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彰显城市的特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安徽省顺势而上,积极把文化产业做强做大。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领先全省经济,可是这并不能掩盖一些存在的事实,与迅猛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还稍显稚嫩和落后,无论从受关注的程度还是社会各界给予的支持都是微弱的,因此加强农村文化产业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模式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滞后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的途径作尝试性思索等方面并以安徽省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集中阐述了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农村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勤劳的农民将它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然而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这其中原因有政府的重视不够,有投资的不足,还有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薄弱等,在偏远的农村,农民想看看电视,文艺节目,图书都比较难,有些民间艺术节目质量高却无法传播出去,只能孤芳自赏,而有些民俗文化因管理不当或无人问津,最终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实乃悲剧。
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原因,落后的农村经济造就了落后的农村经济体制,落后的农村经济体制又制约了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这其中包含了农村的经济水平和用于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的资金水平等。我国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经营大多是自给自足,产供销一体化及实现规模效应在农村其实并未普及,也就是说农村经济并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这种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经济生产活动并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以及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作模式,从而致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滞后的状态。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2010年1月,国务院公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2010年5月,国务院公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三个国家级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思路,进行了新布局,我们必须把握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的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势、发展走向,追求并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顺利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笔者依据上述三个国家级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向做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长三角本义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如今人们更关注它的经济社会含义,通常有小长三角、大长三角、泛长三角等提法。小长三角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泰州、台州等16个城市。大长三角即通常意义上的长三角,以国务院200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为依据,正式明确了长三角区域范围为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为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范围界定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1+3”模式,即以上海为龙头,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全部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二是“3+2”模式,即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基础上,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也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2008年初,胡锦涛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并且对安徽进一步融合长三角经济区提出了期望。
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区域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进程加快。珠三角从原来的广东省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到大珠三角,再演变为“9+2”的泛珠态势;京津冀经济协作区,目前已发展成为环渤海湾区域的合作;北部湾区域合作已走到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在国内几大区域的泛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长三角泛化发展就成了必然趋势,必然选择。从小长三角到大长三角到泛长三角,这不仅仅是地理概念的变化,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长三角(沪苏浙)经济一体化程度迅速提高,而泛长三角(沪苏浙皖)的经济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非常明确地突出了产业转移这一主题思想,《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也在于强调实现区域整体产业升级转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因此,产业转移升级需要加强泛长三角洲区域的合作。长三角产业升级必须过好一个关口,就是从区域内的“块状经济”向“网状经济”的转型。一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将大力促进安徽经济发展,也为长三角经济扩展版图,增大经济生长空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规划将加快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也推动长三角向安徽的产业转移。长三角区域规划强调了与区外的联系和辐射,向北拓展到苏北,向南拓展到浙西南,向西拓展到安徽,都属于第一个层次,这也描绘了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蓝图。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的房地产业也在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房地产业是一个高度关联性和综合性的行业,是联系国民经济个行业的重要枢纽。房地产业现在的发展有哪些问题,如何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新形势下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对于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房地产业最早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发展过程大致经过了萌芽和休眠时期(1850年-1978年)、复苏和膨胀时期(1979年-1993年)和理性发展时期(1994-今天)。
1991年底我国的房地产只有4000多家企业,开发企业的数量急剧扩大,使土地供应的紧张态势加剧,土地的价格也节节攀升。到1998年年底,在大规模扩大内需投资政策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达到24378家,从业人员82.6万。到2000年,全国物业管理企业的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200万人。
在过去的五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维持在5%以上,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由12.7%-17.9%。当前,房地产和建筑业每年的增加值是9000亿元,大约占GDP的9%。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住房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上土地价格和建筑材料的上涨,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改善等,住房消费将会在长期内成为居民的一个消费热点。
1、房地产企业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开放能力较低。虽然现在我国的房地产业不像过去那样混乱,很多房地产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对“小、差、散”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企业整体的开发能力低,跟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特点极不相适应。
2、房地产企业的信用差,不注重品牌的创立。
3、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薄弱,经营的风险大。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过了2008年的调整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迅速发展阶段。很多专家和业内认识都认为在多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房地产业大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却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苦难。笔者经过分析和思考之后,发现,现在我国房地产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两大风险: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的不足。
国家的宏观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内外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所以国家的宏观政策会经常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的困难和风险。
1、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财政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上。房地产交易的税收政策从1997年至今,经历过很多次的变化,在房地产过热的时候要抑制,在房地产市场刚刚进入调整期时要支持,目的是为了未定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不能过热发展,也不能发展不足。
2、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利率的变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不确定。
3、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国家经常运用产业政策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来制止有些行业盲目的扩张行为,从而提升产业的素质,维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因为房地产业是高耗能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就决定了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我国的房地产业很难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这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房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当市场存在着长期的旺盛需求的情况下,房地产的发展才有广阔的空间。虽然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出了低谷,但是市场需求不足这一潜在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认识。
1、城市化难以带来大量预期的新增需求。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城市化却难以带来大量预期的房地产需求。主要原因是:
第一,城市化使得城镇房屋的存在量有所增加。虽然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原来近郊的农村住宅也变成了城市住宅,房屋的存量就增加了。
第二,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新增的人口量有限。我国人口的工作空间和居住空间有一致性,所以城市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城市新增的就业人口增加,不能在城市就业的人口一般不会选择在城市定居。
第三,城市人口的消费住房的能力不足。人口的城市化是一个劳动力产业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转移的一般是低收入者。低收入的无房劳动者不具备房子的购买能力。
2、旧城改造难以创造持续的刚性需求。城市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需求。但是如今很多城市都已旧貌换新颜,旧城改造空间也越来越小,不能持续下去。
3、高价住房抑制着普通居民的消费需求。
房地产业关联的产业很多,而且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针对笔者提出的房地产业面临的以上的风险,笔者提出在新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两条发展战略。
保持房地产业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是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有些地方政府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冲动是造成房地产政策不稳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是推动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房地产业的发展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利益是不言而喻的,能够拉动地方的GDP的增长,能够为政府提供相当数量土地出让金,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利税等等。这种种好处就使地方政府常常有选择地去执行中央的产业政策,结构必然是偏离了预定的目标,然后新一轮的中央政策又会出台,这样反复,房地产的政策就难以保持稳定。
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是房地产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想保持房地产业的持久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另一方面要降低住房的价格。
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一方面要调节人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降低住房价格就要降低房地产业的垄断程度,使房地产的价格回归,让大部分民众能够参与到市场消费中来。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考虑适度开放户籍制度,使得城市的外来人口不必只为了获得户籍而买房。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的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等。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设施园艺和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设施园艺和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文如下:
当前,中国针对加入WTO而制定了全面的农村改革方案,提出了综合的农业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全国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为主的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化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
1.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近100万公顷(至1999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1年增长了约15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是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蔬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250㎏/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了33㎏/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了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时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阳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着。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上述几方面充分反映出设施园艺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种植业部分)的必由之路。
设施园艺的产品主要为蔬菜、花卉和果品,当有市场需求时,其产品附加值明显高于传统农业。加之一些蔬菜、花卉生长周期短、气候适宜地区内可多茬栽培,所以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也相应提高。设施园艺是在人工设施内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可以提供反季节的鲜活产品,其价值比露地生产要高,所以是一条脱贫致富“短、平、快”的有效途径。我国日光温室面积,由八十年代初的1.06万亩,不到20年就发展到300多万亩。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不推自广,就是因为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产投比与其它产业相比明显要高。因此广大生产者弃粮种菜,发家致富就很自然了。一些省市领导,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使当地农业和农村面貌迅速改观,成效显着。所以当前农村种植业经济结构调整,设施园艺成了首选项目,全国那么多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几乎都在搞各种温室、大棚,种菜种花,内容雷同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开拓高附加价值产品等等,再一次使不少地区,把目标瞄准了设施园艺产业。据江苏省射阳县蔬菜办公室提供的资料,1996年江苏连云港如意公司出口蔬菜1.63万吨,创汇2144万美元;山东莱阳县出口蔬菜12万吨,创汇1.5亿美元;出口蔬菜每吨价格是出口大米的3.85~4.65倍。而蔬菜平均每吨出口价格是国内市场价格的8倍。当然上述资料并不是设施栽培的蔬菜,但至少反映了粮食作物与蔬菜附加值差别悬殊,而设施园艺产品即使不出口,仅供应国内市场之需,其比较效益也比种粮、棉、油要显着得多。例如目前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以蔬菜作物为主体的设施园艺发展十分迅速,面积不断增加,对我国蔬菜周年均衡供应,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显着。
设施园艺属现代化农业范畴,科技含量高,涉及学科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现代化的设施园艺要实现高产、高效,一方面要有工程技术(硬件设施)支撑,同进还要有先进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保证。国外发展设施园艺的技术路线是高投入高产出,从而获得高利润。高的设施建设和能源投入,保证了结构和生长环境的优化,保证园艺作物几乎可全天候生产。科学而精湛的栽培管理技术,保证作物单位面积的高产量和高品质(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均优),产品能畅销国际市场,经济效益自然非同一般。例如荷兰温室黄瓜每㎡年产72㎏,番茄54㎏,是我国的5倍还多。荷兰的温室园艺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绝非偶然,其温室设备、优良品种、配套设施、(灌溉、农药、肥料……)已形成了强大产业,行销全世界。这些我国目前很难做到,因为我国的农村、农业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为此应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中国农村面积辽阔,分布在不同地区,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应从实际出发,尤其是经济实力出发,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发展。各地区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也不能千篇一律,全都是建一些高级温室(尤其是引进的温室),花了不少钱,但生产效果不好,甚至亏损,起不到示范作用。适当建成一些超前的设施园艺园区示范不是不可以,但必需有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做保证。而当前更重要的是,把我国以节能为主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如何提高一步,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产量的品质。衡量设施园艺的水平高低,不能只注意设施的外观,做表面文章,而应脚踏实地,从当地群众生产的主要类型出发,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既要注意长远发展,更要注意当前如何提高,否则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设施园艺目前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路。如何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必须循序渐进,否则是欲速则不达。目前相当一部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运转失灵甚至倒闭就是证明。
