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论文
对于已经进入现代化的中国,法治国家建设已成为我国的首要任务,鉴于国民法治意识并不完善,普法任务势在必行。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也逐渐有所提升,但在认知水平仍存在不少问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全文如下:
【摘 要】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精神、人本精神、秩序意识等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具有积极作用,而注重“仁”、“忍”的传统文化以及功利主义学习目的等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具有消极影响。通过法制宣传等方式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传统道德;大学生;法律意识
0. 引言
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法治国家能否建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传统道德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并提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以供参考。
1.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积极影响
法律意识的强弱与传统道德息息相关,传统道德中有很多因素与法治文化契合,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有积极作用。
传统道德中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传统道德注重家国教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等名言警句都激励人民无论你是身居庙堂的领导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应当关系国家大事,“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一个关系民族和国家命运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小就被寄予了厚望。大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学习法律,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为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供精神动力。传统道德要求人民努力奋斗,用勤劳换取劳动成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许多大学生的座右铭。随着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方式,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增加法律知识成为大学生的共识。
传统道德的人本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民贵君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等人本思想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传统道德要求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必须健全其人格,实现全面发展,掌握和了解未来工作中需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法律知识。唯有人格健全、能力强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传统道德中的秩序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三纲五常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糟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种秩序意识在封建社会对稳定社会秩序有其积极的作用,传统道德中秩序意识,要求当代大学生掌握现代生活的中规则即法律,只有掌握了法律才能了解自己行动的界限,明确自由的限度,知悉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2.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消极影响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
传统道德容易导致法律虚无感。传统的道德过分夸大“仁”、“忍让”“德”的作用,认为一个高尚有德之人不与小人计较个人得失,如果维护自身权利被视为降低了自身的道德标准,与小人处于同一水平。高尚有德之人要用仁爱之心及高尚的品格打动其他人,遇到侵害自身权利的人要忍让,甚至主动放弃自身利益。这种思想的存在产生以下弊端:第一,受害人不愿意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因为一旦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利被视为与小人一样的人,受到周围人的鄙视[1]。第二,让人产生只要通过忍让良好的德行就可以解决日常纠纷,法律并不是维护权利的主要手段,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传统学习观对法律意识养成产生消极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点深入人心,从当前考公务员热就可见一斑,当官成为学习的重要目的。当代校园仍然存在死读书的学生,只有教材和老师,这种读书方式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经济发展,更不会去主动学习法律。
传统道德将法律视为统治工具的思想对法律意识养成产生消极影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的主导地位,法律被视为辅助工具。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包括:第一,法律一直被作为辅助工具,被作为惩治犯罪分子的工具。第二,法律没有被信仰。作为辅助工具的法律从来没有被信仰过,人民还是习惯于通过人情关系解决问题。第三,民商法律的发展滞后。由于法律被视为统治工具,导致法律主要集中于刑法,民商法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我国现行民商法律大多借鉴外国的法律。
3. 加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
改革法制教学工作。我国传统法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授课老师所学专业是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未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不了解其中的法治思想,难以真正担负起法律教学的任务。
第二,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统一归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导致教学中法律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分开,课程设置上也不尽合理。
第三,法学教学停留在传统的法条介绍,没有法理的解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求学校要做好相应的改革工作。第一,要选择专门法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公共课程教学工作虽然与专业教学不同,但是法制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在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情况下,无法解读具体法条背后的法理。有专业教师任课,可以将法条背后的法理向学生解释,也可以根据课程进度讲解实践中发生的案件情况,通过案件分析不仅可以充分说明其中的法理,而且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有着积极作用。第二,做好课程改革工作。现行课程体系中将思想道德教学与法律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此导致法律教学内容课时较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应当将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公共课程,增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
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学校应当在国家宪法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节日时做好相关的普法宣传工作。
第一,可以通过学校广播、海报、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积极宣传法律,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法治宣传,法治建设的工作中来。
第二,学校可以与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部门沟通联系,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做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第二专业的方式让更多有兴趣的大学生学习法律。
建立法治校园建设。第一,建立完善的制度。制度是法治前提,通过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第二,强化执行,良法必须要有效的的执行才能产生效力。在班级选举、评优等方面要依据制度办事,做到公开透明,让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只有学生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学生才能相信法治、践行法治。第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是执行的重要保障,没有监督的制度是没有执行力的。可以通过公开的信箱等方式,公开提出问题,公开回复问题,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
4. 结语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影响最深,其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通过改革法制教学工作、加大法制宣传、进行法治校园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消除传统道德中的消极方面,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