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励志>高中励志

关于高中的散文:青春的成长(热门两篇)

在美好的青春里快速的成长起来吧!下面请欣赏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高中散文

关于高中的散文:享受读书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本好书,无需刻意追求豪华精美的包装,当你崇敬地把书名和熟悉或陌生的作者名字默记心间,再极虔诚地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黑白分明,嗅到的是馨馨墨香,而耳朵早已跨越尘俗,窃听器一般藏匿在书中主人公身上。这个时候,造物主赐予你的某些器官已经失灵,你用不着再为追逐名利而烦心,更不必因目迷五色而烦躁。只要你拥有执着和投入,美丽的书韵就会化成一首悦耳的提琴曲,在你脑海里高山流水般地奏响;或者化成一杯醇酒,令你沉醉不知归路;合书掩卷之余,更让你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在书的王国里,我们不再因为无知懵懂而失去自我思考。无数哲人的不朽著作,构筑起人类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开启、造化思想的一大源泉:去揭示自然的奥妙,去把握社会本质,去体味人生的意味;同时学会如何识别千变万化的社会,学会如何思考缤纷多姿的人生,学会如何识别真假、善恶、美丑,我们的人生境界就在阅读中得到升华、超越。

读书可以使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营造一道至真至美的亮丽风景。你可以仰视日月星辰,俯视山川大地,吟赏人情风物,浏览名胜古迹,品味神州传说,聆听趣闻逸事,使我们的心灵有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读书如朋友围炉夜话,古之圣人,今之贤人,不邀而至,把我们的思想黑暗照明。

读书,可以和过去娓娓叙谈。探视成长的痕迹,重温生命的过程,更能与未来神交忧欢,同悲同喜。你可以饱览你不曾目睹的一切,还可以抵达你神往已久的乐园,甚至登临你梦寐的巅峰。聆听领袖哲人的对话,净化你的心灵;躬闻作家、学者的讲座,开启你的心智,开掘你的潜能;目睹王公贵族的骄奢淫逸,感受难民或乞丐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艰辛。刀枪剑戟,古战场的风雨骤起,旌旗猎猎,风烟滚滚;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意趣相投,情韵味相依;你可以走进历史的殿堂,缅怀它所供奉的叱咤风云的英雄,或义愤填膺唾弃那被打入史册、遗臭万年的奸相佞臣;可以漫步自然科学的沃野,采摘你喜欢的奇葩异卉;遨游文学的海洋,捡拾耀眼的珠贝……

读朱自清的散文集《匆匆》,物我皆忘,直到辰光的亮,而我仍一动不动地坐在窗前。薄薄的一本书,我竟看了一个通宵。我看到,一条铺满煤屑的小路,一轮圆月静静地挂在夜空,一弯水塘和满眼荷叶;我听到,一江春水潺潺地流,流过小桥人家,流过春夏秋冬。读这位“美文大师”的散文,能使人思想得到洗涤,灵魂得以升华。它于朴实中见睿智,与清新中见启迪。这正是许多散文作者望尘莫及的神韵。

一套厚实的《路遥文集》,我总共看了四遍。面对路遥,心灵就会产生不止一次的震撼,我为高加林的不懈奋斗而呐喊助威,为刘巧珍勇敢追求爱情而拍手叫好,为孙少平不甘贫穷而昂首大笑,为田晓霞不幸遇难而悲痛欲绝……“人生,是永远无休止的奋斗”,这是路遥的绝笔,也是我的座右铭。

一部看来字字都是血的《红楼梦》,没有大闹天宫的热闹,没有血溅鸳鸯楼的痛快,但它是一块玲珑剔透的“通灵宝玉”,需要汗水浸润,需要时间舐犊。李耳的《道德经》4500多字,却描述了一个世界,开篇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不同的年岁、不同的心情也会生出不同的感悟,难怪是大家的孔子也恭恭敬敬地前来“问道”。