2.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目前我国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园艺生产面积已达百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人均蔬菜的数量也达到250㎏/人、年,同样居世界第一。这两个第一告诉我们从数量上,发展设施蔬菜栽培已不是当务之急了。虽然在人均吃菜量上,由设施栽培提供的鲜菜比例还不到总量的20,还有发展的余地,但必需注意由重视数量向质量转变。蔬菜和水果是鲜活产品,直接供消费者食用,因此其营养品质,有无公害,鲜活程度等等都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人民的饮食发展已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过渡,经济发达国家已进一步向保健型发展,都说明质量的重要性。而我国设施蔬菜栽培为了追求高效益,盲目施用过量化肥和有机肥,超量施用农药等问题既普遍又严重。尤其在新发展的地区,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指导、广种薄收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领导部门往往只重视设施的建设、面积的增加,而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则往往放任自流。从今后发展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如果我们不注重提高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产品的质量,肯定要出问题,更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今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一定要注意与国际市场接轨,树立设施园艺生产的“绿色意识”走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越是新发展的地区,领导部门在起步阶段就应积极引导,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设施园艺是地域性比较强的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也把节能放在重要位置,既要注意节约寒冷季节加温保温的能耗,也要注意高温季节降温降湿的能耗。我国在发展设施园艺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节能问题,这可以大幅度(50-60)降低运行成本。选择适宜发展地区,使其生产季节能大量减少能耗十分重要。越是先进的设施类型(如大型现代化温室),越耗能,就要把节能问题放在首位考虑。而我国目前对此问题重视得不够,在一些高纬地区,也都引进加温温室,所以发展设施园艺,选择设施类型必需因地制宜。别处适宜、别国适宜发展的,在特定的微观区域就未必适合。
我国幅员辽阔,无论气候特点、经济特点、市场消费与需求特点都千差万别,设施园艺的发展既要考虑自然条件是否适宜,同时也要具备经济基础和技术人才。越是现代化、大型化的设施园艺,要求综合实力强,投入运行后必需可持续发展,决不是一次性投入高一些就能成功,这应有清醒的认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面;它是农业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它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项目,但不是唯一。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都有优势可选,关键在于宏观上要需要,微观上要可行。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药品生产是从传统医药开始的,后来演变到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天然药物,进而逐步开发和建立了化学药物的工业生产体系。化学制药工业发源于西欧。19世纪初至60年代,科学家先后从传统的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纯的化学成分,如那可丁(1803)、吗啡(1805)、可卡因(1855)等。这些有效成分的分离为化学药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还先后出现了一批化学合成药,如乙醚(1842)、索佛那(1888)、阿司匹林(1899)等。与此同时,制剂学也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19世纪末,化学制药工业初步形成。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我国制药产业转型初期背景和特点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中国制药产业正逐渐步入转型阶段,开始由粗放型、低附加值经济向集约型、高附加值经济转变,以形成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基于研究的增长模式。国家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对转型产生扶植和倒逼作用,国内外产业和市场形势对转型产生外部压力和内部拉力。在转型初期,中国制药产业在产品市场、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断裂和接轨并存的复杂特点。
[关键词]制药产业; 转型; 背景; 特点。
中国制药产业自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尤其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也吸引了学术界经济、管理和政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1-3]。进入 21 世纪,制药产业本身经历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深度地影响药品需求市场结构。新兴生物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制药产业的技术构成、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一系列国家投资和政策扶植,为制药产业新阶段的发展注入了巨大能量,并提供了良好环境。中国制药产业已逐渐步入转型期,本文就制药产业转型及其背景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2012 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力图加快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标志中国制药产业已经处于转型初期阶段。制药产业转型问题,学术界尚无明确论述。本文结合前人对产业转型研究和国外制药产业转型的历程,探讨中国制药产业转型的内涵和基本任务。
1. 1 产业转型的含义。
国内对产业转型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目前学术界对产业转型含义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产业转型,杨国良[4]认为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 徐振斌[5]认为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其现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与之相近的概念是,产业转型升级指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本文探讨的产业转型是趋向升级的转型。结合前人的阐述,将产业转型定义为,一国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在特定时期内,自组织或他组织地快速剧烈地优化其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增长方式。
1. 2 制药产业转型的含义。
学术界对产业转型的研究尚未具化到制药产业,但其基本内涵应与广义的产业转型一致。根据产业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含义,结合制药产业本身的特点,制药产业转型应指制药产业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产品战略和创新模式等的升级转变。
日本制药产业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情况与中国制药产业当前的情况极其相似,对中国制药产业转型具有很好的参照性。日本的制药产业转型孕育于“二战”后经济由萧条而繁荣的快速发展过程,开始于 1976 年专利法由原来的制造法保护改变为药品专利保护[6]。一批前期致力于新制造工艺开发的制药企业转向创新药的研发,依靠之前积累下的企业规模,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经历 20 余年的发展,于 20 世纪 90 年代转型成功,形成了成熟健康的产业结构[6-7]。促成日本制药产业转型的因素是:
①前期基于销量的产业经济增长,奠定转型资本基础;
②人口老龄化产生大量慢性病治疗药物缺口,拉动转型市场需求;
③专利保护制度由制造专利改为产品专利,产生转型压力;
④药品质量标准采用欧美标准,促进国内竞争和产品外输[8]。
1. 3 中国制药产业转型的内涵和基本任务。
参照前人对产业转型的阐述和日本制药产业转型历程,结合当前中国制药产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情况,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制药产业转型的内涵是: 提高创新药生产比重,由粗放型、低附加值经济向集约型、高附加值经济转变,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基于研究的增长模式。转型的基本任务包括:
①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综合实力雄厚、行业内领先的制药企业,由碎片化的产业结构转变为由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领衔的产业结构;
②增强产业内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成为药物创新的主体,学术界起辅助和支撑作用,从基于产值的增长转变为基于研究的增长;
③提高创新药比例,使产业中不同创新程度的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平衡,从以通用名药为主变为通用名药和创新药的合理分布。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中国制药产业转型,即其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的转变,必然与其所处的背景密切相关。本文谨依国家政策和产业经济两条主线,分析转型的拉动和驱动因素。
2. 1 政策扶植促进产业转型。
实现制药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形成产业内自主创新能力。强有力的资金和人才保障对促进企业新药研发,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研发管理能力,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在政府投资方面,2008 年起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简称“新药专项”) 突出体现对培养产业内部创新能力的支持。
“新药专项”在“十一五”期间设置了企业牵头承担的关键技术、技术平台以及新药孵化基地等课题,在“十二五”期间增设了产学研联盟、医药创新园区建设等以企业为主体的课题。据悉,中央财政资金已就“新药专项”拨入90. 69 亿元经费,其中2011 年投入 12. 71 亿元,2012 年投入 17. 99 亿元,依照当时的经费预算,2008 ~2020 年新药专项中央财政拟投入 3126 亿元,其他渠道 1022. 99 亿元[9]。自专项实施以来,由企业牵头承担的研究课题数量已超过50% 。
在人才保障上,企业借助国家“__”等途径,引进了一批海外从事新药研发的高水平人才,总体研发实力大幅度提高。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实施自己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如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暨“G20 工程”。另外,一批海外留学回国创新人员,显现出极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效。涌现出江苏恒瑞、深圳微芯、浙江贝达、上海三维、药明康德等创新型制药企业和新药研发辅助服务企业,产出了重组人 5 型腺病毒注射液、艾瑞昔布片、盐酸埃克替尼等一批创新成果。
2. 2 政策导向迫使产业转型。
国家政策法规体系还对提高药品创新水平、质量标准、环保指标和产业集中度形成引导和倒逼。
2007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更加强调创新,对创新药进行特殊审批,对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适应证的药品不再作为新药。药品自主定价权进一步向创新药缩小,迫使企业更加注重创新药的研发。分别于 2008年和 2011 年施行的新版《制药工业污水排放标准》
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 年修订) 》,相继增加了制药企业环保成本和技术改造成本,将淘汰一大批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创新能力弱的制药企业,促使“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新一轮行业洗牌。继2010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后,2012 年初工信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也明确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作为重要任务。
2. 3 国际制药产业和市场形势产生转型压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供应商,而这种产品出口模式是典型的粗放型经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处于价格竞争的低水平层面。之前在原料药出口方面一直与中国互争雄长的印度,反而于 2010 年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原料药第一大出口目的国。这种出口模式也已显现疲态,尽管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乏力。2011 年 6 月欧盟规定,输入欧洲人用药活性物质需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2012 年前 5 个月,中国化学原料药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 4. 9%,出口数量则同比下降了1. 58%[10]。面临原料药出口的种种弊端和严峻的国际药品监管形势,中国原有的低科技含量药品出口模式亟需转变。
跨国公司加大对华投资增加本土制药企业竞争压力。随着中国 2002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医药市场监管体系、金融资本控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国际化进程加快,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加大对华投资。一方面,瞄准中国巨大市场容量,掀起对华并购高潮。仅 2010 年即有赛诺菲-安万特以 5. 206 亿美元收购美华太阳石集团; 奈科明以 2. 1 亿美元收购广东天普生化 51. 34% 股份; 葛兰素史克以约 7000万美元收购南京美瑞制药 100% 的股权[11]。另一方面,利用中国巨大中草药等潜在新药资源和低成本人力资源,纷纷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自 2001 年施维雅公司设立第 1 个外企在华新药研发中心以来,已先后有诺和诺德、礼来、阿斯利康、开拓者化学、罗氏、强生、诺华、辉瑞等多家跨国制药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设立在华研发中心。从日本 20世纪 70 年代制药产业转型的历程来看,大量海外资本和实体进入本土制药产业,加剧本土医药市场的竞争压力,将促进和迫使本土制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向基于研究的集约化增长转型。
2. 4 国内制药产业和市场发展蓄积转型基础受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制药产品刚性需求特性,以及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市场扩容的拉动,近年来中国医药经济持续高位增长。2010 年制药产业总产值累计完成 11741. 3 亿元,同比增长 24. 3%;累计实现利润达 1331. 1 亿元,同比增长 33. 9%,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图 1) 。中国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增,蓄积了产业转型势能,并为产业结构重组提供可资运作的基础。
新一轮产业重组正在开启。自 1997 年东北制药的重组拉开并购序幕,2004 年出现第 1 次高潮,2010 出现第 2 次高潮,全年披露医药并购案例 126起,并形成了以国药、华润、华立、复星等为代表的几大并购派系[12]。“十二五”开局,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华润集团重组北京医药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中国医药将吸收合并天方药业,广药集团旗下广州药业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白云山[13]。中国制药产业的第三轮并购高潮将直接推动产业转型,新版GMP 的施行也必然促进这一进程。
由转型背景可以看出,中国制药产业蕴含着巨大的转型需求和转型潜能。为促进制药产业健康转型,有必要认清转型初期中国制药产业复杂特点。本文提供一种对中国制药产业转型阶段特点做结构性分析的“断裂-接轨”的视角。“断裂”是社会学家孙立平[14]在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时使用的概念框架,用以描述不同社会成分发展的时代断档。制药产业处在中国社会总体结构中,转型中的两者具有一定相似性,而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前者产生了更为深远影响。本文借用这一结构性分析方法,并将其调整为“断裂-接轨”的分析框架,分别从市场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三方面分析这种“断裂-接轨”并存的复杂特点( 表 1) 。
3. 1 产品结构失衡,但市场总量高速增长。
中国医药市场中创新品种比例过低。中国药品市场中创新药份额不足 30%,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药品市场中这一比例基本在 50% 水平。长期以来中国制药产业仍主要局限于通用名药品的生产,生产的 3000 多种西药中有 99% 为仿制药[15]。
虽然近年来市场中创新成分有所增长,但平均每年1 ~ 2 个原创新药获批上市的速度,并不能满足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仅有的少量原创新药市场表现也不甚佳。
自 1986 年以来中国批准的 40 多种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中,最重要的几个销售额分别为: 双环醇7000 万元 / 年,丁苯酞 1 亿元 / 年,其余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爱普列特、甘氨双唑钠、盐酸关附甲素、盐酸苯环壬酯等年销售额都不足千万元[16]。2011 年末上市的盐酸埃克替尼虽市场表现较好,到 2012 年8 月上市 10 个月销售额实现 2 亿元,但仍无法与国外每个重磅炸弹药物动则 10 亿美元以上的年销售额相比。中国的原创新药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还有很长路要走。
相对于过低的创新产品份额,中国医药市场的总量居世界前列。由于经济增长强劲,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人群增长,全民医保推进等因素带来需求扩容,中国医药市场总量连年高速增长,并领衔国际新兴医药市场。2011 年即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艾美仕( IMS) 等多家咨询公司预计在2015 年将过 1200 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中国医药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快速增长,吸引了新一轮国际跨国公司进入,为本土制药产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同时也将成为拉动中国制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并带来与国际制药企业合作的机会,加快产业国际化进程。
3. 2 产业集中度低,但新结构成分迅速崛起。
中国制药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过低。根据贝恩分类法,CR4 <35%且 CR8 <40%( CRn 为年销售额排名前 n 的企业占当年产业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即属于极低集中竞争型,CR8 < 20% 属于分散竞争型。2010 年中国制药产业销售排名前 5 的企业占行业总收入仅 7. 85%,前 10 的企业占行业总收入仅12. 51%[17],属于分散竞争型,且与上述临界点相去甚远。而早在 1996 年,日本医药产业的 CR8 就已达 44%; 1993 年,英国医药产业的 CR4 为 35%;1991 年,德国医药产业的 CR4 为 28%[18]。相比之下,中国制药产业发展程度严重落后于国际制药强国,产业结构显现高度碎片化的本质,难以保障创新药物研发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亦不利于形成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
伴随中国制药产业不断加快的国际化进程,近年来产业中也孕育出与国际接轨的结构成分。一方面,涌现了一批关注于高端仿制药的中外合资企业。2011 ~ 2015 年全球将有价值 770 亿美元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跨国制药公司通过与本土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抢占中国高端仿制药市场。如德国拜耳将全球普药中心迁往中国,美国的辉瑞和默克分别与中国的海正和先声制药建立合资公司。另一方面,合同研究组织(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 大量崛起。随着新药研发成本急剧增长,临床试验病例筛选难度增加,国际大型制药公司纷纷将研发中非核心和非擅长业务剥离,外包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 CRO 已由 2000 年初的几十家发展到今天的 300 多家。其中技术优良、服务质量高的CRO 客户多为国外制药公司,即更多地融入国际新药研发的价值链中。跨国制药公司与本土制药公司和 CRO 合作,将带来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制药行业的科技和管理水平,加速国际化进程。
3. 3 创新能力落后,但创新潜能蕴藏深厚。
中国制药产业的创新能力还处于较初级阶段。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原因,中国制药产业的研发主体为科研院所和大学,与生产、销售主体分离,这种格局导致了一系列弊端。
①研发融资渠道单一且资金投入过低。科研机构新药研发资金主要靠政府以课题形式拨款; 企业研发投入过低,占销售收入普遍不足2%;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并未成为新药研发资金的重要来源。在制药强国,大型制药公司研发经费均在 15%~30% ,风险资金已成为中小型制药公司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
②科研机构管理机制不利于新药研发。科研机构的人员评价和组织运行机制不同于企业,无法满足新药研发以项目为中心进行工程化管理的需要,且易导致研究成果与市场脱节。在发达国家制药产业新药研发主体由企业承担,科研院所进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学术界产业界形成合理分工。
③新药研发的组织模式较原始,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向企业转让成果。中国近年来才开始发展起少量企业内较具规模的实验室,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即开始建立产业内部的研发部门,当前其新药研发正经历由一体化公司、全球化研发中心、虚拟组织向一体化网络的组织模式转变。总体来看,中国制药产业创新能力不但严重落后于欧美日等第一阵营,也相对落后于韩国、印度等第二阵营。
同时,中国制药产业也蕴含着利于药品创新的潜在优势,这些优势是其制药产业融入国际制药产业创新链条的接口,也是促进中国追赶制药强国的立足点。①中国具有新药研发的低成本优势。2007年在美国完成 1 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费用为2 万美元; 而在中国约为 1 万元人民币,为前者的1 /17; 2011 年中国新药研发成本约为西方发达国家1 /25[19-20]。②中国拥有新药研发人才的潜在网络资源。据统计,在顶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生命科学研究论文中,目前约有 40% 主要作者是华人,2006 年,全 球 药 品 专 利 申 请 中 有 中 国 人 的 占8. 4%[21]。③中国拥有庞大中草药潜在新药资源。
现存中药材种类达 12 807 种,其中药用植物 11 146种,药用动物 1581 种,药用矿物 80 种[22]。天然物种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在全球新药发现愈加困难的今天其重要性尤为突显,也成为近年来跨国制药公司对华合作的重要原因。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葛兰素史克即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合作对近万种中药进行筛选和开发; 诺华继其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开发“中草药天然活性物质”项目后,2006年在常熟设立其全球第八大研发中心,以中草药作为主要研发项目[23]。④出现对较新颖的新药研发组织模式的探索。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项目 CM082,即采用了风险投资 + 知识产权 + 外包的虚拟组织模式进行开发,分别由张江集团担任风险投资商,卡南吉公司拥有知识产权,桑迪亚承担主要临床前研究外包[24]。
