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20世纪苏联文学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论文摘要:《圣经义,从各个方面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社会的各方面,都包含《圣经》的影子。本文旨在从亚当这一人物形象对美国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方面,来论述圣经对西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圣经的经典人物场景、亚当在文学作品中的印记、为什么作家热衷于圣经中的人物形象。
论文关键词:圣经亚当新亚当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精神代表,对西方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了解圣经,认识圣经,从整体上把握圣经的脉络,这对我们认识西方文学有着重大的作用。
西方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们的整体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从整体上看,其文化核心与信仰根本还是圣经。在西方,各种文学创作都与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由于读者不了解圣经的故事,体会不到作家在作品当中的良苦用心,造成文化隔膜。
1《圣经》中的伊甸园,亚当和夏娃
《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了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按《圣经》的说法,人类是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亚当的含义是“人”,夏娃的含义是“生命之母”。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后来,撒旦引诱他们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实,上帝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
而被文学家所青睐的正是这些意蕴深远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亚当、夏娃、耶稣、撒旦、亚伯拉罕等人。他们的故事往往能激发作家的丰富想象力,从而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独特而新颖的主人公形象。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作品中所创造的“新亚当”形象。
2亚当在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印记
在美利坚民族形成和美国建国的过程中,圣经深刻影响了来自英国的清教徒对美洲大陆的设想和规划。他们用圣经中的词语,把海外移民的行为神圣化。十九世纪美国的飞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建立伊甸园的构想,于是,这给美国文学引入了~个全新形象——新亚当。
2.1开创亚当形象先河的库柏
库柏创作了著名的“皮袜子五部曲”,主要描写了森林中的猎手“皮袜子”——纳蒂·班波的一生。在《圣经》当中,上帝命亚当守护伊甸园。而“皮袜子”俨然是一个守护伊甸园的亚当。库柏曾说“皮袜子”是“具有两种生活条件的最好品质而又不走极端”。就是说,它除了具有淳朴的品质以外,还具有__文明的特征。库柏的“新亚当”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说他是库柏自己心目中美国人的形象。
2.2瓦尔登湖上的亚当
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领袖。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要回到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意义。他在散文《瓦尔登湖》中将自己描写成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亚当。他号召人们要像圣经中的亚当那样,成为“大自然的一员”。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大自然完美融合的新亚当形象。
2.3作为亚当的女性——海丝特
对于《红字》与圣经关系的论述有很多,其中不乏专门论述的专著。在这里,我谨把《红字》中的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作为众多“亚当”形象中的一个来简要加以说明。
霍桑在对人物进行塑造方面,受《圣经》的影响极为深刻。他用隐晦曲折的手法向大家展示出一个诚实、善良的“新亚当”形象。海丝特和牧师犯了通奸罪,海丝特鼓励牧师逃走,她说:“你还可以得到幸福。”这暗示着人类虽然因为犯罪而失去了伊甸园,但是只要勇于赎罪,就能有光明的前途,重新找到失去的乐园。
《红字》这部书提出了作者所处时代的问题。而海丝特这一形象成功表现了要勇于开创新生活的意识。另外,《红字》中“A” 的记号也取材于《圣经》。《创世纪》记载,该隐杀掉兄弟亚伯,遭到流放。但是上帝在他额头上做了记号,使他免受杀害。这个记号表示此人既是罪人,又是圣人。海丝特最后变成了“能力”、“天使”的象征。海丝特是一个敢于冒犯社会道德冲破习俗的英雄,她作为“新亚当”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2.4美国新形象
诗人惠特曼用诗歌呼唤着富有进取心、积极向上的亚当。读完惠特曼的诗歌,会让人有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总是想着要迫不及待的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可能这就是惠特曼所要到达的目的,让每个人都有激情,充满对新事物的憧憬和渴望,去开创一个新天地。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惠特曼所呼唤的“亚当”,就是一个逐渐成长起来的美国民族的形象,是对自我的积极肯定。他的“新亚当”形象比其他作品中的“亚当”更加鲜明、富有特点。
3作家为什么热衷于使用《圣经》中的人物形象
《圣经》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多的被推陈出新。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圣经》经久不衰,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美国的文学创作呢?
首先,从《圣经》的地位来看,它是__的经典教义,而美国又是一个信奉上帝的国家,几乎每个人都熟知圣经的故事。所以,对经典教义的引用,第一,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亲和性,第二,更有说服性,使大众广为接受。
其次,美国的作品中,有一些是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颠覆。如马克吐温的《亚当日记》与《伊甸园的一天》等作品。这些带有一定讽刺与幽默效果的对传统的颠覆,使文学作品很有震撼力。
第三,__在美国传播广泛,其思想深入人心。十九世纪的美国作家基本上都是从小受到《圣经》文化的熏陶,这个自然会影响到他们后来的文学创作。由于根深蒂固的__思想,使得作家的创作中总能体现出《圣经》的方方面面。
最后,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十九世纪的美国正值发展时期。民族文学经历了长时期的酝酿,终于在十九世纪繁荣起来。
文学创作上,反映独立战争、谋求发展的题材增多。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圣经》中的经典,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就这样登上了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创作的舞台。正是由于上述四个原因,让十九世纪的美国文学中大量涌现了“新亚当”的形象。我们也由这些人物中,汲取了积极健康的品质,看到了自身光明的未来。
总之,《圣经》与文学的关系可以说是贯穿在西方文学史的整个过程当中。《圣经》为西方作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艺术技巧。《圣经》塑造了西方文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内涵,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内容摘要:世界文学发展史,自然包括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已经翔实证明文学即审美的“人学”,其本质是人类对生活历程与时代变迁的审美反映,同时也是认知自我发展和成长的艺术化观照。由是观之,无论中国文学史编写抑或外国文学史编写,均不能离弃“人学”灵魂和“审美”原则。基于此,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无疑是一项特殊重大而历时较长的“审美人学工程”。这项工程和建立“以人为本”、“以我为主”的中国“外国文学学”有密切链接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由之路。事实如此,只要我们牢实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的基本特征,遵循“承接——超越——创新”的规律,勇攀学术高峰,我们一定会有属于中国、形成自己体系的外国文学史;它将通过世界文学的比较性和比较文学的世界性,充分表达“中国心”、“文学情”和“世界爱”。
关键词:多维视野外国文学史中国特色
怎样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新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成为人们多方面深切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并迅速发展为文学审美教育探讨的一个热点,众多坚持文化操守原则、锐意求新的外国文学工作者,更是把它当作创立中国“外国文学学”的带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来考究。1999年10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在上海召开第六届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吴元迈研究员,在报告“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50年”中明确指出,“外国文学学即外国文学研究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开展,而它对吸取百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外国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吴元迈13)。在大会主题发言“关于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的几点思考”中,我曾强调,从回顾与展望两方面研讨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编写策略是“当务之急”,同时提出了梳理或撰写建国60年来中国外国文学史的“编纂史”的良好愿望。无可置疑,如欲应对“当务之急”,务须认真重评既有的外国文学史主要模式,经过几组矛盾的辨识和论证,最后推出关于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建构“方案”,这是必由之路。是否适时而实用,特此向专家学者请教,征求广大读者的批评意见。
一、重评外国文学史主要模式和正确处理几组矛盾关系
巡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及外国文学史编纂进程,显而易见,前苏联文学史观和西方文学史观在不同时期均对我国的外国文学史建构,产生过重大而深刻影响,积极促进和消极延缓作用并存。叶水夫等研究苏联文学的专家学者关于苏联文学史观的得与失已有不少评述,似不必重复。这里重点讲评近几十年西方文学史观“为我所接受”的简况,这是我们研讨已见的中国的外国文学史模式、以及如何处理外国文学史编写中的几组“矛盾关系”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重写外国文学史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内学者、文学史家、文评专家把目光转向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如果我们把姚斯的接受美学称为第四类,那么后现代主义奉行的就是第五类文学史观。有人指出,后现代文学史观也有其可取之处,此言不谬,后现代文学史观强调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在重视文学史的规律的同时必须还文学的历史性,写文学史必须以史学理论为基础。后现代主义史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应当恢复理论的批判本质,即对过去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进行审判,不能照搬照抄,要用批判的眼光进行重新审视。我认为这种文学史观有道理,也就是说要进行再思考;这不是再次或重复思考,而是思考的超越,要有新的认识,新的发挥。后现代主义当然也有缺点,有虚无主义倾向,它否定一切既定理论,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我们虽然要警惕后现代虚无主义的倾向,但它的确也不乏可以借鉴的地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确实推动了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对我国重构外国文学史也有着启示作用。重审、再议、深思过去是为了突显现实的需要,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自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消除后现代主义否定一切的消极因素。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有一部经教育部推荐的由老中青学者三结合编写的《新编欧洲文学史》(上中下)问世,这是时代进步的需要。这部文学史是在杨周翰等40年前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上下)的基础上修改的,虽然前后两部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后者克服了弗里契的影响。较之于旧《欧洲文学史》,它最大的变化不是体例的变化而是观念的变化。祛除了庸俗社会学的观念,纠正了先前单纯的阶级分析法,加强了文学分析法。这可谓是西方文学史观对我国文学史编写产生影响的一个具体表现。话说到此,自然会联想到有些西方的文学史观可作参考材料之说,事实上,我们不能忽视从法国的斯达尔夫人到丹麦的勃兰兑斯,从苏联的季莫菲耶夫到斯洛林,他们的文学史著作和文学史论对我国外国文学史研究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不仅西方文学史家的编著一贯坚持“以文学史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的文学史观,我国很多的外国文学教程基本上也借鉴了这一文学史观。在叶水夫主编的《苏联文学史》(1993,我国专家学者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大型苏联文学史著作)以及王佐良、何其莘合著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1996)中,均可见出上述文学史观的影响。
另外,其他国别文学史对我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已知,北大教授吴达元编写的《法国文学史》对我国影响很大,但是这部著作是以法国文学史家朗松的《法国文学史》为蓝本写的,哲学性很强,文学性相对较弱。英国莫狄·勒樊脱的《英国文学史》在我国建国前后也很有影响,这本文学史的翻译本曾作为南开大学解放前中央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材,在美国高校也作为教材使用。勒樊脱认为文学本身是个活跃的东西,也就是说文学是动态的,有启示性的,因此,有人提议要写叙事性的文学史,是为了疏通文学史,突出文学史的文学属性,但是难度很大,应有较长的反复实验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出现叙事文学史。德国梅耶尔在1954年出版的《德国文学史》和梅林的《德国的文学论》、《作家作品论》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精神,在我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最后,关于西方文学理论全球化扩展到我国的现象,可以联系世界文学来加以思考,这在我国的影响也很深远。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研会(即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都很重视面向2l世纪的外国文学研究与外国文学史编写。《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等期刊都曾多次以专栏或散篇的形式,讨论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化、外国文学评论的强化、外国文学史重构等问题。
关于文学史方面的讨论归纳起来,我认为要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中国外国文学史独立性与开放性的关系。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国外同类文学史的精华,却又不是英美式、法式、德式、苏俄文学史的翻版和简易改编。如欲编写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外国文学通史或各国别文学史,则必须以中国文化与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化思潮和文坛风云为基本参照系。这里也有一个“开放”的问题,包括外国文学史向中国文化与文学开放。中国人写外国文学史,如何结合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文学来凸显其“世界性”和“比
较性”,是很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无可置疑。这一方面完善的成果,既有助于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学派的建立,又能如实反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展。
第二,史与论,文与史,系统性与当代性的关系。这几组关系都是编写外国文学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一部外国文学史,就是外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编写外国文学史就不可不关注文学理论、批评和方法论。有人认为,作为外国文学史,不能简单地运用历史叙述方式罗列文学现象,不可成为“文学、历史事实的拼凑”,背后必须有“史学理论”或“文学史论”支持,必须从历史的高度、文学史的深度来把握理解它。外国文学史的系统性和当代性可能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最终这两者是能够融汇的。重构文学史或重写文学史并非简单地增加点什么或减少点什么,也不是彻底摧毁传统的体系,着重应该从当代中国人的视角出发,这种文学史观的当代性既不排外,也不割断自己的历史。
第三,失语与寻求本土语言的关系。事实上,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运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样的评说方式以及文学理论概念、术语等,也是一个难以回避且不应该回避的问题。甚至涉及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的翻译问题。90年代以来,一部分学者为中国文论失语,中国学术话语中的西方主义焦虑,并且印证后殖民批评,积极呼吁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重返自己的话语家园,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并在诸多报刊展开争鸣式的研讨。实事求是地说,在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史著述中,确实存在机械搬用西方文论、方法和名词术语的现象,甚至在一部分中国古今文学评论中也是如此。这种照搬、失语状态,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焦虑。学者们有理由提出外国文学研究应该用中国而不是外国话语的要求。但是,我们又不能偏狭地、保守地夸大这种失语现象,绝对地把中国文学论、方法论和西方文论、方法论对立起来,忽视我国学术界吸收、借鉴西方文论、方法论精华的成果。其实,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既有区别又有相似的东西。因此,我们在继承发扬中国古代文论的同时,可以而且必须吸收借鉴外国文论中的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并经过融汇整合,使之化人自己的血肉之中。我认为在处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既不被西化也不执着西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强调的“必须中西兼通,中西结合”。文学理论如此,文学史言说方式亦应如此。另外,我还补充说明一点,那就是我们在做外国文学研究时,同样要辩证地对待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实译文工作也需要一种“科学精神”,比如译语外国文学中也可追溯原语外国文学的“韵味”:多种译文与原作原文作审美比较研究,“味在其中”。关于“两种外国文学”,可以参阅高玉的著作《“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第四章第二节“论两种外国语”。
第四,文学史与交叉学科的关系。编写外国文学史不可不特别重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也是时下“热门话题”之一。文学史离不开文学批评,现代批评方法具有多样性、边缘性、精确性、对立性的特点,各学科批评模式多元并存,并在矛盾中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不可忽视其交叉性、综合性。钱学森认为,世界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综合与交叉,走向一体化,不能再区别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钱三强也说:“本世纪和下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时代。”现在,文学批评方法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自然科学方法、横断科学方法在文学批评方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方法互异、互补、融汇。世界文学史紧密地联系世界文化史,文学与文化各个部门是沟通的。因此,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包括外国文学的编纂者,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促进真正的世界文学早日到来。
当然,要处理这些关系,就必须涉及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文学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但是我们必须关注关系的双方在矛盾运动中互渗互补,可能走向融合与统一。其实,有的矛盾关系对峙难解源于研究者的观念、理解相异。比如,20世纪末建立的高校文科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由原来具有历史亲缘关系的两个学科,即世界文学、比较文学融会、整合而成的新专业。在两个世纪之交,争议颇多,很不一致,有人认为世界文学学科被比较文学“吞并了”,有人认为这样“合并”造成比较文学学科的“混乱”。⑤经过反复研讨,问题趋向解决。众所周知,先有世界文学,后有比较文学;没有比较文学,就没有开放式的世界文学。这一新专业的出现,不仅为世界文学,而且为比较文学的教学改革和科研的“定向”提出新的挑战、启示、思路和课题。充分发展新专业的优势和积极建设原有的两学科是并行不悖的,务必正确处理三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努力促进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飞驰”趋至“合二为一”,让真正成熟的“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学的时代”早日出现。
现在从我们提及或简介的当代西方文学史观来综合思考,不难见出其多元特性及其对我国文学研究与外国文学史编撰之渗透、导引、示范的功能。不宁唯是,我国为数众多各类型外国文学著作,主动而不同程度地吸取域外文学史理论,大都曾为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尤其在清除庸俗社会学影响之后,外国文学史重构、名作家重评、名作重读的呼声日益高涨。确如陈众议研究员所强调的那样,文学及文学经典是说不尽的。”就文学史编写的方法论而言,过去社会一历史批评方法一家独尊,此后西方的精神分析学派、文艺心理学派、神话一原型学派的理论为我国外国文学工作者探索东西古今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比较明朗的线路。此外,除开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还有从英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批评和解构主义批评,甚至还可以链接当下新的文学批评即从北美到欧洲的生态批评,这一切对中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领域的良好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当代西方的文学史观与中国的亲和、影响关系,也应作“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近30多年来,外国文学研究连同外国文学史编写迅速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西方文学理论和西方文学史观的不断引进和借鉴,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也存在缺憾和失误,这是不容忽视的。迄今,尚未见出名副其实的体现了自己独立体的“中国外国文学史”。有的学者、专家十分关注如此缺憾,并着力开展这方面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吴元迈先生,10年前(1999年)在第六届外国文学学会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与1995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组织的外国文学学科调研组的报告基本一致),在充分肯定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同时,也指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不能“以我为主”,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体系,编著出版的大量各类外国文学史多数是“大同小异”,重复叙述,盲从西方文论、文学史观现象相当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积极建议:大力开展建立“中国外国文学学”(即外国文学研究的研究)专业活动。我很赞同吴元迈先生的意见,在“关于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中,也提出了“先编写一部中国外国文学史的编纂史,作为日后编写真正中国特色外国文学的基础”。其实,吴元迈此意早已有
之,他是1995年“外国文学学科调研报告”的执笔人(我也参加了调研活动)。这份“报告”即已提出颇有见地的建议:“九五”期间外国文学界务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来研究外国文学,大大加强精品意识,拿出无愧于时代的著作来,其中,自然包括当代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可以这样说,近十多年来,我国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取得了重大成绩,如深化了“精品意识”,加强了“比较意识”等。提起如此进展,不可忽略吴元迈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目,译林出版社,2004年)。该项目结项时,我曾代表审读专家组发言,给予它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在20世纪外国文学研究乃至中国外国文学史编写中有较大的突破。仅举一例,即可证实。比如,华裔美国文学部分的编写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跨文化思考:“华裔美国文学的确有其异于中国文学的独特性,但它又割不断与中国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华裔美国作家不能绝对独立,也不能绝对继承。由此可见,在有关外国文学史中华裔美国文学的“边缘特质”作深切的跨文化反思,很有必要。此书问世后,学界反映良好,全书五卷250万字,为我国此后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拓深和繁荣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对“中国外国文学学”和自己体系的外国文学史的建设大有裨益。由是观之,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尚在建设中,从总体上来说,真正的自己的体系还未形成。事实如此,从两个世纪之交迄今又十多年过去了,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的撰写,仍未见出独立的体系。在充分估价近十多年(扩大到新时期)“外国文学史”编写成果时,适当反思其不足,很有必要。
在常见的大量的外国文学史中,像五卷本《20世纪外国文学史》还是少有的。许多外国文学史编写者对西方“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学史观中“新”的阐释未经精思而急于拿来,立即运用,于是在他们编写的论著中产生了消化不良的厌食病,这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说到此处,吴元迈多次提出警示:中国必须建立“以我为主”而富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学”,言犹在耳。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辨别当今外国文学编写中的几种偏向模式。我们再也不能沿袭长期以来奉行的“四段论思维模式”了,这类“模式”在所谓“社会思潮史”的导引下,偏重于主要作家作品的评析,即主要作家作品所在的时代与社会、主要作家的生活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的思想意识和主要作品的艺术特征。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一厢情愿式名家名著评论的环节连套,以及表面链接文学思潮更迭的模式了,这类“模式”对文学的发展仅作单纯历史性讲述。外国文学史当然离不开作家作品系列研究,但不可止于此,而重在“史”的评说,其中贯穿全程的文学史理论是“重中之重”。有人据此推出《剑桥美国文学史》(8卷本,哈佛大学伯克维奇主编)作为颇富当代创意而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史专著的代表,现在还没有这样著名而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却又特别强调:即使西欧现存的文学史理论,也还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梳理与借鉴、批判与吸收的问题,不可拿来就用。可以认同此说,但仍须解释和辨识。文学史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学批评史。尽管文学史家务必运用文论来阐释,文学史理论也并非一成不变而充满主观因素的史论,文学史观应该“与时俱进”;尽管作为“历史分支”的文学史“必须以史论为基础”之说很有道理。真正的文学史理论却又是“动态的”,并有吸纳东西古今理论的“特异功能”。我们如此辩证而认真辨识、评审自己的成绩和缺失,从如此视角来期待新的中国式的外国文学史,绝非西方任何一种“模式”的生搬硬套(包括西方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理论),却又广泛包容中西文化(文学与文论)的精华,从而展现中西文化(文学与文论)“融合会通”灿烂光彩。
二、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设想
