企业进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做到“不保证安全不开工、不解决安全问题不放过”,把安全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使员工能够按照操作流程正确地使用设备,掌握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学会辨别危险源,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当事故发生时,知道如何进行抢救工作,减少损失。
2健康安全环保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和企业对安全生产要求力度的加大,消防措施和消防设备投入的增加,企业的健康安全环保培训工作也逐渐提高了要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环保的技能,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培训体系结构不完善。相当一部分企业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也没有考虑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问题,不重视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只进行形式上的培训教育工作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核机制,使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其次,是企业培训师的数量不足。培训师是要将安全环保操作的知识传授给员工的,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培训师的数量不足而员工数量众多,将直接导致培训质量不够理想的现状。
3加强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
3.1完善组织结构和培训体系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基本结构,是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要落实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工作,首先,就应该从自身的组织结构的完善方面着手。首先,相关领导应提高对健康安全环保培训工作的重视。安全工作无小事,企业要在生产工作中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职工的健康安全工作纳入其整体经营战略的长期过程中,提高全体职工对于安全工作的警惕性和危险事故的防范性。其次,在危险事故频发的今天和我国健康安全环保教育的新形势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发展实际,配备足够数量的培训师,并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和安全教育专员到企业中为职工进行安全环保教育讲座,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3.2加强安全宣传工作
企业要使安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除了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定期进行安全宣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生产优秀人物事迹,鼓励员工遵循安全制度。另外,还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安全生产小组比赛、节能环保活动等。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安全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广泛性,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并激励其进行安全生产。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制度,是企业在健康安全环保教育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加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孙旭,吕品.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经验与探索[J].化工管理,2015(6):88.
[2]殷悦,张虎,张宁等.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经验与探索[J].社科论坛,2015:144.
[3]宋兆寒.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5:322-323.
企业想要真正落实安全第一的生产运营方针,需要建立起以安全环保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之下,使得企业的各个生产环都能够做到规范合理、安全环保,避免企业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有效降低企业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充分发挥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又被称作是组织文化,是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总逐渐形成的一种充满鲜明特色的企业精神以及非物质形态的财富,企业文化被看做是企业的核心、灵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企业文化的内容丰富,包括价值观念、思想形态、企业精神、企业产品、企业制度等等,而在企业文化当中又以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为其中最主要的核心部分,员工通过将企业文化中宣扬和提倡的价值观念融入和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益,推动企业实现长足的进步和持续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渗透在安全环保管理中
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渗透,通过安全的企业文化作为强大的文化支撑和思想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程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并且企业员工能够在企业安全文化的指引下树立起安全环保的意识形态,并且将其自觉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一)企业文化使企业更加注重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安全环保的企业文化首先会让企业加大对经营生产中的安全环保管理重视程度,当企业的领导人和相关责任人将安全管理摆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要义时,必然会增加对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追加一定数量的资金、配备需要的相关现代化机械等等,使得员工能够在安全环保的环境中工作。企业将原先工作效率慢、污染和耗能比较严重的设备机器更换为全新的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的设备机器,该种新型的现代化设备不仅能够大大加快工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将污染和危险降至最低,比如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燃料的排放口安装了监控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排放出来的气体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比如说其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具体数值、气体的排放总量、化学物质浓度和纯度等等,企业一旦发现排放的气体不达标时能够立刻进行净化处理,确保不会因为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很多企业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离住宅区和居民区比较近,在安全环保的企业文化影响下,企业能够切实做好安全工作,比如说在生产车间安装消音器,有效隔绝噪音污染,或者在面对住宅区和居民区的位置种植绿化隔离带,在降低噪音污染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隔绝污染气体。
(二)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安全环保意识得以加强
