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论文写作指导

有关物流毕业论文范文免费

物流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它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其发展的程度已经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物流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物流毕业论文范文一:物流专业案例教学论文

一、精心准备对应的教学案例

(一)案例设计应具有启发性

“学问”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问”,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讨论,才能发挥探究精神。因此,教师设计的案例应具有启发性,针对学生的疑问之处,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性案例,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例如在讲到贸易术语特别是FOB、CFR、CIF三个贸易术语选择时,会问学生如果你是进口商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呢?根据提出的案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思考:1990年,孟加拉遭受水灾,该国通过港商与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上海公司签订了一份8千吨大米的买卖合同,C.I.F价约为170万美元。信用证开出后,港商将全套制作精美的单证在日本一家银行顺利结汇,提单由巴西一家班轮公司签发,承运船名为“罗里达”号。然而,“罗里达”号却一直末往孟加拉卸货。后经调查发现,其实在签单日该船尚在欧洲营运。结果,孟加拉政府自认倒霉――付出170万美元加上一大笔律师费。此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转化成问题提出来。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手段。

(二)案例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层次性就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设计案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当然每个学生由于性格、基础不同,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分层设问,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案例的设计有梯度、有层次,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例如,在国际贸易“班轮运费的计收标准”的教学中,上海运往利物浦港口“电子狗”(玩具)一批计100箱。每箱体积为20厘米x30厘米x40厘米,每箱毛重为25公斤。

①若计费标准为M则其计费重量是多少?

②若计费标准为W则其计费重量是多少?

③若计费标准为M/W则其计费重量是多少?

④当时燃油附加费为40%,港口拥挤附加费为10%,试计算该货物的运费。从四步讲清楚计收标准及计费重量,并完成运费计算。这四个步骤层层进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三)案例设计应有科学性、准确性

教师所设计的案例应意图明确指向明确课堂,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同时案例范围也在大小适中,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大了会过于宽泛,小了又不能很好的表述知识点。如在讲解“凭样品成交”时利用圣诞来临之际美国经销商向中国BB熊制造有限公司发盘,要求采购一批BB熊作为圣诞礼物共计1000件,交货期为12月初,中方表示感兴趣,双方进行贸易磋商。11月初,美方寄来一BB熊样品编号为BB001,要求凭其样品生产,中方认为美方提供样品以目前的制作工艺无法达到,遂对来样进行复制,制作两份相同样品,一份编号BB002寄于美方,另一份编号BB003厂家留底,所寄样品中均标明该样品仅供参考。一星期后美方表示同意样品B002作为生产依据,双方签订合同。根据上述案例请学生判断来样、回样、对等样、参考样、标准样,以此来判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状况。

(四)案例设计的数量应适当,避免出现“满堂问”

教师设计“案例”的艺术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苏格拉底说,优秀教学的本质在于那些组织得当的问题。目前由于新课改的实施,教师通常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案例来吸引学生,但课堂教学花哨有余,效果却不太好,学生上完一趟课不知道学了什么。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组织案例上出了偏差。巧妙而精制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互动,但课堂上一味追求“多问多答”,问题太多,数量太大,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课堂效果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课堂的案例设计要讲究“巧”与“精”,做到数量适中,松驰有度,节奏明快。例如,教师在讲到配送模式或者配送流程时,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麦当劳、肯德基原材料配送的案例,也可以选择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配送案例,选择其中一例即可,不可面面具到。加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将枯燥的理论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案例,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多、滥。

(五)案例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拓展性

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提高学生探究案例的能力。开放性案例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提出种种推测和假想,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得到多种结论。当然在设计案例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注意向课外及社会拓展和延伸,这种延伸可以用案例型作业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学完课堂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尝试作出自己的推论,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例如在讲助理物流师国际贸易部分“保险不可抗力”时,先讲述相关不可抗力的案例,然后针对2013年10月5日余姚机械厂由于受台风水淹,原定10月中旬向印度经销商提交一批模具,但水淹后导致该批模具部分生锈无法按时交货,若你是余姚机械厂如何应对该项突出事件。学生大致会提出三种想法:

①台风水淹属于不可抗力,厂商无需承担责任,并可取消合同。

②台风水淹虽属于不可抗力,厂商无需承担责任,但也不能取消合同,可要求延期交货。

③台风虽然水淹,但不影响其他地区,可向其他地区购买,并如期交货。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三类问题进行讨论,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六)案例的设计应具有实践性

目前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求教师设计的案例应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教师的案例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讲授《国际货物运输》时,以苏州某货运代理企业因年末较忙,想要在我们学校招2—4名实习生。并提出一定的招聘条件及面试题:这样的提问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课程,实实在在体会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有组织地开展对应案例讨论

