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励志>励志大全>励志日志

励志qq日志精选3篇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日志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励志qq日志精选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励志qq日志精选:在变老之前,给自己一次牛逼的机会

这个姑娘的页面曾经严重打击了我。

Side A:

“密歇根州立大学荣誉学院和商学院毕业,成绩优 异,获得亚瑟罗南奖学金,CFA全额奖学金。在美国留学期间,创立中美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学会。曾任厨师,推销员,讲师,美国学生辅导员,专栏作家,创业者,美国最大的年鉴发行社西达罗格公司的商业总经理,霍尼韦尔公司的财务分析师等。大二时创业美国施麦图书有限公司,3个月还清贷款,7个月达到300%的回报率,12个月成功卖掉公司。大三时创业美国益学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用教育的力量点燃梦想。创业故事被State News, Spotlight Michigan, ING Magazine, 和Entrepreneur World 等多家中美媒体,及30余家美国电台报道。即将把创业团队拉回中国,在各大城市开展培训计划。”

Side B:

“初中一个非典假期把北师大中文系的阅读书单全部读完;

会做印尼菜和阿尔巴尼亚菜;

在阿尔卑斯雪山极限跳伞;

在美国的短短3年,从不会骑自行车,到自己赚钱买了第一辆雪佛兰,和朋友们开车穿越美国;

从一份空空的中式简历,到面试几十上百次,得到数十个职位,开始授课给几百人讲解事业起步;

商学院的管理课程上,美国大叔举手说,我在华尔街日报上读过这个case,她举手说,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我自己的企业里,我是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

余音,

89年生,还在上大学。

去年年底的时候,在校内看见一个转载颇火的帖子,叫“我想飞遍全美国,听你们讲故事”,是一个电影专业大三的学生,要拍一部关于留学生的纪录片。

“这部片子想讲的是年轻人心中的梦和脚下的路。在旧金山,在洛杉矶,在纽约,在密歇根,我无数次听朋友们述说他们最远大的梦想,和正在经历的挣扎。他们或许可以拿A,也可以”融入“,甚至在看得见的未来可以顺理成章地进投行,三五年赚回学费。可是他们要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么正在做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当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隐隐地抽了一下,于是记住了名字:刘海南。

之 后的某天晚上,机缘巧合一个电话打过来,哥们彼时正苦逼地蹲在街头,采访被拒,夜凉,车来车往。然后开始山南海北地聊,听他讲是如何从国内的一个外语专业 毅然决然地转去洛杉矶学电影。此后又陆续打过几个电话聊这纪录片,此人牛逼之处在于不论什么身体和精神状态,只要聊起这部纪录片就立马开挂,体内窜动着滚 滚的鸡血神采奕奕地讲好几个小时。于是我对着那个月的电话费不禁尼玛男默女泪。

春假的时候海南来了纽约,第一眼看到本尊,一米八多很大的一 坨,但是我脑子里却冒出来一个特别坑爹的词,赤子,纵然丫挂着一脸ws无比的笑容。先前以为拍这片子是个肥差,攥着20张机票想飞哪儿飞哪儿,到哪儿都有 人请吃饭,还都是揣着一肚子故事的牛逼闪闪的人。这倒都是不假,可是背后也真苦。费劲心思勾搭上的访谈对象一来一回聊着聊着眼看就上钩了突然再也不回复 了,想拍的活动进不去,采访过后被无情痛批,计划冲突,大冬天各种睡地板,随身带各种药瓶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海南说,他做这个事情不算有经验,毕竟 学电影还不到两年,但是首先,他有一个牛逼闪闪的搭档,老纪,广院科班出身,专业拍摄剪辑经验无数,一个合成课的大作业拿出去直接获得米国的ACM SIGGRAPH大奖以及神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最佳数字合成短片,tough无比,刷夜工作到6点后立马跳上车继续开一天车。而且据说已经在和朋友在筹划 成立自己的电影工作室了。

第二,他做了周全详细的计划和考虑。当时我一口奶茶送下满嘴的甜点,顿了顿,问,怎么着算是周全详细呢。哥们一声不响地打开电脑,右键了一下那个叫“留学纪录片”的文件夹,慢条斯理地说,都是我写的,纯文字。

属性那栏显示:1M。

很多时候我都琢磨着,那些一直想干,由于种种原因还没干的事情,什么时候才可以干呢?