精细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本文多次提及过去高校常将世界文学与外国文学等同称呼,将外国文学史称作世界文学史,甚至高校开设的外国文学课程重点讲授名家名作也与外国文学史或世界文学史混为一谈。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批评,并予以科学“界说”,《外国文学研究》也多次刊发专论研讨,可以参阅。这里单就外国文学或外国文学史而言,笔者引用旧作《外国文学史》“绪论”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即可见出其与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学史的密切关系和严格区别:“顾名思义,外国文学不包括本国文学,系指本国之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但它又必须与中国文学彼此呼应,相互观照。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由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各地区文学所组合而成的世界文学,多方面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嬗变过程与人类审美思维发展的轨迹”(王忠祥1)。在西方文学史上,在东方文学史上(自然包括中国文学)确实拥有许多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家作品,作为特定“课程”,务必突出讲授,却又不能代替文学史的学科任务,前文相关处,已有所涉及,后文相关处还可适当联系,为了节约本文篇幅,只可点到为止。但外国文学研究者和外国文学史编写者对于上述一类问题,不可“掉以轻心”。明鉴于此,议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设想就方便了。
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它是针对我国目前的外国文学研究的不足和缺憾而提出的,而且力求其理论和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精神。建国60年来,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包括国别外国文学史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也出现了很多缺点和失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1、同水平重复比较多,搬用西方的理论而脱离中国的实际;2、言说方式严重欧化、失语,搬用西方名词;3、庸俗社会学流弊还未彻底清除;4、缺乏中国特色的独立体系,因此重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非常必要。
我主张特别关注从斯达尔夫人到勃兰兑斯,从季莫菲耶夫到斯诺林的文学史观,他们的基本特点就是以史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的文学史结构。对此还应以中国文学批评史为“参照系”,这是建立自己独立体系的需求。比如,郭绍虞和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也有经(朝代更迭分期)、纬(特定朝代的文评现象与文评家)之分,经纬度交织而结合。我参考这类模式,并认真梳理新的体悟,再在综合众多学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的文学史构建设想。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摒除庸俗社会学的影响,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要坚持做到“四性结合”与“五环互动”。正确理解和实践“四性结合”很重要,如没有四性结合,也就谈不上五连环协作。
在当今学界研讨文化(文学)全球化与本土化“二元并存”、“双向交流”、“多元混合”的背景下,在坚持本土文化身份和弘扬民族文学优良传统的原则上,强调外国文学作品重读重评。鼓励外国文学史重构重编,如我们所知,这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我在《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新范式》中曾予以翔实论证,此处不必多议。然则,构建中国化(形成自己独立体系)的外国文学史,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切实突出中国文化精神特色而且模式创新,显然是重大的关键所在。依我之见,一部外国文学史从策划到编撰的全过程必须始终贯彻“四性结合”,即世界性、本土性、比较性、当代性的融通调适,书稿是否达到这样的准则,有
关既定专家评审当然重要,同行学人(包括持不同意见者)参加议论也不可少,并行不悖,应向诸葛亮学习——“集思广益”。
将世界文学的远景当代化,大肆宣扬其“全球化与多元化”相见欢的文化属性,这是当下带有国际性的热门话题。在这里,我完全同意陈众议先生在《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三十年》以及《经典背叛及其他》两文中有关部分所指出,全球化与多元化之说貌似平等,其实不然,甚至“也是一个悖论”。切勿任意机械搬运使用,谨防走“西方化”或“美国化”的旧路,政治经济方面如此,文学文化方面亦如此。辨识诸如此类问题之后,讲述“五环互动”的设想就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比较方便了。所谓五环互动的“五连环”,即指以下五个方面:
1、运用文学史论讲述历史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文学土壤和时代人文精神。采用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的模式,坚持历史的讲述和文学审美的批评方法论,这完全符合文学从来就是人类对生活与时代审美反映的史实。2、作家作品评鉴力求清晰,名家名著突现其应有的地位,却又不抛弃一般的作家作品。诚然,文学史绝非名家名著评论集,却又必须防止“去经典”、“去中心思潮”理论的误导。3、文学思潮发展过程要系统化,努力表现和阐释其中含混的多元化的文学矛盾。在文学史上,有些小流派影响深远,也应予以适当关注。4、我认为文学是广大读者、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对话的场所,交汇感悟的地方,一部外国文学史旨在让人们交流、接受文学意识。5、重构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务必以中国古今文学发展史为参照系,平行比较与影响比较并举,这样才便于促进东西、中外文化文学交流。这样构建中国式的外国文学史,只是表层设想,真正把文学史做到深层次,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精细的思考。比如,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如何凸显审美“人学”发展过程,就应该认真探索。
现在,从总体上解说“五环互动”协作关系,并适当举例证实。组编任何类型的外国文学史,均应始终坚持“五环互动”原则。所谓“五环”已作简介。“五环”之中以第五环为主干,在第五环的统领下环环相扣,突出中国特色必然包括自己体系的形成;各环互动不仅表现为语言文字方面的呼应,而且体现在“史”的叙述和“论”的阐释等内容结构之中。这里可以举证,简说一番。研究我国当今著名戏剧家、导演黄佐临“写意戏剧观”者,大有人在。有些学者如此称赞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黄佐临提倡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戏曲的重在写意的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吸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经过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积极建立新的中华民族话剧演剧体系。我以为如果不那么胶柱于“名词”释义,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确有其重大的审美实践价值,即以弘扬中国戏曲优势为基本,并努力吸收西方戏剧及其理论精华,执着追求“梅兰芳戏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布莱希特戏剧体系的综合”。理所当然,如此既显示中国特色又达到中西会通之妙境的“综合”,需要经历长期反复的研讨和实践,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黄佐临关于“写意戏剧观”解析中的“四写意”之说,虽然不完善甚至自相矛盾,但他走向中西戏剧通过“对话”而“综合”的道路却是可信且可行的。其实,黄佐临提出“写意戏剧观”是有其时代感应的,此前学界早已有“西方文学与文论重在摹仿写实,中国文学与文论重在写意抒情”之说。无论中西学界,关于此说的“争鸣”也是存在的事实,“争鸣”可以求同存异。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主编的《外国文学研究论丛,中国现代文学专辑》(1985),以及上海师大学报编辑部主编的《海外中国学》(专辑,1986)中有关论文,均可参阅。
在此,我乐意顺便简介吴元迈主编的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外国文学》(2006)。这部教材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历史与文学艺术教材编审委员会(吴元迈、王忠祥参加)审定。此书达到胡锦涛同志在总体“序”中提出的要求,“要坚持少而精、管用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使教材“切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胡锦涛1)。《外国文学》突破了过去较长时期采用的“二分法”局限,即把外国文学分为西方文学(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亚非文学)融为一个整体,包括五千年的历史并涉及五大洲的文学;各国历史时期各个地区(各国)文学,均能发扬“点”与“面”结合的优势,并适当关注不能进入名家名作专节而又值得进入文学史的作家作品(“小概述”中予以简约介绍)。《外国文学》最大的优势,如其“绪论”所指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的文评原则:“历史的和审美的”,它与我所讲述的“五环互动”的精神大体一致。也不必讳言,由于干部学习的基本特性和实际需求,这部教材受“简明扼要”的体例所限,不允许充分表述中西古今文学与文论交流,也不可能充分评议其中平行与影响比较性的研讨。
话说到此,仍须补述几句。从两个世纪之交到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外国文学教师和兄弟院校外国文学工作者一道,为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下过功夫。比如,《外国文学史》(1-4卷,王忠祥、聂珍钊主编)的出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000年),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外国文学史》(1-4卷,聂珍钊主编、王忠祥顾问)的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就充分表现了“精益求精”的艰苦奋斗精神。尤其是后者,与《外国文学》同样把“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会通融合为一体,坚持“四性”即科学性、系统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原则。也无可讳言,如其后记所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作“进一步的修订”。尽管《外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史》(1-4卷)和人们理想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还有明显的距离,但这一类著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值得我们深思和采纳的。
我很认同童庆炳先生的高见,不能再走“全盘西化”和“固守传统”的旧路了。既要远离民族虚无主义支持的“西化”,也不迷恋极端民族主义支持的“化西”,学术总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平等对话”,互相借鉴,彼此沟通,求同存异,并肩前进。钱钟书先生在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谈艺录》“序言”中早已指出,文学性(以及文论性)的演变,主要标志着人类文学(及文论)的走向,即“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海、北海、道术未裂”。为此,通过古今、中外、东西对话,反复研讨文学性和文学理论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并存的复杂态势,很有必要。不必讳言,基于“对话”的“整合”务必伴随“争鸣”进行长期调整和“适应”。像学贯中西的大师冯至、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季羡林等在这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值得当今学人认真学习。
总之,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无疑是一项特殊重大而历时较长的审美“人学”工程,任重道远,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和艰难险阻不会少。然而,这项工程和建立“以人为本”、“以我为主”的“中国外国文学学”有密切链接关系,前者(编写自成体系的外国文学史)是后者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跨越一切险阻,奔向光辉的前程。我虽耄耋之年,仍愿为此克尽绵薄之力。事实正是这样,只要我们牢实把握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的基本特性,遵循“承传——超越——创新”的规律,勇攀学术高峰,我们一定会有属于中国、形成自己体系的外国文学史。
据我所知,在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照耀下,各层次各类型研究外国文学史的专家学者,以及这些方面著作的编撰人,正在为构建具有独立中国特色的新外国文学史奋战不息。教育部特大攻关项目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外国文学史》编写组已开展工作,势头很好。诚如聂珍钊教授所指出的:马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务必“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言而喻,各界广大读者和有关文教工作者殷切期待这样的新外国文学史。今日世界文坛,需要真善美三合一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它必然通过世界文学的比较性和比较文学的世界性的讲述,充分表达“中国心”、“文学情”和“世界爱”。
注解
①王忠祥:“关于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的几点思考”,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教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法论教学参考资料汇编》(王忠祥苏晖编,内部印发)第25-31页。另参阅王忠祥:“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文学教育》(下)11(2008):004—008。
②“外国文学研究与编纂60年”一文讲述了前三类文学史观:一、弗里契《欧洲文学发展史》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文论系统评析欧洲文学,但奉行经济决定理论,有庸俗社会学弊病,其割裂“自律”与“他律”关系的偏激文学史观在苏联和我国学界都被清理过。二、美国文论家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强调文学史的编写必须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反对庸俗社会学文学史观。三、英国文论家阿诺德·蒙塞提倡“他律论”的文学观,主张文学的外因和内因“相加结合”,但如此“相加结合”是机械性的,并非“自律”和“他律”的辩证统一。以上三种文学史观对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以及外国文学史的编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借鉴作用,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难以合理解决文学自律和他律的辩证关系。于是,20世纪中后期,有不少学者积极引入德国文学史批评家姚斯的接受美学观点,认为文学史是动态的文学史,应该尊重读者的反映,似可将它称为第四类文学史观。往后奔驰于文坛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自然可作为第五类了。
③参见孙凤城:“浅谈《新编欧洲文学史》”,《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李明滨陈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16。
④高玉认为:“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两种性质不同的外国文学组成。现实中,相应地表现为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和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它们在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又紧密联系,难以决然分开,可以说异质而同构。从一种研究视角来说,它们并存而互补,对于现实各有其作用和贡献。”参见《“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61-172。
⑤参见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外国文学研究》6(2004)123-129。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外国文学动态》6(2007):39-40。第九届年会主题是“走近经典”,与会者主要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性”、“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⑥参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二、三、四、五、六部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57。前文见《文艺报》2008年11月1日,后文见《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⑦参见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38-339。
⑧参见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大纲讨论会召开”,《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论文摘要:欧洲中世纪有着相当丰富和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资源,它既继承和发扬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些批评传统,又在基督教文化大语境的浸润下产生了新的批评模式,在某些重要方面开启了文艺复兴以后近代批评的先河。特别是在其比较的批评类型中还可以找到今天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的最原初形态,而当时的语法学批评、修辞学批评等,也可以看做后世影响巨大的形式主义批评的最原初形态。中世纪对诗歌有四种最重要的定位:语法学的、修辞学的、逻辑学的和哲学的。其中语法学定位历时最久,并且是中世纪人文主义的载体;修辞学定位在古典主义后期几乎已销声匿迹,其后以语法学论文的形式出现;逻辑学定位与经院哲学密切相关,哲学定位则与柏拉图主义血肉相连,从古典主义后期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代。
论文关键词:中世纪;文论;比较文学;批评模式
对欧洲中世纪的文艺理论史,学术界向来关注较少。这种状况即使在西方的文艺理论史研究领域也非常突出,而相比之下,我国国内关于中世纪文艺理论史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不仅资料匮乏,缺乏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而且还存在着许多误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所幸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颇有见地的理论家就已充分意识到连接古代与现当代的中世纪文论的重要性。1974年,纽约城市大学阿利克斯·普瑞明格教授联合他的同事们编撰出版的《古典的和中世纪的文学批评:翻译与解释》在当时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对通行的关于中世纪批评的一种经典论述——l952年出版的阿特肯斯的《英国文学批评:中世纪阶段》——提出批评,认为“阿特肯斯的方法不仅带有偏见,而且,简直把该课题推向了绝境”。十年后的1984年,当人们争相讨论时髦的现代理论时,该书下半部分“中世纪的文学批评”的主要编者、曾执教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专业的小哈迪逊教授,在该书单行本再版序言中指出:“批评史是当前文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最近十年来。理论界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等兴趣很大,所有这些新领域的初衷都在于发现更为有力的批评方法。这种兴趣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批评史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他还说:“对于古典时期和中世纪后期,包括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的批评,我们都有足够多的研究和文献。然而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这一千年间,批评历史和文献却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这种空白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不可原谅的。它导致了对古代文学美学和文艺复兴文学美学之间关系的一种扭曲的……理解。它也使所有人……不能理解那种显然很离奇、但事实上却非常严肃的对待文学的态度……”这批有见识的理论家们对中世纪的一些经典批评文本进行了整理和英文翻译,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和研究中世纪批评整体风貌及其内在发展线索的可能。
中世纪文艺理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它的文学批评模式,而且,尽管在中世纪修辞学和诗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3。中世纪的人们依据不同的分类基础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基本的分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三分法,即以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三学科”为分类基础的分类法;另一种是四分法,即以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四学科”为分类基础的分类法。我们可以以“三学科”为参照系分别探讨诗与三学科的关系,梳理出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的批评模式。然后,将诗与“四学科”也视作一种批评模式,整体论述它们之间的关联。
1.诗与语法学
中世纪的诗学是在语法课上出现的,并且在语法课上占据着最传统和最持久的位置。昆提良在《雄辩家的培养》中将语法学定义为正确言谈的科学,是诗人的学问,为诗学与语法学的联系提供了一个基本公式。维克托瑞纳斯在《论语法艺术》中把语法学看做是解读诗人和历史学家的科学。由此,语法学的批评传统是中世纪人文主义的主要载体,众多的学者将文学研究或阅读诗人看做人文学科的中心。
诗歌与语法学的这种联系产生了三种各具特色的批评类型。
第一种是评注和注释,即对某些文本进行评注和解释。尽管这些评注和解释并未形成一篇独立完整的文章,但在当时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文本批评模式。它一般都是首先简述作者生平,然后评论作品自身的形式和风格,而主要部分则是对文本中个别词句的注释。这些评注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作品的审美特征,而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学习这些作家的写作技巧以增加文采。这些注释可以用来定义生僻的词句,解释复杂的语法结构,指明修辞手法,有时还能揭示文字的道德寓意。当时的作家们注解了维吉尔、特伦斯、贺拉斯等古典主义后期的作品,由于中世纪文学处于基督教的语境之下,所以一些基督教作家对作品的注释显然是为解释《圣经》做准备的。l2世纪利拉的尼古拉斯的《普世圣经注释》是中世纪“圣经注释”一部公认的力作。
第二种是音韵学批评,即评价诗的韵律。古典语法学包括拼写、音节划分和元音音量的研究,其中最后一种研究的扩展形成韵律学,它的基本理论是:诗歌不是内容和方法的,而是韵律的;它对应的不是历史,而是散文。也就是说,形式重于功用,我们说一部作品是“英雄史诗”是囚为它使用了六韵部英雄诗体的格律,而不仅仅是依据它的内容。当时的诗韵学论文主要有奎尔的《拉丁语法》、贝德的《论韵律》、但丁的《论俗语》、德肖的《修辞艺术》等,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特瑞希诺的《诗论》和贝勒的《保卫和发展法兰西语言》以及盖斯克因的《教育笔记》中都还明显保留这种批评风格。
第三种批评类型可以称作作家比较。文学传统从一开始就是可以比较的,昆提良在《雄辩家的培养》中列举了作家名单,目的是将一部罗马作品与其所模仿的希腊作品作修辞学方面的比较,这可看做这种批评类型的第一次尝试。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找到今天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的最原初形态。中世纪基督教作家继承了比较的传统,并将比较转向了拉丁作家和希伯来作家之间,而且他们的视阈中既有_作家,也有异教徒作家,兼容了基督教经典和世俗文学,尽管他们提醒人们说,研究世俗文学的主要理由是为注释《圣经》作准备,但这种对不同作家兼容并进行比较的批评传统与前两种批评类型一样,成为中世纪人文主义产生的温床。
2.诗与修辞学
语法学批评的类型有着明确的形式,相比之下,中世纪修辞学批评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主要表现在诗与修辞学的关联上。在某些方面,古典主义时期诗与修辞学的联系比中世纪还要紧密。在古代的著作中,唯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完全借助于修辞学的。许多被视为古典主义的批评作品,如德米特里乌斯的《论风格》、朗吉努斯的《论崇高》,其实都是关于修辞术的批评,只不过是运用于诗的文本罢了。
古典主义后期有三部正规的修辞学批评作品。第一部即传统上认为系“朗吉努斯”所作的《论崇高》残稿,该作品宣称天才胜于训练、想象重于布局,这些问题在古代修辞学中都讨论过;第二部是多纳图斯的《维吉尔作品释义》,文中盛赞维吉尔堪称修辞学大师;第三部作品是迈克罗比乌斯的长篇对话《农神节》,讨论“维吉尔是一位演说家还是一位诗人”?该作品论证了维吉尔对论辩风格的运用能力,认为他尽汲十位阿提卡演说家之所长,这部作品修辞学批评论述的广泛和细致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中是无可匹敌的。中国文论界所熟知的贺拉斯的《诗艺》从罗马修辞学中得益甚广,所谓模仿、诗人的修养、天才与学养的对立、寓教于乐原则等话题在以往的修辞学中都有论述,这部作品成为整个中世纪修辞学批评的母本文献,成为中世纪语法课的必读教材,学生们详细钻研它的修辞风格,并由此产生了大批论诗艺的著作。古典主义修辞学习惯引用诗歌来证明表达效果,而语法课上阅读诗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熟悉修辞格的运用技巧。尽管加洛林王朝时代以后,纯粹的修辞学批评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取材于修辞学的语法学论文,但诗与修辞学的这种联系从古典主义时期延续下来并贯穿于整个中世纪。
3.诗与逻辑学
诗与逻辑学的联系早在古典主义后期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评论中就已经建立,不过,在中世纪早期这一联系并不被重视,直到12世纪才隐约可见它的影子,到13世纪,人们已经更乐意用逻辑体系而不是修辞方法来划分修辞格的类别了。实际上,将诗重新定位于逻辑学领域的契机也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发现,并被人们从阿拉伯注释和译文大量译成拉丁文。“诗学是逻辑学的一部分”这样一个命题从此被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奉为金科玉律。这种定位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反人文主义的因素:把诗学看做逻辑学的一部分就是说诗只是一种“工具”或“才能”,不具有“内容”;只是一种像形式逻辑、辩证法和诡辩术一样的制造象征符号的“技艺”,而不是像政治学和天文学那样的“科学”;同时,这种定位也否定了“寓教于乐”的传统。在整个中世纪,阅读诗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在于诗不仅教给人们一般知识,还能通过实例提供道德教化。基督教诗歌的教化倾向自然不言而喻,而_们阅读异教作品也是为了把其中的道德内容像“埃及黄金”一样带走,为己所用。
然而,当诗被纳入逻辑学之中,所有这些都失去了意义,这对于中世纪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一理论矛盾到圣托马斯和培根那里终于稍得缓解。他们采取折中的立场,承认诗在科学体系中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一门技艺,可归于逻辑学,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活动,因而也具有道德价值。然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们却不屑于这种中庸态度,但丁就明确宣称《神曲》是一部道德哲学,莫萨多和薄伽丘也支持他的观点,甚至提出更激进的主张,认为诗是神学的同盟。
4.诗与四学科
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四学科中与诗关系较近的是算术和音乐。数,在古希腊早期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用数创造”被认为是一种模仿手段;音乐,更是诗的要素的一种,圣奥古斯丁的《论音乐》就详细分析了音乐节奏和古典主义诗歌韵律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些关系并不是中世纪批评家们的兴趣所在,他们所做的是把诗独立于四学科之外,视之为哲学或神学的一个分支,并由此产生了一种重要的批评类型:讽喻批评。
我们知道,原始诗歌常常被当作预言和启示,体现着某种世界观。古人们把诗人的智慧分成科学知识、伦理知识和宗教知识,与此相应哲学也被分成三部分: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理性哲学。既然诗是哲学的一部分,批评家的工作就是要找出隐藏在诗的文字背后的哲学意义。讽喻,因此成为他们最有效的工具。对古典主义后期和中世纪早期的批评家来说,讽喻不单是经过伪装的书本知识,还是不宜于理性推论的真理的神秘流露。这种观点显然来自于柏拉图。原始诗歌的哲学意义、柏拉图思想的神秘主义倾向在中世纪这个神学至上的特殊时代找到了繁衍的土壤,柏拉图主义的影响贯穿着整个中世纪。普鲁克拉斯的批评理论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他认为诗是一种启示,诗人是具有灵感的先知,其才能是超理性的,讽喻犹如一道面纱遮掩着神性的真理。不过,他并没有完全走到新柏拉图主义极端神秘的一方,尚能承认伦理教化是诗的重要功能,只不过不是最主要功能罢了。
讽喻批评传统在中世纪必然面临这样的问题:异教徒是否也可获得灵感?灵感的真正源泉是什么?除了一些极端保守的教士,_们对前者的回答基本是肯定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维吉尔的第六田园诗《救世主》,它被认为是对基督诞生的预言。许多中世纪圣经批评和中世纪中期的神秘主义思想都赞成对异教文学进行讽喻性的读解。讽喻批评直到14世纪人文主义者那里仍然颇受青睐,但丁、薄伽丘等人的观点都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理论主张预示着15世纪佛罗伦萨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出现。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对诗歌有四种最重要的定位:语法学的、修辞学的、逻辑学的和哲学的。其中语法学定位历时最久,并且是中世纪人文主义的载体;修辞学定位在古典主义后期几乎已销声匿迹,其后以语法学论文的形式出现;逻辑学定位与经院哲学密切相关,哲学定位则与柏拉图主义血肉相连,从古典主义后期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代。这说明,中世纪有着相当丰富和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资源,它既继承和发扬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些批评传统,又在基督教文化大语境的浸润下产生了新的批评模式。在某些重要方面开启了文艺复兴以后近代批评的先河,特别是作为其主要批评形态的语法学批评、修辞学批评等,可以看做后世影响巨大的形式主义批评的最原初形态。显然,中世纪对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有着某种承继关系,对后世近现代文学批评也可以说有某种源流关系,如果斩断这种关系就如同断根失源。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技术的逐步改变和完善,使得汉语言文学也不断地发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1、前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与社会人文领域相关的全部工作,但是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而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及相应人文知识的人才,集应用性与人文性于一身,秉受人文精神,希望能够基于精神层面来对世界和社会予以改造,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服务。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目前来看,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增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基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还应该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媒体的能力,以及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融合多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措施
