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范文>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汇编三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农业人口大都集中在农村,因此,农村工作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下面就是读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二):

同志们: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失时机抓“三农”。今天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部署**年全县“三农”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

一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以列入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县为契机,以推进整体移民搬迁为抓手,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三农”工作全市综合排位“三连冠”,荣获七个方面的单项先进,为全市单项先进最多的县市。特别是探索了一条“以县为龙头、县镇村三级联动、县城带动镇村”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全域规划、三级联动;整体搬迁、梯度安置;两分两换,综合推进”的新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强卫书记、鹿心社省长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这一做法转发至全省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尚勇副书记、姚木根副省长、钟利贵副主席相继深入我县开展专题调研,先后有来自省内外的3个省、10个设区市、100多个县(市、区)到**学习考察,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全省搬迁移民扶贫研讨会、全市搬迁移民镇村联动现场会相继在**召开。“三农”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为全县实现进位赶超赢得了主动、提供了支撑。明天将召开全市目标管理考评表彰大会,我们**拿了第三名二等奖,“三农”工作的先进位置功不可没。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立军同志传达了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治轩同志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紧密结合了我县“三农”工作现状,讲得实实在在,非常符合我县实际;张林同志对如何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巩固“三农”基础地位

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11年下发1号文件指导农业农村发展。今年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七位政治局全部参加;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农”工作职责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刚才,立军同志传达了省、市农村工作会精神,从中也可以感受到省市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村范围广,农业人口多,农村土地少,“三农”基础是否稳固,地位怎样,工作怎样,显得尤为关键,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强工兴城”作为赶超发展的重点,但是并没有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相反,这是从更高层次上、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基础是战略,怎样抓是战术。从全国或者实践理论来说,工业与农业历来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对工业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没有昨天农业打下良好基础,就没有今天工业化推进的可能;反过来,工业化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从一个地方来说,工业化为农村面貌改善、农业条件改变提供财力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可以有效转移农民、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民。发达地区也有“三农”问题,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矛盾也就不突出,所以要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出路在工业化、城镇化同步统筹“三农”工作。我们一直强调要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的变化,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理念统筹“三农”工作,在发展工业中做强农业、在建设城镇中繁荣农村、在减少农民中富裕农民;同时提出:用农民建房管理、土地流转助推工业化、城镇化,现在可以加上整体移民搬迁、城乡发展一体化助推。现在很多专家说,解决“三农”问题靠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这话没有错,但农业的“四化”只是解决农业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民的问题,农民问题解决不了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建成小康,农业、农村特别是农民富裕是最大的短板。所以,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要强,农业必须强;**要美,农村必须美;**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主动把“三农”工作放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来谋划,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二、要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点

农业农村工作内容很广、任务很多,必须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这次会上,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工作意见;刚才,治轩同志对今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张林同志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里,我就不再面面俱到,主要强调七项重点工作。

1.要抓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统筹抓好“三农”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年我们只搞了县城安置的试点,**年要出台县、乡(镇)、村三级梯度安置政策,同步启动乡镇安置和中心村建设试点,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发展局面。今年乡镇安置的试点主要选在渣津镇,要把中心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刚才,治轩同志对中心村建设作了具体安排,这里我就重点谈谈,“为什么要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特别是中心村建设?”我想有以下几点理由:①是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农村唯有靠消费支撑,而要促进消费,唯有把农村人口聚集起来,我们现在很多乡镇1-2个村合在一起养不起一个理发室,根本无消费可言,所以我们要搞中心村建设;②是节约基础投入的需要;③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④是节约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需要;⑤是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需要;⑥是提升农村形象,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甚至是生活方式的需要。我们全县共规划了125个左右中心村,今年要启动建设30个左右,各乡镇要按照“全域**、凸显特色、三个集中”的原则,按照户主申请、村乡(镇)申报、县级审批的程序,每个乡镇申报1个中心村进行试点建设。中心村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因势利导,科学设计,尽可能少占耕地,根据地形地貌,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来布局;②要大力推广新户型;③占地面积不宜过大。最后提醒一点,中心村建设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过问,确保稳定。在操作过程中要注重与打造特色相结合,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建房管控相结合,真正打造一批示范带动力强的中心村。另一方面,要抓好示范镇建设。集镇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中间地带,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与纽带。要按照“有发展基础、有特色产业、有文化底蕴”的要求,大力推进示范镇建设,统筹解决好用地和资金问题,打造一批“建设一流、环境优美、商贸繁荣、管理有序”的新型集镇,使其成为吸纳农民进城镇居住和从事二三产业的载体,成为扩大内需启动农村消费的平台,成为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便民利民中心。这里再次强调,一般集镇原则上不能扩张规模,要按照全域规划要求,采取镇村联动的模式,将集镇的整治提升与中心村建设结合起来,做精做美做特集镇。

