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创业>创业故事

真实的励志创业故事值得大家学习的(合集3篇)

创业路上,总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创业故事励志的创业故事最能激励人心,现在请看读文网小编为您推荐的真实励志创业故事,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真实的励志创业故事2:从苍蝇养殖开始创立一个“昆虫王国”

为什么要进行苍蝇养殖?其实养殖苍蝇,是因为需要蝇蛆。

苍蝇的繁殖能力在昆虫中居前列,蝇蛆蛋白质是优质白,不仅是优质饲料,还可提取蛋白粉、开发高级营养品、航天食品、药品等。苍蝇的人工养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实现机械化工厂化生产蝇蛆。

我国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研究发现,经特殊工艺加工,从蝇蛆身上可提炼出抗菌活性蛋白、复合氨基酸、蛆油、几丁质等物质。这些物质使苍蝇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抗拒病菌,因而在医药、保健品、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目前,蝇蛆最直接的用途还是作为饲料。在前苏联、朝鲜和美国有很多鸡场、渔场都设有蝇蛆车间。我国北京市饲料研究所也在试验工厂化生产蝇蛆,天津、广西、江西、湖南、江苏、武汉等省市(自治区)都在积极发展蝇蛆养殖业。

苍蝇好养,销路难寻,这是困扰苍蝇行业多年的难题,如果您养殖苍蝇不是为了自已饲养家禽,而是进行出售。那么需要小心,如果培训公司说是包蝇蛆回收,那么请特别小心,这难逃炒种之嫌,一家一户养殖苍蝇想找到自己的销路难上加难,没有大的产量更难。

现在,22岁的农家姑娘靳认认,依托苍蝇养殖而办起了养鸡场,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因穷辍学苦难女立志创大业

1983年11月,靳认认出生于河北省馆陶县王桥乡偏僻的西留庄村,由于父母极度的重男轻女思想,刚出生不久就被送到外婆家寄养。

馆陶县是全国有名的蛋鸡之乡,村上养鸡的人很多。为了挣钱贴补家用,不让妹妹和弟弟失学,10多岁的靳认认,每天清晨天不亮就从邻居家里赊来鸡蛋挑到10公里以外的县城去卖,早出晚归,一天能挣10块钱。冬天贩蔬菜,夏天卖冰棒。贫穷和苦难让靳认认过早地品尝了人世间的辛酸,但也磨历了她坚韧的品格和自信。

1999年,要强的靳认认不顾父母反对,从舅舅家借了3000元钱养起了500只蛋鸡,她一边贩鸡蛋,一边饲养小鸡,起早贪黑没命地干,鸡虽养好了,可是这一年蛋价大跌,她只得拼命降低饲料成本,这样恶性循环,使鸡的抵抗力下降,蛋鸡一只只莫明死去,她想尽了办法也回天无术,真是雪上加霜。第二天一大早她偷偷给家里留了一封信,拿着身上仅有的30元钱来到了河北邯郸。

几经周折,位于邯郸光明路重庆大酒店的高阿姨收留了她,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她的勤快能干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半年后她做了大堂领班,工作的改变使靳认认轻松了许多。尘封在心底的创业欲望又涌了出来,读书看报成了她惟一的爱好,养鸡的书她买了一本又一本。一年多来,每次发了工资她都大部分寄回家,每次汇款她都不望叮嘱父母:再难都不要误了弟妹上学。她自己更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电脑培训和自考学习。#p#副标题#e#

