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创业>创业故事

农民创业的先进事迹【实用三篇】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很多人都选择在了农村创业,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农民创业先进事迹,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民创业的先进事迹1

养殖梅花鹿赚钱吗?乔发亮养殖梅花鹿年赚四十万

2月20日,临邑县恒源街道办的乔发亮,凭着永不放弃的韧劲养殖梅花鹿,从最初不会饲养到现在养殖400头,一年收入40万。乔发亮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规模,最终养殖梅花鹿让他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

2004年,乔发亮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除了种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外,农闲时候还出去打工,生活不算富裕但也过的比较清闲。在一次与朋友聚餐时,朋友的一句话,让乔发亮萌生了养殖梅花鹿赚钱的想法。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跟几个朋友在一块喝酒的时候,说起这个梅花鹿,这个行业特种养殖,挺好的?,从那时候就抱着试试的想法。”?

养殖梅花鹿赚钱吗?行内有句话,梅花鹿浑身上下都是宝。像鹿茸、鹿鞭、鹿胎盘等都能卖上个好价钱。当乔发亮把养殖梅花鹿赚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拒绝。?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那时候家人也不同意,但是干别的出去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就试试。”

说干就干,乔发亮从东北引进了100头梅花鹿,这梅花鹿刚刚住进鹿圈,就遇到了麻烦。?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一开始进鹿的时候,进鹿的那几天,长途跋涉运进来的鹿,喝水?吃草死了一半。”

刚刚进了100头梅花鹿,就死了一半,这无疑给乔发亮当头一棒。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心情非常悲痛,那时候感觉干事太难了,当时想放弃,但是鹿圈已经全部建好了,那时是前进不得?后退不得,所以说硬着头皮?狠下心来,再继续养殖。?

乔发亮狠下心来,硬着头皮接着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剩下的梅花鹿在他的精心饲养下,逐渐长大。看着梅花鹿一天天长大,乔发亮也很欣慰。突然一天,乔发亮发现梅花鹿的状态不对劲,有的趴在地上不动弹,有的不愿意吃东西,有的甚至还腹泻,这下可把他急坏了。?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找了一些当地的兽医看了一下,原来喂得食物发霉变质了,当时兽医就告诉,养殖梅花鹿喂发霉变质的食物绝对不行,所以说从那以后把食物调了一下,把发霉变质的都不能喂鹿,在平常加一些消炎的药。”

通过这些问题,乔发亮不断积累经验,他的养殖之路也逐渐步入正规。八月十五前后,梅花鹿进入了发情期,这时公鹿与公鹿出现了打仗、顶撞的问题,有些公鹿甚至被活活的顶死。?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最后通过一些内行朋友,他们给我出了一个办法,鼻子上面有一根棍,铁丝把鼻子穿透了,它顶仗的时候鼻子一疼,它就再也不会打仗了。”?

就这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乔发亮逐渐成了养殖梅花鹿的行家里手,现如今,他的梅花鹿及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而伴随着产品的热销,乔发亮的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

与的

农民创业的先进事迹2

种七彩椒创业做深加工年营业额2100多万

勇敢面对近百万元货款泡汤的创业风险,与10多位战友多年来聚在一起创业打拼,从来没有分开——“辣椒人”老贺

创客语录:

市场瞬息万变,不变的是执拗的性格和有担当的情怀。做一名执着的创业者,执着也是一种任性。——贺志勇

4月13日,记者来到宁远县冷水镇贺家村,看到村后的荒山都在修路开渠、平整土地,精神不禁为之一振。

贺志勇穿一身的蓝布工装,开着他那辆一颠就仿佛会散架的吉普车,带领大家参观他刚刚开垦出来的冷坪山。这里的土质,种出来的辣椒又香又辣,种出来的山脚萝卜甜得可以当水果吃。去年,贺志勇的宁远云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在该县发动农户种植野山椒、七彩椒等各色辣椒近2000亩,仍意犹未尽。

