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心理学类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除心中疑虑的人。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带来的关于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篇1

浅谈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治疗案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男初中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的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明了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

一、一般资料

魏某,男,初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68米,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小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学升学考试时由于突然发高烧受影响而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父母对其要求一直比较严格,对他这次考试失利批评较多。此后每逢考试必紧张、焦虑、不安,总觉得自己又要考不好了。尤其近半年,就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常常想到中考问题,感觉更加强烈,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每次模拟考试的前几天就开始坐立不安;经常做有关考试的梦,并且梦见成绩不理想。常会设想:如果这次考试成绩又不好怎么办。临近考试时胃部不舒服,想上厕所的次数也比平时多;当听到开考的铃声时,心跳马上加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来回走动或注视自己,便无法答题;常常发现考试时自己的手指或双腿在发抖;考试时经常会看错题目。为此感到很痛苦,希望能在中考前克服这个问题。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魏某说:“考试前我会非常紧张,前几天就会连续失眠,。睡不着觉,考试时经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心跳得厉害,头很痛。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毛病也出来了。我非常着急,每次都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找来找去问题还是存在。”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1、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面色苍白,身体瘦弱,讲话时双腿不停抖动,双手紧握,多数时候低头,声音小而略微颤抖,有时抬起头,双眉紧皱,表情痛苦。

2、 父母主诉:近一个时期,孩子吃饭不多,与父母老师很少交流,朋友交往也较以前少了,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不愿提到考试,一提到就显得有些烦躁了。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情绪低落,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生理机制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由考试引发的焦虑状态。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稳定,且引起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小学升学考失利这一现实刺激,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未达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属于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2、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身体虚弱等。

3、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教育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②减少考试焦虑程度。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①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从侧面影响父母的升学观。②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①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贝克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当人们错误的判断、推理和思维形成自动化的反应即“自动化思维”时,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固定习惯并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评。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教给求助者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②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试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实验室中电击小铁笼中的猫,多次实验之后,只要看见那只铁笼即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反应。他将这只猫禁食几天,然后送回放着鲜鱼的铁笼。虽然猫极度饥饿却不肯吃鱼。沃尔普认为这是猫对实验环境产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的缘故,即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而后沃尔普给猫喂食并将其由远即近渐渐接近实验室。猫能进食起初并不十分自然,但不久便适应了。最后猫回到铁笼也能平静生活了。沃尔普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作用。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⑴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⑵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6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5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二)心理帮助阶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2006年12月10日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资料)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①会谈法

②心理测验

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②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③求助者做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

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⑤布置作业:让求助者回家后,回忆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对他影响较大的人或事。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6年12月17日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评定主观焦虑程度

③学会放松训练

方法: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治疗(认知矫正)。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的作业,认为小学升学考试失利及之后父母的批评指责态度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②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评分通常以五分制为度量单位。0分、1分、2分、3分、4分、5分焦虑依次递增,0分是安宁平静;5分则表示极度焦虑不适。

③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

④布置作业。

回家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p#副标题#e#

第三次咨询 2006年 12月24日

目的:

①学会准确的找到引起不适行为的原因,即在什么刺激下求助者会出现紧张焦虑和不适行为。

②设计焦虑等级表。

③寻找错误认知

方法:

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矫正)

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对上次咨询作业检查,求助者对于主要的放松要领掌握的很好,只是放松程度没有达到最佳状态。

②设计焦虑等级表:

把使求助者考试焦虑、紧张的因素全部罗列出来,并相互比较,根据它们的影响大小分成若干等级,通常将刺激项目分为5个等级,1等引起焦虑程度低,5等引起焦虑程度最高。

③启发求助者寻找自身有哪些不良认知,或受到哪些错误认知的影响。

④布置咨询作业。

a、求助者继续复习放松训练。

b、求助者闭目回忆各种引起焦虑的刺激画面,深刻体会并给出恰当的评估。

c、继续寻找是否还有其它不良认知在影响自己。

第四次咨询 2006年12月31日

目的:

①巩固咨询效果

②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③调控焦虑情绪

方法:

谈话法、行为疗法(现实系统脱敏);认知疗法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

②肯定其学习能力,对求助者的进步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表扬,增加其自信心。

③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a先进行放松训练

b咨询师在咨询室按焦虑等级表上的刺激事件模拟考试前,考试中的情境,逐级的进行,现实脱敏训练的练习方法和过程与想象脱敏类似。

c当求助者通过每一个级别的训练时,都要给予表扬,增强自信心。

④布置作业:

a回家继续巩固以前的咨询与训练成果。

b在学校里与老师和同学模拟或参与考试情境,巩固现实脱敏练习。

c父母继续理解与正面支持求助者,经常沟通,而且还要与老师和同学保持沟通交往。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五次咨询 2007年1月7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谈话法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

②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③基本结束咨询,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放松的方法在学习、生活中要应用自如。

④进一步改善父母与儿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同学的理解、支持。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身的评价

“我不再像以前那惧怕考试了,虽然也有些紧张,但我知道这点紧张是正常的。” “爸爸妈妈现在也能理解我了,我心里的压力自然少了许多,放松练习已经熟练掌握,以后遇到情绪紧张也可派上用场了”。

2、咨询后心理测验结果:SAS测验结果:总粗分33,

SDS测验结果:总粗分27,

测验表明:求助者的焦虑程度显著减轻,由症状引发的抑郁水平也大大下降,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的正常水平,由此认定咨询效果显著可靠。

3、咨询师评估:两个月后,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目标:考试焦虑程度大大降低,自我放松技术能在生活中应用自如,保证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端正了不良认知(即错误的升学观和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适应水平,学习有一定的提高。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篇2

试谈农村小学心理咨询师的素养与成长

摘要: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成长在每个阶段都有其应有的特点、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处理的问题。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有条件或能够准确认识清楚自己处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所面临的挑战,正确地学会处理每一个阶段的问题以及和来访者之间表现出来的困难,那么这个心理咨询师才有可能健康地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真正能够帮助别人的专业工作者。本文试述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过程,旨在引起大家的关心重视,让农村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真正的开展起来。

关键词:农村小学 心理咨询师 阶段问题 素养形成 专业发展

一、待在深闺无人识,“专业”心理咨询师很难专业

1998年,当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个名称尚未听说,更不会想到自己还会成为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现在知道早在2002年时,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培训鉴定工作正式启动了。也许当你想开始学心理咨询的时候,会冲着宣传中的高薪去,想着什么自我调节而去,自信的以为可帮助他人而去……在2007年,不甘面对天天同样而乏味的工作,我想自己是职业倦怠了,抱着让自己的工作有些含金量,或许还能赚点外快的想法,就去市里报名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记得我县当时报名培训的只有2个人。

从报名之日起,就艰辛地踏上了再一次求学的道路。看书,看书,还是看书,厚厚的教材几乎每一页都被我做了记号,写上了笔记。除了工作,每晚学到深夜,几乎日日如此。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害和悲哀,却唤起了国人对心灵的尊重、对自己心灵质量的渴望。无论是老百姓、媒体、专家,意识到地震,除了财物上的救灾,还有心灵上的拯救,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一个孩子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个孩子,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他们的全部,满心期待的奥运宝宝降生,给我家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先天性的疾病,让我在紧张地求学,四处地求医道路上累倒,病倒,更是心灵上的创伤。

终于,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全国统考,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此时的我才稍稍明白,仅仅怀揣一张获得的证书,还有当初不良的学习动机,就想做好心理咨询师,那是不可能的。学习的脚步不能停下,再接再厉,我在往返上海、杭州等地求医的空当,不停地购买心理学的书籍,加大学习调节力度。以期望学习消除我职业,家庭,人生,心灵的阵痛。

二、想离求助者越近,却有失败的风险

当自己踏入做案例的阶段时,感觉自己终于开始真正去体会自己喜欢的助人工作了。没有求助者怎么办?主动出击,不仅在校园、网络,甚至自费在本地的报纸、邮政广告上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QQ号码及电子信箱,告诉他们在遭遇“心灵困惑”时可以坦然地寻求帮助。

也许是人们的好奇,时常也会有电话进来:“你真的是心理咨询师吗?” “要收费吗?”“你是女的吗?我要女的咨询师。”“你能和我聊天吗?”……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没有真正提出要心理咨询的。半年的时间中未曾做过一个面对面的案例。但是,欣喜的是他们能打电话来,希望了解心理咨询,有的也会在电话那端倾诉自己的不幸,甚至道出自己的“不可告人”,还有的会多次来电话咨询,尤其是在网上,QQ上,他们会更愿意与你交流。对于这些,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询师,还须面对新的问题。

为什么刻苦学习,拿到了资格证书之后,却无法面对真正的来访者?