2.要抓基础。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目前的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特大干旱、低温寒潮、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我们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三农”投入,特别是大兴水利的重要机遇,下大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今年可以全面完成“十二五”中小河道治理任务,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尽快让水渠之间连通,让“毛细血管”延伸,缓解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今年要启动建设17座省一般小㈡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规划内13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好11个乡镇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强农村山塘的维修和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二要加快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的必然之路。这几年上级有政策支持,群众有实际行动,我县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大桥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果很好。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几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3.要抓产业。产业既是城镇发展的支撑,也是农村发展的支撑,只有加快产业发展,才能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如果不能形成覆盖农户、连接市场的产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农业发展就只能停留在“提篮小卖”的水平,不仅难以创造新优势,就连我们曾经引以为荣的优势也会逐步丧失。我县农业产业有基础、有特色,关键要彰显特色,扬优成势。一要彰显产业特色。要按照“加快发展茶叶、巩固发展蚕桑、保护发展林业、审慎发展畜牧业”的总体要求,彰显产业特色,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茶叶产业:①扶龙头。由龙头企业制定产品标准;统一包装;整合小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大力开展市场营销。②扩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③扩大茶叶基地。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种植茶叶的积极性,从而扩大基地规模。④提升技术含量。推广科技种茶;打出有机茶、生态茶的牌子。⑤挖掘茶叶文化。巩固发展蚕桑产业:①要积极推进小蚕工厂建设,减少蚕农需要掌握种养技术程度;②要扶持龙头,鼓励创新,推广鲜茧缫丝等先进技术;③要推进蚕桑综合开发利用。要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搞好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二要注重因地制宜。要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统筹考虑所有流转土地、山林的土质,老百姓的耕种习惯,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切实做到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宜桑则桑,绝不能以砍伐林山、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产业发展。三要扶持龙头企业。一个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能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我们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采取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的方式,重点扶持能够推动桑、茶、林、畜等主导产业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要素,发展成为规模化、集团化、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四要加快土地流转。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能赚钱。我们一定要通过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现在外出务工青年很少回到农村种田,在家种田的大都是50—60岁的老人,广种薄收、效益低下,部分耕地长年抛荒。各地要把外出务工和进城农民的田地,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通过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养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整村整组或集中连片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4.要抓保护。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一要保护好青山。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抓好“刀口留树、火口留树、虫口留树”等各项工作。①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县林业局要对乡镇申报的封山育林面积进行定期检查,每季度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情况,确保全县30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稳中有升;沿修河、高速公路、主干道可视范围内实行全面封山;鼓励全乡(镇)、全村、全组和联户等多种形式的封山。②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县委、县政府将出台政策,支持植树造林,鼓励老百姓自发造林;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围绕村庄、集镇、行道、县城抓好植树造林工作。③要巩固林业秩序整顿成果。县林业局和森林公安局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偷砍偷伐、非法贩运林木等违法行为;对原有案底的犯罪嫌疑人要追究到底,新发案的要坚决打击;对保留下来的木材加工厂要规范管理,杜绝新上木材加工厂。④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利用“三冬”工作分配任务,以乡村为责任主体,建好防火隔离带;通过植树造林灭掉山下和路边的茅草,从源头上消除森林火灾隐患。二要保护好绿水。要加大对河道采砂、涉河建房和向河道填土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要加强对已整治河道和水库山塘的维护管理,这几年我们投入河道整治和水库险加固的资金在3个亿以上,如果后续管理跟不上,这笔资金将会“打水漂”。三要保护好耕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我们要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划定保护“高标准农田”红线,坚决杜绝乱占耕地的开发建设行为。

