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范文>实用范文>致辞讲话>领导讲话稿>综合讲话稿

质量振兴领导讲话(三篇)

质量振兴是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质量振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下面就是读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质量振兴领导讲话,仅供参考。

质量振兴领导讲话(三):

同志们:

这次全市推进质量振兴暨商标战略实施工作会议,是工商质监部门管理权限下划市县分级管理之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刚才,玉进、宏玮两位局长分别作了工作报告,在回顾总结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对2014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服务发展大局,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关于推进质量振兴和进一步做好“全国实施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狠抓商标培育、认定、运用、保护,全市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质量工作稳步提升,品牌效应日益凸现,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品牌”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市、县区把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摆上重要位置,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创建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完成了首届“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调动了企业争创品牌和提升质量的积极性。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荣获2013年度“甘肃省政府质量奖”,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天水长开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荣获“天水市政府质量奖”。发改、住建、环保、工商、质监、工信、科技、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了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

二是质量和商标工作成效显著。通过近4年来“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全市品牌群体逐步壮大,品牌实力进一步增强,企业产品质量、效益以及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明显优化。截止去年底,全市甘肃名牌产品达到70个,占全省总数的16.1%,名牌产品保有量和年新增量均居全省第二;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2.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合格率、竣工验收合格率、新开工程节能标准执行率、建设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以及交通项目工程建设合格率等重要质量检验指标均为100%,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3天。2013年,全市争创中国驰名商标3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3件,认定天水市知名商标23件,商标注册和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创建的质量、品牌结构、地区分布等优势日益凸显,特别是商标助农、商标兴企、商标富市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获得认定的3件中国驰名商标均为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商标,农产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取得了可喜成绩。截止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天水市知名商标总数分别达到14件、87件和71件,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数的26%,列全省第一名,甘肃省著名商标占全省总数的11%,列全省第二名。

三是质量安全监管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市县质监、住建、发改、环保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大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效推动了质量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各级商标专用权保护执法网络建设,特别是国务院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之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查处了一批商标侵权违法案件,为商标品牌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在商标无形资产价值运用和转化方面,我市创造性地开展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帮助一些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为进一步有效发挥商标潜在价值进行了有益尝试、探索了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农村市场秩序暨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规范了农村市场经济秩序。

总体来讲,我市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为了充分肯定成绩,今天会议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商标持有人以及获得市政府质量奖和甘肃名牌的企业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天水市知名商标进行了认定授牌。在此,我代表市四大组织向受到表彰、命名的企业和商标持有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我市是省内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正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因此,我市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不仅要走在全省前列,更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提供有力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质量和商标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县区和部门对质量和商标工作重视不够,特别是个别企业的质量和商标意识淡薄,没有将质量和商标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仍靠政府推促为主,企业的主体作用没有很好发挥。二是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我市中小企业数量多、群体大、规模小,多数企业产品执行标准低于国家标准,产品竞争力不强;服务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质量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市场准入、质量问题追溯、缺陷产品召回、市场退出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迟缓,社会监督机制、质量安全预测、预警平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注册商标总量不足,与全国实施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地位不相称。截至2013年底,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9.14万户,注册商标拥有率为20%,每100户市场主体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仅2件,还在较低水平徘徊,这已成为阻碍我市实施商标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因素。五是驰名商标争创形势严峻。我市中国驰名商标数量2013年之前在全省遥遥领先,但随着去年以来各市州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的优势越来越弱,与兰州市相比,目前仅多3件行政认定,同时我市今年驰名商标争创企业面临资源枯竭、认定年限不够、后续力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商标法》颁布后,驰名商标禁止广告宣传,对企业争创的积极性有所挫伤,对商标战略实施带来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反映出我市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实施商标富市与质量强市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努力推动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以质量提高和商标发展助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进程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工商、质监下划地方政府管理的第一年。做好今年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不仅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检验,更是对工商、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大局意识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前面,两位局长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目标任务,会后要以文件形式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靠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既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重点要做好四个“进一步”和四个“加强”。

