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管理理论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怎样能够提升在高职院校当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水平,并且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互契合是亟待解决且非常重要的一个难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一:论工商企业管理第二课堂建设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现状

目前,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第二课堂的功能作用基本都定位于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上,还没有与该专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更没有与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第二课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普遍存在教学缺乏系统谋划、缺乏专业老师指导、参与学生覆盖面小、缺乏科学评价与激励等问题。

1.教学缺乏系统谋划。目前,第二课堂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后面的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而很多学生由于自身主动性较差,再加上相当部分社团本身就只是徒有其名,没有实际活动,以致很多学生在后面的三个学期中基本只有课堂学习。

2.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目前,第二课堂教学项目主要由学校、教学院系两级学工部门、团委负责安排,由学生会或班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没有专业老师指导。这样一来,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质量保障。

3.参与学生覆盖面小。目前,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基本都是由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包场,实际参与学生数很有限,覆盖面小,无法让全体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受益。

4.缺乏相应的评价与激励。目前,对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既没有开展针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的过程分析与评价,也没有开展面向活动参与者的状态、优缺点、改进方向等的分析与评价。由于缺乏评价与激励,学生完全凭兴趣和个人感觉参与活动,直接影响参与人数以及参与质量。

二、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几点建议

既然第二课堂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那么,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完全可以将其作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将其从后台推向前台,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其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利用。

1.将第二课堂教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要想科学有效利用好第二课堂,就应对其功能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形式等均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

(1)在功能定位上,可以根据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一个相对分工。

(2)在教学内容方面,第二课堂可以进行环境与职业认知、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的教育与训练。其中,环境与职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形势教育、实习与就业辅导等;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主要包括:office办公软件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等的训练。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方案策划与组织实施能力、现场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等的训练。专业素养训练主要包括: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等素养训练。

(3)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晚会、竞赛、社团活动、参观考察、以及学术报告等形式实现。

(4)在时间安排方面,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素养形成规律,结合第一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2.对第二课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策略。一是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即针对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利用,确保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设计的科学有效。二是建立学生参与评价体系,即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次数与效果等,分单项、学期、学年以及在校总体表现等分别进行评价,目的在于确保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以及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今后能更好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打下基础。如对比赛类活动,一方面,通过设置单项奖,并在活动结束时及时到位的形式对参与者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在活动结束后,应分别组织开展活动总结和参与者个人总结,即要对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价,引导和帮助组织者反思活动过程,积累经验教训,为下次类似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也要帮助参与者正确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其对症下药,加以改进。对综合表现突出、效果较好的,给予学期、学年、大学期间实践积极分子、优秀实践者等荣誉称号。同时,评价结果计入学生档案,既作为其学期成绩的一部分,又作为其参评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等的重要依据,还作为优先推荐其实习、就业的依据。

3.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指导。一是为第二课堂配备足够的专业指导教师。由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全程控制指导,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为全体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能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提供保障。具体可以单个活动项目为对象,视活动大小配备1~2名专业指导老师。也可以活动类型、小组或社团为单位,配备2~3名专业指导老师。二是加强指导老师的选聘、考核、与激励管理。第二课堂指导老师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还必须拥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学生工作。具体选聘程序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推荐,再由专业教研室考查,报院系批准。对被聘为第二课堂指导老师的,应给予其适当的课时外津贴或项目指导津贴。当然,还应定期对指导老师进行考核与激励。如可参考第一课堂学生评价的方式,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态度、方式、以及效果等进行评价,一是帮助指导老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指导工作,二是敦促指导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确保指导效果。对被评价为优秀的指导老师,可作为老师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的重要参考。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二:工商企业管理的经济法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方面所需的基层管理人员。为了让学习内容更好地满足工商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需要,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应坚持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是指课程开发团队在了解企业需求,把握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具体工作岗位的调查研究,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由此归纳出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职业能力,最后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法律事务专家共同设计课程标准。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即课程以履行企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与训练。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即课程在实训教学中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逻辑程序,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与能力体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坚持“以法律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工商企业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所需的经济法律、法规知识与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学习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选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能力训练情境和“学做合一”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力求突出该课程涉法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基于工商企业基层管理职业能力需要设计课程目标

为了使课程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企业岗位涉法工作能力,我们根据专业培养面向和培养目标,通过对富思特集团、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武集团等中小型企业的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的调查和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将上述岗位涉法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经济法课程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