5.要抓管理。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说实话,目前乡镇农村管理这一块基本流于形式,乡镇与职能部门主要围绕招商、财税、稳定等方面展开工作,也忽视了对农村的管理,从而导致农村乱象丛生,房屋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杆线乱拉、坟墓乱葬、耕地乱挖的现象相当普遍。比如,房屋乱建的问题,虽然我们出台了很多文件,加大了打击力度,占地占河建房的少了,但沿路挖山建房的现象仍屡禁不止,新户型也建得不多。为此,我们要扎实开展以“房屋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杆线乱拉、坟墓乱葬、耕地乱挖”为重点的农村“六乱”治理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关于房屋乱建、坟墓乱葬的问题我们早已安排,希望乡镇和相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抓好落实;其他“四乱”问题,请农工部和相关部门尽快拿出解决办法,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同时,管理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的政策、法律、“一票否决”都没有变。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乡实施关爱留守老人“五个一”工程,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进行有益探索,其他乡镇也要积极寻求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

6.要抓扶贫。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施移民搬迁。这一方面,我们进行了多年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这个办法不可能一时半会解决所有的贫困人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面上的扶贫工作,要按照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扶贫政策。要加大县直部门和单位包村帮扶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大扶贫投入,把移民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智力扶贫、保障扶贫等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7.要抓改革。当前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一是分户经营、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二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小批量产品与市场经济的大批量需求越来越不适应;三是农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与农业的规模经营越来越不适应。为此,我们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要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切实做好宅基地、房产登记准备,积极开展农民房屋产权调查登记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要继续推进土地、山林经营权的规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全面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工作。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的问题,特别要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做到“农技推广有人管、有人干、有钱做”。

三、要强化“三农”工作的组织保障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全县上下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形成合力,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领导。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心协力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今年是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我县城乡一体化中心村开始试点的启动年,同志们更要重视“三农”工作,熟悉农业、了解农业,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

二要加大投入。对“三农”的投入主要有五个渠道:①财政补助;②整合政策;③向上争取;④积极自筹;⑤引入社会资金。各乡镇、各部门要掌握好政策、实施好项目、管理好资金。相关部门要加大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用到中心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大限度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三要形成合力。昨天召开了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乡村两级要以深入开展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大调研力度,全面掌握目前农村的现状、农业的需求、农民的期盼,并结合各自实际,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水平;要全面了解村级组织建设现状,对软弱涣散的后村进村班子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予以调整;要强化乡镇党委对村(居)党支部的领导,如果连“下级服从上级”组织原则都不要的村(居),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坚决予以调整。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服务职能;有关部门要增强兴农、强农意识,始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扬鞭催骏马,奋力正当时。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p#副标题#e#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全市推进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活动动员大会和市委书记刘喜杰同志的批示精神,认真总结20xx年全市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全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xx年全市农村工作各项任务。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xx年工作的基本总结

20xx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承接了前几年持续向好的形势。主要标志是: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实现154.13亿斤,占全省总产的21.8%,连续4年突破150亿斤,稳居全省第二位;单产比全省平均高出283.4斤/亩,居全国首位。四平市和公主岭市、梨树县、双辽市、伊通县分别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我市被国家粮食协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玉米之都”。

畜牧业继续平稳发展。新建扩建牧业小区291个,总数达到2375个。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74万头、196.7万头、142.8万只和1.06亿只。肉蛋奶产量126万吨,增长3.8%。畜禽饲养量和肉蛋奶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0.3%和21.4%。

园艺特产业稳中有进。新建扩建棚室蔬菜园区33个,新增生产面积9080亩。有8个棚室蔬菜园区、6个棚室育苗点获省奖补,有4个棚室蔬菜园区获国家奖补,累计奖补资金664万元。四平市代表吉林省成功争取到北方较大城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获得国家扶持资金1250万元。

农产品加工业企稳回升。完成投资4.3亿元,建设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5个。梨树县年产6000吨木糖及1000吨阿拉伯糖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吉林秀满园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晋升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博来德、天成玉米、新天龙实业、吉春制药等大型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梨树华利农业公司等4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挂牌,韩州酒业在E板挂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76亿元。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累计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59个,基地面积发展到116万亩。辽河垦区大米、梅花鹿、梨树县小根蒜、双辽市大米、玉米、小米、大豆等7个产品纳入地理标志产品普查范围。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实现20.9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机总动力实现307.7万千瓦,同比增长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1%,提高2.3个百分点。争取国家资金1.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新增节水增粮灌溉面积17万亩。完成市直3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梨树灌区渠首水毁修复工程。植树造林24万亩,清收林地64.2万亩,完成还林16.95万亩,连续3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投资6.09亿元,增加粮食仓储容量171万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88次,气象为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投入资金2.2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市80%的乡(镇)、村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美丽乡村”达到75个。打破地域界限,统筹打造13条精品线路和5个样板镇群,集群带动效应逐步显现。20所农村学校达到美丽乡村学校建设标准,3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村。铁西区平西乡团山子村、铁东区叶赫镇大山河屯成为农村环境建设的新典型。形成了高位操作、上下联动、分类整治、强力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四平模式”。

