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文化>当代中国

试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涵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当初只为少数思想家掌握的科学理论,发展成为亿万人民群众掌握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丰富,可以简单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通俗化和普及化。

1.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根本上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为人类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用和功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无一不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认识和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步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通过与中华民族的具体实际情况的结合,形成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

1.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诞生于1848年的马克思主义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根据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社会危机,作出“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然而,时过境迁,在社会主义实践道路上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始料未及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永葆生机成为新课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过程中,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必须经历时代和实践的检验。不断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与时俱进,针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的灵魂。

1.3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总过程中体现了“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化并且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和足以基本原理及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即理论具体化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以经济学原理为实证,以辩证法为哲学逻辑,以历史发展为事实,经过严密论证的科学原理。但马克思主义书籍的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本晦涩深奥的政治书本,失去了它原有的生趣。广大人民群众受到语言、知识水平、年龄层次等方面的差异,很难明白其内涵真谛,也就谈不上更深入的信仰了。

1.4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

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党内普及走向社会普及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是在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改进和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任度,并努力使之成为人民大众头脑中的精神财富,绝非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人必信的“国教”。 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应该是人民大众在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后,理性地认同或接受马克思主义,最后发展成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政治信仰来对待。同时,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应该是分层次、有重点的系统过程,即以领导干部、全体党员、、青年学生和全体人民群众为主线的层次普及,把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水平作为重点来抓,注重青年学生特别是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坚定其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最后,在全体人民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之实,提高人民大众的认识世界的高度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大众化通常需要经历四大路径,即教育宣传、社会心理影响、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影响。”但以上四大路径有一个共同的内在依据——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吸引力。这是上述四路径能否发挥作用的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本身魅力。四大路径只会成为宗教式的说教、布道和蛊惑。笔者从另外两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的基本途径。

(1)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工作,尤其是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放松。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对象中的重要群体,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的主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是当代青年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败。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去占领,其它思想就会趁虚而入。而教育成为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直接作用路径,其效果也是最为明显。学校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战场。不过要看到,当下我国高校中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方式落后,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挫败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谈不上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在高校中进行的马哲教育应积极寻求突破,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热情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教育宣传的范围也应走出研究室内,走向基层,走向群众,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是指从执政党独有的思想体系走向为人民大众共同掌握的理论武器。

(2)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现实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条件是符合社会成员的生活经验或者说传递一定思想理论观点的宣传教育,一定要与人民群众相对应、相对位、相契合。”胡锦涛2006年3月4日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与中国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爱国主义相呼应;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符合 《礼记·礼运》的《大同篇》中的大同社会的描写。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之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取决于中国人民对这种理论的信赖度和需要程度。马克思主义既然是一种科学理论,必然有其正确性和被需要性。根据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力与理论创新。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在矛盾中自我扬弃,在共生中尊重差异,增强外来马克思主义与本土中国传统文化的共生性,增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归属感,乃至坚定的政治信仰。从制度维系到信仰自觉的过程。只有基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契合,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魅力,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最终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信服和信仰。

作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可以引导人类走向自我解放和解放世界的道路;作为理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能够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总之,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是一项无止境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理论的大众化和理论的与时俱进,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热点

【当代中国】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