苍蝇农场,圆了少女致富梦

利用业余时间她学会了打字、上网及网页制作。通过上网她了解到利用猪鸡粪便饲养蝇蛆可以大大降低养鸡成本,办鸡场养苍蝇成了她挥之不去的梦想。

第二年春天她辞去了酒店的工作,按着网上提供的信息外出寻梦。她到过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到过武汉神虫公司,后来在山东大学,胡金林教授的一本《蝇蛆的养殖与利用》使她大开眼界,一个月后她回到了阔别近两年的家中。一切都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原来的鸡场只是多了些荒草。她决心把原来的鸡场改为苍蝇房,先把苍蝇养起来,这样用鸡粪养蛆,用蛆来养鸡,同时再喂几头猪,形成一个小小的生物链,这样鸡蛋成本可大大降低。她在心底算计:养苍蝇投资500元,买10头猪仔要1000元,先养1000只鸡苗要1200元,买些药品等用500元,家里有的是玉米,足够坚持三个月了,三个月后就能形成链式养殖了。

有志者事竟成,一个月过去了,苍蝇发展到了100多笼,每天可以生产鲜蛆100多斤,足以满足1000多只鸡的日常饲料供应,她养的鸡终于开始批量产蛋了,由于她养的鸡不喂普通饲料,蛋味香,色泽好,市场上很抢手,加上她的饲料成本低,利润也较高。父母终于打消了顾虑主动来帮她打理苍蝇场。鸡粪不够用,父亲还偷偷卖掉了家里的耕牛,买了10头猪。一年下来净赚2万元。

为延长生物链条她还引进了蚯蚓、黄粉虫、石蛙等项目,使小小庭院变成了聚宝盆。为了解市场信息她买了电脑,创办了全国独家《中国苍蝇网》通过网络她把生意做到了全国,每天来找她学习技术的接连不断,收益也逐渐增加。

初涉商海,遭暗算陷入绝境

2003年,靳认认把眼光盯上了饲养水产品的鲜活饵料市场,开始走出家门搞联合,先后在上海、山东、湖北、四川、湖南等地办起了苍蝇农场,她所办的苍蝇农场一般都面对当地庞大的水产养殖市场,蝇蛆销路极好,苍蝇农场赢利颇丰。由于她一心钻研技术和网站建设,对企业日常管理很少过问。加上大部分苍蝇农场她都是以技术入股,市场打开后合作单位已不再甘心把“苍蝇农场”丰厚的利润分给她,特别是她倾注最大心血的上海苍蝇农场把她赶了出来,就连网站联系地址、管理密码都改了,一切分成都成了泡影,靳认认欲哭无泪。由于长时间奔波在外,心地善良的靳认认每到一地都把自己的业务也带过去,家里的生意也早已名存实亡。湖南、湖北、山东等基地也相继独立,有的苍蝇农场连投资都没收回来,加上“非典”肆虐、使她的事业遭到了重创。恰在这个时候,相恋一年多的男友,也因考入了高等学府提出与她分手,接连不断的打击,使她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在一个雨夜,她一下吞下了100多片安眠药……

劫后创业,跋涉“昆虫王国”

当靳认认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早晨,看着病床边的亲人和朋友,靳认认再次失声痛哭。原来是细心的小妹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她……劫后重生的靳认认开始沉静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凭自己多年苍蝇养殖的经验,现在仍可从头再来。她决定重振苍蝇农场,创造更多财富回报亲人的关爱。

她把自己的中国苍蝇网重新改版,办起了中国工程蝇,蝇蛆生意开始有了好转。利用自己在网络方面的优势她创办了全国首家“中国昆虫网”,一家美国文化传播公司通过中国昆虫网向她订购了价值5万美元的萤火虫和蟋蟀等娱乐昆虫。她一方面通过网络寻找货源;另一方面四处拜访全国有名的昆虫专家,学习萤火虫等昆虫方面的知识。短短一个月时间她掌握了关于萤火虫的养殖运输技术要点,从一个偏远的山乡收集到了大量货源,仅此一条意外信息净赚近30万元。出师得利,她把眼光盯住了整个昆虫产业,先后又创办了中国昆虫论坛、中国工程蝇等多家昆虫网站。她开发的亿昊系列昆虫蛹菜有30多个品种。亿昊系列生态禽蛋全部饲料以鲜活昆虫为主,不含任何药物残留,属绿色安全食品,产品已远销全国市场。她以蝇蛆、黄粉虫等为饲料培育的虫子鸡,吃蝇蛆,啄蚯蚓,以这样独特配方养殖而成的“虫子鸡”可卖到100元一只。如此之贵的生鸡,不仅不愁销路,而且还有不少有名的酒楼、超市提出包销。