农村民生明显改善。有258个村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125万在乡农民参加新农合医保,参合率达到99.97%。全年发放低保金1922万元,受益人口10109人。投入资金557.5万元,救助农村困难家庭14289人次。市本级争取国家及省财政支农项目40个,资金8067.7万元。投资1.77亿元,改造建设乡村公路190公里、危桥14座。加大力度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3.7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改造农垦职工危房3740户,受益人口超过1万人。投资1.57亿元,分别扩建66千伏、10千伏线路30.8公里、271.19公里,基本解决农村用电“卡脖子”、电压低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万人。农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1.26亿元,其中发放农户贷款6.97亿元。农发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168亿元,同比增加11亿元。农村信用联社发放农业贷款3676万元。投资1.62亿元,奖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增长15.73%。参加农业保险20万户,参保面积393.9万亩,核灾赔款6826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温室、大棚保险业务。举办首届吉林省农民文化节,送戏下乡演出209场,开展1.38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服务群众195万人次,完成800家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进展顺利,公主岭市作为整体推进试点,其他县(市)区的11个试点村完成土地实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发展到950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1218户,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地面积25.7%。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发放规模逐步扩大,贷款余额6.3亿元,惠及农户15546户。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经验全国推广,被确定为全省林权、草权、水权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市。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有2家“粮食银行”试点企业挂牌运营。全省唯一的市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农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722.7元,增长9.5%,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实现“十一连快”。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也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地各部门和全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三农”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同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同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从产业发展上看,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多,雨养农业“望天田”面积较大,防御干旱、洪涝等灾害措施少,在高起点上继续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压力很大。粮、牧、特等主导产业结构不优,产品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任务更重。从农民增收上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依靠家庭经营持续增收的空间有限;同时,财产性增收、劳务增收仍是“短板”,政策补贴已近“黄线”。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加快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任务十分紧迫。从农村改革上看,各项改革任务繁重,政策复杂而敏感,点多面广,牵一发动全身。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待破题,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从民生和公共服务上看,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工作推进仍不平衡,产业支撑作用还不明显,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妥善解决。

二、20xx年工作的总体部署

20xx年全市农村工作总的思路是: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突出“三区一建”为总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民生改善的目标。

(一)加快产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央和省相继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下发的1号文件都是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主攻方向。我市作为全省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就是要把中央和省里的要求与四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率先有所作为。