转型阶段背景、特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预示着中国制药产业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对这种局面,关键在于利用产业中接轨的部分拉动、弥合产业中断裂的部分。在制药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和产业界应充分利用中国快速增长的医药市场,较深厚的创新潜能,以及融入国际制药产业价值链的新产业成分,借助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统筹多方资源和力量,全力促进产业集中度、企业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水平的提升。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产业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我国对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理论开始引入我国,并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和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产业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经济进步的过程中积极实施了招商引资政策,该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对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正、负效用的探讨,寻找规律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趋利避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探讨两种效用的基础上,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宝贵意见。
一、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用
(一)正效用
城乡产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就是资本投入不足,在招商引资实施的过程中,这一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例如,某地区人口当中以农村人口为主,具有效数据显示,在原始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依靠银行的融资投入,该地区经济始终呈现负增长的状态,银行为了保持盈利,只能将发放出去的贷款不断的收回,却不愿继续发放。而现阶段的固定资本,招商引资是最主要的方式,投资增加,该区域新型的项目和资金增多,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正效用还包括机电的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并增加了当地的就业率。某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会促使当地工作岗位增加,这样一来,该地区会有更多的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就业率。外商在选择劳动力的过程中,会重视对这部分人口的使用,这是因为他们拥有较低的用工价格,能够极大的节省成本。据有效数据显示,某城乡地区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当地政府相关负担也得以减轻,同时也带动周边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工作率。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实施过程中,还给当地注入了新鲜的经济血液,当地工业或其他项目增加,工人或农民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思想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当地劳动力素质大大上升。招商引资的实施,还具备加强当地经济同其他地区经济交流的效用,能够在不断发展中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思想等,对于当地人们思想的进步具有重要贡献[1]。
(二)负效用
然而招商引资在实施过程中,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效用。首先,增加了当地的资源压力。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城乡经济不发达过程中,投资者会进行大量圈地,这就会造成很多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当土地资源被占用,由于投资者个人原因或者商业角度考虑来看,没有立刻开发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同时这种招商引资还会导致当地的自然资源及土地以较快的速度地价流失,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资源的再生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不法投资商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造成资源的浪费是不可弥补的[2]。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没有遵循土地价值规律,会导致社会安定受到威胁,最终将以环境恶化的形式回报人类。同时,某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对环保要求低和污染管制松懈的地区,长此以往,那些招商引资发达的地区会出现严重的污染,一旦当地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管制,对于该地区长期可持续经济发展将造成严重的阻碍。例如,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主要原料为硫酸和铅等严重污染物,因此已经被国外多地拒绝,但是我国仍有部分投资者在招商引资条件下进行了生产,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二、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措施
首先,恰当选择产业。在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对招商引资给当地带来的正、负效用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要想实现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产业的正确选择。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恰当的选择产业,过程中,应注重向前关联效应,也就是说,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固有的丰富资源进行,降低原料成本,同时还应当注重向后关联效应,也就是说一旦建立主导产业,需要对与其相关的原料制造及设备生产等产业进行建设,从而丰富当地经济种类。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对首先进行经济投入的部门进行科学的选择,它是带动该地区其他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中要想充分运用招商引资,必须加大对技术的引进力度。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该地区在不断发展中也能够更容易吸引更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传统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招聘及提供优质待遇的方式招揽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当地管理、技术及理念等各方面水平[4]。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在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招商引资不仅带来了极大的正效用,弥补了资金不足和劳动力素质低的缺陷,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用,例如对当地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现象严重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乡经济不断发展中进行招商引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恰当选择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力度,促使当地经济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新中国建国以前,由于西南地区长期以来战乱频繁、民族林立,所以不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对此地进行有效地开发管理。直到新中国建立,西南地区规模浩大的剿匪作战依然使本地的经济发展难以立足。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广,才使得西南各地的工农业开始起飞。由于西南各地气候的优势与技术引入不足的短板的双重背景影响,一些地区的农业水平在三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的成就远远高于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拉动本地经济的主要原动力。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虽然中国的经济社会已经步入了工业信息化的时代,但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国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中国经济的体系当中作用依旧不可忽视。全国各地在积极振兴三农建设的号召上积极落实,并影响和带动了整个城市农业发展,纵观整个中国经济体系,现70%以上的人口居住农村,70%以上工业的原料依赖于农业,60%以上的财政收入依靠农业及其加工业。农业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2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2.1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
农业经济实现高度的产业化,这项号召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就早已经提上了日程并开始广泛地推广在实践过程中。农业一体化经营,其实质是在农业专业化和协作化的基础上,通过合同、入股、入社等方式,把农业产中和产前、产后部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商业化以及社会化。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对于处于偏远的西南地区,由于交通不畅带来的信息闭塞等区位局限,使得该地区的农业经营依然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小农经营为主,在产业化的构成方面较之东部地区的农业发达的地区来,似乎还未成气候。
2.2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上文已经提及,农业与工业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处于基础地位,后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农业与工业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工业则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早已为党和政府所提倡。全国各个县区也开始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前者在城乡一体化的促进方面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就,但在后者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作为上,则仍然表现得差强人意。由于近代工业的渗透和引进本身很晚,加之长期的战乱和忽视,使得一些地区的工业水平相对落后,一些地区除了纺织、食品等少数轻工业部门比较发达外,重工业始终没有形成体系,更遑论以工业带动和反哺农业了。所以农业生产在我国部分地区没有摆脱劳动力密集型的局限,经营方式也比较粗放,如欲实现新的成就突破,必须依靠技术来进行急救。
2.3农业发展综合效益状况
单纯以传统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固然是显而易见的。究其综合效益状况来看,烟草、花卉、蔬果、禽蛋等产业成效优异,除了烟草生产量震惊全国以外,蔬菜生产形成了“南菜北调”的局面,洋葱、蒜苔、萝卜、花菜等进入了“三北”市场,实现了蔬菜产业发展上从起步到规模种植的第一跨越。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综合效益自然是名不虚传,对国家的农业建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早已为党和政府所关注和重视,并将三农问题提到了工作中的重点和空前高度上。对于全国林立众多的农业城市,在农业发展的成就和争议上很能够代表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不但对于其他城市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案例,其自身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也代表了整个中国农业体系中挥之不去的短板特征,值得当代经济学家和执政者的深思与反省,并需要积极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服务手段,为改变这种局面、解决这种问题而奉献自己的智慧或汗水。
有关产业经济学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经济管理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多种经济管理的方法都进入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当中。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工程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工程受自身项目特点的限制,在进行实际建设时,在经济管理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缺陷不仅会阻碍铁路工程的顺利建设,还会增加铁路的建设费用。因此,本文将结合铁路工程中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一些改善对策,以期能够为广大的铁路管理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工程;经济管理;问题;改善对策;分析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高,铁路交通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铁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济方面的管理工作不仅会对整个工程的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铁路工程中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弊端,需要相关方面的管理人员积极制定解决对策,从而确保铁路工程的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和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铁路工程中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铁路工程中,对经济方面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层和员工在头脑中没有形成铁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识。认为只要自身能够保证工程按时按质的完工就可以了,而关于工程项目的资金方面,认为其与自身没有多大联系,都是按照上级预算进行拨款的,自身在施工中保持节约就可以了。
第二,对成本核算工作缺乏全面的管理。工程预算明确要求,施工单位要结合该项工程的成本预算项目,独立核算工程的每一项目的实际成本。而在具体操作中,许多施工单位都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成本核算,造成项目工程在实际使用和预算中存在出入,成本核算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工程预算的执行和进度情况。
第三,财务部门没有加强监督。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经济管理监督的重要职权部门,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造成工程在费用支出方面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四,工程预算环节和计划投资环节没有有机融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工程关于施工资金的筹集渠道有许多,当施工计划下达,预算批准以后,如果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那么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工期也会被延长。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施工方为了尽快结束工程项目,在没有真正了解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对经费有多少就使用多少,脑海中根本没有工程预算的意识,也没有进行工程预算工作。从而导致工程费用的不合理利用,不利于铁路工程在经济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五,在材料核算方面手续不完善。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也是铁路工程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然而,当下许多的施工单位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时,没有对进料进行验收,材料施工布置不合理等问题还大量存在。
二、铁路工程中经济管理工作方面的改善对策
(一)对铁路工程中的成本预算工作和实际成本计算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
第一,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铁路工程中的有关领导和职工要认识要铁路工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和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有关部门还要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将财务管理工作与成本核算工作纳入考核体系。第二,注重材料方面的管理工作。针对材料的出入库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禁止超额采购,严格依照采购计划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避免因材料积压而造成浪费。对于那些有定额的材料或者是损耗性较大的材料,要制定材料限额领取制度,禁止乱领乱用。对于那些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大批量堆放的材料,工作人员要预先计算好材料的用量情况,按量进行堆放,避免重复运输现象的出现。第三,对铁路工程中的成本预算工作和实际成本计算工作进行管理。在对预算成本进行编制工作时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对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从而使财务管理部门更好地对成本预算工作和实际成本计算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第四,针对其它项目的费用,也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在人工费用方面,财务部门要对平均工资差额和工作日量差额进行对比和分析。在功效记录方面、加班方面以及施工考勤方面,财务部门也要进行及时登记。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施工人员的劳动工作时间进行限额控制,最大幅度地减少人工费用方面的开支。
(二)加强铁路工程项目的决算工作以及综合分析工作
当铁路工程建设快要结束时,财务部门要依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结合工程技术部门共同对该工程进行决算工作,并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依照前期制定的各项工程预算成本表,对各个项目的定额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找到工程具体施工中,出现成本超支和缩减的因素和缘由,帮助其更加合理公正地进行工程决算。
(三)财务部门加强对工程的财务监督力度和核算力度
财务部门要对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财务关系进行监督和核算,在工程资金的调配使用方面,要对工程量的大小和工程的进度情况进行全面参考。同时,还可以依照工程的整体实行计划,对铁路工程按照对象划分或者性质划分,从而细化自身的财务监督工作和核算工作。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铁路工程经济方面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不仅是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影响铁路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和成本核算工作是否具有准确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在铁路工程经济方面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首先,对铁路工程中的成本预算工作和实际成本计算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其次,加强铁路工程项目的决算工作以及综合分析工作。最后,财务部门加强对工程的财务监督力度和核算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铁路工程在经济方面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淑媛.浅谈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05:42.
[2]洪德明.浅谈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2,23:36.
摘要:搞生态旅游必须加强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的失误或缺位会直接导致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就要通过人为因素使地区管理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以转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适当介入来协调各部门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意义;措施
随着人们旅游视野的不断扩大,近几年,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生态旅游已经普遍成为世界各地人士的旅行选择,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心理期待,在物质富足的阶段,追求绿色生态环境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生态旅游改变了以往破坏生态圈的游乐形式,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生态旅游享受安静自然的环境而产生精神愉悦,已经是人类的共识。然而,搞生态旅游必须加强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的失误或缺位会直接导致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生态资源的使用是不可逆的,一旦破坏了就很难恢复。在人的文明程度没有达到普遍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经济管理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硬性要求。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规划能够使自然资源停止进一步的恶化,这样看来,对生态旅游经济管理进行维护才是我国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生态旅游的意义在于既能满足现代人对自然原生态的向往,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世留一片碧水蓝天,在利用环境时确保环境不受破坏,维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首先是它的旅游价值,人们在大自然中欣赏美景,感受天然氧吧,探索自然的神奇,自然赋予人脱离城市的清新感,人与自然在和谐的气氛中共融。人赋予自然以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好,性情得到陶冶,增进健康。其次,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注重生态价值。生态旅游与普通的旅游最大的不同就是可持续性,通过对生态的保护和观赏来达到旅游目的,而不是通过开采、破坏等手段获得愉悦。生态旅游能够维护生态圈的自然运转,生态旅游能够增强人的环保意识,在对自然产生情愫之后,获得审美愉悦。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第三个层面就是实现旅游的经济价值。既然是开发性的旅游,就必然跟经济联系在一起,旅游区要增加经济收入来更好的促进旅游管理。旅游经济管理就是把旅游所得收入的相当一部分用于生态的维护,比如修复植被、修剪、灌溉等。