通过在企业当中不断宣传和渗透安全环保的企业文化,并且经常组织员工参与学习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知识讲座和宣讲活动,能够使得安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企业员工在具体的生产经营工作中能够树立起较强的安全意识,并将其融入到工作当中,真正做到科学规范操作,企业也能够加大对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一旦发现企业员工存在操作不规范等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与此同时,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状况更加重视,尤其是对于从事高危行业或是容易造成职业病的从业人员定期组织其参加体检,保障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另外,企业经常会委派专人深入到各个生产经营的环节中去,仔细排查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彻底杜绝生产安全问题的情况发生,为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切实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三)企业文化使企业树立起一个安全环保的形象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特别是国家和政府正在严厉打击任何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而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影响下,企业能够做好安全环保管理工作,自然也就能够营造一个正面健康的企业形象,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企业也恰恰是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和扶持的对象,因此企业在安全环保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影响下能够做好安全生产活动,并且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青睐,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带领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进步的指明灯、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也是企业中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将安全环保理念深入到企业中的每一个角落和环节,在企业文化的号召下,员工更加具有核心凝聚力,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在生产经营中将安全环保摆放在首要位置,从而让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得以全面深入的落实。
摘要:在公路交通的人-车-路-环境系统,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首先提出了在进行公路设计时需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并提出在公路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线性因素及周围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注重行车安全与设计路线及环境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设计路线;环保
1 引言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中国也已变成了私家车王国了,尽管中国近年来大量修建公路设施。但是交通依然拥挤。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国外要多很多。比如,2007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为17%,而美国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只有1.7%,日本只有0.9%。而且很多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高速公路及山区公路上。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环境、车辆、人为因素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有一半的交通事故与道路的条件有关系。因此,公路的设计对交通安全影响很大,公路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各种环境保护、行驶安全。而且应做到设计与生态环保、与行车安全建立起协调统一的整体关系。
2 路与自然的和谐
2.1 公路设计应注意环境的保护
(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进行公路设计时,应当结合当地的土地及公路发展规划,并对公路沿线土地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合理的公路路线的布置。例如,在山区地带,不占用经济农林区,公路线路尽量布置在荒岭等地带;在平原地带,尽量不占用农田和果园等,尽量布置在荒地等区。另外,可以设置挡土墙、护坡或高架桥等等以节省土地利用。
(2) 水资源的保护
进行公路设计时,不能占用居民区的水源,尽量避让水源100m以上。并且,对于水库、鱼塘等也要尽量避让。另外,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水源,例如温泉、矿泉和瀑布等也要避让。并且公路设计时不能改变水流运动,不能人为割断水流。设计路线排水系统时,要注意水流方向,路面水、边沟水排人一定的水域,不得随意排入公路两侧的水体或土壤中,以免污染周围的水土资源。
(3) 矿产资源的保护
进行公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公路沿线是否具有矿产资源,并进行详细调查,由于矿产资源的发掘难度较大,因此对其调查研究难度也加大。公路的路线应当避开储量丰富的优质矿产资源。不到万不得已必须穿过矿产区时,应当穿越价值含量低的矿区,并缩短穿越的范围。
(4) 土场选择及弃土的处理
在进行公路的施工时,不能随意的在沿路两旁取土以免形成沟塘。取土应该去当地的一些贫瘠地段取土,并且应该保护当地的环境及水资源。且进行公路的挖掘时,应当将废土遗弃在那些荒芜地带,不能影响环境及植被生长,不能侵占农田,不能阻断水源及污染水源。而且应该对废土场地进行平整或绿化以提高使用价值[1]。
2.2 公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公路在设计、建设中,应当努力根据路段周边的生态景观、沿线自然环境形态特征,组织景观链,充分展示出道路的旋律,使人感受到路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和谐[2],使驾乘人员感到舒适。
公路设计中,应当努力做好公路设计与沿线环境的协调,与自然景物的协调,创作一个具有独特风格且和谐的公路运行环境。应该充分利用好公路及构筑物为自然增添魅力。
3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公路的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是要改变“建设就是发展”的传统观念,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最终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提供最大限度的出行方便。
在进行环保时,必须做到周围环保设备对行车的无障碍,不能影响行车安全。处理好安全与周围环保的关系。
3.1 公路的行车视距对道路行驶安全的影响
行车视距指的是,驾驶人员在公路上行驶时应当能看到前方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能保证,当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或者障碍物时,驾驶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发生危险。
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错车视距、会车视距及超车视距4种,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行车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与行车视距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整个公路行驶安全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为美国的交通事故率与行车视距的关系图。行车视距越长,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越低。并且,我们可以发现,当行车视距<100m,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随着视距的减少急速增加。当行车视距>200m,事故率随着视距的增加平稳降低。且当行车视距>600m时,此时增加行车视距对交通事故发生率基本没有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将100m作为事故率的可容许极限点。200m是事故变化率的转折点,所以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看到检查车距的标牌“前方200m”字样。
有些地方由于地形比较复杂,增加视距会导致施工的工程量加大,这时可以节省费用而又能够减少事故率发生的措施来确保行驶的安全。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对妨碍行车视距的障碍物,如路旁的建筑物及植被等予以移除;
(2) 对一些有害行车的路口,予以封堵或改道;
(3) 在一些危险地带设置限速及不得超车等禁令路标;
(4) 设置减速鸣号等诱导标志;
(5) 路面中线标划双实线或采用强制分道,禁止驶入对向车道。