1.职业知识目标。了解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三要素;掌握公司和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程序、组织机构等法律制度;了解合同的基本法律制度,掌握企业采购和销售等合同的基本条款、合同签订的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及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掌握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及法律责任和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要件;掌握专利权的授予条件和商标的构成条件,熟悉专利权的申请和审批程序以及商标的认定程序;掌握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和终止等法律规定,掌握劳动争议的仲裁与诉讼等处理方式;掌握经济纠纷调解、仲裁和诉讼的基本法律制度等。

2.职业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公司、企业的法律制度知识,协助解决公司、企业在设立、内部机构组建及其运行中的法律事务问题;能够运用合同法律知识解决采购、销售等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相关法律事务以及合同管辖地约定等合同风险防控问题;能够运用市场运行相关法律制度协助处理企业经济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产品质量责任等现实问题;能够运用专利法、商标法的知识协助处理企业专利、商标事务相关问题;具有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管理能力和协助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具有协助处理企业经济法律纠纷的能力等。

3.职业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形成处理经济纠纷的法律职业素养;形成从事经济法律事务所需要的职业敏感性。

(二)从工商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设计课程内容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企业行政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所需的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并且具有运用这些经济法律、法规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因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根据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选取与岗位工作相联系的经济、民商法律内容作为课程内容。我们据此设计了经济法律关系;公司、企业设立及内部治理法律事务处理;企业合同法律事务处理;企业不正当竞争和产品质量法律事务处理;企业专利、商标法律事务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和劳动关系争议法律事务处理;企业经济纠纷法律事务处理七个学习单元。这七个学习单元涉及的经济法律制度有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专利和商标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以及经济法律纠纷处理法律制度,而那些与岗位工作任务无关或关联不大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等都没有纳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能力训练情境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完成具体任务的职业能力教育,应当把“做”变成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根据工商企业基层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的典型涉法工作任务设计了七个课程能力训练情境,即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及内部治理结构设置等法律事务的处理;合伙协议的签订;买卖合同的签订;企业不正当竞争法律事务的协助处理;企业产品质量法律事务的协助处理;劳动合同签订及劳动关系管理事务处理;企业经济纠纷的协助处理。在训练情境组织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境任务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如角色扮演模拟、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不同的训练方式。如“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及内部治理结构设置等法律事务的处理”这一教学内容的情境训练,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由学生分组模拟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公司章程、建立公司的组织机构。具体的训练步骤为:①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会议由组长主持,讨论形成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的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和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以及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议事规则等决议。②第二次会议由模拟出资最多的“股东”主持,讨论股权转让、利润分配、公司分立与合并等事宜。③每个小组根据会议形成的意见拟定公司章程。④把各自选举出来的董事和监事列入公司章程中,并准备报工商局设立登记。⑤小组汇报公司设立情况。整个训练过程完成后每个小组形成公司章程、设立公司的申请书、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公司设立的可行性报告等可展示成果,最后由教师对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而对“企业经济纠纷的协助处理”教学内容的训练,则主要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其训练方式是教师组织模拟庭审,由学生分组模拟经济纠纷的审理,确定经济纠纷双方公司的诉讼代理人、法院审判员、书记员等角色,每个学生搜集有关材料,研究有关法律。具体训练步骤为:①选择案例。②确定人选,分配角色。③组织材料(诉讼文书)。④排练(为开庭打基础)。⑤组织开庭(庭审注意衔接紧凑连贯,按照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判决的程序进行)。⑥庭审总结。训练完成后形成起诉书、答辩状、庭审记录等可展示成果,最后教师对过程及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上述“做”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经济法律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能力生长的路径,直接体验知识的实践过程,形成灵活适应新情境的反应能力。同时,“做”的成果又是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四)基于能力本位的“学做合一”的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在考核评价上坚持将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要求相结合、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知识理论考核和实务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总评成绩=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训练情境成果考查成绩+平时学习过程形成性考查成绩。期末终结性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主要考核经济法律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卷面成绩为百分制,占课程总成绩的50%,考试时间为90分钟;训练情境成果考查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企业法律事务训练情境实务操作课业的考查,考核学生处理企业管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动手和处理能力,占课程总成绩的40%;平时学习过程形成性考查主要是通过上课出勤、课堂提问和发言、讨论等来考核,考核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思路及正确率等,占课程总成绩的10%。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管理理论】热点

【管理理论】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