二、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措施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生态管理、经济管理和旅游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实际上是一门交叉学科。生态旅游经济研究的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就要通过人为因素使地区管理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以转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适当介入来协调各部门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第一,地区管理要适应环境承载力。从哲学上讲就是主观能动性要符合客观规律,任何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承载力,一旦超过了环境的承受限度,造成的破坏将无法挽回,即使获得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但损害了长远利益,会造成资源耗竭和无法再生。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营管理,这种管理要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旅游空间的开发经营,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实际上,生态旅游的开发会增大生态环境的客流量,增加环境压力,或多或少的造成植被的破坏;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保证旅游资源的经济利用率。成功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将生态环境容量与地区经济效益完美契合,在环境的承载力下搞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第二,政府适当介入,因地制宜的开展经济管理。政府介入地区旅游经济管理能够站在宏观层面使旅游开发的利益多元,政府介入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使旅游资源产权和使用权界限更加明晰,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和消耗,通过制定旅游法规、规章保障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在经济上支持生态旅游收入的增长。第三,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有助于传播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人们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在精神享受中自觉的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按照资源优先原则,在发展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但更为科学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应该是能够实现生态资源与游客旅游需求的动态平衡。在旅游区,有关部门更应该宣传优秀的管理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生态旅游管理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标准,这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相一致。“可持续”并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利益,而是用经济收入来支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再利用优化的自然环境来拉动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为后世造福,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实行旅游经济管理,在当代人追求旅游利益的同时不会对未来社会造成环境危害,让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子孙造福。
参考文献:
[1]王少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2]冯国杰,严贤春,冯明义,李文路.嘉陵江流域四川段主要旅游景区生态位[J].生态学杂志.2013(09)
[3]许峰,秦晓楠,张明伟,漆睿,李静.生态位理论视角下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统构建研究——以山东省会都市圈为例[J].旅游学刊.2013(09)
[4]陈娟.生态位理论在区域旅游竞合中的应用研究——以大理、丽江旅游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3(05)
[5]秦天天,齐伟,李云强,曲衍波.基于生态位的山地农村居民点适宜度评价[J].生态学报.2012(16)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经济管理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多种经济管理的方法都进入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当中。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1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优势分析
1.1经济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经济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通过经济手段对物质、人员和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事业单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经济效益是必须考虑的重要事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工作绩效,企事业单位要进行高效的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既是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方式,因而经济管理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2传统经济管理方式的劣势
传统的经济管理主要以手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各种核算和报表到月终汇总才能对上一月的经营状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月中的各种费用出入中的差错、欠收、漏收等问题并不易及时发觉,等发现问题再去处理往往变成“事后诸葛亮”。
1.3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优势
1)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一般情况下,信息准备和发出在时间上存在一定误差,而采用信息技术可以让信息从输入、处理到输出统一在一个系统[1]里面,这样可以避免人工统计计算的误差;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核对信息数据,即使出现差错,也能按照程序进行更正,避免因人工管理的滞后性带来各种问题,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
2)有利于科学决策。传统管理方式下,工作人员将经济管理的重点放在成本、利润的统计计算方面,而无法兼顾人工、材料等项目的评估,由于经营管理方面的不全面,增加了经济管理整体决策的风险性。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所有经济管理中的因素都纳入到统一的框架内,为经济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资料,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3)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企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有助于规范管理流程,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提高经济管理效率。经营部门通过外网与客户沟通,同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很难避免暗箱操作,特别是在服务性行业中一些内部人员可以利用职权营私舞弊。但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每个人的权限被严格界定,进入数据库要凭密码,不同的人密码不同,这样就提高了数据安全性,减少了越权舞弊行为。
2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观念落后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巨大价值,因而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方面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也没有在信息管理制度上下功[2]夫,因而信息管理系统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2.2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信息技术要完全融入经济管理中,完善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企事业单位未能结合自身状况健全信息管理体系,影响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导致经济管理许多环节缺乏规范性和制度约束,影响经济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2.3专业人才匮乏,信息源不足
经济管理信息化需要的是既懂经济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许多企事业单位中恰恰缺乏这样的人才,影响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同时由于信息收集不够,造成信息源匮乏,自然会影响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对经济管理工作助力不足。
3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优势对策
3.1创新观念,提高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巨大作用,然后在行动中坚定地将其付诸于实践,努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充分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平台,推动经济管理高效运行,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尽其所能。
3.2搭建平台,优化配置
信息化建设必须搭好平台,这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的规划、有效整合企事业单位内的各种信息、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及数据规范等方面,为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企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推动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资产进行统一核算,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实施全面绩效考核,促进经济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3.3注重培训,提升素质
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事业单位应注重对人员的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提升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和吸收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迅速提高企事业单位技术层次,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3.4加强协调,发挥优势
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协调,为此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和合理的经济管理运行机制,重视经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优势作用。
4结语
在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需求。为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应该认识到现存的不足,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整合各种资源,为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优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传统的教学往往更重视知识内容和结构的形成,对学生思考能力全面发展的追求往往较低,与此同时素质教育已经成了全民的诉求。这种与大众要求差别较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生家长,大众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丧失,家长感到不理解,大众对大学教育感到失望。为了改变人们对大学教育的不认可教学改革必须要贯彻到底。观念的改变是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观力量。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管理尤其严重,商场如战场,只有高素质的高层次的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才能适应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要求。在这一方面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求加深,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强的人更具有优势性。基于此,我国经济教学的重点必然要发生转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些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1.课程设置的变化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在课程中设置为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但四者之间的比例不够优化。选修课在课程比重中所占比例太低。而选修有利于学生们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多种多样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们建筑起自己的知识框架,遇见问题时才能有宽阔的思路,而经济管理专业这一学科的学生将来必然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被框架的头脑才能理智从容的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而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解的大学课程给了学生们深厚的专业素养但它也会框架住人的思维,规则至上的思考方法影响着学生们的每一时刻。课程设置是毕业生能力不够适应社会需要,公司需要的重要原因,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加强,忽视选修课不利于各种学科内容的交融,不利于单门学科的内容多元话,不利于毕业生素养与工作要求素养的接轨,面对这一突出问题,看似只要调整课程设置就可以解决,但彻彻底底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它需要学生们的重视,但学生重视的背后则是学校考核制度的改变。只有通过学校制度的改变才能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目标应发生变化
我国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中对经济管理学类的培养目标并不贴近社会实情,不是过高便是过窄。同时,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这一情况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形式越发严峻。但反观社会现实,我国当前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调整转型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更应让我们反思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但对宽领域,多层次的人才需求更大,只有认识到这一情况,调整对人才培养这一方面产生的误区。培养高层次,多方面的应用性人才对毕业生将来就业以及这一学科的全面将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目标设置的更高但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人在一毕业就成为高管,不用在基础职位上奋斗。预期和现实相差太大,使得学生们压力加大,不利于职业发展。眼高手低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缺点正是因为培养目标过高而产生的。只有改变培养目标才能使得毕业生更能适应在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色,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创造机会。
3.教学方法应进行调整和改变
虽然教学改革这一口号在我国高校中从未停止。但“灌输式”这一教学方法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这种教学方法会减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们的思考代替了学生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心理也会加重,任何事情都希望有人来帮助自己,给出一个标准答案,纸上谈兵层出不穷,而一旦实践或走上了工作岗位就会发现老师讲到的内容并不实用,没有自己的思考模式,遇上问题只能照搬前人经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对学生将来的自主发展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教学中缺乏了对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引导,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不利于经济管理教学的发展,所以当前教学方式应发生变化,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掌握方法,点到为止,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高校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变不仅对学生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有要求,对我老师的能力也有极大的要求,虽说是弱化了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但用更少的时间,更少的一语言来讲述一个问题更是强化了对老师的要求,所以,若想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得到调整和改变,学校也要加强对老师的要求和管理。
4.学习时间进行调整
课堂学习为主的学习时间虽然可以保证学生可以跟随老师步伐了解到更多知识。但就经济管理这一学科来说,它是一门开放的需要人进行独立思考的一门学科。所以这种以课堂学习为主的封闭式教学并不利于技能的掌握。不否认,有些课程中老师会组织学生们参观、实践或进行社会调查,但这些活动只起了点缀性作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它大体上应是由学生自主支配的,但老师应该进行引导,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多从事于专业相关的实践,或者同学们应该相互交流加强对课上学到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这种在课上时间外的学习往往更有利与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扩展。所以应适当对学习时间进行调整,促进学科学习进程完善。
5.专业学习中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应发生变化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力量是老师的讲授,这看似合情合理,有利于建构起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可久而久之,它不免会陷入纸上谈兵的误区,毕竟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有时会显得呆板降低学生的趣味性,而经济管理这一学类的毕业生,将来是要投身与经济的浪潮中,经济起伏跌宕,商场风起云涌,一个呆板的,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氛围与环境。所以我们应该反思这一情况,不要让老师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思维,不要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式学习的状况。老师应变为课堂上的配角,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老师在提出问题以后,不一定能提出解决方案,毕竟这种经济问题,从来没有最正确的方案,只有更合适的方案,在这种思考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风格和模式这在将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大学的学习并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学习,它更应该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掌握和获取。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力,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性,学习到的知识是会忘记的,但学习的能力是不会退化的,这种方式的改变,便是要更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自觉一旦培养,往往能使得学生受益终生。
6.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往往更重视经济方面的学习,如市场投资,人才管理等经济这一框架内内容的学习,但其他学科类知识的更能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取得先机。如数学,学习数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往往思考问题更为一针见血,数学思维在于理智,客观和严谨,这种思维方法经济管理类同样需要。如心理,经济管理需要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心理学的人往往更擅长与人交流,解决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能力会为职业生涯中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产生巨大的益处。如会计,经济管理将来可能会面对多种多样的财务报表,基本的会计知识有利于自己在每一个层次的管理中都掌握绝对的主动性但是,一个人的经历必然有限,人们在专业学科学习。之外,不可能会有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各种各样的学科,所以,这些就需要我们在改革中看清重点于方向。给学生提供清单和列表,要求学生们广涉猎的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研究和学习。
7.考核手段应更为合理
经济管理这一专业目前我国的考核方式总是有些单一,闭卷笔试,知识性考核,题型固定而单一使得考试的反馈作用和引导作用有所降低。基于此,考核手段应该也必须要发生变化,经济管理学类的老师应加强于学生的互动性,确保在考核中学生也可以成为参与者,如项目考核,模拟实践,临发事件分析等这样多种形式的考核制度,在考察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每一个学科中各方面内容都有轻重之分。经济管理学科也是,考核中应轻重有序,重点考核的方面应更为严格,不能流于程序,这样才能得到学生们的忠实,使学生在这一准备过程中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所以经济管理这一学科若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把学生带入到考核这一环节中,严明有序,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力。