3.2 线性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复杂的公路线性组合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负荷。公路线性存在平曲线和凸形竖曲线时,行车视距减少且汽车在三维空间行驶,由此便大大增加了司机的工作负荷。如果其中增加了一些更加意外的情况,驾驶员有可能产生更多的不安全行为,行车的速度也会发生变化,道路的安全便会降低。因此,平纵线性组合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 平竖曲线的对应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对应为:当两者组合时,平曲线应当包含竖曲线,且平曲线应长于竖曲线。平竖曲线的对应能够保证驾驶员能够看到顺滑且美观的公路线性。配合较为理想的线形式是竖曲线起讫点最好分别位于平曲线两头的缓和曲线上,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段上,也不要放在圆弧之内。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曲线的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若做不到竖曲线与平曲线较好的配合,而两者半径都小于某限度时,宁可把平竖曲线拉开相当距离使竖曲线位于直线上。
(2) 平竖曲线大小均衡
平曲线与竖曲线在一起时,其技术指标之间的大小匹配应当均衡,不能一个大而缓另一个小而急。一个长的平曲线内有两个以上竖曲线,或一个竖曲线内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都很别扭。根据德国的计算,若平曲线的半径小于1000m,竖曲线半径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便可达到均衡的目的。其协调关系见表1所示。
(3) 公路线性设计应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实践证明,在平坦空旷地带设置长直线线性,不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公路设计应当与周围的景观协调,使得驾驶环境对驾车司机产生积极作用利于行车安全。
(4) 公路线性应保证连续、统一
直线或大平曲线上纵断面线形不得存在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或忽上忽下的线形,否则会造成驾驶员视线不连续,受到竖向离心力的反复变化影响,引起心理不适和操作失控。行车视线范围内应当避免线性的反复变化,方向或者坡度的变化都使得线性的不连贯,影响行车安全。建议,驾驶员在看到的视线范围的平面线性方向的变化不应超过2个,纵坡线上不应超过3个。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从公路行驶安全及环保的理念阐述了公路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即在进行公路设计时,要注重环保,既注重公路施工时的环境保护,还要讲究公路设计时周围环境对行驶安全的影响,尽量做到环境与公路的和谐统一,公路的路线形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很大。近年来,我国的公路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引入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检验的概念,并颁布了专门性的指南来指导公路建设的安全性评价,线形设计的合理性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 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J]. 北方交通,2009(2):63-65
[2] 吴立新, 刘锐, 王富贵.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公路设计新理念[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2(4):1-5
[3] 郭忠印, 方守恩. 道路安全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68
[4] 邹健. 浅谈道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 公路,2006(6):6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企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既十分必要且重要,这项工作做好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推动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企业文化与党建政工的共同点
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政工是两类不一样的文化概念,但是两者的受教育对象都是企业中的员工。他们都要求员工诚实守信的人格和爱岗敬业的工作心态。他们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点:都要能够自动调整员工间的互相配合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及积极主动性。
二、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互相促进作用
(一)两者在实际工作中相辅相成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要建立符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来增强员工的理论性的知识及提高意识,使企业中的员工有一种标准的行为准则,加强员工间的情感交流,让全体员工都能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主动加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所以党建政工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党建工作时,可以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实行的介质,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党建政工工作的实际内容才可以被企业全体员工接受、学习及领悟。因此在开展党政政工工作中,企业文化发挥了非常大作用。只有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互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增强全体员工间的凝聚力,让企业能够快速发展。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水平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企业顺利开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需要到达一个很高的程度,思想素质也需要很高的水平,具备这样能力的领导才能够做到楷模作用,才能带领大家把实际工作完成好。
(三)党建政工在企业文化实践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员工思想的一种再塑造,使员工形成向心力,给企业的成长带来活力。在当前的企业文化中,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分不开的。党建政工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实行,员工才能体会到很强的使命感。企业文化是一种隐形的制度模式,这种制度是潜移默化的侵入员工的头脑,它与明文强制执行的制度相比约束能力强,它潜在的力量将员工的思想行为限制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范围内。因此运用党建政工的凝聚作用,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企业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企业文化在党建政工中的桥梁作用
企业的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制度的规范,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看不见的制度,党建政工通过企业文化这座桥梁把员工的心理目标与企业目标紧密联系,产生一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巨大能量,使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来努力经营。因此利用企业文化的桥梁作用是很有需要的。采用两者互为补充的关系,引导员工思想,指导员工的作为,从而实现很好的管理企业的目标。
三、结语
总之,党建政工和企业文化的工作是很迫切,也很艰巨的。平时的工作中,要有意识的将党建政工与企业文化恰当连接,有机融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而且能够增大企业的聚集力,欣欣向荣的企业文化能够树立企业的美丽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很有必要。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遵从党建政工的引领作用,利用它的优势,一起组建党建政工的美好局势。
一、科学定位,充分认识大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
