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图书馆管理

浅析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现状分析与基本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现状;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从信息资源、技术手段、专业人才、网站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有利条件。通过分析其服务社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转变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完善法规,建立有效管理运行机制;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服务社会的途径;夯实基础,建设好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统筹兼顾,处理好对内和对外服务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基本对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色,行使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努力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但就目前来讲,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科学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深人探讨切实可行的途径与对策,对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要求“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文化服务。”因此,科学选择服务社会的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文献资源惠及广大民众,是每一个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就是要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现有知识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成员等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保障与知识文化服务。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远远不能满足民众需求,存在着设施不健全、经费投人不足、人才匾乏等突出问题。全国平均46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国际图联规定,每5万人应拥有一所图书馆),2008年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仅0.4册(国际图联规定应为1.5一2. 5册),人均购书费仅为o. 7元。

以秦皇岛市三区四县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调查得知,秦皇岛市所辖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除山海关区外,其他三个区均无图书馆。从2009年的新书购置费来看,秦皇岛市图书馆年购书经费只有80万元。抚宁、昌黎、卢龙、青龙四个县,只有抚宁县有5万元的购书经费,其它三个县新书购置费均为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仅靠公共图书馆来提供这种服务,会有很多社会读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某些专业化的需求方面则更为突出。高校图书馆应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努力为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p#副标题#e#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有利条件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在信息资源、技术手段、专业人才、网站建设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据统计,我国现有高校图书馆1 794所,藏书6. 6亿册(公共馆为4亿册),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数量庞大。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加强了新型的数字资源的引进和建设,如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采购电子资源的经费连年走高,丰富的馆藏资源奠定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坚实的信息基础。

(二)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


“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明,2008年度报送统计数据的629所高校图书馆中,147所图书馆拥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员工250人,473所图书馆拥有获得硕士学位的员工3 335人。有109所的正馆长拥有博士学位,150所的副馆长拥有硕士学位。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正在向知识化、专业化、高学历方向发展,拥有一大批既懂文献管理、又懂信息检索服务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公共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也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可靠保证。

(三)拥有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

伴随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和各种数据库等先进的信息服务设施的普及和应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借助先进的技术设施,高校图书馆可以打破原有格局,通过远程传递、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答复等方式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可为服务社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平台。

(四)拥有日趋成熟的高校图书馆网站

面向社会开展传统的借阅服务,由于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如校园安全问题、高校师生的利益问题等,很少有高校开展大范围的社会读者借阅服务。而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深人开展,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日趋成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网络环境下,网站成为图书馆的第二个流通柜台,是图书馆对外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因此,图书馆网站不仅是图书馆工作的直观体现,也是信息用户了解和利用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更方便的平台。图书馆网站加之先进的技术平台,使得社会读者不必亲自到馆,也能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现状

在国外,高校图书馆不仅面向校内的广大读者,而且对大学周边区域居民也提供知识文化服务。这无形中提升了周边居民的文化素养,并且促进了该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例如,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几乎都向校外人员开放,并已形成较先进的管理办法。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还提出一个理念:帮助纽黑文(大学所在地)成为“人人读书的城市”,从理念到行动完全成为一所面向全社会的图书馆。因此,美国高校的图书馆被人们称为大学里的公共图书馆。日本、德国的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与市立公共图书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在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利用不同方式向社会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例如:青岛大学图书馆在2005年出台了“服务青岛行动计划”,要将全省建筑面积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向市民开放;新疆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已为社会各阶层人员近700人办理了图书馆借阅证;2008年,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密切合作,资源共享,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山东聊城采取“校地共建图书馆”的方式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但总体来讲,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一般采取的是小范围、小规模、个别项目的社会服务。

河北省毗邻京、津,经济发展水平居中但发展潜力极大,近年来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高等院校数量已从1998年的46所增加到2009年的87所。一些高校图书馆馆藏量及数据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例如燕山大学图书馆的“重型机械数字图书馆”、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枣科研成果数据库”、石家庄铁道学院图书馆的“土木工程信息网”等。但由于院校的侧重类型不同或学科建设的强弱度不同,在藏书和数据库建设上存在差别。


通过对河北省5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0所,高职高专院校20所)的调查得知,面向社会用户提供图书、期刊借阅服务的有4所,约占受访图书馆总数的8%;提供馆际互借的图书馆分别有10所,约占总数的20%;为社会读者或其他高校提供文献传递服务的只有燕山大学一家,目前是收取一定费用的;没有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用户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但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网络.字毓的图书馆分别有17所和巧所,占到总数的34%和30%;而提供代查代检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以及定题服务的图书馆则仅占总数的16% ,12%和10%,分别为8所、6所和5所。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化服务主要为网络文献提供和信息咨询类服务,也采用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但是服务项目的范围和深度有待提高。

四、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综合来看,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还存在如下一些间题或制约因素:

(一)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目前,高校中有许多人认为图书馆就是为本校师生服务的,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就不错,为社会服务那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由于有这种思维定势,所以为社会读者服务的意愿不强,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另外,有的高校也存在服务社会将影响本校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的顾虑,怕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投诉,这也是影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进程的重要原因。

(二)制度保障上无章可循,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讲,高校图书馆实施社会化服务势在必行。但从上级主管部门到高校图书馆,尚无一套社会化服务的规章制度,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有效的激励与评估机制,致使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动力不足,从机构设置、资金来源和人员配置方面很少考虑社会化服务方面的需要,工作进展缓慢而缺少活力。

(三)对外宣传工作不够,检刽卖者认知度较低

高校图书馆所有服务及与图书馆有关的宣传、培训都是围绕校内读者进行的,很少涉及社会读者,致使许多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缺乏了解,在有信息需求时想不到高校图书馆;即使对高校图书馆有所了解的校外读者,由于网络知识缺乏、信息检索技能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社会化服务进程缓慢

我国的图书馆体制是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三大图书馆系统分别隶属于文化部、教育部、中科院等三大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各自为政,这一状况使得高校图书馆以满足本单位本系统内部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进程。

五、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基本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目前,把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看作是分外之事的还大有人在。因此,要想实现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从上到下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理应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既是社会的呼唤,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把为社会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资源、设备、人才、环境等优势,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二)完善法规,建立有效管理运行机制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图书馆管理】热点

【图书馆管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