为什么没有机会做咨询,甚至觉得慢慢离心理咨询越来越远?

为什么在书本上学了满身的“武艺”,到了来访者面前却无法施展?

为什么一个人摸索,却找不到“组织”,失去方向,没有成长?

为什么感到被每次的来访者“掏空”,职业无力感扑面而来?

心理咨询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不是自己模仿书上教的几种方法,寻找几个效仿的模型或专家级的从业人员就可以做好的。但在这个不断失败的尝试中,竟然真的爱上了“心理咨询”。

前面那么多的问题,也只停留在一般的感性认识上,凭此去改变,想要做好这份工作,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为此,静下心来,深入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拼命看书,恨不得马上就变成个“心理通”。可是,书看得越多,却变得越发迷茫,就如同哲学家芝诺说过的: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杂乱地看书总是缺乏系统,要怎么办呢?难道这个“心理咨询”的梦,真的不能实现了?也许自己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能力,但单凭有限的知识结构、满腔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对未来职业美好的憧憬而以此开始独立的咨询生涯是全然不行的。造成以上迷茫和困惑现象的原因很多:不成体系地零散学习、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战能力、缺乏督导、没有实践机会都是原因。

在目前中国缺乏督导机制和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从业者自身存在明显的心理发展问题,不仅会影响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还会对服务对象及心理咨询工作者本人造成心理伤害。在国内,近些年各类心理咨询的培训、资格认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这类培训还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培训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三、第一间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办的心理咨询室,却无人问津

社会上的咨询开展有着很大的难度,大着胆地向学校申请:开一间心理咨询室!2009年4月,一间简单充满爱意的“心理咨询室”,在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出现在校园中。这或许是全县乡镇一级学校的第一间心理咨询室。我亲自设计了房间的布置,桌椅的摆放,画图的张贴……

踌躇满志地要在校园大干一场,可一连好几周,没有一个学生来咨询。坐在心理咨询室,望着空荡荡的桌子,说不出来心里什么滋味。学生不来,是不敢来,不愿来?怎么办?等下去,就是下一届学生了。

通过访谈,同学们对心理咨询室“心有余悸”,因为一些教师把学生当作“病人”来看待,或是学生自己对心理咨询“一无所知”,一个学期没有几个学生上门。可以说学校心理咨询缺乏人文关怀思想的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丧失“灵魂”的危险。

在农村小学,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人数及其有限,有时为完成上级布置地任务或检查的需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学校也无法聘请到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并有一定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和咨询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即便兼职者是医生、行政管理者、专职教师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他们不过是受过短暂的理论培训后直接投入到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可能对来访者和自己造成的影响。更有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热情有余,自我觉察的能力有限,经常尝试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结果由助人变成了害人害己。所以,学校(兼职)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显得尤其重要。

四、相信“苦”尽甘来,终于靠近求助者,还将继续学习

3年来,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资料,设计了适合自己学校的咨询登记卡,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接待员工作协议,学生辅导情况记录表,活动记录本……心理咨询工作由被动逐渐走向了主动。现在,常有社会人员和学生来咨询服务,也收集了些典型案例,并建立了部分的档案。

不久前,又报考3晋2培训考试,系统的学习叙事疗法、认知疗法、短期咨询焦点解决等务实技能。

一个普通小学教师的心理咨询师生涯,“春天”远未来临。

心理咨询师不是救世主,同样拥有喜怒哀乐。只是当他们在审视当事人的同时,还有一只眼睛在警觉地观察着自己。

如果当事人的一个痛苦心理咨询师也有,他就会被对方激发,自己也痛苦。所以心理咨询师要不停地去进行自我体验,检测自己的问题,把自己的痛苦拿出来分析,让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更加开阔。

