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拙政园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苏州园林是中国江苏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在苏州园林短暂的实习结束,为此作一实习总结报告,下面是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正是这句话让一个官场失意的明朝御史,为自己刚建好的园子,取名拙政。一心归隐田园的王献臣也许不会想到,自己捣腾出来的这园子,能在后面的500多年来,经历那么多起起伏伏。
先说园东,从被自己儿子败家赌输,到被王心一购得改建,“归田园居”就出于此。还能说命运不错,但到后来也逃脱不了菜畦草地的命运。中园和西园则坎坷多了,时而归官署,时而归王府,时而又被当成会馆,说它历经沧桑,丝毫不为过。它的拥有者则种类丰富,大学士,吴三桂的女婿,太守,台道,巡抚,甚至太平军忠王及打败他的李鸿章都各自拥有一段时间。而王献臣所建成的这个园子,也渐渐变成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所园林。而到了近代,由于战火,一代名园已经很荒凉了。
而我这次所见的拙政园,自然是重建后的。由于上一次来还是小时候,自然没有留下啥深刻印象,而在苏州之前,刚去了扬州,经历过个园,何园的参观,初入拙政园,便被它的大气感染,很讲究的布局,却让你的视野很开阔。而那葱郁的绿色,让生活在北方冬季半年之久的我,感到十分亲切。园子很大,很大,大到能让我躲避人流,躲开那些旅行团,躲开那些无限摄影留念的人们。尽管园子很大,但那些角角落落,依然体现出江南园林的秀美,那些斑驳,那些阴影,那些曲线,那些风格各异的各种亭廊,无一不激发出我拍摄的能量。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
(1) 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从景区小地图就能看出,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设计园林的师傅也很擅长利用水景,“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其实现在拙政园内的建筑密度我觉得也不大,但资料显示早期的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而最令我惊讶的是那句“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有这样的私家园林,在自家的地盘的散步,与游山玩水又有何异?
(3)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上一点主要说的是自然景观。现在则要讲到建筑,还是要围绕着建筑密度来说,随着晚清的时候,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特别是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但我依旧觉得密度不大,这就是造园手法了。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的一组水院,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其实在整理这些时候,边看着照片边在回忆在园中参观的整个过程,浏览到那张照片时又是一丝惊艳,恩,是的,三十六鸳鸯馆的那一圈蓝色玻璃。在园内第一次看到它,是走到留听阁的时候,远远望去,虽然蓝的那么出挑,但与整体建筑并没有不协调,甚至那几抹蓝,还与周围植物散发出来夺目的绿交相辉映。按下心中的躁动,我耐心的先往南去塔影亭兜了一圈才进入馆内,那又是怎么的一种感觉呢!到现在我都不能理解那些留下一张合影便匆匆离开的游人,或许这是他们的旅游态度,但我是绝对不能苟同。站在一圈玻璃的中间,感受着不同颜色光线对眼睛的刺激,再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景象,玻璃如同蓝色滤镜般,过滤了那些可能多余了的各种颜色,单一色彩的拙政园又是另一幅动人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