选择了恰当的案例之后,还需要将案例内容恰当的运用到教学当中。一般来说,一堂完整的案例教学课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展现案例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书面、幻灯等形式将物流案例的主要内容向学生展示,并在事先准备好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阅读案例。第二、分析案例,引发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之前,要先对学生分组,分组时每组的学生人数一般以5~8人为宜,每小组指定或是推举一名组长。讨论时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论依据供其他组员讨论和补充,最后各小组由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阐述本组就案例问题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存在的争议。第三、评价学生、归纳总结。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后都急切想知道自己关于案例的分析是否正确和全面。因此,教师要及时对每小组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促使学生查缺补漏,自我改进。对于某些简单的案例,教师可以在最后安排部分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案例情景重现,加深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认识。

三、布置作业,作好教学总结

在完成对整个案例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针对案例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使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思想是教学的灵魂,思考是课堂的核心,是思维发展的起点,也是思维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案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引导的功效。课堂案例的设计虽然有点烦琐,但只要我们用心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个个精彩的适合学生思考和发展的案例,从而驾驭好课堂,上出高质量的课来。

有关物流毕业论文范文二:内蒙古地区农业物流发展浅析

1引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个巨大的挑战,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如何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农产品流通更加顺畅,是农业生产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此时加强农业物流管理在抵御农业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农业经济的长期性,还是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来分析,现代的农业经营模式都应该是资金投入少、土地生产力能力高、能够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的一种经营方式,而这种模式的实现,农业物流产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针对社会各类资源进行最有效和最佳的整合。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于内蒙古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内蒙古发展农业物流的现实价值

2.1农业物流发展是内蒙古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农业物流是充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对农业生产和与农产品相关的服务和信息,从生产到消费所进行的有效的计划、组织、调控与管理等多方面的经济活动,是整个社会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产业化指的是农业市场成一条产业链,使农业生产过程一体化和系列化,涵盖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的运作过程,包括种植、深加工、储存、流通在内完整的产业链。把农业物流和农业产业化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应当而且必须涵盖农业物流,只有包括发展、完善农业物流体系在内的农业产业化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另外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消费的同步化,还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和农产品的空间价值,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农户聚集到农业产业化供应链中,既能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共赢,提高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又能通过引入的企业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途径。

2.2农业物流的发展能够提高内蒙古农产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物流企业可以实现供需的良好结合。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使得农户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而农业物流把农业原料供应商、农产品生产商、农产品零售商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户也能参与到这个供应链中,能够有效地获取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信息,以此对农产品的增减作出正确的决策。农业物流可以降低农户的流通成本。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流通需要较大的流通费用,而农业物流企业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通过把农户和消费者、零售商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体系,该体系的成员为了获得共同的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合作,协调相互的关系,加快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从而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费用,提高了内蒙古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3建立健全农业物流体系,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个体农户往往不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自身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很难掌握,具有一定的市场盲目性,脱离不了经验式的判断,这样就容易导致产销不对路、增产不增收等。现代的农业物流体系能够以经济组织的形式参与市场的各种活动,了解市场需求,帮助农户规避各种农业风险,这样就能够帮助农户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农业物流体系能够使农民有机会参加到农业的加工、运输和储存等一系列的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中,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3内蒙古农业物流发展的优势分析

3.1内蒙古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内蒙古政府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合理的态度进行规划,采取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高农业和农产品资源交通能力、外送能力等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保证,由于内蒙古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尤其是道路交通业的发展,为农业物流及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条件。

3.2内蒙古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总量较大,种类丰富

内蒙古地理位置较优越,目前共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地区属于典型的农业区和半农业区。河套地区、土默川、西辽河平原是全国比较有名的粮食产区,素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的美称。内蒙古农作物品种丰富,高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莜麦、高粱、马铃薯、胡麻、向日葵、蜜瓜等,均是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农产品。其中马铃薯、向日葵播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均居全国第一位;玉米产量居第六位;莜麦、荞麦、绿豆等杂粮杂豆品质较优良,是全国小杂粮三大产区之一。同时畜牧业资源也比较丰富,其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畜种资源十分丰富,在质量、规模等各方面都具备了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条件。内蒙古丰富的农产品和农畜产品资源为农业物流和农产品的流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3.3内蒙古农产品和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内蒙古地区地域跨度大,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比邻八个省,中东部地区面向津京唐,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西部的金三角地区依托包兰铁路被列入国家规划的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西陇海兰经济带;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包括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8个边境贸易口岸,目前已经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往来合作关系,出口农产品和各类畜牧产品近千种,九五期间全区贸易总额达到75.8亿美元。内蒙古对外贸易的发展,给农业物流和农产品流通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也为其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内蒙古农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物流发展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内蒙古在农业增产上的投入比较大,但是在农产品加工处理和后续的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投入却相对较少。农产品因其特殊性,在流通中存在着品种多、数量多、环节多,同时运输品质要求高等因素,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而现实情况是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内蒙古农业经济方面也存在着重视农业生产、轻视农产品流通这一个通病,使农产品物流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进而影响到农业物流的整体发展。