一要进一步提高争创政府质量奖意识。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是政府加强宏观质量引导,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树立质量标杆,切实提升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今年,要在全面总结首届“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研宣传,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鼓励企业或组织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和模式,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氛围。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帮助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质量强市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质量强市意识,全面提升我市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着力为广大群众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优质工程、优质服务和优质环境,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安心、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工作整体水平。要充分发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带动作用,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着力构建政府负责、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探索覆盖乡镇、村社的质量监管网络。一是建立产品质量溯源和责任追究体系,加大对质量问题的曝光力度和推行“黑名单”制度。二是坚持把执法打假与保护知名品牌结合起来,加强执法监管,以品牌集聚效应倒逼假冒伪劣产品退出市场。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商标专用权和质量专项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对农资、建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质量监管水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健全质量发展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质量宏观管理、质量统计分析、质量安全监管、质量投入运行、质量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考核权重,严格落实质量工作“一票否决”。

三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强市政策体系水平。建立健全切合市情实际的质量强市政策体系,是有效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的有力保障。各县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为平台,建立健全企业质量诚信档案,整合质量信用相关信息,完善质量诚信评价制度,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要建立健全质量风险预警机制,不断完善质量状况分析制度,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推进落实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继续将质量工作实绩考核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有效提升质量强市水平。

四要进一步提升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名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名片。我市甘肃名牌产品总数已达70个,但总体市场竞争力不强,名牌带动效应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各县区、开发区管委会要切实加大对优势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名牌培育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提高名牌产品的影响力,形成品牌集聚效应。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产品竞争的核心来抓,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用足用好有关扶持政策,大力运用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产品档次和水平,不断增强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我市名牌产品的行业优势,深入推进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等优势重点领域的标准研发和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主导产品、优势产品现行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战略性新兴高端产业和现代产业标准体系。要建立质监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标准化推进机制,市质监局要尽快制定《天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提升发展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要加强商标的梯次培育。去年,全市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争创成功3件和2件,甘肃省著名商标和天水市知名商标的创建和认定也达到了13件和23件,年内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天水市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数均创历史新高,这是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培育扶持和相关企业积极争创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坚持有计划地扶持、培育、申报、注册驰名、著名和知名商标,形成“注册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升级一批”四个一批商标梯次发展模式的良好工作成效。今年,要继续加大商标梯次培育力度,认真落实“一所多标助农”、“十企廿所示范”等有效措施,确保完成“222111”和实现国际注册商标零突破的目标任务,即完成商标申请量200件,推荐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0件、天水市知名商标10件,至少完成1件国际注册商标。各县区要立足本地产业特色,以农副产品、文化旅游、地理标志商标为重点,制定知名、著名、驰名商标战略梯队规划,筛选一批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作为战略梯队,加大培育力度,促进商标战略实施有序开展。要继续发掘、储备一批商标资源,加强商标梯次培育力度,切实解决商标争创企业面临资源枯竭,后续力量不足的问题,确保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天水市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梯次发展,不断提升我市商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要加强商标运用保护和管理。商标战略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知识产权中商业财富和文化信息的载体。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引导广大企业进一步增强商标意识,加强商标的运用,强化提升发展商标品牌的战略眼光,加大商标无形资产价值运用和转化力度,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衔接协调,进一步拓宽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各商标企业和持有者要有效发挥商标潜在价值,不断增强对商标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施商标战略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作用、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作用、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驱动作用和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切实加强商标培育、管理和保护,通过商标战略实施逐步改变粗放式、低附加值的发展方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力完善制度体系,重点抓好激励政策、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保护措施的建立健全,有效整合工商、质监、农业、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力量,引导各类企业通过商标品牌的创立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七要加强商标助农兴企工作。在土地资源有限、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的现实约束下,大力实施商标助农,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增值率,提升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利用价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各县区要不断适应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促进农业商标发展,积极发挥商标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企业集团化、产品品牌化。要努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标”工程,引导农村企业和群众增强商标意识,激发农村运用商标谋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推行“公司+商标+基地”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非公企业党建、组建龙头企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注册商标“三合一”的综合培育方式,提高农业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突出加强特色农业、林业和传统农副土特产行业的商标品牌建设,培育注册一批“名、特、优、新、稀”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在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方面,工商部门要加大牵头实施力度,积极协调农业、林业、畜牧、质监等相关部门,抓好地理标志方面的培育创建工作,不断优化农产品商标品牌培育环境,扩大富有地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和市场优势。

