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范文>实用范文>心得体会>读书心得

名著读书心得1000字3篇

读书是一种清福,这种境界被吴延康说得直白:“读书身健即是福,种树开花亦是缘。”下面是读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名著读书心得10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名著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2:《老人与海》

十一假期,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名著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3:《鲁滨孙漂流记》

你能一个人在一座没有人烟、没有基本生活用品、没有住所的孤岛上生活二十七年吗?只靠一艘破烂不堪的废弃船上的一点食物、枪支和弹药等一些根本不够生活一两年的仅有的物品,要是你,你能在岛上生成多少时间?

这一切的故事发生在了《鲁滨孙漂流记》里,主人翁鲁滨孙在一座没有人烟的孤岛上经历了一次传奇般的求生历程:他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他们的船被暴风雨击坏,除了鲁滨孙,其他人全部遇难,他一个人,漂到了一座没有人的岛上,这里几乎没有一切东西,只有大片大片的丛林、沙滩和一些小山,当然,还充满了孤独和无助,鲁滨孙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靠智慧和力气,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直到有一天被获救……

坚强的鲁滨孙凭借着自己的力量,造起了房屋,种起了农作物,饲养起了动物,终于完成了他的基本生存条件。但这一切,还是充满了挫折,对于一些遇到的麻烦,鲁滨孙还是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失败后才成功的。比如他仅造一座拥有两层围墙的房子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还有,为了制造一只可以煮汤的锅子,鲁滨孙可是绞尽脑汁,花了不少式工夫,尝试了许多次,也失败了许多次,才试出了制作成功的方法。他要先去采集陶泥,做成锅子的形状,还要烧制,有时烧出的锅子会很容易裂开,有时会很软,有时又会变形……当他终于制成了一只锅子后,他是多么激动,在书中,我可以看见,他发现自己制成了一只能耐火的锅子时,他的快乐真是无可比拟,尽管是他认为很小的一件事……看到这样的片段,我也为鲁滨孙而感到高兴。有时是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又是一件关系到生命的大事,无论是大事小事,这都体现了他的聪明才干和不畏挫折、热爱生命的品质,凝聚着他的所有心血,这真不容易啊!

最后,鲁滨孙经过一番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得到了一艘船,结束了二十七年的孤岛生活……

看了这本书后,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鲁滨孙那样,有不畏困难、不畏挫折的品质,拥有在绝境中勇于求生的信念,不要在困难面前退缩,要乐观面对困境。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在“温室”里长大,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倡“挫折教育”,多多的体会遇到挫折的困难感和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



看过名著读书心得1000字

名著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1:《悲惨世界》

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由于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了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弃“恶”从善。

他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成了大富翁,并且当上了市长。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执法者却不放过他。他为了不连累无辜的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再次逃离监狱的魔爪。然而当局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次舍己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这无疑是当时黑暗世界的悲惨典型,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麻木了,被金钱和权利冲昏了头脑。这本书中,冉阿让的形象在我的面前高大起来,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巨大,但那时的统治者的行为和本质,导致了整个法国人民的品质低俗,思想的封建。冉阿让在一位主教的感化下弃恶从善,说明他的本质还是善良的,他也是为了救几个孩子而入狱的,但那无理荒谬的法律使他永远带上了苦役犯的罪名,狱中的铁门锁上了他的自由,同时也锁上了他的良知。那位主教的心胸是何等的宽广,试问当今社会能有几人像他那样用慈悲去对待一个苦役犯?他用慈悲融化了锁住冉阿让心中的那把锁。

冉阿让的善良在黑暗的社会面前是苍白无力的,他自身的改变最终并没能改变他的命运。他的精神是我所不能比的,他在我面前就是个巨人,他在误解中死去,却没有一句怨言。也许现在再也找不出这样的人了吧!我同情他,但我更敬佩他,我也怜悯当今社会的人们,为了利益可以不惜友情甚至是亲情来换取。在公交车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扶着扶手却无一人让坐。为什么呢?胆怯?不好意思?还是根本不当一回事?心里想着:别人都不让,我为什么要让啊,好不容易坐一会,还要让她坐?那请大家想想,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也无一人让坐,你是什么感受?老人们已经为社会奉献了他们的青春,换了的却是这个吗?

冉阿让的遭遇只是那是社会中众多穷困人民的一个,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但我不想看到“悲惨世界”在当今社会再度发生!

一本书,一个大智慧。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读书心得】热点

【读书心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