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创业>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与创业的论文(汇总2篇)

当下,互联网创业已经成为潮流,大学生创业方向也不断投向互联网领域,然而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

案例2:分析:利用“互联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富于创新活力的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通过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至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各部门的渗透、扩散和应用的过程。“互联网+”通过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将被固化于某一部门或某一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释放出来,增强信息的流动性,使人人都可能成为创业主体和创新单元。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对“+”的理解

“+”是演进。互联网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向价值传递、价值创造演进。互联网的发展从20年前的新闻门户网站、娱乐游戏网站等以“看”为主的形式逐步向今天的消费领域、生产领域渗透。从“眼球”互联网向消费互联网、生产互联网方向发展是互联网自身优化升级的过程。这个过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

“+”是融合。互联网作为通用目的技术融入到经济社会全领域。互联网融入政府管理,电子政务支撑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互联网融入医疗卫生,远程诊断、在线医疗减缓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互联网融入教育科技,在线教育、大规模在线开放研究(MOOR)提高了教育和科研效率;互联网融入金融业,网络众筹、小微借贷降低了融资成本;互联网融入零售业,涌现出淘宝、京东等一大批在线商城;互联网融入传统工业,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活力。

“+”是延伸。互联网将人类活动从线上向线下、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延伸。社交APP促进线上论坛结合线下活动;O2O应用将虚拟网店和实体店铺连接。此外,互联网使要素在国别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甚至突破传统产业布局空间限制,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和创新空间。跨境电商、网上自贸区、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已形成19个淘宝镇、212个淘宝村,电子商务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互联网+”驱动创业创新

“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互联网突破了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整合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等优势资源,形成跨区域、多领域、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打破信息垄断,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新环境,使大批小微企业成为创新的生力军,催生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并逐渐成长壮大为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更替演进,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互联网+”推动模式创新。互联网融入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产品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不断创新。网络众包、创客、生产消费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透明供应链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零边际成本等新理念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体系。例如,小米公司只有研发人员,并通过互联网与合作伙伴进行生产、物流等业务联系,运营着庞大企业网络。网络众包平台改变了企业的发包模式,发包和承包企业精准定位、精准遴选、精准匹配,并呈现网络虚拟化的特征。

“互联网+”推动管理创新。在微观层面,“互联网+”使协同制造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只有运营总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网络企业或虚拟企业出现。新的组织形式表现为扁平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在宏观层面,“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在线审批推动政务服务模式由多门向一门、由网下分散服务向网上集中服务转变。此外,“互联网+”推动交通运输、城市运营等向高效化、精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城市运行管理水平。

三、“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政策建议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发展的必要条件。到2014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增幅明显收窄,互联网普及率城乡差异达34个百分点。网民增速放缓和城乡数字鸿沟较大,除农村人口缺乏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原因外,更主要是因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此,政府应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网络建设投入大力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快“互联网+”纵深推进,激活落后地区创业创新潜力。

树立“互联网+”思维,缩短政策适配期。互联网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对政府政策制定提出新挑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经历了一个政策适配的过程,从高速发展到暂停业务,再到政策规范。商务专车服务也遇到了监管压力,面临尴尬困境。面对一些新兴领域出现政策真空的情况,政府应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卓越远见的战略思维,制定出台与“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政策,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

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由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带动的互联网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恶性竞争和违约现象。淘宝假货饱受诟病,小型互联网金融公司破产跑路事件时有发生。市场在发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时,政府应起到引导监管作用。例如,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规范管理,从展业规范、防范误导、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禁止规定。应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加强基础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强化互联网信息安全管控,为“互联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创新创业有序开展。

案例1:“创业”互联网时代

未来在互联网那里。”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策)总经理赵依芳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将是传统影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机会稍纵即逝,两三年没能转型落地,就可能错过了。”

2013年下半年,华策确定了全面转型互联网的企业战略,被称为华策的“二次创业”,互联网化、国际化是为命题的核心。自此一年多时间里,华策在业务布局和资本运作上动作频频,先后以参股或全资收购等形式,将掌动科技、克顿传媒、最世文化、合润传媒、华凡星之、高格影视、韩国NEW公司、天映传媒等收入旗下,与爱奇艺成立合资公司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并通过募资20亿元定增方案引入百度、小米等公司的战略投资,10多亿元的国际合作实验区也正在建设中。