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使人心理健康,读书可以使人心态平衡,读书可以使生活滋润起来,读书可以使人生潇洒开去。作家王开林曾在文章中写到:“在高处,一个人最容易与历史会合,也最容易与自己会合。”而品味书韵就如在高处。不仅如此,我们只有在仰望时,才能与那些横绝天际的背影相逢,烟熏茶煮,畅谈人生。

关于高中的散文:青春的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这群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尽管我们的经历比任何人要简单,都要残酷。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一群植根于大地的孩子,小草般随处坚忍的成长。我们自身――属于社会底层的真实状况,是不是也该有人来写呢?当一批一批青春小说大肆传播和张扬“疼痛青春”这面鲜明旗帜时,在“80年后”被冠所谓的“垮掉一代”时,我们也应该有人来我自己说话。自由说话,这是人的权利,自由的标示我们体内那种膨涨在渺小之中人的力量。然而,关于我们的声音微乎其微。

抑或,我们过于简单,质朴,于是极易迷失,迷失于“跨掉一代”筑成的青春城堡,游离在各色“疼痛青春”的泛滥忧伤。更甚者,在别人的影子下呐喊,以为那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在优势阶层,在精英阶层的强势冲击下,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阶层的属性很容易荡然无存,包括不同化。春上,安妮,构造着上层阶级的边缘化,小资们无休无止的忧伤,充斥在我们周围。也许,在他们影响下,我们会发现与自己类似的部分,可难道因为所有影子都是黯淡无光的就说影子都对等的吗?

精神在我们身上,不公平像空气,密布我们之外。在很多人看来不过垂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却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在社会巨变的浪潮里没有人会比我们更迷惘,更无助,更没有方向感。我们被迫接受双重压迫,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逃无可逃的苦役。理想,于我们而言,不过最基本的生存;考上大学,有一分工作对我们大多数而言,是一种奢望,对少数我们而言,却又是个人和家庭的全部希望与寄托。有报道说农民的幸福感普遍高过城市人,可又有谁真的愿意去与农民交换身份呢?

习惯了脚下贫瘠的土地,习惯了狭隘逼仄的世界,坚忍生长着,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义务。一些人习惯站在高处,高得不近人情。丰富的物质,安逸的环境有力的把他们撑在天空。是的,他们找不到北的时候,他们大书特书他们的忧伤,疼痛。写不尽的苦难呵!为自己高处的青春呐喊着时候不要忘了底层的孩子,不要忽略了另一个事实——还有一群孩子在苦苦的为基本的生存挣扎。在某个角落还有一些孩子不知道一天居然可以吃三餐。这是活生生的现实,谁也抹杀不了。公平的确是相对的,这不可怕,但对不公平视而不见这就说不过去了。

“留守儿童”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词,其实80年代初乡村地区早已散落着无数的留守儿童。却直到现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他们的状况才引起社会重视。无法否认,我们是那么容易被忽视,被冷落。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使再苦再怎么孤立无援,我们也是咬紧牙关,不表白,不诉苦。我们默无声息的生长着,忘尽了人世的种种不公。但太多的缄默,我们很难在这世界定位,逐渐忘记自己活着的姿势。尽管自己的阶层本性与本质还在,却最终会导致生命本身的荒凉。如果我们经历的真实状况被淹没掉,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悲哀,而是社会的悲哀。

我们需要自己的代言人来直接为我们自己说话,来表达我们对社会对世界或深或浅的思考,通过全新的写作来标示一个被忽略的群体,来表现另一个现实,真实或残酷。唯有在自己土壤里撒下我们藏匿滋生的精神种子,才不会被人活埋,才可以从别人阶层影下突围而出。证明我们的存在,让社会意识到我们的生存方式,存在意义,价值观,与命运抗争中形成的价值观,以及视野中的世界。

坚忍不屈,执着的写下去,在青春中突围。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高中励志】热点

【高中励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