八要加强国际商标注册认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推进商标国际战略实施,注册认定国际商标,已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今年,要把商标国际注册作为重头戏,力争实现零突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建立以商标确权、用权、维权为核心的商标管理制度和商标保护机制,加大国际商标注册力度,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品牌,从数量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和品牌竞争,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效益,逐步实现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迈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要充分利用我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的优势,加强商标国际注册宣传和支持,引导外向型企业充分利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以最便捷的途径,将商标注册和保护的效力延伸到马德里联盟成员国,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商标在境外遭遇抢注及由此产生的贸易纠纷,切实为我市企业自主品牌国际化战略保驾护航。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办法、辩证的思维,不断强化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一要靠实工作责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商标战略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印发了《关于贯彻甘肃省质量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真抓、真干、真行动,切实将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组织领导,自觉把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措施,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全面完成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各项工作任务。

二要强化协作配合。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观念,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工商、质监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强化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严厉查处侵权行为;宣传部门要会同工商、质监部门,加大对我市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宣传力度,抓好商标知识和质量的普及,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对于提高企业和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扩大商标战略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市质监局要在统筹抓好推进质量振兴的同时,突出抓好产品质量工作,发改、住建、环保三个质量牵头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工作;工信、农业、林业、畜牧、商务、文化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和行业特点,做好行业质量强市和商标富市的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企业做好商标申报工作;财税部门要全面落实名牌和商标持有单位奖励资金及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形成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的工作合力。

三要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区、开发区管委会要将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检验检测机构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研、仪器设备上给予扶持,同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工商和质监基层基础建设。要创新质量发展投入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投入、多层次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在科研、信贷、技改、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对名优企业、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全力促进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壮大。全市各类企业也要主动加大对商标管理和质量体系改进的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要强化激励机制。市上每年对获得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甘肃名牌产品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并对天水知名商标进行授牌,今年对首次获市政府质量奖企业进行奖励,商标和质量奖励金额达到了310万元。各县区、开发区管委会也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尤其要加大对天水知名商标的奖励力度,培育商标梯次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奖优扶强”的原则,对符合政府采购规定的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名牌企业产品、服务实施优先采购,重点扶持拥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驰名、著名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担保等社会资金,加大对商标信息开发利用、商标服务、质量提升的投入力度,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同志们,推进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实施,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市上下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发展商标,提高质量,全力打造“天水制造”新名片,努力开创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和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的新局面!


看过质量振兴领导讲话

质量振兴领导讲话(一):

同志们:

这次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会议是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各项工作的主要任务。刚才,县质监局局长王宇林同志就2010年全县质量兴县暨产品质量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全县质量振兴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对照刚才签订的质量振兴目标责任书相关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质量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996年12月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了质量兴县活动,初步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质量工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重视质

量、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全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普遍提高,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87.6%,比质量兴县活动开展之初提高了2.8个百分点。二是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加大了污染物减排力度,提高了环境质量水平。截止目前,削减化学需氧量490.97吨,二氧化硫3.21吨。三是服务质量显著提升。邮政、电讯、银行、宾馆、旅游、商场等一大批服务企业积极推行ISO9001标准,共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0张,服务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名牌工作成绩显著。获得甘肃名牌产品4个,甘肃省著名商标10件,名牌优势产品和企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我们在标准化、计量等基础工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节能减排和优化经济结构,健全推进质量工作的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质量振兴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自主创新能力差,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比较少;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名牌产品开发、储备数量不足;三是行业标准化程度低,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四是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五是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领域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

对于这些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不断加以解决。

今年5月16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常正国市长就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质量振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已把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摆在了战略的高度来抓,反映了全市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从重视速度效益到重视质量效益的重大转变。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进质量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以质量振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推进质量振兴,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质量涉及大众,关系民生。质量水平是经济、科技、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关乎到发展大局。温家宝指出:“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抓好质量工作就是落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要求,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一定要牢记“质量无小事”,切实把质量振兴工作放到关乎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清和把握新形势下质量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使质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相一致、相统一。

