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

部分心内科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服务观念不到位、护士综合素质较低及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是心内科护理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科临床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范文一:胃出血的内科护理思考

一、临床资料

本组36例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24~72岁。消化性溃疡26例,急性胃黏膜损伤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例,胃癌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36例患者治愈出院28例,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治疗2例。

二、护理体会

2.1急救护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休克、肝昏迷等并发症,并详细记录;予以多功能心电监测,仔细观察呕血、便血先兆,准确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性状、量和颜色,及早发现再次出血,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定血型及配血,开通2~3条静脉输液通道,应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下肢抬高,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吸痰、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慎用热水袋等温度过高取暖物品,谨防烫伤。

2.2静脉补液护理

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及输血,保证有效循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补液量和速度根据失血量而定,在输血输液纠正体液不足时应避免因输血、输液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和激发再出血的可能,年老体弱及出血量多者较常见,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注意观察输液肢体,以防输液管脱出。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端温度、周围静脉的充盈度,呕血和黑便的颜色、形状、气味、频率以及量的多少,必要时行心电监护,测定中心静脉压为临床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3健康教育

大部分患者均因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而致病,首先给患者耐心讲解影响病情进展的注意事项以及护理常识,告知患者胃出血常见的诱因,尤其吸烟过量、饮酒过度可加重溃疡出血,叮嘱、督促患者注意保持生活规律,戒烟、戒酒。禁用可致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激素、阿司匹林等。

2.4饮食护理

胃出血时一般来说,只要无呕血,都可以进食。但是,呕血的病人一定要禁食,以防进食呕吐或呕血造成窒息。通常在停止呕血12小时后,不管是否还有黑便均可考虑恢复进食,如又有呕血,则再次禁食。胃出血后饮食问题一般都要掌握下述原则:开始以进食流质,以粥、面条、糊糊等为主。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流食。不暴饮暴食,不食生、冷、硬辛辣食品,不要饮用太酸太甜的食物。要少量多餐,饮食要保证温热,过热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扩张,不利于止血。浓茶、浓咖啡均应避免。如食物清淡无味时,添加少许食盐无害。出血停止后,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种与数量。

2.5心理护理

入院后环境改变及失血而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对治疗丧失信心,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清除一切血迹,以免刺激患者。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使患者和家属情绪稳定下来,在坦然、平静的心绪中接受治疗。当患者出现大呕血时,护士一定要沉着冷静,从容面对,动作敏捷地给予相应抢救,以精湛的护理技术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要经常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叮嘱患者如何配合治疗战胜疾病,以及在日后的饮食和工作及休息等方面努力配合,预防疾病复发。(本文来自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简介详见.)

三、讨论

在救治胃出血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为抢救患者生命和治疗争取时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对胃出血患者,在入院后通过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能为临床救治提供科学的依据,还可促使患者增强对此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和消除诱发因素,以达到尽早治愈、降低复发率、手术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范文二:隐性知识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开发隐性知识的必要性

1.1隐性知识对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无论是教师资源还是教材资源,都必须与学生资源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学生资源中学生隐性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经验、思维模式、成长经历、生活文化背景等等。以上这些是造成学生个体差异的成因,而差异产生的结果要么是冲突,要么是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共享差异,不仅要相互学习显性的优点,更要看到彼此隐形的优势,在差异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

1.2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的特点

《内科护理》作为一门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既融合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又与《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等专业课知识相互渗透。因此,要想很好的掌握这门知识,不仅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书本内的概念、表现、护理措施等显性知识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将护理学科的理念、思维等隐形的知识与能力传递给学生。

二、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内科护理的教学中,隐性知识不仅包括一些操作规范性很强的护理技能;更包涵了护理认知方面内容,如护理人文、伦理知识和临床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人际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隐性知识。如何将这些隐性知识转化为可视、可表达、可传递的显性知识,是我近几年的内科护理教学中积极探讨的问题。探索出一些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具体如下。

2.1教学准备

2.1.1备课

首先要了解学生,充分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多种通道,预设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情况,构建有效课堂。其次进行教材处理,对于陈旧的已被淘汰的知识和技能,以学生自学为主;而适当拓展临床新进展或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备课知识显性化。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模型、实物等形式让学生从多渠道、多感官、多形式获得信息。最好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设计上多安排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

2.1.2教师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组织才能、丰富的专业实践知识等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所包涵的隐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性知识的传递过程本质上就是“身教”。这种“身教”能够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所学知识的热爱。因此,老师必须严格自我要求,从专业的仪容仪表到敬业的上课态度,都要一丝不苟、以身作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以身示教,完成隐性知识的传递过程。

2.2教学设计

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思维引领作用,又要体现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任教《内科护理》的老师大多来自临床一线,有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疾病特征,我们结合临床典型案例,设计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直接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贴近生活,通过新闻报道及身边的真人真事的案例,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求知氛围,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探索。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判断,教师要进行合适、正确的引导,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诚恳的建议。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在无形中又提高了学生对隐性知识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2.3教学策略

波兰尼曾经指出“隐性知识本身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经验、把握经验、重组经验的个能力”,如何将这些经验“明示”或“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则必须采取适合学生的、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2.3.1情境模拟教学

隐性知识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因此,这类知识的获得最好与情境联系在一起。在《内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临床常见疾病的学习,如《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等综合性强的内容,我们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活动中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医生、护士、家属、患者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既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切身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感受,增强对病人各种心理言行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如何减轻病人痛苦,达到最好的医护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团队交流中有效地学习隐性知识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2.3.2案例讨论教学

同学间的交流和讨论,更能形成“共同的认识基础”。它促使了隐性知识在群体的共享和个体自愿积极地将隐性知识外显的行为。例如在呼吸、泌尿循环等系统疾病的护理中,多是老年病人,而传染病相关病人的护理中又有被传染的可能性,有些学生认为这些工作既脏又累,危险性高,专业理想随即动摇。我们及时对此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所从事职业的高尚与伟大之处,展开“我的理想、感恩”等讨论。通过讨论将不同的见解统一起来,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理想。

2.3.3团队合作学习

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常见、易操作的教学内容,如《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等,组织学生分组,到医院、社区、老年公寓、老人活动中心等地方进行调查访问,或者进行现场健康宣教,最后由同学汇报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知识在交流得到提高和升华,而每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缺点能够清晰的显现,更有利于隐性知识流动和分享。(本文来自于《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2.3.4合理的评价机制

为了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内科护理的教学评价中,我们不再“重分数、轻能力”,而是采取多层次评价机制,综合学生课前调查情况、课堂发言、讨论交流及考试成绩等结合,综合评分。更多的是利用掌声、鼓励的语言等精神鼓励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她们将自己掌握的隐性知识与大家分享,促使她们自愿地参与隐性知识的交流。因此,在内科护理的教学中要重视隐性知识的利用,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隐藏在师生头脑中难以显现出来的隐性知识充分挖掘,实现知识在师生间的交流与分享,引导学生构建高效的知识体系与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具备丰富的内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具备敬业奉献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以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素质卫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医学】热点

【医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