继续增加总量,加快产业发展。一是加快粮食生产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确保总量不减、质量逐步提升。加大力度推广保护性耕作、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新型配套技术;突出抓好春耕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抗御灾害等关键环节;继续组织好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活动,重点建设好100个高产示范区,打造多点“吨粮田”,辐射带动全市粮食高产稳产。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亿斤阶段性水平。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继续抓好牧业小区建设,重点在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全面实施“放心肉”工程,切实抓好标准化生产,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牢牢抓住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向北扩张的机遇,推进大型养殖企业落地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四平特色的精品畜牧业。三是加快园艺特产业发展。新建扩建棚室蔬菜园区25个,新增棚室面积6500亩。完成四平市北方较大城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确保年末一次通过验收。四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抓住国家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加快集约发展。四平粮食产量多、单产水平高、对国家贡献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粮食的增产丰收,靠拼农资投入、拼土地规模、拼资源消耗,“增产靠化肥、治病靠农药”的生产方式,已经让土地产出能力几乎达到极限。粮食增产的背后,我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集约化发展上来。以“节本、提质、稳产、增效”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走科学投入、精细管理、高效产出的发展之路。科学确定种、肥、药用量,实现精准投入。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推广高淀粉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专用玉米;依托资源禀赋发展花生、小杂粮、香瓜等经济作物;加快推广玉兰菜、食用百合、高粱乌米、南方芦笋等园艺特产新品种;加快推广雄蜂授粉、臭氧杀菌等园艺特产物理、生物技术;粮食主产区域尽快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试验、示范;积极引导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企业投资农业、富裕农民,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二是加快绿色发展。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对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粮食、肉蛋奶、菜瓜果等产出品的安全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农业生产质量安全。加快人畜圈舍分离和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节水农业、休耕农业,开展退耕还林,植树种草。鼓励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特色乡村为依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等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品牌发展。鼓励企业、合作社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鼓励以乡(镇)、村为单位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展销会等平台,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制定出台“三品一标”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地方成立政府全资的农业品牌创建中心,担负起品牌创建的重任,助推品牌农业成长。发挥“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品牌优势,以天成玉米、新天龙酒业为龙头,带动专用玉米产业快速发展,建成2个玉米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将大米企业整合,建设1个绿色水稻原料基地,用1个商标共同开发市场;依托双辽“郑家屯”品牌发展杂粮、杂豆,建设1个杂粮、杂豆绿色原料基地;以铁西区、铁东区棚室蔬菜园区为主,发展2个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和放心菜配送基地。四是加快产业化发展。打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通道,让农业这个“一产”,与二、三产业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构建“接二连三”格局,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一村一品,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从构成和形式上发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从农民收入构成看,一是产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收入,这是农民的基础收入,也是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头”。所以,现阶段仍然要紧紧抓住粮、牧、特这3个基础产业,注重调结构、提品质、增效益,这是农民收入的“稳定器”。二是工资收入,就是劳务收入。指出,“今后增加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还得靠转移就业”。在转移就业方面,对内要培养职业农民,通过规模经营实现增产增收。对外要培养技能型人员,注重培养农民的一技之长,使其在技能型、高收入的岗位上就业,靠技术多赚钱。转移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助推器”。三是财产收入,主要是用好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拥有抵押、担保等权利,活化土地使用权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有效缓解融资难矛盾;用好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权利,将虚化的产权量化到户、到人,使农民能够依法获得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中新的稳定增长部分;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的资产,使其变为显性的、恒久的资产,释放财产增值、农民增收的潜力。财产收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加速器”。

从增加农民收入的实现形式看,一是兼业增收,一个家庭在种1垧多地粮食的基础上,再有外出务工或干几栋温室、大棚或搞小规模的养殖业,应该有不错的收入。二是特业增收,就是从事各种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收入,也要高出纯种粮收入,比如种高粱乌米,1垧地就能收入10万元。三是合作增收,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农民与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农民之间的合作,也能增加收入。四是依靠资源增收,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休闲农业,日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新的产业。

(三)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以村屯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突出一个主题,实施双轮驱动,强化三个意识,开展四项行动,分类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推进30项整治建设任务,分步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和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条件全面改善目标。

突出一个主题,就是要让农村成为美丽家园。要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强化规划先行意识。各县(市)区要明确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屯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村庄规划要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要符合农村实际,防止大拆大建。要强化整合投入意识。鼓励在县一级把资金整合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把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要强化帮扶包保意识。各部门要按照新农村建设帮扶包村任务各自选派优秀后备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每年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90天。市委组织部和市农委要联合拿出考评方案,加大考核力度,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作为优先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对于没有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帮扶部门,作风飘浮、纪律涣散的后备干部给予通报批评。要开展农村新型社区试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和保护传统村落四个专项行动。鼓励各地开展1—2个农村新型社区试点,在优化布局、改善环境、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强化管理、彰显特色等方面搞好示范;要围绕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抓好文明乡村创建;要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专业市场、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产业,推动农村环境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相结合;要保护好乡土文化的血脉,把潜在的资源转化成促进农民增收的资产、资本,确保以乡愁的记忆吸引住流动的人群。要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清洁工程。从化冻时开始全面行动,种地前干净、整洁村屯达标率要超过50%,全年要达到80%以上,“一核三带”、“三线一环”区域干净、整洁达标率要实现100%。要分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改善等五大工程,上冻前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屯达标率要超过40%。去年市财政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奖补资金,今年这项资金额度要增加到1000万元,继续用于市级一类乡镇、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各地要组织好建设,把钱用在刀刃上。要继续推进样板村群建设。继续扩线、扩面,每个县(市)区要再布局1-2个样板村群,已成型的样板村群要向田园景观带提升。要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级美丽乡村要达到100个。开展寻找“最美村庄”系列报道活动,示范引领和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市里强力推进、县(市)区负总责、乡(镇)抓落实、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我们要在投入机制、共建机制、长效管护机制建设上有新突破,用机制建设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