8.改革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政治改革的不断进行,使得我国的社会状况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管理这一领域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无论是人才素养要求,经济掌握水平,或是专业知识的扩展加深,经济管理这一学科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改革是必然要发生的,但确不可以满足,停下改革的步伐,真正的改革是不停下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得到市场的检验,得到市场的认可。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与时俱进,才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机会,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为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必须要与时俱进。
三、结语
任何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经济管理教学改革也是如此。现如今,教育改革已成为了大众的呼声,经济管理这一学科既有学科教育的普遍性,又有学科的特殊性,在改革的过程中,它既有于教学改革的通用性,也有属于自己学科的独立性。改革说到底是为了这一学科更好的发展,所以无论如何改革,都应该服从于它的学科要求,经济管理于社会经济等关系较为紧密,在这一改革中,务必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希望我们的经济管理改革能与时俱进不断为学科发展,学科学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应有的推动作用。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有经济必然会有管理,经济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经济管理方法油然而生,把握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规律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是管理企业致胜的法宝。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管理类论文,供大家参考。
世界金融危机的范围广,影响之广,以致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在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又迎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使得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陷入竞争市场激烈等的难题中,企业在面临这些巨大的挑战的时候,要从自身开始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性改革。如何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冲击,如何坚定发展信心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如何变革创新发展模式,是当期中国企业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概述
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这次危机使得全球的经济再一次地进入低迷时期,而后金融危机时代指的就是这次的经济低迷到下一次经济回归正常这之间的一段时期。自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出现之后,全世界各国之间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经过全世界的不懈努力才及时遏制住了经济的不断下滑。后金融危机时代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都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在经济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经济方面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继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个影响范围极广,世界经济损失极大的一个时期,对中国的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中国在经济方面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面临着急速下降的趋势,每个季度都有所下降,而从我国的出口情况来看,我国的出口总额也在急速的下降中。这样我国的经济情况就处在一个十分不好的情况下,这使得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的企业的生存也出现了问题。而要顺利地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克服种种难关,就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经济管理进行创新改革,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让企业得以顺利健康地发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当前的企业管理是粗放型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导致了其企业普遍存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材料与能源消耗高等现象。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是逐步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得市场竞争的主体逐步变为了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建立起全新的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体制,建设新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的几点建议
1.更新管理观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观念就是它的核心,观念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要适时地根据全球的发展来更新发展观念,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就体现在观念你的更新等方面,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企业员工,企业领导的观念的更新是最重要的,这就可以更好地管理企业的内部环境。更新的观念包括危机处理,战略意识,将这些观念引入到企业员工和领导的观念意识当中,这样可以让企业的领导在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考虑到时代的新形势,让企业达到全面的科学发展,这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非常大。
2.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
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企业运作经营起来,所以经营策略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必须将以前传统老旧的经营结构,经营观念摒弃一边,而要在经营结构中加入虚拟化,柔性化的策略,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经营结构。企业之间的联盟也要有所创新,将自身的企业与其相关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将各种的经营手段,技术等相互结合,做起“同盟者”,共同进步。创新企业的品牌,创新品牌就是将企业的品牌做大做强,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建立高水品的生产线,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辨识度。这样的创新可以让企业更好的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各种方面的难题。
3.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意识。
财务预算是一个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而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预算结构则是一个企业正常运作和长久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也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结构,使得企业的发展避免行贿受贿,建设清廉的企业环境,同时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结构还可以预算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让企业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的顺利发展。
4.人力资源的优化。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的发展十分令人忧虑,因此许多企业都会采取裁员等的方式来减少企业的开支,而让企业能在后金融危机的浪潮中生存下来。但是这样的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而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应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特长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为企业做出贡献,但是还要考虑团体的重要性,提高每个员工的专业技能,知识素养以及团体的素质,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中分地利用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达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这无疑有利于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浪潮中稳定地发展下去。
五、结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企业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创新性地改革,包括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经营策略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等,才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度过种种难关。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脚步不断加快,贸易壁垒逐渐被打破,这给我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低、灵活性差,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社会发展,都呼唤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而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转变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实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经济管理能在企业管理中占据战略地位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极广,包括企业生产、销售、经营、售后服务等各项资金收支活动,同时也涵盖企业融资、投资、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是一项复杂、整体的管理工作,可为实行企业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一)企业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
以往我国的企业经济增长大都是粗犷模式,能源、资源耗费大,且大多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环保节能意识的逐步增强,我国经济已经迈上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前进的道路。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若想实现更好地发展,必须强化经济管理理念,创新经济管理制度,紧跟市场经济发展潮流。
(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企业的经济管理涵盖了诸多与员工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项目,强化经济管理、寻找到有效的切入点,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有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促使员工自觉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三)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市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敏锐的市场感知力与驾驭市场的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唯有转变思维模式,更新知识结构,加快经济管理创新脚步,方能适应时代发展。
二、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企业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理念是指导企业各项活动的思想,是一个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立身之本,优秀的管理理念方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最终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管理理念落后却是我国企业的通病,受传统管理观念的桎梏,许多企业领导未能意识到管理变革的重要意义,意识不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时效性,满足于现状,不愿寻求变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想寻求变革、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规模通常较小,缺乏具体实践经验,未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又难以承担失败的风险,最终只能浅尝辄止,未能实现真正地管理模式转变。
(二)企业经济管理组织落后
由于意识的薄弱,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大多还是守旧的模式,以短期目标为发展重心,未能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的未来。部分企业虽然设立相应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但并不能贯彻落实,职能部门敷衍工作现象严重,业绩考核流于形式,发挥不了管理制度的真实功效。企业的管理组织模式也一直处于守旧的状态中,不注重提升企业产品标准、生产工艺,不注意优化生产流程,未能与市场同步;而企业各职能部门间经常出现交叉现象,职责分配不明确,人员配置不够合理,有时同样的工作多个部门重复性劳动,有时工作无人执行,部门间矛盾深化,信息交流存在困难,不仅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效率,也会对领导决策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企业战略出现偏差与失误。
(三)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不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愈来愈多的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外部控制上,力求掌握主动权,把握市场先机。但在实际企业活动中,也有相当比例的经济纠纷来自于企业内部,不少决策失误、经营出错都是因为内控工作不足,暴露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层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畅执行的有力保障,若不摆正内部控制的位置,不重视其工作,将会造成企业内部发展失调的现象,大幅增加企业风险,会对企业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四)企业创新意识薄弱
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部分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试图以财务审计代替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偏概全,未能从专业的视角去实现企业经济管理需求。而受一直以来的传统管理体制束缚,大部分企业基层员工创新意识薄弱,绝大多数员工只求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只知道埋头工作,不能认真地思考任务的意义,未能在工作前做好规划,执行任务过程中投入很多精力与时间,却走了不少弯路,工作效率较低,员工自身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节奏,企业整体又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水平较低,将会严重阻碍企业效益的提升。
(五)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局限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许多企业只知道增加投入,以追加投资的方式盲目换取企业规模的扩大,却不注重企业实际内部管理状况与产品市场需求,这种冲动的外延式管理模式只会耗损企业的元气,增加企业各方风险,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促使企业走向灭亡。
三、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强化与创新策略
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应首先从内部入手,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欲对外有竞争力,必须保证内容统一高效。只有企业内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了,企业才能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带来的种种挑战,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强化与创新措施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理念创新,增强经济管理意识。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是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之路上的首要阻碍,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充分意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与迫切性,树立适应时代潮流、市场变化的新思想,更新企业理念。企业领导应注重自身学习,积极参与最新管理理念的相关培训,通过不断地吸取先进知识与经验丰富自我,适当借鉴优秀管理变革实例,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企业领导可以自身为榜样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创新意识与终身学习意识,增强企业集约化经营。二是战略创新,把握经济管理方向。当今市场多变,企业的战略制定亦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紧跟变化,及时调整,把握好经济管理的大方向。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应具备大局观念与前瞻眼光,这不仅是对企业领导提出的挑战,也是对每一名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企业员工提出的要求。企业的战略创新需从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层次性、情境决定性、竞争性和渐变性。在每次规模化的企业行动前,首先应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包括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而在实施过程中,每当内外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都应对战略方针进行及时调整,应注重战略评价工作,通过科学的审视发现存在的缺陷,不断修正,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创新,调整创新组织结构。新形势、新理念、新战略需要新的组织结构,首先,可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是一种以减少行政管理层次实现人力资源紧密配置的企业组织结构,基于员工的上进心理,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领导与员工关系,可大幅加快信息纵向流动速度、减少信息失真,有利于复杂问题的高效解决。其次,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在现在信息急剧膨胀、信息高速共享的环境下,传统古板、僵硬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企业需要一种可连续做出临时调整的组织架构,即柔性化结构,通过以创新理念为宗旨,强调员工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共同承担风险的方式,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自觉提升工作标准,以简洁灵活的组织结构抢占先机,适应现代市场发展需求。四是人本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人才的竞争力水平,为此,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员工的情感管理,促使员工形成归属感。企业领导者应该将自己与员工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理解、尊重、关心员工,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与和谐的企业氛围,密切内部交流,悉心听取员工对于企业各项制度的反馈意见,让整个企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不断努力。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应打破地域观念,大范围搜寻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大创新型人才与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引入力度,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创造适宜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每一名员工的潜能。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员工自身发展需要采取新颖的激励制度,合理分配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在当前的市场和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事业单位的产生是基于我国计划经济而出现的,它是由国家财政支持通过开展公益性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融入到了市场经济活动之中,因此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方法以及手段也会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事业单位经济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拨款,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对国家财政的依赖性很强。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却更加的多样,这在减轻国家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目的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目的与一般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相应的资源得到最为优越的分配,从而让事业单位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方法