一是引领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发挥党建的引领功能: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党的理论对党建工作的引领、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引领以及党建对团建的引领。同时,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引领和教育是渗透在入党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党前的理论教育、入党过程中的庄严仪式以及入党后的优良氛围熏陶,不仅提升了学生党员的素质涵养与政治理论思想,更培育了他们优良的作风,使其成为思想和行动上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的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以党建带团建,以学生党员的辐射作用带动普通学生,从而带动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
二是载体功能。大学生党建工作内涵丰富,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和党员再教育、党员主题活动等内容,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通过党建工作可以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通过党建工作主题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深入基层,开展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载体功能不是被动抽象的,而是主动具体的,平台更是广阔的,要通过完善党务相关部门的设置以及党建工作项目化的活动运作的体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
三是激励功能。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被尊重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潜能的发掘与实现是激励个体前进的动力。党建正是这样一种动力源,能够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动力。以学生党建作为育人的“标杆”,通过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和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成才氛围,以此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并通过此种途径带动大学生自觉地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实现全面成才。加强大学生党建,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学风建设、“三难”学生帮扶、就业创业、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优秀的党风带校风、促学风,从而激励和带动更多学生成长成才。
四是服务功能。党中央对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总要求,就“发挥作用”而言,除了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教育与激励作用外,还要发挥组织的服务功能。这既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党建工作的服务功能不仅体现在对组织外部群体的直接服务,也包括对组织内部成员的间接服务,具体表现为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完善的服务架构以及广阔的服务平台。以支部立项、创先争优、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抓住迎新、毕业、重要节假日等重大关键时间节点,引导学生党员走进学生群体,走进一线,走进有需求的地方,提供信息、精神关怀以及物质帮助等,凸显党组织在“三难”学生帮扶、不良行为约束监督、带动学生成长发展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对组织外部群体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是对组织内部成员提供服务的过程,党组织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关怀以及历练等,也是党建工作对于学生党员提供服务的体现,是发挥党建工作服务功能的另一条路径。
二、丰富内涵,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第一,丰富组织内涵,构建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动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丰富组织内涵,即从组织架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丰富,从而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功能与激励功能。一是领导体制一体化。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大学生党建办公室,专门负责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宣传、学工、研工、团委齐抓共管,学院党委具体落实的领导机制。实行领导体制一体化,为实现党建对团建的引领、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引领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队伍建设一体化。将组织员队伍、辅导员队伍、班主任队伍建设统筹考虑,将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务干部一起培养,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成才为导向,分工不分家,整体推进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三是考核体系一体化。考核作为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党建工作发挥激励功能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学生工作有关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权重,把学生党建的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把学生党建的工作成效作为专职政工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作为学生党员评价主要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一体化,推进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
第二,丰富质量内涵,构建教育培养考核为一体的党员发展考评体系。丰富质量内涵是对组织的引领功能与激励功能的有效补充,即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为导向,将培养教育考核贯穿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党员发展质量与数量的并重,完善实践考察和发展党员的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构建教育培养考核为一体的党员发展考核体系,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一是坚持抓好新生入党教育,做到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将入党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理论教育实现党组织对学生的引领功能,采取多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在校学生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覆盖面达到100%,鼓励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将更多的大学生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二是将党员发展考评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有机结合起来,将党员要求和学生素质发展统筹考虑,全面考察,把政治要求与业务要求结合起来,既要考察其专业知识,也要考察其综合素质,既要考察期入党的行为表现,也要考察期真正的入党动机,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三是将入党积极培养培养与党员再教育结合起来,完善党员民主评议、预备党员中期答辩和党员转正答辩等制度,注重将党员理论学习与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抓党员的作风和大学生的学风结合起来,强调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和奉献精神,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安全稳定和就业创业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丰富目标内涵,全面提升党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指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重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应该努力践行这一人才培养观,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摆在教育的首位。