(四)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内部活力

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迎接农业新挑战,根本出路在改革。我们要把握好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突出重点任务,扎实向前推进。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政策,要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按照上级要求,排出时间表,精心组织实施,决不允许“中梗阻”或推诿搪塞。这要作为一条政治纪律来明确、来要求。对已经进行的改革试点,市和县(市)区政府要搞好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具备推广条件的要扩大示范;暂不具备扩大试点条件的,要继续搞好试点。对有些新情况、深层次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在理论层面和务虚层面搞明白,然后抓试点。

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充分利用省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尽快落实好111个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不断探索和丰富集体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发展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要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严禁“非粮化”和“非农化”。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突出抓好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扩展工作。这项工作政策性和专业性强,既要解决问题,又要防止引发矛盾,必须把握好政策原则,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领导要亲自挂帅,精心组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做好工作,确保今年30%的任务顺利完成,为农户“确实权、颁铁证”。在确权登记的基础上,要适时稳妥地开展好“三权分置并行”试点,经营权“扩权赋能”试点。其他“两块地”加上农村土地征收的改革中央今年刚刚部署试点,要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及早试点。

三是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目前,我市土地流转速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县(市)区之间很不平衡,和先进地区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鼓励土地经营权加快有序流转,争取今年流转面积要有较大的突破。

四是因地制宜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推进土地股份合作。通过土地入股、农户入社,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解决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能力低下等问题,发展规模经营,丰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要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组织可将其拥有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和房屋、设备等经营性资产作为出资,引导和吸引农民投入土地经营权,农村外部经济主体投入资金、技术等,共同发展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带领农民走向合作与联合。

五是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各级银信部门要履行支持农业的责任和义务,增加涉农贷款,丰富农村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要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蒋超良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这件事具有创新性意义,必将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带来重大变化。”全市现有耕地1300万亩,租金平均每亩600块钱,1300万亩就是78个亿,按7折计算每年就可以形成50多个亿的贷款规模,效益非常可观。这件事一定要抓好实施,一定要把土地资产活化为资金。要进一步扩大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覆盖范围。这项工作我市仍然没有全面推开,各县(市)区要引起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起来,绝不留死角。要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各县(市)区政府必须落实监管责任,必须严格坚持成员封闭、内部运行、不给固定报酬的原则,加强风险防范。条件成熟的地方要继续启动粮食银行、土地银行试点,启动畜牧物权抵押融资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要不断拓展农业保险领域。在继续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标准、争取应保尽保的同时,积极推进互助合作农业保险和农民财产、农民人身意外伤害等各类涉农保险。今年要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温室、大棚保险,棚室园区都要积极参加。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等部门要紧密配合,规范操作,把好事办好。

六是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梨树县要借助“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吉林省现代天丰农业集团纳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制约发展技术瓶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发展重大问题调研,提出重大战略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探索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机制。

七是搞好综合配套改革。主要是按照国家和省里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抓好水利、供销社、林业等相关改革任务。各地各部门要搞好工作衔接、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五)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增加百姓福祉

今年在民生实事方面,重点办好10件事。1.全面落实好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普惠政策。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农村低保水平,确保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农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2.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进一步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3.抓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着力解决4.8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4.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保证农村电力供应和电压质量。5.争取国债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新建户用沼气4000个。6.继续推进农垦危房改造,计划完成5211户改造任务。7.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抓好农村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力争行政村体育健身器材全覆盖。8.积极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9.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合理规划农村学校布局,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10.强化防雹减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三、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一是强化“重中之重”意识,落实“重中之重”要求。目前,我市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绝不能因为粮食获得“十一连丰”,就认为粮食生产没有问题了;绝不能因为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就认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绝不能因为农村环境建设在点、片、线上有所成就,就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了。农村改革面临的任务仍然很重,发展现代农业仍任重道远。所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要把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农村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主动践行“重中之重”思想,发挥表率作用。要全面落实好“重中之重”的各项具体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对‘三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全市各级党委每年要研究几件“三农”问题的大事,政府要抓好落实、抓出亮点,各行各业都要以服务“三农”为已任,投入、出力、献策。