3.1合理设置人文应用型课程体系
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建立起灵活多样、厚基础、因材施教、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实行“基础课程+提升课程+应用行文课程”三结合。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育科研和语言教学的能力,可开设演讲与口才、现代职业礼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艺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研究方法、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语文课件制作、教师发展研究等多门课程。
(2)提升课程提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升造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科研能力,提升专业理论,可开设外国文学专题、杂文创作艺术论、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唐诗宋词、音韵学、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修辞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字学、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文献学、影视艺术欣赏、汉语语法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明清小说研究、逻辑学等多门课程。
(3)应用行文课程应用行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的工作能力,可开设办公室礼仪、档案管理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应用写作、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秘书学、广告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编辑与采访等多门课程。
3.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务必要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积极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社会、市场及行业发展需求突出培养特色,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选课制、弹性学制,研制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地合作、校企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全面联系与深度合作,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3.3广建基地,深挖功能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拓展专业实习和就业渠道,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人文应用性,各高校应该应该要多与企业、地方合作建立起一批学生容纳能力强、专业对口性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避免为实习而实习,强调实习是就业的敲门砖,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实习基地领导来学校作就业指导讲座。一方面加大与实习单位产学研的合作,另一方面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感受就业氛围,调适就业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3.4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入学教育时就应该被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并且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大学四年规划;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则应该对他们进行详实的就业形势分析,端正他们的就业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为就业必备的技能和素质做好准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则应该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去向进行选择,是选择独立创业,还是选择去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是选择报考公务员,亦或者去学校当老师教书育人,或者深造读研。针对学生的不同职业选择来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则应该进一步加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人文应用型人才是集文化思想与实践应用于一体的全面性人才,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文化情怀与自身素养,并能够渗透到工作实践中,影响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文学史、哲学史等社会科学知识,它的精神价值一直对人内心的修习产生重要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培养了无数学者与优秀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深化课程,开始涉及到互联网、对外交流等方面,扩大了专业学习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针对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进修学习,中外世界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是课程必修内容,而随着时代进步,这些文化信息越来越多,理论知识也越来越广,所以,专业人才技能也随之进步。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长久积累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使得学生自身文化思想层面高、文笔扎实、思维跳跃,在写作、分析、引经据典方面优越于其他人。
二、人文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包括诸多方面,人文应用型人才只是其中一个分支,主要就是针对文学素养高的人文科学方面的人才。人文应用型人才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学素养程度高,精神价值高于物质,将我国特有的百家思想和西方自由平等尊重的思想集于一体,提倡新的文化思想素养;二是针对我国提倡的“人才需要社会实践”观念,应该将自身专业技能用于社会实践,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将优秀的人文精神感染给身边的人,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将这种优秀的人文思想传播给社会,对社会造成良好影响,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人文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需要将自身的技能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人文知识是人精神层面的慰藉,而应用于实践便是人的精神产物,需要有良好的培养模式才能将精神与实践相结合。
三、培养模式
(一)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和知识技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可以保证精神境界的教育。所以,课程设置应该多开设实践应用课程,确保学生人文精神的学习有用武之地,而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心间。现代社会注重的就是人才的实践能力,经验丰富的人与初出茅庐的学生肯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课程向实践改革是必需的,可以多增加学生专项能力写作、古典文学演讲、辩论等课程,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能力”“文学能力”突出出来。
(二)社会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大多从事编辑、写作、文秘等文职工作,强调良好的文化底蕴,但是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学生就不会懂得工作的性质。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固定让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比如假期去一些社区、机构、公司做兼职工作,既可以有工作经验又可以提升实践能力。
(三)多元化学习,专业性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秘、新闻、教育等单独模块,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以多方面学习,但是,术业有专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进行规划,进行专业培养。我国教育要求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只有专业人才专攻其事,才能将自身能力完全施展。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中,文化知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也要认清自身特点,将人文知识分门别类,针对自己精通的模块专业学习,其他模块辅助学习,这样才能做好人文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大众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印象就是文化素质高的文学人才,对于专业性能不够了解,但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拥有文化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各项技能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更有优势。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不断开拓新思路,增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自身人力资本,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精神文化越来越为丰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主要功能是对我国文化精神及全民语言的传承。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其中包括以下几点。教学方式落后。汉语言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了解汉字的构造及字与音之间的关系,通过汉字表达出汉字的象形的意义,因此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不断思考和深化才能掌握其内涵,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单纯地记读音和字意,单调的学习方式会极大地打消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需要较高素养的学科,要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内涵及写作能力,需要大量练习文言文等,文言文的范围还包括通假字、同音字等,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尚不能熟练地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字形相对复杂或者晦涩难懂的字感觉陌生。应试教育的后果。我国的人才评选方式一直以来就是采用高考的制度,通过分数评判学生的优劣,这样会极大地影响我国在语文教导上只以高分为目标,而忽略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根本无法掌握汉语中的人文思想。
二、汉语言教学改革的特点
1.从教学方式方面改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文学的人文思想,从改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开始,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教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通过学生的自觉性的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和精神,并且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并且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博大精神的古典文化。与此同时,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科技的力量,全面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教师要不断地融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性的人才,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彰显出学习热情。
2.从教学课程方面改革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与其他的数理化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与古代文化紧密联系,毕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要学字词、写文章,还要掌握古代的天文地理的知识,掌握前人创造出来的优秀的文化作品,不断丰富掌握知识。由于我国家长对学生都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学生学习的科目十分复杂,从而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现代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中,可以将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全部融合到汉语言学科中,充分地将三科目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到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学会如何整合知识,了解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从小就精通天文地理,不断地拓宽知识的覆盖面,这样学习汉语言文化就会变得生动无比。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学作诗词歌赋的课程,让学生将古人的文化重新捡起来,用作诗词的平仄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快乐,传承中国古文化。
3.从师资队伍方面改革
在我国不乏很多国学大师,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研究颇丰,但是在汉语言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大量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要求逐渐增高,教师本身需要不断提高素质,掌握更多的传统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从而教导学生掌握我国传统文学文化,形成较强的传授性,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传承下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还要有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用幽默和创新的方式通过一个知识点拓展出多个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掌握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汉语言本身有较强的稳定性,导致教材大同小异,教材的改革也是必需的,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有更好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学会主动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素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不断推进,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跟随学生和时代的特点不断进步,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汉语言的基础知识及我国的传统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双重胜利,创新汉语言教学,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传播我国优秀深远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逐步革新,以便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的教学理念已经从高学历、高校教育的培养理念转变成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人才培养理念,而汉语言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不仅关系着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取向和人文学科的教育特色,还关系着学科在市场需求中求生存和求发展的竞争力量,因此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要求革新教学理念,重视素质教育。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1.高校汉语言文学。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往往蕴含着深奥的知识奥秘,通过汉语言的深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历史感受中培养文学素养、提升审美意识、树立价值观念。例如:《诗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传统礼仪文化中感受爱情的纯真美好;文天祥的诗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气势磅礴的诗句中感受诗人的悲壮爱国之情,这些蕴含人文历史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提升审美价值,因此在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素质教育非常重要。
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根本目的,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健全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作为根本特征的现代化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展现了基础教育的宗旨、性质、任务,因此推行素质化教育可以有效遏制应试教育的弊端,避免教学中一味追求升学的不良现象。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
(一)必要性
1.教育目标的需求。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良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通过汉语言的素质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文学素养、提升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教育改革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面提出要全面贯彻素质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不仅要把知识、态度、能力相结合,还要把态度、情感、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新课程的标准中明确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二)现状
高校的语言教学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语言教学不太重视,这样就导致学生也不重视语言的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仅会失去语言学习的兴趣,还无法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地接受素质化教育,因此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及时调整这种不良现状。
三、如何在高校汉语言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1.指导——读书。指导——读书的教学方法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还符合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和选择性,由于指导——读书的教学方法具有很高要求,因此教师要把教“书”转化成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各种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手段来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控职能。
2.指导——研讨。在讲座中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发言机会,通过学生的发言来判断学生理解问题的不同程度,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用求异和思维的教学态度不断对讲座观点进行充实和完善,让学生在开放的思维空间里拓展性地学习知识。
(二)考试的改革
1.素质测试。测试的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汉语言的测试中要把知识测试转变成素质测试,侧重于学生对于汉语言的综合理解和整体把握,让学生通过赏析文学作品、概括语言材料、表达语言文字的素质测试吸收科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以及美感。
2.能力测试。汉语言文学的测试中要把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综合考察,在能力测试中考察的核心是能力,对于能力的考察主要有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并且在考察中要重视能力的应用和知识的应用,以“用”来测“能”,考查学生是否可以积极地应用所学知识来就解决实际问题。
(三)训练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自信。鼓励学生树立自信,通过良好的氛围营造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树立正确观念,并且高度重视文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充分调动汉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自觉自省地去提升汉语言的学习效益。
2.传授交际策略。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很难掌握会话分寸,因此教师要系统地讲解和传授会话规则和交际策略,让学生在学以致用地强化训练中不断提升会话水平。
(四)完善师资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是调控者,既对学生的汉语言学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又对学生的汉语言学习起着宏观的调控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自身的优良素质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下积极地加强知识学习和提升审美意识。目前高校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备受关注,学生体验素质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便是汉语言的文学教育,因此高校要通过语言教学来渗透素质教学,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和语言能力。在汉语言的素质教学中,高校不仅要通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来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还要结合高校的自身特点充分展现新时代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创造性,让各类教育和各级教育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和谐发展,有效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语言功底和优秀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具有就业适应面宽、基础牢固、社会需求量固定等过去传统的优势。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新尝试
研究性学习不算新事物,但在本科教育中真正详细论述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极为少见,更多的研究者把研究性学习模式看成是研究生教育的专利,对本科生的教育还停留在灌输式的知识传授阶段。笔者认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引进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变教师中心为师生互动的必然要求。研究性学习模式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当成学术科研的后备军,而是通过科学研究的流程如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论文等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适应复杂的社会需求和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基础。具体有如下四个层次。
1.听———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
以往论者也强调“听”的功能,认为听中“教师起到的示范引领的催化作用尤为关键”。但以往论者“听”的功能过于狭窄,偏于诵读名篇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或者利用视频影片引起学生兴趣。笔者以为,研究性学习所谓的“听”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传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听”虽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讲”显然是“听”的前提与基础,所以教师如何“讲”就成了学生“听”后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具体到讲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如何读书。书这么多,读哪些书,这是一个选择问题。目前本科生教育普遍偏于教材,对于原典、原著的研读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可以建构一个以作品为核心、学术专著与论文为辅的三层面立体读书模型。作品是感性材料,没有李白、杜甫、苏轼等人作品文本的浸染,审美趣味与文字功底将失去基础的依托;学术专著与论文是理性的提炼与升华,是传授学生如何研读作品、如何思考问题的窍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讲授的课程给学生在作品、论文、专著方面开一个综合性的书目,所选书籍不能太多,否则负担过重;也不能太少,否则流于形式难以奏效。选择之后,哪些先读,哪些后读,哪些详读,哪些略读,都需示学生以法门。其次,应该以自己博学多闻的知识与思想去讲解选择的作家作品与流派,在讲授之中使同学们得到思想的启迪,感受文学的魅力,领悟人生的真谛。这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教师阅读作品、专著、论文无数并消化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此时的授课将超越知识的灌输而成为思想交锋的饕餮盛宴。
2.读———知识的积淀与思想的涵养
“听”主要是教师“讲”的引领过程,“读”则需学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没有大量读作品、读论文、读学术专著、读社会这本大书,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将永远是句空话,大学生课堂上与教师的交流也将陷于游谈无根,至于适应社会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写作能力更是无从落实。只有大量的读才能说、才能写,仅仅局限课堂搞所谓的参与式讨论不过是形式主义的隔靴搔痒,看似花哨实则是过眼云烟。老师教授读书法门之后,学生沉下心来腾出时间真正一本一本读书、一篇一篇看论文才是奠定学生扎实功底的不二法门!钱穆先生就说过:“书能一本本一部部地读,埋头读。”读书方面,每周能读2~3篇学术论文,每月能读3部作品与1部学术专著,则何愁学生说与写的能力?读书不只是翻书,读书过程中的摘抄与笔记起到积淀知识与深化思维的作用。如何做读书笔记呢?读书笔记有什么用呢?读书笔记一方面是围绕一个主题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读书笔记需要学生组织文字,锻炼学生的文字功底;最后读书笔记还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如何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说———知识的运用与思维的锻炼
没有知识的储备与思维方面的操练,“说”将是胡说八道、不知所云。所以这部分虽以“说”立论,但重点阐述还是教授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之道。以实例的形式把原文展示给同学,然后引导学生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过程可以结合讲解的内容随时随地插入,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前有教师讲授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后有学生照此扎实读书做笔记,则课堂上围绕某一专题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平时围绕某一作家作品读的论文与专著越多,把握的细节越精准,掌握的知识越全面,展示的视野越开阔,最后思想的交锋也就越激烈。试想根本没读过雨果《悲惨世界》原著也没看过研究论文更没参考研究雨果学术专著,讨论能靠谱吗?