第二,推进质量振兴,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质量。目前,我县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都仍处于比较粗放和低层次水平,有品牌无市场,有数量无质量,有产品无商品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第一产业中,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还未形成产业优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所占比例不高;第二产业中,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能耗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问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领域的农资、建材、药品、食品等假冒伪劣的问题屡禁不止,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迫切要求我们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扎扎实实抓规范、抓标准、抓质量、抓品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进质量振兴,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有效手段。质量问题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无处不在。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地区间竞相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来说,质量就是形象,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开展质量振兴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信用环境、消费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于提升我县对外形象、扩大开放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质量塑造新形象,用质量打造新优势,靠质量促进新发展。

二、明确工作重点,扎实推进质量振兴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最近,县政府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全县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质量振兴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质量振兴各项任务措施,目的就是要认真落实推进质量振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根据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今后五年全县推进质量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水平;强化标准化、计量等质量技术基础工作,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主导产品、优势产品、重点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全县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在全县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保障和推进作用。

全县推进质量振兴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质量水平要实现“四个显著提升”。一是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力争产品质量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关系健康安全的产品全部纳入生产许可或国家强制性认证范围;争创国家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二是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鲁班奖”优质工程1项,省建筑工程“飞天奖”优质工程2项。农村公路、节水改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三是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实施环境标准,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有效控制污染物总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对空气、水源、噪声实行达标控制,对城市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基本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初级产业化;建立完善与全县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四是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交通、旅游、通信、商贸、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主要服务行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重点服务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国家标准,使质量诚信普遍提升,用户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全面推进质量振兴。推进质量振兴,抓质量基础工作是关键。一要抓规划。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国家和甘肃省出台的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围绕陇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区域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布局,谋划好陇西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结合县上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和亮点,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二要抓引导。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

建立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引导企业建立并实行质量评价、考核和把关体系,使企业积极、自觉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运用先进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质量和经营水平。三要抓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质量的核心和关键。要增加科技的投入,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引进、消化科技成果,积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四要抓诚信。要强化“失信受罚”的风险意识,探索建立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及时发布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公布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惩戒质量失信行为,培育“诚实守信”的质量文化。加快推进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构建质量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打造诚实守信的经济发展环境。五要抓服务。要强化政府在质量工作中的服务职能,针对质量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做好现场服务和跟踪服务,切实为企业解决质量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要扎实开展质量兴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质量发展负总责,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一要做好行业质量发展规划。结合产业特点,以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品牌培育、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为重点,突出马铃薯、中药材、铝冶炼及加工、装备制造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明确行业质量发展规划目标,建立行业状况分析和评价制度。二要规范行业市场秩序。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市场监管职责,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质量问题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三要提高行业管理能力。重点建设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监督抽查制度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理机制,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有效落实质量兴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质量的大提高才能促进企业的大发展。一要推进标准化工作。工信、质监等部门要指导和督促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学习借鉴先进的成功经验,努力推进企业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程序化操作,依靠各个环节的“标准”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立并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努力参与各类标准体系的制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积极推进企业生产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二要注重提质增效。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加大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创新力度,积极开展以“提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质量控制能力,争创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争创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两提升、两争创”活动。三要引进先进管理机制。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四要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指导和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企业法人是质量第一负责人的制度,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承担质量主体责任,遵守道德良知,以对广大消费者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体现的是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和信誉。一要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工商、工信等部门要按照“增创一个品牌,带活一家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培植一批品牌”的思路,制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度。二要重视服务业品牌培育。要围绕现代物流、旅游、商贸等服务行业,引进现代的经营方式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三要健全品牌创新机制。加大品牌的培育、引进、推介、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把争创品牌作为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自觉行动,以品牌企业为龙头,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三、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体制机制 推进质量振兴,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要持之以恒抓好的重要工作。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已成立了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推进质量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考核检查、督促指导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尽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把质量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在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好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意见、方案以及年度工作计划,确保质量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要靠实工作责任。今天县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质量振兴工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对照目标责任要求,细化目标,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质量振兴工作目标,将质量振兴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工作人员,及时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制定措施,深入推进,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机制,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以往工作中联系不多、信息互通不够等问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监管网络,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引导和督促各个行业、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要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参与,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参与质量、监督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一要加大对企业质量工作的政策、经费扶持力度,对质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鼓励和扶持企业加强质量工作的政策措施,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在信贷、技术等方面加大对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质量改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的科研经费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质量改进的投入,走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二要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振兴工作经费,重点保证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名牌培育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三要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将辖区内食品监督检验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结合本地实际,据实测算,足额保障,确保食品安全。