譬如在一个摇滚乐队里做鼓手,

譬如学调香和调酒,

譬如写专栏,出一本书,

譬如开一个多合一的咖啡馆,

譬如和朋友一起创业,

譬如组织一个沙龙性质的群博,

譬如间隔年旅行,睡遍大江南北朋友们的沙发,

譬如学会用沉死人的相机拍好吃的,让它们看起来更好吃。

总是想着,这些是将来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是现在条件有限,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还是先老老实实该干嘛干嘛吧。

等咱以后发达了,想干啥干啥。内相声里怎么说的来着,喝豆浆都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他们明晃晃的存在,行胜于言地宣告着,所谓“先养家糊口还是先追求梦想”,尼玛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谁说大刀阔斧地追求梦想就一定得牺牲好好念书好好工作的时间啊?把泡校内的时间拿去追求可能就能给你惊喜了哦亲,有没有。

就算有些时候,两者貌似不可得兼,在果断将想做的事情一推再推的时候,也再考虑一下嘛。记得一个姑娘说过,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赶着提前去做未来的事,而是努力去做只有现在才能做的事。

觉 得自己30岁发达了之后豆浆都买两碗的哥们,三十岁啊,得有媳妇儿了吧?运气好或者碰巧运气不好的话,娃都有了吧?不得上学啊?不得一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 高地让你操着心,一不留神青春期叛逆了火星了就够你喝两壶啊?你儿子同班女同学她爹操着板砖来找你的时候,神马你少年时期的梦想啊,追求啊,希冀啊,都浮 云了有没有,还不赶紧尼玛快跑有没有。

觉得自己30岁发达了之后可以开始坚持诗意的生活的姑娘们,呃,三十岁啊。

貌似内之前的两年,你不愁嫁人你的女性长辈和朋友也要纷纷操刀上马了。伤不起,不多说,你懂。

更何况,更何况啊!

你22岁遥望32岁的自己的时候,尼玛人家12岁的小孩五道杠了啊!都去基层指挥开展工作了,基层!开!展!工作!!了啊!

时不我待。

两年前喜欢上一首歌。

Snow Patrol.

曾经觉得歌词是尼玛追求热烈的爱的最佳诠释,翻译了一遍又一遍。

突然发现放在追求梦想的时候也出奇地合适:

If I lay here

If I just lay here

Would you lie with me and just forget the world?

如果我往这儿一躺

就这儿,就这儿了嘿,

能不能请你,也一起躺躺

Forget what we're told

Before we get too old

Show me a garden that's bursting into life

有一天可能大家都折腾不动了

但是在那之前

总得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努力捯饬一把

我相信还是能看到

那片花园

生命奔涌

Let's waste time

Chasing cars

Around our heads

不妨张开双手

放过时光

给自己一次牛逼的机会,

在变老之前。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励志qq日志精选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励志qq日志精选3篇”

励志qq日志精选:别被“万一”吓跑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文字: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子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儿也没有去成。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容易把未知的事物想得很艰难,把自己困住。曾经,我被自己的想法困住许多次。现在回头看看,总觉得那些恐惧其实没有根据,也没有必要。

第一次上网购物前,我以为网络购物非常危险,生怕要是遇上了“万一”,“万一对方收了款却拒绝寄货给我,岂不当了冤大头?”“万一收到瑕疵品,对方又拒绝让我退货怎么办?”“万一对方是诈骗集团,那我的个人资料会不会外泄?”于是迟迟没有尝试。但后来渐渐发现上网买东西比逛街方便很多,于是开始习惯另一种实体以外的购买方式,而且觉得不必出门好便利。

第一次出国旅行前,我以为出国旅行很难,不但人生地不熟,而且深信必须具备用英语对答如流的程度才能问路。所以刚开始只想做个跟屁虫,跟着朋友排好的行程走,当个走马看花的观光客。