“电视剧升级、电影和综艺发力,我们的转型面向互联网时代,打造以内容‘三驾马车’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化、全媒体化、全球化的综合娱乐平台。”赵依芳在2014年布下了一张大网,打开了华策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影视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求索与破局提供了一个模版。

七大事业群 布局全产业链

“这一系列运作有一个规律,它们全是创意资源,全都是华策的主营业务资源体系。”

尽管外界将华策的发展轨迹定性为“跨界”,但赵依芳认为,华策正在做的事情都是围绕主营业务展开,“我们是文化内容企业。转型互联网,不是做互联网本身,而是做互联网的内容。”

发展,对赵依芳来说只是个时间点的问题。“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留给你转身的时间不会太多。”

从企业发展的时间节点来说,她认为,上市是重要的发展阶段,“上市才算一个公司,上市前只能称为制作班底;”上市3年又是一个阶段,“一个小孩长大了,品相渐成”;上市5年又是新阶段,“5年一定要基本成型,拥有清晰的、持续的盈利能力。”

2010年华策上市时,被誉为“电视剧第一股”,但显然,如今“只做电视剧,风险太大。”

华策的业务线是以电视剧、电影、综艺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被赵依芳称为华策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总体业务布局的思路是规模化,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升级、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

电视剧升级的第一步是收购克顿传媒,扼住影视公司转型互联网的关键一环――数据业务。华策2013年底启动对克顿传媒的并购计划,今年2月正式并表。华策以16.52亿元的对价收购克顿传媒100%的股权,克顿传媒承诺2014年净利润不低于1.81亿元。“收购克顿首先是要把电视剧这一核心业务做到足够强大。”

网剧是电视剧升级战略中最主要的方向之一。在今年10月华策发布的20亿元定增方案中,计划有4.5亿元用于网络剧拍摄。“我理解的网剧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纯网剧,内容有特质,尺度年轻化,适合互联网。这些反映年轻人需求,应该重视,但我认为不会是主要的。华策要做的是全网剧,即在全媒体渠道上均可播出的剧集,包括传统媒体。”

赵依芳看好电影市场前景,“电影业务是华策新业务中的重点板块。”华策曾参投了张艺谋的《归来》、郭敬明的《小时代3》等,今年下半年还有《太平轮》《重返20岁》《爸爸的假期》等项目。2014年8月华策注资1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华策影业(天津)有限公司,以电影为主要业务方向。此外,华策也在下游院线终端进行布局。

今年5月,前浙江卫视副总监、酷6网CEO杜�P出任华策副总,除负责华策新媒体业务之外,让华策实现“综艺”突破也是他的职责。“杜�P在这方面很有经验,我寄望明年华策的综艺业务能够赢利。”赵依芳认为,综艺节目的娱乐互动性对年轻群体有吸引力,近两年表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

“现在的中国市场非常缺踏踏实实、把人财物投在内容上、创意资源上的企业。”

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目前,华策在集团之下,建构起7大事业群:以电视剧为主的利润中心,杭州平台;以数据开发和应用为主的利润中心,克顿平台;以运作电影、新电视剧、新媒体营销、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主的北京平台;由杜�P负责的综艺、新媒体业务板块及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尚在投资阶段的国际合作实验产业园区;电影院线;以及国际化拓展板块,“以来,中国在国际上也在寻找自己的文化定位,这是给我们的机会。我们有比较完整的国际板块经营规划,一是为企业,一是为国家的文化输出搭建一个好平台。”

2013年11月,华策以1.04亿元入股合润传媒20%的股份,搭建起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渠道。“内容做强做大包括两个层面,制作升级固然重要,但变现渠道同样重要。”

深度融合 寻找新商业模式

“要破互联网这个局,不能只是纯粹的买卖,要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赵依芳认为,互联网和影视创作,经过深度融合而成的新商业模式,将改变和提升各自领域形成新机会。

