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口才>朗诵技巧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_父爱如山【热门6篇】

朗诵艺术以一门以情感抒发为基础,以语言文化和文学为内涵的语言表达形式。那么朗动父亲的散文有哪些?下面读文网小编整理了父亲节朗诵散文词,供你阅读参考。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篇1

明天就是父亲节了,人们总喜欢用“父爱如山”来形容父亲对儿女无私的关爱,我总觉得即使用海纳百川也是无法形容父爱的博大情深。

提到父亲,总会令我想到伟岸的山、荒原的树、无际的海、挚天的伞。即使父亲的脊梁不再挺拔,他依然是家庭最有力的支撑。

我的父亲今年50岁了,很幸运“子欲养而亲还在”。自从他总说腰酸背疼后,我才真正意识到父亲真的老了,一个半米的沙袋都能将他征服。加上母亲身体也不太好,一下子觉得自己的责任重起来,沉甸甸的。

我是家中的独生子。平时学习都很忙,或是学校的栋梁、或是公司的助理,相对来说我还算轻松的。有时父亲开玩笑说,老了就由我来服侍他们,我有些受宠若惊。能够在父母的晚年给予他们关照,能够在父母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担此重任,我感到无比幸福!

父亲的一生很不容易。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场车祸差点夺去他年轻的生命。95年我清楚的记得父亲在医院度过的一个月,那是因为被火车门掉下来砸伤了,医生都说父亲是捡回来一条命,我还记得父亲那时没有打麻药就在鼻梁旁缝了4针,想想都揪心。

父亲在家是老四,我还有三个大爷,两个叔叔,两个姑姑。我奶奶——一个普普通通的典型的封建妇女,除了知道疼爷爷什么都不知道了。父亲强忍着家中的负担,一面安慰奶奶,一面张罗家里的一切。他已经也是满头白发了啊!一下子成了全家人的支柱。

父亲是高中毕业。本来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尽情在太空翱翔……无论学校老师如何劝说,爷爷铁了心要父亲回农村工作,爷爷啊,我想说,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我是这样认为的,是你耽误了父亲的前程,也许是人各有命吧,也说不定,我替父亲惋惜。

在父亲心里,奶奶、爷爷能够正常生活,就是他最大的愿望了。

一步步,父亲就这样把这个家庭支撑了起来,把天空的阴霾一扫而尽,天空重新呈现出蔚蓝的颜色,照射出五彩缤纷的霞光……

父亲在二十六岁时,遇到了母亲,并缔结百年之好。从此他的路越走越顺,我一直认为是母亲使父亲转运的,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她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女人。

我的成长,不知倾注了父亲多少心血。

父亲,就是一座伟岸的大山,拥有厚实的胸怀和深沉的力量;父爱蕴藏着的,是太阳的光泽,是莽莽苍苍山林的气息。

父爱如伞,为我们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我们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我们走向人生旅途……

父爱比天高,比海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并教育着我,让我学会了用爱感动生活,用爱感知世界。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爱,子女穷其一生也报答不尽……我会用一生的感激来孝顺他们!

如果爱父母就常回家看看,如果不能就常打个电话,无论如何要对父母柔声说话。

天下父亲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平安幸福!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篇2

父亲节了,突然觉得一句短信的祝福已不足以表达我对父亲深深地爱,于是打开电脑,任手指在键盘舞动,此刻,我要把对父亲的爱写出来。

父亲出生在那个贫瘠而封建的五十年代。念完中学,奶奶便舍不得儿子外出求学,于是父亲便中断了学业。也怪不得奶奶,爷爷四十多岁才有了儿子,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健康长大已是不易,如何舍得儿子远离父母的视线。

于是父亲留在村里,当了一名赤脚医生。早上天不亮背着药箱出去,天黑了才回家。在邻近的几个村子里,他是有名的全科大夫,打针,拔牙,拍臼……直到和我母亲结婚后,他当上父亲,同时他又迎来人生的转折点,用现在的话说,他当了“村官”,然后收获了无数的优秀党员证书和劳模证书。记得每年盛夏,母亲都会把那些红红的证书随家里的物什一起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母亲说黄梅后不经阳光暴晒要霉掉的。为此父亲经常笑话母亲那毕竟不是钞票,但是我知道,母亲把那些属于丈夫的荣誉看得很高很高。其实母亲这样做,父亲心底是赞同的、愉悦的。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村里有个红白喜事,总是要他出场,渐渐地他的威望越来越高。他本就为人正直,那时候的村官干部就是啥事都是先干一步的。每逢农忙了,他总是先把村里的试验田种完,才会回家种自己的田地。村里的村民不管老少都很尊重他。我很佩服母亲的毅力,父亲外出的时候,什么活都是她挑。母亲有时候也会责备他,但父亲总是笑笑带过。母亲拿他没办法,只有跟着他没日没夜地伺弄庄稼。