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质量方针政策,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质量工作在育产业、促发展、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法制意识,正确反映人民群众对质量问题的意见和呼声。要加强典型宣传,实事求是地反映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和企业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成效,加大对质量失信的企业和产品的曝光力度。要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制度化。同时,对突发事件,要按照应急预案和职能分工,快速反应,迅速稳妥发布信息,掌握舆论主导权。通过加强宣传引导,使质量振兴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日常习惯和行为方式,努力营造质量振兴良好氛围。

同志们,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社会和谐安定。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

实把质量振兴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不断开创全县质量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p#副标题#e#

质量振兴领导讲话(二):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县上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质量振兴全面开展深入推进的一年。在这个关键时刻,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新形势下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就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重大意义

质量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996年12月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质监局的具体指导下,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了质量兴县活动,初步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质量工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重视质量、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全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普遍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86.2%,比质量兴县活动开展之初提高了2.6个百分点。二是工程质量持续稳定。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有3项工程获得“文明工地”荣誉。三是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加大了污染物减排力度,提高了环境质量水平。2010年,全县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控制在500吨和1000吨以内,2010年提前完成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指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2.3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1%。四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邮政、电讯、银行、宾馆、旅游、商场等一大批服务企业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张,服务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名牌工作有所进展。我县获得甘肃名牌产品2个,甘肃省著名商标3件,名牌优势产品和企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我们在标准化、计量等基础工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节能减排和优化经济结构,健全推进质量工作的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质量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自主创新能力差,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比较少;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名牌产品开发、储备数量不足;三是行业标准化程度低,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四是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五是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领域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对于这些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不断加以解决。

去年11月25日,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伟平省长就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质量振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16日,市政府也专门召开了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常正国就我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充分表明,省市已把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摆在了战略的高度来抓,反映了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从重视速度效益到重视质量效益的重大转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质量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以质量振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推进质量振兴,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质量涉及大众,关系民生。质量水平是经济、科技、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关乎到发展大局。温家宝指出:“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刘伟平省长也强调:

“质量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问题,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 常正国市长也强调:“要建立健全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质量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努力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因此,抓好质量工作就是落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要求,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一定要牢记“质量无小事”,切实把质量振兴工作放到关乎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清和把握新形势下质量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使质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相一致、相统一。

第二,推进质量振兴,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质量。目前,我县无论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都仍处于比较粗放和低层次水平,有数量无质量,有产品无商品的现象,在城乡企业、产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就产业结构而言,第一产业中,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还未形成产业优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所占比例不高;第二产业中,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能耗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问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领域假冒伪劣的农资、药品、食品,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迫切要求我们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扎扎实实抓规范,抓标准,抓质量,抓品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进质量振兴,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有效手段。质量问题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无处不在。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地区间竞相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来说,质量就是形象,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开展质量振兴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信用环境、消费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于提升通渭对外形象、扩大开放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质量塑造新形象,用质量打造新优势,靠质量促进新发展。