“万一迷路了,会不会露宿街头?”“万一别人听不懂我问路怎么办?错过火车是不是就永远回不了国?”后来我发现出国旅行并不如旁人说的那么困难,于是开始以自助旅行的方式闯荡世界,至今也糊里糊涂走过五大洲,要是没有踏出第一步,也不会有那么多难忘的体验。

所以实际的情形,总是和尝试前的空想不一样。演讲时,我常常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出国旅行或女生一个人旅行,如果发生万一呢?我喜欢这个回答:“为什么要为了万分之一,而放弃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呢?如果做好万分之一的预防准备,是否就不必放弃原本很棒的人生经验呢?”

如果过马路发生车祸的几率是万分之一,是不是就要为了万分之一的危险,而每天死守在家不出门?还是过马路前留意停看听?如果我选择了最安全的途径,不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不出门旅行看看这个世界,可能到了今天,我还是以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都讲英文。

与其“恐惧”,不如做好万分之一的准备,去享受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开心,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当我老得走不动时,看着充满世界各国回忆的照片时,对自己说:“还好!趁年轻时去过了。”而不是怨叹:“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去?”

励志qq日志精选:抱怨,弱者和懒惰者才干的事

比尔·盖茨给年轻人提出过11条忠告。

盖茨的第一个忠告是,世界充满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造它,而是要去适应它。他还有一个忠告: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己的尊严,因为尊严来自于实力。

盖茨的第一句话很值得玩味。一上来就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千万不要整天去抱怨它,而要去适应它。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只有不公平、不公正、谁不遵守规则,他所看到的就是不公平和不公正,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不公正的。而且,当人的念头总被那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所纠缠的时候,他的状态就会非常糟糕,因为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

一个人心有不平,他就会抱怨、评判,就会以一个完美的准则来评判周围的事物,尤其是评判周围与他相关的一些事情,这样他满目所及可能都是不公平。这不是说真有那么多不公平现象,而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意识雷达”,一旦产生了“这对我不公平”的念头,他就只能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而不会注意那些公平、美好的事情。这就像说一个人的老婆怀孕了,他就会看到街上的孕妇多起来了。其实并不是这段时间里增加了很多孕妇,只是他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

一个人的“意识雷达”里如果有不公平、不公正的念头,就往往什么都不做,他并没有去改变现状,而只是在抱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把抱怨当成了改变现实的一种手段。在生活中有些人就是这样,一见面就开始抱怨,老板、同事、配偶甚至天气都是他抱怨的对象,但他从没想过怎么去改变它。所以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惰性。我们说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惰性。通过发泄不满、找到不公平,为自己的不努力、不作为而寻找各种借口和托词——这事儿怨不得我,怨谁呢?怨别人。

一个人陷入这种状态以后,他就会既不满又等待,但等到什么时候、等什么东西他又都不知道,也没有真的想过,就像《等待戈多》的主人公一样。他的批评和抱怨并不意味着他有实质性的见解,也没有表明他有一种要改变现状的意向。

不抱怨并不是闭上嘴不说话,不是逆来顺受,更不是要容忍不公正、丑恶的现象和坏人坏事,甚至去为虎作伥。关键是要直面现实,要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对于要做些什么,心里要有数,这叫作管理。抱怨不是管理,它只是抱怨而已,所以批评家和评论家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在一个组织乃至一个社会里,批评家往往也是不受欢迎的。比如,影评家挣的钱远不如导演挣的钱多,股评家挣的钱远不如基金经理挣得多。因为在这些领域里,前者不如后者对社会的贡献大。《快公司》杂志的一篇题为“如何面对公司里的批评家”的文章说,英国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埋葬的诸多英国历史名人中,没有一个是评论家。

一个人如果处于闲散、无所事事或准无所事事的状态,就会产生非议或对周围的一切指指点点。所以一个单位内如果有很多人在非议别人,那只能说明这个公司冗员太多。如果一个公司忙到人手永远都不够,哪有时间去抱怨别人,去指责生活不公平?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那你肯定是个闲人,起码在这个阶段比较闲,说明你还不够努力。#p#副标题#e#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励志日志】热点

【励志日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