“村里的荒山荒地有700多亩,开垦出来承包30年,每年能够给村里增加10万元的收入。”贺志勇告诉记者,他将根据不同土质特点,种植辣椒、小籽花生或果树,构筑他的绿色农庄。

要重点打造的,是神奇的七彩椒基地。将珍珠椒与四季果嫁接而成的七彩椒,小樱桃般大小,从挂果到成熟,能变幻出7种颜色,肉质又厚又脆。种得好,一株的产量就达20公斤,价格是普通辣椒的两倍。去年,贺志勇试探性种了20亩,被当地电视台一宣传,县城里的人争先恐后开车来“赏椒”。贺志勇索性请他们自己下地采摘,再教他们如何腌制,一天竟能采摘上千公斤。

“今年,再加种100亩。”贺志勇说,七彩椒不仅观赏性好,腌制成的酱汁七彩泡椒也是畅销产品。

至此,贺志勇任理事长的宁远县合丰野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辣椒品种达到8种,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辣椒王”。而且,合作社农户种植的辣椒,云泰公司都会以保底价或市场价回收,再利用他在广东深耕多年的销售网络,销路不愁。

当然,这里面利润最可观的,就是他深加工而成的“老贺”牌系列酱椒、泡椒制品了,足有15个品种。“一块钱一斤的辣椒,可以制4瓶辣椒酱,按1瓶5元钱计算,深加工收入就是销售原材料的20倍。”老贺说,7年前他就发现了这个秘密。

以贸易见长的老贺,涉足食品深加工,颇费了一番周折。

2008年,老贺在广东省佛山市开着云泰贸易商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场国际金融风暴,由商行供应粮油副食品的几家大工厂,一夜之间倒闭,他的近百万元货款全部泡汤。

面对从全国各地跑来跟随他一起闯荡的战友,老贺打起背包,和10多位战友一起来到广西百色和容县等地种植野山椒,很快种植面积发展到了4000多亩,“参军入伍7年,培养了一股不服输的犟劲。”

老贺动起了回到家乡宁远搞农业深加工的念头。搞农业深加工,最核心的就是技术,老贺决定自己去学。他先后来到广东的两家食品加工企业,当起了保安和搬运工,抓住一切机会向技术员请教。他在外面学,然后电话遥控妻子在老家做试验,做出来的试验品,客户品尝后个个赞不绝口。短短5个月,他花去了近10万元的学费。

去年,“老贺”牌系列酱椒制品,营业额达2100多万元。老贺今年要做的,就是把家乡远近闻名的太平辣椒、冷水山脚萝卜等特色农产品拿到北京去申请地理标志认证,而且,相关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也在申请当中。#p#副标题#e#

农民创业的先进事迹3

月季花种植效益高成就致富梦

7月12号上午11点多,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姚庄村农吕二虎满鞋泥浆地从田里回来,尽管外面正在下雨,但却是他这一个月回家最早的一次。

要问为啥他下雨天还待在田里,那一定是他在管理他家的宝贝疙瘩月季花。

吕二虎门前有一块小花圃,花圃里是种的是月季花,正是这些月季花实现了吕二虎的万元梦,让他家步上了小康路。

走进吕二虎家,一提起门口的月季,吕二虎的妻子王敏平就笑得合不上嘴。她向记者介绍道,门外的月季花是他们家田地里栽植不下,移植在门口的月季苗子,现在他们家就靠着种植月季致富。10多年前,因小麦玉米的收入不高,所以就放弃了这些农作物的种植,转而种植月季。王敏平说:“前三年,月季价格好,每年每亩能挣4万多。”

吕二虎今年种了10多亩月季花,品种多达200多个,几乎每块月季地,都有好几个品种。月季的颜色五彩缤纷,花瓣也是单双有别。据他介绍,他们家最常种的有沙曼沙、红丝荣,但是这两个品种收益却不高,正常年份每株0.1——0.3元;而像金不换、大富贵、米兰口红、飘多丝、红衣主教、沙曼沙、红双喜这些品种,去年都能卖1块多钱一株。月季的亩产相对不错,一亩地可以育苗5万多株。