互联网时代,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产品触发互动,互动带来流量,流量用以变现,大数据应用贯穿始终。“这是个‘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时代。”

与百度、小米的合作是华策转型互联网的重头戏。

除了在互联网内容IP制作和开发层面,于今年8月成立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外,华策与百度在数据业务上的对接更加深入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百度有以搜索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大数据平台,克顿传媒有以传统媒体数据为基础的影视内容分析、评估、优化平台。这两个数据平台的嫁接,将成为一个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结合的数据平台,提供全网数字娱乐内容数据分析与支持。同时,也会引入一些国际数据技术。

华策是内容提供商,小米是内容运营商,在内容播放、宣传推广和海外发行方面,两者的合作互补优势明显,而华策的着力点更在于移动互联网。“我们现在向他们的移动终端开发新的模式。”

粉丝经济不仅是华策与百度、小米合作重点开发领域,也是一种互联网思维主导下,共同探索的新商业模式之一。对华策转型互联网成功与否的判定,赵依芳定了四大指标:电视剧业务的收入和其他板块的收入能否各占50%;互联网的收入与传统媒体的收入能否各占50%;版权的收入和产业链上的其他收入能否各占50%。还有一项无法预判的是,国内收益与国际收益比例能否达到一个平衡。“现阶段,华策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于传统媒体,当这些指标过渡到50%的时候,说明你抓住了未来。”

除了互联网的吸引力,“一剧两星”政策的出台也被外界认为是华策互联网转型战略的动因之一。赵依芳否认了这一说法,“我不是因为‘一剧两星’逼的,才决定转型,两者绝对无关。”

她认为,“一剧两星”在一个阶段内对行业有很大影响,但长远来看,可以促进影视行业更加成熟。华策影视剧年产量已经突破1000集,大规模量产使华策可以实现一剧一星的供应并有盈利能力。所以,对华策而言,在现阶段商业模式追求的不是价值最大化,而是多元化。

华策在商业模式多元化的探索中,并未因要转型互联网而放弃传统媒体。“华剧场”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内容跟平台的深度融合,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传统媒体的平台营运模式和产业链,传统媒体也可以了解我们的内容,然后共同建立内容定制化的商业模式。”

据介绍,华剧场目前已经签约15家卫视和十几家地面频道。

内部升级 集团架构扁平化

赵依芳用“彻底”二字形容华策的转型,调整内部组织管理架构也是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是“一指”生意。一个手指一点击,世界的每个角落就可以连起来。所以要快速反应,慢一点,机会就没了。”

华策在集团管理上奉行两个原则:管理层级扁平化;内部资源高度协同。

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和频繁的资本运作迅速积聚起华策的产业规模,要实现快速决策、快速反应,就要压缩集团管理层级。华策目前管理架构只有两个层级,第一是集团层;第二为模拟子公司,它们有些是工商注册的子公司,有些是内部当作子公司进行考核管理的公司。“压缩管理层级,就是减少一些程序,提高一些效率。”

文化创意产业是个具有人性温度的产业,这就决定了在集团化、扁平化、高效而快节奏的管理模式之下,还需要用情怀和理解凝聚团队。赵依芳认为,管理要义是能支持每个团队的业务更好地发展。“人都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理想。”

国际战略 抓住政策利好

在资本杠杆撬动下,华策影视通过内生性变革和外延并购拓展,在向互联网转型的关键期,抓住了快速发展的方向盘。“明年肯定快速发展。”但对国际板块,赵依芳并不急于求成。

目前,华策的国际战略布局有两个窗口,一个是香港地区,一个是韩国。今年9月,华策影视向香港子公司华策国际增资不超过3.5亿元,并由华策国际出资本10000港元在香港设立全资孙公司华策投资。10月又审议通过了香港投资与韩国电影公司NEW(Next Entertainment World Co., Ltd)签署的《新股认购协议》,香港投资用约3.23亿元,获得韩国NEW其15%的股权。

此外,2013年5月底,华策投资10多亿元启动了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是华策国际化、互联网化战略重要的线下平台。

“要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商业能力、有一定产品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企业,要抓牢两件事,一要有持续不断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产品,二是企业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互联网创业】热点

【互联网创业】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