二、扎实推进质量振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今年初,县政府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全县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质量振兴的意见》。最近,县政府还要制定印发《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质量振兴各项任务措施,目的就是要把推进质量振兴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根据省、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今后五年全县推进质量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水平;强化标准化、计量等质量技术基础工作,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主导产品、优势产品、重点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全县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在全县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保障和推进作用。 全县推进质量振兴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质量水平要实现“四个显著提升”。一是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关系健康安全的产品全部纳入生产许可或国家强制性认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新增2个甘肃名牌产品。二是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鲁班奖”优质工程1项以上,省建筑工程“飞天奖”优质工程1项以上。全县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三是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突出抓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全面实施环境标准,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有效控制污染物总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空气、水源、噪声实行达标控制;对城市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基本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初级产业化。建立完善与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四是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交通、旅游、通信、商贸、现代物流、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主要服务行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重点服务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国家标准。质量诚信普遍提升,用户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达到全国平均以上水平。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全面推进质量振兴。推进质量振兴,抓质量基础工作是关键。一要抓规划。各部门要结合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围绕通渭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区域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布局,谋划好通渭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结合本县和各部门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和亮点,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二要抓引导。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建立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引导企业建立并实行质量评价、考核和把关体系,使企业积极、自觉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运用先进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质量和经营水平。三要抓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质量的核心和关键,要增加科技的投入,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引进、消化科技成果,积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四要抓诚信。构筑质量诚信体系。要强化“失信受罚”的风险意识,探索建立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及时发布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公布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惩戒质量失信行为,培育“诚实守信”的质量文化。加快推进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构建质量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打造诚实守信的经济发展环境。五要抓服务。要强化政府在质量工作中的服务职能,针对质量振兴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部门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做好现场服务和跟踪服务,切实为企业解决质量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要扎实开展质量兴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质量发展负总责,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一要做好行业质量发展规划。结合产业特点,以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品牌培育、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为重点,明确行业质量发展规划目标,建立行业状况分析和评价制度。二要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质量问题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三要提高行业管理能力。重点建设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监督抽查制度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理机制,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有效落实质量兴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质量的大提高才能促进企业的大发展。一要推进标准化工作。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学习借鉴先进的成功经验,努力推进企业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程序化操作,依靠各个环节的“标准”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立并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努力参与各类标准体系的制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积极推进企业生产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二要注重提质增效。各类企业要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创新力度,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以“提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质量控制能力,争创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争创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两提升、两争创”活动。三要引进先进管理机制。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四要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全面落实企业法人是质量第一负责人的制度,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承担质量主体责任,遵守道德良知,以对广大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体现的是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和信誉。一要做好品牌发展规划。要按照“增创一个品牌,带活一家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培植一批品牌”的思路,制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度。二要重视服务业品牌培育。要围绕现代物流、旅游、商贸等服务行业,引进现代的经营方式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三要健全品牌创新机制。加大品牌的培育、引进、推介、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把争创品牌作为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自觉行动,以品牌企业为龙头,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三、建立健全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体制机制

推进质量振兴,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要持之以恒抓好的重要工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年初,县政府已成立了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推进质量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考核检查、督促指导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把质量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质量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要靠实工作责任。今天县政府要与各部门签订《质量振兴工作目标责任书》,各部门要对照目标责任要求,细化量化目标,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机制,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要对号入座,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质量振兴工作目标,将质量振兴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部门,落实工作人员,及时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制定措施,深入推进。

三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质量振兴各项工作的实施。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密切协作,解决以往工作中联系不多、信息互通不够等问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监管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个行业、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要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参与,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参与质量、监督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一要加大对企业质量工作的政策、经费扶持力度。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鼓励和扶持企业加强质量工作的政策措施。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在信贷、技术等方面加大对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质量改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的科研经费的扶持力度。企业自身也要加大对质量改进的投入,走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二要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振兴工作经费,重点保证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名牌培育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三要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将辖区内食品监督检验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结合本地实际,据实测算,足额保障,确保食品安全。 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质量方针政策,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质量工作在育产业、促发展、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法制意识,正确反映人民群众对质量问题的意见和呼声;要加强典型宣传,实事求是地反映各部门和企业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成效,加大对质量失信的企业和产品的曝光力度;要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有关部门要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制度化。同时,对突发事件,要按照应急预案和职能分工,快速反应,迅速稳妥发布信息,掌握舆论主导权。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努力使质量振兴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日常习惯和行为方式,努力营造质量振兴良好氛围。

同志们,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社会和谐安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切实把质量振兴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不断开创通渭质量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p#副标题#e#

相关热搜

【综合讲话稿】热点

【综合讲话稿】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