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学科教育

初中地理学毕业论文

由于初中地理学科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地理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在当今教育形式下,任何学校都会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一点导致学生的吸收能力差异性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因此,教学的最大困难就是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同一课堂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出现无法理解知识点甚至出现排斥学习的现象。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区别对待。

一“、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为了避免课堂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结合学校、师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两分”指的是分层次、分课型。分层次就是对学生的水平、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练习的效果进行层次划分;分课型就是对课程进行划分,如把课程形式分为讲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等。“四步”就是四个讲课的步骤,即自学、讨论、拓展、回顾。

二“、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必要性

由于教育改革的限制,初中地理已经逐步退出中考舞台,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地理不是中考的考试科目,因此不必重视;由于地理学科自身的独特性,致使一些学生无法及时掌握课堂知识,因而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些都是地理学科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因而在初中地理课堂采用“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至关重要,这种方法对课堂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运用小组合作、捆绑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提高自主探究意识,增强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三“、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

1.将学生进行分层。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三层:一层:基础扎实,吸收能力强,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二层:基础一般,态度比较认真,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三层:基础薄弱,态度差,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然后在每层中选取两名学生进行编组,每组6人,并分别命名,如:菠菜组、土豆组……

2.将分组思想告诉学生。

老师应该告知学生分组的真实目的,向学生说明分组并不是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如面对一层的学生,在教学时就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二层学生需要夯实基础,激发兴趣;三层的学生则要进行个别的辅导。

3.将课堂学习的目标分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成绩的差异,将要讲授的内容分为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便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理解简单的教学内容。这一层次的目标需要全体学生掌握。提升目标: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点。这一目标需要一二层学生掌握。发展目标:能够掌握复杂的分析方法,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一目标需要一层学生掌握。

4.根据目标编写教案。

教师应该通过教案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结果。“学习内容”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请学生浏览第二节的内容,并回答课后习题。“学习方法”是要告诉学生怎样学习。“学习结果”也就是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这一步骤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5.完成“四步”教学。第一步:自学。这是“四步”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并总结出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第二步:讨论。教师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并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步:拓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应进一步提出适当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步:巩固。课堂教学应该注意及时检测巩固。这一步骤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或测试的方法进行,及时的课堂检测可以使老师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方便老师制定下一步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效率上还是在学习效率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初中地理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德育教育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多元化渗透的方式

目前在我国初中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学生学习目的单一、教学的内容过于片面、教学的方法程序化、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等。而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是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德育需要多元化渗透。

1.采用辩论形式进行总结,正确导向

辩论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它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在课本中,如果遇到学生只能略懂一二,不能完全听懂,并且不能够确定自己立场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设疑、质疑,来进行辩论。例如,关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第一,先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急于询问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要设定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的问题:对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第二,组织学生分组对其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讨论的成果。第三,分别让每一组的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本组的观点并讲解原因。第四,可以让拥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对其进行辩驳,并说出理由。第五,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阐述观点。通过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乐观地相信:地球自然环境能够容纳人口的最高数量远远大于地球上现有的人口,而且人口数量很难达到能容纳的最高数量,因为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的快速的增长也会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2.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中,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要让学生既能联想到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要学能够感受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另外,在带领学生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时候,如“梯田”,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拥有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的思想之美、力量之美和智慧之美。这样的素材非常多,教师可选取合适的办法,借用大自然之美,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学会发现自然之美,最终完成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情感的目标。

3.联系实际,巧设案例

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思想,这样既能够满足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满足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某个工厂的区位非常不合理,但是它仍然存在,这是工业惯性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讲解,如石家庄的某制药厂;在对学生讲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实例来进行讲解,如上海通过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等方式。通过讲解身边的这些具体实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学风。

二、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德育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育人者首先要做到自育,在不断地改进德育教育方法的时候,也要不断提高德育的自觉性,提高德育渗透的本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优势,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学科教育】热点

【学科教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