父亲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看看吧。家里的靠背椅子,自己动手做的,就连那些专业的木匠也自叹不如;那台落地的唱机兼收音机是父亲做的,小伙伴们总是羡慕又嫉妒地看着我优雅地把唱片机打开,任音乐轻轻流淌;我的白衬衣是父亲自己在缝纫机上踩出来的,领子还加上些许荷叶边,让我爱不释手……就算是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欢喜不已,同时也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更别说当时了。

今年父亲60岁了,作为儿女的我们,很想为他做个60大寿。但父母亲都执意不肯,父亲开玩笑说现在60岁还是小弟弟呢,等80大寿吧。拗不过双亲,于是简单地上饭店为父亲过了个小生日。父亲当了那么多年的“官”却没学会喝酒,每次不得已喝酒都要在白酒中加入些许凉开水,却也喝得满脸通红。

天底下的父亲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爱父亲!只是我们都太含蓄,总是不能把这种爱说出来。那么,让我借着父亲节告诉父亲:我爱你!我的父亲!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篇3:父爱无疆

“姐妹双塔依矗立,殷殷父爱垂青史”。

让我想起了澄迈美榔(亦姐妹)双塔。它历经800多年风雨,依然矗立在田野边,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深沉父爱,血浓于水的亲情专题作文>亲情。

我的父亲不到八岁的那一年,爷爷就逝世了。50年代的中国,天灾人祸,可想而知当年的生活之糟糕,连解决温饱都是个问题。虽然不曾经历那段蹉跎岁月,但我却不难想象那段日子是多么的艰难。

父亲儿时是在瑞溪念书的。瑞溪是澄迈重镇,繁华而人才辈出,能够在瑞溪学习也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父亲读书很厉害,可风雨突变,念到高中时,1966年,中国取消高校招生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

父亲没有圆上大学梦。我想当年踌躇满志气的奋发青年,是多么的失落与无奈。况且他还是个孤儿,每次从家里带上来的那一点点口粮,都难以充饥,居然坚持了这么多年,换来的却是无言的结局。

父亲后来回家务农了,结婚了。也曾当过生产队队长,也曾与伙伴们到中兴、仁兴一带上山砍柴去卖,也曾挑盐巴步行近几十公里,到当时海南最繁华的海口卖过。当时曾有机会到中兴、仁兴一带当民办教师。但因为有了我们,父亲还是放弃了。

父亲1米76的个头,让我从小就觉得他是如此的高大,仿佛是一堵不可逾越的城墙,让我充满了安全感,倍感自豪。

父亲是山,有着那高远的眼光。

父亲是海,有着那开豁的胸怀。

我还不识字的时候,父亲给我买很多小人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岳母刺字》这一本。看小人书中的图画跟听父亲的解说,是我儿时最快乐的时光。父亲也常给我朗诵诗文,我至今还念念不忘那句“三军过后尽开颜”!

可命运多作弄。我不幸染病很重。80年代初的广东省海南,医学条件很落后,县医院也无能为力。在海口的医院(现在的省医院)求医的过程中,父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落得家徒四壁的光景,亲戚都劝他放弃,可他从没有丧失过信念。

至今令我难于忘怀的是,尽管曾经还算富裕的家已经变得清贫。当时在瑞溪卫生院,一位来自长安的妇女与父亲攀谈,得知其被丈夫殴打致伤并驱赶出家门,现在治疗,两天都没钱吃饭。父亲二话不说,给了她2元钱。那个年代的农村,2元钱在穷人家看来至少还值钱——一直到我上初中,父亲春节给我的压岁钱还没超过5元!