为提高昆虫养殖的高附加值,她与河南省百年健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的开发了力源胶囊、润通胶囊、康泰胶囊、安可舒胶囊等昆虫系列产品。在上海昆虫博物馆她看到仅仅是一些昆虫标本展示就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每天的门票收入就高达10多万元。她想如果利用自己的苍蝇农场,把黄粉虫、蝎子、蚯蚓、蝴蝶、蜘蛛等几十种昆虫集中在一起,利用城市郊区创办集昆虫养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昆虫餐饮为一体的“昆虫王国”,肯定有空前的发展前景。

注:最近苍蝇养殖被妙的纷纷扬扬,各地苍蝇网站更是不断涌出,很多企业家都把眼光盯住了追腥逐臭的苍蝇,很多地方所谓的苍蝇农场都争先恐后的办起了养蝇学习班,蝇蛆确实是个好东西,然而养蝇之路怎样走才能点蝇成金。

生态蛋,呼唤品牌:发展蝇蛆投资少,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然而真正要让吃虫子的鸡下高价蛋,却需要品牌定位,社会认可,用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产生较大效益,然而纵观全国的生态禽蛋市场,也只有河北省馆陶县生态禽蛋研究所,有了自己的品牌体系,于各加盟商共同分享生态禽蛋市场份额。

有特色,才有出路:发展苍蝇等链式养殖最重要的还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项目,比如,有旅游资源的地方创办生态农庄,有水源的地方发展水产养殖等,以苍蝇为基础,发展主导产业,像黄鳝、泥鳅、蛙类、龟类、山鸡、孔雀等项目,必能曲经通幽,名利双收。

真实的励志创业故事1:从500元开始,创立薯类粉丝王国

邹光友走进世界“薯类王国”——秘鲁,那句“光友酸辣粉,酸得开心,辣得过瘾!”逗得托莱多总统鼓掌大笑。第二天,报纸用了大半版报道这一新闻,称邹光友是“点薯成金”的中国红薯大王,是“秘鲁平民脱离贫困的希望”……

目前,光友薯业先后成立光友(印尼)公司、光友(缅甸)公司、光友(马来西亚)公司、光友(印度)公司,全面启动“薯业王国”全球战略。那些曾经象征贫贱的红薯,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薯类方便粉丝的龙头宝座,走向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

辞官下海续薯缘

在邹光友看来,童年的记忆是苦涩的——1岁开始顿顿吃红薯,吃得胃里犯酸,饿了还是只能吃红薯,9岁吃出了胃病。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跳出小山沟,再也不吃红薯了!然而,他偏偏与红薯狭路相逢,并改变人生命运。

1989年,邹光友出任四川省三台县建设区科技副区长。上任第一天,区长布置了一个任务——到甘肃将红薯高产技术引进回来,在心底讨厌红薯的邹光友不得不领命。取经回来后,邹光友带着“新经”走镇串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红薯,当年建设区的红薯增收了近两成。然而,丰收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喜悦,因红薯价格低廉,薯农们很少费心去卖红薯,大多用来喂猪了。

“难道煞费苦心提高了红薯产量,就为了喂猪?”邹光友开始调查市场行情,不久,他发现城里人涮火锅时喜欢吃红薯做的粉丝。邹光友心里一亮 何不带领老百姓搞红薯加工,提高红薯身价呢?