2.1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要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发挥更加的作用,首先要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构的相关制度,一般来说大多实业集团经济管理上出现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相关的制度不完善,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当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时,事业单位遇到新的问题相关的人员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此外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还很容易导致权力腐败的情况出现,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内部监督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只有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内部监督管理,才能更好的结合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来对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水平,最终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2.2促进事业单位投资策略的优化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质的机构,它更多的是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以及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而不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的利益。然而当事业单位更多的融入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时,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一些投资活动,这些投资活动再减少国家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会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因此确保投资策略的科学性,让投资活动更加的提升社会的福利就需要事业单位相关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决策。
2.3完善职员收入分配制度
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不管是哪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对于职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事业单位也是一样。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过程中,合理的职员收入分配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只有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逐步的完善职员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在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让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得以完成。
3、如何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水平
3.1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当中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经济管理的模式,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我们需要转变财务管理的观念来认清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不能因为事业单位是非营利的机构就忽略经济效益。而是要把经济管理的目的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此外还需要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避免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3.2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需要充分的发挥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管理的具体事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在预算、执行以及核算的工作当中进行内部以及外部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3.3确立风险意识
当事业单位更多的融入市场经济活动当中时,它就存在了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事业单位增加投资活动时,它的财务方面的风险性也就越大,只有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投资活动中树立风险意识并结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减少和杜绝项目运作的风险。此外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还要严格控制资金的收入以及支出,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要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让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结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原本的经济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当中,我们更需要与时俱进,制定合理的制度,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给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有关于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分析
(一)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指加强农业技术新成果有效推广,实现各类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传播及利用,提高农业管理决策水平及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合理的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客观经济条件,有效的组织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正确进行处理,利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最大效益,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推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都要运用到信息化技术,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及销售的各个领域中,信息化都会渗透到其中,全方位的运用在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市场中,从而有效的实现现代农业的决策和管理系统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科学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内容
1.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我们要明白发展农业的根本是要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对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进行专业的农业信息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农业的发展最终是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因此,要对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注重信息化技术与理论知识的教育,从科学技术方面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有水、土壤、阳光、氧气和各种营养要素等组成。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就是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
3.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市场的信息化主要是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保证农产的销售的过程。农业市场的信息化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先进性,以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来改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模式,以最先进的生产资料,对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以确保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广大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
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农民群众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占有位置的重要性,他们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的中间人,他们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对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有很重大的影响。由于很多的农民群众都是来自偏远的地区,当地的教育水平有限,他们的技术、思维、意识跟不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潮流,对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了解不够,使得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很薄弱,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
(二)农业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我国的农村地区虽然按照国家的农业发展要求,在当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化服务系统中对农业信息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关于农业信息的新闻都缺乏权威性,对于真正的农业新闻又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共享,就导致了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不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发挥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作用。
(三)政府投入的资金不够,信息化技术无法切实实施
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并不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有较深知识储备的农民群众的支持,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对农村进行与信息化技术有关联的设备安装。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网络使用的成本比较高并且不是必需的,所以农村的网络的覆盖率也比较低。此外,很多的农民的计算机水平都较低,甚至可以说根本不会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虽然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资金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中国农村地区较大的情况来看,这些资金的投入并不能够将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全,很多相关的先进设备并不能够建设完成,信息化网络也不可能遍布整个农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切实实施。(四)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但恰恰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就是缺乏这种信息化技术人才,使得农业建设信息知识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农业发展中,从而造成了农业发展的滞后。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在农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民群众是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柱,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技术专业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国家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农民群众对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的领导还可以对当地的农民群众进行集中的培训,专门聘请信息化技术的专家为人们讲解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内容与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术知识,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对建立有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农村地区,要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以前单一内容的农业信息。保证所发布的农业发展信息都是真实科学的,信息的内容要全面、完整,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情况,有针对的撰写农业发展信息,既要保证发布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的了解到农业发展的现状。
(三)适当提升农业信息化投入资金量,完善信息化建设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技术,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结合不同的农业发展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投入,从而帮助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
(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所需要的人才
人才才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心人物,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不仅仅是需要有知识的农民群众,还需要有良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因此,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加快我国农业的建设。
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保有应有的地位,就应当对现今采用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村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农村经济管理遇到层层阻碍。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有效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当前农村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
目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农民合作社、企业经营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每位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要求也多有不同,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管理现状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服务手段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虽然也有一些地区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使用者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也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局限。
(二)信息化手段应用成本过高
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相比与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区别,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才能确保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顺利实施,获得预想的管理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地区来讲,很多居民对于信息化管理手段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也难以接受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成本。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网络技术的建设和使用,还是难以得到农村居民的接受和认可。另外,也由于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落后,认为上网和电话的收费不合理,所以对于网络的建立和发展动态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也有一部分居民虽然非常认可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承担建设成本,造成一些农村居民常常无法及时的获取准确的网络信息。同时,网络体系的建立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还要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不断搜集和开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软件,从而有效避免信息资源和硬件设备浪费现象的产生,也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最及时,新颖的、丰富的农业信息。如果农民无法得到及时的得到和应用农业信息,会使农业信息的传播失去实际价值,也造成农民逐渐忽视农业信息的接收和应用,信息化手手段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之逐渐降低,使得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遇到层层阻碍。
(三)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很多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升,很多挂历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都比较低,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了解也少之又少,缺乏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大部分的管理人员还停留在基本农业信息的发布和搜集层面,难以开展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以及高级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使得一些地区的农村居民常常难以及时的获得重要的农业信息,同时也使农村信息化管理质量和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实用性较差,缺乏信息传播渠道。
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所以也难以熟练和灵活的掌握与应用信息技术。当前,很多年轻的农村居民大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而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任就落到了老一辈的居民身上,但是由于年龄问题,这些居民在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也无法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相关内容和技术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难以使信息服务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也无法取得预想的应用效果。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也使得农村经济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形势,农村居民的需求也随之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渠道都没有得到及时的优化和拓宽,严重影响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果。当前农村地区对于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政策,大多居民一般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去获取,但是对于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等都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建立和运用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其不仅涉及到不同阶层的政府部门,还影响着各国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各地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的领导农民将信息化手段科学的应用到经济管理中,并帮助其建立基础的网络设施,以及农业网站和经济管理系统。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给予一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农民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也使基础网络设施能够发挥最大限度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信息资源和网络设施浪费现象的产生。
(二)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服务