我总算躲过了一劫,医生还是再三叮嘱,我三年内不能吃兔肉跟鸡肉,为了稳定病情。所以每年的春节,父亲总会给我买一两只鹅给我过年。

多年过后,我其实在想,父亲为家庭生活而奔波着,或许在我兄弟姐妹五人当中,我是他曾经青年时代梦想的唯一传承。

我没有辜负父亲。只是我辜负了我自己的理想。

父亲头上的白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望着苍穹苍茫,但愿天下父亲长寿安康。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篇4

爸爸的饺子

任海勤

爸爸是山东人,爱吃面食,最喜欢的是饺子。可是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连饭都吃不饱,过年也常常吃不上一顿肉馅儿饺子。爸爸十七岁那年投身革命打日本鬼子,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终于迎来了和平生活,过上了好日子。

从我记事起,家里每个星期天中午都包饺子,这个饮食习惯一直延续了十几年。在我的印象中,饺子是永远不变的周日午餐食谱,星期天就是包饺子的代名词。对此,我十分烦恼。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个时期,一周只能休息一天,这一天就显得特别珍贵。在我们部队大院里,孩子们最迟总是在星期六晚上就把作业赶完,星期天就呼朋唤友地出去玩耍。可是,因为我家要包饺子,我们姊妹每每不能及时参加伙伴们的游戏。那个时候剁肉馅,剁青菜,和面,擀皮,完全都是人工劳动,需要忙活小半天。看到小伙伴们在窗外蹦蹦跳跳的身影,我心里痒痒得不行,就发牢骚:“为啥老包饺子呢?就不能换个样吃点别的?”

“饺子多好吃啊,你不爱吃可以不吃啊。”爸就逗我开心。

“哼,大人们就是不民主,他们才不管小孩子的心思呢。”我的建议无效,只好在心里不满地嘀咕着。

不过论起爸爸包饺子的技术,那是没得说。他动作快,拿皮儿放馅儿,两手一捂——简称“两把捂”。包出来的饺子肚子鼓鼓的,一看就让人眼馋。

我们家的饺子最有特色的是荠菜馅儿的。在春天里,爸爸偶尔有空闲的时候,就会带我们上山一起挖荠菜。回来时手总是黑黑的,腿呢是酸酸的。把荠菜择洗干净之后用水焯一焯,再切碎,和剁好的猪肉拌在一起。印象中荠菜饺子吃起来格外香,这样的美味一年最多只能吃上一两次。因为爸爸太忙,荠菜馅儿饺子就成了我家的珍稀食品。

包饺子的时候,也是一家人唠嗑交流的好时机。有时,我们姊妹会要求爸爸讲个打鬼子的故事。也许是出身于军人家庭的缘故,我们从小就愿意听打仗的故事,觉得战场上的厮杀特别彰显英雄的勇敢和顽强,,也特别有趣儿。可爸爸不是摇头不语,就是推三阻四,不肯满足我们的心愿。有一次,经过软磨硬泡,他总算讲了:

那是大年三十,连里正煮饺子呢,枪响了,鬼子快进村了。怎么办?大家都饿着肚子,只好把滚烫的饺子倒进干粮袋,背着就跑。我们翻过一道大山,穿过一座树林子,又蹚过一条冰冷的小河,不知跑了多久,鬼子越落越远,渐渐地看不到人影了,这才坐下来喘口气。一摸饺子,凉了,凉了吃着也香,多好的饺子啊,可惜凉了……

“嗨,战争年代,总是吃不上个热乎饺子。”爸爸感慨地说。

这故事真不过瘾,被鬼子撵得到处跑不说,也没个激烈的战斗过程,完全不像电影里演的那么带劲儿,拼完了刺刀就吹起嘹亮的冲锋号,一举歼灭敌人……

后来我就问妈:爸当年是怎么打鬼子的?为什么就不肯给我们讲过囫囵个的战斗故事呢?我就不信爸和妈一起生活那么多年,爸就没讲过打仗的事情。妈说讲是讲过,但讲得很少。说有一次按计划准备打一场有把握的伏击战,而且打的是鬼子的后勤部队。但后来战局发生逆转,我们八路军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撤出战斗。那次爸爸的战友牺牲了许多,其中还有一起长大的几位同乡。那天炊事员和老乡们一起包了那么多的饺子,就等着庆祝胜利呢。可是,因为打得太惨烈了,那么好的饺子,热乎乎的,大家都吃不下去,心里难过啊!

咳,怎么说来说去,又说到饺子上了呢?