因此大学生党建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党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考评体系不仅仅是考评发展党员的规模和数量,要把全面提升党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成才作为党建工作的目标,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党建工作的目标有机统一。通过党员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活动等,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理论素养;通过党支部立项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考核指标,提升党员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学校应急事件和危机处理,锻炼党员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考评指标,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丰富活动内涵,打造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党建活动是党建载体功能的表现形式,学生党建系列活动不能局限于灌输式的教育活动和枯燥的理论学习活动,而是要坚持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并完善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服务他人与提升自我相结合的大学生党建活动体系:一是大学生党支部立项活动。以基层党组织活动立项为抓手,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加“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其了解党情、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强党性。二是深入开展“创优争优”和创建示范党支部活动。定期评选和表彰优秀学生党员、先进学生党支部,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事迹,以先进党支部建设带动其他学生组织建设,以优秀学生党员带动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形成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示范效应。三是党建工作“四进”工作。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进学生组织、进学生社团、进学生公寓、进网络媒体”,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大学生党建责任区试点工作。实行“五个一对一”制度,即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一对一,负责提高预备党员素质;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一对一,负责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学生党员与班级一对一,学生党员负责引领制定班级的学风与班风建设;学生党员与学生寝室一对一,学生党员负责寝室建设与发展;学生党员与学习困难学生一对一,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在试点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整体素质,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③
三、把握本质,以学生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探索解决现实困境之道
第一,注重理论性。理论指导是党建工作的灵魂,它不仅对党建工作的实质进行了深入阐述与解释,也为党建工作提供行动纲领与价值指导。然而,工作现实中却存在实践活动脱离理论、对基本的党政理论与常识缺乏深入了解、理论素养不够等情况。为了改善这一境遇,也为了丰富党建工作的目标内涵与质量内涵,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与应用。一是要注重理论的专业性。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为丰富目标内涵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避免学习的局限性。不能仅限于党政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博众家之所长,学习经济、教育、科技、法律等知识,拓宽知识面,提升理论水平,丰富质量内涵。三是要强化理论的应用性。在具体实践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论应用。
第二,注重创新性。随着学生党员群体的不断扩大与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工作中出现了“支部活力不足、组织感召力不足、活动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存在“学生较弱的参与意愿与较高的参与度要求、学生需求高与现实供给不足”等矛盾,究其原因是工作创新性不够。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党建工作开展。一是树立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充分把握当代学生的成长特点,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强化“开放、国际、现代”理念,做到创新意识入脑、入心、入行。二是创新工作方法,以丰富组织内涵为基础,创新组织架构、管理办法与工作载体。在组织创新上,扩大组织范围,延伸组织触角,打破学院班级壁垒。在管理创新上,突出学生自主性,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载体创新上,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实现键上键下的对接工作。三是创新工作内容,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调研式工作方法,在有针对性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努力开办一系列“时代感强、针对性强、吸引力强”的活动。
第三,注重反思。面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和活动组织任务,相当一部分党建工作者和学生党员整天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少,或者每天麻木地忙于应付各种总结反思,感觉身心俱疲,这都是工作中缺乏反思、不会正确反思所致。为了改变这种米尔斯所谓的“人为的贫血化”倾向,要建立工作反思常态化机制,帮助学生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工作进步。一是反思求真,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实事求是,不能碍于情面而借批评之名行表扬之实,拒绝“假大空”式的反思。二是反思求实,扎扎实实进行反思,拒绝形式主义,对照工作标准与工作规划认真梳理查找差距,深刻进行自我剖析。三是反思求深,将反思落实到实处,既要着眼于未来,又要以过往的经历为基点,深刻反思,不能将眼光局限于眼前。四是反思求稳,构建反思常态化机制,每周一思每月一思,形成稳定持久的反思状态。
第四,注重实效性。提升工作实效、推动工作发展是党建工作的主题和落脚点,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工作的实效性,更是对人力物力的一种浪费。因此必须要力戒形式、狠抓落实、追求实效。一是要完善党建工作质量标准体系,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因此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党建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真正发挥党建工作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二是要健全质量评估制度,评价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党员发展人数和活动开展场数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将着眼点面向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和育人效果。三是要构建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保障师生员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力,重点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以及接受监督等制度,通过建立监督机制,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开展的科学化和实效性。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