学农业技术出身的邹光友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搞起红薯粉丝的研究开发。最终把粗黑的“黄脸婆”打扮成了“俏姑娘”,发明了精白红薯粉丝——下锅后不断、涩味变小,比城里火锅店卖的还要好,而且身价提高了一倍多。于是,他在全区建起了30多个红薯粉条加工点,还有近50家小作坊。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神州大地春潮涌动。正要调往县农业局的邹光友毅然提交了辞职报告。9月,邹光友提着一个大帆布包,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缝着500元钱,只身来到被誉为“中国西部科技城”的绵阳。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沿街叫卖红薯粉丝

有经验,有技术,生产精白粉丝并不是难事。然而,习惯了黑粉丝的绵阳人,却不敢吃白色的粉丝。邹光友雇来三个推销员,说破嘴皮一根粉丝也没卖出去,拉出去的货转悠一天又拉了回来。一周、两周,推销员都甩手不干了。望着堆积如山的粉丝,邹光友犯起嘀咕:怎样打开市场销路呢?

邹光友借来一辆旧三轮车,在党校球场昏暗的灯光下,学起了蹬三轮车。没几天,他自己蹬着旧三轮车,运着满满一车粉丝,出现在绵阳的街道上,一路走一路高声叫卖。每到一处餐馆,他就取出一些粉丝让店主和顾客煮了品尝。精白红薯粉丝以其爽滑的口感赢得了顾客,一个店、两个店,三斤、五斤地推销开了。

腊月二十八日,很少下雪的绵阳,飘起了鹅毛般的皑皑白雪。邹光友在绵阳安昌路70号搭了一个摊位,又升起一个电炉子,用红纸写了三幅广告,上方悬挂光友牌红薯粉丝展销横幅,桌前贴“自产自销”及卖价单,煮起他的精白粉丝,免费给过往的行人品尝,耐心给客人讲解。任凭那寒风呼呼刮,也减不了他卖粉丝的热情。

终于引来了不少围观的群众,就连附近楼上的一位80岁的老太太也走下楼来看热闹,“我活了80岁,还没见过红薯粉丝是白色。”邹光友把煮熟的精白粉丝拌上调料,请她品尝。“真柔和,是真货!”老人点头。“看,不浑汤!”,“还不断条哩!”不断有人啧啧称赞……

整个春节,邹光友一直守在粉丝摊旁,生产出来的两卡车精白红薯粉丝全部销售一空。当时白粉丝比黑粉丝价高,这一次他就净赚5000多元。人们开始接受光友精白粉丝了,精白粉丝逐步融入了绵阳城千家万户,邹光友的粉丝事业也逐步走上正轨。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那种成把成把卖的散装红薯粉丝,城里人觉得不方便。“要是生产一些携带方便、能快速食用的粉丝就好了。”

方便粉丝走俏

1995年春节,见侄儿津津有味地吃方便面,邹光友顿时来了精神:油炸的方便面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那油炸粉丝呢?

说干就干,他马上开始调料试验。粉丝要么泡不胀,要么一泡就断条,各种调味配方比例也不理想。结果消耗了一桶菜油,粉丝也全部报废!弄得侄儿一个劲儿责怪他:“那一桶菜油可以吃一年!太浪费了!”

邹光友没有放弃,继续研究开发方便粉丝。通过总结经验,他发现关键在于怎样控制丝的复水时间。不知多少次挑灯夜战,多少次反复实验,收集上万个数据,突破重重技术壁垒,邹光友完全沉浸在他的实验之中。

1997年10月,邹光友终于发明了世界第一碗以红薯为原料的方便粉丝——非油炸、无添加剂,与方便面食用方法相同,并一举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它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粉丝只能煮着吃的传统习惯,填补了世界方便粉丝的空白。为纪念这一发明,邹光友取名为“光友粉丝”,而他也被誉为“中国方便粉丝之父”。

光友方便粉丝一上市,很快以柔软滋润、鲜香可口走俏四川,蔓延到大江南北。邹光友摒弃了以往“自产自销”式的销售模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经销商队伍,把光友粉丝推向全国。光友粉丝名号越来越大,邹光友的创业激情也愈演愈烈。