4.写———文字的运用、逻辑的安排、思想的创造交融的产物
这个“写”既包括较低层次的摘抄与逐条式笔记,也包括单篇的读书札记,更包括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写”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解学习与思维方法、大量读论文与作品、课堂讨论与辩论中阐述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的综合运用。这个过程既考查文字运用的功底,还考查逻辑层次的安排,更关注自己独创性思想的酝酿。平时读书的涵养、老师讲授的方法、讨论时思维的锻炼等等都打破隔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具体方法是以笔记与摘抄为主,模仿经典学术论文,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另外,真正掌握思想与学术的能力,还需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与学术专著。现在大学生知道中国期刊网并能下载文章阅读的少之又少,至于学术专著更是望而生畏。对大学生而言,至少应该熟练掌握中国期刊网的查询与下载,每个星期至少能阅读与专业课程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2~3篇并做好摘抄,虽然刚开始阅读必然艰难,但浸染既久,学术思维必渐渐养成,终身受用。
二、贯彻落实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人文素养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贯彻是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为前提的。没有时间的保证与实践的操练,再好的教育理念与模型都将沦为空谈。为了把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中落到实处,需要三个层面的协作与努力。首先,教师层面。研究性学习模式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如何传授学习方法、如何开列读书目录、如何演示读书笔记的做法、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具备极强的综合能力。具体如下:第一,教师能力方面的培养。所谓“名师出高徒”,要培养一个在“听、说、读、写”方面综合素养都高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造诣与深厚的涵养。这个涵养从何而来?还是在科研中大量读作品、读专著、读论文并进行持续不断思考、写作、教学中而来。第二,教学方式的创新。有些教师里肚子有货,但缺乏教学的技巧与经验,最后产生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科研能力并不必然等于教学能力,所以,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如何把这种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仍然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焦点。第三,改变对教师的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师职称的评定与能力的考察,关于教学成果的权重,各种奖励与教学成果直接挂钩,让教师摆脱“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无所谓思想,在制度性的利益保障下,必将刺激教师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改进教学方法。其次,学生层面。学生的主体性相对较弱,在现实大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靠他们自己主动学习,实难奏效。所以,客观上建立一个更为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早有论者指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摒弃以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模式。”笔者配合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了下面一个综合评价学生的模型。最后,课程设计层面。对比国外与国内大学本科教育可以发现,国外本科生每周课时一般在12~15,而国内大学本科每周课时少则20多个课时,多则30甚至40课时,过于紧密的课时安排导致学生上课已经自顾不暇,何来课后读书做笔记写论文?现在大学生不是缺少上课的机会,实在是机会太多把他们的生活与时间挤得满满当当,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进一步学习与深造。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现在大学本科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只有记忆,没有课后的思考使之消化知识。反观研究生教育,恰恰是较少的教师引导与学生大量自主学习时间的结合,才使学生真正超越单纯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所以,课程设计方面应精选必修课程,删减不太相关的课程。与之相关,就是缩减大学教师的工作量,这一方面是配合缩减课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大学教师潜心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宽松的工作环境。
一、语文教学类课程体系的重新调整与教学改革实践
(一)修订“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类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学校要求修订了“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修订后的新大纲有了以下变化:
1.新大纲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更加关注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接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置。改变了以前只重知识传授的目标指向,更重视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的训练目标。
2.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学生教学能力形成为核心,以传授最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改变了章节式教学结构,以专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共设16个理论教学专题和一个教学能力训练的实践专题。每个理论专题在1-3次课内完成,实践专题(20学时)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修改后的大纲将理论教学重点放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最新语文教学理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学设计、说课与评课等方面,并在学生实践专题中完成学生讲课、说课的实践和指导。这样的改变力图通过“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会基本的教学设计,能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教学,初步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
(二)改革“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论”作为必修课,多年来的教学传统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教学录像示范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理论学习多,课堂研讨和教学实践少。2013年课程改革后,实行分班授课,教学方法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基本上是三线并行:课前5分钟练习、教师授课与案例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实践。
1.课前5分钟练习,让学生初次体验登台讲课的感觉。每次正式上课前,按照学号每班一个学生讲课5分钟,教师点评。教学内容自选,要求讲课内容要有知识性,讲课结果作为平时作业成绩记录在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在讲台上讲课的感觉。
2.教师授课,理论讲解与课例观摩并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课程内容,课上注重联系学生学习语文的经验,并辅以教学录像和文字课例观摩分析,学生观摩后评课并写出课评,作为平时作业成绩。
3.小组合作学习,由合作探究到真实的教学实践。在学期后半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课外时间,每周一次在教师能力训练中心共同备课,学生各自分工合作,最后每组指定两人分别做讲课和说课,所有人的活动按照参与情况赋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分,整个活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进行短时训练,每组推荐的优秀者可以模拟授课50分钟,其余学生观课、评课。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
(四)继续推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廊坊师范学院师范生培养的特色手段,开始于2011年。学生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20人左右为一组,接受由中学优秀教师和校内导师合作进行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训练内容按顺序有两个学期的基本功与教师入门、两个学期的校外见习、两个学期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基本功和教师入门训练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形成教师最基本的板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校外见习是对教师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包括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班级管理等内容。教学训练和微格教学则是侧重学生的实践过程,是教学理论的运用,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从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到教育教学见习再到模拟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培养了学生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三年来,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师生共同努力,导师制也显现出较好的效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学生参与导师制的要求也有了提高,由自愿参加变为必须参加,并要求校内外导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实现培养目标。
二、课程改革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能更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学能力,课题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2010、2011级语文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调查,2010、2011、2012级导师制辅导调查等,参加调查的学生有558人次。
(一)语文教学类课程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的认可度较高。对于“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内容,2011级和2010级有18.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有76.9%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但有5.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不满意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趣味性不足、实用性不够强几方面。对于“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表示很满意的学生是16.8%,比较满意的学生是69.5%,另有13.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不满意集中体现在理论讲授多、学生实践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几个方面。
2.对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强烈的期待与选课结果的背离。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和2010级学生有66.25%的人表示想选择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如果把教师教育模块内的课程作为自由选修课,有81.4%的学生想选修学习。但事实情况是,学生在选择模块课程时更多地选择了文学模块和语言模块,而非教师教育模块。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认为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趣味性和专业性不足。文学类课程因有作品赏析和作者生平经历而显得有趣味,语言类课程更是学生心目中当然的专业课,而教学类课程是边缘性课程,不受重视。第二,学生对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缺乏充分的了解。由于是新调整的课程,学生选课时对每门课程的内容不是很了解,担心这些课程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也担心在能力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所以选课时只有部分有兴趣的同学选择,造成每学期都不够开课人数的状况。第三,考研方向影响课程选择。三年级和四年级是学生考虑考研问题并开始进行准备的时候,他们在选择课程模块时,一般会选择和自己的考研方向一致,这样有利于积累知识,有助于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考研方向以文学和语言为主,教育教学方向的考生比较少。
3.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渴望。2010级和2011级平均有71.9%的学生认为,实习前非常有必要进行试讲。在学生建议的内容中,“实践”都排在建议的第一位。他们建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要增加实践课,要理论联系实际;“语文教学论”教学内容要增加实践环节,要多使用案例,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必要时要安排到中学进行试讲;“语文教学论”的教学方法要增加学生活动,要在学生讲课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种现象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教学实践有非常强烈的渴望。他们对于教学理论没有什么兴趣,而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却非常积极。
(二)导师制调查结果分析
1.参加导师制的目的明确指向获取教学经验。2010级95%、2011级97.1%、2012级96.3%的学生都以获取教学经验作为参加导师制的目的。另外,最希望得到指导的内容位列前三的是教学方法与技巧(46.2%)、教学经验(34.23%)、学生管理与沟通(23.05%),还有获得教学实践机会也是学生非常看重的方面。这几方面也都侧重于教学与管理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个结果与语文教学类课程调查结果互相印证,说明学生对教学实践机会和获取教学经验有非常强烈的渴望。
2.学生参与导师制积极性高,但活动主动性差。2010级自愿参加136人,2011级68人,2012级全员参加113人(学校规定)。每次都能按时参加导师组织的活动的比例为67.7%,有时不参加活动的比例为31.06%,只有1%的学生从不参加活动。但是,能主动到中学向校外老师请教的只有19.05%,不去主动请教的有57.8%,偶尔会去请教的有23%。与他们希望获取教学经验的愿望相比,获取锻炼机会的行动却显得非常被动。
3.导师制指导内容设置满意度较高。对导师制设置的指导内容表示很满意的三个年级平均是23.5%,比较满意的平均是59.1%,不满意的平均是17.56%,这是由于个别教师指导不力造成的。对于辅导收获的大小,平均有19.18%的同学表示收获很大,收获比较大的占39.54%,一般的占33.25%,没什么收获的占8.04%。
4.导师制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一是学生真正实践机会很少。在“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阶段,多数指导教师没能很好地组织小组内的模拟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试讲的比例只有22.4%。二是部分指导教师没按要求开展活动,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没有规划,活动次数不足或没有活动。三是对学生没有严格管理,学生是否按要求参加活动,教师并没有严格要求,基本凭学生自觉自愿。四是学生对导师制辅导内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至他们不知道自己每学期应该做什么。
三、改进措施与改革前瞻
(一)改进教师教育模块选课方式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对他们教学能力形成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模块课选课之前,应该集中对模块课程进行详细说明,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的主要内容、授课的主要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等。另外,选修课程的选择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块或自由选修,可以尝试多种方式。
1.模块选择与自由选择相结合。模块课设置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但现实是学生在三年级选课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还比较茫然。考研还是就业?做教师还是考公务员?当这些问题还没有确定答案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和课程的特点对课程选择就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模块课程的缺点是选择一个模块就要放弃其他模块,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模块选择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即学生选定一个模块之后,其他模块课程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2.模块课程与限选课程相结合。教师教育模块有些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技能训练”。因此,无论教师教育模块是否能正常开课,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模块,这门课程都应该作为必选课,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这也是此次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目标。3.重新组合模块选修课程。取消模块限制,在三个模块课程中任意选修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每学期每个模块选修课程不少于1门。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未来需要,又可以兼顾学生学习兴趣,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内容。
(二)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实践比例
“语文教学论”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要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1.增加小组合作的内容,丰富合作活动的形式。学生按照每7人一组的标准进行小组合作,合作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课堂上分组进行中学语文教材分析,学会备课。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备课讲课,小组合作准备1课时的教学内容,推荐本组同学进行说课和模拟讲课。三是每个学生另外准备15分钟课程进行视频录制,同组同学模拟中学生配合课堂互动,录制的教学视频经过教师评判赋分,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这个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模拟授课,且大家互为师生,真切体会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角色的不同特点,思考语文教与学的规律。
2.增强教学视频观摩后现场评课的力度。结合所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中学语文教学视频观摩的次数,并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现场评课,评课内容结合语文教学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印证。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体会。
3.学生讲授和讨论“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对“语文教学论”中的某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备课讲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思考关于语文教学的问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视野,也锻炼讲课能力。对于某些新的有争议的观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三)进一步加强校内外沟通与合作
双导师制的实行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学生受益匪浅,但也存在多种问题。为了能提高导师制的辅导效果,应该进一步加强校内外的沟通与合作。
1.对学生进行导师制宣传与说明。有些学生对导师制的要求并不明确,更没有认识到导师制的重要意义。因此,校内导师应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导师制的宣传和说明,介绍每一学期的指导内容、目标和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要求评价校外导师指导的质量,以便改进存在的问题。
2.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要求,校内外导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指导方面要充分合作。比如,校内“语文教学论”课程开设的学期,是学生进行校外教学观摩的阶段,校内导师可以在讲授了教学的基本原理之后,让学生去校外导师处进行观摩,记录校外导师教学的过程;或者由校内导师布置教学设计的作业,学生的教学设计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校外导师根据要求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由校内导师监督执行。这个过程既符合学校双导师制的设计初衷,也能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发挥学生组长的作用。学生组长也是沟通学生与导师的桥梁,他们既可以反映学生的要求,也可以协助校外导师组织学生活动。校内导师要经常从学生组长那里了解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听取学生意见,然后与校外导师进行沟通,商谈指导的内容和方式,兼顾学生要求与导师的指导设计,以达到最好的指导效果。对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指导的校外导师,校内导师要了解原因,及时提醒,以便解决问题。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汉语言文学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具有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文学修养、鉴赏文学的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
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还停留在此基础上,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没有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对接[1]。各大院校由于长时间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注重对语文理论基础的学习,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应该加强在文学素养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因而没有把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更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良好对接。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
汉语言文学主要是通过实践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运用,而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比较少,课程安排比语文教学的其他内容少很多,实践内容也少之又少。本身汉语言文学是开发性的学科,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理论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花时间探讨。比如一些诗词歌赋的创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通过长时间对文学素养的培养,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是制约汉语言文学开展的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普及范围不广
汉语言文学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分支,是语文教学的实践内容。大学阶段对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会比中小学的多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普及范围很有限,而且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在中小学阶段只是对汉语言文学有初步的了解,只是重视对语文方面的学习,步入大学才会对汉语言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中间很多时间,没有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断层。
二、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策略
(一)加大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
语文教育不能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好地对接,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不够。为了实现二者之间的对接,必须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2]。首先是增加汉语言文学课程,加大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力度,重新学习汉语言在断层阶段的知识,而且注重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力度,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多媒体,搜集更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汉语言文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对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开展是建立在语文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做铺垫,汉语言文学教育就无法深入展开。以古代文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汉语文文学中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有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代表作都属于哪个风格,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尤其是古代一些词语的含义,需要学生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创造格式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需要掌握。只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多角度地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缺乏学生自主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课程环节的合理设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拘泥于理论教学,而是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可以采用戏剧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多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同时在校园内学习优秀学生的文学作品,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对接。语文是实现人类交流的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教育的升华,其独特性,对语文教育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意义。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出具有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以语文基础知识为前提,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文品格。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与其他专业相比来说,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缺失的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发展,还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进行,急需整改。以下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1)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问题教师对汉语言教育创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和体会,存在对创新型的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现象,有大一部分老师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方向与核心,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执行力并不是很高,我国各高校应不断深入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理念,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
(2)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难以展开,所以,想要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程安排管理体系,实现课程优化安排,全面把握课程结构安排与创新工作的关系,提高课程安排为整体发展带来的效益,为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3)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者与实施者便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效率。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教育思想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影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十分关键。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的创新策略
(1)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十分重要。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便于将汉语言文学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是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平台的建立,方便了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独特新颖的想法的传播,大大调动了师生创新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是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创新的意识与思维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我们要重视师生的创新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力。
(4)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提供条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总结
创新,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创新,一方面是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从这个层面来说,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又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通过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分析研究,其重要性跃然纸上,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体系,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魅力推向世界。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高校的一大重要专业。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设想
(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担当,也是汉语言文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文类课程为知识载体,因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并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从目前的专业现状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跟专业无关的课程。
2.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式的修订,并进一步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课程中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适应。课程内容应该凸显理论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的文选、语法、词汇的讲授中给学生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水浒》、《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讲述中,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归纳总结文学创作方法及经典中表现出的处世哲学,并且要把这些归纳和总结在教学目的中有所体现。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要求之一。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往往要从事文秘、记者、编辑、行政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等工作,这些行34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安排说话类课程群,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辩论技巧”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等技巧,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发挥写作课程的理论优势,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有“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书写作与处理”等写作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讲完写作理论部分已属不易,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就更少,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而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在发挥写作课程理论优势的同时,增加写作类的实践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写作环节。与此同时,开设写作实践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增加写作训练的课时,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并对写作的作业进行检查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公共必修课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初衷相结合。如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教会汉语言文学学生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完成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技巧。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软件使用技巧的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2)避免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化。如“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本应给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参与实际调查,但其教学内容却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使实践课变成了理论课。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专业人才应该积极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5.课程内容凸显“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学习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应该有文献检索技巧的相关内容;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课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讲授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中,结合《文心雕龙》、《诗品》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的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技巧教给学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立足农业院校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走具有农业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之路
从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如中学教师、企业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广播电台的文字编辑等。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相比,差距极大,没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在以农为主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专业办学历史太短,积淀太浅,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不能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以至于专业教师缺少教学动力和支持,学生与其他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无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彰显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1.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农”与“文”的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也相对比较充实。因此,教师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农业院校的优势与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交融,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如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农”与“文”的结合。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品,且非常丰富:《诗经》中有大量的农事诗,全唐诗、全宋诗中也有大量的农事诗,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证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讲授。如在讲授农业文学作品时,把劳动工具、劳动场面、植物品种的图片、农耕习俗等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增加教学效果。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农”与“文”的结合中,要注意适度,不能偏废“文”的根本,极端地一味强调“农”和“文”的结合,而忽视中文的“当行本色”,那就过犹而不及了。
2.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农业特色。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应结合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农业文化、农业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概论、农业文献、民间文学等课程,甚至建议开设本省地方文化课程,以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这样,就能立足农业院校实际和特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农大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道路。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一)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适当调整课程科目
调整必修课科目,在必修课中增加“中国农耕文化概论”、“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以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同时,取消课程内容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高等数学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并无大益。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二)眷顾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课程
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课程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但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向其他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较多。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如开设“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编写”等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基础和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因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且因为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实用性文书的写作更是弱项。因此,农业院校在办中文专业时,就必须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处理文字的需要。因此,应在加强现代汉语、口语交际等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从基础写作到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地对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校报和院刊投稿;另外,为拓宽就业渠道,应专门设置新闻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等,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论将来去何种部门工作,学生都可从事办公室、文秘、新闻宣传等综合性工作。
(四)转变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跟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必须在保证中文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农业院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文理交叉,重视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政务、网络营销等)的开设,增加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传媒社会学等),扩充专业实践课程(三字一话综合实践,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农业院校来说,要想办好中文专业,就应顺应时代要求,扬长避短,突出农业院校特色。与传统的中文专业教育模式相比,在保持汉语言文学系统完整知识与理论的前提下,密切联系现实,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世纪复合型中文人才。
一、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注重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了解和领悟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理念,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际意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当中,绝大多数教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不能准确地把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培养方向,无法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知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解决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观念,重视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积极探索新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课堂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去研究自己喜爱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然后在课堂可以通过话剧表演,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及小论文等方式,展示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结果做出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知识内容。
2.建立完善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中,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结构观念,建立起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从大的角度思考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积极优化课程的教学设计,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的整体效应。在建立完善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课程结构体系的重心,通过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实践探究,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能够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深入领会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中,高职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素养,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创建活跃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注重对汉语言文学课程专业技能知识教学,这和汉语言文学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冲突。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理念出现错误,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深入去领会汉语言文学在当今社会的教学理念,把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是由语言、文学等元素组成的一门课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工具的应用,更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汉语言文学的知识能力[3]。
三、结语
高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建立起完善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汉语言文学论文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汉语言文学在我国的灿烂文化中起着支撑的作用。尽管社会的诸多领域并不是建立在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然而,其需要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都和汉语言文学息息相关。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干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就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来说,汉语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需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已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再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分析
以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汉语言文学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武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语言学理论都可以成为其理论依据;再一方面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优厚的现实条件,如前文所述,我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基础,这些对于提高学科的应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也做过这样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制的建设,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扩充教学科目,注重语言实践能力以及和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该学科专业的应用性提高。
2.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方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知识和技能传输的主要方式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者应该侧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时的改善教学方法,尽量避开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及时的将教学科研成果引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高校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改变以往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不再将写作能力作为评判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该综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全面进行测评,以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语言应用及意境分析方面的特点
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习者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灵活思考语言的运用。但是,只有将掌握的知识灵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才能凸显汉语言文学的实际作用。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包含的丰富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语言问题,或者提供相应的借鉴,这些都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生活性。将汉语言文学的意境在合适的时候表达出来,结合具体的环境与背景,将文学中的语言表达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灵活性。
二、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于意境分析的作用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中,语言的应用于意境的分析不仅还原了作品最初的情感,而且这个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结合,培养学生的情感,所以,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的分析很有必要。
1.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语言的灵魂在于精准地把握它的意思,应用到最适合它的地方,这样,才能发挥语言的作用,不然的话,语言就仅仅是文字或者句子而已。也正是对语言的灵活应用促进了对语言意境的分析,而语言意境的分析就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冰清玉洁”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若用来形容一个人长得“冰清玉洁”,难免有些别扭,所以语言词语的应用必须有正确的使用对象。或者可以用“艳丽”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但若用来修饰风景,就不恰当,风景更适合用“秀丽”来形容,而一般不用来修饰人,所以,意境就是分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找到最适合的语境,才能欣赏出词语发挥的独特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逐渐养成习惯,在用词或者说话之前考虑它的恰当性,进行最准确的表达,以免产生歧义或者产生误会,而且精确的表达往往会使人印象深刻,便于更广泛的交流沟通。
2.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利于培养学生作品鉴赏能力