二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改进为农服务作风。转方式、转方法,重在转变作风。作风不转变,方式难转变;方式不转变,作风难体现。首先要明确政府定位。我在市委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期间,多次强调要转变农业农村工作指导方式,政府一定要多做市场不能做、农民需要做、我们恰恰能够做好的事情,更好地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责。农民何时买种、买肥的事不用大家去操心,只要我们把农资市场整顿好,让农民随时能买到“放心种”、“放心肥”就可以了;把适宜播种的气象条件传达给农民,把先进生产技术告知给农民,让农民学懂会用,种地的事就不用操心了。这样既做到了政府工作到位,又让农民感到满意。其次要选择好载体。现在,指导和服务“三农”工作不能全靠老套路,一定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随势而为。去年,市农委搞的农业试验田、农业专家会商、惠农通信息平台、派驻蹲点干部帮扶农村环境建设等,都是借助载体、创新服务的好做法。今年各地各部门在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智慧农业开发、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都要有所突破。第三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做好“三农”工作,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掌握政策、吃透民情上下功夫,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作为必修课,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和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同时,要尊重农民意愿,从认识上和感情上端正对农民的态度。无论做决策还是抓工作,都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才能够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作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心在基层,稳定的根基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基层党员干部,处在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前沿,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这些年来,不管我们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也好,还是开展服务农民群众的各类工作也好,可以说哪方面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让我们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组织作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一点,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要进一步要以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契机,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服务群众来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看过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全县“三农”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主要工作任务。刚才,会议表彰奖励了20xx年产业扶贫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稍后,7个单位和企业还要作交流发言。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合作社表示祝贺!希望大家进一步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去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精准扶贫纵深开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着力抓扶贫,加快了脱贫攻坚进程。省市县“1+17”、“1+18”、“1+18+2”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落地实施,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录入工作,15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3万人。二是着力壮产业,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2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791.05万头(只),瓜类及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33.11万亩,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7.1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2.5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98元,同比增长12.1%。三是着力破瓶颈,改善了农村基础条件。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19个,建成农村通畅工程274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00户。建成农贸市场、便民市场12家,建设“乡村舞台”58个,行政村幼儿园32所,实施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68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整洁村41个,新增造林绿化8.02万亩。四是着力促改革,激活了农业发展动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在18个乡镇全面推开。全县通过转包、出租、转让、互换等模式流转农村土地22.5万亩,创建国家级、省市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35家,登记家庭农场210家。五是着力强党建,提升了组织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3516”工程,选派88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108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全部调整到贫困村工作。建立与经济发展同步、以县级财政为主的村级保障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县级财政基层党建经费,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三农”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农业生产经营分散化、细碎化现象突出,规模和集群效应还不明显;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特色产业开发水平不高;农民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多元,各种矛盾纠纷交织,农村社会风险点增多;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农特产品销售困难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更是我们踏上“十三五”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到“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的良好开局,关系到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 任务非常繁重、责任十分重大。县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今年全县“三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实现2.95万贫困人口、34个贫困村稳定脱贫。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的更大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一号工程”,切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要进一步强化“一号工程”意识,把精准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要务,加快推进“1+18+2”专项方案落地见效,确保全年脱贫目标顺利实现,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一要持续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把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五定五有”产业精准扶贫工程,着力在扩规模、铸链条、育品牌上下功夫,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壮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蔬菜产业,改扩建日光温室5000亩,塑料大棚3500亩。加快发展畜禽产业,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800万头(只),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3%。大力提升林果产业,新增苹果、枸杞、文冠果等种植面积4.93万亩,瓜类种植面积0.8万亩。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在若笠、兴隆、永新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新增中药材种植1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示范栽培基地0.5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4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15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12万亩。农作物良种和畜禽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和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延伸产业链条,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方向,加大先进技术、新特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示范、辐射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深度开发特色农产品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增加优势产业收益。培育产业品牌,积极融入国家“一路一带”总体布局,推动名优品牌农产品走出去。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小口大枣、靖远枸杞、靖远黑瓜籽、靖远羊羔肉等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牵引,着力培育和增加“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加注重品牌保护和宣传,制定完善特色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加大宣传包装推介力度,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二要不断完善精准脱贫工作机制。认真落实“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做到平台“8个准”、村村“5张图”、户户“3本账”,确保扶贫对象进出精准动态管理。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30个,扶持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176个。全力抓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破解贫困群众发展资金难题。支持贫困户采取资产参股或以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方式,投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拓宽增收渠道。积极推行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力争发放涉农贷款51.54亿元。三要扎实推动双联行动纵深开展。全面落实双联行动助推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落实精准脱贫、基层组织保障精准脱贫工作机制,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推动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双联组长单位统筹协调作用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扶贫“管道”作用,建立精细化管理的驻村工作队台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开展定点扶贫、民企陇上行、扶贫爱心平台建设等活动,加强双联行动新典型、新经验总结宣传,推动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发展。