随后,他建成了中国首条年产万吨方便粉丝的生产线,实现了方便粉丝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双哑铃”发展模式,联系了全国60多万家薯区农户,建立薯类加工示范点900多个,形成薯类开发产业链,令红薯亩产由1000公斤增加到2500公斤,为薯区新增产值3亿多元,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便粉丝的畅销,并没有阻挡邹光友攻克新的难题。

粉丝舞向全世界

传统的粉丝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加入0.5%左右的明矾,但它却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常吃含明矾的食物会导致智力降低、记忆力衰退,中青年早衰,老年痴呆等症。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正式将食品中的铝离子定为食品污染源并要求严加控制,这也成为中国粉丝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一道绿色屏障。能不能用一种天然无害的食用原料替代明矾?

邹光友先后投资300万元,组织100多名科技骨干,历时三年首创无明矾粉丝——用天然食用材料取代明矾,仍然保持了红薯粉丝不粘连、不断条、不浑汤的特点,且更加柔软、滋润、筋道。光友无明矾粉丝不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节节攀升,经常出现销售商排队购货现象,而且为光友粉丝进军国际市场拿到“绿色”通行证,一举揽下500万美元的出口定单。

随后,邹光友又推出了全薯营养粉丝,保留了红薯中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光友薯业先后获得49项中国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一次次技术创新,一次次提升了红薯的身价。3公斤鲜薯=1公斤全薯淀粉=12碗全薯方便粉丝,从鲜薯到粉丝,其价值相差40多倍。

同年,邹光友走进世界“薯类王国”——秘鲁,那句“光友酸辣粉,酸得开心,辣得过瘾!”逗得托莱多总统鼓掌大笑。第二天,《秘鲁工业报》用了大半版报道这一新闻,称邹光友是“点薯成金”的中国红薯大王,是“秘鲁平民脱离贫困的希望”……

目前,光友薯业先后成立光友(印尼)公司、光友(缅甸)公司、光友(马来西亚)公司、光友(印度)公司,全面启动“薯业王国”全球战略。那些曾经象征贫贱的红薯,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薯类方便粉丝的龙头宝座,走向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

真实的励志创业故事3:一碗小锅米线的励志创业故事

在昆明说起“唐际程”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觉得比较陌生。但说起“青和”小锅米线、“唐会”小黄牛带皮牛肉米线,9成昆明人一定都吃过,而且不止一次。唐际程是谁呢?他就是一手创办这两个餐饮品牌的主人。唐际程,典型的80后,这位地道的昆明小伙在人生创业的道路上第一笔买卖和米线毫无关联。

2005年,24岁的唐际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谁也想不到,如今这位做餐饮颇有成就的年轻人,创业第一步是卖普洱茶。拿唐际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2005年在云南,你要是不懂普洱茶,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你是做生意的”。4年时间,唐际程要么在喝普洱茶,要么在去喝普洱茶的路上,茶是喝了很多,但最终生意没做成。第一次创业,他失败了!

2009年,28岁的唐际程继续创业之路,这一次,他选择了开格子铺。建设路上那家名为“宜客”的格子铺就是他开的,格子铺的生意刚开始非常成功,唐际程很快就在全昆明开设了11家分店。就在小生意做的有模有样之时,全中国被一个叫“马云”的家伙抱着一个叫“电商”的武器搞得天翻地覆,“格子铺”的下场大家也都知道了。第二次创业,他又失败了!