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语言已不再是单纯的沟通工具,对语言的学习更可以帮助人在浮躁的时候静下心来,修身养性,促进自身素质的培养。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品读时,需要了解的不仅是它的大概内容,还有它隐藏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意境。例如,在学习诗歌《再别康桥》时,若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可能最后只会记住“轻轻地走,悄悄地来”,这样就无法完全理解诗歌,更应该结合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经历,分析作者在其中蕴含的再见康桥时的眷恋与惆怅,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必须仔细欣赏才能在眼前浮现一副画面,才算真正理解这首诗。而且,在这个用心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对其他作品的解读也将更有深度。
3.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文采
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正是因为学生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文学功底也随之逐渐深厚,就会体现在日常的写作中,用词,造句更有文采,更有内涵与深度。对语言意境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能够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提出各有针对性的看法,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日常交流,都会体现出一个人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刻感悟。
三、提升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的策略探究
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只有真正贯彻到实际学习中,才能做到掌握了汉语言文学的技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提升汉语言文学应用于意境分析。
1.强化学生朗读训练,夯实能力培养的技能
在对文章或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时,往往出现这种情况,读完一遍之后对内容不理解,会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这时候,往往需要静下心来,反复阅读,文章的主题就会逐渐浮现,对文章整体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对文章的细节进行一步步的分析。阅读并不是简单的读文章不思考,那样是徒劳的阅读。通过不断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去体验每个字、词的独特的作用,明白为什么不能用其他的来替代,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一段内容或一篇文章的意境。反复的阅读训练是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对文学阅读的耐性,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不需要追求速度而忽略质量的提高。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有利于感情的培养,这都有利于加深对文章意境的理解。
2.加强背诵练习,为能力培养做铺垫
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背诵一些好的篇章,因为很多时候可以引用或者改写就会为文章增彩不少。背诵不是机械式的念,背诵的时候,必要地融入个人感情,就会不自觉的进入当时写作的环境下,只有投入感情,才能融入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或者背诵的时候将自己当做故事的主人公,从另一个方面去体验文章,印象就会更为深刻,语言的应用由此变得灵活生动。一些著名的文章内容值得背诵是因为它的每一个字词都有值得推敲借鉴之处,读懂了一篇文章,就会以此类推,理解更多的作品,所以,背诵练习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背诵练习可以为语言应用提供很多借鉴,适当的时候引用某个作家的一句话就会瞬间变得“高大上”。
3.引用多媒体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看上去枯燥无聊的专业,长期的课本教学难免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不利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和语言意境分析的培养,所以,必要的时候,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很重要,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适当地播放视频资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意境。例如,在学习一些古文文言时,进行情境教学会极大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编排话剧,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无论是多媒体教学还是情境教学,都使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画面,这种立体教学模式带动人的感官共同作用,学习印象更为深刻,感触也更大。在鲁迅先生的文章《祝福》中,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的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其中,有一段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十分形象生动,“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段内容十分经典,无论是用词还是经典,若在讲课时适当加以表演,便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印象。或者,在学习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由于话剧本身涉及较多人物,剧情复杂,如果只是看课本,很难弄明白话剧的整体思路,情节很难联系到一起,但如果观看电影或是其他影视资料,便会加深对哈姆雷特英勇形象的印象,人物关系,情节也更加清晰这样的学习更加有效。所以,转变教学模式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必不可少。
四、结语
语言文学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不仅关乎着这个专业的发展,而且与培养学习人员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对语言的恰当运用和对文学意境的深入分析会促进人文学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汉语言文学语言英语与意境分析的特点,分析其作用,提出了发展这一能力的策略,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为汉语言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汉语言文学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在体现人文精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1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形成的优良传统
在今天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我们首先应该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语言学最值得我们发扬的传统有以下三点。
1.1重视实证和归纳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实证法来自西洋。但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实证法在中国本土有厚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持续的传统。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从许慎开始就特别重视实证和归纳。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大量著作都是通过实证和归纳而成就的。如在《说文解字》研究上,清代乾嘉学派通过实证研究取得卓越成就。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乾嘉和传统实证方法一直处于被否定的地位,这是不尊重传统的表现。对此,王力先生曾强调“:能不能因为乾嘉学派太古老了我们就不要继承了呢?决不能。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乾嘉学派必须继承。特别是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乾嘉学派的著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段王之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永放光辉。他们发明的科学方法,直到今天还是适用的。”鲁国尧先生也认为,研究汉语史的最佳方法,或者最佳方法之一是“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可见重视实证是中国语言学的重要特色。
1.2重视书面语言及其意义研究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言文及其在历史上的功用。文言文是汉语的一个传统,一个与汉字的表意性质有关的传统。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性质差异巨大。中国学者把意义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形成了以汉字的形、音、义为研究对象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说文解字》所包含的字在离开语言环境后,还可以见到它的本义,看到其本义如何引申出新的意义。古代学者一直把意义当作可以独立研究的对象看待,而不认为它从属于语法。在训诂学中,意义是可以分析的,它运用“义界”的训释方法,就是在意义内部进行结构分析。传统语言学还特别重视语音在词汇语义系统、词源系统、诗词韵律中的表现,古人很少做纯形式的运作,而是在务实的基础上以音证义,以义证音。这是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特色。
1.3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中,一直有很浓厚、很自觉的人文传统,“离经辨志”“、随文释义”“、微言大义”等说法,都表明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追寻语言背后的东西。因此,传统的文字学、训诂学研究历来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如文字构成的理据、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训释,都直接牵涉到文化,或是直接为文化服务。这就是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学术传统。中国现代语言学由于受到西方语言学影响很大,在解释汉语现象时并不能完全适合,甚至常常碰壁。原因在于西方语言本身较重形式,而汉语和汉字则具有较浓厚的人文色彩。为了促进汉语研究,找到一种较为切合汉语实际的解释框架,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兴起了文化语言学。汉语中的很多语言现象都可以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结合文化来研究语言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一个传统。
2文字语言学的未来发展对策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汉语现象出发,借鉴解构主义思潮建立适合汉语特点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下面问题。
2.1如何看待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语言学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形成了一些优良传统,这些是我们继续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但我们的传统研究也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如传统的语言学有注重实证和归纳的优点,也有不善于演绎和推理的不足。单独的归纳法,难以产生现代意义的语言学。训诂学中字、词不分的问题,还有语音研究上,由于受到音节的模糊性和笼统性限制,而没有细致精确的声音分析的习惯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弱点,反映出我们传统语言学理论的不足。
2.2如何看待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关系问题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曾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起到了有益的作用。结构主义以来以语音为中心的重口语和共时的方法对当代语言学的独立具有重要贡献。但这种过分重视口语和语音、轻视书面语的情况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很多汉语现象不是单纯的形式结构所能解释的。如启功先生所说,一个五言诗可以变换十种句式,只有一句不通。比如为什么汉语中那么多四节拍,多于四拍的压成四拍,少于四拍的加成四拍。虽然现代语言学重言轻文,是苦苦挣脱了因文废言的传统语文学发展起来的。但是如果把结构主义强调到极点,就会导致另一个极端,即限制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影响了语言学研究的丰富性,导致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出现贫血现象。而解构主义则给我们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我们对于口语和书面语都不能偏废。
2.3如何看待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关系问题在目前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对文学语言的研究是不足的。汉语有常用部分和非常用部分,常用部分即实用语言,非常用部分如古代汉语、现代文学语言等。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不同,实用语言以明白清楚为目标,因此逻辑、语法重于形象;文学语言则以有意味有情趣为目标,因此形象重于逻辑。“常用部分和非常用部分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把母语比做一颗大树,树干、树枝、树叶、花朵,都属于表层的常用部分,根是深层的非常用部分。”因此对汉语的研究,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不可偏废的。
2.4如何处理好汉语本体与应用研究的关系问题当前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还有重本体、轻应用的倾向,似乎只有本体研究才是真正的语言学。实际上任何本体研究如果脱离了应用就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果。正是由于没有很好处理本体和应用的关系,目前语言文字学许多应用领域,如语言的规划和规范问题、汉语的国际传播和对外汉语教学问题、汉字规范和国际通用标准问题、辞书编纂问题等,都存在由于本体研究的滞后或游离而产生的诸多难题,影响了我国社会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阻碍我国向高科技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今后的汉语研究必须重视本体与应用的结合。为了解决好上面的几个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语言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语言学的方法必须多样化,用一种方法排斥和否定另一种方法是不妥当的。这是因为,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都比认识自身容易,认识自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某个单一的研究路线能够解决的。”只有我们的汉语言文字学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和西方语言学界进行平等对话,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这就是解构主义给予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启示。
一
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以及复旦公学的“国文部”可以视为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前身。真正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应当是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中国文门”本科教育。因此,我国大学中文专业设置已经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中文系往往属于所在大学的“强势”学科,特别是1952年虽经全国院系调整而未撤销的中文系均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这些中文系主要集中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的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些大学的中文系经历了一段顺畅发展时期。第二类大致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在逐渐显现。第三类大致上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原先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类院校在原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或写作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中文系。相对于前两类中文系,这类中文系的办学特色大多尚在探索中,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相比,实力明显不足。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吃力的跟跑者。高等教育体系中那些后办的中文系在这次跟跑中颇觉吃力,普遍存在落伍的焦虑;同时,那些老牌中文系也面临着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问题。面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中文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办学策略,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加强调专业基础,向专门化、高端化发展。一种是走学科交叉与融合之路,提高本科生的应变能力。
二
北京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强化专业化的“精英”教学之路。中文系下设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处理)四个专业。他们的教学理念,据北大招生网宣称:在本科层次坚持“精英教育”、“优才优育”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文化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基础。以向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中文及其他门类研究生为主业,同时兼顾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实用人才。北大的这个表述体现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坚持精英教育之路的办学理念,着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北大中文系按照精英教育层次设定本科培养目标是有道理的。首先北大有丰厚的中文底蕴,教学力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到2007年中文系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就有47人,大多是国家中文方面著名学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其次,北京大学录取的本科生质量优异,每一个年级都有数名省市级高考的文科“状元”,这个优势,没有第二个学校可以与之争美。再次,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大学中文系的“老大”,百年办学历史形成崇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是其他学校难以比肩的。从实际效果看,北大中文系的这个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对她的期待,北大本科生就业尚未成为“问题”,北大宣称: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包括本系和外系)以及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出国深造也是重要选择之一,众多同学去了哈佛、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芝加哥等世界著名大学,他们的知识功底和刻苦精神在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中享有良好声誉,许多国外大学都乐于接受北大中文系学生。愿意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就业率在100%到98%之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应用型热门专业。但是北大中文系的这一种做法不可复制。尤其是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雄厚,尚未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不具备走北大模式的条件。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北大中文系有意低调处理了他们对中文系办学思路的调整。北大中文系并没有躺在传统优势上吃老本,他们兴办的第四个专业叫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文理科兼收,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显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前面三个专业的相差很大。我们可以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语言学课程,包括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发展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音学等39门课程,这一类课程依托的是汉语语言学专业优势,显示出北大中文系在汉语基础研究上的强大实力。第二类有逻辑导论、数理逻辑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几何与代数引论、微积分等六门课程,强调基础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打基础。第三类有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计算语言学导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机器翻译导论、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VB编程与古籍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14门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从以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看,该专业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出应用性;第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其课程跨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大中文系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语言文学数字化要求,是应对目前正在爆发的全球信息数字化挑战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由此判断,北大中文系已经走在全国中文系改革的前沿。与前面三个专业的实践相比,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社会对于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相同,需求行业从数字出版到政府机构分布广泛,将来的多媒体阅读将替代现有的纸质载体阅读。
三
其他重点大学中文专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中文系之下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但一直没有在本科层次开设这个专业。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只有两个专业:中国文学与汉语语言学,将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的改革与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设有中文系,招收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财经文秘,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素养,适应经济领域及传播媒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特别是财经类行业、中外企业从事文秘、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和财经类三个类别。专业类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秘书学、文书档案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媒概论、应用语言学、公关写作;公共基础类主要有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关策划、社交礼仪、社会调查、广告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财经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相融合之路,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为主,适当插入经济学、管理学的部分课程。类似于中央财经大学做法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与经济管理类院校相似,一些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中文系也在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之路。如安徽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与园林学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商学的融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等。这些大学中文系基本上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创具有特色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专业融合或者专业交叉式做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融合不是相关课程放到一起就能起化学反应。从表面上看,融合也有融合的深浅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才不通、特色不特依然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一些学校在注重专业融合的同时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中文系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期待融合的学科了解甚少,监管难以到位;而优势学科对于辅助中文系创特色不一定有积极性,因而教学与管理效果自然不好。
四
中文系本科教学的变革要求主要来自于科技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中文系本科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一百年前,语言文字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笔墨纸张与口说,今天除了口说之外,更多依靠的是多媒体,同时,多学科融合让写作和文字处理越来越远离笔墨书写,因而中文系本科教学必须进行课程调整和改革。在阅读形式上,已经从纸质载体文献一统天下局面变为多种物质载体文献并存的态势。从发展趋势看,纸质文献载体必然逐渐退出,数字多媒体载体必将成为主流。文献阅读的变化必然带来书写的变化。目前书写工具已经完成从笔墨到电脑键盘的转变;现在仅仅会敲键盘已经难以适应当代书写要求:必须会使用多种软件,会制作博客、开通“微博”,挑选“模块”,插入各种“效果”:声音的、图像的……一句话,你的作品必须首先吸引住眼球,然后才会被点击。点击率高低成为作品影响力的唯一标识;不然,即使你的作品文字内容优秀,写作技巧高超,均会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汪洋中而默默无闻。国内大部分中文系的培养体系依然停留在铅与火的时代,我们绝大部分核心课程的设置都是以纸质文献载体的存在为前提的;但这个前提正在消失。这是我国所有中文系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源头。中文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需要能说能写、具有相当涵养的“文化人”;因此能说能写是中文系毕业生作为工具人性的首要标志。中文的写作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文写作;一类是文学写作。前者属于工具职能;后者属于自由天性。前者需要努力,后者需要天分。当然天分不可以制造,但可以开发。前者培养文秘人员,后者培养作家。那么,我们有理由将中文系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培养实用写作人员;一类是培养自由写作人才。全国中文系毕业生不可能都当作家,因此前者是中文系发展的主要方向,后者才是“精英教育”。实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之路,北大中文系中文信息处理专业已经走在前列,各类非综合性大学也做了探索。由于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非综合性大学的各自优势又是明显的,只要把握好学科融合的力度,培养出具有在局部领域“通才”的文秘人员是可能的。根据这方面社会需求的变化,我认为我们应当着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加强引入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力度,第二是培养类似于兼通文学与管理学、文学与经济学等方面的师资队伍,我们有必要改革管理思路,根据各大学的专业优势,将优势专业的相关课程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第三,要跟踪当代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现代办公系统操作技法。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开始注重素质教育的推行。纵观我国原来教育太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并且要转变传统的教学风格加入创新教学。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专业中的主干和核心专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专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几乎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同其它专业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而这一难题对地方院校来讲就更加严峻。地方院校应有符合适应地方社会要求和其自身办学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教的实际情况,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类大体上是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第二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各种专门人才,包括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第一类大学侧重于科学发明与创造、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类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类侧重于生产现场的技能操作、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此看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对地方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由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保持其原有优势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成为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依托地方、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院校,承担的是大众化教育的培养责任。然而,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像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一样,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综合性特点突出的重点综合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有的尽管调整了培养目标,但是,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专业结构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实际性的变动。所以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茫然失措,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地方性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也有了新的要求。社会现实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对外交流等活动,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宽泛的就业面所决定的。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主要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等。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清醒认识,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一个问题: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理解,不能机械地复制实用性专业的“应用型”内涵,而必须顾及该专业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考虑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人文素养与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一对一的实用性技能,它的应用型,决不能仅仅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的层面上,而应更广泛地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一般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提供的一些精神底蕴,是其它具有特定职业对应性的专业所不及的。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等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母体里剥离出来的。这正是它的基础性、综合性、宽泛性的有力证明。因此,在考虑这一专业的改革发展时,我们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完全应该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综合优势。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职业应用相关的技能培养模块的设计。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三
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改革和建设稳步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转变观念,突破陈规,从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合现实要求的变革。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既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育功能,又充分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即时性需求;既充分注重深厚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认真考虑某些应用技能模块课程的安排;还要有对更高层次深造有切实帮助的课程设置。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本专业学生完成“在学习中研究”和“在研究中学习”的思维转换。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要大力强化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既能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益处,也能使学生素质有明显的改观,对于树立人才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想很好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针对本专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造。在保持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设计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课程规划和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由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将学校教育与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相融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课程设置应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应用性,二是突显特色化。开设的课程必须注重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未来各类媒体的从业人员仍将会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体。我们应根据未来行业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应用类课程,提高这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提高计算机能力以应对办公自动化、交际信息化、影像化的时代特征。当然,我们要十分清醒地把握住,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追求应用性过程中决不能失掉其自身特色。本专业的许多基础课看似只能陶冶情操,在未来工作中少有实际功用,但正是这些课程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的思想在感性层面上获得了理性的提升,对人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们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导向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可以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板块构成,同时开设相关的应用模块。基础课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等。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辐射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专业辐射课是与专业相配合的一些选修课以及对就业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公文写作、秘书概论、公关礼仪、新闻采编、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尽量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考研、就业意向有侧重地进行选修。实践课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等职业实践和技能培训活动。这样以专业核心课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基础支持,以专业辐射课带动、促进专业的改革。拓展专业口径,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涵,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既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自我调适,自我发展,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掌握实际技能,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平时作业、毕业论文、实习等,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2007年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这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
我们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第二课堂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训。在保证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注重课内课外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阶段。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职前培训的力度。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可由原来的学校、机关、新闻媒体扩大到社会各行各业,以适应毕业生实习多样化的需求。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业务部门学习锻炼,或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适合地方性院校特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使汉语言文学由过去的那种单一型的中文专才培养,转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兼备的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由过去的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向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多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通过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改革,达到既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育功能,又充分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即时性需求,扩展学生就业渠道,提高竞争能力的培养目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解决目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中存在的就业与深造两方面的困境,拓展就业途径,提高就业能力,缩小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继续深造的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一、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抽取了2007级和2009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2007级是作为毕业生的调查样本,对2007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学生毕业前夕(2011年6月3日)进行的。2009级是作为在校生的调查样本,对2009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末(2011年6月29日)进行的。2007级共有学生93人,抽取了55个样本,有效样本55个,抽取人数占59%。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共148人,抽取了110个样本,有效样本109个,抽查人数占73.6%。根据调查的需要,对两个年级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些问题是相同的,目的在于比较。我们对2007级的学生设计的调查表,从10个方面调查了今年毕业生的情况,了解学生面对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他们感到自己需要加强的知识能力。对2009级的学生调查,主要了解在校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系里组织过的实践的评介。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毕业,学生选择工作还是继续读研究生的情况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读研?笔者对2007级学生和2009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93人,其中考上研究生继续读硕士的只有13人,占13.9%。抽样调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109人中,打算考研的有49人,占44.9%。笔者进一步调查了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49人中,选择“喜欢读书研究”的有12人,占24.5%,选择“避免就业的竞争”的有2人,占4.1%,选择“硕士比学士就业好些”的有35人,站71.4%。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其根本的目的是处于就业的考虑。也可以预计,在打算考研的49人中,能有多少人能够考上研究生呢?恐怕至多一半。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的去向是进入职场。
(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状况
我们调查了文史学院2007级和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2009级的学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口语表达能力(说和讲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20人,占18.3%,选择“不满意”的有89人,占81.7%。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文字表达能力(写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14人,占12.8%,选择“不满意”的有95人,占87.2%。综合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80%以上的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满,(这里指汉语表达)也就是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亟待提高。调查结果明显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口不能言、写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说写能力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学生又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最需要的能力。同样,我们通过调查数据可见。2007级学生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感觉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2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8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24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45人。他们在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0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3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32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31人。可见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实际中,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重要性要高于专业知识,并且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是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加强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情况,笔者对2007级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撰写的毕业论文的内容”的调查,学生的选择是:选a项“2/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人,1.8%,选b项“1/2抄网上或书上的”有5人,占9.1%,选c项“1/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8人,占32.7%,选d项“参阅资料,自己写作”的有31人,占56.4%。a、b两项合起来共有6人,占总数的10.9%,c、d两项合起来共有49人,占总数的89.1%。由此,我们可以说89.1%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符合学术规范的,不是抄袭剽窃的,学生在尝试自己完成。对“你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最大困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是:“不知道写什么”的有8人,占14.5%,“面对很多的材料不知道怎么用”的有30人,占54.5%,“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有17人,占30%。数据表明54.5%的学生阅读归纳、驾驭材料能力不足。30%的学生“缺少创新思想。
(四)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
对“你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形式是什么?(可以多选)”的问题调查结果是,2007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参观调查、毕业论文。2007级学生已经经历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在这两种学校集中组织实施的实践里,学生优选实习。同样的问题,我们对2009级中109名学生也做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2009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参观调查、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2009级是大二第二学期末,他们没有经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但对于这两种实践的心理期待竟然与2007级学生的选择如此相同,可见学生很看重、很需要实习这种实践形式。而且实习和技能训练这两种实践形式竟然都是排在前面的,而且次序也完全一致,可见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这两中实践是他们最需要的。对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进入职场。(2)由于我校学生50%以上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所以,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弱。(3)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不很严重,但存在驾驭材料能力不足,缺少创新思想。(4)实习是学生的首选的实践形式。
三、实践教学改革之策略
结合客观调查的资料以及情况分析,我们了解了客观存在的学生生态,阅听了学生的接受与需求,然后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进之策略。
(一)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的价值趋向来看,我校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毕业后就进入职场的绝大部分学生,使学生通过某些课程的选修能够增加职场竞争力,“学以致用”应该不只是一种口号,应该成为普世的教学价值。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围绕“一主线”,就是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培养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尤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普通话培训等,以便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固本与实用联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固本”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课程继续保持,而且对于经典学科的教学和演练需要加强,比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古今汉语等,这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加强基于务实固本。“实用”是指固本的基础上,课程设计兼顾实用化、创意化、现代化。我校的类型属于“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条件的可适当担负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1],不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岗位型、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实践教学的规划和落实上,必须考虑学校的这一根本定位,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不能把我们的学生训练成技术工人。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发展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是以课程为依托,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举措呢?这是基于专业属性、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采取的办法。中文系的许多课程是人文内容,人文素养是能力形成的潜在因素。人文的高度与格局是一个人后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张高评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毕业进入职场,的确凭借专业能力[2];之后五年、十年,谁脱颖而出?谁能领袖群伦?谁能独挡一面?谁可平步青云?就不再是专业能力挂帅,而是人文素养决定了态度和高度。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人文素养的集散地,是创意思维的大本营,是养成美好态度,提高崇高格局的加油站。所以,我们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注重理论与能力并重,避免一味强调实践而忽视了有些课程的人文功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读、说、写、用”。对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贯穿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比如我们的尝试,各门课程都给出相关的阅读书目,定期检查,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配合要求阅读的内容安排课堂讨论,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布置完成课业小论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读、说、写”综合起来,训练学生“用”的能力。“读、说、写、用”的训练要求在每门课程中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这一点我们学院已经对每位教师明确提出要求。同时在典型的课程中强化训练,做到由面到点,由分散到集中的不断强化训练。比如以写作课为代表集中训练“写”的能力,以“演讲与口才”课、“普通话培训”课集中训练“说”的能力,同时对语言类课程设计整体规划,注重“学以致用”。
(三)实践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实践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一事物若没有兴趣,便不会主动关注它,所以一般来说效果不会好的。比如,学生不愿意实践,不愿“读、说、写、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由于不感兴趣,即使学生从道理上明白实践的重要性,即使学校通过测评来检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学生也只会停留在应付测评,至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那是不可能的。可见兴趣对人学习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学生“读、说、写、用”的兴趣呢?基于上面的调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从改进实践形式入手,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吸引学生参与。