其实心理咨询师从来访者那里获得了很多,这同样是一种成长资源。我在咨询时,一旦发现自己保持不了中立,就会觉察,问自己为什么。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就是不断地觉察、思考自己的痛苦,然后找到一个有效、合适的方式进行释放,因此他永远在成长。

此时,无论在心理学理论还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专业水平上已经具备和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中心任务是在一个基础专业水平上行使自己的职责和工作。

五、完善学校心理咨询管理制度,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基石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准入制,建立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督导制度,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

督导是指有咨询专长的督导者对心理咨询学习者通过观察分析、评价,在其学习业务与技能操作水平上给予及时的、集中的、具体的指导与监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者对心理咨询概念的理解。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需要督导的,有目的性的指导与持续地专业教育、专业督导、定期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也能有效地促进咨访效果,防止咨询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与出现。

新任咨询师逐渐将自己的人格融合于咨询中。在这个基础上,咨询师都已经开始明白和深入理解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咨询关系对于来访者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咨询师有能力调整自己对来访者问题的参与水平,也就是说知道在咨询中咨询师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不参与、什么时候参与多少等。因此可以在与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随后又能够从此情境中自由地脱离出来。

在技术应用层面也已经达到非常灵活并具有个性化的水平。同时,逐渐明白要想对所遇到的情形都找到明确的答案通常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平静、不焦虑、不紧张、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最后,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角色和环境。然而,我们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发现并非如自己想像的那样做好了准备、那样有能力。所以,我们还是需要阶段性的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或同辈之间的互相督导。

我希望自己能和更多的心理咨询师一起不断耕耘,奉献爱心,心理咨询的明天――花开情更浓!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p#副标题#e#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篇3

试谈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来访者是高中生,早年亲情关系纽带有断层;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现在学习动机和策略存在认知偏差,因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导致焦虑,影响到生理机制紊乱。本人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和系统脱敏疗法,对来访者进行干预,使来访者充分认识父母对他的爱,改善了亲情关系,对学习动机重新认知,又通过放松技术,使之正确面对考试焦虑,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亲情纽带 焦虑 缓解改善 矫正 完善。

一、 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某,男,16岁,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独生子。身高1.77米左右,体态偏瘦,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为个体经营者,中专文化;母亲为机关干部,大专文化。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北方一个大城市,从小因为父母工作忙,路途远,从出生6个月后随祖父祖母和叔父一起生活,至小学毕业。此期间,每逢周末由父母亲接走,但张某不愿意去父母处,父母为了让其和自己亲近,买过很多玩具。上中学后,随父母生活。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秀。初中考入本地区最好的中学,但在入学考数学时,由于紧张,把计算结果抄错了,未能进入重点班,受到父母的训斥。初中时学习成绩在中上等水平,父母认为学习不十分刻苦努力。经常受到母亲的责备,父亲也在旁边帮腔。因此张某便去祖父母处居住几天。在初三即将毕业考试前,突然感到头痛,恶心,被同学老师送到医务室检查并没有什么异常,休息了两天好了,由于身体原因,在考高中时,只考上了一般高中校。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自己感到在同学中很没有面子,回到家看到父母失望的神情,也很自责,听到父母的唠叨,又很恼火,同父母吵几句,又觉得理亏。在读高中上半年的期中考试中,在政治考场上又出现头痛难忍,以至于无法考试,被老师送回家。父母带他到两个有权威的大医院检查,做了脑CT、核磁共振检查,都没有查出器质性疾病。但由于学习紧张,担心不知何时又要犯病,自己感到很不安,由母亲陪同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总粗分:54,标准分68分,超过SAS标准分分界值18分。

2、抑郁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总粗分48,标准分60分,超过SDS标准分分界值7分。

3、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验结果:E:38;N:60;P:41;L:32。

二、主诉

张某说:我平时学习的课程都懂,习题也做过,都会。但是到快

考试的时候,我就会头痛、恶心,身体不舒服。在考场上,我心跳加快,手脚出冷汗,有时甚至发抖,开始还能忍着,勉强答题,到后来就难受的没法考试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该求助者由母亲陪同前来,他面色苍白、身体瘦高、言语少,多数时间沉默,不主动说话,低头,很少看人,情绪低落,两只手在一起撮来撮去,显出焦虑的神情。