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并尽量将农业推广站和地方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其在农村建设拓展过程中,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将当前的农村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逐渐引导农民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认识到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还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从而使农业活动的正常开展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还要对农民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引导其树立起正确的应用意识,为农民讲解相应的农业知识和信息应用技术,使其文化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也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中。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者也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管理理念得到及时的更新,促进其管理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宽。从而使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得到不但的优化和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建立经济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对于农村居民来讲,对于信息技术服务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的初级阶段,农民对它的认识,以及其具有的功能和带来的效益了解的往往很少,对此,政府应该在当地建立起经济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不断的为农民展示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到实际管理过程中,让农民真实的体验到信息化管理手段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得到更多农民的接受和认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仅要要求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创新出更多新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促进农村经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成果。
(四)加强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提升信息传播效果
农村经济管理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其与各个行业和部门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农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刮管理,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信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和整理,结合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借鉴私人企业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村经济刮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使农村经济发展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对增强管理质量和效率,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农村经济管理者要深入分析探究目前的经济管理现状,总结出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将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的应用到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民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认识,同时还要创新出更加新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行,世界经济开始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高潮,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据相关数据统计,1999至2005年全球建筑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平均约为5.2%。根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预测,全球建筑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5.1%的年均增长率。在如此活跃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承包领域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并使之与工程项目的发展相适应。EPC总承包模式的应运而生不仅能是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化,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为实现承包商的经济效益而有效控制成本以及优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因此在今后的工程项目承包方面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可谓是明智之选。
一、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总承包模式是当下国际以及我国建筑承包领域普遍所采用的一种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受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EPC即由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组合而成,分别是指设计、采购和施工。具体而言,EPC总承包模式主要是指负责项目工程的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自己所负责的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商并且由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方案设计、施工采购等事项进行管理并对项目工程的造价、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进行全面负责,最后直接将建设完成的并且符合工程合同规定标准的竣工工程交由建设单位验收的项目工程承包模式。与以前较为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对比而言,EPC总承包模式将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优化完全交由总承包商进行,此举可以使总承包商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改善和优化而无需经过繁杂的请示手续,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且此种模式有利于项目工程整体运行的顺畅性,使得施工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进而有效的控制造价并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此外EPC总承包模式使得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之后的法律追责变得更加清晰,有利于及时确定法律纠纷的参与主体并及时息诉。
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承包商作为工程项目的主体施工单位,其除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取决于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然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施工材料的选取、机械设备的购买、施工人员的安置、突发状况的解决、工期的合理控制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如果上述因素难以得到合理解决,那么承包单位的施工成本就会明显上升,甚至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因此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承包商首先应该对施工方案作出合理设计并对施工的阶段进行细致划分,在每个阶段确定好要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实现的施工进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浪费。同时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核查以免相关采购人员弄虚作假,而且在编制造价方案的时候要进行整体考虑,对每一项费用支出尽量控制在施工方案所预先设定的支出范围之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情况要及时进行变通并对更改后的成本核算进行再次计算,以免出现大额度的不合理支出。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是当下社会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进程中,如果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工程就是去了建设的意义,因此工程的质量问题应成为承包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关注的重点环节。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应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相关负责人要将施工的各个阶段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态度进行检查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以及工作散漫的现象出现。同时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严格要求施工者必须遵守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对于不合格材料要及时更换,对于不合格施工人员要进行及时培训和惩戒,对施工的质量监督要定期组织并完善相关的责任机制。
3.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
当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过于简单或者不符合标准的时候,会由于协调困难而出现施工工期延长的情形,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也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进行项目工程合同签订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法律规定的格式进行,对于各自负责的内容以及责任承担的范围要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既能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尽快进行协调,也使得出现问题之后能准确及时追责。
4.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总承包商在日常的施工活动中应强化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问题,集中组织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给与必要的惩罚。除此之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也要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对于材料的放置位置进行明确规定,对施工结束后的夜间巡视进行合理安排,对相关设施的安全操作标准严格遵循,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资格进行核实验证。总之施工现场的活动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建设单位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为了使建设单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有生机且更加具有竞争力,国家和政府理应对其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并增加对其的政策倾向。就目前而言,EPC作为一种具有优势的承包模式应该受到关注和普及,因此在今后的建设承包工程中应多采取上述模式,并对工程在造价、安全、质量、合同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必须注重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研究现代经济管理的特性,把握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管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
1.进一步加快完成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采取以农业拉动工业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高速发展,但农业相对落后,在当今形势下,我国把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我国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都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因素,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高速发展,但农业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在于,建国初期以工业强国建设为主有关。造成城市剪刀差,即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加大,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比较迟缓,多数地方仍处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伴随着越来越明显的城市优势,农村要求城市一体化欲望越来越强烈。如果想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完成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良好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消除城乡差异,并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够为整体经济转型提供可靠的基础自从新一届领导集体确定进入经济改革阶段,中国经济转型稳步推进。我国目前仍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的稳步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很重要。若农业得不到科学健康合理发展,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就缺乏基础,实现经济转型也比较困难。
二、我国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之建设和发展建议
1.确定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方向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国的农业经济在持续不断发展,但是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先进国家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就迫使我们必须对农业经济管理模这式进行探索创新,并结合现阶段农业的实际情况,迈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传统经济管理存在三大问题:目前我国仍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发展资源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不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社虽然初具规模,得到了发展,但农业规模整体依旧偏小;我国自古就重视农业生产,相对看轻商业,传统思想与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矛盾。目前需要解决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扩大产品知名度,就迫使我们必须对农业经济管理模这式进行探索创新,所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各不相同,农业发展也要因地制宜,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也要突出特色,因地因时而做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员稀少,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在发展农业生产时,首先考虑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而对于南方地区,农业人口密集,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这一带地区开发新资源成为主要问题。
3.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就要树立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意识,并用于指导农业经济生产,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科技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经济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加强人才培养,重视高校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三、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发展趋势
1.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培养壮大农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形式下多个个体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具有互惠互利的特点,管理比较民主,农业合作社要想得到长久发展,必须解决地域问题带来的销售问题,当前我国出台了许多一系列政策,目的是为了鼓励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今后农业合作社管理模式必将得到更好发展。
2.自然环境和科学知识得到了同步重视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也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建设与保护,知识和环境得到同步重视。
3.旧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逐渐退出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传统农业大国,传统文化氛围浓厚,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农业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便是逐年提高的农产品生产效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转变为了集约型发展模式,这些变化使得人们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俄经济管理中成为了农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已经不仅仅是农业投入或资源数量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技术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一、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知识型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相比于传统农业形式具有显著的区别。在知识型的农业经济中,越来越多的可生物工程有关的高新技术和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中。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传统农业注入了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从而促使传统农业的改革。
(二)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信息化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会使得我国农业进入国际农业竞争环境中,从而有力地提高农业有关企业综合实力,促使相关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有的农业产业能够开展网上贸易,开拓一条四通八达的经销之路,形成产销一体化,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如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提高农民收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当前社会情况分析得知,我国很多农村的农民均处于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中,追究其原因在于信息封闭。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使得农民生产主动性越来越高,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去制定生产计划,从而促使农民收入提高。
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优化职能机构,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新型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统筹规划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关机构与个人及农业生产新型,构建规范化、统一的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同时进一步健全信息发布与传播有关的制度,构建起涉及大众媒体、农业生产专家、政府职能部门与信息服务机构、农业及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内的多样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另外,还需要注重收集相关信息,准确定位农业生产信息相关工作,提高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的实际指导作用,并且组织农业科技生产队伍深入农村,进行实地指导。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农业信息下乡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信息化的认识,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从而推动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制度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二)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