解放后的“”时期,物质匮乏,猪肉和食油都是限量供应。在那个岁月里,吃饺子属于改善生活的好事,可是对于贪玩的孩子来说就成了负担。

星期日还是“法定”吃饺子。也许是习惯了,我对包饺子不再持异议。

后来渐渐长大了,也知道心疼老爸了。到了周日,我们姊妹也都积极主动地张罗包饺子。

离休后,老爸的生活有了不小的改变。闲暇的日子里,想包饺子随时可以包,不必非等星期日。而且一听说有了绞肉机,家里早早地就买了,后来还可以买到现成的肉馅和饺子皮,吃饺子终于变得简单快捷,轻而易举了。再后来又有了速冻饺子,更加方便了。但是老爸从来不买,都是自己包。老爸认为自己包的饺子最放心,不放肥肉也不放猪大油,对身体好。

今天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老爸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五年了。在这二十五年里,我接触到不少关于抗战的书籍和影像资料。我才知道,抗日战争在一开始我们是面临着多次的失败和巨大的牺牲的。这是一场以弱对强的苦战,从武器装备到士兵的军事素质,我们都比不上敌人。但即便是这样,明摆着打不过也拼命打,坚持打,宁死不当亡国奴,这就是我们民族的执着和韧性。

老爸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参加八路军的,那是1939年。

小时候,父亲并没有跟我们讲那场战争有多悲壮和残酷。但后来我懂了,打仗,绝不是小孩子心目中“好玩”的事情。用军旅作家张正隆的话来说,“战争是绞肉机。”后来我弄明白了什么是正面战场,什么是敌后战场;什么是阵地战,什么是游击战;我还知道了鬼子大多数都是誓死不投降的,他们的自杀式冲锋,不达目的或贻误战机就剖腹自杀以此谢罪,听起来都很瘆人。小时候,我们都是从地道战地雷战中了解抗战,以为我们总是节节胜利,鬼子总是被打得狼狈逃窜,并不知道还有国民党军队悲壮的22次会战,更不知道还有台儿庄大战昆仑关大战等著名战例。在老爸生活的最后阶段,无论媒体还是战史,仍无法把这一切都客观地讲出来。

今天,忽然想起从前的一些往事:包饺子,讲打鬼子的故事……

看过“父亲节朗诵散文词”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篇5

父亲是美好的称谓,父亲更是无尽的责任。在我做了父亲后,我懂得了作为父亲所必须包容的无私的情感。在女儿的眼里,父亲是永远的依靠。无论她将来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种牵挂让她留恋,有一种感动值得她回味。这就是朴实而平凡的父爱,因为家的贫寒,我不能给予她太多的享受,但我能给予她的就是没有止尽的关怀与呵护。

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曾经读过很多名人关于写父亲的作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时候由于我还不太懂得父亲的概念,也不知道做父亲的艰辛,所以读起来自然就感受不到先生赋予文章的魅力之所在。记得那天老师在讲解《背影》时,我在课堂上与同学小声嘀咕起来:“老师就在乱分析,这篇文章哪有那么多的内涵啊?不就是写父亲送我去读书的情景吗?值得如此伤感与痛苦吗?”身边的同学也随声应和起来,正当我们为自己曲解了朱先生的情感时,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站起来带领同学们大声朗读朱自清的《背影》。读完后,老师没有让我坐下去,而是问我读后的感受是什么。我抓抓头,为了应付老师,我很机灵地现编了一些场面的话语。幸好老师再也没有深究了,但老师挥手让我坐下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现在你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先生写文章的感触,但你们将来长大了,也经历一回类似的事情,我想你们就都懂了!”

我的父亲不是个善于与孩子们沟通的人,他的笑容只会留在门槛外,让我们看见的都是严肃与沉默。记得小时候有年冬天母亲带弟弟回老家了,就剩我与父亲两人在家。话还是那样少,但父亲努力在照顾着我的生活起居。早上起来,父亲顶着刺骨的寒风,拿着瓷缸去食堂买稀饭。等我洗漱完毕后,父亲回来了。我看见父亲的脸冻得通红,他放下瓷缸,对我说:“赶快吃吧,吃完了好上学去!我上班去了啊!”说完不等我回答,父亲又走了。

中午我放学回家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午饭做好了。父亲坐在桌子的那头,我坐在桌子的这头。我们也不说话,只默默地吃着饭。在吃饭的过程中,父亲一共为我夹了三次菜。

晚上我在家做完作业,准备上床睡觉时,父亲在隔壁叔叔家打牌还没有回来。我那时的生活很有规律,晚上做完作业就必须要睡觉。当我钻进被窝时,我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为我装了两只热水袋。被窝里暖暖的,使得我睡起来感觉心里特别温暖。