吕二虎说,最近几年,当地月季花主要销往银川等地,市场价格不错,他的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把隔壁村的10多亩地承包来种植月季。

十年前,当吕二虎家第一次种上月季时,收入就颇丰。吕二虎和妻子抢着说:“那年赚了1万多。第一年种,不敢种多,就种了两亩月季,一亩的收入足足是小麦的五六倍,那谁不种”,“那年月季还不值钱,一株也就1毛多”。

尽管月季种植收益高,但是管理却十分辛苦。几乎一整年都需要到田里管理,从第一年农历9月份插上苗,盖上棚,到来年春天天暖之后解开棚,一直到6月份才能开始销售花苗,直到9月份销售结束。这断断续续一年的时间,需要给月季除5到6次草,期间还不能使用农药,只能靠人工。但这份高收入却坚定了两口子种植月季的信心。从此夫妻两人就开始了他们的月季种植之路。

说起月季带给家庭情况的改变,王敏平满脸洋溢着笑容:“家里的家电都是最近两年卖了月季后买的”。

记者环视四周,客厅的正前方是一台42寸的康佳电视,大大的屏幕刚刚能放在老家具上,一点空间也没留下[养殖网:www.nczfJ.com/]。吕二虎说:“不能买再大的了,再大就放不下了。”而在客厅左边则是去年才添的冰箱,冰箱的外包装也是月季的深粉红色,仿佛是家里“月季”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象征。

走到院子里,最为耀眼的就是那辆雅马哈的踏板摩托,吕二虎特意告诉记者:“这个是我们这儿最好的了!”记者特意查了这辆摩托车的价格,售价竟然1万多元。

尽管月季种植给吕二虎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但他却有自己的担忧。“要扩大种植面积,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土地。”他说。

在姚庄,每人仅有几分的口粮地,尽管他们租种了别人的土地,然而月季种植却有个问题,就是一旦种了一年月季,之后好几年都不能再种。“第一年种植月季成活率高达80%—90%,但来年再种月季,月季的成活率仅有20%左右,这个问题一直没法解决。”吕二虎说,近年来,土地的租金越来越高,像他们承包的土地,每亩地要1000多块钱。

此外,除草所用的人工也是吕二虎夫妻俩觉得头痛的问题。因为月季种植需要除去大量杂草,而仅凭他们两人完全顾不过来,所以需要雇佣人。但全村都种植月季,一旦到了农忙,每家每户都没有空余劳动力。

即使雇到劳动力,劳务费也是笔不小的费用。近年来劳动力的价格水涨船高,从去年开始就每人每天30元,王敏平给记者算了个账,说种一年月季如果全雇佣劳动力,一年仅仅除草费就要小5千块。

最让吕二虎担心的还是种植基地的污染问题。吕二虎说,最近几年,离月季田不远的地方出现了水泥厂、铝厂等,他觉得这些厂子的排水使他家月季成活率降低了。

记者特地去月季田看了一下,在种植田所用灌溉水的水槽上游,确实存在水泥厂、铝厂等,并且水槽中的灌溉水十分污浊,时不时发出难闻的气味,而当地居民也将一些生活垃圾丢在水槽中。

吕二虎家并不是村里的月季种植大户,他说:“我们那算啥,有的人都种好几十亩,俺村姚天基都种了100多亩!”如今的姚庄,月季种植已经小成规模,足足有200多亩。月季不仅成为姚村人民发财致富的法宝,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农业发展。隔壁谢家村的村民有的也开始种植月季了。

77年前,范长江先生还在为渭水河畔肥沃的土地痛心,他曾写道:“最为痛心者,是渭水两畔这样平坦肥沃的川地,农民竟被政治经济种种力量,逼得遍种鸦片,沿途街道,无不百业萧条。”然而今天的渭河却成为我国西北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带,在渭河穿过的甘谷县,月季花卉种植更是成为当地姚庄最为主要的种植作物。昔日鸦片遍野的渭水河畔,如今成为了姚庄人民种植月季的黄金宝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p#副标题#e#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创业故事】热点

【创业故事】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