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从世界的视角观察,它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的高度凝练;从历史的视角领悟,它是文化建设实践的全面总结和理论提升;从发展的视角阐释,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基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整体。笔者依次从世界、历史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辩证统一


理论的创新有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也有一个长期的思考、归纳和提炼的过程。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决定了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树立起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蕴含着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基本取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把二者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二、从世界的视角观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的高度凝练


思想文化建设向来备受世界各国追求真善美的民族的重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或者说都有自己的国家精神。比如美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以自由为核心,以宽容、民主、人权与正义作为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欧洲以“民主、自由、正义、性别平等、生态平衡”等理念为核心价值观,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利己主义基础之上的。而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家庭伦理,崇拜等级与秩序,崇尚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是其共同的核心价值。

早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中就强调要热爱祖国,认为集体荣誉高于个人荣誉。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则明确提出“荣誉是圆满的善”,“不荣誉的快乐就不会是善”,把荣誉直接与道德行为所追求的目标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也指出,智能、见识、快乐的荣誉是“善本身”。在如何对待荣辱问题上,世界各国也都涌现出许多道德楷模,如追求科学真谛、宠辱不惊的爱因斯坦,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和海伦·凯勒等,他们高尚的道德人格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充分吸收人类社会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当前,在对待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等问题上,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不少人是非不清、善恶不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基本特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基本内涵、高度凝练了人类社会真善美的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p#副标题#e#

三、从历史的视角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的全面总结和理论提升


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我们党都对精神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邓小平强调的“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到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胡锦涛为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表明我党几代领导人对文化问题的看法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体现出党的政策的连续性和先进性。回顾和总结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历程,可以更好的把握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主要体现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两篇经典著作中。他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指出要建设一个新中国和新文化,那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

第一,毛泽东所倡导的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可归结为: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等。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倡导和坚持下,爱国主义已成为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内容,并且成为我党团结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弘扬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毛泽东的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人荣辱观的代表和体现。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2.重视价值观的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社会价值观体现了共产党人在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社会模式时所坚持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继承和具体体现,它规定着21世纪乃至将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方向。首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规定了基本方向。邓小平把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规范了共产党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尺度;第二,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是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精髓,也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邓小平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深刻体现着实事求是的光芒。实事求是内在地要求讲求实效,而改革开放是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具体体现;第三,利用资本主义的同时,邓小平在提倡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这一点上也丝毫不含糊。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尽火传的精神支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价值观的丰富与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和强调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其次,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江泽民在1998年9月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2001年,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方针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从发展的视角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文化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主要任务来抓。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基石,才能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旗帜,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涵盖着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正如专家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和教育人们,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广泛的感召力引领和整合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当今时代,先进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必须立足国内现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才能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因此,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着力点。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亚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发展和形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4-5.

[2]雒树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解放日报,2006-11-13(8).

[3]刘圣清.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宣传[N].人民日报,2007-07-23(7).

[4]赵曜.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针对性[J].人民论坛,2007(2):2-3.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热点

【社会主义】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