二、积极破解瓶颈制约,切实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要紧盯中央和省市政策及投资导向,积极凝练储备和争取实施一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建设糜滩碾湾坪、东湾大坝等5个集中安置点,搬迁贫困群众2900户、1.2万人。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808户。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9处,解决37个贫困村、4.7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力抓好双永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确保双永供水工程充分发挥效益。争取甘肃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尽快立项开工,加快黄河防洪治理工程靖远段、祖厉河综合防治、百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实施,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4万亩,新修梯田1万亩。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建成农村通畅工程467.6公里,实现27个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实施北滩粮窖等10个土地整理开发、土地复垦、盐碱地治理项目,开发整理土地3.74万亩。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做好今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城乡大环境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重点抓好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绿化,确保全面完成造林绿化8.5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2万亩、义务植树120万株的任务。把5个美丽乡村、36个整洁村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严格对照建设标准,强化项目整合,全力实施好村庄环境整治、生态美化、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进一步加大对主干道路两侧、乡镇政府驻地出入口、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乱堆乱放垃圾的集中清理力度。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废旧残留农膜、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抓好秸秆禁烧、尾菜及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深入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乡村环境。

三、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升现代农业水平。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来谋划农业,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实现农林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形成特色突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一要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创建市级以上家庭农场5个、专业合作社12个。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二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分层次组织开展到户、到人、到产业的示范性培训。对接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实施“点菜式”、“定单式”精准扶贫培训,完成就业技能培训9000人次。依托县级产业扶贫培训中心,开展以村干部、种植大户、养殖能手为重点的致富带头人培训。三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抓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产地源头保护和环境治理,强化农业投入品和动物防疫、兽药饲料屠宰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和运输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林果和蔬菜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70万亩,农产品产地抽检综合平均合格率达到99%以上。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和人员队伍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属地管理责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均衡配置公共资源,切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紧抓试点县机遇,推动开展“多规合一”工作,修订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镇建设规划,推动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以提质扩容和产业支撑为重点,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以产业带动就业、集聚人口,以产业繁荣城镇,提高城市规模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二要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教育方面,完善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公办民办并举,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农村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医疗卫生方面,加强乡村医疗设施建设,抓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到农村社区轮诊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方面,探索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相衔接的机制,逐步统一社会保障的项目和标准,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公共文化方面,加快实施“乡村舞台”工程,推动县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商贸流通方面,健全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建成北滩、兴隆农贸市场。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发展年”活动,加快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引进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建成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乡村电商服务点。此外,要高度重视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动态信息库,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城乡就业体系,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妥善解决农民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养老保险等保障问题,鼓励引导有条件的群众购房搬迁,向中心镇、县城集中,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放开城镇落户限制,重点解决有合法住所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落户问题。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使进城农民无后顾之忧、生活有多重保障。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激发农业发展活力。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立足县情、农情,认真谋划和推进我县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和释放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一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中心,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要全面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农业设施确权登记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同步确权颁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效退出机制,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三要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进一步健全完善和有效发挥县级流转服务中心、乡级流转服务站、村级流转服务点功能,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土地流转方式和途径。组建并发挥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防止流转土地非农化。四要全力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贫困村增信服务公司覆盖面,实现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双联惠农贷、妇小贷、牛羊蔬菜贷等普惠贷款投放力度,力争农户小额信贷增幅20%。稳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产权、农业设施产权等抵押贷款规模,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加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管理和规范运行,加强资金互助合作社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以互助金作担保,由银行放大贷款倍数,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

六、着力加强组织保障,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一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工作部署上重点研究,政策资金上重点倾斜,干部配备上重点加强。建立健全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涉农及扶贫资金监管,督查检查要落实到人、到项目资金,防止跑冒滴漏。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责,确保“三农”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要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先锋引领行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班子建强,把党员队伍带好,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好乡村便民服务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组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继续抓好村活动场所建设,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切实提升基层党建保障水平。三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支持力度,每个村各级财政整合投入资金不少于20万元,资金总量不少于30万元,通过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百村帮百企”活动,力争年内有30%以上的村建立集体经济实体。四要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深入开展农村法治教育宣传,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诉求。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扰乱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五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进取精神、诚信精神、科学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和文明村镇创建、五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为“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副标题#e#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会议发言稿】热点

【会议发言稿】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