母亲主诉:他最近半个月来,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平常有点内向,不爱谈笑,与家里人话语也不多,平时在家喜欢玩电脑,我们不让他玩,说他也不听,平时不抓紧时间学习,考试前再看书,一紧张病又犯了。求助者母亲说:他平时不好好吃饭,吃的很少、忌口多、挑食、身体虚弱。我们想让他有出息,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的工作,现在他连考试都考不了,早知这样就不让他上高中了。

四、 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个性虽然稍偏内向和不稳定,但基本属于中间型人格。其情绪低落,主要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造成生理机制一定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探索的时间程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考试焦虑。

问题主要表现:

1、由于早年跟爷爷奶奶生活,现在父母家,亲情关系纽带有断层;

2、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3、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忌口多、身体虚弱等;

4、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教育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 以实际行动增强来访者跟父母的亲情关系,使之感受到和认识到父母对他的爱;

②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积极面对考试;

③ 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②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p#副标题#e#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按行为理论解释: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主要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会与周围环境互相影响和支配,在人的行为与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过程逐渐形成每个人不同的特定习惯或行为模式,其中一些人可能获得一些不利于个人生存发展的不适行为或不良行为习惯,并给个体带来极大烦恼或痛苦。这些过分的生理、情绪、行为反应都是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些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形成的,并非偶然。求助者的情绪、生理、行为上的变化都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强化,又作用于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家长长期的对求助者在前途观上有失偏颇和同学间交往等等,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都起到了催化、加重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因此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求助者清除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适宜的行为反应,并通过调整认知结构共同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应采取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另外,求助者尚处在青少年期,心理问题不甚严重,也比较适用于上述咨询原理与方法。

2、双方权利和义务[一版教材提法]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⑴ 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⑵ 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⑶ 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⑴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⑵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⑶ 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⑴ 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

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⑵ 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⑶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⑷ 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⑸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⑹ 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⑺ 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共约定6次。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心量测验收费: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50元

焦虑自评量表测验:(SAS) 50元

抑郁自评量表测验:(SDS) 50元

七、 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㈠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2005年11月5日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①会谈法

②心理测验

过程:

① 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② 与求助者及母亲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③ 求助者做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

④ 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及其母亲,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⑤ 布置作业:让求助者及母亲回家后,回忆在求助者的成长经历中对他影响较大的事件,以此增强来访者心目中父母的亲情形象。

㈡ 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5年11月12日

目的:

①继续加深咨询关系,同时让来访者充分认识父母对他的爱;

②学习放松技巧,正确面对考试焦虑。

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的作业,母亲诉说了自己平日总是唠叨让他好好学习,总把他与同事的孩子相比较,并且认为这样也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②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

③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

④布置作业:

回家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

第三次咨询 2005年 11月19日

目的:

①学会准确地找到引起不适行为的原因,即在何种刺激下求助者会出现紧张焦虑和不适行为。

②设计焦虑等级表。

③寻找错误认知

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咨询师对上次咨询作业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②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如下沟通:

咨询师:刚才说了这么多父母对你的爱,现在你能概括一下你父母对你的感情吗?

来访者:(思考)当然,父母对我是很关爱的。可是,我总觉得他们的爱不如爷爷奶奶对我爱得深。

咨询师:可以具体说说吗?

来访者:嗯,比如,在我考试出问题的情况下,爷爷奶奶就不会对我发火。

咨询师:他们对你考试不理想的情况处理方法不一样,你就认为他们一个是爱,一个是不爱?

来访者:(思考)好像不是这样。

咨询师:那是怎样?比如,父母发火是为什么?

来访者:担心我耽误考大学,耽误前途。

咨询师:他们为什么对你那么担心?

来访者:笑了。

咨询师:他们是关心你的,是爱你的,对吗?