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可以利用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利用基地项目的示范作用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宣传与推广,这一做法的效果比较显著。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要认真考察、筛选,选择基础设施齐全的农业村镇作为信息化基地,利用政府财政补贴、农民个人筹集、当地企业投入等方式,为基地农民配置相应的计算机,并且结合实际建立农业信息共享服务网站,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指导基地农民充分利用计算机获取有效的信息。另外要完善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力求基地发挥出示范作用,带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步伐,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三)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要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意农业信息使用者即农民信息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的作用。同时还要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构建统一农业生产专业信息技能培训平台、网上远程教育,构建有关职能机构对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岗位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管。另外,由政府引导,构建一支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信息化专家队伍,将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动农业经济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四)实现传统信息服务与农业信息平台完美对接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便于信息交流、共享,但农业信息的受众主要是农民,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于互联网在农村的使用人数更多,所以,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力地促使传统媒体同农业信息共享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农业信息更加高质量、高效地传播。
(五)依靠科技发展创新,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发展必须走科技进步的路子。必须将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促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第一助推力。首先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技术,积极改良农业品种;其次广泛推广网络发展,构建农业科技,促使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再次增强农民的科技素养;最后想方设法提高乡镇企业技术素养,促使象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总之,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新事业。现代农业必须走向现代化,从信息化发展到农业现代化,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引导农民走向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来。
经济管理学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经济管理其实就是管理工作的综合性,通过对当代企业还有金融的管理来更好的管理经济,当代经济管理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借鉴大量的实践经验。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管理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村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农村经济管理遇到层层阻碍。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有效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当前农村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
目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农民合作社、企业经营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每位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要求也多有不同,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管理现状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服务手段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虽然也有一些地区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使用者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也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局限。
(二)信息化手段应用成本过高
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相比与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区别,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才能确保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顺利实施,获得预想的管理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地区来讲,很多居民对于信息化管理手段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也难以接受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成本。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网络技术的建设和使用,还是难以得到农村居民的接受和认可。另外,也由于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落后,认为上网和电话的收费不合理,所以对于网络的建立和发展动态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也有一部分居民虽然非常认可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承担建设成本,造成一些农村居民常常无法及时的获取准确的网络信息。同时,网络体系的建立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还要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不断搜集和开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软件,从而有效避免信息资源和硬件设备浪费现象的产生,也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最及时,新颖的、丰富的农业信息。如果农民无法得到及时的得到和应用农业信息,会使农业信息的传播失去实际价值,也造成农民逐渐忽视农业信息的接收和应用,信息化手手段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之逐渐降低,使得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遇到层层阻碍。
(三)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很多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升,很多挂历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都比较低,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了解也少之又少,缺乏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大部分的管理人员还停留在基本农业信息的发布和搜集层面,难以开展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以及高级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使得一些地区的农村居民常常难以及时的获得重要的农业信息,同时也使农村信息化管理质量和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实用性较差,缺乏信息传播渠道。
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所以也难以熟练和灵活的掌握与应用信息技术。当前,很多年轻的农村居民大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而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任就落到了老一辈的居民身上,但是由于年龄问题,这些居民在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也无法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相关内容和技术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难以使信息服务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也无法取得预想的应用效果。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也使得农村经济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形势,农村居民的需求也随之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渠道都没有得到及时的优化和拓宽,严重影响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果。当前农村地区对于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政策,大多居民一般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去获取,但是对于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等都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建立和运用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其不仅涉及到不同阶层的政府部门,还影响着各国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各地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的领导农民将信息化手段科学的应用到经济管理中,并帮助其建立基础的网络设施,以及农业网站和经济管理系统。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给予一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农民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也使基础网络设施能够发挥最大限度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信息资源和网络设施浪费现象的产生。
(二)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服务
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并尽量将农业推广站和地方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其在农村建设拓展过程中,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将当前的农村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逐渐引导农民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认识到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还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从而使农业活动的正常开展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还要对农民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引导其树立起正确的应用意识,为农民讲解相应的农业知识和信息应用技术,使其文化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也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中。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者也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管理理念得到及时的更新,促进其管理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宽。从而使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得到不但的优化和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建立经济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对于农村居民来讲,对于信息技术服务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的初级阶段,农民对它的认识,以及其具有的功能和带来的效益了解的往往很少,对此,政府应该在当地建立起经济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不断的为农民展示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到实际管理过程中,让农民真实的体验到信息化管理手段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得到更多农民的接受和认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仅要要求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创新出更多新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促进农村经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成果。
(四)加强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提升信息传播效果
农村经济管理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其与各个行业和部门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农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刮管理,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信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和整理,结合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借鉴私人企业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村经济刮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使农村经济发展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对增强管理质量和效率,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农村经济管理者要深入分析探究目前的经济管理现状,总结出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将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的应用到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民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认识,同时还要创新出更加新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行,世界经济开始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高潮,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据相关数据统计,1999至2005年全球建筑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平均约为5.2%。根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预测,全球建筑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5.1%的年均增长率。在如此活跃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承包领域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并使之与工程项目的发展相适应。EPC总承包模式的应运而生不仅能是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化,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为实现承包商的经济效益而有效控制成本以及优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因此在今后的工程项目承包方面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可谓是明智之选。
一、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总承包模式是当下国际以及我国建筑承包领域普遍所采用的一种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受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EPC即由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组合而成,分别是指设计、采购和施工。具体而言,EPC总承包模式主要是指负责项目工程的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自己所负责的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商并且由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方案设计、施工采购等事项进行管理并对项目工程的造价、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进行全面负责,最后直接将建设完成的并且符合工程合同规定标准的竣工工程交由建设单位验收的项目工程承包模式。与以前较为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对比而言,EPC总承包模式将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优化完全交由总承包商进行,此举可以使总承包商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改善和优化而无需经过繁杂的请示手续,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且此种模式有利于项目工程整体运行的顺畅性,使得施工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进而有效的控制造价并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此外EPC总承包模式使得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之后的法律追责变得更加清晰,有利于及时确定法律纠纷的参与主体并及时息诉。
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承包商作为工程项目的主体施工单位,其除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取决于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然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施工材料的选取、机械设备的购买、施工人员的安置、突发状况的解决、工期的合理控制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如果上述因素难以得到合理解决,那么承包单位的施工成本就会明显上升,甚至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因此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承包商首先应该对施工方案作出合理设计并对施工的阶段进行细致划分,在每个阶段确定好要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实现的施工进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浪费。同时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核查以免相关采购人员弄虚作假,而且在编制造价方案的时候要进行整体考虑,对每一项费用支出尽量控制在施工方案所预先设定的支出范围之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情况要及时进行变通并对更改后的成本核算进行再次计算,以免出现大额度的不合理支出。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是当下社会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进程中,如果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工程就是去了建设的意义,因此工程的质量问题应成为承包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关注的重点环节。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应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相关负责人要将施工的各个阶段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态度进行检查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以及工作散漫的现象出现。同时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严格要求施工者必须遵守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对于不合格材料要及时更换,对于不合格施工人员要进行及时培训和惩戒,对施工的质量监督要定期组织并完善相关的责任机制。
3.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
当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过于简单或者不符合标准的时候,会由于协调困难而出现施工工期延长的情形,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也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进行项目工程合同签订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法律规定的格式进行,对于各自负责的内容以及责任承担的范围要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既能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尽快进行协调,也使得出现问题之后能准确及时追责。
4.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总承包商在日常的施工活动中应强化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问题,集中组织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给与必要的惩罚。除此之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也要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对于材料的放置位置进行明确规定,对施工结束后的夜间巡视进行合理安排,对相关设施的安全操作标准严格遵循,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资格进行核实验证。总之施工现场的活动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建设单位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为了使建设单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有生机且更加具有竞争力,国家和政府理应对其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并增加对其的政策倾向。就目前而言,EPC作为一种具有优势的承包模式应该受到关注和普及,因此在今后的建设承包工程中应多采取上述模式,并对工程在造价、安全、质量、合同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