当我长大成家后,我对父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于父亲一直与我话不多,我们之间维持的就是父子关系,没有一丝特别的情感交流经历。直到后来我的妻子生病后,当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时,我的心里多么希望父亲能主动帮帮我,哪怕是每次回家主动陪我聊聊天也好啊,可是父亲没有这样做。有段时间我就特别埋怨父亲的冷酷,我也就很少回家了。

但每逢传统的节日,我总是让妻子带一份礼物去看望父亲与母亲。回来时,我总要让妻子说说与父亲见面后所谈的话题。妻子其实知道我最想听什么,但遗憾的是每次她都没有说出让我满意的话题来。

我是个特别注重亲情与家的人,我不在乎家的贫穷与富裕,但我在意家的气氛与温暖。这也就是我后来为什么总喜欢去岳父家的主要原因,因为岳父是个与我性格差不多的人,尤其喜欢与我聊天,即使没有新鲜的话语,但岳父总不会让我感到寂寞,他总能说出一些让我开心的故事来。

而如今我也做了女儿的父亲,因此我就特别注意与女儿的沟通。在女儿面前,我难以做到父亲严肃的一面,我总愿意把笑容留给女儿。记得妻子有次还说我:“你不象个父亲,更象个朋友啊!”而我却对妻子说:“这就对了,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我不想自己的女儿以后在回忆起我来时,找不着激动的素材!”

天下的父亲万千,但在他们身上有一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都乐于把最真切的关爱送给子女,但不同的是,有的父亲喜欢直接表达,而有的父亲却间接流露。无论生活如何延续,我与父亲这份血缘亲情将永远不会割舍;无论我将来过得怎样,对父亲的挂念将永恒不变。

↓↓↓下一页更多精彩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 ↓↓↓

#p#副标题#e#

父亲节朗诵散文词篇6

自我记事起,父亲就很少说话。他每天从地里干完活,拖着一条瘸腿回到家,便坐在板凳上抽烟,烟味儿很呛人。他几乎没有抱过我,那张脸总让我想起下暴雨时的阴云。夜夜我都在呛人的烟雾中睡去,去编织自己有个高大威武会笑的父亲梦,可是第二天醒来,一切依旧让人失望。

于是便想早点儿离开家。13岁时,我就去老远的地方上中学,我们上学都是自带干粮。由于气候的缘故,这些干粮只能吃3天,后3天就由家长送到学校。第一个周三,我急不可待地在教导处的人群中寻找母亲。突然,我看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是父亲!他已被挤到一个墙角,双手艰难地举着一个鼓鼓的粗布包。擦身而过的几个女同学向我斜了一眼,笑着离开。我低下头躲到一边,等空荡荡的教导处只剩下父亲一个人时,我才慌慌张张地进去。想好要叫爸的,到了他面前竟没有了勇气,嘴只是张了张。父亲见到我,显得有点儿尴尬,含含糊糊地说是母亲让他来的,他也很想来看看我。本来我想说些什么的,可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父亲拖着一条瘸腿摇摇晃晃地走了。

星期天回到家,我告诉父亲,你的腿不方便,以后就不要到学校去了,在校门外的路口等就行。他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出去了。后来他再也没到过学校,只将干粮送到路口,让我去拿。有一次,天下起了大雨,下了整整一天没有停,下午还刮起了大风。我躲在宿舍里出不去,只能眼巴巴地盯着窗外长长的雨柱,肚子饿得咕咕叫。天快黑时,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教导处门口,我一下子认出来了,是父亲!他全身湿透了,到处是泥,已分辨不出绿色解放鞋的颜色了。他的身体不住地哆嗦,一只手拄着沾满泥巴的棍子,另一只手紧紧地把布包挟在腋下。接过带着父亲体温的干干净净的粗布包,我想大声地叫声爸,可发出的声音却小得可怜。父亲似乎听到了,脸上闪过一丝微笑,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见父亲笑。

工作后,我始终想为父亲做些什么,尽尽做子女的义务。日复一日,不知是一直想不出个好主意,还是为了忙于个人的小巢而一拖再拖,总也没有付诸实施。一天,老家突然捎信来,说父亲病得厉害,危在旦夕。我这才感到严重起来,顾不上准备,慌忙往老家赶去。到家的时候,父亲已不能言语了。我伏在他的身边,含着泪叫了声爸,他这才微笑着闭上了双眼……

多少年过去了,世事如烟,但父亲的身影,那张很真切很温馨的笑脸,却像是大浪淘过的金子,灿灿地沉淀下来,晶莹闪烁,照亮我的人生。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朗诵技巧】热点

【朗诵技巧】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