1.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使学生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进行。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读书征文竞赛、写作比赛、语言艺术表演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2.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补充。校内有针对的活动是普遍形式,但仅限于校内学生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参与的热情会逐渐降温,尤其是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他们对大学的新鲜感随着大学生活的熟悉,逐渐褪去,对于校园的一些活动开始无所谓或者冷漠。怎样让他们继续保持实践的热情,我们的有效办法是把他们带出校园,到社会去实践。这种做法我们已经初步见效。对于2008级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到永宁纳家户进行语言文化调查。对于2009级学生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宁夏西海固文学采风”。此行学生们了解了西海固的风土人情,在宁夏师范学院听取了关于西海固文学的讲座。对此次实践,学生的看法如何?笔者跟踪调查了其中的109名学生,设计的问题是“对这次西海固文学采风的实践形式,你的看法是什么?”调查结果是:选择“好,有助于学习”的有46人,占42.2%,选择“好,有助于了解宁夏”的有46人,占42.2%,选择“好玩,对学习意义不大”的有11人,占10.1%,选择“不好,对学习意义不大”的有6人,占5.5%。合并前两项的数据,很明显地表明80%以上的学生对此次实践的看法是肯定的,只有15.6的学生是否定的。由此,我们可以说,这种实践可行。可行但是否有效呢?这又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追问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学生的实践成果里找到了答案。这次实践,学生的任务是,在实践结束后每名学生撰写两篇于文章,内容与实践内容相关,文体不限。最后学生的文章,分组交给相关的教师评阅,评阅教师的普遍认为,绝大部分学生的文章有内容,有感情。我们能看到实践给学生提供的创作素材,提供了认识社会的机会。这印证了古人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实践成果,很能体现其效果,而且这个效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计目标。
3.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分散模式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可以是学生利用假期分散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进行相关的实践,分散实习的关键在于务实,不能流于形式。集中模式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有组织地进行,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形式。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了学生的能力现状、对实践的需求等各种情况,结合我校民族类普通高等学校的特点,提出了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一是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二是固本与实用联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三是是实践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实践的兴趣。
浏览量:9
下载量:0
时间:
我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她历史悠长,光彩夺目,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学经典形象和故事,因此我国古代文学经典是我们当代人值得不断学习、探索、挖掘的富矿。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一直是所有高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但是现在,由于课时的减少、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得古代文学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活动中,将情感教学模式引入其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学科是各大高校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它是中文系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古代文学作品分析方法以及鉴赏技巧的基础。学好这门学科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上看,这门课程其实质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两门课程的结合体。在各大高校中,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科书一般有两种,即《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本。可见这门课程的内容之丰富,但是现在,随着我国教育不断进行深化改革,许多高校都侧重于设置时效性较强的课程,从而导致一些传统课程的课时大大减少,特别是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大致地简单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分析,甚至有些教材内容被一笔带过。其次,从教师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繁荣,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教师依然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的落后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太过遥远,学习这门课程对自己没有多大的用处。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都比较薄弱,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基本文学常识。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升学考试往往只注重知识点,对这些课本上古代文学方面的文章只是掌握相关字词的意思。因此,学生虽然能够翻译古代文学作品,却无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情感教学模式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创新应用
所谓的“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在古代文学课堂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将重点放在“情感”上,同时还要学会“唤情”和“移情”,一定要找准激发情感的点。
(一)引入课堂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将情感教学模式引入其中,要做到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设置情境,利用情境来触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感知文本、导入情感以及激发情趣,继而能进入角色。同时,教师在将其引入课堂时速度要快。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在最开始进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时,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来进行情境创设。其创设的情境类型包括:故事传说导入法、典故诗词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歌曲影视导入法以及疑问悬念导入法等。其中疑问悬念导入法是最重要的情境类型,其原因是设置疑问悬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在将其引入课堂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巧妙地进行设置,并且要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灵活多变;在创设时教师要将情感赋予在语言之中,还要遵循境、情、趣、疑的创设原则;引入课堂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要控制在3分钟以内,并且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取最适合的着眼点引入主题。
(二)自主感知文本、教师引导互动、交流生成创新
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上进行情感教学时,要采取方法使学生自主感知文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和交流。
1.感知文本上,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其分为两种情况。若文本的层次较多、结果较复杂,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主要脉络,然后再进行朗读、理解以及感悟,这样才能触发学生情感。同时,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知文本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达到“见文生情”的效果。此外,还要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做到“初读悟情”。若是文本的层次不多、结构简单,教师可以先有感情地将文本朗读一遍,将文本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初读文本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将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找出并理顺情感的线索。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朗读,从多层次、多角度地朗读文本,读出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2.在情感互动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找出古代文学知识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使抽象的古代文学感知变得具体化,从而让学生形成主观的理解与认识。“石本无火,相击而发光。”只有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情感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情感互动的方式主要包括组内互动、组组互动以及师生互动。其中,最主要的情感互动方式是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题,同时还必须做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以及多媒体在课堂必要的时候补充相关的图片和材料,激发并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之实现知识的拓展与情感的升华。此外,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先进行精心预设,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进行了精心预设,才可能使情感课堂变得生动有序。下面,我们以《诗经•氓》为例来对教学设计进行具体介绍:《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氓》的创作背景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境界?”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第二步:指导学生诵读文本。具体做法,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第三步: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情感教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做好情感教学,一定要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遵循境、情、趣、疑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一、古代文学教育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
(一)古代文学教育具有的情感教育功能
情感教育是文学教育的主要功能和价值所在,也是文学教育要表达的直接目的。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它能够促进社会精神生活的发展。马克思说:“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欣赏艺术的大众。”在欣赏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古代文学也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古代文学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学形式,用不同的形式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通过歌颂、赞美善良美好的事物,揭露与鞭挞丑恶的事物来陶冶被教育者的情操。文或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感染读者,使读者感同身受,正是因为作品中充沛的情感,就是艺术作品中的“情”对欣赏者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的力量。在诵读优秀作品时候,这些作品的思想已然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了学习者的思想之中,形成了学习者内心的品质。
(二)古代文学教育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生活在社会中进行社会活动、发挥自身能力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健全个性、稳定情绪、发挥才智,从而为社会作出贡献。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人们,在形形色色的事件中,受到许多鱼龙混杂的信息的影响,不少人在心理承受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等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古代文学对学习者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促进学习者心理健康成长。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教育者可以侧重对古代人物性格、心理的分析,来引导学习者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也可以通过古今对比,来阐释正确的心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习者在充分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学习正确的心理态度,克服心理障碍,从而加强自我修养。
(三)古代文学教育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习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来进行的,通过教育,使得学习者成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个性完善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文学属于文学艺术类的人文科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着丰富的审美经验。学习者在对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到文学作品美的熏陶,产生对环境美、衣饰美、形貌美、高雅美、才学美的向往。如在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能感受到田园的环境美;在读《红楼梦》对人物服装、头饰的描写时,可以感受到衣饰美;在读秦观的《鹊桥仙》时,能感受到情感美。文学作品中种种美的体现,能够使得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往往含蓄隐约,需要教育者适当加以描述,适当进行释义,才能使学习者充分感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学作品之美。
二、结语
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需要教育者在充分理解并尊重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在充分感知当代社会文化的教育中,方能将古代文学教育的精华在培养当代文化的土壤上注入养分。而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主要窗口,应在课程的设置和选择上明确方向和责任。时代发展向教育者和研究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作为古代文学的教育者、研究者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长远的目光,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作用,并认识到其功能作用具有长期性和可挖掘性。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古代文学作为中国学科建设中的基础学科,可以说历史最为悠久,普及最为广泛。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美育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与以往的时代相比,美育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了很大的改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许多与优秀的教育学前辈呕心沥血,在美育的海洋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中学语文美学教育也展露出全新的教学风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美育工作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许多优秀的教师通过改进教育手段,将美育教学融合到理论的教育工作中;另外,人们已将美育教学贯穿到整个中学教学过程。
二、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一)提高中学生的审美力和认知力
我们咿咿呀呀从一首简单的诗句到一首古诗再到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大声朗读和应和的过程中逐渐摇头晃脑。很显然,学生已经对一个陌生的知识由最简单的认知到后来产生了一种审美的体验,这说明认知力的发展对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深刻显著的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1],而中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学习书本获取的。古代文学作品或通过向我们介绍知识,或通过议论文向我们讲述道理,或通过散文带我们感受文字艺术之美,让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古代文学作品美育比其他教育学科更能较好的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语言手段来塑造文学形象的,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引发学生产生相应的画面,使文中描绘的事物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的大脑中并产生共鸣,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不知不觉的接受。古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首先是把作品的艺术和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再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欣赏,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再构造,再想象,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培养中学生的情商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气质、爱好等)都可以在审美的过程中留下印记。比如说有人热爱李清照的婉约细致,有人喜欢岳飞的刚直不阿,有的钟情于林黛玉的柔情似水,有的人偏爱李煜的沉郁顿挫,有人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这些都是审美过程中不自觉形成的情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情商。因此,注重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
三、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一)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之美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不像现代白话文直观清晰,明白易懂,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从“看不懂”的文学作品中去挖掘隐含的情感和色彩,以此来挑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展开审美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中学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该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文学作品所描述的角色中,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精神受到共鸣的同时,自己去挖掘作品中更深刻更能与自己精神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二)展现古文学逻辑形式之美
一堆杂乱无章的文字片段是很难让人产生美感的。但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雕琢和细心安排的,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中学语文老师更要善于把握古文学的脉络框架,引人入胜,循序渐进,轻重缓急,环环相扣,有松有驰,有扣人心悬,有巅峰高潮,波澜起伏,回味无穷,这样的教学课堂才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才能使学生体验文学之美。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古代文学中的逻辑形式,让学生去体会,去发现,去感受这种逻辑形式的美感,从而达到美育的升华。
(三)激发中学生的理智满足感
有实验证明,智力的满足感来自于一切发现,这些发现能给发现者带来惊喜,使发现者能够体会到一种智力的升华。中学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方式。老师要在学生苦思却得不到结果的情况下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去引导学生去发现,创造,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答案。而不是一味的向学生提供现有的“正确答案”,否定学生的“错误答案”。老师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品味作品,让学生在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时去发现作者的文笔之美,情感之美,作品的结构之美。老师要给予学生的发现以肯定,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惊喜、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四、结语
中学语文美学教育能提升个人的审美人格,使人保持精神愉悦,身心健康。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美育的手段,不仅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情商,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协调与平衡,使学生能体验到生命的完美和人生的乐趣,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活力。
一、改革的构想
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对于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而言,涉及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针对教学对象的未来就业去向是以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主的实际情况,弱化古代文学课程的重理论、重学术的现状,转而改为重文学基础知识、重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业务能力之一就是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向学生准确表述出来;同时,能够辨别学生作文的优劣,并能够给予恰当修改和指导示范,这又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教学目标。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史论和作品两个部分,现在多是二者并重。近年来,由于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压缩,讲授时间不足,部分老师只能侧重一个部分,即史论部分。本改革的构想是侧重作品部分。历史理论部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地介绍,对其掌握的详细度和深刻度降低要求,而把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即要学生真切理解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这些作品为什么优秀,它们是怎样做到优秀的。在课上,一方面先是老师讲解,学生体会,一方面学生口头评论,老师指导。在课下,要求学生扩展阅读相关作品,并写书面的赏析评论性质的作业,进一步使学生真切体会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高妙之处。这样,阅读配合写作,二者相辅而行,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另外,针对教学对象的中学语文课程所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分配一定的时间用于弥补,包括语言文字各个方面。因为中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如果教师相关基础薄弱,势必后果严重。现在这类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和中学阶段教师基础薄弱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阅读作品过程之中,注意语言、文字、语法、修辞等各方面语文基础知识的反复提示和强调,尽可能地弥补学生文言文底子薄弱的缺陷。
其次,教学形式方面的改革。针对地方院校图书资料有限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自学的指导,包括本校校园网图书馆站内的数字资源,诸如电子书、期刊库、讲座视频等,也包括公用网络的免费的相关专业的学习资源,诸如专业网站、免费文库、高校论坛等。具体而言,每一章内容讲解完毕之后,留出一定时间指导学生如何自己进一步深入学习,推荐具体的阅读书目,图书馆网站的相关名家讲座视频,载有相关文献资源的文学网站,以及一些著名高校的校园网论坛相关交流版块,使得学生知道课后扩展学习的内容该是哪些,相关文献资料在哪里可以便捷找到,学习这些可以达到什么效果,甚至可以上线发表言论与同好交流。另外,针对学校扩招后校区分散,师生难得机会当面沟通交流、答疑解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拓通信息交流渠道,加强课下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和答疑。诸如利用QQ的群组功能组织讨论、用MSN的视频会议功能实现问答、用邮件批注作业、用网盘共享资料等。这一方面尤为重要,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知之甚少,难得利用网络信息帮助学习,多是消遣娱乐。而传统科目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兴趣偏少,很少积极尝试利用网络解决课下辅导的难题。实际上,这二者都是容易实现的,而且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向。具体而言,为上同一门课程的所有班级建立一个QQ群,定期组织群组讨论,这样老师不必进校,学生也不必集中,同时各自在电脑终端发言对话讨论交流,其提供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样化的交谈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交谈效率,节省时间。对于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教师随时以微博形式发出,其即时性、随身性能够大大缩减传播时间和成本。对于学生课下完成的赏析评论性作业,学生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交,老师以电子版的形式批改,这样可以充分利用officeword和adobeacrobat的强大功能,更为直观地予以批注和修订,同时网络传输不受见面限制,可以反复修改,多次传递。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把工作做细。通过上述具体改革措施的实施,力争达到如下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弥补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以适应将来职业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形式方面,指导学生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加强对学生的课下辅导,以巩固学习效果。最终让学生学到就业后直接可以运用的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通过这项改革,根本解决现在的教学脱离实际,学生学无所好、学无所获、学无所用的现状,使得学生乐于学、能学到、可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可用人才。
二、实施的方案
首先要调查摸底。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切实了解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此调查摸底是第一步的工作。采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全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二是找各科任课教师了解。要了解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基础情况,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之中,哪个方面最为薄弱,亟待提高,在平时上课古代文学过程中特别给予关注,重点弥补。二是学生最希望学到哪方面本领,是阅读还是写作,这和他们的就业理想密切相关,决定着培养能力方面老师的侧重。当然,各个阶段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各有侧重,一年级新生主要了解其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四年级学生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实习,因此主要了解他们在实习经历中亲身体会到的自身缺陷和必备的能力。二三年纪的学生主要了解他们写论文作业时候体会到的困难之处,也就是在阅读、写作方面各种具体的能力局限。其次是实践检验。根据调查了解的信息,针对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侧重点地推行改革措施。分阶段观察实验效果,通过个人检查,辅助调查问卷。最后是总结经验。经过对任课班级古代文学课程的相应考察,总结各项改革举措的得与失。相应的考察包括: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试卷、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情况;通过老师组织的师生座谈、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通过教育实习的带队老师和接受单位来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等。综上所述,这一教学改革设想的创新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完全直接面向就业去向而对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具体意见;二是强化传统理论性学科利用的现代信息化教学辅导手段的意识。这种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预期效果是,彻底改变这门传统学科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打实基础,真实提高语言文学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得以应用。
三、结语
这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可行性强。这一方面在于改革研究的针对性强。其研究对象、改革构想、应用理想都是直接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完全根据地方性、应用型院校的实际特点而具体予以考虑。其较强的针对性,有助于得到学生的配合。另一方面在于改革的实用性强。它能对全国同类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具体的建议;推而广之,也能对所有的传统学科,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其较强的实用性,有助于得到同行的支持。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使原本有着高贵品格的文学向平民大众下降的新的文学形态,目前学术界对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区别于传统书面文学而呈现的新质性的讨论仍然欠缺。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文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文学势如破竹般地涌进了校园生活中,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传统意义上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流通渠道、欣赏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文学创作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古以来,文以载道的观念就深入人心。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同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化的功能,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文学的特点、价值、审美特征等方面。实际上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时代产物,其与众不同的传播形式、自由多样的主题表达、离经叛道的叙事风格都呈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日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本文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特点、网络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网络文化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网络文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特点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使得网络文学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因此可以说它们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首先,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的载体,它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数字技术的繁荣发展催生了网络文学产生,使其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于是一种新兴的文学类型网络文学应运而生。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网络文学无论是在作家的写作心态方面,还是在作品的表现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是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对网络不仅接受程度高,而且参与网络互动的热情有增无减,这为网络文学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资源提供了可能。网络文学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多彩,它在促进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总之,网络文学的出现在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同时,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作用巨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向导,它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与保证。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表现方式,其发展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指引,如果没有思想政治作为自己的向导,那么网络文学就无法实现文以载道的育人作用。网络文学以新颖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内涵吸引着大学生的目光,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阅读网络文学作品,能够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能丰富社会阅历,启迪人的心灵,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1]网络文学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注入了活力,与传统文学相比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虽然十分庞大,但是质量良莠不齐,其间充斥着许多文学的糟粕,这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网络作家要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文学创作,这样才能使网络文学在思想上保持正确的方向,这是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的原因。
二、网络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网络文学是新兴网络技术与文化内容相融合的综合体,是文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衍生形式。网络化的普及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兴起,而且它还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丰富的网络文学作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低劣的网络文学作品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遭到冲击,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交往能力。首先,网络文学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与多元化为大众参与文学创作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畅所欲言。网络文学的发布门槛低,这使得每个人都有成为网络作家的可能,大学生作家就是网络文学创作大军中的一大主力。开放的网络环境在开拓大学生视野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姿多彩的网络文学作品迎合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的情感宣泄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情绪波动极大。网络文学在情感表现方面更加直接、大胆。大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总之,网络文学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开辟了全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在大学生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网络文学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网络文学深受大学生的青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很多作品甚至离经叛道、是非观念淡薄。[2]网络文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方面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使他们陷入迷茫、颓废的境地。高校网络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比如网络文学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这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空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效性与广泛性。但是网络文学中还充斥着许多腐朽的垃圾文化。它们的存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沉迷于网络虚拟的世界中难以自拔。网络文学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进而走向歧途。因此,高校在利用网络文学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趋利避害,不断激发网络文学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网络文化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网络文学虽然具有写作门槛低、参与程度高、影响范围广等诸多优势,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例如网络文学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思想艺术价值不高,这严重制约着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深入大学生心灵并产生长久影响力的一种教育,其过程是细微的、漫长的,同时也是曲折的、复杂的。[3]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通力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首先,文学网站要加强监管,切实落实和完善网络文学作品的审查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如何将网络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这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网络是大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空间场所,但同时这种自由与开放也造成了网络环境的混乱,致使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情形,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重重困难。为此,高校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完善文学网站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监管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为大学生思想教育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目前,我国的网络立法尚不完善,这给网络垃圾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确保网络文学的绿色、健康,网络监督部门可以加强对网络文学的过滤与甄别,最终彻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规范网络文学的写作方式。其次,高校在利用网络文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筛选。学校掌握着大学生教育的主动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主导地位。为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要从学校入手,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使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低劣的网络文学作品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味,很容易使他们迷失在其中,无法自拔,这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十分不利。复杂的网络文学环境给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学校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以达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充分利用网络文学的优势,引导教育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迈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其时效性的实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它对大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形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教育方式,网络文学不仅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更丰富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及网络文学的兴起,其在大学生物质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深入,并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契机,更注入了活力。本文结合网络文学对思政教育的作用,重点就思政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政教育;网络文学;应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作品日趋丰富,也成为大学生群体最青睐的阅读方式之一。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如何借助网络文学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成为当前摆在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思政教育中网络文学的作用
网络文学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认知性作用
网络文学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即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其正确地认知社会,明确个人、社会间的关系。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塑造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形象,还原一个真实而深刻的社会,使大家能够迅速地获取该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方式与多行业知识,拓展其文化事业,使其深刻了解社会发展历程,帮助大家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丰富其人生阅历与思想道德水平。
(二)情感教育作用
众多作家乐于借助网络这一传播媒体,将自我经历、感情、感悟及对生活本质的挖掘以作品形式记录其中,并呈现给读者,继而对读者的政治、价值、行为、道德、观念、个性、品质等带来不同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活动最为频繁的人群之一,因而,也是受到网络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人群。网络文学能够对其道德观念、行为等加以间接作用,使大学生群体产生共鸣,继而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模式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三)心理辅导作用
网络文学的补偿、心理宣泄等作用,同思政教育相一致。大学生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其道德观念、人际关系与行为活动。正如叶舒宪曾提到的那样:“作家、文学家和精神医生间的职业分界日趋淡化,文学、医学间的互动正在方兴未艾地开展着,并闪现出了空前的活力。”由此可见,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借助于网络文学开展心理辅导,充分展现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化艺术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思政教育中加强网络文学应用的途径分析
为了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中网络文学的作用,必须充分了解网络文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思政教育作用,同时,引导学生科学地选择网络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以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一)注重网络文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思政教育作用
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思政教育途径的有效性。借助于网络文学作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同时,努力使学生沉浸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不仅如此,文学小说中丰富的角色形象可以激发其文学审美鉴赏力,也可丰富其想象力,拓展大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一方面,大学生需要借助于思政教育培养自己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学生无论在思想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均日趋多元化,而与此相适应的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转变。对于学生来说,传统“单向输入教学”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因此,在如此现状下,单纯地开展灌输教学难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必须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从思政教育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的心理特性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借助于其最感兴趣的图像、声音等视听元素,调动其注意力与兴趣。由此不难看出,具有网络性质的网络文学作品是一种绝佳的思政教育途径。受日常生活、经历、思想局限性的影响,很多学生难以接触到重大的社会事件,也无法遇到各种波折,因而通常不会接触太多新型思想信息。而网络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手段,因此,他们迷恋网络,甚至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如今,大学生接收新事物和认识社会的方式,已由传统媒体转向了网络,诸如微博、网络文学等的阅读。而其采用网络的方式不单单包括计算机,还有手机、IPAD等多种移动网络载体,因而其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有些学生甚至持续12小时在线。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学及网络阅读的普遍性。由于网络文学题材丰富,富有浓厚的新时代的特点,学生易受到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剧情的影响而发生共鸣,因而当其了解到作品中角色各式各样的生活经历之时,难免会引发其自我思考。如故事主人公历经重重波折坎坷,或经历了万千变革,终于获得了成长、成功,如此种种均为大家带来了感悟,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的修养,规范自我行为方式。为此,教师可采用对比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等有效方式,借助于网络文学作品及案例,通过塑造不同的文学角色,为大学生树立正、反典型,引发大家的思考和对比,自觉规范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如,前段时期风靡网络的优秀文学作品———《士兵突击》,就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随后被改编为电视剧。再如,青春励志网络小说———《恰同学少年》在图书市场以3个月6万多册销售量位居畅销书第一,经改编后在央视一套又以5.26%的收视率夺得了收视桂冠,不仅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还帮助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即个人、集体如何取舍。这些网络文学作品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其展开思政教育,并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科学地选择网络文学作品,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思政教师应注重科学地引导大家,就作品展开筛选,有选择性地加以阅读。由于网络文学作品极为丰富,且良莠不齐,很多存在严重的负面信息,不利于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导致其受到不健康心理的影响。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倡导大家科学地对作品加以选择,实现取之精华,摒弃糟粕。反对暴力、色情、拜金等不良作品,告诫大家切忌被此类不良作品所干扰、影响。同时,思政教师应为大学生推荐一些正面、积极、有益的网络文学作品,如《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等相关作品。就网络文学作品而言,最简单和有效的鉴别和筛选方法是所选网络文学作品必须经过正规出版社出版,题材方面可夸张、可玄幻,但必须经过三重会审,并加以备案后,方可成书,并确保作品的内容不存在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此外,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将网络文学作为思政教育创新和发展的新途径加以有效应用,借助于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弘扬正气,像学生积极宣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同时,还应认真贯彻和落实思政教育相关文件,科学领会其中的内涵与精神,结合学生思想、兴趣特点,找到一条适应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1.在现有校图书馆网站中,除了设置图书搜索、查询等实用性服务以外,还应增设有关图书的介绍及学生阅读方面的指引服务。如,在高校图书馆网站首页上,提供各种功能性服务链接,增设读物推荐等相关栏目,以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读物。此外,还应开辟“好书推荐”等栏目,附以作品简介,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推荐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目的。此外,图书馆也应增设相关推荐优秀作品服务工作。就网络小说类图书而言,可设置白板,并于每日向大家推荐几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附上简短、扼要的评价,如网络文学作品———《三体》,是我国原创科幻巅峰之作!如此宣传能够直观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大家选择作品加以阅读。
2.学校应开设BBS及网络文学作品阅读评论版块。学生通过高校BBS互相交换信息,实现资讯交流。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在BBS论坛上进行“网络读物评论”等版块的开设,鼓励大家发帖子,对最新所读作品及其看法加以讲述。此外,还可在读书版块上,就优秀的文学作品加以推荐,利用书评、读后感等多种方式,进行发布,引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大家可以利用论坛BBS实现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阅读与思考。
3.借助于班级QQ群、人人网等发布推荐网络文学读物的信息。QQ群、微信朋友圈、人人网等平台都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极为普遍的联系和互动平台。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加以利用,加入学生团体中,与学生干部、辅导员等合作,关注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及时对学校信息及政策进行发布,并定期向大家推荐优秀的网络文学读物,并附观后感,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引导和宣传的作用。同时,借助于此类平台及时了解学生读后反馈信息,增强沟通、交流和指导,以充分发挥教育、监督、管理、引导等作用。
结语
所谓“文以载道”,网络文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政观点。对于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应该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时代特征,还应当是一部优秀的思政教育教材,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爱明,张晓明,黄贝娜.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教育进网络情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
[2]胡顺涛,姜晓川,胡建军,唐点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调查分析[J].青年探索,2011(04).
