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励志>励志大全>励志日志

2016的励志短文3篇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日志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6的励志短文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曰眼勤

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你真的足够强大吗?

不妨先进入一种诚实的思考:不管什么情况,你都可以负全责。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可以做一种心理假设——如果把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倒退一遍,所有条件都不改变,只有自己改变,你能否做一个更好的结果呢?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你就开始进入掌控者的角色;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你就是认为自己以前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所有的不好都是别人的问题。

回想跟徐鸣创业的时候,我们两人经常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相互检讨,不断反省哪件事情没做好,哪件事情还可以更好,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我以前认为这是个好简单的问题,后来跟很多人交流,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很少人愿意去面对否定的自己,那个过程很痛苦,需要不断抛弃过去的自己。

以前总有人问我,经常有人攻击你,你怎么办?我说很好啊,没关系。最能骂人的,把我都骂过一遍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尽管骂的时候很痛苦,但骂完以后,再回头看,遇到任何这方面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了。

3曰心勤

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

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4曰手勤

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正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养成很好的习惯,不仅成就了曾国藩自己,也影响了曾家后人。

2016的励志短文:别怪世界不公平,是你还不够强大

去年年底,我独自一人,从北京开车到广州,一路三千多公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和人的差别究竟在哪?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别?我想到了一个词:拆掉思维的栅栏。

后来,我在机场看到了《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心有戚戚。我一般不看成功学的书,事实上我也不认为这是一本成功学的书。作者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发现,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变得更强大。

你有没有想过,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而这堵墙很大部分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我认为安全感的本质,不是你真的安全,而是你不害怕危险,敢于面对困难。记得有人问过我“上市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内心的所谓安全感,面对这个世界时,内心的想法没有了那么多限制。

每个人心里都在追逐安全感。这很正常。但很多人成为了安全感的奴隶。什么是安全感的奴隶?就是害怕改变,保持现状,听他人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但安全感的获得必须通过内心真正的强大。安全感是给予,不是索取。恐惧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递增。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难,我们很多人才不自觉的变成一种受害者,这就叫“受害者心理”。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滋养了一种受害者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会觉得世界不公平,充满了各种问题。作者把这种模式归结为受害者天堂。

什么叫受害者天堂?就是一个受害者最愿意去的地方。大家聚集在那,彼此安抚,然后觉得人生真是这样。作者总结了受害者天堂的几个法则。

“受害者天堂”法则二:安心做坏事

职场中,很多人每天不努力工作,也可以心安理得,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公司太烂了,这个老板太变态,太不理解我们,所以我这样就OK了。

美国有一项研究,在辛辛监狱中,几乎没有哪个罪犯会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他们都坚信自己不应该被关进监狱。很多做坏事的人都拥有一个完美的受害者的故事

曾经,我当部门经理的时候,我会告诉组里的人,跟着我很苦,要是觉得不舒服就换一个机会。但只要你留在这里一天,就要对得起自己的每一天。别说对得起这家公司,首先对得起自己。还有什么比自己的时间更宝贵呢?所谓的为公司干,不就是为自己努力吗?如果这个都想不通,还心安理得,就别一起干了。否则,不如自己找一个更舒服的环境。

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会让你舒服得一塌糊涂的环境。必须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去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7曰口勤

曾国藩的“口勤”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把偏向着绿营。

让曾国藩特别愤愤不平的是,在靖港兵败,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曾国藩以为他是特意来看望和安慰自己的,内心正十分感激,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竟然转身便走,就当没有看到曾国藩!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讥讽。

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他特意拜访了骆秉章,态度十分谦恭又十分热情,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发生一样。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8曰身勤

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受害者天堂”法则一: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一切问题都不管我的事,不是我的错。

如果一个孩子没学好,父母问起来,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不好好学,是老师讲得不好;如果一个任务没完成,却受到上司的质问,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的问题,这是客户太变态。

受害者有一整套这样的逻辑。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不好;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小时候没这个条件;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太浮躁。在受害者天堂,大家从来没犯过什么错。美德都是他的,错误都是别人和社会的。

当然,他们也没做成过任何事情。作者在书中提到,受害者也不需要成就什么,他们只要不断的倾诉和编故事就好了。但问题在于,这个故事一开始很真实,后来慢慢就开始夸大,然后自己也慢慢相信——他生活在一个老板变态,老婆不可爱,老师不好的世界里。

很多同事向我抱怨自己有多难。其实那些所谓的“难”,在我面前根本就不用比。我们创业的时候多难呢?那个时候,因为要赶工作,我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下了汽车之后,我都不敢回去,坐在路边哭了好久。就在那种情况下,我每天还要打电话催促大家干活。

但是,每当我说到这儿时,他们还有一招。他们会说,你是老板,所以应该的啊。这就是蛋和鸡的问题。难道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老板吗?这又是个万能的破解法。

总之,在受害者的天堂,一个人做不好事情,绝对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这个事情有问题。

“受害者天堂”法则三:分享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就是比惨。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种凄惨故事,演变成凄惨故事会。

这种凄惨故事会,不只是存在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整个社会都变成了这样。比如,每个电台都有一档节目或好几档节目,都在讲述谁比谁惨。在这种节目里,老婆必须出轨,男友一定不忠,儿子肯定不孝顺。收视率还相当高。因为看过这些节目的人,都会找到安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惨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别人的受害者故事中,获得不少廉价的快乐和虚无的安慰。

作者在书中也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在受害者天堂,如果你失恋了,你的女伴会集体聚集过来陪你喝酒,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难道他们都试过了?);如果你上午被老板骂了一顿,你会很快的被吸收进公司的受害小队,他们中午聚餐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讨论自己老板有多变态(我也不知道自己被讨论过多少回了);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家长不会责怪小孩没走好,会打地板说,地板错错错,小孩子开心的笑了。

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天堂里,居然浸泡其中,慢慢习惯,然后沉浸,开始分享。受害者天堂帮助“受害者”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就像一个人生病之后,就觉得可能有人会看望他一样。他们在这个舒适的受害者天堂,陷入了无尽的情感黑洞。

但是,怎么办呢?其实核心就是自己去掌控。首先要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社会就是不那么公平。但这并不影响你在社会上快乐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掌控者呢?