(2)农产品物流组织经营规模小,农业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农产品效益较低。

目前虽然内蒙古地区发展了一定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但是因其组织规模较小,参与人员不多,合作社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物流多以各个合作社自营为主,没有形成集约式规模经营,导致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分散的农户参与市场谈判,难以获得应有的市场价格和销售收益。另外,在物流过程中有些农产品的运输需要保鲜,这对农产品的保值、增值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尚未形成,仍然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而这些农产品大多数因运输价格、交通状况、运输距离、产品保鲜技术和物流效率低下造成腐烂变质,损失巨大。加之现有农民合作社等流通企业在管理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损失严重。

(3)农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现代农业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

从内蒙古农业物流系统的总体情况上来看,农业信息化网络还很不健全,而且农户居住地域分散,沟通渠道不畅通,各地区的农产品信息难以分类进行收集、处理和相互传递。而且目前农民素质方面有待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高,处理信息的能力不灵活,农产品流通的信息接受基本处于“农民靠贩子,贩子靠大户,大户靠打听”的被动状态。由于缺乏地区间的联系,供求信息不能互通,各地优势也不能互补。农业物流信息体系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硬件建设跟不上,农产品信息资源不能实现网络共享,信息发布与更新不及时,导致信息共享度低、存在时滞性。另外农业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有很多精通现代农业物流技术的人才,但是由于内蒙古属于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这方面的人才趋向于流向南方农业发达的省市,内蒙古的物流管理人才仍然处于缺乏的状态,尤其是既懂得现代物流知识,又懂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综合型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少之又少。

(4)农业物流渠道不畅,物流各环节损耗严重,物流成本过高效益低下,未形成规模。

当前内蒙古地区农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成本比较高,产品流通还处于比较低级的层次上,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其中有农产品利润考虑和运输成本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物流环境的影响,目前的农产品交易多以原始形态为主,在各区域的农产品物流结构中,经过深加工产生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较少,同时物流过程中产品的保鲜技术和存储技术等相关物流环节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不成熟,使目前的农业物流企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企业所拥有的物流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农业物流中生产和销售的结合差是农产品采购和经营的困难之一。尽管政府也开辟了一些农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但对于区域面积跨度大的农副产品的销售,因其流通成本较高,加大了农业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造成农产品腐烂、变质,挫伤了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农民的收益大幅度降低,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5加快内蒙古农业物流建设的对策

(1)政府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逐步完善农业物流政策体系,为农业物流和农产品的流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发展农业物流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部分,政府应该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按照农产品特色化和农业专业化物流以及现代物流发展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协调好各方利益,增强为农民服务的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农业物流的重要性,使农民和相关部分能够充分认识到农业物流对于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物流体系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改革现有的农业物流体制,建立规范的市场监督机制。

(2)加大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支持农业物流有效、稳定、长期运行的基本。政府应该立足区域实际情况和农产品特色,在农产品比较集中的产区,依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利学选点的原则,建设一批规格较高、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要加强城镇和乡村的道路建设,在交通运输的建设上应加大投入,实施路路通,为农业物流提供便利条件。

(3)大力发展农业物流企业,加强高端农业服务建设,创新农业物流企业新模式。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物流的经历来看,农业物流企业是发展农产品流通业的关键,要积极培育当地的农业物流企业,发挥其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农业物流企业间进行合作,学习和吸收知名度较高企业的经验和国外发达地区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经营思想。首先,大力扶植农村自有的营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联盟,鼓励和发展各地区间农民的联合组织,开展农业产品的深加工,进行实地和网络销售,拓展流通渠道,推进农业物流从传统物流向现代农业物流模式转变。其次,要了解、开发和拓展农业物流的需求,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树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理念,降低农业物流成本,开发巨大的潜在市场。最后,加强高端农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增加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树立农业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者“共赢”的理念。科学合理的规划现代农业物流基地、物流经济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从而实现农业物流企业的新模式。

(4)加强农业物流技术的教育与培训,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水平,这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内蒙古地区在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所以加强农业物流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首先要教育和培训自有的人才,通过到国内或者国外的大型农业物流企业中进行学习交流,能够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物流管理理念、农业物流企业管理经验、农业物流技术等。其次可以通过招聘各大高校农业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引进专门人才,加强农业物流技术的开发、研究,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和增值能力。最后应该制定和规范农业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与各大农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建立物流试验基地,加强农业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论文写作指导】热点

【论文写作指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