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饲养

如何防治类鼻疽合集六篇

类鼻疽(又称伪鼻疽)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受侵害器官化脓性炎症和特征性肉芽肿结节为特征。今天读文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防治类鼻疽的方法。

类鼻疽的流行病学

伪鼻疽伯氏菌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水和泥土中常在菌,尤以死水中分离率更高。人和动物接触污染的泥水即可感染,感染动物可将病菌携带至新的地区,污染环境形成新的疫源地。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皮肤外伤、结膜、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也可因吸气溶胶经感染。吸血昆虫也能传播本病。

本病动物感染谱较广,灵长类动物、猪、山羊、绵羊、羚羊、马属动物、牛、骆驼、狗、猫、兔等都可感染。

本病流行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西非、马达加斯加、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高温多雨季节多发。

类鼻疽的临床症状

动物自然感染潜伏期不清。

猪:常呈暴发或地方流行。病猪发热,咳嗽,运动失调,关节肿胀,鼻眼流脓性分泌物,公猪睾丸肿胀。仔猪呈急性经过,病死率高;成年猪多取慢性经过。

山羊和绵羊:均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眼鼻有分泌物和神经症状。有的绵羊表现跛行,或后躯麻痹,呈犬坐姿势。山羊多呈慢性经过,常在鼻黏膜上发生结节,流黏脓性鼻液。公山羊的睾丸、母山羊的乳房常出现顽固性结节。

马和骡:常取慢性或隐性经过,无明显临床症状。急性病例,表现高热,呼吸困难,有的呈肺炎型(咳嗽、听诊浊音或啰音),有的呈肠炎型(腹泻、腹痛及虚脱),有的呈脑炎型(痉挛、震颤、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慢性病例,鼻黏膜出现结节和溃疡,有的体表出现结节,破溃后形成溃疡。

牛:多无明显症状。当脊髓(胸、腰部)形成化脓灶和坏死时,可出现偏瘫或截瘫等症状。

犬和猫:病犬常有高热、阴囊肿、睾丸炎、附睾炎、跛行,伴有腹泻和黄疸。猫表现呕吐和下痢。

类鼻疽的病原学

伪鼻疽伯氏菌,又名类鼻疽杆菌,过去归类于假单胞菌属,现划归新建立的伯氏菌属(参见马鼻疽一节)。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着染,一端有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

伪鼻疽伯氏菌对多种抗生素有天然抗药性,但对四环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头孢甲羧酚、磺胺和TMP敏感。在自然环境如水和土壤中可以存活1年以上,在个别水样可存活20个月,在自来水中也可存活28~44天。

类鼻疽的防治

目前尚无预防本病的有效菌苗。

加强饲料及水源管理,做好畜舍及环境卫生工作,消灭啮齿动物。流行地区应查清本病的地理分布和流行规律,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非疫区要加强检疫,严防引入疫畜,一旦发生疫情,应严格扑杀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所、用具等彻底消毒。

类鼻疽的病理变化

以受侵害器官化脓性炎症和结节为特征。急性感染,可在体内各部位发现小脓肿和坏死灶;亚急性和慢性感染病变限于局部,常见于肺脏,其次是肝、脾、淋巴结、肾、皮肤,其他如骨骼肌、关节、骨髓、睾丸、前列腺、肾上腺、脑和心肌也可见到病变。

类鼻疽的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疑似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采取病料,用含头孢霉素和多粘菌素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或通过接种中国仓鼠或豚鼠来分离病菌。对培养出的可疑菌用抗鼻疽阳性血清进行凝集试验,或用类鼻疽单克隆抗体做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电泳。

对感染群体检测可采用鼻疽菌素、类鼻疽菌素同时点眼,并用鼻疽抗原同时进行上述血清学检查。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饲养】热点

【饲养】最新