一个在创业路上失败过2次的人,他有什么?他有很多为什么会失败的经验。事实证明,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唐际程要是没有人生的第三次创业,也就没有今天的“青和”。从格子铺突然变成卖米线,这个看似莫名其妙的跨界决定,原因其实很简单。卖什么东西,永远不会失业?吃的。昆明人爱吃什么?小锅米线。2009年到2012年的时间里,这个完全不懂烹饪技巧的昆明伙子带着自己格子铺的团队,去到了红河团山拜师学艺。2012年1月7号,唐会第一家小黄牛带皮牛肉米线在昆明开业。唐际程每天起早贪黑奔波于菜市场和米线店之间,从采购食材到店面装修,从员工培训到前景规划。3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唐际程现在仅是在云南本地的门店就有80多家,他的加盟店如今已经遍及到北京、天津、山西、上海等多个国内城市。“青和”一天要卖出多少碗小锅米线呢?顾客到“青和”消费都会得到一包免费的纸巾,唐际程告诉我们,“青和”每天免费送出的纸巾数量为40000包,这还不包含那些消费时不需要纸巾的顾客。

江湖传闻,唐际程卖小锅米线成功,那都是因为他有一个爱吃小锅米线的媳妇!事情是这样的吗?哈哈哈.....这样的江湖传闻大家乐呵一下就好,别当真。

【为人之道】员工背诵《弟子规》公司奖励1500元

“青和”的每一位店长都能背诵《弟子规》,其余的员工,只要能够完整背诵,公司奖励1500元。你也许认为这样的规定对于餐饮界的所有员工来说有些苛刻,但当你真正了解唐际程之后,你会发现,他对自己更“苛刻”。创业那么长时间以来,他日复一日的坚持着这样一些个人习惯。

习惯一:早起

唐际程每天清晨6点起床,这个习惯他已经有3年半了。你可别以为3年半前,他就不早起,3年半前他起的更早。起那么早干什么?唐际程一整天有做不完的大小事务,有见不完的客户朋友,但每一次见到他,他都很从容淡定,没什么秘诀,他早起一个小时就比别人多了一个小时。他总是能从容不迫的安排一切事务。他很好奇为什么现在懂道理的人很多,按道理做事的人却很少?

习惯二;阅读

唐际程究竟看过多少书?他的员工用一个超级惊讶的表情来形容他的书柜。唐际程坚持这样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真的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获得知识的办法有很多种,你可以不用好好在学校上学,但是你不能放弃学习知识的机会,哪怕是自学。“青和”的每个店长,每个月要读3本书。这不是规定,这已经是“青和”团队的一种标识。

习惯三:为了不被忽悠,他吃遍世界各地。

唐际程一年要去多少个地方?出多少次国?他打开手机相册后,密密麻麻的照片上面写满了世界各地的名字。日本、法国、西班牙,你以为他赚了钱之后只是去当游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每一次出去回来以后,至少有那么几个老外知道了在中国西南的一个城市里,有一种烹饪方法独特的煮食叫:小锅米线.他每一次从国外回来后,他的店就会有所改变,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不然你以为一家吃小锅米线的店里怎么会有吧台,那都是日式“居酒屋”那里来的灵感

【团队管理】“把员工当家人”你真正照顾家人了吗?

任何一个行业里,“把员工当家人”这句话经常被老板放在嘴边,但是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今年24岁的曲靖小伙刘杨昆是“青和知味”的店长,作为一名90后,小刘已经买车买房,月薪过万。(此处对无数上班族已造成100点伤害)但我还要告诉你的是,小刘老家很多亲戚长辈都在他管理的店里做服务员。什么是一个好的企业?唐际程认为,让员工的家人都可以安心加入的企业就是好企业。小刘开玩笑的说,他们老家的那个村都快被唐哥“挖空”了。衣、食、住、行是每个员工的最基本需求,但唐际程希望让所有员工都有机会提高,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解决了员工家人的后顾之忧后,唐际程出资给店员学车、带他们办护照、今年10月,他将带着刘杨昆等几名店长一同去往日本带薪考察(此处对无数公务员造成100点伤害)。顺便补充一句,刘杨昆正是从2009的格子铺时期认识唐际程的,6年时间里,刘杨昆同样成了他同龄人中的人生赢家。

励志创业故事相关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创业故事】热点

【创业故事】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