2016的励志短文:每个人都有艰难的时刻

还记得几年之前,刚刚开始实习,在公司附近一个颓败的街巷里租下一个一楼的房间。仅仅只是放了一个窄小衰败的床位,墙壁破损不堪,房间没有书柜和衣柜,洗手间又小又破。刚租进来的时候,房间灰尘弥漫,又潮又湿,我一遍又一遍用毛巾擦床铺,用拖把把肮脏的地板和洗手间花数小时来来回回拖干净。

当时想买一个两千元的智能手机,那时是iphone4,iphone5火得不行的时代。那时 小米刚刚出来,觉得还不错,于是说自己非常喜欢2000元的小米手机,还向公司的的同事推荐,结果受到了大部人的iphone粉丝的嗤笑和讽刺。小米手机有什么好的,比得过iphone吗?

我内心承认,其实是我买不起iphone手机。

用了大半年时间,我终于用自己艰辛挣到的微薄薪水买到了一款属于的自己的智能手机。那个晚上,我拿着这款智能手机躺在床上,兴奋得失眠了,实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梦想。尽管现在薪水不再那么窘迫了,可我依旧用的是小米手机,好像是在追溯那一段青春苦涩的回忆一样。

刚开始实习的薪水每月就两千多一点,大部分的时候银行卡都不到1元钱的存款。最怕的就是房东催款,一交费就是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房租,而银行卡里所剩无几,工作了又挺着骨气不愿意让父母垂怜,于是只好把伙食费用降到最低。

还记得大三那年冬天,某一天,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从读书开始一直很拼命,到了大学依旧还要这么拼命。尽管付出太多,但是为什么还是不够优秀和出众,如此普通,也许工作后依旧会终日无谓地拼命。为了所谓的名利,已经放弃了太多太多。

于是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小房间,两个月的时间,不去上课,不去工作,买了一大堆零食回来,终日躲在自己的简陋房间,在网络上看电影,翻遍几十本书,玩游戏,有时去学学钢琴,上午十一点睡觉,睡到下午五点,昏天暗地放纵着,两个月的时间。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最艰难的时刻。

李安是我极其欣赏的电影导演之一,最让我动情的是他的《Life of Pie》,电影一幕幕惊心动魄瑰丽的画面和场景,让我想了解这个有极具魄力和才华的导演。于是买来了〈十年一觉电影梦〉,了解到了他的故事。书籍里面说,

他违抗父亲的意愿,坚决兀自报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但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

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那是他已经将近三十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而他连自己的生活都还没法自立。

他靠着妻子微薄的收入,当起了“家庭妇男”,他一度想要放弃电影委曲求全改学计算机。而李安的妻子察觉到他的消沉;那一夜沉默后,第二天妻子上班前留一句话:“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我向来不太喜欢用某个人成功的案例来去定义所有人的经历和故事。一个人能够成功,其中涵盖太多的因素。甚至很多时候,我更相信命运或者运气。

我始终记得陈坤说过的一句话:我长得不是最帅的,演技也不是最好的,智商也不是最高的,却得到这么多的财富。其实我付出的多吗?不多。小的时候要努力到极限才能得到一点点回报的陈坤,突然你没怎么努力就得到那么多的名誉和财富的时候,心里有的是恐慌。

是啊,没有付出太多努力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有的只是恐慌吧。

我也一直不太喜欢去定义所谓的成功或者失败,于我而言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那时和我同龄的有很多同事和同学,我们常常衣不果腹,实实在在的月光族。而我们却喜欢聚在一起探讨人生、探讨梦想;说着各自所谓风光伟大的理想,说着我们最痴迷的国家,并允诺以后我们一定要一同去游完,尽管我们对这些国家都不了解。说着这一生未来我们要做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

随后大部分的我们,开始成家立业,为柴米油盐所奔走。人生这条路,于许多人终究像是完成社会所定的规则和路线。上学的年纪读破了几百本书却依然没法读上一个好大学。工作的年纪打几份工作都没法买一个像样的房子。那些我曾经引以为傲的优秀朋友如今被社会打回到最初的模样。已出了改变生命轨迹的年纪。

我们都会有很多痛苦无能为力的事情,比如我们想要更大的房子,可是房租太贵。比如我们曾经非常喜欢一个人,付出良多,但是对方依旧不喜欢自己,也只能独自憋下所有的委屈与苦闷。

遗憾,可能会伴随终生,命定的事。很多时候你可能知道你追逐的东西得不到,但最重要的是你愿意不愿意去追寻。

经常会听到,某某又跳楼自杀的事件,实在可惜。我一直认为人世间没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最重要的是我如何去找到解决方案,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答案。

一切都会过去的,不用急,乌云总归会消散于艳阳当中。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2016的励志短文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2016的励志短文”

2016的励志短文: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励志日志】热点

【励志日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