[3]任祥,杨国良,王志华.云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调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属于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对文学的大众化产生了极大影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网络文学受众的大众化
网络文学受众的大众化表现为读者的大众化、平台的大众化和交流的大众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网络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大众化,网络文学面向普罗大众,不分等级,不分年龄;网络文学的平台大众化,在QQ空间、博客、文学网站等平台上,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同时,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也变得大众化,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
(一)读者的大众化
跟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更贴近读者,更大众化和年轻化。内容上它更容易走进读者生活,走进读者的心里;网络文学读者的范围扩大了,不再限于某个群体,有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有文化程度不高的社会基层人员;作者也不再单纯是高素养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而有学生、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文学爱好者。传统精英文学的读者主要是学生群体、老师以及较高文化素养的社会阶层,普通百姓大多无法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手机和电脑走进大众读者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网络文学。阅读网络文学的读者大多数是学生,还有其他社会青年读者。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最主要体裁,根据2014年CNNT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网络小说的读者大多是青年学生,18.63%在16岁以下,73.53%的读者在16-20岁之间,5.88%的读者在21-2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多是中学生和大学生。[1]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家庭条件有了提高,有空闲时间阅读网络作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学教育的普及,广大民众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很大,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网络小说则可以满足读者的这种精神上的需求,给人们以心灵的慰籍,获得快餐式的文化享受。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网络使图书真正全面走向民间,书籍从一种精英文化产品走向大众商品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作为文化商品,就具有商品面对特定消费者的特点。在运作时可以像普通商品营销一样,经过市场分析,定位明确后再进行。”[2]网络文学的读者在可见的将来还会不断的增长并继续表现出年轻化的特征。
(二)平台的大众化
传统文学的传播是在作者创作完成后,经过修改、编辑、审核、印刷,发表在各报刊杂志,或交付出版社最后印刷成册在市场上出售。相比之下,网络文学的传播更为方便快捷,其平台更加大众化、生活化。网络作品可以以连载的形式上传到网络上。作者在自己QQ空间、博客等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或与一些文学网站签约,在相关网站发表作品。以小说的创作发表为例,当某部小说的点击率达到一定数量,就会上架并根据会员制收费。如起点中文网、17K小说网、起点女生网、红袖添香等小说网站,它们的超人气小说还会被出版发行,以纸质版本面向社会公开出售。读者在电脑和手机上都会看到这些小说网站,而很多网站是要登录付费才能看到小说。为了吸引读者,文学网站往往采取营销手段吸引读者,随之而来的便是费用的收取,在网络时代读者阅读小说的方式自由而便捷,可在线观看,可下载阅读。而不管是免费小说还是收费小说,只要有电脑或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既方便又省时省钱,比买一部实体小说划算多了。以《11处特工皇妃》这部作品来说,纸质版3册的价格是52.90元,而在网上下载电子版只需2.41MB的流量,约需花费0.8元。
(三)交流的大众化
在传统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读者与作者的交流机会很少,仅有的交流主要通过书信和报纸进行。网络文学则大有不同,两者可以通过网络论坛随时地交流。作者可以在评论区域畅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促进与读者交流,了解读者的阅读情况,及时更改作品内容以满足读者需求。还可以在Q群、博客等网络平台中讲述作者写作意图、写作心得,以各种方式贴近读者,让读者感受作者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得到其赞赏和认同。网络文学与读者的交流广泛,方式多样。读者可以在网络首页看到文学网页,也可以在搜索区域搜索文学网站,进入文学网站就会看到网站推荐的作品,有新书榜,畅销榜。还有读者阅读感言,读者在“意见反馈”区域发表自己对网站的意见,或对网络写手的意见,或自己喜欢阅读的小说类型,作者和管理员通过意见反馈进行创作,创作出读者喜爱的作品。读者还可以在文学网站首页对作品进行评价,发表阅读感言,给作者提意见,也可以购买网站的“鲜花、钻石”等打赏作者以鼓励更新。
二、网络文学内容的平面化
网络文学受众的大众化,推动了网络文学内容的平面化。网络文学的主题常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题材贴近生活实际,常带有娱乐消遣的性质,其思想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读者阅读理解。
(一)主题的生活化
网络文学的内容具有通俗化的特点,其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以网络小说为例,其内容大都来源于大众生活,经过作者的加工创作,赋予作品以艺术色彩。而不管是穿越小说、都市言情小说,还是网游小说,都离不开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此类小说的读者大多处于爱情萌发时期,对爱情既好奇又期待,希望有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如现实得不到满足,读者会更渴望。网络小说能相当程度地满足这种心理需求。被改编为这部电视剧的网络小说《步步惊心》近几年大受读者喜爱。这部小说以若曦与八爷、四爷的爱情故事为主题,讲述现代白领张晓穿越后变成清朝八旗子女马尔代•若曦。若曦在进宫后成为康熙帝的女官,见证康熙时代“九龙夺嫡”事件。全文用第一人称讲述若曦穿越到清朝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读者展现气势恢宏的场景和温婉细腻的爱情纠葛。由于情感真实,符合现实生活逻辑,令无数读者感同身受。
(二)题材的娱乐化
网络文学多以娱乐为目的,满足读者的审美心理需求。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获得情感体验、宣泄,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此相应,网络小说的题材集中表现为几个类型:爱情题材、英雄传记、神话传说、网游小说等。这些网络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大众,因而大多缺少艺术价值。网络小说内容较丰富,有现代言情、古代言情、穿越时空、青春校园、重生宅斗、惊悚解密、武侠、仙侠、玄幻、军事、网游、体育、灵异、科幻、推理、竞技等等。有资料显示,网络文学读者中男士占70.59%,女士占29.41%,有61.76%的读者喜欢都市言情小说,有58.82%人喜欢玄幻魔法小说,有56.86%喜欢武侠修真小说,有47.06%喜欢网游类小说,有45.1%喜欢穿越重生小说,有27.45%喜欢恐怖小说,有18.63%喜欢异大陆小说,还有14.71%喜欢其他类型的小说。[1]以《不负如来不如卿》为例,这部小说女主人公艾晴是一名历史系研究生,通过有目的的穿越,到达公元385年的后秦,地点是鸠摩罗什所处的佛教圣地西藏。她与鸠摩罗什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经历了3次穿越,第1次是与鸠摩罗什相识,第2次是只为他而来,却因穿越后遗症不得不回到现代,期间两人分开十几年,第3次是回来看鸠摩罗什解决妓女事件,最后他们的孩子穿越到古代把鸠摩罗什带到现代,一家团聚。两人的爱情苦涩而甜蜜,没有过多的缠绵悱恻,有的只是心灵的契合,暖暖的温情,确实感人肺腑。这部小说带领读者观赏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浩瀚的沙漠,就算没有亲身体验,通过作者的描绘读者也能想象出美轮美奂的壁画,了解奇异瑰丽的中国古代文化,感受女主人公与仓央嘉措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坚贞执着,女主人公为鸠摩罗什的理想默默支持他,鸠摩罗什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勇敢地和女主人公在一起,既成为有名的佛学大师,又收获爱情,虽然两人相守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懂得在相守的时候用心去爱,分离时思念彼此、默默等待,这样的爱情世间难求,因而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阅读这部小说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娱乐的享受。
(三)语言的通俗化
网络小说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通,口语化特征明显。只有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才用华丽的语言,多数都是朴素的语言,所以读者没有太多阅读障碍。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语言俏皮可爱而没有华丽的辞藻,平实的语言里,还夹杂一些网络用语,如“小白”“废柴”“败家”“正太”“小强”等,这些网络用语既常见又好理解,贴近读者的日常生活,容易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当然,由于创作时间短、更新快,难免有疏漏,导致很多错别字的产生。
三、网络文学运营的商业化
受市场法则和消费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学有明显的商业化色彩。文学网站通过多种营销策略激发作者创作的积极性,引导读者进行阅读和消费,从而获取最大化利润。
(一)网络文学创作的商业化
对网络写手来说,创作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创作和更新是为了获得收益,没有收益作者基本上会停止作品的更新。网络文学再也不是单纯的文学,为了提高作品的价格,作者在更新作品过程中会透露将要发展的情节,解释某情节对将要发生的情节的有怎样的效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了获利作者会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过一系列途径获知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读者的兴趣创作。形式上,网络文学作品封面往往具有漫画风格,设计得美轮美奂,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最大限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网络文学经营的商业化
成本因素反映的是读者获得网络文学阅读权的花费。目前,各网站比较通行的作法是按作品的字数收费,每千字费用在2分至5分之间。如起点中文网将读者分为5类:第1类为高级VIP读者,能够享受每千字2分的阅读价格;第2类为初级VIP读者,阅读价格为每千字3分;第3类为高级会员,阅读价格为每千字4分;第4类为一般会员,阅读价格为每千字5分;第5类为普通用户,阅读价格为每千字8分。[3]这是文学网站为了盈利而实行的营销措施,实行会员制,根据等级收费。为了收益,文学网站推出多种销售策略。小说网站会把好的作品、点击率高的作品推荐在网站首页,有强推荐、周推荐、月推荐几种方式。为了获得阅读量、点击率,网站尽可能包装作品,如《不负如来不负卿》《11处特工皇妃》等穿越类小说广受好评,文学网站便强力推荐,在网站推出漫画版的宣传。网上发表的作品,如果达到一定阅读量,便可以与出版社合作,最终出版发行并在市场上销售,供喜爱该作品的读者购买收藏。为了宣传自己的作品,部分作者与综艺节目合作,借助节目录制、互动过程中推荐作品,还有读者呼吁作品能拍成电视剧。影视行业则与超人气的小说的作者合作,购买小说版权,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比如说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美人心计》等就是经由网络小说改编的。为了吸引读者,网站从读者健康的角度出发,特别设计作品的排版,手机版和电脑版的排版不一样,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选择整章阅读或分页阅读,还设计护眼模式,读者根据阅读需要设置适合自己的颜色,根据白天、黑夜选择不同的护眼模式。很多网络游戏从小说演化而来,它们的身份、事件和场景有些类似,但网游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角色尽情的玩,可能会颠覆作品的主旨、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形象等,有些恶趣味的事件,人物形象随游戏爱好者喜好而定。例如2015超人气玄幻网游《九星天辰诀》、穿越网游《黑暗之光》,都来自网络小说。
(三)网络文学消费的商业化
对读者来说,阅读文学主要以娱乐为目的。有关数据表明:有59.8%的人阅读小说的目的是消遣娱乐的方式,打发时间,舒缓压力;有57.84%的人享受小说中高于现实的美好,寻求慰藉;有56.86%的人受周围亲朋好友影响,进入小说圈;有45.1%的人长年看小说已有情感,已成习惯;有15.69%的人网络小说较于纸质书籍更便宜方便;还有8.82%的人有其他目的。[1]读者为了刺激作者加快作品的更新。会采取打赏或投月票给作者的激励手段,网络小说作为商品,达成了交易。读者消费小说的支付手段有很多,如支付宝支付、网上银行交易、手机话费充值、银行汇款等。以起点小说网站为例,它通过读者按章节付费的形式实现网络小说的消费。网站为了促进读者消费,开设会员制,VIP会员可以获得消费价格上的优惠。会员又分不同等级,等级越高,享受的优惠越多。随着文学网站数量的增加,网络写手与日俱增,作品数量也不断增加,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及盈利,文学网站的销售策略不断推陈出新,读者的消费及阅读方式也日趋多样。总之,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网络小说具有大众文学的通俗性、娱乐性、快餐性等特点。在商品经济和以营利为目运作的背景之下,网络小说的受众变得大众化,内容趋于平面化,运行则越来越商业化,这几个方面的因素紧密联系,共同促进了网络小说的繁荣发展。网络文学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传播、消费的面貌,也改变了读者的审美心理和评价的标准,丰富了文学的语言形态、表现手段、审美元素。网络文学在积极改变民众精神生活,多层次多角度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文学网站为了单纯的营利,不惜在网站刊载含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作品,妨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误导其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无疑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地方。
一、大众化的网络文学
在此之前,文学界都是靠纸质文学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但是,能进行发表或者出版的文学作品大多都是名家之作:这些作家大多小有名气,每本书的内容大多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他们的语言更加高雅更加富有文学气息,他们需要将社会的责任感与历史的使命感写进书里,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而网络作品却恰恰相反,它的创作更加大众化。传统文学的作家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并且完全以写作作为自己的工作,而网络作家来源面很广,可能是医生、老师、白领或者学生等等,人们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将自己的所听所想、所闻所感通过自己的语言,发表到公共平台上,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作家写的内容大多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却是我们每天都会遇见的事情,人们通过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与个性的想法。他们并不会像传统的作家那样,将文字描绘的栩栩如生,而是以单纯的通过大众化的方式,就像讲故事一般,将生活的事情叙述出来,并没有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与义务。他们并不要求能有多高的文学造诣,也不会凭空抒发任何的感情,而是单纯的写好故事。从《悟空传》、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到《盗墓笔记》《、诛仙》、《灰锡时代》等等,作者都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想法通过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大众化的网络文学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文学审美特征,打破了语言和内容的阶级限制,使文学从阳春白雪回归平民。
二、娱乐化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不像传统文学那样,担负着大量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自古以来,文人都以“文以载道”作为文学的最终意义,传统文学能够深入剖析社会与人性的缺点,并且能够作为武器,指引人们的思想。而网络文学更加注重娱乐性,主张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写出能给人带来快乐与轻松感的作品,让读者在闲暇之余能够放松自我,摆脱烦恼。所以网络文学强调娱乐性,主张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由、开放和平等的空间,所有的写手在这个空间内可以忘记社会的舆论与压迫,敞开心扉的进行创作,可以揭露社会的险恶,可以夸赞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写出自己单纯的感悟。类似《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者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对当红的《无极》进行改编,为人们带来许多欢乐。还有很多网络流行语,类似“坑爹”“空虚寂寞冷”“给你”等等都来源于网络文学,并且因为它具有娱乐性,被人们广泛用于平时的交流中。并且有的网络文学作品看似轻浮,缺少应有的文学样式,但是内容却恰恰真实的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现状,类似《理工大风流往事》、《香蕉日记》等等,非常具有娱乐性质。
三、互动化的网络文学
文学主要由作者、读者、作品和世界四大部分组成,并且这四个部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彼此之间并不鼓励,并且不能单独摆出,缺一不可。传统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家会运用大量的时间深入社会体验不同的生活寻找灵感,并且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书,并不注重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但是这样的作品常常会令人觉得高不可攀,语言高深难懂,并且读者只能对作品进行欣赏,并不能提出自己的观念。而网络文学更加注重互动性,主张作者在创作的时候积极与读者进行交流,在不改变文章整体框架的同时,积极吸取读者带来的反馈,及时进行修改。而且有的小说就是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写出来的,类似现在比较出名的《新石头记》、《E情战事》等等,作者在于读者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中,找寻文章中不足的地方,及时做出修改,使整片文章更加完整精准。互动还能增加人们读书的兴趣,培养人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人们的品质与修养。
四、电子化的网络文学
在计算机技术普及以前,人们都是靠购买或者借阅纸质书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并且只能依靠纸质品。但是纸制书不方便携带并且容易破损,极大地限制了读书的场所和时间。电脑、手机等电子软件普及后,人们可以将这些书存在电脑里或者手机上,随时拿出来进行阅读,并且不占空间十分方便。例如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飘》等等,都可以在电脑上进行阅读,并且《诛仙》《鬼吹灯》等网络小说更加适合在电脑上进行阅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在各个网络平台上进行更新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作家的人数开始迅速增长,各种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这些作品也只能在网络上阅读,并没有相应的纸质读物。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电脑、手机等电子品,就可以进行阅读,读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读书的时间,并且不需要到图书馆或者书店进行查阅和购买,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在读书的时候,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书友们一起探讨书中的乐趣与精华。也可以把自己对整本书的见解与感悟写出来,发到网上进行交流。还可以给文章配上音乐和图片,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更加富有美感。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网络文学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它所具有的网络特质曾让人耳目一新。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上开始流行起一种新兴文化,即网络文学。它主要是指创作者依靠网络平台来发表一些自身的故事,通过网络的开放性来获得其他网友的参与和评论,这种文学形式不具有功利性,它主要是创作者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一、网络文学的特点
(一)网络文学作品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传统的文学作品主要依靠纸质出版物进行传播的,传播速度较慢,受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信息开始依靠网络进行传播,网民在电脑前就可以了解各类信息,而且伴随着网民网络阅读习惯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网民的阅读,从而很容易红遍整个网络。如著名网络作家“痞子蔡”就是依靠网络文学而一举成为网络当红作家的,他在1998年通过网络连载的形式将《第一次亲密接触》展现给了大陆及港、澳、台的网络读者,获得了广泛网民的追捧,从而掀起了网络文学的风潮。而众所周知的网络连载作品“小月月”事件也是依靠网络在短时间内红遍了整个网络,作品中的主角“小月月”也遭到众多网友的膜拜,一时间“小月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文学作品相比,网络文学在传播速度上有着绝对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广泛网民的认知,并成为一个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从而得到传统书刊的吸收和采纳。
(二)创作自由
大部分的网络文学作品是由众多普通网民创作的,他们可以去网络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自我满足。作者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十分自由,可以随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使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十分自然,贴近人们的生活。比如之前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小说《鬼吹灯》,它主要讲述了盗墓者在盗墓、探险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的故事,这种创作题材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很难见到,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阅读兴趣。正是因为网络文学作品在创作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才使得网络文学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网络文学的创作和欣赏具有参与性、交互性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目前在网络上活跃着众多的业余写手和自由撰稿人,他们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大量网络文学作品的产生也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来欣赏和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需要作者完全截稿后才能出版供读者阅读,而依托于网络平台的文学作品属于一种“进行时”的创作,不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连续性,而且随着作品内容的更新,作者会与读者进行交流与互动,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需求,这样作者便可以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四)网络文学作品具有多媒体的运用
传统的文学作品往往主要以纸质出版物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形式比较单调,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网络文学作品与之相比则有着很大不同,它不但含有文字内容,而且还融入了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阅读更加多样。当一部网络文学作品迅速走红之后,会衍生出众多周边产物,如电影、电视剧、游戏、MV视频等,如著名网络小说《盗墓笔记》,网络中不仅有“有声读物”供读者下载,而且它还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获得了人们的追捧。
二、网络文学对思想政治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思想开放,爱好广泛,由于网络文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他们课余时间十分热衷于网络文学的阅读,在网络文学中,不仅有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存在着一些消极、腐朽的作品,这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会给大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其主要包括:第一,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丰富知识,寓教于乐。网络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同的网民创作出了不同的文学题材,这使得网络文学作品丰富多样,不仅有科幻、推理小说,还有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现实故事,这类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带给大学生思想上的启迪。此外,一些以历史、科技为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还可以使大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从而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第二,有助于大学生情感交流、表达自我。大学生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要群体,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求,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独立的人格。网络是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大学生通过在网络上进行创作、发布文章,可以与读者或其他作者进行探讨和交流,这种沟通不但可以使大学生获得较强的归属感,还可以与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第三,缓解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在校期间会面临众多的压力,如学习、情感、就业等,这些无形的压力会使大学生心理产生困惑、痛苦,甚至是挫败感,这些负面情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曲折生动的故事,刻画出了主人公丰富的情感,大学生通过创作和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可以产生欢乐、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负面影响
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较高的自由性和开放性,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管,网络中充斥着一批不成熟、不理智、带有消极思想的文学作品,大学生长期创作和阅读这类文学作品会使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扭曲,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网络文学作品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色作品泛滥。很多网络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网络知名度,追求作品的点击率,在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低俗、下流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阅读,从而获得较高的人气。如网络中的原创小说《多情房东风趣客》《高官的契约情人》等,题目中就充斥着引诱的字眼,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学这片净土。第二,部分作品离经叛道,是非观念不分明。网络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地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这是由于网络文学具有极强的自由性,正是由于网络文学的这种特性,《盗墓笔记》《诛仙》等网络小说才红遍了大江南北。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作者思想不成熟,作品内容胡编乱造,充满了暴力、血腥、颓废、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等观点,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误导。第三,大学生过渡沉迷网络文学,影响现实生活。网络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等特点,大学生长期阅读网络文学会陷入故事当中而无法自拔,而且大部分的网络文学是连载更新的,读者无法了解作品的最终结局,这就使得大学生读者每天关心着作品更新,不断刷新网页,从而产生了轻度强迫症。第四,大学生把精力放在网络文学创作上会影响学业。目前,网络文学作品的很大一部分作者是在校大学生,虽然创作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积淀,但是部分大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动机不纯,只是为了追求点击率、追求薪酬,创作普遍带有功利性。此外,还有大学生将全部精力放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上,常常发生翘课、旷课的现象,致使学习成绩下降,无法完成学业。
