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正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小学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现代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文如下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儿童能通过网络、媒体、电视等途径,接触到许多新鲜的知识,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特别喜欢刺激、新颖的东西,并且会模仿学习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有些是不利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另外,现在社会压力巨大,家长们往往工作繁重,无法时刻顾及到孩子,更别说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这就使得他们产生放任、逆反的心理,严重阻碍了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进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以下将就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展开阐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比过去高得多的要求,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沉重的更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也频繁得多,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威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应明确心理健康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是: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这一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是普遍的、基本的。形成是指培养塑造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任务,都有责任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满足学生这些中间层次的需要。满足的方式要根据需要的不同而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要给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机会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在给学生提供机会的同时必须给予的引导,老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就某些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比较正式的谈话,及时补救学生因某种原因出现的消极、不利的心理状态或心理问题,及时通过某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调整和改变,可以解决问题或者避免更为严重的后果。

第二、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就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与否主要集中在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上。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是一次质的飞跃。自从进入校门,学校生活成为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成为他们个性发展的主要源泉。

(1)小学生的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在入学之初,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等。

(2)想象力丰富。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人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理解。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教师应当着力保护和慎重对待。

(3)自我意识更加明确。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这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中表现较为明显。

第三、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环境。

由于学校和家庭生活本身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根源,除了开展心理辅导和提供心理咨询外,学校和家庭首先必须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一个儿童或青少年来说,如果学校生活中的体验主要是紧张、压抑、沮丧的,那么他就必然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反之,如果学生生活的体验主要是轻松、乐观、积极的,那么他的心理状态就会倾向于积极良好,即使遇到心理问题和障碍也比较容易得到解决。

(2)建立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学习是每个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得到好的成绩,没有哪个学生能够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无论学生和教师如何努力,在学习上能够名列前茅的终究只能是少数。李利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上学前一直姥姥带大。从入学以来,他就很听老师的话,学习态度也很认真,屡屡受到老师的表扬。二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语文考试,他因为审题不仔细,落了两道题没答,结果用他的话“考砸了”。从那以后,一到考试前两天,不是发烧就是嗓子痛。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奇怪的是考试完后,他的病便不治而愈。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考试焦虑”。所以就心理健康而言,追求所有学生的优秀成绩是不现实的。教育者应当努力调节和减轻对学生的压力,尽可能经常和普遍地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第四、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作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有责任的教师。无论学生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教师都应当接纳。应当使他们感受到没有被排斥和拒绝。教师仍然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学生,仍然尊重他们的人格,仍然承认和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并且愿意帮助他们,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安全、愉悦、和谐,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开放、宽松、积极。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门课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关文章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论文】热点

【心理健康论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