来访者:(笑着点头)是。

③在有了上面对爱的认知沟通后,开始来访者做系统脱敏。

求助者对于主要的放松要领掌握的很好,只是放松程度没有达到最佳状态。

设计焦虑等级。

把使求助者感到焦虑、紧张的因素全部罗列出来,并相互比较,根据它们的影响大小分成若干等级,将刺激项目分为0~100,0等级为完全放松;100为引起焦虑程度最高。

由于受考试现场所限,刺激源是凭想象来施加的。实施效果还不错。恰逢本周有一次小的考试,由于学会了放松和曾经脱敏,那次考试感觉轻松多了,也没有出现原来的症状。

④布置咨询作业:

a. 求助者继续复习放松训练。

b. 求助者闭目回忆各种引起焦虑的刺激画面,深刻体会并给出恰当的评估。

c. 继续寻找是否还有其它不良认知在影响自己。

第四次咨询 2005年11月26日

目的:

1、继续学习放松和系统脱敏。

2、领会不良认知给自己的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发展学习策略。

3、增强自信心,加强母子沟通。

方法:

想象系统脱敏、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完成顺利,能够巩固放松训练和恰当给出焦虑等级。

②想象系统脱敏,让求助者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用由低到高刺激情境的方法逐级脱敏 。

③启发求助者认识不良认知与自己心理问题的关系,与求助者制定新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树立正确认知。

④增加自信心,每天找出自己的3个优点或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亦可。

⑤加强与父母沟通,尤其是与母亲的沟通,得到母亲正面的支持与理解,从而影响母亲的认知。

⑥布置作业:

a在家中做想象脱敏训练,当达到前一个等级后再做下一个等级的训练。

b巩固与应用新制定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c每天找出自己的优点与微小进步增强自信心;尝试母子沟通。

第五次咨询 2005年12月3日

目的:

①巩固咨询效果

②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③调控焦虑情绪

方法:

谈话法、现实系统脱敏、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过程:

① 反馈上次咨询作业。

② 肯定其学习能力,对求助者的进步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表扬,增加其自信心。

③ 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a.先进行放松训练。

b.咨询师在咨询室按焦虑等级表上的刺激事件模拟考试前,考试中的情境,逐级地进行,现实脱敏训练的练习方法和过程与想象脱敏类似。

c.当求助者通过每一个级别的训练时,都要给予表扬,增强自信心。

④学习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⑤布置作业:

a.回家继续巩固以前的咨询与训练成果。

b.在学校里与老师和同学模拟或参与考试情境,巩固现实脱敏练习。

c.父母继续理解与正面支持求助者,经常沟通,而且还要与老师和同学保持沟通交往。

㈢ 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六次咨询 2005年12月10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谈话法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

②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③基本结束咨询,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放松的方法在学习、生活中要应用自如。

④进一步改善母子间沟通与理解,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从中得到老师的指导、同学的理解和支持。

八、 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

求助者:“我现在能够认识到父母对我的爱了,而且我也能试着去更加爱他们。由于在家里已经习惯和父母在一起,所以,我心里的压力自然少了许多,情绪得到了放松,在学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考试了,虽然也有些紧张,但我知道这点紧张是正常的。”

“我现在知道:学习得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不见得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但我抓住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就是了。放松练习已经熟练掌握,以后遇到情绪紧张也可派上用场了。”

求助者母亲:“这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形成与我也有关系,现在我不再给他施加压力,也不拿他与别人比,他变得开朗些了,能和我说一会儿话了,我们彼此也互相理解了;他吃饭也比以前多了,睡眠也很好,看来多鼓励,理解孩子是对的,最关键的是考试不怯场了。我很高兴。”

2、心理测验结果:SAS测验结果:总粗分30,标准分:47分

SDS测验结果:总粗分25,标准分:37分

测验表明:求助者的焦虑程度显著减轻,由症状引发的抑郁水平也大大下降,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正常水平,由此认定咨询效果显著可靠。

3、咨询师评估:两个月后,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目标:考试焦虑程度大大降低,自我放松技术能在生活中应用自如,头痛等身体不适症状没有发生。端正了不良认知,(即错误的升学观和学习策略),并在咨询师的协助下制定了适合求助者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学习适应水平,学习有了进步。咨询过程比较完整,对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步骤与技术应用较为妥当。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心理学类】热点

【心理学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