三、网络文学的思想政治功能引导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确保网络文学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高校、文学网站和其他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出网络文学的思想政治引导功能。
(一)高校要做好对大学生作者的教育和引导
高校要广泛开展有关于网络文学的主题活动,向大学生大力宣扬我国的时代精神和道德规范,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文化水准得到提升。同时,辅导员和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创作者本着对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书写生活中的真、善、美,为网络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此外,还要教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觉抵制网络中消极、腐朽的文学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自身出发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二)高校要鼓励大学生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网络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俗的网络文化作品很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高校要重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学阅读观,学会去粗取精的阅读态度,真正吸收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最终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向大学生推荐高质量的、具有欣赏价值的文学作品,引导大学生在创作网络文学过程中要体现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三)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由于网络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网络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就要求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传播、不撰写低俗、消极的网络文学,自觉选取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来阅读。同时,高校要教导大学生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避免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上,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四)文学网站要建立健全文学创作的规范和制度,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目前很多文学网站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监管,导致网站中低俗、消极的作品泛滥,对读者的思想和心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学网站的编辑要加大对稿件的审阅与筛选,上传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同时,严格抵制那些低俗、消极的文学作品,在源头上避免低质量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综上所述,网络文学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它为大学生的创作和阅读提供了巨大空间。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开拓眼界、增长知识,还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要重视网络文学的重要作用,依靠网络文学这一新途径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近年来,网络文学扑面而来,图书馆网络文学书籍的借阅量领先于传统文学。身边的朋友也有边工作边写作,竟也写出了名堂,有些声名鹊起,成了知名网络作家,有些甚至上了作家富豪榜。我们在狂呼这场盛宴的同时,也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文学。有必要厘清几个问题:
一、网络文学内涵及特点
网络文学普遍存在着以下特点:比如平民化的创作主体,自由化的创作意图,快捷化的发表反馈,多变化的语言风格等。此外,网络小说能够流行与出版商的利益、创作者的自由、读者的迎合也是分不开的。有需求才有市场,网络小说强势发展与其自身所具备的审美特点有着直接关系。它们虽不一定崇高、优美,但他们或新颖或动人,总之也是符合了人们的美学期待,并且具备了各种审美要素:比如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网络文学甚至打造出了崭新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美学。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网络文学在传承传统文学审美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网络文学的美是清新奇丽的,是超凡脱俗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在创作主体和读者群体的大众化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文学最初起源于社会底层,表达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文学创作几乎成了文人士大夫的专利,他们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他们让文学成了“载道经国,讽喻美刺的工具。”网络文学的兴起则改变了这一现状,网络作家来自天南海北、社会各阶层,覆盖了各行各业:公务员、企业高管、贩夫走卒等。他们名不经传,可能并不具备高深的文化造诣,却有着自己特殊的生活阅历,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有目共睹,虽未成燎原之势,但却宣告了文学回归民间时代的到来。创作的体裁涉及穿越、玄幻、都市、修真。描写了众多平凡人的网络恋情、孤独寂寞、官场生态及个人的一些私生活,作品并不追求美学中的崇高与悲剧、优美与壮美的风格。大多数读者对文学并不是很了解,但可熟练操作PC,同时因为生活、工作、学习、交友等遭遇,恰好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排遣郁闷、打发无聊时光。他们不仅是读者,也是作者,不仅是倾听者,也是诉说者,审美由世俗走向了大众。
(二)美在即时互动性
由网络提供的平台,使得网络文学在这个平台上百花齐放。由于可即时回复与跟帖,便于大众的抒情言志,可以迅速反映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的新变化。一时间使得网络文学呈现出交响齐鸣,多姿多彩的奇丽景象。而这一点,正是传统文学所不具备的。传统文学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观察事物,体验生活,不断搜集资料,创作一部作品要做长时间的准备。文学作品在发表前要接收主编严格的审稿,作品的人文价值,社会担当,人伦关爱,审美倾向,至少要和主编相一致,否则像《平凡的世界》这样优秀的作品,可能要被扼杀在一审的手里了。而网络文学的创作大多数依靠网民的共同参与,其优劣与好坏在于读者的点击率,跟贴与评价是决定作品能否上排行榜的前提。网络的自由与开放,让写作与欣赏变得畅通无阻,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同时读者对网络小说中人物的期待与交流,可随时抒发审美感情,而这正是艺术审美理想多年的追求。
(三)美在风格多变,娱乐怒骂,具有巨大的娱乐性
电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读屏多于读书,看网络文学成了人们常见的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好的作品可以产生阅读的愉悦感。作者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充满想像的生活空间,它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嬉笑怒骂的方式吸引读者,让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快感,不免产生审美联想,仿佛自己置身其中。虽然看过后不会留下很多的思考与记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娱乐性,并具有高层次的审美性。不仅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而且畅神畅志,还能使人抒情愉意,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如网名今何在的作品《悟空传》,颠覆了传统《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让“无性石人”悟空和紫霞谈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升华了孙悟空不畏权威的形象。当我们头套着各色“金箍”,在满是规则的社会里打拼,忘记了最初美好的愿望,在渐失自我时,紫霞的一句“我要你记住你是一只猴子,因为你根本不用去学做神仙,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让读者产生回归自我的渴望,引起强烈的共鸣。
(四)美在情节曲折离奇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情节的生动有趣。网络文学也不例外,就连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也谦虚地说过:我只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莎士比亚剧作情节的丰富与生动也曾使得恩格斯大为赞赏,认为只有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才能表现出作品的思想深度。排名较前的优秀网络小说,关山月的《醉枕江山》,讲述了武则天时代的一个乞丐,为了弄清血案真相,进入皇宫,终于报仇雪恨的故事。学者欧阳友权对其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一是故事曲折婉转,结构开合有致;二是成功的细节描写。不管是写宫廷杀斗,还是写计谋,每一场戏,每一段命运纠葛都有精心设计的计谋和心机。”“它是以作者为中心,情节结构适合于网络阅读,故事性、传奇化、小人物的成功史、善恶相报都是作者的巧妙设计,因此能够令作者形成稳定的阅读群,受到读者的青睐。”网络文学美在情节,故事起伏一波三折,在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更能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读罢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正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作者通过想象与虚构把自己的审美追求,融合于故事情节中,激发起作者强烈的心理需求,使情节更加生动迷人,读者也会获得极致的审美体验。(五)美在真实网络文学的真实美,是指经过作家对生活的审美把握、审美反映,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真实。把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美,它体现着作家的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相互观照的结果。文贵真,真即美。网络是虚幻的,文学却是真实的,虚拟的背后却是自我本真的袒露,网络小说中诸多的虚拟正是弥补了我们生活中许多不足的真实。无论玄幻,官场,修真,穿越等各类小说的成功无疑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享受和精神追求。修士、神人、仙怪等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些人物长相怪异、行为荒诞,却有着常人不能企及的智慧,甚至有的还具备了特异功能,可谓魔力无边。《斗破苍穹》给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斗气世界,天才萧炎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沦为路人不耻的废物,在经历了一番风雨后,终于从斗师一跃成为一代斗帝。主人公坚毅、果断的性格,对朋友的率真,对敌人咬牙切齿的恨,让我们看到当代青年执着的精神。作家抓住了人们的心理,以浪漫的笔调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需要,极大地发挥了网络文学审美的作用。“不图卖字为生计,惟愿我手写我心”,表现的正是网络文学的真实美。
三、网络文学对美学的启示
(一)对美的本质认识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能能适应自然,而且能改造自然。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自由创造活动,是为了满足各种实际生活的需要,而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人在认识自然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能动地改造。不仅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作家还发展了自己。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载体、新生的文学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相比传统文学更具备创作自由性的特点,它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语言风格上,每个写作的人都可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自由发挥,无厘头搞笑的、怒骂的,口语化的,甚至字符图像化的。他们尽情挥洒饱蘸激情的笔墨,或调侃生活,或嘲弄经典,或打造时尚。作品可以由个人独创,可以由几个人进行接龙式创作,也可以加上读者的感受。其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彰显出网络文学的自由性,使得网络文学更有活力。但创作自由,决不是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恰恰是对创作自由的误解和亵渎。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任何绝对的自由,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人的整体生活不可能全部成为文学的对象,只有那些跟美发生联系的生活,才能成为文学的对象。网络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它的对象和内容应当具有审美价值。美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它跟审美主体即作家和读者的主观作用关系密切。美是客观存在的,应该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只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产生美。自由创造产生了美,有理想的作家,应以社会责任、法律和道德来约束自己。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循着美的足迹,遵守美的规律,浓缩美的本质,在提炼现实美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来的网络文学作品,这种带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美才是历久弥新的,才能更加彰显美的本质。
(二)理智地看待网络文学带来的新变化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审美方面表现出的新奇与差异,给美学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审美对象与范围在扩大,审美意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创作与阅读,功利与无功利交相辉映,异彩纷呈。经济的长足发展,为审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不应静止地去研究美的形式,美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永恒的绝对的美是根本不存在的。在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对喜欢的网络文学作品做出自己的审美评价,审美的基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崇高的优美的,典雅的粗俗的,都可以审美或非审美的方式万花筒般地呈现出来,开拓了人们的审美思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网络上进行文学活动时,会自然地把自己的审美意识表露出来。在官方精英审美意识里,那些无病呻吟的作品,恰恰是被认为是民间的、大众的,甚至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使得所有参与其中的受众都有平等的审美权利。很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在最初发表作品时,并不图名利,兴趣和激情才是他们的创作动机,很多是率性之作,是一种非功利的创作,后期也不排除其赚钱的动机。读者本着自己的审美倾向,带着自己的情感需要去阅读,这种有着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阅读,是非功利化的。我手写我心,我心读我文,展示的正是美学迷人的一面。针对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学带来的这些新变化,当代美学应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对此进行审美观照。网络文学所表现出的美虽然简单粗糙,但却是对传统美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当代美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对美育的启示
美育是美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也就是审美或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提高培养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更高尚、更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当下部分网络作家为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少有文学价值和社会担当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关注,这也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向往传统美学的回归。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并且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对其可能形成的美学效果进行有益的引导,而这个适当的方式除了美育,别无选择。德国美学家席勒也曾经说过:“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其他途径。”因为审美活动是一种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自由活动,感性的善只能使一个人部分地快乐,只有理性的美才会使全世界人都快乐。所以要通过美育来呼唤人的理性和道德的回归。只有在美的魅力之下,才能构建一个大众的审美世界。
摘 要:网络文学是互联网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并不是从纸质到网络的简单复制,它具有题材新潮另类、语体风格简单直白、问题结构灵活松散等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这使得很多读者对网络文学的阅读热情高涨,使得纸质小说市场出现低迷的状态。本文将就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差异、联系等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
一、引言:
在对网络文学进行界定前,先必须了解网络文学的概念。网络文学就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由网民参与创作、供网民欣赏的原创文学。自网络文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其发展势头就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影视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新媒介文学逐渐升温,成为当代文坛中的一股新生力量。例如:由于网络小说在形式、篇幅上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众多的网络文学行驶中,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式。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部中文网络小说是由少君(钱建军)与1991年4月发表的《奋斗与平等》。此后,中文网络文学拉开了历史的帷幕。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是由网络写手、网络文学的作品、文学网站共同发展构成的。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99年――2002年的自由发展时代、2002年至今的商业操纵时代。在前一个发展阶段,网络文学创作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逐名利,而是单纯地只想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商业目的不明显,很多作者也只是为了创作更多的抒发和宣泄自己情感的文学内容。在后一个阶段中,各大网络文学网站逐渐确立,并开始线上收费的形式,网络文学逐渐被商品化,网站的提成决定着作者的流向,而作者的流向又引导着读者的流向。
虽然网络文学中的现实题材增加了不少,并且销量也很好,但是在文学界中,并没有将网路文学归入到正统的文学作品中,很多学者认为网络文学只不过一种为了谄媚大众的、具有商业目的的产物,并没有真正的文学价值。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目前网络文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喜爱。
三、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
我国传统文学,以独树一帜的问题特色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钟爱。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文学也迅速出现,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与传统的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读者的眼球,这与当前纸质书籍市场低迷形成了巨大反差。其基本特征如下:
3.1题材新潮、另类
传统的文学作品受到很多创作形式的限制,例如:社会意识形态、编辑的层层把关等。而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参与的大众性逐渐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创作题材。在网络世界中,文学的创作者们放下了思想负担,通过匿名、自由、随意的形式,在摒弃了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后,其创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自我、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因此,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在没有顾虑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只要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能够创作网络文学作品。随着网络文学作品的不断发展,其题材类型也在不断丰富,青春爱情、传统武侠、穿越题材、网恋等,这些题材的网络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迎合了大量创作者和读者的口味。
3.2语体风格简单直白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通常使用的长句较多,并且句式结构比较完整。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阅读速度的加快,网络的诞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更加简单、鄙视传统、有着张扬的个性特征。作为网络语言的创作者和参与者,网络文学写手都能够理解这些用简便、直白的语言来描述的情感世界和语言的表达形式。
3.3问题结构更加灵活、松散
文学作品的主要内部组织构造、外在表现形式是问题结构,是作品中对人物、事件、故事情节等的合理安排过程。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最讲究的就是作品的整体性,传统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小说前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段落之间的逻辑性更加明显。网络小说则由于作者的即兴创作、读者的碎片化阅读而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结构。在网络作品中结构出现片段化表达、段与段之间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其实,网络文学的作家并非专业作家,很多网络小说创作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因此,也就出现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并没有大块的实践花费在对文章叙事结构的周密安排上。
四、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在写作、传播、阅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外,网络文学也对传统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讲:网络文学是文学史上的以此革命和创新。
4.1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积极影响
首先,阅读方式、存在方式、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文学作品不爱收到白纸黑字的方式限制,不再依靠出版发行、印刷才能得到传播,不再通过伏案阅读才能实现阅读的过程。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信息的数字化方式拓展了文学信息的存储空间和传播的范围,提高了文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速度,彻底打破了文学出版行业一直以来的垄断现象。自由的写作、自由的传播、自由的阅读、自由的批评,这种自由度更加符合文学艺术的本质――艺术属于人民群众。文学作品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原本处于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文本,人们不仅仅通过眼睛看来阅读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听、思等方式来接受文学信息的传播,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来自文学的魅力。其次,创作主题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文学创作需要作者用笔书写,这种方式又慢又容易是创作思维中断,拉长创作的时间。而在电脑上书写能够是创作者更加接近创作的最佳状态,这就使得创作者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很容易帮助作者形成思维上的发散性、跳跃性,从而跳跃出创作的火花。另外,网络文学传播方式、题材范围的转变也使得网络文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4.2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负面影响
首先,低俗的文学作品对文学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了冲击。在网络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低俗作品,例如:色情、暴力作品纷纷亮相,一些文学作品粗制滥造、文笔庸俗,这是网络文学最大的硬伤。其次,具象化写作堵塞了文学的想象空间。在阅读传统媒介的文学作品时,由于文字的抽象性,给读者的想象力、情感体验提供了极大地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者对产生: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的特殊艺术感觉。由于网络多媒体文本的表现形式过于形象具体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人们很难对作品进行想象和理解。第三,便捷的传播方式挤占了传统文学的出版市场。网络文学不需要读者看书、看报就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也不需要出版发行就能向传统文学提出挑战。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很多网络作者并不满足于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发表,而坏死更加渴望得到传统文学的肯定,于是乎,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开始向传统文学作品回归,他们开始找出版社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并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是,另一方面却使得出版市场出现了风流,这对原本就不景气的传统文学无疑是雪上加霜。
总之,文学发展到网络文学阶段,对广大民众的影响已经进入到空前广泛和空前深入的新阶段。正视网络文学、面对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坚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文学领域中的牵手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它们相互携手将为文学发展走向辉煌的乐章。
参考文献:
[1]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03).
[2]邓时忠.追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和谐发展――新世纪网络文学现状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4).
[3]陈献兰.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的泛化和异化[J].学术论坛,2009(07).
[4]齐燕铭.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9).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